《阿Q正传》中的心理描写(精选13篇)
罗国中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段。在记人类的写作中心理描写如果用得好,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深刻、完整,更为感人。《阿Q正传》之所以能给人以深深震撼,就是因为大量的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法。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断。
1、直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常用标志性词语 “想”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告诉给大家。如:阿Q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闲人不但故意犯讳,还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实际上失败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于阿Q的脑海之中,当上老子也就找到了低自己一等的对象,阿Q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阿Q本来“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怕,而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也神情慌张,于是阿Q对革命神往起来了。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革命是什么?阿Q不明白。小农意识的保守狭隘排斥异端,使阿Q怕革命,希望暂时做稳奴隶;愚“忠”又使他不敢造反,“犯上”是要杀头的。而生存状态迫使他产生报复意识并盲目趋时。可以说这一段文字深刻地刻划了阿Q身上的民族劣根性。
2、通过梦境、幻觉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标志性词语是“觉得”、“仿佛”。如,阿Q在小尼姑那里找到胜利之后,竟酿成了“恋爱的悲剧”,“这一晚,他很不容易合眼,他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 “‘断子绝孙的阿Q!’阿Q的耳朵里又听到这句话。”阿Q身上的“女人经”非常真实的再现了其肮脏的.灵魂:一方面,女性是弱者,是玩物;另一方面,女性又是害人的东西,“治家亡家,治国亡国。”阿Q的女人哲学是哪里的,鲁迅先生怕读者不明白,在后面用了大量的文字来说明,来源于表面道貌岸然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的假道学!写幻觉最精彩的莫过于阿Q的土谷祠畅想。“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阿Q在幻觉中复了仇,得到了金钱、权力、女人,“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可以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对阿Q的“革命”进行了绝妙的讽刺。这哪里仅仅是阿Q心中的革命,太平天国不也是对天下财产进行一次再分配吗?旧式的农民起义又有多少不是这样呢?
3、通过对话、内心独白刻划人物心理。语言实际是在写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一种极不寻常的心理。例如,阿Q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连“光”、“亮”、“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这是一种何其奇特的自尊啊,统治阶级避讳是因为有特权,李世民用了“民”,“民”只好改用“人”;满人因国号“清”,稍不注意,就犯了杀头大罪,阿Q竟无师自通了,可他没有
关键词:《阿Q正传》,土谷祠,静修庵,叙事建构
古代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 农业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立国之本, 所以在中国很早就有大地五谷崇拜, 而且一直绵延不绝。土地种植五谷, 五谷赖土以生, 两者始终是密不可分的, 反映在崇拜上, 便是“社稷”的两位一体。自周以来, 代表土地神的“社”和代表五谷神的“稷”总是合称为“社稷”而同时受到祭祀。《白虎通·社稷》说:“人非土不立, 非谷不食。土地广博, 不可遍敬也, 五谷众多, 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 示有土也;稷, 五谷之长, 故立稷而祭之也。” (1) 皇家官府祭祀的是社稷坛, 而在民间, 普通百姓祭祀的是土谷祠。在乡土中国, 土谷祠曾经广泛分布, 大量存在。土谷祠, 也就是土地庙 (社庙) 。《清嘉录》卷二中述:“民间土地祠祀所谓大夫以下, 成群立社, 曰置社, 即后代之里社也。古二十五家为社, 明史里社, 每里一百户立坛一所, 祀五土五谷之神。”因而庙里祀奉的神, 各地都不相同, 文官武将, 骚人墨客, 都可奉为神。 (2) 我们由此可以想见在中国乡村地区土谷祠的繁盛。很自然的, 在《阿Q正传》中, 鲁迅在设计未庄时, 就把这一宗教文化空间编织进去, 并让它成为流浪汉阿Q在未庄的安身之所。
土谷祠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是阿Q的“家”, 他晚上在这里睡觉, 人们寻找他时也总是到这个地方来。阿Q在未庄的活动, 很大一部分是在土谷祠内进行的。如果说未庄的其他空间主要是用来制造阿Q和其他人相遇并由相遇而制造出他的各种行为的话, 那么, 土谷祠则主要是阿Q用来“思想”的地方。当阿Q白天在外面与人发生种种纠葛时, 他晚上就躺倒在土谷祠里, 用精神胜利法为自己“疗伤”, 以求得想往上爬却屡屡失败后的心理平衡。如他在戏台下与人赌钱, 本来赢了一大堆钱却又被人抢去。这种失败, 让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 接下来是: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 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 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 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 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 便心平气和起来, 似乎打的是自己, 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 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 ———虽然还有些热剌剌, ———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他睡着了。
在小说里, 土谷祠成了从深层次上展示阿Q心理状态的最佳舞台。因为这是一个仅属于阿Q的“私人空间”, 在这里, 没有未庄其他人的目光窥视, 眼前也缺少外界更多的刺激物, 因而他的思想就格外的活跃起来。他到土谷祠来基本上是睡觉, 而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人在睡眠、尤其是做梦的时候, 人的理智控制最弱, 而思维意识、尤其是潜意识相反则极为活跃。鲁迅是非常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 也许是受他的学说的影响, 但也许是无意识的安排, 总之, 阿Q的大段的思想活动几乎都是在土谷祠里进行的, 并且都与睡眠有关。比如在调戏了小尼姑后, “他飘飘然的飞了大半天, 飘进土谷祠”, 思维便活跃起来, “他很不容易合眼”, 开始“想女人”了, 这就直接导致了下面向吴妈求爱的情节。阿Q心理活动最精彩最完整的一段是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后, 他在土谷祠睡觉时做的梦。白天, 因为看到革命如此的让未庄人害怕, 所以他也在街上大呼“造反了!造反了!”, 并对自己的“革命目标”有一些蒙胧的设想, 如“好, ……我要什么就要什么, 我欢喜谁就是谁”, “发财?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等等。但到了晚上, 当阿Q在土谷祠睡觉时, 鲁迅通过他的梦, 把这些设想都具体化了, 阿Q式的革命图景便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
“造反?有趣, ……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 都拿着板刀, 钢鞭, 炸弹, 洋炮, 三尖两刃刀, 钩镰枪, 走过土谷祠, 叫道, ‘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 跪下叫道, ‘阿Q, 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 还有秀才, 还有假洋鬼子, ……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 但也不要了。”……
“东西, ……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 洋钱, 洋纱衫, ……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 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 ———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 叫小D来搬, 要搬得快, 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 吓, 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 不知道在那里, ———可惜脚太大。”
这样的革命图景, 为下文阿Q被抓被杀埋下了伏笔:因为后来在革命中赵家果真遭抢了, 而有过如此设想但并未付诸行动的阿Q便因此做了替罪羊。在更深层的意思上, 鲁迅还借这种图景来折射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原因:没有广泛发动民众, 也没有向民众宣传革命道理。在鲁迅看来, 阿Q式的革命也只是一种“奴才式的革命”, 其目标也不过是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农民起义一样, 仅为取而代之而已!
土谷祠还有一个叙事意义是它在小说里的反讽功能。反讽 (irony) 本是一种修辞技巧或曰方法, 但“在叙事研究中, 反讽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韦恩·布斯指出, 如果叙述者同“作者的声音”不一致, 读者的理解同叙述者或人物有差异, 都可能构成反讽。例如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芬》中, 流浪儿哈克是叙述人, 他“声称要自然而然地变得邪恶, 但作者却在他身后默不作声地赞扬他的美德”, 这就是反讽。布斯引用马克·肖勒尔的话说:“在每一点上我们都被迫发出疑问:‘我们怎能相信他呢?他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观点。’我们感到事物所具有的特性, 与那个为我们描述这个事件的叙述者所具有的特性这两者之间的不一致, 就是基本的反讽, 而且它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反讽。” (《小说修辞学》) 罗伯特·史柯尔斯和凯洛格也说:“反讽总是由理解上的差异造成的。凡是出现某人比别人知道或理解得多或少的情形, 反讽实际上 (或潜在地) 便一定存在了。” (《叙述的本质》) (3) 反讽还有“结构反讽”、“字面反讽”、“稳定反讽和不稳定反讽”、“浪漫反讽”、“命运反讽 (也叫“宇宙反讽”) ”等多种形式。在《阿Q正传》中, 土谷祠由于它隐含的民间宗教文化意义和在小说里实际表现的不一致, 也表现出一种反讽性的叙事功能。在民间, 土谷祠是用来干什么的?前面说过, 在中国的民间宗教文化信仰中, 它主要供人们用来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 以让他们保佑农业丰收人们有饭吃。但在小说中, 鲁迅一次也没有写到这些祭祀行为, 相反的, 住在这里的阿Q却是经常没有饭吃, 甚至没有衣穿、没有被盖。土谷祠供的神并没有保护阿Q, 地保可以随意到土谷祠来, 他来的每一次都让阿Q越发穷困, 直至在未庄呆不下去。土谷祠也不能够保佑阿Q的性命, 抓他的团丁冲进土谷祠把他抓走了。这种反讽的笔调, 既构成了“字面反讽”, 也是关于阿Q的“命运反讽”。
“土谷祠是阿Q活动的舞台, 也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阿Q栖身在土谷祠, 掌管百谷的土谷神并没有给他带来温饱, 他被逼得走投无路, 只好到静修庵去偷萝卜充饥, 离开土谷祠到外地谋生。但当阿Q‘阔’了之后, 又回到土谷祠, 土谷祠在他的一生中显得何等重要!” (4) 如果把阿Q的住所换到另一个地方去, 不仅小说是另外一种写法, 就是阿Q的思想刻画和主题意蕴的深层拓展, 也要逊色许多。
同土谷祠相比, 静修庵只能算是阿Q生活的外围空间, 但在整个《阿Q正传》的叙事建构中, 静修庵仍然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说, 鲁迅把土谷祠作为展示阿Q深层思想的舞台并有意利用它来达到一种反讽的叙事效果的话, 那么静修庵则被鲁迅有意用来做叙事的“节点”———故事发展的转折之处。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 生活在未庄的阿Q, “割麦便割麦, 舂米便舂米, 撑船便撑船”, 对于生活里的失败他总能以精神“优胜”来对待, 他的精神胜利法也基本上得到全面展现。从结构上来说, 小说的前半部分基本上没有一条向前发展的清晰脉络, 用来表示时间的也多是“有一回”、“有一年”等模糊的、经常性的词语。但从第三章后半部分开始, 小说就开始有了清晰的向前推进的情节, 而这一转折就暗含了静修庵这一阿Q生活的外围空间。
具体的说, 就是阿Q调戏小尼姑, 这直接导致了恋爱的悲剧, 恋爱的悲剧之后就是未庄人因此嫌恶阿Q, 他找不到工作, 没有食物吃, 结果就是到他认为处于未庄等级结构最底层的静修庵来偷东西吃。
然而, 静修庵的老萝卜让他失望了, “待三个萝卜吃完时, 他已经打定进城的主意了”。一进城, 就迎来了阿Q的“中兴史”。在这当中, 阿Q的命运发生了两次转折:一是恋爱的悲剧之后, 阿Q在未庄失去了工作, 逼得走投无路了, 在未庄的地位更为低下;二是阿Q进城, 命运再次改变, 发财后回到未庄, 地位很快上升到几乎与赵太爷差不多了。而阿Q的这两次命运转折, 都与静修庵密切相关。
与静修庵相关的阿Q命运的第三次转折, 是在辛亥革命中。本来, 因钱财耗尽、底细尽露的阿Q已经再次沉落到未庄的最底层, 但他借造反的东风地位又上升到未庄最高。他本想到静修庵“革命”以得些革命的实绩, 不料静修庵已经被“革命”过了, 这表明所谓的革命党已经把他抛弃。他在未庄的地位再次下降, 而且这次下降后他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样一直到他的死亡。可以说, 静修庵是阿Q在未庄最后一次从顶点往下跌落的开始, 是小说叙事的另一有力的“节点”。
静修庵本是一个宗教文化空间, 鲁迅在这儿并没有展现其宗教文化性质, 而是从它在未庄人眼里的社会地位这一角度来利用它形成小说叙事的节点。在静修庵的参与下, 阿Q的命运形成了几次起落, 故事也形成转折跌宕之势, 阿Q的悲剧命运、精神状态, 以及中国乡村社会的面影都在这转折跌宕中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詹鄞鑫著《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第60页,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
[2]见裘士雄、黄中海、张观达著《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第96页,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5年。
[3]见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第292—293页“反讽 (irony) ”词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关键词言语阿Q正传社会语言学
中国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29-02
“言语能够反映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relationship)”。更进一步地讲,言语能够反映这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同等关系(solidarity),其关注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也就是说,人们彼此之间有多少共同的经历或经验,人们彼此之间有多少共同的社会特征的同等性,以及人们彼此之间将要共有的亲密程度和其他因素等。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说话者言语行为的礼貌程度。在实际的会话中,人们总是在衡量自己和听话人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进而来决定在会话过程中应该有的礼貌程度。
而称呼语(address terms)通常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词语,他能够显而易见的反映出礼貌程度,并且最直接、最明显地表明人们的身份、权势和同等关系。具有很明显的社会性。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和另外一个比他有权势的人说话,或者是和自己有很少同等关系(solidarity)的人说话时,他往往使用尊敬的、较正式的称呼语。相反,如果他和一个权势比自己差的人说话,或者是和自己有很多同等关系的人说话时,他就会使用随便的、非正式的称呼语。如果说话人对听话人很厌恶,他甚至会用一些贬损的称呼语,以此来显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不同社会地位。
人们说话的时候,选择任何词语、任何说法都是有意义的,这一点在《阿Q正传》中人物间的称呼上表现得极为明显。下面笔者就尝试用上述语言学理论来分析中文中的称呼。
一、原称呼语的分析
称呼语(address terms)通常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词语。它能够最直接、最明显地表明人们的身份、权势和同等关系。具有很明显的社会性。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和另外一个比他有权势的人说话,或者是和自己有很少同等关系(solidari-ty)的人说话时,他往往使用尊敬的、较正式的称呼语。相反,如果他和一个权势比自己差的人说话,或者是和自己有很多同等关系的人说话时,他就会使用随便的、非正式的称呼语。如果说话人对听话人很厌恶,他甚至会用一些贬损的称呼语,以此来显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不同社会地位。
在《阿Q正传》中,人物称呼语的运用很清楚地体现人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在这部小说中,赵太爷和秀才对阿Q的贬损的称呼语可以很好说明这一点。当阿Q说他和赵太爷是本家时,赵太爷对着阿Q吼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第一章,20)赵太爷、秀才、洋先生和假洋鬼子都是小说中未庄有钱有势的人物,而阿Q只是赵太爷家的一个小长工,所以他们比阿Q有更大的权势,而阿Q处于弱势。或者说阿Q和他们之间的同等关系(solidarity)很少。所以赵太爷对阿Q直呼其名,而且还叫他“你这浑小子”,而阿Q却得尊称他们为“太爷”(第六章,282)。秀才也表现出他的权势:“忘八蛋!”秀才在后面用官话这样骂。(第四章,250)当阿Q称“假洋鬼子”为“秃儿!驴!(第三章,237)时,阿Q就遭到了“假洋鬼子”的痛打。
然而,当阿Q遇到王胡、小尼姑、小D和吴妈时,却是另外一种情形。阿Q似乎比他们几个有更多的权势,或者说他和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同等关系(soli—darity),至少在阿Q看来是这样。所以他们之间说话很随便,甚至互相用一些贬损的词语。
——对王胡
“这毛虫!”(第三章,232)“癫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第三章,232)阿Q和王胡处于同样的社会地位,而且体力也相差无几,所以他们有着同样的权势和较多的同等关系,因此彼此可以叫对方“毛虫”、“癫皮狗”。
——对小尼姑
“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呢。”(第三章,238)
阿Q同样叫“假洋鬼子”和小尼姑“秃儿”。小尼姑只是跑掉了,而“假洋鬼子”却狠狠地打了他。
——对吴妈
“女人……昊妈……这小孤嫣。。”阿Q想。(第四章,248)
——对小D
“畜生!”阿Q怒目而视的说。(第五章,262)“我是虫豸,好么?。。”小D说。(第五章,262)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吴妈和小D明显比阿Q的权势要小。阿Q骂小D“畜生”,小D只有商量的口气称自己为“虫豸”。而没有表示任何的抗议。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同,但是阿Q在体力上要胜过吴妈和小D,所以也可以说阿Q比他们有更多的权势。
二、称呼语的变化分析
在现实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所以,人们说话时也可能和比自己有权势但是彼此有很多同等关系的讲话;有时也可能和比自己权势稍差却彼此有很少同等关系的人讲话。说话人为了想要和听话人建立某种亲近的关系。就会有意识地使用那些能够增进彼此同等关系的用语。反之亦然。这一点也可以在(阿Q正传)中得到证实。当阿Q公开声明他将要参加革命党时,往日那些有权势的人如赵太爷等被吓坏了。所以和阿Q说话也改变了称谓。
“老Q,”赵太爷怯怯地迎着低声的叫。(第七章,294)赵太爷称阿Q为“老Q,这显然是表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轮到赵太爷向阿Q套近乎了。“老Q”明显比“阿Q”,甚至“你这浑小子”、“忘八蛋”有更大的同等关系。而阿Q此时并没有回答他,则更表明此时的阿Q比赵太爷他们有权势,因为他是革命党。再看此时秀才的称呼:“阿Q!”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第七章,294)“阿……Q哥,象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即洋先生)惴惴地说,似乎想探革命党的口风。(第七章,294)赵白眼则更是称呼阿Q为“阿……Q哥”,更能说明此时阿Q和他们权势的变化。而自称“穷朋友”,则表明众人为了和阿Q增进彼此同等关系的心理。
阿Q这一形象在鲁迅的意识里早已出现,只是未能得以呈现他的作品里,机缘巧合让阿Q这个人物能够见于世人。
阿Q不知其姓名,不知其籍贯,曾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姓赵,却因赵太爷的教训,便再也不敢提及了。阿Q是一个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似乎永远都是那么美好,前途一片光明。然而,未庄的人从不拿阿Q当回事儿,跟他开玩笑,戏弄他,只有当大户人家需要帮忙时才会想起他来。
未庄闲人喜欢戏弄阿Q,见面便借他头上的癞疮疤来捉弄他,道“哙,亮起来了”。阿Q照例怒目而视,但他们并不怕“原来是保险灯在这里!”。然而阿Q没办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最终,他又免不了一顿打。阿Q自然有他的一套自我安慰法,“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话„„”于是又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开了。
受了委屈,总是需要发泄的,阿Q也不例外。所谓欺软怕硬,见到静修安的小尼姑伊便侮辱她,戏弄她,甚至用手去掐伊的脸,逗得旁人哈哈大笑。夜间,阿Q一个人躺在床上,总觉得他的手很香,于是就想到了女人,阿Q也想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能够成家立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次日,吴妈来叫他去舂米。于是,在他的脑海里便浮现了一丝遐想。他对吴妈说,我想和你一起睡。吴妈听了这话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向赵太爷家哭诉。但是阿Q却似乎忘记了这事儿一样,自顾自地看热闹,他不知道吴妈为何会如此伤心地哭泣。这或许也显露了阿Q的自私、狭隘和一种看客心态。
文中有一段说得好,“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意识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种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许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阿Q面子观念、自私、狭隘、麻木和保守„„这些个精神集中揭露了此类国民的劣根性。也鞭策着我们民族自救,实现“人立而后万事举”的立人思想。
说到阿Q的结局,不得不说他的革命是失败的、不被认可的,甚至是遭人鄙夷的。最终他连生存的权力都没得选择,在巴总的屠刀下莫名的死去。阿Q是清末民初的封建农民,作为一个最受压迫、生活最痛苦的农村无产者说来,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可悲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不是不可理解的。当然,他也具有阶级的反抗本能,但是他的觉悟性还不够,不足以抵抗这强大的反抗势力。然而,鲁迅写阿Q也是在表现中国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对国民革命的探索和研究,对革命经验的总结。
鲁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1902年初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任大学教授,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阿Q正传》发表于1921年12月,以其历史见解深刻、讽刺艺术卓越,一发表就立刻震动了社会。
在江南水乡的未庄,土谷祠里住着一个人。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到底姓什么,不独未庄人不清楚,就连他自己也茫然。只是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叫他阿Quei。为了称呼上的便利,作者简称他为阿Q。有一回,阿Q说他似乎是姓赵,和赵太爷原是本家,细细地排起来,比起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还长三辈。
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赵太爷一见,大声喝道:“阿Q,你这个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跳了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能会姓赵!-- 你那里配姓赵!”阿Q没有抗辨,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了出去。此后,便再也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 未庄人对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开个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
阿Q既自尊又自负。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和别人口角时,间或瞪着眼睛说:“ 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就是对有钱有势的赵太爷、钱太爷也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呢。他鄙薄城里人:用3尺长3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切细的葱丝,这也是错的,可笑。
在阿Q看来,自己几乎是一个完人,可惜他身体上还有一些弱点。 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为此,他忌讳别人说“癞”,说“光”,说“亮”。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 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当未庄的闲人以此玩笑他时,阿Q没有办法, 只得想出另外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说这话时,似乎他觉得自己头上长的是一种高尚而又光荣的癞头疮。
阿Q和闲人打架时总是失败,当闲人心满意足得胜走了的时候,阿Q呆站片刻,心里总会涌出这样的念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心满意足得胜似的走了。
阿Q 喜欢赌博,但总是输,很少赢。有一回,他真的赢了,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正当他兴高采烈的时候,不知谁和谁打起架来,随之赌摊不见了,属于自己的那堆洋钱也不见了。这一回他真的感到失败的痛苦。他若有所失地走进土谷祠,擎起右手,狠狠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人,不久便心满意足地躺下睡着了。
阿Q 承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出了名,并得意了许多年。可在有一年的一天,他接连受到了两个屈辱:一是被他看不上眼的王胡扭住辫子在墙上碰了响头,接着又被假洋鬼子手中的“哭丧棒”(手杖)打了一顿。恰在这里,对面来了静修庵的小尼姑,于是他把愤怒转移到了小尼姑身上。“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是因为见了你”--他想,接着他迎上前去,向小尼姑挑衅,连拧带摸地调戏她。“这断子绝孙的阿Q!”--小尼姑带着哭声骂着。
拧了小居姑以后,阿Q觉得自己大指拇和第二个指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断子绝孙的阿!”的骂声使他想到: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 这一天,阿Q在赵太爷家里舂了一天米,吃过晚饭,便坐在厨房里吸旱烟。吴妈--赵太爷家里唯一的女仆,洗完了碗碟后在长凳下坐下和阿Q聊天。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着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一、鲁迅对其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改编态度
鲁迅小说《阿Q正传》完成于1921年12月。据笔者所知, 鲁迅个人就《阿Q正传》的改编明确表态有4次。其中关于改编成电影的意见有3次, 鲁迅主要担心改编会曲解或失掉原著的精神。在《鲁迅全集》中, 收录鲁迅谈及电影的书信有12封, 其中3封书信有关自己作品《阿Q正传》改编的问题。
1.总体上的不信任
据《鲁迅全集》注释:1930年, 时任北京陆军军医学校数学教师的王乔南曾将《阿Q正传》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女人与面包》。其后, 王乔南曾写信征求鲁迅对改编的意见。鲁迅也曾两次致信王乔南就改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在1930年10月13日致王乔南信中说:
我的作品, 本没有不得改作剧本之类的高贵性质, 但既承下问, 就略陈意见如下:——我的意见, 以为《阿Q正传》, 实无改编剧本的要素, 因为一上演台, 将只剩了滑稽, 而我之作此篇, 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 其中情景, 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况且诚如那位影剧导演者所言, 此时编制剧本, 须偏重女角, 我的作品, 也不足以值这些观众为之一顾, 还是让它死去吧。再:我也知道先生编后, 未必上演, 但既成剧本, 便有上演的可能, 故答复如上也。
此时鲁迅本人并没有看过王乔南改编的剧本。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总体上对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剧本持不信任态度。
2.不再干预
距鲁迅致王乔南的第一封信一个月后, 即1930年11月14日, 鲁迅在看了王乔南改编的剧本《女人与面包》后, 二次致信给王乔南说:
知道重编《阿Q正传》的情形, 实在恰如目睹了好的电影一样。前次因为承蒙下问, 所以略陈自己的意见。此外别无要保护阿Q, 或一定不许先生编制印行的意思, 先生既然要做, 请任便就是了。至於表演摄制权, 那是西洋——尤其是美国——作家所看作宝贝的东西, 我还没有欧化到这步天地。它化为《女人与面包》以后, 就算与我无干了。电影我是不懂得其中的奥妙的。寄来的大稿, 恐未曾留有底稿, 故仍奉还。
由此信可以看出鲁迅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意见有了很大的变化——“恰如目睹了好的电影一样”。并且, 明确表示不懂得电影的奥妙, 所以对以后的拍摄不再干预。
3.赞成
1934年, 田汉根据鲁迅的小说创作话剧《阿Q正传》, 曾把剧本的第一幕送给鲁迅征求意见。鲁迅看后说:“现在回忆起来, 只记得那编排, 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插进去, 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貌的方法, 是很好的。” (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
4.不理解作品的人不必改编
鲁迅1936年7月19日致沈西苓信:
左联初成立时, 洪深先生曾谓要将《阿Q正传》编为电影, 但时隔多年, 约束当然不算数了。我现在的意思, 以为××××××乃是天下第一等蠢物, 一经他们××, 作品一定遭殃, 还不如远而避之的为好。况且《阿Q正传》的本意, 我留心各种评论, 觉得能了解者不多, 搬上银幕以后, 大约也未免隔膜, 供人一笑, 颇亦无聊, 不如不作也。 (按文中空缺字, 系刊载手迹制版的《电影戏剧》编者所删。)
由此信可以看出, 鲁迅对于改编自己作品的人首先要求其真正理解自己作品的精髓, 否则既是“供人一笑, 颇亦无聊, 不如不作。”
二、八十年代初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电影《阿Q正传》的改编
1981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 革命现实主义的戏剧大师陈白尘老师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心情, 将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改编成电影剧本, 后由上影厂老导演岑范老师执导, 喜剧演员严顺开老师出演阿Q, 再次将鲁迅这一新文学经典名著搬上银幕。
81版《阿Q正传》的编剧陈白尘老师早在1947年即与陈鲤庭合作, 创作了电影剧本《幸福狂想曲》, 这是他以喜剧的形式处理悲剧内容的一次成功尝试。建国后的1961年由他执笔集体创作了电影剧本《鲁迅传》 (上集) 。此次由陈老先生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强调忠实于原著, 把保持原著的完整性放在首要位置, 在银幕上真实再现了鲁迅小说的原貌, 比较准确, 完整地再现了原著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以及风格情调等等, 在此基础上又对原著作了部分发挥和再创造。如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隐性处理;举人老爷的明写与杂糅 (把《药》中的人物融入其中) ;阿Q的恋爱悲剧有了爱情色彩;阿Q的革命对象有了不同;大团圆的处理细化;省去了阿Q与王胡的捉虱子比赛;增添了老庙祝的同情等。特别是利用电影视听语言特点, 增强了影片的民族性:绍兴地域地理特色及地域文化色彩, 从而有意识强化了影片的民俗、民风特色。
影片延续了海派电影的精髓, 在鲁迅的故乡上演了一出悲喜剧。最值得欣慰的是影片获1982年第2届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 (严顺开) ;获1983年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曹颖平) ;获1983年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严顺开) , 并且影片代表中国内地电影第一次参赛法国嘎纳电影节, 滑稽戏演员严顺开的阿Q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影片《阿Q正传》 (1981年) 的类型处理方式
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1.《阿Q正传》是悲剧?
首先, 悲剧具有这样的概念:
(1) [tragedy; tragic];
(2) 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 (如命运、环境, 社会) 之间冲突的发展, 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
(3) 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
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民族的悲剧。——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所以, 悲剧就是要写出主角的悲惨或灾祸性的结局。从这点上说《阿Q正传》是悲剧, 因为主角阿Q死了。
2.《阿Q正传》是喜剧?
首先, 喜剧具有这样的概念:
(1) [comedy];
(2) 性质轻松有趣的戏剧, 典型的有圆满结局;
(3) 任何结局圆满的中世纪叙事作品, 尤指用口语写作者。
①戏剧类别之一。
用夸张手法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 突出这种现象本身的矛盾和它与健康事物的冲突, 台词风趣, 往往引人发笑, 结局大多轻松圆满。
②借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的事情。
根据喜剧概念的分析:影片中的阿Q由年过40曾经演过喜剧《阿Q正传》主角的滑稽戏演员严顺开老师扮演, 影片集中突显、夸张阿Q与未庄小环境及辛亥革命大环境的冲突及其结果, 夸张讽刺和嘲笑了当时愚昧国民的劣根性, 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国民思想启蒙的期待, 所以影片又具有喜剧的特征。
3.悲剧的主题, 喜剧的表现手法
阿Q这个不朽人物是“杂取种种人”而成, 鲁迅自己说“人物的模特儿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自诞生之日起, 这个形象就是种族国民性代表, 阿Q的性格特征包括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缺陷, 怯懦、守旧、愚昧、骑墙, 自欺欺人, 精神胜利法。阿Q是愚昧的国民的镜子, 是劣根性的集合, 是对思想启蒙的期待。
《阿Q正传》的老导演岑范说:“阿Q这个人物可气、可恨、可悲、可恼、可恶、而又可怜;而这个影片它是悲剧, 同时也是喜剧, 有时还有点闹剧, 有时还按正剧处理。”
总之, 《阿Q正传》这部影片本身及阿Q本人都具有多面性。我们因此是否也可以这样认为, 《阿Q正传》这部影片是用小说的笔法结构全篇, 用喜剧的手法处理悲剧的内容。
四、影片《阿Q正传》 (1981年) 的结构形式
由陈白尘老师改编, 岑范老师导演, 滑稽演员严顺开老师主演, 孙道临老师配音旁白的81版《阿Q正传》基本上依循于原著的创作精神与结构方式, 影片共分为九段与小说的分段方式一样。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发展、高潮、结局的处理上基本上均参照原著叙述的次序, 但在部分情节的结构位置上根据电影的特点有所不同, 并且就个体对鲁迅作品的主题理解上也有创新与取舍。
1.结构上忠实于原著
影片《阿Q正传》 (1981年) 遵循于原著全篇共分九章的创作方式, 全片共分九段:序、优胜计略、续优胜计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同时也依循于戏剧式的传统结构方式结构全篇。
整个影片共分九段, 分别包含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六个组成部分。
2.影片结构简析
影片序幕部分, 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而作。鲁迅在1921年冬创作小说《阿Q正传》。由孙道临老师旁白说明全篇取名《阿Q正传》的原因, 重点强调阿Q的生存状态, 同时利用电影视听语言的特点详细描绘了未庄小环境的地域时代特色, 通过镜头的运动为我们呈现出鲁迅故乡绍兴辛亥革命前后的人文环境与地方风貌:穿短衫的人们聚集的水边小酒店、乌篷船、旧毡帽下的长辫子、小桥流水、徽派建筑白墙乌瓦的大屋、水边的木屋、哼唱的地方戏《龙虎斗》等。它和尾声对阿Q现象仍然继续存在相呼应。
序幕之后是开端部分。影片在开端部分, 交代清楚了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 和籍以体现出来的社会性的矛盾冲突。影片《阿Q正传》的开端, 便是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性格特点。影片的大环境是辛亥革命前后, 小环境是阿Q打短工谋生的未庄社会。阿Q身处社会的最底层, 围绕在他周围的环境是未庄的社会欺软怕硬, 周围人等不断与阿Q发生冲突, 这就为未来的冲突建立了依据, 也为悲剧性的结局奠定了合理、可信的基础。
开端之后的发展部分, 在影片中占有最大的比重, 占有九段中的七段。这七段经过仔细安排, 使得在开端中的矛盾冲突不断深化。阿Q以打短工为生, 长得丑, 没有社会地位, 爱赌博, 欺软怕硬, 没有婚姻, 而又传统保守。这一切导致阿Q与周围环境不断发生冲突, 进而又由于恋爱悲剧而发生生计危机, 走投无路背景离乡进城谋生。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强, 阿Q的“中兴”又为他“大团圆”的悲剧制造了伏笔, 并且发展部分阿Q与大环境的冲突逐步深化, 成为推进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 最终时代大环境成为阿Q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影片《阿Q正传》 (1981年) 就是这样一段接一段, 顺序地、有逻辑地一点也不偏离人物个性特征所引起的冲突的动作线, 向前发展的。这期间虽然也出现了两次发展中的“跌宕”。影片发展部分的第五、第六段就包含着剧情上的两个“跌宕”, 这就是阿Q的“中兴”和阿Q的“革命”, 这两次跌宕的结果是阿Q崭时得到了未庄小环境的尊重, 但这并没有消除矛盾, 阿Q崭时受到的尊重更加强化了未庄小环境与阿Q的更大的矛盾冲突, 新的矛盾和旧有的矛盾将冲突引向了高潮。
高潮是结构的顶点, 是冲突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刻。在影片《阿Q正传》中发展部分一直是矛盾的量变过程, “贫困导致堕落”这一明线旧有矛盾的发展与一直作为伏线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一新的矛盾突现出来时, 促使原有的矛盾产生质变, 形成了全剧的高潮:阿Q由于生活所迫堕落为小偷, 辛亥革命不准阿Q革命, 新政权为旧有的封建分子所把持, 阿Q在与社会环境的较量中彻底失败了。
高潮之后是结局。结局承担的是矛盾冲突的解决:阿Q被辛亥革命胜利后新政权旧人物所杀。这一解决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 阿Q的命运只能如此, 别无他途。
尾声与序幕相呼应。影片的最后一段旁白:“阿Q虽然断子绝孙了, 其实并没有断子绝孙, 而据我们知道直到现在阿Q还有许多子孙世世代代延续下来, 至今不绝。”与影片序幕字幕“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相呼应, 点出重拍此片意义。
五、总述
正如有人所说的:“凯撒的归凯撒, 阿Q的归阿Q。”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变动, 对阿Q的理解也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起伏不定, 不断充实。
摘要:1981年, 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 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彩色故事片《阿Q正传》成功上映。由此, 再次引发关于鲁迅及鲁迅名著《阿Q正传》改编问题的探讨。本文举例分述了鲁迅本人几次对《阿Q正传》改编的态度, 重点就81版《阿Q正传》的改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鲁迅,《阿Q正传》改编,阿Q
参考文献
[1]刘继纯.以鲁迅为例看五四知识份子的电影态度.人文与社会文库.
[3]“鲁迅戏”与鲁迅及作品.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1-11-20.
[4]刘继纯.以鲁迅为例看五四知识份子的电影态度.人文与社会文库.
[5]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
摘 要:《阿Q正传》是20世纪中国经典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阿Q这一形象已经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典型艺术形象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本文通过对《阿Q正传》的解读,来认识和理解文学典型问题。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文学典型 艺术魅力
一、鲁迅及《阿Q正传》题解
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阿Q正传》是其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巴人为笔名将它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北京的《晨报副刊》上。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南方乡村未庄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揭露了当时广大民众所受的封建地主势力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思想毒害。阿Q的“精神胜利法”代表了当时部分国民的弱点,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进而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塑造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民形象阿Q,这个高度概括的艺术典型真实地反映了在封建剥削压迫下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却仍然自欺自骗,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的千千万万个阿Q们的悲惨命运。阿Q成了民族心灵病态的一面镜子。夏中义曾说:“阿Q是研究当时国民性的‘百科书。”
《阿Q正传》是一篇民族自醒的“反思书”,是一篇颓废中国的寓言。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文化腐朽的末世图景。阿Q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灵魂”。鲁迅通过塑造这一艺术典型,对中国文化腐朽性与劣根性做了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证释。阿Q这一典型形象是鲁迅对民族魂灵的个案剖析,“阿Q相”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自身衰竭与病变的产物。
鲁迅先生一生关注的是民族的兴亡和国民的忧欢。在鲁迅身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们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死路与活路;他关注“人”,通过对国民劣根性进行解剖与批判来警醒国民,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文学典型:作家美学建构的产物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作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也自然来源于社会生活。阿Q的原型大约就是在鲁迅住过的新台门里打工的那个阿桂。
文学典型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是因为文学典型是作者对生活原型、生活真实的提炼、改造、概括和升华;高于生活是因为作者的艺术虚构与主体创造性想象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读者来说文学典型总是 “似曾相识”,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鲁迅笔下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是通过作者创造性的想象建构出来的特定环境中富有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美学形象。故《阿Q正传》在连载以后,许多人看了之后怀疑作者写的就是他们自己,但又不完全是。这也证明了文学形象的永恒价值在于“似与非似”之间。
三、艺术典型创造的更高要求: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888年,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
“如果我要提出什么批评的话,那就是,您的小说也许还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的。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是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这是恩格斯通过对玛·哈克奈斯的中篇小说《城市姑娘》的评论中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所做的重要论述。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给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灵魂,也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纵观中外名著,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红与黑》中的于连,《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多少促成了这些名著的不朽。但是,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愉快地生存下去。《阿Q正传》中的未庄是阿Q出没的特定典型环境。当时的未庄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后背景下,阶级层次十分复杂,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压迫剥削惨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阿Q,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农民典型形象。阿Q贫穷没落、无家可归、麻木愚昧、滑稽可笑(这种笑则是带着眼泪的笑)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人是文学描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指出作家主要“描写行动的人们”;巴尔扎克称文艺为“人心史”;高尔基也把文学叫“人学”,也就是这个意思。《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阿Q相”,成为民族心灵病态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腐朽、黑暗、没落的社会现实。
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凡是在中外文学史上被称为不朽的典型,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也就是文学产品总体审美效果具有吸引力、震撼力、感染力;在实质上表现为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蕴藉性等。
阿Q是个特殊的形象,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头上有一个癞疮疤,而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要讳,“亮”要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他与王胡比捉虱子,看见王胡比他捉得多,就感到心里极不平衡——“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啊!”这里体现了他的滑稽可笑,让人读之感觉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读者在吸引力的基础上深入下去,从笑中咂摸出点酸涩来,从而感染了内心世界。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阿Q就是鲁迅在一个生活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审美建构而成的。他真正体现了当时广大国民深受压迫、侮辱、损害的命运,从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新颖性也是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即塑造典型的独特性。新颖性给读者以求读、探奇的欲望。上面提到的“文学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里的“个性”即体现了文学典型的新颖性。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在于诚挚性,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现实从而制约典型的塑造。前面提到“文学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的“主观性”即为作者的诚挚性所在。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诚挚性使阿Q这一形象血肉丰满,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
最后,文学典型的蕴藉性也使之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文学是作为语言意识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通过话语的艺术的审美的建构而具有无限的蕴藉性。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将会形成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这是因为文学典型具有多义性的因素,是一个“虚无”。阿Q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丰富、性格复杂、内心矛盾的文学典型。他具有“无限的意义生成性”,是一个永远也解读不完的文学典型。
阿Q的心理活动可谓是深入人心,在文章开头之时,便有一句“我总算被儿子打啦”,好借此平衡自己的心理,在自己的心里给自己了一个胜利的金牌!
还有一次,阿Q看见王胡光着膀子在捉虱子,他也觉得自己有点痒,于是他也脱下破夹袄,捉虱子,可是捉了老半天才捉到三四只虱子,而且都是又弱又小的。王胡这时候却是一个又一个,而且个个都是大的。阿Q很失望。从这里看阿Q的进取心是很强的!
文章的结局是阿Q被送上了刑场。在这一部分,阿Q的心理活动描写,也是非常细致的。像画押的时候,阿Q不会写字,于是用圈代替,他画的圈据自己的心理反馈,是他画过的圈里最圆的一个,他不知道自己是要去枪决的,当知道要去刑场时,他两眼发黑,耳朵里诺囊簧,他认为人生不免要游街示众罢啦!字里行间体现了阿Q逆来顺受的思想!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旧社会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的典型,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它是阿Q在生活中经历了种种磨难,挫折后发明出来的。这种方法说的好听一点叫做“精神胜利法”,其实只是在遇到困难时给自己的心理一个安慰,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只是逃避,并不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好。
在文章中,阿Q被闲人打了之后,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这就是典型的“精神胜利法”。但这只是阿Q在自我麻痹,自欺欺人,最终只能导致他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并且越陷越深,这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所以说,这个“精神胜利法”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现状的一种讽刺。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能够听到“阿Q精神”这个词,其实它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敢于和命运作斗争。就比如说马云,在他年轻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份工作,连酒店都不肯让他去当保安,但他却在那时立下了自己的志向——要改变全世界。在当时,肯定会有许多人暗自嘲笑他,觉得他很傻,然而,每当他一次次遇到困难,挫折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放弃,而总是用“阿Q精神”勉励自己,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自己终有一天一定会成功。终于,他凭靠着不屈的意志,以及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在所有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壮举,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成为了全世界人人皆知的大人物。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做好准备阶段: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查找资料技能,教师事先为学生查找了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网站,准备好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将拟定的教学目标告诉大家。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学习小组,由组内的成员推举一名同学做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上网查找资料,开展学习讨论,并记录讨论的内容,完成研讨任务。最后由每个小组长分别就自己小组讨论的内容总结发言,并且重点分析小组内讨论的一个问题。教师拟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①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②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③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④领悟课文主旨,分析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⑤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第二步,融入情境与记录要点阶段:教师让每个小组相对集中在一起,便于学生交流,这种授课方式很快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了八个研究课题。
①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②小说语言的讽刺艺术。
③阿Q正传的写作意图。
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⑤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
⑥小说的环境描写艺术。
⑦如何看待阿Q的革命意识。
⑧阿Q精神胜利法在现代社会的表现。
请各组同学从这八个研究课题中任选一个开展研究型学习,要求组长要分配好任务,要快速高效地查找资料,组织讨论,形成本组的学习成果。
第三步,分工协作和讨论建构阶段: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将研究课题进一步细化,分好工后就紧张地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比如说,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组长将小说中的人物分好类,阿Q的形象由两个同学负责搜集整理,赵太爷、假洋鬼子由一个同学负责,还有吴妈的形象由一个同学负责……在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同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遇到有用的资料要及时记录下来。教师要给予学生技术上和知识上的支持,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给予帮助。同时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程管理,及时掌控学习的进展情况。在查找资料结束后,组长组织本组的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本组的研究成果。大家积极地参与讨论,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想法,一些小组就某一个问题还产生了争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会由此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对问题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在协作学习中,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所以应该多创设机会,让每个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表现自己,谈谈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观点,从而形成有创意的小组成果。学生通过这种协作式学习,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形成的看法,对于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有非常大的意义。经过各小组学生的努力工作,每组的研究课题都有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第四步,交流成果和评价筛选阶段:在每个小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基本结束后,教师组织了一次研究成果专题汇报会,要求各组选派一名人员代表本组介绍本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汇报结束后,别的学生可以就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介绍人或本组成员要给予解答,如果意见不一致可以争辩。在问答和争辩中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说,“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研究组总结归纳出的阿Q性格的十大特征非常准确,便于同学们理解记忆。“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有的同学也提出了一些问题:阿Q在调戏小尼姑后“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没有“九分”这个词,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小说语言的讽刺艺术”研究组的学生进行了解释。 “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讽刺“酒店里的人”即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客们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从而克服了网络教学把学生分开后学生间交流少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好相关进程,在小组汇报成果的基础上,从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创新性、启发性等方面适当点评,以鼓励为主,对个人评价则宜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课上参与小组课题的积极性、小组研究成果采纳个人量的多少等方面来综合评价。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自拟题目,形成一篇2000字的论文。比如:《从阿Q的悲剧看辛亥革命》《浅淡阿Q的精神胜利法》《小议阿Q的美梦》《从革命的目的看阿Q其人》《“画圆”启示录》《浅析〈阿Q正传〉中的幽默和讽刺》《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一字一词见功力》《我与鲁迅的对话》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各组同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发到班级主页、个人博客上,便于同学们调阅和交流。
关键词:接受美学,鲁迅,《阿Q正传》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并在70年代得到发展的由姚斯和伊塞尔确立的接受美学方法,是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维时空中研究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范式,接受美学突出读者的接受与再创造在文学作品价值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作品是为读者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任何作家在创作中都要考虑到读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比如他们的社会阅历、艺术修养、期待视野等。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他的创作即暗合了接受美学的特征,把读者放在首位,并且挖掘出了更多值得让读者接受的内容,从他的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正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阿Q正传》的创作初衷始终以读者为出发点,以读者为中心,我们从他弃医从文的原因可看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1]中国当时的广大民众受剥削压迫、身处苦难而又愚昧落后、觉悟低下、沉睡难醒。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式的作品对于读者恐怕很难有什么冲击力。因此,鲁迅拿起笔来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使读者警醒,在他的作品中看到身边人,引起思考。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2]“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3]他认为只有提倡文艺,才能从根本上引导人们向前。因此,他的创作意图,正是着眼于读者,着眼于启蒙,发挥文学作品的作用。作品必须为民众所接受。从创作思想指导上,鲁迅与姚斯和伊塞尔确立的接受美学方法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在此。鲁迅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为文主张———为中国的民众。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阿Q正传》中的阿Q应运而生。
《阿Q正传》中的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是一个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流浪雇农。这本已十分可悲,但尤为可悲的是他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对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他都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对来自比他强大的阶级或个人的残酷迫害麻木健忘,自甘轻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这正是当时中国大多数民众的劣根性之一。读者时时可以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或者自己的身边人。
阿Q的身世十分含糊,但和别人口角时却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他自尊自负,在精神上也不把有钱的赵老太爷放在眼里。他忌讳头上的癞疮疤,且颇为苦恼,可人们偏要拿他的癞疮疤寻开心时,他会说:“你还不配。”于是他头上的仿佛就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当他被人家打,赌博赢钱又不幸被抢时,他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救回几乎失败的自己。斗不过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但对比自己弱小的小尼姑之类是绝对要找回“自信”的。阿Q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健忘、麻醉,甚至至死不觉醒。在生命将要结束时,他还自我安慰:“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在临刑示众时他还“无师自通”地喊出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对自己身世的解释,对自己癞疮疤的光荣守护,对自己被打的开解,由欺负弱小寻回的自信,甚至临死前对来生的假想,都让不同的读者产生深思,对作品产生新的期待。
但“阿Q越是获得精神的胜利,读者越是感到悲哀;阿Q越是感到得意,读者越是感到痛苦”。[4]读者在欣赏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的时候,已经又创造性地塑造了自己心目中的阿Q形象,从而实现了作家—作品—读者接受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文学作品的价值。鲁迅通过塑造阿Q这个典型,深刻地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和它的严重危害性,“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启示人们振奋起来,抛弃阻碍自己前进的精神枷锁。
鲁迅先生是立志用笔画出国民劣根性的。他在不经意间很好地把握了接受美学的特征,并且收到了极为震撼的效果,不仅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如《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的时候,就在不同阶层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震动了文坛,而且震动了社会,人们纷纷猜测这个署名“巴人”的作者是谁。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人认为作品的情节和自己有关,而此事只有某人知道,因此猜测肯定是某人写的,后来知道作者与他素不相识,便又逢人声明不是骂他。茅盾曾高度评论鲁迅的创作:“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读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冯雪峰、郁达夫等人也纷纷发文赞赏他的创作,其他广大的进步青年、评论家都有不同的响应。
小说问世八十多年来,阿Q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读者中影响深远。读者在阅读鉴赏阿Q的形象中心灵受到震动,从而审视灵魂。不同时代的读者又不断赋予这一形象新的内涵、意义,即“对原来的艺术形象进行开拓、补充、再创,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体味到艺术家在创造这个艺术形象时不曾说出,甚至不曾想到的东西”。[5]这就更证明了作者当时创作的初衷是以读者为中心的。
重视期待视野与审美距离,是接受美学的一大特征。姚斯认为,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期待视界相同,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创新和刺激;相反,作品意味大出意料,超出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便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于是便产生了文学欣赏中必需的审美距离。鲁迅并没有盲目地满足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期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不仅强烈地感应着时代的脉搏,而且发掘出了更多让读者接受的内容,从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给了读者更多的召唤与深思。《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刚开始人们并未料到鲁迅先生要让阿Q做革命党,正如郑西谛(郑振铎)曾批评道:“像阿Q那样的一个人,终于要做起革命党来,终于受到那样大团圆的结局,似乎连作者他自己在最初写作时也是料想不到的。至少在人格上似乎是两个。”鲁迅就回答道:“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6]
而《晨报》主编伏园先生也不愿阿Q那样的一个大团圆,鲁迅说:“《阿Q正传》大约做了两个月,我实在很想收束了,但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似乎伏园不赞成,或者是我疑心倘一收束,他会来抗议,所以将大团圆藏在心里,而阿Q却已经渐渐向死路上走。到最末的一章,伏园倘在,也许会压下,而要求放阿Q多活几星期的罢。……”[6]但由于某种原因,伏园暂时离京。待到回京,“阿Q已经枪毙了一个多月了。”
鲁迅虽然通过《阿Q正传》以文学反映着时代给人留下的烙印,但他更是以思想的深刻与睿智,冷静地审视现实与人生,让文学与现实政治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而把重心放在揭示人的思想的落后与被奴役上。因为在阅读中,“读者虽然可能会因期待暂时受遏而不理解,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更兴奋,在更高层次上使自己的审美理想得以驰骋。它意味着读者审美能力的丰富、发展和提高,以及对文学发展革新的肯定”。[8]人们在阅读中所期待的阿Q的结局自然多种多样,虽未曾想到会是作为革命党被枪毙,但恰恰是鲁迅的安排,拉开了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更恒久的魅力。
总而言之,充分地考虑读者,为读者而创作,为启示疗救民众为出发点的鲁迅作品《阿Q正传》暗合了姚斯和伊塞尔接受美学的方法。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这些关于作品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鲁迅在创作《阿Q正传》中与接受理论不经意的相合之处。因为他使读者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不仅是对自身存在和世界重新审视和批判,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又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一作品,从而最终实现了创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金宏达.鲁迅文集精读本.娜拉走后怎样 (杂文选编)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4:33.
[2]钱理群, 金宏达.鲁迅文集精读本.《呐喊》自序 (杂文选编)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4:25.
[3]钱理群, 金宏达.鲁迅文集精读本.论睁了眼看 (杂文选编)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4:78.
[4]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J].鲁迅研究, 1984, (1) .
[5]胡经之, 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46.
[6][7]钱理群, 金宏达.鲁迅文集精读本.《阿Q正传》的成因 (杂文选编)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4, 120.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改革的热点,更是改革的难点。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我有幸接触学习科学友善用脑。借助友善用脑的理论,让自己的课堂开始了新的变革。
《阿Q正传》一课,采用友善用脑“一三八”教学范式,真正实现了“创设情境,诱发思考,引导结论”。
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活动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学生需要从10幅图片中,选择一幅最符合自己心目中“阿Q”的形象,将画面和文字打通,在情境的.创设下,诱发学生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精彩绽放。
本节课的第二个学习活动是“精准扶贫阿Q”。学生基于文本和补充材料,借助思考阿Q身上的弱点,反思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进而思考鲁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这本是一个宏大话题,课堂教学容易流于空谈。但是,通过设置“精准扶贫”的学习情境,学生的交流不再泛泛而谈,而有了自己的见解。
曾经我以为,有些知识我讲了学生才能掌握,友善用脑的学习方式告诉我,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老师只要搭好台子,设置好情境,给予一定的支持,学生可以自己学得很好。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将知识点融入到情境和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不是更好吗?友善用脑的“一三八”范式,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说话,让学生交流,让学生表达,教学真正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创设情境,诱发思考,引导结论”这个大原则,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者。
【《阿Q正传》中的心理描写】推荐阅读:
鲁迅《阿Q正传》读书笔记06-17
《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10-08
读《阿q正传》有感600字11-01
鲁迅阿q正传优秀学生读书笔记07-06
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07-15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09-30
阿q正传读后感800字10-15
阿Q正传读书心得体会500字06-21
读阿q正传有感500字09-22
阿甘正传人物精神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