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学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讲稿(共9篇)
好习惯成就未来
习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习惯是人生的道德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良好习惯能够成就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非常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证,这是许多学习成功者的共识。人的智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导致成绩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往往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你获得更多乐趣,并快速提高成绩。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位获得全国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小学生在谈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如果要说我学习效率高的话,首先应得益于我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课堂学习的高效率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学习所无法比拟的。”相反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却说:“学校教的课程太枯燥,没趣味,上课我也不注意听讲。放学回家,虽然我妈妈逼我复习,但我复习的时候总想着电视里的动画片,什么都记不住,考试成绩不好,总被我妈训。”其实这个同学的问题不在于笨,而在于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
才能够让学习变得轻松,甚至学得出类拔萃。
2010年5月26日,离退处老教师、音舞学院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石维海副教授在砂子坳校区第4教学楼4224教室作了一场题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讲座。音舞学院2007级、2008级和2009级所有学生干部听取了讲座。
石老师讲述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要求等。他希望广大学生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加强人文素质的修养,并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三下乡等活动。石老师诙谐幽默的讲座赢得我们大家的阵阵掌声,并让我们深有体会。
养成教育对大学生来讲,可以起到明是非、识良莠、辨善恶,知荣辱、修德行、定心志的功效,促进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道德得以内化,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生存发展观,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终极关怀。养成教育最终目的以求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育化功效,使当代大学生成为自觉、自律、自立、自强的新型大学生。养成教育意义重大,一方面,从学生个人角度讲,可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从整个民族的视角来看,可促使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孤僻、任性、我行我素、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学生考
上大学后,有松口气的思想及初涉社会的新鲜感,经常旷课、泡吧,投入较多精力进行社交。生活方面,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娇生惯养、缺乏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差,有的寝室狼籍一片,就寝时间随意性强。节俭观念差,有攀比、高消费的现象,某些学生还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偏狭,缺少团队精神,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石老师的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对养成教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做到的。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老师们,你们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吗?这是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这是社会对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下面我想从“五个一”说起: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今天的教师应该定位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环节,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与新一代接班人之间的中介”。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社会赋予了这一职业的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们教师不单是谋生的一种岗位,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兴旺发达的重要角色。要不然怎么整天自豪地说“教师这个职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二、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
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理念。归结起来有以下五条:
(1)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2)教育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发展;承认个体的差异,承认学生暂时的后进。对后进生更要有爱的付出,爱一个好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欢,爱一个“问题学生”这才是我们的重大考验,这是教师的天职。爱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思想品德优良的学生;也要爱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思想行为暂时偏差的学生。而恰恰是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5)教育要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
一个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界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2)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3)全面准确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
今天当老师,论及文化科学和专业知识时,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扪心自问:我在念中学时,念大学时是优秀毕业生?还是一般生?甚至通过补考,勉勉强强拿到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呢?在起跑线上客观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就要求我们不断再学习、再提高。更何况,时代在发展,知识在“爆炸”,即便原来是一位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后也会碰到许多新问题,而且不断会碰到新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创业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千万不要:语文教师词语贫乏,不会写工作小结;数学教师不会算思考题;音乐教师不会乐器,体育老师不会打球,美术老师不会画画。所以,重视终身学习,的确是今天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今天当老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育人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加大了开放力度,教室的面积已不再是原来的平方米。关键要记住:我是教师!教师是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殊要求。
四、要有一颗平常人的心
今天当老师,对心理的要求已凸现。其效果不仅仅对自已,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平常人的心”,就是要正确地对待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真诚地理解别人;正确地对待成绩,积极地投入事业;正确地对待挫折,勇敢地接受挑战;正确地对待名利,泰然地淡泊名利等等。这种良好的心理素养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老师来说尤为重要。
五、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身体是今天当老师的必备素质。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自己,请保重身体。教师的辛劳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我们许多中青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在学校里又往往是骨干力量“冲锋陷阵”,“敢挑重担”,繁重的工作确实以健康的身体作保证。试想一下,如果一位教师事业心强,师德修养好,水平高,教育教学效果又显著,但身体素质差,“二天打鱼五天晒网”,他能胜任工作吗?
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般来说有四个因素决定:一遗传,二保养,三锻炼,四心态。后三个是我们能做到的,你做的怎样呢?请珍惜我们的生命,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吧!
我想,前面论及到的“五个一”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要有三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危机意识。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与诸位共勉:“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谴责之中,他就学变得消极。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充实之中,他就获得了快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讲座讲稿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人类产生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培养造就劳动者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的,因为:
一、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
二、教师的劳动任务,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上去造就完美的个性,塑造高尚的灵魂,而不是简单地从外部去“雕琢”对象。
三、教师的劳动“产品”具有全面性和高质量。
四、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以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
五、教师的劳动过程,是直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各个教师作用的有机总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能鼓舞教师自觉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既是新时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
第一讲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的moig,意指风尚、习俗。我国古籍中是把道与德分开用的。所谓“道”是指人所以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伸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行,所谓“德者,得也”。“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
道德的本质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意识。道德的基本特征:
1、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2、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3、比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道德职能是多方面的,如调节职能,教育职能、认识职能、激励职能等。
道德的社会作用:
1、道德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3、在阶级社会中,道德还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这个阶段的道德包含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道德,即国民公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具有共同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结成某些特殊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产生很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有关医德、将德的记载。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l、职业道德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
2、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相结合。
3、职业道德具体、多样、有很大的适用性。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2、调整职业内部关系。
3、调整职业之间的关系。
4、促进职业成员的成长。
第二讲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职业,就是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义务以及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
2、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
8、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l、调节功能。
2、教育功能。
3、反映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l、教师道德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
2、师德对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
3、师德有助于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1、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4、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5、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觉悟,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激励和鼓舞教师自觉献身人民教育事业。
——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
主讲人陈生德
各位同学:
下午好!作为初中的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
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
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
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想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臵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
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⑶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变的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呵中长大,不愿受束缚。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进入青年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以来、依恋、顺从减弱,这比称为“离巢”现象。孩子的骤然长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里也空落落的。所以我们要理解这种心情,对父母态度要温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也不要顶撞、闹气,可以装作虚心聆听的样子,即使不能采用,听一下有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给父母一点安慰。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孩子长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说而已。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也经历了“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
下面我们谈谈该怎么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处于发展的高峰,心理发展也是如此,特别是性心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远和排斥。只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一般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表现是:不愿与异性同桌,分出明显的“楚河汉界”在活动中避免和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冷嘲热讽等。其实,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对异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涩。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和排斥之后,是浓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中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是: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这段时期对异性的关注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的关注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出现羞涩不安、疑惑戒备,同时欢乐喜悦、痴迷陶醉,甚至产生一定的追求行为。
总之,中学阶段,性心理将发生一场巨变,你准备好了吗?
那与异性到底该怎样交往呢?我建议啊:
首先,自然交往。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闪烁其词,也不要过分夸张;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其次,要适度交往。怎样适度呢?就是: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萌发情爱而惊恐不安,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建议你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第三要真实坦诚。主要是指对异性同学的态度,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第四,在与异性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交往中不能毫无顾忌,比如在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特别是和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最后,我们要主动避免接触一些不好的外界刺激,例如一些表现性的书刊、画报、影视作品、图片等。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遇到新奇的事就要探究、弄清,别人越强行禁止,自己就越觉得新鲜,更想去揭开“谜底”。可是,这个时期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认识能力还很差,如果不如以引导,很容易受错误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人在一个工读学校的调查发现走上歧途的青年中,因读过黄色书刊而犯罪的,占有相当重的比重。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是模仿性和激情性。什么意思呢?青少年往往受好奇心的影响,自觉的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和动作,即使是错的。而青少年的情绪动荡不稳,容易激动,只要外界刺激强烈,就容易迅速产生行动,这样很容易酿成大错。所以对不适合我们的年龄层接触的书,要坚决不看。有同学说那我怎么知道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呢?你可以向老师、家长、图书管理员、书店的营业员参考书中有些什么内容,或者在买书或借书时看一下目录、前言、序还有最后的结束语,对书中的内容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内容很不健康,就坚决不要读它。有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坏,所以,我们要挑选适合自己的读本,拒绝不好的外界刺激。
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对于正处于延期开学的教育人来说,怎样“备考、应考、交出满意的答卷”?这七大关系需要处理好~
学习内容
在学习内容上,处理好文化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人形象地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作厨师和食客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精神食粮的,要讲究科学配比、膳食均衡。
何以为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倘若想当然地调整、增减科目和课时,一味地追求文化课学习,忽视艺术、体育、科技、品德、劳动、卫生等学科的学习,就会因为内容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厌学。
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处理好集体教研统一要求与体现学科、学段等差异的关系。延期开学启动以来,各级教育教研部门和各类线上平台,适时推出了海量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了学习内容。各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启动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
但是,教育之所以是“农业”,就在于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势而为;教育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教育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体现灵活性和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强调顶层设计和统一步调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学科和学段的差异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学习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处理好线上教师讲授与线下亲子协作、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具有跨时空的优越性。
但是,任何学习都需要经历认知迁移、自我建构的过程,要给学生留出消化的时间。居家学习期间,孩子年龄越小,家长参与度越高,可以充当助教和学伴的角色。同时,长时间在线学习还可能对视力造成损伤。
因此,教师的线上教学不能满堂灌,要适度留白,留出师生互动、亲子交流、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让学习更有效。
学习的平台
在学习的平台上,处理好钉钉、微信、QQ等多平台混合式运用的关系。当前,学习的平台和手机APP令人眼花缭乱。要提醒的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比如,微信和QQ属于社交软件,双人或多人聊天非常便捷,钉钉属于办公软件,视频会议功能强大,彼此各具特色,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灵活运用。因此,没有哪一款软件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应当结合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学习的平台,还可以综合运用两款或多款软件,构建混合式学习的平台。
学习要求
在学习要求上,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尤其要关注存在学习困难、家庭困难等情况的学生。学生的家庭状况千差万别,居家学习的环境也不尽相同。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和学生家庭的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施分层、分类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同时,一些学生因为家长复工、忙于工作,在规定时间因为没有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原因,需要错时学习或另行补课。因此,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最好能够回放或不受时空限制,具备错时学习、随机学习的条件。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上,处理好书本学习与生活化学习的关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延期开学关上了学校生活的一扇门,却打开了家庭生活的一扇窗。
居家学习期间,除了完成教科书上的学习任务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接受更为丰富的礼仪教育、劳动教育、时事教育等。比如,全家人都“宅”在家里,在朝夕相处中学生能更多地接受礼仪教育,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可以在茶余饭后聊聊时事,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
作业形式
在作业形式上,处理好书面作业与诵读、音频和视频等多样态实践性作业的关系。作业是巩固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载体。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还可以结合实际创新多种作业形式。
一、吸烟的危害
烟碱(nicotine)是烟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很强的毒性。据报道,一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10只小白鼠,25支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40~60毫克尼古丁可使人致死。尼古丁损害脑细胞,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造成心律不齐、诱发心脏病„
二、青少年吸烟危害更大
“肺癌患者的主要年龄段,已由过去的50岁左右,提前至三十多岁,有的甚至二十多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白便川指出:青少年吸烟的最大危机是,他们不会在20岁前患上肺癌,但当他们想戒烟时,已欲戒不能。
吸烟时,烟雾大部分经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里,小部分随唾液进入消化道。烟中的有害物质部分留在肺里,部分进入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在致癌物和促癌物的共同作用下,人体正常细胞受到损伤,变成癌细胞。年龄越小,人体细胞对致癌物越敏感,吸烟的危害也就越大。
医学专家指出,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弱,与成年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此外,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年人狭窄,呼吸道粘膜纤毛发育也不健全,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到损害并产生炎症,增加呼吸的阻力,使肺活量下降,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
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人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幸免于抽烟引起的不良后果,抽烟的不利影响在数年后就会显示出来。香烟燃烧时释放的多种致癌化学物质,不仅有可能导致肺癌、食道癌、子宫癌、肝癌和各种心血管病,而且会降低抽烟者对各种疾病的自身免疫力。此外,抽烟还会导致脱发、听力下降和骨质疏松。妇女抽烟还会增加不孕率。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世时就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后世更是尊称其为“至圣”、“万世师表”。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成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中心,的确是有它千古不灭的价值的。孔老夫子无愧为大成至圣先师,今天我深知自己的德行和知识都差的太远,选择这个主题来和大家交流真是不合适,但是他的博学与教学理论、方法让我时时受益,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一主题。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上,他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核心思想是“仁”与“礼”,即人道精神和礼制精神。综合表现其思想的就是《论语》。今天我就从这几方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我也是在和我姑娘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在《论语》一书中我读到了做人要言忠信,行笃敬讲信用,行为踏恭敬。我还知道“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向圣人伟人学习,成长最快的方法是虚心向好人学习,见贤思齐焉。现在除了向身边的人学习,还应多读名人传记,是促使我们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把这样的思想传给我们学生,告诉他们,不跟前人的脚步就很难进入很高的境界。先要虚心好学,才会有创新,当读到“不曰,如之何如之行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孔老夫子有这样的学生不说怎么办。现在也有这样的孩子,其实这样就是不思考的人,不思考的人就难有
进步和成长。我教育孩子要勤于思考(当读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我告诉学生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当读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用功亏一篑而止和虽覆一篑犹进的例子告诉我们所有成功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由此我把苏格拉底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贵在坚持,当看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感受到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教导对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有很大益处。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
一、教育主张
作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这些主张,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所以荀子也说孔门多杂.二、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即所谓德育。
《论语》在我国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言,并号称为中国的“圣经”。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孔子尤其强调“仁德”。在他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在如今的社会我们的学校培养了那么多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可用人的单位、企业还为什么说缺人才,那是因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文学。”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那么怎样才算仁呢?孔子说:“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而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是“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内容是“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但不外是“爱人”这个总原则。
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实践,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张时,匡亚明先生说:“道德行为是检验道德认识是否明确、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观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是品德修养进入躬行实践的最主要的环节。
三、教学方法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灵活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关于学习,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要爱学乐学,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在和弟子的交谈中也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还主张学习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项标准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即“文、行、忠、信”。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道义、真理的追求,所以他也说:“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中还有许多安邦治国的思想。
1、学思并重,以学为重
关于学习,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要爱学乐学,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在和弟子的交谈中也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
2、学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还主张学习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项标准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即“文、行、忠、信”。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道义、真理的追求,所以他也说:“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他曾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他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即所谓“学而优则仕”,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我个人觉得,孔子的这一思想,也体现了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重视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这和我们的课标精神是相一致的。
3、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孔子认为,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
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是“开其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是“达其辞”;“复”是“再告知”。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这里隐含两层意思:
一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时,再给以及时的启发;
二是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4、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其实我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我很憾言。二千年前孔夫子就总结并运用这种方法,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社会如此进步,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我仍运用的不好,真是有愧于我们的祖师。颜渊是孔是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弟子72贤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孔子把颜渊视为子,视为友,甚或视为师。面对颜渊的死孔子悲痛不已。①颜渊问仁,孔子回答:“免已复礼为人”。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云做就是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理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理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做。难怪孔子说不知理无以立。孔子与他谈论要求高。这既是人最高的境界,也是因为颜渊这个人可以达到。②仲弓问仁。答: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
大祭。已所不欲,忽施于人。出门在外要像接见贵宾那样敬慎。治理百姓要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孔子认为他有南面标王之才,可见仲弓长于做官。孔子针对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告诉他仁是什么样。与回答颜
的同样问题不一样,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③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纫”仁厚的人说话语气平和。司马
应是一个满腹牢骚的人。他言多而躁。孔子正是对他性格中的这方面不足,提醒他要学会少说话,少发牢骚。
备教材学生
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在家生活要谨慎庄重,在外做事要敬业,与人交往要真诚守信。看来樊迟这个学生很好问,就仁的问题问了三次。而三次孔子回答都不一样,先难而后获;爱人不像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一个标准答案。孔子往往是学生缺什么补什么,教育的针对性很强,也真能解决生命的成长问题。反思在我的教学生涯这方面做得太有欠缺。对所有孩子一样的要求,达不到就生气,训孩子,现在看来不可取,要重新审视我的教学。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第一,要了解教育对象,要深人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5.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学而
五月二十八日,我村开展了法纪教育学习,领导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纪教育课,从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作风制度的完善,并且从违法违纪实际案例中,鞭策全村党员干部职工应该怎样做好本职工作,怎样履职履责,如何面对各种诱惑,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以及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
一、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特别是政治学习,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只有保持了思想上的先进性,才能在行动上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打牢思想基础,通过全面性、经常性的教育来筑固思想政治防线。
今年是基层党组织路线方针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我村着力强化廉洁从政、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人员始终要绷紧“廉洁从政弦”、“纪律作风弦”
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不受限制和约 束的自由人,任何自由都只在遵纪守法的前担下自由,正是有规章制度的约束,才能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自由和法纪是一个对立面的统一体,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交通法及各项规则,那大街上不知会变成什么样的;没有刑法等法律,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能得到保障吗?应该说,离开了法纪规范,就等于离开了自由的保障。
村党组织也如此,规章制度与基层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才能使我们党组织工作有序运转,使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都能得到保障。正确、详实、完善的制度指导我们的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可见规章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三、坚持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好工作
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是一种品德,是分析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要有务实的作风,只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再加上实干的行动,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来。要能够看到实际效果,衡量工作能力的标准,主要看实绩,领导安排的工作要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法纪教育专题讲座的开展,为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遵纪守法,以自己有限的能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与法律意识,构建平安与和谐校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法制与安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学校安全事故隐患,使学生懂得在校园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并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二、目标内容
建立较完善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力争校园以及学生不发生刑事犯罪案件,不发生重大恶性治安事件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案件。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环境,安全稳定的校园周边环境,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以及自护、自救能力,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遵纪守法。
三、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与法律意识,构建平安与和谐校园
四、领导小组 组长:张志强
副组长:谢彦申
何新国
孟银芬
郭春华 成员:李志敏
郑修林
刘婷花
杨会荣 及各班班主任
五、时间、地点及场地安排:
时间:2018年3月28日上午11:00
地点:教学楼前 场地安排:班级会场秩序
自西向东依次为八年级1---5班,七年级1---6班和九年级1---4班
六、具体组织安排
1、会议主持:张志强
2、安全内容主讲:
3、法制内容主讲:李为民
4、大会总结:张志强
5、主席台、会标布置:王现周郭银江
6、音响、展板布置:郑修林
李志敏
刘婷花
7、拍照、录像及报道:杨会荣
李国华
韩丽阁
8、会场纪律:纪志华
杜建波
济红军
各班班主任
9、各任课教师在相关班级后面就座。
10、会议结束:学生依次在班长带领下有序撤离。
七、要求:
1、七年级每班3队、八九年级每班2队。每班班长、副班长坐在本班队前;班主任坐在队后。
2、全体教师在学生后面有序就座。
3、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加配合,各班认真组织,有序进场。开会期间不讲话、不走动。
【02——学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讲稿】推荐阅读:
小学生健康知识讲座06-04
小学生行为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讲座09-30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稿09-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总结10-2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专题10-26
学生健康成长演讲稿09-29
小学生健康演讲稿10-13
学生健康主题的演讲稿10-14
学生交通安全专题讲座07-20
健康了才能快乐的学生演讲稿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