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必背古诗文(通用6篇)
1.have a great time过得愉快
2.go skating/ boating/ shopping/ swimming去滑冰/划船/购物/游泳 3.put up a tent搭帐篷
4.a very unusual museum一个不寻常的博物馆 5.encourage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鼓励某人
做某事
6.a relaxing and peaceful place一个令人放松并且
宁静的地方
7.tea art performances茶艺表演
8.make a perfect cup of tea沏一杯完美的茶 9.a couple of times两次
10.a boat ride乘船(名词短语)
11.take a ride on the boat乘船(动词短语)12.in Southeast Asia在东南亚
13.thousands of …许多…,成千上万的… 14.take a holiday度假
15.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
16.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一个说英语的国家 17.all year round全年
18.during the daytime在白天
19.be close to…与…关系很亲密,离…很近
20.one way that you’ve used一个你曾用过的方法 21.one invention that you have found一个你曾发
现的发明
22.one thing that you have had一件你曾拥有过的东西
23.camp in the mountains在山中野营
24.a nice place to enjoy tea一个品茶的好地方 25.three quarters 四分之三 26.right now现在;目前
27.an amusement park with a special theme一个有
特别的主题的游乐园
28.walk around the park 在公园里到处走 29.hear of 听说
30.another province另一个省
31.in such a rapid way 以如此迅猛的方式32.different kinds of各种各样的33.development of toilets 厕所的发展34.go somewhere different去不同的地方 35.in the past 在过去 36.be far from 离……远 37.in the dark 在黑暗中 必背句式
1.Have you ever been to a science museum? 你曾
经去过科学博物馆吗?
2.No, I’ve never been to a science museum.不,我从没有去
过科学博物馆。
3.Have you ever visited the space museum?你曾经参观过
太空博物馆吗?
4.No, I’ve never been there.不,我从没去过那儿。必背句子
1.I learned about the inventions that led to color movies,too.我还了解了一些发明,它们成就了彩色电影。2.The most interesting museum I’ve ever been to is the American Computer Museum.我曾经参观过的最有趣的博物馆是美国计算机博物馆。
3.It’s unbelievable that technology has progressed in such a
rapid way!技术以如此迅速的方式进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4.I wonder how much more computers will be able to do in the future.我想知道,未来计算机还能做多少工作呢。5.I just couldn’t believe my eyes when I saw s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toilets there.当我在那儿看到如此多不同种类的马桶时,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6.Watching the tea preparation is just as enjoyable as drinking the tea itself.观看泡茶过程与喝茶本身一样让人愉快。
7.I’ve finally realized why my grandpa loves drinking tea and
collecting tea sets.我已最终意识到了为什么我的爷爷热爱喝茶和收藏茶具了。
8.In Singapore, however, you’ll find a lot of food from China;
you won’t have any problem getting rice, boodles or dumplings.然而,在新加坡,你会发现许多中国食物;在那里,吃米饭,面条和饺子一点都不成问题。9.Whether you like Indian food, Western food or Japanese
food, you’ll find it all in Singapore!无论你喜欢印度食品,西方食品还是日本食品,在新加坡,你都会找到。10.Most large cities have zoos, but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zoo at night?大多数的大城市都有动物园,但是,你曾经晚上去过动物园么?
11.However, if you go to see lions, tigers or foxes during the daytime, they’ll probably be asleep!然而,假如你白天去看狮子,老虎或狐狸,也许它们都在睡觉。
12.A lot of animals only wake up at night, so this is the best time to watch them.许多动物都在晚上醒来,所以这是一个观看它们的最好时机。
13.This is because the island is so close to the equator.这是因为这个岛如此接近赤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古诗;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背景分析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70首优秀古代诗词,并附录了诗文目录。
对此,作为一名工作8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执教过苏教版语文1-6年级教材后发现,其中以《古诗两首》、单元《练习》和文包诗形式出现的古诗共计48首,远远达不到70首的背诵要求。
有些教师把这项学习内容放在周末或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集中自学背诵,显然不如在学校开设校本课程中加此内容更合宜。我校校本课程里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为教学内容,开展了主题式古詩教学。我在二年级以“春天”为主题进行了古诗教学实践,学生在同一主题的归类和联想中,快速进入了古诗情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古诗教学的相关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片段一:紧扣学段定主题
师:看到这些美景,你想到了哪句诗?(依次展示风筝、柳条、繁花、春燕等春景图)。
生:我想起了刚学的《春晓》里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班学生都在举手,跟着起立发言的学生忍不住一起背出了后两句。)
师:谁还会吟诵关于春风、春雨的诗句?
(还没等我点名,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大声齐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片段二:围绕主题找诗题
师:像这样描写美好春光的古诗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还有很多,有的只看题目就能猜到,你试着在书中目录里找找看?
生1:《春日》肯定是写春天的诗,因为题目里有个“春”字。
生2:《江南春》里也有“春”字!也是描写春天的诗!
生3:《清明》是写清明的诗,清明节也在春天里,也属于写春天的诗。
……
师:读诗先读题,你们不仅方法对,而且理解能力也很强呢!其实,还有一首也是有关春天的诗,有一个成语“桃红柳绿”描绘了春天柳树发芽的景色,告诉我们柳树发芽抽枝也是春天的标志。现在你找到了吗?
(学生纷纷举手找到《咏柳》,师顺势出示以上诗题。)
2.案例反思
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春雨》《春晓》两首古诗“春天”的主题,我在校本课程中选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几首有关春天的不同作者的诗。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春天的特点,精选有关诗句,让春天的画面和诗句内容紧紧相容,相得益彰。
三、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方法思考与分析
1.画面引出主题,吟诵感受春天
三月阳春,我的二年级学生们正在生活中享受着美好的春光,正在日记中记录着春天的变化,正在语文教材中学到春天的古诗《春雨》和《春晓》,他们听到隆隆春雷,感受到丝丝春雨,欣赏到桃红柳绿与莺歌燕舞,因此当他们看到我出示的春天的图片,就轻而易举地联想起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甚至全班都脱口而出背诵出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联系年段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主题,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春天的古诗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时机。
2.诗题归纳主题,联想理出精髓
学古诗三步走:读诗题、解诗意、悟诗情。诗题是全诗的主旨,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我让学生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目录中找出有关春天的题目,让学生在饱含兴趣的寻找中,不知不觉开展了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读诗题,也掌握透过诗题了解诗意的方法。
其中,《春日》《春江晓景》《江南春》《春夜喜雨》《春晓》因为诗题中包含了“春”字,被学生们一眼识得。《乡村四月》也可以通过“四月”二字找出。而《清明》则是熟知一年级下学期时语文书上的“二十四节气表”的学生找出来的。最后剩下的有关春天的古诗《咏柳》是最难发现的,通过我用“桃红柳绿”这个成语的提示,才激发起学生的思考,联想找到了这首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通过题目可以直接联想到主题的还有“送别”主题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题中含有“送”字。
再例如以“物”为主题的古诗:《蜂》《竹石》《墨梅》《风》《咏鹅》《小池》也可以从题目入手辨析提炼,进行主题式古诗教学。
3.意境渲染主题,感悟解得精彩
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能够在诗句中找到和“春天”有关的词句。例如:《江南春》里“莺啼”“绿映红”,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不由让人想到江南的春天。《春江晓景》里的“竹”“桃花”“春江水暖”,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嬉水江中,不由让人想到春天的江水回暖了。学生找出凸显春天主题的字词后,出示这些景物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作者作诗时所处的意境,降低理解文字的难度,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除了可以设计“春天”为主题的教学,“送别”“物”“边塞”“哲理”也可设计为主题式古诗教学。例如:以“送别”为主题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句以水深比情深,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根据低年级儿童喜读爱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图片、动画等感性材料,例如:汪伦踏着快速的步伐,急忙赶到潭边给李白送行。但李白的小舟已经离开岸边,他们只得隔着潭水在远处相望,挥泪告别。再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将相关的诗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
四、结语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数量之多,通过机械地自学背诵记忆,效果远远不如在校本课程上通过主题归类的方式学习效果好。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主题式古诗教学使古诗理解难度降低,让学生不惧怕学习和背诵古诗。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与古诗的对话中,吟诵、联想、感悟,尽情在诗海中遨游。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湖北美术2010
4、杨旭华,古诗教学策略分析,文学教育[J],2011年07期
5、赖章连,关于小学古诗词教育的探究,课外语文,2012年18期
1《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
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
2《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心人总是触景感世,并能一叶知秋.所感之世,多是历史的脉动;所知之秋,不乏社会的时事.感怀者必是心有所系,知秋者总会事有所忧.故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若非大贤笃志,孰能如此?也只有平时感时忧国者,才有不同常人的眼光,不同常人的见识,才能在花草、车马、时曲、习俗之中,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体会出政治得失和时事迁变的大道理.
4《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诗写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5《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姓名: 班级: 得分:
1、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2、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3、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
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D.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
4、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6、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7、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8、选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
B.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C.颈联道出了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
D.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
9、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0、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析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饱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C.首联中 “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13、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14.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借事抒情,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B.全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C.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D.《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15.下列对《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B.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C.两句“纵我不往”,以质问的语气、讨伐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指责。
D.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16.下列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17.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壮观景象和磅礴气势。B.颈联隐喻诗人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字里行间流露出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C.颔联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D.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18.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B.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投靠张丞相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D.尾联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19.下面对《桃花源记》一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关雎》这首诗是按照“爱上姑娘一追求姑娘而不得一幻想得到姑娘”这样的线索展开的。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深深的爱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21.对《关雎》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
C.诗歌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窈窕”“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D.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22.下列对《关雎》的相关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A.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窃究”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
B.《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思念女子的爱情诗。C.“赋”是这一首诗歌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班级 姓名
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激愤。(2)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参考: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3)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两句。
参考:十分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4)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
参考: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用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后句道出了不能解忧,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一句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相呼应。
(5)诗人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运用了两个典故,说说“蓬莱文章” “小谢”分别在这里分别指什么?诗人运用典故意在说明什么。
参考:“蓬莱文章”原指汉代文章,这里是借指李云的文章,“小谢”原指谢脁,这里是诗人自比;作者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自己的诗句清新秀发,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6)这首诗的情感抒发有何特色?(或:你能说说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吗?)参考: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感慨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2、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分别概括上下阕表达方式及主要内容。
参考:上阕描写,描绘了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事态的严重(“孤城闭”)。下阕抒情,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自己及戍卒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词人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描写加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悲凉、奇异、肃杀。这样写出了塞外奇异的(秋)景;反映宋守军薄弱,军情紧急,为下文抒情铺垫。
(4)“霜满地”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参考: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参考:因为没能建立破敌的战功,归家无计,所以辗转难以入眠,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6)从这首词中的“长烟落日”“羌管悠悠”你能想到哪些相似的景物描写的诗句?请摘录下来。
参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是全词的总纲,总领全篇,以“风景”二字引出下文,接着从三方面来描写塞下秋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写气候; “四面边声连角起” 写战争的形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当时的地形。“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可见“生活艰苦”,此时饮酒,战士们是在“借酒销愁,表现了戍边将士思乡心切的惆怅的心情。“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窦宪的典故,其作用是: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为国戍边的责任感。“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作者从幽怨的羌笛中想象的情景,是虚写,从“将军白发”可见战争持久;由“征夫泪”,可见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8)赏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
参考:将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请用简洁的语言为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所摹画出的画面拟个恰当的名字。参考:、秋郊夕照图、天涯游子思乡图„„
(2)这首小令运用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幅 秋郊夕照图,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人。
(3)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参考:写景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抒情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7)首联和颔联的具体赏析
参考:凄凉、萧瑟、毫无生机的景象
首联写暮春时与所爱的人别离时的伤感情景。前一个“难”指困难,后一个(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残”使参考:第二句描写的是恬静、安逸的家居生活,与一、三句凄凉、萧瑟的景色对人有凄楚之感。将离别置于暮春百花凋落之时,更加重了伤感气氛,情景交融。比,反衬“断肠”。颔联写自己的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6)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此感情的句子是什么?
诗人借助“春蚕”、“蜡炬”表达了对明知无望,仍愿背负终生痛苦作执着追求的参考: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思乡之情 断肠人在天涯 殉情精神。以象征手法将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7)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画面:
5、赵翼《论诗》 参考: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鸦,声声哀鸣。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1)这首诗阐述了什么道理? 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参考:文学创作要有时代性,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而行。(2)诗人在诗中提到“李杜诗篇”,是否是贬低他们的艺术成就?你是如何理解(8)写两句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 诗人的这一说法的? 参考:日暮乡关何外时,烟波江上使人愁。参考:否。诗人并未否定李杜的杰出成就,他所说的“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9)赏析这首小令的艺术手法(或:这首小令的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角度来说的: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但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欣赏各参考:这首小令写景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动静相衬,巧妙地组合起来,个历史时代中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景物描写不仅(3)诗歌的主旨: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点染了“秋”,而且也表现了“思”(如:栖息树上的乌鸦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6、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桥流水人家”加重了旅人触景生情的思乡愁绪,旅途劳顿的瘦马唤起旅人羁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旅漂泊的伤感,借景言情,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1)诗歌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了什么作用?
4、李商隐《无 题》 参考: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气氛。(赏析诗中的第二句: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愁旅况。)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说说“剪烛西窗”的含(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既指“蚕吐的丝 ”,又暗指相思,属双关语。义。(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及感情色彩。参考: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参考:运用谐音双关、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精彩感人。(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
这两句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原意略,这里的意思是:我的爱至死不渝)参考:这两句由眼前遥想异日重逢的情景,在回环映照中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人?(4)简析写作特色。
对工作或事业忠诚执著、无私奉献的人,如教师。参考:既写出了空间的殊异,又写出了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相互变化(4)“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参考:情景交融,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晓镜但愁云鬓改”一个“改”字的表达作用?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参考: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结尾两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表达了什么愿望?(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参考: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帮他们互递信息的美好的期待。参考:诗人因被贬谪,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朝廷弃用。(2)“闻笛赋”指晋代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对8.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已故朋友怀念的感情。答:(3)“烂柯人”指晋代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被贬太久,恍如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人世沧桑之感的感情。
(4)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沉舟侧畔” 有“千帆”竞渡,“万木前头”有“万木”争春,说明他对未来并不失望,表现了 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9.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答:参考:这一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流露出长期被贬的忧伤,但展望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舟侧畔千帆竞渡,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_(6)这首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渔家傲》(范仲淹)参考: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达了内心的不平。(或 诗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 城闭。
八下古诗词部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夫泪。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写
,下阕舟。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1、李白,字,号,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是。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 乡思亲的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 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6.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 ________。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7.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答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之情。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最后两句
,直接道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出。
5、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诗中
(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6、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 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6.下片
,二
7、“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7.“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 切感人。
8、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8、“天净沙”是,“秋思”是。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是。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9、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9、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10、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答: 旨的一个词语是
。10.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 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11.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天净沙 秋思 元代的散曲家 马致远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想感情?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 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 气氛。表现一个长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期漂泊异乡的人的 之情。句诗?
3、“夕阳”照应上文中的“ ”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3、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分)
4、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句,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意义?
五、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古诗文默写。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
①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
3、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是: ; 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
之情的诗句是:
②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2)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
。”
(3)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
六、专题:鸟 句是:
1、《闻雁》(唐)韦应物 “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4)歌颂和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有李商隐《无题》中的,(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有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2、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2)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叹,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___ ______,_____ ____。属双关语,暗指。
2、《池鹤》(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_(2)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
3、《山中》(初唐)王勃 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3)描写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
(4)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 ,_。(2)诗人直接抒发孑然一身,客游他乡,思归不得,内心无比痛苦的诗句______(5)表现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3、《迎燕》(宋)葛天民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2)“诗家”与“看花人”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2)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表明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
(3)表现主人抓紧咫尺光阴,忙着做“迎燕”准备的诗句: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_。(3)诗的前两句中哪些词表现早春:(4)描写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八、《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5)表现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______ ____,___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____ __。1.第二句除明写了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境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
七、专题:叶 情?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丛丛,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2.第3、4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为什么这样写?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描写红绿映衬,娇艳动人,表现海棠花美丽的诗句:_____ ___,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____。
2、《题红叶》(唐)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一般要避免重复,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夜雨”重复出现,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_
2、如何理解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诗中的“风骚”是指什么?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 诗歌创作的主张?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 什么?
8.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4、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成就,但韩愈认为这只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知9.诗人重复“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 羞。”可赵翼却说李杜诗不新鲜了,你如何理解这里的“不新鲜”?
10、诗句默写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
(2)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5、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11.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12.“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九、《论诗》 清 赵翼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离骚】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出师表】
【八下必背古诗文】推荐阅读:
八下古诗赏析下06-09
八下古诗词复习训练09-06
八下古诗词理解性默写06-26
江苏高一必背古诗文10-17
高考必背古诗文分类12-15
古诗文必背知识点07-02
莒南县小学必背古诗文06-30
高考必背古诗名句07-28
各年级必背古诗09-08
必读书目必背古诗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