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法律制度第四章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法律制度第四章(精选6篇)

财政法律制度第四章 篇1

一,单选题

1.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负责具体组织执行各级预算工作的是(B)

A、预算收入征收部门B、本及政府财政部门C、国家金库D、本级政府

2.据《预算法》的规定,用于确定中央和地方预算收入范围的管理体制是(D)

A、部门预算管理体制B、国家政权管理体制C、国家行政管理体制D、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3.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表述中,属于公开招标方式的是(A)

A、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B、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C、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经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D、采购人向三家以上潜在的供应商发出询价单,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出的价格进行分析比较,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预算法》规定的国务院财政部门职权的是(D)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和决算草案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提出中央预备费动用方案D、具体编制地方预算的调整方案

5.在政府采购中,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日,必须使用的采购方式是

(D)

A、采购人自行采购B、由主管部门代为采购

C、联合其他采购人自行团购D、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6.关于国库单一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A、用于预算单位办理转账结算、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B、用于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

C、用于与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

D、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活动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采购中采购人的权利的是(D)

A、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权利B、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C、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的权利D、限制外地供应商进入本地区政府采购市场的权利 8,下列关于政府采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政府采购的对象只包括货物和工程B、政府采购只能由集中采购机构代理

C、政府采购只能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D、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监管部门 9,下列不属于《预算法》规定的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的是(C)

A、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B、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和决算草案

C、具体编制地方预算的调整方案D、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4年3月22日通过,自()起施行。

A.1994年5月1日B.1994年10月1日

C.1995年1月1日D.1995年3月1日

11.我国国家预算的级次分为()。

A.三级B.四级C.五级D.七级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A.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D.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一,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有(ABC)

A、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B、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C.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D、采购产品的质量鉴定

2.下列各项关于我国部门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由(ABCD)

A、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

B、财政预算以部门编制预算作为起点,即从基层单位开始预算的编制

C、国家预算管理部门为依托,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相关资金的部门

D、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

3.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当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的有(ABCD)

A、政府采购招标业务代理机构名录B、财政部门受理政府采购投诉的联系方式

C、采购代理机构不良行为记录名单D、财政部门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结果

4.下列各项中,属于各部门、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的有(ABCD)

A、本部门、本单位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B、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C、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D、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5.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采购对象范围的有(ABCD)

A、水利工程B、物业管理C、成品软件D、车辆保险

6.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有(ACD)

A、行政机关B、国有企业C、事业单位D、司法机关

7.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采购的分散采购模式优点的有(ACD)。

A、手续简单.B、取得规模效益弋:、有利于满足采购及时性的需求D、有利于满足采

8.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收入收缴方式的有(CD)。

A间接缴库B、授权汇缴C、集中汇缴D、直接缴库

9.下列关于国库集中收付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A、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B、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

C、将所有财政性质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D、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

10.下列各项中,属于《预算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有(ABCD)。

A、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C、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11、列下各项中,属于《预算法》规定的地方预算支出的有(BC)。

A、中央返还地方的支出B、地方本级支出

C、地方按照规定上解中央的支出D、中央补助地方的支出

12,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义务的有(ABCD)。

A、依法接受监督管理B、依法开展代理采购活动并提供良好服务

C、不得向采购人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D、依法发布采购信息 13,下列不能用于财政直接支付的账户有(BCD)。

A、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B、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C、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D、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二,判断题

1,政府有关部门以本级预算安排的资金拨付给下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专款,必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意并办理预算划转手续。(×)

2.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由《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各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组成。(×)

3.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4.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 批准。(×)

5..政府采购中,采购人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

6.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往财政性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缴库和拨付的方式,可以解决财政性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7.政府采购方式中,邀请招标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振幅采购代理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8.政府采购方式中,邀请招标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地方式邀 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三,案例分析题

1、国家预算是有计划地管理财政收支的工具,预算组织程序包括预算草案的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财政部门在预算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中,依照《预算法》的规定,将预算计划管理方式贯穿于预算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始终,并通过预算管理工作内容来实现。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如下关于预算组织程序的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各部门、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的为()。

A、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B、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C、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D、本部门、本单位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各部门、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1)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2)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3)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4)本部门、本单位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2>、根据《预算法》的规定,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为()。

A、国务院财政部门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下列关于预算草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A、预算草案专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已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B、预算草案专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C、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D、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己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正确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预算草案的概念。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4>、下列各项中,属于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的为()。

A、上级政府对编制本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B、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C、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1)上级政府对编制本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2)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3)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5)法律、法规。

<5>、根据《预算法》的规定,负责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的为()。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政府税务部门C、人民代表大会D、政府财政部门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

2、丙单位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2010年5月,审计机构对丙单位2009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以下情况提出质疑:

(1)2009年3月,丙单位将其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入本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基本户;5月,丙单位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缴入国库,剩余部分直接用于购买本单位办公设备;

(2)2009年6月,丙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借款20万元给所属下级单位;

(3)2009年7月至8月,丙单位对办公楼进行内部装修,按照规定应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工程款,丙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施工方工程款项150万元;

(4)2009年9月,丙单位与一家供应商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设备价款为80万元,根据预算安排,价款中应采用财政授权支付的金额为50万元,剩余金额由丙单位自行负担。丙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基本户转账50万元,再从基本户向供应商转账80万元;

(5)2009年11月,丙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日常办公用品零星支出2万元。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如下问题:

<1>、根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为()

A、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无限期存放在单位基本户

B、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的时限全额缴库

C、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根据单位的需要部分缴库

D、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存放于基本户,直接用于支付单位的日常性开支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2>、下列各项关于预算单位使用零余额账户的情形中,不正确的为()。

A、通过零余额账户向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用于支付下级单位的日常办公支出

B、通过零余额账户借款给下级单位C、通过零余额账户借款给上级单位

D、通过零余额账户向上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用于支付上级单位的日常办公支出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使用。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可以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及提租补贴,以及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款项,不得违反规定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

<3>、下列各项关于丙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表述中,正确的为()。

A、财政直接支付中财政部门应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丙单位账户

B、丙单位进行财政直接支付时,应首先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

C、财政直接支付中代理银行应根据财政部门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丙单位账户

D、财政直接支付中应由中国人民银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财政直接支付。财政直接支付是指财政部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4>、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下列各银行账户中,属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清算应使用的账户为()。

A、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代理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B、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

C、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D、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正确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财政支付方式。

<5>、本例中,下列各项关于丙单位使用零余额账户的情形中,正确的为()。

A、通过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基本户划拨资金50万元,再通过基本户支付设备采购款80万元

B、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办公楼装修工程款

C、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日常办公用品零星支出

D、通过零余额账户借款给下级单位

正确答案:C

财政法律制度第四章 篇2

一、现行的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目前,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是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 它是指各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或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再分配。这种转移支付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中央政府将其预算收入的一部分向下转移给地方政府;二是地方政符将其预算收入的一部分向上转移给中央政府;三是同级政府之间一部分预算收入的相互转移。凡是相邻两级政府间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力转移是狭义上理解的转移支付。在我国, 从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基础上确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是一种从狭义上理解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从形式上看财政转移支付法, 是指财政转移支付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外在形式, 它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法, 泛指凡规定有关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内容的法律、法规、自治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狭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法, 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以《财政转移支付法》冠名的单行法律。在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法》, 有关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内容的法律规范散见于相关法规与规章之中。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1) 转移支付的目标和原则。 (2) 转移支付的形式:目前转移支付的形式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 如定额补助, 专项补助, 结算补助, 税收返还及其他补助形式。 (3) 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方法、支付规模和程序。 (4) 转移支付的管理和分配机构。 (5) 转移支付的监督及法律责任。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由四种转移支付的形式构成的:

第一种形式是“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是我国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开始设立和实施的。我国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的核心是地区收支均衡模式。我国的收支均衡模式同时考虑了各个地区的财政能力 (财政收入) 和财政需求, 其基本的做法是:通过测算各个地区的标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并对其进行比较, 进而计算出地区的标准财政收支缺口 (该地区标准财政支出大于标准财政收人的差额) 。

第二种形式为“税收返还”。税收返还制度的建立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关键性内容之一。税收返还制度的核心是在建立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同时, 确保各有关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另一方面, 这种形式通过“存量不动, 增量调节”的办法, 提高中央财政在增值税与消费税增量上的比重。

第三种形式为专项补助 (或者说是“专项拨款”) 。“专项补助”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这些专项拨款, 由中央政府拨付, 不列入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这种专项拨款的主要特点是拨付款项的有条件性, 是由中央根据情况和需要来确定拨款的项目, 拨款的对象, 拨款的金额和拨款的时间。专项拨款主要用于给予地方政府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 特大防汛抗旱经费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等。

第四种形式是“原体制补助和上解”。这种形式实际是原体制的产物。从1988年开始, 中央政府财政部对部分省、自治区实行定额补助, 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向中央按照一定的比例分解。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 带有较深的旧体制的烙印,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二、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 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不清晰, 事权、财权不对应, 资金分配办法不规范。从而造成一部分财政支出的不合理, 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不明确, 甚至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从而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科学性。

第二,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纵观各个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最大的共性就是都制定有较高层次的法律。而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政府规章, 没有单行法律。因而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和统一性。

第三,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控力度小, 均等化功能弱。由于在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中税收返还形式占的比重过大, 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太低, 致使中央财政调控权、均等化功能过弱。

第四,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第五, 省一级政府对地、市、县级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缺乏制度建设。

三、完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从总体上看,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朝着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框架的目标改革, 但是, 距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的、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必须深化改革:

1.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从法律上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范围, 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调节目标和定位。

2.加强财政立法, 在《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基础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 以法律形式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各项基本制度, 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制度。

3.简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 重新归并现有的四种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 尤其是应当尽快解决原体制补助和原体制上解当中存在的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矛盾的问题。

财政法律制度第四章 篇3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法律支付;健全

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是指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的无偿转移,具有无偿性、补助性的基本特征。它是以各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助于推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对于合理安排各个阶层居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强化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安定有着良好地作用。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

我国从1994年正式开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起步的,在1995年时正式出台了《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自此我国开始了对于转移支付制度的探索。从多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如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已经基本确立其了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的目标。当前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且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和方法使得政府间的财政支付更加规范。从实践的效果上来看,推动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形成,对部分地区财力不足的矛盾进行了缓解,缩小了民族间的发展差异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2.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1)事权、财权划分不清晰。中央和地方政府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初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但在事权方面对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责范围缺乏具体明晰的划分,存在许多模糊之处。

(2)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导致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难以实现。在已经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构成中,很多都是用来作为税收返还以及补助,其中用来缩小地区差距的数额是相当小的。但是税收返还和补助是用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的,收入能力强的地区转移支付数额自然就大,收入能力差的地区转移支付数额自然就小,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毫无联系,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西部许多地区由于财政均等能力不足,长期无法实现财政平衡。从这个角度来说税收返还反而逐步拉大了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与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使得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在财政转移资金的使用方面,未建立有效的审计监督系统,对资金能否做到专款专用等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对违反补助使用规定的地方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4)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不完善,缺乏法律权威性。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政府规章,没有单行法律,因而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和统一性;没有专门机构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经常会出现财政转移支付之间目标不统一、标准不合理、政策功能相互冲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的现象。

二、健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思考

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法律对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的明确划分,才可有效避免各级政府在支出责任上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也才能为规范化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实施创造出重要的基础条件。我国应该根据经济管理权限合理划分事权,按照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承担的事权、财权和事权相统一原则,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支出。

2.依法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实现全国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全国各地居民都享有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国家最低的就学、就医、就业、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标准的实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依法简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建立一个以公式化为基础、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专项拨款为辅的合理的转移支付体系。总的来说应当采取支出均衡模式,在公式中考虑财政供给人口、辖区的面积、少数民族人口等影响公共支出的多重因素,以保障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实现。

3.设置专门机构、建立转移支付管理监督体系,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管理和监督。建立从上到下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严格的支付和审计监督体系,以法律形式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制度,赋予其法定的财政转移支付监督管理职责。该机构可负责财政部转移支付申请的审批、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财政转移支付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做出罚款决定、对直接责任人依法提出处理意见等,这样既能体现转移支付的权威性,又能体现其监督约束的完整性,确保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效果。

4.健全法律程序,完善转移支付立法。我国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过程中,应将转移支付的目标、基本原则、资金来源、支付形式、核算标准等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使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在法制轨道内正常有序的运行,还要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的审批监督程序,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制度。同时,我们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时,一定要与财政改革进程相适应,妥善解决立法的稳定性和改革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相兼顾,并提高立法质量。只有这样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要求,才可规范政府公共资金支付管理,平衡地区财政收支差异。

参考文献:

[1]王鹏.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2.

第四章预算法律制度 测试题 篇4

姓 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 分,每小题 1.0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 题、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人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

确定。

A、上级人大B、上级人大常委会C、上级政府D、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协商第2 题、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至少()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的执行

情况。

A、1次B、2次C、3次D、4次第3 题、国家预算收入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税收收入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C、专项收入D、其他收入第4 题、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

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体现了国家预算的()。

A、公开性B、可靠性C、完整性D、统一性

第5 题、我国预算法规定,我国的国家预算共分为()。

A、三级B、两级C、五级D、七级第6 题、下列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B、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C、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第7 题、下列关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表述正确的是()。

A、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和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B、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

C、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不包括直属单位的预算

第8 题、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第9 题、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各部门的预

算职权不包括()。

A、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D、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第10 题、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法、骨干法地位的法是()。

A、预算法B、政府采购法C、国库集中收付制度D、税法第11 题、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A、货币发行B、举借公债C、税收D、专卖收入第12 题、中央预算由()负责审查和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财政部第13 题、我国各级预算都要实行()的原则。

A、收支平衡B、收支差异C、收支逆差D、收支顺差第14 题、下列有关各部门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不定期向上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D、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第15 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的是()。

A、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D、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第16 题、国家预算收入的最主要的部分是()。

A、税收收入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C、专项收入D、其他收入第17 题、下列有关各单位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B、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

C、安排预算支出D、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18 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中专项收入的是()。

A、铁道专项收入B、征收排污费收入C、规费收入D、电力建设基金收入第19 题、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施审计监督的部门是()。

A、各级政府财政部门B、各级政府C、各级政府审计部门D、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第20 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0 分,每小题2.0 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第21 题、下列各项中,可作为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主体是()。

A、个人B、农村信用合作社C、银行D、个体工商户第22 题、接受返还或者补助款项的()政府应当向本级人大报告有关情况。

A、县B、乡C、镇D、设区的市第23 题、下列部门中,属于预算收入征收部门的是()。

A、审计B、税务C、财政D、海关第24 题、下列对中央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B、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人数额

C、中央预算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D、中央预算不包括军队和政党组织的预算第25 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全国人大预算管理职权的有()。

A、审查中央预算草案B、批准中央预算

C、监督中央预算执行D、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的不适当的决议第26 题、下列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有()。

A、中央预算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第27 题、下列有关预算的审批和执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B、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C、各级政府预算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

预算

D、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第28 题、下列有关总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各级政府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B、若下一级政府只有本级预算的,则下一级政府总预算即指下一级政府的本级预算

C、没有下一级政府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D、我国地方政府总预算一般编制到乡镇一级

第29 题、下列属于各部门、各单位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有()。

A、法律、法规B、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C、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D、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第30 题、下列属于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有()。

A、法律、法规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C、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D、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第31 题、下列属于我国国家预算构成的有()。

A、中央预算B、部门单位预算C、地方预算D、总预算第32 题、以下属于中央预算草案编制内容的有()。

A、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B、上一结余用于本安排的支出

C、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D、上解上级的支出第33 题、预算收入划分为()。

A、中央预算收入B、地方预算收入

C、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D、一般预算收入

第34 题、下列关于国家预算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财力保证作用B、调节制约作用C、反映监督作用D、信息公开作用

第35 题、国家预算的原则包括()。

A、保密性B、可靠性C、完整性D、性第36 题、我国预算执行的主体包括()。

A、各级政府B、各级政府财政部门C、各级政府预算收入征收部门D、国际金库第37 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包括()。

A、税收收入B、罚没收入C、专项收入D、规费收入第38 题、下列关于中央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B、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

C、中央预算不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中央预算不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预算

第39 题、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包括()。

A、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B、上一结余用于本安排的支出

C、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D、上解上级的支出第40 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的有()。

A、法律、法规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C、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D、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本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三、判断题(本题共20 分,每小题1.0 分。判断结果错误、不判断均不得分)

第41 题、中央政府预算包括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事业单位预算,但不包括企业单位的预算。()

第42 题、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第43 题、在财政法的体系中,预算法是核心法、骨干法。()

第44 题、预算控制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第45 题、预决算的监督按照监督的主体,则可以分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对预算、决算进行的监督,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

单位和下一级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以及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实行的审

计监督。()

第46 题、预决算的监督按照监督的内容,可以分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对预算调整的监督。()

第47 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包括铁道专项收入、征收排污费收入、电力建设基金收入等专

项收入。()

第48 题、若下一级政府只有本级预算的,则下一级政府总预算即指下一级政府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

政府预算的,总预算即指上级预算。()

第49 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第50 题、决算是指对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管理预算活动的最

后一道程序,主要是指决算报表。()

第51 题、国务院应当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预算草案的指示。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各级政府

负责部署。()

第52 题、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

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第53 题、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不纳入本部门预算。()第54 题、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第55 题、《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

算法律规范的基本依据。()

第56 题、《预算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县以上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第57 题、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大批准后,应当直接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第58 题、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第59 题、我国国家预算体系中不包括县市级以下的预算。()第60 题、诚实信用原则要求采购主体在项目发标、信息发布、评标审标中要真实,不得有所隐瞒。()

四、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20 分,每小题2.0 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第61 题、财政资金支出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不包括()。

A、工资支出B、工程采购支出C、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D、零星支出第62 题、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这体现了预算的()。

A、公开性B、可靠性C、统一性D、完整性第63 题、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审查本级预算及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D、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第64 题、下列有关决算草案的编制、审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后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具体事项由

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

B、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应当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C、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再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再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第65 题、预算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

A、工资支出B、工程采购支出C、物品采购支出D、服务采购支出第66 题、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使用的账户是()。

A、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B、预算外资金专户C、特设专户D、国库单一账户第67 题、我国预算法律制度是由()构成的。

A、预算法B、预算法实施条例C、预算法实施细则D、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第68 题、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决算草案的审查和批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后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具体事项由

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

B、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应当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本级政

府财政部门审核

C、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D、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第69 题、下列有关预决算管理的监督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B、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C、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D、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第70 题、下列有关预算的调整方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C、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思考 篇5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合理安排各阶层居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现行的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财政转移支付法是指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财政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理解的转

移支付法包括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制度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是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它是指各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或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再分配。这种转移支付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中央政府将其预算收入的一部分向下转移给地方政府;二是地方政符将其预算

收入的一部分向上转移给中央政府;三是同级政府之间一部分预算收入的相互转移。凡是相邻两级政府间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力转移

是狭义上理解的转移支付。在我国,从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基础上确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种从狭义上理解的财政转移支付制

度。

从形式上看财政转移支付法,是指财政转移支付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外在形式,它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法,泛

指凡规定有关财政转移支付出方面内容的法律、法规、自治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狭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法,专指国家立法

机关制定的以《财政转移支付法》冠名的单行法律。在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法》,有关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内容的法律规范散

见于相关法规与规章之中。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1)转移支付的目标和原则。(2)转移支付的形式:目前转移支付的形式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和

财政补贴支出,如定额补助,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税收返还及其他补助形式。(3)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方法、支付规模和

程序。(4)转移支付的管理和分配机构。(5)转移支付的监督及法律责任。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是由四种转移支付的形式构成的:

第一种形式是“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是我国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开始设立和实施的。我国

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的核心是地区收支均衡模式。我国的收支均衡模式同时考虑了各个地区的财政能力(财政收入)和财政需求,其基本的做

法是:通过测算各个地区的标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并对其进行比较,进而计算出地区的标准财政收支缺口(该地区标准财政支出大于标准财

政收人的差额)。

第二种形式为“税收返还”。税收返还制度的建立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关键性内容之一。税收返还制度的核心是在建立新的分税制财

政体制的同时,确保各有关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另一方面,这种形式通过“存量不动,增量调节”的办法,提高中央财政在增值税与消费税

增量上的比重。

第三种形式为专项补助(或者说是“专项拨款”)。“专项补助”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这些专项拨款,由中央

政府拨付,不列入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这种专项拨款的主要特点是拨付款项的有条件性,是由中央根据情况和需要来确定拨款的项目,拨

款的对象,拨款的金额和拨款的时间。专项拨款主要用于给予地方政府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特大防汛抗旱经费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

金等。

第四种形式是“原体制补助和上解”。这种形式实际是原体制的产物。从1988年开始,中央政府财政部对部分省、自治区实行定额补助,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向中央按照一定的比例解。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带有较深的旧体制的烙印,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体

制的要求。

二、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不清晰,事权、财权不对应,资金分配办法不规范。从而造成一部分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不明确,甚至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从而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科学性。

第二,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纵观各个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最大的共性就是都制定有较高层次的法律。而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政府规章,没有单行法律。因而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和统一性。

第三,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控力度小,均等化功能弱。由于在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中税收返还形式占的比重过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太低,致使中央财政调控权、均等化功能过弱。

第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第五,省一级政府对地、市、县级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缺乏制度建设。

三、完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朝着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框架的目标改革,但是,距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的、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深化改革:

1.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从法律上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范围,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调节目标和定位。

2.加强财政立法,在《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基础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各项基本制度,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制度。

3.简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重新归并现有的四种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尤其是应当尽快解决原体制补助和原体制上解当中存在的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矛盾的问题。

4.规范专项补助,在进一步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那些纯粹属于地方区域性的支出项目的补助,并且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和兼顾其他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规范各种专项补助,合理分配用于专项补助方面的财政资。

5.建立规范的省对地市县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其他配套制度,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我国形成统一的有机体系。

宁国财政 第四期 篇6

第四期

宁国市财政局主办 二〇一二年四月一日

目 录

本期要闻●学习罗建国讲话 立足本职谋发展

●全市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领导来我市调研

工作动态●倾力政策扶持 服务企业上市

●宁国市积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财政助力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再提高 ●我市启动家电下乡综合管理提升年活动

●我市积极申报全省村庄整治相关资金整合县级示范试点

政策宣传●我省出台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乡镇财政●汪溪财政所积极贯彻落实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西津街道细化工作任务保民生

●万家财政所积极做好预防骗补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工作 简讯二则

审签:余平责编:肖汉武、张丽 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孙正东书记、王普市长、傅文彬副主任、李爱玲副主席,省财政厅、宣城市财政局

送: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电台、电视台、信息中心

发:各乡镇、街道农村财政管理所,本局各科室及二级机构 ◆本期要闻

学习罗建国讲话 立足本职谋发展

日前,宁国市财政局召开全体财政干部大会,传达学习省财政厅党组书记罗建国在2月28日厅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上的履职表态发言和在3月19日厅长办公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会上,余平局长分别传达了罗建国书记履职表态发言和重要讲话,重点对罗书记强调的“紧盯收支目标”、“六个重点工作”、“加强专题研究”、“勤事机关建设”和“务求实心合力”深入领会,提出了具体的贯彻意见。一是要把罗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到财政各项工作中,细化分解部门职能职责,夯实基础,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清醒认识“绩效创新年”主题活动对我市财政系统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市财政工作实际,开拓创新,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将真诚做人作为立身之本,牢记两个务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四是要牢记勤奋和廉洁。做到忠诚履职、实心实力、心无旁骛、全身投入。严守法律、纪律、道德防线,抵制利欲、不谋私利,做到洁身、自省、淡泊。

财政干部纷纷表示,一定要将罗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努力实现宁国财政事业的新发展。

(张 丽)

全市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3月29日,全市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要传 达学习了3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2012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2011年,全市财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局党组年初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服务跨越发展,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反腐倡廉和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全面贯彻今年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以推动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主线、健全财政惩防体系为核心、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为突破口、党风廉政建设为着力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整风肃纪,提质提效,理财为民,为推动我市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会议要求,财政系统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取得实效。一是要严明政治纪律,加强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要加强廉政教育,促进财政干部忠诚于党、服务于人民、廉洁从政,着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的财政干部队伍;三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抓实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继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抓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四是要提高服务效能,树立财政部门为民务实和勤廉的良好形象。

(张 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领导来我市调研

近日,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孙友三副处长一行来我市调研政府采购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宣城市招投标中心负责人陪同调研。我市财政局、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作专题汇报。在听取财政局总会计师李三六同志的专题汇报后,孙处长表示,近年来,宁国市财政局认真学习贯彻《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和《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招标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尤其是在运用先进科技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流程监管,提高政府采购效益等方面,依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宁国实际的新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有些措施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开创性,值得借鉴和推广。希望继续保持好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孙处长同时表示,宁国当前正在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将为宁国市政府采购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和技术保障,希望宁国市政务服务中心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深入推进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陈国祥)

◆工作动态

倾力政策扶持 服务企业上市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上市后备、改制辅导、申报上市、成功上市”等环节,积极落实企业上市奖励政策,目前已落实司尔特 等公司上市奖励800余万元,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工作。我市已拥有中鼎、司尔特等5家上市公司,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企业上市不仅大大提升了我市形象,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大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出台了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二是强化对企业改制的财税政策支持。对上市条件基本成熟,完成了与保荐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后提交上市办备案的上市后备企业给予30万元启动资金,一年内完成改制的再给予150万元费用补助等。

三是激励企业加快申报上市步伐。分步骤对达到相应状态的上市后备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及20万元补助不等。

四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成功上市激励政策。对境内及境外成功上市的企业分别给予不同层次的优惠措施和奖励政策。

五是进一步强化对企业上市工作的服务。建立了企业上市领导帮扶制及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分工协调服务,大力引进上市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改制上市提供优质服务。

(汪艳、黄兰兰)

宁国市积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为破解中小企业制约瓶颈,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宁国市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措施,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增加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注册资本。市政府出资0.5 亿元,使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注册资本达到1.5亿元。目前增资已获省金融办批复。通过增加注册资本金,提高中小企业单笔担保贷款额度,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提供更多的担保支持,促进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增加工业企业贷款转贷应急资金规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增设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2000万元,总额达到4000万元。积极帮助有良好发展基础,主营业务稳定的企业解决贷款调头困难问题。2011共为58家企业提供调头资金近2.8亿元。

三是返还一定比例企业担保贴费。自省政府担保费补助政策取消以后,我市政府及时出台政策,规定对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的在保企业的担保费补贴10%,进一步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2011年4月至12月,共补贴企业担保费近50万元。

(肖汉武)

财政助力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再提高

自2007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实行生活费补助一直是我市全力保障的民生工程之一。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再次上调,每人每天标准提高1元,年生均补助标准小学从750元提高到1000元,初中从1000元提高到1250元。据悉,我市该项补助资金全年达142.6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配套资金71.3万元。届时,将惠及约 1280名困难学生。

(张翼云)

我市启动家电下乡综合管理提升年活动

根据省财政厅统一部署,我市启动了家电下乡综合管理提升年活动,及时出台了工作方案和宣传方案。此次活动的目标任务是巩固家电下乡监管年活动成果,完善机制,加强监管,堵塞漏洞,防止各种骗补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继续保持较高兑付率,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确保我市家电下乡工作圆满收官。

(曹 凌)

我市积极申报全省村庄整治相关资金整合县级示范试点 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皖政[2011]59号)和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精神,为进一步发挥财政涉农资金效益,推进相关资金整合,集中财力支持村庄整治,我市认真准备材料,积极申报省村庄整治相关资金整合县级示范试点,把整治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着力打造环境整治的示范区、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以开展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等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当前我市农村存在的各类环境问题,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机制,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亮点。我市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要求,切实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力 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强化公路沿线文明创建工作,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强化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整治,实施美丽和谐乡村提升工程,力促我市农村环境建设再掀新高潮,取得新突破。

(高翠月)

◆ 政策宣传

我省出台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财政厅、体育局于今年2月份出台了《安徽省省级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2]174号)。

省级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支持的方向是:引导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建设;支持培育我省自创的体育品牌赛事;支持体育创新产业发展;支持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进行的招商引资、市场推广、人才培育、评审论证、资金管理等项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其他体育产业项目。

省级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申报需提供的材料:申请补助资金的项目书面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项目的预算(包括筹资计划和支出预算);财政贴息项目的自有资金或贷款落实情况;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省级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申报的时间及程序:项目单位于每年的2月底前分别向财政、教体部门提出申请,3月底前财政部门会同教体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联合上报省财政厅、省体育局。

省级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补助的方式有:贷款贴息、项目补 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奖励等。

我市财政部门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广泛宣传,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审核上报生态体育健身基地及水上运动健身中心两个项目,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努力做大做强在全省具有影响力、富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提升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鲍莉霞)

◆ 乡镇财政

汪溪财政所积极贯彻落实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一是抓学习,强素质。加强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两不误,坚持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二是重管理,硬监督。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所内公示制度,真正达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坚持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坚决杜绝“乱花钱、乱办事”理财,确保人员、资金安全。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入手,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三是严措施,实检查。各项工作做到层次分明,有布臵,有考核,有效果。人人有任务,年底与考核挂钩。

(郭秀华)西津街道细化工作任务保民生

近日,西津街道召开主任扩大会议,各分管领导、联村负责人参会,民生办主任及民生工作成员单位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办事处主任唐世洲主持。

会议就2012民生工作任务做了分解,明确了责任,提出 “五抓”、“十早”,确保圆满目标任务。即:抓紧急,早衔接、早布臵;抓常规,早着手、早分解;抓重点,早明确、早重视;抓难点,早梳理、早对策;抓亮点,早谋划、早行动。

(朱成元)

万家财政所积极做好预防骗补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工作

针对近期我市少数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窃取摩托车新购车主相关信息后冒充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电话通知车主,谎称摩托车下乡政策即将到期,要求车主提供银行帐号以申报下乡补贴,或以其它形式进行诈骗活动这一情况,万家财政所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骗补现象发生。一是印发张贴《关于警惕摩托车下乡补贴诈骗的公告》,提醒广大农村居民预防诈骗发生;二是联合辖区内摩托车销售商开展摩托车下乡政策宣传,提高群众防骗补知识;三是安排专人审核申领摩托车下乡补贴资料,严把资金发放关口,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发放。

(余国斌)

◆简讯二则

【我市2011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获宣城市评比 第一名】2011年,我市103个村按照规范程序共申报并经审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181个,受益农民30万人,工程总预算6930万元,各乡镇村在市综改办的统一部署下,积极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相关政策要求,广泛宣传、广听民意、严谨操作、严格管理,优质、高效、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在宣城市民生工程严格考核评比中被评为第一名。

(刘兆海)

上一篇:法国大学毕业证翻译下一篇:电厂化验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