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篇1

20xx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节

授课时间:

高一(13)班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设想:

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善学善问的能力,力争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得出文章结构: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

二、分析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状语后置;承接连词)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3、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回答)

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

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读)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

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状语后置)

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

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

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问:“噌宏”和“款坎镗溻”是什么声音?

明确:“水石相搏”的声音,两个象声词。

问: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试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明确:“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

问: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乐器,声音美妙动听,为什么作者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美妙的声音呢?(讨论)

明确:①声音相似(为什么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乐器呢?)

②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里高兴,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乐器奏出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③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一个字上?

明确:笑

问:(大家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几处“笑”?)

明确:四处“笑”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怀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的观点一样)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拟人)

③因笑谓迈曰。(高兴、欣慰、开心的笑,作者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嘲讽的笑)

问:苏轼为什么要嘲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没有深入实地去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无”。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

伸发问:李渤真的可笑吗?(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嘲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运用辨证的观点去思考)。

总结:学习《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问:大师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大爱能不能举出一些敢于质疑的例子?

举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誓死捍卫“日心说”;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和革命家,他们这些思想都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三、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质疑―――――探疑―――――结论

笑寺僧、小童的行为―――――怀疑的笑

笑疑问的破解―――――高兴的笑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篇2

一、选择的考察时间不妥

《石钟山记》开篇写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观点, 并提出疑问和反驳。接下来文章第二段就记叙作者自己的一次有惊无险的考察。作者考察石钟山选择的具体时间是“至暮夜月明”, 笔者认为, 选择“暮夜”这一时间考察石钟山是不恰当的。因为夜晚能见度不高, 于考察不利。考察虽然是在有月光的晚上进行的, 但“绝壁下”“侧立千尺”的“大石”投下的硕大暗影, 也会给作者的考察造成障碍和不便。而考察石钟山的最佳时间应该在白昼。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为什么选择在“暮夜”而不是白天呢?联系文章前后内容不难看出, 他是为了给最后一段分析石钟山得名由来不传的原因之一“士大夫 (唐人李渤, 笔者注)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设下伏笔。从考察的科学性来看, 选择“暮夜”时间考察石钟山是不明智的举动。在此种不明智举动下所得出的考察结果本身就值得怀疑, 而作者却借此嘲讽“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 这样的指责显然有失公允。◎◎◎◎◎◎◎◎◎◎◎◎◎◎◎◎

二、得出的结论偏颇

作者通过月夜对石钟山的考察, 探求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 并据此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这一论断, 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不足为训。照作者看来, 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 这岂不是要取消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我们知道, 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 二是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生命是非常有限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很多情况下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 特别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知识越来越迅速膨胀的今天, 人们对间接经验的依赖显得尤为突出。如果凡事都得经过自己的直接经验的验证后方可形成自己的认识成果, 人类的文明历史岂不是要因此而倒退?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作者得出的结论有悖人们的认识规律, 不值得称道。当然, 作者敢于大胆怀疑, 不囿于前人的观点, 并能躬身考察, 重视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自然有其积极因素的一面, 这又另当别论。

三、事例与结论不相吻合

《石钟山记》写到了唐人李渤以“桴” (鼓槌) 扣石和“寺僧小童持斧”击石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李渤、寺僧童子等人都是石钟山的实地考察者, 他们为什么没有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在作者看来, 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法简单近乎幼稚。而石钟山一带的“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即渔夫船工这些人因其学识浅陋, 他们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由上述石钟山得名原因不传的事例中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注重调查研究, 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不可简单化;再次, 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据此分析, 作者推导出的“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这一结论显然与事例是不相吻合的。

从《石钟山记》看苏轼 篇3

【关键词】苏轼 石钟山记 率真 执著 无畏

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看出苏轼的豪迈,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可以看出苏轼的轻灵,从“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可以看出苏轼的旷达,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片深情。苏轼以其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独具个性的情感、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呈给读者,留给历史,让后人看到一个完整的苏轼、立体的苏轼。

近日与学生一起学习《石钟山记》,我又有新的领悟,我从中看到了他的率真、他的执著、他的无畏。他不但是一位多才多情的文人,还是一位求真求实的科学家,是一位不畏艰险的探险家。

不知何时,人们发现彭蠡之口有座山;不知何时,人们命名它为“石钟山”。这引起无数好学乐知之人的兴趣与探讨。著名地质学家郦道元认为是湖水与山石相互拍击,发出的声音如洪钟,因而得名“石钟山”。“是说也,人常疑之”,与其说是别人常怀疑,不如说是苏轼在怀疑。苏轼不但善于质疑,还善于探究,善于在实践中去印证。“至唐李渤,使访其遗踪”,一个“始”字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焦急。对于李渤的说法,他就更加怀疑了,甚至充满不屑,苏轼迫切期待能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

苏轼不但善于质疑,还善于探究,善于在实践中去印证。苏轼终于等来了亲自探察石钟山的机会,在送长子迈赴任的途中,苏轼终于一睹石钟山。到了湖口后,苏轼约上一名老和尚来到山下。老和尚命小童子在乱石间挑选两块,而后用斧子不疼不痒地敲了敲,发出硿硿的声响,与钟声相差甚远。此时苏轼轻轻地笑了,这似乎已在苏轼的意料之中,这也让苏轼确信自己对李渤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苏轼并没就此停止自己探索的脚步。

到了晚上,趁着明亮的月光,苏轼与儿子苏迈乘上一叶扁舟,再次来到绝壁之下。绝壁万仞,险峻幽寂。抬头仰望,大石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欲向人咆哮怒吼;又像阴森的鬼怪,张开臂膀,欲向人扑打。此时上山的老鹰听到人声也扑楞楞飞起,在云霄间磔磔的惊叫;另外还有鹳鹤沙哑而凄厉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这声音好像行将就木的枯槁老人在那里干咳,在那里冷笑。幽深的绝壁、险峻的怪石加上凄厉阴冷的鸟鸣声,不由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胆颤,就连一向胆大的苏轼也不觉有几分惊恐。就在此时,苏轼忽然听到从水上发出巨大声响,声音洪亮恰如钟鼓声,回荡耳畔,连绵不绝。渔夫害怕极了,想驾船返回。而苏轼此时却镇定下来,他蹲下身躯,慢慢察看。他发现原来山下石洞中都是裂缝,水波涌入其中,相互撞击便发出了阵阵噌吰声,正如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苏轼心头一阵暗喜,可他没有就此罢休。

在返程的路上他继续细心观察。途中,他发现一块可坐百人的巨大山石挡在水中,大石中间是空的而且有很多小洞,风浪中,水流被大石吞进去又被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之声,正如魏庄子歌钟的声响。这声音与方才的噌吰之声相应和,就如同有人在这里演奏和谐悦耳的音乐。于是苏轼笑了,笑得开心,笑得爽朗,笑得轻松,多年压在心头的疑团终于被揭开,他怎不会开怀大笑。这笑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荡出了他的喜悦、他的自豪,荡出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荡出了他不畏艰险的斗志。

事情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不能主观臆断,是苏轼的由衷感慨,也提醒着我们每个学子要严谨治学、一丝不苟。我们不能盲从古人、迷信权威,而要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从实践中求索真知,探索真理。

感谢苏轼:感谢他多姿多彩的文学作品;感谢他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感谢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个性;感谢他大胆质疑、勇于求索的精神。他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他是中国历史上一颗永远熠熠闪光的明珠。

在苏轼身上,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愿他的旷达、睿智能融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

1、导语 :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 ,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对比阅读。)

《石钟山记》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2.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3.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治学要会置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这种精神,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指导他们用在学生与生活之中。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代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

A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

(2)( )

A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

C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

D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

A 则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

B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

C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

D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B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

2.是

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

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六.作业:

熟读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石钟山记》原文与翻译 篇6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篇7

激情燃烧的岁月,

幸福是盘小火慢炖的“红烧肉”

石钟山和妻子祁周虹的相识很像一部喜剧片。那时,石钟山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实习生,而小他4岁的祁周虹却已是该出版社的编辑。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石钟山恭恭敬敬地叫祁周虹“老师”,而祁周虹则大大咧咧地和大家一样叫石钟山“小石头”。“我毕竟比你大4岁,‘小石头’‘小石头’地叫,你也好意思?”熟悉后,石钟山不满地抗议。可祁周虹不理他那一套,还喊得理直气壮:“这样喊亲切嘛,有利于消除我们之间的隔膜。”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理论无效后,石钟山只好由她去。

不过,話虽这么说,石钟山很快找到心理平衡点了。在此之前,石钟山早已从事创作多年,小说、散文也写了不少,在圈子里也算有些名气,所以,当他拿出新作给祁周虹看时,祁周虹硬生生地给看呆了:“‘小石头’,以后你也帮我看看我写的东西吧。”“看可以,但你不许叫我‘小石头’,要叫就叫‘老石’。”石钟山板起一张脸,故作正经地摇头晃脑,随即,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因为一个绰号的争执,一朵叫“爱情”的花儿在两颗年轻的心中绽放了。可惜没多久石钟山实习结束,被分配回了原单位沈阳空军某部。直到3年后,这种两地相思的状态才结束。回到北京后,石钟山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祁周虹去登记结婚。可欢欢喜喜地领完证回来,还没到家,两人就吵架了:石钟山想买点糖果庆祝一下,而祁周虹认为买糖果不实惠,还不如买点饼干。结果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两人就“水到渠成”地当街吵了起来。

结婚第一天就不欢而散,事后,石钟山觉得自己太不男人,可又不好意思主动道歉求和,怎么办?看着黑着脸的妻子,石钟山抓耳挠腮半天,终于想出一个“法宝”:下厨!他炒上一桌子菜,再赔上一张笑脸,妻子自然就不好意思继续生气了。果真,等到石钟山摆出一桌子菜时,祁周虹再也忍不住笑了:“谁稀罕你这东北菜?红烧肉肥腻腻的,一盘青菜还炒得汤汤水水,我不吃!”说是不吃,人却坐在桌子前一直没挪窝,第一次“斗争”就在这一盘红烧肉中结束了。

婚姻是一门磨合的学问,两个很个性又一直分居两地的人走到一起,注定会有个争执、融合的过程。婚后的最初几年,石钟山总会为一些小事和祁周虹吵架,比如饭前洗不洗手、饭后是先收拾碗筷还是先出去散步,吵架的理由几乎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婚姻生活的现实版。每次吵完之后,石钟山又会深刻地反省自己,然后再以实际行动为道歉手段,为祁周虹烧上一盘红烧肉……“以前我特别讨厌红烧肉,后来居然习惯了,而且三两天不吃还想念得紧,这就是吵架的结果。”16年过去,祁周虹回想当初的情形总会忍不住地笑。

一盘红烧肉是两人婚姻磨合的结果,也是两人相依相扶的见证人。在写出《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原著《父亲进城》之前,石钟山创作上一直处于低谷期。看到情绪低落的丈夫,祁周虹心疼不已。一向不下厨的她主动跑进厨房烧了一桌菜,温言软语地安慰丈夫:“我觉得咱们现在住的这小房子挺好!至于写作嘛,就像烧这红烧肉,该小火慢炖的时候就得小火慢炖,着急了不是糊了就是夹生了!”

在祁周虹的细心劝慰下,石钟山渐渐想通了,便沉下心来慢慢找感觉。不久,小说《父亲进城》诞生了,随后,“父亲系列”小说的陆续发表,石钟山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

2000年初的一天,石钟山正在家埋头起草创作提纲,忽然,桌上的电话响了,居然是导演张纪中打来的。张纪中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钟山,你的《父亲进城》我是坐在马桶上一口气读完的,写得太好了!我要将这部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放下电话,石钟山骑上自行车直奔菜场,赶在祁周虹下班之前做好了一桌子菜,正中间的是一盘香喷喷、红艳艳的红烧肉……

这部片子,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经过8年的小火慢炖,石钟山一飞冲天了。而在吃完那顿美味的晚餐后,夫妻俩相视一笑,做出一个决定:生个孩子。

看不到你的眼泪,

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石钟山的女儿末末和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几乎是同时孕育的。2000年12月3日,当《激情燃烧的岁月》开拍不足一个月时,末末就出生了。“双喜临门啊,我就被那么‘燃烧’着成了父亲了。”一说到初为人父时的情形,石钟山一张开始长有沟壑的脸就写满了骄傲与得意。

女儿出生前,石钟山大大咧咧,毛手毛脚,还稍带点文化人的臭脾气,对小孩子的哭声极不敏感,甚至还有点厌恶。可等到末末出生后,那哭声竟成了让他“奋斗”的号角。那时祁周虹产后体虚,奶水不足,末末只能喝奶粉。白天石钟山精力足还好应付,可晚上就难熬了。末末一晚上要吃三四次,而石钟山泡奶粉的程序又极其细致,所以,每次等到石钟山烫好奶瓶、调好水温、放入奶粉时,末末早已等得大哭不止。这哭声让石钟山心疼至极,为了让女儿能早点喝到奶,3个月里石钟山每晚都是和衣而卧,随时警醒,没睡过一个囫囵觉。3个月后,末末从一个6斤半的小婴儿长成了一个十几斤的胖丫头,而石钟山却整整掉了十几斤肉,成了“标准型男”。

为了女儿能健康快乐地长大,一向民主的石钟山变得像“石光荣”一样专制,每天晚上一到20∶30,他就关掉电视、电话、手机和灯,和妻子陪着孩子一起睡。“有这必要吗?大家行动轻点就是了。”面对石钟山的“霸道”,祁周虹哭笑不得,可石钟山却毫不让步:“早睡早起好嘛,再说,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太久,我准备给末末买新房子住了。”

2002年年初,石钟山果真在北四环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改房。为了让女儿住得更舒服,他将阳台封起来做成了自己的书房。阳台临街,楼层又矮,每天吵得慌,可坐在那里创作的石钟山却安之若素。朋友们见了故意取笑他,他也不反驳,只是跟着笑:“只要没吵到末末,我就是坐在大马路上也能写得安稳。”

那年年底,因为保姆一次偶然的失误,末末得了重感冒,小小的身子烧得滚烫滚烫,嗓子也因此而哭哑了。女儿的啼哭让石钟山眼圈红彤彤的。因为病痛,末末睡不安稳,他就抱着20多斤重的女儿一圈一圈地在走廊来回走,等到女儿睡熟了,再抱着女儿在床上斜靠着躺一躺。祁周虹心疼他太累,让他将末末放在床上睡,可石钟山坚持不肯:“末末身体不舒服,一放就会醒,一醒就会哭,我宁可自己累点,也不想看到她哭鼻子。”说着说着,他先泛出了泪光。

女儿这次重病后,石钟山开始思索着找个“可靠的人”来照顾女儿。偏巧那时“非典”流行,思来想去,石钟山提出让祁周虹辞掉工作:“小祁,你辞职回家照顾末末吧!她再这么病一次,我非心痛死不可。再说,现在‘非典’闹得厉害,你的安危比较重要,挣钱养家的事,我来。”见丈夫说得如此严肃与动情,祁周虹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答应辞职回家,当起了“后勤部长”。

祁周虹辞职回家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石钟山身上。此时,《幸福像花儿一样灿烂》正需要改编成电视剧,所以,石钟山每天的工作量大得惊人,可再怎么忙,他每天都要给女儿讲故事,陪女儿睡觉,还开始为女儿写书。“小祁已经回家了,有些工作可以让她做嘛。”朋友们见他每天火急火燎,都纷纷劝他,可石钟山却一笑了之:“从小我带末末比较多,她很依赖我,一天看不到我就伤心得哭个不停。有一次我出差2天没回家,她抱着我的拖鞋硬是整整哭了2天。所以,我宁可自己累点,也不能让她因为看不到我而哭鼻子。她一哭,我的心就跟着哗啦啦地碎一地;她一笑,我就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36岁得女的石钟山在女儿面前温柔成了一根软软的青藤,所以,每每提及此事,祁周虹总会半嗔怪半骄傲地说:“男人就是善变。末末出前生,他还信誓旦旦地答应我有了女儿以后我第一,女儿第二。现在呢?女儿第一他第二,我成了他们父女之外多余的人。”

幸福三人行,

我的幸福没有终点

末末一天天大了,可石钟山能陪在她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火暴银屏,石钟山越来越忙了,等末末7岁时,石钟山连回家给女儿讲睡前故事都成了奢侈。正因为无法时时陪在女兒身边,石钟山对女儿有些溺爱地宠,只要女儿提出的要求不那么过分,他都会满足。比如给她买几本图画书,让她偷偷吃祁周虹不允许的零食。可女儿天生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所以,常常这边石钟山刚做了“地下工作”,那边就被末末“出卖”了。这还不算,石钟山有时还会被这对母女一阵取笑。

一次,末末想吃冰淇淋,就趁晚上陪石钟山遛弯的空当悄悄提出了要求。石钟山二话没说,买了一个30元钱的冰淇淋球给她。可吃完后,末末回家就向祁周虹“告密”:“爸爸今天给我买了个冰淇淋球,我让他给他自己也买个,他不肯,还说不想吃。可我吃的时候他坐在旁边一直看,我看他哪里是不想吃,分明是小气,舍不得花钱!”一席话,惹得祁周虹大笑不已,而石钟山呢,作势要倒,旋即跟着大笑。

因为女儿,石钟山不仅对祁周虹管得紧了,对自己也严格起来。2008年年初,考虑到自己之前的很多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因为诸多原因反响不如预期,石钟山决定成立影视演艺工作室。“想让自己的东西拍成影视剧后保留原汁原味,就必须参与到整个改编工作。这样才能相对保证质量,这也算是我事业的又一个扩展吧。”石钟山决定在新剧《幸福还有多远》中初步试水,参与了改编、拍摄的部分工作。6个月后,由他任编剧、导演、制片人的《幸福的完美》也顺利开机了。石钟山的事业,由此进入了另一个高峰。

虽然事业蒸蒸日上,可家中那一大一小还是牵动着石钟山最细微的神经末梢。只要一回家看到妻子女儿情绪高涨、欢天喜地,他就觉得踏实,觉得生活有奔头;可只要这两位稍有不安,他就紧张得心神不宁,哪怕是小小的感冒都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心情。所以,石钟山对妻女看得很紧,特别是祁周虹,只要他认为不妥当的、不安全的事,他就专制地不许祁周虹“越雷池一步”。末末上幼儿园后,祁周虹便抽空考了驾照。可等到末末上小学了,石钟山还没让她摸过一下自家汽车的方向盘,总找各种理由拦着。祁周虹等得不耐烦,生气得跟他争执:“女儿喜欢玩,你又没时间陪,我要是练会了不就方便多了?”可石钟山比她更有理:“女人开车就是不行!我宁可把危险留给自己,也不想你出事。男人有时候是很脆弱的,你不要挑战我的极限!”就因为这句气势汹汹的话,到现在为止,祁周虹都没能开上车。

不仅如此,石钟山那颗焦虑的心更是早早地飞到了几年、几十年之后,他操心末末上学太累,操心将来老了怎么陪祁周虹,怎么给末末带孩子、管家务……

2009年5月的一天,石钟山突然看到一则消息:英国研制出一种延缓衰老的针剂,正在试验阶段。他立刻兴奋地打电话给祁周虹:“小祁,听说英国研制出了一种延缓衰老的针剂,我要多挣些钱,到时候咱们俩打上一针,这样就可以多陪末末几十年。”祁周虹听了,笑得眼泪差点掉出来:“真是老糊涂了,真要操心,就操心操心末末今天的家庭作业!”

因为祁周虹一句话,石钟山还真“操心”起女儿的学业来。“六一”儿童节,石钟山在博客上撰文《童年快乐》向女儿表决心:“现在的孩子,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课外班,作为父亲,我深为自己不能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愧疚。我能做的,只是不在分数上与孩子过于计较。当然,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够真正地快乐起来,那将是我们共同的幸福。”

因为怀抱着这样一种幸福的渴望,所以在7月电视剧《幸福还有多远》播出后,当笔者询问石钟山对幸福的看法时,他笑着回答:“我的幸福一直在路上,也不会有终点。”

在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之后,46岁的男人石钟山又将幸福定在了“老有所为”。不知等到他60岁的时候,他又会怎样体味幸福?让我们拭目以待。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篇8

品读《石钟山记》北宋.苏轼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击物声。

41、向:先前。

42、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kēng qiāng)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根本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地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大为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栖鹘(hú) 颧鹤(guàn)噌吰(zhēng)

B、钟磬(qìng) 穴罅(xià) 磐石(bān) 磔磔(zhé)

C、桴止(fú) 夜泊(bó)无射(yì) 汝识之乎(zhì)

D、莫夜(mò)穴罅(xià)铿然(kēng) 镗鞳(tāng)

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搏(击) 舟行适临汝(往)

B、下临深谭(面对) 虽知不能言(说)

C、扣而聆之(听) 余方心动欲还(心里有所感动)

D、桴止响腾(上升) 自以为得其实(真相)

3、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李渤的看法“余尤疑之”。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人觉得恐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振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 汝识之乎(识:记得)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无射钟)

大石侧立千尺(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古之人不余欺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6、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7、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我从齐安去临汝,但是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齐安出发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9、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北音清越

C、长乐王回深父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2、下列加粗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彭蠡之中有石钟山焉 于是余有叹焉

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至莫夜月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而此独以钟名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下列加粗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

D、扣而聆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4、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

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翻译下面句子: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而陋者及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答案

1、C(A项中“噌吰”的“噌”应该读“chēng”,B项中“磐石”的“磐石”应该读“pán”,D项中“莫夜”的“莫”应该读“mù”)

2、A(B言,用语言表达C心动,心惊D腾,传播)

3、A

4、B该项中“适”应该解释为“往”

5、A(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6C 7B 8A 9D

10、B。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

11、D.“其实”的意思是“它的真相”,在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实际上”,故选D。

12、D加点词语都是介词,“用”的意思。13、C加点字的活用情况都是名词作状语

14、C,都是介词短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B判断句和省略句,D判断句和被动句)

15、(1)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3)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上一篇:电器设备安装实训方案下一篇:机械工艺复习资料含答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