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解析
人教顺九年义务教育被中物理教材在我省试教后正式全面使用已二年多了,初中第一轮教学的实践,使这套教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体现了改革精神,切实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对新教材茫然不适。觉得教材顺序乱了套,经验失灵。内容简单没讲头。甚至我省1996年初中毕业(开学)会考命题时,物理学科反映试题难命,按传统方式,拟题不是太容易就是超纳这说明现行教材的确不合应试教育的口味。因此,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使用现行教材,使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累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要真正用好现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出路为教法改革。
一、转变教育思想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过,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设人才奠定基矗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于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厂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众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时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包括在高・级学校深造的人才)。
二、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人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现行教材一般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前有问题,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总结“学到了什么”。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3.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从“致同学们”“引言”,到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想想忆忆”和“学到了什么”等内容,教材总是企图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4.教材难度明显降低
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埋,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啬加了声现象和原子能知识,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却有所拓宽。5.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现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幢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和实验性习题明显增多,感性认识的积累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勤于动手和按科学办事的良好习惯。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已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现行教材的特点.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显然不行了。现行教材编者的用心良苦,突出厂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扩大教学效果,而不能以偏题怪题让学生钻“牛角尖”;漫画或插图内涵丰富,相关的物理知识尽在其中,含义,切不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现行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教材,使用,研究
初中物理新版教材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体现了改革精神,具有创新性,切实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对新教材茫然不适,觉得教材顺序乱了套,内容简单,上课时难以讲授。在使用过程中,我觉得这套教材剔除了传统教材中的“难、繁、偏、旧”以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不足,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严重错位的问题得以改善,体现了改革和创新,切实可用。因此,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教材,使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
一、新教材的主要特色
1教材表达系统有重大改革
(1)教材内容的表述形式向多元化迈进,原教材以文字叙述为主,教材形式单调、呆板,义务教材采用引导式展开,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实例、现象、实验等引入课题,说明概念。通过这种表述形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插图系统得到了加强和发展,教材以大量的插图用来说明物理现象的原理,教材的插图是一个独立的功能,传递物理信息,直观形象,是其它表述形式无法替代的,教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功能插图:“情景图、原理图、结构图、实物图、示意图”。通过图文结合,以图示理的表述方法让学生图中求知,大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3)作业系统得到完美和提高,与旧教材相比,义务教材作业特点是:1)练习题简练,类型多,知识覆盖面广;2)章末增加了习题,有助于学生单元自我检测;3)表述语言更贴近于生活,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应用;4)增加了动手的实验题和实践观察题。
2教材知识结构有较大变化
教材的知识结构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义务教材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征编排,编写顺序打破了旧教材的光、热、电的传统,新增了声学的有关知识,其特点是,先现象后规律;先具体后抽象;先部分后整体;先客观后微观。降低了要求过高的内容,简化了一些繁琐的章节,增加了知识窗、加油站等内容。
3教材突出了实验和知识的应用
观察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新教材增大了实验比重,几乎各节都有演示实验,此外还编有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作器材的实验性习题。新教材把“知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到同一高度,每节内容几乎都有实例。
4新教材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与能力培养
新教材把物理基本概念、规律依次组织到社会生活中去,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物理概念规律为核心,观察实验和知识的应用。通过应用知识,分析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所学有所用,并逐步学会学以致用,通过对身边物理知识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新教材具有弹性,利于教师实际教学
一方面教师在讲述知识时,言简意赅,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对象而进行不同程度的扩展和挖掘,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材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适当地留有余地,并安排少量的选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让学生阅读自学。
二、更新观念是适应新教材的需要
新教材的使用,不仅是教材内容的改革,而且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如果没有教学观念的更新,任何优秀的教材也形同虚设。
1变单纯的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
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启蒙的物理素质。
2变培养少数为面对全体学生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新教材利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新教材表面上看易教,但实际上对教师来说要求是高的,课本上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百分之百教会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十分注意辅导差生,使差生都能学会,此外教师又要积极指导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生利用书上的“想想议议”,“课外阅读材料”等,开发他们的智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全部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变单纯的知识传播为全面的能力培养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双基”的教学,这种教学往往比较重视物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而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变满堂灌为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使用新教材,切忌满堂灌,新教材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动手做实验,自由地发表意见,开展讨论,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
三、教法改革是用好新教材有关键
1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材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安排和设置问题要注意学生的教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大多数,形成性知识的讲解尽可能面向中下等学生,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问题设置的难度。
2开展目标教学,做好师生互动
新大纲中,对教学内容和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给予明确的界定,为课堂目标的设置提供重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外,还应该有明确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并且根据大纲的要求应该将这些目标分为若干层次,每节课教师应向学生指出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组织以及学生对习题的完成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给予补偿。
3注意知识结构建立,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新教材由于考虑到学生认知规律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打乱了力、热、光、电的板块结构,知识系统相对来说显得有些零乱,不利于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教师可以在每单元之后,对知识给予适当的总结,找出知识间的结合点及递进关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
4注重能力培养
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就是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新教材的特点,首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用语言创设适当的物理图景,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分析、思考而得到结论,此外还要注意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认识和用好新教材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师的新课题,更新观念是根本,教法改革是关键。新的教材特别强调物理的实验教学,体现了物理教学应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从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积累,同时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重视观察物理现象、勤于动手和按科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凤池:《如何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10)
[2]施莉:《如何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J].青海教育,2005,(04)
一、教学的着眼点应该在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承,学生的发展表现在三个层次上
(一)知识和技能
过去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对于知识的作用和物理课程中科学知识的教学,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大家也一直十分强调实验技能的培养。不过严格地说,正确使用仪器、正确操作等技能的教学和知识的教学是属于同一层次的。
(二)方法和能力
近年来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界开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进行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总的说来,我们对于方法教学和能力培养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有一种说法,认为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隐含在知识的教学中,只能让学生去“意会”却不应该“言传”,否则学生又会去死记硬背。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科学方法和具体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一样,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中积累的知识,不妨叫做程序性的知识。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未知的事物要去发现,遇到新的问题要去解决时,他能够有意识地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去工作,对于复杂问题能够有意识地用一定的方法去处理,那么他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高得多。因此,物理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课题就是把程序性知识明确地提出来,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放到与概念、规律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工作者不能把人看作一个容器,好像科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把知识往这个容器里面装。教育的任务是塑造人,我们要关注人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首先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因此,物理课程的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的编写、教学策略的确定,都要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能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增加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可贵品质,可惜我们过去的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在不断磨灭这种好奇心。因此,今后物理课程改革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科学原理。物理学和其他所有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实事求是的科学,通过物理课程要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例如,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物理课程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主要是把上面提到的内容具体化,变成便于操作的东西。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今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破不立,用上面所谈观点审视今天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主要问题在于我们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传承,忽视了物理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方面教育功能。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是目前我国物理课程改革的核心。
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对知识的过分强调,表现之一就是不恰当地要求概念、规律表述的严密性和逻辑关系的严密性。义务教育是面对全体公民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通俗地说是扫除“科盲”。一种说法是,对于严密性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要求全体公民都能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思维。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社会也需要具有不同能力和特长的人,而在各种不同的能力中,数理思维的能力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能力!在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改革中,这是我们认识中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过去学生主要以被动的形式学习科学知识,今后物理课程的改革应该强调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但可以学到科学知识,练习操作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懂得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如此,探究活动在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方面,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当前,有必要更多地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
科学探究可以突出学生对于科学过程的学习。在过去的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重视更多的是科学的结论,而对得出结论的过程,或重视不够,或根本忽略。其实,科学过程的学习对于知识的理解、方法的学习,以及科学价值观的树立,都是不可缺少的。今后的物理课程,除了对必要的科学结论要有诸如“知道××” “理解××”这样终结性的要求外,还应该包括“经历××” “通过××学习××”这样过程性的要求。对于这样的要求,只要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至于是否学会了探究的结论,如果对它没有终结性的要求的话,可以不去理会。课程的设计人员、教研人员应该对科学探究活动作出具体的指导,例如,应该提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主要表现,应该研究学校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评价方法等诸多问题。
三、加强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它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我们过去的物理课程基本上是就科学论科学,对于科学的意义很少涉及。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学生不应该只是学习单纯的物理学,而应该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通过这些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
浦东新区教科所教研室 吴耀忠
目前,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已经进入对新教材进行试验的阶段。对于新教材的试验,我认为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其一是怎样通过教材来实现二期课改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目标。其二是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新教材的结构,选材,例题,习题等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适合学生需求,提出对教材修改的意见。其三是为推广作好准备。为了要解决好这三大问题,达到新教材试验的目的,采用合理的实施方略是非常重要的。为提高实施新教材的效果和层次,我们以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来指导新教材的试验工作。
一、对二期课改和新教材的初步认识
要实施好新教材,使教师能正确把握工作的方向,我们认为要从四个层面抓好学习工作,以便使我们能更好的认识二期课改方案和新教材。第一层面,抓好二期课改总方案的学习,这是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如果教师不清楚改革的总方向,总要求,总目标,那么教师的行为将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课改也将不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为此我们利用各种培训、教研活动等机会,通过听报告,看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改革的要点,二期课改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等改革内容,使老师们逐步明确了将“构建以国际大都市为背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课程观念。 第二层面是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通过对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首先可以使我们明确物理学科的学习只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部分,物理学科的教学要服从于整个自然科学教学的安排,改变有些老师只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只强调本学科教学重要性的思想。其次通过学习,使教师了解了二期课改方案中对于中小学自然科学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整体安排,这样既有利于各学科间的整合,又有利于教师在各年级教学中把握教学的切入口,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征,能使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上课的教师有一个整体感,更加便于教师把握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学要求,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衔接工作。第三,使教师能更加准确的把握课程要求的分类及界定。如“认知”要求的分类界 定,“实验”要求以分类界定,“方法”要求的分类界定等,这对教师在教学设计,判断教学达成度,评课交流等诸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层面是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训练,教师命题,教学评价乃至各类考试及命题的依据,因此对整个教学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规定了本学科课程的性质定位、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它包含了“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明确了每一年级的课时安排,构建了“基础型知识”,“拓展型知识”和“研究型知识”的内容框架及基本要求;提出了实施教学的一些建议,如教学建议,评价意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障措施,以及教材编写的建议。此外课程标准还提供了一些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和训练的示例。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使老师进一步理解了二期课改的理念,改革的要点及突破口,并能更加自觉的按照二期课改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学科教学的内容及具体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尽管在新教材试验初期,课程标准还未正式出版,但是我们还是利用教材组、市教研室下发的有关学习材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使教师基本上了解了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为开展试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个层面是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材作为体现课程思想的载体,对于能否落实课程的思想、要求等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此教师了解教材的结构,编写意图,特色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充分利用假期培训,各种教研活动,组织老师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使老师对教材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为试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研究,使老师们明确了初中物理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为了更好的体现二期课改方案的思想和要求,二期课改的初中物理教材在结构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教材采用目前国际初中理科教学中较普遍的“教科书”+“学习活动卡片”相结合的教材结构,教科书主要供学生阅读和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辅导讲解,学习活动卡片主要供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我们认为,这样可以解决以往老教材普遍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即如果便于学生阅读,就缺乏探究,而如果注重探究,教材的阅读性就差的问题。通过学习,使教师明确了采用这种教材结构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①适应上海初中教学小班化发展的趋势,与国际初中理科教学模式逐步接轨。②较大力度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实验学科的基本特点,以实验和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有利于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③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要求。④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弹 2 性和选择性。
第二,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基础与拓展要求合在一套教材中,不分成二套,即某一知识点分基础、拓展二部分,适应知识的递进关系和学习的选择性,方便实际教学需要,学生在拓展课时中若选修物理可继续使用同一教材。 第三,教材以图文并茂的行文作为广而浅知识的载体,强调可读性,培养学生读、写科学文字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同时教材还非常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让学生感悟科学之美。
第四,学习活动卡作为一种程序式的个案,为学生提供一种在教师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通过它将学生与其它课堂教学的因素如演示、学生实验、活动、讨论、阅读相链接,让学生经历一个较完整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活动卡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
同时,通过学习,还明确了用新教材组织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一是在相同教学时数内处理好相对较少的教学内容;二是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正确使用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片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与课堂教学进程调控的关系;五是处理好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关系。
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学习研究,使老师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几方面了解了二期课改的要求,中学物理教改的方向,为搞好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精心安排,抓好实施
抓好二期课改方案、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等的学习,只是实施新教材的第一步。要把课改的理念,课程的要求,教材的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关键的是抓好对新教材的实施。我们认为二期课改成败的关键就在实施这一阶段。
为了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取得成效,我们对实施这一环节作了精心的安排。根据实施新教材的三大目的和任务,我们从试验工作的策略,教研活动的安排,专题研究的展开三个方面进行工作,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有序而稳步的开展。
(一)新教材试验工作的策略
为了顺利开展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我们拟定了新教材试验的工作策略,这就是:先磨合,再提高;先基础,再拓展;先课内,再课外;先补课,再教课。
1.先磨合,再提高的策略。如前所述,二期课改的初中物理新教材,采用目前国际初中理科教学中较普遍的“教科书”+“学习活动卡片”相结合的教材结构,这种教材结构在中国大陆是首次出现,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很 3 陌生的,是第一次碰到。这就带来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科书”与“学习活动卡片”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影响试验工作的顺利展开。要使教师和学生都熟悉在课堂教学中协调使用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片,需要有一定的“磨合”期,过了这段磨合期,就能迅速提高课堂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因此在试验的初期,我们提出“先磨合,再提高”的试验要求,是较合理的,也是稳妥的。在这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区级和一次市级教学研究课,专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片的配合使用问题。通过交流研讨,加上老师自己的不断实践的,使老师逐步熟悉了这种教材结构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对学习活动卡片的内容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2.先基础,再拓展的策略。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基础与拓展要求合在一套教材中,是本套新教材的又一个特点,以适应知识的递进关系和学习的选择性,适应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按照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基础知识是供八、九年级全体学生学习的必修内容,拓展知识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供部分学生拓展学习的内容。为此我们提出了“先基础,后拓展”的教学策略,要求各试点学校,首先要落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学一些拓展的内容,对部分对学习物理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多讲一些,讲深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也体现了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
3.先课内,再课外的教学策略。二期课改非常强调研究性学习,增设了研究型的课程,突出了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以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学习的方式,在对初中物理新教材的试验中,我们主张先在课堂内对基础内容的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再选择部分拓展内容作为延伸,扩展到课外作为专题进行研究。这里先课内再课外有二层含义,一是知识内容,二是学习的时空。对于内容来讲,在初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先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向外延伸,即从课本内延伸到课本外,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如声音中的噪声,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等内容,都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学的时空看,由于规定的课时数的限制,很多研究性的学习,如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就只能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进行。当然,这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程度,则要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来决定。
4.先补后教的教学策略。按照二期课改的方案,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自然科学进行总体的考察和安排。因此八年级物理是以六、七年级的科学知识作 4 为起点,而我区目前在试验的六所学校中,学过新综合科学的学校只有2所,其余四所都没有学过,这样就造成八年级学生学习新教材时有一个断层,因此我们提出对于没有学过新综合科学的学校和学生采取先补后教的教学策略。为此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列出了该补的知识内容,学生实验及实验器材,使新教材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二)抓好教研活动
新教材的试验工作,是一项更具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各试点学校间的经常交流和研讨,以便及时了解试点情况,探讨出现的问题,解决出现的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因此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提供互相交流和研讨的场所,对搞好新教材试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我们根据新教材的试验计划,排出了详细的教研活动时间表及活动主题。为了有序的搞好试验工作,新教材教研活动按照下列层面展开。
第一层面是以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设为主。其中教材分析由教材组负责讲课,教学建设以上课教师为主进行讲课,通过这一层面的教研活动,使上课教师了解教材的特点,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种方案,为上好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层面是举行听课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例,供教师学习,交流,评课和研讨。通过评课研讨,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要求每位开课教师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以提高研究课的效果。开课的主题有:怎样有效使用学习活动卡(建平实验廖宝民老师),怎样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上好较抽象的内容(如原子核模型)(金扬 中学薛霞老师),怎样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华夏西校杨燕娟老师),对全区初二物理教师的新教材的展示(建平实验庄东红老师),物理与生活相结合(金苹果学校许绪根老师)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层面是专题研究,如召开了听取对教材意见和建设的座谈会,召开了各校交流教学经验的座谈会,举行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讨会,怎样做好对学生期中和期末进行评价的经验交流,实验教学的专题交流等。通过这些专题研讨和交流,使教师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学的改革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提高了教师做好试验工作的信心。
第四层面是积累试验的资料,主要为以后的试验工作和推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专题研究,提高试验成效 根据二期课改的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几个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以此作为突破口,从而更好的体现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体现新教材的思想,力求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符合课改的要求。同时也为以后的推广工作提供可以操作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此我们主要对下列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1.加强实验专题研究。初中物理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加大了实验的力度,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活动用的学习活动卡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学习活动卡的活动绝大部分与教科书知识相匹配,其中还有一部分打“* ”号项目供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打“*”号项目,可要求学生课后选做,并及时让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组织交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增加教育的选择性,让所有学生都受到必需的,有区别的物理教育的理念,落实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科学探究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最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为此我们在试验过程中,要求各试点学校,要以物理实验作为抓手,通过实验组织课堂教学,彻底改变“讲”物理的局面,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劲,学得主动。我们对学习活动卡中的每一个实验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的作用。针对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列出了需要试点学校添置的实验器材,(如打点计时器,示波器,压电陶瓷等),对有些效果不太好的实验,提出了代用的实验。通过这些研究,试点学校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而且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要求,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实验,对学习活动卡片上的实验,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设,供教材编写组参考,得到了编写组老师的肯定和好评。
目前,各试点学校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实验,尽管有些实验器材还没有配套,但老师们还是千方百计自己制作,或去借,或去买,以满足教学需要。很多老师还创造性的开发或改进了很多实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组织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几乎都成了各校交流和展示实验成果的场所。
2.教学模式的专题研究。二期课改的要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是公认的事实。关键是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以转变教师 6 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题,开展了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研究。 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也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开始先选择我们熟悉的,又适合理科教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如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实验归纳教学模示,示范实践教学模式,启发掌握教学模式等等。到了后一阶段,我们逐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半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完全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如对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研究》这一问题,建平实验的庄东红老师就设计了三种教学方案,第一种方案属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第二种方案属半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第三种方案属开放性探究教学模式,并对这三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比较,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试验工作的展开,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更深入进行,以后还将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如课堂教学中体现课程适应学生的项目设计教学模式,这将引起课堂教学革命性的转变,从而彻底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的局面,使学生具有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满足和发展。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专题研究。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正在使物理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对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拓宽渠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拟订了初中物理新教材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计划,各校围绕这个计划,作了有益的尝试,很多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教学实践看,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很多内容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根本无法上课,或效果会很差。如第一章《从原子到星系》,第二章《声》等内容,非常抽象,学生看不到摸不着,只能通过信息技术摸拟和再现,把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使学生学得生动,有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现在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首先考虑二个问题,一是实验,二是制作课件,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占有主导地位。
从课件或素材的来源看,目前大概有四条途径:一是自己制作,二是从购买的光盘上,三是从网络上下载,四是其他老师处拷贝。目前我区建平实验,金扬和金苹果等中学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课件和资料,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区的层面看,我们为了有所突破,我们集中精力对光这一章进行了重点研究,我们具体的做法是:根据教材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及知识点的学习性质,制作课堂教学用的课件或素材,这样的课件或素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作用 7 较大,有利于建立资源库或素材库,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4.加强评价的专题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逐渐确立,公正客观的学习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反馈、鉴定等能,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改变目前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等倾向,我们提出了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结果中,除了考虑笔试试卷的成绩外,还要考虑平时学生学习物理的整个过程的表现,即还要考虑过程评价。我们提出过程评价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对学习活动卡片的抽查,每学期抽查次数不少于三次,二是对教科书每节课后作业练习的平时积累记录,三是不少于500字的课外探究实验或调研、读书报告。因此最后给学生的期中或期末总成绩分为四部分组成,我们提出的比例为:期中(或期末)笔试考试成绩占70%,活动卡记录是15%,作业是10%,探究实验或调研,读数报告占5%,作为第一步,我们觉得这个评价方案是较合理的,也是符合课改方向的,也是可以操作的。通过这一学期的尝试,这对促进学生重视实验,积极探究有一定的作用,三、问题与反思
通过一年的试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成果,如锻炼了一支队伍,熟悉了适合教材风格的一些教学模式,积累了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做法,制作了一些具有一定效果的课件,自制和改进了一批实验器材,编制了一些适应新教材的练习题,对学习活动卡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尝试了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设计的多元化,使新教材的试验工作顺利开展,受到了教材组的好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试验的时间较短,许多研究工作还刚刚开始,还需要在以后的试验工作中不断继续探索,才能有所突破。在试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教学方面看,主要有一个担心,就是学校、家长,包括教师有对新教材不放心的现象,认为新教材知识要求浅,习题少,能否应付以后的中考;二个不适应,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不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此外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大(特别是实验的准备工作量很大),负担重;实验器材不配套,需靠教师自己解决;缺少多媒体设备,影响教学效果;班级人数多,影响学生的有效探究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各校之间的差距较大,等等。从教材本身看,存在一个配套的问题,如器材不配套,资料不配套,有些学校没有学过新综合科学,在学习内容上也有不配套之处(即内容衔接不配套),课时数与教学内容不配套。此外,新教材还略显粗糙。但我们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觉得,要把试验工作搞得即扎实又深入,又有成效,更主要的是要抓好专题研究,通过对试验工作的反思,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加强对实验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等的研究外,下面几个问题要在今后的试验工作中重点加以研究。
1.研究性学习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二个层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二是围绕专题开展研究型学习。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能够总结一些体现研究过程的可以操作的经验和方法,这对提升研究性学习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问题。这也涉及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问题。二期课改方案和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从学生的个体较独立的学习方式为主转到学生独立学习和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主,这就要探究在合作交流学习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做法及效果等,这对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项目设计的研究。按照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物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应保持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向多元化和多层次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要。怎样实现这个理念,怎样把这个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行动,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寻找可行的做法。
题目:浅谈初中物理教育艺术 姓名:王伦江 学号: 08101 学校:贵州师范大学贞丰教学点 专业:教育学专业(本科)单位:贵州省贞丰县牛场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 初中物理现行教材有效教学思路与思考
牛场中学:王伦江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
关键词:有效教学
物理有效教学
主体性有效教学
对话性有效教学
分层次有效教学
图景化有效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把它们融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多少是有效教学呢?有多少是提高有效教学呢?
一、怎样界定有效教学
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反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作为我们位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觉得教学课堂越来越紧张,表现在既要落实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又要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长效结果,所以很多教师还是存在“满堂灌”的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如果要从教学的紧张教学气氛中摆脱出来,提高教学效率,减负增效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我在吸起许多成功教师经验的基础上,特给“物理有效教学”下一个定义。
“物理有效教学”是指提高科学素质,达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其 效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低于平均教学水平的教学。
对于有效教学的提出针对教学效率而言,其目的在于反对低效、无效的教学效果,其实质是根据实践教学提出相对教学要投入,教学生成的“质”和“量”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和教学价值而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符合时代和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二、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施有效教学
1、主体性有效教学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知识,对于小学中的一些浅显的物理知识不足以解释初中教材中的物理现象,要使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上一个台阶,还需要一个过程。如在《凸透镜成像》这一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可以在班上培养几个有潜力的学生,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走上讲台,从简单的现象入手,认真透彻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讲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学生逐渐学会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等方面,在通过学生实践和反思,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其它学生进行暗示表达出对他们掌握知识的热切期待。
学生到初二下半期,由于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学生掌握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和个体差异逐步明显,这时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让普通的学生上讲台的方法,使他们保持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进步,对以后的终身学习是有利而无一害的。在教学时避免“注入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会使教学更有效。
2、对话性有效教学
对话性有效学习是开展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师生对话,共同协作理解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对于一些质疑问题的解决,实施对话有效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开展“质疑有效学习”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使学习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通过“对话有效学习”,展开激励的争论和冷静的分析,让大家很快发现疑点,既搞清了物理概念和规律,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不断“质疑”和“解疑”的对话过程中,还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性发展各种典型的、隐蔽的错误,帮助学生能够利用有效的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信息,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堂内分层次的有效教学
在各班级中,学生的总体情况并不一致,他们存在智力差异和基础差异,以及在不同阶段内容的要求,因而每个教学过程都必须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有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从教材课标出发,更有效的处理教材,使它更符合学生。因材施教不是分层分班教学,而是提倡课内分层,要具备这种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备课投入,精心分析学生、教材、教学内容,做到分层统一,有条不紊。在教学中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内分层有效教学将学生的差异转化为学习资源,增加学生之间的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大家都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可以达到学习物理的效果。
4、图景化有效教学 物理图景化有效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中的图形,它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桥梁,用课本图景或多媒体图景作为媒介,是培养学生一种创新能力的载体。实施图景有效教学的有效途是充分展示知识的途径,帮助学生准确建立摸形。教材按排的图景是压缩、精简的有一定的抽象性。可以通过录象,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度显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利用图文并茂的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图景,将物理学中要研究的问题和物理思维融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最后将教材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物理现象搬到在实验室中来演示,建立准确的物理知识结构,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符,最后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三、实施有效教学的体会
通过主体性有效教学的实践,体会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驱动力,这是提高物理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通过分层有效教学,根据各种不同的差异因材施教,提高物理总体水平;通过对话有效教学的实践,设疑、质疑和解疑,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协作学习等;通过课内分层有效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知识结构的进一不完善;通过图景有效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有利于造就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最后达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更需要把握学生的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有效地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实施该策略,要求教师必 须具有高昂的工作激情,不懈的追求,实现教育理想的毅力,才能在“有效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资料: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探讨
物理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及理念,使新理念符合当今时代教育,尽可能去保证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尽可能向全方位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内心要想如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使先进的理念带进课堂,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方法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会使学生整体提高物理知识水平以及物理素质。
一、把握教材,精选学习内容
对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教师要仔细透彻的进行研究,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加以创造性地使用,把学生的思维变得具有创造性,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具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开展,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在现有的教材中,书后的教材的习题以及书中的例题与之前的教材对比都降低了不少的难度,但是现有教材增加了实践性与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能提高自身物理思维并对思维得以训练。我们教师要懂得当今学生的特点,进而进一步去了解他们心理所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加上历史的名人趣闻轶事,并尽可能与卡通漫画联系一起,会取得更好的作用效果。
二、优选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内动力
对于初中的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教学的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们在物理课堂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保持高涨的热情去听课,只有教师善于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保持。如果在课堂中只是一味的念课件,读教材,学生会对这门课逐渐失去兴趣。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用生活的现象去引出物理知识,适当在课堂上讲个笑话,既能保持课堂的气氛不死气沉沉,又能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有更加深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讲到物理中大气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游戏的方法来体现马德堡半球实验,做到在游戏中了解自然界确确实实是存在大气压的,又能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找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调整学生们的思维。在物理课堂上要让学生们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并最终对各个小组进行总结分析;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课堂上举一些学生所能熟知的例子与教材所提出的问题相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得出结果,当学生进行探讨得出的结果如果与我们教师的想法相同时,学生们会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使其自身的信心得以增加,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思维反应更加敏捷,对待学习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
三、注重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中学物理中,物理不同于数学语文等学科,物理是需要实验的学科之一,我们教师要将课堂所讲的知识点与实验所结合起来,积极调动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在教学课堂上,在演示实验与讲解时要具有生动性鲜明性和形象性。除了我们教师自己做实验之外,还要鼓励学生们自己积极动手做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自己去设计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小实验,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学好物理学科增加更大的自信心。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是一门需要非常强的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所以当我们教师在提出问题而无法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解决时,我们需要带领学生们去实验室用相应的教学器材让学生们进行动手实践,做好实验记录,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使之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在此种的教学模式下,不但能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加以调动,而且还能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点。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当前的中学物理课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目前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下在教学实践中去。应用信息化技术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但能减轻我们教师行业的工作量,而且还能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有趣性,最重要的还是给我们教师讲解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的时间。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将枯燥难懂乏味的事物原理用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使得事物具有直观性以及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学生课后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进一步学习,或者用发达的网络及时与老师沟通,这样老师也能更加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为自己接下来的教学方案做一些微动的调整。
五、教学与生活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物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物理学科逐步发展。可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习物理的热情更加高涨。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们善于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例如观察钟表的运动,进而了解运动的原理。物理教师也要熟悉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并要将这些物理现象导入到课堂上,使学生更加轻松理解知识概念。现实生活中的所存在的物理现象是学习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因素。所以我们教师更应该把这些生活素材有效地利用起来,并在实验室做出对应的实验,使学习体会更加深刻。初中物理能否教好,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之后物理的关键,因为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起点,只有最开始学习好物理,才能为之后学好物理奠定基础,所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深刻课程改革的关键与时代之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准解读教材,而且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使教材内容丰富,使教学方式产生多样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其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一、整体编排和构建方面
1. 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 探究的过程与知识梳理相辅相成, 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技能的认识。这样的设计更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如在学习《力弹力》这一课时, 可以根据内容来组织学生实验理解什么是力、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 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 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再适当地点拨方法, 就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让学生们了解到知道什么是力;什么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2. 反映了物理科学的基本思想
课本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始, 在宏观上展示的是能源与社会, 以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又包括各种形式的运动, 声现象、物态变化, 光现象, 物体的运动;能量的另一方面又是机械能、电磁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物理探究的是物质以及物质的性质与结构, 运动和相互作用。最终达到生活、物理、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统一。因此, 物理科学的本质决定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3. 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刚刚发展起来, 对抽象的事物的理解还不是很好。因此, 在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上, 书本都突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规律, 不再拘泥于每个单元之间知识点的逻辑线索, 在认识上也遵从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对于八年级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 八年级上册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肯定是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然后才慢慢过渡到力学, 机械能, 电能等更抽象的物理科学。
二、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情景
像物理这种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学科,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适用一些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为很多经验可以从生活中来, 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探究。教材的编排在这方面也体现出注重探究的思想, 并且比较注重探究方式的引导。
比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这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们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们可以通过几个实验进行探究。如: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 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 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 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重敲音叉, 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 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在课中, 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情景来增加学生们思考和探究的机会。教材在探究方式上也没有做统一的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探究活动和现实的器材设备等方面的因素来采取一些更灵活多样的探究方式。
三、注重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与渗透
物理就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一门学科。身边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理现象。课本也特别注重物理与社会及人文的联系。例如, 教材选用了“生物电”的探究故事, 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介绍了科学家从偶然发现到找出本质联系艰辛探究的历程, 在教学的同时也不忘弘扬科学精神, 体现了物理学的发展对技术和相关学科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 也突出了物理中所含有的人文精神。还介绍了曾侯乙编钟、夏商周断代工程、纵目青铜面具、竞速项目中的中国奥运健儿、中国的载人航天以及一些著名的中外物理学家、发明家等。用这些充满人文情怀的小故事来激励每一个初中生。同时还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 例如, 介绍了激光测距仪、哈勃望远镜、同步卫星、光纤通信、磁悬浮列车、纳米技术等内容, 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拓展视野, 对物理学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把物理和社会、人文相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三者之间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四、教材版式新颖活泼, 图文并茂
丰富的插图是本书的又一大特征, 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挖掘插图中所表示的意义, 充分使用插图的功能。插图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提升内容的趣味性, 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 比如书本上设计了两个学生和一个学者形象的卡通画人物, 这幅图不但可以运用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借画中人物之口表达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疑惑, 并且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 每一章的首页设计的图案也是非常讲究的, 既有导学的作用, 又可以概括本章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还能体现出这一章的内容与生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看书上的图, 最大化地读取出图中所含的信息。
综上所述, 教师要把握住了教材的特点, 就可以更好地使用教材, 更好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 尽量把教材中的新特点, 新优势运用到教学中去, 用更适合教材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栖位.关于对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改革的解读, 教育导刊, 2012.12.
[2]韦竹.对新课程的反思, 考试周刊, 2012.46.
关键词:初中物理 新教材
一、转变教育思想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过,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欢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材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二、把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彻底打破了旧的课程结构。其课程标准虽是教学的依据,但标准是弹性的。这就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学生学习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新课程中,主体体现的是探究的部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在内容的安排上与以前的教材大不相同,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新教材紧跟新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教材力图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新教材注重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教材加大了拓展教材内容的来源和范围的力度,力求构筑开放的教材内容体系,提供尽量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兴趣和需要,呈现出新颖、即时性等新的特点。
3、新教材重视展示教材内容和更广阔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开放性联系。教材重视沟通教科书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使物理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
4、物理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和认识规律出发,调整了各部分教材内容的顺序和关系,将学生最感兴趣的声、光放在最前面,将最易进行探究活动的电放在第一学期末,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多地采用感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要用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课改,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求新又要务实
新课程基本理念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教师要研究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特点和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各类不同课型的教学方式,根據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好的接受式学习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是有效的和经济的,但从长远来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探究所需要的多种智能,接受式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要否定接受式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多的空间,间接获得知识仍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将探究的方式与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益。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试题06-25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11-12
初中物理概念10-02
初中物理记忆10-20
初中物理化学05-28
初中物理听课评语06-02
初中物理磁总结06-05
初中升高中物理06-06
初中物理竞赛复赛07-01
初中物理功率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