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新教育风暴》有感(精选15篇)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至今,我读了好多关于新课程改革方面的书,王宏甲先生著的《中国新教育风暴》是最让我感动的一部大书。这是2004年8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
读完《中国新教育风暴》,我的头脑也如同经历了一次风暴,使我对教育和现状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同时面对现实又感到困惑和矛盾,但更多的是引发对自己教育实践的思考和反省。为什么在我国专家和老师的眼里一堂完美得无懈可击的课,却被外国专家所否定? 为什么20多年前中美两国专家在一次互访后作出的富有前瞻性的预测,结果却使人大跌眼镜?
我们基础教育的宗旨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我们一方面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另一方面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我们一方面大声疾呼地提出减负,但实际却在不断的给学生增负。孩子从小失去该有的天真,烂漫,活力和创造。课改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但也给了我们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对新课题,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何成功地走进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模式,一切都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但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是不可动摇的。有人说:“科学与艺术在山底下分道,而到山顶汇合拥抱”。这句话应该是对持续发展的最好诠释。孔子曰:“我日三省我身。”只有在不断学习,总结中提升自己,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够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学生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怎样去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学习者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才能具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经历象科学家一样的研究、探索、创造的过程,感受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充满信心,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我们的老师也是人,一个很平凡的人,不是神,面对五六十个活蹦乱跳的学生,既要质量又要素质,确实难为老师。但再难,也要克服,没有任何借口地朝着学生的正螺旋状态而努力。我们正在改变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法,学会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同步成长。因此,现在从我做起,学会欣赏学生在其中的表现,哪怕用一句话,一个微笑,就能筑起学生的自信,搭起学生获得成功的阶梯,步入正螺旋状态。让我们为今后培养的学生个个有自信,人人都成功而努力吧!
王宏甲先生是国家一级作家,从他的简历我只知道他曾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以前他写的两部在全国特别有影响的书《无极之路》、《智慧风暴》我没有看,真是憾事。我为这位对中国教育非常负责任的态度而感到自豪。笔者是一名在农村偏远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发达地区学校摸爬滚打十六七年的普通老师,不能说深知我国基础教育,也可说知之一二,特别是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在许多网站论坛上,我也多次思考过这些问题,对中国当前的改革也一直叫好,但这一切都无法与王宏甲先生相比。因为王先生是从1995年就开始对我国教育现状和世界教育大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与深度思考,其足迹从东海之滨到长江源头,从繁华都市到荒原戈壁,读这本书,好多感人故事,让人激动地流泪,让人激动地不得不好好面对现代的教育,用新的观念改革当前之教育。
这本书,可以说博大精深。作家用每位老师都能够读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世界性教育转型的来龙去脉,向我们介绍我国教育先行者走过的路。笔者在读师范时,就开始硬着头皮读一些教育理论著作,硬着头皮读最后发展到爱上读这些书,但一直到现在读教育理论书最让我头痛的是那些难懂的词汇,让人费解的句子。这本书,没有一个字、一个词是这样。老师不必担心,这本书会把你带入真正的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殿堂。新课程改革四年了,一些老师仍是老样子,理解不透,读这本书,一定能够产生一种震撼,让我们的头脑清醒过来,在这个新起跑线上奔跑起来。比如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要,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甚至百年,而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虽然有先行者王行智,但他并没有拉动整个中国教育全面重视探究性学习,所以,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在这方面问题还是非常多的。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我国出版了这么多的教育书,而真正倡导,全面科学解读探究性学习的书,特别是解读中国几千来的探究情况的教育书很少很少,而好多老师又不怎么主动读书。再加上当前还比较落后难以与新课程改革相匹配的评价,自然导致好多老师还没有真正爱上探究性学习,还在那里指手画脚,充当传统的角色。而王先生的这本书,让我们全面的感受到探究性学习的来龙去脉,感受到中国近百年来并不是没有探究,感受探究性学习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重大缺失,感受到这次课程改革,其实是以风暴的方式要求老师必须接受探究性学习理念,因为这一理念是对中华民族整体素养负责的理念。
王先生在书中还用了相当多的笔墨述说着“综合”,述说着中国在艰难的走着“综合”路。但从这书中,我读到了希望,读到了综合是必须的,综合才是适合中国的。但现在的综合仍然是问题多多,这也许是我们的分科教学的惯性所至,也许是我们的老师的素质跟不上„„但我们坐在屋中所想到的原因都无法与王先生大量的调研结果相比,从王先生的书中,可以找到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许多人士,比如官员、老师、家长根本没有真正的理解“综合”,“综合”一词出现后,好多人的论说其实就是一种没有实践过的乱谈。“实践后再说”这是我们应该有的理念,但现在好像好多人习惯于实践前的反复论证,并用“教育是不能失败的”来阻止前进的脚步,事实上教育的失败是正常的,但绝对的失败是不存在的,即使灌输式教育也不能说全差。西部贫困地区,师资特别缺乏,但那些新上岗的老师不也照样在实践中育出了成功的孩子?虽然反复论证是有好处的,但时间是不等人的,孩子们是不能等待着所有成熟论述产生后在去学习。世界上任何一个教育理论的产生,几乎没有一个先反复论证、多年单一思考才去实施的,孔子、陶行知都是从实践开始的,我们老师为什么就不能从实践开始,好多人士为什么要阻止老师实践呢?教育是一门非常强的实践性科学,没有大量的实践根本不可能产生丰富的有价值的教育理论,没有大量的躬身实践,师生的整体素养不可能提高,没有大量的实践,师生永远也感受不到教育给人类带来的幸福。
一、解放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 我们就必须相信学生, 解放学生, 把讲解权、思考权、评价权还给学生。泗县二中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 给学生以开放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说、敢问、敢做, 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这让我想起了在承德县逸夫学校听的杨老师讲的“Famous Zoo”一课。当时有这样一个课堂辩论的环节:你认为动物是住在动物园好呢, 还是回归大自然好?为什么?请你们用英语展开辩论。这个问题, 是教师根据教材课前布置给学生的。由于问题设计得新颖而又贴近生活, 学生非常乐于完成这个任务。他们课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也进行了对于英语句型、单词的练习。由于准备充分, 学生课上争论得非常激烈,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自如, 口语表达也非常流利, 英语似乎成了他们的母语。辩论之后, 老师又请同学们根据辩论的结果, 设计自己理想的动物园, 并用英文展示给大家, 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去主动参与, 在快乐中学习, 成了学习的主人, 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
二、小组合作, 打造“狂欢”课堂。
合作探究能力是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要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首先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有序地将个人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解决的或拿不准的问题呈现出来, 兵教兵、兵导兵、生生互动, 从而达到共同解疑的目的。其次进行组际合作, 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互换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平时在教学生单词的时候, 总是我领读, 教了好多遍学生还是掌握不好, 一些同学根本不张嘴, 我提醒后也只是读几个又不读了。怎么办呢?我想, 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其中的关键。于是, 我用了这样的办法:先教音标后自学, 小组合作比高低。哪个组学得认真, 读得好就加分, 每个组的同一水平的同学进行单词朗读、背诵PK, 结果纳入到优秀小组的考评中。这样一来, 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 我也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帮助那些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小组合作的效果过一段时间马上就显现了出来:有一个组原来什么都懒得做, 经过小组合作的洗礼, 现在发言是最多的, 原来基础很差的一个同学, 甚至能主动挑战别组同学了, 尽管他有些词读得不是很准。小组合作, 让每名同学都有机会收获赞赏的掌声,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学们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们主动开口, 觉得英语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了。我被他们你争我抢的激情感染, 一种快乐感由衷地产生, 禁不住和他们一起在课堂上“狂欢”。
三、创设生活情境,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英语是语言学科, 但又不是我们的母语, 加之闭塞的生活环境, 使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成了老大难。如何给他们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成了我最大的困惑。读了《中国教育报》第九期的《你拿什么留住我》和李镇西的《让课堂成为“民主”土壤》两篇文章, 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 使我深切地认识到, 教育的希望在课堂, 在课改。于是, 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学什么演什么, 用“角色”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比如说, 学“问路”这个单元, 教室就是一个大的居民区, 同学边找地点边用英语表达, 由于是角色扮演, 学生兴致极高, 谁都想下座走两圈, 说两句。学“职业”单元, 就让大家去表演各种职业, 看谁表演得形象, 由大家来猜。同时, 我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写招聘广告, 做记者采访等, 然后带到班上来表演, 每次大家都是不亦乐乎。由于学生主动参与, 他必须先在课下熟悉单词, 熟悉句型, 练习口语, 这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课堂上, 虽说他们有的表达还不够完美, 但却说得有声有色。通过这样的练习, 学生以前作文没话说, 现在谁都能写几句了, 英语课上, 听“天书”式的“呆子”少了, 英语的“小表演者”多了, 课堂充满了笑声, 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 个个精彩”。我也越发感到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人物》这本书,书中的有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意志坚强的张海迪,忠于职守的叶欣,人间天使邰丽华,执着的王顺友,栽树英雄马永顺……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残疾人邰丽华了。
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意外失去了听力。5岁时,她爱上了舞蹈,被一位舞蹈老师看中,考查她跳《雀之灵》,对于没有专业舞蹈基础的她来讲,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劈腿不到位,提腿不精确,手的姿势不协调,老师很不满意。邰丽华没有迷茫、气馁,对着镜子,不分昼夜,练了一遍又一遍,连她自己都记不清练了多少遍重复的动作。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努力,她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说到邰丽华,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一位姐姐弹了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那优美的旋律在我耳旁萦绕。我希望自己也能弹奏这样的曲子。就这样,我走上了漫漫学古筝之路。起初的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坚持每天练习老师布置的曲子,两年下来,已通过了四级考试。可是,学的时间越长,曲子的难度也就越大,一首曲子一弹就是五分钟,有的甚至十分钟。慢慢地,我开始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每天的练琴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完成,弹了几分钟以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经常找借口作业太多就不弹了。
与邰丽华相比,我真的很惭愧。有这样一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花时间,不勤奋练习,哪能取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像邰丽华那样勤学苦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三(2)班
工作之余,以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和知识,提高我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程度。近期,我读完了《中国古代教育史》。这部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介绍,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脉络和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通过了解从先秦诸子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对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认识。借鉴前人的经验,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提高教育实践程度。
《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一部厚重的著作,不仅仅是它广大厚重的装桢,更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漫长教育史的高度总结。当然,对于这部书的阅读的收获绝非一片读后感所能概括,而且,我也无法对这部鸿篇巨著做一个整体的感言。于是,我捡拾起阅读过程中零星闪烁的思考的火花连缀成一片文字,姑且称之为读后感。
当然对于“史”著作,(当然我所说的不是单纯的历史著作,而是涉及文学、文字等的著作)我早已读过不少。《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论史》、《语言学纲要》等等不一而足。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业已有了些微的认识。特殊是些特殊的时期,在脑海中总是有抹不去的印记,不时会凭窗默坐,品味一个时期的人文历史,个中滋味难以言传。当我再次以“教育”的名义走进这历史的时候,那种沉潜在内心的滋味不禁再次泛起,一些时期、一些人物、一些典故次第登场,给我以触动。
当我在“战国时期的教育”中感受那个动荡时期里私学发达、学术活泼时,我不禁想起另一个动荡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两个时期同样演绎出百花齐放的光辉。诸子百家的著书立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共同造诣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事;魏晋文人造诣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这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发达,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同样多彩多姿。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x、庾信等等都是文学史上残暴的明珠。两个时期有着共同的繁华,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思想解放的文学、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认识让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充斥期待。因为,我看到了战国时期的教育的盛况。
在战国时期教育部分,我没有读到任何屠杀的信息,恍若走进一个太平盛世。因为,这一时期的教育的盛况,让我感受到的是士子们优游的生活状况,我看到他们自由的身份、看到他们独立的人格,在那个养士的时期,我第一次看到知识分子的分量,也看到他们那份自信甚至可以说狂傲。“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孟子,不满鲁穆公待之以友,以为其应以师事之的子思,他们真正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当我走进齐国的“稷下学宫”时,便彻底被这个时期的教育气氛所折服。管家举行,私人主持的情势给学宫带来思想自由、学术繁华和人才竞出的盛况。各派各家都能够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都能够著书立说教育后学,激烈的争辩,尖利的争锋,相互抵触又相互交融。这不禁让我想起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给北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而稷下学宫在数千年前便造诣了这一盛况。尽管这一时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但是,这一现确已经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真正体验到那个战乱纷争的时期里,教育发展的春天。
当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时,我的充斥期待的心情一点点地被侵蚀,我还停留在文学大发展的梦中,我以为这一个同样人性崛起的时期里,这样一个同样纷争的年代里,也会演绎出繁华的教育,可是,我看到了什么?官学的时髦时废,似断又续;私学、家学的不平衡发展……我彻底地被这个时期所迷惑。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教育废毁的时期涌现那么多杰出的人物?为什么同样思想解放的时期却让教育沉静?
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横港小学
姚海燕
读了张奠宙主编的《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一书,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数学教育走过的道路及今后该走的道路。该书认为要保持数学教育的中国特色应该持有“兼容并包、自觉自信,合理对接、均衡发展,中外结合、继承创新,面向未来、植根本土”这4个观点。而张先生从东西方数学教育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出发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然后对东西方数学教育理念进行了对比,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几个重要特征进行概括和分析,最后对我国的数学教育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该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论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落实“四基”教学
过去的数学课程,非常强调“双基”教学,即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这是正确的,但是还不够。在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中,倡导由“双基”转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进展,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更要渗透数学基本思想,重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以真正落实“四基”教学。
因此,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不是依赖死记硬背;在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操作,如对计算的基本技能,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计算,还要让学生明白相应的算理,而不应该在速度上下功夫;而数学基本思想的教学,要从相关内容中渗透、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等方式来实现;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要做到把积累活动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中要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
二、注入特色教学
目前,不少学生将数学视为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最难学习的科目。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师一味追求成绩,将本来魅力无穷的数学演绎成了冷冰冰的各种符号、让人头晕脑胀的题海训练。我们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注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导入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新课” 往往是数学教师最精心设计的部分。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往往会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国外引进的、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教学”,只是“导入”的一种,不能代替所有的“导入”教学,因为很多数学课上,都没有现实情境可言。在中国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应呈现许多独特的导入方式,除了“情境教学”之外,还可以用“假想模拟”、“悬念设置”、“故事陈述”、“旧课复习”、“提问诱导”、“铺垫搭桥”等手段。这些导入方式,是“启发式” 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坚持做好导入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尝试教学
所谓尝试是指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对,也可以不对; 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 可以做到底,也可以中途停止。与西方的“探究、发现、创造”学习是有区别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进行“尝试”,这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实际。尝试,不一定要“自己”把结果发现出来,但是却要有所设想、敢于提问、勇于试验。让学生在听取教师的讲课时,根据自己或对或错的“尝试”进行对照,并通过师生互动,最后把握知识的真谛,这是有效的可以操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3.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较为普遍,尤其是数学解题过程中采用变式练习。数学的变式教学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的数学对象的某些内涵以及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使数学内容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的教学形式。变式教学时可将一道题进行适当的引申和变化,为学生提供尝试发展的阶梯,且每一个变式,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味,又能夯实基础,实现“在坚实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的教学理念。
4.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数学教学中应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这也是中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学重视概念的理解、证明的过程、解题的思路,提倡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这些都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理念。最可贵的是,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是付诸实践。数学教师应具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意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将数学思想方法用于解题,并能够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不仅会解题,而且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熏陶,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充实专业知识
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而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
我有自己的中国梦,大家也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从袁隆平研究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到我们吃上的那种种子,这个过程有多么漫长,多么苦的日子我们都熬过去了,那都是为了能让我们种出金黄饱满的杂交水稻,吃到哪香喷喷的米饭,那就是袁隆平的中国梦。
当时,水稻,小麦,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为了完成这一个个的增产,水稻是最快的,历史好像是袁隆平做的一个梦,梦到了很多杂交水稻,颗颗饱满,这就是《禾小乘凉梦》图。那日,袁隆平就有了中国梦,想让全世界都吃上颗粒饱满的杂交水稻,让大家u再受饥饿,每年有许许多多人口受饥饿,就好像法国那么大,当我有了一个疑问是?书中告诉我要想将水稻推向全国,首先,让我们用优质的品种面向各国,向外国推广,其次,就是打造两个龙头企业,走出国外,让它们打入世界各地,第三,打造平台,集科研力量,种子资源和优秀人才于一体,使它成为培训,会议展示,交易中心。
如果,能成功推广到国外,就可以为世界粮食做出安全保证,二是大大提高我国荣誉,三是可以让更多的人记住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他们记住如果没有它,各国有可能还在受饥饿。
全书共分四个篇章, 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若干小故事串联起来, 融入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认真思考。第一条主线是教学线, 主要介绍了他进行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第二条主线是教育线, 主要写了李老师的学生观的变化;第三条主线是管理线, 讲述了他自己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到教育家的成长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管理理念的实践与变化。
李希贵老师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他对“自由呼吸的教育”, 对“人的回归”的尊崇与践行。在李老师的教育求索中, “人的回归”与“自由呼吸”有三种意蕴:
其一, 学生潜能的唤醒与主体性的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
在书中, 李老师深刻反思了自己学生观的渐变过程, 那是一个在无数次错误和失败中摸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正是一颗好学又善于深思的心灵, 让他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地融入到了自己的学生观中。他始终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他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 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 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自由”与“教育”连襟。自由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选择”。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关键性内容, 就是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 可以压缩于斗室, 可以充斥于广厦, 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
其二, 教师主体性的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
一个行动与心灵都不自由的人, 不可能完成一项最壮美的事业。对于一位校长而言, 成就教师与成就学生一样重要, 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 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教学, 对待学生”。文章中“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这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 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 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 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持久而强劲的能量。
其三, 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让学校“自由呼吸”。
在管理中, 李老师以营造“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使命, 进行了一系列引领潮流的探索。他明确指出:“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管理管理, 只有管没有理, 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甚至热爱他们, 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也是他对“管理”一词的诠释。
从管理一个学校到管理一个县的教育, 再到管理地级市的教育, 李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教育管理的模式。他立志于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致力于新课程改革, 着力打造教育强市, 他将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中,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关键词:书籍 历史 现代 融合
一、书籍的演化史
自人类第一本图书著作《管子》诞生至今,人生有图书的历史就被追溯到春秋初期,至今已有大约3000年。图书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论语·宪问》对管子的功绩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由此可见,书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管子·戒》说:“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书本产生的第一要务是将所知道的事情,陈述成牍,其中更多的是记录圣贤的言论,以便彰显其思想的宏大和警戒后人。其后,便有了孔子的《左氏春秋》,及弟子们整理成著的《论语》。由此,后人可由书牍中感悟圣贤的教诲,体悟前人的阅历。
那时候,书籍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狭窄,文字生涩,显现了智慧的高深,却缺乏了这一经验累积品的平易近人。书籍发展到现代,历经数度改革,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此期间,书籍,这一人类的精神食粮进行了细致的分门别类,迈入了专业化的进程中。
二、专业化书籍的应用和发展
术业有专攻。人类科学发展至今,要求一切工作,一切事物的发展遵循精细化分工的要求。由此,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更加细腻的职业化的倾向。上层的高科技研发人员,中层次的管理协调人员,基础层次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分工的细化,就必然要求图书也达到同步的水平。由此,科学专刊著作,管理体系方法,社会科学等等都有了自己的相应内容。对此,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多读可医愚”。只是读书也须如药,对症才好。比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书平平常常的”。读书,正像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三、教育书籍的专业性
从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现代教育著作越来越专业化,在注重学校的社会化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健康。而这一切的著作,一切的教育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都在职业化的教育施加者——教师的身上。这就要求面临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侧重点的教师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专业的提升。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身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无止境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承接的东西太多了。单单中国,就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如尘埃的名师大儒给出后人无穷的启示和教导。这些包含了社会性、知识性和文艺性的思想结晶转化成了不断变迁的教材,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代又一代新生命体的心中,使“学生”一词,不再只是知识的“受体”,还让他们变成了强大的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身上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身为这所有前人经验的传播者的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能够“斗转星移”的知识的转化、发酵、传播者,教师首先要发展的必然是身为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素养,即教育教学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将此付诸于实践。于我个人而言,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先后涉猎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颗灵魂献孩子》、杜威的《儿童与课程》、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等教育教学名著,对专业知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和研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美国著名作家、活动家、教师帕克·帕尔默说:“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启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人类知识在经年累月的积累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被进行着重新的融合和发展,以至于在经验本身又衍生出许多的不同的意义,这就是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他的内心思想和理论方向直接决定孩子的思想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将持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代进行有效地融合、再创造,进行有效的权衡,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起到基石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书籍起到记录、融合、生发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过程中,书又是媒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书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对于后来者而言,我们听“百家之言”,生本我思想。最后,引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过去的十年里,各种教育名著给我启示,催我上进,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将乘教育东风,以书籍为基石,成就自己的教育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图书馆说基础.
[2]陶行知教育名篇.
《乡土中国》这本书老师在课堂上多次提到,我好多次想有去好好阅读一番的准备。只是无缘去寻求这本书,中间也只是想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寻求到了此书,便欣喜若狂。只可惜才疏学浅,不能很好的仔细的阅读。几乎是囫囵吞枣的浏览了一遍。之后就放在书架上“尘封起来”。后来在课堂上,老师说:读这本书要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的读出来才有韵味。于是在休闲的时候我仔细的研读了几遍。
出生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总有一点感觉自己离乡土是远的,与城市是近的。也总觉得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渐渐的淹灭了传统文化的音韵。直到进入大学后,也才越来越觉得人情世故、差序格局的伦理并没有远离中国。这种传统观念就像是水,容器或许破碎了,不能固守完整。但渗透却是强有力的,中国的传统观念正依曲折地映射到社会的各种形态中。
“乡土”,“乡土”,即由“乡”和“土”共同构成。“乡”即乡村、村落,“土”即泥土。纵观全书,其基本脉络为:先有土,后产生乡,而后有各种习俗规范。即人们先有土地,然后在其上耕作,然后形成村落聚居,而后形成了诸如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具有乡土特点的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在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在第一章里,费孝通先生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如“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重要特征。
中国现在的乡土与费孝通先生所研究、著述的乡土,时代相隔久远,二者必是有不相同的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是相对静止的乡土,而我们现在的乡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迁。现在乡里的那些人们,虽说身上带着的难以变更的农民的身份,但是却大批地进入到城市中来,参与到城市的生活与文化中来了。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这种影响完全可以改变他们在乡下时所形成的观念。可是,中国的城市不是从西方搬运而来,而是一个与中国的乡土血脉相连的地方,城市生活中的观念也必然有部分与乡土观念是相关联的。因此,中国仍是个有着自己特性的中国。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使得乡土性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尽管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国人大多还是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乡土性的表现。
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是一种“礼治”的社会,“礼”并不是文明、礼貌的意思,而是一种行为规范—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同时,他也指出,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对生活的问题为前提,它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也是乡土社会的特色。现在的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一种现代化了的社会还是一个传统化地社会。而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割、相互混同的社会。我们也经常说到,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它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是依靠依赖去保障,陌生人之间才需要写契约、立字据的。那么,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吗?这可不一定,现在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冷漠越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混凝土社会大于大于泥土的社会的社会。住在大城里的高楼里,进门出门把防盗门和防盗窗一关,关外面如何的轰轰烈烈,只要自己屋里安安静静就行,在自我的一片小天地里自我陶醉的快活。一年到头可以不去认识同一单元的邻居。防盗门和防盗窗阻隔了大家自我相识的那一条狭窄的路。可是,在乡下或小城镇里人与人之间还是相互熟悉的。有时候听那些从城里回来的人说,大城市里谁都不认识谁,还是我们这里好啊,人和人都认识。在人和人都认识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尤其是生活中的事务,仍然是以依赖为基础的。对方答应的事,我们总是相信他们是不会食言的。如果对方一旦食言了,我们也无法用现代法律去起诉他,因为会往往因为证据不足而得不到法律上的支持,这种结果也会导致我们对法律的失望。因为法律是一个讲证据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依赖是一件多么赋有神圣的事情,是一件多么温馨的事情。
生的文字,总是期望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只要能读懂报纸的人就能读懂他的文章”。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篇文章中,这样的风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精妙的是,最简单的文字后面却蕴藏着丰富的涵义,令人赞叹。而为了真正理解费孝通先生的思想,其实需要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学术旨趣中寻找答案。费孝通先生认为,对于中国文化的模式,应该从产生它的农村社会里去理解。在从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缺点逐渐被暴露出来,只有农村社会的旧传统被摧毁,中国才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费老在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费老告诉我们,关于文字,为什么乡土社会对于文字是漠然的,这要从文字的功用说起。文字有两个用处,一个是横向的传递信息,比如说亲朋好友间的书信等,另一个是纵向的传递,比如说我们通过读书,了解前辈的思想,通过了解这些思想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现在我们如果去找相关资料,我们就会上网去找,这既可以说是横向的,大约也可以说是纵向的传递。但是,乡土社会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熟悉而很少接受的新鲜事物,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预计的,那么文字的效用就很小了,比如说,我们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我们是不可能凭空想要做曲奇的,要是我们想要做曲奇,必定是大人长辈常做的结果,那么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我们也只要向大人讨教曲奇的做法就可以了,而完全不必要借助文字。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我们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环境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映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环境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所以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是因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罗增毅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
前不久,去新知图书城买了一本易中天所著的《中国智慧》。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了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易教授对于词语的解读方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阐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时,他一般会费尽心思从正面角度罗列许多词汇去描绘个人心中的见解。但易中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先说它不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对于它是什么有了更清楚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有时语言的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庸”一词在文中,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我想“中庸”是一种品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当你有了很高艺术成就,物质财富积累,那时“中
庸”很值得你去品味。但年轻人就应该有拼劲,当然不是要去否认“中庸”,而是将其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因为“中庸”这个奇妙的东西必须随着岁月积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显现出其自身的魅力。语言的畅谈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无论你对“中庸”一词的见地如何,或推崇或反对,但你都要尊重“中庸”,因为它是中国智慧。
其实“中庸”的本意是适中之道,不高调同时不走极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倘若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傲视他人的架子高调行事,走着极端,谁都不愿承认理亏而退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包容,遇到一点小事就针尖对麦芒,产生口角,找这种趋势发展,社会又谈何“大爱”,又谈何“和谐家园”。那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愿意别人称自己是历史家,仿佛那是对“历史”这一字眼的大不敬。在浩大无垠的岁月长河中,他们更愿意成为为别人供给养料的的藻类。就如主持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李济,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使,将中国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但他却视名利为粪土,坚持着对考古学的固执。伟大的人通常甘做孺子牛,这也正体现出他们的卓越不凡。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中庸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他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高于自己,就谄媚奉承;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低于自己,就轻视不屑。他总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是正直的表现,那是人文修养的表现,而这就是中庸的价值。
中庸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事,不走极端,那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人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好人都喜欢你,坏人都不喜欢你。中庸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可你,而是领悟中庸之人都认可你,不甘于中庸之人都不认可你。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对《周易》的理解。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一、反思让教育更精彩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永远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人,而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过去,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李希贵老师不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从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吗?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是的,“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幼儿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语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地为李老师的观点大声喝彩。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没有挖掘幼儿的潜力,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监控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共同成长。
在一次“分享玩具”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高兴地演唱歌曲,突然张彤小朋友说:“老师你扮演妈妈,我们扮演小朋友来唱歌曲吧!”我认为他的主意非常好,就和孩子们商量如何扮演得更有情趣,大家一致认为再有小朋友扮演“玩具”就好了,可是谁也不想演“玩具”,因为玩具不会动,又没有情节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大家只好拿出玩具汽车、布娃娃等协作表演。虽然表演比较成功,但是由于情节单一,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只好草草收场。活动后,我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回忆教学细节时突然我想起了一个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那里有一个场景就是晚上所有的玩具都“活”了,它们在欢迎新来的玩具“机器人”,这些玩具会说话,会跳舞,非常热闹,突然天亮了,它们立刻回到玩具柜里,又一动不动了。我想这个情节不是可以很好地解决今天孩子不愿扮演玩具的问题吗。第二天,我又组织孩子表演“分享玩具”这首歌了,我把《玩具总动员》的动画片段放给幼儿欣赏,接着我对孩子们说:“妈妈把玩具带回家的晚上,佳佳的家里也开了一场欢迎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欢迎的吗?”一说到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他们一会像机器人一样走路,一会像小熊一样敲鼓,热闹极了。
合理的环节设计、科学的引导,给幼儿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宽松的活动氛围营造出愉快、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帮助改进自己的教学,再经过实践尝试,使自己在反思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得到的成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二、尊重让每个人感觉更重要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与实践。他心系广大教师,实实在在地关心教师,认真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就业问题,为两地分居的教师联系工作调动,为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教师病了,他到病床前慰问。节日到了,所有职工家属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一封贺卡。李希贵先生尽可能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全体教职工发挥潜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们的主体性,从而使教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了持久而强劲的耐力。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我刚开始接任园长时,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老师们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愁眉苦脸、不知所措。种种境况常常使她们自己也觉得无奈和困惑。最最让她们伤心的是:没人看得起。经调查,学校由于生源太多、硬件设施不合标准、教师配备少等诸多原因造成老师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人一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买来了许多水果、瓜子,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先让老师说说当幼儿教师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有哪些比小学老师优越的地方?老师们畅所欲言,有的说:“那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有时会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有的说:“小学老师有考试压力,作业很多,担子重,在校时间长”……这样,老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消除了自卑,从而开阔了求索的视野,她们懂得了“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懂得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喜悦着孩子的喜悦,梦想着孩子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让园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这样教师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对工作产生兴趣,处处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读书,让之成为生命的存在方式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做到了,就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的呼吸。
一位优秀的幼儿老师,就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要让自己是一位嗜好读书的人,孜孜不倦探索的人。与书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舞,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舞,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幼儿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与书为舞,使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教师的使命。
四、无痕教育,让之成为课程改革的精髓
李希贵教师有句名言:“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正是因为有了真爱与宽容,才有了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关照。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充满哲理。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是否经常在进行着这种失败的教育呢?面对孩子的过错,忍不住训斥、指责。有的虽方式委婉,但多数仍是直面孩子的错误。殊不知,这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教育无痕需要教师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一同探索。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在突出幼儿主体作用的今天,教师的无痕迹指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活动中,指导者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使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适时、适当、适度地指导,教育无痕应是教育者力求达到的最高意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也许我的生命中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应该像李希贵老师那样怀着满腔的赤诚对待我的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来说都是最直观的教育。只要教师在, 教育就时刻存在。
敬畏职业, 有益学生一生成长。吴非老师认为, 教师是一种危险的职业, 因为教师“工作中的任何不慎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认真地对待这门职业, 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用自己内心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吴非老师的学生认为, 是高中的人文教育让她理智地看待社会。而教师对学生的恶意折磨是违背教育规律、有失师德的行为, 会荼毒学生心灵。有敬畏感的教师必会兢兢业业地工作, 慎重地做出某一个教育决定, 为学生在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做有益的事。
尊重学生,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十多年前的学生感慨吴非老师“不以成绩评论学生”。对此, 吴非老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有了这种认识, 才会尊重学生。如在“怎样和学生谈话”一节中, 令人叫绝的是这样的谈话:“我叫王栋生 (吴非老师原名) , 你叫什么?”在问学生姓名之前, 先向学生介绍自己, 我想, 这也是极少教师能做到的。试想, 一个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在第一次面对新生时, 这样谈话给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平等!其实, 尊重学生的教师必会自觉地“改造教育语言”, 在交谈中必会自觉地蹲下身子, “表现对学生的尊重”, 所以才有对需要教育的学生做出“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这样的邀请。在教学方面, 吴非老师认为, “随意地干预学生写作, 随意地讲评学生作文, 有可能对学生心灵和他的写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他建议教师评讲作文时应先问学生:“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他认为, 尊重学生也是暗示学生重视自己的权利;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诸如此类的细节, 会给学生以做人的尊严,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尊重他人。
遵守常规, 让学生学会规范。吴非老师认为, 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要尊重常识, 遵守常识。在师道尊严日渐式微的今天, 吴非老师仍要提醒人们遵守教育伦理。教师拖堂, 会影响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课间纠缠不休, 会影响教师下一堂的上课;迟到的学生随手把雨衣交给教师, 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他“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 事实上是在规矩上以身示范, 因为尊重学生不等于迁就学生, 不能对学生的不端行为熟视无睹。遵守常规, 是教师的“身教”。教师是要正气凛然的, 是要让心灵麻木的学生向他们学习的。
常说“故事”, 激活学生的思想。吴非老师引导学生想校园当年的种树人, 让学生“所有的眼睛都在闪亮”;他会把山区来信的往事说给后来的学生听, 因为他认为教师的工作“是面对那一双双睁大了的眼睛”;他会在教学中插说孙叔骜埋两头蛇的故事, 因为他认为当时是“信手可得”的“教育机会”。教师有意识地随机说“故事”, 对学生是最自然的、最好的教育。这些教育素材,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做个有心人, 平时注意积累, 会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有故事。常说故事的教师会被学生认为有“料”, 往往会启发学生思考人生, 也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教师, 就是应该时刻记住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 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发挥教育功能。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一个失去了灵魂的民族,必将走上衰落和灭亡!
——题记
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因为看了一本书——《中国精神颂》。
中国精神是不朽的民族之魂;中国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力量;中国精神是支撑国家脊梁的精神支柱;中国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中国精神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升华。
过去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得益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在井冈山时期,要是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一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旺盛的斗志,以惊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会形成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吗?红军战士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长征,他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突破乌江天险,强渡大渡河,跨越雪山,爬过草地,挖野草,吃树皮草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战胜敌兵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在这过程中又牺牲了多少人呢?你们想过吗?他们到生的最后一刻都在吃着苦、受着累,用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为我们的今天奋斗着、拼搏着呀!这是多么感人呀!大家还记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严竣的岁月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吗?那段日子真的辛苦啊!军队战士们一边拿锄,一边拿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机关学校白天开荒生产,晚上整风加班,生产、思想双丰收;农民搞互助,搞生产,多打粮食多贡献。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由于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边关区各机关、1
部队、学校生产自给财产都有了很大提高,后来整风运动的成功,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真不知道那时候人们流了多少汗水、泪水,才使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取得丰硕成果。当红军长征提供了13年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啊!皇天不负有心人,慢慢的我党我军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及政治影响力,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叫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中华民族就凭着这种永不停顿的精神,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强大!
在中国精神的鼓舞下,当代中国人正在谱写着令中华民族无比自豪的时代颂歌!
现代中国仍然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却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灵魂力量!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时候,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就在那一瞬间,山崩地裂,墙倒屋塌,数万条生命被吞噬,数百万人失去了家园。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人都震惊了——破坏性强,涉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可以说是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难,可是,不管什么灾难都压不垮我们英勇的中国人!当我们看到在滂沱大雨中,解放军不顾安危抢修毁损的跨桥,冒着余震的危险,奋力抢救废墟下与死神抗争的一个个生命;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浸满鲜血的废墟上振臂直呼:“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来灾区指挥救灾;武警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抢救生命,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华儿女捐钱捐物„„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时,我的耳边响起了《爱的奉献》这首歌,是的,“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哭了,我为中华魂而哭了!当我听到伤痕累累的战士们说:“再让我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真的还能救一个!”“我们有救了,解放军来了!”被解放军从断垒残垣中救出的受灾民众,来不及擦去身上的污渍,喜极而泣地说出这些话语时,我的心颤动了。这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话语像针一样扎根在我心底。我的声音沙哑了,我再次被中华魂感动了!还记得老师曾跟我们讲过,谭千秋老师为了救几个学生,用自己的身躯顶住倒塌的墙壁,将学生抱在怀里,而自己牺牲了;一个好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咬破手指给孩子吮吸,连自己快死的那一刻还在手机上留下:“孩子,妈妈永远爱你。”当听完这些故事事,我的心哭了,我又被中华魂震撼了!啊!这种百折不饶抗震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当代中国心的灵魂力量,就是中国不屈的脊梁啊!大家还记得“非典型肺炎”吗?时间过了这么久,很多人应该遗忘了吧!那种奇异的病毒在很短时间内伤害了很多中华儿女,它像瘟疫一样肆无忌惮地传播,弄得人人胆战心惊,不过龙的传人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垮的!中央领导多次去抗击“非典”前线关心,慰问民众,为群众带来了希望、鼓舞和力量;许多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自己请命到前线救死扶伤;温家宝总理还去北京大学看望同学们,给全校师生以关怀;N多条短信将关爱和祝福送到了“非典”病房,送到隔离区,送到人们心中„„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争中再次聚起了民族精神,挺起了泰山般坚强的脊梁,筑起了一道阻击“非典”的钢铁长城,用勇敢无私的奉献精神打败了“非典”。中国人民再次想世人证明,富有魅力中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力量所在,支柱所在。平凡而伟大的雷锋精神,团结奋战的抗洪精神„„我就不一一讲述了,大家自己去感受吧!一定会有心灵的震撼!
中国已经很强大了,但是他毕竟只是发展中国家,离小康水平还很远!将来的中国一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我们青少年们应该做中国精神的传承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把心中对祖国的爱化作实际行动,要以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时代精英为榜样,把智慧献给祖国,打起科技兴国大旗,为建设中国、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的力量。
我们要永远铭记我们是中国精神的传承者,要让伟大的中国精神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手中接继、传承、发扬光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开拓民族精神的新境界。首先,应把民族精神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其次应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培育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最后,应把民资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国的青年们让我们一起完成胡锦涛总书记的愿望吧!——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前进的正途上,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民族之魂不朽,我们才能实现新世纪阶段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
12124146王钰丹
中国社会之所以乡土的,是因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而乡土性的形成不在一在朝一夕,是多种因素共同联系与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时间而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是已经存在在每个人的骨子里血液里的东西。
乡土社会以为农业为基础,而典型的农业经济形式就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男耕女织的默认分工。农业离不开土地,因此乡土社会的是安土重迁的,农民世代传承,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也就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因此乡土社会中有很强的宗族观念,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这决定了中国社会也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个社会里出现了道德标准的普遍缺失现象,对待同一件事情,可以因为私人关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一个部落一个村庄之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即使在那个村落中居住了几世几代也无法被村庄的人承认为自己人。
(一) 作者简介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作者管建华先生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副会长, 《音乐教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东方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论著有《音乐人类学导论》、《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囿于世界音乐教育》、《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历路程》、《后现代音乐教育学》, 等等。
(二)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内容简介
该书以“后现代音乐人类文化学”多元文化的全球性的视角,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比较的方式, 通过论述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以来, 音乐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认识论基础) , 音乐教育学科与后现代其他学科 (科学、哲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 的关系, 后现代具有代表性人物 (雷默、罗伯特·沃克、布莱金、内特尔、克莱南和埃利奥特) 的音乐教育学思想, 以及21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 批判了音乐教育学的“现代范式” (如以对“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的批判, 对音乐课程的开发范式、普通学校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育的物理范式的批判, 等等) , 肯定了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范式” (例如, 对音乐教育文化哲学构建的肯定, 对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音乐现象学教育学、音乐教育生物学范式的肯定, 等等) , 指出了当今“人类文化面临的一种全球性的建构”和人为理解把握这一命题而引发的“全球性思考”, 呼吁人们以后现代音乐教育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 并为实现世界多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作出相应的努力。
二、关于论文写作方法上的所得
读了《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之后, 我觉得, 该书在论文写作方法上的某些特点对于研究生来说很值得借鉴与学习, 现总结如下:
(一) 视野的开阔性
这一特点首先体现于作者占有文献资料的丰富性, 以及对其运用、处理的灵活性上。从该书来看, 文献资料的丰富性体现为其在来源上的多样性上, 例如, 纵向上的时间与历史的, 横向性上的国内外与跨区域的、跨学科的, 等等。另外, 作者对于外国大量文献的翻译、引进等, 也为原有文献不断更新、保持其与时俱进的丰富特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文献的灵活运用体现在作者对其所占有材料的分析、加工、整合与提炼上。作者能够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 以此归纳或演绎出新的观点。由此可见, 一个优秀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必然在文献研究上占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 并能将其深入浅出, 用之游刃有余。
其次, 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作者对“后现代”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上。作者将音乐的“后现代性”置于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中, 以“全球性”的研究视野来解构、整合音乐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并能以小见大, 熟练运用交叉学科 (哲学、心理学、美学、音乐人类文化学、生物学、音乐教育学等) 的科研成果, 全方位地为我们呈现出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的渊源其发展。这种富有高瞻远瞩意义的立意是对于刚刚踏入研究之门的学子来说,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思维逻辑的严密性
对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各个章节的布局及写作思路的特点, 将之概括为圆的层层递进的“包含”关系。如图所示:
注:1.A—E各个部分名称A.第一章:后工业社会与音乐教育;B.第二章:后现代学科与音乐学科;C.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研究;D.音乐教育学的现代范式与后现代范式;E.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2.A—E各部分之间的关系A至E, 研究领域逐渐缩小, 前一章作为其后一章服务———作为后一章的知识背景, 论点由外及内, 逐渐具体化、强化。即, A包含B, B包含C, C, 包含D, D包含E。
(三) 术语运用的灵活性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哲学老师陈向义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支撑,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 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个人会不会运用哲学术语来说话。”这句话表明了“使用哲学术语来说话”的重要性, 也暗含了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熟练运用术语的能力。我在初读《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时, 感到其学术语言特别晦涩, 很难将自己融入到书中所描述的文化语境中, 直到将该书读完, 才有些应手。由此观之, 对于新生来说, 只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不够的, 还要在此基础上, 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锻炼自己在学术上的多种视角、多种维度的思维能力, 以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
(四) 治学的包容性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综观《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所呈现的观点, 可谓林林总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虽然作者旨在提倡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性”, 但并没有囿于“小我”的世界, 而是把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内容置于社会的、历史的知识大背景去思考, 将之与音乐教育学的“现代性”作比较, 并借鉴、吸取不同学科 (如哲学、心理学、生物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等) 的科研成果, 给予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以客观公允的描述、评论, 使其观点尤为鲜明, 内容尤为充实。由此, 作者治学的包容性可见一斑。这一点, 也可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中心思想———后现代性 (解释的、语境的, 不确定性的、差异的、解构的) 所反映的多元的文化视角, 及其写作目的———引发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全球性思考中看出。
三、由《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一) 关于“存在”的思考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存在即合理”, 这个“合理”不是指我们平常意义的合理, 即好的、正确的、合乎公共道德的等, 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合理, 即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是相对于对象的存在性而言的, 一个事物之所以存在, 不管其好坏, 总有其存在的理由。对此可能会有人认为:如果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那中国封建制度的存在也是合理的吗?日本侵略中国也是合理的吗?恐怖分子、法轮功也是合理的吗?若是这样, 谁不都可以去抢劫了?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 但它与黑格尔所说的合理不是一回事, 此种观点误读了哲学意义上的合理。生活意义上的合理往往是一种价值利益的判断, 而哲学意义上的合理却是对事物客观存在性的一种认可。我们不能因为一事物不符合我们的价值利益就否认它的客观存在性。而这一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也不是让我们被动地去承认客观世界, 以致相信“宿命论”, 相反, 它是要求我们在认清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以便能动地改造世界, 创造更加符合人类价值利益的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往往将生活意义上的合理与哲学意义上的合理相混淆, 以致夸了大前者, 否定了后者。中国的传统音乐就是其中一个尝其苦果的案例。在许多中国人眼里, 西方音乐是最棒的、最高雅, 音乐只属于西方。与西方音乐相比, 中国的传统音乐俗不可耐。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中西音乐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文化审美价值标准, 是否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就其比较后的结果———中国传统音乐的衰落甚至消亡来看, 也是不合情理的, 因为我们否认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音乐的存在性, 即中国传统音乐不是音乐, 只有西方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既然我们连一事物作为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属性———存在的合理性都予以否定了, 又怎能给予它合理而公正的评价呢?当它与另一事物相比较时, 又怎能体现其评价机制中所谓的平等呢?
(二) 关于“平等”的思考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在论述“中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五大问题”之“国际化交流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时, 引用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交往合理是再现生活的必要条件, 而这要达到生活世界有三个前提:第一, 行动者 (即交往者) 的独立自主性;第二, 文化的独立性, 不依赖于外部的强制;第三, 交往的透明性。”可见, 哈贝马斯是从三个角度 (即主体、客体, 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来定义这三个前提的, 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 它对于我们解决国际文化交流的单向性、不平等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而, 我认为这一观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 而且其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的, 而在“实践论”的层面上却未作以明确的、具体的、深入的解答。在此, 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 我并不是在讨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否深刻或者正确与否的问题, 而是在就文中的问题而谈问题, 是带有“语境”意义的, 作为一家之谈, 其观点难免有些片面、狭隘, 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 还请各位予以指教) 。
目前, 中国的音乐教育在国际学术界有个尴尬的处境———“失语”。虽然摆脱这一处境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对此, 我想谈几点建议, 希望能为音乐教育事业尽点微薄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的“平等对话”。
具体做法是:首先, 要“重视”自己音乐文化价值的“存在”。这就必须弄明白一个问题, 即音乐到底是什么, 它有何功能, 它与文化有何关系, 它应处于一个国家发展策略的什么位置。只有这样———做到“知己”, 才有资格“言他”, 让西方国家来“承认”我们中国音乐文化价值的“存在”, 这是实现双方平等交流阶梯的第一步。
其次, 各国要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美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 (B.Nettl, 1930) 在其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多元音乐化教育的提倡”中指出:“我想完全可以说, 所有音乐人类学家相信对于音乐的最好的理解是把它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音乐又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各种文化和它们的多样性……作为音乐领域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从事一种对我们某些人来说是新的使命的工作:让学生对音乐作出世界范围的理解。各种现象将帮助他们理解各种音乐, 并提供一种进入理解世界其他文化的机会, 也有助于个社会成员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音乐……”而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多元文化教育也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提出的倡议, 在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七次国际会议建议书的总体建设中涉及了六条关于“理解”含义的条文, 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最后, 我们必须做到“知彼”———理解他人的音乐、世界的音乐, 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音乐。当然, 这些实现也有赖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努力。
(三) 关于“音乐”的思考
音乐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理解:音乐是以音响材料为主要组织形式的, 呈现在时间中的, 关于声乐、器乐、理论 (乐理、和声、作曲、复调) 的情感艺术, 它具有提高审美价值, 陶冶情操、修生养性的功能。然而, 当读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之后, 你便不得不对这一问题作重新的思考。而这一思考也使我改变了先前的像上述多数人对于音乐的物理的概念化理解,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使我的思维由“点”的单一的闭塞方式转向了“线”与“面”的发散方式, 从而开阔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关于上述音乐的释义, 也是大、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普遍理解。这一点从整个中国音乐教育所走的基本模式———“西方音乐教育”便可看出。西方音乐本身没有错, 错的是我们的音乐教育观念, 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我们只认为欧洲的音乐是最高雅、最棒的音乐, 其他民族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殊不知我们所谓的正统的音乐教育其实是西方“欧洲音乐中心论”, “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体现。这种无知使我们迷失了自我、否认了自我。例如, 直到现在还有人 (包括某些高校的音乐教师) 瞧不起二胡, 提到拉二胡的人, 他们就和乞讨者相联系, 并用一种鄙视、不屑的口气说:“这还叫音乐?!”同样, 很多人在听西藏喇嘛的念经声也会捧腹, 认为那种声音只会由人在上厕所时才会发出。人在无知时就是那么的可爱, 而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会懂得什么叫做“可悲”。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认为音乐是世界的、人类的、文化的, 而不是西方的、欧洲的、某一领域的, 就像哲学所言———没有错误的思想只有“错位” (时间、地点等生成条件的错位) 的思想一样, 在“音乐”这一具有文化内涵的概念中, 音乐没有雅俗优劣、“非音乐” (那种鄙夷、不屑, 甚至不承认非西方音乐是音乐的观点) 与“音乐” (那种只承认西方音乐为音乐的观点) 之分。而我们对音乐的歧视便是对文化的歧视, 对种族的歧视, 对人的歧视。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金枝》说道:“当某一个人的生命被认为是寄托于某一特殊物体上并与之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时, 该物体如果毁灭, 则其人的生命也随之毁灭, 那么这个特殊物体就可以客观地被认为或被说为某人的生命或死亡所系, 像童话故事里发生的一样。”换句话说, [文化]为人的生命之所在, 亦为人的生命之不在 (萧梅, 韩重恩, 《音乐文化人类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 1993) 。人可因文化而生、而死, 在某种意义上, 文化正是人的生命的象征。而作为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 音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的音乐也应是具备这种生命的属性的,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音乐也是人的生命的象征, 对音乐的歧视也是对生命的歧视。我们应该像对待一个有生命的人一样去对待音乐, 这一对待方式即是人性化的方式。在我看来, 后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否定, 正是对人性化及其人本身的肯定。因为音乐教育的现代性以二元论、本质性、合理性、普遍主义、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则是以多元论、解释学、差异性、边缘性等为其指导思想。前者趋向于真理的绝对性、科学的权威性, 强调人的“绝对服从”, 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后者则趋向于真理的相对性、现象的解释性、存在的多元性, 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性, 在一定程度上, 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可持续意义。另外, 在哲学认识论上, 现代性关注的多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后现代性关注更多的是主体与主体, 即人与人的关系。不论是雷默的不确定性思想, 罗伯特·沃克的全文化或范文化的音乐教学法思想, 布莱金的音乐生物学研究思想, 内特尔的后现代恩来向文化并置的方法结构思想, 克莱楠的交叉文化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的思想, 还是埃利奥特对现代性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批评思想, 都反映了其趋于人性化的理论。
(四) 关于“困惑”的思考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后现代”一词就出现在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字典里。如果说当时的中国, 经济落后, 音乐教育不得不采取西方音乐教育模式, 倒也可以理解。但是从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发展, 到现在一百年过去了, 世界已经开始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 中国却还走着音乐教育的老路, 固守西方模式不放。直到现在, 中国许多高校的音乐教育, 尤其是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育, 依然以西方的音乐知识体系设置音乐课程标准。然而, 我们学得又是那样不伦不类, 如果认为西方的就是先进的, 为何在中国的某些地区 (并非贫困地区) , 高中学生连音乐课都没有, 而美国早在1967的唐哥伍德会议宣言中就指出了:“艺术教学应该是高中教育中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部分。”这又作何解释?现在西方许多著名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家都在倡导“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 为何大学中不曾开“音乐文化人类学”这一课程?为什么我们的某些老师跟学生谈起中国传统音乐时会带着一种鄙夷的神态与语调?为何我们的《新音乐课程标准》仍然“以审美为核心”?我们只知道强调“审美”内容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理解、解释、欣赏, 那么审美中的“立美”呢?音乐中的文化在哪里, 生命在哪里, 人在哪里, 创造性在哪里?……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在向我们阐述关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的时候, 提到了许多著名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和音乐教育学家的名字, 他们中有美国人, 英国人, 德国人……就是没有中国人,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悲哀。虽然对于一种科学、思想或文化的研究, 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扬弃、去继承、去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没有“我”。我的老师曾在一堂哲学课上提到了莫尔顿·怀特对于黑格尔的评价:“几乎20世纪, 每一种重要的哲思想都是从批判那位思想庞杂而又声名显赫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 而这无疑就是对他的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他说:“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唯物的, 也可以使唯心的, 别人对他的观点可持赞成态度, 也可持反对态度 (但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持赞成态度) 。但是, 问题不在于赞成与否而在于历史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是否会提及你, 是否在这一思想领域中具有不可跨越性。”我人为中国不是没有哲学家、音乐教育学家, 而是缺少历史性的“不可跨越性”的哲学家、音乐教育学家, 我们的“大家”被历史性的“大家”合并成了同类项, 因此, 我们没有了被“提名”的资格, 而其随之带给我们的, 就是一系列权利的丧失。然而, 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这一点呢?
读罢《后现代音乐教育学》, 我认为其价值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够教授我们有关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知识点, 更在于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 转变我们的观念, 激发我们的“问题意识”, 并给予我们启迪意义,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对于音乐教育工作者及其研究者来说, 这本书具有很好的教育方法论指导意义。
摘要:作者拜读了管建华教授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后颇有所感, 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关于作者及其著作内容的简介;关于论文写作方法上的所得 (包括视野的开阔性、思维的严密性、术语运用的灵活性和治学的包容性) ;关于本书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包括对“存在”、“平等”、“音乐”“困惑”的思考) 。同时, 也通过对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思想阐释与肯定反观当下的音乐教育体系, 旨在引起人们对当前音乐教育的反思。
关键词:《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论文写作方法,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玉江.音乐教育的快文化研究:对话.融合.重构——管建华教授《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读后[J].人民音乐, 2007, (11) .
[2]埃利奥特的后现代教育学思想[J].中国音乐, 2004, (03) .
[3]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J].西安:陕西大学出版社, 2006.
[4]萧梅, 韩钟恩.音乐文化人类学[M].南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 1993.
【读《中国新教育风暴》有感】推荐阅读:
读《中国新教育》心得体会06-14
读幸福中国有感06-08
读中国智慧有感09-26
读中国男孩有感12-18
读《中国通史故事》有感06-01
读《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有感07-01
读中国通史有感500字09-28
读《中国英才家庭造》有感09-28
读美丽中国有感200字11-14
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有感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