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考试重点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社会学考试重点(共8篇)

城市社会学考试重点 篇1

V;

Gms

s

V土的含水率

s;w

m

wm100%★防护堤断面尺寸防护堤的高

s

度:d

ehbA ★防止渗透破坏的措施:

在堤坝内设置防渗体(如黏土斜墙、心墙),在地基内设置防渗墙、截水墙,以降低渗流坡降;在可能发生管涌的地段设置反滤排水,在可能发生流土的地段设置反滤盖重。★反滤层的要求:被保护的土粒不得随渗水穿越反滤层;允许随渗水被带走的细小颗粒(一般指粒径d

0.1mm的颗粒)能自由通过反滤层,而不致被截留在反滤层内,造成反滤层堵塞;在相邻的两层反滤层

之间,颗粒较小的土颗粒不得穿越颗粒较大一层的空隙;反滤层中各层的颗粒在层内不得产生相互移动;反滤层应保持良好的★反滤层的设计:反滤层的级配选择为了满足上述反滤层的要求,反滤层相邻两层之间的颗粒级配应符合D1

5d485

(保证被保护土的稳定性)5D15

d20(保15

证反滤层的透水性);反滤层的层数一般为2-3层,如被保护土为黏性土,反滤层可采用2层,如被保护土为非黏性土,则反滤层可采用3层;反

重的厚

t

wh(1w)(1n1)t

1(w)(1n)

。★排洪渠的布置:排洪渠的布置应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地下水排水措施:一般可分为浅层排水和深层排水两类,浅层排水主要是利用明渠和暗管来进行排水,深层排水则是利用排水井来排水。★河道整治的原则: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以人为本、生态治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水位及设计流量:洪水河槽主要从宣泄洪水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流量根据某一频率的洪峰流量来确定,其频率的大小根据保护区的重要程度而定。相应于设计流量下的水位即为洪水河槽的设计水位;中水河槽的设计流量即为造床流量,相应于造床流量下的水位即为中水河槽的设计水位;枯水河槽的设计水位由长系列日平均水位的某一水位的保证率来确定,保证率一般采用90%——95%,采用多年平均枯水位或年历最枯水位作为枯水河槽的设计水位,其相应的流量为枯水设计流量。★设计断面:洪水河槽断面由于较高的漫滩洪水位作用时间很短,且滩地流速较小,造床作用不显著,洪水的河床的宽、深之间无显著的河相关系。设计洪水河槽断面尺寸主要从宣泄洪水的角度来考虑;中水河槽主要是在造床流量作用下形成的,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地质组成,即服从河相关系。中水河槽的宽、深可采用河相关系计算;枯水河槽设计断面是为满足航运要求,一般只限于过渡段即浅滩的设计。采用浅滩疏浚工程挖出碍航部分的泥沙、河岸突嘴、石嘴,保持和增加航宽和航深。所需透水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治导线:又名整治线,是河道经过整治后,在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线,也是整治工程体系临河面的边界连线,一般用两条平行线表示。治导线是布置河道整治建筑物的依据。★丁坝分类:上挑丁坝;正挑丁坝;下挑丁坝;人字坝;月牙坝;雁翅坝;磨盘坝。★水库防洪调节:水库防洪调节就是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来滞蓄洪水,削减洪峰,防止和减轻洪水的灾害,达到保护下游防护区安全度汛的目的。★城市防洪规划的特性: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地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的流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规划具有城市规划和水利规划的双重特性。★渗水险情:汛期高水位历时较长时,在渗压作用下,堤前的水向堤身内渗透,堤身形成上干下湿两部分,干湿部分的分界线,称为浸润线。如果堤防土料选择不当,施工质量不好,渗透到地方内部的水分较多,浸润线也相应抬高,在背水坡出逸点以下,土体湿润或发软,有水渗出的现象称为渗水。渗水也叫散浸或泅水,是堤防常见的险情之一。★抢护原则:以“临水(河)截渗,背水(河)导渗”,减小渗压和出逸流速,抑制土粒被带走,稳定堤身为原则。

★抢护方法:临河截渗(黏土前戗截流、桩柳(土袋)前戗截渗、土工膜截渗);反滤沟导渗的航宽和航深按航运部门的要求而定。

城市社会学考试重点 篇2

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专委会统计, 目前全国既有建筑面积为430亿m2, 其中公共建筑面积占1/2以上, 节能达标率均不足10%。在住建部此次初步确定的近40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中, 以每座重点城市未来2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面积400万m2来计算, 市场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左右。

多位相关部门人士近日表示, “十二五”期间, 公共建筑被确定为节能降耗主要领域。按照近期公布的《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要求, 国家将启动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到2015年, 这些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将下降20%以上。其中, 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将下降30%以上。

城市道路勘察的关键与重点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管线;工程勘察;关键与重点

The key and point of the city road investigate

Guan Qian-jun

(Taiyuan city design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f the municipal services engineering Taiyuan Shangxi 030002)

【Abstract】Because the city road investigate of special,according to it performance of relevant norm,discuss city road to investigate medium investigate to explore point of the cloth establish,investigate a technique request and old road reformation investigate of key and point,investigate by the norm and the perfect city road.

【Key words】City road;Pipeline;The engineering investigate;Key and point

1.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投资额度最大的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与改扩建城市道路也越来越多。原来,大多数人认为,道路勘察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是越来越多的工程实例说明,只有前期认真做好道路勘察工作,才能控制整个工程造价,才能不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问题而发生设计变更,才能保证道路的质量。本文即是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道路勘察工作的经验,对城市道路勘察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城市道路勘察的关键与重点。

2.城市道路勘察的特殊性

相比工民建工程勘察,城市道路勘察是线性勘察,勘察的宽度较窄,长度较长,往往跨越多个地貌单元,地层岩土性状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均较大,往往要进行分段评述。勘探点间距较大,勘探深度较小。

相比公路工程勘察,城市道路勘察一般不需要进行选线,因为城市路网规划已确定了道路走向,或者是旧路改造即在原有道路上进行。和公路不同的是,城市道路下埋设有各种市政管线,勘察时要兼顾进行管道勘察。城市道路勘察一般不涉及边坡与路堑勘察,也不进行筑路材料场地的勘察。勘探点间距较小,勘探深度较深。

3.城市道路勘察执行的规范

城市道路勘察由于其特殊性的存在,除了執行《市政工程勘察规范》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外,还应执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等。因为路基土的定名要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涉及到路基边坡防护与路堑时要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进行地震液化评价时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湿陷性评价时要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4.勘探点布设的关键与重点

4.1 勘探点的位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勘探点应沿道路中线布置,当条件不许可时,勘探孔移位不宜超出路基范围。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宽度的不断增加(一般均大于30m,或者50m、80m,还有超过100m),此规定明显不合适宜,笔者认为,勘探点位置应沿道路两侧与中心交错布置,这样才有可能发现路基下的异常。

4.2 勘探点的间距。《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勘探点间距应根据场地类别与道路等级综合确定,其范围一般介于100~400m之间,由于道路下往往将埋设各种地下管线,所以我们还应兼顾管道勘探点间距的有关规定,管道勘探点间距是根据场地类别与管道的开挖形式综合确定的,其范围一般介于60~500m之间。所以,勘探点间距确定时,我们要依据场地类别与道路等级、管道开挖形式综合确定。另外,当勘探过程中揭露有厚层的填土,或者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时,应加密勘探点,因此勘探点间距应根据勘探资料,随时调整,切不可按照统一间距进行到终点。

4.3 勘探点的深度。《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勘探点深度宜达到设计路面以下2~3m,实测地下水位的钻孔应达到初见水位以下0.5m,而管道勘探深度要求达到管底设计标高以下1~3m,所以两者深度要结合考虑,避免勘探深度不够而重复工作。城市道路由于长度较长,地形也相对复杂,某些地段可能存在有大的挖方或填方,对于挖方段应特别注意,防止勘探点深度较小,达不到设计路面以下2~3m或管底设计标高以下1~3m,因此勘察前应提前从设计部门搜集整个道路与管线的纵断设计图纸,明确各段的道路设计标高与管底设计标高,并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上标识,由此来进一步核实各勘探点的深度。另外,当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仍未揭穿填土时,应进一步加深勘探点深度,适当钻穿填土层。个别勘探点要进行地震液化评价时,要满足不小于设计路面下15m或20m的深度要求。如果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布置探井时,探井挖深尚应满足现行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对湿陷性评价要求的规定。

4.4 勘探点的类型。《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规定,所有的勘探点均应采取土试样,这是因为道路工程要进行各地段路基湿度状况的判别,只有采取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才能确定。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的钻孔,可选择整个勘探点总数的1/2~1/3,或满足抗震规范需要的液化评判的要求。

5.勘察技术要求的关键与重点

5.1 取样间距。《市政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在路面设计标高以下1.5m之内,取样间距为0.5m,其下可适当放宽,这也是因为道路工程要进行各地段路基湿度状况的判别,而判别的深度是路槽以下0.8m,考虑到毛细水的作用,将路面设计标高以下1.5m确定为对路基影响最大的深度,在此间距内缩小取样间距,增加取样数量,可以对路基土的湿度状况进行准确的判定。当然,如果此深度内是杂填土或是不能采取原状样的砂土或碎石类土,此间距可放宽。

5.2 地下水。由于勘探深度较小,城市道路勘察中地下水的类型往往是浅层滞水或潜水。地下水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对管道基槽的开挖、支护与降水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地下水位的测定,在城市道路勘察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准确测定各勘探点所揭露地下水的初见水位与静止水位。

5.3 环境介质的腐蚀性。地下水以及地下水位以上的土体等环境介质一般不会对道路路基产生影响,但是对管道会产生重要影响,因为管道长处于地下水位中或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体中。因此,对管道埋深范围内的地下水或地下水位以上土体等环境介质对管道材料的腐蚀性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腐蚀性应按照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所要求的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分析与评价。

5.4 室内试验。对于城市道路工程勘察来说,为划分路基土类别和确定土基的干湿类型,对细粒土应做天然含水量与液塑限试验,对粗粒土来说应做颗粒分析试验。在此应特别注意与工民建勘察土质定名不同,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细粒土分为低液限(液性指数小于30)、中液限(液性指数介于30~50之间)与高液限(液性指数大于50)三种,常见的定名有低液限粉土、中液限粉质粘土与高液限粘土等。另外,对无试验资料的特殊性土或特殊工程,应采取路槽以下80cm深度内的土试样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与土基的回弹模量试验。

对于管道工程勘察来说,除了进行上述道路工程勘察的土工试验外,尚应测定土的密度、比重,并对管道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样进行剪切试验与渗透性试验。

6.旧有道路改造勘察的关键与重点

旧有道路需要进行拓宽、补强或加固时,当缺乏勘察资料时,应进行重新勘察。除了上述的勘察关键与重点外,尚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旧有道路下,往往存在有许多旧有的并正在使用的地下管线,如雨水、污水、自来水、煤气、电力、通信等,勘察时应提前搜集有关管线资料(管线位置走向、埋深、管径等),并与各业主单位联系,以防止野外勘察时钻孔对各管线造成影响,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勘察野外钻探时,要特别注重查明原路的路面结构组成,确定各结构层的厚度、材料组成与完整程度等,给设计人员提供其是否可以利用的充分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文章编号]1619-2737(2009)02-19-015

城市社会学考试重点 篇4

1.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由五个基本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1.3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结论:

(1)当X为正数时,X原=X补=X反;

(2)当X为负数时,X原的符号位为1,数值位与真值中的数值位相同,X反的符号仍为1,数值位由X原按位取反,而X补则等于X 原除符号位外求反加1,即X补=X反+1。(3)对于+0和-0其表示方法为: [+0]原=000...0 [-0]原=100...0 [+0]补 =[-0]补 =000...0 [+0]反=000...0 [-0]反=111...1 字长为n:原码表示范围:-2(n+1)+1~2(n-1)-1

补码表示范围:-2(n+1)~2(n-1)-1 国标码=区位码+2020H 内码=国标码+8080H 1.6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在采用原码时符号位不能参加运算而在采用补码时,数的符号位可以参加运算。

逻辑运算的特点是按对应位进行,对其他位无影响,因此不存在算术运算中的进位、错位及溢出等问题。

逻辑非

逻辑和

逻辑异或(不同为1,相同为0)1.7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硬件系统: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I/O接口、总线、电源的、I/O设备 总线结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等三部分。

数据总线的特点是双向、三态,地址总线的特点是单向、三态,而控制总线有单向、双向,三态,二态等不同情况,是其中较为复杂、灵活,功能又最强的一类总线。2 软件概念扩数据结构

2.1软件及其发展

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所有物理设备的总称。

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计算机程序以及开发、使用、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与数据的总称。

目前常用的三种软件开发技术:1.结构化方法;2.快速原型法;3.面向对象方法。

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四种方式:数据处理、信息处理和智能处理。2.2算法及其描述

算法具有的特性:1.有穷性;2.确定性;3.可行性;4.输入;5.输出。

在算法正确的前提下,评价一外算法的标准是:时间量度和空间量度。

一个好的算法应具备的条件有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高效性。2.3 操作系统的概念

WINDOWS发展历程和技术特征: 1.01

平面窗口

2.0

重叠窗口,动态数据交换 3.0

支持扩展内存,支持多任务 3.1

对象链接和嵌入,多应用集成 3.2

中文版

独立操作系统,开始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 98

提供Internet Explorer上网软件 2000

加入WINDOWS NT多环境方式

操作系统管理的硬件资源可分为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2.4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的概念

编译程序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其中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目标代码生成是必需的阶段。

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解释程序不生成目标程序。编译程序不需内存,而解释程序必需内存,且比较慢。

把汇编语言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要经过汇编过程。

编译程序出现在计算机时期是: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包括:

1.二叉树的

从单道批处理系统到多道批处理系统,其必要的硬件条件是:中断技术和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操作系统是程序的集合;

分时系统中的I/O设备不是分时运行的;

实时系统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及时响应外部的信号请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处理,以保证被控制对象的工作正确可靠。

3.2 处理机管理及进程控制与调度

若多个进程同时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就称作程序的并发执行。

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段在给定的数据空间上的一次执行过程。

进程具有五大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结构性。

进程的基本状态: 就绪状态;执行状态;等待状态。

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与硬件紧密相关的部分称作操作系统的内核。

内核中通常包括中断处理、进程管理、资源管理中的基本操作。

进程调度:优先级数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方法

分时操作系统一般用的进程调度方式是:时间片轮。3.3 进程同步与通信

死锁产生的4个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2)正在作用的资源不可剥夺;3)请求和保持;4)环路等待。

不同进程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不同;

进程同步是指某些进程在逻辑上的相互制约关系;

有序资源分配法能破坏死锁4个必要条件中的环路等待条件,因此可以预防死锁的发生。

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低级进程通信原语。

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任何一个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调用P操作,在退出临界区时应调用V操作。

在P、V操作中,信号S的物理意义是当信号量S值大于零时表示可用资源的数目,当信号量S值小于零时,其绝对值为因请求该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目。3.4 作业及其管理

作业的状态:进入、后备、运行、完成。

最有利于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作业调度算法是:短作业优先。

计算型作业的优先权通常应低于I/O型作业的优先权。

作业控制块(JCB)是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3.5 常规的存储管理方法

存储管理主要是对主存储器(即内存)的管理。

存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存分配;2)地址转换;3)内存保护;4)内存扩充。

多用户系统的存储器管理——分区式分配

根据内存分区方式的不同,分区式分配又可分成固定式分区、可变式分区、可重定位分区。

固定式分区分配会产生用户作业占用区内的存储碎片;可变式分区分配减少了碎片,提高了主存利用率,但仍未避免碎片问题;可重定位分区觖了这个问题。

分区的存储保护常采用界限寄存器和存储保护键两种方法。

采用界限寄存器方法实现存储保护时,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分别存放作业的起始地址及作业的地址空间长度。

地址重定位是将目标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主存空间的物理地址;

把作业装入内存并随机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静态重定位,而在作业执行期间,当访问到指令或数据时才进行的地址变换称为动态重定位。

存储分配是指为多个作业或进程合理地分配主存空间,提高主存的利用率 3.6 虚拟存储管理

在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中,页式分配是把程序的逻辑空间和内存的物理空间按同样尺寸分成若干页,可将程序的分页和内存的页面一一对应起来,便于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减少存储碎片,且在请求页式系统中还可以按需调入页而不要求一次装入整个程序。

页面转换产生的原因就是发生缺页中断时内存中没有空闲块,无法装入新的页因而需要换出某页,以便装入新页。

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优点是:消除存储空间碎片。3.7 设备管理

通常把中央处理机CPU和内存储器(主存)以外的所有设备都叫做外围设备。设备管理中通常对顺序存取设备以独立方式

使用,对随机存取设备以共享方式使用,在应用假脱机技术的系统中,实现虚拟设备的管理方式。

通道是提供内存和多个外围设备之间的一条公共通路。

缓冲技术用以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假脱机技术是通过在辅存中开辟专门的输入输出缓冲区来模拟实际的输入输出设备。

假脱机技术的引入解决了CPU与慢速字符设备速度不匹配、多个用户程序同时运行时争夺输入输出设备等问题。

块设备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可寻址的,即能指定输入时的源地址和输出时的目标地址。

共享设备必须是可寻址的并可随机访问的设备。3.8 文件和文件系统

文件是一个具有符号的一组相关数据信息的序列,或者说是数据的有组织的集合。

从操作系统角度看到的文件,包含文件控制块FCB(文件目录项)和文件体两部分。

按文件的物理组织结构,可将文件分成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直接文件。

按逻辑结构文件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两大类,即记录文件和流式文件,UNIX操作系统中文件采用流式文件,作为文件系统管理的对象,这也是该操作系统的特点之一。3.9 文件的目录结构和存取控制

一级文件目录要求文件名与文件之间有一对应关系,即不允许出现同名文件。

二级文件目录分成主文件目录(MFD)和若干个用户文件目录(UFD),实现了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取相同的文件名。

文件的存取控制就是文件保护,一方面对用户文件提供安全保护,另一方面对共享文件提供存取控制。3.10-11 用户界面/几个常用操作系统简介

用户与操作系统直接接触的部分是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又称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主要有如下形式:键盘命令,程序调用(系统调用)、图形界面。

DOS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MS-DOS为用户提供了两类接口,即键盘操作命令和系统功能调用。

UNIX操作系统的结构是按照核心扩充法来设计的。

UNI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其主要原因是:C语言编程。3.12 新型操作系统综述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并行性;机间通信与同步;可重构性。

网络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网络通信;资源管理;提供多种网络服务;提供网络接口。

分布式操作系统强调的是功能和任务的分布。它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分布性;自治性;模块性;并行性。

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原语。

操作系统为程序员提供的接口是系统调用接口,为一般用户提供的接口是命令界面。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偏软复习笔记5——数据库系 4 数据库系统 4.1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结构分为三级:用户级;概念级;物理级。

通常数据库语言必须包括两大部分:数据描述语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 DDL)和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数据描述用于定义数据库的各级模式;数据操纵语言用于操纵和处理数据库数据,可分为检索操作和存储操作。

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就是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共享。

数据库管理员(Data Base Administrator, DBA)主要负责全面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具体地说,是定义数据库,对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进行监督、控制,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改进。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由存储管理器和查询处理器两大部分组成。4.2 数据模型

数据的描述有两种形式:物理数据和逻辑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就是实现它们相互间的转换。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就是目前在数据库系统中作用的3种基本数据模型。

在层次模型中实体间的联系是用树开结构来表示的;在网状模型中实体间的联系可用图来表示;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之间的联系是用二维表格表示。

4.3 关系代数(会运用各种法则计算)

4.4-6 函数依赖和规范化/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库设计(识记)

函数依赖有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统,通过与原型交互及早发现需求的缺陷;设计人员也可检查设计的可行性。

快速原型法适于开发需求不确定性高的系统。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开发的系统有较好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充性。

面向对象法由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组成。面向对象法的最主要特征是整个生存周期相同的概念、表示法和策略,即始终围绕着对象。面向对象法通常从3 个不同的方面建立一个系统模型,这就是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5.4 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概念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时,采用有基本手段是:分解和抽象。

需求说明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1)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2)一本数据字典;3)一组小说明;4)实体联系图或其他表达数据分析结果的文档;5)系统开发计划,确认测试计划,初步用户手册。

系统的需求说明书中用于表达系统逻辑功能的文档是: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本数据字典、一组小说明 5.5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描述系统逻辑功能的图形工具,它是仅用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是数据在系统内的逻辑流向和数据的逻辑处 理。

数据流图的4种基本成分:1)外部项、2)处理、3)数据流、4)数据 存储。

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数据及其变换的图形表示。在数据流图上不允许出现控制流。

数据流图的作用是:表达系统和逻辑功能。系统流程图是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程序流程图是控制结构的。5.6 数据字典

数据描述是数据字典的最主要的任务,包括数据流、数据存储以及组成数据存储的数据元素(数据项)的描述。

数据字典的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它也可能是开发数据库的

模块内聚度从高到低划分成如下的几个等级:1)偶然内聚;2)逻辑内聚;3)时间内聚;4)过程内聚;5)通信内聚;6)顺序内聚;7)功能内聚。5.10 功能分解和模块设计策略

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主要是通过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5.11 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需通过识别与筛选对象、确定属性、定义操作、明确继承关系、建立实例联系和消息路径等过程,完成对象分析并建立模型。5.12 面向对象设计

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常用准则:1)一致性;2)减少步骤;3)及时提供反馈信息;4)提供撤消命令;5)减少或无须记忆;6)易学并提供帮助功能;7)富有吸引力。

用户界面的设计策略与步骤:1)对用户分类;2)描述用户;3)设计命令层次并进行优化;4)设计界面细节;5)增加用户界面专用的类与对象;6)利用快速原型演示改进界面设计。

任务管理是系统设计目标的体现。

面向对象设计时,对象信息的隐藏主要是通过对象的封装性实现的。

面向对象设计模型OOD,由主体部件(PDC)、用户界面部件(HIC)、任务管理部件(TMC)和数据管理部件(DMC)四部分构成。

5.13-16 测试和测试目的、步骤和方法等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的错误。

软件集成测试工作最好由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承担,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

全局数据结构的错误通常在集成测试步骤中发现。

软件测试时,正确的测试次序是:模块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

测试的基本出发点是:使用最少的测试,暴露尽可能多的错误。

采用白盒法测试模块(程序),应根据内部逻辑结构。

采用黑盒法测试程序是根据程序的功能说明。

5.17-19 维护和维护的内容、维护过程和可维护性、软件质量标准

维护的内容一般包括:1)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的含义是为使软件在改变的环境下仍能使用所进行的维护。

软件维护指的是:对软件的改正、适应和完善。

软件的可维护性可以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修改软件有难易程度。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可修改性。

软件的质量标准一般定义为:可靠性、可维护性、效率、可通信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6 计算机网络

6.1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一种是根据覆盖范围与规模。

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1)线路交换网络;2)报文交换网络;3)分组交换网络;4)混合交换网络。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星型网络;2)树型网络;3)环型网络;4)总线型网络;5)网状型网络。

按网络控制方式分类:1)集中式网络;2)分布式网络;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1)广域网;2)局域网;3)城域网。6.2数据通信和信息交换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数据传输系统,把计算机和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通信的系统。

分组交换的优点:1)加速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2)简化了存储分组的处理过程;3)减少了出错率和重发信息量;4)适于采用优先权策略。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采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是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和无连接的分组交换。6.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含有语法、语义和同步3 个要素。

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称为实体,在协议的控制下,它们之间进行信息传递。6.4-6 局域网、网络互联、互联网

所谓网络互联,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通过设备相连接,以构成更大范围的网络,实现数据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

网络互联必须通过网络互联设备互联才能实现,这种互联设备又称中间设备(中继系统)。根据所在层次不同中继系统大致分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4类。

转发器只能用于同种网络间物理层信息的接送;网桥仅用于局域网间的连接;路由器,当互联的网络数目很多,或者在将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时,可采用路由器实现;网关用于互联不同类型的网络,一个网关仅用于两个网络间的连接。

一台主机的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把IP地址的

路基路面考试重点 篇5

1、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

承载能力;稳定性(包含路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

2、填方路基结构0~30cm范围称为上路床,30~80cm称为下路床,80~150cm称为上路堤,150cm以下称为下路堤。

3、路拱横坡度的选择要求:有利于行车平稳和有利于横向排水。

4、路面结构的分层:面层、基层和路基(垫层)

分层原因: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结构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因此,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通过对沥青路面结构应力计算结果可以发现,荷载作用下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小,水平拉应力一般表现为表面受压和地面受拉,剪切应力先增加而减小。各分层应具备的作用:

(1)面层:较高的结构强度;较高的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很好的温度稳定性;表面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2)基层(抗疲劳):基层是路面结构中承重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较好的平整度,保证基层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3)垫层:主要功能: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将基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少路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5、公路自然区域划分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6、土的划分:

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形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含量的情况分: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

7、路基土的工程性质:

(1)巨粒土: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用以填筑路基,也可用来砌筑边坡。

(2)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密实度好,强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用来填筑路基,铺筑中级路面,经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高级路面的基层、底基层。(3)砂土:无塑形,透水性强。

(4)砂性土: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都很好,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5)粉性土:属于不良的公路用土,必须用粉性土进行填筑路基,应采取技术措施改良土质并加强排水、采取格力水等措施。

(6)粘性土:在适当含水率加以充分压实,并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筑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8、土的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为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c1、c2和c3划分。

稠度定义:土的含水率与土的液限L之差,与土的塑限p和液限L之差的比值。即:

c式中:c:土的稠度;

L:土的液限;

:土的含水率;

p:土的塑限;

L

Lp9、路基临界高度: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的高度。

10、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z与路基土引起的垂直应力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1/10时,该深度Za范围为路基工作区。路基工作区Za:Za3KnP

式中:Za:路基工作区深度;

K:系数,取0.5;

P:一侧轮重荷载;

:土的重度;

n:系数,n=5和10;

11、土的受力特性:

(1)初始线模量:应力值为零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

(2)切线模量:某一应力级位处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反应该级应力处应力-应变变化的精确关系;

(3)割线模量:以某一应力值对应的曲线上点同起始点相连的割线的斜率,反应路基土在工作应力范围内的应力-应变的平均状态;

(4)回弹模量:应力卸除阶段,应力-应变曲线的割线模量 前三种模量中的应变值中包含残余变量和回弹应变,而回弹模量仅包含回弹应变,它部分反应了土的弹性性质。

12、重复荷载对路基土的影响:土体逐渐压密,荷载的重复作用造成了土体的破坏。

13、路基的承载力参数(1)路基回弹模量(E)

能较好的反映路基所具有的部分弹性性质。常用圆形承载板加载卸载法测定,测定时采用逐级加载-卸载法,每级增加0.05MPa。(2)路基反应模量【温克勒路基模量】(K)温克勒地基又称稠密液体地基。路基反应模量K值相当于该液体的相对密度,路面板受到的路基反应力相当于液体产生的浮力。

用承载板实验确定,载荷一次加载到位。(3)加州承载比(CBR)

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以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它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百分比)

14、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

(1)路基沉陷:路基填料(主要指填土)选择不当、路基压实不足、填筑方法不合理;(2)路基边坡塌方;(3)路基沿坡面滑动;

(4)其他病害:冻胀、翻浆、较大自然灾害造成路面结构的破坏;

15、路基病害的防治:(1)设计: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并于线形相结合,绕避危险地质构造、避免深挖高填,乌发避免时应进行稳定性分析,检测其安全。

(2)排水: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应适当抬高路基,正确进行排水设计,设置隔离层、隔温层和砂垫层。

(3)施工:选择良好的路基填料,必要时进行稳定处理,按正确的填筑方式施工,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

(4)防护和支挡:在以上技术措施无法保障特殊工况路段的安全稳定时,需要考虑设置路基防护和支挡。

16、软路基的临界高度Hc:指天然地基状态下,不采取任何加固措施,所容许的路基最大填土高度。

17、挡墙墙背:

按墙背倾斜方向不同,分为: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和横重式。

通过分析仰斜、垂直和俯斜三种不同墙背所受的土压力可见,仰斜墙背所受的压力最小,垂直墙次之。

18、增加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

(一)增加抗滑稳定性 1)设置倾斜基底; 2)采用凸榫基础;

(二)增加抗倾覆稳定性 1)展宽墙趾;

2)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 3)改变墙身断面类型;

19、轴载谱:各级轴载所占的比例组成

20、轮迹横向分布:沥青路面称为车道系数,水泥混凝土路面称为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横向分布力

21、轴载换算:

(1)轴载换算方法基本原则

不同轴载在同一路面结构上重复作用不同次数之后,使路表弯沉值、底层拉应力或拉应变达到同一极限状态。在一定轴载条件下,不同轴载间对路面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换算。在换算时应遵循两个原则:

a、换算以达到相同临界状态为标准;

b、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标准进行换算,由换算所得轴载作用次数所计算的路面厚度应相同。

(2)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方法

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用BZZ-100表示。路基作用的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轴载按照以下方法换算为标准轴载。以设计弯沉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的轴载换算:各级轴载Pi的作用次数ni均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PNsC1C2ni(i)4.35

Pi1式中:Ns:以弯沉为指标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标准轴载(kN);

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C1:轴数系数;

C2:轮组系数,单轮组6.4,双轮组1,四轮组0.38;

当轴间距>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进行计算,此时轴数为m=1;当轴间距<3m时,按双轮或多轮组进行计算,轮轴系数为:

KC111.2(m1)

式中:m:轴数;

以半刚性材料层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指标的轴载换算方法为:各级轴载Pi的作用次数ni均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PC1C2ni(i)8 NsPi1式中:

KNs:以弯拉应力为指标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标准轴载(kN);

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轴数系数;

C1:轮组系数,单轮组18.5,双轮组1,四轮组0.09;

C2当轴间距>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进行计算,此时轴数为m=1;当轴间距<3m时,按双轮或多轮组进行计算,轮轴系数为:

C112(m1)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轴载换算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的单轴-双轴作为标准轴载。不同的作用次数按下式换算为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Pi16NsN()i100i1n式中:Ns: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Pi: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级轴载的总重(kN);

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Ni: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22、疲劳曲线是将重复应力r与一次加载破坏的极限应力比值(应力比)或重复应变r作为纵坐标,绘制出rf或r与重复作用次数Nr的关系曲线。

23、碎、砾石材料的应力-应变特征

碎、砾石材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应力-应变的非线性性质,回弹模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竖向和侧向应力大小的影响。

24、颗粒材料的模量取决于材料的级配、性状、表面构造、密实度和含水率等。(颗粒材料模量的特点)

25、石灰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离子交换作用、结晶作用、火山灰作用、碳酸化作用。水泥稳定基层强度形成原理:水泥的水化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化学激发作用、碳酸化作用

26、石灰土基层的缩裂防治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防治缩裂的措施:(1)控制压实含水率;(2)严格控制压实标准;

(3)温缩的最不利季节是材料处于最佳含水率附近,且温度为0~-10℃。因此施工要在当地气温进入0℃前一个月结束,以防止在不利季节产生严重温缩;

(4)干缩的最不利情况发生在石灰稳定成型初期,因此要重视初期保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严防干晒;

(5)石灰稳定土施工结束后要及早铺筑面层,使石灰土基层含水率不发生大变化;(6)在石灰稳定土中掺加集料;

(二)防止基层裂缝的反射措施:(1)设置联结层;

(2)铺筑碎石隔离过渡层;

27、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1)制备同一种土样、不同石灰剂量的石灰土混合料;

(2)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压实密度,至少做三个不同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3)按最佳含水率与工地预期达到的压实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做平行实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4)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8、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

(1)裂缝:按其成因不同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2)车辙(3)松散剥落(4)表面磨光

29、沥青路面的分类(1)按强度构成原理:密实型、嵌挤型;(2)按施工工艺:层铺法、路拌法、厂拌法;

(3)根据沥青路面技术特性: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3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以间断级配的集料为骨架,用改性沥青、矿粉及纤维素组成的沥青玛蹄脂为结合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形成的一种构造深度较大的抗滑面层。具有抗滑耐磨、空隙率小、抗疲劳、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的优点。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重要公路的表面层。

31、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征

按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原则的不同,其结构分为按嵌挤原理构成的结构和按密实级配原理构成的结构。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三种类型:密实悬浮结构、骨架空隙结构、密实骨架结构。

32、沥青的劲度模量:一定时间(t)和温度(T)条件下,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书P.325详细了解)

33、车辙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1)失稳型车辙:由于沥青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内部材料流动,产生横向位移而发生,通常集中在轮迹处。

(2)结构型车辙:由于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永久变形而形成,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传递到面层而产生。

(3)磨耗型车辙:由于沥青路面结构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地损失而形成,尤其是汽车使用了防滑链和突钉(胶钉)轮胎后。

34、疲劳试验:采用控制应力和控制应变两种加载模式。

35、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气候分区的划分指标:高温、低温、雨量。

36、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1)沉陷;(2)车辙;(3)疲劳开裂;

(4)推移:在车轮的垂直力和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面层可能产生的最大剪应力max,应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剪应力R,即:maxR。

37、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采用设计弯沉作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除了按弯沉设计路面结构之外,还须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拉应力的验算。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尚须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剪应力验算。

38、弯沉指标:表征路面结构在设计标准轴载作用下垂直方向的位移,体现路面结构的总体刚度。在荷载和土基支承结构相同的条件下,弯沉越小表明路面层总体刚度越大,其抗变形能力强;在荷载和路面结构相同的条件下,弯沉的大小也能表征土基支承的强弱。

39、水泥混凝土横向接缝分:缩缝、胀缝和施工缝,横向缝是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接缝。胀缝:缝内应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军事理论考试重点 篇6

国防的概念: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字起源《金文考录》记载:国字源于“或”字,“或”者“邦”也,“邦”者“国”也。“國”小口指人口,戈指守卫,大口指疆域,大口下的一横指国防。

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960,又是海洋大国300,总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

我国共56个民族,人口100万以上19个,10~100万15个,不足10万22个

国家利益最根本的是生存与发展两大方面,按内容分为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政治利益主要是谋求巩固完善和发展有利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力求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居核心地位,是整个国家利益的物质基础。

文化利益包括传播民族文化,防止国外腐朽思想侵蚀,保持民族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发展中的新观念与理想等。

国家安全是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分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

传统安全主要指军事安全

非传统安全:冷战结束后,分为5个方面

1.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安全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大规模传染性疾病问题等

2.一国社会内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甚至是整个国际社会,如经济危机、难民问题、社会危机、人权问题等。

3.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活动,如跨国毒品走私、贩卖人口、国际洗钱活动、非法移民等。4.类似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对国际社会的冲击。

5.全球化及科技发展带来的安全脆弱性,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问题等。

国防与国家:二者休戚相关,分为三个方面 1.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题 2.国防是国家利益安全的重要保障 3.国防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防的基本典型:扩张型国防,是以国家安全和房屋需要为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别国侵略、颠覆和渗透。

联盟型国防,如 一元体美日韩(扩张型),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自卫型)。中立型国防,完全不设防或全民防卫来保障本国的安全。

自卫型国防,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制度和政策决定我国的国防为自卫型。国防的基本特征: 1.国家利益的整体性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国防的历史内涵

中国古代国防:始于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止于 1840年的鸦片战争。

古代的兵制建设:商朝已有固定的编制——王师“王作三师:左、中、右”。西周出现常备军“宗周六师,成周八师”。

春秋战国出现军的编制,左、中、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每军战车两百乘。

西周时期的主要兵种是车兵,战国时步兵成为独立兵种,后又产生建制骑兵,有些诸侯国还拥有水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拥有统一的军队,并形成了由京师兵,郡县兵,边兵组成的武装力量体制。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1)边防建设:万里长城,沿着长城一线设置重镇,驻守重兵如 九镇、三关。

(2)海防建设:明朝初期,朱元璋开始在沿海设置卫、所,建立水军,有效防御了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入侵和骚扰。

清朝前期,逐步将沿海建成炮台要塞式的防御体系。海岛、海口、海岸、江防等要塞。

中国古代国防思想:

(1)兵者,国之大事

兵家学派创始人孙武所著《孙子兵法》被后人奉为“兵书圣典”。(2)寓兵于农

在《汉书》、《六韬》、《兵制》中多有著述。(3)足食,足兵,民信

出自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4)以仁为本,以战止战

出自司马穰(rang)苴(jv)《司马法》(5)屯垦戍边

中国古代加强边防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国古代国防思想的局限性:重防非公,重陆轻海

重防非公,“帥”字左边城墙,右边将领即古代的军事长官主要以指挥防御为主 长城反映了农业民族的封闭心态和中原统治者偏爱防御的心理。

中华文明是根植于土地的农业文明“耕而食,织而衣”以农富国的思想突出,而对开发海洋则缺少积极动力。

对中国古代统治者而言,其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统治者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内治和对少数民族的防御上。明朝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扬国威

清朝后期的国防:是一部“有国无防”遭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虎门销烟

1838年四、五月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237万斤鸦片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借口鸦片《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借口“亚罗艇事件”“马神甫事件” 道光皇帝“无人无兵无船,奈何,奈何?”《天津条约》

中法之战 1884至1885年法国对我国西南地区发动战争,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 甲午战争 1894至1895日本发动借口清朝出兵朝鲜《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入侵战争1900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发动借口镇压义和团《辛丑条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五次战败,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7亿两 民族英雄: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丁汝昌、龚自珍、孙中山

民国时期的国防:1911年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军将大连和旅顺称为“关东州租借地”,又占据着从长春至旅顺的铁路作为插入东北腹心的“国中之国”。

1914年,英国在印度召开所谓“中英藏会议”,私下划定“麦克马洪线”割取西藏近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 和青岛(原是德国侵占)

1918年段祺瑞又签约,将我国东北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并由日本掌握中国军队的训练权和检查权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袭击沈阳的“九一八事变”,随之日军占领东北三省。1933年春,日军从东北入侵热河和冀东,最终国民党签订塘沽停战协定,日军深入华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就此开始

1945年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使面积达157万平方公里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脱离中国而独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八年抗战期间在敌后战场共歼灭日军52.7万多人,歼灭伪军118.6万余人,解放国土近10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亿2千5百多万人,后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四年的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即富国是强兵的基础。

(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国防能否巩固。

(三)保持忧患意识是国防发展的前提

(四)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特点:创造性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践性 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代表性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重要性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涉及方面:(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历史地位:

1、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2、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

3、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产生时期:1927.8-1935.1

1、接受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掌握和影响了部分武装力量

2、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上山和绿林好汉交朋友,当革命的山大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随着秋收起义部队与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顺利会师,毛泽东又创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二)形成时期:1935.1—1945.8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胜利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8《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8《论持久战》

(三)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至今

在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得到全面发展

1、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2、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

3、建立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

4、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

分为5点: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 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国防建设理论 分为3点:

(1)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2、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一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二是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

三是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即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所进行的革命战争的指导艺术和方法。它是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的结晶,体现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我军克敌致胜的法宝。战略: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6、三种作战形式(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

7、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8、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

9、战争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战术:

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经略中原战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因时用兵,因地用兵(东北地区战略部署),因敌用兵(朝鲜战争零敲牛皮糖战术),因己用兵(择其优避其弱,知人善任择优选将,彭大将军指彭德怀),因势用兵(淮海战役刘伯承: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一是重点用兵—牛刀战术

二是后发制人—毛盘老鼠战术(刘伯承提出)三是击其要害—虎口拔牙战术

陈毅: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击毙张灵甫时)四是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叫花子打狗战术

周边安全环境

是指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包括与相邻国家的矛盾冲突,边界纠纷争议,特别是有无对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约瑟夫·奈表示:安全环境就像氧气一样,平时感觉不到存在,失去时才知道重要

我国对于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视

习近平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 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 作风优良,是强军之基

构建新的作战指挥体系:军委→战区→部队 构建新的领导管理体系:军委→军种→部队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当兵打仗,养兵打仗,练兵打仗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担忧

麦金德·H·J:在国际竞争中,接壤国家越多越不利

我国陆地概况 边境线2万2千公里 陆邻14个国家: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尼亚、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我国海域概况 海岸线1万8千公里 海邻8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总体特点邻国众多,边界线长,不利因素多 我国周边主要战略方向:

一、东北亚方向—朝鲜半岛及日本

朝鲜半岛局势:朝鲜半岛军事对峙、美日韩联合军演、金正恩签署反击作战计划、朝核问题 日本的新动向(主要讨论钓鱼岛问题)

其一,钓鱼岛的军事价值(可打破美国用岛链围堵中国战略)

其二,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第一阶段1894年《马关条约》割让 第二阶段1945年日本投降《波茨坦公告》签订未要求日本归还钓鱼岛、1972年中日建交表示把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机会留给后人

其三,钓鱼岛问题**再起原因①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崛起兴风作浪 ②日本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③美国煽风点火

日本采取行动妄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和平宪法

二、北部方向—俄罗斯、蒙古

三、中亚方向—五个斯坦国家

存在三股威胁周边安全环境的势力 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

四、南亚方向—印度

尼赫鲁“我已经占有的地方是我的,我想要侵占的地方也是我的。” “不管地图不地图,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确定边界” 麦克马洪线问题:1914年中英藏会议秘定马克马洪线 1953年印占东线9万平方千米领土,1959年派正规部队接管,同年周总理至信尼赫鲁建议双方部队沿实际控制线后撤20km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现今,12.55万平方公里,印度占领9.20万平方公里

印度长期视我国为主要对手且在军事上为下一场战争做着充分准备

五、南海方向—越南、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 东沙群岛:仅东沙岛露出水面,由台控制 中沙群岛:主体深居水中,无人居住

西沙群岛:1974.1.15海战将入侵越军驱出,现我军驻守 南沙群岛:六国七方(越菲马印文中台),争议严重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战略平衡,军事战略平衡,部署方式平衡 加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 精确制导武器

制导武器,是指制导系统控制其飞行路线,将弹头导向并摧毁目标的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就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直接命中指制导武器的圆概率误差(也叫圆公算偏差,表示符号CEP)小于该武器弹头的杀伤半径。

该武器较普通武器 爆炸威力提高一倍,命中精度提高一倍 一枚精确制导武器的输出相当于35枚非制导武器

案例:1972年越南战场,美军为炸毁越南河内清化桥,损失了18架飞机无果后,使用激光制导炸弹飞机无一损伤完成任务

精确制导武器分为精确制导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导弹:自身具有动力装置

(一)按飞行轨迹继续分为 弹道导弹(进入太空)巡航导弹(不穿过大气层)弹道导弹特点①通常沿预先设计的弹道飞行 ②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 ③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 ④通常采用多级火箭发动机

举例:美国“民兵”Ⅱ导弹、俄罗斯“白杨”M导弹、中国DF-31导弹 巡航导弹特点①可一弹多用,通用性强 ②机动灵活,部署隐蔽,生存力强

③命中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摧毁威力大 ④超低空突防能力强 ⑤价格便宜,效费比高

(二)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继续分为地地导弹、舰舰导弹、地空导弹、舰空导弹、潜地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等

(三)按射程继续分为近程导弹(1000千米内)中程导弹(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8000千米外)

(四)按作战使命继续分为战略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 举例:DF-21反舰导弹,中国东风-11导弹

(五)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

举例:“飞毛腿”地地战术弹道导弹,从地面发射,主要用于地方地面战术目标的导弹,其弹道是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

精确制导弹药:与导弹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自身的动力装置,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 末制导弹药之末制导炸弹:是指由飞机投放后能自动导向目标的滑翔式炸弹,又称制导航空炸弹,西方称其为灵巧炸弹。它是在普通航弹基础上加装制导装置而成。举例:俄罗斯KAB-1500L精确制导炸弹

末制导弹药之末制导炮弹:由地面火炮发射,弹丸带有制导装置的炮弹总称 可分为 激光制导炮弹、毫米波制导炮弹、红外制导炮弹 举例:“红土地”炮弹及激光照射器

末制导弹药之弹道修正炮弹:用卫星定位系统制导的远程炮弹 举例:美国155毫米“神剑”远程制导炮弹

末敏弹药:是一种新型的子弹药技术,能在较小范围内探测目标,沿探测器瞄准的方向发射弹丸进行攻击。举例:美国集束炸弹,末敏地雷

末敏弹药的母弹可以是炮弹也可以是火箭,母弹是按常规方式发射,飞至目标其上空时母弹开仓抛出子弹药,子弹药出仓后是旋转的,在下落过程中用减速伞和其他方法控制其转速和下降速度。

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

1.命中精度高:目前,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概率可达80%以上,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其圆概率偏差约在2米以内,基本上实现了零误差

举例: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2枚“斯拉姆”空地导弹从一个洞中穿入击毁伊拉克的一座发电厂。

英国的F-117投弹误差1~2米,F-105D投弹误差100米,B-17投弹误差1000米 2.远程突防能力强:反坦克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7千米以上 反舰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150至200千米 空地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100千米左右 巡航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2500千米 精确滑翔炸弹能在80千米外投放

3.战场适应能力强:精确制导武器使用比例不断上升

越南战争0.2%、“沙漠风暴”7%、科索沃战争35%、阿富汗战争60%、伊拉克战争68% 精确制导武器既有核装药,又有普通装药;既可作为战略武器,又可作为战术武器;既可在空中发射,又可在陆地上发射;既可在海面上发射,又可在水下发射;既可以突击地面、水面目标,又可以突击地下、水下目标。4.人工智能化水平高 5.作战效费比高

一枚反坦克火箭弹只需一万美元,而一辆坦克则要224万美元 一枚反舰导弹只需20万美元,而一首海军舰艇则要2亿美元。

精确制导武器制导方式

(一)寻的制导:由弹上的导引头探测接收目标的辐射或反射能量,自动形成制导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制导方式。优点:精度非常高,多用于复合制导的末端制导,适合打击运动目标 缺点:攻击距离近。分为主动寻的,半主动寻的和被动寻的。主动寻的制导是由导弹上导引头发出照射目标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导弹发射后,便不需要外界的支援而自动追踪和飞向目标。优点:发射后自动跟踪目标 缺点:作用距离有限 举例:法国AM39“飞鱼”反舰导弹

半主动寻的制导是由导弹外部的照射能源发出照射目标的电磁波,导弹上的导引头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借以导引导弹飞向目标。

优点:弹上设备简单 缺点:依赖外界的照射源载体的活动受到限制 举例:苏联SA-6地空导弹

被动寻的制导没有专用的照射源,由弹上导引头接收目标本身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红外线,借着目标的这些信号导引导弹飞向目标。

优点:发射后自动跟踪目标 缺点:对目标辐射或反射特性依赖较大 举例:美国AGM-88“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

(二)遥控制导: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另外设有指令站,通过不断测量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对导弹发出指令,来修正飞行路线。优点:设备简单,在较短射程范围内可获得较高制导精度 缺点:射程受到跟踪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限制,精度随射程增加而降低。分为波束制导,指令制导(有线电或无线电指令制导)

有限电指令制导优点:设备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攻击距离近,一般在几千米之外 无线电指令制导优点:作用距离比较远,弹上设备成本较低 缺点:易受干扰,而且制导距离越远,精度越低。

(三)惯性制导:是一种自主式的制导方式,是以自身或外部固定基准为依据,导弹在发射后不需要外界设备提供信息,独立自主地导引和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一种制导方式。由于计算机根据惯性测量装置测得的数据和初始条件给出制导指令,因此一般用于攻击固定目标。分为平台式惯性制导与捷联式惯性制导。中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常用该制导方式。优点: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缺点:制导精度随飞行时间(距离)增加而降低

(四)匹配制导:是通过将导弹飞行路线下的典型地貌体征图像与弹上存贮的基准图像作比较,按误差信号修正弹道,把导弹自动引向目标的制导方式。分为地形匹配制导和景象匹配制导。

地形匹配制导:以地形轮廓线为匹配特征,通常用雷达(激光)高度表作为测量装置,把沿飞行轨迹测取的一条地形等高线剖面图与预先存储在弹上的若干个地形匹配区的基准图在相关器内进行匹配。优点:容易获得目标特征,基准源数据稳定,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缺点:不宜在平原地区使用

景象匹配制导:以区域地貌为特征,采用图像成像装置(雷达式、微波辐射式、光学式)摄取沿飞行轨迹或目标区附近的区域地图并与存储在导弹上的基准图匹配。优点:能在平原地区使用 缺点:目标特征不易获得,基准源数据受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够稳定

(五)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工作原理:利用弹载卫星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如GPS系统。最大优势:不受天气影响,甚至可以云层上投放

美国人曾说:“战时关闭GPS服务信号,可以使中国的导弹成为瞎子,失去制导的准星” 五大全球定位系统:GPS系统、格洛纳斯、伽利略、BDS及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独有的报文功能可发送和接受短信)

(六)复合制导:是在导弹飞行的初始段、中间段和末段,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其不同传感器之间有串联、并联、串并联等组合方式。

举例:俄SA-12(斗士)地空导弹:无线电指令遥控制导+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 美“斯拉姆”远程空地导弹:惯性制导+红外成像自动寻的末制导 美ACM空射巡航导弹:惯性+地形匹配+GPS 我国东风-31甲洲际弹道导弹:惯性+星光+北斗导航制导

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原则

1.精选目标体系:其实质是以精确的火力打击对敌方作战体系起关键作用的目 标,从而瘫痪敌作战体系功能。

优先排序:领导机构、生产设施、基础设施、国民士气、武装部队 2.精准高效打击: 是指尽量提高打击精度和毁伤效果;科学选择武器弹药,增

强打击行动的时效性;尽可能少地投入兵力兵器,获取整体作战效益;控制打击强度,做到适可而止。

举例:2008年巴以加沙冲突,以军对作战目标实施精确毁伤

3.全维整体联动: 其实质是分布在不同空间的作战力量和作战要素,通过整体 联动来实现精确制导武器作战效能的精准释放,快速达成作战目的。侦控打评。4.实时精确评估: 指利用各种战场侦察监视系统和武器平台,对精确制导武器 打击效果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监控情况对打击效果进行科学评估,进而实现以打击效果来控制运用精确制导武器作战的进程。

各种侦察雷达、无人机、战场监视系统以及各种先进的传感 器等广泛运用于战场,既增大了战场的透明度,也使对打击 目标的实时监控能力大大提高。

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方式

(1)基于指挥类目标的精确“斩首”,就是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方的军政首脑或高级指挥机关进行毁伤,以达“震慑”敌人之目的。

举例:1991年前苏联分裂后,俄罗斯所属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军民在前苏联空军少将杜达耶夫的带领下宣布独立,实施武装割据,妄图彻底从俄罗斯独立出去。后1996年在车臣附近的俄罗斯“A50”预警机发现杜达耶夫卫星电话的电磁波,随后2架”苏25”战斗轰炸机在离4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两枚“DAB-1200”反辐射导弹,当场炸死了杜达耶夫。(2)基于系统目标的精确“破击”

对基于系统目标的精确“破击”,是指以火力对敌作战体系内各系统的要害部位或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进而瘫痪敌系统的整体功能。

破击指挥系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若能瘫痪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就等于瘫痪了敌人的战场行动依托,进而失去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破坏交通系统:瘫痪敌交通系统,就等于瘫痪了敌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瘫痪其前方后方的基本联系,使其失去战场机动的基本条件,失去活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破坏能源系统:战争中谁能抢占先机打掉对方的能源系统,谁就掌握了战争的 主动,在战略层面上是这样,在战役战术层面亦然如此。(3)基于“硬”目标的精确“强击”

所谓“硬”目标,泛指战场上通过人工建造或利用自然条件具备了坚固防护性能或自身具有坚固抗毁性能的目标。如碉堡、坑道、机场跑道、建筑物、坦克、装甲车、火炮等。以精确火力对敌防御阵地中的坚固目标或防护力强的重型武器等重要目标实施的高强度攻击行动,其目的是通过高强度的火力打击,摧毁敌人的重要设施和武器系统等,削弱敌人的作战能力,为达成政治目的或为占领创造有利条件.。(4)基于运动目标的精确“截击” 运动目标,是指在地面或空中、海上处于运行或飞行、航行中的动态目标。如地面运动坦克、空中飞机、海上舰船等。

空中目标: 对空中来袭目标截击,是以各种防空、航空精确火力打击兵器对 敌空中运动的各种飞机、导弹实施的精确拦击。举例:道尔防空导弹 地面目标: 对地面运动目标截击,就是以各种精确火力打击兵器对地面运动(冲击、反冲击、机动增援、机动退逃)中的敌装甲目标及其他运输车辆实施精确火力拦击,以火力截止或制止敌人机动的方法。水面目标: 对水面运动目标截击,就是以各种精确火力打击兵器对水上运动的各种舰艇进行火力打击。通常运用各种反舰武器打击敌水面舰艇。举例:俄罗斯SS-N-22反舰导弹

精确制导武器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拥有精确作战兵器的一方不再以攻城掠地,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最终目标,而是以通过精确打击手段,谋取有限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利益为战争目的。(1)拓展了现代战场的空间范畴 首先,战场纵深不断增大

其次,战场多维立体特征更加明显

第三,战场前后方的区别进一步淡化和模糊(2)改变了现代战场的时间概念

精确制导武器大量运用于战场,真正体现出了“时间就是战斗力”、“时间就是胜利”的快速作战观点。美国的“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对于活动目标,从召唤火力到第一发炮弹 到达敌人目标的时间不超过20秒;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发射一枚使用地形匹配和数字景象匹配制导的“战斧”巡航导弹的任务规划时间则是22小时。(3)确立了精确作战的主体思想

首先,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 其次,能够快速达成战争目的

第三,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需要杀伤概率提高到100%,弹药需求量降低到20%-30%的空地导弹战斗部;需要可以对付多种目标、抵抗现代化干扰,并使弹药库存需求量降低30%-40%的综合效应自锻破片战斗部;需要小型多用途武器和反装甲武器,用以装备各种新型飞机;需要质量更轻、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的防区外多用途武器。1.增强打击效果

首先,不断提高命中精度

近年来,发达国家正在重点发展合成孔径雷达、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电视成像、激光制导等末制导技术,同时特别重视发展更先进的复合制导技术。其次,研制新型战斗部

注重发展战斗部技术,特别是打击点状硬目标的新型弹药,以提高杀伤破坏效果,满足各种作战任务的需要。2.扩大打击范围 首先,增大武器射程

现代战争已经充分证明,实施“防御圈”外的远程攻击,是克敌制胜的一种重 要手段。举例:“战术战斧”射程1850千米 “高超音速打击武器”射程1100-1300千米 “机载AGM-130导弹”射程35千米

“AGM-84E防区外攻击导弹”射程185千米 “AGM-154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射程70千米 “AGM-158联合防区外导弹”射程450千米 俄S-400防空导弹 其次,填补火力空白

为满足作战需求,最大射程正日趋增大,以满足远距离精确打击的需要;而最小射程要尽可能小,以对付各类超低空、超近程的目标。举例: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获得实战检验 3.提高突防能力

首先,采用隐形技术。

在研制的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大多具备良好的隐形性能。其主要是减小武器的雷达反射截面和红外辐射特征,以降低其可探测性。如B-2,F-117,F-22,F-35等都是隐身飞机,可以昼夜进行攻击。

其次,提高武器飞行速度

实现精确制导武器“高速化”。直接采用超高速攻击,有可能使敌方防御系统来不及做出反应。

4.改善通用程度

所谓模块化,就是将精确制导武器分成若干个组件,每个组件都采用标准化设 计,通过不同组合即可构成不同用途的精确制导武器。首先,一种平台多种负载

指一种作战平台可以同时携带和装备几种不同功能的精确制导武器,用于攻击不同的作战对象,遂行不同的作战任务。其次,一种负载多种平台

指一种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同时向多种不同的作战平台发射,用于攻击同一类作目标,遂行相应的作成任务。

信息化战争

沈伟光:1990年3月《信息战》,是世界最早提出信息化战争的人,96年写了《新战争论》 托夫勒:1990年11月《权利的转移》提出信息化战争,93年写了《第三次浪潮》 美军:信息行动 俄军:信息斗争

钱学森:“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式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内涵:

1.当代高技术战争中出现了信息化战争的一些端倪,但高技术战争还不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战争形态。

2.信息化战争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是信息化军队。

3.信息化军队作战的空间是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战争空间,认知和信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4.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过去式体力对抗、火力对抗)5.信息成为能量和物质的调节器,信息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 6.信息化战争仍然是暴力冲突,仍具有暴力性质。

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形成

(一)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形态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社会基础 社会形态(战争形态)转型:游牧社会(徒手战争)、农业社会(冷兵器战争)、工业社会(热兵器战争)、信息化社会(机械化战争)冷兵器战争:农业时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战争的能量的释放形式主要是依靠人的体能。

机械化战争: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信息化战争: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战争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二)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陆续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的高新技术群。

从人类历史的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战争是徒手战,然后有了冶炼技术,才出现了冷兵器战争。继之,是由于火药的发明,才出现热兵器战争。科学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又导致内燃机的制造和其他机械兵器的制造,于 是战争又演化为机械化战争。到20世50年代,更 因核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远程核武器。远程 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再加上现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 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形成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 世 纪的战争形式: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钱学森

(三)近期局部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

作战方式变了,体制编制变了,军事理论变了,思维方式变了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阶段:人类全部战争中

信息自发时期与信息自觉时期的分界线是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信息自觉期是从信息化战争萌生期到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并生期再到信息化战争独立发展期(信息化战争主导期)信息化战争主导期是从数字化阶段(主要谋求计划,机动,能量释放和作战保障等的精确性)到网络化阶段(主要谋求作战的精确性和一体性)再到智能化阶段(主要是智能一体化作战)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一)武器平台信息化

信息化装备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单一或多种信息功能的装备。举例:①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精确制导弹药只占8%却摧毁了80%的目标

②伊拉克开战初期,美军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杰达姆”基本不受烟雾,云层和沙尘暴的影响,出色完成任务 ③2007年9月6日,以色列第69战斗机中队的18架F-15型战机摧毁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地区的一处核设施。

④美军的“舒特”系统可以让没有隐身功能的战斗机躲过最先进的雷达跟踪

(二)战场空间多维化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已经由地面,海洋和空中逐步向外层空间,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及心理空间等领域扩展。

1.太空将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动用卫星90余颗,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也多达50余颗,伊拉克战争美国动用的卫星数量更是多达116颗。

肯尼迪:“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

X-37B空天飞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执行打击任务,在太空时运行速度可达25马赫即8500米每秒,实现美国国防部提出的“2小时内攻击地球上任意一个目标的快速全球打击”战略构想

2011年2月4日《国家安全太空战略报告》为美军未来10年太空力量做出规划。2.战场向电磁空间渗透

电磁战场被称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 海湾战争实施空袭前几个小时,多国部队就开始对以军实施强烈的电磁干扰和压制,导致以军指挥系统瘫痪,制导雷达、炮瞄雷达、目标引导雷达形同虚设。

多国联军对利比亚空袭行动中,美军新一代电子攻击机EA-18G“咆哮者”瘫痪了敌军的雷达和电子通讯装置,或用高速反辐射导弹直接将雷达摧毁。3.出现全新的网络战空间

网络战也称信息战是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 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动。也称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和防空等军用网络系统,甚至可以悄无声息地破坏、瘫痪、控制敌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络系统,不战而屈人之兵。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第一次真正出现

2009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下令组建网络司令部,美国网军总人数达4000人,40支4战队中有13支为“进攻性”部队开发网络武器,另27支主要保护国防部的电脑系统和数据。4.心理空间较量更激烈

诸葛亮:“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向以军散发传单和“劝降书”鼓动以军民“内讧”

美,英特种部队通过撒传单,投食品,开广播,制造谣言等手段对利比亚政府军开展大规模的心理攻势。

(三)作战对抗一体化 1.作战力量一体化 阿富汗战争中,美军采用了数据链技术把地面侦察兵,空中的无人侦察和空中的指挥控制机以及空中待命的作战飞机连成为一个整体。2.作战行动一体化 3.作战指挥一体化

C4KISR指挥信息系统是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杀伤kill,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的简称。4.综合保障一体化

(四)作战样式非接触化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部队从其本土,同盟国或海上出动飞机或发射导弹,同时对南联盟战略,战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利比亚战争中,通过远程巡航导弹,先进战斗机打击卡扎菲的军事力量,达到保护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目标。

帕那维亚飞机公司(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的狂风战斗机,英、德、意和西班牙的台风战斗机,法国的幻影战斗机和阵风战斗机。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战争内涵将得到极大拓展

(一)战争的破坏性减弱 战争有可能成为不流血或少流血的较量

(二)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

一方面,战役或战术行动具有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作战行动主要在战略层次展开

(三)战争的主体多元化 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二、软杀伤与硬摧毁有机结合将成为作战的普遍法则 一是电子杀伤与物理摧毁并举 二是网络攻击与火力攻击并重 三是心理战和歼灭战结合

三、网络中心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新样式

各级作战人员能够利用该网络共享战场态势,交流作战信息,指挥与实施作战行动

四、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

(一)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把常规作战效能推到极致

(二)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

五、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冷兵器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

热兵器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火力

机械化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机动力+火力

信息化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机动力+火力+信息(知识)军队结构发生变化:

一是部队种类多元化 如网络战部队,太空战部队,陆军心理战部队 二是军队总体规模精干化 1985年至1995年全球兵力减幅为22% 美军1991年军力198.5万,目前不到140万 俄军1992年282万,目前约为96万

我军建国后经历10次大裁军,1985年邓小平裁军100万,江泽民裁军70万,目前约230万

三是指挥体制扁平化

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

我军只有军旅营(撤除师和团)四是内部比例科学化

现役兵力下降,预备役兵力上升 陆军兵力下降,海空军兵力上升 战斗部队减少,保障部队增加

勤务保障兵力下降,技术保障兵力上升 重型部队减少,轻型部队增加 指挥官减少,技术军官增加

五是部队编组小型,一体,多能和模块化

六是智能化,无人化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景观

迎接信息化战争

一、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维

二、创立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理论

三、高度重视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

首先,要构建面向信息化战争的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体系

应当重点研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争与战略理论,军队建设理论,政治工作理论,作战理论,作战保障理论,全面重塑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体系

其次,要努力转变军事理论创新模式,增强军事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是努力实现由定性研究为主向定性定量综合性研究转变 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

四、培养信息化战争的所需人才

(一)加快国防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是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二是大力加强国防信息基础建设

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二)努力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

首先必须努力构建我国新型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要探索完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机制

五、加强武器装备研制,加速我军的信息化建设

(一)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设备

首先,努力实现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树立信息主导和“系统集成”的观念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战场 二是树立“虚拟实践”观,增强我军装备的预研能力和预检能力

三是树立“信息嵌入”观,增强利用计算机、移动通信、生物、纳米材料等先进技术对现有的武器和弹药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能力

四是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战争“杀手锏”装备 如X-37B空天飞机

(二)进一步提高国家战略能力

首先,要大力加强国家战略组织力建设 其次,要大力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

六、努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习近平指出,中国要努力建立起一套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新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装备体系,战略战术,管理模式。

军事高技术概述

四场高技术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 1998年2月至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高技术定义反映五层含义:第一、是诸如科学原理的新技术 第二、是众多科学综合研究的集成 第三、是现代科技中最前沿的新技术 第四、是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新技术 第五、是高层次的技术群

六大高技术群: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航天技术群

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其概念需明确三点:一是军事高技术能够满足军事上的需求。二是军事上的需要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是军事高技术是当代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高技术六大领域(先进防御技术)

军用信息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

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性能推进与动力技术、仿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 二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信息战技术、指挥控制系统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

1.高智力 高智力是指高技术是科学、知识、技术密集的新兴技术群,体现着无数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各种能工巧匠的创造活动,是当代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高技术凝聚着全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

2.高投资 高投资是指高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投入的巨大的资本。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期,因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

一般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30% 举例:1978年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合同,生产132架飞机报价366亿美元 1984年提高至425亿美元

1987年美国空军决定只买75架,但仍要付350亿美元

1993年美国国会确定只采购20架B-2A亚音速隐型战略轰炸机,需支付444亿美元 1995年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战机,算上研发费用,每台价格22亿美元。美国研制核武器耗费5.5万亿美元

JSF联合战斗机 3800万美元一架;爱国者-3导弹 950万美元一枚;E-3A预警机 1.1亿美元一架;M1A2坦克 410万美元一辆

航母战斗群:8-12艘舰艇编队 轻型60亿美元,中型120亿美元,重型360亿美元

3.高竞争 是指高技术领域的开发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高技术竞争,是一场关于人才、资金、管理、信息和市场的全面较量。

4.高风险 是指高技术的探索处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具有明显的超前研究的特点,是从未知的领域中探索知识,获取信息,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一是经济效益的风险性:民用科技有资本投入的损失,军事科技有国家利益的损害

二是人员生命的风险性:人类献身航天事业第一人邦达连科宇航员;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秒后爆炸 三是智力的风险性

为适应高技术发展中高风险的需要,国外普遍采取两种做法: 一是将战略性的高技术项目,列入国家战略发展计划,由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扶持其开发研究 二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5.高效益 是指采用高技术设计、工艺和手段所制成的产品,能大幅度地增强产品的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军事高技术成果一旦应用于新型武器装备,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部队战斗力,而且能够逐步改变作战样式甚至战争形态。

举例:美国计划耗资1万亿美元的“星球大战” 6.高保密 高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技术辐射性,隐含着巨大的潜力,更加强调保密。民用高技术保金钱,军用高技术保生命

军事高技术群到研发出新型武器装备需10-15年 举例:世界上第一种正式服役并参战的美国F-117隐形飞机1977年“海弗兰”计划研发(洛克希德公司)

1981年6月15日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试飞 1982年8月23日向美国空军交付

1988年11月10日首次公布黑白模糊的照片

巴拿马战争:1989.12.20凌晨出动6架,海湾战争出动42架 1999.3.27被南联盟军队击落

2004年初步解密

2008年全部退役

7.高速度 主要是以速度快、效率高为主要标志。高速度作为高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反映速度上的革命性变化。

1905年狭义相对论与1915年广义相对论,30~40年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53年脱氢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模型,20年后生物技术开发应用 激光科学发现,1年后军用激光器问世 计算机芯片处理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产生:20世纪40年代

军事高技术前沿领域主要有:军用信息技术、作战平台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先进推进与动力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和核武器技术等。

1.军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的工程技术,又称信息工程。信息技术是由许多单项技术构成的技术群体,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是使电子元器件及由它组成的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举例: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标志着微电子技术开始步入人类文明的殿堂。1971年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这以后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已经由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发展到超大规模发展阶段。

计算机是由电子器件及相关设备和系统软件组成的自动计算系统。如:第一台数字计算机,我国天河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战争中战斗力的倍增器。比如计算机辅助制定作战计划,精确引导和定位以及智能化武器系统等,使得现代战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器装备的性能将发生巨大变化:

一是武器系统的体积、质量和功能大大减少,可靠性大大提高。二是武器系统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使一些原来作为设想的高技术兵器成为现实。

三是传统装备的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保障手段逐步走向多样化和智能化。举例:法国“飞鱼”反舰导弹

2.军用新材料技术

是指用于制造各种先进军事装备的高性能材料或新兴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技术。

目前,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新型材料,主要包括高温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举例:爱国者导弹,英国潜艇,航天飞机,宇宙飞船

军用新材料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命根子,各个国家控制得非常严格。3.军用生物技术

四大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

应用举例:美国蝇眼照相机,复眼技术,研制的DNA计算机,军用仿生技术,基因武器 如热毒素20g足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其可概括为“五化”侦察立体化,指挥控制智能化,反应快速化,打击精确化,防护综合化 1.侦察立体化——“四全一化” 全方位(上下、左右、前后)

全频谱(从可见到红外、无线电波、微波)全天候(风雨无阻)全天时(昼夜不停)“一化”(经常化)

未来战争中,新型信息化装备将使战场更加透明,可实现全球感知。如侦察监视系统,水下声呐,地面传感器,侦察飞机的应用 侦察卫星监视地球表面42%的面积

2.指挥控制智能化 现代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武器装备的射程、威力、精度都几乎达到了各自的极限。交战双方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作战力量的指挥控制水平上。随着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武器装备的研制试验甚至武器装备本身,也都在出现智能化的趋势。

举例:美国的“全球信息栅格GIG”技术获取全球信息技术

3.反应快速化 “ 兵贵神速 ”历来是兵家追求的情形,但传统武器装备因受技术条件限制,常常“欲速不达”。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应用,才使“ 兵贵神速 ”成真,实现了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和转移快。

高技术武器从发现目标到攻击目标的反应时间也大为缩短。对于现代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那更是以秒计时。如美国爱国者导弹,中国红旗系列导弹 以往的战争:大吃小

未来的战争:快吃慢

行动快速化——反应快,机动快,打击快,转移快

4.打击精确化 精确打击武器和精确的信息支援系统有机结合,使得精确打击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攻击精度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精确制导弹药占总弹药数比例不断增大

一线大城市应重点增建廉租房 篇7

新加坡“组屋”和香港“组屋”类似, 是由政府补贴相关公民购买, 以保障公民居者有其屋。除了青年时期自住, 年老以后, 组屋还可以出租或变卖以获得相应的养老保障。组屋在流通上基本上和商品房具有相同的流通属性, 但近年来不断出现屋主把自己的组屋卖给高利贷者导致无家可归的现象, 新加坡政府认为有必要提出禁令, 以避免组屋的保障功能丧失, 导致公民流离失所。

中国类似的保障房在新政出台后被各级政府提到议事日程, 包括绿地、万科在内的大型龙头房地产企业也称将在今后加大类似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我们一方面能从其中看到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为“中国特色”所可能导致的“变形”感到担忧。

北京曾经的保障房已经成为北京相关政策制定、招标、建设、发号、管理的“丑闻”, 因为以保障为目的的经济适用性保障房最后却出现了跃层豪宅, 而申请者中很多并非合格的申请者。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是否应建经济适用性保障房, 又如何认定申请者的资格, 都成为包涵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权益、中国公民权益等问题在内的问题黑洞。因此, 笔者认为, 上述一线城市确实如部分学者所言不应该上马除了廉租房之外的其他保障房, 以保障居者有其屋。

经济适用性保障房和廉租房孰优孰劣可以暂且不议, 我们从新加坡对组屋的新法令中受到启发的是:作为政府补贴性住房的经济适用性保障房和廉租房, 都应如新加坡对组屋的保护一样, 从设计到管理均严格按照其初衷, 切实防止好事变成坏事, 在旧有民怨上再添火加油。

从这个角度看,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从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角度, 切实做好民生工作, 而其中与住房有关的部分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总体来说, 政府首先要保障在某地长期居住工作的公民有可能不因为房价的畸形暴涨而流离失所。在这个基础上, 有能力的情况下, 向新加坡学习, 将住房保障政策纳入养老、教育等民生工程中统筹安排, 使经济适用性保障住房不仅为公民暂时提供住所, 还能为其接下来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

5大城市重点终端销售力排行 篇8

[说明]

诸位读者在下面看到的数据,是由CTR市场研究提前供给本刊独家发布的。它们来自一种极为独特的顾客调研方式——基于消费者固定样组的顾客行为连续分析。说得简单些,就是在全国15个重点城市,抽取10000个家庭,以日记法纪录他们每天在各个快速消费品品类上的消费状况,最终经过统计分析出结果。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10年,这使它与那些单项调研或短期调研相比,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CTR市场研究消费者固定样组总经理刘之朋先生曾经在由我社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营销盛典上公布其部分研究结果,引起巨大反响。感谢姜涛博士、包·恩和巴图先生对本次数据发布所做的贡献。下一期还将公布食品饮料、日化产品的终端顾客行为总结数据。

以下是我们邀请零售商及供应商作者对数据所做的不同点评。

[点评1]

以往我们看到的多是单个制造商对顾客行为的分析,而零售商对顾客行为的分析非常少。因此这里必须请大家注意表里数据所包含的意义:

户均购买频次(PF):平均每个家庭为购买快消品,在一定时间内光顾某商店的次数;

该渠道市场份额(VS):在某商店发生购买的快消品总金额,占整个快消品总购买金额的比例;

该渠道市场渗透率(MP):去某商店购物(至少1次)的家庭数占所有家庭数的比例;

该渠道顾客忠诚度(SOR):在某商店购买过快消品的家庭,在该商店花费,占该家庭在所有同类商店中购买快消品总花费的比例。它与VS的数据分母不同。

这几个数据分别说明不同的问题。PF反映该店的店址便利性和顾客购物特性(每天购物还是集中购物);VS反映该店的整体实力,包括品牌吸引力、销售能力及其商品管理能力;MP反映集客能力和门店辐射力,尤其反映出顾客在购物前脑海里所计划的目标店铺排名;SOR则反映在同类渠道中顾客对该店的忠诚程度。

[点评2]

从所有城市、所有家庭总体的快销品购物行为统计(右表)来看,家乐福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虽然百联集团是中国最大零售集团,但其门店品牌未统一,造成顾客的分流。

从购买频次上说,家乐福在该排名里绝对跌人倒数三名,大约是苏果的1/5,但其市场份额却是后者的3倍。这说明家乐福的客单价远远高于苏果。

虽然苏果及其他本上零售商大部分都是小店(苏果店铺数量大约是家乐福的20倍),但如何提高客单价仍然是国内超市需要思考的一个目标。

在区域市场,本土零售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北京有一家首航国力超市,遭到家乐福和易初莲花的夹击,但依然凭借2000平米的卖场面积做到了首航系统销量第二的位置。但对于它们来说,如何调整购物氛围和商品结构,以现代社区折扣店的面貌赢得更多来客、更高客单价和毛利率,是最紧要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零售商,例如广州的屈臣氏和成都的华堂,它们的顾客年购物频次都小于5次,却仍能跻身于当地份额排名前10位。

[点评3]

对于想覆盖全国的供应商来说,可以参考零售商的总体排名。但运作区域市场,参考区域市场排名更为有用。

上一篇: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下一篇:财务工作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