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推荐12篇)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 篇1

红与白

——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看到一个令自己心动的人,偶尔的接触,就兴奋不已,那种若即若离的神秘感使人不自觉地向往和喜爱;若是常常接触了,美感消失了,他的丑他的缺憾你也能常常见到,那么相处在一起还能撞出什么火花呢?反倒是疏远的人更使自己牵挂。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在享受红玫瑰热烈的同时,心里却想着白玫瑰那圣洁的芳香;在与白玫瑰过着轻寡无欲的生活时,又期盼着红玫瑰的激情。这正印证了一句俗话: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那段对男人内心的剖析被人们认为是张爱玲创作风格最淋漓尽致地体现。她曾亲口对胡兰成说过“没有我形容不出的事物,任何事再难描绘,想一想之后也就可以描述出来”。读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后你确实会赞同她的说法。再隐秘的人类心理与情结甚至一个时代的特性,她都能用寥寥数笔,准确地描绘带你看到实质。这就是我喜爱张爱玲的原因——文字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淡的幽怨,让人无比爱怜,又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张爱玲是一个不会再现的神话。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 篇2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每个行为表现都是意识的最终产物, 而意识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本我”处在意识的最底层, 由各种非理性的本能和欲望构成, 其中最根本的是性欲望冲动。它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盲目追寻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而处于心灵最上一层的是“超我”, 它是由道德观、是非观、良心等构成, 能进行自我批评和道德控制, 是符合社会规范和理想化了的“自我”。“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 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欲望, 按至善原则活动。“自我”则是居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 它代表着理性和判断, 既要满足本能对欲望的追求, 又要用“超我”的道德观和是非观来约束和监管“本我”。“自我”根据周围环境的现实条件, 依据理性和判断来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按“现实原则”行动, 既要获得满足, 又要避免痛苦。“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欲望, “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意识的三元矛盾实际上就是人性的矛盾。

小说的男主人公佟振保“他是正途出身, 出洋得了学位, 并在工厂实习过, 非但是真才实学, 而且是半工半读赤手空拳打下来的天下。他在一家老牌子的外商染织公司做到很高的位置。”振保孝顺母亲, 提拔兄弟, 认真工作, 讲义气, 乐于助人, 而且还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他几乎拥有传统中的一切美好的品德, 他在生活工作圈子里享有极高的声誉, 而这一切都是他努力争取来的, 他也非常珍惜和爱护。

自从遇到娇蕊后, 这种对名誉和地位的维护却变得痛苦而艰难。王娇蕊, 振保同学王士洪的太太, 新加坡华侨, 大方美丽, 风情诱人。振保初见她时, 娇蕊正在洗头, “堆着一头的肥皂沫子, 高高砌出云石塑像似的雪白的波鬈。”“而溅了点肥皂沫子到振保手背上。他不肯擦掉它, 由它自己干了, 那一块皮肤上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 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振保指挥工人移挪床柜, 心中只有不安, 老觉得有个小嘴吮着他的手。”虽是第一次见面, 振保就已经被娇蕊打动了。“从那淡墨条子上可以约略猜出身体的轮廓, 一条一条, 一寸一寸都是活的。”“看她的头发!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她, 牵牵绊绊的。”振保此时待在浴室里, 一颗心被娇蕊给牵绊着, 竟“蹲下地去, 把瓷砖上的乱头发一团团捡了起来, 集成一股儿。”并把这些牵牵绊绊的头发情不自禁地塞进口袋里, 浑身燥热。借助于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不难发现, 此时振保的“本我”欲望开始蠢蠢欲动, 明知是朋友的妻子, 并且给他和弟弟提供了栖身之处, 可他满脑子都飘飞着娇蕊的身影, 而且是那么的具有挑逗性和诱惑性。“她在那间房里, 就仿佛满房都是朱粉壁画, 左一个右一个画着半裸的她。”

但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超我”督使依据“现实原则”行事的“自我”压制了这种欲望, “他绝对不能认真哪!那是自找麻烦。”“他觉得羞惭, 决定以后设法躲着她, 同时着手找房子。有了适当的地方就立刻搬家。”他努力地克制自己, 晚饭也在外面吃, 故意混到很晚才回家, 一回家就上床睡了, 极力躲避娇蕊, 抵制“本我”欲望的诱惑。

一天晚上, 娇蕊跟振保从房间跑出来接听电话, 结果在黑暗的过道里撞在了一起, 这一碰, 使得“本我”又开始跃跃欲试。振保道:“一个人在家不怕么?”娇蕊笑道:“怕什么?”振保笑道:“不怕我?”“本我”促使他在暧昧氛围下进行着危险的调情。振保兴奋着, 激动得看着娇蕊回到房间, 又有点失落。

“振保一晚上翻来覆去地告诉自己这是不妨事的, 娇蕊与玫瑰不同, 一个任性的有夫之妇是最自由的妇人, 他用不着对她负任何责任。”“可是, 他不能不对自己负责。想到玫瑰, 就想到那天晚上, 在野地的汽车里, 他的举止多么光明磊落, 他不能对不住当初的自己。”进行道德控制的“超我”不断地提醒“自我”努力压制“本我”的欲望, “超我”“本我”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一天中午, 振保赶回来拿大衣, 却见娇蕊痴心地坐在他大衣旁边, 并抽起他吸剩的残烟。“这下子振保完全被征服了。”“本我”取得了胜利, “他挨紧她坐在琴上, 伸手拥抱她, 把她扳过来。”“他们接吻了。振保发狠把她压到琴键上去, 砰訇一串混乱的响雷, 这至少和别人给她的吻有点两样罢?”“本我”渐渐诱使“自我”倾向自己, 而“超我”由于缺乏“自我”的支持, 渐趋弱势。“娇蕊的床太讲究了, 振保睡不惯那样厚的褥子, 早起还有点晕床的感觉。”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占了上风, 振保每天都很快乐, 在娇蕊面前逞能, 与娇蕊顽皮地调着情。可是“超我”并没有完全屈服, 依然以“自我理想”自律, 并促使“自我”理智和自控。“他自己认为是堕落了。”提到娇蕊丈夫的归期, “振保脸上就现出黯败的微笑”, “这次的恋爱, 整个地就是不应该”, 振保觉得这是犯罪。他想到自己出身寒微, 含辛茹苦的母亲是怎样送他到英国读书, 他又经过怎样的努力打拼才走到今天, 可是他堕落了。“娇蕊熟睡中偎依着他, 在他耳根底下放大了她的呼吸的鼻息, 忽然之间成为身外物了。”当娇蕊真得爱上他, 并给快回来的丈夫写了信表明了一切, 并提出离婚。此时振保如梦初醒, “超我”又重新压制了“本我”, 使“自我”理性行事, 他跟娇蕊的情欲感情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毁的将是他的名誉和前途。“等他完全清醒了, 娇蕊就走了, 一句话没说, 他也没有话。以后他听说她同王士洪协议离婚, 仿佛是离他很远很远的事。”

《红玫瑰与白玫瑰》充分体现了人性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超我”与“本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总是变幻莫测, 不可预料的, 而人类社会是建构在道德、理智和社会规范上, 矛盾和挣扎总是存在的。这正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比较深邃的人性主题。

摘要:透过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我们可以看到《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人性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超我”与“本我”之间的激烈冲突和斗争。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 篇3

情境设置

1.故事情节的增删

小说中当娇蕊告诉振保她向士洪公开了他们的关系想要离婚时,振保的反应是“在马路上乱走…到一家小酒店喝酒,…叫了部黄包车…肚子仿佛更疼得要紧…只怕是霍乱,”便因此而住了院。而在影片中,振保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神情恍惚地行走在大街上,看不见任何东西,听不见任何声音,当他横穿马路时,他被撞了并住进了医院。小说企图用振保得知消息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突出表现他当时的矛盾心理,而电影中的车祸则相对来说更加震撼,更能带给观众刺激的视觉感受,在体会振保当时的心情上则又逼近了一步,小说如果采用车祸情节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一个突发性的情节在文学作品中一般只会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对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是需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持续性动作等。

小说中笃保与振保一起在公交车上遇见了娇蕊,两人相互寒暄,随后振保先下了车,回家后的振保想要急于探听笃保见到娇蕊后的感想,主动将话题引到了娇蕊身上,但在影片中展现的是笃保在碰见了娇蕊之后主动告诉振保的情形,而振保与娇蕊的相遇却是在电影的最后,两人寒暄之后娇蕊先下了车,在雨中撑着雨伞走了。张爱玲之所以将振保与娇蕊的相遇安放在前面,实际上是意通过红玫瑰现实幻影的破碎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如嫌弃烟鹂包不好烛台,公然在外面玩女人,同时也突出表现了振保对娇蕊的感情,振保的先下车似乎与二人感情发展结局相照应,更多的是对娇蕊这一都市女性命运的慨叹;而导演关锦鹏则在电影中改变了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凉命运的一贯作风,将二人的相遇放在了电影最后,带给观众更多的是回味,娇蕊的先走也象征着娇蕊在这段感情里的无悔,表现的却是振保对这段感情的愧疚。

2.意境色调的设置

张爱玲在小说中分别将娇蕊与烟鹂比喻成红玫瑰与白玫瑰,并通过色彩意象的对比来展现两人的性格命运。一个是热情似火,如“心口上的朱砂痣”,一个是温婉如玉,如“衣服上沾的饭黏子”,“白色的米粒”象征着烟鹂悲凉而又无奈的命运。而在影片的色调中,红白玫瑰的出现总是伴着冷暖色调,如娇蕊与烟鹂浴室的对比,前者灯光昏暗,满地头发,水气腾腾;后者则清洁干爽,瓷砖也很亮净,给人一种孤僻凄冷的感受。关锦鹏在影片中通过这两个不同色调的光影形象对比从侧面向观众传达了红白玫瑰的特点。

人物性格

张爱玲在小说中表现了以烟鹂为代表的没落家族旧式淑女的凄凉命运,烟鹂担心自己与裁缝的暧昧被振保发现,她总是忠心地为振保寻找借口,至始至终都未能逃脱自己的软弱角色的局限;但在影片中,我们会发现导演关锦鹏赋予了烟鹂应有的成長,如烟鹂将自己关进卫生间后,平整干净的瓷砖突然间裂开成了没有规则的棱角,再如烟鹂与女儿一起学习《玫瑰香》这首歌曲。此外,烟鹂的镜头语言也突出了她的成长,“这样倒不如离了婚了的好…真不知道我要替他辩护到多久!”这种转变凸显了烟鹂的个性与情欲,观众能够更近距离地触摸到她的血肉。

细节描写

张爱玲在小说中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凸显人物性格,因为文字语言的组合正好适应了细节描写的需要,读者能够从文字语言中感受到作者的用意,而电影也有它的独特处理方式。影片中独白与旁白的设置最为突出,如导演在开头以经典旁白的形式娓娓道来,尽力将小说中人物的细腻心理展示给观众,此外关锦鹏还善于选取小说中的经典,配上精妙的图画来启发观众思考。道具的使用也是影片中细节描写的手段,如圣母像的出现,一次是在振保入院之后,它约束着振保为保全名声而放弃爱情,一次是在烟鹂入院之后,它象征着烟鹂的纯洁;再如笃保重提娇蕊,振保要烟鹂多听无线电报时,镜头移向了桌上的一朵白玫瑰,意在象征两人名存实亡的婚姻。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情境设置,人物性格,细节描写三个方面进行了举例分析,不难看出,电影并不是从小说机械模仿复制过来的,它在基本遵循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飞跃,而这种飞跃是由电影自身艺术形式的特点与导演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观众的需要所决定的。伴随着影视化现象的发展,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一个拍摄素材,小说文本内容的遵循不应该完全成为评价电影的准则,剩下的空间则需要影片通过对观众的视觉传达来填补。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著.红玫瑰与白玫瑰[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李若真.漫谈关锦鹏《红玫瑰与白玫瑰》能电影改编技巧[J].新闻传播,2010(5).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篇4

通过一个叫振保的男人,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一种现象,一种人性的特点——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的男人

其实现实社会中每个女人也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男人,李碧华在《青蛇》中就有写道。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她偶一笑的金漆神像,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男。两个都有各自的优点。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篇5

爱是复杂的,但我认为真正的爱实际上也是最简单的,因为它是源自心底的为他人的开心而开心,是心甘情愿的付出。特别是女人,我认为只要是男人需要的,她再苦也会去做,所以这样无私为对方付出、着想的两个人怎么可能有解决不了的事?如果之间有误会、有不理解,一定是不再爱,不再愿意沟通解决的结果。影片中振保给娇蕊的感觉:从一开始就是只要娇蕊这边的问题解决了,他这边总是绝无问题的。在爱情的世界里,女人是愚蠢的,所以此时的男人如果没有直接、正面的点拨,陶醉在爱情海的女人是清楚不过来的,娇蕊是一个敢于追求幸福的人,但是如果她知道她这样的举动会让振保为难,我想她一定不会这么做。

刚开始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被振保的魅力所感染,他虽出身平淡,但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社会地位,并且在这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他不为女人所动,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自信、自尊、自立。但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也不例外,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他刚毅的背后也有万般柔情,我很欣赏这种在风雨中靠自己打拼出来的男人。但是在我看到娇蕊跟他说她丈夫归期,振保听到后一阵慌乱并立即往外跑这个片段的时候,我有点哭笑不得,佟振保的形象突然在我心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很软弱、自私,我可以理解他的苦衷,必竟他的一切来之不易,但是我觉得作为男人,应该有种责任感,他既然那么爱娇蕊,就不应该逃之遥遥,杳无音讯,至少应该关心、关注爱他的这个女人,给点精神支柱,而不是伤害,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两个女人。

对于娇蕊,我觉得她不是一个完美女人,爱固然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烂爱,没有选择地什么人都爱,人的一生都有爱与被爱的事情发生,但是我认为真正成熟的爱,优秀的人一生不会超过两次,而且不同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爱的方式,不能随便、更不能脱离现实,她的爱太冲动,太脱离现实,没有设身处地的为振保着想,所以也导致最终的结果。但是太现实的爱还能创造出伟大吗?象振保这样太现实的爱还能称之为真爱吗?这是矛盾的。

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遇到什么难事或打击,都不可以堕落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影片的一开始娇蕊找男人以及最后振保找妓女都是堕落灵魂的表现,这样的人我觉得是不应该也不值得去爱的。

在这部影片里,表面上看振保应该是嬴家,因为他既得到娇蕊的人,也得到了她的愛,然后又以他堂皇的理由拋弃了她。但是实际上振保也是最大的输家,因为他失去了一个真正爱他、敢为他抛弃一切的人,这样深爱他的人,在最后看到他流泪都那么淡然、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失败。

我很佩服那个后来在公车上碰到的,已经变老的娇蕊,这个被他深深伤害过的女人,重逢时还能真挚地对他说: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么样去爱,认真的,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去爱的,所以…”这句话在我的头脑中印象最深,虽言语平淡,但其中的苦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我想她是一个很勇敢的女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并且在男人不可要的时候,能拍拍手站起身来走人,而非痛哭流涕地哀求和抱大腿,或者说狠话做报复等愚蠢之事。敢爱的、自尊的、明理的、善良的女人是我人生的追求。

人与人在一起都是有目的的,要么是因为情,要么是因为钱,要么是因为……总之,这诸多目的之中,最难得的是情,最可怕的也是情。物质、利益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相爱”的人即使最后分手了,因为有实在的东西所以也不会造成伤害。而情是抓不到、摸不着的,是空的,所以付出的真情一旦没有真情的回报,其伤害是致命的。故事的最后描述道:娇蕊那种发了福的、略显憔悴的、沾着脂粉的、俗艳的、苍老的美丽,虽一如既往地爱打扮要漂亮,但终归是败给了岁月以及生活。在这样的一种面目全非中,振保读出了娇蕊的“勇气、淡定、坚硬和担当”。但是此时此刻,我禁不住特别特别地希望佟振保在看这个女人憔悴、淡定的背后,更能读懂、看得见她那颗被他撕碎的心……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 篇6

有一个场景我特别有感触,那就是当白玫瑰与佟振宝在电梯下相见,没有太多言语,一句“那……我们回家吧”让我的心顿时柔软了……也许曾经,彼此都背叛过对方,但是,十年的感情终究不是几个星期几个月说变就变的。红玫瑰能带给你一时的激情,是的,每个人也许都会有过这样的冲动,但是,激情过后总会付出代价,而家庭,永远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你累了倦了可以休息的地方。夫妻之间的感情总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当中巩固起来,不是说散就能散的。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时的情欲,但是你不能把它当成是爱情,或者,是现实的爱情。若是真的爱情吧,你又能怎样?你有老婆孩子,你有责任,你能弃之于不顾?最初一旦选定了对方,那就好好地过下去吧,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话。

“要是我能不爱你,那该有多好!”好感叹这样的话,如果我可以不爱你,也许我就不会为你伤心难过。因为爱你,所以期待,因为期待,所以失望,因为失望,所以痛苦……有时候回想大学四年,我都做了些什么?除了必须待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除了为考证而奔波忙碌的时光,除了在大一大二时参加过的一些活动,除了待在寝室的时间,剩下的,都是关于你的记忆。有时在想,如此把时间精力感情投入在一个现在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做出过什么成绩,未来还很渺茫的男人身上,你值得吗?可是放手又谈何容易。付出的感情,太多,太深,已经要不回来了……所以我只能期待,期待这个男人能出点什么,让我增添一点未来的信心,尽管现在的他对我的态度比以前好了,温柔了也体谅了,可是真的,我要的远远不止这些,这些是作为男朋友应该做到的,难道不是么?

也许是我的要求多了,可我除了期待这些,我能做什么,我现在连自己的将来都搞不定,我能帮助他什么呢?只能说一些鼓励的话,做一些女生应该做的事情。未来是要靠自己抓去的,作为一个男的,应该知道如何去做,去争取,为了两个人的将来知道付出,知道踏踏实实地去努力。一个男人,如果能够静得下心来去做一件事情,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会成功。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1200字 篇7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一段关于男人心中红玫瑰白玫瑰的比喻很特别。她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男人听罢,不动声色,心底却早已波涛汹涌,短短三句两言,便戳穿了自己心中那见不得光的隐晦念想。女人听完后,怅然若失的同时,也会在心底盘算,究竟自己是要做蚊子血还是朱砂痣?

正如多年之后,佟振宝与王娇蕊重逢。那是一种俗艳,苍老的美丽。还是一如既往的爱打扮爱漂亮,但终究败给了岁月,但生活还要继续,哪怕千疮百孔,漏洞百出。。。。。。佟振宝在完成这次意想不到的情感消费之后,再一次整装待发,重新做回好人。而当娇蕊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一个丝毫没有准备负责人的男人身上,便注定了与幸福无缘。

或许这就是女性的可悲之处,在爱情里,最先沦陷的那个人注定被伤得体无完肤。你说繁华落尽,此生不渝,后来踏马离去,只有伊人独泣。。。。。。不禁想起了伤逝中的子君,娇蕊与子君,两个同样美

丽而又可悲的女子,渴望完美的爱情而不得,最终伤痕累累,在佟振宝或是涓生转身离去的瞬间都不曾想到,她们要的并非曾经拥有,而是天长地久。。。。。。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 篇8

故事讲述的是在振保的生命里就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红玫瑰太天真任性,风情万种。白玫瑰是传统女性的懦弱,红玫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她所拥有一切,断然和老公离婚,妄想这样安排好就能和振保在一起,但振保听到后一阵慌乱,所有自私的想法都出来了,剩下的只有辜负了。白玫瑰自觉得很爱振保,因这他是她的老公,所以爱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传统的中国女性,其实也蛮委屈的,而且没有人可以诉说,妻子也许是一件妨碍眼的居家摆设罢了,糊里糊涂嫁了人,结果还是成了牺牲品。

振保因为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生活,害了自己和两个女 人,只觉得最值得同情的是白玫瑰,白玫瑰并非不好,只因为他不爱,却因为“适合做太太”便拿来填充自己的生活,他却不明白有时候人只靠理智生活不顾忌内心的感受,最终很难朝着自己曾经策划的,理智的即定路线行驶,会受到内心的煎熬。每个人都值得别人去爱,都总有一个人为你痴迷,但白玫瑰却因为振保选择了她而失去了这种机会。因为不爱,白玫瑰的美在他看来都厌烦,毫不动心,他毫无知觉相反还潜意识里怨忿她。

总希望爱的不一样,曾经爱的,时间长久了又会觉得很无趣。娶了一个安静的妻子,又觉得不是自己爱的,但是确实放心的。猛然之间,突然发现,其实并不然,你不曾爱她,她也寻获着自己想要的……。朋友的妻子,爱着,偷来的快乐觉。得世界上那个时候她给了你所有的新鲜和刺激感觉。当她爱他,那么勇敢的时候,他却开始变得懦弱了。退缩,退缩,直至逃走。 再遇上时,她已然不是原来的那个她了。 当时忘着她离去的背影时,他眼神里面的是后悔么? 也许总要有一个女人,让男人明白爱情,然后当他明白的时候,再付出 的时候确实另一个人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书心得 篇9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的,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玫瑰”本身就是象征爱情的花朵,女人骨子里的多愁善感与柔情蜜意,就好似这花间流出的摄人心脾的味道。张爱玲在此以花喻佳人,尤其用代表爱情的浪漫与柔情的花朵比喻女人,总是不会错的。于是张爱玲为这个故事里的女人们都赋予了玫瑰的色彩:王娇蕊是火热炽烈的红,孟烟鹂是纯净高贵的白。这两朵玫瑰都绽放出各自异样的光彩,也透射出张爱玲内心的情感秘密。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很小时候就看过红玫瑰与白玫瑰,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女主角,象征红玫瑰的娇蕊和象征白玫瑰的烟鹂。小时候看总以为自己看懂了,觉得张爱玲无非是想写男人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写女人开放的和保守的都没什么好下场,太开放,太执着于爱情了只能让男人骗得一段露水情缘,换不来天长地久,太保守了守住一纸婚姻,却锁不住心。

而事隔这么多年再看,我突然觉得这本书完全跟这两个女人无关,从头到尾只是振保的故事,只是讲了一个男人,也是一个人,在欲望与责任之间的挣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无奈。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

而我突然很理解振保,很同情振保,在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一个苦苦挣扎的振保。

小说刚开始时张爱玲短短几句写清楚了振保的特性:一个从底层靠自己的努力与一点点机遇爬上来的年青人,真材实学,踏实肯干,对亲人对朋友有求必应,两肋插刀,即使受一些上层人的笑,却从不被人嫌。家庭看上去也挺完美,有大学学历的美丽妻子,可爱的女儿,并且赚足了女儿的学费。

听上去一个完美的励志故事,标准的从底层爬上中产的成功案例,还能要求什么呢?以他的卑微的出身,这算是他能做到最好的了吧,即使再重来一次也不大见得混得更好了吧。

可是,这并不代表着他就真的如外人料得这么满足。他内心里,正如娇蕊说他的一样, “你处处克扣你自己,其实你同我一样的是一个贪玩好吃的人”。

留过洋了,出了国了,谁不想自由解放呢,更何况像振保一样,前半辈子都努努力力的正当青年的男人。他也渴望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像被人宠坏的娇蕊一样的活着,所以他爱他的初恋玫瑰,爱娇蕊,实则是爱上那个梦想成为,但不能成为的自己。

可是,他跟她们到底还是不同的,做为男人,他还得注重自己的事业、名声,回报自己的老母,扶助一帮弟妹,人生中一步也差错不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每一次那个想放纵的声音一跳出来,便立即被他的理智强压了下去。

对于娇蕊有意无意的撩拨,他内心一直不断挣扎,不敢冒然进一步,又不得已一直为自己的欲望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振保一晚上翻来覆去的告诉自己这是不妨事的,娇蕊与玫瑰不同,一个任性的有夫之妇是最自由的妇人,他用不着对她负任何责任,可是,他不能不对自己负责。想到玫瑰就想到那天晚上,在野地的汽车里,他的举止多么光明磊落,他不能对不住当初的自己。”

即使跟娇蕊在一起的时候,他也享受不到爱情带来的快乐,反倒是处处透着自责,悲凉。他是一个最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心里装着满满的都是责任,都是名声,都是别人,而把内心那个自我都挤了出去。

而骂他懦弱的人,却忽略了他的身不由已。非得狂热的弄一次私奔,亲离众叛,最后到爱情变成了怨恨,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才能让看客满意嘛?他太理性了,太知道这种举动的后果了,所以才选择了放弃。

最最出格的一次放纵,也不过是因为妻子与裁缝的出轨,让他想不通,“怎么能够同这样的一个人”,“我待她不错呀!我不爱她,可是我没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我待她不能算坏了。下贱东西,大约她知道自己太不行,必须找个比她再下贱的。来安慰她自己。可是我待她这么好,这么好——”

而做的也不过是找几个女人气一下妻子,摔几件东西,最后还是乖乖的回到了他“好人”的设定。

振保人生最伤心的,估计是即使如此的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忍气吞声,还是得不到一个幸福的结局。想爱而不敢爱的人,她却孤掷一注,最后即使困难一点,倒也得了爱情。不爱却一直护着的妻子,看上去苍白乖巧,却也会敢给他戴个绿帽子。

怎么算还是算不过命运, 只他一人,得了一张华皮,里面却是一件荒凉。

张爱玲经典语录红玫瑰与白玫瑰 篇11

一个男人的一辈子都有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了,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最经典的语句假如失去了情人而仍然和原配妻子在一起,那么这个原配妻子就成了饭渣子老是粘在身上,情人就是心口那颗难以忘记的朱砂痣。

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

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到错的人,是种荒唐!

在对的时间、错的地点,遇到对的人,是种巧合!

在错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错的人,是种感伤!

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错的人,是种心酸!

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到对的人,是种遗憾!

男子憧憬一个女子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唯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是种幸福!

佟振保不知道他和王娇蕊属于哪一种,更不知道他和烟鹂属于哪一种,只是他们很快结婚了,因为有时候拥有和失去都是一刹那的事。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有感 篇12

——读窦桂梅《玫瑰与教育》有感

《玫瑰与教育》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著。看到书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语‚赠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于是就有了一读它的初衷。翻开窦老师的《玫瑰与教育》,卷首语‚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饱含深情的诗句,一下子吸引了我,从此将其放在枕边,寐前拜读。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窦桂梅老师的文字所吸引,被窦桂梅老师的勤奋与才情所感动,被窦桂梅老师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欲罢不能。

说实话,这本书是我从教17年来第一次反复阅读的书,我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本书共有四辑,分别为‚清淡与忧患‛、‚在听说读写的背后‛、‚日本的教育管窥‛、‚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走进它,读懂她,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老朋友在促膝交谈,朴实的语言如涓涓细流进入我干涸的心田,亲切自然,娓娓道来。

在第一辑《玫瑰与教育》中,窦桂梅老师说,‚我们要免于感情的匮乏,更要免于热闹的恐慌;要免于网络的‚慎众‛,更要追寻个人的‚慎独‛。更重要的是,不是在网络中自我陶醉与迷失,而是要把收获的好种子,带到现实的土壤,播种,开花,奉献给真实的教育,让大家嗅到真的玫瑰的芳香,而不是屏幕上的幻觉。赠人玫瑰,不仅今天可以手有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原来,窦老师在教育领域里开辟了一个玫瑰园。同时,她赋予玫瑰新的意义——‚我们萧萧的树叶有声有响地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那样沉默着?我只不过是一朵花‛。而这一朵花,将和着风雨,执著地孕育着,盛开着,正以最大的努力回报着家人,回报着师长,回报着朋友,回报着学校,回报着社会……

‚衡量一个人的状态,不是看他怎样风风火火或者看似沉沉静静,而是看他是否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现在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评价一个人一定要秉持两个原则――一是必须看他的总体表现,不可吹毛求疵;二是对于证据不能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没有一堂课差到找不到一点好处,也没有一堂课好到无懈可击;没有一个人坏到

找不到一点好处,没有一个人好到无懈可击。‛这是第二辑‚顺风逆风,我心飞翔‛中的一段话。

读完这段话,我想到了这么一则故事:两个树农种树,一个种下树苗,天天来给树苗浇水、施肥,对树苗倍加呵护,很快小树苗长成郁郁葱葱的小树;另一个种下树苗后,开始几天还来看看,打理一下,后来就不管不顾了。过了一段时间,‚勤快树农‛的树苗因为长得郁郁葱葱,过往的人们都夸他勤劳,而另一个是‚懒惰树农‛。突然有一天,天气大变,狂风虐,出人意料的是那个‚懒惰树农‛的小树苗却经受住了考验。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能把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理念丢在一边,在育人的行动上,不习惯性的‚细心看护‛,不犯‚都是为了你好‛的‚爱心式‛的错误,收起自己的‚爱心之伞‛,适当‚放手‛,巧施‚育人之肥‛、‚育花之肥‛,让如花的孩子自由健康成长,静待花开,那该多好!

上一篇:乡下人家课时教案下一篇:中学生生活随笔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