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黄大年有感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观黄大年有感(精选14篇)

小学生观黄大年有感 篇1

梦想变使命,付诸于行动。几十年前,“为国家找矿”,于黄大年是一种近乎梦想的使命。他总是比别人更刻苦、更努力,无形的鞭子在鞭策他。几十年后,他成了地球物理专家,初衷不改。他的付出是常人不能比拟的,因为他的梦想是远大的,是国家科技兴旺的梦想,也造就他不平凡的人生。

记得小时候,老师会让每位同学说出自己的长大后的梦想。有的说要当科学家,有的说要当老师教书育人,有的要当自由音乐人,有的要当自由创业人。老师都会对每个人的梦想给予鼓励。后来,很多人为了梦想而战,付诸于行动,孜孜不倦,如愿以偿;有的人改变了随口一说的梦想,为自己找个理由放弃了。任何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梦想,将梦想变使命变动力,为梦想而奋斗,生命才会有价值。“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黄大年在面对得与失、进与退的抉择中,黄大年用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诠释了人生方向应如何把握。在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的同时,给予了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小学生观黄大年有感 篇2

这堂课犹如一部精彩的电影, 让我的脑海不断地浮现出一个个片段;又似一顿味美色鲜、营养丰富的大餐, 令我不停地咀嚼、回味。迟钝的我终于品出了其中一些滋味, 领悟了一点曾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理念。曾老师纲举目张, 从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气呵成地把一个“仁”字演绎得出神入化, 让学生学得如痴如醉。

1.巧换课题, 初识“仁”

曾老师在板书课题时, 把“人”写成“仁”, 问学生可否。学生答案不一。显然, 这一换, 不仅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碰撞、探究的欲望, 更是凸显了穷人的本质“仁”——这节课要探讨的中心。接着老师出示“仁”的解释:仁者, 人也, 最初仁、人只当一字, 后来两者才有所区别。

最后, 老师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得上“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的解读:善良, 助人为乐, 拥有同情心, 贤惠, 对孩子慈爱。可见, 孩子们对“仁”有基本的认识。

2.走进人物内心, 感知“仁”

桑娜是《穷人》一文的主角, 渔夫和西蒙是配角,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她们的仁爱, 曾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

环节一: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生配合读十二到十九段, 看似平常的读却起了一箭三雕的作用。其一, 快速理清了桑娜矛盾的心理。①桑娜担心丈夫安危, 苦等丈夫归来。②抱邻居孩子回家, 怕丈夫回来责怪她。其二, 训练了学生的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感受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感受到她那不仅爱丈夫、爱孩子, 宁愿自己受苦、受折磨也要救助孤儿的仁爱之心。其三, 为寻找文中各种冲突打下基础。这一环节用较少的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 摒弃了平常教学中繁琐、零碎的分析, 可谓省时高效。

环节二, 老师引导学生找冲突。在冲突中学会写作技巧, 感受人物形象的魅力。如:①桑娜怕养不活孩子还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②怕丈夫责骂又盼丈夫回家。③屋外寒风呼啸与屋内的整洁。④西蒙明知自己快死了, 用头巾裹住孩子, 却又没有把孩子送去桑娜家。①②③这几个冲突让一个富有同情心、拥有大爱的穷人跃然纸上, 而冲突④又让学生体会到西蒙不愿拖累别人,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美德。这是“仁”的另一个方面。这些人物的美好心灵让“仁”的内涵渐渐丰富, 具体可感。

环节三, 曾老师出示课后生字, 然后展示孔子的话:仁者不忧, 让学生在生字中找出能代替“忧”的字, 并说出原因。学生的思维活跃, 表达贴切, 令人惊喜连连。有的说, 仁者不怨, 因为仁慈的人做好事从没有怨言;有的说, 仁者不虑, 仁爱的人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有的说, 仁者不哀, 因为仁慈的人心怀天下, 把一切事物看成是美好的……这个环节, 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更是学生思想的升华。“仁”字的内涵像清泉流进了他们的心田, 为他们插上彩色的翅膀, 飞跃到了人性的至高点, 欣赏着、享受着爱心乐园的美妙风景。

环节四, 解读列夫•托尔斯泰。曾老师先让学生读诗人雨果写的诗《穷人》, 发现与托尔斯泰写的《穷人》内容一样, 然后让学生讨论:列夫•托尔斯泰是抄袭他人作品吗?他改写成小说有什么好处?看起来是题外话, 但实质是托尔斯泰那种追求“仁”思想的展示。曾老师还通过托尔斯泰青年才俊与老年贫困丑陋形象的对比, 让学生明白他穷尽毕生为别人造福, 自己却贫困潦倒, 一无所有的美德。最后老师展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 在荒郊野地里, 一个长满青草的大土堆, 与他世界大文豪的身份极不相称。可茨威格却盛赞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坟墓。这一个个巨大的反差足以撼动人心!托尔斯泰之所以能塑造出“穷人”这样的“仁”人, 是因为他自己就具有这样的仁心。所谓“心中有佛, 皆是佛”啊!

3.引经据典, 诠释“仁”

曾老师学识渊博, 从上课伊始直至结束, 思接千载, 视听万里, 中间不时相机出示古今中外对“仁”的看法, 特别是我国古代圣贤有关“仁”的经典语录。如《孟子•离娄下》中的“仁者爱人”。古人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孔子说的“仁者不忧”, 孟子说的“仁人无敌于天下”“仁者荣, 不仁者辱”, 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这些散发出人性光辉的话语铿锵有力, 简明扼要诠释了“仁”的本质就是博爱, “仁”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学生怎么不会信服呢?怎么不会愿意去实践“仁”呢?

4.心灵积淀, 抒写“仁”

在课至尾声时, 学生已感受到了鲜活的仁义之心, 积淀了厚重的“仁”之内涵。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滋润。看看他们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吧!

“托尔斯泰死了, 从此我们成了孤儿。”

“托尔斯泰, 我心中永远的太阳。”

这是学生们的心声, 是的, 托尔斯泰会成为永远照耀他们心灵的太阳。他们会因为托尔斯泰, 因为《穷人》一课而成为一个具有博爱之心的仁人, 成为一个温暖别人、点燃别人的太阳。

小学生观建国大业有感 篇3

电影在一个宴会中开始,觥筹交错间,尽是抗战胜利的喜悦。可这份喜悦,掩盖不了那个现实的问题——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中共与其他民主党派支持建立联合政府,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表面赞同,实则野心勃勃。果然,很快,国民政府就撕毁了《双十协定》,开始了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内战爆发了。靠着“几十杆破枪”,靠着士兵的艰苦奋斗,靠着领导人的运筹帷幄,闯过重重困境,中共反守为攻,步步紧逼,最终扭转战局,以少胜多,解放了华夏大地。

电影中有两个令我感动的场景。

其一是淮海一役胜利后,村民们齐聚一堂,张灯结彩,欢欣起舞,而中共几位领导人,却躲在小屋里喝酒。烈酒入口,火辣辣的,烫软了他们的心,烫热了他们的情。几个人高唱着“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抱头痛哭。那指点河山的领袖,那铁骨铮铮的汉子,竟也会流泪。我深受震动,几乎也要随他们一同落泪。英雄也是人啊,他们有血有肉,有七情有六欲,眼看多年的艰难困苦将有结果,他们抑不住自己的泪啊!这些泪,是光荣,是骄傲,落进我心里,让我知道,一手拉起一个危亡的国家,是何等的不易,那些敢站出来,扶起跌倒的中国的人,是何等的无畏与勇敢。他们的汗水,和着血水、泪水,一齐洒在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上,浇灌出了今天这个强盛的国家。

其二,是部队进京时,一个老红军站在路中间,站在毛主席的车驾前,喊道:“我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军,向毛委员长,敬礼。”老红军声嘶力竭,声音悲恸,令人动容。毛主席面色沉痛,回了他一个军礼,庄重,有力。这个军礼,是对活着人的感激,是对牺牲者的祭奠与哀悼,更为共产党赢得了民心。蒋公一直叹息,是天意,才落得亡国亡党的下场,殊不知滥用权力、失去民心,才是推倒大厦的黑手。国家的稳定,要的是由官至民共同维护,当大多数人已经对政府失去信心,领导者再英明也只能苟延残喘。今天的社会,这条规律同样适用,约束权力,执法为民,才能成为民心所向,才能“得道者多助”,才能建设有权威的政府。

观《感动中国》有感小学生作文 篇4

一个九十八岁的耄耋老人,应该和儿女说说话;应该在家里休闲娱乐,安享晚年;还应该好好的享受退休的时光,享受天伦之乐……可她却没有这么做,她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胡佩兰。

胡佩兰奶奶虽然已经是九十八岁的高龄了,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可有一天,她听说镇上很多人没钱看病,于是,她又开始给人看病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胡奶奶就开始给人看病,不仅不收钱,有时还资助那些病人。大家都很敬佩她。

她的.学生这样说:“我也是一名医生,我都已经退休了,可老师却还这么尽心尽力的为别人看病,真是太了不起了!”

只可惜,在一月二十二日,胡佩兰奶奶在睡梦中安然离去,她那天下班时还这么说:“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

看到这儿,我思绪万千,又感动,有震惊,更多的是敬佩……胡佩兰奶奶这么大年纪还为他人奉献,我却从来不替他人着想,只是自顾自。当同学没带文具时,向我借时,我怕他把我的东西弄坏了,就找借口说没带,但有人需要帮助时,我却从来不帮忙……

现在,我真正懂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的含义,你帮助别人的事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你却拥有了美好的品德。

观榜样4学生有感心得 篇5

初心源于信仰。数十年“深藏功与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在谈到当年为什么要当突击队员时,老人微笑着说:“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入党是一种人生信仰的选择,信仰成为激发千万颗红心向党的强大“引力波”。然而说起这些立功证件,老人却忍不住自己的泪水,“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个都不在了,我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这个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今年国庆节前,老人获得“共和国勋章”,他说很想拿着这个勋章,祭奠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老英雄的感人事迹表明,正是有了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做党的人、听党的话、跟党走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一面鲜红的党旗激励和召唤着无数人与党生死相随。新时代我们学习榜样,就要像他们那样把坚定信仰融入到干事创业的各环节、贯穿到人生历程的全过程,始终不渝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初心寓于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第一书记队伍里年轻的“战士”黄文秀,始终牢记着父亲的话——“没有共产党,我们家不可能脱贫”,硕士毕业后,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不断改变方式方法,从帮着贫困户干活,到学习说桂柳话,慢慢地融入群众……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发展特色产业,对接市场,建立电商服务站,在黄文秀的带领下,,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她把岗位当作服务群众的舞台,心中有群众、冷暖想群众、安危系群众,终将她美丽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条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长征”路上。。新时代我们学习榜样,就要像他们那样始终牢记宗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一心一意为群众,时刻不忘民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之所为,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好事和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初心见于担当。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是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担当作为。在时传祥生前工作的单位有一个“三八女子抽粪班”,现任班长是一位活泼的“80后”姑娘,叫李萌。李萌当兵退伍后没有选择更轻松的工作,而是来到了环卫中心。最初,不光家人不理解她,她在街上工作时,还遭受过一些冷遇。李萌心里也难受过,但是她没有退缩,坚持了下来。这个年轻的北京姑娘经过8年的工作锻炼,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控百余斤重的加压粪管,还总结出很多工作技巧。正是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让她在担当中成就平凡的伟大。新时代我们学习榜样,就要像他们那样无论在什么岗位、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工作,始终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做到党和人民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自觉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主动为民帮困、为民解忧。

观《大国崛起》有感 篇6

对于大国该如何定义, 在百度百科上有如下解释:古时, 指强大的诸侯国。 而如今, 其常表示在国际体系中, 那些权利与资源相较于其它国家, 具有显著优势的国家, 与强国的含义相像。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 大国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十个国家。 但在我个人看来, 对于大国所表示的含义还是有待商榷的。 比如说《大国崛起》中所描述的国家中, 无论从军事力量, 还是从领土面积来说, 有些国家, 很难将其称之为大国。 例如片中提到的荷兰。

提及荷兰的领土, 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小国, 没有用大国对其定位。 一定会有人反驳说, 同被称为大国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的领土面积也很小, 之所以被称为大国, 是因其具有庞大的殖民地。 但即便从这个层面上, 我也很难将荷兰划归为一个大国。 17 世纪初, 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 积极实施贸易的海外扩张, 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 此时期为荷兰的黄金时期, 更享有 “海上马车夫”之称。 然而, 实际上荷兰的扩张也极为有限。 历史上真正对荷兰具有重要意义的殖民地, 就是荷属中印度, 就是现如今的印尼。 当然, 荷兰在其历史上也殖民统治过其它一些地方, 但如果说稳定占领的, 只有很小的一些领土, 并且并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比如说荷属安德烈斯、荷属圭亚那等几个无足轻重的小地方。

我们所说的17 世纪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海上霸主, 但这主要是指其在商业上的霸权, 就战争而言, 荷兰人的实力并没有多强。提及新阿姆斯特丹多数人不会知道是哪里, 其实就是现如今的纽约, 最早被荷兰人所命名, 之所以被改名为纽约, 正是因为荷兰人的战败。

也就是说, 在国家的领土面积上以及军事力量上, 荷兰并不能被称为大国。 作为一个以政治为主体的国家荷兰, 我觉得荷兰人并不具有很强的祖国意识, 而是比较随意的。 当荷兰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时, 往往其就不太具有多少祖国观念。 一个很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就是, 移民到非洲去的那些荷兰人, 在其到达非洲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后, 就称自己为“非洲人”, 称其母语为“非洲语”。 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实际上是荷兰裔南非人, 别人把他们叫做“布尔人”。

所以, 无论是从荷兰的本土, 还是在其本土以外的势力范围内, 荷兰都难以被称之为大国。 那我们又依何根据说荷兰是大国呢?

不过, 毫无疑问的是, 17 世纪的荷兰, 无疑是具备强大世界影响力的伟大国家。 并且直到现在, 荷兰依然具有很强的世界影响力。 这不仅仅是说荷兰人所创造的一些沿用至今的商业制度体系, 比如说股份公司、联省共和等制度对后世具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 其商业势力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 并且荷兰的文化也曾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 以至于日本兰学曾长期成为西学和一切近代知识的代称。 可见, 大国这一概念的界定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从荷兰的例子上能够看出, 除了军事力量和领土面积两方面之外, 文化影响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1991 年, 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解散, 究其根本原因, 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 就是苏联的文化被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所彻底否定, 斯大林甚至列宁都遭到舆论的攻击与抹黑, 导致其面对苏联的解体而无力回天。 所以说, 对于大国概念的定义, 不仅仅是其在经济、科技、军事和国际政治上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就是其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当代文明的主流典范和主流话语, 影响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角落。 也就是说, 是能够以自身的制度典范和文化典范, 辐射到全世界的那些国家, 才能真正的被称之为大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 传承着华夏文明,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从未出现断层。 18 世纪之前, 无论从军事, 领土, 政治, 商业, 文化方面, 相较于同时期的世界其它国家都远远超越, 这无疑标志着当时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 在18 世纪,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开始崛起, 这些国家相继开展殖民扩张, 并逐步向着大国的方向而发展。 然后同一时期中国正处在清朝末期, 人们思想陈腐保守, 政治制度落后腐败, 没有跟随上工业发展的大潮, 导致其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建国以来, 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进行了改革开放、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物质生活品质逐步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进步…… 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时期。 这使得中国再一次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在国际局势之中。 虽然, 国内外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的造谣、 诽谤、污蔑我们的党和领导人, 否定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实质是把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新拉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制造的思想政治舆论。 但是, 目前的中国确实与“大国”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 大国崛起 》 对我的重要启示之一便是,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 新教在英国确定了其统治地位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于是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彻底解放了。 那时诞生了一批诸如瓦特、 牛顿等的伟大的科学家。英国可以为出身低微的牛顿举行国葬, 皇室成员、亲王会亲自为他抬棺。 这在当时其它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 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以至于迫切需要新技术, 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英国相对比较自由和开放的宗教环境, 提供了诞生优惠科学家的宽松空间。

想要进行思想的解放, 其先提条件便是要具有思想。 思想是什么? 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就是:思想是大脑细胞的活动, 大脑细胞的活动产生电流, 电流产生电磁场, 电磁场对其场范围之内的物质的电子发生作用, 从而改变物质电子的变化, 进而促进物质的改变。 它是一系列的信息, 输入人的大脑后, 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 作为一种思想的常态, 解放思想最基本的是要解决思维方式问题, 即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 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 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打破习惯惯性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大国崛起 》 给我的另一点启示便是要善于学习。 通过学习, 可以增长见识, 发现不足。 以史为鉴, 学习先进,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其他的先不论, 就从《大国崛起》中的几个片段我们就能够学习到很多:1、 哥伦布在远航探寻新大陆过程中, 他们一直在海上漂泊, 数月未找到陆地的影子, 有些船员坚持不下去了, 要求返航, 哥伦布说再坚持三天, 如果三天之内再找不到就掉头回去。 结果在第三天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 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不仅要有勇于创新实践的勇气和冲动, 还需要为当时的勇气和冲动坚持到底, 甚至要做好思想准备容忍失败、承担失败。 前进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充满了艰险与险阻, 成功的前夕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刻, 阳光总是在风雨的后面, 这就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当然, 也许我们即便努力了, 可能也不会获得成功, 但是我们为了理想坚持过努力过, 我们不会有愧疚, 以后想起来也不会悔恨。 2、一艘荷兰商船被困北冰洋, 8 人死亡, 他们的货物中有卖给客人的食物和药品, 但是他们没有动一分一毫。 当他们脱险了, 第一时间把货物交到了客人的手上。 荷兰人就是靠着这种诚信扩大了市场。 这一细节虽然有些极端, 但也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 诚信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如何对待别人, 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也许一次两次可以骗过大家, 但日久见人心, 无信之人总会被淘汰的。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7

共勉——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你又留钱做什么?!

—— 致父母!我们共勉。

致宝贝: 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反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你。他(她) 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也是为人师者的深情。

致家长: 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不指望每个学生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但是希望每个家长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你们毕竟不是孩子了!还要告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负责、公正、认真的老师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致老师:当老师的你,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对你而言,只不过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你却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师。你将是开启他万千世界的人。

小学生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篇8

开始了,我们看到小撒老师和一位研究甲骨文的王老,问我们两个几乎一样的甲骨文之一的一个是什么,有的猜是河字之类的,但正确答案是雨字。还告诉我们正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看完这一点后,我长大后要好好学习我们中国的汉字。下面出场的是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1950年出生,美国人,将近70岁。他研究汉字45年了,做了一万五千块小卡,正面是汉字,汉字上面是拼音,背面是英语。有一次心脏手术差点夺去了“汉字叔叔”的生命,在病榻上,他开始思考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由此萌生了电子化《说文解字》的念头。他花了的时间将《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这些书的内容一个一个字放到他的资料库。,“汉字叔叔”创建了汉字字源网,由于得不到关注和资助,他陷入贫困潦倒、旅游签证到期、护照被没收、他将离开中国,于是,他的朋友王静,在网上写了他的故事,然后,看到的中国人都愿意给他一份工作。以前,他的网站一天是一万五千人,现在,他的网站能有60万人,他总共花了30万美金。

然后,我们看了来自河南少林和塔沟的表演:《少林中国说》,他们个个都身怀绝技,表演的很精彩。

之后,郎朗携带他的两位高徒亮相。著名钢琴家郎朗竟和一位来自意大利拥有53根手指的神秘来客:来自意大利的机器人。这个意大利机器人名叫TEO。与人类不同,TEO有53根手指,所以可以非常快速的弹奏钢琴曲。

96岁“诗译英法第一人”,讲述长达六十余年翻译人生 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说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译一页纸,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观《最美孝心少年》电视节目有感 篇9

孝心源自人类最美的心灵,它纯洁无暇,是山上的雪绒花;它独具耀眼,是清水中的红莲;它坚韧顽强,是峭壁上的白云松。央视晚会上我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那一幕幕情景让我不能忘怀。

黄凤,一个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残缺不齐、伤痕累累的家,那满载着浓浓亲情的板车,推出了感天动地、让世人楚然泪下的为父求医之路。一碗香喷喷的洋葱面,一句暖融融的问诊语显示人间的和谐与真爱;吴林香,被称为逆境中的微笑者,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顶起了养老抚小的家庭重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诠释坚强与忠孝的涵义,写出了人世间教育子女、反省自己的一本‘活教材’。邵帅,捐髓救母,谱写知恩感恩的孝心大义,迎来了许许多多彭城好人的解囊相助,挽救了邵帅欲将失母的痛苦。龙花,这个被誉为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坚强乐观地坚持守望着自己的梦想——祈求“家”的存在、妈妈早日康复,她已失去了爸爸,不能再失去了妈妈。就这一点祈盼,她已经付出了放弃自己读书学习的美好时光的代价,放弃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前途,挑水、打柴、照顾弟妹、为母煎药治病,她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她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好少年形象。徐沁烨,妈妈的好女儿,朴实无华的评价囊括了她太多的艰辛与努力,她虽不是大人却甚是大人,在物质与爱的抉择中,她毅然选择了爱,母亲的生命比任何物华天宝都要珍贵,为了妈妈,任何艰难她都能顶过去。赵文龙,一位十三岁的“男子汉”,每天承担一般学生双倍的责任——读书、理家、照料母亲,生活的重担怎么也抹不去他坚强、自信、乐观的笑容,他的心不会因困难而屈服,前方军校的梦想正等着这位坚强的好男儿去认真仔细地描摹。路玉婷,孝待亲人、笑对人生。即使自己未能挽救母亲,内心也保持着特有的镇定,她没有过多的生活奢望,快快乐乐、平平安安,是她饱受家的痛苦煎熬后所做出的最真实、最朴实的生活期盼。高雨欣,一位卖烧烤的小女孩,年仅十一岁,瘦瘦身材却很能挑水背柴做粗活,与残疾妈妈一起用烧烤摊赚来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着日常生活。为着姥姥,为着妹妹,也为着失散的爸爸能在威海团聚的家庭梦而打拼。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坚持代父行孝,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懂事,让远在天堂的母亲离世前吃上了最后一口幸福而甜蜜的蛋糕。王芹秀,用自己的爱与孝心照料着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她的举动是在向世人昭著,生活中有时爱比血缘更加美丽。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孝也是人间大爱书写的荣光,中国自古就流传二十四孝悌的故事:吴猛“恣蚊饱血”、杨香“扼虎救父”、孟宗“哭竹生笋”、黄香“扇枕温衾”……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今天王芹秀等十位少年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间的大爱。感谢王芹秀、高羽欣、徐沁烨等十位最美孝心好少年,是你们的坚强,是你们的孝感天地,提醒着世人要永不忘“孝”。

小学作文:观《幸福是什么》有感 篇10

今天,我观看了中央一套的开学第一课《幸福是什么》。我在电视上看见有一个小孩,虽然他是一个盲人,可他非常热爱钢琴。他妈妈为了让他学习钢琴,找了40多所钢琴学校,由于眼睛的原因很多学校都不接收他。最后他来到一所盲人钢琴学校,终于被接收了。于是,他的妈妈用牛皮给他做成盲文,使他掌握了曲谱。通过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还有一位女孩,她被称为“最美丽的女孩”。她的爸爸抛弃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又瘫痪了,没人照顾,她每天中午都要急着跑回家,给妈妈做饭。她时常因为照顾妈妈没有时间吃饭,只好拿个冷馍边跑边吃,赶着去上学。

虽然盲孩子双目失明,但他有自己的梦想和爱他的妈妈,最后他成功了。那个女孩子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妈妈,并用小小的臂膀撑起了这个家。

大学生观《血战湘江》有感 篇11

周三中午,班里组织观看了《血战湘江》电影。早就听过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这句话流传在广西,而故事则来源于83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湘江战役。如果说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一大壮举,那么,红军突破湘江之战则是这一壮举中最惨烈、悲壮的一幕,让人刻骨铭心。

周围的灯光暗了下来,随着电影帷幕的缓缓拉开,周围安静了下来。大家渐渐沉浸在电影中。敌军的.飞机不断盘旋俯冲,机关枪对着正在过江的红军进行扫射,湘江上遍布着红军的尸体。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水,染红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现场的气氛压抑,大家屏气凝神,没有一个人言语。湘江的水是红军的血,湘江的岸是红军的躯。宽阔的江面上,浓烈的硝烟里,一双双草鞋在前行。

满脸是泥是血的红军,还有誓要流尽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大部队过江的决心!34师!老裁缝!影院里黑压压的气氛让人压抑,屏幕上充斥着红与黑,有几个女同学已经在低声抽泣了。这场战役打的太艰难了,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甚至有时候都没有话语权,有的只是信念和对一个人人格的魅力和敬仰。

影片到了最后,在四面八方的阻击战中,最后单独突出了陈树湘的届首阻击,战至最后,扯掉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DD这是历史事实,并不是什么艺术处理。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让人做到这一点?今天的我是做不到的。架浮桥的战士,明知道架了敌机就在头顶立即炸毁,还是要不停的向前搭建;阻击的师长,知道自己明显不敌还是义无反顾的刺刀冲锋;被机器砸断腿的战士宁愿自己滚下悬崖自杀也不愿拖累队友。这就是热血,青春,理想与生命!

观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篇12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主问题”的教学手段, 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 减少过去课堂上“连问”、“追问”和“碎问”过多的现象,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 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 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同学和老师进行对话, 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使之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深入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清晰了、学习环节也简单了。

(一)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 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 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呢?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丽水钟老师和衢州的郑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抓住了“壮”。问学生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关键词是哪个词?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雄壮”?真的只在表现辛弃疾的“雄壮”吗?

2.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金华张老师执教《杨修之死》, 问学生预习后你对杨修怎么评价?文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是怎样评价杨修的?学生找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真知”曹操文中表现在哪里?杨修“真知”曹操吗?真知……思索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通过“真知”这一突破口展开了对文本的阅读, 对人物命运的思索。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杭外黄老师的《孤独之旅》抓住“诗意”探索文本。她先把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写成诗的形式, 让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得全情投入时, 黄老师说:“其实这不是一首诗, 而是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段落, 你把觉得最有诗意的语段找出来, 读一读。”从品读诗意的语言到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抓住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入手,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那些主题深刻, 理解较难的文章。可以借助作者本身要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或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为突破口设计主问题。如当初我在执教《孔乙己》时, 抓住了“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展开对文本的理解。明白可怜之人孔乙己既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也是一位不懂思变、不求上进的人, 是社会的腐朽物。不能一味地同情, 立体式地看待人物, 加深对文本地理解。

总的来说,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 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 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 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 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二) 牵“发”动“全身”。

我们找到了牵动全身的“发”, 那又如何动“全身”呢?

省级优质课就做了很好的解答:有整体感又要有节奏感。整体感:课堂是一个整体, 不能让它支离破碎, 缺乏联系。要任务集中, 脉络清晰。有了主问题的设计, 教师的课就有了主题, 线索, 教师往往可以把握住课的整体感。所以我想多说一下节奏感。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用语。歌曲演绎要有轻重缓急, 高亢低沉。引之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不能做平面滑行, 而要由浅入深式地探究。并要形成跌宕起伏, 错落有致, 韵味无穷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教学就应如一篇美文:享受中又能引起思索。

杭州李老师在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非常到位的。《香菱学诗》中通过文本看到人物的内心是教学的难点。上课伊始, 李老师以原著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文章的题目对比。领悟原著题目表明了香菱学诗的态度“苦”, 文中哪里道出了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透过香菱的笑, 觉得她以苦为乐, 学诗到了痴迷的程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可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如此痴迷人人欣赏吗?引入对香菱的身世、死因的了解。再读“笑”, 慕雅女雅集吟苦诗啊。苦吟诗———痴吟诗———吟苦诗, 学生、课堂都在随之笑、悲。学生起初读描写香菱笑的语句, 笑逐颜开;再读香菱的笑, 感同身受, 脸色凝重, 声音低沉。

课堂有起有伏, 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掌控全局, 把握节奏。在教学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设计。对知识点的安排承上启下, 循序渐进, 对教材内容的解析披文入情, 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体悟情感。此外, 教材的处理也立足于教材, 却又高于教材, 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以一篇课文走进香菱的内心, 以《香菱学诗》开启了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 有一种木桶理论, 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 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

没有教师的成长, 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 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 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 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 鲜活, 细腻和温柔, 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 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 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些还颇有思想性。可总归有些零碎, 缺少体系。理解上也往往会存在局限性, 就事论事, 只绕着文本, 缺少思考问题的深度。所以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才能做好引导的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乡村教师的课, 非常赞叹。问这位教师:“你备课用了多少时间?”老师说:“我用一辈子时间备课, 如果说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 让年龄与学识成正比。不要在吃老本, 不要让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掏空自己。

听课后常有老师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究竟何处不同呢?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形成了一个气场。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 还在馨香中“传道”。

三、春风化雨点“心灯”。

(一) 春风化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灵, 却要做到无声无息, 适时而来。教师有自己的水平见解, 又怎么让学生也深有同感引起共鸣呢?

学生理解有迹可循。教师们很好地立足文本, 激发思维。老师的思路源自文本, 学生的理解也出自文本。不会对教师的理解感到高深莫测, 而把自己拒之门外。文本是形成师生“对话的”依据, 也是平台。每堂课都能听到老师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有证据吗?”“把这个词圈起来。”“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以吗?”把学生的眼光拉回到文本。品味语言, 概括内容, 体会情感。使学生站在与作者同一纬度上, 把情融入在文本中。琅琅书声萦绕课堂, 老师范读, 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全文, 读段落, 读句子, 读字词。读中悟情, 以情促读。不再是以繁华掩盖空虚, 以形式替代内容。

适时补充加助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 要掘地三尺深挖、深探。但也不能止步于文本, 缺少教学的延伸拓展。就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 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材料。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著作中整体理解, 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加助理解。学生临场的各种反应, 都成了教师素质的展示平台。杭州的李老师提到香菱的死, 学生中有人说是扶正后难产而死;有人说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害死的……李老师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介入而是引入了曹雪芹的判词:

“根并莲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学生通过对第三句拆字诗的理解, 明白是被夏金桂害死的。对学生没有以简单的对错去定论, 在课外资料中自己领悟。

衢州的郑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 在体会题目的“壮”时讲了辛弃疾弱冠之年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 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后鼓动万余名士兵反正, 长驱渡淮, 奔向南方。往事中理解辛弃疾当年金戈铁马, 驰骋沙场的“壮”又以《鹧鸪天》和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理解辛弃疾空有壮志却华发早生的“难酬”。课外材料的引入自然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无需多讲, 早已不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满腹诗书此时化作春雨, 在无声无息中学生在受到了熏陶, 得到了提升, 激发了思维。

四、点燃心灯。

用言语感染学生。语文课堂不应是平淡冷漠的, 而应该是充满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如同讲演一般, 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 而要让自己情感为之所动, 惟一的办法就是投入, 投入地去讲, 因课文内容而喜而悲, 因文章情感而情绪化, 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 外化为语言、表情、眼神, 以及肢体的动作, 置身其中, 融入课堂, 全身心去演绎教学的内容, 倘能如此, 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呢?衢州郑老师在教授《破阵子》时, 辛弃疾的壮志难酬透过她或低沉, 或高亢的语言;或振奋, 或忧郁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如临其中见证他的人生历程, 触摸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

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朗读式结尾。打破了以往一贯的课堂总结模式, 教无定法, 适合就是好方法。优质课评比中的结尾, 就有推波助澜, 意味深远的作用。师生的情感再次碰击, 思维在延伸, 火花在闪烁。

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应用多媒体, 这当然不是稀奇事。以往课件就像教案本, 教师就在读教案。教师被课件牵制着, 思维也凝滞了。早就设计好的答案也套住了学生的思维。可这次多媒体成了一个助手, 教师没有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文本为基础, 色调、字体、版式都用心良苦。杭州李老师大篇的采用魏碑体, 来加重香菱不幸的身世。丽水钟老师的课件从头到尾六张片子, 黑底白字, 凸显词的悲壮。杭外黄老师用黑白底色承载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件中适时响起的合适音乐, 使课堂中洋溢着和作品相吻的气氛。学生在配乐中, 很快地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提高了朗读水平, 加深了情感理解。

四年级学生观《捉妖记》有感 篇13

今天下午,我爸爸带我去看了个全国票房已突破十亿人民币的电影——《捉妖记》。

《捉妖记》是一部动画电影,已经是一周以前播放的电影了,到现在还这么火,主演我也认识,是白百合、井柏然,因为我见过他们上电视。别的不说,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幕几只好妖被一个三钱天师给捉住了,他拿着铁链,把好妖们绑了起,它们一边唱着让它们自由的歌,一边靠近三钱天师一圈一圈绕着三钱天师转,突然,它们努力往前跑,结果,三钱天师本好好坐在石头上的一个人被摔了一下,那时,他不小心张开手,让那两只好妖逃跑,他终于知道了自己上了那些妖的当了,他想追上去,但铁链紧紧绑在身上,动都很难动。

好人和坏人很难分,这让我想起了《城南旧事》,英子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但最后坏人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最后,遇到坏人不要慌张,要像霍小岚(白百何)一样去战胜坏人,在生活中,好人、坏人也很难辨别,当我们小朋友遇到陌生人问路、带路时让他找大人问,如果还纠缠的话,就告诉给大人打电话、报警;情况危急时,就要大声呼喊,会尽可能的保护自己。

小学生观黄大年有感 篇14

如今回想参观的种种, 除了排队的漫长等待让人稍感烦恼外, 所参观的景区还是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众多展馆中, 出于个人原因, 我格外地喜欢印度尼西亚国家馆, 因为我的“结婚蜜月”是在印尼巴厘岛度过的, 所以带着一种奇特的心情带我走进了这个展馆。

为什么我称之为“竹迹”, 因为这座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国家展馆的建筑中“竹子”无处不在;而“乐”为乐章, 也可以和“悦”相意近, 在里面你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竹子演奏的完美乐章。

世博园区里的很多场馆都以低碳环保为卖点, 有着几百年使用竹子历史的B片区印度尼西亚馆, 就用近100吨竹子, 打造了一个4层楼、不用空调却一直很清凉的半开放式展馆, 这种开放式的形式跟印尼人与大自然迎合的态度有关。

印尼展馆的设计灵感源泉来源于印尼村庄, 正是印尼人的日常生活。在印尼村庄,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竹子制成的桌椅或屋棚, 那是印尼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标志。印尼人对于竹的喜好来自于其透气好、坚韧、灵活等实用性。从古至今, 印尼人都是依赖于竹子而生存, 从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 到日常生活用具, 因此在印尼馆内竹子无处不在, 外墙上摆放的用竹子做的花盆、竹子做成的竹帘等等。印尼馆将通过采用竹子、木头等一系列天然环保材料, 展示印尼对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走进印尼馆, 就可以看到正中央一道17米高、40米宽的瀑布, 在竹子铺设的外墙面缓缓淌下水来。整个4层楼展馆, 由一条600米长的通道贯穿, 沿通道而上, 一边是通过各种工艺设计加工的竹制品, 另一边则透着些许植物或竹墙的缝隙, 与室外相连。工作人员介绍, 由于这种盘旋式的构造, 加上几乎每一面竹墙都能通风, 整个印尼馆的空气对流十分地活跃, 我发现甚至连地面上, 都有用竹片隔开的通风口, 这确保了你站在印尼馆的任何一处, 都能隐约感到有“穿堂之风”, 这也就是印尼馆可以不用空调的“奥秘所在”。在印尼馆的二楼可看到连百叶窗都用竹子制成, 这样气温升高可以将竹窗页关闭, 室内就能保持适宜的温度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 这些穿墙而出的竹子都来自中国的云南。一排长约10米的竹子从印度尼西亚馆中穿墙而出, 木色系的展馆却没有被劈开的生硬感, 反而与四周的竹丛和谐相搭, 在无数中国观众看来, 像极了苏轼的那句“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600米长的通道两侧使用了一种建筑语言“竹”, 而在颜色中却用了绿色、黄色、土红色, 这正是对印尼地域色的提炼。

这是我在拍空间场景的时候一位印尼小姐向我微笑, 那一丝微笑让我们感受到瑟瑟清风, 仿佛从印尼的海滩上刮过。

随着观光, 我感受到“青春翠竹通幽处, 瀑布飞流听乐声”的完美境界。那就是“竹”, 通过竹子表达了对天然环保的“诠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与植物和大自然的一片和谐景象。

因为专业的原因, 我们和其他游世博的人的观察点不同, 看人文环境的同时我更喜欢挖掘细节点。在入口处, 在竹石大背景下的几个色彩艳丽的阳光伞引起了我的注意, 它们像穿着当地沙滩裤的印尼人, 正在向你招手。而坡地形的走道和铺地的红砖, 正是这个国家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

600多年前, 郑和带领着他的宝船曾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印两国交流先例。今年是印尼和中国建交60周年, 关于两国友好交流的题材也是印尼馆的展示亮点之一。印尼馆再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 在二楼竖立3米高的郑和雕像和印尼传统船只, 以纪念这段历史。

上一篇:有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下一篇:康熙王朝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