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锣鼓音乐教案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丰收锣鼓音乐教案(共10篇)

丰收锣鼓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民族乐器中的几种打击乐器,并感知其音色。

2、正确理解《丰收锣鼓》的音乐形象,感受其情绪。

3、让学生通过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进行创编音响,使其加深对打击乐器的认识。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管弦乐器《丰收锣鼓》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使用自制打击乐器创编音响。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丰收锣鼓》的音乐形象。教具准备:

1、打击乐器:堂鼓、大锣、小锣、钹、碰铃、木鱼。

2、组合音响。

3、多媒体:介绍云锣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音乐,做点踏步进教室。

2、师生随钢琴声互相问好。

二、介绍六种民族打击乐器:

1、导入新课:教师按下列顺序分别演奏六种打击乐器。师:这些乐器是怎样发音的? 生:敲打发音的。

师:打击乐器是敲打发音的乐器。

2、多媒体:介绍云锣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教师补充:云锣,也名“九音锣”。以铜制小锣若干面大小配套。旧时常用十面,现有用到三十几面的。)

3、抢答:

①这六种打击乐器哪些是皮革制成的? ②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③哪个是用木头制成的?

4、讨论:打击乐器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 ①强化节奏。②增强力度。③丰富音色。

三、欣赏《丰收锣鼓》。

1、师: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器,(暂不出示曲名)其中有打击乐器参加演奏。边听边想(用 课件展示下面问题)。

①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

②欣赏后谈谈你在欣赏时仿佛看到或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音乐形象)③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 欣赏后老师启发学生发言的要点: A、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

B、在启发学生谈欣赏音乐的感受时:当学生谈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时,要启发学生联想与之情绪有关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当学生谈出了具体的音乐形象时,要启发学生谈出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力,使音乐的情绪与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联想,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C、启发学生围绕“欢乐、喜悦”来取名。

2、教师简析作品: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曲名叫《丰收锣鼓》,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3、复听音乐:思考下面问题。这首曲子由几个部分组成?

试用线条或者颜色表示出这首乐曲四个部分的情绪:学生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师:你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线条)来表示各部分的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各部分音乐的情绪。)

四、利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创编音响: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

1、师:打击乐器是敲打发音的乐器。摇一摇同学们带来的装有米粒的塑料瓶,它能不能像打击乐器一样敲打发音;我们拍拍手,跺跺脚能不能发音?请你用沙瓶、塑料袋、拍手、跺脚发出的声音以及人声等,创编一个表现夏天雷雨时的音响。

2、步骤及要求:(课件展示,鼠标逐一点出。)①以“雷雨”为题材,自命题目。②创设情景,由副组长用图示简单记录。③选择恰当的音响来表现。④边练边改,不断完善。⑤齐心协力,搞好排练。

3、学生创编,排练。

4、分组表演:由组长上讲台指挥——可以用语言描述来指挥,也可用手势来指挥。(由副组长记录的简单记录图示放在多媒体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聆听,知道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和音乐表现的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

2、情感目标:通过聆听,体会人们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和喜悦之情。

3、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听辨各种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穿插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

全曲可分四个部分。乐曲开始,在由慢渐快的鼓声中,整个乐队奏出雄厚、响亮的散板旋律。这是乐曲的引子,高亢有力,气势宏大,把人们带入喜庆丰收的欢腾热烈的场面。

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热烈欢快,节奏紧促,旋律的重复和模进描写了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但旋律回旋起伏,显得流畅抒情。旋律先由笛子和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等)奏出,再用扬琴、琵琶、三弦及弦乐器重复,最后,前后两个乐句分别由笛子、唢呐和笛子、弦乐器重复,彼此呼应,表现了劳动中互相帮助、融洽无间的情景。在这之后,第一主题作了变化重复,并引出了锣鼓,以十面锣为主奏乐器,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第二部分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其它乐器奏衬托性短句,给人以一呼百应的印象。接着,乐曲转入D宫调,弦乐器和管乐器、弹拨乐器先后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接着,笛子与弹拨乐器交替演奏了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表达了人们舒畅、欣喜的感情。随后通过再现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进入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清澈明朗的竹笛声以散板的节奏描绘出明媚秀丽的田园景色,云锣则以柔美晶莹的景色使人联想起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变化再现后,打击乐又运用京剧锣鼓中擅长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中的“螺蛳结顶”的点子加以发展,同时,音乐的速度增快,力度加强,使情绪不断地激越高昂起来。

最后,第一部分中的第二主题变化再现。乐曲在热烈沸腾的高潮中结束。

教学重点

1、了解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

2、通过聆听,体会人们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和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民族打击乐器表现欢腾场面的功能。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相关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穿插其间而显得前后呼应和统一。所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乐器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种方式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三、下课?

庆丰收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正值秋天收获之际,我班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我爱秋天”:我带领孩子去大自然观察秋景:品尝秋天里丰收的果实;画一画“我眼中的秋天”。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致勃勃.知道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怎样让幼儿把心中对丰收的喜悦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呢?我选择了幼儿很少接触的民族乐曲《喜洋洋》。曲中欢快的乐段与抒情的乐段正好能表现出丰收欢庆的景象和秋叶满天飞舞的美丽。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理解音乐的热烈和柔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内容,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画制作(①拟人化的水果在欢庆丰收;②拟人化的树叶在翩翩起舞)。

2.情境创设:丰收景象(装饰各种水果篮、农作物篮、花卉篮)。

3.各种水果、小树叶头饰。

4.各种材料的打击乐用具。

活动过程

一、感受部分

1.师幼随《摘果子》音乐边跳边进入活动室。

①师逐一举起水果篮、农作物篮、花卉篮,问幼儿: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

②这些都是秋天里的水果、农作物、花卉,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秋姑娘不仅给我们送来了礼物,还带来了一首庆丰收的乐曲呢。

2.幼儿倾听音乐《喜洋洋》。

①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欢快、动听、想跳舞……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

②仔细听听乐曲的前、后有什么不一样?

指导策略:鼓励幼儿听后轻轻讨论,各抒己见,如有意见分歧。则引导幼儿比较倾听A段音乐与B段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配乐上的变化.让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在幼儿讨论产生结果后.教师用语言合并手势稍作小结:先是欢快的音乐(有力度的动作),然后是柔美的音乐(柔软的水波浪动作),再后来又是欢快的音乐。

二、理解部分

师: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听了这么动听的乐曲,它们欢快地跳起了舞。(出示静止的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两幅分开的画面。)

1.第一段音乐是谁在跳舞?为什么?

2.再来听第二段音乐。想想现在是谁在跳舞呢?为什么?

3.第一段音乐是水果娃娃在跳欢快的舞,第二段是树叶娃娃在跳优美的舞。听,第三段音乐跟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是谁在跳舞?(跟第一段音乐一样,水果娃娃在跳欢快的舞。)

指导策略:在前两个提问中。如幼儿回答正确并意见统一.则让画面随音乐节奏动起来;如意见有分岐,教师则引导幼儿先考虑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跳舞时有什么不一样.再想想两段音乐哪一段欢快,更适合谁跳舞:哪一段音乐优美,更像谁在跳舞。

三、表现部分

(一)伴奏

你喜欢这首乐曲吗?我们一起来为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的舞蹈伴奏好吗?(出示各种积木、玩具、小桶、小杯、筷子、易拉罐、贝壳等物品。)

1.自取自玩

幼儿选一样喜欢的东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拿相同东西的幼儿也可以在一起想办法。

幼儿行为:幼儿通过相互交流、自我尝试.发现不同的敲击物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选择材料的不同部位敲击,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幼儿在自玩中显得开心又投入。

2.听音乐伴奏

①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表现。

幼儿行为:从头至尾一样的速度、一样的力度,没有起伏变化。

②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敲击才能表现出小树叶在轻柔飞舞。在敲打小乐器时应该要注意什么。(让幼儿先自己尝试,再邀请个别幼儿示范如何轻柔地敲击小乐器,并组织幼儿重点演奏这一段。)

幼儿行为: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尝试,幼儿感受到了不同性质的音乐应有不一样的表现方法,演奏水平明显提高。

③完整演奏(师双手持圆舞板,用语言提示和手势动作带动幼儿一起演奏,充分表现乐曲的热烈和柔美。)

幼儿行为:在老师情绪、体态的感染下,幼儿的演奏很投入.表现在小脸上、眼神里、肢体动作上,把对乐曲性质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创编动作

师:水果娃娃和树叶娃娃跳得多开心,你们想不想也来扮成秋天里的果实,和它们一起欢庆丰收呀?

1.幼儿可演奏,可用头饰装扮(提醒幼儿音乐欢快的时候,水果娃娃跳得真开心,音乐柔美的时候,树叶娃娃在翩翩起舞。)

幼儿行为:个别男孩一直选择扮做“小小演奏家”,老师留给了他们表现的空间,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选择和各自能力。

2.鼓励幼儿相互交换头饰继续表演

幼儿行为:多数幼儿乐意相互交换头饰,也有个别幼儿一直钟爱自己一开始扮演的角色.幼儿在尽情的表演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教师以秋姑娘的角色介入表演

师:看,老师装扮成谁了?秋姑娘来和你们一起共庆丰收了。

幼儿行为:幼儿的自由选择、相互打扮、交换角色以及教师的介入把活动推向高潮.良好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四、结束部分:分享水果

丰收锣鼓音乐教案 篇4

丰收歌舞

教学目标: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本课四首反映中外农民丰收歌舞的作品,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只情。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并即兴表演来抒发丰收的喜悦只情。

4、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14-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

2、《丰收之歌》是首丹麦民歌,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

3、欣赏音乐并看课本中的歌词和插图,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桔梗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人声的分类:童声、女生、男生。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14-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桔梗谣》。

二、聆听《丰收的喜悦》

1、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你能用舞蹈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用色块来表示三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

2、我们来聆听歌曲范唱,跟着拍一拍节奏。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2、拓宽思路,创编歌词。

3、律动:即兴舞蹈表演载歌载舞的丰收场面。

六、课堂小结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15-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

2、《丰收之歌》是首丹麦民歌,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

3、欣赏音乐并看课本中的歌词和插图,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桔梗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人声的分类:童声、女生、男生。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音乐《果园丰收了》 篇5

目标:

1、倾听音乐,感知乐曲表达的喜悦之情。

2、根据乐曲创编动作,大胆表现。活动准备: PPT课件,录音机 开始部分:

音乐律动入场,引出讨论话题

1、小朋友刚刚是随音乐入场的,那么,你们喜欢好听的音乐么?(喜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让我们一起听听

活动过程:

1、完整播放,让幼儿倾听乐曲;

提问:(1)、当你听到这首乐曲,感觉你的心情是什么样啊?(欢快的、高兴地)

(2)、你在什么时候会很高兴,很欢快呢?(老师表扬的时候,妈妈夸奖的时候)

2、你想不想知道老师听到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想知道),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打开PPT,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果园,苹果红了,葡萄熟了,丰收的满满的果子)那么,这个时候谁最高兴?(果农的叔叔阿姨)果子熟了,要怎么办呢?(摘果子)。

提示幼儿摘果子的过程:

(1)走在果园的路上(应该怎样表现?幼儿做走路的动作)。

随后,播放前一小节跟音乐做动作。

(2)果子放在哪儿啊(背筐,提篮子,挎篮子的动作)找动作的优美的幼儿上前表演。随后播放第二小节跟音乐做动作。

(3)来到果园摘果子,幼儿做摘果子的动作,找动作优美的幼儿上前师范。播放音乐随音乐做动作。

随后把前面的动作连起来做一遍,表扬表现不同的幼儿和动作做的优美的幼儿。

(4)摘完果子比一比果子,看看谁的大,指导幼儿做动作,征求孩子的意见,选出做好看的动作,随音乐,其他幼儿模仿。

(5)拿起自己摘的果子回家(幼儿可以做背筐、挎筐等动作,也可以轮换做动作)。随音乐做动作。

1、随音乐整体的做一遍,是动作连贯起来。活动结束:

自然结束活动,表演给家长看。活动反思:

这节音乐课,准备的不够充分,对乐曲的节奏掌握的不够熟练,所以节拍卡的不够稳,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不够积极,没能调动孩子的兴奋点,有个别幼儿表现的非常好动作做的很优美,如果自身能够将情绪融入音乐中带动孩子,相信可以完成的更好。

矿区幼儿园

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八课丰收歌舞 篇6

丰 收 歌 舞

丰收

导课

教学目标:

1、感受与欣赏管弦乐曲《丰收》片段。了解管弦乐曲《海霞组曲》。

2、了解桔梗和朝鲜的风土人人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桔梗谣》。教学重难点:学唱和处理歌曲《桔梗谣》

导语:“同学们,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季节)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年秋天农民们都在忙碌的收着庄稼。在海边也生活着一群人民,他们靠海为生,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渔民)我们这节课要欣赏的乐曲就与渔民有关系。【完整欣赏】

请同学们仔细听音乐:他们在干什么?心情是怎样的?(捕鱼,高兴、激动……)(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敏!我们所听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作《丰收》,这是一首管弦乐曲,主要表现了渔民们捕鱼庆丰收的热闹欢乐的场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高兴的心情,来唱一唱乐曲的主题旋律,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分段欣赏】

【聆听A部分】我们刚才所演唱的这段旋律在接下来的这段音乐(A部分)中出现了几次?力度有什么不同?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铺网捕鱼——休息——再次铺网捕鱼)

板书:强弱强

让我们也来为渔民们加加油。在捕鱼的那两次我们用“嗨”来表示,渔民休息的时候我们也来休息。(带领学生练习一遍)

好,让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感受渔民们捕鱼的热闹场面。(播放A部分音乐,随音乐喊“嗨”)

我们把刚才表现的这段音乐称为:A部分

【聆听B部分】渔民们满载而归,为了庆祝一年来的丰收,他们还高兴的跳起了舞蹈,仔细听接下来的这段音乐是表现的渔民们铿锵有力的舞蹈还是渔民们优美抒情的舞蹈呢?(播放B部分音乐,师跟音乐做优美的舞蹈动作)

那你觉得这段音乐与A部分相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速度、力度、旋律)

板书:速度慢、力度弱、旋律优美

让我们跟着渔民跳起优美的舞蹈吧。(播放B部分音乐,随音乐做舞蹈动作)

同学们的舞姿真优美!这段音乐我们把它称为:B部分

乐曲《丰收》由A和B两部分组成。这首乐曲还和其他四首管弦乐曲《解放》《胜利》、《织网》、《童年》组成了一部管弦乐曲《海霞组曲》。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乐曲的了解完整的表现这首乐曲《丰收》。(播放全曲音乐边听边表演)

桔梗谣

渔民们通过捕鱼的方式来庆祝丰收,而我国的朝鲜族人民今年呀也获得的丰收,他们收获了什么?

【初听】请同学们仔细听接下来的这首朝鲜族歌曲从中寻找答案?(桔梗)

介绍桔梗:是桔梗。那同学们知道桔梗是什么东西吗?桔梗是朝鲜族人民最喜欢吃的一种野菜,每年春天朝鲜族人民就会结伴上山去挖这种野菜,它白白的,大大的,只要挖出一两颗就能慢慢的装满一大筐。我们所听的这首歌曲名字就叫做《桔梗谣》。

【复听歌曲】那人们在挖桔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在来听一遍歌曲。

【教师范唱】朝鲜族人民不仅勤劳勇敢,还能歌善舞!不信你瞧!(师边唱边表演)

咱一块来学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感受一下(学做敲长鼓动作:长鼓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乐曲。学做甩袖动作;学做摸脸动作)。我们跟着音乐来一遍怎么样?(播放音乐范唱做跳舞动作)为了配合舞蹈,老师还带来了一种乐器:铃鼓,谁会使用这种乐器呢?介绍铃鼓的使用,并带领学生做敲击铃鼓的动作。有乐器的同学轻轻拿出你们的乐器,没有乐器的同学我们来跟着做动作。

学唱《桔梗谣》:这么好听的歌曲,咱也一起来唱一唱,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逐句教唱。(倚音可简单介绍)(重点学唱乐曲的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第四语句)。跟琴完整演唱:

歌曲处理:人们在挖桔梗时的心情是怎样?应该带着这种情绪演唱,由弱渐强的地方可跟琴试唱。(处理完后跟音乐伴奏演唱)综合艺术表演:

还记得我们刚开始学跳的朝鲜族舞蹈和铃鼓的使用吗?我们把它们加入进去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

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这节音乐课马上就结束了,谁能分享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那些东西,有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丰收 A+B

丰收乐教案[范文] 篇7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

2.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丰收锣鼓》曲子当中各种打击乐器的分辨。

准备:多媒体

【百度搜索】(%2Fimage%2Fattachement%2Fjpg%2Fsite2%2F20090927%2F0023aeaa687b0c29701d1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47ftv_z%26e3Bvitgjfj_z%26e3BvgAzdH3Fw6ptvsjAzdH3Fdaal-8aAzdH3F8aAzdH3Fv5gpjgp_mlbma_z%26e3Bip4&W400&H295&T0&S0&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AC%99&ie=utf-8&in=8676&cl=2&lm=-1&st=-1&pn=3&rn=1&di=244567938450&ln=1985&fr=&fm=detail&fmq=***50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di244567938450&objURLhttp%3A%2F%2Fa1.att.hudong.com%2F40%2F57%2F0******05_s.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4tgz7_z%26e3Bi715g2_z%26e3Bv54AzdH3Ftg1jx_z%26e3Brir%3F15v-etjo-8mnd&W300&H230&T7032&S4&TPjpg

第一遍:a.唢呐; b.二胡; c.笙。第二遍:a.二胡; b.笛子; c.扬琴(3)讨论归纳。

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3.参与表现

(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乐器,听其声,观其开。

(2)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拟演奏。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评价。

师: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百度搜索】

《苹果丰收》大班教案 篇8

1、熟悉音乐旋律,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型。

2、理解图谱内容,并使用打击乐器协调一致的演奏。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乐器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情绪快乐的演奏且节奏准确。

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碰铃、响板、铃鼓)、图谱 3 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拍手进入活动室。

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乐曲后的心理感受。

小结:音乐内容说的是果园里,一个个苹果耀眼红,苹果丰收,大家都兴高采烈、无比的快乐,所以音乐才这么的欢快、活泼。

二、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1、用身体动作表现去果园的路上及找果园

2、表现摘苹果

3、表现庆祝丰收

三、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运用肢体表现音乐。

1、看图谱运用肢体节奏表现“苹果丰收”

2、完整的听音乐练习。

四、出示图谱(二)能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引导幼儿理解图谱内容(独奏、合奏、轮奏、)

2、教师哼唱,幼儿用乐器打击乐,提醒运用合适的力度。

3、听音乐看图谱进行打击乐。

4、互换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今天当小乐手开心吗?老师也开心,你认为表现的怎么样?我也是这么这么认为的,那一起为我们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最后老师再告诉你有个小秘密,这首好听的音乐就叫《苹果丰收》小朋友回到家可以让爸爸、妈妈上网搜一搜,然后运用家里的生活乐器来演奏。好了,现在我们出去休息一下吧 全体起立!(放音乐)

课后反思

《丰收》大班教案 篇9

1、基础性目标: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踮步的基本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发展性目标: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活动重点:

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踮步的基本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活动难点:

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挂图、cd、篮子10个

经验准备:幼儿初步学过踮步、手腕转动等基本动作、幼儿已学会双圈队形。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

t:今年的葡萄长的又大又圆,我们一起来帮助农民伯伯摘葡萄吧!

二、继续学习舞蹈《葡萄丰收》

1、喊节拍,幼儿复习踮步及手腕转动的动作。

2、幼儿站好双圈队形,男孩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3、继续学习《葡萄丰收》的舞蹈动作。

三、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1、男孩手拉手搭成“葡萄架”,教师示范摘葡萄。

2、女孩面向圈站立,按逆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摘葡萄。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继续做摘葡萄动作。

4、喊节拍,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

5、随乐练习交换舞伴摘葡萄。

四、完整表演舞蹈《葡萄丰收》

苗家儿童庆丰收 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根据苗族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传奇私服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歌曲旋律欢快、跳跃、流畅,节奏感较强,具有舞蹈性。歌曲具有苗族音乐的特点,五声羽调式。歌曲为三个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每个乐句为四小节。第一乐句由乐汇6 5 6︱6 5 3︱和乐节6.5 3 5 ︱2 5 3︱构成。节奏具有我国民间欢庆节日的锣鼓的特点。第二句在节奏上同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紧凑的节奏使歌曲的情绪更加欢快。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换尾重复,把结尾小节的“ 6”升高八度作为结束。【教学目标】:

1、通过《苗家儿童庆丰收》的演唱,感受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苗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苗族儿童的生活情趣。并用喜庆、热烈的歌声表达和感受苗族人民喜获丰收后的喜悦心情。2.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简单的苗族舞蹈及竹竿舞,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并促进其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的形成。

3、掌握“x x x”和“ x.x x x ∣x x x∣”两种节奏,感受歌曲三、四句的不同变化,以更好的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在掌握这些音乐要素的同时培养学生听辨能力、音乐表现力等。

【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地、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掌握附点节奏: x.x x x ∣x x x∣ ;

2、感受歌曲三、四句的不同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用卡纸卷成圆筒若干个(把纸筒当成竹竿)、钢琴、四根竹竿、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苗家山寨去看一看。苗家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它们正忙着庆丰收呢,你们瞧!

2、播放课件:苗家人民庆丰收的画面

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苗家风情,教师随着画面的内容进行讲解,并介绍苗族人民喜爱的两种乐器: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当庆丰收的时候,苗族的男女老少都会围在一起跳着欢快的芦笙舞。

他们手里捧着的乐器就是芦笙,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它是用竹管插在笙斗里制作而成的。

画面中苗族人民敲击的是他们喜爱的另一种乐器,叫做铜鼓,是用铜做成的,当敲击鼓的不同部位时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苗族人民喜欢用鼓点为歌舞伴奏。

在各种节日里,苗族人民总是载歌载舞来庆祝他们的节日,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去苗寨旅游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去难化易,动中体验

(过渡语):苗族人民庆丰收的场面真是热闹,老师忍不住想加入他们的行列中,为他们优美、热情的舞蹈伴奏,你们是不是也想参加呢?(学生回答)就让我们和苗族人民一同敲起铜鼓来庆祝

丰收节吧!

1、初听歌曲旋律,把椅子当铜鼓,用“x x x”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强调:强拍敲椅子面,弱拍敲椅子边。)

2、第二遍聆听歌曲旋律,用竹竿为歌曲伴奏。

(1)请一名学生同老师合作,双手各握住竹竿的两端,示范用竹竿伴奏。

(强调:强拍分开敲击两下,弱拍合并敲击一下。)

(2)请学生两人一组合作,随歌曲旋律用“x x x”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备注:考虑竹竿比较长,学生伴奏起来一不安全,二不方便,所以用纸筒代替竹竿进行伴奏。)

3、利用有节奏的掌声解决歌曲节奏难点。

(1)师:你们真像个小小演奏家,老师为你们整齐的伴奏给予热烈的掌声(面对不同方向拍手): x.x x x ∣x x x∣

你 的 伴 奏 真 精 彩!(2)师:你们也给自己鼓鼓掌吧!

请学生模仿老师拍击的节奏鼓掌:A 男生为女生鼓掌,然后交换;

B 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鼓掌; C 全班一起为自己鼓掌。

4、第三遍聆听歌曲旋律,师生随歌曲旋律表演。

(过渡语):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为了感谢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的舞蹈做了精彩的伴奏,特别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舞蹈行列中,和他们一起来跳芦笙舞。

(1)教师进行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动作说明:一拍一动,第一拍出右脚向右行进一步,第二拍左脚跟进一步,第三拍右脚再前进一步,第四拍重心放在右脚,轻而有弹性地抬左脚,左脚钩脚尖。手臂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第四拍随腿部动作轻摆上扬。(2)请学生跟着老师数的节拍进行练习;

(3)请学生围成里外两个圈,跟着老师随音乐表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歌曲旋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不仅熟悉了歌曲旋律,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而且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歌曲的节奏难点,为学习新歌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三、层层深入,唱中感悟

(过渡语):来到苗寨光会跳舞是不行的。苗族人民各个能歌善舞,所以我们也得会唱他们的歌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苗族的歌曲吧!

1、请学生将老师唱的歌曲拍击出来。

师唱: 6 5 6︱ 生拍:x x x 吹芦 笙 5 3︱ x x x 敲铜 鼓

6.5 3 5 ︱2 5 3︱ x.x x x ∣x x x∣

苗 族 儿童 庆丰 收

2、师生交换,学生跟琴唱词,教师用跺脚的方式接拍节奏。

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跟唱上述乐句,并在间奏处用自己的方式击拍节奏。教师在学生演唱完后继续唱完后两个乐句的歌词。

提问:“你敲我敲多热闹,年年添幸福吔”这句歌词重复了几遍?(两遍)

4、教师再次演唱后两个乐句:① 1 21 6 1 ︱1 5 3 ︱1 3 2 1 ︱6 6 0 ︱

你敲 我敲 多热 闹,年年

添幸 福 吔。

② 1 21 6 1 ︱1 5 3 ︱1 3 2 1 ︱6 6 0 ‖

你敲 我敲 多热 闹,年年 添幸 福 吔。请学生听后说出它们的区别。

师小节:苗族人民在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之后终于获得了大丰收,他们控制不住这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所以越唱声音越高。

5、教师弹琴,请学生跟琴连续演唱两遍后两个乐句,第一遍用La模唱,第二遍唱歌词。

(强调:当演唱到“6 6 0”时在下方拍手,当演唱到“6 6 0”时在上方拍手)。

6、请学生从记忆的歌词当中选择一句作为歌曲的名字。

7、教师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并出示歌谱,请学生完整欣赏歌曲演唱录音。

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欢快、热烈、喜庆„„

8、教师弹琴,请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并用自己的歌声试着表达出欢快、热烈、喜庆的情绪。

9、请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评价。

10、提问: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苗族人民庆丰收的热闹场景呢?(1)引导学生从演唱方法或演唱形式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如:(方法一)结尾的两个乐句演唱时可以由弱到强,表现苗族人民喜获丰收后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共庆丰收的欢快场景。(方法二)演唱时一直保持很强的力度和欢快、热烈的情绪,并采用打击乐器(鼓、钹、双响筒等)来表现节奏部分,还可以同时表演舞蹈来增加喜庆气氛。(2)按照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几个环节,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层层深入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苗舞比赛,升华体验

(过渡语):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苗族人们不但喜欢跳芦笙舞,还特别喜欢跳竹竿舞来庆祝他们的节日。可是竹竿舞比起芦笙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小竹竿可调皮了,它特别想夹住小朋友们的脚,但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制服小竹竿,灵巧地跳过去的。老师有个提议:我们全班分成两队,来一次“跳竹竿舞比赛”,怎么样?

(1)宣布比赛规则:哪队被竹竿夹脚的人少,哪队就获胜。输的小队要为赢的小队演唱的歌曲《苗族儿童庆丰收》进行伴舞,伴舞可以跳芦笙舞,也可以跳自己创编的舞蹈。

(2)教师讲解并示范竹竿舞的跳法:(竹竿采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进行敲击)

第一个一拍: ▲右脚脚尖着地 第一个二拍: ▲右脚撤回

△重心仍在左脚 △重心仍在左脚

第二个一拍:同第一个一拍 第二个二拍:同第一个二拍

第三个一拍: ▲右脚迈入 第三个二拍:△左脚跳出▲右脚抬起

△左脚抬起

(3)循环播放歌曲《苗族儿童庆丰收》,各队学生随音乐进行练习;

(4)比赛开始,请各队长指派一名学生互做裁判,计算比赛成绩;(5)宣布比赛结果,并按照比赛规则,两队合作进行表演。(设计意图:本环节全员参与,将整堂课推向一个高潮。旨在通过竹竿舞比赛,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节奏感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五、课堂小结,激励奋进

(1)师小节: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开心吗?(学生回答)是呀,从你们纯真的笑脸上,欢快的舞蹈中,我看到了苗族人们丰收的喜悦,其实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丰收,56个民族56朵花,祖国妈妈沉浸在花儿的芬芳中,幸福而温暖;祖国妈妈更希望我们这些小花儿快乐茁壮的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2)下课,随音乐出教室。

上一篇:洗衣机的好处作文下一篇:淮阳县国税局机关党委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