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精选4篇)

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篇1

一、技术创新体系的有关理论

技术创新体系,就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一般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配置相关、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主要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技术创新活动参与者、它们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有系统性、经济性、创新性等基本特性。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其中,参与者是构成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

二、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产业的界定。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经济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专业化社会分工体系。这一界定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 产业作为经济单位, 是一个“集合概念”, 产业的主体是企业或组织的集合, 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这里的“集合”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从需求角度来说, 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应角度来说, 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第二, 产业的核心是商品和服务。第三, 产业是有投入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行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行业和部门, 也包括流通领域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 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服务、知识、信息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 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第四, 产业(Industry)与“行业”(Industry)、“部门”(Sector)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就“集合”范围而言, 产业较行业与部门的范围更大。

因此,从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公共安全产业化是指形成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产品、服务或活动以及支撑这些产品、服务、活动的过程。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的实质是要打破社会公共安全行业非产业化运行的传统模式, 以产业的理念来经营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产品、服务等,将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成化等,使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产业。

近年来,安徽省从事公共安全技术、产品研发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这些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合肥、安庆等地,已涉及反恐、交通、煤矿、食品、电力、火灾、信息等公共安全领域。2011年,合肥市公共安全产业的骨干企业已超过百户,他们凭借着具有规模的品牌产品和优势技术,占据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以中电38所、四创电子、科大立安、工大高科为代表,在防灾减灾领域竞展风采。中电38所从事的厚、薄膜混合集成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水平全国领先,2011年产值超13亿元;四创电子开发的雷达产品,2011年产值突破10亿元。在交通安全领域,三联交通开发的驾驶人培训与考试技术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皖通科技2011年产值超3亿元;美亚光电稳占食品安全领域先机,其研发的“SS-型数字化色选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1年8月9日,安徽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集中揭牌,包括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金等在内的5支创业投资基金集体亮相,并与一批创新项目对接洽谈。由合肥高新区和安徽省投资集团合作组建的“安徽公共安全创业投资基金”,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创业投资基金。根据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市公共安全产业实现产值将达40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到2017年,全市实现产值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全

面建成全国重要的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三、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

1.创新体系架构构成要素

2.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

3.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的目标

四、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1.目标定位

建设合肥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在公共安全产业领域,合肥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机遇,把合肥打造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到2012 年,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40亿元,建设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150多万平方米,公共安全产业企业达到130 个。到2015 年,基地产值500 亿元,企业达到300 个。在实现这一产业目标的过程中,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必将遵循产业化的标准,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成化。要打破企业分割局面,建立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规模效应。在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内部各种资本、技术、资源以及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把分散的生产要素整合到统一的生产体系中去。同时,除了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去考虑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与运行外,也要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去考虑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与运行,提高公共安全产业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机制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吸引到公共安全产业当中来。

2.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

3.培育路径

五、政策建议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商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公共安全产业,培育创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共安全产业是一个新概念,目前产业整体特征并不明晰,涉及领域相对较多、支撑技术较为散乱、产业聚集明显不足、产业链条未见端倪、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产业体系。目前,就安徽省而言,火灾安全、反恐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好。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摸清相关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基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全省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和产业主攻方向,借助安徽省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打造合肥市公共安全产业基地。推进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以期重点突破,加快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光机电技术集成为主体、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大中小企业布局合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公共安全产业体系。

促进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平台是基础。要选择产业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骨干企业的行业辐射与带动作用,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公共安全科研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配套化。瞄准公共安全重点技术领域和产业方向。建立一批专业孵化器,促进市场前景良好、技水平较高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成长性企业.加速成熟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步伐,催生具有爆发性增长潜力的产业集群。

促进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服务是保障。公共安全技术领域及其应用对象具备一些固有属性,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涉及军工或部分产品面向军工开发和应用,技术资料或用户需要保密,申报专利有限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可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动员、主动进行贴近服务,培育一批公共安全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帮助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科技金融推介服务。同时,利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在肥建立代办处的优势,开辟专利申报的绿色通道.建立“直通车”制度,在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正常商业机密的同时,拓展企业的外向度,大力营造

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篇2

当前,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下简称高新区) 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基础性力量, 是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面对2020将年我国建成创新国家及新一轮以数字化装备和服务外包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产业转移等新形势, 给我国高新区发展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也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 高新区的公共治理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高新区与周边区域没有形成协调并举的发展机制, 产业“孤岛”现象突出;高新区多头管理, 统筹不够, 缺乏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高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

绩效评价是解决高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绩效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993年公布的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经1999年、2004年和2008年的修订, 虽说在内容上做到了与时俱进, 但从总体上来说, 对高新区的考核评价及高新区自身工作诉求, 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亟需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绩效观的内在要求的评价体系, 但在国内尚无这样的评价体系。因此, 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绩效观的内在要求。

1 开发区公共治理及其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

1.1 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 代表性的有:郑宁 (1991) 提出了开发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4点原则:管理体系设立应遵循适用、高效的原则;组织机构的设施应遵循精简、高效、适用的原则;管理机构的职能应“宏观管得住, 微观放得活”;管理行为应实现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李志远 (1998) 指出, 在有条件的高新区可以推行法定机构的管理方式, 从根本上解决高新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吴林海 (1998) 指出, 各国高科技工业园区采取的管理体制至少要符合两个要求:要保证高科技工业园区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服务等各项活动具有高效率;要保证高科技工业园区能够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任敬喜 (2000) 着重研究了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中的3个根本性问题, 即政府规模、政府角色和政府行为。钟坚 (2001, 2006) 把世界科学园区与经济特区的规律体制分为一元管理体制和多元管理体制, 并指出:不同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政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 要充分发挥民间和市场的作用。

鲍克 (2002) 提出了开发区超自主体制理论, 认为管制性服务创新是开发区管制职能存在的基础, 它的出现是由园区被管制对象的需求压力、上级政府的压力和创新主体的企业家精神力量3个方向上力量作用的结果。赵玉蓉 (2004) 发现当前经济开发区呈现出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新趋向。经济开发区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应当集中在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公共决策模式与征服机构自身的治理模式3个方面。宋捷 (2007) 认为, 高新区一直处在“国家指导、地方管理”的体制之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新区自身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特别是近两年, 除了原有的当地政府以派出机构形式委托管理或直接管理两种主要模式以外, 又出现了以高新区为主而建立行政新区的模式。但现有的各种模式都各有利弊。因此, 如何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形成“国家指导具有权威性、地方管理具有有效性”的管理体制, 真正使国家高新区成为国家撬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杠杆, 是当前影响高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1.2 开发区公共治理的绩效评价研究

西方学者对治理绩效的评价研究, 是伴随着绩效评价和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实践而兴起的, 主要针对具体问题和现实案例, 集中在公共事业管理和服务绩效的测量及市场化、社会化治理等方面。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祥地之一, 也是最早提出绩效评估理念的国家 (菲利克斯·A·尼罗格, 1997) 。1985年,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启动“美国政府创新项目”, 来推动识别和培育创新性和绩效政府的工作。Paul (2003) 采取实证的方法对孟加拉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救助1998年洪灾受害者所表现出来的绩效进行对比, 研究竞争对政府绩效的影响。随着绩效评估的进行, 许多学者看到了单纯效率评估的不足, 英格拉姆 (1998) 指出, 效率不是公共组织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公共组织“正是通过不把效率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立足于社会的”。国内学者卓越 (2004, 2007, 2008) 、吴建南 (2005, 2007, 2008) 、陈天祥 (2005) 、范柏乃 (2005) 、彭国甫 (2004, 2005, 2007, 2008) 等对我国以及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都作了详细的分析,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目前国内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还未见述及, 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开发区的经济效益评价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另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开发区企业绩效与技术绩效评价。李梦玲、赵希男 (1995) 从高新区的五大功能 (集聚、孵化、辐射、开放和示范) 出发, 建立了高新区的工作指标体系。陈益力、欧阳资力 (1996) 将高新区看作一个科技产业社区环境系统, 通过对高新区的功能分析、国情分析和国际经验分析,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科技和环境等三方面的指标体系。张向先等 (1997) 提出高新区的基本功能是集聚功能、孵化功能、扩散功能、渗透功能、示范功能和波及功能, 并建立基于这些基本功能的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齐艺莹等 (1999) 以1992~1996年高新区统计数据为依据, 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及序时多决策法, 对沿海与内陆高新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刘希宋等 (2003) 从园区创新能力、园区创新环境、园区经济发展绩效、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评价了高新区的竞争力。范柏乃 (2003) 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和技术创新产品等3个方面对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张霞, 王雪林 (2006) 从人力资本力、人力资源环境吸引力、人力资源政策激励力、人力资源投资竞争力、人力资源绩效彰显力等方面构建了我国高新区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范柏乃、房定坚 (2004) 从法规政策、创业文化、社会信用、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和市场条件等6个层面构建了一个包含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国家高新区投资软环境评价系统。刘军、姚佐文 (2009) 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方面选取高新区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中部地区的9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姜彩楼、徐康宁 (2009) 从区位条件和中央政策对高新区的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

以上研究一方面是关于公共治理以及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研究, 另一方面是对开发区或高新区的评价, 对开发区的评价的指标体系多由经济指标构成, 主要是对开发区的一种综合评价, 不是对高新区公共治理进行绩效评价。因此, 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评价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目前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非常少,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中, 高新区治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探讨方面, 尚未与绩效评价很好结合, 现有的高新区绩效评价多是经济效益的评价。

2 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

国家对高新区的“四位一体”定位以及面向长远发展的“五个转变”确立了对高新区的发展要求和评价标准, 同时也是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估为新的政府治理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具有计划辅助、监控、支持、促进、激励和资源优化等重要作用和功能。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评估不仅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同时对提升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1 评价的原则

2.1.1 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 因此,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 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的同时, 要具备可操作性。评价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的因素很多, 在提炼指标时要抓住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 其科学性也就越强。一方面指标体系应尽可能明确易懂, 简繁适中, 数据易于采集计算, 数据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另一方面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简便科学, 易于操作。

2.1.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数字和量化标准通常被作为评估的基础。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项目都是能简单量化的 (罗伯特, 2003) ”。即使是企业绩效评估, 指标确定也不可能完全采用定量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综合评价, 必须将反映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 对定量指标要保证其可信度, 对定性指标应尽量适用, 或选择那些能间接赋值或计算予以转化的定量指标。因此, 对高新区的经济贡献必须采用定量指标去分析, 并且考虑资料数据的易得性, 同时对社会效益、管理的效率、公众满意度等指标应尽可能采用定性指标来分析, 并使定性指标定量化、规范化, 为采用定量评价方法打下基础。

2.1.3 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相结合

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的评价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能只考虑结果目标, 必须采用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才能全面、客观地对其做出合理评价。哈拉契米 (2003) 提出, “业绩测评基于这样的总体理念, 即每个生产或政策过程能够被细分为4个基本元素:投入、通过量、产出和后果。如果可能的话, 这些元素应当用客观的措施和指标来测评。对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的测评应当区分开来”。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 既包括高新区管委会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园区管理的绩效表现的“结果目标”的绩效, 如经济效益, 资源与环境等;也包括高新区管委会在行使职能过程中的“过程目标”的绩效。

2.1.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过去的高新区的绩效评估过于注重经济发展指标, 如从GDP、出口创汇等经济指标, 比较注重经济的规模水平, 而对社会发展指标、民生指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实际上, 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判断, 对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这种评估是在体现4E原则, 即效率性 (Efficiency) 、经济性 (Economy) 、效果性 (Effectiveness) 、公平性 (Equality) 的基础上展开的。如美国政府绩效评价的通用绩效指标分为低收入住房援助、职工培训和就业、荒地火情管理、减轻水灾损失、参加灾害保险、卫生、环境、农村水利工程绩效、非定点水源污染项目绩效、湿地等, 从以上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价更多的是关注民生指标与社会指标。

2.1.5 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就是高新区管委会行使行政职能的水平与效率。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是由“全能”向“有限”转变, 由“管制”向“服务”转变。高新区的管理也应该体现由“统治”到“善治”的转变, 高新区管委会不是管制者而是服务者, 要从传统的管理向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福利、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拓展。对管委会的管理体制的评估, 主要是从管委会的管理理念、管委会依法行政的程度和管委会的行政效率。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评估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过去的重管制、轻服务, 以政府为中心, 到以注重公共服务, 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为中心的转变。

2.2 评价的主体

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评价主体可以从社会评价、政府内部评价、独立评价组织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从评价的层级来看可以有上级评估如直接领导 (政府) 、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的评估;中级评估如自评、有关职能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的评估;下级评估如园区企业、园区居民、投诉中心、社会团体等。实际上, 园区居民和企业及员工对高新区的管理绩效如何, 感受是最真切, 心中也是最有数的, 但是和行政机关相比, 企业和居民的评价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有的地方进行对政府的绩效评估也给公民评价赋予一定的权重, 但步子都不大, 大都在10%~20%之间, 有的地方规定“社会评议”的权重仅为5%, 表面上是“尊重民意”, 实际上是一种装潢门面的“作秀”表演。从上、中、下三级综合评估可以给各评估主体一定的权重, 通常按30%、40%、30%较为合理, 在评估的初期对下级的评估的比重也不能太高。在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估时还可以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 或说“评估共同体” (专家型、专业人员) 来进行评估。如甘肃省政府曾委托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对所辖市 (州) 政府和所属部门进行的绩效评价。

3 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

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的指标由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资源与环境指标、能力建设指标、行政效果指标等5个一级指标组成。其中在社会发展指标中含有一些定性指标, 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从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及园区居民等多种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而得出。

3.2 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

目前指标权重的代表性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特尔斐法联合应用等。其中影响较大、应用较多的仍为层次分析法, 本文采用“序数表决, 基数统计”的改进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关于绩效评价的往往采用主观确定权重的方法, 这些人一般是专家或领导。其实主观确定权重的做法, 理论上缺乏科学性, 对一个地方的绩效评估结果, 难以服众, 实践中也会挫伤一些部门的积极性, 甚至产生负激励效果。运用层次分析法中计算权重值的方法, 可减少盲目性, 方便专家判断, 但是层次分析法中采用的1~9标度的方法, 本质上未能回避“基数效用”规则的缺点。而采用“序数表决, 基数统计”的规则 (袁政, 2008.7) 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能力建设、行政效果等一级指标在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进行逐一按优于、劣于、相等两两排序, 当“优于”、“劣于”的票数相互抵消, 或全部得票都是“等于”时, 按“优于”的净票数的百分比在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或以上时, 分别对应2、3、4、5、6、7、8、9。“劣于”的净票数的百分比在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或以上时, 分别对应1/2、1/3、1/4、1/5、1/6、1/7、1/8、1/9。最后再回到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上来计算权重, 二级指标可以类似处理。

以上对绩效评估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实际上采用的是“群体决策”, 就是由高新区的领导、中层干部、专家等一起对绩效评估的权重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是各实际部门人员和研究专家、园区居民、社会团体等“集体投票 (公共选择或民主决策) ”, 再加以讨论、分析、修订而决定的, 因而, 各部门对这个“由大家自己参与确定”的权重都十分认同, 而对过去所使用的由个别领导或个别专家确定权重的绩效评估方法而得出的结果, 各部门都不服, 绩效评估方案往往无法实际坚持下去。

4 结论及研究展望

关于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高新区经济方面的问题, 必须同时考虑高新区的社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既要把高新区作为重点培育的一个点, 又要兼顾整体发展战略, 发挥出高新区在地方经济发展整体进程中的带动作用。要综合考虑高新区的产业集聚与产业辐射、经济发展质与量、发展产业与自主创新以及经济指标与科技指标之间的关系, 同时进一步完善生态城市功能, 提升高新区的竞争力, 促进高新区的和谐稳定。

文章提出了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原则, 以及从社会评价、政府内部评价和独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主体, 以及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主观成分。但是文中构建的指标体系定性部分稍多, 有些指标还值得商榷, 今后的研究将针对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评价进行实证分析, 进而对我国各类高新区公共治理现状、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高新区公共治理的绩效反映了该高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本文在对开发区公共治理及其绩效评价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从绩效评价的原则和主体阐述了高新区公共治理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 构建了由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能力建设和行政效果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篇3

摘要:技术创新是重庆摩托车产业延长生命周期、提升整体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成功关键因素。本文结合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以重庆摩托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重庆摩托车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增长要由资金和资源拉动型逐步转向创新、知识和技术拉动型,就必须处理好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金融已成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因素,成为一个重要的“组织者”。同样地,在重庆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建立功能完备、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统是一个关键环节。

1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金融系统安排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系统的筹融资、增值性、价格发现、降低交易成本、信息揭示和传递、资源配置功能等方面。

1.1筹融资功能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筹融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源的大量经济主体,如果在这两者之间签订并切实履行双边合约,需付出巨额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直接阻碍筹融资。以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金融安排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筹融资规模,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满足技术创新对大量资金的要求。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融通外部资金,弥补内源性融资的局限,优化资源配置,有利地促进技术创新。

1.2增值性功能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金融系统的增值性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使资源从无效配置或低效率配置状态转变为高效率状态。通过将风险投资基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引入技术创新过程,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且还可以引入技术创新主体自身没有能力引入的资源;二是具有强大风险管理能力和丰富风险管理经验的金融机构的介入,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这种高风险、高收益项目开发的成功率。三是金融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项目选择能力、营利模式设计能力、供给能力,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提高经济社会中技术创新机会的实现概率。

1.3价格发现功能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技术市场中的技术价格不是规定或创造出来的,真实的技术价格是在金融机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价自然形成的,是技术创新的买卖双方的多次信息交流与博弈的结果。这种发现的技术价格通过金融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向外界相关各经济主体传递,从而使这一发现的技术价格成为一种现实价格。这样就为技术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契约的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推动了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1.4降低交易成本功能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由于金融系统的存在,技术创新筹资者只需接受金融中介而不是每一个投资者的监督。这一“代理监督”安排避免了重复监督,节约了监督成本,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同时,金融中介以证券组合的方式进行投资,可以更好地规避投资中的非系统风险,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向资金所有者支付投资回报的承诺。

1.5信息揭示和传递功能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金融中介可以利用自身出色的专业评估技巧开展评估活动,为它的所有成员提供全面、准确、低廉的投资信息服务,避免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重复,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加快技术创新的发展。

1.6资源配置功能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金融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金融系统的存在,使许多潜在的投资者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创新所有权或债权进行分析和竞争,促使技术创新寻找到那些能够使其产生最高价值或效益的买者,从而使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

2构建和完善重庆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重庆作为我国的“摩托车之都”,产量虽大,但技术创新能力较低。技术创新能力的低下归根结底还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实践充分证明,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直接有赖于发达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没有金融的驱动,就没有新技术的持续开发与推广应用。因此,重庆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就有赖于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而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政府、银行、市场等多个方面共同推进。

2.1发挥政府作用

2.1.1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是发达国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效果较为明显的金融扶持制度,是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在信用担保制度的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循序渐进地完善信用担保机制。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机构,以解决摩托车技术创新初期企业的融资压力,从而降低政府出资的压力并能够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其次,帮助企业与信用担保机构建立起长期关系,加强沟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充分发挥信用担保机构的职能,减少银行的信用评估成本和风险:再次,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政府财政出资专门设立企业贷款的担保基金,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此外,有关部门要搭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为摩托车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记录,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促使其主动增强对自身的风险约束;成立独立的企业信用咨询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多视角的信用信息资源,保证信用状况更加透明,降低信息成本和风险测定成本。最后,政府应特别要加大对恶意逃避债务企业的惩处力度,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

2.1.2制定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有效的政策支持是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必要条件。对技术创新企业的制度设计即使比较完善,也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这更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实施弥补市场失灵的相关政策。在依靠正常金融渠道融资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成为重庆摩托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中融通资金的鼓励者、具体运作的推动者和协调者。政府应该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摩托车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窗口指导、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充分调动社会闲置资本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以满足摩托车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比如,重庆市政府可通过财政拨款方式设立专项的摩托车产业发展基金。同时以政府资金加上政策的引导,支持重庆市摩托车整车和有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2.1.3大力发展重庆证券市场,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间接融资目前是重庆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筹资的主要渠道,但不能仅限于此。证券市场应成为这类企业融资的又一选择。培育针对技术创新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对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全过程支持作用,特别是建立完善创业板市场,大力推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强化对摩托车技术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功能,是优化重庆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任务。

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发挥创业板市场的融资功能,设立重庆的

第二板股票市场,为具有摩托车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提供“绿色通道,同时加强对创业板市场的建设与监督,维持证券市场的安全性以降低风险。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降低入市标准,放宽对申请企业经营历史和盈利记录的要求条件。第二,建立严格的风险监控体系,为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融资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监管环境。利用金融市场的较严格的监管体系,对摩托车技术创新项目形成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率。第三,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的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采用先进的交易手段,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保证交易透明度,为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2.2开发专门为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金融产品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大企业或大项目上,而对于摩托车企业中大部分规模偏小的技术创新项目无太大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应考虑开发专门为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产品,通过开发金融机构内部小规模的金融体系,对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缺口进行弥补。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或者是依靠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等,用于对需要扶持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发放免息和低息贷款。商业性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此外,中央银行可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科技贷款的标准、利率浮动范围和管理模式,切实增强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的积极性;应采取贴息、担保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对摩托车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试验、应用推广项目提供贷款。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不能够成为技术创新企业融资的主体,政策性金融的规模及经营范围要适度,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3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2.3.1充分利用保险机构的保险功能,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要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风险投资中的防险止损功能。在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风险的分摊是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果保险机构能够推出适合的保险产品,无疑会提高资金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而激发整个摩托车产业链上各企业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热情,为整个摩托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当然,在保险体系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为技术创新企业提供信用支持和资金帮助,也要考虑保险额度的适当,以防止技术创新企业的道德风险。此外,国家应鼓励发展以项目评估、财务与法律咨询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为风险投资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降低和回避投资风险,激发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2.3.2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拓宽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直接融资渠道从国外经验来看,许多小企业都是通过创业投资市场获得资金,最后发展成长为大企业的。通过风险投资形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关键是要规避所谓的“上帝变野狗”现象。这就要求培育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发展的资本市场,确保风险投资基金的适时退出,加大对成长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启动和保障作用;制定创业投资企业配套制度,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法律保障体系;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自主创新风险投资企业,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债权融资方式增强投资能力;拓宽创业投资的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有利于创业资本流动的退出机制,可以设置一套回购机制,使政府以其投资预算承诺其他投资者定期或定价回购;另外,还可以从政策上给予创业投资优惠和扶持并积极改善创业投资的外部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投资生产和发育的良好环境。

3结束语

尽管本文就建立健全重庆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但金融支持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在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与融合、系统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合理配置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124—126.

[2]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98—100.

[3]赵薇薇.赵国杰.我国企业和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作用之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4):140—142.

[4]毕克斯.王晓红.孙金花WTO框架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研究[M].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311—315

[5]郑艳.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01(5):53—55.

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篇4

一.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

2010年1月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八百里皖江大地掀起新一轮开放的热潮,向着国际国内以及长三角加速外溢的资本、技术和服务,敞开怀抱。

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经济互补性强,是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地理条件,正在转变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地利。

不但如此,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皖江地区乃至安徽的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而皖江城市带就是其中的重点城市群之一,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不仅紧临长三角,发展基础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皖江城市带依托相对优势,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正集聚国内外发展要素,加速规模扩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产业辐射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和中部加快崛起中,发挥着引擎和强力带动作用。

二.将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加速融合的现实需要

但是,就现阶段而言,目前安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呈现出“一高三低”,即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工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服务业比重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这是安徽必须突破的瓶颈制约。将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是当下加速中部崛起,安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重要议题。

在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有机融合方面,目前,安徽已经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两大战略平台。

以安徽中部城市芜湖为例。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双核心城市之一,在芜湖,开发区加速扩张、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以来,芜湖市进一步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在东区征地6000亩以上;加快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步伐,建设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芜湖下一步的主要目标。芜湖市在加快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芜湖市下一步的目标,是加快现有开发区转型升级,积极争取把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芜湖工业园区上升至国家层面。

实际上,安徽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上升至国家层面,给安徽带来的对外影响和抢滩效应加速凸显,突出表现在客商考察投资的增势强劲。2010年上半年,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9.3%,占全省比重为75.6%。新批内外资项目49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30个,增加757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65%,占全省比重为76%。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是个双赢的过程。承接转移,不是简单复制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重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例如,芜湖市十分注重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目前,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9家。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新增高新企业数居全国第2位,总数达1125家,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8位,较去年提升5位,位居中部首位,增幅居全国第1位。下一步,安徽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坚持试验区,举全省之力推进自主创新,重点是突出“三体建设”、扩大“四个成果”,即强化企业主体、打造创新载体、推进产学研一体,努力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产业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形成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制定相关政策,切实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产业结构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要将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就要抓住重点,从政府层面来说,要把好政策关,为企业及其他自主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安徽省科技厅等五部门在2010年7月27日联合出台《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1条针对性措施,旨在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发挥自主创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作用。

这21条政策措施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在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支持产业和技术同步转移方面,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来示范区落户的,将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改造提升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冶金等传统产业,启动新兴产业“十百千”企业培育工程,建设语音、电子材料、公共安全等一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语音、非金属材料、余热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支持企业申报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2.在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上,推进建设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立“科技路路通”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3.加大自主创新政策激励,落实各项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各项行政性收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因上市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相关税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企业。4.支持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支持开展创业风投、科技保险、小额贷款公司、股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金融工作。

这些新出台政策将推进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实现在承接中创新。

四.结语

上一篇:六年级难忘的校园作文500字下一篇:项目技术负责人工作的职责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