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精选8篇)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 篇1

1、师资情况

基本情况:本学期,中班教研组共有5个班级, 10位教师。其中有3名四星级教师,3名三星级教师,2名一、二星级教师和2名代课教师。这个一个既有经验又有活力的队伍。

教师素养:本组拥有3名四星级教师,其中2名教师分别在语言、计算学科领域方面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在专题研究和教研组日常研讨中进行辐射和引领;另外1名教师为行政管理人员,在对教研组的管理方向上能够帮助我们把准研究方向,使教研组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三星级教师有3名,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强,正在朝自己的专业特色方向发展。一、二星级教师2名,虽然教龄较短,但是学习的积极性很强,能主动向园内其他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代课教师2名,其中一名已有两年的带班经验,另外一名虽然是我们的新成员,但是相信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会很快适应幼儿园工作。总体而言,本学期我们中班教研组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各星级教师梯队分布情况较好,相信大家会在文明组室文化氛围的引领下相互团结、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研究情况

(1)优势分析

◆专题研究有基础

上学年,我们以大教研引领、教研组跟进的方式,系统研究了专题“中班创新技法游戏活动实践与研究”。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集体收集、筛选方案、设计组织、实践验证、再优化完善的方式与思路将优质的创新技法游戏活动方案整理入资源库。经过一学年的实践与探索,教师们积累了运用科研手段解决实践问题的专题研究经验,为本学期的专题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

◆专题探索有经验

上学年,教研组聚焦中班个别化学习开始专题研究,主要从“个别化学习材材料的创设与投放”、“个别化学习的观察与指导”两个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梳理了在班级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若干指导策略,提高了教师对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指导能力。本学年专题研究内容仍然聚焦在学习活动,因此,可以将之前梳理的个别化学习中的观察方法、记录和评价等相关研究经验迁移到集体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教师准确把握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专题研究有保障

上学年的备课组活动为专题研究提供了很多的课程资源,因此,本学习专题研究的内容有保障;另外本学期我们采用“大组、小组一起研”的方式对新的专题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有了大教研组的指导以及课程研发组的把关,专题研究的方向有保障。

(2)问题分析

◆对新教参研读不深,独立设计优质活动能力不够。

随着新教材修订版的实施运用,教师在选择素材与设计活动方面有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但是新教师和代课教师对《学习活动》一书中现有集体教学活动方案目标与内容解读不透,对一个集体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演绎形成了障碍。而大部分青年教师也存在着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无法独立设计优质集体教学活动的困难,尤其表现在对教学素材核心价值把握不准确,活动设计缺乏创新性等。他们都期望得到专业的引领和支持。因此本学期将专题研究聚焦于“中班集体学习活动的优质设计” 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专题研究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从而优化课程内容。

◆对年龄特点把握不准,活动设计难度难把控。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介于小班与大班之间,青年教师普遍对该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经常存在内容过于简单或挑战性太大的现象,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本学期我们聚焦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来研究幼儿的行为习惯和发展序度。

◆新手教研组长经验少,引领指导有难度。

作为一名新手教研组长,在教研组的工作开展中可能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专题研究的指导力不强,教研组管理缺乏经验,在组室文化创建方面比较胆怯,组长的威信尚未建立等。因此教研组长必须加强学习,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凡事要做到“先学于人”、“先思于人”、“先行于人”。

二、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国家、市、区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围绕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多元、优质、可持续”的发展宗旨,以教育局、托幼办工作要点及“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准绳,以深入推进新一轮“强师兴教”行动计划为抓手,结合本园的特点,围绕 “凝聚团队、直面薄弱”的工作重点,以课程领导力和课程执行力的常态落实为主线,努力实现新一轮工作的突破,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

三、工作目标

1、在大教研的引领下,以“中班集体学习活动的优质设计”开展教研组专题研讨,通过把握主题教学活动中素材的核心价值,设计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集体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梳理经验,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反思能力。

2、发挥组长助理以及骨干教师的辐射与引领,以“项目负责制”为手段锤炼组长助理的策划、协调与组织能力,帮助组长助理逐步熟悉教研组管理工作。

3、加强文明组室建设,开展好“十韵·同馨”的组室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合作、团结的组室文化,形成包容互学、互学互助的女性文化氛围,为教研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优化工作效率。

四、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日常工作

1、保证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相结合,倡导组内四星级教师对其他教师的引领、示范;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大胆参与讨论交流,积极承担教研实践研究活动。

2、开展专题“中班集体学习活动的优质设计”,主要以分析教材、研磨课例、实践活动展示等方式优化集体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案,在深入的实践与研究中帮助教师准确地把握主题活动中素材价值点的挖掘、提高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幼儿园主题资源库的质量。

3、为教研组长助理搭建锻炼平台,通过“项目负责”的机制即组长助理承担一项教研活动任务,逐步熟悉教研组管理工作,逐步提高组长助理的协助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4、借助本学期 “学思节”的活动契机,鼓励教师积极参赛,有效发挥星级教师优势,互相帮助,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5、优化专用活动室的管理,确定专用活动室负责人,加强对专用活动室的管理和使用,保证进入活动室的时间和质量。

6、继续借助每月幼儿发展测试,提高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幼儿的教育与引导,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每月有重点。

7、借助正式教研活动和非正式教研活动平台,锤炼见习期教师和新教师的职业精神,夯实专业能力,加快新教师成长。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 篇2

一、教研过程

(一)第一研

1.案例活动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细节,大胆想象、猜测,初步理解小猫与小鱼之间的情节发展。

(2)尝试用较连贯的语言、肢体动作来表达小猫内心的情感变化。

(3)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浓浓的亲情。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猫和小鱼的故事,并介绍了图书的名称。

第二环节:教师逐一出示绘本画面,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帮助幼儿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在干什么?会对小鱼说什么呢?

(幼儿自由讲述后,教师用绘本中的语言,富有感情地小结。)

(2)教师带领幼儿阅读。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中的文字,让幼儿来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3)讲述故事的结尾部分。

第三环节:完整地欣赏故事,鼓励幼儿一同来讲述。

2.主题评课:着眼“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情感教育策略”这一主题,教研组进行了“以评促教”。

第一,选择适宜的情感绘本。目前市场上的绘本种类很多,当这些绘本运用到情感教育之中时,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绘本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亲爱的小鱼》共十四句话,以诗意的语言讲述着故事,以双页单帧画面和朦胧变幻的大面积背景色彩铺绘,给人以温馨简洁之感。画面人物小猫和小鱼生动形象,其中喂食、亲吻的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非常适合成人和幼儿一同来阅读。

第二,合理确定了情感主题。本次活动中,教师所选择的绘本《亲爱的小鱼》就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故事里小猫爱着小鱼,小鱼也爱着小猫,这其中的爱可以理解为亲情、友情、爱情。根据中班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将情感主题定位在亲情之爱,亲爱的小猫就是幼儿的爸爸妈妈,亲爱的小鱼就是幼儿,社会角色的赋予激发了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

第三,重视语言的情感渲染。在活动中,教师把自己想象成小猫,朗读的时候做到了声情并茂。教师一边用甜甜的声音说着“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也不会忘记……”一边模仿故事中小猫的动作给小鱼喂面包,亲吻小鱼。教师角色的转变,立刻引起了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在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明确了在情感教育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以师幼共读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感受绘本中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在活动中,教师注重的是语言情境的渲染,教师讲述幼儿倾听,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比较少。如何让幼儿自主感知、表达绘本情感呢?绘本是图文结合的读物,除了包括文字语言,还有画面色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这些都是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于是教研组进行了相关的研讨。具体内容如表格所示:

3.反思调整:在研讨的过程中,执教者及时汲取同伴的建议,从绘本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出发来调整教学策略,多种形式让幼儿来感受绘本所蕴含的情感。

(二)第二研

1.活动再构:执教者围绕“绘本中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主要环节调整为: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蓝色的背景上小猫亲吻着鱼缸里的小鱼),让幼儿自己来观察画面并说说:你看到这个封面,心里有什么感觉?请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后,教师介绍绘本的名字《亲爱的小鱼》,结合书名让幼儿说说“亲爱的”是什么意思,平时谁会这样称呼,为本次活动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环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教师有重点地选择相应的画面对“小鱼长大了,不能再待在小小的鱼缸里了怎么办?小猫把小鱼送到了大海后为什么一天天地坐在那里不离开?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在想些什么呢”等话题组织幼儿开展了讨论,让幼儿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主动安慰小猫。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故事,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情感迁移。教师抛出话题:“以后你长大了,像小鱼那样离开爸爸妈妈了,你还会爱着你的爸爸妈妈吗?你会怎么做呢?”将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向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延伸。

2.课后研讨:活动后,教师以分组的形式,对教学活动中执教者的策略运用进行了讨论与总结。

第一,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活动中,教师除了继续运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还根据故事发展情节,有目的地选择了相应的图片并配有适宜的背景音乐,丰富了幼儿对绘本情感的感知。

第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绘本的故事情节发展并不复杂,幼儿是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的。因此,活动中教师改变策略,由教师讲述故事调整为幼儿自主表达,并组织开展了多次的讨论。在这过程中,幼儿大胆猜测了角色的内心情感,尝试着从他人的角度来体验其内心感受。

第三,尝试幼儿多元表达。活动中,教师除了鼓励幼儿用口头语言来表达情感体验,同时也鼓励其尝试运用了肢体动作表达。在观察小猫喂食小鱼后,幼儿扮演小鱼,教师扮演小猫。随着音乐节奏,幼儿和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了小鱼在吃了食物后的生长过程,以及和小猫和小鱼一起玩的喜悦之情。多元的表现方式让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具个性化。

二、教研感悟

在后继的研讨中,我们总结了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绘本,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的策略。

第一,多因素挖掘,重视情感渲染。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绘本中的色彩、情节、角色因素,让绘本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从而让幼儿全面体验这些因素中所蕴含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在出示画面的同时,配上能反映画面情感的音乐。背景音乐的播放,能很好地进行情感渲染,帮助幼儿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情感。本绘本活动中,开始部分是充满愉悦的,教师选择的背景音乐是欢乐的;后半段故事情节是有一点点伤感的,教师选择了带有一点儿哀伤的音乐。

第二,开展角色扮演,重视情感体验。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表情,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活动中,有一个场景是小猫坐着等待小鱼的归来,连续四幅画中,只有小猫的一个背影。对于这样的场景,教师给予了幼儿广阔的表达空间。在角色扮演的时候,不同的幼儿有不一样的理解与表现,乐观的幼儿是面带微笑地在等待着小鱼,悲观的幼儿则是一脸哀愁地等待着小鱼。但是,孩子们都认为小猫是希望小鱼快快回来啊!可见,角色扮演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有了一个生动体验情感的机会。

浅谈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篇3

摘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应该紧紧抓住三条工作线,努力规范教研工作,使全园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首先是园长参与一线教研,了解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进而改革备课与新教师培养制度;其次是抓好教研组长这条线,在民主、公正地选拔有能力的教研组长之后,要求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教师稳步中做出具有年级组特色的教研活动;最后是鼓励每位教师主动参与教研工作,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启用“金点子”和“小专题”,最大限度地让教师感受到教研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

关键词:教研工作规范化管理园长教研组长教师

规范化管理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其重要因素就是有规范化的管理,它既是园长管理思想的体现,又是适合于幼儿园教师特定阶段需求的,是全体教师对组织意志的认同。我园非常重视在教研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相关制度,并从实际出发,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检验,力求真正做到教研工作规范化管理,让孩子、老师、幼儿园得到最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一、园长参与一线教研——教研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亲民”化

(一)园长参与教研工作的改革

自我园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之后,在原本园长不定时进班代课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园长平时事务性的事情太多,不定时进班往往会造成带班时间无法保证,一线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做好衔接工作,因此,我们决定将每周五作为园长进班时间,即一正两副三位园长分别进入小中大三个教研组长的班级,每周带班半天。

其实,作为幼儿园管理者,我们认为园领导兼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上好某一门课,而是为了深入了解教学一线,为了获取幼儿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信息,敏锐地捕捉存在的问题,然后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在带班过程中,发现小四班老师对新生常规方面的培养不够好,从而引发了一场“如何建立小班幼儿常规”的研讨活动;发现中一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在中班组中属于较好的,于是我们就组织所有中班组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并请中一班两位教师介绍一下经验,从而触动中班所有教师对培养幼儿绘画活动的重新思考;发现大三班孩子跑、跨等能力较弱,讨论并询问后,老师们发现平时为孩子们组织体育活动的时间太少,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

另外,我们要求园长每学期至少开一节公开课,主动承担各种示范课,如正园长执教的小班科学活动《走进春天》和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沙画》分别获得了县幼儿园园长和中老年教师教学比试一等奖,小班体育活动《有趣的沙画》在县新教师岗位培训中进行了公开展示;业务园长参加了县双高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在我园实施打击乐教学活动,当老师们遇到困惑,一致要求有示范课的引领时,业务园长主动承担任务,执教了中班打击乐《彩虹妹妹》,为我园打击乐的开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园长首当其冲,通过了县学科带头人的考核,还担任县级、园级导师,与学生一起同台上课;自己担任特色活动的执教教师;自己主持课题……总之,作为园领导者,我们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一线,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带动全园教师共同提高教研水平。

(二)备课制度的改革

1. 备课检查制度的改革。

随着对现有共享电子备课的改革。不断深入现有共享电子备课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时间,但也存在着检查上的漏洞。据此,我们开始了活动前与活动之后两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教师在组织活动之前,提前一周把自己的备课电子文档发到教研组长处,教研组长采用抽查的方式检查,主要检查教师们对活动的主体完善,并在具体备课文档中写出检查意见,检查完毕之后,教研组长统一把检查好的备课发到业务园长的邮箱里,业务园长再进行第二遍的抽查(包括对教研组长的)。活动之后的检查由业务园长完成,主要检查教师们的课后反思,并写出自己的检查意见。

2. 说课制度的建立。

在以往的共享活动中老师们在共享备课后,由于各种原因,只是简单的共享,导致在开始组织活动时才一手拿教案,一手执教,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建立了说课制度。即把每周一、二、三上午的时间定为说课时间,下周执教的四位教师聚在一起,由主备教师脱稿说课,其他三位教师参与完善,填写完善表,园长、教科室主任参与并根据教师对活动的熟悉度以及教师完善的程度进行打分。通过这种说课制度,使平行班四位教师有机会坐在一起讨论,共同制作教具,也使得每位教师都对下一周即将组织的每一个活动做到了心中了然,极好地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三)新教师培养制度的改进

1. 师徒活动。

新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代表着幼儿园的未来,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新教师的培养,除了常规的提供机会外出听课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主题为“连心同发展,牵手共成长”的师徒结对活动。师徒活动通过徒弟与师傅双向选择之后,确定关系,鉴定发展目标,并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师徒活动,上交一份书面材料。

2. 新教师达标课的确立。

我们在对新教师培养制度的完善上,增加了“新教师达标课”这一内容,即要求入园一年以内的教师每个月上一次达标课,两年以内每两个月上一次,三年以内一个学期上一次达标课。园长带领园课改领导小组成员一起参与听课评课,评分标准是:一年以内新教师18分以上为合格,两年以内24分为合格,三年以内30分为合格,如果所有参与评课的老师的平均分没有达到相应的合格分数,该教师就得重新反思,再次组织,直至合格为止。这一措施实施下来,给新教师们相应增加了压力,也极好地提高了她们的课堂教学和组织能力。

二、年级组长主持教研——教研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化

(一)民主、公正的教研组长选拔制度

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让教师们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来,我们教研组长的选拔采用竞争上岗的原则,园领导在参与竞选者的资格上予以一定的规定:如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研究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等,确保了人才素质;然后进行竞选演说;再通过全体教师的投票选择其中三位,这样选拔出的教研组长能够得到教师的公认,为日后的教研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研组长做好各教研组的“掌舵”工作

1. 制定各类教研组计划与总结。

教研组长在平时的工作中,负责根据园务计划根据本年级情况制定年级组计划,包括对本年级组青年教师的培养,对各类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等等,我们要求教研组长安排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之前都要做好计划工作,写一份计划书,让每个活动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如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活动小班亲子运动会、中班“绿色环保周”参观污水处理厂、端午节赛“龙舟”等等活动。每个活动之后,我们都要求教研组长上交一份总结,总结活动的优点与不足点,以利于下阶段改进。

无论是计划还是总结的撰写,都要求教研组长把好关,文字表述通顺,教研计划目标的确立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能充分体现教研组内共性研究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总结要求提炼概括,能看得到研究的成果,并具有推广价值。

2. 参与对教师的各类考核。

教研组长是教师年底考核组的成员,也是园课改领导小组的成员,我们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随堂课不少于14次;每次新教师上“达标课”时,教研组长必须参加,并进行指导;与业务园长一起,评选教师的案例、评选优质研讨课;另外,要求教研组长主动承担各种任务,如主动申报园内导师,主动申报课题,主动承担公开课的展示等等。总之,尽可能让教研组长参与各种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教研组长在组内的威信,又可以锻炼她们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体现教研组特色。

2006年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之后,根据考察与分析园况,我们把舞蹈与打击乐教学作为特色活动,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时,就要求教研组长带领组内教师进行商量,制定一套符合本年级组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计划。如经过三个教研组的讨论,在他们的教学计划中体现了一个特点:小班打击乐采用的是故事加情景性的游戏方式,没有加入音乐;中班则是用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配乐;而大班则显得较有难度了,如《大中国》、《拔根芦柴花》等都运用进来了。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全园在采用上海华师大主编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基础上,允许各教研组根据自己组的想法进行生成。如有根据时事、热点话题生成的大班主题《奥运,你好》;有根据季节生成的主题活动《花》;有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生成的《绿色环保周》等等。

三、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教研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人性”化

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最终的目标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因此,近几年来,我们非常注重教师的自主性,给予教师足够的空间,足够的选择权,从实际出发,让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一)启动“金点子”工程

我园启动了“金点子工程”活动,让每个教师根据小、中、大班教研组的特点,分析儿童的发展情况,研究教育教学内容,分别制订切合幼儿园及各教研组实际的教研活动方案,然后通过交流讨论,评选出最佳的几个教研活动方案予以实施:教师们的“金点子”有很多,在收集“金点子”之后,我们把这些“金点子”张贴在幼儿园大门的醒目地方,让家长们看到老师的聪明才智,也让老师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幼儿园的主人翁地位,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二)小专题研究

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其实,我们的教师与孩子一样,在教育过程中,她们也会遇到困惑,那么如何来帮她们解决这样的困惑,做到“因人施教”呢,我们运用了小专题研究的方式。

1. 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难题。

每学期初,我们都会发放调研表,请每位教师把自己遇到的困惑写出来,然后业务园长把它们进行归类,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在业务活动或者其他活动中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以帮助教师解决。

例如家长工作一直是老师们有意无意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因此我们发放调查问卷,并整理出:a.家长要求孩子“以暴制暴”的教育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办?b.当孩子在幼儿园时出现尿裤子或者身体受到伤害时,我们怎么做,才能在不失教师尊严的同时得到家长的真心谅解?等五个问题进行自主选择性研讨。

在教师自制体育玩具之后,看到教师们把自己制作的玩具“藏”在班级中闲置的情景后,有教师又提出了这样的困惑:怎样提高自制玩具的利用率?于是,我们采用小中大三个班级同研一个玩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一种玩具的不同用途,并把它们以书面形式汇编成册,以利于教师日后的操作。

在起初进行打击乐教学时,老师们纷纷发出“不会”“没有经验”的牢骚,于是,我们经历了问卷调查阶段、理论培训阶段、示范课引领阶段以及最后的教研组磨课阶段,使得我园教师组织打击乐教学的能力明显提高了,每学期组织的打击乐汇报活动深得家长的赞誉。

2. 根据课题需要进行小专题研究。

我园的教科研是个薄弱点。2008年,我们在调整了教科室成员之后,制定了一项新规则:一个学期给予两个月的时间根据课题做小专题,利用做小专题的形式使得课题组成员分工更加明确,课题实施更加具体、实在化,帮助课题组长分担责任的同时真正起到一名课题组成员的作用。

如根据申报的园级、县级课题,延伸出了《如何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制作体育器械》、《自制体育器械在民间游戏中的合理使用》、《一课多研下的教案设计》、《如何利用日常活动对小班幼儿进行舞蹈感觉的培养》、《如何利用舞谱简化舞蹈教学》等等小专题,教师们根据所需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直接与课题成果相挂钩,教师们做得更实在了,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了。

3. 多渠道进行小专题研究。

教师的工作繁琐又忙碌,如果把每个小专题都放在业务活动、课题活动中进行的话,教师们会因为缺乏时间而产生怨言,从而导致工作浮于形式,因此,我们尽可能开发多种渠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如在家长工作研讨时,我们把教师们提出的五个类型的问题放到“玉兰花园”QQ群,教师根据自己对问题的需求或者对其他教师提出的困惑有一定的解决经验去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跟贴讨论,利用这种教师们平时喜爱的方式,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又给予了教师们一个十分宽松的讨论空间。

如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们把课题研究结合师徒活动、结合教研组研讨课进行,这样既做得实在,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们在教研管理的过程中还注重对材料的规范化管理。为了详尽而又有重点地记录好教研活动的全过程,我们设计了“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册”和“教研活动共享备课记录表”。教研活动记录要求详细、规范,能深刻地反映出教师观点、质疑,教研过程中,记录能具体反映研讨的过程,教师对问题的分析也较为深刻,并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难点与困惑,充分体现活动记录的价值,并把备课资料刻录成光盘,便于积累、保存和查阅,同时,对教师的各种信息和材料能分类整理,能够收集教研活动的照片和影像等相关的教研活动资料。

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工作小结 篇4

一、让理论学习更具实效

本学期我组对理论学习活动进行了新的改革,以往都是定好教研组计划,让教师都参与到主持会议中,发现有些教研活动中的理论学习有些空泛,本学期我们在学期初就让老师提出自己需要的业务学习,制定出对老师有帮助的、切实的理论学习,尤其对于我组的新教师有很多的理论学习对其非常有帮助。例如开学初我们开展的《如何书写教案》的教研活动,让各位教师认识到: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会让教师在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幼儿园也组织了多次培训学习,《3--6岁幼儿发展指南》的学习也是最多的,这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例如在4月份进行创意课程研读活动时结合《3--6岁幼儿发展指南》的学习进行讨论活动,教师已经知道如何运用《指南》去处理问题。

在争辩中,大家对《指南》和《创意课程》的精神理解更多了,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改变了以往的活动模式,在教研活动中采用了“多问、多议、多讲”的形式,经常开展专题讨论,如:“如何进行评课”、“如何写有质量的反思”、“新教师的疑惑,老教师的解答”等等,让老师们提出自己的困惑、质疑,以及在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难点,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情况,总结经验。使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

二、让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为了让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我们由大家共同设计了《小商店》的活动,最后确定方案,然后由教师进行实践,大家观摩后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大家再反思。如此实践活动使教师的评课能力有了提高。同时,我组结合幼儿园活动,在六一活动时由任普新、黄涛、包玉洁教师编排舞蹈,组织各个教师进行集体学习;亲子运动会时集体进行讨论商议活动方案,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

此次活动不仅使孩子们获得了快乐而且使我们组内的每一位老师也成长了许多。在本学期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安排进行了师徒结对活动,为了让生活指导教师成为保教相结合的教师,我们的师徒结对活动由田瑞老师帮扶杨爱老师,我帮扶彭云丽老师,让她们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带师德、带观念、带教学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6月份我组还开展了读书活动,让教师在理论中去实践,从读书中去充实自己。

三、让反思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在教学业务上,我们教研组的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确实有不同的收获,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多次反思活动,3月我们进行了推门课活动,并进行反思此次活动中需要加强的基本功和业务学习,4月份结合创意研读月反思了此次活动中的优缺点并且将自己对研读后的体会进行了交流,5月份的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活动中我们在本组也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中班教师对照《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教师十不准》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并落实整改。六一艺术节和亲子运动会后我们及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在反思后深刻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需要及时改正的问题。7月初我们就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上课以及家长工作都进行了彻底的反思总结,为下学期大班教研活动打好基础。

四、看成绩,找不足,展望未来

这学期通过大家自身的努力,中班组的教师可以积极的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获得一些成绩,如在排练舞蹈幸福和谐颂时,中班5名教师积极配合排练进行演出;在幼儿园组织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两位中班教师获得荣誉。在开发区运动会中田瑞老师积极参加活动体育活动,也为幼儿园的荣誉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六一表彰时中一班更是了开发区的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等等。这些成绩虽然微不足道,但是这些都包含着我们全组教师的心血,正是这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教研组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 篇5

一、上学期教研工作分析

1、优点

上学期我们对《怎样与教育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全面发展》的主题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园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师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教研活动中老师通过不断的探讨和研究,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材料的制作与指导幼儿活动的策略,大家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保证了活动区的活动质量,对活动指导积累了信得经验。

2、不足

在对幼儿进行活动区指导时发现,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材料,但兴趣不是很浓。活动区活动中只是简单的摆弄一些材料,不能细致的观察。如:科学区幼儿知识简单的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与变化,不能连续去观察,不会单独做观察记录。

教研工作的目的教师能依据不表投放适宜的科学区材料,更好的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促进幼儿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措施

(一)如何根据本年龄班的特点和教育目标,开展适宜的科学活动

学习科学领域的知识,制定并研讨科学区材料投放计划,为落实科学领域目标作充分的准备。

(二)如何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需要投放适宜的材料。

1、利用自制科学区玩具介绍,完善老师们的自制玩教具创意,更好的落实科学领域目标。

2、通过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观摩活动,指导教师合理创设科学区,并依据计划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有效指导幼儿探究、发现、交流。

(三)如何指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究、感受、体验获得相关的学习经验。

1、深入研究声、光、电方面的材料投放,通过集体研讨有效落实科学领域目标,达到促进幼儿大胆探究的目标。

2、通过在科学区指导幼儿使用新材料的教案设计和观摩活动,指导幼儿有效地与材料互动,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收集资料的项目和方式

科学区角材料的照片及说明。

四、具体教研工作安排

三月份1、3月第二周:各组根据园教研计划制定本组的教研计划。

2、3月第四周:学习有《学前教育增刊》刘占兰的文章“探究发现式的科学教育策略”,明确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研讨适合本班的科学活动内容。

四月份1、4月第二周:学习科学活动的相关资料,研究根据本班活动开展情况和幼儿的需要投放适宜的互动材料。

2、4月第四周:交流本班活动开展情况和材料投放的好做法。

五月份1、5月第二周:研讨在活动中如何指导幼儿探究、感受、体验获得学习经验。

2、5月第四周:交流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探究、感受、体验获得学习经验的体验。六月份1、6月第二周:组织相互观摩对各班的科学区活动进行评价。

2、5月第四周:各班交流组织科学活动的经验,评出活动较好的班。七月份1、7月第一周:组织全员观摩。

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小结 篇6

中班教研工作总结

转眼一学期又将接近尾声了,这学期我们中班组在幼儿园领导的关心、帮助、指导下,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经验文章,以新教材实施为契机,以专题研究为抓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运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促进了幼儿健康、活泼、和谐的发展

一、注重课程改革,将新观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当前,全国范围内对课程改革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园在园本课程开发时,利用业务学习进行时间,我园还注重通过分析《纲要》,学习讨论其观点,务求让每一位教师了解教学的指导精神,并有自己的见解,使正确观念内化成一种教育理念,时刻支持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并在各班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一条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实践证明,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索,自由的表达和成人的沟通等方面有所提高了,能够真正愉快的游戏和学习。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

“质量就是生命”,对幼儿园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为了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教研组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在教师业务学习采用听读式的基础上,观摩各种活动,并结合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这样使教师明白,幼儿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凡是幼儿能想的,就让他自己去想;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促进观念与实践的统一。

三、注重发挥环境的作用,创设一个优良环境。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本学期我园敢于更新观念,以主题探究活动教学为重点,家长、幼儿、教师共同参与环境布置,注意观察幼儿行为等,受到同行好评。

1、主题墙能根据主题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注重幼儿的参与,让主题墙真正得成为幼儿的主题墙,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展现自我的天地。

2.区域的布置美观,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的一日生活更添乐趣,使幼儿又有了一个自我探索,学习的空间。

四、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建促教育。

开展好家长工作是教研工作不可缺少和重要部分,坚持做好家长宣传栏、家长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工作,每班教师进行电话家访,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共同教育幼儿,教师定期更换家园展牌、宣传栏、区域角等,让家长更多了解幼儿在园动向。

五、开展的活动和取得效果

1、每周二进行教研活动,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讨论在日常教学活动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学习的文章和讨论的问题见教研活动记录)通过学习和讨论,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有所提高,在实际解决问题中也得心应手。

2、开展了园内公开课活动,课后并进行了自评,互评。从中老师们意识到了自己在活动开展中的不足,也知道今后应该如何正确地开展活动。

六、问题与思考。

1、从本园实际出发,加强新课题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科研意识,2、在教学实施工作中,管理过程力度不够,在下学期应加强。

3、坚持与社会紧密联系,家长工作还有待提高。

4、晨间活动,户外活动的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内容需更加丰富。

5、体育课开展的不够积极,形式也有待改进。[ 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工作,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工作、每一份成绩,当都离不开老师们的互相配合、理解、支持、合作。

今后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投入地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在教学研究方面还要不断地研讨、学习,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开创更多的教学成果,积极为幼儿园出力、争光!

班 教 研 工

中 班

2009.7 作 总结 中 篇二:中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中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4.09——2015.02 本学期我们中班班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积累的过程,获得了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现将主要工作作一下简单总结。

一、以教研重点为突破口,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本学期的教研重点是怎样使课程目标落实到促进全体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使所有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师们发现,原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习惯地要求幼儿来适应老师定的目标,用各种办法给孩子施加压力。老师也很辛苦,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现在通过学习、实践,大家认识到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顺应他们的发展规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步一步给予引导和指导,并随着他们的发展水平调整课程目标和内容、活动等等。在学习中我们也懂得了目标要重点突出,简要、明白、确切,富有针对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有机性。主题目标还应包括:教幼儿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引导幼儿体验学习、操作学习、探索学习、发现学习等等,即变幼儿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中1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开展 “我长大了” 主题活动中从幼儿感兴趣的“多彩的秋天”活动中制定融认知、情感、社会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使幼儿在这些教育目标中得到发展;中2班则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在制定教学目标中更多地考虑让幼儿进行体验,再积累经验,如:“我的朋友”、“高高兴兴迎新年”等主题活动。

二、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人,为了让教师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我在制定教研工作重点时,认真听取组员教师们在工作中的困惑及必须解决的教学问题,加以归纳、整理,并组织大家积极寻找与教研重点相关的理论资料,再由我将这些资料整理、复制、编排,分发到组员手里,使大家对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大家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其次,发挥各组员教师的优势,以点带面,分享教育工作中的成果。中一班的陈老师在进行家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使他们班在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中都能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课改后的今天,能和家长们互动共同开展教育教学,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期盼的效果。于是,我们教研组及时地抓住这一契机,预约了陈老师,请她为大家来分享她开展家长工作的经验,使教师们受益非浅。

三、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为了让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本学期中,我们开展了好课研讨活动。我们从目标的确定,到活动的组织形式,共同商讨、共同备课,每一轮的实践,都是在大家认真观摩后,不断发思,不断碰撞中加以修改、设计,再实践,再反思而最终定下的符合我园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本课程。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评课能力有了提高、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及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也有了提高。

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教研组里,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以便更好地为幼教事业作出贡献。

篇三: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计划总结 更新:2007-1-24 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年中班教研组共有四个班级,新学年开始,我组成员就认真学习新《纲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结合园务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计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课题的完成

本期我组对晨间接待活动进行了研讨。晨间接待是幼儿园第一个活动环节,也是与家长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怎样使孩子一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怎样让家长放心的离开孩子,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认真学习,积极研讨,开展微笑服务,提高服务意识,与家长亲切交谈活动。在晨间内容上,打破以往活动只是单一的桌面游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折纸剪纸活动、开放区域游戏,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我们还注重材料的提供,注重活动中的个别指导,利用音乐产生愉快的活动气氛。我组教师就如何开展好晨间接待进行了说、看、评活动。通过活动,教师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二、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让幼儿真正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幼儿喜欢自主游戏,是因为它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过去

教师们在游戏中怕乱,限制过多,过死,幼儿玩什么游戏,怎样玩都由教师指导,分配。通过学习研讨,教师们改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在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自己提出主题,自定角色,自选材料与伙伴。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三、早操活动的研讨

幼儿能不能在早操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和早操的活动设计、编排、组

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我们针对早操活动进行了改革、交流与研讨。中一班:“从早操活动所想到的”、中二班:“新《纲要》新早操”、中三班:“我班早操创编”中四班:“新早操的新《纲要》”。在交流中,教师们涌跃发表个人见解,找出早操中存在的问题,大胆从活动设计、编排、组织下手,把早操、基本动作训练、游戏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通过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将早操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园的主力军,接班人。为了更好地使他们成长起来,我组为他们提供了早操的研究与观摩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关心、支持、协助、出谋划策,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全组教师 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机会。

五、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组织幼儿到公园进行春游。配合园务工作开展庆“六一”文艺表演活动。为使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教师对幼儿进行期末测评工作等等。

以上是我组教师在本期的教研工作情况,但还需继续努力,下期我组将加大教研力度,对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进行研讨,开展说、看、评活动。让教研工作更好地服务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篇四: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小结

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小结

1、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教研组小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革,同时呼唤着学前教育的优质化和均衡化方向发展。本学期是我园二期课改尝试和发展的阶段。对于二期课改还刚接触,对其中的内涵还不甚了解,于是我带领我教研组老师不断学习、探索。下面我来回顾一下本学期工作。

(一)学习和领会二期课改精神

孩子们是一群具有丰富情感、生动的人,他们虽然生活经验不丰富,但也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有自己的交往态度,有自己的情绪情感。所以老师要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对孩子与众不同的特质(包括认知风格、情感表达方式、个性心理)的研究。注重激发孩子的内在情感,培养健康的人文精神。二期课改正体现了这样的精神和目的。刚开始面对二期课改我们还不能很好地了解,于是我带领我教研组的老师认真学习了《课程指南》、通读了新教材,对二期课改有了基本的认识。尤其吸引我们的是新教材中还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案例,提供了形式纷呈的资料库,这些引导我们教师在实施教材中,要注意差异,关注本班孩子的特点,关注个别经验,关注新问题和新情况,学会仔细倾听和观察,学会记录、分析与解释。

(二)互相学习、探讨,进一步学习二期课改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对教材的按部就班,要以整体的联系的眼光来看新教

材,把教材融会贯通地内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教研组运用集体研讨方式进行逐一分析和讨论,人人亮观点、说原因、讲对策。在互动问答与争辩中,逐步理顺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领会和理会二期课改的精神。针对主题,我们研究了每节课,大家试着从幼儿的实际和实际水平着手,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活动中孩子是否有探究的空间;教师如何预设和生成等方面去提问和评议,逐步改变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三)不断创新,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进行课改

在我们完整浏览、认真阅读了教材,全面地了解新教材的基本框架,了解每个活动中蕴含的特定功能和作用中。我们认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利用周围的资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选编和开发利用。同时,处理好“预设性”和“生成性”的关系,因为“生成”和“预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既让幼儿有机会参加成人设计的活动,也使其有机会自己设计活动,投入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活动之中。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探索、试验、活动。如在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外出寻找,发现有的树的叶子掉了,有的树叶子还绿绿的。从中丰富了常绿树和落叶树,同时通过摸树叶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同时调动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找资料、上网等,进一步丰富其中的知识。

在认识动物过冬方法和了解冬天的特征是,也运用互动找资料等方法,使幼儿兴趣和浓,同时对所发现的也记得很牢。在一次认识冰雪的教学中,当知道明天最低温度是零下二度,于是我们就在阳台上放置了水,第二天带领幼儿观察。幼儿从中对冰有了更深的了解,回去也纷纷尝试。在其他的教学中,老师也时时进行师生互动,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从几个月的实践中,我教研组老师对新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还远远不够。因此还要不断学习和探讨,深入理解二期课改的精髓之处,去设疑解惑,以求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2、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工作小结

本学年中班教研组共有四个班级,新学年开始,我组成员就认真学习新《纲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结合园务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计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课题的完成

本期我组对晨间接待活动进行了研讨。晨间接待是幼儿园第一个活动环节,也是与家长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怎样使孩子一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怎样让家长放心的离开孩子,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认真学习,积极研讨,开展微笑服务,提高服务意识,与家长亲切交谈活动。在晨间内容上,打破以往活动只是单一的桌面游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折纸剪纸活动、开放区域游戏,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我们还注重材料的提供,注重活动中的个别指导,利用音乐产生愉快的活动气氛。我组教师就如何开展好晨间接待进行了说、看、评活动。通过活动,教师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二、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让幼儿真正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幼儿喜欢自主游戏,是因为它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过去教师们在游戏中怕乱,限制过多,过死,幼儿玩什么游戏,怎样玩都由教师指导,分配。通过学习研讨,教师们改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在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自己提出主题,自定角色,自选材料与伙伴。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三、早操活动的研讨

幼儿能不能在早操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和早操的活动设计、编排、组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我们针对早操活动进行了改革、交流与研讨。中一班:“从早操活动所想到的”、中二班:“新《纲要》新早操”、中三班:“我班早操创编”中四班:“新早操的新《纲要》”。在交流中,教师们涌跃发表个人见解,找出早操中存在的问题,大胆从活动设计、编排、组织下手,把早操、基本动作训练、游戏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通过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将早操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园的主力军,接班人。为了更好地使他们成长起来,我组为他们提供了早操的研究与观摩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关心、支持、协助、出谋划策,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全组教师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机会。

五、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组织幼儿到公园进行春游。配合园务工作开展庆“六一”文艺表演活动。为使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教师对幼儿进行期末测评工作等等。

以上是我组教师在本期的教研工作情况,但还需继续努力,下期我组将加大教研力度,对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进行研讨,开展说、看、评活动。让教研工作更好地服务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机会。

3、中班教研组工作小结

一、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人,为了让教师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采用了轮流主持的活动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首先,在每次教研活动的信息交流版块,我要求当次活动主持的教师要寻找好有关与教研重点相关的理论资料,先对信息进行内化与提炼,然后提前告诉组员进行先学习;在研讨活动中,组员再对其中1——2点进行剖析与探讨,挖掘出其潜在的价值,从而能为我所用。实践证明,这样的信息交流形式不仅转变了组员收集信息的态度(由被动变主动),同时也增强了可操作性与实践意义。

其次,针对在使用与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对《操作材料包》的使用面临的一些困惑与存在的问题,我们教师共同收集学习了《加强孩子和材料的互动作用》、《环境创设中的导与学》等理论文章,在学习中又采用了“多问、多议、多讲”的形式,并要求组员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进行操作,让老师们自己提出质疑与困惑,最后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写好了对《操作材料包》的使用体会,使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成为教学研究的小阵地。

第三,在研讨活动中采用“一课多研”的方式,促动教师“吃透”教材。

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要求组内老师熟悉教材,使教师在与教材的对话中确立自信,在研究教材、拟订主题开展网络的过程中把握教材的脉络,然后要求每位教师围 篇五: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中班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认真学习《3--6岁幼儿发展指南》,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我们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结合园务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计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让理论学习更具实效

本学期我组对理论学习活动进行了新的改革,以往都是定好教研组计划,让教师都参与到主持会议中,发现有些教研活动中的理论学习有些空泛,本学期我们让老师提出自己需要的业务学习,制定出对老师有帮助的、切实的理论学习,尤其对于我组的新教师有很多的理论学习对其非常有帮助。例如开学初我们开展的《如何书写教案》的教研活动,让各位教师认识到: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会让教师在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幼儿园也组织了多次培训学习,《3--6岁幼儿发展指南》的学习也是最多的,这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例如在10月份进行创意课程研读活动时结合《3--6岁幼儿发展指南》的学习进行讨论活动,教师已经知道如何运用《指南》去处理问题。在争辩中,大家对《指南》和《创意课程》的精神理解

更多了,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改变了以往的活动模式,在教研活动中采用了“多问、多议、多讲”的形式,经常开展专题讨论,如:“如何进行评课”、“如何写有质量的反思”、“新教师的疑惑,老教师的解答”等等,让老师们提出自己的困惑、质疑,以及在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难点,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情况,总结经验。使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

二、让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为了让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我们由大家共同设计了《小商店》的活动,最后确定方案,然后由教师进行实践,大家观摩后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大家再反思。如此实践活动使教师的评课能力有了提高。

在教学业务上,我们教研组的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确实有不同的收获,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多次反思活动,9月我们进行了推门课活动,并进行反思此次活动中需要加强的基本功和业务学习,10月份结合创意研读月反思了此次活动中的优缺点并且将自己对研读后的体会进行了交流,11月份的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活动中我们在本组也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中班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并落实整改。元旦艺术节和亲子运动会后我们及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在反思后深刻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需要及时改正的问题。11月初我们就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上课以及家长工作都进行了彻底的反思总结,为下学

期大班教研活动打好基础。

三、看成绩,找不足,展望未来

这学期通过大家自身的努力,中班组的教师可以积极的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获得一些成绩,这些成绩虽然微不足道,但是这些都包含着我们全组教师的心血,正是这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教研组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 篇7

一、教研背景

有一段时间, 各个中班均有幼儿出现了蛀牙。为了引导幼儿学习有关牙齿保健的知识和行为, 中班年级组设计了课题为“牙虫快走开”的健康教学活动 (蛀牙主要原因是口腔细菌入侵牙齿所致。考虑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我们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细菌称为“牙虫”) 。试教后, 我们发现整个活动表现出教师对幼儿学习的高度控制, 即幼儿是通过教师的说教, 间接地获取保护牙齿的知识。整个活动既缺少师幼之间有效的互动, 又缺乏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于是, 我们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荣芳教授的指导下, 对活动的设计进行了反思与探讨, 并用“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活动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然后, 用新的活动设计进行第二次试教, 取得较好成效, 顾荣芳教授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见附1) 。

二、活动分析

1. 活动目标

分析:

与第一次活动相比, 第二次活动目标对活动过程的导向作用有了如下变化:

(1) 引领活动的方向从关注幼儿“了解蛀牙”走向关注幼儿“体验参与”。目标的这一变化使得活动过程从第一次活动以教师高控为主的接受式学习走向了幼儿自主发现式学习, 体现了“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引领活动的组织形式由幼儿个体式学习转向群体交往、分享式学习。中班幼儿已经由过去的个体学习逐步走向了合作式学习。因而我们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发展的需求, 在活动目标上新增了“乐于与周围同伴分享刷牙的感受”。

2. 活动准备

分析:

与第一次活动相比, 第二次活动准备有如下特点:

(1) 故事由教师选择转变为幼儿自主创编。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活动材料对幼儿的主体性有重要影响作用。因而, 在第二次活动准备时, 我们放弃了传统故事《小熊拔牙》, 组织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创编了绘本故事《赶走牙细菌》。实践说明, 幼儿创编的绘本故事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 教具由单一支架转变为多维支架。所谓支架, 是指活动中提供的适宜的环境、材料等, 用以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第一次活动主要依靠故事《小熊拔牙》这一教具, 缺乏让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第二次活动增加了牙齿模型、牙刷等操作性材料, 并且创设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情景, 让幼儿通过自主观察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 活动过程

分析:

与第一次活动相比, 第二次活动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 活动的形式由讲授式转变为探索式。第一次活动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教师“高控”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用“听老师讲, 看老师做”的方式来告知幼儿正确刷牙的方法, 并让幼儿通过机械式的模仿来练习。 显然, 教师是牵着幼儿“ 一路前行”。中班幼儿对知识的学习更多是从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出发, 因而, 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调整了教学策略, 给予幼儿更多操作、探索的空间来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内容。如环节二的设计:先组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刷牙的方法, 再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随后教师公布刷牙的正确方法, 最后再让幼儿通过操作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2) 活动的价值从单一转变为多元。《指南》要求:“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 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第一次活动的价值局限于健康领域的单一维度上, 缺乏领域之间渗透的潜在价值。第二次活动增加了延伸活动:音乐游戏“蛀牙虫, 快走开”, 这就为表演区域的活动埋下伏笔。

三、活动感悟

1. 发现幼儿兴趣, 使活动由预设转向生成

回归儿童本源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活动是幼儿自主生成的, 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而展开的, 不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因而, 所有活动都应该是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的。本次活动无论是主题还是材料, 都是来源于幼儿, 并且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丰富经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达到幼儿主动学习的目的。

2. 找准基点, 过程由幼儿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指南》要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其中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就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点。找准了这一基点, 幼儿就可以从过去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式学习, 逐步走向探索、经历的主动学习。比如第二次活动中, 使用幼儿自主创编的绘本故事, 让幼儿在盥洗室通过操作来体验刷牙等方法, 帮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体现了“幼儿在前, 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

附1:顾荣芳教授对第二次活动的点评

“牙虫快走开”是一节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健康课, 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 符合他们的日常经验, 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热情、积极性也比较高。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能用猜谜语、故事导入、话题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幼儿萌发保护牙齿健康的意识, 并能提供机会来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在选用故事时也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拔牙故事, 而是独具匠心地使用了本班幼儿自主创编的绘本《赶走牙细菌》, 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自然引入“坚持刷牙”的生活习惯。整个活动中, 教师比较重视与幼儿展开互动, 如用了猜谜游戏、故事欣赏、角色体验、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促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三者的有机融合。总体来说,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 体现了“幼儿经验在前, 教师讲解在后;幼儿探索在前, 教师追问在后”的理念引导。并且, 活动并不是就此戛然而止, 教师在后续的活动中考虑了区域活动、家园联系等内容, 延伸了整个活动的时空范围和教育价值。

附2:幼儿自创绘本故事《赶走牙细菌》

论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绳子;幼儿园中班;玩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我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教师,无论是自己还是学校都在积极的利用身边各种材料投入日常活动中,虽然我们都想了很多的办法,也动手制作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是用起来依然显得很匮乏。无意之中看见路边一些小孩子玩毛线,就突然想到,我们可以利用常见的绳子来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一种材料,绳子不仅常见还很灵活,从谈话活动中也了解到,幼儿对绳子的了解也很零散和片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此,我和几位中班同事合作决定把绳子的玩法(仅仅适合幼儿园中班)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一。

本以为,绳子是日常用品,随处可见,幼儿也不陌生,想来是很容易完成教学的,但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才发现绳子的多种玩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幼儿缺乏基本的兴趣。由于老师注重了动作的训练,忽略了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拿着绳子三分钟的热度以后就不管了,自己散开去玩,绳子丢在一边。

二、教师缺乏专业性的体育知识。在指导幼儿练习玩绳子的时候,无从下手,使得教师没有成就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家长的沟通工作做得不够。很多家长也对绳子的了解不够,总认为孩子玩绳子很危险,跟老师配合的默契度不够高,甚至提出疑义,甚至是拒绝。

四、好高骛远到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实践中,感觉很简单的的一个玩法幼儿为什么就完不成呢,焦急、生气随之而来,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家庭环境、性别等个体差异。

绳子的玩法是幼儿园健康领域中的一个内容。能够一物多玩的绳子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还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我们针对以上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思考、学习、研究、探讨,重新做了一个有关绳子多种玩法在幼儿园中班的实践活动,重新制定了有关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做了一个有关绳子的调查。采取了问卷法和谈话法,深入了解幼儿、家长、老师对绳子的认识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基本上对绳子的了解不全面,也不系统。

其次,欣赏、了解绳子。老师、家长、幼儿的团结和合作,共创以绳子为主题的环境。我们创设了一个绳子的商店,里面装满了我们合作小组师生收集的大量绳子实物、图片来了解绳子的种类和用途。通过各种渠道的收集汇总,才发现绳子真是个大家族,比如有塑料绳、草绳、尼龙绳、毛线绳子、麻绳、纸绳、钢索绳子、艺术绳子、棉线绳子等等。发现绳子的用途也很多,主要分为捆绑物品、健身、游戏、攀登探险、编制衣物等。这样就营造了有关玩绳子的浓浓氛围,丰富相关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我们老师还查阅了各种有关绳子玩法的资料,比如《神奇的绳子》、《绳子打结方法》、《跳绳大全》、《结绳技巧》等书籍,浏览网页有关古今中外绳子玩法的内容,走访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调查他们的不同玩法。比如有常见的跳绳、打绳结、拔河、装饰品等等,男女老少皆用。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绳子真奇妙!

最后,适合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实践活动。我们在众多的绳子玩法中精心挑选出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玩的几种玩法,比如有左右进行跳、踩尾巴、穿珠子或者是鞋、打电话(土电话)等,针对这些方法通过幼儿的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绳子玩法的实践研究。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还要注意是什麽呢?

1、老师的主导性,幼儿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题、是核心,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不能随意下结论是对是错,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2、玩法的循序渐进性。在绳子的多种玩法中,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家庭环境的不同,会出现难易度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差异,思维的不同。虽然尽可能的使幼儿都能会玩,但是必须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步步提升。比如用绳子串珠子,同样多的珠子男孩儿就比女孩子要慢一点,珠子串好以后做出不同的造型对幼儿的难度就更大。

3、老师的激励性。幼儿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在幼儿园,老师就是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天,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会让幼儿兴奋一天,也可能垂头丧气一天,甚至是更长时间,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老师适时的表扬与激励会更增强幼儿的信心,也会促进师生的感情,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健康,也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活动实践。

4、幼儿、家长、教师的默契配合。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是哪一个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特别是玩绳子这样的动作性活动,他需要幼儿、家长、教师三方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和家长多交流沟通,才能够知道幼儿的发展情况,以便更好的调整活动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活动的整合性。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与练习,他们能够比以前会玩、爱玩、知道一物多玩,玩得更好,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绳子的玩法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单独玩、集体玩、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比赛等。

上一篇:家电培训总结下一篇:公路施工测量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