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3篇)

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2、强化实验教学日常管理

(1)学校按要求制订实验室主管领导职责,实验员职责,科任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守则,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借用,领用,损失赔偿制度。

(3)实验室在借用、领用、仪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时必须进行填写登记,手续要完备。

(4)建立完整的管理帐册,资料档案,定册清查帐、物、卡,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

(5)各种仪器、设备的存放要根据其性能和学科特点,科学分类摆放,并加强防护工作。

(6)图书室、阅览室面向学生开放,开设阅览课。坚持定期补充新书,不断提高图书使用率。

(7)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管理,配备专职教师,加强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并每学期考核一次,检查学生情况。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基础建设。

1、加大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实验基础建设,保障有可靠的安全设施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2、实验经费要专款专用,建立实验经费专帐,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规范实验教学行为,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1、实验教学要实行实验计划、实验申报、实验备课、实验报告“四对口”。

(1)实验计划:每学期一次,各实验科目任课教师要制订详细的演示,分组实验计划。

(2)科任教师的每次演示,分组实验都要实行申报制度,认真填写实验中报单,并与计划、备课一一对应。

(3)科任教师的每次演示,分组实验都要备课,备课的内容要有课型、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器材清单、装配示意图和实验步骤,课后有实验情况记载和实验效果分析。

(4)每次分组实验学生都要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都要批改,有时间记载。

2、实验教学过程要规范。

每一次演示,分组实验教学目的要明确,实验之前要与实验员一道预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双边活动,弄懂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数据,掌握实验操作要领,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

3、大力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1)分管实验的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并有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教师和实验员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

(2)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演示,分组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3)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实验操作考查。

(4)每学期举行一次实验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4、各类实验开出率要达标。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演示实验成功率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成功率达到100%。每次分组实验开出的组数要达到开组数的98%以上。

四、建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奖惩机制。

1、学校对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工作按工作职责实验实行评估,计入个人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实验员和管理人员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享受教师同等待遇。

2、在学生中开展一次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对优秀者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并报送上级参评,对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3、开展自制教具、实验论文和实验优质课评比,择估选送市、地参评,获奖者按标准进行奖励。

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建设“新四室, 有效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

我校将原有的“老四室”:计算机教室、学校广播站、电教室和图书馆改造成了“新四室”:网络计算机室、校园电视台、多功能录播室、电子图书馆, 从而使学校信息化建设前进了一大步。

网络计算机教室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 将学生按照座位自动分成学习小组, 教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 共同学习。

校园电视台为同期声可视频的形式, 改变了传统的红领巾广播站只能听到声音的状态。校内闭路电视系统, 在总控端可以通过直播或者转播的形式向各个班级进行播放, 同时还成立了各个小组, 如播音记者组、文字记者组、采编记者组等,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各项能力。同时, 校园电视台还通过电视课堂的形式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促进了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平时教研工作的实施。教师、学生参与电视活动, 有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 这种形式更加突出了预设性、展示性、实践性, 为师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多功能录播室改变了传统的电教手段, 设立了计算机、投影机、电子白板、音响控制系统, 特别是安装了采编播一体的系统, 可以实现在教师授课的同时转播到各个终端进行播放和录制。我校所有的公开教学课都在这里进行, 不仅现场效果好, 而且还能留下影像资料, 对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研究工作及实验工作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电子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只能进行文本阅读的基础上, 增添了电子阅览和网络查阅的功能, 为教师备课、查阅资料提供了实物和电子材料。我们实验的研讨活动, 参加UC网络教研活动都是以这里为现场进行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四室”建设没有高精的尖端设备, 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新四室”建设及有效使用的同时, 我校还对“班班通”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 电子白板进入每个课堂, 成为服务教学的有效资源与辅助设备。这样,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整体上有了升级, 也拓展了信息化渠道。

2.以应用促学习, 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 应用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于是, 我们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信息技术而不使用的, 就是没有达到教学管理要求, 在教学评价中就要受到批评。我们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是有效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用得恰当、用得科学、用得有效的, 在教学评价中就会得到表扬。我们还要求所有实验教师, 所有年轻教师必须达到有效使用的水平。

通过我们的严格管理, 我校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能够有效应用的比率不断提高, 现已达到90%以上。

●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实施情况

1.组织管理

“九五”、“十五”实验工作的特点是创新, 软件开发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资源建设创新、教师培训创新……这些艰苦的工作之后, 我们收获了设备环境、师资队伍和一些成功经验。这个过程伴着课程改革一并进行, 可以说, 我们跟课程改革共同喜获丰收。进入“十一五”、“十二五”, 如果还一味强调创新, 必然会丢掉一些我们已经获得的成果, 或是我们的成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深化, 更或是偏离我们正确的路线。由此我们调整了实验思路, 一方面要全面推广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要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 同时还要注重在推广与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创新。实验的管理工作, 由学校科研室主管改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管理。这样, 实验具体工作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 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定动作, 也因此将设备、师资和经验有效地整合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室则立足实验前端, 在新信息、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方面, 在实验研讨课的指导方面, 在阶段性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方面, 在新模式的探索方面继续发挥着作用。我们坚持引领与管理并重, 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主体作用, 以“有效实施”为核心, 全面展开实验工作。

2.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下面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这一课题为例, 简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我校以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为实验学科, 其他学科一并参照进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随着实验工作的不断推进, 我们探索整合的思路慢慢清晰, 整合的效果渐渐显现。

(1) 正确理解有效整合的意义, 有效实施整合教学

有效整合的实质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介入, 促进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 并以信息技术的特殊性使学习内容的外延尽量伸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按照这一思路, 我们将整合教学的目的设计为将复杂理论形象化, 投入学习互动化;复杂原理浅显化, 认知体验深层化;复杂过程简单化, 思维培养创新化。例如, 在学习语文阅读课《三峡之秋》的过程中, 通过信息手段的介入, 将方纪的美文具象化为了风光图像, 黑色的文字变化成了彩色的动态图像, 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切。同时, 学习的外延进一步扩展, 三峡四季之美都成为了学生探求的内容。进而, 学生对三峡的美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实现了创新思维的大跳跃。再如, 数学课的《平移和旋转》, 通过电子白板, 教师的演示更加直观形象,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互动实现得更加有效。

(2) 网络环境教学得到推广, 教与学的形式不断创新

由于前期我们进行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语文学科网络环境教学相对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 立足这个基础, 我们又在其他学科大力推进。首先是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 其中包括文字处理、简单的图形处理、上网浏览、信息收集整理、简单的软件应用等。这些技能的训练, 一方面依靠信息技术课来实现, 另一方面也需要实验教师付出一定的努力。通过系统的工作, 我校学生整体信息技术素养有了一定提高。我们将学科教学课引进网络教室。通过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探索, 总结出了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一些有效做法。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为高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培养协作学习的习惯, 使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培养爱护信息技术环境的习惯, 保持学习设备的正常运行;培养爱护自己的习惯, 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培养服从管理的习惯, 保证教学秩序。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以自主学习的形式来实现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说到底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活动, 因此, 为了改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效果, 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需要考虑其年龄因素。教师的耐心是前提, 一定的“强制”手段是必要的, 任务驱动是最好的办法。

◇加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要达到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良好效果, 从根本上讲还是要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 在自主学习的全过程时刻保持着对学习任务极大的热情,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 使得对自主学习的调控变成一个学生自我约束的主动过程。要想实现这一点, 就要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构成的, 教师要设计有趣生动、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 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掌握所学知识。设计活动的时候, 要保证活动的目的性明确, 并保持各个活动之间能够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同时,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活动的数量也不可以过多。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 必须加强学习资源的设计。从资源的内容角度看, 要完成从“辅助教”到“辅助学”的转变,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不过度强调娱乐性, 使得学生的兴奋点始终保持在学习的内容上而不偏离。从资源制作、技术呈现角度看,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资源分类放置在不同的网页, 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中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引导, 让学生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资源范围中开展学习, 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运用过程性评价, 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教师加强课堂实施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 要当好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学生学习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任务驱动:在开展自主学习之前, 教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指向, 这样学生在一个明确任务的指导下, 进行自主学习时就可以更有效地集中于学习内容, 防止浏览迷航。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要做到目标明确、导语明确、对象明确、时间明确。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习什么样的内容, 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在一个怎样的特定时间段里完成。

示范引导:小学生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 因此教师的操作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时候, 教师一般应该先通过大屏幕做一遍演示, 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操作。另外, 也可以把一些关键提示语作为板书在黑板上呈现。

个别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适时反应, 及时做好个别化的指导和示范工作, 关注全班学生, 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组。

网络环境有其特殊性, 所以在分组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即学习程度, 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 以及学生间合作融洽程度等, 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坚持放手让学生操作原则。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还在于学生有了计算机这个学习介质。所以, 教师在做好了以上的各项工作后, 要大胆地让学生操作计算机, 并通过网络互助学习。一般这样的课, 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 否则就失去了网络课的意义。

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实验研究;策略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可见,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制定实验研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研究的能力,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将会大大提高实验效果。而且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干什么,才能确定实验的方案、步骤、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学生喜欢动手实验,但是实验过后,学生却不知道通过该实验能够得出到什么样的结论,神奇的实验现象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乐了一下,没有太大的实效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不清楚此次实验的目的。因此,在引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我们要通过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以保证实验价值的真正体现。

二、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

1.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实验方案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就是以科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实验学习和探索当中。

案例:加热和冷却

师:(多媒体展示一个被压瘪的乒乓球)有办法可以让乒乓球恢复原来的样子吗?

生:(思考)

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被压瘪的乒乓球被热水浸泡后鼓起来的乒乓球。提问:(1)为什么热水能让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呢?(2)用热水能不能让瘪了的破乒乓球鼓起来?为什么?

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原理。并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不管装在哪里的空气,它是否都有受热体积会膨胀的现象?

(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证明不管空气放在哪里都会出现受热体积膨胀的现象。

实验工具:气球、瓶子、塑料袋

一名学生这样设计:准备用气球装空气比较容易观察到现象。最方便安全的加热方法是用热水,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明显变大。还有学生用瓶子,实验现象是瓶子的盖子拧不开了。

……

之后,借助PPT出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

这样以问题思考为导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教学中用问题来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用问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以猜想为导向设计实验方案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最活跃、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一环。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就不同,再加上现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针对某个问题,他们就会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假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为高效实验課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车的运动》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了载重汽车的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之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1)改变小车的拉力会影响小车的速度。(2)小车的载重量也是影响速度的因素之一。接着,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证明小车的拉力与载重量与小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课。得出实验最后的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

猜想和假设是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开始,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以猜想为导向的实验设计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三、完善实验记录表并进行分析

实验记录单是制定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我校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1)课后活动记录;(2)自己设计实验记录单;(3)学生准备一本空白记录本。三者之间各有优缺点,其中自己设计实验记录单,能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设计、记录内容较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实验的效率。而自备空白记录本,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录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各种表达能力。但是,缺点便是记录费时,教师工作量增加。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时,要根据实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实验记录表,正确做到既方便自己记录,又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还以《小车的运动》为例进行简单介绍。针对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还是要“扶”。如果在教师指导完如何设计实验后只发给学生一张空空的白纸,我相信很多学生还是设计不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可实施的方案出来。教师在实验设计单上留几个空位让学生补充,主要让学生对“对比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因素和需要改变的因素加深理解,还有如何对改变的因素进行设计,完善学生的思维。具体的实验记录表如下:

这样的记录单设计既简单又清楚明了,学生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就可以得出载重量是否与小车运动的快慢有关,最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简单的设计,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明了地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实验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下,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实验计划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动手实验的习惯,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银山.浅谈小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制订计划”[J].科学课,2005(05).

[2]朱建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J].科学课,2010(05).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篇4

第二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紧密联系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和器材,最大限度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推动学校实验工作进一步发展,为了普及实验教学,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效益,我校将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使我校实验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培养新的实用人才作贡献。

二、任务和要求:

1、强化实验教学日常管理

(1)学校按要求制订职责,实验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守则,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借用,领用,损失赔偿制度。

(3)实验室在借用或领用仪器药品时必须进行填写登记,手续要完备。

(4)建立完整的管理帐册,资料档案,定期清查帐,物,卡,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

(5)各种仪器、设备的存放要根据其性能和学科特点,科学分类摆放,并加强防护工作。

三、规范实验教学行为,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1、加强实验教学,每个科学教师每学期上一节以上实验教学公开课。

2、利用远程设备加强电化教学。

3、开齐开足分组实验。

4、开齐开足全部演示实验。

每一次演示、分组实验教学目的要明确,实验之前要与实验员一道预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双边活动,弄懂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数据,掌握实验操作要领,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

5、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每学期至少活动一次)

6、自制教具:为了补充我校实验仪器的不足,本期第一周每位教师必须精心制作一件教具。选送两件参加全县教师自制教具比赛。

四、图书室管理

1、学校图书室定期向全体师生开放,确保图书的借阅率达85%以上。

2、图书室管理要做到科学、规范、整洁,图书要分类存放。

3、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作好各种资料的收集,保管。

4、图书管理员在开学初拟定出计划,期末要作好总结。

五、其它方面

1、校领导应作好实验教学的督察、指导工作,找出普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各实验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喇叭镇中心小学

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于山”,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我国人民人身安全的重视。而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任。因此,为学生们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建立一个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健康、幸福地成长,既是学校和家长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同时,为了避免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生理、心理和经济上的严重创伤,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学校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抓好中小学的安全工作。同时,学校为了增加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工作管理,特别在师生当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制定计划如下:

一、为了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成立以王军校长为组长的实验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亲临此项工作。

组长:王军

副组长:刘世钦李恒

成员:张金花王红丽杨丽净李福娟苏慧王琰任艳华王百超黄爱琴王合群赵慧

二、加强师生了解安全教育活动重要意义

1、抓好中小学安全保卫工作,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2、抓好中小学安全保卫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3、抓好中小学安全保卫工作,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人命关天的大事。

三、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制定各项制度和措施。

1、安全保卫制度、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制度。

2、制定“三个一”制度、值班制度。

3、同各室的负责教师签定目标责任书。

4、安全教育学习制度、健康教育制度。

5、安全用电制度、安全月报制度

6、校园环境管理措施。

7、各室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四、学习内容

1、户外活动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

2、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

3、交通安全、饮食卫生、自我防范等内容。

五、明确家长职责

1、家长或监护人经常对子女或被监护人进行卫生、交通、用电、防火、防盗、溺水、煤气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子女或被监护人外出时,家长或监护人要问清所去的地 点,随从的人员及联系方式。

3、子女或被监护人外出时,家长或监护人要对子女或被监护人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4、子女或被监护人外出时,家长或监护人要对其外出时间进行限

制。

5、子女或被监护人放假、周日或放学后,学生的一切安全交由家长或监护人负责。

实验小学

2011年2月

实验小学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6

1、加强大、中队、执勤队、路队等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我校少先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队干部的配备、选拔、培养工作。在期初培训时,教给他们相应的管理方法,规范他们的管理行为,指导他们开展日常工作,并在工作中留心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表扬,树立典范,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使他们能够明确职责,担当管理任务,切实地为大队部、中队开展工作,使他们真正地成为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利用教师节、国庆节、重阳、队庆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慰问孤寡老人、十月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为三百多名新生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由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管理、开设了“音乐之声”、“健康小博士”、“环保小木屋”等七个栏目,每周一、三、五中午13:30-13:50播出,中间加插附加栏目。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厚的氛围。

3、抓好大、中队宣传角的建设。中队宣传角要由中队宣传组负责,要求两周出版一次,内容要丰富多彩,且每个宣传组的干部,要求至少独立策划出好一期版报,使他们在工作中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4、抓好少先队的标志、用品管理和使用,使其发挥作用。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习惯。

1、开展“文明班级”“美丽教室”评比活动。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抓严、抓实、抓细。本学期,少先队大队部仍旧开展“文明班级”“美丽教室”评比活动。通过星期一的早会,给获奖班级颁发奖牌,力求在活动中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利用各种节庆日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班会、中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队员中深入开展安全、法制、好习惯养成、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教育活动。

三、以“雏鹰行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

1、开展“奉献爱心 放飞童心”活动。学校大队部号召队员们发扬勤俭节约、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精神,奉献爱心,今年全校师生共捐款11420.4元,通过该项活动培养队员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又使队员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好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手拉手活动。中队通过切实开展中队与中队之间手拉手,队员与队员之间手拉手活动,增进了队组织及队员之间的交流,达到互学互助,共同成长的作用。培养了大家互帮互助的精神,使全体队员共同进步。活动深入到社区,和白云社区居民一起,进行创卫一条街,清除城市牛皮廨,清洁社区卫生死角、清理白云社区、治水公园白色污染物,垃圾等活动。为临海“三创”添砖加瓦,活动经临海电视台,台州晚报等媒体传播后,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3、“红五月”,活动异彩纷呈。今年的“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在“红五月”活动中,队员以独唱、独奏、讲故事、书法、手抄报大合唱、广播操、跳绳、迎面接力赛、乒乓球、棋类等活动,充分的给学生一个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舞台,其中三年级徐晓莹、四年级商铃彤、一年级李子媛同学在讲故事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临海市讲故事比赛,获临海市两个一等奖,王陈琪同学获省艺术摄影二等奖,“红五月”“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每一位队员都真正地感受到了节日的乐趣,过了个快乐的“红五月”。

小学科学如何实施实验教学 篇7

实验是小学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力求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笔者曾多次听其他老师讲课, 事后笔者发现,好的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的实验没有设计好,学生的学习体验肯定会大打折扣。由此,我们不禁有所思考: 怎样才能把小学科学实验做好呢? 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

实践是自然科学的来源,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自然科学得到发展和提高。小学自然科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大自然的丰富与多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更乐于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爱好,使他们在学科学和用科学方面有更多的收获。

科学与自然是分不开的, 学生学好科学的首要条件是深入了解自然,而了解自然的前提是认真、仔细地观察自然。如教学“四季星空”一节时,为克服本节课内容分散、知识点较抽象的困难,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四季星空,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科学观察:(1)观察的时间要固定;(2)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3)每天都要写观察日记;(4)绘画技能好的尽量每天画一幅简略的星空图。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而且对四季星空有了独特的感性认识。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归纳,就能总结得出:星座在不同的季节里交替出现在天空中,唯一不动的是北极星,它一直停在原位,其他的星座都是围绕着北极星逆时针转动,一年才能转一圈。这些星空变化规律由学生记忆就会更牢固,体会也更深刻。

二、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只有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头昏脑涨地背。这种教学方式与时代的要求不符,无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我们要遵循教学改革要求,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在设计实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与认知规律, 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聪明的大脑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最终得出结论。据科学数据研究表明,一般儿童注意持续时间为:三四岁10分钟左右;五六岁15分钟左右;七至十岁20分钟左右;十至十二岁2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这2分钟左右的时间,向20分钟要效率。并且,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是特别明确,他们多数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出发点,认识世界也是如此,他们只能对世界进行浅析的感知,无法对事物的内在本质有牢固的掌握。因此,在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少些无意识的动作,多些有意识的活动。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还不太发达,因此,他们要对事物进行直接观察,并且获得知识多是通过直观的印象。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比较快速,也具备一些基本的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

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结论。获得结论还不算完,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主实验的形式对结论进行验证。如教学“水的浮力”这一章节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自己从家里拿来的和教师提供的各种实验材料都按照质地或大小进行区分,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它们在水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有些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笔者让学生用手指将其向下按压,此时,学生感受到水中的浮力,这种感受是直接且直观的, 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得到, 获得结论也就变得更简单、轻松。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能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那么,那些沉下去的物体呢? 它们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吗? 笔者把这个问题当做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实验,并在第二天上交实验报告。

学生交上来的实验报告五花八门,他们采取的方法很多大多是减少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面积等,最终都能获得结论。

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与本地自然条件相结合

自然课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联系, 我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植物资源。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为我们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设计科学实验时,笔者结合本地区的优势,对本地的自然资源多加利用,采取一些丰富多彩的形式, 让自然科学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容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山飞的,还是地上爬的都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小学作文动态教学实验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作文 动态教学 实验 探究式学习 尝试性训练

作文动态教学,是根据写作“双重”转化过程原理和阅读“双向”心理过程原理,运用学习迁移理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理解作者所表现的内容,将文章内容重新回归生活、再现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文章表现的生活与文章本身做分析、推测,并进行合理的想象,以展示作者写作的动态过程,从中探索写作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运用阅读教学中得到的知识和观察方法,表现自己周围的生活。这种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表达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读写结合,使学生写作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动态、系统的指导。

一、按实验要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如何灵活运用语文教材,达到教学大纲上规定的读写教学目标,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能力,这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实验中按实验要求将每单元的课文分为两类,教学时各有侧重,最终共同为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服务。第一类为欣赏类课文,一般是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理解难度较大的课文,如《北京的春季》《山雨》等,主要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理解欣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第二类为借鉴类课文,此类课文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体现了本单元作文训练要求,理解难度相对较小,内容易理解,技巧易仿写,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以展现作者写作过程,探索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技巧。其余课文或用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或用以辅助性配合进行单元作文训练。

二、按写作需要整体安排教学

我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整体安排单元教学,即围绕作文教学组织阅读教学内容,将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全过程一一读中学写,写中促读,读写并重,读写结合。单元教学分以下八步进行:

(一)定向: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明确写作内容及要求。

(二)启动:赏析佳作,激发写作兴趣,陶冶情操,进行语言积累。

(三)构思:学生独立选材,拟定写作提纲,口头交流写作思路。

(四)学习:剖析典型性的借鉴文章,展示作者写作过程,学习作者观察、认识生活的方法,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

(五)起草:修改提纲,起草作文。

(六)借鉴:阅读一般借鉴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学习借鉴,同时对照学生习作(草稿),进行针对性的讲评。

(七)完善:运用从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完善习作草稿。

(八)总结:总结单元练习(读写两方面)情况,评讲欣赏学生佳作。

整个过程注重课文与课文间的内在联系,读写结合,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想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思想。

三、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作文动态教学将语言、思维、生活三者联系起来,设法填补三者间的空白,完整地展现三者间联系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所传播的信息量之大、传播形式之复杂,非传统的教学手段所能完成。把现代技术引入作文教学中,不但便于展现作者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全过程,丰富作文教学的内容,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思维与表达能力,实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感的结合。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未来的……》一文时,先让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想象,构建未来世界的种种人、事、景物,让他们把平时看过的、玩过的说出来,让大家在听、议、评中再现生活,熟悉新的生活,如有共同的内容或大家都是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就用投影放出来,大家边看边议,及时反馈习作情况。

四、分组进行探究式学习

学生学习写作,除了教师讲解、自己的训练外,还要熟读借鉴他人之作。学生在读写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琢磨领悟原作的写作规律。这样才能实现读写迁移,形成写作能力。我从学法着眼设计教法,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学各环节中既独立思考,又共同参与讨论,互相启发交流讲评,探究与领悟写作规律。

五、重视尝试性训练

学习是一种体验、一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实践证明,形成体验要通过一系列的感受来实现,其中尝试就是体验的必要环节,因为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能力只有在尝试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在学生每次正式习作前,总要安排“自拟提纲、口头作文”的尝试性训练,并为学生学习借鉴他人之作提供自己的参照材料,让学生对比自省,领悟规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下一步的正式写作打下了基础。

实验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9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2012我校安全工作总目标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稳定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和校园周边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拓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渠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重点:、加强领导,构建安全一体化网络,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师生行为。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摸清隐患,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安全工作法律意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构建安全网络、构建网络,加强领导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安全工作就是学校重要日常工作的基本观念,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一保安全、二保稳定、协调发展” 的工作原则,把安全工作放在关系到学校长远改革和发展大计的高度来认识。

学校建立安全工作管理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少先队等有关负责人组成,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成立家长委员会,随时可以反映情况,构建起由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四心相联的安全网络。、落实 制度,加强防范

落实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请示报告制度、资料档案制度和安全预案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法可依。

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签定《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各室《管理条例》,实行“周小检,月大检,有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

(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学校供电系统及各种电器设备等严格按照规定摆放和使用,设置安全通道,张贴安全标志。经常检查并整修各室的线路,聘请义务消防员定期进行防火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消防技能。、抓好校舍及周边环境安全

组织师生对学校的校舍、护栏、体育设施、用电、消防设施、避雷设施和周边环境等不安全因素全面细致地进行一次清理检查,排除一切不安全的隐患。

强化保安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做好出入人员登记制度;值班教师保证一天至少 3 次以上巡学校任务,并及时做好记录。、抓好学生饮食卫生管理

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逐一落实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水平。、抓好交通安全工作

班主任、科任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以外事故的发生。(1-3 年级禁止骑自行车),1-5 年级学生放学回家由执勤教师护送学生到指定地点等待家长来接。成立校内外安全宣传督导队,在各路段路口设立教师值日岗、校内“小交警”监督岗,对全校各班放学路队进行每天检查,对每个路队进行评比,评出最佳路队和“安全小卫士”。、加强校园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学校卫生评比制定,重新划分班级卫生责任区,坚持校园卫生日检查,月评比,确保校园卫生整治。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校医务人员要加强对常见传染病和季节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和预防监控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加强学生出入安全管理

严格学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请消假制度,请假学生须有班主任开具请假条,由家长、班主任签字,门卫方可开门。

(三)加强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构建和谐校园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心理辅导老师和课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加强常规体育课、活动课和实验课的组织管理

加强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许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教师授课前后都要认真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尤其是学校艺体场地、器材及艺体等教学活动均应符合运动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适合学生身体状况。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不带防碍安全的杂物,严防运动安全事故。要对女生、患心脏病等先天疾病的学生适当的照顾和格外的关怀。由教导处和艺体教研组长负责检查,艺体教师和班主任进行管

理。学校实验室有充分的安全保护设备,实验课教学要有科学的操作秩序和具体要求,严防学生接触易爆易烧、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防实验事故,由教学主管和有关实验老师负责。、开展安全专题活动

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如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训练中要突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和防暴、抗暴、消防等综合演练。演练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师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信箱、网上交流等方式,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时排解师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对发现有心理障碍或患有传染病的师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月份:、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2011年学校安全工作,制定 2012年工作计划。、总结年底安全大检查工作情况。

二月份:、完善有关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全面要求。、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部署 2012年工作,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

三月份:、向师生宣传《关于做好清明期间学校消防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继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隐患排查、建立台帐、隐患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月份:

联合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门卫、值班情况。

五月份:、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综合性检查。、学习《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 “学校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六月份:、组织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月”活动。、学习《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的意见》。、对学校安全领导组织和安全队伍建设、安全教育课、安全工作档案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部署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学校放假前对师生进行一次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等安全教育。

七、八月份:、及时下发强降雨、台风等预警通知,组织学校做好抗洪抢险工作。2、检查汛期学校安全工作情况,重点检查值班、校舍安全等情况。、对“学校安全教育月”活动情况总结上报。、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培训。

九月份:、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区和责任人。、期初师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学校及周边各种安全隐患自查自纠。、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宣传图片专栏。

十月份:、假期安全专题教育,以交通安全为主。、做好“五一” “十一”黄金周期间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制定和防火防震演练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十一月份:、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组织“ 11.9”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灭火演习或紧急疏散演练。3、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综合性检查。、对“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全年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上报。

十二月份:、及时下发强降雪预警通知,组织学校应对大雪天气。、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初步总结,安排部署寒假期间工作任务。、评选表彰 “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朔里实验小学

镇中心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10

在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中,如何落实自然教学大纲提出的“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教学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呢?教改实践表明,启发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 加创造性的观察实验活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反思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完成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广大自然教师要经常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然而,由于受到传统 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常将对提高学生素质起重要作用的学生观察实验活动视为自然课 一般性程式化的教学环节。通常,凡是在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都要不厌其详地讲解观察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再三叮嘱学生,这要听清、那要记住。总之,要求学生必须完全照要求办。因此,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用不着动脑思考,即使完成了实验,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也就更不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做了。我们认为,如果教师既不分年级高低,也不论实验难易,尤其是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 提高、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即使督促学生完成了观察实验也只能培养出不爱动脑思考、只会唯命是从的学生。这样必将严重压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革有悖于素质教育精神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代之以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小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水平,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行设计简单的实验,促使学生积极主 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让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观察实验的多种育人功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以贯彻落实《天津市小学自然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以“启发引导学生自行设计 简单实验”为突破口,重点在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中进行了教改实验,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创造条件,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按照《大纲》的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例如,教授《燃烧和灭火》一课时,学生通过实

验,能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 “燃烧需要氧气和可燃物”两个条件。但是对于“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燃点)”这 个条件学生不易理解。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我们没有采用指令性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启发学生:“可燃物在氧气中会自己燃烧起来吗?”学生回答:“不会,要用火柴点。”教师引导说:“点燃火柴,除了在火柴盒上划,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呢?谁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实验方法?”学生经过讨论,想出了用放大镜照、钻木取火,把放有火柴的铁板放 到火上烤。

为了让学生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科学道理,我们变以往的教师讲解为学生设计实验。教师问“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假如缺少了一个,燃烧还能继续进行下去吗?请同学 们利用桌上的物品、自己设计出实验来研究。”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同学们有的用杯子罩住燃烧着的蜡烛;有的用火柴点燃纸片后,用剪刀剪去烧着的部分;有的把点燃的火柴插进砂 土或水里灭火;有的则向老师要二氧化碳气体熄灭点燃的蚊香。经过研讨,学生们不仅明确认识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自己总结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活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尽可能地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让学生在学会的同时,逐步达到会学。2适时点拨,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要比只教会知识更加有意义。在教改中,我们不仅为学生自行设计简单实验创造机会,提供充足的实验仪器和材料,而且注重适时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和必要的点拨,渗透实验设计的思路和科学的思考方 法。例如,引导学生研究“两个磁极间相互作用”和“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时,启发学生讨论“两个物体相互靠近,会有几种情况出现?”渗透“排列组合法”;引导学生设计“水蒸气凝结”、“热传导”、“热辐射”以及“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等实验时,提示采用“对比实验法”;引导学生设计“雾”、“雨”、“霜”形成实验时,教学生用“联 想”和“想象”做好模拟实验;当学生做“热对流”一课实验当手头没有锯末时,让学生思考还可以用哪些材料代替锯末,学习“替代法”。在让学生设计实验的初始阶段,学生还不太习惯。但是,经过循序渐进地练习,尽管少数学生还不能大胆设想,思路较窄,然而只要教师不断地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针对某个研究题目设计实验,认真观察,归纳总结,学生的智力就会不断提

高,实验设计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必定会受到很好地磨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有所发展。

3充分放手,营造学生主动探索的氛围

按照“领、扶、放”的步骤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是许多教师成功的经验。然而在教学中时常发现,不少的教师虽然口头上承认应该这样做,但是在自己的日常教学 中却不能够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总结教师们的 心理,放手有“七怕”:一怕秩序乱,二怕学生玩,三怕仪器坏,四怕费时间,五怕学生不会实验操作,六怕得不出正确结论,七怕自己下不了讲台。因此,为了保险,还是手把手 地领着学生走,这样既省事又省心。显而易见,这些教师由于习惯了“我是教你的,你要听我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墨守着成规。他们缺乏对学生的充分信任,缺乏 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缺乏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正确态度,缺乏对符合 素质教育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学习、借鉴与探索,总之,还没有完全摆脱陈腐教育观念的束缚。

教师、学生的配合默契,教、学双边活动活而不乱,科学合理;课上教师满腔热忱地鼓励和对学生充分的信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努力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积极思考,遵守纪律,学习态度既端正、又认真。尤其是教师教法的改进,如 启发式提问促进了学生主动性的提高;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以及教学趣味性的增强,保证了学生注意力集中,促进了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形式初探 篇11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学形式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既有科学性又有知识性的综合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这既是有效教学成功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学习自主化,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自然科学实验中,从基本仪器的选择到合理使用,从科学思想的表述到实现处处都蕴涵着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教师要打破课堂实验教学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科学实验形式,变教师单一的演示实验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精彩纷呈的自我探究。

一、我们都是科学家——从实验走向科学之路

虽然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不是科学家,但是我们要将每一个孩子都当作科学家去培养。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在刚刚懂事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充满好奇心,缠着大人问这问那,不断地提出问题。这最初的求知欲与牛顿或者爱因斯坦如出一辙。科学家的内心活动实际上与孩子们一样,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孩子们都能够自然地做出来,儿童实际上就是小科学家。因此,我们的孩子在学习《科学》伊始,就务必要使得他们明白科学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并且要他们认识到“科学不仅是需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点更重要。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科学的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测原因——动手实验——得出结论”。不可否认这个过程应该是连贯的、不可分割的,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首先会对其中的“动手实验”产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不必急着去更正错误,这恰是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探究能力的一个好的开端。因此,哪怕是再小的操作示范,我们教师也要不厌其烦地去演示;想方设法克服实验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劣势,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二、品尝土壤——从大自然中汲取能量

小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总是感到新鲜有趣,总是爱寻根问底,这种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十分可贵,因为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调动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知识的主动建构,才能有效地获得科学知识、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爱因斯坦说过,“人类最美最深的感情,是神秘的感觉,它是所有科学的起源,无法认识这种感觉的人,不再肃然而立赞叹宇宙奇妙之工,这种人活着跟死了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教师应努力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实验、考察、调查等实践机会,使得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实现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和体验。例如,我们不可能只让孩子呆在教室里学习《了解土壤》。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大操场上,有条件的还可以走出校门,让孩子们真正体会什么是“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嘴巴尝、用手摸”。由此,他们很容易就发现:土壤里有小动物,有小石子,还有大的石块;有草根、落叶、花瓣,甚至还有一些垃圾。勇敢的孩子们甚至亲口尝了尝泥土的味道,虽然没落个“好下场”,但是敢于尝试,才能真正明白土壤的味道,体会到别人无法获知的成功的味道。这种成功的感觉虽然微不足道,却可能是改变一个孩子的契机,或是成长历程里生命力量的活水源头。

三、团结的水——从游戏中学习

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更喜欢做游戏。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游戏不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必须是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把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分解并将其融入其中,做到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我在教学《神奇的水》时,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水的表面张力”,我就和孩子们做了两个游戏。其中一个是魔术表演:一枚一元钱硬币上究竟能存下多少滴水(为了便于观察,所用的水是高锰酸钾溶液)?孩子们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三滴、五滴、十滴……再到二十滴、三十滴。孩子们猜测的答案最终在他们惊讶的目光里被否决,实验证明竟然是五十三滴!惊讶之余,他们不禁要进一步探索:为什么硬币上的水珠鼓鼓的都超过了硬币的边缘却不往下掉呢?做第二个游戏寻找答案。我先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轻轻一推他,他就被我推动了。接着请多名同学一起上讲台,并要求他们手拉手,这时我再推他们之中任何一人,他都不会被推开了,因为有小伙伴拉着他呢。构成水的一个个水分子就像是一个个拉着手的小伙伴们,所以即使站在硬币的边缘,有其他水分子拉着,也不会掉下来。

四、一组鸡蛋实验——从生活中学习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人类的活动就是从探索自然,思考生活开始的,如今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科技产品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这些发展成果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鲜活内容。科学教学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究精神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科学课程是由一个个生动有趣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组成的,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探究思维。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饮料瓶、包装盒、气球、泡沫板都可以是实验的好材料。在科普兴趣小组活动中,我和学生们就利用鸡蛋做了一组物理实验。从开始煮鸡蛋我们的实验就开始了:

捞鸡蛋:感受热度,体会液体蒸发吸热;

剥鸡蛋:从剥壳的难易中知道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鸡蛋沉浮:了解往水里加盐可以使一些物体浮起来;

旋转鸡蛋:利用惯性、摩擦阻力现象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腌制咸蛋:了解分子运动现象;

吃鸡蛋:庆祝活动成功。

五、将实验引到课外

课堂实验教学除受时间、空间限制外,还有仪器有限,动手不足的弊端,这就使学生的一些必要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不能充分发展。因此,要巧妙地将它穿插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作业习题等各个教学环节中, 彻底打破课外让学生单单围着习题转的“应试教育”的传统作法。例如,小学生对电和磁铁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所接触,所以在学习五年级第三单元《电和磁》前可先指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简单电路进行初步实验,并在观察实验中提出相关的问题予以思考。这样安排课前预习性实验不仅节省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精细的感知,为进一步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奠定了基础。在课后,在对磁铁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开展手工制作竞赛,看看谁做的指南针最精准,这样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的观念指导下,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教学”的观念。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实际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空间,积极发掘多种有效的实验形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自主总结实验现象,并且解决生活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晓华.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

2.刘汝君.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J].科技资讯.2007 NO.03.

3.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吕宪军、王延玲.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7(2):72-76.

让实验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篇12

一、数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实验教学较之于传统讲授式教学,形式新颖、操作性强,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实验猜想,并乐于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出能够用实验教学的课时,从而为学生营造出实验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别样的数学课堂。实验氛围的创设来源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放手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流程和步骤,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实验活动中来。同时数学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体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期待,也能实现实验的目的。

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用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七巧板作为实验器材设计教学。在教学时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该怎么去做?首先可以让学生先认识每一块是什么图形,并对每一块给出编号,然后让学生摸一摸,感知各种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接下来进行一组比赛,由各组派出一名代表摸一摸袋子中图形,说出自己摸到的是第几号,并且每一组内也可以进行比赛,这样就使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图形,还能够构建起空间观念。最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等方式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七巧板拼成一个大的图形,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学习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还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经历实验的整个过程,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它没有危险性和程序的固定性,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来设计实验的步骤,以探求出实验的结果。并且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积累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不是教师“教”的结果,而是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活动中,在经历和感悟中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数学实验是最好的积累数学经验的方式之一。

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搜集生活中可能性大小的实例,然后通过实验来感知可能性。在可能性相同的实验中,有的组展示的是抛硬币实验,通过小组内抛硬币并记录可以发现,当次数越多时,正面或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这也就说明抛硬币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相同;有的组用转盘的方式展示了可能性,将转盘平均分为四份,分别写上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这样转到每一等次奖励的可能相同,而在超市等场所的摇奖游戏都是不公平的,由此也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就在我们身边,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机敏。

三、数学实验实现了感性基础上的理性飞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好多学生来说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学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而进行的教学转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这也就要求在教学时,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多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热情,通过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来形成初步感知,建立起知识的表象,再通过抽象为数学知识来把握数学的本质,形成数学概念,这也就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学生思维不断得到发展的必需过程。在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在建立了表象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形成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可以投影展示建筑、交通标志、字母等中存在的轴对称,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轴对称的表象。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剪纸,将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来等丰富的学生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轴对称表象的认识,这样学生就会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我们力争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100%。引导每个学生亲历各个实验探究过程,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常规实验教学工作:

1、实验教师应与其他学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学期初要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填写《实验进度表》,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学生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任科教师都要仔细批改。

3、实验教师要按照《实验进度表》认真准备实验。若需要药品和仪器,要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购买。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积极改进仪器及自制教具。

4、凡有危险性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事先讲清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其后必须两人以上进行实验,不得随便让非实验人员操作。坚决杜绝学生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

5、做好实验前后的仪器、药品检查和记录工作。

6、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实验档案。

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必须将实验室管理条例挂放在显著位置。第一次实验课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1、防火、防电

(1)防短路、漏电。实验教师要加强防火及防电害意识,不能麻痹大意,应不时督促检查学生的防火及防电害工作。在学生实验前必须保证电路及各种电器的完好,认真检查插头插座是否合适或松动脱落,电路绝缘是否良好,有无破损、漏电、短路等情况,各种电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必须及时排除解决。防止乱拉乱扯电线。

(2)学生做实验时,对易引起火灾的实验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操作要领,避免事故发生。

(3)严禁在实验室吸烟。

实验室都配备灭火器,实验教师要会使用,并经常检查,保持完好,到期申请更换。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置,一旦发生火灾要主动扑救,及时报警(电话119)。

2、防盗、防破坏

(1)实验教师每天离岗时要关闭应关闭的电源、水源,锁好门窗。门锁及门窗插销要保持完好,发现损坏,必须及时报修。待修好后再离开。

(2)学生实验完毕,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标本和模型作及时清点和整理,归柜保存。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不按实验规程和要求做,损坏仪器和标本,须按损坏程度,要记录清楚,作价赔偿。

(4)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离开,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5)实验结束时,做好仪器药品检查记录和安全存放工作。

(6)学期结束,要做好实验工作总结和安全工作总结

实验室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实验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类、堆放,及时借还,及时打扫等。主要措施:

一、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中最主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实验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类、堆放,及时借还,及时打扫等。

主要措施:

一、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中最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特别是现在的科学课,在课前,教师更要精心准备大量的有结构的观察、实验材料,保证正常的实验探究。

二、加强管理,合理使用。

本学期科学实验室继续加强管理,有借有还。在教学时,首先,及时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名称,以及所需的实验器材。其次,合理实验,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指导。最后,实验做完后要及时放回原处,并做好实验日志的记载工作。

三、加强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学期我们倡导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科学角,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动手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科学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四、重视发挥电教手段,优化组合。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投影、录象、录音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辅作的作用。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实验室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实验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类、堆放,及时借还,及时打扫等。主要措施:

一、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中最主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实验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类、堆放,及时借还,及时打扫等。

主要措施:

一、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中最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特别是现在的科学课,在课前,教师更要精心准备大量的有结构的观察、实验材料,保证正常的实验探究。

二、加强管理,合理使用。

本学期科学实验室继续加强管理,有借有还。在教学时,首先,及时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名称,以及所需的实验器材。其次,合理实验,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指导。最后,实验做完后要及时放回原处,并做好实验日志的记载工作。

三、加强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学期我们倡导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科学角,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动手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科学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四、重视发挥电教手段,优化组合。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投影、录象、录音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辅作的作用。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防范意识,对易损、易坏仪器要特别小心,注意轻拿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耗率。

二、具体做法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下发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及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本期新增了10个教学仪器柜,改善以前实验仪器摆放严重拥挤的状况。前半学期,严格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的仪器类别、编号进行分柜、定层摆放,制作了仪器分类、分柜、定层柜卡,粘贴仪器标签,以便实验教师仪器的借用。

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3、账册表册资料的整理

对新购入的实验教学仪器及时进行入账,各表册资料的搜集,主要采取了“课前填写,课后整理归档”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提前两天填写的“实验通知单”、“仪器借(领)还登记表”,用后及时归还,然后进行整理归档,装入档案备查。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动手能力表现不佳。尤其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动手,处于观望状态,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有些实验的操作失误,实验效果不佳。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由于课程的改革,教材上有部分实验缺乏器材,不能开展,有的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上一篇:宁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下一篇:四年级开学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