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技术论文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产安全技术论文(精选8篇)

生产安全技术论文 篇1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生产技术部部长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坚持生产与安全的“五同时'。

根据公司安全目标,组织制定本部门的安全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公司安全目标的实现。

二、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协调统一组织制订、修订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检查和指导本部各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安全检查记录、班组活动记录等资料档案,并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帮助解决生产环节上的关键问题。

四、组织实施公司下达的安全标准化和安全文化建设规划,按时组织编制本部门的“两化'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根据公司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本部门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不安全因素和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彻底消除。

六、加强安全措施落实的监督和指导,对于因技术监督不善和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设备损坏、腐蚀、电气绝缘老化、静电与雷击事故、仪器仪表保护失灵等而直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负直接领导责任。

七、坚持贯彻执行安全作业票制度,并严格把好关。

按照安全事故调查的规定程序,参加或主持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八、组织或参加制定重要检修(施工、操作、技术改造)项目的安全措施,审查本部门拟定的有关生产安全技术措施、规程、标准及设备改造、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九、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指挥和调度生产,发现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的行为,应及时制止,严禁违章指挥。

生产安全技术论文 篇2

检测中心于2002年12月6日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于2004年8月3日通过了卫生部甲级资质认证, 获得了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2005年9月6日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认定, 获得了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检测中心技术力量雄厚, 人员素素高, 现有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7名、工程师4名, 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其中硕士1名、博士4名。

检测中心下设多个专业检测实验室, 拥有价值5000余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千余台 (套) , 已先后为数百家中外企业提供了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技术服务。

检测中心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 技术服务水平已经达到和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检测中心同时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认定技术服务机构, 承担资质认定技术审查和专家评审等工作。

资质证书:

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No.CNAS L0118)

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3量认 (国) 字 (Z1613) )

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证书[ (2005) 安监管检字A026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证书[卫职技字 (2005) 第A-00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证书[ (京) 卫职 (评) 证字[2005]第002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证书[ (京) 卫职 (检) 证字[2005]第005号]

电话:010-64941264 64892434

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 篇3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3)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

安全生产技术工程 篇4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了模板的构造、分类;模板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的性能和规格;模板所承受荷载的类别,设计计算的项目和原则;模板结构构造、模板安装的措施及各类模板拆除的措施。重点是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程序和内容。特别是水平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支撑体系所选用材料的性能、规格,设计计算原则及构筑特点。本章难点为荷载的类别及模板的设计计算原则。第二章 模板工程 2.1 模板工程概述 2.2 模板分类

2.3 模板工程使用的材料 2.4 荷载 2.4.1荷载标准值 2.4.2荷载效应组合 2.5 设计 2.5.1 一般规定

2.5.2 模板结构计算 2.6 模板结构构造 2.6.1 木立柱模板支架 2.6.2 扣件式钢管支架 2.6.3 门式钢管支架 2.7 模板安装 2.7.1 施工准备 2.7.2 一般规定 2.7.3 各类模板安装 2.8 模板拆除 2.8.1 一般规定 2.8.2 各类模板拆除 2.9 检查与验收

2.9.1 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检查与验收 2.9.2 门式钢管支架的检查与验收

2.10 管理与维护

2.1 模板工程概述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近年来高层建筑增多,模板工程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一般模板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模板面、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支承结构,如龙骨、桁架、小梁等,以及垂直支承结构,如立柱、结构柱等)和连接配件(包括穿墙螺栓、模板面联结卡扣、模板面与支承构件以及支承构件之间联结零、配件等)。

模板使用时要经过设计计算,主要是模板结构(包括模板面、支撑、体系和连接件)的设计计算,这些计算虽然是技术员的责任,但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计算原则和方法。

模板的结构设计,必须能承受作用于模板结构上的所有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包括混凝土的侧压力、振捣和倾倒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风力等)。在所有可能产生的荷载中要选择最不利的组合验算模板整体结构包括模板面、支撑结构、连接配件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当然首先在模板结构设计上必须保证模板支撑系统形成空间稳定的结构体系。

模板工程必须经过支撑杆的设计计算,并绘制模板施工图,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光凭经验去选择模板结构构件的载面尺寸和间距是不行的,特别是当前高层与大跨度水平混凝土构件日益增多,因支撑体系失稳造成模板坍塌事故此起彼伏。为了保证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全,安全专职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如混凝土对模板的侧搓力、作用在模板上的荷载、模板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结构及支撑体系计算的基本知识等。了解模板工程的关键所在,才能更好地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监督指导。

按照《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模板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1)该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概况;

(2)拟选定的模板种类(部件、种类、面积);(3)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及布料点的设置;(4)绘制各类模板的施工图;(5)模板搭设的程序、步骤及要求;(6)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7)模板拆除的程序及要求。

2.2 模板分类

常用的模板按其功能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定型组合模板

包括定型组合钢模板、钢木定型组合模板、组合铝模板以及定型木模板。目前我国推广应用量较大的是定型组合钢模板。从1987年起我国开始推广钢与木(竹)胶合板组合的定型模板,并配以同定立柱早拆水平支撑和模板面的早拆支撑体系,这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一种定型组合模板,也是世界上较先进的一种组合模板。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应用定型木模板,它是各施工单位利用短、窄、废旧木板拼制而成,各单位按自己的习惯确定其规格、尺寸,全国没有通用的规格尺寸,也没有成为定型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组合铝模板是从美国进口的一种铸铝合金模板,具有刚度大、精度高的优点,但造价高,目前我国难以推广应用。

2.一般木模板+钢管(或木立柱)支撑

板面采用木板或木胶合板,支承结构采用木龙骨、立柱采用钢管脚手架或木立柱,连接件采用螺栓或铁钉。3.墙体大模板

20世纪70年代我国高层剪力墙结构兴起,整体快速周转的工具式墙模板迅速得到推广,从北京前三门大街高层住宅一条街开始发展到上

海、天津等其他大城市。墙体大模板有钢制大模板、钢木组合大模板以及由大模板组合而成的筒子模等。4.飞模(台模)

飞模是用于楼盖结构混凝土浇筑的整体式工具式模板,具有支拆方便、周转快、文明施工的特点。飞模有铝合金桁架与木(竹)胶合板面组成的铝合金飞模,有轻钢桁架与木(竹)胶合板面组成的轻钢飞模,也有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胶合板或定型模板面组成的脚手架飞模,还有将楼面与墙体模板连成整体的工具式模板——隧道模。5.滑动模板

滑动模板是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一项新工艺。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的烟囱、水塔、筒仓、竖井和民用高层建筑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结构施工。滑动模板主要由模板面、围圈、提升架、液压千斤顶、操作平台、支承等组成。滑动模板一般采用钢模板面,也可用木或木(竹)胶合板面,围圈、提升架、操作平台一般为钢结构,支承杆一般用直径+25㎜的圆钢或螺纹钢制成。

2.3 模板工程使用的材料

(1)模板结构的材料宜优先选用钢材,且宜采用Q235钢或Q345钢。模板结构的钢材质量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2)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l3793或《低胜流体输送用烨接

钢管》GB/T 3092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等疵病的钢管;

3)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ll352中规定的ZG200--420、ZC230—450、ZG270--500和ZC310-570号钢的要求;

4)连接用的焊条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 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中的规定;

5)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的规定;

6)组合钢模板及配件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的规定。

(2)模板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且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3)当模板结构工作温度不高于-20°C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件的合格保证。(4)焊接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结构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

2)当Q235钢和Q345钢相焊接时.宜采用与Q235钢相适应的焊条。(5)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螺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的规定外,其机械性能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件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 的规定;

2)连接薄钢板或其他金属板采用的门攻螺钉腹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白钻门攻螺钉》GB/T 3098.11或《紧固件机械性能门攻螺钉》GB/T 3098.5的规定。

(6)钢管扣件应使用可锻铸铁制造,其产品质量及规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下架扣件》GB l5831的规定。

2.4 荷载

2.4 荷载 2.4.1 荷载标准值 2.4.2 荷载效应组合

2.4.1 荷载标准值

(1)模板结构的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及活荷载。恒荷载包括模板结构自重、钢筋自重、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活荷载包括新浇筑混凝土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产生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倾倒混凝土对侧面板的水平荷载、施工活动对模板结构顶端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模板结构安装偏差产生的对支架顶部的水平荷载、风荷载。

(2)恒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模板结构自重标准值(G1k)应根据模板设计计算确定。肋梁或无梁楼板的钢、木模板自重标准值可按表2—1采用。

2)钢筋自重标准值(G2k)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kN;梁可取l.5kN。

3)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板的水平荷载标准值(G3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较小值:

(3)活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把混凝土的重量规定为作用于模板结构的恒荷载,而且不考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设备的振动作用以及模板安装偏差产生的水平荷载。由于近年来模板结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倒塌事故时有发生,最近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委托北京交通大学对某奥运工程模板支架进行了实际测试。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模板结构的应力测试表明:模板结构上作用的水平力比较大,浇筑过程中模板结构所受荷载适应的离散性很大,混凝土浇筑顺序对模板结构产生和荷载差异很大,这些因素都不可忽视。混凝土荷载的加载过程具有活荷载的特征。模板结构的使用周期一般只有l~2个月,而最不利的状态通常出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这一事实已被多次大

型模板坍塌事故所证明。因此,在北京交通大学课题验收时,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模板工程中将新浇混凝土荷载视为活荷载较为合理。1)把新浇筑混凝土荷载由恒荷载改变为活荷载。由于目前还未对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荷载产生的动力效应进行充分研究,其值仍取混凝土自重的标准值不变。

2)增加两项活荷载:施工过程中设备和人员活动对模板结构顶层产生的水平荷载Q5k;模板结构安装偏差产生的对其顶部的水平荷载Q6k。①新浇筑混凝土荷载标准值(Q1k)对普通混凝土应采用24kN/m3,其他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②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2k)a.取均布荷载:2.5kN/㎡;

b.当计算面板和直接支承面板的小梁时,还应考虑跨中作用集中荷载2.5kN。当单块面板宽度小于150㎜时,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两块面板上;

C.采用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布料机、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

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标准值(Q3k)

对水平面板应采用2.0kN/m2;对侧面板应采用4 0kN/m2(作用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范围之内)。4)倾倒混凝上对侧面板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4k)应按表2-2采用。

注:作用在有效压头高度范围以内。

5)施工活动对模板结构顶端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Q5k)由于振动及布料机,输送泵冲击荷载不均匀等复杂因素对模板支承结构顶端的附加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模板结构竖向荷载标准值总和的2.5%。

6)模板结构安装偏差产生的对支架顶部的水平荷载(Q6k)其标准值应取模板结构竖向荷载标准值总和的l%。7)风荷载标准值Wk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CB 50009中的规定计算,其中基本风压值Wo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D.4中n=10年的规定采用,行取风振系数J8=1.0。

2.4.2 荷载效应组合

(1)模板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2.5 设计

2.5 设计 2.5.1 一般规定 2.5.2 模板结构计算

2.5.1 一般规定

(1)模板结构中的钢构件设计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CB 50017和《冷弯薄板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2)组合钢模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CB 50214和规定。

(3)模板结构中的木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

(4)模板结构应是空间几何不变体系的稳定结构。其承载能力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面板、次梁、主梁(或桁架)以及其他受弯构件的强度和扣件式支架的节点抗滑计算;

2)模板结构直柱、立杆以及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

3)模板支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l.5。当高宽比大于1.5时,其支架必须进行风荷载及其他水平荷载组合作用下立杆稳定性验算和整体抗倾覆验算。当模板支架高宽比大于2.0时,应进行专门设计; 4)支架立柱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5)模板结构支承在建筑结构上时,应对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

(5)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节点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恒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l.4。验算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进行抗倾覆验算时,对抗倾覆有利的恒荷载分项系数应取0.9,且不计对抗倾覆有利的活荷载。(6)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压构件长细比:钢支架赢杆及桁架胜杆不应大于l50;木立柱不应大于l20;水

平支撑杆、斜撑杆、格构柱的缀条长细比不应大于200; 2)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3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

(7)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模板结构支架时,其设计、搭设、使用、拆除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l30的规定。

(8)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模板结构支架时,门架立杆应采用﹠48×3.5㎜的钢管。其设计、搭设、使用、拆除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l28以及《门式钢管脚手架))JGJ l3的规定。

(9)模板支架高度超过l6m时,不应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

(10)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做模板支架,应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计算。(11)模板支架采用木立柱时,高度不应超过5m。

(12)模板结构的受弯构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挠度。其最大挠度不得超过下列容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13)模板支架高度超过l0m时,宜做立杆的竖向变形验算;立杆的竖向变形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1000或10mm。

(14)组合钢模板的容许变形值不得超过表2—4的规定。

2.5.2 模板结构计算

2.6 模板结构构造

2.6 模板结构构造 2.6.1 木立柱模板支架 2.6.2 扣件式钢管支架

2.6.3 门式钢管支架

2.6.1 木立柱模板支架

(1)木立柱宜选用整根方木,其边长应不小于80mm。当没有整根方木时,每根立柱接头不应超过一个,两根立柱接头处应锯平顶紧,并应采用双面夹板夹牢,夹板厚度应为木柱厚度的一半,夹板每端与木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50mm,宽度与方木相等。每块夹板用8根(接头处上下各4根)圆钉钉牢,圆钉长度应为夹板厚度的2倍。接头位置应错开,且应设在靠近水平拉杆部位。同一水平拉杆间距内立柱接头不应超过25%。图2—7方木立柱接头

(2)当立柱选用原木时,其小头直径应不小于80mm;严禁接头,原木两端必须锯成平面。

(3)木立柱底端应加设木垫板,板厚不应小于50mm,并用2块硬木楔相对楔紧。待标高调整后,应用圆钉钉牢;(4)木立柱顶端应与底模支承梁用圆钉钉牢。

(5)2排及其以上的木立柱支架底部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中间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支架外围的端部及两端部之间每隔2根立柱应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支架中间纵、横向应每隔4根立柱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

(6)当只浇筑梁混凝土,并在梁底模采用单根木立柱时,立柱应支承于梁的轴线上,柱顶端两边应设置斜撑与梁底模钉牢;立柱沿纵向应设置扫地杆,中间应设置水平拉杆,每根立柱两侧应设置斜撑,木立柱底端应与木垫板钉牢;当梁、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时,梁底单根立杆应通过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与其他立杆连接牢固。

(7)扫地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的截面应不小于40mm×60mm或25mm×80mm,与木立柱的连接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圆钉钉牢,圆钉长度应不小于杆件厚度的2倍。

(8)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在45°~60°之间,至少应覆盖5根立柱。剪刀撑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底部与地面顶牢。

(9)水平拉杆两端宜与建筑结构顶紧或拉结牢固;扫地杆距离木垫板不应大于200mm。

(10)采用原木做立柱时,纵、横向水平杆及剪刀撑的连接应使用8号镀锌钢丝或回火钢丝绑牢。

2.6.2 扣件式钢管支架

(1)立杆底端应设置底座和通长木垫板,垫板的长度应大于2个立杆间距,板厚不应小于50mm,板宽不应小于200mm。

(2)支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离底座不应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设置在纵向扫地杆下方。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

(3)立杆必须采用列接扣件接长。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距内。

(4)支架必须按设计步距设置纵、横向水平杆,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立杆交叉点为主节点。主节点处必须设有纵、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固定,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l50mm;水平杆步距不应大于l.8m;支架水平杆宜与建筑结构顶紧或托牢。(5)4排及其以上立杆的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图2—9)。1)竖向剪刀撑:

支架外围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支架内部中间每隔5~6根立杆或5~7m应在纵、横向的整个长度和高度上分别连续设置剪刀撑(图2—9)。2)水平剪刀撑:

当支架高度大于 8m(但括8m)时,除应在其底部、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外;还应在支

架中间的竖向剪刀撑的顶部平面内设置水平剪刀撑。

(6)4排以下立杆的支架,应在外围纵向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支架外围横向外侧立面(即两端外立面)和沿纵向每隔4根立杆从下至上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当设置剪刀撑有困难时,可采用之字形斜杆支撑。

(7)当粱截面宽度小于300mm时,可采用单根钢管立杆,立杆应设置在梁的轴线位置,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立杆应与周围楼板模板的支架立杆用纵、横向扫地杆和纵、横向水平杆连接牢固。

(8)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的斜杆应靠近支架主节点;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在45°~60°之间;剪刀撑跨度应为4~5个立柱间距或5~7m;剪刀撑的斜杆应与其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用旋转扣件扣紧。

(9)在模板板面的下方沿支架纵向应设置次梁,在次梁的下方沿支架横向应设置主粱。

(10)支架立杆上部顶端应采用可调U形托直接支顶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将立杆顶端与作主梁的钢管用扣件连接。

(11)抗杆顶端及底座的可调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12)立杆顶端伸出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距离a应小于500mm,且支架顶端的步距h不应小于2a。

(13)支架立杆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最大间距不应大于l.5m。(1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l00mm。(15)当整浇楼盖的梁与板的模板支架立杆间距不相同时,板下立杆间距应是梁下立杆间距的倍数,立杆间应设置纵、横水平杆和扫地杆,互相连接牢固。

2.6.3 门式钢管支架

(1)门架立杆顶端应采用可调U形托,支顶在面板下的主梁上。不得将底模搁置在门架横梁上。

(2)门架顶端和底座的可调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3)上、下门架立杆对接必须采用连接棒及锁臂。

(4)支架底部,顶部应设纵、横向水平杆;上、下门架连接处、门架平面外应设通长的水平杆,门架平面内应每隔二步用短杆将相邻两榀门架进行连接;底部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200 mm,立杆基础的做法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5)满堂支架的四周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沿门架下面外方向每隔4根立杆应设置一道从底到顶竖向剪刀撑。

(6)当支架高度大于8m(含8m)时,应在由顶部向下每隔2步架的平面内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做法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7)水平杆和剪刀撑应采用 ﹠48 X 3.5钢管,应用可锻铸铁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竖向剪刀撑的宽度宜为5~8m,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下端和地面顶紧。水平剪刀撑的底宽宜为5~8m,夹角在45°~60°之间。

2.7 模板安装

2.7 模板安装 2.7.1 施工准备 2.7.2 一般规定 2.7.3 各类模板安装

2.7.1 施工准备

(1)支架搭设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设计图放线定位。(2)应对钢管、门架、扣件、连接件等构、配件逐个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模板支架搭设场地应清理、平整、排水通畅;支架地基土应夯实,地基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2.7.2 一般规定

(1)当钢筋混凝土梁、板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l/1000~3/1000。

(2)支架的材料,如钢、木,钢、竹或不同直径的钢管之间均不得混用。

(3)安装支架时,必须采取防倾倒的临时固定设施,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有可靠的防坠落等的安全措施。

(4)结构逐层施工时,下层楼板应能够承受上层的施工荷载。否则应加设支撑支顶;支顶时,立柱或立杆的位置应放线定位,上、下层的立柱或立杆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设垫板。

(5)吊运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捆绑牢固。吊运大块模板构件时吊钩必须有封闭锁扣,其吊具钢丝绳应采用卡环与构件吊环卡牢,不得用无封闭锁扣的吊钩直接钩住吊环起吊。

2.7.3 各类模板安装

(1)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模板安装应先检查土壁的稳定情况,当有裂纹及塌方迹象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作业。当基坑深度超过2m时,应设上下扶梯;

2)距基槽(坑)上口边缘lm内不得堆放模板;

3)向基槽(坑)内运料时,应使用起重机、溜槽或绳索;操作人员应互相呼应;模板严禁立放于基槽(坑)的土壁上:

4)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45。,支撑下于土壁上的斜支撑底脚应加设底板,底部的楔木应与斜支撑钉牢。高大、细长基础若采用分层支模时,其下层模板应经就位校正并支撑稳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

5)斜支撑应采用水平杆件连成整体。(2)柱模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柱模安装应采用斜撑或水平撑进行临时固定,当柱的宽度大于500mm时,每边应在同一标高内设置不少于2根的斜撑或水平撑,斜撑与地面的夹角为45。~60。,斜撑杆件的长细比不应大于 l50。不得将大片模板固定在柱子的钢筋上;

2)当柱模就位拼装并经对角线校正无误后,应立即自下而上安装柱箍:

3)安装2m以下的柱模时,应搭设操作平台;

4)当高度超过4m时,宜采用水平支撑和剪刀撑将相邻柱模连成一体,形成整体稳定的模板框架体系。(3)墙模板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使用拼装的定型模板时,应自下而上进行,必须在下层模板全部紧固后,方可进行上层模板安装,当下层不能独立设置支撑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2)采用预拼装的大块墙模板时,严禁同时起吊两块模板,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连接,待完全固定后方可摘钩;

3)安装电梯井内墙模板前,必须在模板下方200mm处搭设操作平台,满铺脚手板,并在脚手板—下方张挂大网眼安全平网;

4)两块模板在未安装时拉螺栓前,板面应向外倾斜,并用斜撑临时固定:安装过程应根据需要随时增、撤临时支撑;

5)拼接时U形卡应正、反向交替安装,其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两块模板财接处的U形卡应满装;

6)墙模两侧的支撑必须牢固、可靠,并应做到整体稳定。(4)独立梁和楼盖梁模板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安装独立梁模板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严禁操作人员站在底模下操作及行走;

2)面板应与次梁及主梁连接牢固;主梁应与支架立柱连接牢固; 3)梁侧模应边安装边与底模连接固定,当侧模较高时,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4)面板起拱应在侧模与支架的主、次梁固定之前进行。(5)楼板或、下台板模板的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预组合模板采用桁架支承时,应按27.3(7)条的规定施工,桁架应支承在通长的型钢或木方上;

2)当预组合模板较大时,应加设钢肋梁后方可吊运;

3)安装散块模板时,必须在支架搭没完成并安装主、次梁后,方可进行;

4)支架立杆的顶端必须安装可调U形托,并应支顶在主梁下。(6)梁式楼梯模板臆按以下顺序安装:

平台梁模→平台模→斜梁模→梯段模→绑钢筋→吊踏步模。(7)模板支承桁架的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采用伸缩式桁架时,其搭接长度、连接销钉及结构稳定U形托的设置应符合模板下:满足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2)安装前应检查桁架及连接螺栓,待确认无变形和松动时,方可安装。(8)其他结构模板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安装圈梁、阳角、雨篷及挑檐等的模板时,其支撑应独立设置在建筑结构或地面上,不得支搭在施工脚手架上;

2)安装悬挑结构模板时,应搭设操作平台,平台上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用密闭式安全网围挡。作业处的下方应搭设防护棚或设置围栏禁止人员进入;

3)烟囱、水塔及其他高耸或大跨度构筑物的模板,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工;

(9)扣件式钢管支架搭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底座、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2)严禁将外径﹠48与外径﹠51的钢管混合使用; 3)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4)扣件在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不得使用不合格品,使用中扣件的螺杆螺帽的拧紧力矩应不小于40N·m,不大于65N·m;

5)模板支架顶部、模板安装操作层应满铺脚手架,周围设防护栏杆、挡脚板与安全网,上下应设爬梯。(10)门式钢管支架搭设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用于梁模板支撑的门架应采用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门架两侧应设最交叉支撑;

2)门架安装应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应相对进行。搭设完成一步架后应按27.3(4)条要求的进行检查,待其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合格后方可续搭设; 3)交叉支撑应在门架就位后立即安装;

4)水平杆与剪刀撑应与门架同步搭设。水平杆设在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在门架立杆外侧。并采用扣件和门架立杆扣牢,扣件的扭紧力矩应符合27.3(9)条第4项的规定; 5)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用;

6)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紧状态。

2.8 模板拆除

2.8 模板拆除 2.8.1 一般规定 2.8.2 各类模板拆除

2.8.1 一般规定

(1)模板拆除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拆模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2—7的规定。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龄期的、同养护条件的混凝士试块试压强度为准。当楼板上有施工荷载时,应对楼板及模板支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进行验算。

(2)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承重底模拆除时间和顺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

(3)当楼板上遇有后浇带时其受弯构件的底模,应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如需在后浇带浇筑之前拆模,必须对后浇带两侧进行支顶。

(4)模板的拆除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并设专人指挥。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作业区应设围栏,非拆模人员不得入内,并有专人负责监护。

(5)拆模的顺序应与支模顺序相反,应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自上而下地拆除。拆除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拆下的模板构、配件严禁向下抛掷。应做到边拆除、边清理、边运走、边码堆。

(6)在拆除互相连接并涉及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加设临时支撑后再拆除。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托倒。

(7)拆模过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松动的构配件进行临时支撑;对于已松动又很难临时固定的构、配件必须一次拆除。

(8)拆除作业面遇有洞口时,应采用盖板等防护措施进行覆盖。

2.8.2 各类模板拆除

(1)基础工程模板的拆除应参照第2 7 3(1)条1、2项的规定进行。(2)柱模板拆除应遵守下列规定:

1)应先拆除支撑系统,再自上而下拆除柱箍和面板,将拆下的构件堆放整齐;

2)操作人员应在安全防护齐备的操作平台上操作,拆下的模板构、配件严禁向下抛掷。

(3)墙模板拆除应遵守下列规定:

1)由小块模板拼装的墙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斜撑或斜拉杆,自上而下的拆除主龙骨及对拉螺栓,并对模板加设临时支撑;再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木肋或钢肋、零配件和模板;

2)预组拼大块墙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支撑系统,再拆卸墙模接缝处的连接型钢、零配件、预埋件及大部分对拉螺栓。当吊运大块模板的吊绳与模板上吊环连接牢固后,才可拆除剩余的对拉螺栓; 3)大块模板起吊时,应慢速提升,保持垂直,严禁碰撞墙体; 4)拆下的模板及构、配件应立即运走,清理检修后存放在指定地点。

(4)梁、板结构模板拆除应遵守下列规定:

1)梁、板结构的模板应先拆板的底模,再拆梁侧模和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2)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稳定的位置,严禁站在已松动的模板上;

3)应在模板全部拆除后,再清理、码放。(5)支架立杜(立杆)的拆除应遵守下列规定:

1)拆除立柱(立杆)时,应先自上而下的逐层拆除纵、横向水平杆,当拆除到最后一道水平杆时,应设置临时支撑再逐根放倒立柱(立杆); 2)跨度4m以上的梁下立柱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若无明确规定时,应先从跨中拆除,对称地向两端进行;

3)多层与高层结构的楼板模板的立柱拆除时,应符合第28.1(1)条的规定。

(6)特殊结构模板拆除应遵守下列规定:

特殊结构,如大跨度结构、桥梁、拱、薄壳、圆穹顶等的模板,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2.9 检查与验收

2.9 检查与验收

2.9.1 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检查与验收 2.9.2 门式钢管支架的检查与验收

2.9.1 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检查与验收

(1)钢管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规定,质量应符合第23.11条的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硬弯、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GJGJ l30中的表7—6规定:如果外径与壁厚不满足相应的规定时,应按实际外径与壁厚计算支架的承载能力。

(2)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作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l5831的规定抽样复检;

2)旧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明显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扭紧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的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参照扣件式钢架脚手架,应符合表7-15的规定。抽查的扣件中,如发现有拧紧力矩小于25N·m的情况,即应划定此批不合格。不合格的批次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4)扣件式钢管支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验收: 1)立杆基础完工后、支架搭设之前; 2)高大模板支架每搭完6m高度后; 3)模板支架施工完毕,绑扎钢筋之前; 4)混凝土浇筑之前; 5)混凝土浇筑完毕;

6)遇有六级大风或大雨之后;寒冷地区解冻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

(5)扣件式钢管支架应依据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及29.1(4)、29.1(6)条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6)扣件式钢管支架使用中,应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以下项目: 1)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2)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表7—14项第l、2的规定;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超载使用。

(7)扣件式钢管支架搭没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

2.9.2 门式钢管支架的检查与验收

(1)支架搭设完毕后,应按29.2(4)条的规定,对支架搭设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2)检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门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出厂合格证和质量分类标志; 3)支架搭设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支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3)支架工程验收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对下列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构、配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件是否牢固可靠; 2)安全网及其他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3)基础是否符合要求; 4)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4)支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偏差应符合表2—8要求。

2.10 管理与维护

(1)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

2)绘制模板结构布置图、构件详图、构造和节点大样图; 3)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方法;

4)编制模板及构、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 5)编制模板施工的安全防护及维修、管理、防火措施。

(2)在模板工程施工之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操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搭设模板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应高处作业者不得进行高处作业。(4)模板拆除应填写拆模申请表,经工程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5)模板安装与拆除的高处作业,必须遵守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规定。

(6)遇6级以上(包括6级)大风,应停止室外的模板工程作业;5级以上(包括5级)风应停止模板工程的吊装作业;遇雨、雪、霜后应先清理施工作业场所后,方可施工。

(7)遇有台风、暴雨报警时,对模板支架应采取应急加固措施;台风、暴雨之后应检查模板支架基础、架体确认。确认无变形等,方能恢复施工作业。

(8)还有与临时用电有关的作业,必须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

(9)模板拆除后应立即清理,并分类按施工平面图位置码放整齐。(10)在模板支架上进行电气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派专人监管。

(11)严禁在模板支架基础及其附近进行挖土作业。(12)模板支架应设置爬梯。

(13)使用后的钢模和钢构、配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钢模、桁架、钢肋和钢管等应清理其上的枯结物;

2)钢模、桁架、钢肋、钢管应逐块、逐榀、逐根进行检查,发现有翘曲、变形、扭曲、开焊等问题的应及时修理;

3)整修好的钢模、桁架、钢楞、钢管应涂刷防锈漆;对即将使用的钢模板表面应刷脱模剂,暂不用的钢模板表面可涂防锈油;

4)扣件等零、配件使用后必须进行严格清理检查,已断裂、损坏的应剔除,不能修复的应报废。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整修上油;

生产技术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篇5

1、对本部岗位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全面负责。

2、认真抓好煤层开采和掘进的顶板管理、巷道布置、巷修、采掘等方面的安全技术工作。

3、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和质量情况,对本业务范围内施工地区的事故隐患排查、处理负责,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4、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模范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制止身边的“三违”现象。

5、抓好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验收、评比工作。

6、业务范围内发生事故,要亲临现场,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并按“四不放过”原则,参加事故调查分析。

7、参加新采区、新工程和新工作面的验收工作,凡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不许投产。

8、协助有关单位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9、按时参加全矿安全大检查和安全办公会。

10、监督落实防治水各项工作。

11、安排落实地质测量各项工作。

12、副经理协助经理完成上述工作。

生产部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对生产技术部岗位责任制负技术责任。

2、对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顶板管理、巷道布置、井巷维修、采掘等工作负安全技术指导责任。

3、编制各个区队《作业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当施工地区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4、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

5、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搞好各施工地区的工程质量验收、评比、定级工作。

6、协助生产技术部搞好采区及掘进工作面工程设计,督促本区队施工进度和产量完成情况。

7、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模范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制止身边的“三违”现象。

8、矿井及本区队发生事故时,要亲临现场,协助上级领导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

9、指导区队技术员搞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10、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生产技术部岗位责任制

1、负责业务范围内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和业务保安工作,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面贯彻执行技术政策、规程、法令,协助解决安全方面的关键问题,做到安全生产。

2、进行采区设计、编制各施工地区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政策及规范。

3、从安全技术上指导煤层开采、顶板管理、巷道布置、设备造型、使用和维护,井巷维修支护选材和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好新工作面的验收、回采工作。

4、经常深入现场,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搞好事故隐患、排查、处理工作,加强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应定期组织专题分析会,有效地防止顶板事故。

5、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提出业务范围内的整改意见,并督促有关区队进行落实,配合上级参加并组织矿井质量达标检查、验收、评比工作。

6、业务范围内发生重大事故时,组织有关人员亲临现场,参加调查分析和追查处理。、推广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监测手段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8、协助有关部门对业务的范围内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增强自主保安能力。

9、严格掌握回采、开拓煤巷的支架规格质量,梁柱不合格的不准使用,数量不足的不准回采,质量不合格的坚决推倒重来。

10、负责科技资料及设计图纸的保管和保密工作。

11、对疑水区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度,并编制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批。

12、对安全技改工程,要优先安排计划。

13、采掘工作面发生地质变化或需采取特殊技术措施时,应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补充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生产技术部地测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采掘生产建设规划,编制矿井地质工作计划,补充勘探设计和新区域接替水平的《地质说明书》,并对井田地质报告的定期补充修改及矿井报废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负责。

2、组织全矿地质业务的正常开展,指导地质人员对地质业务和各种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负责本科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审查和验收,定期检查各级地质人员工作完成情况,坚持逐级技术负责制度,把好质量关。

3、经常深入采掘第一线,实地了解和掌握生产工作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条件,及时组织研究工程中遇到的具体地质问题,负责在地质技术上对采掘工程进行正确的指导。

4、协助经理做好本专业的各种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的分解与日常考核工作。

5、参与雨季“三防”工作,负责处理迁赔工作中的地质业务。

6、负责本专业的技术总结和阶段地质报告的编写及业务技术培训。负责推广引用新技术的组织工作。

7、测量人员对井下所有掘进巷道做到及时核定中腰线,及时收尺填图,巷道中腰线偏离后,应向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测量通知单》。

8、巷道贯通前必须按规定下发《贯通通知单》,做好测量工作,确保安全准确贯通。

9、负责井下打地质钻时的钻孔设计及资料收集。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一、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1)采煤工作面在投产前,公司必须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移交验收,签字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不得投产。

(2)凡新投产的采煤工作面,必须编制作业规程,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会审后,在投产前三天向工人贯彻、考核、签字,由安检科检查落实贯彻情况。

(3)生产部必须掌握本采煤工作面的煤层赋存情况及围岩结构性质,遇到采面初采、放顶、收尾放顶、过老巷、断层、冒顶区等特殊条件时,都必须编写补充措施。

(4)安监部对质量低劣,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采掘工作、巷修工程,必须令其停产整顿,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5)加强采面现场管理,每班要有队干部跟班指挥生产,采面初采、放大顶、收尾、巷道贯通等关键工作,公司成立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现场盯岗。

(6)每班的带班队长、班组长接班后首先检查作业地点的顶板和工程质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安全无问题后方可开工生产。

(7)回采工作面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保持20米以上,机头处按规定使用四对八根长梁。(8)采煤工作面放炮后,必须及时支护,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9)所有采煤工作面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规定进行施工。

(10)回采工作面禁止出现缺梁少柱,坏梁坏柱及时更换。回风巷备用柱子符合规定。梁柱检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53条有关规定。

(11)采面所有支架必须牢固,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支柱初撑力达到90KN。采煤工作面漏顶的地方必须用大料刹实,并与支架严密接触,防止支架不稳定造成大的冒顶。(12)泵站压力必须达到18MPa以上,乳化液浓度符合规定要求。(13)施工现场严禁各生产工序在同一地点平行作业,各生产工序错距作业在作业规程中应明确规定。(14)回采工作面悬顶面积在作业规程中要有明确规定,超过规定时,要制订强制放顶措施。其采面支架密度要根据矿压观测数据,合理确定。(15)加强顶板管理,严格各项制度,掌握采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步距,采取相应措施,杜绝顶板事故发生。

(16)采煤工作面冒顶、巷道因失修或其它原因冒顶时,必须制订处理冒顶的专项措施。(17)跟班人员严格执行班中汇报和交接班制度,对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交代清楚。

二、处理顶板事故指导原则和措施:

(1)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时,现场负责人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汇报,若有人员遇险或被困,要通知救护队前往救护。

(2)处理冒顶事故时,必须始终坚持由外向里的原则加强支护;并要有专人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防止二次冒顶伤人事故的发生。并实地查看周围支架和顶板情况,必要时加固附近支架,保证退路安全畅通。

(3)如果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果暂不能恢复时,要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压、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4)抢救人员时,要用呼喊、敲击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保持联系,鼓励他们配合抢救工作。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绕过冒落区接近他们。(5)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伤害遇队人员,遇有大块矸石、支柱、金属网、铁梁等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等工具进行处理,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的平衡状态。

地测副总安全生产责任制

1、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采掘生产建设规划,编制矿井地质工作计划,补充勘探设计和新区域接替水平的《地质说明书》,并对井田地质报告的定期补充修改及矿井报废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负责。

2、组织全矿地质业务的正常开展,指导地质人员对地质业务和各种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负责本科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审查和验收,定期检查各级地质人员工作完成情况,坚持逐级技术负责制度,把好质量关。

3、经常深入采掘第一线,实地了解和掌握生产工作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条件,及时组织研究工程中遇到的具体地质问题,负责在地质技术上对采掘工程进行正确的指导。

4、协助科长做好本专业的各种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的分解与日常考核工作。

5、参与雨季“三防”工作,负责处理迁赔工作中的地质业务。

6、负责本专业的技术总结和阶段地质报告的编写及业务技术培训。负责推广引用新技术的组织工作。

7、测量人员对井下所有掘进巷道做到及时核定中腰线,及时收尺填图,巷道中腰线偏离后,应向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测量通知单》。

8、巷道贯通前必须按规定下发《贯通通知单》,做好测量工作,确保安全准确贯通。

9、负责井下打地质钻时的钻孔设计及资料收集。总工程师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采、掘、开、运生产过程和防治水工作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公司安全技术和“一通三防”工作方面的第一责任者。

二、在组织、指挥技术过程中,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了不安全不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隐患要亲临现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三、搞好各个采区设计和各个工作面作业规程审批工作,亲自组织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回采工作初采、末采及巷道开口、贯通、过地质构造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矿井科研技术水平。

四、全面负责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和各项技术改造工作,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矿井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健康稳定发展。

五、负责分管部门的业务保安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六、配合机电副总经理抓好支架的安、拆、运安全管理工作和管辖范围内的机电管理工作。

七、协助生产副总抓好全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

八、负责抓好公司技术比武竞赛工作,把技术比武作为劳动生产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学、练、比活动,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素质。

九、把安全工作作为生产调度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有关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棘手问题。

十、负责组织管辖范围内非伤亡事故的追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做出处理决定,提出防范措施。

十一、负责组织掘进工作面施工完成后、采煤工作面回采投入生产前、回采结束后的验收、协助机电副总经理组织回采工作面设备拆除前和安装结束后的工作面移交验收。

生产副总经理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生产副总经理全面负责采、掘、开、运生产过程和防治水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和防治水方面的第一责任者。

二、在组织、指挥生产过程中,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了不安全不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隐患要亲临现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三、搞好顶板管理工作,亲自组织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回采工作初采、末采及巷道开口、贯通、过地质构造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矿井顶板管理水平。

四、全面负责矿井质量标准化,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职工质量标准化工作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五、负责分管部门的业务保安和安全管理工作。

六、配合机电副总经理抓好支架的安、拆、运安全管 理工作和管辖范围内的机电管理工作。

七、协助总工程师抓好全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八、负责抓好公司劳动生产竞赛工作,把安全工作作

为劳动生产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学、练、比活动,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素质。

九、把安全工作作为生产调度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有关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棘手问题。

十、负责组织管辖范围内非伤亡事故的追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做出处理决定,提出防范措施。

十一、负责组织掘进工作面施工完成后、采煤工作面 回采投入生产前、回采结束后的验收、协助机电副总经理组织回采工作面设备拆除前和安装结束后的工作面移交验收。

生产副总工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生产副总工全面负责采、掘、开、运生产过程和防治水工作的安全技术工作,是公司工程质量技术管理和技术改造的第一责任者。

二、在组织、指挥生产过程中,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了不安全不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隐患要亲临现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三、搞好顶板技术管理工作,亲自组织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回采工作初采、末采及巷道开口、贯通、过地质构造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矿井技术管理水平。

四、协助生产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搞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职工质量标准化工作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并负责落实。

五、负责分管部门的业务保安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六、配合机电副总经理抓好支架的安、拆、运安全管 理工作和管辖范围内的机电管理工作。

七、协助总工程师抓好全矿“技术改造”管理工作。

八、负责抓好公司技术比武竞赛工作,把安全技术比武工作作为劳动生产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学、练、比活动,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素质。

九、把安全工作作为生产调度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有关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棘手问题。

十、负责组织管辖范围内非伤亡事故的追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做出处理决定,提出防范措施。

十一、负责组织掘进工作面施工完成后、采煤工作面回采投入生产前、回采结束后的验收、协助机电副总经理组织回采工作面设备拆除前和安装结束后的工作面移交验收。

生产部经理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对本部岗位责任制的贯彻实施全面负责。

二、认真抓好煤层开采和掘进的顶板管理、巷道布置、巷修、采掘等方面的安全技术工作。

三、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和质量情况,对本业务范围内施工地区的事故隐患排查、处理负责,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四、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模范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制止身边的“三违”现象。

五、抓好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验收、评比工作。

六、业务范围内发生事故,要亲临现场,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并按“四不放过”原则,参加事故调查分析。

七、参加新采区、新工程和新工作面的验收工作,凡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不许投产。

八、协助有关单位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九、按时参加全矿安全大检查和安全办公会。

十、监督落实防治水各项工作。

十一、安排落实地质测量各项工作。

十二、副经理协助经理完成上述工作。

采煤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对生产技术部岗位责任制负技术责任。

二、对工作面回采、顶板管理、巷道布置、巷道维修等工作负安全技术指导责任。

三、编制各个采煤区队《回采作业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当施工地区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四、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

五、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搞好各施工地区的工程质量验收、评比、定级工作。

六、协助搞好采区及掘进工作面工程设计,督促区队施工进度和产量完成情况。

七、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模范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制止身边的“三违”现象。

八、矿井及区队发生事故时,要亲临现场,协助领导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

九、协助区队搞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掘进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对生产技术部岗位责任制负技术责任。

二、对巷道掘进、顶板管理、巷道布置、巷道维修、等工作负安全技术指导责任。

三、编制各个掘进区队《掘进作业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当施工地区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四、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

五、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搞好各施工地区的工程质量验收、评比、定级工作。

六、协助搞好采区及掘进工作面工程设计,督促区队施工进度和产量完成情况。

七、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模范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制止身边的“三违”现象。

八、矿井及区队发生事故时,要亲临现场,协助领导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

九、协助区队搞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地质测量技术员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采掘生产建设规划,编制矿井地质工作计划,补充勘探设计和新区域接替水平的《地质说明书》,并对井田地质报告的定期补充修改及矿井报废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负责。

二、组织全矿地质业务的正常开展,指导地质工对地质业务和各种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负责生产技术部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审查和验收,定期检查各级地质人员工作完成情况,坚持逐级技术负责制度,把好质量关。

三、经常深入采掘第一线,实地了解和掌握生产工作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条件,及时组织研究工程中遇到的具体地质问题,负责在地质技术上对采掘工程进行正确的指导。

四、协助生产技术部经理做好本专业的各种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的分解与日常考核工作。

五、参与雨季“三防”工作,负责处理迁赔工作中的地质业务。

六、负责本专业的技术总结和阶段地质报告的编写及业务技术培训。负责推广引用新技术的组织工作。

七、测量人员对井下所有掘进巷道做到及时核定中腰线,及时收尺填图,巷道中腰线偏离后,应向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测量通知单》。

八、巷道贯通前必须按规定下发《贯通通知单》,做好测量工作,确保安全准确贯通。

九、负责井下打地质钻时的钻孔设计及资料收集。

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区队采煤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对本区队岗位责任制负技术责任。

二、对工作面回采、顶板管理、巷道维修等工作负安全技术指导责任。

三、编制本区队《回采作业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当施工地区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生产技术部批准。

四、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

五、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配合生产技术部搞好各施工地区的工程质量验收、评比、定级工作。

六、协助生产技术部搞好回采工作面工程设计,督促本区队施工进度和产量完成情况。

七、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模范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制止身边的“三违”现象。

八、矿井及本区队发生事故时,要亲临现场,协助领导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

九、搞好本区队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区队掘进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技术责任制

一、对本区队岗位责任制负技术责任。

二、对巷道掘进、顶板管理、巷道布置、巷道维修等工作负安全技术指导责任。

三、负责编制本区队《掘进作业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当施工地区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生产技术部批准。

四、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

五、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协助搞好各施工地区的工程质量验收、评比、定级工作。

六、协助搞好掘进工作面工程设计,督促本区队施工进度和产量完成情况。

七、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模范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并制止身边的“三违”现象。

八、矿井及本区队发生事故时,要亲临现场,协助领导制定处理方案,防止灾害扩大。

九、搞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生产安全技术论文 篇6

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费用由__承担。A.从业人员本人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2、某地2009年上半年发生了四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__。

A.2名员工死亡,6名员工重伤

B.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C.2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D.20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3、钢筋混凝土支护是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__所进行的支护。A.锚喷 B.锚杆 C.松动圈

D.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砌筑的支架

4、生产安全事故分为__。

A.灾害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B.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两大类 C.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D.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两大类

5、安全验收评价,需要做出评价结论并提出不久或补偿措施,以促进__。A.项目实现系统安全 B.本质安全的实现 C.降低事故风险 D.效益的提高

6、铁路行车重大事故由铁路局调查判定,报__审查批复。A.当地检察机关 B.当地公安机关 C.铁道部 D.国务院

7、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主要是__。A.行政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人民政府 D.法院

8、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的__。A.绝对义务 B.法定义务 C.劳动义务 D.义务

9、系统中包含许多能消除、预防、减弱初始事件影响的__。A.安全技术 B.安全功能 C.安全措施 D.安全提示

10、在三级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做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应该由__负责。A.总指挥部 B.现场指挥部

C.紧急事务管理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1、在甲烷浓度低于__的情况下,电桥输出的电压与瓦斯浓度基本上呈直线关系,因此可以根据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大小测算出瓦斯浓度的数值。A.3% B.4% C.7% D.8%

12、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__。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安全操作规程

13、《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____ A:监察管理B:综合治理C:统一管理D:综合监督管理

1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下列安全生产问题,应该责令限期改正的是__。A.违章指挥 B.违章作业

C.违反劳动纪律

D.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

15、石油天然气井下深未超过__m时,不应检测井内的枪身或爆炸筒。A.100 B.200 C.300 D.500

16、《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被责令限期改正或者限期进行隐患排除治理的,应当在规定限期内完成。因不可抗力无法在规定限期内完成的,应当在进行整改或者治理的同时,于限期届满前__天内提出书面延期申请,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__天内书面答复是否准予延期。A.10,5 B.5,10 C.10,15 D.15,10

17、油浸式变压器所用油的闪点在__之间,属于可燃液体。A.100~135℃ B.135~160℃ C.160~195℃ D.195~220℃

18、通过对机械危险的智能化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操作时,其机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这体现的是现代机械安全的__。A.系统性 B.防护性 C.友善性 D.整体性

19、化工生产环节可能接触到多种刺激性气体,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是__。A.氮氧化合物 B.乙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0、据前苏联调查资料,平原、丘陵与山地三类道路交通事故率分别为__,18%和25%,主要原因是下坡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A.7% B.10% C.11% D.12%

21、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行政相对人__的权利和途径。A.经济救济 B.媒体救济 C.物质救济 D.法律救济

22、动火作业不包括__。A.特级动火 B.特殊动火 C.一级动火 D.二级动火

23、回采工作面常见的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按一次冒落的顶板范围及伤亡人数多少,一般可分为__事故两大类。A.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切顶 B.局部冒顶和切顶 C.大面积冒顶和局部切顶 D.局部或大面积冒顶和切顶

24、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__原则。A.偶然损失 B.动态相关性 C.监督

D.因果关系

25、__是我国矿山使用最广泛的工业炸药。A.水胶炸药 B.硝化甘油炸药 C.硝酸铵炸药 D.乳胶炸药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

A.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B.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或者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C.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

E.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的形状,有“防护”之意;盾牌中间采用字母“S”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__。A.认定事故的性质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E.执行事故责任追究

3、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特征有__。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公益性 D.服务性 E.专业性

4、危险分析的结果应提供__等。A.地理、人文、地质和气象等信息

B.可能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 C.可能影响应急预案的不利因素 D.特定的时段 E.功能布局及周边情况

5、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可对其实施的行政处罚有__。A.责令限期改正 B.责令停产整顿 C.吊销营业执照

D.处5万元以下罚款 E.责令关闭

6、”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__。A.放热反应 B.粉尘生成 C.高温条件 D.泄漏 E.噪声

7、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形式较多,按结构分为__等。A.机械式防护装置 B.双手按钮式防护装置 C.光电式防护装置 D.感应式防护装置 E.触摸式防护装置

8、敞开楼梯间应符合__要求。

A.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B.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C.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D.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 E.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9、犯罪的特征是__。

A.实施的行为不具有应受惩罚性 B.实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D.实施的行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E.其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10、下列选项不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__事故。A.甲醇泄漏 B.环境污染

C.国防科研生产 D.核设施 E.煤气泄漏

11、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__等。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救援费用 D.环境破坏 E.应急救援措施

12、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等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A.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上 B.车货总长16m以上 C.车货总宽度2.5m以上

D.单车车货总质量30000kg以上

E.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kg以上

13、__是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14、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__进行监督,提出意见。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试车 E.同时验收

15、不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的有__。A.消除危险源 B.限制能级

C.消灭危险传播路径 D.隔离 E.个体防护

16、五种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包括__。A.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B.带电挂(合)接地线 C.误分(合)断路器 D.带接地线合断路器 E.误入带电间隔

17、__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A.建设单位 B.项目经理 C.监理单位 D.监理工程师 E.施工单位

18、安全网是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的网具。安全网一般由__等构件组成。A.扣件 B.边绳 C.系绳 D.网体 E.模板

19、职业病危害分级及职业危害分级标准包括__。A.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B.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C.高温作业分级

D.发射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E.有毒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20、重大事故应根据__实行分级响应体制。A.事故的性质

B.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 C.事故的严重程度 D.事故的发生时间 E.事故的上报时间

21、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__因素。A.防止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

B.处理好预警机制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C.处理好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

D.要处理好社会敏感与实际危害之间的关系 E.要处理好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2、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__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A.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部门 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C.国家劳动保障部门 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

E.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

23、某单位储存有0.5t氰化氢化学品及150t的电石危险物质(氰化氢和电石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分别是1t和100t),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企业应当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__。A.公安部门备案

B.负责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备案 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D.消防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E.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4、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__。A.制度的不健全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环境条件的标准 E.严重后果

2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 18001的运行模式为__。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策划

C.实施与运行 D.改进措施

安全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 篇7

应选择施用不对环境和蔬菜营养、品质等产生不良后果的肥料类型和种类。安全蔬菜生产中能够施用的肥料类型和种类可包括以下几种:

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料, 农家肥又包括堆肥、泥肥、饼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其中堆肥应符合NY/T394-2000《高温堆肥卫生标准》。商品有机肥料应符合NY/T5018中《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允许含量标准》。

微生物肥料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钾细菌肥料、磷细菌肥料以及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等。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必须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中的要求, 卫生指标必须达到NY227中《成品无害化指标》要求。

无机矿质肥料包括无机氮肥、矿物钾肥、矿物磷肥。无机氮肥应选择施用铵态氮肥或尿素;磷、钾肥应符合NY/T394-2000卫生标准要求, 其中磷肥提倡施用锻烧磷酸盐, 杂质控制指标为:每含1%P205, As≤0.004%, Cd≤0.01%, Pb≤0.002%;钾肥提倡施用硫酸钾, 杂质控制指标为:每含1%K2O, As≤0.004%, Cl≤3%, H2SO4≤0.5%。

中微量元素肥料钙、镁、铜、铁、硼、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以单元素为主或几种元素配制的肥料。

2、肥料的合理施用

2.1 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不仅施用量要充足, 而且必须做到无害化。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施用准则》要求生产安全蔬菜, 应当选用正式推荐用于安全蔬菜生产的并经过充分腐熟 (无害化处理) 的有机肥料 (如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农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 , 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2.2 合理施用氮肥

安全蔬菜生产中应优先选择施用按态氮肥和尿素, 一般不提倡单独施用硝态氮肥。生产中应根据产量指标, 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以获得高产优质的蔬菜。氮肥施用上应采取“前重后轻”的措施, 其中1/3用于基施, 2/3用于追施, 叶菜类、根茎类等一次性收获的蔬菜应当执行不少于30天的安全间隔期。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 可采用氮抑制剂, 如双氰胺来抑制土壤消化细菌的活性, 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积累的目的。

2.3 平衡施肥

开展蔬菜平衡施肥, 改变传统盲目的施肥为定量、科学的施肥, 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蔬菜产量, 改善蔬菜产品品质, 提高施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实现以最少的投入, 取得最佳的效益。做到氮、磷、钾和钙、镁等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搭配, 使各种营养元素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达到全价营养, 避免蔬菜产品过量累积硝酸盐。

2.4 增施生物肥

合理施用生物肥料, 包括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 如根瘤菌类肥、固氮菌类肥、解磷菌类肥、解钾菌类肥及几种菌类的复合肥, 有助于土壤中营养元素肥效的提高, 减少化肥施用量。在微生物作用下, 产生和分解蔬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物, 既能供给氮、磷、钾营养元素, 又能供给作物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钴、硅等十几种中微量元素, 而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释放, 受微生物的调控, 能够较理想地满足蔬菜作物对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要求。长期施用可达到用地养地两结合之效, 能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明显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综合作用, 用的时间越长, 地力越肥, 增产越多, 是一种可持续良胜循环, 同时又是一种既能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又能保持蔬菜高产的技术措施。

2.5 采取科学施肥方式

生产安全技术论文 篇8

据介绍,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分国家、省级专业中心两个层面,国家专业中心按矿山、非矿山、职业危害、基础研究4个专业中心31个实验室进行建设,32个省级中心94个实验室进行建设。国家级中心实验室建设总投资近5亿元,原则上由国家投资70%、依托单位出资30%。

建成这些国家级、省级中心项目,具体要达到的目标是:在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隐患鉴定、特大和特别重大及复杂事故鉴定与调查分析、事故应急救援、灾害机理研究、职业危害和产品安全性能检测等方面形成先进的科研与测试能力;具备承担安全生产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实验的能力;具备为制订和修订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提供技术依据的能力;俱备提供安全生产相关技术仲裁和服务的能力。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识字6教案设计下一篇:某人六年级散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