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周恩来》有感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观《周恩来》有感(通用13篇)

观《周恩来》有感 篇1

作者:六·三班 田熹

指导教师:蹇春华

看完《周恩来》这部电影后,我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掉了下来。在我眼前总是出现周总理的威风凛凛指挥战斗的画面,伏在桌子上批阅文件的画面,端着茶杯深思的画面。虽然周总理已经死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影片《周恩来》描写的是周总理在生命最后十年的事。主要介绍他在“文华大革命”中保护陈毅等老革命家,与林彪、江青等坏蛋作斗争,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肩负重担,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以至最后积劳成疾,过早离我们而去的故事。多好的一位领导呀!就这样,就这样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死去!

影片里最令我感动的是:在周总理的办公室了,灯光彻夜不灭,微光中周总理浓眉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流露出疲惫与焦虑,他在为国家大事辛勤操劳着!由于疲劳过度,他终于病倒了,可是他任然坚持工作着,会见外宾、接待来访、处理国家大事!望着他消瘦的面容,我的心里无比的难过!可恨的病魔终于把我们敬爱的总理带走了!望着送行的灵车和围观的人群以及流泪的叔叔阿姨,我的心如刀割!虽然周总理远离我们而去了,但是影片中周总理光辉的形象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要永远记住,是像周总理这样的老革命家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我们才能在宽敞的教师里学习!

随着剧情的深入,影片又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场面。在会场里,坐着满满的带着红袖章得年轻人,台上讲话的是一个神采奕奕的老干部—陈毅,当他讲到外交部的工作是执行了毛主席的路线是,不知为什么冲上来一帮红卫兵,要把陈毅揪走。这时,周总理大义凛然地高喊:“你们谁要揪陈毅就从我周恩来身上踏过去。”这些人被镇住了,老师了,让一条路来,乖乖的让周总理和陈毅走了,使那些人没能得逞。周总理爱憎多分明呀!我应该学习周总理这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同志、爱憎分明的精神!

看了影片《周恩来》,我觉得周恩来太伟大了,他为中华人民付出了生命,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宝贵时间。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接好革命的班,做一个像周总理那样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人。让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观《周恩来》有感 篇2

1. 主持制定《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周恩来一贯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1951年3月上旬, 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座谈会, 教育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钱俊瑞, 总理文教秘书康英, 教育部办公厅统计研究室主任张健以及北师大二附小、北京四中、北京八中等校的校长共十多人参加会议。周总理说, 毛主席对学生健康不良状况非常关心。学生的健康, 关系到民族命运、国家未来, 我们要培养人才, 而不是培养病号。他说,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 首先要节约体力消耗, 要保证休息, 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要控制学生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同时要增加营养, 还要开展体育活动,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他提出, 政务院要为此发一个文件。会后由康英、张健同志负责起草“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经征求北京市、卫生部、中华全国体总筹委会、公安部、粮食部、财政部意见后, 由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范长江修改、胡乔木同志审定后报给周思来总理。1951年8月6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增进学生健康, 乃是保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并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 要求“立即纠正忽视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对学生健康不负责任的态度, 切实改善各级学校的学生健康状况”。结合全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级学校教育的现状, 各级学校可以参照以下六条决定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卫生的开展[1]。 (1) 适当调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时间; (2) 学生课业学习与社团活动进行减负; (3) 完善学校卫生工作; (4) 强化学校体育娱乐活动以及有条件地改善学生伙食管理办法; (6) 投入专项经费, 保障学生保健工作的需要。同时, 该决定又详细地制订若干细则, 例如强化正常的体育课、晨操、课问活动;每天抽出一小时至一小时半的时间开展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注重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卫生保健教育, 普及卫生教育知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随后, 全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学校加强了对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 很多学校建立了保健组织, 精简了课程, 增加了文娱体育活动, 改善了体育卫生条件和伙食管理, 大大促进了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 使学生健康情况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 提出学校要公开进行生理卫生教育

1963年7月, 周恩来在北京向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指出:“我们的青年要有健康的身体, 这样才能学得更多, 工作得更好。”提出:学校和社会都要向青年公开进行生理卫生的教育。很多学校总是进行一般的卫生教育多, 进行生理教育少。比如说, 在学校里性知识的教育就很不够。应该使年轻人懂得一些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 这是教育者的责任。周恩来至始至终、满腔热忱, 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关怀青少年身体健康。不但在不同的场所畅所欲言、提倡呵护青少年成长问题, 而且身体力行地为青少年提供最优成长条件与环境。例如周恩来多次要求学校公开设置生理卫生教育课程, 尤其是中小学, 要求基础教育系统必须开设性教育课程, 抽调性教育专家, 结合当时国情和中小学实际情况, 编订适合青少年学生性教育的教材, 并单独设置课程, 聘请具有深厚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组成专职教师。1964年8月,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学生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卫生教育。师范院 (校) 课程内要增添学校卫生知识的内容;中小学要通过有关课程讲授必要的生理卫生常识。这些指示和要求对学校开展生理卫生教育、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3. 积极倡导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 即性教育, 是周恩来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率先提出的。1960年代初, 周恩来本着科学的态度和胆识, 从战略角度, 清醒地认识到性问题的重要性。他通晓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如性知识、性道德、两性地位等, 与当时人们对性问题的愚昧、回避、漠视的陈旧观念形成了鲜明对照, 明确提出了从实际情况的迫切需求出发, 性知识的教育迫在眉睫, 理应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青年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很重要……现在封建思想在这方面的影响还很大, 把来月经叫‘倒霉’, 怀孕害羞, 说到生殖器官、性的问题就脸红, 在小学、中学应当介绍这方面的知识。”1963年2月22日至3月8日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医学科学工作会议期间 (制订卫生科研十年规划) , 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召集十来位医务教育工作者座谈, 周恩来总理还以自身在南开读书时接受过性教育的经历为例, 说明性教育让他终生受益。然后他提出了出乎意料的问题:在青少年中开展性教育。明确指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 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同年7月22日, 在北京市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 周恩来又进一步指出:“人往往是对自己身上的事情自己反而不大清楚, 因为过去不讲, 尤其是对女性更不愿意讲。”“应该使年轻人懂得一些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

周恩来把性教育摆到事关民族素质和民族未来的位置上, 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它当作一项严肃而又紧迫的任务切实搞好。但是, 由于性及其教育是一种几千年来禁忌的事, 在性领域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的、落后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子消失, 这就使得性教育必然成为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甚至可以说充满着世俗的怀疑、迷茫、矛盾和对抗。直至1972年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中学二年级《生理卫生》课本时, 当编写人员商量由少儿卫生专家叶恭绍负责的“生殖器官”一章时, 竟有一半人反对写这一章, 并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后来当叶恭绍说出是周总理的指示, 才算肯定了这一章。如果没有周总理对性教育的重视和指示, 在我国, 尤其在中小学, 性教育是很难开展的。

周恩来能够全面理解青少年性知识教育, 指出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教育应把性生理教育与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等结合起来。1973年4月12日, 周恩来在病中曾告诫:“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到了青春发育期, 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 形态上、生理上会出现一些原来没有的现象, 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变化, 就会要求得到有关知识。这个问题是不该回避的, 试图回避, 不但会使之神秘化, 有时还有不良的后果。”但是我们看到, 在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由于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性生理、性心理因素的发展缺少了解, 有的男孩子每当出现遗精现象, 就会伴随不安、苦恼、困惑、羞愧和恐惧等心理反应, 抑或把手淫看作是一种见不得人的行为, 甚至感到自己在进行—种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活动。他们在重复这种不良习惯时产生一种犯罪感, 但又没有毅力克服这种习惯,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给不少青少年带来极大的折磨, 导致心理性性功能障碍, 有时甚至造成严重悲剧, 或在若干年后影响夫妻间关系。1973年4月13日, 周恩来派张景然到北京市教育局了解性教育开展情况。张景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时仅有的一本关于性知识的教科书, 发给学生时, 里面有关性器官的插图全被撕掉了。原因是一个男生手指着插图冲着女生嘿嘿傻笑, 女生生气跑掉了。于是就有了撕掉全部插图的决定。张景然将这一情况向周恩来汇报, 他的态度是:“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不要因噎废食嘛!”为此, 周恩来疾呼:“青年的生理知识不多, 有些东西不懂, 搞得很神秘, 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比如说在学校里, 性知识的教育就很不够。他强调, 让青年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很重要, 可以帮助青少年懂得性知识及其变化规律、学会心理调节, 养成健康的性意识、稳定的性情感、良好的性适应和性卫生保健习惯, 使性成为青年健康成长的—种创造力量。周总理关心青少年性教育是一抓到底的, 几十年如一日, 感人至深。

周恩来关心、重视性教育是一贯的, 他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 不但亲自抓性教育, 而且一抓到底。1973年他向有关部门询问性教育的实施情况时, 再次强调了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对切实转变性教育观念和性教学中教材、教法的若干问题作了具体指示。直到1975年病危之际, 周恩来再三嘱咐, 一定要把青少年性卫生教育工作做踏实。周恩来的倡导、重视, 促成了我国性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为我国的性教育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另外, 周恩来的指示一直是多年来媒体开展各种性教育的理论根据, 当然也符合人们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晋裕.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123.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1949-1975) [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99-100.

[3]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选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68.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2.

[5]叶恭绍.周恩来关心性教育[J].父母必读, 1983 (3) :45-47.

观马戏有感 篇3

最近的气候总是让人摸不透,忽冷忽热。今晚,我的心情亦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吧。

初入戏棚,但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动物身上所散发出的异味,可许多人竟若无其事地在大吃大嚼,嗑瓜子的声音似乎比夏天的蛙鸣还密,这景象让我近乎窒息。我和妹妹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便从工作人员手中取过两把塑料椅,靠着铁丝网坐了下来。哈哈,没想到能找到如此“雅座”!

在漫长的等待中,广播里总算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请欣赏第一个节目——狮虎大战!”印象中的东北虎凶猛残暴,非洲狮坚牙利齿,可是当它们迈出铁笼的那一刹那,我怔住了:这哪里是虎和狮啊?它们如猫狗一样温驯,丝毫不及狐狸的威风。

老虎和狮子在场地上溜达着,它们的眼神里写满了无奈和乞求。再看那锯断的牙齿,那被切除的“利爪”,那残缺的尾巴,我的心灵再次被震颤了:它们本应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可現在却身陷囹圄,在那根带电的鞭子下,驯服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它们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呢?它们撼天动地的力量呢?它们火炬般的眼睛呢?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情呢?一切都荡然无存。可是,在它们心灵的最深处,一定有那茂密的丛林,一定有那广袤的草原,一定有那峻峭的山岗!

马戏仍在继续,观众仍在哄笑,我仍在沉思……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20)班

点评:

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文章,写的是观看一场马戏的“感受”。文章运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写自己最近的心情“忽冷忽热”,并点明心情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进而引出了对那场马戏的回忆。初入戏棚时的场面描写,展现了“让我近乎窒息”的景象;老虎和狮子出笼的一刹那,颠覆了“我”意识中的威风形象;狮虎表演时“无奈和乞求”的眼神,引起了“我”的沉思。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的运用更能表现出“我”内心深处与众不同的感受。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篇4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之过后,有几分感动,有几分思考,想说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抛开这部影片不谈,周恩来总理,一直以来都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从小便熟读他的传记,总理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走的时候,联合国为他降半旗,敬爱他的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历史对他作出了这样的的评价:“周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舍身忘我,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正常的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和民主人士,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环和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势的斗争。” 伟大的政治家、我们的领袖邓小平这样评价周总理“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甚至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他是同志们和人民都很尊敬的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更是给出了这样高度的评价。

斯人已逝,余香幽远,总理虽然走了,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又一次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才华出众,一心为民,魅力非凡的周总理,勾起了人们心中的又一次温暖与伤痛„„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重大题材、农村题材电影。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961年,周恩来乘专列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不仅展现了一代领导人周恩来辛劳的的日常工作,更是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的失误及前苏联的连续逼债,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国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毛主席亲自率领下,中央领导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到最基层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整相关政策。周恩来总理在邓颖超陪同下,从贵州花溪一路风尘来到河北邯郸„„

武安县的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区,当年的刘邓大军曾在此驻扎,和百姓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公社主任郭凤林在老支书父亲影响下,几十年对党忠心耿耿。他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怀着为党分忧、为国担难的信念,不想让总理看到农村的困苦实情而堵心,便采取了一系列弄虚作假、粉饰太平的行动:威胁干部不能说实话;把平时爱说怪话的“落后分子”关邮电局后屋;对生性耿直的父亲封锁总理到来的消息„„

周总理到伯延后,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是一片赞扬,吃到的是鸡鸭鱼肉„„他明察秋毫,去伪存真,甩开干部访贫问苦,结交最困苦的朋友,用自己赤诚的一言一行感动干部和群众。不眠的四天四夜呵„„在总理身体力行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开导下,他交下的穷朋友张二廷仗义直言;被关押的“落后分子”群起响应;郭凤林等终于幡然猛醒,承认错误说出了实情„„ 周总理和毛主席长时间含泪通话,当即做出了调整政策、取消大食堂分户吃饭的英明决定„„全国人民一片欢呼!

一百分钟里,自己的视线也总是被感动的泪水模糊。四个昼夜很短,却可以折射出共产党经天纬地的90年;伯延这个地方不大,却能演绎出让人心神撼动的精神历史„„品味这浓缩的四个昼夜,一个强烈的感叹就是:求真之重、求真之难、求真之幸!影片最让人深思和感动的,就是周总理那求真不舍的精神与行动。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篇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声音,解群众之忧,解群众之愁。

今天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之后,受益匪浅,触动了我的心灵,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廷说的一句话:“吃不饱,就没有精力去劳动和种粮食,没有粮食就无法给国家交粮食,国家没有粮食就不能供给部队,部队没有粮食吃,就不能保家卫国,国家就不能安宁,国家不安宁,”家长们"更不能安宁,这样怎么能治理国家呢!”这句话触动了总理的心,终于听到了真心实话。周恩来总理听后眼眶里流露出了感动泪水,站起来对二廷说了一句话:“我们交个朋友吧!”一个国家领导人说出这样的话,证明什么!

周恩来总理在伯延革命老区的一言一行是那么的朴实,真诚和让人感动,时时刻刻都装在革命老区人的心里:”和大家一起吃糊莫莫;到困难群众家里走访,问寒问暖;帮打这个光脚丫子正在给孩子们补课的小汪老师亲自穿鞋;每天晚上都把白天搜集到的资料细心的整理、归纳总结等等这些情节,其中总理对大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不吃得饱,吃的是什么!‘大家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总理这样问他们,让他们没有一个人不为之感动流泪。“

周恩来总理在离开伯延之前和在场的干部和村民说了一句很语重心长而富有哲理的话:”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八个字,而这八个字恰恰说明了总理的为人、工作态度和这次来调研革命老区的目的。让大家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以这样的态度来鞭策自己,让自己进步,使国家前进.....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特别是今后在基层工作中,怎样用真诚和群众打成一片,怎样用心去帮助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给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给我更多的是深思。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我们要紧跟时代节奏,践行党的路线。这部影片,让我深刻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让我时刻铭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我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讲述在新中国三年的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总理在大病初愈后,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调研,四天四夜中他不知疲倦,走村入户,深入基层。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听取百姓的心声,并把百姓反应的方方面面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周总理不顾身体的疲惫,彻夜总结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毛主席汇报当地的真实生活状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周总理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党员的我,深受感动,边看边流泪。我深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把它当做一句口头禅,而是要落实到行动当中,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实现作为一名党员的价值。周总理在与百姓交谈中没有显示出一点的领导架子,让大家感受到的永远是零距离的接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下基层要多听多看,没有分析研究的情况下少指示,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平台上,才能真正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所在。

影片中,伯延公社的干部,为了不想给中央添麻烦,刻意隐瞒真相,报喜不报忧,因为周总理初到这里时,正巧碰到一位小姑娘拿着竹楼撸树叶回来,周总理悉心听取小姑娘撸树叶的真实原因,他似乎已经知道了这里百姓的生活状况。但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这里的生活状况,周总理向这里的干部表明,不了解清楚这里的状况,是绝不会回去的,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周总理面对百姓的隐瞒态度,不急不恼,不但没有批评,反而更多的是贴心交流,为切实体验基层生活,周总理与百姓在田间种秧苗,虚心学习种植方法,田间地头里,更多的是欢声笑语,这种零距离接触,给我们最多的是温暖和当今社会中少有的感动。在暴风雨的夜晚,周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与百姓抢救地瓜苗,这些点滴瞬间,使我深刻明白,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作为党员,我们要有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在伯延公社的这四天四夜,周总理与百姓一起吃在大食堂,初到伯延时,为让总理吃的顺口,大食堂特意为总理做了红烧肉,面对眼前的红烧肉,总理迟疑了,不但没有动筷,反而嘱咐大厨,晚饭时把红烧肉放在菜里煮了,分给大家吃,而总理吃的却是糊糊。当看到这些情节,我不禁多次哽咽,在总理的内心百姓永远是第一位,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周总理用真心、真情、真诚,打动了伯延的百姓,大家不顾伯延公社干部的叮嘱:只对总理讲喜,不讲忧。但是最终大家还是把藏在内心的困难心声一一说了出来,他认真听取每一位百姓的心声后,对这里的百姓讲到,不隐瞒才能解决困难,只有百姓的生活质量上去,我们的国家才会进步。

作为党员,我们要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使自身不断进步,伯延公社一直坚持集体食堂,张二廷真实反映了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这里有些大厨们,靠自己这点职权,偷偷将大食堂的伙食填补给家里的人,从而影响了大食堂的伙食质量,面对这种局面,那些人主动站出来承认了错误,主动道歉,总理了解了状况后,当晚与主席通电话反应汇报情况,于第二日宣布解散大食堂。看到这一幕,引发我更多的深思,作为党员,我们一定要坚持,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不要迎合错误,应该知错就改,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

观《周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篇6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重大的农村题材电影。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反右倾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大范围饥荒,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1961年,周恩来乘专列来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和周恩来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该片在历史中探寻真知,深具历史意识,重大历史题材电影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新收获,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一部生动的影像教材。观看本部影片后,感触颇深。

影片中总理的工作求真务实,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的“善意隐瞒”,用感人肺腑的语言激励人民说出真相,最终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情况,找到工作的调整方向。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有深刻的启迪。总理的工作处处体现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调研工作中,总理在田间与广大农民一起插秧苗,不畏环境的艰苦,大雨之夜给救援的乡亲们送糖水,始终围绕如何使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昼夜操劳、不辞辛苦。每一个行动都体现了为群众服务、处处想着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总理的工作细致入微。当老大娘让儿子送来“拽面”时,总理一面吃了“拽面”,一面让警卫员到老大娘家看看是不是把寿材卖掉了,并且选择用自己的钱帮老人家把寿材买回来,在走了后送回去。当邓颖超同志想要伯延的妇女好好学习知识时,她亲自与汪老师一起粘书,画画补充教材,使得汪老师在感动之余承诺“一定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他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受教颇深。通观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主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扑下身子,从小事做起,真心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观语文高效课堂有感 篇7

近日,在校内聆听了几节高效课堂研讨课,有收获,也有些感慨。

语文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语文课堂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地方,课堂需要打造,教学需要智慧。但就目前的课堂打造和智慧构建,对于常规教学,存在极大的障碍。

诚然,笔者无法否认展示课的示范作用。授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扎实、灵活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机智、深入解读文本的智慧、创意组织教学的灵动等等,无不让笔者这个青年教师深味追赶的紧迫性。

但仔细想想,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又存在着严重的去实倾向,脱离了常规教学的实际。

也许是自己不够聪慧,听完一节示范课,总觉得如果再让自己上同样的课题,或许还能“亦步亦趋”。可如果换一个课题呢,收获的却只有一种回到原初的茫然与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听示范课的要义,本来就不在于学其“形”,而在于悟其“神”。可是,即便悟到了所谓的“神”,也很难在常规教学中付诸实践。

好课贵在课题的选择,但常规教学不是每个课题都可以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符合自己的教学特长。有经验的老师大都知道,选择了一个好的课题,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看看这次展示课的课题,从文体来看,不是散文就是诗歌,而从典型性上来看,则大多是适宜教师发挥的。然而,我们的常规教学,你有这个选择权吗?

好课贵在多磨,但常规教学不允许我们为了准备上一节课先去找一个班甚至多个班去排练。有人说,教育是不允许试验的,或者说是不允许有失败的试验,因为教育不可以重复,你的任何一次失败的试验,对受教育者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犯罪。一课堂上得不好,一般也不可能再上一遍。因此,我们是否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这种“排练”行为?其次,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但面对不断压缩的教学课时和越来越多的课程内容,没有高中一轮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可能会不得不感叹,每天的新课总不得不在前一天赶制到深夜,最终很多时候却还只能是草草收场。

好课贵在舞出语文的魅力,但常规教学却戴上了应试的镣铐。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智慧教学,最大的障碍,应该正在于应试。也许有人会说,笔者这样的推论,本身带有一个危险的预设,那就是高效课堂与学生的好成绩是背离的。诚然,单独看这个预设,显然其结论无疑是荒谬的。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我们反过来推导叶老的话那就是:尽管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种以“选文”为主的教学,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学生学好了“国文课本”,就会得到一定的知识和习惯,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那么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的成绩尽管不是高效课堂的唯一旨归,但应该是统一的。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侧重“人文性”的选文教学与侧重“工具性”的语文考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教考分离。语文考试,选文上的内容基本不考,而那种通过选文教学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又具有慢热性。高中对学生成绩的高要求,会让你不得不渐渐收起一直在选文教学上尽情舞动的长袖。

笔者知道,笔者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青教师;笔者知道,笔者不应故作老成去感慨中学语文教学,要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我们的努力下得以改进;可笔者不知道,为什么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语文教学的问题,总有一种千头万绪的无奈与怅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知识的过程却又是如此的悖反,先从纸上得来,然后才去实践。或许,这就注定了我们在纸上建构起来的绮丽楼阁将要在实践中接受风雨的洗礼。

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然”经历,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应然”构建的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没有魏书生老师的大气与智慧,却偏偏接受了他的思想——“教学是雕虫小技”。

于是,一直在勉励自己,语文教学要大气一点,再大气一点,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不必去过分纠缠课堂教学中的细枝末节,也不必在乎别人那种盯着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沾沾自喜。

一直相信,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远比掌握一两个字词重要;一直相信,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多阅读,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直相信,学生在高一、高二有了大量的阅读,到了高三再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他们的高考成绩就一定不会差。

固执的自信往往会有失之偏颇的风险;固执的坚守,一旦遭遇考试这垛强大的壁垒时,你就会发现这种坚守又是多么的脆弱;但笔者依然固执地坚守着。

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在现实面前就如苇草一般的脆弱,但人的思想却能见证他的伟大。笔者不敢奢望伟大,但笔者热爱思考,渴望改变。

于是,笔者就想,在打造课堂的同时,是否应该具有更为宏大一些的视野,把单纯的课堂打造扩充为包括课堂之外的管理。或许魏书生老师的成功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于是,笔者就想,在打造课堂的同时,我们能否在评价机制上迈出较有实质性的步伐。或许只有当评价机制有了真正的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真正的百花齐放,舞出我们的风采,彰显语文的魅力。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篇8

周恩来带领调查组到伯延公社实地调研的四个昼夜,令人心酸、深思,也令人欣慰。这四个昼夜的故事核心是如何发现和掌握农村的真相,以及种.种“假象”是怎样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历史拷问,拷问体制、拷问决策、拷问智慧、拷问真诚、拷问良心、拷问信任。影片从“拷问”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展开叙事,一步步推动剧情发展。尽管入村之前树上无叶、乡干部和村民们慌里慌张的神色已经被明察秋毫的周恩来刻在脑中,但是,为什么农村的实情实意就不能大白于面前呢?这种既清晰又复杂、既单纯又丰富的情节设置,使影片呈现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感和身临其境的历史感。

我们说,描述人的一生相对容易,切割人的片段来展现和解释人的人格特质则相当困难。而四个昼夜的故事则出神入化地雕刻了周恩来“抚慰山河”的伟大人格。“抚慰山河”这种人格是内在的、连续的、主客观融合的,是有山性有水性的、将人格与事业整齐划一的,是宏大与细微的融合,是自我与人民的契合。影片中,周恩来通过四个昼夜对民情的体察,对社情、党群关系的洞察,对自己内心的检索,终于掌握了最真实、最有民意基础的基层情况与农民的心愿,再经过组织程序及时有力地纠正了脱离农村发展实际的吃大锅饭等盲目现象。影片活化了那个时代的农村景象、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精神面貌。老党员郭百岁、党委书记郭凤林、不满的农民张二廷、老奶奶以及连弟等人物身上都透着历史与时代的气息。正是这种对历史生活的本质把握和再现,活化了周恩来的生活场景、历史氛围以及人物关系,使得周恩来的形象富有生活与时代的质感,凸显出他“主动而不主观,主持而不主宰”的人格特质,亦即一种“抚慰山河”的伟大品格。

陈力导演继续着重大题材《谁主沉浮》、《湘江北去》的宏大叙事之艺术追求,同时,又探索完成了本片的艺术突破。影片质朴、大胆、深刻地做了社会与历史的揭示,同时,将笔墨与镜像聚焦在周恩来的情感细节与心灵性格。其娴熟的电影叙事使影片故事清晰而背景复杂,社会与人物的关系单纯而多重交结。这是影片成功的艺术之道。孙维民的表演“外冷内热、不事张扬”,是一次伟大的心灵与人格的攀登。周恩来的情怀、胆识、洞察力、原则精神、灵活性,在紧张而清晰的戏剧矛盾中,被演绎得惟妙惟肖。演员在表演上对人物内心节奏的把握得当,同导演一道成功完成了影片叙事的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因为抓住了人物的性格与灵魂,抓住了历史与人物的结合点,所以实现了电影艺术对历史的表达,活化了历史。

参观周恩来故居有感 篇9

淮安市韩桥中心小学六(2)班 刘娟

周日的清晨,我和同学们踏进了周恩来故居的大门。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了那棵枝干弯曲的老梅数,它枝叶稀疏,沉默地站在院子的一角。同学们大多涌向了卧室和私塾房,而我却独自走向这棵老梅,轻轻抚摸着树身,倾听周总理童年的故事。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淮安的楚州。1904年他随父母、嗣母及两个弟弟迁往清江浦的外祖父家,租赁张瑞臣举人的14间房屋居住,并在陈家花园私塾馆就读。就是在这里,周总理度过了四年的童年生活。在简陋的私塾里,他学习十分用功刻苦,因为教私塾的老师是个落榜秀才,一心准备重考,每次上课马马虎虎。于是,周总理便自己捧起古典名著来读。由此可见,童年时期的周恩来对知识的需求真是到如饥似渴的地步。周恩来读书很用功,他书房的煤油灯灭了又亮,亮了又灭……就是在这简陋的有着印痕的书桌上,他抒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周恩来每天总是早早起来在梅树下诵读、背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见,他的意志多么顽强啊!家庭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周恩来最终走向了成功。

我崇敬的看着这株梅树……那时的周恩来和我差不多大吧,但生活清苦的他,一定比我刻苦、勤奋,也一定比我要坚强、成熟,否则十来岁的他怎么就会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呢?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该回去了。我站直身子,再次抬头仰望那散发幽香的梅花,我郑重地挥挥手,转身离去时回望周恩来故居处的大门,正沐浴着春日灿烂的阳光。

观王毅书法作品有感 篇10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国人的文化视域中想来是不陌生的。但是,在世界艺术的范畴中,这朵奇葩确实是生面别开。就书法艺术的现实考量而言,是从泛艺术的角度着眼,抑或是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中挖掘,这种向度的选择是很纠结的问题。对书法发度维度和向度的把握,可能是引领其面向未来的前提和条件。

当代艺术发展的强劲态势表现为一派繁荣的气象,这不仅是现实的景状,也是主流的呼声,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文化艺术方面折射出的场效。书法艺术概莫能外,也是在这个体系下展开的。当代,书法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其独特性,迥异于其发韧、流便过程的状态。书法家以艺术家的独立身份出现,书法更多是以线性的视觉倾向为指归,其文化的脉络被消解和重构。即使一些书法家在创作中重拾了“文化记忆”,但这种有目的的碎片似的综合,往往大失书法的本意。书法艺术渐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场,而片面追求艺术的新,其价值何在,很难说得清楚。这种前瞻,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书法家是应该思考的。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可以明确的是书法艺术当代性的体现,要在视觉艺术和文化内涵双重场域中展开。出于上述的思考,王毅在辽沈中青年书法家中,是我关注较多的一位,因此对他的艺术面貌和特点也大体了解。艺术是在交流和互动中生发的,在和他谈论书法时,有一种直觉,就是他更注重书法文化内涵的表达,这可能也是他给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所在。

他创作的作品有洋洋千言的长卷,亦有通篇数百字的条屏,内容涵盖了儒、释、道的思想精要。王岳川说:“在21世纪的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书法家,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功底,中国文化的精神寄托。”王毅的艺术实践,很显然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也正在于此。事实上,只有把握了书法文化诉求的方向,才能在道的层面上去谈书。

王毅的书法创作,坚守了书法艺术语言本体的“本”和“原”。所以,他能很好地把握和理解传统,在“技”的层面上,潜心精研,取法高古。“书贵有古意”,对传统的继承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源、创新之本。他的书法创作,真、行、草、隶、篆诸体均有所涉猎,以真、草为规模,旁及隶、行,可谓致力有专精,博采兼众长。

项穆《书法雅言》中道:“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欲书必舒散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称神。”王毅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寻求神化的书写境界。这在他的草书创作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其用笔遒丽劲健,提按腾挪跳跃,使转盘曲逶迤,线条飘逸飞动。但他的草书创作更多表现出的是“守拙归田园”的意境。草书在“拙”字上着眼,是他视觉物化的“本心”表现。拙而生力,如开弓之弩,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这种颇具韧性的力度表现,让人联想到东坡的诗句“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王毅的书法创作,更追求“心性”和“禅意”的言表,这在他的楷书创作中有很好的体现。王羲之《书论》云:“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可见楷书是以静中见动,有合老僧坐禅之道,外象安如泰山,内修思越千言。王毅的楷书既不同于六朝碑版,又不同于隋唐写经,他是以唐碑为根基,取“欧体”结字之险绝、“颜体”用笔之遒劲,兼乎二者,于庙堂气中蕴清隽之态。

现下,王毅在他创作中倾心于对北朝摩崖书法的研习,摩崖作品的朴茂高古、正大严整成为他新的书法审美追求。北朝摩崖刻石在文化上融合了释与道的思想精髓,亦反映出书法流变的时代印痕,法兼众妙,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原创性。王毅从中深刻体悟到书法艺术,在取法用宏中表现书法家原创精神的重要性。他通篇地临习《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量寿经》等经典,感悟良多,受益匪浅。当然,对北朝摩崖的追摹只是王毅书学道路上的关节之一,未来仍要以“渺沧海之一粟”的精神不断进击,方能有大作为,成大境界。

书法家就其实际的文化意义而言,与国学家应该是“同形同性”的,这决定着书法艺术的未来走向。这样的境界和理想,是真正书法家的必由之思,可以看得出王毅有着这样的前瞻性思维。正是如此,他的书法艺术之路可能更为艰辛,诚如屈子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更何况,王毅身为师者,亦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担当和责任,何止是要有“上下求索”之为,更要师诸本心,传诸本心。如能有此作为,他的艺术也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途和景致。

(作者单位:沈阳书画院)

责任编辑:宋建华

读《情归周恩来》有感 篇11

姓名董重阳班级12道桥隧学号20120711136

“他是妻子心中温情的丈夫,他是人民眼里贴心的总理,他是朋友身边率真的知己,他是国家利益的忠诚卫士,他是民族文化的完美化身。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付出爱最多也是得到爱最多的人,在他的身后人们还在深情地凝望他。”《情归周恩来》这本书用这样几句话概述了他在人民心中的印象,也恰恰说到了我的心坎,看到这几句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温暖,有感动,有辛酸,有沉重,我觉得我不得不把这本书看完。

为了能够更细致的了解周恩来,我还特地去观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厂用珍藏的有关周恩来以及邓颖超目前尚未公开过的影像资料制作的纪录片《情归周恩来》。

看完电影和书籍之后,发现周总理实在是可以令人发自内心里就会敬佩的人

《情归周恩来》这本书以周总理的工作为主线,以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感情作为副线展开。书中穿插了许多周恩来总理当年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更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和怀念意义,使书稿内容更为丰富。周恩来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周恩来总理早年间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不久他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中国共产党每一个关键时刻,周恩来都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维护党的利益。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不仅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还在1954年提出了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并保护了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周恩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为之动容。

少年时,他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苦读。

青年时,他为寻求真理而远渡重洋,虽历经坎坷依然意气风发。他说:“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炼人的。”

面对剧烈动荡的革命年代,他没有留意自己的得失,他说:“我们在死难的烈士面前,不要流泪悲伤,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走出陕北窑洞。在西安,在武汉,在重庆纵横捭阖,在一张张诡异莫测的谈判桌前为民族大义而据理力争,在每一个需要大智慧与勇气的地方为中国的前途不懈努力。

在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的土地上,和平并没有立刻到来之际,他毅然返回陕北辗转于枪林弹雨中。在新中国的地平线上,虽然百废待兴,但他鼓舞大家“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最让我敬佩他的是他独具魅力的人格,他荣辱不惊的处世方式,他真诚、平实、和坚韧的性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人格魅力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

义革命人生观的完美结合。

通过看了《情归周恩来》,我们更加了解人民为什么从总理去世到今天,还能这么想着周恩来总理,这就是周恩来的思想品德,人格的魅力,感召了我们一代一代人,去为我们的祖国建设,那么我告诉你们,我们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我们在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从邓颖超去世到现在,我们是不断地宣传他们的思想品德去教育我们还有下一代接班人。

“哲人日益远,典型在夙夕”,朝朝暮暮,音容长存。周总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周恩来精神永远根植在中国人民心中。

参考书目:

观看《周恩来四个昼夜》有感 篇12

扎佐二小黄再仙

昨天,我校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由于时间较紧,当时只是有个大致的了解,回到家中,我又急忙打开电脑,立马收索这部电影进行观看,我一看就是两遍,这次算是踏实了许多,电影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这段史实没有大事件,没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然而,创作者们深入到伯延,实地了解到周总理在伯延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到老百姓对总理的深厚感情,油然激起了创作的灵感和热情。于是捕捉到影片的思想之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导演和演员把握住周总理坚定、沉稳、睿智、谦和的气质与博大、悲悯的胸怀,准确挖掘其精神特质。一场冲毁白薯秧的暴雨后,周总理一人坐在房门口,那沉思的神态,深邃的目光,把总理面对人民疾苦时的沉重、焦虑又愧疚的内心展露得淋漓尽致。

影片重复出现深夜总理在伏案研究材料、书写报告的静态画面——此时无声胜有声——凸现出他忧国忧民,不辞辛劳,肩担历史重负的精神力量。一位亲民为民,共产党领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周恩来在伯延的四个昼夜涵盖了他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一生。伯延人民送别周总理的热烈场面将影片推向高潮,一双双手紧紧地握别,一张张满含热泪的脸„„人民和总理间亲厚的情谊在这里凸显了真善美的情思。影片结尾定格出周总理双目凝视、深思的神态。以警语式的画面告诫人们,告诫干部:中国共产党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永远要为人民执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历史的记忆映照现实,传递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我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影片还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深受教育,也使我们深受感动。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观亚运会女排决赛有感 篇13

比赛开始了,前两局(jú)中国队表现平平,以22∶25和21∶25连丢两局。我的心里不禁(jīn)暗暗为中国女排担忧(dān yōu)。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中国队越战越勇,以25∶10的大比分拿下第三局,接着,又以25∶17顺利拿下第四局。整个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观众为中国队加油的声音响彻(chè)云霄(xiāo)。

决定胜负(shènɡ fù)的第五局开始了。这一局15分定胜负,韩国队一直以几分的优势(yōu shì)领先,这让我的心又为中国队揪紧了。到了赛点,中国队仍以12∶14落后于韩国队。这时,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依靠周苏红的扣球、发球和王一梅、马蕴(yùn)文的拦网(lán wǎnɡ),中国队力挽(wǎn)狂澜(lán),拿到了至关重要的3分,以15∶14领先于韩国队。但韩国队依然在奋力拼搏(pīn bó)。“好球!”随着李娟4号位扣球落地,中国队最终以16∶14拿下了这场比赛。

上一篇: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介绍下一篇:贝尔梅尔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