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口语大赛(精选10篇)
双语口语大赛总结
为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全校学生做民族团结好学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比赛于2018年3月29日圆满结束。现将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前期准备阶段
1、赛前准备
为了使本次大赛圆满成功,我们使用会议室(有多媒体)作为大赛赛场,并做好了比赛的各项准备。
2、人员安排
根据比赛的需要,我校挑选了5名教师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根据本次比赛具体要求,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让符合条件的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这次活动,本次大赛安排专人负责组织落实,切实保证比赛效果。
二、比赛开展阶段
本次大赛按照指定的统一程序进行。程序如下:(1)自我介绍:用国家通用语言介绍,时长30秒。(2)主题演讲:选手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双语用国家通用语言。时长1分30秒。
(3)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时长2分钟。此次比赛展示了学生优秀的双语口语能力,显示出了学校双语教育教学的良好成果。
三、后期工作
根据选手的最终得分,我们按名次分别评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四、活动不足
比赛时,有的选手没有用心准备,在演讲时汉语发音不准,有变调现象。
五、改进方向
精心策划,及时行动。对于比赛的开展要认真而细心的做好活动策划和准备工作,同时就比赛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指示精神, 提高自治区财政扶持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自治区依托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教育学院、新疆幼儿师范学校, 分批实施“自治区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培训计划”。自治区教育厅提出的培训目标是:通过一年全脱产系统培训, 提升临聘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 提高参训学员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使其具备学前双语教育的能力。
通过对已经结束培训重返工作岗位的学员和目前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前双语教师学员 (下称学员) 调查表明, 他们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仍然欠缺, 难以用汉语进行正常表达与交际, 汉语口语考试对相当一部分学员来说是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这已经成为制约学员实现汉语授课和专业发展的瓶颈。汉语口语课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员汉语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任务, 如何通过汉语口语课的教学, 在短期内通过强化口语教学提高学员汉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已经成为目前学前双语教师培训中汉语口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选择在新疆师范大学接受培训的一批学员 (共100名) 为研究对象, 通过访谈、观察, 了解学员汉语口语学习的状况, 分析影响因素, 提出提升口语教学效果的有效建议, 以期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借鉴。
一、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培训时间短, 目标要求高, 学习任务重。
在一年的培训中 (教学活动仅为36周左右) , 学员要学习《汉语精读》、《模拟课堂训练》、《音乐》、《美术》等多种课程。待培训期满, 学员需参加教育厅组织的汉语授课能力考核和培训院校组织的其它考核, MHK成绩一般要达到三级乙等以上水平, 这是比较困难的。
2. 缺乏学习汉语口语的动力, 学习观念不正确。
部分学员认为回原单位工作后说汉语的机会少, 日常生活中基本不用汉语交流, 学汉语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不重要, 来参加培训仅仅是为了能够通过考核, 完成单位委派的任务, 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员的学习观念急需转变。
3. 汉语基础普遍较差, 学习干扰因素较多。
学员大多来自南北疆七地州偏远乡村幼儿园,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使用母语, 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基本不具备。学员年龄普遍在25~35岁, 已经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 学习相对吃力。加之培训期间学习任务繁重, 有些学员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畏难情绪, 导致丧失信心, 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 放弃学习。同时学员多为女性, 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 会因家人的牵绊而影响学习;又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常常为应对各种社会关系而干扰学习。
4. 缺乏专门性的汉语口语教材。
在“培训使用的汉语口语教材的满意情况”的调查中, 选择满意的占40.5%, 选择“基本满意”的占36.33%, 选择“不满意”的占21.2%。这说明我们的教材存在一些问题, 不太适合学员的实际情况。目前, 全自治区还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的统一教材, 更没有适合一年制的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的教材。新疆师范大学使用的口语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程》新疆版。“该教材主要是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 新疆版的《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程》虽然作了一些修改, 但还是存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说的兴趣。”因此, 双语培训专用教材的问题应该尽快解决。
二、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口语教学的对策
1.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要使学员正确认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在“学习汉语的目的”的调查中, 75%的学员选择“为了更好的和人交流”;63%的学员选择“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11%的学员选择“为拿到结业证”。从中不难看出, 有些学员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局限、不能持久的。因此, 我们要想办法让学员认识到汉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员产生自觉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强烈欲望。其次是要引导学员合理利用语言环境。汉语口语水平要真正提高, 依赖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课外还须下大功夫。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时使用语言情况”的调查中, 选择“使用汉语”的学员仅占15%;在“观看汉语电视频道、收听汉语广播情况”的调查中, 选择“看汉语频道、听汉语广播”的占57%。这说明, 学员在家或者在学校交流主要还是使用母语, 接触汉语只是在课堂上, 而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时间又非常有限。
所以, 我们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汉语环境, 促使学员有机会尽可能多的使用汉语交流。比如, 要求学员坚持课外训练, 在课余生活中大胆练讲普通话;组织形式多样的汉语活动, 如“教唱汉语歌曲, 用汉语做游戏, 讲汉语故事, 开展各种汉语竞赛活动等”, 给学员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
2.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增强学员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员学习的压力很大, 一方面是由于学员认识到了学习汉语的紧迫性;另一方面来自工作单位。很多单位都对受训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 甚至培训成绩决定着返回后能否上岗。因此学员思想负担重, 想学好汉语, 又担心达不到要求, 产生紧张和畏难情绪。我们应该让学员明白, 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日积月累, 只要勤奋努力, 在一学年中提高MHK两个等级是能够做到的。我们要引导学员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促使学员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目标明确的优势, 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口语课堂以学员为主, 结合普通话测试多练习、多实践。
目前的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学生听、老师讲, 灌输式的教学, 没有互动, 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言实践。吕叔湘先生认为“讲解和练习都是为了教好学好语文, 很难分主次, 如果要追问两者的关系, 恐怕只能是讲为练服务, 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因此, 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 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 侧重讲解重点难点, 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 尽量让学生多开口。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普通话测试题型进行训练。普通话测试第一部分是“读单字、词”, 它要求发音准确, 吐字清楚, 每个字词的声韵调准确无误。进行这项练习, 可以减少母语发音的影响, 减少语音偏误。普通话测试和MHK考试都包含“短文朗读”和“话题表达”内容。我们可以下载普通话考试朗读录音, 给学员播放, 让学员跟读。指导学员“利用复读机、录音机等工具跟读录音材料并录下自己的朗读声音, 不断反思, 找出问题”, 纠正自己的读音。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实用性强的话题表达题目让学员进行大量练习。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改善教学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 “将多媒体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引入教学, 更重要的是把不可见的课程内容变成了可见的, 静态的变成了动态的, 枯燥的变成了有趣的, 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能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口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5. 将口语测试、MHK考试与口语课程考试相结合。
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结业时必须通过MHK三级乙等和结业考试中的口语测试。MHK每一级别都包含口试。虽然不能仅仅以这两种测试作为标准和目标, 但教学中必须穿插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在“是否参加过MHK口语考试”的调查中看出, 84%的学员从未参加过MHK口语考试。学员培训中第一次参加考试非常紧张, 对“人机对话”形式考察口语了解不详细, 出现很多问题:如耳机、话筒调整不好, 输入准考证号不正确, 甚至忘记将考试的文件打包保存, 规定时间内不能朗读完规定内容, 朗读完了却记不住文章内容等等。我们除了要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人机对话”, 避免由于技术性的不适应造成考试失分, 还要针对MHK口语测试题型进行大量练习。
在“学习汉语口语是否需要考试”的调查中, 85%的学员认为“通过考试可以测出学生的水平、有了考试才能更努力学习”。因此, 在培训中, 每个学期除了期中、期末考试, 平时也要定期对学员的口语能力进行测评, 采用人机测试结合人人测试, 更多地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指导教师教学。对试卷和口试录音进行分析, 并向学员反馈测试结果, 提出学习建议, 可以使学员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主攻方向。
6. 制定教学大纲, 编写高质量教材。
当前新疆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汉语口语教学缺乏专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使教学无所依据, 脱离实际。为了培养出能为新疆的双语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学前双语师资培训意义重大。因此, 自治区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 加大投入, 加强研究, 编写出具有新疆本土特色、符合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实际情况的高质量的口语教材。“如果不及早考虑解决双语培训专用教材的问题, 积重难返, 势必会影响双语培训的质量。”
“教材的编制或选择时, 应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收录部分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相关的日常对话, 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同时还要收录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口语表达, 设计出话题新颖、丰富有趣、能引起学习兴趣的课下练习等。
三、结语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学生 原因 方法探析 英语口语大赛
一、引言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以其专业的实用性及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特性而迅速发展。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对现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本次大赛的目的也是在于对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一个检验,但是在对其成功举办进行肯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多地去考虑本次大赛所呈现出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大赛举办的意义更加明显,也就是通过问题提高口语与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二、本次大赛所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薄弱,词汇积累欠缺
没有单词积累就讲不出英语。我们都清楚,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普通高中,分数都偏低。随着同龄青年进入高校求学的比例不断升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分数线也随之下移。因此,高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和英语水平一般偏低。让没有英语基础的学生说英语,他只会说“Sorry, I don’t know.”再加上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在心理及态度上缺乏正确认识。即使有些基础的学生也是心理压力较大,怕自己因犯错误被同学嘲笑,因此上课宁愿一言不发,只是单纯听讲。
(二)对于英语国家文化了解的欠缺
英语对我们来说是第二外语,较之我们的汉语相差甚远。学生起初由于新鲜感对说英语有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增多,难度加大,语法习惯跟汉语不同,加上文化内涵也有差异,这就让学生颇为头痛,错误层出不穷,多数学生学一半就怕了。单词记了忘,忘了又记,最终还是没能跟英语交上朋友,甚至有的学生说到英语头就大。这样无形中对英语就有了恐惧心理。
(四)英语教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我国高职类院校的英语课程体系一直是以精读为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级别考试成绩为目的,这就造成教学过程中老师过于强调语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听说等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提高高職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法探析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不仅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所谓动机是指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
(二)口语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
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情感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积极情感对学生的记忆与思维具有明显的激发作用,同样,对学习效率也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时,学习劲头、语言表达能力都明显提高;学习情绪低落时,学习劲头不高,记忆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下降。尤其是英语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投入积极情感,对英语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常伴有畏难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口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富有热情,多采用鼓励式教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其信心。同时,教师还要把握好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放松、放开。此外,教师也可采用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热情与兴趣。
(三) 适当选择情景话题
口语练习选择话题是关键好的话题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跃跃欲试,甚至不吐不快 不好的话题会使学生无话可说,兴趣索然 所以,老师在组织口语练习之前要精心设计话题 在设计话题时,一是要结合教材的内容,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另搞一套;二是考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和熟悉程度 如果一个话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亲身感受,他们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言之有物,并且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反之,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根本没有生活基础和亲身感受,又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那么他们就无话可说,这样就必然兴味索然 这样的话题的练习效果肯定很差。
虽然现在的公共英语教材都比较重视口语练习环节的设计,每一单元都配有口语练习的题目,但是书本上给出的话题不见得都适合自己的学生 在设计话题时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要认真设想一下这个话题是否适合学生,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基础和感受,有没有这方面的文化知识,对这个话题是否感兴趣,有没有进行表达的强烈欲望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另换一个话题 另外,教师还要预先估计一下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生词或难题 为了减少学生过多查生词的负担,老师可以提前给出可能涉及的相关词语和句型,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发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上 设计话题还要注意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交替 轮番运用 在使用论述性题目时,老师可以酌情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启发和诱导,教给他们如何分析话题,展开话题和理清思路。最后,教师在设计话题时一定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不等的几个话题供他们自由选择 这样才能做到人人都有话说,人人都有发言机会,人人都能取得进步。
四、结语
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号召。高职高专的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教师应遵循口语训练的基本原则,采用灵活务实的教学途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魏正珠.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1)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激发我校少年儿童学习双语的热情,展示双语教育成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决定举办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少儿双语口语大赛。
一、活动主题
大赛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坚持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以“学好双语,成就梦想”为大赛口号,以培育新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学校和家庭为切入点辐射全社会,引导各族少年儿童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思想基础。
二、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科室:教务处,德育处负责大赛的组织,研究决定大赛重大事项。
主要负责人: 张玉(副校长)
吐尼沙古丽〃吾甫(教务主任)曹贺梅(教务主任)王红梅(德育处主任)成员:
古丽菲亚(双语汉语文组组长)王琴(汉族语文组组长)于文君(教务员)阿迪力江(教务员)魏巍(教务员)
买哈巴(大队总辅导员)
三、活动步骤
活动时间安排如下:
(一)参赛报名:5月11日—5月14日;
(二)比赛时间:5月15日。
四、比赛规则
(一)分组
本次大赛分两个组:小学1—3年级组、小学4—6年级组。各组按照语言环境将参赛选手分为双语组(含民考民)、民考汉组、母语为汉语组三个组。
(二)评委
张玉(副校长)
吐尼沙古丽〃吾甫(教主任)曹贺梅(教务主任)王红梅(德育处主任)
古丽菲亚(双语汉语文组组长)王琴(汉族语文组组长)买哈巴(大队总辅导员)积分:阿迪力江(教务员)徐婉璐(教务员)
五、比赛方式:先以年级为单位组织A.B组的比赛,各班级选拔出1名同学参加我校初赛,最后选出6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复赛。
六、比赛地点
(1)初赛在我校多媒体教室进行。
(2)进入复赛的选手将代表我校前往县教育局进行比赛
七、初赛、复赛程序
(1)用国家通用语言(汉族选手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自我介绍:时长30秒之内。
(2)综合问答:用国家通用语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回答主观题,考查选手在时事政治、历史文化、新疆区情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储备能力。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2分30秒以内。
(3)主题演讲: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新疆精神”等为主题,自备演讲稿进行演讲,其中,双语组用国家通用语言,民考汉组和母语为汉语组用少数民族语言。时长1分30秒以内。
2(4)才艺展示:需体现双语内容,语言类节目中,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应用比例大体相当,非语言类节目需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介绍节目内容。时长2分以内。
(七)评分办法
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语言面貌、表现力、语言组织能力、回答正确与否、舞台形象、才艺水平等方面对选手进行现场评分。对原创作品适当倾斜。
八、奖项设置。
我校将AB两个组分别设置双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B组双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民考汉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母语为汉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获一等奖的学生的指导老师将给予优秀指导老师奖,在绩效考核时进行加分。学生获得县级荣誉,指导老师也将在绩效考核时进行加分。(指导老师不限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交流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满腹经纶的人,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会给工作带来及大的不便,因此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教育中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处在偏远农区中小学的农牧区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更是燃眉之急,重中之重。在新课程改革的藏语文教科书中也增设了口语交际的内容,这对更好的培养农牧区中小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会感到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怎样解决“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这个难题呢?现就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本人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灵活选择教学形式,努力增强双语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上好口语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首为重要的。尤其我校所处农牧区,在实际教学中,相当部分同学课堂上、课堂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课堂上胆子较小,不敢说,甚至不想说,生怕说不好,遭同学们笑,同时存在混合藏汉语来交流等。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更谈不上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思想上,要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绝不是单纯的讲解说教,更不是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这样只会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的枯燥。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入口,多给他们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著名的演讲词、著名电视栏目的节目等等,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编故事、讲
述见闻、介绍、解说、辩论、演课本剧等形式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提高口语交际水平。通过多次摸索,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引导,努力选择贴进学生的生活感兴趣的话题,营造出一种口语交际的氛围,灵活选择一些形式组织教学,学生有自我表现以及交际的欲望都得到了提高。
二、挖掘口语交际的源泉——留心观察生活
其实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为了生活而服务。作为教师要留心观察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素材。比如,有一次,学校让我们班级去除校园的杂草。当我带领同学们去劳动时,我看见了孩子们都在仔细的观赏小草,好象有一点舍不得,这个时候我动了一下脑筋,我说:同学们,我们将要把这些杂草很快的除掉,如果你们要是不愿意的话,在除草之前,我们开一个简单的口语表达劳动会,向小草诉说一下你的心愿和你的心声。这样,同学们都向小草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有的表达对小草的歉意,有的表达对小草的同情等。看来这样的一个小的劳动也能锻炼了同学的表达能力。学生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事物,老师要做一个有心的人,随时捕捉时机,拓宽学生的口语交际空间。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比如,在每过一个传统节日的时候,比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中秋节等,利用这样的节日,开一个小型的口语表达现场会。来诉说自己的心声,孩子们还是很愿意参加进来的,既诉说了对亲人的祝愿,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无拘无束,真实表达
在口语表达当中,学生说得好不好,只要学生想说、感说、会说、善说,并能注意文明礼貌,我们就一定要从积极的角度去加以肯定。即使说得不好的学生,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这必然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对交流失去信心。而对于有创新行为的学生,我们更要给予肯定赞赏。有很多同学表现的并不是很好,但是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比如孩子在说话时候可能声音很小,老师和同学根本都听不见。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给一个善意的谎言,你说的很好,内容也很精彩,如果你能声音再大些,那你表现的就更好了。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和内容根本不是一个路子,这个时候也不要给孩子一些批评,还是让孩子自由的表达,让孩子有成功感,还要说一句,你很棒,再重新的说一下这次口语的内容,你要是说这次的口语表达内容,还会更好的。
四、点面结合,人人参与
“人人参与”是提高每个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而乐于参与本身就是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人人参与”包括参与活动、参与倾听、参与表达、参与交流。要做到“人人参与”,就必须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形式。“点”主要起示范、启发、引导作用,“面”则是给每一个同学创造参与机会。要将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性活动结合起来。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说,并且要求不能用藏汉混合语。尽量要用标准的藏语或普通话。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双语表达能力。
五、注意总结,重视评价
口语交际课在一个环节结束时,一般要做简单小结或评价;整节课快要结束时,一般要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口语交际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目的是提高对所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认识,反思自己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表现,明确一些注意事项。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EXPO-Focus on the future life As we all know, about half a month later, the world EXPO will be held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modern city—shanghai.On the exhibition, many advanced technologies will be showed.I think the most exciting thing will be the robots.Some experts told the journalists that during the EXPO a lot of robots will be demonstrated to the public, some of which can tell you the exact location where you want to go, and this small facility can identify 15 languages.People must be surprised at them, I think.You know what?(This a native sentence)Some scientists predict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robots will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daily life.Can you imagine how wonderful life will be if you have a very intelligent robot in your daily life? Indeed(As a matter of fact, The truth is), it’s really hard to imagine.I suppose some of you must have seen the famous film < I Robot>, I think the robots in the near future will be just like those in the film.To some degree(in some sense), we can say that robots can liberate us from the dull work, like doing
housework.You do no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ir working efficiency, and you do not need to worry if the robots will be tired.Robots are not afraid of doing such things repeatedly.In the future, there won’t be any workers working on the street.That is to say, hopefully, robots can do jobs such as sweeping the streets, removing the dustbins instead of workers, so that we can save more hands to do other things.In conclusion, the World-expo will bring us an eye feast, an encyclopedia of advanced technolgies, which will consequently convenience our life in a tremendous way.Trust me, robots are not merely our dreams or fantasies, they will create a totally different miracle.Thank you, the World-expo, and thank those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That’s all!Thank you.(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一、大赛简介及题型分析
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 高教社自2004 年开始举办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2011 年该比赛被纳入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 成为教育部联合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内的多部门组织的一项全国性赛事, 也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职组唯一的语言类赛项, 得到全国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高度重视。
大赛分为各地区的省赛和全国决赛。大赛口号为“我学、我说、我成功 ( I Learn, I Speak, I Succeed) ”, 重点考查参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职场交际的综合能力。大赛包括职场描述 ( Career-oriented Presentation) 、情景交流 ( Situational Interaction和即席辩论 ( Debate) 三个比赛环节。第一项要求参赛选手能够对职场中典型的图片或统计数据图表进行3 分钟的口头描述分析, 并概括出图表中反映出的现象和问题; 第二项要求选手抽取任意一个例如产品介绍、企业介绍或日程安排的题目, 然后能够针对具体问题与外教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最后的现场辩论主要围绕社会热点和与大学生学习就业相关的辩题, 要求选手作为正、反方分别对各自命题进行1 分钟陈述, 随后双方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3 分钟的反驳辩论, 本环节重点考查参赛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一项题型要求选手描述柱形图、线形图、饼状图等图型, 要求学生能使用恰当的词汇, 如上升 ( rise, increase, go up) , 下降 ( fall, decrease, decline, go down) 等, 并能够使用多种功能句型进行比较、组成、排序和趋势变化描述。第二项要求参赛选手能够迅速读懂各类书面英语广告语, 还要具备临场应变能力, 应对与外籍考官的交流。最后的即席辩论在一分钟内要阐明观点, 并进行简单有力的论证; 自由辩论阶段可采用例证、引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进行论证。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驳斥对方, 本部分赛题是考查选手的英语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是对选手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二、高职英语口语现状
1. 学生方面
众所周知, 高职学生基础薄弱, 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口语表达能力不高。在多年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大多数不敢开口, 发音不准, 语音语调不正确。一部分学生只能勉强读出完整句子, 绝大多数学生只掌握一点儿常用交际用语, 如简单的打招呼、问路、自我介绍等, 不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 口语交际能力较低。
2. 教师方面
高职学生缺少英语口语的学习氛围。首先, 大多数教师本身没有出过国, 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有限, 口语教学受到一定制约。其次, 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参加高等英语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的A、B级考试, 因过多强调单词、语法、阅读等方面的教学, 而忽略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未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练习机会。最后, 对于部分意识到口语教学重要性的教师,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他们在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简单的讲授手段, 缺乏有效的互动,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很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大赛指导下的高职口语教学策略和实施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通过比赛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也看到了学生的不足, 他们在比赛中多是被动应答, 不擅长积极交流, 表达方式单一, 甚至部分学生的发音都有问题。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至少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改变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综合口语大赛的试题, 可以看出大赛突出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然而, 目前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 教师必须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下自主学习英语, 提高能力。最后对于那些在公众面前发言紧张的学生, 教师应该多鼓励表扬学生, 在课堂内外对学生取得的进步适当肯定, 使学生逐步形成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充分发挥积极性,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2. 打好基础, 注重对学生英语语音的培养
众所周知, 语音是英语学习者的门面。语音语调的不准确影响了高职学生课内外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不仅有利于思想的顺利表达, 也有助于在对话中对对方话语的理解。学好语音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提高。
高职院校可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设短期的英语语音课, 系统教授英语的音标和读音规则等相关知识,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纠正, 为学生把好发音关, 也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也可将语音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在每节课前抽出10 分钟时间来讲授音标和练习单词拼读, 教师可将语音教学与听力、朗读相结合, 这样就能使枯燥无味的语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经过几次课就可以逐步改善学生的发音状况, 同时学好音标等语音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的单词记忆。
3. 转变高职英语的教学理念, 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
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在有限的英语课时内加大听说训练的比例, 只有增加足够量读和听的输入, 才能有学生的顺利口语输出。首先, 教师要重视听力课程, 听力课上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完成题目, 还要达到能够逐句重复和大意复述, 因为听力输入的积累是口语表达输出的基础和前提。其次, 不仅教师要在课堂上说英语, 还要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多用英语, 可采用演讲法、复述法、话题展开法等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可在每节课前安排2—3 名学生轮流到前面进行教师规定主题的2 分钟演讲,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口语技能得到提升, 也能克服公开发言的胆怯和恐惧心理,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或者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后, 教师将课文中重点单词和短语列在黑板上, 然后要求学生以此依据来复述课文, 这样不仅复习了重点的语言点, 也使学生的口语得到很好锻炼。另外, 课堂上每进入一个新单元时, 教师可针对新话题进行口语练习。设计几个具体的相关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作最后总结, 这些做法都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
4.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氛围
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 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和英语实践练习机会, 可以弥补英语课时有限而造成的缺少英语实践演练机会的缺陷。在校园内定期开展英语学习月、英语角、英语文化讲座、观看英文原声电影、英文歌曲大赛、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 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5. 改革学习水平评价方式, 增设口语测试
改变以往的平时成绩加期末笔试成绩的学习评价方式, 将口语测试加入到学习评价方式中,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重视口语技能的提升, 体现了高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目标。口语测试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在学期末进行由主考教师监控, 包括朗读、短文复述、口头问答在内的3 分钟口试, 测试学生的口语水平, 也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口语练习时间, 并记录学生的成绩。
英语比赛是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口语大赛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我们不仅要看到在每次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利用比赛成绩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还要对比赛反映出的英语教学与学习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加深研究, 促进英语教学模式和内容的进一步改革。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分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口语大赛的题型和考查内容入手, 探讨高职英语口语现状, 提出大赛指导下的高职口语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法, 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方法, 提出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全国高职,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高天.“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试题及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 2012, (10) :123-124.
[3]康霞.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长效辅导方案探析与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 2015, (2) :6-8.
[4]吴晓娟.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析——以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为视角[J].新西部:理论版, 2015, (1) :132.
[5]杨慧, 王悦.基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培养实用型口语人才的英语教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43-44.
【关键词】英语口语大赛 高职学生 口语表达能力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相对较高,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与此同时,也要正视高职院校学生的缺点和不足,那就是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就英语课而言,高职生普遍存在基础性单词不认识、语法不理解、英语说不出口等问题。为此,国家教育部等部门为提高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面向全国各大高职院校举办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一、英语口语大赛概述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以下简称口语大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推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类的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赛内容突出实用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产生积极而强烈的反响的比赛。比赛分“英语专业”组和“非英语专业”组两个组别。共有地区复赛、半决赛、决赛三个环节。竞赛内容包括“现场描述”“情景交流”“PK辩论”三个部分;另外,半决赛竞赛内容除包括“现场描述”和“情景交流”外,另设“职场考验”环节。
英语口语大赛不仅要求参赛者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敏锐的听力以及快速的临场反应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这为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二、英语口语大赛参赛者问题分析
1.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参赛者虽然经过层层选拔,但仍然存在英语口语表达不够流畅、用词不够准确、语句不够通顺等情况。高职学生普遍对英语口语重视程度不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是通过期末考试或通过英语三级考试。他们更注重的是“写”的能力,不擅长口语表达,有些学生甚至连简单的口语对话都无法完成。另外,英语教师对于学生口语的训练不足。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注重对课文、单词的讲解和对英语语法的训练,而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则只通过读课文、读单词等形式。这对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
2.公众表达自信心不足。参赛者大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紧张、胆怯、口齿不清等情况。高职学生由于长期缺乏口语锻炼,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说英语时自信心不足,出现害羞、胆怯等情况。有些甚至不敢和同学们有目光接触。因此越是害羞,就越是避免在公众场合表达的机会,从而阻碍了自信心的建立。
3.视野不够开阔。参赛者在提问环节中普遍表现出知识面较为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对当下的社会现象不太关注和了解,对于某些热点问题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等情况。部分高职学生除课堂上接受的知识外,并无其他知识来源,因此无法增加和及时更新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另外,信息时代的人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信息,但其实能够真正被全面接收的却不多。这就导致人们更容易关注瞬时信息,而对事件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却不够。这种现象在高职学生中也大量存在。
三、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为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在英语教学中应做出适当调整。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口语训练,增强表达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课文+语法+练习的教学模式,多培养学生读和说的能力。通过听原声录音、教师讲解以及做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在课堂中开设口语情景教学模块,通过如医院、银行、商店等不同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口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如慕课、微课以及手机客户端等模式,在课下锻炼学生的口语;加强语法和词汇教学,使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能够做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2.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公众自信心。英语口语的训练不能仅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还要利用课外的英语活动来增加学生们锻炼口语的机会。教师们应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例如定期或不定期开设不同主题的英语交流活动,如节日、电影、游戏等主题的交流会;开展英语读书会,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丰富自己的知识,交流读书的心得;开展英语辩论赛、原声电影赏析等活动。另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适时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融入文化教学,开拓学生视野。作为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教师应在课堂中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等加以介绍和讲解,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对当下的热点话题、社会现象等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以拓展学生们的思路,加深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锻炼其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口语大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口语水平起着促进和完善的作用。教师们应当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闵阅.十年口语大赛创造辉煌舞台;时代语言英才成就职业梦想——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在这个爽朗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张崾先镇学校首届中小学英语 口语、听力大赛。
女: 英语是一门美丽的语言,用英语我们可以周游世界。
男:有了英语,我们可以认识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球那端的人,他 们是怎么样的,他们在想什么,讨论什么? 女:有了英语,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异国的友人们,他们在做
什么,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男:感谢辛勤耕耘在英语讲坛上的老师,是你们教会了我们与与世界
交流的方式。
女:感谢奉献在大山深处的英语老师,是你们让山区的孩子透过大山,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合:在这里,我们代表大山深处的莘莘学子,向你们诚挚的道一声“谢
谢”,你们辛苦了!
男:接下来介绍一下今天活动邀请的评委老师,他们是: 女:张晓琴老师,郭慧老师。男:党云瑞老师,白瑞霞老师。女:訾进艳老师,訾 燚老师。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谢谢!女:接下来我们进入比赛环节,首先上场面的是来自()组()
年级的选手(),同学,()组的选手()同学做准备,大家掌声欢迎。
男:()组的()同学的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
分,最终平均得分()分,有请()组的()同学上场。
(核分、宣布比赛结果、颁奖)女:每一次的结束意味着下次的开始。男:每一次的成功预示着下次更优秀。女:今天的比赛,我们收获不小。男:今天的比赛,我们看到了不足。
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厚。男: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的英语成绩更突出。
女: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承办本次活动的老师、出席的评委、学校的领导以及积极参与的选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合:谢谢你们
各位同学: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高密校区经研究决定,拟于2012年10-11月举行第一届高密校区英语口语大赛。具体安排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内容与形式
比赛分为初赛与复赛。初赛:规定命题演讲
复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才艺展示,问题回答
(详见比赛章程)
二、奖项设置
决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颁发证书并设置奖品。同时,所有复赛参赛选手可获得比赛全程录制光盘一份。
三、报名条件
高密校区各年级各专业同学。
四、报名时间与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11月1日。
报名方式:请到辅导员处填写报名表
五、比赛时间、地点将在报名结束后三天内公布。
高密校区第一届英语口语大赛 比赛章程
比赛分初赛与复赛两轮进行。
初赛:规定命题演讲
参赛选手从规定的五个话题(见附页)中任选一个,进行两分钟的脱
稿陈述。旨在检验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流畅性与连贯性、语音语调、反应能力。初赛满分100分,决出前八名选手参加复赛。
复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才艺展示,问题回答(满分为100分)
1.英语口语比赛
参赛选手根据给定的图片或文字进行描述分析、评论,阐述自己观点。
旨在检验学生的口语表达、语音语调和口语交际、反应能力。时间限制3分钟,满分40分。
2.英语才艺展示比赛
才艺展示形式有:表演并用英文解说(可有伴奏音乐)、演唱英文歌曲、为英文电影配音等,考察参赛者的表达能力、艺术鉴赏、理解能力,以及舞台表现、表演能力等才艺水平和英文应用水平。时间限制3分钟,满分30分。
3.问题回答
评委根据参赛选手前两项比赛内容进行提问,对选手的表达能力、应
变能力、临场表现等方面进行打分。时间限制3分钟,满分30分。
附:初赛演讲给定话题
1.Now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reading books does not seem as important as it once was.Do you think people can learn as much on the Internet as they can by reading books? Which method do you prefer?
2.Is there a generation gap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 What do you think you can do to narrow the generation gap?
3.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pour into big cities.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city life or country life?
4.Modern people are suffering great pressure.What should we do to reduce pressure?
【双语口语大赛】推荐阅读:
口语大赛12-15
口语大赛活动方案01-25
英语口语大赛流程01-20
英语口语大赛介绍02-06
英语口语大赛演讲题目11-15
初中英语口语风采大赛03-01
小学英语口语大赛方案03-11
第七届英语口语大赛方案12-22
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活动方案09-11
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演讲稿01-0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