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精选8篇)

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 篇1

2017年度事故隐患排查计划

2017年1月

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据2017年度生产计划,制定本年度事故隐患排查计划。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隐患排查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2.增强一岗双责意识,使各个领导岗位、各个基层单位和各个工作岗位,既要承担生产经营责任,又要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实现安全生产齐抓共管。

3.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深入排查治理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安监部门及公司下发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制度中的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建设,以治理安全隐患为重点,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长效机制。

二、加强基础管理,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1.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定期调查矿区周边积水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在防洪堤内挖掘截水沟,安装排水设备,雨季期间,排水设备、排水管路和供电系统保证完好可靠,确保不出现淹丼现象。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相关资料、台账要建档存放。

2.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隐患排查制度要认真落实。

3.继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修订和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公示应急救援流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并针对我矿实际情况组织演练,保证发生事故,能迅速投入抢救,减少损失。每次演练要有相应的预案及演练报告,并要建档保存。

4.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及时贯彻落实上级管理部门和集团公司的相关文件、精神。

①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行管部门和我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广泛宣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具体措施,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②组织安全大检查,要有实施方案、措施及台账,检查出的问题要落实到人并限期整改,实现闭环管理。

5.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和地面值班制度。单位要做到24小时有矿领导值守,强化现场监督检查。矿领导要认真填写带班、值班记录,记录要建档存放以备检查。

6.要加强地面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安全监察的重点是防火、防瓦斯、防煤尘、防采掘工作面顶帮、防机电运输事故以及采空区的管理,督促相关部门定期组织检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完善制度,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1、每月由矿长组织一次,各分管矿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矿隐患排查,并要有会议纪要及排查问题台账,排查出的问题要落实到人,台账建档存放。

2、每旬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按专业分组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以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分管领导负责分管范围内隐患治理责任。

3、每班由当班的安全员及有关人员负责排查,若发现重大隐患立即向矿调度汇报,由安检部组织人员下井进行复查处理。

4、对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矿召开安全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限定整改时间。

5、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的处理完成情况要按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如不能按期要求完成的,对承办人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6、对安全隐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台账,台账要实现闭环管理。

7、每旬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既是对当月的安全工作的总结,同时更要对下月的安全工作做好安排,并要有会议纪要。

8、认真对待上级各行管部门来旷检查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人,限时整改。

四、事故隐患排查内容

全面排查我矿各个工作环节的基础设施、工流程、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机制体制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定期组织全矿职工学习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和各种

作业规程、使唤全矿职工了解掌握我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和动向。

2、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复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及时学习新时期里国家对特种工作人员的各种要求。

3、通风情况,设备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避免串联通风。所有采掘作业地点风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无微风、无风作业、主通风机能够实现反风。

4、瓦斯治理情况,按要求建立瓦斯抽排系统,制定瓦斯抽采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符合安全生产作业计划,杜绝瓦斯超限作业。设立足够合理的瓦斯检查员。按规定进行瓦斯等级签定。严格实行“一炮三检”制度,按要求制定防突措施,并认真执行。备足井下作业地点的瓦斯传感器数量,按正确方式进行悬挂,并定时校检,确保整个监控系统正确、可靠、运行正常。

5、机电设备管理,按规定实现双回路供电。杜绝非防爆机电设备入井,一切供电设施实现“三专两闭锁”,主井、斜井提升运输设备保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定期对各种机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

6、水害防治,建立真实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弄清采空区及废弃老窑的积水情况。建立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按要求建立综合防尘系统且正常运行,采取综合防尘措施,积极预防职业病。

7、采区支护和顶板管理,按要求布置合理科学的采掘系统,形成完善可靠的工作面,使之成为采掘接替正常的生产系统。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工作面要及时放顶,密切注意顶板来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加固和放顶。

8、火工产品管理,按规定实行炸材除尘、运输、发放领用制度,实行谁领用谁负责。井下设专人负责。爆破作业严格实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禁止明火放炮。

9、自然灾害防治情况,严密监视矿井周围山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落实因停电停风淹井事故的防范措施,制定雨季“三防”措施,10、应急救援措施,按照规定配备好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全体职工熟悉应急救援措施,井下作业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五、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1.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重点监察安全、技术等部门和岗位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加大现场管理及“三违”行为隐患查处,重大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凡存在重大隐患,难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须坚决停产。

2.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三违”处罚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三违”内容,组织员认真学习,使每一名从业人员都能对“三违”行为牢记于心。同时,要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

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 篇2

建立专家巡检制度

铀矿冶系统共有约35家主要生产单位, 在国家5类高危行业中, 铀矿冶系统就涉及了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3个行业, 再加上历史原因, 矿冶成员单位安全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本质安全度还不高, 安全生产任务艰巨。此外,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铀矿山企业经济效益较差, 人才流失严重, 造成安全管理严重下滑, 现场隐患和安全管理漏洞普遍存在。

近年来, 铀业公司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核电的机遇, 加大矿山安全投入, 更新设施设备, 提高本质安全度, 同时,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网络和体系建设, 强化监督检查, 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等工作, 铀矿冶系统安全生产形势逐步稳定好转。为确保上级各项安全工作要求和安全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位, 2004年, 铀业公司出台了4级安全检查和备案制度, 规定了铀业公司、省矿冶局、企业、车间4级安全检查的责任、内容和形式等。随着安全检查制度实行的深入, 为使得安全检查更加科学、规范和切合实际, 同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铀业公司于2007年下半年出台了《矿冶系统安全生产专家巡回检查暂行办法》, 建立矿冶系统安全专家库, 成立了矿山组和民品组2个专家组, 根据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企业开展安全巡回检查。两年多的实践证明, 安全专家巡回检查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手段, 既有利于上级部门全面了解成员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也有力促进了成员单位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对各单位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不安全不生产原则

铀业公司充分发挥了安全专家检查组的权威, 严格执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和理念, 对检查出的重大隐患, 坚决要求停产整改。如2007年11月, 铀业公司组织专家对桂林分公司进行了安全检查, 共查出隐患27项, 对于1320中段等生产场所存在的重大隐患, 要求立即停产整顿。随后桂林分公司经过近一年的认真整改, 投入安全经费100多万元, 完善了井下通风系统、提升系统等, 彻底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提高了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为今后安全平稳生产奠定了基础。2008年, 铀业公司组织专家再次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确认合格后, 才准予恢复生产。据统计, 铀业公司专家巡回检查开展以来, 下发停产整改令达6次, 及时消除了重大隐患。

强化分类指导

铀业公司根据被检查单位的特点, 在每次检查前制定科学全面的检查方案, 并邀请2-3名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如检查矿山企业时就邀请采矿、通风、机电等方面的专家参加。检查民品企业, 由于其涵盖行业范围广, 还邀请了相关行业外部专家参与检查。

铀矿冶企业涉及行业类别多, 危险程度也不一致, 铀业公司在对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风险点实行三级分级管理 (铀业公司、省矿冶局、成员单位) 的基础上, 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督, 对于高危的重点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 实行重点督查, 每年组织2次安全巡回检查, 其余化工、机械等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1次巡回检查, 对于危险性较一般的企业, 则委托省矿冶局组织定期检查。

隐患闭环管理

铀业公司在专家巡回检查中, 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与被检查单位进行充分交流, 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建议。检查后, 形成了经专家组成员签字、被检查单位责任人签字, 一式三份 (铀业公司、省矿冶局、被检查单位各1份) 的《铀业公司专家巡查组整改意见单》, 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意识。被检查单位根据检查组的意见和建议, 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 并按时间要求上报整改情况, 从而提高了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实现了隐患的闭环管理。

为确保企业隐患的整改落实到位, 铀业公司在下一次的巡回检查中, 要对上一次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同时, 省矿冶局在其组织的季度安全检查中也将对其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多项工作结合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各企业消除隐患, 不断完善软硬件环境的有力措施, 而安全巡回检查制度是上级部门有效的监管手段,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畅通。安全巡回检查还要做到与落实安全责任、反“三违”、安全专项整治、安全标准化、安全活动的开展等工作有机结合, 通过安全巡回检查的开展, 确保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的落实, 确保各项安全制度的完善和贯彻落实, 确保各项安全活动的有效开展。

同时, 安全巡回检查工作给各省矿冶局、各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促进各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安全专家巡回检查制度自2007年下半年实行以来, 铀业公司组织安全专家巡回检查共计50余次, 查处隐患上千条。根据隐患闭环管理的要求, 目前绝大部分隐患已经整改。实践证明, 安全巡回检查制度有利于上级部门全面了解成员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与其他安全工作的有效结合, 也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各项安全工作的开展。该项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首先, 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安全专家巡回检查制度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在该制度设计时, 为保证安全检查的独立性, 同时减少企业经济负担, 铀业公司列支专项经费, 用于安全专家的劳务费和差旅费开支。仅此一项, 铀业公司每年预算支出50多万元。同时, 在检查过程中, 铀业公司领导赋予安全检查组权力。公司的领导多次参与安全专家巡回检查, 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并经常跟踪、督促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其次, 专家的选取对于检查效果关系重大。所选专家必须熟悉作业现场, 专业经验丰富, 而且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反映问题。检查矿山企业时, 一般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参加。由于矿山企业很分散, 安全检查时要辗转于深山峻岭之间, 旅途和下矿井检查都很辛苦, 靠着系统内一批讲奉献、负责任、坚持原则的专家的帮助和支持, 保证了巡回检查能顺利、有效开展。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随着供电企业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纳入到业务运行领域,使得其运行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着因为信息安全隐患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好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1.信息安全隐患的概况

1.1 信息安全隐患的含义

所谓信息安全是指保证信息网络系统中硬件,软件和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因为恶意破坏,更改,泄露信息造成的系统运行失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信息安全隐患,就是指信息安全系统中,会对于系统运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

1.2 信息安全隐患的特点

信息安全隐患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隐蔽性,信息安全隐患不同于管理领域隐患,可以显性的看到问题所在,一般情况下都难以明确的找到信息安全问题;其二,危害性,信息安全隐患一旦不断蔓延,会对于信息安全系统构成极大的危害,严重的情况下使得电力企业信息资料丢失,由此使得供电企业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其三,等级性,信息安全隐患由于其危害程度等级的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和灾难的几个等级。

2.信息安全隐患分析

会对于信息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归来讲可以将其划分为人的方面和物的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讲,信息安全隐患存在的过程就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而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人和物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2.1 从人的角度来讲

参与到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系统操作过程的职位有: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开发人员,网管和用户等。如果在此环节中,容易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有:其一,工作人员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不夯实,技能掌握不全面,难以将切实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下去;其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确,难以做到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其三,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配套设施管理不善,尤其是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此也会出现信息安全隐患;其四,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常常出现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如病毒软件卸载,系统补丁不全,文件权限管理不善等,由此使得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不断出现。

2.2 从物的角度来看

其一,从通信线路可靠性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物理设备安全,机房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等内容,如果此方面出现运行状态不佳的情况,势必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其二,软硬件由于质量,使用期限的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从而难以满足信息安全系统的运行需求,由此也会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其三,网络设备不安全隐患,也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其四,软件本身的安全漏洞隐患和病毒带来的不安全隐患。

3.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策略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开展,以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之前,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是首先需要做的事情。从排查目的角度来看,注重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隐患,落实各项检查工作,以信息安全检查的方式使得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升。从排查范围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归纳为设备质量,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安全行为性三个方面。在明确上述排查目的和范围之后,可以为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3.2 科学选择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针对于不同的信息安全隐患,应该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以保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来讲,现阶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信息安全隐患排查表法,简单来讲就是将长剑的信息安全隐患罗列出台,并且依次对其进行评审,以达到隐患排查的目的;其二,信息安全督查法,即将信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朝向常态化,规范化和闭环动态管理化的方向发展,有层次的去处理各项督查工作,建立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和年度督查相互结合的督查体系,以保证信息安全督查工作的全面开展。

3.3 重视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才培养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重视企业信息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严格把握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招聘和选拔过程,从根本上控制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其二,积极组织开展全面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实现其综合排查技能的提升,以保证切实的将各项工作落实下去;其三,给予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人员合理的待遇和薪酬,并且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激发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不仅仅关系到供电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关系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虽然现阶段在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质量一定会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芬.浅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防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1).

[2]周姝.基层供电企业班组安全基础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电力教育.2011(03).

[3]张晓莉.供电企业电网调度安全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切实做好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J].中国住宅设施.2011(06).

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 篇4

入海之前先探风,上岗之前先练功。

好钢靠锻打,安全要严抓。

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

甜蜜的家盼着您平安归来。

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记住山河不迷路,记住规章防事故。

杂草不除禾苗不壮,隐患不除效益难上。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以质量为支撑,以安全为导向。

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事故。

筑起堤坝洪水挡,练就技能事故防。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防护加警惕保安全,无知加大意必危险。

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捞月。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5

1.1为规范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2公司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变更、组织机构重大调整、作业条件、设备设施、工艺技术改变等情况,及时修订本制度。排查治理责任制

2.1为规范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划分,制定责任制。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包括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也包括对相关方在企业工作的场所、作业活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

2.2主要负责人职责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建立并落实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确定各级人员、各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并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负责组建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机构,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人员;

(4)负责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及工作方案;(5)负责保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费;

(6)负责主持公司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大问题,每季度至少主持一次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

(7)负责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培训计划;(8)负责组织危险因素辨识,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清单;(9)负责组织公司级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10)负责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公示、上报;

(11)负责组织对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估。2.3安全分管负责人职责

(1)协助主要负责人是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

(2)协助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并组织各部门进行责任制的分解,组织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奖惩;(3)协助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4)组织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费用的申报、计划制定、使用管理和效果评价,并根据权限批准或审核相关费用的支出使用;

(5)组织公司和各部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上报主要负责人;

(6)组织制定、审核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7)组织制定重大安全隐患的验收,并审核验收报告;(8)组织进行安全隐患统计分析,并批准分析报告。

(9)组织对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奖惩意见;

2.4其他分管负责人职责

(1)负责协助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分管负责人组织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组织或协助组织分管业务、部门专业性的专项安全隐患排查、专业安全评估。

(3)协助组织并参加企业安委会会议和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并分析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4)审核由涉及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计划、报告;(5)组织对分管业务、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协调;(6)负责组织分管业务、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按规定频次参加安全隐患排查;

(7)负责组织分管业务、单位的安全隐患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对安全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

(8)审核分管业务、部门的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和验收报告。2.5工会分管负责人职责

(1)组织建立健全并落实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协助并督促劳动保护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组织工会、员工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事项的协商决策,并监督决策的贯彻实施;(3)负责建立完善沟通渠道,及时收集、传递员工发现安全隐患以及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建议。

(4)参加公司安全隐患排查; 2.6安全部门职责

(1)具体承担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安委会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日常工作;

(2)具体组织并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隐患判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包括组织制定文件、组织文件评审和修订等;

(3)具体组织各部门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确定本单位应当重点防范、监控的风险,确定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部位;

(4)具体组织公司和各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包括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和上报、公示,制定企业级安全检查和专业安全评估的计划方案、制定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检查表、保存安全检查记录,下达安全隐患通知单等工作;

(5)具体组织各部门进行安全隐患治理,并具体组织重大安全隐患的分析、治理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治理验收等工作;

(6)具体组织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开展各项工作,并组织其定期学习和例会;

(7)具体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公示,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8)具体负责建立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台账更新及台账内资料的保存;

(9)具体组织对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奖惩建议;

(10)负责本部门责任区域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消防控制室和企业消防系统、企业室内外公共区域。

2.7其他部门通用职责

(1)各部门应结合本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包括具体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重点危险源和重点监控部位、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等;

(2)组织本部门员工(含被派遣劳动者)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方式方法等;

(3)负责本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记录表单的保存和档案整理工作;(4)组织开展本部门(含在本部门工作的相关方作业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安全隐患排查,负责本部门安全隐患的治理,对本部门不能治理的应上报企业并按企业要求实施治理工作,按规定建立和管理本部门的安全隐患台账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5)承担专业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根据业务分工负责组织或配合企业对本部门、本岗位管理范围内进行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制止和纠正本部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岗位、人员进行部门内的考核奖惩。

2.8技术部门职责

(1)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艺技术方面工作,改进生产工艺,从本质上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

(2)指导各部门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治理措施;参加重大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安全隐患分级、安全隐患治理等建议,评审重大安全隐患分析现状评估报告;

(3)参加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完成情况及效果的验证,评审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报告;

(4)参加对安全隐患统计资料的分析,提出相关安全隐患预防、事故预警的建议。

2.9综合部门职责

(1)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综合性工作;(2)负责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文件档案管理,包括保密工作;(3)负责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网络管理;

(4)负责公司的日常后勤保障工作相关的食堂炊事机械、作业现场、食品卫生管理及公共区域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负责会议接待相关的会议活动、会场布置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6)负责特种设备、变配电室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本单位发现的、不能自行维修解决的安全隐患情况,联系维修厂家进行治理;

(7)负责企业机动车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检测;

(8)负责企业人事培训的管理,组织员工企业级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方式方法等。

2.10人事部门职责

(1)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任职要求和安全职责纳入岗位说明书;(2)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训;

(3)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11物资部门职责

(1)负责公司物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负责库区、物资库房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12财务部门职责

(1)负责企业费用预算、结算管理工作,负责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投入费用纳入企业费用计划,保证各项安全投入费用的落实;

(2)与安全管理部共同对公司本部、下属各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费用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2.13工会部门职责

(1)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文化及重点工作的宣传工作;

(2)工会具体负责建立并落实企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协助并督促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

(3)工会具体负责组织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劳动竞赛评比、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4)工会具体负责参与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事项的协商决策,并监督决策的贯彻实施;

(5)组织工会和员工代表参加,并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2.14操作人员

(1)操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安全隐患意识,随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同时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并注意做好记录,为统计分析安全隐患留下资料。

(2)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风险识别和清单编制

3.1风险识别,就是辨识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的潜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具体要求执行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管理规定》。

3.2风险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划分作业场所。(如将尾矿库的作业场所划分:尾矿坝、库区、周边山体、外部环境、其它等);

(2)针对每一个作业场所分析作业人员在此场所的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如尾矿库作业活动可划分输送、排放、筑坝、排洪设施施工、维护、巡查等);

(3)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时,应注意风险源点的描述,描述要清楚且明确该风险源点可能造成的伤害,伤害应按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20类事故和《职业病目录》进行描述。

(4)风险评价。对辨识出的风险源点采用LEC法或其他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其风险等级。

(5)制定控制措施。针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3.3根据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和《尾矿库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编制安全隐患排查清单。

3.4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应明确排查项目、排查内容、参考依据、责任部门、排查频次。

3.5安全隐患排查清单编制完成后,公司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各重点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进行评审,评审后形成的清单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并下发各部门。

3.6安全隐患排查清单每年组织评审一次,当国家法规标准有较大变化、设备和人员状态发生较大变更时,应及时评审;根据评审意见,排查清单如需修改,由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按原流程和权限制定、审核,批准。安全隐患排查

4.1公司依据国家及四川省制定的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风险辨识结果,制定《公司安全隐患判定标准》。

4.2《公司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由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审核,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批准。

4.3公司全体员工按照自身工作职责,依据排查清单和判定标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1)日常安全隐患排查

1)班组长的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在每天班前、班中、班后进行,检查的内容是人员安全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安全状态、作业安全管理的状况等;检查结果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内;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无法整改的立即上报所在部门。

2)专兼职安全员的日常检查:每日巡查,每周覆盖现场各部位;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现场安全,与班组长基本相同,检查的方法是抽样;检查结果记录在部门安全员日常检查记录本内;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要求责任人立即整改,无法整改的立即上报所在部门。

3)操作人员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按照责任制、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中明确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隐患意识,随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同时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并注意做好记录,为统计分析安全隐患留下资料。

(2)综合安全隐患排查

1)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负责组织并担任组长,总经理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对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职业危害控制等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2)检查由安全保卫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组人员、公司工会等参加,对公司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职业危害控制等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3)检查内容包括企业相关部门安全管理情况,也包括相关部门的现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现场安全管理状态; 4)检查采取抽样的方法,每次检查前由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制定专门的检查计划方案,确定本次检查的重点部位和内容、检查路线及时间安排、分组及人员分工等;公司分管安全领导批准后下发;

5)按计划实施检查,检查前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组织检查组会议,布置具体检查工作;检查后由安全保卫部负责汇总检查情况,填写《综合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检查人员在表内签字;

6)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要求责任部门立即整改,现场无法立即整改的,安全保卫部负责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和记录单,下发安全隐患治理的责任部门。

(3)专项安全隐患排查

1)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季节性检查,包括雨季防雷电、夏季防高温、防汛防台、冬季防火等内容,检查对象是有关重点部门和部位;可以与综合安全隐患排查合并进行。

2)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节假日安全隐患排查,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及其他长假前进行集中检查,在节中进行相关场所、部位的巡查,在节后进行工作前的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动火、施工、消防、治安、值班、供电等安全内容;节前的检查可以与综合安全隐患排查合并进行。

3)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按本工作重点,或安全月、消防日安排的相关领域的专项检查,如生产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消防设施专项检查等;发现某些部位安全隐患发生频繁、未遂事件或事故发生后,均应由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专项安全隐患排查;

4)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应以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为骨干进行,应制定计划方案,并保存检查记录,具体要求同综合安全隐患排查。

(4)专业安全评估

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设备、设施和系统,以及安全隐患排查难以发现的隐蔽性安全隐患,应由安全保卫部牵头,组织专业管理部门,并聘请外部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指导,进行专业安全评估;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对照相应技术标准,通过历史资料分析、运行数据分析、现场使用仪表抽样检测等技术手段进行评估。安全隐患治理

5.1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应本着边排查、边整改原则,严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落实”的要求,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治理整改,确保治理整改到位。

5.2安全隐患风险分析和等级划分

各部门按照安全隐患风险等级划分和判定标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分析,明确安全隐患的特性、等级、治理难度以及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临时性控制控制等。

5.3可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隐患按公司《一般安全隐患治理方案》进行。5.4重大安全隐患的分析、现状评估和治理方案

(1)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人员按照《安全隐患治理和验收工作指导书》,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现状评估,安全隐患所在部门和责任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安全员参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人员参加;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形成分析评估报告。

(2)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安全隐患治理责任部门参加,制定重大的治理方案;公司安全隐患专业技术组负责对治理方案内的治理方法、验证标准和验证方法等进行专业技术审查后,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分析评估报告和治理方案,由安全保卫部负责,按要求将报告和方案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5.5安全隐患治理由治理责任部门按治理措施实施,并保存治理过程的相关记录和资料,包括治理项目具体内容和技术资料、实施单位的选择和相应资质资料、实施起始日期等相关资料。

5.6暂时整改不了的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在停产或停止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安全隐患治理整改。安全隐患验收

6.1可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隐患由治理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安全隐患所在部门参加,进行治理验收,验收结果填写在《安全隐患验收台账》内。

6.2重大安全隐患的验收

(1)重大安全隐患由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组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技术组成员、安全隐患治理责任部门和安全隐患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参加。(2)验收组应根据治理方案确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事先制定验收方案,验收方案内应包括对安全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价内容和方法、验收结论等,具体参照附录2《安全隐患治理和验收工作指导书》。

(3)验收结果,由安全保卫部负责,形成《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报告》,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其中重大安全隐患应报政府主管部门。安全隐患上报与公示。

7.1企业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录入省信息系统上报。

7.2一般安全隐患在班组会议上向员工通报,重大安全隐患在公司公告栏公示通报。

7.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向员工通报,每月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送。

7.4报告。企业发现下列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1)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应当立即将安全隐患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等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与安全隐患所在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应急预案,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2)外部因素可能造成本单位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生产经营单位未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和报告的,应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

(3)确需政府协调解决的,应当立即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重大安全隐患管理

8.1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公司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安全隐患目前风险和长期危害,采取临时性措施。

8.2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公司及时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等信息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8.3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公司安全部门将安全隐患基本情况和注意事项在企业内醒目位置公示。8.4公司根据重大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确定安全隐患挂牌督办的级别。

8.5对于重大安全隐患,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隐患台账及统计分析

9.1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各种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隐患治理和验收销号情况。

9.2安全隐患排查(检查)治理明细台账项目包括:排查(检查)日期;安全隐患具体部位或场所;安全隐患级别用具体内容(描述);排查(检查)人员及其签字;重大安全隐患风险评估(评价)记录;安全隐患治理方案(措施);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包括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等的落实情况以及治理结果;安全隐患治理复查验收情况,包括复查验收时间、复查验收结果、复查验收人员及其签字。

9.3安全隐患汇总台账项目包括:安全隐患类别、安全隐患内容、排查日期、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日期、使用资金、验收人员、验收日期等内容。

9.4安全隐患统计台账包括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统计分析内容应包括按安全隐患特性分类数据、按重复发生数据、按安全隐患责任部门数据、按历年对比数据统计等。资金保障

10.1公司每年制定安全投入计划,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列入财务预算,予以资金保障。

10.2按照国家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从提取的费用中支付。

10.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主要包括安全隐患治理的费用、相关宣传费用和专项奖励。

10.4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经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使用。超过主要负责人权限的,报董事会批准。10.5财务科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单独建帐加强管理。11 培训宣传

11.1公司安全保卫科负责安全隐患体系建设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11.2定期更新公司日常宣传、标语、宣传栏内安全隐患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将安全隐患体系建设相关知识纳入公司安全宣传资料。

11.3拟定全年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1.4前期重点培训安全隐患体系建设基础性知识,如体系的内容、意义等。11.5重点培训安全隐患排查发现的方式方法及处理措施。

11.6对系统操作人员重点培训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对全体员工重点培训手机APP的使用方法。

11.7当系统更新时,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11.8新员工培训内容包含安全隐患体系建设相关内容。12 绩效考核奖惩

12.1对于主动排查安全隐患并主动治理的部门、岗位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

12.2对于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

12.3对于不能配合排查、瞒报或隐藏安全隐患的部门、岗位人员给予处罚。12.4对于不能按要求进行治理,或未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指标的部门、岗位人员应给予处罚。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6

为切实做好本选矿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有效消除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预防和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组长由厂长担任,副组长由厂安全员担任,成员由各科室、班组负责人、安全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定期组织对本厂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解决重大的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条 实际投资人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

第三条 厂长负责组织全厂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当安全与生产矛盾时,首先解决好安全问题,再进行生产。

第四条 各班组负责人对所在班组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要经常检查生产现场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并及时主持研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杜绝可能发生的事故。

第五条 班组长做好班前班后安全检查,把检查安全情况列为每次上班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督检查工人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督促本班组人员认真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时,经常检查作业现场,及时纠正违章作业,消除事故隐患。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给隐患治理领导小组。

第六条 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主要负责人、安全科、各级政府安监部门和所在生产班组报告。

第七条 安全科每半月组织人员对我厂各生产线、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排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处理的要立即处理;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应召开相关人员开会,订整改方案,划拨整改资金,落实整改情况;对整改有困难的安全隐患应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汇报,提出缓期整改的意见,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的记录并归档。同时,每个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针对这个月的生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生产工艺做一次交流;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找出方案,并及时解决。

第八条 选矿厂每季、每年对本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4月4日、7月4日、10月8日和和下一年1月10日前,将各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表格和文字说明材料向乡安监站和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由选矿厂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按照重大事故隐患报告规定的内容及时向乡安监站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第九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本厂安全科及相关生产班组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厂长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报漳平市安监局备案、销号。

第十条 选矿厂各级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一条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 2

故灾难的隐患,各科室、班组应当本规定的要求立即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隐患治理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安全生产投入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必要物质基础,安全生产资金保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安全隐患这块,关系着整个生产的安全系数。根据本选矿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1、从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中划拨30%用于隐患治理。

2、对隐患治理的资金,财务部门应对其独自开户,做到专款专用。

3、车间在使用资金时,应编制计划,及时报选矿厂负责人进行审批,审批权限及资金限额按有关财务制度执行。

4、对重大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基金的制定,应进行可行性评价、论证、会审,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其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

5、生产班组在使用资金上应做到“三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在具体实施项目上应做到“四定”,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期限。

6、财务科应对资金使用进行统计、汇总,安全管理部门应督促相关部门、车间按计划实施,生产办应掌握采购的安全设施、设备、物资是否合格有效。

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1、定期检查

根据本厂生产的特点和季节的变化,每年进行四次安全大检查。由厂级组织有关安全员、技术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对全厂的设备,作业场所进行检查;包括查职工安全意识,查纪律,查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等。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限期整理。

除按季节变化进行检查外,每月要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由主要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各科室、班组负责人、安全员等人员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现场作业条件,文明生产以及设备的安全状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

安全科每半月组织人员对公司各生产线、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排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处理的要立即处理;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应召开相关人员开会,订整改方案,划拨整改资金,落实整改情况;对整改有困难的安全隐患应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汇报,提出缓期整改的意见,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的记录并归档。

2、日常检查

(1)各班组长对可能发生事故的作业场所、设备等,每日要亲自作一次详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问题,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做到安全生产。

(2)各班组长在工作开始时,必须对作业场所,设备状况及操

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患未然。本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办公室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3)每个现场作业人员或设备操作者,在工作前都要对作业场所或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和班中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3、对肇事现场的检查

凡属设备问题导致的人身事故,必须按当时的现场进行检查。属于一般轻伤事故由安全员检查;微伤由班组长进行检查,重伤事故由厂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检查;重大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由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

重大隐患整改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 本制度适应本选矿厂所属各科室、生产班组。

第二章 隐患的报告及评估

第四条 生产班组一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全生产办公室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漳平市安监局电话:0597-7538502;芦芝乡人民政府:0597-7773966)。公司安全科、各生产班组必须配合相关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

第五条 安全生产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对经评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单位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隐患类别;

(二)事故隐患等级;

(三)影响范围;

(四)影响程度;

(五)整改措施

(六)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

(七)整改目标。

第六条 经评估确定生产单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隐患管理小组。

第七条 隐患管理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情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二)制定应急计划,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三)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演习;

(四)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

(五)保持消防器材、救援用品完好有效。

第三章 隐患的整改

第八条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和组织整改。

第九条 每个从业人员有权监督并协助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和整改。

第十条 发现并评估确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办公室必须立即发出《停工指令书》。

第十一条 接到《停工指令书》的生产班组必须立即停产、停业。第十二条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单位,各生产班组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主持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难以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防范、监控措施。

第十三条 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生产单位,先由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安全生产办公室验收合格后报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申请审查验收,合格并取得书面报告后,由安全生产办公室签发《复工通知书》,生产班组方能复工。

第十四条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各生产单位在隐患治理专项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在选矿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列支,必要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第四章 奖励和处罚

第十五条 对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积极整改并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的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并酌情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责令立即上报。

第十七条 对接到安全生产办公室《停工指令书》或有关执法部门《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而未立即停产、停业进行整改的,除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理外,公司将酌情对生产班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第十八条 对不积极配合安全生产办公室和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进行整改或未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的单位,责令立即改正,酌情对相关生产班组负责人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对重大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所在地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另有规定,依照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

1﹑目的:规定事故隐患分类﹑报告﹑奖励方法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单位:安全生产办公室 4﹑程序:

4.1.事故隐患分类

4.1.1.一类:违章指挥﹑职工违章操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及时按要求填写操作记录的现象。

4.1.2.二类:职工情绪低落﹑思想波动较大﹑工作消极﹑身体状况较差等现象。

4.1.3.三类:灭火器材﹑劳保用品得不到及时保养,违反消防、劳动保护规定的现象。

4.1.4.四类:机械﹑电气设备带病工作﹑各类保护装置失效的现象。

4.1.5.五类:原辅材料﹑危险品乱堆放,引起消防器材取用不方便的现象。

4.1.6.六类:作业工作面、平台等作业场所因种种原因造成操作人员作业时,安全得不到保证的现象。

4.1.7.七类:发现有关生产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存在的缺陷或不完善。

4.2 报告程序

4.2.1.发现隐患一般采用一级报一级的方法,即职工报车间﹑部门领导,车间报部,职能部门报安全部。

4.2.2.

上一级接到下一级事故隐患报告,在24小时内必须作出书面整改指示,或作出解释,如超出时间或解释理由不充分,报告人可越级上报。

4.3. 报告形式

4.3.1.报告一般采用书面,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报告送安全科备案,以供备查。

4.3.2.在书面报告中,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试二份,一份交上级部门,一份备案。

4.4 奖励

4.4.1.报告隐患的数量和质量可作为工资提升和年终评先进的重要依据。

4.4.2.1-4类事故隐患发现报告一起奖励报告人10-50元,5-7类事故隐患发现报告一起奖励报告人20-50元。

4.4.3.发现其它事故隐患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奖励。

4.4.4.奖励采用现金兑现,由生产班组申报,安全科审核,矿长签字生效。

4.4.5.生产班组对下属上报的事故隐患,不整改或不上报的责任人按情节严重予以经济处罚。

4.4.6.对发掘、整改事故隐患不力,发生事故的生产班组承担事故损失的10-50%。

4.4.7.发现了事故隐患因生产班组不及时整改,报告人也没继续上报的,发生事故生产班组承担的损失按考核标准执行,责任人再严重处理,报告人不承担责任。

4.4.8.对报告人特别是越级上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或有此嫌疑的,一经查实报选矿厂主要负责人处理。

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一、按照安全工作的要求,确定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负责信息报送,按时上报相关情况。

二、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

三、加强领导,明确机构,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全面加强信息统计,认真填报各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材料,并开展统计分析,查找解决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推动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篇7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的引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 做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行业之一的电力企业, 信息安全尤为重要, 不可忽视。

企业信息安全隐患包括内部和外部。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通常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 比如:增设“防火墙”、“杀毒软件”、“网闸”等来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这些软、硬件的购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抵御来自外部的隐患和威胁。然而, 这些软硬件的防护措施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隐患的作用确实微乎其微。

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隐患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不单纯是一个管理问题, 它不光涉及到信息从业人员, 更多的是覆盖所有使用计算机的终端用户。因此, 明确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内涵, 确立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和流程, 是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的重点。

1 信息安全隐患的内涵

1.1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是偶然或者恶意地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可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信息服务不中断。

1.2 隐患的概念

隐患的存在是事故的成因。多一个隐患就多一个发生事故的危险。同时, 隐患也是变化的、动态的, 有生产活动就会出现隐患, 老的隐患解决了新的隐患又出现了, 有的隐患是动态的, 有的是静止的, 有的是潜在不易发现的。

有些隐患是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有的隐患会在瞬间发生裂变。隐患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性, 隐患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原因, 认识隐患是预防隐患的重要前提, 要运用监测监控手段、管理的手段、技术手段, 做好预防隐患和治理隐患的工作。

1.3 隐患与缺陷的区别

缺陷是指物体本身应该具备此种功能, 但却没有。隐患是指物体本身存在的能引起风险的客观存在。前者可以看见的, 而后者看不见。

1.4 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是具有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

一般来说, 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 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 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 否则, 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1.5 隐患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级划分

1) 安全的 (Ⅰ) :是指不会造成系统损坏, 不中断业务运行。

2) 临界的 (Ⅱ)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 暂时不至于造成影响网络、业务正常运行, 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措施。

3) 危险的 (Ⅲ) :造成主干网络中断或者重要应用系统损坏, 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要立即采取措施。

4) 灾难的 (Ⅳ) :造成重要系统严重损坏, 使主要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 信息安全隐患分析

在日常的信息工作中, 由于人的因素 (例如:管理能力、制度执行、操作技能、心理状态、知识水平等) 、物的因素 (例如:设备自身故障、老化, 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到位等) , 以及环境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隐患, 如果没发现、不排查、不消除, 就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进行。有的严重隐患不进行整治或不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说到底是对人和物的管理, 因此, 按照“物”和“人”两大类别进行隐患原因的分析。“物”从信息专业的角度来说, 包含六大信息安全隐患类别, 包括:物理安全 (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边界安全、桌面安全。“人”是指:由人员的技术、管理以及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信息安全隐患。

2.1 由“物”引起的安全隐患

1) 物理层安全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物理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 (线路备份、网管软件、传输介质) 、软硬件设备安全性 (替换设备、拆卸设备、增加设备) 、设备的备份、防灾害能力、防干扰能力、设备的运行环境 (温度、湿度、粉尘) 、不间断电源保障等。

2) 软硬件自身故障, 是指因信息系统中硬件设备的老化、软件缺陷、设备性能不足等而导致的信息安全隐患;硬件老化是指线路、介质、设备等硬件使用时间过长;软件缺陷是指软件设计、开发时软件的自身缺陷;设备性能不足是指设备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3) 网络设备不安全隐患, 包括该层次的安全网络设备自身缺陷、过载、超期投运;网络拓扑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OSI/RM参考模型中各层通信的安全隐患等。

4) 软件本身的安全漏洞隐患, 包括该层次微软的Windows系统的安全漏洞、IIS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漏洞, MS SQL Server的漏洞和Oracle的漏洞等比较多, 其中有很多漏洞可以使攻击者直接窃取到系统管理员的高级控制权限。

5) 病毒带来的不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 一段可执行码, 破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使之无法正常使用甚至使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硬盘损坏。就像生物病毒一样,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可以很快地蔓延, 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和传送时, 它们就随之一起蔓延开来。

病毒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 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 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 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由“人”引起的安全隐患

2.1.1 人员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

人员包括所有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开发人员、网管和用户。

1) 网络层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 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缺陷等。

2) 系统安全, 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层系统的安全性,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 如Windows NT、Windows 2000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3) 数据安全, 包括数据库系统账号权限、数据访问控制、口令策略、审计策略、数据备份的方式、类型、范围以及策略等。

4) 边界安全是指供电企业网络中最主要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这三大类。如果这3个类设备的配置、策略设置不当会引起安全隐患。

5) 管理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指公司内部员工权限设置和离职员工的账号处理不当。

6) 管理制度不完善、部门安全职责划分不明确、人员角色配置不合理、对重点或敏感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充分等都是安全隐患。

2.1.2 用户习惯性违章

1) 用户终端空口令、弱口令、开启默认共享、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信息、一机双用、泄露机密文件、入网口令等。

2) 利用认证介质随意拷贝、将存取系统中的涉密文件转到外网的机器上使用等。

3) 自行卸载防病毒软件。

4) 系统补丁不全。

5) 文件共享和用户权限安全隐患。

3 隐患排查目的和范围

3.1 排查目的

排查目的旨在排除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隐患, 将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信息安全检查, 提高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3.2 排查范围

按照作用对象分类分为设备质量、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安全行为性3类确立信息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范围。

1) 设备质量范围对象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质量隐患;网络设备、主机以及其他信息设备质量隐患。

2) 信息技术管理范围对象包括:软、硬件设备安全性测试技术和方法欠缺;信息技术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3) 信息安全行为性范围对象包括:个人终端计算机使用管理、移动设备丢失和滥用、非法外联等违规行为导致的数据泄密和病毒泛滥安全隐患。

4 隐患排查的方法和管控流程

4.1 排查方法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 需按照信息专业所辖设备和技术管理职能进行分工, 采取信息隐患排查表法和信息安全督查方法进行。

1) 信息隐患排查表法:是把信息安全隐患所涉及的安全因素和检查项目用表格系统的方式罗列出来, 逐项对照检查评审的方式, 是隐患排查最常用的方法。

2) 信息安全督查法:是指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闭环动态管理。排查分为管理、技术、行为3个层次, 采取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和年度督查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安全监控、内容审计、安全扫描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隐患排查。 (1) 日常督查。结合日常开展督查工作进行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日常信息隐患排查由公司信息安全督查组组织实施。日常信息安全督查执行月报制度, 月报周期为上月20日至本月20日。 (2) 专项督查。根据特定时段、特定事件而发起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例如:迎世博、国家重大节日期间、以及由上级公司安排的特巡等。报送专项信息安全排查总结, 报送时间随时。专项督查由公司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组组织实施。 (3) 年度督查。年度排查结合日常督查、专项督查, 从20大类75项147个指标对被本单位信息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由公司督查组组织专人, 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安全年度督查方案》通过访谈、查看文档、技术检查以及工具扫描等方式进行现场督查。督查结束后, 督查组将督查结果和整改建议形成《信息安全技术督查整改通知单》。并于当月底, 通过《信息安全技术督查通报》对督查结果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

4.2 实施管控流程

依据《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以标准规程与规范为依据, 以定期、定点的技术检查、过程跟踪、指标监测、评价与分析为工作手段,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原则, 以及“分层管理、逐级控制”管理的要求, 实现对信息安全隐患的可控、能控、再控。以上隐患排查跟踪活动管理性、装置性、行为性可以分级、分类、按职能实行“排查 (发现) —分析 (预评估) —报告—整改 (治理) —评估 (验收) —归档 (销号) ”流程化控制管理。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实施, 由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指导信息运维人员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根据隐患的等级逐级上报;对隐患进行整改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对隐患进行验证或评估;建立隐患库归档, 将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整改情况建立档案进行全程跟踪, 从而实现对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5 隐患整改 (治理) 管控

5.1 技术管理欠缺隐患治理

由隐患所在部门编制补缺纠错方案, 或修改公司相应技术规程、标准、制度的治理方案, 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后, 责任落实到人, 进行治理。

5.2 运行中的设备隐患治理

1) 信息网非常态运行工况下 (设备检修、新主干设备接入信息网、技术改造、受灾等) 可能存在的动态隐患, 由信息部门组织信息专业人员, 在设备调整前进行认真分析, 制定隐患预控方案, 实施预控措施。

2) 信息网正常运行工况下存在的运行方式隐患, 由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成员提出事故预想, 加强信息网运行监视, 使隐患可控、能控、在控。

3) 对在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设备、线路超限额运行的隐患, 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组成员应提前进行分析, 提出备用控制预案, 由当值运行值班员进行控制。

5.3 机房安全管理隐患治理

1) 由信息部门负责, 通过安全意识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提高机房运行值班人员安全和技能素质。

2) 根据季节、重大保电任务以及信息网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信息部门组织有经验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特巡, 并按期组织开展反事故演练, 评价演练效果, 提高机房运行值班人员的事故处置能力。

3) 信息部门根据信息网结构变化、设备重大调整及时组织技术人员修订信息网相关应急预案。

5.4 网络安全隐患治理

1) 对运行中的网络设备隐患, 由隐患所在部门, 根据设备现场运行环境和条件, 首先实施技术或组织预控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2) 对网络设备IOS的BUG所引起的隐患, 由设备所在部门编制治理方案并落实治理责任人和治理期限, 经信息主管部门审核后, 联系生产厂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实施治理。

3) 网络设备硬件问题所引起的隐患, 由所在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消缺, 如果无法消除, 可提出装置更换报告, 经信息主管部门批准后, 实施更换。

4) 网络设备配置所引起的隐患, 由所在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消缺, 重新配置方案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原配置需备案。

5.5 系统安全隐患治理

1) 对于操作系统漏洞存在的隐患, 由信息部门利用技术手段桌面管理系统实时向各客户端机器进行推装, 并不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抽检, 预防隐患发生。

2) 结合信息安全日常督查的工作对于服务器端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并优化, 对策略的调整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3) 对于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隐患, 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治理。应用系统相关权限的设置以及废弃用户的处理, 由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治理, 上报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5.6 对用户行为性而引起的隐患治理

此类活动是由用户习惯性违章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由信息部门督促用户进行整改。

1)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用户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 通过公司主页进行宣传、发放信息安全知识手册、及时转发上级下发的有关信息违规通报, 提高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2) 通过桌面系统对用户弱口令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由信息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对违规用户由公司对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3) 不定期对自行安装操作系统、卸载防病毒软件、不安装桌面管理客户端的用户进行抽查, 如发现一例要进行严肃处理, 由公司进行通报, 对违规用户由公司对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6 结语

信息安全是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它不光涉及设备设备的安全, 更多的是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安全因素, 采取多种安全措施, 不应将信息安全问题只交给IT部门, 应当作全公司的问题, 各级管理层和工作人员都应尽到责任, 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信息应急预案, 形成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对查处的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遏制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庞南. 信息安全管理教程[M]. 北京: 中国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2] 杨云江.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实用技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闫宏生.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M]. 北 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多种隐患亟待全面排查 篇8

近几年来,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管道输送、使用、经营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上,泄漏、火灾、爆炸、中毒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重大环境污染。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统计称,从2008年到2012年这5年间,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达48000多起,平均每天27起。消防部门掌握的数据主要表现在危险化学品流转的末端环节,即主要来自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使用环节。如果加上生产阶段的工业泄漏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总量巨大,损失无法估量。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正在运行的锅炉63.53万台,压力容器271.82万台,气瓶13880.84万只,压力管道85.13万公里。由于承压设备内盛介质的危险性及需要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工作,泄漏和爆炸事故较易发生,从数量上可以看出,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范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安全意识淡薄、专业处置手段不足、专业化抢险救援团队缺失,专业抢险救援装备不完备是目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救援处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大量泄漏事故从小事故演变成大灾害。

2013年发生的几起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客观分析灾害事件酿成的原因,不难得出上述结论。上海宝山区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根据调查结论,其直接原因是因为单冻机的管帽脱落导致氨泄漏事故发生。造成管帽脱落的原因,是严重违规作业造成。从该厂女工反映出,大多一线工人未接受过安全培训,甚至对液氨危险性都不了解。发生在吉林省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深层次的原因是抢险救援装备和人员的缺失。“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也反映出了企业主体安全意识淡漠、处置手段落后、专业救援人才不足的现实。

元旦节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摩尔玛商场、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均因天然气泄漏导致爆燃,造成人员伤亡,财物受损。本来国内民用天然气的压力一般不高于0.02MPa,即便有泄漏发生,如果采取规范的堵漏手段和先进的抢险装备,杜绝一切明火,完全可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往往重大泄漏事故的前兆是微小泄漏,如果不重视对小的泄漏事故的规范处置,小事故最终就会酿成大悲剧。

记者在走访一部分基层消防中队后了解到,针对公共消防领域,多数消防中队器材配备相应完善。但在我国工业领域已经应用成熟的专业堵漏方法和技术装备还没有装备消防部队,同时对于危险化学品堵漏抢险装备的实际操作上,还存在使用不熟练的问题。有的中队,虽然配备了抢险堵漏器材,但消防战士却根本不懂如何使用。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及处理方法的专业知识也存在明显缺陷。这些问题,很可能造成面对突发危险化学品泄漏时,抢险救援人员束手无策,贻误战机。

另外,在各级政府消防器材招标采购中,出于价格因素,无火花的堵漏器材配备数量及装备的实用性上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装备安全可靠性无法检验,目前国家对无火花堵漏器材还没有颁布和实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也没有针对无火花器材提供实际效能检测的国家级检测机构。如果无火花装备由于质量工艺问题,在实际救援中产生火花,则可能因装备质量问题,导致燃爆事故,必须引起重视。

在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问题上,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编制应急预案,科学、迅速、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减少损害,降低损失。2013年11月15日,国务院安委会发文《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应急主体责任不落实、救援指挥不科学、救援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作了明确规范。

但是上述几种隐患的客观存在,如果不及时解决,危险化学品泄漏酿制的灾害事件还会高频上演。相关国家部门亟待采取四种措施,防微杜渐,切实提高生产主体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素养,提高抢险救援装备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以最大程度的防灾、减灾,降低损失。

第一,面向全国消防部队抢险救援队伍、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大队、企业专职救援队伍的骨干力量,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培训。从安全意识、常见危险化学品化学性质、处置技术手段、处置常用装备使用方法等方面,由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进行全面教育培训。以保证应对突发泄漏事故时,救援人员能够了解介质,知悉风险,安全快捷,科学有效。

第二,拉网排查各种应急救援队伍在装备配置的数量和实用性情况,重点排查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堵漏装备配备情况,迅速补足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实战中专业装备的不足。

第三,要求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管道输送、使用、经营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企业单位,必须像配备消防器材一样,配备专业抢险堵漏装备。

上一篇:呼吁大学生创业演讲稿下一篇:大学在校学生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