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排球技术动作(精选8篇)
一、半蹲准备姿势
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两脚尖稍内收,两膝弯曲成半蹲。脚跟稍提起,身体重心稍靠前,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两眼注视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放松。
二、移动
移动的步伐分起动、跨步、滑步(并步)、交叉步、跑步、后退步等。
1、起动
起动是指移动脚步和身体的最开始的那一瞬间态势。起动的快慢取决于重心的移动和蹬地的爆发力,以及前两三步步幅与频率。
2、跨步
跨步是指跨出比肩宽稍大的步幅的移动,跨步取决于对来球的方向与速度的判断。
3、滑步(并步)
滑步是保持屈膝低重心随来球移动的方法,分左、右滑步和前、后滑步。移动中,两臂自然张开,身体上下平稳(不起伏)。
4、交叉步
交叉步是指两腿向左右前后交错移动的方法,一个交叉步幅比一个跨步步幅大。
5、跑步
跑步是指来球运行路线离身体距离比较远必须以加速度跑步在球落地前接住球或把球打入对方场地的步法。
6、后退步
后退步是指双腿用前后交错的步法接住高于身体球或者即将落入身后的球。
三、传球
1、半蹲准备姿势
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两脚尖稍内收,两膝弯曲成半蹲。脚跟稍提起,身体重心稍靠前,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两眼注视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放松。
2、垫球
垫球技术动作要点可用“插、夹、抬、压”四个字概括。
插——双手互握插入球下。
夹——两臂夹紧伸直。
抬——提肩抬臂。
压——手腕下压。
击球时,用手腕上10厘米的前臂击球的后中下部。
3、正面下手发球
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膝微曲,上体前倾,重心偏后脚,左手持球于腹前,右臂自然下垂。
引臂:击球的同侧手臂直臂向后摆动。
抛球:左手将球平稳地向上托送竖直抛起,抛球高度为30厘米左右。
挥臂击球:右腿蹬地,身体重心随着右臂的直臂前摆而前移,在腹前用掌的坚硬部位击球的后下部。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迅速进场比赛。
4、正面上手传球
准备姿势:看清来球,迅速移动倒球的落点,对正来球,两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左脚稍前,右脚脚跟稍提起,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弯曲置于胸前,两肘自然下垂,两手成传球手形,眼睛注视来球方向。
手型:当手触球时,手腕稍后仰,两手自然张开,手指微屈成半球状。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两拇指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以防漏球。
击球点:击球点在前额上方约一球左右。
球触手的部位:拇指外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无名指第三指节和小指第三指节的半个指节。简称为“3、2、1、半和拇指外侧”。
击球部位:后中下部
用力顺序:蹬腿、展腹、伸臂最后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向前上方传出。
5、正面上手大力发球
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抛球:左手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抛球高度为1.5米左右。
引臂:屈肘后引,上体稍向右转,手停于耳旁。
挥臂击球:收腹、振胸、挂肘,上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弧形挥摆,伸直手臂,在肩的上方用全掌击球的后中部。
击球手法:包满打转,边包裹边推压;全手掌击球,使球呈上旋飞行。
6、一般二传的动作要点与要求
动作要点:采用变向传球的方法进行传球,先转体(面向出球方向)让球(使球到达转体后的前额前上方),然后进行正面传球。
传出球的基本要求:
高 度——高于球网上沿2米左右。
远 度——球的落点最远不超过边线,最近不近于离边线2米。
离球网距离——最近不小于一球,最远不超过1米。
7、扣球
准备姿势: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观察二传来球。
助跑: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接着右脚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落在右脚侧前方,两脚尖稍向右准备起跳。
起跳: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协调配合起跳动作用力上摆。
空中击球:起跳至接近最高点时用正面上手大力发球的挥臂动作在右肩前上方击球的中上部。
落地:完成击球动作后,身体自然下落,应尽量用双脚的前脚掌先着地,同时顺势屈膝,缓冲身体下落的力量。
8、捧球
准备姿势: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观察一传、二传来球。掌心向上,手指张开,微紧张状,捧球时接触球的下方,利用手指、手腕、抬臂、屈肘的全身协调用力,将球捧起。捧球用于对方攻击过来的一般球。特别是网前接吊球,双手单手均可使用。
9、托抬球
准备姿势: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观察一传、二传来球。掌心向上,手指张开,微紧张状,肘关节或微屈,腕关节伸直,自下而上全手掌击球的下部,将球托抬传出。托抬球主要用于飞行在运动员腰部左右的轻球,单双手均可使用。
10、双手托翻顶球
拥有绝对的高度优势是拦网成功率高的最大因素的一, 而跳跃能力便是决定此高度的重要角色。
原地跳 (Standing jump) :原地拦网的起跳方式。又分为屈膝和直膝垂直跳两种, 动作形式的差别主要在于起始时, 膝关节是否先行弯曲?屈膝垂直跳:预备时, 腿部先以半蹲的预备姿势, 然后再向上做跳跃的动作。直膝垂直跳:预备时, 腿部先采直立姿势, 后再弯曲膝关节, 身体迅速下蹲, 最后向上跃起。
跨步跳 (Straddle jump) :移位拦网时的起跳动作形式。跳跃前双足并立, 距起跳点一步的距离外, 动作起始时迅速向前跨越一步, 手臂直接向后摆振且身体下蹲, 后脚再跨前一步与前脚并立, 即刻往垂直方向跳跃。
着地反弹跳 (Drop jump) :连续拦网时所做的动作形态。从某高度跳下着地后, 将向下的速度尽可能快速地转换到向上的速度跃起的方式, 也称的为最大的垂直反作用力。
二、垂直跳动作的生理学原理
垂直跳时, 膝关节由腿后肌腱群做屈膝, 股四头肌做伸膝的动作;至于踝关节则是由胫骨前肌作屈踝, 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做伸踝的动作, 故在膝关节伸展时, 肌肉作用分为两类型相互作用牵制才能产生力量, 除了股四头肌的向心作用所产生的力量外, 若有更强的大腿后肌群的离心收缩力量, 则能增加膝关节伸展的力量与速度, 也能有更好的垂直跳表现。
(一) 关于冲量
由于垂直跳的向上动力来源, 是起跳者对地面垂直方向的反作用力, 跳者利用腿部的瞬发力, 配合双手的向上摆动, 产生地面反作用力, 在由冲量转成动量将身体带动向上。由于在跑、跳的运动中, 人体移动的力量皆来自于地面给予我们人体直接的反作用力而来, 所以从地面反作用力造成的冲量可以转换成起跳中身体的动量。而转换的效果取决于起跳技术中各环节有关的参数, 诸如起跳时间、腾起角度、下肢各关节角度、离地速度、重心高度等的变化。而起跳动作中下肢的合理缓冲和蹬地是主要关键著作用时间长短与冲量的大小。
(二) 关于重心上升高度
人类在陆地上移动行进的方式, 主要是依靠强而有力的下肢肌肉收缩牵骨骼对地面施力, 依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在水平面产生反作用力, 运动者得以依照其意愿自由行进。要增加重心的离地速度有二大要素:一是减短上蹬时间应是要靠较大的肌肉瞬发力来达成, 而不是为达此目标而减少此期间的动作距离;二是增加上蹬的距离, 因为增大上蹬期重心位移即可增大作功距离, 让总作功量提升, 便增大重心离地瞬间的速度, 是要靠关节的蹬伸角速度的增加, 即增大各关节的作功距离。
(三) 关于手臂辅助
摆臂是跳跃动作的一种加成作用, 除了配合髋、膝、踝关节的屈伸动作外, 同时又对地面施加另一道力量, 使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加大, 因而增加弹跳高度。从Wilson (1945) &Poe (1976) 的研究中可发现, 随着动作型式的成熟, 其髋、膝、踝及手臂的活动度越大, 可提供较大的力量以增加跳跃能力;手臂的协同动作, 对垂直跳能力表
现的好坏, 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但必须是在动作协调一致的前提下。
(四) 关于起跳速度
垂直跳的一项基本目的是在起跳时达到最大的垂直速度, 因此, 垂直跳起跳期成为影响垂直跳表现的关键时期。根据抛物体运动原理所示, 腾起时总重心水平分速度决定腾起的速度, 垂直速度决定腾起的高度。因此, 决定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状态, 主要是由其起跳时的初速度决定。由上可知, 运动员欲有良好的垂直跳表现, 就必须要有很快的起跳速度。
(五) 关于膝关节角度
膝关节的伸展是发挥弹跳力的主要动作的一, 因为起跳一定要先屈膝, 所以膝关节伸屈动作对弹跳力有一定的影响。Heese在1968年测验不同膝关节弯曲角度和垂直跳成绩的影响, 以30名成年男子为对象, 把膝关节固定在65度、90度和115度, 用来测验三种不同角度的起跳对垂直跳成绩的影响, 结果发现:90度和115度的成绩较65度为优;而艾康伟 (1983) 的研究结论强调, 欲使原地垂直跳得最高, 应采用运动员自己习惯的姿势, 利于关节力矩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 完成垂直跳动作技术;总的来说, 各学者对于垂直跳膝关节下蹲起跳角度的说法不一, 或许是因个别差异、实验设计或角度定义上等等的问题使然, 但膝关节的角度应介于90度~135度的间为佳。
三、根据技术原理的训练总结
产生垂直方向冲量的来源是起跳预备动作时, 手臂的摆振与髋、膝、踝关节的转动。因此, 手臂的摆振动作的幅度大小与髋、膝、踝关节的转动角度、速度与彼此动作的协调性是否良好, 对跳跃的成绩有关键性的影响。
欲获得较好的垂直跳成绩表现, 就要在短时间内产生最大的起跳初速度, 而垂直跳离地前的瞬间主要是靠踝关节伸肌肌群的向心收缩完成最后的推蹬。因此, 提踵是起跳技术中的一大要素。所以借由分析起跳动作的作用时间与下肢蹬伸力量的大小, 便能了解垂直跳成绩的好坏。
肌肉弹性能量储存与再利用的技术与能力, 将是影响表现好坏的关键因素, 而下肢关节动作的顺序应由身体的近端到远程, 才会有较佳的垂直跳表现。因此, 为了发挥肌肉弹性, 身体由静到动以达到跳得更高的目的, 最好应有下蹲的过程, 而不是直接从下蹲起跳开始。
垂直跳起跳时, 膝关节下蹲角度虽因个人的起跳惯性、肌力等因素而异, 且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亦多所不同, 这可能是因为对膝关节角度的定义不同或实验设计上的差异所造成, 但可证明的一点是, 下蹲角度太大或太小皆不适宜, 所以应介于90-135度的间较为恰当。
增强式训练对于提升垂直跳能力虽有显著的效果, 但应在选手具备了一定肌力基础后才能实施, 否则容易因训练而导致受伤。所以, 在肌力训练方面仍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施较适当。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动作捕捉;运动轨迹;排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4-0077-04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和硬件设备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已经被人们所了解并且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因此,计算机特技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体育教学中主要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就是CAI,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关键词检索,结果发现约77551 多个研究成果及期刊论文,可见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之广。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多种媒体信息,具体应用在课件方面,以数字化为基础,对图片与文字、音频与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在教学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其一就是技术动作的教学演示,有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是多媒体技术难以实现的,而且与标准动作比较,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来的动作存在一定不足;其二就是教学手段单一,灵活性很差,而体育教学灵活性很强,多媒体技术难以实现;其三就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进行动作分析与反馈。
而动作捕捉技术能够检测、记录运动员的肢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实时捕捉运动员的动作,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抽象运动”,减少人为误差,教学动作更加标准,涵盖信息量大,反馈直接形象。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与反馈,实现自主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动作捕捉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和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二、动作捕捉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动作捕捉相关概念
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也称为Motion Tracking(动作追踪)或简称Mocap。动作捕捉主要捕捉表演者的动作甚至表情,用这些动作或表情数据直接驱动动画、虚拟对象模型,制作出逼真的动画。[1]
动作捕捉技术的雏形是1915年动画大师Max Fleischer研制的一个将胶片内容打到透光台上的放映机,把拍摄出的动作影像作为动画描绘的底样,逐帧描绘出所需的动作。[2] 20世纪70年代,基于仪器的运动捕捉技术开始应用于动画领域,80年代,通过电脑实现的针对人体运动捕捉的研究开始出现,90年代,三维运动轨迹捕捉技术正式商业化。[3] 2011年拍摄的《星球崛起》运用了最新的动作捕捉技术,没有一只真实动物参与表演,达到了动作捕捉技术应用的新高峰。[2]
(1)动作捕捉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就是在运动物体的主要部位设置关键点,借助计算机技术,采用测量、跟踪、计算等方法把运动物体身上关键点的动作捕捉下来,然后应用到已建好的三维模型中, 让三维模型做出和演员类似的动作。[4] 例如,在表演者的手、肘、肩、膝盖、脚面等关键部位贴上闪光球,称为“Marker”,在表演者做出发球动作的同时,用专门仪器捕捉Marker的运动轨迹,然后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处理后应用到排球运动员模型上,这样,模型就可以做出和表演者一模一样的发球动作。
(2)动作捕捉系统
动作捕捉技术从实时性来看,可分为实时捕捉系统和非实时捕捉系统两类;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表情捕捉和身体动作捕捉两类;按人体动作捕捉需求的深浅来区分,可分为全身运动捕捉和细节运动捕捉两类。按原理来分,可分为机械式运动捕捉、声学式运动捕捉、电磁式运动捕捉和光学式运动捕捉四种。[3]
2.与常规体育教学对比
体育运动中有许多技术动作,不仅数量多、速度快,而且比较复杂,一些还具有瞬时性,这都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一方面,教师因为天气、身体、心理等原因,不能将每个动作都标准地演示出来,技术动作的瞬时性也导致教师不能间断的进行示范,动作要领转瞬即逝,不利于学生掌握;另一方面,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身体素质的不同,观察角度的不同,都会对动作重难点的领会产生影响。结果导致教师反复演示讲解,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只注重动作练习,缺乏主动思考能力。而动作捕捉技术辅助教学在信息获取和传递方面具有常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针对性的学习动作技术,通过3D动画反馈教学,在不断对照中进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动作捕捉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1)突破技术动作重难点
动作捕捉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把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而且可以把动作进行多角度慢放,了解动作的每个细节,让学生感知动作时间、空间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用动画或者图像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显示出来,呈现给学生完美的视觉效果。通过镜头特写,充分调动视觉能力,建立正确完整的视觉表象,为技术动作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
(2)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动作捕捉技术的实质是一种视觉、空间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在兴趣高昂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掌握的迅速而牢固。采用动作捕捉技术把复杂动作分解、慢放,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3)提高教学效果
常规的体育教学,往往都是教师反复重复动作要领,指出易犯错误的原因,学生反复练习,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易出现反感情绪。动作捕捉技术的应用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先观看教学动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出正误两组动作,学生自主分析思考动作之间的差异,找出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提升运动技能的理解能力,避免常见错误动作的发生,便于快速掌握动作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三、动作捕捉技术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动作捕捉技术应用在常规排球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过程如图1,首先进行动作设计,然后对运动员进行动作捕捉,建立教学动作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用3Dmax软件实现模型的转化,最后制作成动画应用在教学中。
1.动作的设计与采集
基本动作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在实战中应用。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将规范动作变成一种本能反应,才能够在实战中迅速做出正确的选择,减少不必要失误的发生。针对排球中的发球、传球、扣球、拦网以及基本步法等基本动作进行设计,来满足排球教学的需求。
教练员穿上关键部位贴有Marker的单色服装,演示设计好的教学动作,如图2。采用多台近红外高感度专用摄像机也就是信号捕捉设备,对运动员身上的Marker进行跟踪和监视,记录下教练员的动作轨迹。
2.教学动作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分析
(1)数据库建立
采用光学式动作捕捉技术,对捕捉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还原为空间三维点,以此数据生成模型运动所需的动作数据,用该数据去驱动计算机动画模型。[5]然后利用偏移映像、运动拼接等运动编辑技术完成动作修改,最后将模型的动作与骨架图一起保存起来,建立教学动作数据库,如图3。
(2)数据分析
利用捕捉到的运动目标的标识点的空间三维运动轨迹坐标,分析运动目标的运动特征,如图4,计算出所需的相关运动参数,如发球时手臂的最佳角度、接球时手腕的角度等,便于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系统性分析。
教师也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打开三维坐标窗口,对捕捉到的三维数据,包括关节图、轨迹图、骨骼模型图的显示、再现,更加直观的展示出动作的要领。也可以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捕捉,在平面坐标窗口中表示出坐标变化曲线、运动特征曲线等,与标准动作的运动曲线进行对比,例如发球动作中腕部关节点运动轨迹,如图5,找出关键节点的差异,有助于教师采用正误对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数据编辑、格式转换导出
对捕捉的三维运动数据的任意标识点任意时刻在x、y、z方向上可进行灵活的手动编辑、修补,并提供完备的差值、滤波处理,使之更接近完美,使模型动作更具特色。另外,三维图形的同步显示更直观,生动的3D模型辅助显示能够更准确的把握修改结果。数据转换功能可以向3Dmax Studio、Maya、Motion Builder等3DGC软件提供通用格式的运动数据(CSM、BVH、TRC、FBX等)。
四、动作捕捉技术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动作捕捉技术在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对这种教学的看法,笔者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
1.实验法
首先,对辽宁师范大学2012级排球选修课的班级进行随机抽样,随意选出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对排球的兴趣、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排球兴趣、技术水平和学习动机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两班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以及灵敏度进行测试,对得出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班学生身体素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两班学生进行理论测试,对得出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班学生理论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5] 因此,符合研究要求。
其次,进行实验安排,实验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教学时间为16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演示,指导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最后与实验班统一进行考试。实验组在课前先运用动作捕捉技术捕捉优秀运动员的发球、传球、拦网以及扣球等技术动作,然后用3Dmax软件把上述动作制作成教学动画。在上课时观看3D动画演示的标准教学动作,同时观看预先构建出来的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从多角度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原因。然后进行实际练习,用摄像机拍摄学生练习的动作,回放视频与标准动作对比,教师给与指导,逐渐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最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请两名教师对学生的四项技术进行独立打分,再平均得到各项的分值。
2.数理统计法
所需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发球、传球、拦网以及扣球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见表1。
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发球、传球、拦网以及扣球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排球教学中应用动作捕捉技术,对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动作捕捉技术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与虚拟场景系统的实时交互,便于量化分析,对教学中出现的不足进行改进,摆脱纯粹依靠理论教学的状态,进入数字化时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预料动作捕捉技术将会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刚,李德华,周学泳.表演动画中的运动捕捉技术[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0(3):264-267.
[2]吴少军,胡燕红.动作捕捉技术发展新趋势及其对影视工业影响简论[J].群文天地,2012(2):129-130.
[3]李明宇,赵亮,姜军.动作捕捉技术应用研究调查报告[J].科技信息,2011(36):463.
[4]尹钊.动作捕捉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J].影视制作,2010(11):44-48.
[5]冯远淑,陈福民.基于动作捕捉的计算机动画探讨与实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7):956-960.
为迎合阳光运动的提出至现在足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注,凡是有了阳光,给我们的感觉一定是很积极,很健康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改的深入,校本课程的推进,2011年3月,金沙少年宫结合近年来的研发经验,并结合周边生态教学体育教学理念,确定了对于排球类项目的课程开设。
为便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排球内容和建够排球知识技能。可以避免内容形式的频繁更换照成学生不能扎实系统的掌握一项技术的现象。经过大量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一套排球教学方法,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特编写此排球校本教材。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探索,同时还需领导,同仁多多指教,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第一章 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第一节
排球比赛简介与排球运动特点 第二章 排球技术 第一节 准备姿势和移动 第二节 发球 第三节 传球 第四节
垫球 第五节 扣球 第六节 拦网 第三章
规则介绍 第四章
训练常识
第一章 排球运动简介和特点
第一节
排球比赛简介与排球运动特点
排球比赛的场地长18米,宽9米,中间球网隔开。男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比赛时双方各据一边,每队上场队员六人,分前后排站立。
比赛开始,由一方后排右边队员在罚球区内,用单手将球直接夫发过网,然后双方按照排球竞赛规则将球击入对方场内,如运用垫球、传球、扣球、拦网(见图1—图4)等技术动作,组织进攻和防守,而不使球落入本方场内。
排球运动同其他球类运动项目一样,通过教学训练可以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敏、吃苦。
1、广泛的群众性;由于排球运动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体育馆进行比赛和训练,也可以在一般空地上练习;运动量可大可小,因此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制、不同健康称和训练程度的人。
2、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不断由攻转守,在激烈快速的对 抗中进行。有事一场比赛可进行两个多小时。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中,球不能在手中停留时间过长,球也不能落地,没人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每方击球不得
超过三次,对时间、技巧要求很高,从而体现出排球运动高度的技巧性。
4、技术全面性: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过程中要求位置进行轮换,每个队员集体配合中进行的,如果没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密切配合,是无法发挥个人技战术的作用。不论是一传、二传、扣球、或是接扣球进攻中的拦网,防守、二传、扣球等都是一环扣一环串联的。如果以缓解配合不当。势必直接影响全局。一个排球队水平越高对集体配合的默契程度就越高。
第二章 排球技术
排球技术是指队员在派去比赛过程中,多采用的合理击球动作和为完场击球动作必不可缺少的其它配合动作的总称。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为完整的击球技术。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和到底动作为配合技术,或称无球技术。合理的击球动作首先要符合规则要求,应符合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原理,同事要结合个人的特点。完成动作事要做到“切条、轻松、正确、有力”,并能充分运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再在掌握技术过程中,必须遵循“全面、熟练、准确、使用”的原则。
第一节 准备姿势和移动
技术要点:身体保持向前倾,双目敏锐的注视着目标,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脚跟稍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弯曲,两臂自然放松弯曲,双手置于腹前,身体适当放松,两腿始终保持微动。
移动的步伐主要有: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和跑步 准备疑犯错误:有意提脚跟、全脚掌着地、直腿弯腰、臀部后坐。移动时启动慢,身体欺负大,重心过高制动不好,制动后不能保持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的动作规格
一般准备姿势
脚 两脚左右开立的距离应稍宽于肩,前后的距离比左右小,根据个人的习惯或场上站位的不同,可以有意识地用某一脚站在前面。
膝 稍屈,弯屈的程度应根据来球的情况,而有所变化。
上体 保持稍前倾。
手臂 两臂自然弯屈置于腰腹或胸前。
全身 整个身体姿势应处于最灵活的平稳状态。
后排防守准备姿势
脚 两脚左右开立的距离要宽于一般准备姿势,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上。
膝 两膝弯屈度要大于一般准备姿势,约呈100-110度角。膝部前移,使投影线落在脚尖之前。
上体 向前倾斜,使两肩的投影线超出膝部。
手臂 两臂放松,肘关节自然弯屈。
全身 整个身体姿势要降低,呈前倾状。
前排保护准备姿势
这种准备姿势不是为了移动,而是为了有利于低点
移动步法
并步法
动作方法 当来球离身体一步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移动时,移动方向的同侧脚步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步,当跨出脚落地时,另一脚迅速并上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运用 主要用于短距离移动。
跨步法
动作方法 当来球较低,离身体一米左右距离时,可采用跨步移动。移动时,一脚用力蹬地,另一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跨出腿膝部弯屈,上体前倾,臀部下降,身体重心移至跨出腿上,后腿在蹬地后膝部也要微屈。
运用 它跨距大,重心低,身体易保持平稳,便于低点垫球。
交叉步
动作方法 当来球在体侧或体前侧距离身体2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去接近球。若向右移动,起动时身体应稍向右转,同时右脚自然地向右先移动一小步(起动步),使脚尖指向右前方。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交叉迈出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步,落在左脚的右侧,同时身体转动对准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运用 只宜于向左右侧向移动时使用。
第二节 发球
技术动作:腹前低抛球,专题带摆臂,击球后下部,手腕包击推压球。
技术要点:正面下手发球(如图)
技术要点:平托抛球不拖腕,转体收腹摆臂,全掌击中球中下部,手腕击推压球。
技术动作:正面上手发球
技术要点:平托抛球不拖腕,转体收腹兼挥臂,全掌击球后中部,手腕包击推压球。(如图)
技术动作:正面上手发飘球
技术要点:抛球稍前又稍低,挥臂力量穿球心,掌哏击球不屈腕,击球突停球易飘。(见图)
发球易犯错误:发飘球时抛球不稳,高低不当;挥臂太慢,不呈直线;抛击配合不协调。发达力球时抛球不问不准、击球用不上全身力量、手掌未包满球。高飘球在基础教学中利用率不高,因此作为介绍技术指导。
发球教学 发球教学顺序:
1.发球教学可按正面下手发球(女生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或勾手飘球顺序进行。先学下手发球,是因为下手打球技术易掌握,初学者在打比赛过程中可使用,也可谓学习发球树立合适的对立面。
2.发球讲解与示范。先做完整发球示范,然后按顺序做准备姿势、抛球、击球方法分解动作,并讲解清楚动作要领,最后做完整示范。
1.不同发球假发步骤基本相同:
(1)徒手初步体会动作。(2)抛球,领会抛球位置及高度。
9(3)击固定球,体会挥臂动作、击球和手型。
(4)面对墙壁或挡网发球,学习抛球和击球动作协调配合。(5)按抛球以回避一季秋节奏练习击球动作。
4、徒手练习,可安排学生以分组形势,对发球动作进行完整或分解练习,体会动作过程,获得肌肉运动正确感觉。教师可根据动作要领及动作节奏用口令控制学生动作来完成练习。
5、结合动作练习:对抛球、挥臂击球动作进行分解练习,先做准备姿势及抛球,教会学生抛球及引臂正确配合,掌握抛球路线、高度。练习挥臂击球,练习击球可先将球固定在击球点练习,以体会正确抛球与挥臂的关系,再进行抛球后挥臂击球练习,以体会正确用力与击球部位关系。以上练习可面对相比或球网练习,也可两人对练。
6、完整发球技术练习:现在距网4米处发球过网,在此基础上逐步后退,直至发球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由于心理上紧张而影响挥臂击球动作准确性。
7、发球方向固定区域及固定目标练习:正确掌握发球技术,提高发球准确性与成功率,教师固定目标。为不改变发球技术动作及手法,应学会领用展位远近和身体方向来调整发球落点及路线。
8、在比赛过程中运用发球技术:比赛前,对美人发球技术运动提出一定要求,并进行临场观察与统计,比赛过程中或赛后进行总结与纠正,逐步提高发球质量。
第三节 传球
技术动作:双手正面传球。
技术要点:额前迎击球,触球手张开,蹬地伸臂送,指腕缓冲弹,想后上方送。(见图)
技术动作:背传
技术要点:上体稍直,额上迎击球,挺胸手后仰,触球手张开,指腕缓冲弹,想后上方送。(见图)
技术动作:额(侧)前迎击球,触球手张开,侧向臂稍低,指腕缓冲弹,蹬地侧身伸臂送。(见图)
技术动作:跳传
技术要点:垂直向上跳,额前迎击球,出球手张开,伸臂快而大,指腕缓冲弹,(见图)
传球易犯错误:手型不正确,不是半球状;击球点过钱或过高;用力不协调,过早或过晚出手;手指弹力差或用不上手指力量。
传球教学 传球教学顺序:
1、传球教学应放在准备姿势移动之后进行。应首先教授正面双手传球,再教授背传。每项传球技术动作都应先从原地开始练习。然后在移动条件下练习。传球抛物线应从4米左右中距离,距网上2—3米高球开始,最后学习调整球及地球。即从一般传球过度到初级二传,进一步学习各种战术传球。
2、传球讲解:首先讲解清楚传球作用,并结合示范逐步分段讲述动作过程及技术要领。讲解内容如下:
(1)传球前准备姿势
(2)传球过程中手型及击球点位置(3)传球用力方式及全身协调动作(4)传球适合抛物线(5)手指、手腕动作
(6)传球后保持再次准备击球要求
3、传球技术师范应先做好完整动作示范,再边讲边示范。示范及讲解顺序为:脚的站立方法→下肢肌肉→腰髋关节→上体肌肉→手臂动作→手臂位置→手型→击球点→协调用力。
4、传球练习顺序:从徒手模仿开始练习,再结合球进行实体练习
(1)做好传球姿势后在老师口令指挥下依次做好蹬地、展体、伸臂击球动作。
13(2)两人一球,一人用正确传球手型持球与额前上方击球点处,另一人取下,自我或互相观察手型。
(3)两人一球,一人抛球至传球者上方,传球者用正确手型击球点上将球接住,并观察手触球部位是否正确。进而再移动练习。
(4)抛传球练习。向上自抛(40—50厘米)。当球落入手中,手指手腕保持一定弹性,失球轻轻反弹起来,追捕过度至连续向上自传球。
5、双手面对对练习顺序:从两人以求近距离一抛一传、一抛一自传、两人对穿、自传依次后传给对方、一人原地另一人移动传球、双人移动传球、一人平传球一人高抛物线传球、隔网对穿、顺网对传、最后是二传。距离、难度逐渐加大,并要求准确性。
双人传球练习中要求传球时有向前移动迎球动作,传球后练习后退步返回原处,以保持较宽接球面及养成向前移动接球的良好习惯。
第四节
垫球
技术动作:正面双手垫球
技术要点:迅速移动正对球,量比夹紧插球下,抬臀送体,手腕下压,蹬腿重心前移。(见图)
垫球易犯错误:两臂与身体夹角太小;击球部位不准;不能协调用力;两臂撩球;两臂反射角不佳。
徒手练习:
(1)集体练习。全体学生站立成四列横队,面对教师站立,在教师口令下,集体徒手模仿垫球练习。
要求:按插、夹、抬动作技术要体会垫球全过程。(2)两人练习
①两人一组,一人用一手垫球在另一人大臂下面,另一只手压在另一人小臂垫击面上,被压人做徒手垫击技术动作
要求:两臂肘关节伸直,做完整垫球技术动作,体会击球瞬间用力时肌肉的感觉。
②两人一组,一人持球置于另一人小臂垫击球部位,后者做垫球动作。要求:体会正确击球部位及击球点。
第五节 扣球
技术要点:预判助跑向上跳,挺胸展腹反弓身,挥臂转体(收腹)鞭击球,屈膝缓冲脚掌落地。(见图)、扣球易犯错误:①助跑时机不当;②助跑起跳前冲;③击球点保持不好;④挥臂没有鞭打动作;⑤击球时手包不满球,球不旋转。扣球学习顺序:
1、应在掌握传球、垫球之后学习扣球。首先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传球技术动作。吊球技术应稍后学习。
2、扣球技术较复杂,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方法,依次将助跑、起跳和挥臂扣球技术分解讲授,在基本掌握后再做完整扣球练习。
3、扣球应先从4号位练习一般扣球开始练习,接着学习2号位 扣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3号位扣半快球。调整扣球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扣球技术,不过难度很大,应放在基本掌握上述扣球技术再进行教学
4、在讲解扣球技术做用与动作方法后,教师应进行完整正面扣球示范,着重于技术动作正确性,不是单纯追求扣球的力量,以使学生了解扣球全过程,建立正确扣球技术概念。
5、边讲解边示范进行分解教学同时,要强调各个技术环节的关键,可以再原地做分解动作示范或徒手示范,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然后再结合事物进行示范。6助跑练习
(1)随教师口令及示范动作练习原地起跳,要求手臂摆动与下肢肌肉群蹬地动作协调、连贯。练习可在网边进行,但不可触碰到网。(2)随教师口令及示范动作做如下练习:右脚跨一大步→左脚迅速跟上起跳,即完成一步助跑动作。如跨右脚要求有腾空跨跳动作,并有制动动作。左脚跟上起跳时,要求他在右脚左前方且有爆发力。还应注意手臂协调配合。练习应从慢到快进行。
(3)按教师口令及示范动作练习左脚出半步→右脚跨步→作家跟上起跳→落地缓冲即完成二步助跑起跳动作。以上练习应结合网进行,使学生学会人与球网之间的关系
(4)用一步、二步助跑起跳摸吊球,一方面建立击球点的概念,一方面检查助跑起跳是否前冲过大。
7、原地扣球练习
(1)徒手模仿扣球练习;岁教师口令及示范做徒手扣球动作,并注意扣球节奏,手臂放松,作出鞭打动作。
(2)口固定球练习:同伴立于扣球者手臂外侧,将球持于扣球者击球点位置上,扣球者做挥臂动作练习,要求手臂甩动,手包满球。(3)一抛一扣练习:两人面对面站立,距离3—4米,一人抛球至另一人头上方,练习挥臂击球动作或体会甩腕动作。抛球要稳,击球动
作要求放松,不能太用力,注意有推压动作,打出上旋球。(4)自抛自扣练习:两人面对面,相距6—7米,自抛自扣对墙扣,火灾矮网(网高与扣球者眼部相齐)前扣球,练习时泡泡球要稳,高度在网上1米左右,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动作要协调配合,注意手包满球,手腕稍有推压动作,到处上旋球。
(5)扣抛球练习:抛球者站立在扣着右侧1米左右,跑出接近垂直地面的球,另一人对墙扣,或在挡网扣。二者距离由近到远,抛球的抛物线由低到高。逐步有传球代替抛球。
第六节 拦网
技术动作:单人拦网
技术要点:拦网判断是关键,垂直起跳莫提前,提肩压腕张手捂,看清动作拦路线。(见图)
技术动作:集体拦网
技术要点:判断正确快移动,同时起跳保距离,一人为主他人辅,伸臂过网拦。(见图)
拦网易犯错误:①起跳时机不当;②起跳后身体接触到网;③双手钱扑触网;④手离网太远;⑤盲目拦网,不看扣球者的动作。
第三章
规则介绍
一、发球
1、发球击球犯规
(1)发球次序错误:莫对未按照计分表所登记的发球次序为发球次序错误。
(2)发球区外发球:队员击球时或跳发球时,踏及场区或发球区外地面为发球区外发球错误。
(3)发球击球时球未抛起或持球手未撤离
(4)发球五秒:第一裁判员鸣笛后5秒内,发球员未将球击出,为发球五秒犯规。
2、发球击球后犯规
(1)发出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未通过球网垂直面。(2)界外球:
①发出球整个落点完全在场区界限以外地面上; ②发出球触及场地外物天花板或废比赛队员等;
③发出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杆以外部分。(3)发球掩护:任何一名发球队员,以挥臂、跳跃或左右晃动等动作妨碍对方接发球,而且发出球从对手上方飞过,则构成个人掩护。
二、击球时犯规
1、四次击球:一个对连续四次(拦网一次除外)为四次击球犯规。
2、持球:一名队员没有将球清晰击出,使球停止为持球犯规。
3、连击:一名队员明显连续击球凉席或球连续触及身体不同部位(拦
网一次除外)为连击犯规。
4、借助击球: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击球为借助击球犯规。
三、队员在球网附近犯规
1、过网击球:对方进行进攻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为过网击球犯规。
2、后排队员拦网:后排队员靠近球网,讲授伸向高宇球网处阻拦对方来球并触及球,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3、拦发球:拦对方发过来球为拦网发球犯规。
4、从标志杆外深入对方空间拦网并触球犯规。
五、进攻性犯规
1、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塔基进攻线(或其延长线),击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水平面球,并使球整体由过网区通过网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则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2、在前场区对对方发过来、并整体高于球网进攻性球,玩笑横进攻性击球(如发球、吊发球等)为犯规。
六、不良行为(分四类)
1、非道德行为:争辩、恐吓等。
2、粗鲁行为:违背道德原则和文明举止,有侮辱性表示。
3、冒犯行为:诽谤、侮辱言语或手势。
4、侵犯行为:人身侵犯或企图侵犯。
第四章
训练常识
1、安全教育
(1)练习钱做好充分准备活动,特别是下肢各关节活动(2)应穿着运动鞋、服装、护膝及护踝等保护工具(3)救球时,学会自我保护。
(4)鱼跃垫球等高度动作,一定要在教室指导下开展学习
(5)接扣球练习时,最好不要配戴眼镜,一面打到眼睛伤及到眼睛。
2、手指挫伤处理
初学者练习排球,由于动作缺乏正确等原因,手指有时间会受伤。传球动作不正确是发生手指挫伤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练习前应做好手指、手腕各关节的准备活动,平时应注意手部柔韧及力量练习。一旦发生手指挫伤,要求马上停止练习,进行冷敷、包扎。伤势重者应马上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3、关节扭伤处理
第一部分 比赛
第一章 器材与设备
1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及无障碍空间
1.1面积
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图1)。
B制: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1.2比赛场地的地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伤害队员的隐患,不提在粗糙、湿或滑的地面上进行比赛。
1.3场地上的画线
1.3.1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1.3.2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颜色必须区别于场 地地面。
1.3.3界线
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3.4中线
中线在网下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8米、宽9米(A制或长9米、宽9米(B制)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3.5进攻线
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标出了前场区。
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段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1.4区和区域
1.4.1前场区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直至无障碍区的边沿。
1.4.2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的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5温度
温度必须适合于室内外比赛。
1.6照明度
照明度在离比赛场区地面1米高处测量应为800-1200勒克斯。
2球网和网柱
2.1球网高度
2.1.1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35米、女子2.20米。青少年组球网高度可适当降低。
2.1.2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2构造
球网为黑色,宽1米、长9.50-10米,网眼直径10厘米。球网外沿的全长缝有7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钙没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因定在网柱上
2.3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了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铁一部分。
2.4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2.5网柱
2.5.1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
2.5.2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3球
3.1特性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室肉外比赛。
颜色:应是浅色。
圆周:成人组,65-67厘米;青少年组,63-65厘米。
重量:成人组,220-240克;青少年组,200-220克。
3.2统一性
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国内正式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中国排球协会批准指定的球。
3.3球的弹性
比赛用球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其标淮为:在2米高处自由下反弹高度不低于50厘米。
第二章 比赛参加者
4比赛队
4.1队的组成
4.1.1一个队由8名队员组成。A制上场比赛的为4名队员,B制上场 比赛的为6名队员。可设1名教练员,1名领队。
4.1.2队长
队长应在记分表上注明。
4.1.3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比赛队的位置
4.2.1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教练员、领队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
4.2.2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
4.2.3替补队员可以在以下区域做无球的准备活。
4.2.3.1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
4.2.3.2暂停时在他们比赛场地一侧后面的无障碍区内。
4.2.4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内,队员可以在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5队员的服装
5.1.1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必须一致)和运动鞋。
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必须统一、整个齐和颜色一致。5.1.2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鞋。
5.1.3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12号。
5.1.3.1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
5.1.3.2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
5.1.4队长上认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状标志。
5.1.5禁止穿不符合规定号码的服装比赛。
5.2服装更换
裁判员可以允许1名或多名运动员:
5.2.1不穿鞋进行比赛。
5.2.2在局间或替换后更换湿运动服,但新换的服装必须为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
5.3.3天气较冷时,裁判员可以允许比赛队穿训练服进行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同,并有规则规定的号码。
5.3禁止着戴的服装与物品
5.3.1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得于人为加力的任何物品。
5.3.2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
6参加者的权利和责任
6.1队员
6.1.1队员必须了解并遵守软式排球竞赛规则。
6.1.2队员发源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不允许争辩。
6.1.3队员的行为必须符合公平竞赛的精神,不公对裁判员而且对其他工作人员、对方队员、本队队员及观众都要尊重,要有礼貌。
6.1.4队员不得有任何其目的在于影响裁判员的判断或掩盖本队犯规的动作和行为。
6.1.5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过到延误比赛的目的。
6.1.6比赛中允许全队成员间的交谈。
6.2队长
6.2.1在比赛开始前,在记分表上签 字并代表本队进行抽签。
6.2.2在比赛中,队长担任场上队长。当队长返回场上,或至该局结束。公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
6.2.2.1提出的问题和请求。他如果对解释不满意,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声明,并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此意见作为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的权利(规则27.2.3)。
6.2.2.2请求允许:
a)更换全部或部分服装。
b)核对双方队员的场上位置。
c)检查地板、球网儿球等。
6.2.2.3请求暂停(规则20.3)和换人(规则23.3)。
6.2.3在比赛结束时队长要:
6.2.3.1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6.2.3.2如果他曾向裁判员提出过声明,可以进一步确认后作为对裁判员解释或执行规则的正式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
6.3教练员
6.3.1教练员应于比赛至始至终在场外进行指挥,他填写队员上场位置表、请求换人和暂停,为此他和裁判员联系。
6.3.2比赛前,教练员在记分表上登记和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
6.3.3比赛中: 6.3.3.1每局开始前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给记录员或裁判员。
6.3.3.2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
6.3.3.3请求暂停和换人。
6.3.3.4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教练员在进行指导时可以在替补席前自进攻线延长线至准备活动区之间的无障碍区站立或走动,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6.4领队
6.4.1领队坐在球队席上,但无任何权力。
6.4.2如果教练员必须离队时,根据场 上队长的请求、经裁判员同意。他可以承担教练员的职责。
第二章 比赛方法
7记分方法
7.1每球得分制
7.2三局两胜制,胜两局的队胜一场。
7.3如果1:1平局时,进行决胜局。
7.4前两局
先得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对方2分为止,没有最高人限。
7.5决胜局
先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该局,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某队领先2分为止,没有最高分限。比分到8分时交换场区。
7.6弃权
7.6.1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以0:2的比局和0:
25、0:25的比分失利。
7.6.2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则宣布该队弃权,结果同规则7.6.1。
第四章比赛的准备和组织
8比赛的准备
8.1抽签
裁判员应在比赛开始前15分钟和决胜局开始前召集双方队长抽签。获胜者选择:
a)发球或接发球。
b)或场区。
抽签失利者从余项中选择。
8.2准备活动
在比赛开始前,如另有场地供比赛队进行活动,则每队可上网活动5分钟,可分练,也可合练另无场地,则每队可上网活动10分钟。
9上场阵容
9.1A制:场上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4名队员进行比赛。
B制:场上第每个必须始终6保持名队员进行比赛。队员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到该局结束。
9.2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必须及时将上场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
9.3未列入上场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队员。
9.4位置表一经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除正常换人外,不得更改。
9.5当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
9.5.1一局开始前,场上队员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2如果一局开始前,场上有一名或更多队同没有登记在位置表上,则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3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则他必须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分表上。10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闪,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10.1队员的场上位置
A制:1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
B制:1、5、6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前后排队员位置不能颠倒;同排队员位置不能交叉(发球了队员除外)。
10.2两名队员之间的位置
10.2.1每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球网更远。
10.2.2前、后排队员左右之间位置按规则10.1的规定站位。
10.3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
10.3.1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10.3.2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10.4发球击球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但后排队员不得进入进攻线以前拦网和踩上或踩过进攻线内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过对方场区。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
10.5位置错误
10.5.1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10.5.2发球队员击球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獗被认为在先而被判罚。
10.5.3如果发球队员是击球以后犯的规,则位置错误在先,判位置错误犯规。
10.5.4位置错误的判罚如下:
10.5.4.1位置错误的一方被判失一球;
10.5.4.2队员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10.6轮转
10.6.1轮转次序包括发球及其他队员的站位,在整局中均按位置表填写顺序进行。
10.6.2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A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队员转至4号位等;B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至6号位等)。
10.7轮转错误
10.7.1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应判为轮转错误,进行如下判罚:
10.7.1.1该队被判人一球
10.7.1.2队员的轮转次序被纠正。
10.7.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错误从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自错误发生以后的所有得分。对方得分仍然有效。
如果不能确定在轮转错误中所得分数,则仅给予失一球的判罚。
11队员的替换
在裁判员的准许下,一名队员离开比赛场地,而由另一名已在记分表上登记过的队员占据其位置的行为,被称做替换。
11.1替换的制
11.1.1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四人次。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
11.1.2每一局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次上场。
11.1.3替补队员每局可以上场替换场上任何一名队员。
11.2特殊替换
某一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必须进行合法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可采取超出规则11.1限制的特殊替换。
特殊替换时场外的任何都可以替换受伤队员,但受伤队员不可在本场比赛中再次上场比赛。在任何情况下特殊替换不作为合法替换的次数计算。
11.3被判罚出场和取消比赛资格的替换
某队员被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则该队被宣布阵容不完整。
11.4不合法的替换
11.4.1超出规则11.1限制的替换是不合法的替换(规则11.2的情况除外)。
11.4.2某队进行了不合法的替换,而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应按如下步骤处理:
11.4.2.1判该队失一球:
11.4.2.2对不合法的替换给予纠正;
11.4.2.3取消犯规队因此而得的分数,对方所得的分数应予保留。
第五章比赛行为
12比赛的状态
12.1比赛开始
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发球队员击球时比赛开始。
12.2比赛的中断
裁判员鸣哨则比赛中断。但是如果裁判员是由于比赛中出现犯规而鸣哨的,则比赛的中断实际是由犯规的一刻开始的。
12.3界内球
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包括界线(规则1.3),为界内球。
12.4界外球
下列情况为界外球:
12.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在界线以外(不包括触线);
12.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比赛的成员等
12.4.3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
12.4.4球的整体或部分从非过网区完全越过网的垂直面;
12.4.5球的整体从网下穿过
13比赛中的犯规
13.1定义
13.1.1比赛中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被认为是犯规。
13.1.2裁判员根据规则对犯规进行判断和判罚。
13.2犯规的判罚
13.2.1每一犯规均有判罚。
12.2.2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
排球基本技术总结
学了一学期的排球,虽然时间很短,但也基本掌握了一些技术,参考了相关书籍后,现总结如下:
(一)准备姿势:一般来讲,准备姿势分为半蹲准备姿势、少蹲准备姿势、低蹲准备姿势
三种。技术特点:屈膝提踵,含胸收腹,微动。
(二)垫球:两脚开立稍比肩宽,垫球手臂与地面所形成一定的夹角,看准来球,两臂夹
紧前伸,插到球下,用前臂腕关节以上 10 厘米左右的地方两臂桡骨内侧形成的平面击球的下部。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击来球,使插、夹、抬、蹬连贯完成,灵活控制传球方向和力量。
(三)传球:稍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两膝稍弯屈,上体自然挺起,两
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脸前,准备传球。当球下降近额前时,蹬地伸膝,伸展,两手向前上方迎击来球。当来球距额前约 1 米左右时,则开始向上伸臂和伸膝,两手迎击来球,击球点约在额前上方一球左右为宜。传球的用力动作,主要是以手指、手腕的弹力及伸臂伴送和伸膝蹬地全身协调用力将球传出。用力顺序是:蹬地、伸膝、伸腰、伸肘、伸臂、手指手腕屈伸。
(四)发球:面对球网,两肢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体前。左手用掌平稳而准
确地将球抛在体前右肩前上方,高度约 50 厘米。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略高于肩,上体稍向后仰。五指并拢,指尖朝上,手腕稍后仰保持一定的紧张,眼睛注视球体。击球时右脚蹬地重心前移,以收腹、屈体迅速带动手臂的挥动。挥臂成直线,在右肩前上方,用手掌坚硬部位击中球的后下部。
1.1 研究对象
中国国家男女排共11个比赛场次为本文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Internet互连网搜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为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统计分析法
以中国国家男排和女排为统计对象, 运用D a t a V o l l e y P ro ject统计软件和手工统计两种方法, 通过比赛录像统计方式, 对中国国家男排和女排的共11个比赛场次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到不同职能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各种数据表现值。
2 结论分析
2.1 优秀排球运动员场上职能的划分
随着排球项目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排球规则的不断完善, 尤其是“自由防守队员”规则的实施,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分工越来越明确、细化。排球运动员根据自身场上位置和职责的不同, 在技术和体能要求上向更加具体化和专职化的方向发展。从目前来看, 世界各国家队, 不分男女排, 绝大多数都采用“五一”配备阵容。运动员从场上职责来看, 可以分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和自由人。
2.2 不同职能运动员比赛中动作组合集应用情况
排球比赛的特点是比赛的连续性和运动员动作的间断性, 比赛各间断间的动作是由各种技术动作组合而成。根据现场统计和录像解析, 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组成了8种动作组合:1、发球-移动2、准备姿势-移动-接发球3、准备姿势-移动-扣球4、准备姿势-移动-拦网5、准备姿势-移动-传垫球6、准备姿势-移动-防守7、准备姿势-移动-掩护8、准备姿势-移动-保护。一个比赛过程是由一个“动作组合”或几个“动作组合”相互连接而构成。而几个“动作组合”相连接就构成了动作组合集。
排球比赛的激烈程度与比赛的连贯性是密切相关的, 动作组合集出现的越多, 比赛越激烈, 比赛的强度就大;动作组合集出现的次数少, 比赛激烈程度就小, 比赛的强度就小。将比赛中出现的动作组合集次数除以比赛时间就是每分钟出现动作组合集的次数, 即每分动作组合集。不同位置运动员动作组合集和每分动作组合集情况见以下表格。
前面提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形式有8种动作组合分别是1、发球-移动2、准备姿势-移动-接发球3、准备姿势-移动-扣球4、准备姿势-移动-拦网5、准备姿势-移动-传垫球6、准备姿势-移动-防守7、准备姿势-移动-掩护8、准备姿势-移动-保护。根据现场统计和录像解析, 主攻的动作组合集由1、2、3、4、5、6、8这7种动作组合相互结合构成的;副攻的动作组合集是由1、2、3、4、5、6、7、8这8种动作组合相互结合构成的;二传的动作组合集是由1、3、4、5、6、8这6种动作组合相互结合构成的;接应二传的动作组合集是由1、2、3、4、5、6、8这7种动作组合相互结合构成的;自由人的动作组合是由2、5、6、8这4种动作组合相互结合构成的。
2.3 不同职能运动员动作组合集对比分析
2.3.1 动作组合集应用次数对比分析
平均每场比赛, 不同位置运动员动作组合集和每分钟动作组合集应用情况见表4。
根据表4, 平均一场比赛二传的每分动作组合集最多为0.58个, 其次是副攻0.51个, 主攻0.46个, 接应二传0.44个, 自由人最少为0.36个。为了对不同职能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组合集应用情况有个更为直观的了解, 本文对不同职能运动员平均每场比赛的每分动作组合集进行了非参数检验。结果见下表5。
从表5可以看出, 自由人同其他位置运动员的每分动作组合集都有显著性区别, 并且同副攻和二传有非常显著性区别;二传每分动作组合集除了同副攻没有显著性区别外, 同其他位置运动员都有显著性差别, 并且同接应二传和自由人有非常显著性差别;主攻同副攻和接应二传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二传平均一场比赛每分动作组合集最多, 自由人平均一场比赛每分动作组合集最少。
2.3.2 动作组合集应用形式对比分析
二传传球后一般都要积极移动去保护进攻队员, 所以在二传的动作组合集中, 准备姿势-移动-传垫球和准备姿势-移动-保护的组合最多, 二传在训练中应特别注重这两个动作组合的练习。同时, 在二传传球的动作组合中又有多种形式, 有拦网后移动传球, 保护后移动传球, 防守后移动传球, 也有少数的扣球后移动传球。所以, 在平时的训练中, 教练员要充分考虑到二传传球的这几种动作组合形式, 综合、全面地进行训练。
主攻的动作组合集中, 准备姿势-移动-扣球和准备姿势-移动-拦网的组合比较多。在主攻的扣球组合中, 又有多种形式, 接发球后的移动扣球, 扣球后的后撤移动连续扣球, 拦网后移动扣球, 保护后移动扣球。
副攻的动作组合集中, 准备姿势-移动-拦网、准备姿势-移动扣球和准备姿势-移动-掩护的组合比较多, 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这三个动作组合的练习和每两个动作组合之间的衔接。另外, 在拦网的动作组合中又有不同的组合形式, 最常见的是对方一攻时的拦网, 除此之外, 还有扣球后移动拦网, 一次拦网后的再次拦网。平时的训练中, 往往只重视对方一攻时的拦网, 而忽略了另外两种拦网方式的训练。当然, 对方一攻后的拦网在比赛中出现最多, 应当作为重点进行训练。但是, 其它两种拦网方式也应该加以训练。高水平队伍之间的对抗, 往往就是细节上的对抗, 对高水平队伍来说, 每一分都是至关重要的, 细小的环节往往就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副攻的掩护组合形式中有接发球后移动掩护, 防守后移动掩护, 扣球后移动掩护, 拦网后移动掩护和掩护后移动再掩护。副攻的扣球组合形式同主攻的扣球组合形式相同。副攻是主要的拦网队员, 副攻的拦网组合形式有多种表现, 所以在训练中要考虑到全面训练。
接应二传的扣球组合形式同上面分析的主攻扣球组合形式相同, 接应二传的拦网组合形式同上面分析的副攻的拦网组合形式相同。自由人的动作组合主要是针对接发球和防守的组合, 在自由人的动作组合中, 移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 结语
动作组合集的多少可以反映一场比赛激烈程度, 同时可以将动作组合集作为安排训练内容的参考指标。在专项训练阶段, 训练内容要考虑有一定比例的动作组合集。不同位置的运动员的动作组合集的组成不同, 动作组合集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在训练中安排训练内容时, 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职能特点, 区别对待。
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表现形式不同, 不同技术的应用次数情况也不相同。不同位置的运动员的比赛外部负荷有鲜明的位置特征。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活动是由多种动作组合集组成的, 每一个动作组合又有多种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综合考虑, 合理地、全面地安排这些动作组合的练习, 不能片面地考虑一种练习方式。同时, 在安排练习内容时, 要注重每两个动作组合之间的衔接。要充分了解比赛情景, 根据数据来科学地安排训练, 充分模拟比赛场景, 才能真正提高训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学淞, 祁淑云.中国女排副攻手参与扣、拦时外部负荷结构与比赛效果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6 (2) .
[2]安琪.论自由人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 2000, 36 (3) .
[3]张欣.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特点[J].中国排球, 2003 (3) :39.
[4]杨劲苍、柏森康雄.对中国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定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1997 (6) :23.
[5]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8:58~59.
[6]董榴英.从身体素质转移规律谈排球队员的力量与速度的转移性训练[J].上饶师专学报, 1995, 6 (5) :95.
[7]张丽, 徐飞荣, 赵文娟.对制定我国重点女排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6, 3:17~21.
[8]陈平, 刘西南.甲级女排主攻手对抗训练方法简述[J].四川体育科学, 1999 (2) .
[9]A.W.S.沃森.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2:161.
[10]R.沃克斯.排球比赛的负荷强度[J].国外体育科技.1996, 3.
关键词:小学生;排球技术;效率;教学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球教学,本校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将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课堂上用的比较好的几种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创设情境法
作为小学生,大多都对带有故事情节或是具有情境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与激情,并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体育技术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教授“正面双手自垫球”时,教师采用“猴子接桃”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抛球,然后双臂夹紧接球来感受手臂触球的部位,这样,让学生在玩耍中自然地掌握了自垫球的基本动作,从而为后面的正面双手垫球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顺口溜法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导致了排球水平一直都原地踏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笔者总结了几个比较精练的关键词式的顺口溜,比如,在教授二年级排球自垫球时,可以用六个字来体现技术要点“手型、手臂、蹬地”。“手型”就是指垫球的手形要正确,“手臂”是指垫球时手臂要伸直夹紧,“蹬地”顾名思义,就是在垫球时要蹬地用力。又如,在三、四年级学习双人抛垫技术时,我用“小腿弯曲稍下蹲,手臂夹紧插球下,蹬地提肩往前送”这一顺口溜来形象的将正面双手垫球这一技术动作描述出来。如果有的学生动作变形,就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或是顺口溜来提醒他,学生就能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有误,这些顺口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与目的性,也避免了繁琐的语音讲解带给学生的厌烦感,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言语鼓励法
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表扬的,教师不应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会因为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或是身体疲劳而对所学习的运动产生厌烦感,因此,这个时候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鼓励性强、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地“尝到甜头”,以此来打消学生的不良思想,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比如,在排球课中,我只要看到有的学生是有进步的,哪怕是有的自垫球能垫几十个,而有的只能垫一到两个,只要他们能够多垫一个球,我也会大大地表扬他们,看到学生被表扬后的喜悦,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让我知道了作为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排球带给他们的乐趣。
四、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个体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完成体育教学计划的教学方法。在排球课上,虽然每次学习的技术动作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统一教授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的学生的技术掌握得快又好的现象。所以,这个时候应当给技术掌握快的学生安排更高层次的教学任务,这样,让这部分学生拔尖的同时又刺激了其他学生的进步,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五、体育绘图教学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各项技术动作都是靠教师讲解与示范及学生的练习进行的。体育教师在示范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由于动作完成较快,学生很难模仿,从而掌握技术动作更加困难。而体育绘图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能将技术动作过程和要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和视觉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与掌握,并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排球正面双手传球时,手型及身体的完整姿态学生很难模仿,因此,这时体育教师可借助体育绘图将这几个难点清晰地描绘出来,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更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
六、多媒体教学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因受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及教师示范面的影响,许多技术动作难以理解与掌握,即便多次示范,学生也很难掌握,用体育绘图表现出来也只能是简单的静态简图,学生没有一个连贯的概念。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把技术动作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促进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助跑起跳扣球”这一技术动作时,教师的示范动作会在瞬间完成,这时可利用多媒体将这一技术的连贯动作播放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从助跑踏跳、腾空展体、挥臂收腹、缓冲落地这四个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再结合教师的示范与讲解,保证学生对每一技术细节的了解,从而迅速地建立起动作表象,并快速地掌握技术动作,促进重点与难点的迎刃而解,缩短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排球技术动作的掌握效率。
以上便是笔者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反思与总结,创新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排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排球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排球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能够更有信心地参与到排球运动中去,为持续保持对排球的热情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尚民.体育绘图在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1999.
[2]杨正光.多媒体技术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2(04).
作者简介:于国涛,男,1987年6月出生,学历:研究生,就职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
【小学排球技术动作】推荐阅读:
小学排球教案全集10-26
小学体育排球教学设计10-20
小学体育排球游戏教学案例07-21
排球发球技术得分分为06-23
排球发球技术的关键是11-25
排球比赛方案07-05
排球裁判培训09-24
排球校本课程10-07
排球比赛方法10-27
排球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