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通用6篇)
质安字〔2005〕56号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职业卫生档案是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各类文件材料,是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料。
第四条
企业应依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做好职业卫生档案及资料的收集与归档。职业卫生档案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
第五条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健康工作资料等内容组成。
(一)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主要包括: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 2.企业基本概况、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3.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应急救治预案及演练等有关内部文件;
4.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分布、车间工艺流程示意图、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分析评价报告、检测与评价委托书;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料(可提供保存清单,注明保存地点)与申报资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登记;
7.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资料、工艺改造技术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 8.员工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清单和使用维护情况; 9.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职业禁忌人员、职业病观察对象、职业病患者登记和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明资料(法人证明和资质证明材料)等。
(二)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主要包括:员工健康基本情况、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婚姻生育史、个人史、家族史、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情况等。
(三)职业健康工作资料主要包括:职业健康工作计划与总结、有关工作会议记录、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检查、职业病危害隐患治理、事故管理、考核与奖惩等。
第六条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由局(公司、总厂)和二级单位(分厂)两级构成。基层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职业健康工作资料,具体内容由局统一确定。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则上由二级单位负责建立与保管,鉴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由局级单位建立与保管。
第七条
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准确、及时填写有关内容,并妥善保管。每年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内容进行复核。集团公司统一职业卫生档案样式及标识。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中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参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统一的样式印制。
第八条
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管理、借阅和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认真归档。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和擅自翻印。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调离时,必须办理职业卫生档案交接手续。
第九条
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
第十条
严格档案管理和借阅制度。对于涉及企业生产机密及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资料的内容,应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005年7月12日)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质量管理, 贯彻质量至上理念, 明确质量责任, 提高质量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 根据国家质量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 (以下统称所属单位) 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集团公司控股公司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质量管理是指依照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对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改进、监督等活动。
第四条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坚持源头把关、过程控制, 全员参与、全面覆盖, 完善体系、持续改进, 落实责任、强化监督, 服务用户、追求卓越的原则, 为社会和用户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工程和服务。
第五条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负责质量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监督, 其主要职责是:
(一) 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制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发展规划;
(二) 组织和指导所属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监督检查所属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三) 组织所属单位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 培育名牌产品, 负责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重要采购产品质量认可工作;
(四) 负责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 负责指导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技术机构业务工作;
(五) 协调处理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与外部用户、专业分公司之间发生的重大质量纠纷, 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重、特大质量事故。
第七条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一) 规划计划部负责国务院主管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承担工程建设单位资质和相关专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 归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二) 物资采购管理部负责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工作, 归口管理物资供应商, 监督检查采购物资质量;
(三) 矿区服务工作部负责矿区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组织制定物业管理、公用事业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等服务规范, 监督检查矿区服务质量;
(四) 其它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第八条专业分公司负责本专业质量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一) 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组织落实集团公司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本专业质量管理细则、质量规划和年度质量工作计划;
(二) 负责组织制订本专业质量标准, 指导归口管理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审和审核, 负责组织制定重要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
(三) 负责本专业质量监督和质量统计分析工作, 组织协调处理本专业范围内的重大质量纠纷, 参与调查处理重、特大质量事故。
第九条所属单位应当明确质量管理部门, 统一归口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由所属单位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
第十条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质量仲裁检验等工作。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授权承担集团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第三章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集团公司实行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责任制。
所属单位是质量工作的责任主体。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对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专业分公司对归口管理业务或单位质量工作负专业管理和监督责任。
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对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负综合管理和监督责任。
第十二条质量责任划分和认定, 按以下原则执行:
(一) 产品生产和销售单位对产品保质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
(二)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各负其责, 有关责任人员终身负责;
(三) 关联交易和内部交易的相关单位, 对产品、工程和工程技术服务质量事故承担连带责任;
(四) 员工对本岗位业务涉及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建立违规供应商、承包商市场禁入制度。供应商、承包商因故意或过失提供不合格产品、工程、服务的, 取消其集团公司市场准入资格。
第十四条产品生产单位必须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 产品不得销售, 工程不得验收。
所属单位根据需要可制定内控质量标准。内控质量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第十五条所属单位应配备满足质量管理需要的计量检测设备。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规范要求。
第十六条国家实行产品生产许可、强制认证和集团公司实行产品质量认可的产品, 生产单位应取得相应证书。
所属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炼油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应通过具有认证资格的第三方认证。
第十七条所属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质量检验检查机构, 负责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检验检查。检验检查机构的设立按照集团公司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所属单位从事勘察设计、施工作业、工程技术服务、工程监理、设备监造、产品检验、质量监督等工作, 必须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聘请外部单位的, 应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第十九条所属单位应根据需要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技术人员应经过质量专业培训, 国家和集团公司有资格要求的, 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四章质量控制与改进
第一节产品质量控制
第二十条产品生产单位应根据质量标准、市场和用户需求制定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重要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由专业分公司制定。
第二十一条产品生产单位应依据产品质量升级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组织产品设计和评审。承担产品设计任务的单位应对产品设计进行验证和确认。产品生产单位应组织对新产品进行鉴定并编制产品标准, 重要产品的设计评审、鉴定应由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或专业分公司组织。
第二十二条采购单位除公开招标采购外, 应在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商库中选择供应商。采购单位应组织对原材料、外协件质量进行验收。对重要的原材料、外协件, 产品生产单位应进行复验, 验收合格的方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三条产品生产设备应满足质量要求。产品生产单位应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制定生产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 确定质量控制点。生产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由本单位质量或技术负责人批准。
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 对本道工序质量负责, 本道工序不合格的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未经批准, 不得擅自更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
对涉及储存稳定性的石油化工产品, 产品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应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确保销售终端产品质量合格。
第二十四条产品生产单位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合同规定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 检验不合格的, 不得出厂。
第二十五条产品生产单位应根据产品性质、产品标准和环境条件, 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和储运设备、设施, 保证运输和储存的产品质量稳定。
产品标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出口产品生产单位应按照进口国法律法规、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进行生产,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第二节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第二十七条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合理的管理方法,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建设单位应完善和落实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制度。
第二十八条建设单位应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建设工程, 并按规定进行招标。任何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肢解发包, 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不得迫使承包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
第二十九条建设工程不得转包或违规分包。承包单位需要将建设工程分包的, 须经建设单位批准。分包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 追究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责任和承包单位的管理责任。
第三十条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 对勘察结果负责。
设计单位应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勘察结果、设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工程设计, 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三十一条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 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用于建设工程。
未经建设单位的设计变更认可, 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替换工程材料和设备。
第三十二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程序、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确定质量控制点, 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隐蔽工程在隐蔽前, 应通知建设单位;隐蔽工程为工程质量监督停 (必) 监点的, 还应通知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 并经质量检验检查合格。
第三十三条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 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合格的, 方可交付使用。国家对工程建设验收有特殊规定的,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
第三十四条集团公司实行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 应约定保证金、保证期等内容。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 施工单位应履行保修义务, 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第三节服务质量控制
第三十五条油气田单位应根据勘探开发方案、相关标准以及集团公司规定进行工程设计, 或委托有资质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应明确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点。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必须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程序, 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确保工程技术作业质量。工程技术作业使用的设备、人员应满足作业质量要求。
第三十六条工程技术作业中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采购单位应对采购的材料质量进行验收。对重要的入井材料, 使用单位应进行复验, 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第三十七条工程技术作业完成后, 油气田单位应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第三十八条炼油化工检维修作业单位应根据炼油化工检维修作业计划制定作业方案, 经炼油化工单位审批后, 按照作业方案和检维修作业规程进行作业, 确定质量控制点, 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检维修作业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人员应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第三十九条产品销售单位应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服务规范, 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产品服务网点, 开展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产品销售单位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应进行维修、更换或退货处理。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中止销售或召回等措施。
第四十条矿区服务单位应按照服务规范或合同要求, 及时提供服务信息, 认真听取用户意见, 实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
第四节质量改进
第四十一条所属单位应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 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十二条所属单位应建立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开展用户调查, 分析用户需求, 确定质量改进目标。
第四十三条所属单位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措施。
第四十四条所属单位应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 组织整改,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四十五条所属单位应按年度统计分析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状况, 形成质量分析报告, 分别报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和专业分公司。
第五章质量监督
第四十六条集团公司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集团公司总部、专业分公司及所属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对自产和采购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集团公司对重要采购产品实行驻厂监造制度。驻厂监造目录、监造程序和要求按照集团公司驻厂监造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建设工程应依法接受工程质量监督。建设单位在开工前, 应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四十九条国家和集团公司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应按照异体监理的要求, 委托监理单位实施建设工程监理, 不得委托与施工单位有直接隶属关系或直接利益关系的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和监理合同, 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 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单位不得转让监理业务。
第五十条油气田单位应按照规定选派具有资质的工程技术监督, 对工程技术作业质量实施监督。具体监督内容、程序按工程技术监督有关规定执行。炼油化工单位应对炼油化工检维修作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和专业分公司应对所属单位质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并通报监督检查结果。
第六章质量责任
第五十二条集团公司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违反本办法规定或出现质量问题, 应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三条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业绩纳入各级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责任不落实、质量业绩考核未达到规定要求、质量监督抽查连续两次出现质量不合格的, 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第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 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一) 产品出厂未按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的;
(二) 生产、销售或采购国家规定应取得而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产品的;
(三) 未按规定采购或采购不符合质量要求产品, 或者未按规定实行驻厂监造的;
(四) 无资质或委托无资质单位 (人员) 进行勘察设计、施工作业、工程技术服务、工程监理、设备监造、检验检查、质量监督的;
(五) 在国家或集团公司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
(六) 生产或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标准规范、设计方案进行生产或施工的;
(七) 服务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 致使用户投诉的;
(八) 建设工程不按规定进行异体监理的。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依照《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给予处分:
(一) 本办法第五十四条所列情形情节严重的;
(二) 发生质量事故或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 干扰事故调查处理的;
(三)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或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
(四) 转包或违规分包建设工程的;
(五) 质量管理人员玩忽职守的;
(六) 质量检验、监造、监督、监理等机构出具假数据、假报告的;
(七) 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十六条所属单位发生质量事故, 应按集团公司质量事故管理规定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重、特大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和专业分公司。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集团公司有关部门、专业分公司和所属单位应依据本办法, 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或细则。
第五十八条本办法由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负责解释。
中油工程字〔2005〕40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工作,保障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促进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依据国家设备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业,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其它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设备是指企业用于生产、运营、试验等活动中可供长期使用的机器、设施、仪器和机具等物质资源。
第四条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技术组织、经济组织等方面采取措施,将实物形态管理和价值形态管理相结合,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直至报废处置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做到经济高效地使用设备,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条
设备管理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二)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三)坚持持续发展,努力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
(四)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推广应用现代设备管理理念和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实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经济。
第六条
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检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为完成设备管理任务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第七条
企业为设备管理工作的主体,应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体系,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形成健全的设备管理组织。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
工程技术与市场部是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
(二)编制中长期设备发展规划,与规划计划部门共同审查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三)负责组织集团公司大型设备的技术方案的审定,闲置设备调剂和报废的技术鉴定。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四)参与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及处理。
(五)制订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设备管理检查活动和设备管理培训,推广设备管理先进经验。
设备管理办法
(六)负责集团公司设备信息管理工作。
第九条
企业局长(经理、厂长)是本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贯彻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落实集团公司设备管理要求,确定本企业设备管理目标。
第十条
企业应由一名副局长(副经理、副厂长)分管设备管理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依据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制度,指导编制本企业各项设备管理制度、规定、细则等,并督促贯彻执行。
(二)负责建立健全企业设备管理体系、机构,制定设备管理目标、规划和措施,提高设备技术水平,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三)审定企业设备中长期发展规划,设备更新改造、设备购置、主要生产装置停工检修计划。
(四)组织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配合上级部门,对特大设备事故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五)组织对重大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的方案审查、大型设备选型和验收。
(六)负责组织设备资产的清查、调剂、租赁、报废等工作。
(七)组织设备信息管理工作。
(八)审定设备事故隐患整改措施。
第十一条
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可由1名副总工程师协助分管设备副局长(副经理、副厂长)做好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和完善企业设备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细则,并检查执行情况。
(二)编制企业设备中长期规划,设备更新改造、设备购置等建议计划,主要生产装置停工检修和设备修理计划。
(三)组织制定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和标准。
(四)审核主要生产装置停工检修及技术改造方案,并组织落实。
(五)定期组织开展设备管理检查和评比工作。
(六)负责组织制定设备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七)负责设备信息管理,编制企业设备报表,并按要求上报。
(八)参与组织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人员的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
(九)负责企业一般以上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十)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开展设备技术攻关活动。
(十一)参与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方案的审定和竣工验收工作。
(十二)组织大型设备的监造及出厂验收。
(十三)负责设备调剂和报废的技术鉴定工作。
第十三条
企业所属单位应设分管设备管理工作的副职领导,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设备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基层生产单位应设分管设备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明确管理职责,完成设备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
第十四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备基础资料网络化管理。
设备管理办法
第三章
设备规划、选型及安装调试
第十五条
设备规划、选型安装及调试工作,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十六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生产经营发展方向、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质量保证体系的需要,编制企业设备规划。
第十七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依照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原则,组织确定设备更新改造技术方案和选型,保证设备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
第十八条
做好大型设备监造和出厂验收工作。
第十九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参与大型设备安装、调试及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第二十条
设备投产前,应组织制订试运行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维护技术培训,确保安全运行。
第四章
设备使用与维护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制定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第二十二条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做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设备管理部门要对设备操作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制定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保证油品对路、质量合格,落实设备润滑的“五定”(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三过滤”(润滑油在进入油库时过滤,放入润滑容器时过滤,加入设备时过滤)和按质换油。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加强设备用水管理,减少设备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二十六条
操作和维护人员应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按照“十字作业”(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法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落实活动设备回场检查制度。
第二十七条
开展大型设备特级维护,成立“五位一体(机械、电气、仪表、操作、管理)”的特护小组,减少故障,提高设备安全性和经济性。
第二十八条
积极开展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为设备使用和预知性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九条
定期开展大型设备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评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降低设备运行风险。
第五章
设 备 修 理
第三十条
企业应制定设备修理管理制度。
第三十一条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编制设备修理、备品配件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
加强修理管理,做到既要防止设备失修,又要避免过剩维修,确保设备完好。
第三十三条
认真做好设备修理过程监督、安全监督和质量验收,做好修理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
第三十四条
应对承修单位实行资质审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并进行定期审验。
设备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加强备品配件管理,落实备品配件管理制度,合理储备,满足设备修理需要。
第三十六条
严格合同审批,要做好修理费结算工作。
第六章
设备更新改造
第三十七条
设备更新改造的原则:
(一)应紧密围绕技术进步和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开发的需求,进行设备更新改造。
(二)设备更新应着重提高设备技术水平,达到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综合效果。
(三)对大型设备的更新应当认真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优选方案,以确保获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
(四)设备改造应考虑生产上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安全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第三十八条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应进行更新:
(一)设备年限已满,丧失使用效能,无修复价值的;
(二)因生产条件改变,已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
(三)设备年限未满,但缺乏配件无法修复使用的;
(四)主要部件毁损,无修复使用价值的;
(五)经论证,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
(六)因技术落后淘汰的;
(七)经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环保部门鉴定,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且修复后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
(八)机动车辆符合国家有关报废规定的;
(九)其它符合更新要求的。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按计划、有步骤实施设备更新,为正常生产和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七章
设 备 处 置
第四十条
企业应依照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设备的闲置、报废和处置的管理制度。
第四十一条
设备报废应经使用单位申请,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鉴定,资产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按国家、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十二条 闲置设备需要重新使用的,必须经过全面技术检验,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三条
为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的有效利用,企业应制订设备的调剂、转让、租赁等具体管理办法。
第八章
设备安全、环保与节能
第四十四条
企业应遵守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实现设备本质安全,减少和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第四十五条
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生产、储存、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使用的设备,应满足有关规定和
设备管理办法
标准的要求。
第四十七条
定期进行设备安全设施、安全附件和联锁自保系统的检测,确保完好。
第四十八条
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各项要求,积极采用新型环保设备。
第四十九条
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淘汰高耗低效的老旧设备,实现各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
第五十条
设备事故管理。
(一)凡因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修理等原因造成的设备非正常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均称设备事故。
(二)设备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型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五类。
1.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含1万元)以下的。
2.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元,小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
3.大型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小于30万元(含30万元)的。
4.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万元,小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
5.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三)各类事故都必须及时逐级上报。发生重大、特大设备事故,企业必须立即按照管理权限,上报集团公司。
(四)设备事故的调查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根据设备损坏程度、事故性质和经济损失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第九章
检查与考核
第五十一条
集团公司每两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组织开展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
第五十二条
企业应每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开展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与表彰活动。
第五十三条
奖励资金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列支。
第五十四条
奖励与处罚
有下列情况之一,给予单位和个人适当奖励:
(一)荣获全国、集团公司和企业设备管理先进集体、个人荣誉称号者。
(二)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三)在企业检查评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有下列情况之一,视情节轻重,对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
(一)设备管理混乱,设备失修严重,影响生产和安全的。
(二)对大型设备选型论证不足,盲目决策,购置不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三)因违章指挥或者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严重设备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各企业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和完善适合本企业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与市场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依据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总部、专业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地区分公司(以下统称地区公司),股份公司及地区公司的控股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实施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动火作业是指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内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各种临时作业活动。
第四条 地区公司应当根据动火场所、部位的危险程度,结合动火作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以及组织管理层级等情况,对动火作业实行分级管理。动火作业等级原则上划分三级,各专业系统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动火作业分级。炼油与化工系统可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其他系统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油气与勘探、炼油与化工、油气销售、天然气与管道系统动火作业等级划分见附录。
第五条 动火作业管理应当遵循“管工作管安全”的原则,有效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强化作业风险管控,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作业,防止事故发生。
第六条 专业分公司负责对所属地区公司落实本办法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 地区公司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动火作业每一级的审批程序和权限,开展相应培训,落实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并及时开展检查指导,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第二章
动火作业流程
第八条 实施动火作业的流程主要包括作业申请、作业审批、作业实施和作业关闭等四个环节。
第九条 作业申请由作业单位的现场作业负责人提出,作业单位参加作业区域所在单位组织的风险分析,根据提出的风险管控要求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
第十条 作业审批由作业批准人组织作业申请人等有关人员进行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确认合格后,批准动火作业。
第十一条 作业实施由作业人员按照动火作业许可证的要求,实施动火作业,监护人员按规定实施现场监护。
第十二条 作业关闭是在动火作业结束后,由作业人员清理并恢复作业现场,作业申请人和作业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签字关闭动火作业许可证。
第三章
动火作业安全职责
第十三条 作业区域所在单位是指具备动火作业许可审批权限,组织动火作业的属地主管单位,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组织开展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二)提供现场作业安全条件,向作业单位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单位动火作业现场存在的风险。
(三)审批作业单位动火作业安全措施或相关方案,监督作业单位落实安全措施。
(四)负责动火作业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五)监督现场动火作业,发现违章或异常情况有权停止作业。
第十四条 作业批准人应当是作业区域所在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对动火作业全面负责,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与作业单位沟通作业区域风险和安全要求。
(二)组织现场核查动火作业条件和安全措施或相关方案的落实情况。
(三)负责签发和关闭动火作业许可证。
(四)指定属地监督,明确监督工作要求。
第十五条 属地监督是指作业区域所在单位指派的现场监督人员,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了解动火作业区域、部位状况、工作任务和存在风险。
(二)监督检查动火作业许可相关手续齐全。
(三)监督已制定的所有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四)核查动火作业人员资格和现场设备的符合性。
(五)在动火作业过程中,根据要求实施现场监督。
(六)及时纠正或制止违章行为,发现人员、工艺、设备或环境安全条件变化等异常情况及时要求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
第十六条 作业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动火作业任务的单位,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参加动火作业现场风险分析。
(二)制定并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炼油与化工系统特级动火作业、其他系统一级动火作业时,必须制定HSE作业计划书(动火作业安全工作方案)。
(三)开展作业前安全培训,安排符合规定要求的作业人员从事作业,组织作业人员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
(四)检查作业现场安全状况,及时纠正违章行为。
(五)当人员、工艺、设备或环境安全条件变化,以及现场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作业区域所在单位。
第十七条 作业申请人是指作业单位的现场作业负责人,对动火作业实施环节负管理责任,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提出申请并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二)参加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并落实安全措施。
(三)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培训和安全交底,保证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满足规定要求。
(四)指定具体作业监护人,明确监护工作要求。
(五)参与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动火作业条件和安全措施或
相关方案的落实情况。
(六)参与现场验收和关闭动火作业许可证。
(七)当人员、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及时报告作业区域所在单位。
第十八条 作业监护人是指由作业单位指定实施安全监护的人员,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对动火作业实施全过程现场监护。
(二)熟悉动火作业区域、部位状况、工作任务和存在风险。
(三)检查确认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检查作业人员资质和现场设备符合性。
(五)保证动火作业实施过程满足安全要求,有权纠正或制止违章行为。
(六)发现人员、工艺、设备或环境安全条件变化等异常情况,以及现场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及时要求停止作业并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七)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救援措施,熟练使用相关消防设备、救护工具等应急器材,可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初期处置。
第十九条 作业人员是指动火作业的具体实施者,对动火作业安全负直接责任,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在动火作业前确认动火作业区域、内容和时间。
(二)动火作业前,参加工作前安全分析,清楚动火作业安
全风险和安全措施。
(三)动火作业过程中,执行动火作业许可证及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
(四)服从作业监护人和属地监督的监管;作业监护人不在现场时,不得动火作业。
(五)发现异常情况有权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六)动火作业结束后,负责清理作业现场,确保现场无安全隐患。
第四章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十条 动火作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一)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二)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三)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四)生产装置、成品油库装卸作业区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五)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第二十一条 动火作业实行动火作业许可管理,应当办理动
火作业许可证,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严禁动火。
第二十二条 作业申请人、作业批准人、作业监护人、属地监督、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培训,具备相应能力。
第二十三条 动火作业许可证是现场动火的依据,只限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范围内使用,且不得涂改、代签。一份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在同类介质、同一设备(管线)、指定的区域内使用,严禁与动火作业许可证内容不符的动火。
第二十四条 处于运行状态的生产作业区域和罐区内,凡是可不动火的一律不动火,凡是能拆移下来的动火部件必须拆移到安全场所动火。
第二十五条 必须在带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容器、设备和管线上动火时,应当制定有效的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采取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达到安全动火条件后方可动火。
第二十六条 遇有六级风以上(含六级风)应当停止一切室外动火作业。
第二十七条 在夜晚、节假日期间,以及异常天气等特殊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动火;必须进行的动火作业,要升级审批,作业申请人和作业批准人应当全过程坚守作业现场,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证动火作业安全。
第二十八条 地区公司可根据动火作业地点远近和作业频繁程度等实行动火授权审批;作业批准人进行书面授权后,与被授权人共同承担动火作业现场安全的主要责任。
第二节 作业申请和准备
第二十九条 作业申请人负责与作业区域所在单位进行沟通,准备动火作业许可证等相关资料,提出动火作业申请。
第三十条 动火作业许可证应当包括作业单位、作业区域所在单位、作业地点、动火等级、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属地监督、危害识别、气体检测、安全措施,以及批准、延期、取消、关闭等基本信息。
动火作业许可证应当编号,并分别放置于作业现场、作业区域所在单位及其他相关方;关闭后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应当收回,并保存一年。
第三十一条 作业区域所在单位应当针对动火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进行风险分析,作业单位应当参加风险分析并根据其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编制安全工作方案。
第三十二条 与动火点相连的管线应当切断物料来源,采取有效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并彻底吹扫、清洗或置换;距动火点15米区域内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口、排气管、地沟等应当封严盖实。
第三十三条 动火作业区域应当设置灭火器材和警戒,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作业区域。必要时,作业现场应当配备消防车及医疗救护设备和设施。
第三十四条 气体检测设备必须由具备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合格,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气体取样和检测应由培训合
格的人员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
第三十五条 应当对作业区域或动火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动火时间距气体检测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超过30分钟仍未开始动火作业的,应当重新进行检测。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的10%(LEL),且应使用两台设备进行对比检测。使用色谱分析等分析手段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V/V)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5%(V/V);当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V/V)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2%(V/V)。
第三节 作业审批
第三十六条 根据作业风险,动火作业许可应当由具备相应能力,并能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作业区域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
第三十七条 收到动火作业许可申请后,作业批准人应当组织作业申请人、相关方及有关人员,集中进行书面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一)确认作业的详细内容。
(二)确认作业单位资质、人员能力等相关文件。
(三)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间的相互影响,确认动火作业前后应当采取的所有安全措施,包括应急措施。
(四)确认动火作业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五)其他。
第三十八条 书面审查通过后,作业批准人应当组织作业申请人、相关方及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内容包括:
(一)与动火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二)现场作业人员能力符合情况。
(三)系统隔离、置换、吹扫及气体检测情况。
(四)安全设施的配备及完好性,消防、急救等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五)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六)人员培训、沟通情况。
(七)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第三十九条 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通过之后,作业批准人、作业申请人和相关方均应当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可同时在作业现场进行。
第四十条 对于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的,应当对查出的问题记录在案;整改完成后,作业申请人重新申请。
第四十一条 当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等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当经过作业批准人的审批。
第四节 作业实施
第四十二条 动火作业实施前应当进行安全交底,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动火作业许可证的要求进行作业。
第四十三条 动火作业前应当清除距动火点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质或用阻燃物品隔离,半径15米内不准有其他可燃物泄漏和暴露,距动火点30米内不准有液态烃或低闪点油品泄漏。
第四十四条 动火作业人员应当在动火点的上风向作业。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控制火花飞溅。
第四十五条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当根据动火作业许可证或安全工作方案中规定的气体检测时间和频次进行检测,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记录检测时间和检测结果,结果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在有毒有害气体场所的动火作业,应当进行连续气体监测。第四十六条 动火作业过程中,作业监护人应当对动火作业实施全过程现场监护,一处动火点至少有一人进行监护,严禁无监护人动火。
第四十七条 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不小于5米,两者与动火作业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米。在受限空间内实施焊割作业时,气瓶应当放置在受限空间外面;使用电焊时,电焊工具应当完好,电焊机外壳须接地。
第四十八条 如果动火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继续动火作业前,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应当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第五节 作业延期、取消和关闭
第四十九条 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班次,延期后总的作业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适当延
长动火作业许可期限。办理延期时,作业申请人、作业批准人应当重新核查工作区域,确认所有安全措施仍然有效,作业条件和风险未发生变化。
第五十条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现场所有人员都有责任立即终止作业,取消动火作业许可证。需要重新恢复作业时,应当重新申请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一)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而影响到作业安全时。
(二)作业内容发生改变。
(三)实际动火作业与作业计划的要求不符。
(四)安全控制措施无法实施。
(五)发现有可能发生立即危及生命的违章行为。
(六)现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七)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或事故状态下。第五十一条 动火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当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现场确认无隐患后,作业申请人和作业批准人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关闭作业许可。
第六节 特殊情况动火作业
第五十二条 高处动火作业使用的安全带、救生索等防护装备应当采用防火阻燃的材料,需要时使用自动锁定连接;高处动火应当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停止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第五十三条 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当将内部物料除
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必须进行吹扫和置换,打开通风口或人孔,并采取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作业前应当检测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合格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第五十四条 炼化专业系统在生产界区内非防爆区域中的相对独立场所可划出固定动火作业区。动火申请单位要对设置的固定动火区进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画出固定动火范围平面图,经区域所在单位消防安全主管部门审批,办理许可手续。固定动火有效期最长为6个月。固定动火区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边界外50米范围内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
(二)制定固定动火区域管理制度,指定防火负责人。
(三)配备消防器材。
(四)设有明显的“固定动火区”标志,设置警戒线。
(五)建立应急联络方式和应急措施。
(六)固定动火区域主管部门和属地单位定期对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其他专业系统可参照设置固定动火作业区,明确相应要求。第五十五条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抢险所涉及的动火作业,遵循应急管理程序,确保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由股份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录
动火作业等级划分
1、油气与勘探系统动火作业等级划分(1)一级动火作业
1)原油储量在10000m3以上(含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2)在用容量大于5000m3(含5000m3,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等)的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3)在用天然气气柜和容量大于400m3(含400m3)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4)在用容量大于1000m3(含1000m3)的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动火。5)直径大于426mm(含426mm)的集输气管线、在输油(气)干线上停输动火或带压不停输更换管线设备动火。
6)在用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溶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动火。
7)在用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动火。
8)天然气井井口无控制部分动火。(2)二级动火作业
1)原油储量在1000m3~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2)容量小于5000m3储罐、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3)容量小于400m3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4)容量小于1000m3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动火。
5)容量1000m3~10000m3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动火。
6)铁路槽车油料装卸栈桥、汽车罐车油料灌装油台及卸油台内外设备及管线上动火。
7)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以及液化气充装间、气瓶库、残液回收库等动火。
(3)三级动火作业
1)原油储量小于1000m3(含1000m3)的油库、集输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动火。
2)容量小于1000m3(含1000m3)的油罐和原油库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污油泵房动火。
3)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动火。4)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动火。
5)钻穿油气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侵条件下的井口处动火。6)输油(气)干线穿孔微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动火。7)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的桶、箱、槽、瓶动火。8)制作和防腐作业中,使用有挥发性易燃介质为稀释剂的容器、槽、罐等处动火。
9)除一级、二级动火外其他油气区生产和严禁烟火区域生产动火。
2、炼油与化工系统动火作业等级划分
(1)特级动火作业
在带有可燃、有毒介质的容器、设备、管线、工业下水井、污水池等部位不允许动火,确属生产需要必须进行的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处理。
(2)一级动火作业
1)处于生产状态的工艺生产装置区(爆炸危险场所以内区域)。2)各类油罐区、可燃气体及助燃气体罐区防火堤内(无防火堤的距罐壁15米以内的区域)。
3)有毒介质区、液化石油气站。
4)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及有毒介质的泵房与机房。5)可燃液体、气体及有毒介质的装卸区和洗槽站。
6)工业污水场、易燃易爆的循环水场、凉水塔等地点,包括距上述地点及工业下水井、污水池15米以内的区域。
7)危险化学品库、油库、加油站等。
8)储存、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液体和气体的容器、管线。
9)运行生产装置内按照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划分属于1、2(11)区的区域。
10)装置停车大检修,工艺处理合格后装置内的第一次动火。11)档案室、图书馆、资料室、网络机房等场所。(3)二级动火作业
1)装置停车大检修,工艺处理合格后经厂级单位组织检查确认,并安全实施了第一次动火作业的装置内动火。
2)运到安全地点并经吹扫处理合格的容器、管线动火。
3)在生产厂区内,不属于一级动火和特级动火的其它临时动火。
3、油气销售系统动火作业等级划分(1)一级动火作业
1)石油库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即在油(气)库储存收发甲、乙类油品的罐区、泵房(泵棚)、装卸作业区(铁路、公路、码头)、桶装仓库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动火作业。
2)加油(气)站罐区、加油(气)场地的爆炸危险区域内和压缩机房等场所的动火作业。
3)盛装过甲、乙类油品及油气的输送管道、隔油池、罐车、油轮、驳船、污水处理设施等现场的动火作业。
(2)二级动火作业
1)在石油库火灾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即油(气)库储存收发丙类油品的储罐、桶装仓库、收发作业区、泵房、卸油作业区等场所的动火作业。
2)在盛装过丙类油品的输送管道、罐车、油桶等现场的动火作业。(3)三级动火作业
石油(气)库、加油(气)站除了一级、二级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作业的动火均为三级动火作业。
4、天然气与管道系统动火作业等级划分(1)一级动火作业
1)在油气管道(不包括燃料油、燃料气、放空和排污管道)及其设施上进行管道打开的动火。
2)在输油气站场可产生油、气的封闭空间内对油气管道及其设施的动火。
(2)二级动火作业
1)在油气管道及其设施上不进行管道打开的动火。
2)在输气站场对动火部位相连的管道和设备进行油气置换,并采取可靠隔离(不包括黄油墙)后进行管道打开的动火。
3)在输油气站场可产生油气的封闭空间内对非油气管道、设施的动火。
4)在燃料油、燃料气、放空和排污管道进行管道打开的动火。5)对运行管道的密闭开孔作业。(3)三级动火作业
中油质安字〔2006〕36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防止和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含股份公司地区公司,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集团公司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人为本、环保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
第四条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追求“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履行社会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实行分级管理。集团公司设立HSE委员会,对环境保护实行统一领导;企业对所辖区域内环境问题负责,对本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
总部机关质量安全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的归口业务管理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总部机关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环境保护工作。
总部机关质量安全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制定集团公司环境保护规划计划、技术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负责环境保护管理指标的制订与监督考核,参与环境保护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论证;
(三)推行清洁生产,实施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参与环境保护重大科研项目的技术论证和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应用;
(四)协调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督导环境监测网和应急体系的建设,参与特大、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调查处理;
(五)负责环境保护信息管理,开展环保宣传、培训和对外交流,指导环保产业建设。第七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行政正职)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企业应当指定一名分管领导为HSE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本企业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
企业应当成立HSE委员会(或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任主任。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九条
企业HSE委员会(或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一)贯彻政府及集团公司有关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二)审定企业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和计划;
(三)审查突发重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四)审定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并组织检查考核;
(五)协调处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六)讨论决定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条
企业应当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网络,实行环境保护统一管理。
(一)企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中,应当配备专职负责环境保护的处长或副处长,设立环境保护科,配备专业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二)企业二级单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中,应当配备专职负责环境保护的科长或副科长,配备专业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三)物探、钻井、测井、采油(气)、井下作业、管道集输、炼油化工、工程建设等主要基层生产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或环保技术员;其他单位应配备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可由技术员兼任。
第十一条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是:
(一)贯彻政府和上级部门有关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负责制定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二)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协调组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三)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对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进行监督,协调组织污染治理工程的技术论证及环境保护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组织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实施,负责环境监测和环境统计信息管理工作;
(五)提出环境保护培训计划,协调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六)参加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第十二条
企业计划、财务、生产、设备、科技、人事、监察、思想政治、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贯彻政府和集团公司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规定,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一)计划、财务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
1.负责将环境保护内容纳入企业计划,督促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2.审定企业财务预算中的环境保护投资,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所需成本,并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二)生产、设备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 1.负责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2.组织制定生产作业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并监督落实。
(三)工程技术、科技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
1.负责落实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过程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和措施;
2.负责将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列入科技计划,并协调组织实施。
(四)人事劳资、监察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
1.负责环境保护组织管理网络建设,组织落实全员环境保护培训计划;
2.负责管理人员环境保护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处分,参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调查。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五)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
1.组织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规定程序报告突发环境事件;
2.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次生或衍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六)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 1.协助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2.参与环境保护先进评选工作。
第三章
目标责任管理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明确决策、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的环保责任人,实施生产全过程环境保护责任管理。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纳入生产经营责任制,并层层分解和控制,定期组织考核。
第十五条
每个员工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和检举。
员工应当遵守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岗位职责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十六条
企业制定工作计划必须有环境保护内容,确定目标、任务和措施,以及重点环境保护项目和相应投资。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将环境保护费用作为优先项目纳入生产经营成本预算中,落实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清洁生产、环境应急等项目费用。
第十八条
集团公司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企业应当制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控制指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基层和重点排污单位。
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符合当地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要求。
第十九条
签订合同涉及环境保护内容时,应当依法明确双方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并单列环境保护费用。
合同委托方应当在合同中将环境保护信息清晰传达给合同受托方,并对受托方履行环境保护条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十条
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环保法律法规规定,并满足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清洁生产技术政策、环境风险管理、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总体要求。
第二十一条
企业发展规划应当包括环境保护篇章,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国家规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计划,应当组织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外投资、并购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并作为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的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或者审查未予批准的,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项目实施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制订项目环境保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护计划。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将项目环境保护计划传达到施工单位和承包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依法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
第五章
污 染 防 治
第二十六条
废物管理应当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按下列顺序进行控制:
(一)预防:从工艺、原材料、设备等源头消除或最小化废物的毒性和数量;
(二)再循环:对废物进行最大可能限度地回收和再使用;
(三)处理:通过对废物进行有效处理使废物产生量或毒性最小化;
(四)处置:采用环境友好且可靠的方法对废物进行处置。
第二十七条
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政府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处置应当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依法缴纳排污费。
企业应当实施污染源分类分级管理,明确每个污染物排放口达标排放的责任人。对于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操作规程中应当有明确的污染物控制和排放规定。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废物处理和排放控制档案,执行废物排放管理申报登记制度,依法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当加强污染治理、废物处置和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环境监测等规章制度,定期检维修。
未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许可,环境保护设施不得擅自闲置、停运或者拆除。
第三十条
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报。
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转移危险废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转移。
第三十一条
生产装置开停车和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应当制订并实施污染防治方案,有效处理处置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第三十二条
外委处理处置可能污染环境的废物时,应当核实受托方的资质和能力,并监督处理处置过程。
禁止将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和有毒有害产品委托或者移交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企业生产和经营。
第六章
生 态 保 护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当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实施全过程生态保护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油气资源开发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选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降低或减少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勘探、开发及其它生产作业的,应当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施工结束、资源枯竭后应及时恢复自然生态。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三十五条
从事生产作业的企业基层单位应当制订并实施HSE“两书一表”(即:HSE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现场检查表),执行环境保护方案,防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涉及环境敏感区生产作业的HSE“两书一表”,应当经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第三十六条
企业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等区域进行油气资源开发和管道建设等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编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并按照有关规定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三十七条
对于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需要开展环境监理或者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制度,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工程环境监理报告。
第七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
第三十八条
放射性污染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
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检查,有效防止因泄漏或丢失等造成环境污染。
第三十九条
涉源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源的采购、废弃应当按照国家法规要求申请办理准购证和注销手续。
进、出口放射性物品时,应当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请办理许可,并报总部质量安全环保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
放射作业场所应当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辐射警示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警戒。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跨地区使用的,应当向使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放射性物品贮存、运输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品丢失、泄漏。
第四十一条
发生辐射事故后,施工或使用单位应当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当地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报告。
第四十二条
购买放射源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规定与生产厂家签定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废旧放射源应当及时返回生产厂家或者返回原生产国。
放射性物品应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不能返回生产厂家的废旧放射源,应当送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
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放射源动态管理信息档案,并每半年报总部质量安全环保部门备案。
企业应当定期对放射场所和装置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国家法规标准要求的场所和装置,责令限期整改,并在整改后组织验收。
第八章
清 洁 生 产
第四十四条
企业应当把清洁生产持续地应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中。其中:
(一)对生产,应当从全过程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二)对产品,应当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实施生态设计管理,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对服务,应当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提高资源环境效率。第四十五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技术标准,淘汰高消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重大设备更新改造应当进行清洁生产论证,严禁购置不符合国家及集团公司产业政策的设备。
第四十六条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应当采用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的方法和工艺技术;石油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应当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材料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工艺、技术和设备。
第四十七条
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以及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依法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它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审核结果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告。第四十八条
企业应当落实清洁生产审核确定的环境管理方案(或清洁生产方案),制订实施计划。对无费、低费方案,筹措资金、及时整改;对中费、高费方案,纳入企业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逐步实施。
第四十九条
企业应当贯彻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鼓励开展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环境标志认证。
企业应当开展创建绿色基层队(站)、车间(装置)活动,按照标准规范配备环境保护设备,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第五十条
按照污染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施生态设计管理,延伸产业链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九章
环 境 应 急
第五十一条
企业应当建立HSE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和管理环境风险。风险管理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识别:筛选与活动相关的环境因素;
(二)评估:判断环境因素的环境敏感性,确定重大环境风险;
(三)控制:制订并实施环境管理方案,使环境风险尽可能低并可承受;
(四)恢复:制订并实施事故应急预案,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的危害。第五十二条
企业应当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估,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应纳入生产管理过程中,重要环境因素制订环境管理方案。
第五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环境应急体系,制定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配备应急设备和物资,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备案。第五十四条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当纳入同级总体应急预案中。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风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满足集团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基层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处置预案应当满足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要求。
第五十五条
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报告,并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第五十六条
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或者发生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及受影响区域进行应急监测,并按照有关规定将监测信息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第十章
环境信息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五十七条
企业应当加强环境信息管理,健全环境保护技术档案和相关记录,建立获取和更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有效途径。
第五十八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应当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实施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费用从企业生产成本中列支。
对于重点污染源应当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实行在线监控。第五十九条
企业应当设置专职环境信息管理人员,定期对环境污染及防治、资源开发及保护、环境状况和环境管理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按规定及时上报环境统计信息。
第六十条
企业可定期编制和发布环境保护公报,公布环境绩效,接受政府、公众及相关方的监督。
环境保护公报中环境信息的披露范围和内容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章
科研与培训
第六十一条
企业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作,在制订科技规划计划时把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环境应急等作为优先领域。
第六十二条
企业应当鼓励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环境保护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技术。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开展专业化环境治理。
第六十三条
企业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制订并实施宣传培训计划,开展全员环境保护培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各级干部培训机构的工商管理、各类高级专业培训班的教学计划中应包括环境保护知识。
第六十四条
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应当进行专业培训。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通过总部组织的岗位资格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岗位资格培训合格后,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再培训,脱产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企业和二级单位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应当通过集团公司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每年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
企业基层单位的环保工程师和专(兼)环保技术员应当通过企业组织的环境保护培训,每年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第六十五条
加强环境保护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环境保护技术与管理经验,开展环保信息交流。
第十二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六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活动,对环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给予表彰,对举报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的个人给予保护。
第六十七条
企业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制。
对于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环境保护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的,依据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凡造成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集团公司将按照《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责任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追究。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企业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六十九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第七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规定同时废止。
对品牌实施整合是国际知名企业打造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也是品牌管理的发展方向。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统一品牌工作从2008年10月启动, 集团公司品牌办公室产品工作组提出“以统为主、统分结合”的品牌整合建议方案, 报请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审批后执行。装备制造分公司专门组建工作机构, 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这次召开“中国石油装备”品牌发布会, 迈出装备制造业务统一品牌实质性的一步。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新华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强调做到六点。
第一, 要充分认识统一品牌体现集团公司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务的信心和决心。这次品牌发布, 用集团公司这块金字招牌做装备制造企业和装备产品的坚强后盾, 体现了集团公司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
第二, 要充分认识新品牌蕴含着的新使命和责任。使用“中国石油装备”品牌, 牌子亮了, 责任更加重大。要增强责任感, 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 保障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凡事要考虑中国石油的整体利益;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 把新品牌做成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第三, 要做好品牌的海内外宣传工作。不仅仅要把统一品牌这件事情告知客户, 更要把统一品牌的意义, 把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服务石油石化厚重的历史传承, 以及为石油石化服务的能力和决心深入到客户的心中。
第四, 要进一步加强品牌的管理工作。有关部门要紧密跟踪新品牌的运行情况, 确保只有产品性能、质量达到标准, 才能加入新品牌的行列;品牌归集团公司所有, 必须得到许可方能使用;要做好产品的换标工作, 要进一步整合企业的现有商标。
第五, 要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时机, 通过技术创新, 向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石油石化工业提供可靠性、运移性更高, 更适合安全环保的新产品。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推荐阅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办法06-1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11-1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12-12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介绍09-16
中国石油公司招聘信息11-03
管理制度中国石油12-01
中国石油大学假条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