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推荐8篇)

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篇1

教学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各种工作都步入了正轨,感觉越来越得心应手。虽然我教的并不是语、数、外这些主要的科目,也并不是班主任,但是并不是遵循教完课就走的原则进行我的教学的。我觉得我和学生的感情也如发芽的小树在一点一点的生长,逐渐茁壮。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这个实习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开始时的不安、欣喜和兴奋,现在进入了稳定期。对于稳定期的教学,我有几点看法。

首先,距离要适当。作为一名老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应该的,但是要保持一个度,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这个度不容易把握。到现在这个阶段,我渐渐的把握住这个度了。在课下可以和他们做朋友,可以一起打羽毛球或者做一些其他的运动;但是在课上必须与自己的威严,有自己不能触碰的底线,上课说话,不写作业什么的是绝对不允许的。课上课下的角色必须要扮演好,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加入混为一谈,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区分,那么我们的教学秩序就会变得混乱,不能很好的进行教学工作。

其次,教育要适度。教育重于知识。高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自尊心普遍比较强,并且高中是学生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作为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并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怎么样做人,现代社会最不需要的就是高智商的低能儿。作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不能用不合适的词句,生气也不能失去理智。

最后,关注要平衡。在教学过程中,肯定有的学生配合度高,有的学生比较内向,不擅于与学生和老师交流。因此教师印象深的学生肯定是学习好的,配合度高的和比较调皮的学生。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学生们一视同仁,既关注印象深的学生,也要关心那些平常不擅交际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篇2

关键词:教育实习,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应对策略

1.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影响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和心理变化发展的过程, 它既是专业化职前培养又是职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1。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重要的社会实践科目, 对于师范自我专业技能和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且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师范教育偏向学科专业的学术性研究,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教育实践, 因此导致教育教育实习等活动走向边缘化, 继而出现一系列困境和危机。 本文基于我国师范教育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育现实和我国教育背景提出了可借鉴的启示。

2.教育实习和教师专业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及教育实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2.1教师专业发展

2.1.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 教育专业发展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是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这是一个涉及教师教育和心理的复杂过程, 其研究内容关注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丰富和发展, 力图揭示教师专业发展所经历的变化发展过程, 以及教师从较低级别的专业发展阶段向较高级别提升的变化过程2。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 也是一个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动态发展过程, 其专业发展不仅需要通过课堂传授还需要通过教育实习实践践行。 教育实习是让师范院校学生第一次有机会接触现实的课堂的机会, 并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的一个重要阶段。 从教师职业的选择到师范院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职业的教育实习和正式任教及日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都可以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因此如何将教育实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并通过促进教育实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1.2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 也不是某一个阶段就可以实现的。 本文主要从师范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展开论述。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师资的重要机构,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才, 成为教师师资的重要来源。

学校的正式课程是由师范学校的展开的, 对师范生展开的一系列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活动。 这些课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减缓和加速作用。 此外, 由教师的形象、学校整体氛围、同辈影响、社会团队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潜在课程则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更深远的影响3。 因此, 除分析学校的各种外在因素以外, 教师个人特质和人格倾向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更重要。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 此时师范生的体验对于日后的成功的职业发展和定位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2.2教育实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教育实习和教学法是师范院校学生教育专业课程的主体,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将理论落实到实践的机会, 是检验自己教师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有效环节。

在教育实习中, 师范生通过经历一系列的动态多元的专业发展过程, 其对于教学理论的认识、对于自我角色的定位和职业选择和规划等都是处于相互的动态发展过程中, 其对于实际课堂的驾驭能力、自我专业知识的输出都将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实习具有社会性、个性化等多种特点。 因此, 研究教育实习对教育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实习不仅是对教学的体验更是对自我教师身份的实践和检验。

3.当前教育实习面临的困境

3.1教师职业地位

在某种层面上, 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是受地域影响的, 教师待遇存在贫富差距大、区域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社会在努力给教师营造良好发展的条件, 但是很多时候很难充分理解和支持教师工作。 在一些家长眼中, 一旦学生入学, 教师应该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负全部责任, 孩子发展的好与坏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 部分家长还存在片面偏袒自己孩子的情况———在出现问题后将一切问题推卸给学校和老师的不良行为。 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示范性的工作, 对于教师各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教师的对象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体谅和支持。 这样才能在宏观层面促进教师正确认识价值,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3.2实习教师

3.2.1身份认同危机

一方面, 实习教师会面临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这是由于理想角色和实际角色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在实习教师心中, 他们渴望新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提倡探究式教学和发现式学习, 并渴望和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平等, 实习教师渴望积极融入班级、渴望从老师那里学习教学经验, 但是实习学校和实习指导老师的抵制心态等让实习教师产生强大的落差。 当实际教学环境和理想产生巨大落差之时, 当理想的教学信念和实际教学困扰产生巨大落差时, 当理想的教育方法和当前格格不入时, 实习教师会产生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另一方面, 实习教师会面临理论和实践的冲突。 这是由于缺乏对教学实际、对学生和对学校的了解造成的。 实习教师非常渴望将学校学习到的新的教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充分应用。 另外, 即使少部分实习教师得以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 但是依然不免受到各方的阻力, 导致教育研究缺乏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实习教师的身份是在自我认识、学校教育、学生反响等多方面因素上建立起来的。 由于缺乏经验, 实习教师很容易在现实中受挫, 因此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以很好解决, 就很可能成为日后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3.2.2自我反思能力不足

反思是一个将外在信息内化的过程。Romano和Schwartz认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实践会让他们不断在实践中受益, 并且促进和改善教育实践4。 实习教师很少会反思自我, 极少部分能够进行自我反思, 但是时间较短且不能进行反思不够深刻。 实习教师还处在专业发展的最初阶段, 他们所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喜欢我, 还很难上升到能够进行自我反思的地步;他们倾向于关注外在因素的发展而不是着眼于自我的发展进步;他们停留在满足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自己的长远发展。 因此, 如果实习教师要换成专业型教师,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水平和广度。

3.2.3教学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于一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教学效能感一样, 如果长期存在教学效能感低, 将会让教师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 进而影响正常的发展和进步。

独自承担教学之时, 很多实习教师会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的心理。 一旦面临学生的质疑, 他们就会产生丧失教师威严和权威和强烈不安全感, 进行影响对于自我的教学效能感的评估。 实习教师经验不足, 如果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估, 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发展。

3.3高校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不协调

长久以来, 高校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不协调甚至出现双方的脱节现象。

高校教育的课程结构不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在某种程度上, 经院式的大学教育容易脱离中学的实际教学的情况, 且高校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观念等各方面跟不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5。高校教育注重对于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使得高校教育和基础教育不能协调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4学时

从总体上说, 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缺乏长度。 时长为8周左右, 少数达到了12周, 所占学分在6学分左右, 仅占总学分不到5%的比例6。 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教育实习明显存在着时间段少且所占比例较小的问题。

教师的工作对象比较特殊, 教育实习是学生向教师过渡的重要阶段。 为了具备较熟练的教学技能和较强的工作胜任力, 只有提供充分的教育实习时长, 才能减少潜在的教育投资和收入不平衡的风险。 通过增加教育实习学时, 才能增强实习教师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提升水平, 加强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研究。

3.5实习过程

从实习过程看, 实习缺乏深度和广度。 相对于实习生的好奇新鲜积极心态, 实习学校和教师的态度相对消极。 很多实习学校和教师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因为怕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担心班级成绩和管理受到不良的影响。 此外,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摩教学, 帮助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而不参与到其他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之中, 导致了教学不同方面的失衡。 此外, 多数教学实习集中在九、十月, 这时候学校面临刚开学, 行政和教学事务都很多的困境, 只是象征性地让实习教师上几节课, 导致教育实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 集中见习和分散见习各有利弊。 分散见习存在实习结果诚信的质疑, 集中见习存在着一个老师带多个实习生而没有办法权衡的问题。 对学生的指导, 多数学校采取校内和校外联合指导的方式, 但是实习学校的指导质量得不到保障且监督体系缺乏相应的稳定性。

4.应对策略

4.1树立师资培训整体观念

师资培训, 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 更不仅仅是师范院校的责任, 而应该是整个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这应该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青少年成长乃至国家未来发展进步的关键工作。 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关系国家民生的关键问题。 从国家角度, 国家应该重视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投入, 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社会角度, 社会应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不同群体更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教育系统来说, 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使得教师得以培养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2建立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机制

4.2.1现实性

当今大学教育偏理论而轻实践, 引发一系列现实问题。 大学教学理论的教条化和空洞化, 当落实到中学教学实践, 会出现严重的失衡和不匹配的困境。 因此, 基于当前存在的现实和理论的偏差, 建立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机制对于培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4.2.2可能性

从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发展上看, 中小学需要大学提高一定的智力支撑和学术发展, 而大学需要中小学能够教育见习平台和实践基地,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 如果让双方进行较好的资源整合, 搭建良好的合作发展机制, 则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4.3建立政府调节机制

教师职业具有社会公共属性, 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稳定性和随机性, 在社会利益的驱使下, 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 国家应该实施宏观调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促进大学和中学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搭建双方合作发展的平台。 此外, 国家应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建立机制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4.4实习教师

4.4.1合理进行角色定位

教师面临多重角色,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应该正确进行自我的角色定位, 明白教师是做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做, 怎么做得好这三个大问题。 教师应该明确在中国整体教育背景之下, 实现整体发展的时候如何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为了一切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师应该遵循自我价值的评判和选择, 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

4.4.2培养反思能力

教师的自主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和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前、中、后各个阶段不断进行反思和思考意义重大。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录音、撰写教学日记或随笔及时对于自己的教学做反馈和思考, 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教学能力。

4.4.3增强教学效能感

Albion指出提高教师效能感要从教师教育计划、 类似教师的成功经验、当时的情感状态和口头安慰几个方面展开分析7。因此, 实习教师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展开。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通过观看优秀教学视频, 积极当面向老师请教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实习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 抱着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一切挑战和危机;此外, 不断进行自我言语和非言语的暗示和鼓励, 相信自己更好地面对调整, 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4.5延长教学实习时间

延长教学实习时间, 是提高实习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当前教学时间较短, 笔者通过访谈部分学校, 了解到如果延长教学实习时间, 教师更愿意让学生参与日常教学和班主任管理。 通过较长时间的了解和接触, 学校和指导教师也能够对实习教师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延长教学实习时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当前很多师范生的毕业论文都是需要结合教育实习展开论述, 师范生应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 适当延长教学实习时间, 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国家教育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 延长教学实习时间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当今培养机制之下一般最后一年课程学习已经结束, 在不增加学年的基础上, 师范生应该更多利用时间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践, 缩短角色调整的时间成本。

参考文献

[1]Romano, M.Schwartz, J.Exploring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Eliciting and Encouraging Beginning Teacher Reflection[J].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2005, 5 (2) :165.

[2]贾爱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郭新婕, 王蔷.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03:28.

[4]田秋华.教师专业社会化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4:57.

[5]罗明礼.直面高师院校教育教学实习的困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1:76.

[6]贺卫东.高师院校教学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 02:6.

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篇3

摘   要:教育实习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焦点,而如何对师范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也是各教师培养机构所关注的问题。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思想深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形式化到系统化的发展历程。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作为斯坦福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项目,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其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标准详细具体,注重对师范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大学督导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互配合,注重对师范生实习问题的探讨与反馈;评价途径多样而客观,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并重,能全面地展现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与成果。

关键词:美国;教师职前教育;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实习评价

教育实习是当今世界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焦点。作为教学技能培养的关键步骤之一,对师范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也是各教师培养机构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从整体来看,教育实习评价对师范生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思想的深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形式化到系统化的发展历程。现在的美国教师职前培养机构的教育实习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具备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笔者通过探讨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的历程、体系和特点,为我国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的教师教育专业组织就开始关注实习评价系统的设置问题。1945年,美国教师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Colleges)下属的标准和调查委员会(Standard and Inquiry Commission)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教育实习评估问题的小组,并开发出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实习标准,首次提出以标准化的评价体系评定师范生的实习成绩与表现。但是,由于部分标准的设置过于宽松或过于严苛,存在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施等缺陷。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课程-学时评价体系”(Curriculum-hours Evaluation System)规定,小学教师职前培养项目中教育专业课程须修满16~30学时,中学须修满12~29学时,其中均包含了2~8学分的教育实习[1],达到学分要求即可获得教师资格。然而,这种以学术取向定位的评估并不能体现师范生对教学法的掌握程度,因此难以保证师范生具备合格的课堂教学能力。

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教师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运动推出了能力本位的评价体系,即以教育科学为基础,注重教师行为的改变。该评价体系将能力分为5个维度,即认知、表现、结果、情感与探究,并对这5个维度分别做了详细的层次划分。该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社会科学独特的“技术-测试”模式(Technology-test Mode),以量化的形式衡量师范生对不同能力的掌握情况。然而,能力标准的界定与达标存在太多的主观和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20世纪80年代,受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影响,突破传统观念的“反思性实践本位的教师教育”(Reflective Practi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运动兴起。该运动提出,反思能力也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之一,也应融入到教师资格标准之中。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州际初任教师评价与支持联盟(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Support Consortium,INTASC)与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NCATE)三者的联盟使美国初步建立了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终身一体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美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从此进入了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阶段。这一标准本位的教师职前培养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不仅扩展了师范生的实习活动内涵,还加强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力度,为师范生提供更专业的教学指导,获得更客观有效的评价。

二、评价体系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教师专业化思想的深化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专业取向的教师教育观居于主导地位、力量不断壮大的时期。80年代中期主要以学科教学法为培养重点,关注师范生如何运用教学法授课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才是最易被接受的;90年代提出“反思性教学”概念,将反思思维看作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之一,也是评定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传统的以应用科学为基础,依据标准化与格式化的教师教育模式被打破,反思性教学实践需要培养能够对实际教学问题做出更有逻辑、更加理性的判断的教师。反思性教学要在教育实习的设置中融入反思性教学思想,这就拓宽了教师专业知识领域;而从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吸取教育智慧,又赋予了教师作为教学知识构建者的地位,这是专业实践者所独有的,也是作为专业人员获得专业自主性的体现[2]。当然,这种理念必然会成为评价师范生实习效果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主要教育政策的调整及其引领作用

二战后,虽然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联邦政府逐渐将改革重点放在对教师质量的提升上。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霍姆斯小组(Holmes Group)等组织都发布了有关教师教育改革的相关报告,针对教师职前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建议,倡导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观,即通过制定多维度的培养标准与实习标准来评定实习的有效性。

进入21世纪后,美国联邦政府对教师职前培养计划的制定更加完善。2002年,联邦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首次提出了“高质量教师”的定义。在教育实习方面,该法要求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并要求各培养机构制定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估标准,即以师范生的教学行为及实习表现为依据,评估其对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学法的掌握情况,判断其是否能够对突发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3],这也影响着未来教师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中是否能够提出理性而可行的建议。

再者,由美国联邦教育部于2010年3月颁布的《改革蓝图:重新修订初等和中等教育法》(A Blueprint for Reform: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中提出了“有效教师”的定义,并采用更人性化的标准来评定教师的教学表现,向未达标的教师提供辅导以促进其教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该法要求必须依据教师培养标准来编写实习手册;在职教师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与评估;加大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力度,对合作学校的教学条件及中小学教师的辅导资格进行评定。[4]

(三)相关教育机构的支持与认可

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步入了一个标准化时代。1987年成立的INTASC通过开发初任教师评价标准推动了标准化的教师教育改革进程。1995年,INTASC与NBPTS、NCATE结成联盟,促进了教师教育标准、教师执照标准与教师高级资格证书标准的相互协调和匹配,构建了教师培养与发展的连续统一体,成为保证教师质量的三大支柱。

进入21世纪后,NCATE在认证标准中对教育实习的设置与管理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即强调活动的制定、实施与评价要顾及所有师范生,实行多元化的实习模式;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力度,鼓励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到实习计划的设计中;将反思理念融入其中,培养未来教师成为具备反思能力与自治能力的专业教学工作者。[5]

美国教师教育组织通过不断开发与改进教师的选拔、培养、评价、任用、在职发展等方面的专业标准,共同推进了美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教育实习规范化的进程。

三、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实习评价体系

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Stanfor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TEP)是斯坦福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其在教育实习体制的设置与管理方面都融入了严谨的态度与专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内涵与研究价值。

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设置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多主体、多途径的评价体系。该项目根据《加州教学专业标准》(California Professional for Teaching Standards)编写了《教育实习手册》,安排“教师小组”(teachers group)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即时性与定期性的指导和评估,并利用“档案袋”(graduation portfolio)收集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材料。

(一)教师小组评价

教师小组由大学督导教师(university supervisors)和中小学合作教师(cooperating teachers),辅助师范生实习的中小学在职教师)组成。教师小组不仅要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展开跟踪指导,还要召开三方会谈(大学督导教师、中小学合作教师、师范生),对师范生的教学态度与各方面能力表现等开展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

大学督导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制定实习框架,并根据框架安排具体任务;负责三方会议的组织与召开,加强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关于实习情况与需求信息的交流,共同讨论、评估及设定目标;保证至少9次的正式考查,且每季度完成一次考查录像;完成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中小学合作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帮助师范生融入学校与班级环境,与分配给自己的师范生分享教学任务,与师范生共同讨论学生信息,如学生考试成绩、家庭情况等;指导师范生所有的实习活动,并定期进行随堂指导与评估;完成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6]

大学督导教师对师范生实习情况的考查主要包括5个方面:课程计划(Lesson Plan)、会议计划(Planning Conference)、观察(Observation)、会议汇报(Debrief Conference)、反思(Reflection)(见表1)。

教师小组根据《加州教师表现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California Teachers,PACT)的6个标准对师范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这6个评价标准涉及: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参与程度、对优质的学习环境的构建及保持、课程主题的设计、教学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8]

教师小组根据以上6个标准对师范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每个标准的满分都为4分,2分以上及格。季度评价要求师范生举出3~5个自己在本季度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1~2个需要改进之处[9]。总结评价是由教师小组与STEP教学主任、合作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等组成评估小组,共同对师范生的实习表现与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最终评估结果会装入档案袋,成为该师范生在STEP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证明。此外,总结评价以季度评价为基础,对教师小组与师范生共同填写的“专业发展计划”“中期项目回顾”“春季学期对夏季学期的回顾”三项材料进行最终评估。[10]

(二)实习手册评价

STEP依据《加州教学专业标准》,从学术课程、实习工作、观察工具、实习学校、所需表格、一般信息6个方面制定了实习手册,全面而具体地提出了相关规定与要求。实习手册对教师教育的理念、开展实习的意义、具体的任务、实施方式及评价标准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实习手册在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官方网站上能够随时下载,便于师范生与教师小组提前了解STEP教育实习的所有详细信息,为教育实习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包括实习材料、毕业文件夹、教学计划、反思报告等。实习材料主要包括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学生作业样本、测试卷样本及对其学习成果的评价,实习班级的学生个案分析,反思日志,3~5课时的教学录像等[11]。毕业文件夹由求职信、班级活动、核心任务与项目、单元的教学计划、总结反思5个部分构成,旨在多途径收集材料,反映师范生的教育态度、教学立场、教学技能与发展目标[12]。教学计划主要包括:需要运用的教学思想,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采用的相关材料、具体的课堂活动与教学策略等。反思报告是指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与实习关系的认识,要求师范生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并制定未来教学发展目标。

四、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对实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监督、管理的作用,对师范生实习表现的评价更为客观、准确。我国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从而导致部分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活动流于形式。我国需要加大对教育实习的监管力度,使教育实习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第一,加强教师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合作,构建完善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鉴于我国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安排一位大学教师与一位中小学教师合作,负责数名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的指导与评估工作,如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针对某一议题或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以使相关各方对实习的开展情况有即时性的认识;鼓励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在增强师范生的专业适应性的同时,促进教师职前培养项目的不断完善;增加督导教师对师范生现场指导的次数,同时鼓励中小学在职教师到大学进修并开展学术交流。

第二,在实习过程中,融入对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反思性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并给予适当的评价。我国师范院校应加强师范生对其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强调反思作为评价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增加反思总结在实习任务中的比重;督导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加强沟通,鼓励师范生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框架,对课程的开展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与教师小组针对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充分的交流,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演进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49.

[2]杨民,姜丽华.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8:23.

[3]Linda Darling Hammond, Ruth Chung. Variation in Teacher Preparation: How Well Do Different Pathways Prepare Teachers to Teach?[J].On-Line Edition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 of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2(53):29.

[4]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Reform: 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EB/OL].http://www2.ed.gov/policy/elsec/leg/blueprint/index.html, 2013-01-12.

[5]NCATE Unit Standards[EB/OL].http://www.ncate.org/Standards/NCATEUnit Standards/tabid/123/Default.aspx, 2013-02-10.

[6]Buil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Candidate and Cooperating Teacher[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 2013-02-18.

[7]STEP Observation Cycle[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 2012-12-18.

[8]California Standards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2010[EB/OL]. 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 2013-02-18.

[9]STEP Teacher Candidate Quality Assessment[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elementary/handbook, 2012-12-19.

[10]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California Teachers-STEP Secondary 2012-2013[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secondary/handbook,2013-02-18.

[11]Elementary Clinical Work Agreement 2012-2013[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 academics/elementary/handbook, 2013-02-15.

[12]The STEP Elementary Graduation Portfolio 2012-2013[EB/OL].http://gse-step.stanford.edu/academics/elementary/handbook, 2012-12-28.

教育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篇4

一、实习基本情况

从__年2月18日来到__中学,到__年6月29日实习工作圆满结束。来到__中学受到了当地师生的热烈欢迎,学校__校长和__主任向我们介绍了__中学的基本情况。

___。

二、实习工作

2月18日下午,刘主任即给__中学实习分队的八名队员安排了指导教师,他们全部都是__中学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我的指导教师是__中学历史学科的骨干___老师,同时她也是八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寒冷的冬天却没有冷却初为人师的那份热情,第二天便开始了紧张的听课工作,开始具体学习当地教师的授课方法,讲课风格,寻找与自己所学知识的契合点。2月20号我试讲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课,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二课《最可爱的人》,带着那份忐忑的心情与莫名的激动走上了那神圣的三尺讲台,看着那台下几十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的思维瞬间僵化,缓过神来,定定神,开始讲授这一课,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四十五分钟的课讲了十几分钟便讲完了。下面的时间怎么办,情急之下开始了我所谓的知识扩展,把大学里《中学历史教学法》所学的内容讲了半节课。在学生不知所以然的眼神里,下课的铃声终于响了,那几十双迷茫的眼睛足以证明这结课的失败,把学生讲晕了。课后常老师指出了我的不足,主要是讲课内容太深,知识点不明确,这显然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合。

随后,实习工作在磕磕绊绊中步入正轨,逐渐向一个正式教师的角色转化,能够独立授课,充满个性与风趣的授课风格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形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个人特色。

三、实习班主任工作

在教授历史课的同时,跟随常秀娟老师实习八年级一班班主任工作。由于__中学作息时间安排十分紧凑,班主任工作要比学生起的早,比学生睡的晚,陪伴学生完整的渡过在校的每一天。每天五点半起床,看学生跑早操,七点二十分查宿舍、卫生区卫生情况,在晨羲里透过窗户射进学生宿舍的那一道光辉,是那般的惬意。常老师俯身去整理学生们不整齐的被褥,让我感到了作为一个基层教师的不易,为之感动。午自习去教室,督促学生们学习,晚自习值班,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晚上温九点半检查学生就寝情况。看着白天活泼乱跳的学生鼾然入睡,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满足感,伴着明月结束一天的劳累,漫步月光下,享受着那份充实、收获。

这将近五个月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领悟到,除去任课,班主任更是学生们的家长,一切都要处理,让学生健康成长,这上是一份繁重的工作,但又是一个少神圣的工作。

四、教育调查与研究

(1)基层教学模式落后

基层学校现在依然是“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造成了学生积极性不高,反作用于教师,面对死气沉沉的学生教学也没有了激情。新课改在基层学校的推行受到了许多老师的抵触。他们认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就难以保证,进而升学率也就难以保证。所以新课改的推行与基层教育的现状有着极大的冲突,这就需要教育理论专家更多的走向基层,结合当地教育实际给予正确的指导,找到新课改与基层教育的契合点。

(2)基层教育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严重

传统的棍棒教育仍是这里的主基调,我们现在明令禁止体罚学生,但为什么这种现象又如此严重?我认为:

首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师认为“学生不打是不行的,不打他就不怕你,就不听你的”这是一种生硬的教学模式,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抵触甚至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体罚现象的存在是家长的盲目支持,很多家长说:“学生交给老师,要不听话,就该狠狠的打”。这也是体罚现象存在的严重原因。最后,体罚现象的存在是教育部门的失职,对基层教育的方式缺乏督导,使体罚现象在教育去趋于成熟的今天依然存在。

五、实习小组组长工作

本人在担任__中学实习分队组长以来,与其他七名同学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实习工作。其间组织了部分到冉庄地道站遗址参观接受红色教育;应师大要求组织了“访万家”活动,为母校征集了基层学校对我校的办学意见,助力母校科学发展;与母校发起的“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活动”为母校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真诚意见;组织队员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文件,领悟其中的精神;组织队员互相听课,参与学校观摩课;组织队员参加学校教研活动;组织队员参与__中学春季运动会工作等等。

虽然八个人来自不同的学院,但在这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克服了生活上、工作上的很多困难,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组长坚持每天向驻县教师早晚报考勤,组员有事必请假,确保了实习期间我分队没有发生任何违规违纪现象。在实习分队与驻县教师中间发挥了良好的桥梁作用,与当地学校领导和老师做好了沟通工作,使实习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大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体会 篇5

-------实习中的几点体会

教育实习既能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熟悉教师工作,加强我们的综合能力,对于我们师范生非常重要.在实习开始之前,指导老师就要求我们在做好知识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特别要注意角色转换,每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以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怀着希冀与期盼的心情来到了中学,开始了我的教育实习生活.实习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每天都要早出晚归.这两个月是我过得最充实,最辛苦的也是最有成就感和最有挑战性的一段快乐时光,这段日子里,我终于体会到了要做好一名教师,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也明白了要做好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责任感和重要性,总之,这是一段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的日子,我把这近两个月的许许多多感受与心得记下来与大家分享.以下我把总结分为知识方面,教师素质,全面教育分别论述.在知识方面

在知识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再昼夜苦读;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教师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知识结构要合理,当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只懂自己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扎实的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技巧,操作,并运用自如,熟悉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我在这次实习中发现自己专业知识还很欠缺,就拿理论知识来说,虽然学的专业课程确实不少,但距离实际工作要求还远远不够.不但自己涉及的面比较窄,而且学习的深度也不够.掌握的知识不够细致,扎实.而实践方面了是如此,虽然实习过程中学会了许多东西但距离熟练操作也相差很远.更何况实践中遇到的情况只是实际情况很微小的一部分,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因此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要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还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深化已有的知识.也只有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的处理好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难点,才能有对教材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左右逢源的贯通,举一反三的应用,从而保证教学流畅地进行,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还发展了能力.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我面对的学生是正在成长中青少年,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去解答和引导.只了解本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活动时,往往会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问题,甚至于有时学生提的问题也是我前所未闻的.教师要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由此给予人生观上以有益启迪,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教师必须广泛的涉猎个学科知识,培养和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来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发展.丰富的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人民教师,还必须具有教育,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修养,懂得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树立起科学教育思想观念,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在教师素质方面 我领悟最多的是在职业道德,教师素质方面.“教书育人”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师素质道德方面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要教书育人并重,这就一定要做到我们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点在班主任工作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一)热爱教育事业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有可能搞好教育工作.培养人是一项伟大而复杂是艰巨事业,它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一般职业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更是和教师的职业性质格格不入的.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教师对他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在实习期间也体会到了,教师真的很累,早上六点半起床已经太迟了,晚上六点钟很可能还没回来,教师并非一个理想的职业,相等待遇情况下,它比一般的行业要更累,甚至在八小时外还不能休息.因此就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当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才能在平凡而伟大的教书育人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二)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直接体现,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育是知识的传递,人格的塑造,是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只有首先付出对学生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师生之间架起了感情的桥梁,学生才能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教育才会有实效.因此,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习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管他学习好不好,他的家庭背景如何,我都一视同仁.消除了学习不好同学的自卑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实习刚开始我就对学生说,我对你们都还是陌生的,你们每个人在老师心目中都是一样的,不管你以前表现如何,现在一切可以从头开始.正因为做到这一点,学生对我也很尊敬.(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在实习中,每天出发前都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校微带了没有.因为我明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朝夕相处的学生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学生也正是从教师那里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作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就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教学活动也收到了实效.这让我想起我们温师院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正在努力用实际行动去注解她.三 全面的教育能力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其活动效果的基本要素.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成员,除了具备现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如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自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之外,还必须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特有的从教能力.我觉得,教师全面的从教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课堂教学能力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师最主要工作.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必须具有分析处理教材,掌握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技术手段和教学组织能力;具有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我往往在早一个星期就开始查资料,写教案,然后试讲,再修改,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具有根据对象和情境的变化,迅速捕捉教育实际的应变能力.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和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样,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由于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和与同学交流的主要手段,所以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行业是比较高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准确规范,简洁生动,富有逻辑性,感染力和说服力;书面语言表达观点正确,内容充实,行文流畅,书写工整是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起码要求.除了与学生很好交流之外,对其他老师,领导也要做到尊敬,有礼貌,然后很好地沟通,能够表现自己的能力.与个别同学的语速过快,讲话不够简洁相比,我在这一点还做得比较好,上课时语言简洁,有逻辑性,也能很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三)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工作经常面临的对象是班级集体,学校集体,而在集体中进行共同的活动,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我觉得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文体活动;善于把不同个性的同学组成一个良好的班级体,现在的独生子个性都很强,很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同学相处的能力;善于把任课教师,团队组织以及学生家长,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协调一致的教育学生.在班主任结婚请假的期间,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全面考验了我的组织管理能力,这点在学校担任班干部的经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四)教育科研能力

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篇6

----教育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教师:李江江    实习单位:咸丰县湾田民族小学)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教学实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这次实习中,我再次体验到为人师的滋味,真正体会到处于教育第一线教师的酸甜苦辣。很难说,我能做出怎样的成绩。不过,我收获还是很多的。

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认真地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学习,认真地听取老师们对我的评价和建议,认真地听好老师上的每一堂课,吸取老师们宝贵的教学方法,认真,充分准备每一堂课,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教导,认真,仔细批改学生每天的作业,做好作业讲评工作。帮助作业中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尽全力做好一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观察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的教育。同时在工作上也得到了其他老师们的帮助和关心。得到了学生的配合与支持。短短的实习工作,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以前我总以为当一名老师很容易,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给学生听就行了。现在才发现这种想法真是幼稚可笑!其实,当一名老师并不容易,然而,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就更不容易。因为班主任不仅需要协调好各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以便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有用人才。

在教育实习期间,我虚心向原任老师请教,刻苦认真,精心修改教案,并根据教学要求,制作课件、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精炼教学语言,认真试讲,熟悉教案,使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总之,这次教育实习,我对教师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叹:“当一位老师容易,当一位好老师困难”。然而,我将倍加珍惜学院领导、老师为我们创造了这个难得的实践机会,倍加珍惜咸丰湾田民族小学对我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使我更加坚定了“献身教育事业,当一名辛勤园丁”的决心。同时,感谢湾田民族小学覃柏洲老师对我的精心指导。今后,我将继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

[献身教育终不悔,争当一名好园丁----教育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教师随笔]

★ 不悔于选择作文

★ 顺遂的近义词是什么

★ 时光静好,流年不悔

★ 人生最美是不悔作文

★ 流年相伴,不悔一生散文

★ 逝水流年终不悔高一作文

★ 辛弃疾:一生抗金,百折不悔

★ 为了不悔,我努力前进作文

★ 时光深处不怨不悔作文600字

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篇7

1. 理论基础和主要概念界定

教学反思一词最早是由教育哲学家杜威提出的, 杜威 (J.Dewey, 1933) 在其代表作《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对反思一词作了如下定义:“反省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个体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美国当代的教育家、哲学家唐纳德·舍恩 (Donald Schon) 是“反思性教学”思想的重要倡导人, 他在1983年就提出在行动中进行反思一说, 他的“对行动进行反思”“在行动中反思”的理论对后来学者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Michalel L.Posner, 1989) 也提出“成长=经验+反思”的经典性总结。申继亮 (2006) 也认为“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 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 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 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而且在思考过程中, 能够发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教学反思是指在教育认知或教育实践等活动中针对教育理论、观念、行为、环境、资源、结果等进行的持续的、动态的、长期的、批判性的思考过程, 其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优化教学活动, 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教学反思能力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进行衡量。从反思的内容广度上, 申继亮认为可分为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改革、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教学反思的深度指个体对相同事物进行反思所具有的不同解释, 反映了个体反思的水平高低,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1) 技术层面的反思。这一层面的反思主要关注的是“怎么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关心的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重视手段的效果和效率, 属于教学反思的基础水平。 (2) 理论分析水平反思。这一层面上的教学反思使教师能透过教学行为来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对支撑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进行反思, 这个层次的反思水平有所提高。 (3) 批判性反思。这一水平的反思能够从伦理、道德的标准来看待问题。这样的教学反思能使教师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政治意义来分析教学行为, 这是最高层次的反思水平。

2. 研究对象和内容

为了对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发展状况作一个调查分析, 笔者对12名师范专业大三的实习学生 (分别担任中文、数学、英语、政治、生物、物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实习) 在当地一所中学实习的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职前教师的反思内容主要是什么, 反思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怎样, 实习中的哪些关键事件能刺激他们进行反思。

3. 研究方法

由于思维的东西非常难以使用量化的东西衡量。因此,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 通过反思日志、访谈、座谈、实习总结、Q群交流等形式将实习教师在实习中有关教学反思内容的信息作为数据分析的依据, 以此了解实习教师对事物的认识层次, 从而分析实习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水平。分析方法首先对材料采用关键词提取、关键词出现频率统计等方法对材料内容进行编码、归纳和分类, 确定范畴类别;然后根据类别对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

4. 分析结果与讨论

笔者对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访谈内容采用关键词提取、关键词出现频率统计的方式进行统计, 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语:第一类出现最多的是“理解、了解学生, 与学生交往、沟通、相处、交流、关心、关怀学生”等词语;第二类是“当老师很累、不容易、辛苦”等;第三类是“存在很多问题、知识不足、有很多欠缺、需要学习、改善、需要不断努力”等;第四类是“紧张、声音小、上课时间分配不当”等;第五类是“怎么办、担心、怎么处理”等;第六类是“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气氛”等。基本上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类:课堂教学方法反思、师生关系反思、管理方式反思、学生发展反思和教师发展反思等五个方面, 这与申继亮教授对教师教学反思广度的分类基本一致。但是职前教师的反思内容普遍集中于对师生关系的反思和教学方法的反思。

为了进一步分析职前教师反思水平的深度, 笔者将几位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按照反思的三个层次进行了编码分类, 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从中发现职前教师的反思水平大多集中在技术性反思和理论性反思层次。

Habermas (1976) 认为技术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基础部分, 反思关注的重点是教学手段的运用。比如“怎么教”“怎么办”等。比如, 杨老师 (数学) :“讲了一节课体会很深, 有很多问题:声音小、胆子小, 把握不好时间。”周老师 (英语) :“用PPT、实物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要多一些, 学生也更容易记, 气氛要活跃得多。”刘老师 (数学) :“声音小, 不会设悬念、很少提问、教态不从容、不会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整个课堂比较沉闷。”李老师 (政治) :“指导老师说这周准备让我上课, 听到这一消息既紧张又兴奋, 备课时才感到无从下手, 怎么抓重难点, 怎么分析问题, 是否要用PPT, 觉得没有头绪, 只得慢慢静下心来, 查资料、做分析、向指导老师请教。”以上实习教师的反思大多集中于对教学手段的反思, 以及对管理方式的反思, 多可归类为技术性反思水平。

Habermas (1976) 认为第二层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中各环节之间关系有效性的反思, 这是较高层次的反思水平。例如, 李老师 (语文) :“和同学们的交往中, 我深刻体会到了‘教’与‘学’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教师教的方法只有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兴趣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上课时我应该注意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欧阳老师 (物理) :“复习课应该要抓重点, 课前复习效果好, 讲课时应多举生活中的例子, 多观察学生。如果学生作业完成得不好, 应采取措施督促。”李老师 (英语) :“我进一步认识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理解与关怀学生的重要性, 教学上要积极与学生互动, 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和引导他们, 课后要多做题来巩固。”周老师 (英语) :“要因材施教, 不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同样要求, 重要的是不要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听、说、读、写要并用, 与学生的互动要多些, 课堂气氛也会更好。应多鼓励学生, 多关注学生。”

从以上实习教师的反思话语可以看出:这一层次的反思主要围绕着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取, 学生学习的关注, 教学活动的安排, 教学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来进行。说明实习教师在最初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具体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批判性反思要求能够用道德的、伦理的标准来判断所从事的专业活动是否公平、正义、令人尊重” (Gore&Zeichner, 1991) , 这是最高层次的反思。虽然这些实习教师的反思多聚焦于技术性反思和理论性反思深度, 但是在对实习教师反思日志整理的过程中以及访谈中, 笔者也欣喜地看到一些批判性反思的内容。

刘老师 (数学) :“指导老师上课严肃, 学生接受情况不乐观, 想改变, 但是……班会上李老师又骂学生, 看着学生无辜的眼神, 心里酸酸的, 这在我以后的教学管理中会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真的想试着与指导老师讨论管理问题。”

王老师 (语文)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了解生字词、了解写作技巧和阅读能力, 背后还肩负着对社会最敏感问题的认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判断。这周我用晚自习的时间给学生看了一些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视频, 我发现连平时不专心听讲的学生也聚精会神地看着, 我感悟颇深, 发现他们还是关心社会的, 至少对国家有满腔热血。让他们认清并提前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和社会现状, 对增强学习动力有没有帮助还要近一步考证, 但是学习不仅仅是学课文中的知识, 课外引导也很重要。”

王老师 (体育) :“我从遇到的困难中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1) 教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于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 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 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比如我在单足跳的练习中允许学生换一次脚, 这样就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2) 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也应该注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应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 培养他们吃苦耐劳, 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3) 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我告诉学生期末体育成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上课行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同时, 这种评价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体能, 增进健康, 娱乐身心, 调节情绪, 减少压力, 乐于接受不同观点, 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以及自己所获得的成功感, 都是起着积极作用的。”

田老师 (物理) :“该校的‘361’教学模式 (一节课里30%的时间预习, 60%的时间学生讨论, 10%的时间教师解疑、总结) 学生上课特别活跃, 但是去其他学校听课后感觉用讲授法虽然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远远强于我所实习的这所学校, 这让我有点彷徨, 我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教, 什么样的方法更能让学生接受。”

富老师 (生物) :“我对‘361’教学产生了质疑, 讨论时间内学生大都在讨论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浪费时间, 也没学到什么, 老师讲解太少, 学生又不自觉, 不会自主学习。”

从以上实习教师的反思内容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实习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他们的教学和管理能力还很弱, 但是很多实习教师能够认识到问题, 并且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他们能够发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差异是成功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科学、合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这说明通过实习这一平台, 他们的实践性知识有了很大的增强, 教学的能力和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过程中具体的事件刺激了他们对教学做出反思, 并对教学和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同时, 我们也看出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和困惑都是因为缺少教育、教学经验造成的。

为了对职前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师范院校可以在原有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的基础上, 从以下方面加强职前教师的专业培养力度: (1) 师范生在进入教育实习前, 师资培养学校可通过教育见习、课外实践活动如家庭教师、兼职教师、校外培训等活动使职前教师了解真实的课堂状况, 使他们对于实际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所准备, 以减轻职前教师进入实习后的压力与困惑。 (2) 职前教师的自主反思是其教育观念形成和执教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指导教师应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问题、发现问题的机会。只有不断碰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才有内容可供同学反思。另外, 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师范生使用有效的反思工具和正确的反思方式。 (3) 职前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除了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等内容之外, 还应增加一些能让职前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的讲座。同时向他们提供一些学生管理方面的优秀案例, 以供参考, 让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了解学生, 应对各种学生管理问题。

5. 结语

本文通过定性研究的方式对一组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反思内容进行了分析, 发现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基本上还处于技术性反思和理论性反思水平, 批判性反思能力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有待提高, 教学中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促使实习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因素, 而反思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的反思态度是促使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教师教育工作者了解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期间的反思发展状况与特点, 从而为制定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Alder, S.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and the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1990 (2) .

[2]Dewey, J.How We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M].New York:Health and Company, 1933.

[3]Gore, J.&Zeichner, K.Action Research and Reflective Teaching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United State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91 (7) .

[4]Habermas, J.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M].Boston:Beacon Press, 1976.

[5]Schōn, D.A.TheReflective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6]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 .

[7]郭新婕, 王蔷.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3) .

小学教师教育实习心得 篇8

关键词:新课程下;职前教师;教学实习;方法改革

一、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纲要》特别强调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职前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需要,高师教学改革要与基础教育改革对接,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实习方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指出:要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建立一批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长期稳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基地;高校和中小学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范生学习指导教师;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些对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改革提出的具体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改革的步伐。

2.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高师教学计划明确规定,高师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教育理论课、公共必修课和教育实践课组成。教育部将教师教育实习列入高师教学计划,把教育教学实习环节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突出了教育实习环节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是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还必须要有较好的教育教学技能,而这种教学技能来自于教学实践。教师有了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又教学得法,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这个“法”,就是教学技能技巧,或者说是教学实践能力。

3.教师的教学技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说课、板书等方面,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技能,需要不断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有些人从理论上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就不一定得心应手,有的人满腹经纶,由于教学不得“法”而无法道出。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技能。

二、现行教师教育实习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

作者作为高师院校教学论教师,长期从事师范专业历史教学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开展教学实习工作。在带队实习中,就教育实习方法改革问题与学生进行了多次座谈与交流。实习结束后,又要求每个实习生写一份对教育实习改革的意见或建议。同时对广西区内其他几所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情况作了一些调查。调查发现,目前,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存在诸多弊端。

1.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现行高师教育实习一般为8周。如果以8周时间计算,有两周在学校进行试讲,6周到中学实习。一般情况下是秋季学期9月中旬到中学,第一周为见习,接着4周上课,最后一周总结,学生真正上课时间不足4周,因为期间有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在中学、小学科(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一般每周安排2节课。而实习生一般又是两个人上一个班,这样一来,平均每人上课只有4节。大学科(如数、语、外)实习生最多上课8-10节。结果,轰轰烈烈的教学实习,学生只能上几节课,根本达不到目的。有学生在总结中说,教育实习还没有进入角色就结束了。

2.学生师范技能缺失,专业基础不扎实

在带队指导学生实习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实习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教学技能较差,课堂上重教不重法。少数实习生在教学中背教案,课堂上错误百出,语无伦次,教学内容颠三倒四,粉笔字不像字,板书不规范。实习生上完课后,中学任课教师不得不“再加工”,搞得中学课任教师和实习学生都很尴尬。

3.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不到位

(1)带队教师指导不到位。目前,师范院校有些专业在调派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时,不加选择地调派,什么人都可以调派,不管是他学什么专业,有没有指导能力,只要是没有课上,一律派去带队实习,有的专业甚至派非教学人员带队。这些教师充其量是个队长而绝非指导教师,不能给实习生在教学中任何指导。有些教师虽然也是科班出生,但是由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对教学实习工作并不热心,当了带队教师,到了实习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实习很少过问,使教学实习质量无法保证。

(2)中学学科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中学教师承担着对实习生教学实习工作的指导任务,对实习生教学实习质量的高低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中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部分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听课次数不足,有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每人只听一节课,听过后点评也过于简单,三言两语就了事。未能给实习生以具体详尽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因为中学教师指导实习生是没有报酬的,只是尽一种义务而已,所以这种义务可尽多尽少,这样必然导致指导不到位。

4.教学实习组织形式单一

目前,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实习组织形式主要有几种:第一,小组集中实习,几十个人一个小组到一所中学,由学校负责联系实习学校,选派一个老师带队,这是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实习组织形式。第二,个人实习,由学生个人联系实习学校,实习生在学校教学计划统一要求下到一所中学开展实习。第三,顶岗实习,是指中学某专业教师脱产学习、参加培训,或是请假等原因,造成教师不足,由实习生来顶替原教师上课,这是教育教学实习方法改革的一个新创举。但是这种组织形式必竟是僧多粥少,不能满足实习生的需要。所以,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实习组织形式还需要不断开拓与创新,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同时进行。

5.实习成绩评价缺乏科学性

新课程强调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现行教学实习中的成绩评价;基本上是根据教育实习三个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决定学生的实习成绩。课堂教学实习占50%、班主任工作占30%、教育调查占20%,最后构成学生的实习总成绩。学生获得的成绩水分很多,很难说明实习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因为教学实习成绩评定,基本是由指导教师在听完一两节课后给的分数,况且一般打分都比较高,绝大部分实习生的分数都在85分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8、99分。班主任工作成绩是由原班主任凭主观印象打的分,每个实习生都在90分以上,有的打100分。教育调查成绩是由带队教师打的分数,虽然说不是每个实习生打90分,但是所给分数也不足以衡量一个学生的水平。

基于目前教育教学实习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我们认为,很有必要进行改革,摸索一条教育实习方法改革的新路子,也是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新时期教师教育实习方法改革的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也处在改革中,如4+1+2培养模式,把教育实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鉴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实习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加强教师教育实习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上一篇:工作证佩戴管理规定下一篇:小学读书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