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调查报告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组调查报告(通用8篇)

小组调查报告 篇1

组长:雷XX(201110901172)组员:莫XX(201110901174)

韦XX(201110901173)

苏XX(201110901175)

何XX(201110901170)

陈XX(201110901169)

指导老师:李XX教授

2014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化妆品消费情况

2、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生购买化妆品的影响因素和主要渠道,为今后化妆品行业发展及营销启示提供参考

3、培养我们查阅资料、调查采访、信息处理及相关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

二、调查项目背景及调查方案

1、项目背景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的购物层次也逐渐上升,日常生活的开支,已不满足于吃、穿、住、行,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形象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礼仪与形象。所以,大学生中使用化妆品的人数也逐步攀升。近年来平均年增长率都达到50%。为了解大学生化妆品市场现状、消费者状况与消费心态、市场的未来发展等问题,我们对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市场进行了这次问卷调查,从中我们可以对化妆品市场的概况及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实施方案

本次调查主要只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排的实施方案如下:

年4月

(1)对在广西师大就读的学生做问卷调查,访问地点包括育才、雁山、王城三个校区。

(2)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具体情况做总结分析评价。

三、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广西师范大学雁育城三个校区及三个校区的全体本科学生

四、调查方法:在教室、宿舍、路口发问卷调查法

五、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1)问卷设计

关于大学生护肤品/化妆品的消费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调查大学生日常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的习惯,对化妆品市场做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特开展本次“关于大学生护肤品/化妆品使用习惯”的调查,希望您能认真填写,感谢您的参与!

性别:A、男 15%

B、女 85%

年级:A、大一 8.3% B、大二15%

C、大三 62.5%

D、大四 14.2%

1、您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吗?

A、了解

B、了解不多

C、不了解

2、您现在使用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是(多选题)

A、保湿

B、美白

C、祛斑

D、祛痘

E、遮瑕

F、其他:收缩毛孔(请注明)

3、您对当前化妆品使用效果的评价

A、很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4、您日常使用的护肤品或化妆品的有(多选题)

A、洗面奶

B、基础护理

C、隔离霜/BB霜/粉底(液)D、防晒霜

E、眼影/睫毛膏/唇彩/腮红 F、卸妆油/蜜

G、(睡眠)面膜

5、请问您能接受的化妆品价位大致是:

A、40元以内 B、40—100元 C、100—200元 D、200元以上

6、您每学期在护肤品或化妆品的花费为

A、100元以下

B、100—200元

C、200—300元

D、300元以上

7、您愿意采用的护肤品或化妆品购买渠道是(可多选)

A、专柜

B、超市

C、化妆品店或美容院 D、网购

E、专卖店或专卖点

F、上门直销 G、其他

8、您经常使用或比较信赖的护肤品的产地是

A、中国大陆

B、港台

C、欧美

E、其他

9、您选择护肤品或化妆品品牌的习惯

A、只认定自己常用的品牌

B、只使用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C、没有固定习惯,只要口碑好或试用效果好就尝试D、其他

10、在化妆品促销中您最喜欢的方式是:(多选题)A、现场打折 B、送实物礼品

C、现金返还贵宾卡(可长期打折)D、抽奖

E、抵价券

D、日韩

F、美容券/美容顾问的建议 G、其他

11、您去购买化妆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可多选):

A、功效 B、价格 C、质量 D、时尚 E、品牌 F、其他

12、在什么情况下您会决定尝试使用一款新产品(多选题)

A、试用效果好

B、品牌可信度高

C、口碑好或知名度高

D、产品的价格或优惠活动

E、导购员够专业

F、其他

13、您使用护肤品/化妆品曾遇到的问题

A、用后皮肤过敏

B、护肤效果与广告宣传相差太远

C、各方面均低于期望值

D、价格较贵,功效一般

E、没有遇到问题

14、您觉得自己在化妆方面存在什么烦恼(多选题)

A、不存在这方面问题

B、费时太长

C、使用化妆品对皮肤造成伤害

D、所使用的化妆品不能满足自己希望达到的化妆效果

E、化妆经验不足,觉得化妆复杂

F、其他

15、作为一名大学生,您对使用护肤品或化妆品的看法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您的配合!

2)问卷结果分析

根据所调查的120名学生所填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1)在对大学生对于自己皮肤状况的了解方面,真正的了解的仅

占28%,所以化妆品行业应多宣讲一些关于皮肤肤质方面的内容,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皮肤,减少盲目消费,科学的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从而达到使用化妆品的效果,也可以大大提高顾客对化妆品的使用满意度。

(2)大学生所使用化妆品的主要功效为保湿,百分比达到了37%,美白功效为22%,而祛斑、祛痘、遮瑕等所占比例均低于15%,可见大学生的皮肤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瑕疵,属于皮肤较好的一类群体。

(3)在对化妆品使用的满意度方面,72%的大学生都觉得使用效果一般,10%的人不满意。可见化妆品行业的产品质量仍旧有待提高。

(4)在所使用的化妆品类型中,26%的大学生都选择了清洁类的,可见大学生对于健康、卫生很重视;基础护理类、防晒霜、睡眠面膜类护肤品也很受大学生的青睐,选择率均达到了20%左右。而卸妆油、彩妆类产品则只有少部分大学生采用,采用率低。

(5)大学生能接受的化妆品的价位,50%的人能接受40—60元的价位,40元以下和100—200分列二三位。

(6)大学生每学期在化妆品的花费则大多数为100元以下或100—200元,可见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金额并不高。而每学期花费达到300元以上的仅占10%。

(7)在化妆品的购买渠道方面,37%的学生选择在专柜购买,15%的大学生会在超市购买,可见大学生在化妆品选购方面,注重方便和品质。网购的学生占到了26%,可见随着网购物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喜欢在网上购买化妆品了。(8)在品牌选择方面,37%的大学生会选择中国大陆的品牌,29%的大学生会选择日韩品牌,22%的人选择欧美品牌。可见大学生作为高水平、高素质的一个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心,支持国产。同时也注重品质。不会盲目追求品牌或价格。(9)在具体使用的化妆品品牌方面,28%的大学生有自己认定的品牌,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40%的大学生虽然没有固定品牌忠诚度,但在选择时也不是盲目选择,而是选择口碑好的,或是自己试用过的,试用效果好的。

(10)在产品促销方式中大多数人选择了现场打折、送实物礼物,现金返还贵宾卡等,而少数人选择了抽奖,抵价卷等方式。(11)对于大学生购买某种化妆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功效、质量和价格。而时尚、品牌等因素也有一定的比例。可见大学生购买化妆品时不是盲目选择,而是以品质、价格、功效、品牌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再购买。

(12)对于新产品,35%的人认为试用效果好就会尝试使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品牌可信度高,或口碑好的,或者产品搞优惠活动等就会尝试使用。可见人们对于新产品的使用还是比较理性的。

(13)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2%的人认为产品的使用效果与广告宣传相差太远,相当一部分人用后皮肤过敏和各方面均低于期望值。可见化妆品行业的顾客满意度很低,产品真正的功效并不理想。

(14)在化妆存在的烦恼方面,大部分人的烦恼是化妆经验不足,觉得化妆步骤复杂。或是化妆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化妆效果。可见如果对于化妆知识加以很好的宣讲,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参加的化妆的队伍中,也将大大提高化妆品的销售。(15)对于护肤品/化妆品,大学生也提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和看法:男士化妆品过少、性价比太低、使用效果不显著、品种太过复杂、假货太多、化学成分要少,做到利大于弊、效果要与广告相符、简单好用。

六、结论

1)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容量吸引力大,主要消费者为女生,男生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大学生在选择化妆品品牌时对品牌口碑比较看中,喜欢选购品牌形象好的产品。

3)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对于短期利益的关注比较大,尤其喜欢现场打折的促销方式。

4)大学生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对化妆品的品牌形成忠诚度多是由于其适合个人肌肤。

5)大学生选择化妆品时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价格比较关注。

6)大学生选购化妆品的渠道比较集中,多数于专柜、超市和商场购买。

七、营销启示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商家在校园中的营销策略我们建议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形象宣传阶段。第二为形象维护阶段。第三为诱导购买阶段。具体的讲就是让消费者先听说这个品牌,然后再让他们了解,最后才是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

前期谈到了把女生做为突破的重点,然后带动整个校园消费。因此商家可以先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说pop宣传海报设计大赛,产品标志征集大赛等等,就拿海报设计大赛来说,好处有二,其一是促使学生消费者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其二是利用参赛的作品,影响到其他学生。在评出奖项之后,在学校再举行一次获奖作品的展览活动,并且在今后的宣传中,可以张贴这样些作品,这样可以节省宣传海报制作费用,而且由学生制作的宣传画在审美方面更接近学生消费者,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在一系列的活动过后,将进入品牌维护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已经对商家的品牌产生初步的印象,维护阶段就要加深这种印象,我们建议,每周在学校进行一次化妆品知识讲座。在搞讲座的同时,在校园内应该经常设立宣传点,在宣传点上摆设产品样品,进行现场讲解,现场化妆,并在宣传点上摆出印有商家品牌介绍的宣传板。

最后的阶段则是诱导购买阶段,这一阶段是直接体现效益的阶段,我们要提出足够的购买理由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根据调查问

卷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中贪小便宜的心理广泛存在,所以在促销活动中可以采取入户派发样品的宣传手段,派发样品并不局限于化妆品本身,也可以赠送一些化妆用具,如简易睫毛夹,小镜子,化妆盒,化妆袋等等,让消费者收到实在恩惠。在学校经常进行促销活动也是必需的,我们建议在学校的超市设立销售点,这样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购买到产品。

在“在购物影响者”的身上,商家也要花一定的工夫,在分析中我们谈到了男友和女伴在购买决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提醒我们在发放宣传单或赠品时不应忽略了男生寝室,并且在宣传过程中,鼓励他们以礼物形式送给自己的女朋友或好朋友。在营销过程中,我们要让消费者积极融入进来,无论是搞宣传活动还是促销活动,都应该鼓励学生消费者积极的参与。

小组调查报告 篇2

长期以来, 研究人员已经认同了外语课堂互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目标语能力。我们在国内外都可以找到许多理论和实践依据去证实互动活动在外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国外的研究证实小组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用目标语并能提高学习自主性。Brookfield和Stephen (1999) 认为小组活动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帮助:有助于学习者探讨不同观点;帮助学习者验证他们的假设;促进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等[1]。此外, 从社会和文化视角来看, 个体可以通过社会互动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者在小组活动中能够利用他人的帮助达到以己之力所不能达到的水平, 除了教师的指导, 同伴的帮助非常重要。

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成就。马冬梅 (2002) 从交互角度出发, 采用录音方式, 研究了44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小组口语活动中所犯错误频率、错误类型以及小组纠错中的纠错频率、纠错类型和纠错方式。结果表明: (1) 学生犯错很多, 但纠错也很多; (2) 学生犯语法错误最多, 纠正的语法错误也最多, 而纠正的语篇错误却最少; (3) 小组纠错中, 同伴纠错和自我纠错频率相当, 但正确率高于后者, 过程也比后者复杂; (4) 某些语言和心理因素决定了学生接受还是拒绝对方的纠正意见。本项研究的结果对我国英语教学有如下启示:英语教学应注意提供口头交际的机会, 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培养流利性的交际性教学活动应和培养准确性的纠错活动适当结合;小组纠错是一种很好的纠错方式[4]。

2. 影响小组互动有效性的因素

然而, 并不是学习者之间的所有互动都有益于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为语言学习依赖于特定的互动模式。研究显示互动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年龄因素、性别、任务类型等社会语言因素。Oliver (2000) 挑选成人与儿童进行结对活动, 根据学生的消极反馈研究年龄因素的不良影响, 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影响消极反馈的输出, 但影响非常小[3]。

国内的研究者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 国内的研究重点放在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上。庞继贤和吴薇薇 (2000) 针对两种任务类型 (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和信息自由提供型任务) 对参加小组活动的中国大学生的交互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轮流交换型任务比自由提供型任务能产生更多的交互修正;任务的主题在小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5]。

3. 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许多研究发现语言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小组活动的目标和学习者进行活动的方式有一些差距。学生对于如何进行小组活动有他们自己的观点, 而学生的观点与老师的观点可能截然相反。教师认为小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目标语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应该注意语言形式。例如, Donough (2004) 认为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有助于他们输出正确形式的目标语, 但是他也承认学生不一定相信小组活动可以促进语言学习, 学生不一定会有意识的注意语言形式[2]。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首先教师常常抱怨小组活动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会引起各种问题例如学生过度依赖母语, 学生之间的疏离感等。其次, 中国的英语教师, 无论他们是中国人或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 他们都认为中国学生在课堂上非常顺从或安静, 这意味着无论教师多么努力地去鼓励学生说英语, 而学生通常会保持沉默, 即使学生不理解或与同伴有完全不同的观点, 他们同样如此。学生保持沉默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样能够保留自己和他人的面子。因此, 尽管中国的一些英语教师关注小组互动活动并且努力想在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 但他们可能非常困惑如何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第三, 如果教师过度的控制学生, 学生会减少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这也是学生沉默的一个原因。教师的互动策略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四, 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大多数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讲解语法而不是进行小组活动。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首先, 他们必须通过英语考试, 而英语考试通常不包括口语测试。因此学生就会怀疑小组活动是否有助于他们的考试。这也是一些学生对小组活动敷衍了事以应付老师的原因。还有一些学生常常会主导整个互动过程, 而使其他小组成员无法参与。其次, 学生可能会为了保住面子假装理解, 有些学生担心自己会影响其他小组成员的正常交流, 不愿积极参与活动。学生的这些消极表现可能是由他们的文化背景、目标语水平低或紧张焦虑等原因造成的。例如, 中国文化提倡谦虚是美德, 因此中国人很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 在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上, 学生的母语相同, 目标语水平相当, 所以, 上述的情况更为频繁。最后, 如果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具备小组活动所需的策略, 然而合作学习可能仍然很难实现, 学习者可能不需要借助母语就能进行成功的信息交流并相互理解, 他们仍然可能会由于缺少教师的建议而忽视语言形式。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外语学习中的小组活动应特别注意小组成员间的语言互动, 也就是意义协商。所有这些研究似乎都认为所有的小组活动都按照同一种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影响语言输出。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并不是学习者之间的所有互动都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因此,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哪种互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语言学习。许多研究者发现让单一地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不一定有助于语言学习。

为了了解学生互动现状, 我们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课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堂观察。结果表明, 学生对小组互动的积极性比较高, 但有效互动比例并不大。大多数学生只顾陈述自己的观点, 而不关注小组其他成员的反应, 因此小组成员只是在说话, 而不是在交流;小组活动中并不是所有成员都参与了讨论, 有些学生一直保持沉默;即使发现同学的话语有错或自己不太理解时, 也极少有人主动纠正或提出疑问;在小组互动过程中遇到困难通常借助母语。为了进一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我们从所观察的课堂中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15名学生来自实验组, 另外15名学生来自控制组) 。原因归纳如下: (1) 学生认为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观点, 因此不太关注语言形式正确与否; (2) 学生认为自己水平有限, 会影响交流的正常进行, 所以不愿意参与其中; (3) 学生认为当面纠正别人的错误或直接表达自己的不解, 有损他人或自己的面子; (4) 对于自己不知道的表达方式, 学生认为直接说出汉语更方便。

4. 结语

本次调查揭示了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小组互动中存在很多不足。学生热衷与英语课堂小组活动, 但由于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对正确的互动方式缺乏认识, 很多时候他们进行的都不是有效互动。国外的研究者指出, 为了保证课堂小组互动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互动策略培训。互动策略培训能否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论证了课堂小组互动有助于学习者习得外语, 并批判性地讨论了影响小组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我们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课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堂观察以了解学生互动现状, 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访谈查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小组互动中存在很多不足, 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

参考文献

[1].Brookfield.&Stephen. (1999) Discussion as a way of teaching.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McDonough, K., (2004)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during pair and small-group activities in a Thai EFL context.System.

[3].Oilver, R. (2000) .Age differences in negotiation and feedback in classroom and pair-work.Language Learning.

[4].马冬梅, 2002, 英语教学中小组口语活动后的学生自我就错,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小组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有效性

一、引言

20世纪初,格式塔学派创始人之一考夫卡指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勒温则认为:群体的本质是导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成员之间的互赖(这种互赖通常由共同目标而创设)。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

1.问题设置。本次调查试图回答下列三个问题:1.合作学习能否激发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合作学习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情感态度是否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3.在高中,合作学习是否有助于改善学生间的同伴关系?

2.调查对象。镇江一中平行班级高二(3)、高二(9)班,共105名学生。

3.调查方法。笔者参考了戚墅堰实验中学情商课题组设计的合作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英语合作学习习惯调查表》,该问卷包含11个问题。具体内容见附录。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被调查者按照期中考试成绩分成三组,即高分组(A组)中间组(B组)以及低分组(C组)。分数在100分以上者被归为A组,75分以下者为C组,其余为B组,每组为35人。

二、数据整理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5份。没有无效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镇江一中高二(3)(9)班学生合作学习习惯调查结果

问题非常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有点符合基本符合非常符合

10014%21%65%

2015%15%25%55%

3010%24.5%22.5%43.3%

46.2%41.4%15.6%22%15.8%

56.1%21%25%32%15.9%

618%44%12%11%15%

714%33%21%20%12%

86%35%12%21%26%

913%15%32%22%18%

1024%25.4%16.2%20.4%14%

1110%42%20%15%13%

A组与C组第4、6、7、11题调查结果(单位:%)。

注:A组为前面的数字,C组为/后的数字。

问题第4题第6题第7题第11题

非常不符合0/300/175/170/16

基本不符合0/300/4415/4218/12

有点符合6/60/1518/1512/16

基本符合36/2036/1622/1720/32

非常符合24/1424/840/950/24

根据表一:从问卷中的问题1、2,可以看出当前学生对于合作学习含义的认识比较充分,知道的占100%。教师也能经常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从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如教师的参与度,学生在活动中踊跃度等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尽管学生欢迎这种学习方式,但教师对学生合作的意识,技能和策略指导和培养不够,具体表现在:

1.小组合作形式单一,没有达到改善同学关系的目的。调查显示,认同“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是固定”占到了66.5%。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但是在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为了合作而“合坐”。

2.小组合作学习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仅有38%的人愿意担任小组发言人,43%的人体会到了互相帮助,49%的人体验到了友谊。

3.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认为老师积极参与讨论的仅占41.1%,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会综合评价的仅占34.4%。没有科学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在课堂中教师充当了积极的旁观者,学生不明规则,处于有合作,无竞争的状态,课堂热闹但无序。

表二和表三的结果表明: A组学生和C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体验有着较大的差异,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困难学生往往成了听众。

三、启发与建议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明确分工,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2.注重实效,选择适合的合作内容,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合作要讲究时机。合作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为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服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选择适合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性,又要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获得启迪和灵感,适时引导学生,让他们准确又迅速的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控课堂合作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允许学生争辩,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牢记自己是和学生一起学习,不要以“传授者”或 “首席”的身份自居。

4.合理评价,激励学生。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合理评价,并且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可以口头汇报,也可书面考查。以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合作热情,体会到合作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 篇4

于永建

一、此项调查的由来及意义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要在课堂上体现以上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成为了最为有效的选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尝试、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对简化教学环节,落实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兴趣,检查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正在进行的高效课堂改革倡导语文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在所有的教学实践中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虽有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却达不到要求,学生的语文能力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教师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要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了解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情况,提高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供事实依据,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该校师生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二、调查对象

1、**市**中学学生

2、**市**中学教师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该班级语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情况及学生的学习体验。

2、实地观察。到不同班级听课,了解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情况。

3、交流访谈。对语文教师进行采访,了解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设想、体验、反思。

四、调查内容

1、对学生的调查内容详见本项调查的调查问卷。

2、对教师课堂实际情况的调查详见课堂听课记录。

3、与语文教师的访谈交流反思详见课堂教学反思。

五、调查分析

1、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市**中学位于**区**路**号,生源主要来自我区**、**、**、**、**等五乡镇,生源质量普遍较低。现有三个年级共计32个班级,学生1691人。本次调查面向全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级共计12个教学班。每个班级发放问卷15份,共计180份。调查覆盖面较大,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典型性。同时请班主任老师对所带班级的调查提供帮助,发放问卷时考虑学生在性情个性、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的差异,使每类学生都有参与调查的机会,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165张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4张。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果:

(1)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27%;不够清楚的占54%;不太了解的的占19%。

(2)语文学习中一直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占19%;偶尔有预习的学生占49%;从来不预习的学生占32%.(3)感觉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充足的学生有23%;感觉不够充足的学生占51%;感觉紧张的学生占26%。

(4)具备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同学有12%;合作交流能力不足的学生有39%;合作学习能力欠缺的同学有49%。

(5)支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占54%;认为没有意义的学生占21%;认为没意义但喜欢参与的学生占25%。

(6)在小组合作学习中41%的学生认为应由教师组织分组;54%的学生认为以自愿参与的形式分组。

就学习方式而言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应将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既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启发思维,集思广益方面的作用,也应重视独立思考的作用。只用在有必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再组织进行。同时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多数学生认为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从小组成员角色分配,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流程的规范化合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改进。

2、对听课情况和教师走访情况的分析

(1)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自主预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学生分为若干个组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只能指导部分小组,其他组的学习活动多靠学生自行组织,多数学生组织能力较差。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

(2)语文教师应加强理论修养,提升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能力,丰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六、调查结论

1、多数师生都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愿望。

2、多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表示认可,但组织欠妥,急需提升自己驾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学习习惯,尤其注重对合作技能和组织方式的培训。

4、教师和学生都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各环节、各要素的相互配合,共同组成有效的学习整体,充分发挥各环节、各要素的作用。

小组实习报告 篇5

本次公共关系策划活动是一个团队形式进行合理分工并密切合作的工作过程,因此参加本次公共关系策划实习的学生以在人为一个实习小组,形成一个策划团队,每组配备2名专业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指导督促学生进行策划实习,解决策划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㈡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刚刚完成《公共关系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实践训练,从其目的和内容上来讲,都紧密扣合《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实习,主要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⑴巩固和复习《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理论知识。⑵理论与实际相合。

⑶掌握公共关系策划实践工作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⑷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进行公共关系策划实务的技能。⑸培养学生对自己做好公共关系策划工作的信心。⑹综合训练学生公共关系实务技能。㈢实习时间 ⒈总体时间安排

本次实习是作为《公共关系学》理论课程的实践训练环节,总体时间上是安排在第六学期《公共关系学》课程结束之后紧接着进行的,总共实习3周时间。

⒉阶段性时间安排

原则上,实习共分成三个阶段:

⑴实习的准备阶段;第六学期开始到本次实习准备开始 主要内容是:

由《公共关系学》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说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构成,并介绍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要求。

按照自愿组合,能力互补的原则,组建和划分实习小驵,形成各策划团队并明确负责人和各组的实习指导教师。

各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小组的策划实习单位和具体策划项目,制定策划实习的具体时间进程计划。

各实习小组学习本实习大纲和相应的实习指导、手册,熟悉实习的基本要求、纪律制度和组织安排,明确实习考核内容和方式。

⑵实习的策划作业阶段:需要用时间为2.5周左右

各实习小组根据策划实习的进程计划,进行相应的具体各项作业活动,实习的主要内容以组织形象调研、公共关系活动项目策划、实施方案设计和公共关系策划书撰写为核心。此阶段各项实习内容的指导性时间安排为:组织形象调研(1周)、公共关系活动项目策划(1周)、设计和撰写公共关系策划书(3天)

⑶实习总结、考核阶段:需用时间为0.5周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为:

各实习小组完成所有策划作业,设计和撰写完成策划书,提交所有实习考核材料。

每个实习小组根据实习中策划作业的具体情况,以策划书的内容为主要依据,设计制作答辩报告,介绍整个策划作业过程和策划成果,准备参加策划实习的总结答辩。

策划实习的总结答辩。

以实习小组为单位,撰写策划实习总结报告。

各组指导教师根据考核材料、答辩情况等,初步评定各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

二、实习的过程及简介 ㈠实习内容的总体概况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成立于1992年,到2012年已有20 年的办学历史。为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就,弘扬市场营销系的坦诚合作、团结务实、热情奉献的文化传统,激发师生对市场营销系的热情、信心,激励师生继续努力;为进一步加强和一些合作单位的横向沟通和交流、融洽彼此关系、增进相互情感,为市场营销系的后续发展继续给予支持;为激发海内外市场营销系的历届毕业生对母校、母系的热爱和关心,促进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持续支持市场营销系的发展;也更为在更多的相关公众中扩大市场营销系的影响、提升市场营销系的声誉、塑造市场营销系的良好形象,特做一份关于市场营销系20 周年庆典活动的策划方案。

结合《公共关系学》理论课程大纲的内容和要求,重点是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公共关系项目策划(包括形象调研、活动项目方案设计、具体实施计划制定、编制公共关系策划书等)为主。

㈡具体的实习内容安排 ⒈庆典活动调研

主要通过对市场营销系老师、学生调研计划的制定、调研问卷设计、调研实施方案设计、调研工作实施、调研数据整理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工作,分析和研究市场营销系老师、学生、历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找出老师和学生对

庆典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定公共关系策划的主要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⒉公共关系活动项目策划

归纳总结市场营销系20 年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获得的荣誉等,设计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宣传。安排相关活动,加强交流,进一步密切与各合作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邀请历届毕业生、兄弟系部参加庆典、联谊活动,加强友谊,凝聚情感。

扩大市场营销系的知名度,提高市场营销系的声誉,塑造市场营销系的良好形象。弘扬市场营销系的文化传统来激发师生对市场营销系的热情、信心,提升市场营销系在商学院各师生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与影响力,促进市场营销系的未来发展。激发海内外市场营销系的历届毕业生对母校、母系的热爱与关心,持续支持市场营销系的发展。

以形象调研分析确定的策划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为依据,确定公共关系策划的目标,辩认和确定目标公众,选择和设计活动项目,设计活动的主题,选择宣传媒体,编制活动方案的具体实施计划。

⒊编制公共关系活动方案经费预算

根据综合的公共关系策划方案,预算方案实施所需的费用投入,同时也预期方案实施所能达到的目的,作为企业审核和认同批准策划方案的重要参考标准。此次的策划活动的经费包括横幅、海报、宣传册、邀请函、传单、晚会节目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的场地布置、庆典仪式的场地布置、庆典活动的餐饮费、研讨会、交流会的场地布置、舞台搭建费、晚会舞台喷绘背景布、气球彩带、台花、礼花、鞭炮、人员费、矿泉水、水果、音响等器材费、服装、化妆等、奖品、纪念品、地毯、荧光棒、花篮、交通费以及其他费用。

⒋设计和撰写公共关系策划书

在策划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公关调查的设计、方法、组织实施以及调研结论十分合理;相关资料都是市场营销系的内部资料,信息内容正确充实;信息表现形式恰当。

在计划过程中:所制定的目标合理可行,有适应性;目标公众的选择是根据目标确定的,因此目标公众的选择是正确的;媒介选择及其应用策略恰当;经费是根据连云港的物价水平而定,所以经费预算合理;计划总体合理。

在实施过程中:实施的准备充分、过程及资源使用等合理;发送信息的数量恰当;信息为传播媒介所采用的数量;信息理论接受者的数量;注意信息的公众数量;了解信息内容的公众数量。

㈢实习过程简介 ⒈编写工作计划书

2011年5月25日我们要确定团队名称、策划的目标、策划的重点、难点工作、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等计划工作。计划书的编写是工作开始的起始环节,是整个活动项目策划的起点,我们应注重计划书的编写,制定出最完美的计划书。

⒉编写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

2011年5月26日至2011年5月27日搜集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调研计划、问卷的审核和定稿,完成调研的基础准备工作。调查市场营销系的在校学生对本系的总体评价以及对本系所举办前期活动的看法。并调查市场营销系的老师对本系文化以及办学历史的了解程度、在教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本次20周年庆典活动的建议。最后调查市场营销系的历届毕业生的基本资料、对母校、母系的关注情况以及对市场营销系未来发展的建议。

⒊展开市场调查

2011年5月27日至2011年5月28日对商学院师生、合作单位、市场营销系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完成调研资料的收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商学院在校学生的样本数为200人。对市场营销系的在校学生采用以问卷为主的方式展开调研。对市场营销系的老师采取面谈访问或者电话访问的形式展开调研,样本数为5人。采用微博、校友录等网络方式对市场营销系的历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样本数为50人。

⒋调研资料的整理

2011年5月29日对调研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整理,筛选出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计算出各个问题的所占比例,最终完成调研报告的分析。

⒌撰写调查报告

2011年5月29日至2011年5月30日根据调研获得的资料及分析结果,撰写分析报告。目的是为了了解市场营销系在本系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了解市场营销系老师对本系文化等方面的知晓程度;了解市场营销系的历届毕业生对母校、母系的关心程度。

⒍公关活动项目的策划

2011年5月30日至2011年6月2日制定策划目标、拟定主题、确定目标公众、设计活动项目、选择宣传媒介,完成完整的庆典活动策划方案。

⒎设计和撰写策划书

2011年6月2日至2011年6月4日进行项目的背景分析、策划的目标、项目的主题、公众的分析和确定、活动方式和实施步骤、传播媒介及传播策略、经费预算以及效果预测,最后形成最终的策划书。

⒏修改完善策划方案,定稿打印

2011年6月5日至2011年6月6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校对、修改完善

策划方案,对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修改,并确定最终的策划方案,最后进行打印装订。

⒐撰写实习总结报告并打印

2011年6月7日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总结团队在本次策划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及深刻体会,每一次的实习体会总有不同,感想也会不一样,有喜也会有悲,最终完成团队的工作总结报告。

⒑PPT制作及答辩的准备

2011年6月8日至2011年6月9日根据策划方案,精心制作答辩报告并进行充分演练,完成答辩报告,做好答辩准备以及预测在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实习体会

在此次专题项目策划中,我们很庆幸能够选到市场营销系20周年庆典活动这一方案,它让我们知道了庆典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庆典仪式,而且也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份好的公共策划是不容易的,在撰写公关策划书之前,首先需要拟定一份策划工作计划书,只有通过计划书的编写才能使你及时完成你的工作。在编写策划工作计划书时最主要是确定此次策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策划的目标,策划中的重点、难点工作以及对时间进程的安排。在这一阶段,我们小组初稿做得很快,但是被指导老师驳回了两次,虽然有些气馁但是我们通过相互鼓励还是坚持做到老师满意并通过了。策划工作计划书做完后就需要制定调研计划,它主要包括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内容,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进度工作控制表,调查问卷设计,调查费用预算。而我们在做此次调研计划时,把调查内容写得有点粗糙了,老师给我们的评价就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查,想想也是的,我们从来都没有细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次调

查,但是通过与指导老师交流之后,让我们茅塞顿开,一下子也把自己的思路理清了,没过一天就把计划和调查问卷做好,并给老师审批通过。所以,在我们实习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使我们知道了以后做一份调研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资料,还有什么资料是需要通过调查才能得到的。这是我们在调研计划中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在问卷设计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翻阅书籍,让我们明白了在设计问卷时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封闭性问题一般放问卷的前面,开放性问题最好是放在问卷的最后。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问卷措辞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问题表达清楚,让被调查对象很容易明白各个问题的意图,这就需要设计者多加思考。在此次庆典策划案中让我们对整个公共策划流程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所以,我们觉得学校能让我们参加此次实习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为我们将来从事某一营销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少出去为一公司策划活动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小组的讨论和沟通完成整个公共策划过程。整个过程有时候会有一点辛苦,但我们都是乐在其中。对于做策划书来说,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团队精神,每次讨论就是一次思维的集合和碰撞,而我们也需要谦虚的学习,合作让我们的策划考虑的更加周全。其次,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在策划一个活动之前,就必须全面了解这个活动的内容,耐心的查询资料和做好记录,积极思考和投入团队,提高团队的整天效率,之后我们要各自反思做的不好的地方,通过改进来提高自己。最后,我们通过此次实习也掌握了良好的计算机技能,策划搜集资料以及做文档,PPT等。

四、结束语

这次实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基本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 篇6

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促进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规范化,应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掌握事故单位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经项目部研究决定,成立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一、事故调查领导小组(调查小组成员的能力要求有安全主任证书或危化品管理员证书或危化品标准化证书):

长: 副组长: 组

员: 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项目部管理的重要内容。

2、审定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检查。

二、事故调查管理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管理机构职责:

职责与权力: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小组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保护现场、搜集证据(数据)、拍摄相关图片、调查证人、了解、收集情况(信息、数据)、召开事故分析会、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如实汇报事故原因、事故过程、事故性质、事故后的影响和结果以及对事故的处理建议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的建议。

在调查事故的过程中,公司应派一名责任心强的员工或骨干监督事故的调查小组的工作过程。

事故调查小组应根据事故危害程度、性质,确定调查的范围(人、设备、时间、环境等)对事故调查小组的每一名成员进行任务分工。

事故调查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事故发生时在现场的相关人员或负责人应向事故调查组简单介绍事故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操作程序、损害程度以及目击者姓名等。事故调查组成员应根据汇报的情况按照任务分工要求马上开展工作(如警界线、保护现场、维护治安、拍摄相关图片、了解目击证人、询问操作者或监护者、指挥者、现场负责人及进行其它相关内容的调查)。事故调查小组应对事故发生进行仔细地观察、检查,以获得最新信息。应在最短时间内和每一位目击者及受害人谈话,以了解事故的更多信息,并要求准确保存记录。

按照相关规程的规定调查核实相关人员的操作程序,并要求直接向操作者监护者、指挥者(负责人)受害人(死亡的除外)了解,以上人员应如实汇报相关情况,不得隐瞒或谎报有关问题。

根据收集调查取证材料,事故调查小组应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议。确定事故的性质、事故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估量事故损失并针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应吸取的教训和总结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对调查组成员如涉及本部门,不得参加调查组。

武汉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第十三标段项目部

小组合作还是小组合座 篇7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了一种常用的学习模式, 许多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后都能得到突破,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早在1979年, 美国的教育学家约翰逊就论述了这种方法的种种好处。他这样写道:“小组合作学习比起班级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来, 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迁移概念、定律和原则……合作的集体成员可以逐渐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学习策略, 更有效的探寻和利用他人的信息, 更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复现或用自己的话阐述正在学习的材料, 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材料……”在公开课或者展示课上, 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也成了必然形式之一。但是,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经过自己实践或者听完课以后也有这样的感慨:很多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并没有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优势, 有时甚至起到时了反作用。如一些小组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或是小组学习成了个别思维活跃的学生一对一的学习, 甚至于为了小组学习而进行小组学习等等。

那么,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从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作用呢?我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供大家批评指正, 共同探讨。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建立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传统教学中, 教师组织的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需要有几位学生协同学习, 共同突破难点的一种团队合作学习方法。

既然是团队合作, 自然牵涉到学生的分组。由于各种因素, 学生中存在着差异, 这是无可否认的。但学生之间的差异未必一定是坏事, 只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差异也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 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 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才能有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所以, 我认为合作学习小组不应提倡学生自愿组合, 而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 由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来完成。

我的做法是:把全班学生按兴趣爱好、动手能力、思维习惯和学业成绩以及其他的个性特点分成若干小组, 一个小组人数不超过六人。由于每个组员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 所以小组组成是异质的, 但是各小组却是根据相同的个性随机制造的, 所以各小组之间又是同质的。这样,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既便于教师在课堂中掌控学习情况, 又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

二、实施小组间的竞赛合作

由于合作小组中学生是存在着差异的, 是异质的, 为了避免学习小组成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 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让组内的每个学生均有一定的分工, 每一个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 而且让学生轮流担任这些角色, 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 这样可以增强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为了让每个小组之间展开相互竞争, 我在每节课上, 都让小组之间开展比赛。今天哪个小组取得的成绩大, 哪个小组进步快, 并提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小组的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而培养了学生作为主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在这种竞争中, 学习小组内部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互帮互学的合作风气, 使每个学生会努力地为集体的荣誉而认真努力。

三、改革评价

合作教学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不同。传统的教学强调的是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热衷于分数排队, 比较强弱胜负, 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明显有缺陷的, 它把“胜”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然而“胜者”毕竟是少数, 而大多数学生, 即“败者”注定了得不到老师的好评, 这样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 我在实施合作学习时, 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评价的准绳, 把个人间的竞争转为小组间的竞争, 把个人的记分改为小组记分, 以小组的总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体转为整体。同时, 只要是有那些由于成绩或其他原因不为大家认可的学生做出精彩发言, 就为他们小组多多加分, 这样的做法会刺激他们, 让他们做得更加出色。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与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因此, 教师不是变清闲了, 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环节, 从分析学生、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开展与评估方面全盘把握。当然, 仅靠事先精心准备还是远远不够的, 合作学习过程中也随时会有问题出现,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就有可能阻碍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因此, 对小组合作学习现场的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

1. 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 给予及时的表扬。

2. 当学生对小组任务还不清楚时, 耐心地向学生说明任务内容和操作程序。

3. 小组活动讲话声音太大时, 可以让小组成员靠近一些或者直接推选噪音监督员。如果有明显改进, 则及时表扬。

4. 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产生问题后及时参与指导, 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 小组提前完成任务的, 检验他们是否正确, 如果真的是完成了, 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备用任务。

6. 小组讨论偏题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点拨, 避免在不必要的问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小组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19-02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强调整体的团队精神,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开展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英语教学中对小组合作教学应用的现状调查,主要发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教师对小组分配不重视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英语教师的小组分配都是按照学生的坐位编排的,直接就是以前后两排的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有需要讨论的时候,就让前后两排的四个同学进行讨论。这样的编排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有的英语好成绩都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他们讨论起问题来也比较轻松,但是那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同学坐在一起,教师布置的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讨论,因此也就不参与讨论了,这样没有兼顾到成绩不好的学生,使得成绩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成绩不好的学生对英语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不高

在英语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发现,当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讨论问题以后,有的学生对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兴趣并不高。有的小组里边的成员,在接受到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后,对于任务也漠不关心,不参与小组讨论,袖手旁观,坐等其他成员讨论的结果;还有的学生在接受到任务以后,只注重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合作的精神,也没有团队的意识。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参与讨论,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但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之后,就在讲台上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完全放手学生自己讨论。通过和教师的对话发现,有的教师是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学生,有的教师则认为学生自己讨论自己的,把时间留给学生,教师本身也就没有参与学生讨论的必要。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学生讨论的效果并不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二、在初中英语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通过对某校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现状,总结除了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

(一)教师要合理的分配组员

针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随意分配组员的问题,教师要引起重视。实现对组员的合理分配就要求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分为一个小组,有利于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生较差的学生学习。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通过讨论,学生之间发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通过听学习好的学生的分析,可以弥补到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地方,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同时,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和交流,还可以不断的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树立团队意识。

(二)做好教学设计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是整个英语课堂的设计师,小组合作学生模式开展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介绍新知识的有关背景和内容;其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再次,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在内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而后,再让小组之间把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对讨论出来的结果进行评定。

(三)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并不是局外人。因此,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给予积极的点拨,看到有没有积极参与讨论的同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

小组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李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9-90.

[3]曲洪波.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学校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抓小鱼》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