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推荐10篇)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篇1

一、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机构和人员组成辉南县现有县级推广站1个、植保站1个、试验示范基地1处。乡镇级推广站2001年18个、2002年至今17个(因乡镇合并减少一个)。2001年以来乡镇级推广站根据县政府改革要求,全部下放到本级政府。至2004年底,全县共有推广人员199人,其中技术干部154人、工人45人。技术干部中具有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48人,初级职称 85人。县本级共有推广人员93人,其中技术干部72人、工人21人,具有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技术职称的9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0人,初级41人。

二、工作条件落实情况

县推广总站有自主产权办公楼2座,总面积3,880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2,034平方米、培训教室面积150平方米、化验室60平方米、苗木中心楼780平方米(包括组织培养室等)、库房等附属部分856平方米。

乡镇站共有使用房屋面积2,007.4平方米。其中办公用594.2平方米、培训场所面积110平方米、库房等附属面积1,303.2平方米。

三、推广体系的运行情况

2004年,我们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和县委县政府的农村工作重点,结合我们推广任务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立足我县资源优势,确定我们工作方向。

(一)农业新技术推广

为了适应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逐步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我们在全面推广常规技术的同时加强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今年共推广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高产栽培技术38万亩;耐密型玉米品种及综合配套技术0.9万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0.5万亩;水稻旱育超稀植栽培技术8万亩;农田鼠害综合防治技术34万亩;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14万亩;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17万亩;玉米种子包衣技术20万亩;水旱田低成本化学除草技术20万亩;优质稻米配套栽培技术0.8万亩;水稻、玉米、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33万亩;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0.04万亩;吉林省“放心菜工程”技术0.15万亩;经济作物“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0.18万亩,脱毒马玲薯商产栽培技术0.3万亩。各项技术推广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二)新品种及高新技术试验示范

为搞好新技术推广,使高新技术能源源不断地投入生产,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我们每年除自己研究和选培外,还要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经试验验证其在我县种植的可行性,经示范可行后进行推广。2004年,我们在全县8个试验示范点进行试验、示范45项。

主要有:水稻无土育苗技术、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优质稻米配套栽培技术、绿优米生产技术、玉米大垅双行技术、双高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香瓜棚栽技术、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中草药驯化技术、野山菜育苗技术、药粮间作技术、林药兼作技术、药草间作技术、粮草轮作技术、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施用技术,以及三大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等。

上述试验示范经总结后,通过培训不断地推广到广大农户,使其尽快转变为生产力,为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三)科技普及和农民培训

科普和培训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两年来我们多次组织讲师团抓住冬春时机开展全县性、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我除了讲述农业技术外,还根据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要求重点培训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市场经济、期货营销、农产品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国际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知识。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取了五结合形式来加强了推广培训工作。一是上下结合。县农业局、县总站统一组织培训,县乡村分别培训。县训师资,乡训骨干,村社训农户,做到层层办培训班,步步深入。二是内外结合。为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我站专门从吉林农业大学、通化农科院等处聘请食用菌专家孙君德、于丽平,组织培养学专家张美萍、董然,农学博士前来我站开展讲学活动,加强食用菌、组织培养学和三大作物高产栽培方面的技术培训。三是音像培训与印发资料结合。我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录音、音像等形式开展专题技术讲座,并且随时印发有关科技资料。四是科技培训与现场观摩结合。2004年年初,我站建立了三大作物优良品种展示田、中药材标准化栽培、食用菌开放式栽培等试验基地,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带领农民深入田间地头和现场,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强化了培训效果,达到了培训目的。五是实用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在围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玉米增肥保密等实用技术上还增加食用菌栽培、温室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绿优米开发等新技术。此外,我们还采取专题会议、赶科技大集、走村串户、板报、画廊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农民面对面的讲解、答疑。在培训技术的科技含量上,我们以高科技含量的十多项技术为重点,突出食用菌栽培、蔬菜保护地、优质米栽培等技术,达到“骨干培训到村,普及培训到组、技术资料印发到户、主要技术讲解到人”,达到预期效果。据统计,全县2004年共开办各类型培训班268场次,受训总人数达到13万人次,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农民致富提供了科学和技术保证。

四、存在问题

一是推广网络不健全,推广体系存在“线断、网破、人

散”的问题。目前,全县乡镇农技站下放,人、财、物全部由乡镇管理,县、乡站脱节,上下沟通不便、交流少,新技术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二是推广经费不足。近年来,推广经费逐年递减,加之个别地方有截留推广经费现象,有的地方根本不安排这块资金,造成部分地区工资难以保证,人心涣散,有的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生活,缺少或没有精力研究如何搞好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三是乡(镇)农科站编制被挤占、挪用,科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抓中心工作现象较重。许多乡镇站经常抽调科技人员配合政府抓农业税收等项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技站抓农业技术推广的能力。

四是一些农科人员自身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偏低。由于经费不足,许多站所根本无法送科技人员培训,造成农科人员不能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推广思维落后,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难以完成科技推广及配套科技服务等工作。

辉南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篇2

关键词:广东梅州,农业技术推广,运行特点,问题

1 基本现状

广东省梅州市自2008年7月全面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截止到2014年, 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得到了有效改善, 较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总体看来, 梅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职能定位更加清晰, 机构设置更加完善, 管理体制日趋合理化, 人员队伍逐步完善。

在职能定位方面: 明确将农业技术推广站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为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农业标准化等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 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培训教育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等。

在机构设置方面: 梅州市根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所的资源优势, 结合农业发展的需求, 对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站所进行了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 截止到2014年, 梅州市形成了较为均衡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为梅州市的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构成情况见表1。

在管理体制方面: 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普遍采用县、镇双重管理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业务管理、技术培训、业务考评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年度考核、人事任免、奖惩由所服务的镇政府负责, 力求做好推广人员的统筹管理和工作安排。

在人员构成方面: 目前梅州市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逐步优化, 推广队伍更加完善。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8%, 其中镇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总人数的76%, 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人数占总人数的67%, 队伍构成合理。在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编制人数内, 大专以上学历共791人, 占总人数的62.9%, 50岁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78%, 30岁以下有69人。 梅州市现有人员编制人数1 256人, 有49%的人拥有中高级职称, 推广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较强。 30~50岁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达915人, 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的73%, 是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 具体情况见表2、表3和表4。

注:根据广东省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注:根据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注:根据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注:根据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2 运行特征

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对梅州市农业发展实现了有效支撑, 其运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职责分工清晰, 责任落实到位

县 (市、区) 领导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 及时根据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指示和地方具体工作实际召开工作会议, 作出工作部署, 明确农技推广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目标。 同时, 梅州市成立县 (市、区) 委、县 (市、区) 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农业工作的县 (市、区) 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发挥了牵头和统筹作用, 推动政策、资金、人员、技术、服务、制度六到位。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严格履行职责, 在现有的人员、设备等资源约束条件下, 努力争取, 取得了丰硕成果。 梅江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能提高方面, 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针对茶叶栽培管理、红火蚁识别检测和防控、蔬菜标准、农业电商等进行定向培训, 全区近百名农业技术人员通过理论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示范基地的观摩学习, 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感性认识。 梅州职责分工和责任落实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2.2 基层机构科学分类, 改革举措稳定有效

梅州市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层面上, 坚持科学分类, 锐意改革, 释放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活力。 一是摸清底子, 做好基础。 结合省级的要求和部署, 对各县 (市、区) 原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一次大摸底、大排查, 重点对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人员经费等方面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全面了解情况, 分析存在问题。 二是科学分类, 有效整合。 经过深入研究分析,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理顺关系、健全职能、完善功能。 三是统一审批, 统筹推进。 为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要求各县 (市、区) 科学制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方案, 并将方案报给市政府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确保改革工作有效、有序推进。 如梅县结合实际, 确立了水稻、蔬菜、果树3个主导产业和29 个农业主导品种、7 项主推技术, 培育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5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109家。

2.3 基层机构服务意识增强, 技术推广方式创新多

梅州市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 因地制宜、因农所需,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目前的梅州市主要推广形式包括以下四种。

一是开展现场指导。 各县 (市、区) 结合当地农业生产, 每年专门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 现场指导农户抓好农业生产和农事管理,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二是实施农民培训工程。 梅州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建立完整规范培训档案, 主要采取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 共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46 430人 (次) 。 三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每年市、县、镇农技员都会在主要农事季节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 现场举办科技咨询、农业专题讲座、技术指导服务等。四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强化包村联户, 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 形成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的推广模式。

3 主要问题

3.1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

目前梅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在30~50岁的居多。 30岁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比少, 且新入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 后备人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出现“青黄不接”问题, 且缺乏稳定性。 在工作分工和管理上, 各基层农机推广站均归属各镇 (乡) 统一管理, 人员工作岗位经常发生变动, 甚至有长时间调离工作岗位的情况, 更加加剧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缺乏问题。

3.2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结构不合理

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年龄结构看, 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偏低, 且年龄偏大;二是从专业分布看, 农业植保方面的高级人才比重较大, 而水产、畜牧和农机方面的高级人才数量较少, 相关技术人员年龄偏大, 甚至难以指导实际生产。三是从职能分布看, 高级职称在基层乡镇一级的比例更少。

3.3 基层机构设施不完善, 推广人员培训不足

目前, 梅州市各县农业站的检测设备基本齐备, 但缺乏专人负责, 利用率低, 操作流程、维护等缺乏规范;其他站的检测相关设备还不到位, 甚至欠缺。在人员培训方面, 梅州市的农技人员培训频率与培训人数不断增加, 各区县的培训工作还是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培训方式较为单一, 缺乏连续性与时效性。 甚至有些新设备采购后没有及时培训, 导致设备设施闲置, 不能发挥更好的效益。

3.4 农户培训力度有待加大, 培训形式亟需创新

从全市的农户培训范畴来看, 目前针对农户的技术培训覆盖面还不够广, 培训的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还存在不能完全契合农户的需求, 此外, 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等现象也会影响培训效果。 如在梅州蕉城镇农户王锦阳夫妇、其父母及妻弟夫妇共6人经营的蕉岭县南北兴家庭农场, 土地承包由原来的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亩, 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 t同时, 农忙季节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也更加强烈, 需要现场培训才能有效地解决其经营问题。

4 结论和建议

针对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特点和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 梅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创新改革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全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在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同时,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因此, 建议梅州市在今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中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从县域、乡镇、村社的具体问题出发, 从问题入手寻求创新突破;二是完善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动力机制, 为多元化农技推广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高启杰, 姚云浩, 马力.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 :1-7.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 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1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形式

1.1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

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廣是一种以产品销售、产品收购为目的的农业推广形式。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关联其他农业服务,且这种农业技术推广形式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化产品,所以对技术开发、技术传播以及市场销售的能力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对于市场销售的形式,通常是由专业公司来进行研究、推广与投入工作的,进而为农民提供有关市场信息,以此来让农民对产品的具体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最终将产品发放到农民手中。在产品的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应该按照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夸大产品功能只能是误导农民购买,在产品的推广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

1.2 项目专项农业技术推广

项目专项农业技术推广是一种依据专题项目合作,在特定的区域内,组织相关单位在依据影响农业发展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一种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当地农民生产的发展。

1.3 帮扶性农业技术推广

在对农业技术推广时,给贫困单位一些资金支持,可以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这种推广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大多数时候没有对扶贫单位进行细致的了解,盲目地进行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但是农民的认识程度不够,投资的新技术也不能得到有效地落实,先进的技术没有实用性。

1.4 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

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主要是指有关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研究人员与机构都在主动与积极地研究技术推广形式,但推广对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则必须在经过了一定的专业培训之后才能够掌握。

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

2.1农业技术推广站带动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站是政府与政府延伸管理的科技服务部门,其主要有财政部门、政府科技局系统、农业主管部门等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且具有支撑性特征的力量。一般情况下,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是对农业技术推广与日常业务进行一定的管理工作,其中,下级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同时能确保省级和县级农业之间的信息联合。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站模式,一般采用“技术承包”、“科技产品跟踪服务经营结合”、“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结合”、“示范辐射和项目推广结合”等形式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同时,该模式还包括对象团体系统和技术服务系统这两个系统。其中,对象团体系统主要是农村社会环境、农村社会结构、农民构成;技术推广服务系统主要由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环境、推广人员构成。上述两个系统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的各个组成部分,其能够为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的对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与帮助。

2.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广模式

农村技术协会的主要组成人员是农民科技致富、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普及的关键工作人员,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引入农民生产活动中。农业技术协会主要目的是要向农民传输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其在依据市场实际需求以及自身意愿的基础上,提高农民市场意识与生产先进性,不断开阔农业市场。

农村技术协会一般处于竞争主体的位置,能够主动的掌握农业市场的需求,然后将这些信息及时的推送给农民。农民在得到了农业技术协会的帮助之后,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然后就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经营,进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3 农业科技园推广模式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农业科技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引入农业新品种的方式来提高科技园的科技水平,并将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到农业运营中。当农业科技园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主要是向农民推荐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高效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而让农民能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经营模式。

当农业科技园在进行推广工作时,需要做好与龙头企业的联合,并在使用一些高新技术时,邀请专家到田地中进行实地指导,和农民面对面交流,解决实际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在园区之中推广农业技术模式,让龙头企业做好前期工作,让农民做好种植生产工作,充分发挥园区的资源能力,提高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般情况下,农业科技园主要是将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并将龙头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在此模式下,农民可以直接参与农业科技的传播和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农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就需要不断进行信息化辐射,并且还要进行市场化规范管理,推广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

此外,农业科技园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经验进行仔细的整理与总结,并对农业高科技成果进行汇总研究,然后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进行推广,之后将其推荐给更多的农民,确保区域经济的发展。

3 结语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确保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与分析,并且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此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篇4

我国现行农业税制立法是以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包括其后(主要是80年代以来)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专门规定农业税的行政法规,如1994年的《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与农业税有关的法律规范。

《条例》颁行至今已有40年,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今日,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农业产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收入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农业税制及其立法却几乎保持不变,这与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大为脱节,由此而导致的问题甚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方面,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并存所造成的问题。农业特产税即农业特产农业税的简称,它是为了平衡农业特产品和其他农作物之间的税收负担而从农业税中逐步分离出来的。但是,国务院有关规定都未将其明确为独立税种。然而实践中,它已突破了附属于农业税并作为农业税一个税目的立法本意,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独立税种。这一立法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所造成的后果,具体表现在:(1)税种法定性质不清。从理论上讲,农业特产税应当附属于农业税,同样类归所得税类。但农业特产税主要是针对农业特产品的实际收入征收,亦应属流转税类。(2)征税范围划分不清。这不仅导致了重复征税现象(包括对同一农产品既征收农业税又征收农业特产税,或是在不同环节征收农业特产税),还漏征了一些收入水平高的应税所得,特别是一些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而出现的技术含量高、成本低的农产品收入。(3)在税收征收管理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对某些同一征税对象并行设置两种税,且计税依据不同,分别计征,人为地造成了一户两税、一地两税的状况,同时征管手续也较为繁琐复杂。

另一方面,农业税立法的严重滞后性。其主要表现在:(1)计税产量与实际产量差距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比50年代已翻了两番,而计税产量一直维持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2)计税土地与实际耕地不符。对许多新开垦的土地不计征农业税,即所谓“有地无税”。一些被实际占用(包括正常占用和非法占用)的耕地,仍要缴纳农业税,即所谓“有税无地”。(3)税率偏低,因计税产量低于实际产量,导致实际税负偏低,且税收负担不平衡。如原来为了调节地区间农业收入而采用的地区差别比例税率,由于40年来各地区情况的巨大变化,现在已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再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税负畸重畸轻。(4)征管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处罚措施单调、疲软。如纳税人已经从最初的生产队发展到现在多种类型并存的纳税人,结算单位扩大数十倍,征管难度大为增加。而199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农业税只规定“参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导致对农业税的欠、漏、偷、抗税等违法行为的约束力弱化。

(二)对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展望

《条例》虽然名为“条例”,但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所以从立法权限的角度来看,其实质上应当是“税收法律”,而且还是我国仅有的少数几个税收法律之一,在税法的渊源中仅次于有关税收的宪法性规范,其效力高于大量的“税收行政法规”。

从80年代初直至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后,完善农业税法和改革农业税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许多理论研究者或实际工作者都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和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大类:第一类是农用耕地税(或称农业土地使用税)和农业产品税并行,简称“两税型”;第二类是实行农业所得税,简称“单税型”;第三类则认为,由现行农业税制向行为税(土地使用税)和流转税(产品税)转变,最终将两税型与单税型作为我国农业税制发展与完善的阶段性目标与发展方向,并且通过对《条例》的修订以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来逐步实现上述目标,简称“过渡型”。我们赞同“过渡型”,但不同的是:其一,不论是“两税型”还是“过渡型”,仍然主张有“产品税”税种。鉴于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已取消了产品税,在工业生产领域和批发零售商业普遍征收增值税。因此,我们主张以“农业增值税”代替前述“两税型”和“过渡型”中的“农业产品税”。其二,依第三类观点,将来实行的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即除了农业所得税的主体税种以外,还有其他农业税性质的税种,如耕地占用税、屠宰税等,甚至还可能包括在广大农村地区征收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车船使用税等各税类中的其他非农业税性质的税种。实际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村税制”。而我们所探讨的是“农业税制”,仅包括有关农业税的征收管理等规定,在目前就是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在“两税型”下,就是指农业土地使用税和农业增值税;在“单税型”下,就是指农业所得税。因此,我们主张,农业税制应当向以“所得税”为单一税种的方向发展,而不再包括农业土地使用税或农业增值税。至于某些未纳入所得税征税范围内的征税对象应当包括在其他有关税种的征税范围之内,“各司其责”。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将在后文论及。

我们之所以提出“过渡型”观点,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1)考虑到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状况和农业税制实行40年来给农业已经造成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采用由现行农业税制向“两税型”转变的方式显得更为自然、平缓,不致于给农民的纳税观念造成过分的冲击,有利于新旧税制的前后衔接。同时,参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加上农业税的纳税人在数量上将会多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陡然转变为“单税型”显然不太切合实际,也会给本来已困难重重的农业税的征管增加更大的难度。应该有俟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模式走向完善和成熟时,农业税制再向所得税的方向发展。目前,以“两税型”作为过渡性的安排是较为稳妥的,也是较为切实可行的。(2)在我国整体税制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中,农业税制也存在着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的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对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征收所得税,即对农业生产经营所得扣除一定的成本费用后,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税,如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因此,将所得税作为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必要的。

应当指出的是,在农业税制的改革中,存在着农业税的税种与其他税种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农业土地使用税与土地使用税以及耕地占用税的关系,农业增值税与增值税的关系,乃至农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关系等。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基本实行的是一套独立的税制体系,这也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是继续保持其独立性,还是依法将农业税或其部分征税对象与其他税种合并征收,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有的学者就建议“开征农业产品税把农业特产税和一部分农村工商税合并征收,解决了农民长期反映强烈的一个产品征两道税的误解”。在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提出从“放弃农民与非农民身份之认定标准”入手来解决台湾现行农业税赋问题,并认为:“在税赋之课征上,以职业为区分之标准,理论上即有其缺陷。在税赋稽征之立场而言,农民与非农民并无不同,农业税赋与非农业税赋之差别,仅在于针对产业之特性而异。因此,不论农民或非农民均一律须申报综合所得税,并订定合理的最低基本所得下限,不论农民或非农民之所得未达此基本所得时,即毋须缴纳综合所得税,但超过此下限者,即须按其所得之多少缴纳特定之税赋。”

我们认为,对待这一问题,亦应采取区分阶段性目标与最终发展方向二者关系的态度。换言之,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应当保持农业税制体系的独立性。今后在农业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结构趋于稳定,农业的商品化已达到一定程度,且征管体制网络化、成熟化时,应当逐步减弱并最终消灭农业税制体系的独立性,即“放弃农民与非农民身份之认定标准”。当然,“在我国要像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对农业与其它纳税对象实行同样的税制,恐怕还不是短期内能办到的事情”。

(三)与农业税制改革关系密切的农村税费和税收征管问题

还必须清楚认识到,仅仅依靠修订《务例》和改进农业税制本身并不能够对现在的农业税的征管状况带来根本上的改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税费”现象。实践中,农业税已经无法保持其独立性,而是与众多的“费”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被普遍使用的概念。一般所说的“农民的负担”主要指的也就是“农业税费”,而且实际上其中“费的负担”要远重于“税的负担”。同时,农村税收征管“难”中,“收费难”亦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当然,“税费不分”并不是农业税收中独有的现象。“在中国,目前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税收在政府收入中的占比偏低”,“税收占比偏低的同时,便是各种收费和债务收入占比的偏高。由税收‘缺位’和各种收费、债务收入‘越位’可能引发的诸方面风险,不容忽视”。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所以这一现象在农业税收中反映极为突出,“有引发或激化社会矛盾的可能”。以至于法理学家们在探讨“当代中国法与正义、利益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时,都把“农民负担合理与否”作为展开论证的引例。

农业税收处于农村税收乃至整个财政税收的大环境中,仅靠修订《条例》和改进农业税制本身是“孤掌难鸣”的,必须实施一项系统工程。

其一,税费不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部门习惯于以行政命令的办法、非税的方式组织收入。……在各级地方政府那里,又加上了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在中央的约束这一条,更是大开了收费之门。于是,形成了一股包括中央各部门的基金性收费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地方性收费在内的全国范围自立收费项目浪潮。税外收费趋势的蔓延和收费规模的日渐增大,既冲击了税基,又在相当程度上转移了人们对税收的注意力”。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立法形式“改费为税”,这“可能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收费项目泛滥问题的一个有效且可行的办法”,“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治本之法”。同时不止于此,还要通过对国家整体立法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来进一步改进税收立法体制,即在纵向效力从属关系上要合理、适度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限,在若干限定条件下赋予地方开征新税种的权力,可以改变目前许多地方因无开征新税种的权力而变相地开征一些具有税收性质与作用的费用和基金的做法;在横向协作分配关系和立法形式方面,合理划分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税收立法权限。

其二,在改进农业税收征管模式,加强其征管力度方面,也不单单是靠农业税制自身的改革所能实现的。固然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从法律角度确定农业税征管的法律依据,尤其是要明确对各种违反农业税法的行为,如偷、漏、欠、抗税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因此,尽快建立一套‘严管理、重处罚’的税收征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税收征管秩序的确立和运行,不单单是税务部门一家的事情,它需要包括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内的共同努力。比如,没有公安、邮电、银行、工商行政管理、海关、技术监督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再完备的税收征管制度,实行起来,效果也要打折扣。没有司法机关的有效支持,查处税收违法犯罪案件的工作,既很难到位,亦缺乏必要的司法保障。

最后需要强调两点:一方面,尽管我们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发现和分析农业税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解决之,但我们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税制及其立法的“圈子”中。“就事论事”,或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实质性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该把农业税制及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放到国家整体税制,甚至国家整个财政体制、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并从中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篇5

一、目前国内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要科学技术体系

从目前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来看,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主要由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和资源化技术组成。

一)资源投入替代技术所谓替代技术是指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造成环境压力的技术,如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等),利用太阳能和地热来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

二)资源投入减量技术减量技术是在生产经营阶段,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改革技术工艺,减少产品的原料使用量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用较少的物质和能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在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技术要求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耗,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农业生物对环境资源(光、热、水、土、肥等)需要的差异性以及各种农业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将不同生物种群配置到同一立体空间的不同层次上,使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充分利用单位空间和时间内的光、热、水、土、肥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代表性技术有立体养殖、立体种植、立体复合种养等技术。

三)生产链条延长技术生产链条延长技术也称再利用技术,是指产品及其包装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或反复使用,主要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食物链加环技术来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效率,食物链加环包括生产过程的加环、产品消费加环和产品)JDT环,如在农产品加工环过程,目前农产品的输出形式,大多是原粮、毛菜、生猪、混合果(水果)等形式,从输出到消费者的厨房,有很大一部分被损耗,如果引入产品加工环,通过产品)jnv技术使产品变成成品或精品输出,这样就能减少无效输出,减少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四)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要求在消费与废弃物处理领域,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或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再加工处理使其作为资源,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物质在系统中的循环使用。农业有机废料是指秸秆、牲畜粪便,但秸秆不经处理直接还田需要很长的时间发酵分解才能发挥肥效,现在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将秸秆糖化或氨化,先把秸秆变成饲料,然后用牲畜的排泄物及秸秆残渣来培养食用菌,生产食用菌的残余料又用于繁殖蚯蚓,使秸秆得到多级使用,对牲畜粪便经过资源化技术处理后,可作为饲料、肥料和燃料。

二、农垦企业应建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体系

农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原则,在农产品生产活动生命周期内围绕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农业资源的投入量,节约农业资源和能源,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在循环农业建设过程中实现“节地、节能、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料、节劳和减排目标”,即所谓达到“八节一排”的目标。

一)建立农业节地技术体系一是严格控制耕地资源流失,必须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的.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和管理区、居民点的改造,回收和置换已占用的土地。农垦要加快撤队并区的步伐,加大土地复垦工作的力度:二是加大土地节约与集中利用技术,在种植上积极推广间作、混作、轮作、邻作等技术,在养殖业上积极推广混养、轮养及立体养殖等土地节约技术,也可以将种植与养殖业结合起来,实行立体生产;三是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这是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前提,也是提高农业产出,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四是加大开发利用边际土地,可利用先进技术开发荒山荒坡、退化土地、边角地、废弃的盐碱地、戈壁沙滩、荒漠地,可利用水土流失控制技术、坡耕地高效农业技术、退化土地生态恢复技术、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土地整理技术、退耕还林还草技术、少耕免耕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沙漠固定技术、绿洲农业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建立农业节能技术体系一是应用好节电节油技术,随着农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耗用大量柴油和汽油,并随着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上耗电耗油量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油节电技术,切实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二是应用新型替代能源技术,主要是推广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如沼气技术、水电技术、风能技术、地热技术用于替代化石能源消耗等:三是发展生态农业技术,主要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如利用天敌生物捕食害虫:四是发展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应用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作物品种,改进耕作制度,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减少生态制约因素,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另外可以利用太阳能的转换技术发展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干燥等。

三)建立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一是建立田间灌水过程的节水工程技术,主要改造地面灌水方式,在缺水地区积极推广膜上灌或膜下灌,大力推广微灌等灌溉技术。微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微灌、微喷灌等,微灌是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隹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地表面或土层中,这项技术比地面灌可节水50% ~70% ,比喷灌节水1 5% ~20%.二是逐渐改建渠道防渗和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三是推广农艺节水技术,主要是采用耕作措施节水、种肥措施节水、生物制剂与化学制剂节水。耕作措施是以蓄水保墒为主,包括免耕、深松、秸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间作套种等。四是加强区域节水规划,提高节水意识,建立农垦水资源利用监测体系,改进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加强水利政策法规的宣传。

四)建立农业节种技术体系一是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工厂化育秧指在室内控制育苗前期的环境条件,如温、湿、气、光、肥、水等秧苗发育需要的生长条件,通过人工控制加以调节,可为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人工环境,提早播种育秧,培育的秧苗品质好,秧苗整齐健壮;二是推广作物种子优选技术,在作物种子优选时,应根据土壤状况、肥力、水系、气候、积温等条件不同进行确定:三是推广农作物节种种植机械化技术,农作物节种种植机械化技术就是通过精量播种机械将作物种子按照农艺要求的合理数量、位置播入土壤,并随即适当镇压的一种新的机械化种植技术,可实现减少种子用量,实现高产的目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五)建立农业节肥技术体系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对土地养分的需求规律、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制定氨、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及施用的方法等技术体系;二是推广缓控释肥技术,缓控释肥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采取新材料、新工艺设备生产的具有缓释功能的肥料。该类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需肥规律基本吻合,可以提高肥料资源利用率,增强土壤的缓冲性和作物的抗逆性。一般缓释控释氮肥比速效氮肥利用率提高% ~30% :三是推广化肥替代技术,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秸杆、粪便)的发酵技术,沼气生产技术、生物肥料技术、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技术、生物固氦技术等。

六)建立农业节药技术体系一是推广降低农药用量技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对虫情、病情和防治条件的准确预报,确定合理的用药量和防治时间,实行精准施药,并尽量采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以减少农药用量;二是推广先进机械施药技术,采取先进的农药施用机械,进行精准喷雾作业,避免施药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三是实施化学农药替代技术,主要应用物理防治技术、农艺防治技术、生物防治与生物农药技术和生态综合防治技术,如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器械或其他物理方法捕杀、防避式或消除病虫害。农艺防治技术就是选用优良抗病虫害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就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是生物治虫的有效措施。

七)建立农业节料技术体系一是推广农用薄膜的节约技术,重点推广一膜多用技术,选用厚度适中、韧性好、抗老化、能力强的地膜产品,达到多次使用,多用途使用的目的,可以通过作物轮作倒茬,以及农作制度改变,减少地膜总的覆盖量,加强地膜回收技术的应用,提高残膜的回收率,并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可降解的地膜;二是推广饲料节约技术,重点推行高效养殖节料技术,选用饲料利用率高的优良品种,建立合理的畜群结构,饲喂配合饲料,适时出栏。另外推广新型的绿色的饲料添加剂技术,绿色饲料添加剂是指无污染、无残留、抗疾病、促生长的天然添加剂,主要包括中草药制剂、微生态制剂等。

八)建立农业节劳技术体系一是积极推行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包括机械化整地技术、工厂化育秧技术、机械化栽插技术、机械化播种技术、机械化施肥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农产品机械化干燥技术、农副产品机械化加工技术和机械化养殖技术等;二是积极推广少耕免耕技术,少耕免耕主要是以不使用铧式犁耕翻和尽量减少耕作次数为主要特征,从尽量减少耕作次数发展到一定年限内免除耕作的技术,少耕免耕栽培技术的效果可以概括为“三保”(保土、保水、保肥)、“三省”(省工、省力、省能)和“三增”(增产、增效、增收):三是推广生态节劳技术,利用一些生态农业技术可以起到省工、省力的效果,如稻田养鸭养鱼循环农业模式。

九)建立农业减少废弃物排放技术体系一是推广农作物秸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杆还田技术、饲料化利用技术(包括微生物处理技术、秸杆青贮技术、作物秸杆氨化技术)、气化技术、固化炭化技术(将松散的农作物秸杆等植物纤维废弃物原料压制成块状,放入炭化设备后制成生物质炭)、制成复合材料技术可生产成纸板、人造纤维板、轻质建材板等包装和建筑装饰复合材料)、制取化学品技术、食用茵生产技术:二是推广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推广肥料化技术(堆肥技术、制成复合肥技术)、饲料化技术、建沼气池生产沼气技术:三是推广畜牧业废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推行工厂化处理技术,自然处理技术(包括氧化塘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三、农垦企业应建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体系的保障制度

一)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农垦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技术推广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科研和技术推广作用,把发展循环农业的相关科学技术,如沼气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种植养殖等适用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再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当前应大力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开展增施有机肥的生态补偿试点,鼓励职工群众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

二)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模式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靠农垦企业自身难以提高科技创新的储备能力,因此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科技投入上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以国家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国家应对农业科技研发的组织、项目实施给予资助,对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推广和示范,增加国家补贴,实行低价或免费推广,对半公益性以及私人性的农业科研成果,按市场经济规则,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和支持有关企业、个人推广,同时通过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科技研发,允许和鼓励企业、农户及外商参股投资农业科技项目。

三)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开发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引才、用才、聚才、留才的大环境。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型人才培养。农垦企业应引进一批高科技人才,并采取委托进修、企业培训、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使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人才激励制度,努力创造有利于农业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条件,制定与农业科技人才奖励相挂钩的农业生产发展目标政策,提倡专家、项目、技术入股合作,支持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创办高科技经济实体。

四)加大农业生产工人科学技术教育和培训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需要建立科学技术体系,加大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需要科技教育和培训,因为目前农垦企业农业生产工人总体上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已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制约因素,所以农垦企业要认真抓好科技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农垦企业农业生产工人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五)积极促进技术创新农垦企业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中,要依靠技术创新,积极构建生态产业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如通过沼气建设,带动沼气施工管理维护、配件生产等服务产业的发展,并通过秸秆和肥料的资源化技术处理,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有机肥产业、畜禽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发展,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和稻田养殖等生态农业技术,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篇6

尊敬的张主席、周主席,省政协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考察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业服务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

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八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团结奋斗,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GDP168.8亿元,同比增长16.2%;完成财政收入20.9亿元,增长3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4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47元,分别增长19.8%和21.5%。全部工业完成产值622.5亿元、销售收入580亿元、利税42亿元、利润2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6%、36.7%、53.8%和55%;协议注册外资3.7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26亿美元。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 署,以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强势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积极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村”,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58万亩,其中花木和蔬菜面积已分别达20万亩、19.9万亩,高效农业面积比重上升到55%,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高效农业园区76个,其中万亩农业园区4个,在扬州市名列第一。建成扬州市“全面小康村”119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95个。在长江以北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化综合示范区”。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效农业发展一等奖、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先进集体、江苏省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组织一等奖、江苏省国土绿化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2‟147号)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着力构建新型、高效、精干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有1200余人组成的农业科研推广队伍。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加强组织领导,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不断深入。为适应形势发展,我市及时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市农林、农机、水务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业服务体系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方案制订、业务指导等相关工作。各镇也 2 相应成立了工作班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2002年,我市在保留各镇畜牧兽医站基础上,对原多种经营综合服务站、农技站、农机站、林业站、水产站、林蚕站、蚕桑站等合并组建农业农机服务中心,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2006年,在借鉴周边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实施了兽医体制改革,对全市乡镇兽医在编人员,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兽医队伍稳定。2007年,我市又顺利实施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由行政调节向市场运作转变。

2.坚持市场导向,农技推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我市在保证粮棉油生产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花木、蔬菜、特水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集约式调整,积极为农民提供种苗、药肥、农机等专业化服务,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向技物结合服务转变,有力地推进高效农业发展。坚持因势利导,在为千家万户提供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园区基地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推进了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强化技能培训,农技服务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我市高度重视农技人员培训工作,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是开展学历教育,每年组织10名以上农技人员参加中专、大专学历教育,学员合格率在95%以上,优良率在90%以上。二是开展继续教育,市农林、人事等部门每三年联 3 合举办一次公共知识培训班,近几年已累计培训1200人次。三是开展业务培训,结合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每年定期对技术指导员培训3-4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0场次以上,培训农技人员1000人次以上。此外,相继出台了《市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初定、评审、认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有效地推进了农技队伍建设。

4.突出创新创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不断显现。大力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三品三创”工程,积极试验、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每年引进推广新品种80个,推广实用技术30项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目前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面积已达80万亩,每亩可节本增效35元,仅此一项农民增收达280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农技人员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加了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充分发挥我市农机大市优势,大力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今年跨区作业收入预计达1.5亿元。

(二)存在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用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经费相对不足,影响了农技推广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造成全市农技人员总体年龄结构偏大,后继乏人。二是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较低,难以吸引大中专毕业生从 4 事农技服务,农技推广能力有所下降。三是农技队伍素质与高效农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技人员专业结构未能及时跟上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与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由于我市未享受省财政转移支付的优惠政策,加之地方财力有限,建议省给予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以便于我市更好地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2.进一步强化系统培训。随着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建议省组织开展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定向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骨干,充实到基层一线,提高从业人员为农服务水平。

3.进一步深化农技服务体系综合改革。建议省进一步完善现有扶持政策,鼓励农技人员开展中介流通、技物结合连锁、技术承包等经营性农技服务,逐步形成以财政保障为主的公益性服务体系和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机制。

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农村“三大合作”作为创新农村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尊重农民意愿,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实践。截止目前,合作经济组织已累计发展35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67个,吸纳农户3.2 万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52个,5 入股土地面积8.2万亩;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35个,量化农村集体资产1.15亿元,享受股权人数4.2万人。具体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行政推动与群众发动相结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参加的发展农村“三大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面上工作。各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班子,具体业务指导工作由各镇农经站和农口相关部门负责。为深入发动群众,营造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发展“三大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真正使这项工作达到户户有触动、村村有发动、镇镇有行动。

二是试点先行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了一批样板,确保镇镇有试点、镇镇有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工作中,我们从市直部门抽调了一批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挂钩到镇、驻点到村,帮助各镇理清思路,适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努力培植一批典型。

三是加强指导与规范提高相结合。我市农工办等部门采取业务座谈、参观学习、专家讲授等方式,特别是通过邀请发展较好的合作组织负责人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分别对村组干部、合作组织负责人进行不同层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政策要求,在制订合作章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三会”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 6 风险防范制度,不断规范现有合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四是土地合作与高效农业相结合。坚持把发展土地股份合作与发展高效农业有机衔接,以合作促调整、带增收,做到合作组织组建到哪里,高效农业就发展到哪里,让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东,在合作中实现高效农业扩面增量、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目前,全市60%左右的入股土地用于发展高效农业,五是政策扶持与督查考核相结合。制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分别从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简化注册登记手续等方面对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行重点扶持。定期组织市农工办赴镇到村进行督查,建立每月交流、点评、通报制度。同时,把推进农村“三大合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对各镇的综合考核,到年底按照目标任务,逐镇检查,严格考核。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为松散型的,未能结成紧密的经营共同体,尚不具备直接经营和开展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能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是合作组织辐射的能力较弱。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偏小,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农民参与率不高。

三是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不够规范。虽然合作经济组织普遍拟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相当一部分组织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独立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还不规范;部分合作经济组织未实行“二 7 次分配”,社(会)员不能享受加工流通增值部分的利润返还。

(三)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资金扶持。当前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强,重点对农民实施普惠制,而对农民合作组织特别是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支持较少,建议适当增加项目资金。对农民土地流转一次性补助资金能否参照种粮补贴的做法,变一次性为长期性,便于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建议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法律支持力度,形成地方性法规,使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工商登记有法可依。同时,在用电、用水、质检、环评等方面,明确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

三是合作社工商登记要因地制宜。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是否都要到工商部门登记值得商榷,建议不搞一刀切,条件成熟的要积极帮助引导基层专业合作社进行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对不具备条件,无对外经营的一些协会可暂不予以登记。

建立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 篇7

具体来说,政府可从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力促国家标准国际化;实施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激励产业各相关方积极行动;给予金融信贷扶持,降低电动汽车企业发展成本;实施政府采购政策,引导并促进市场规模发展;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电动汽车技术突破和人才队伍建设。—政府通过财政投入鼓励扶持处于产业初期的电动汽车产业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起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政策实施应结合产业发展阶段不同适当调整。财政投入政策可在电动汽车产业基础、试点及产业推广、电池制造、整车及零配件制造、充换电及相关服务、电动汽车购置及使用等环节实施;投入方式包括科研投入、财政补贴等方式。另外,还可将电动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实施约束、激励并重的政策,推动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形成。—发挥税收政策的杠杆调节作用,支持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是鼓励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税收优惠政策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其他政策共同实施。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篇8

为进一步完善全县农业服务体系,搞好农技推广服务,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必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加强和改进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县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的。长期以来,广大农技推广人员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的加快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乡镇机构改革的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曝露出了一些问题,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发育滞后,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而且也难以满足新阶段农民致富增收的需要。加强和改进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好范文-,找范文请到]

1、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逼迫我们改进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县的农业推广体系基本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状态,无法有效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从县级看,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没有化验室、培训室、标本室和实验场地,无法及时、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二是服务手段落后。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手段基本还是60年代的“一张嘴、两条腿,裤兜揣着一支笔”,凭经验、用老办法指导农民生产,缺乏现代的高科技服务手段。三是人员素质偏低。全县共有农技推广人员54人,其中,第一学历本科生3人,大专学历5人,全部都是1995年以前毕业的。从1995年至今全县农技推广系统没进过一个本科毕业生,现有人员近几年基本没有经过系统或短期专业培训,知识结构老化,更新速度慢,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乡级看,乡镇成立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后,原有的工作格局被打乱,农业技术推广职能被削弱,变成“一有三无”,即有工作人员,无站房、无设备、无办公经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偏少,全县10个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仅1人抓农业技术推广的就有8个乡镇,个别乡镇没有一个专业干部,有的还身兼多职,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并且全县乡镇级基本没有农业技术推广设施设备,严重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从村屯看,由于原来村级农民技术员和屯示范户待遇取消,村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断层,农技推广队伍空白,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2、农民渴求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强烈愿望需要我们改进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和粮食市场价格逐步趋于稳定,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运用科学先进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全县秋季田间博览期间,每天到县科技园区参观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群众超过千人次。特别是今年我县种植业遭受了严重的“两病”灾害,“两病”的发生固然有自然因素、品种因素,但也有农业技术推广滞后、发现晚、指导不到位等原因。“两病”发生期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接待群众咨询2万多人次。对于群众渴求掌握科学先进技术的愿望,当前我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论是人员素质、服务手段还是工作机制都无法满足农民需要,急需进行改进和加强。

3、上级精神和先进地区发展经验要求我们改进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国家将农技推广体系列为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中共中央两次下发文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农业部、中央编办、科技部、财政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与机制,明确农技推广机构职能,优化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须的财政供给。辽宁辽阳、甘肃定西等农业发达地区,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创新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提高队伍素质,大面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二、加强和改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任务

总的思路就是“强化县级,改革乡级,完善村屯”,初步建立起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以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为核心,以村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为纽带,以屯农技推广示范户为基础,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点面互动的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篇9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立流程运行保障体系的基础的是:

1.2.3.4.A 管理岗位“AB角机制”B 监督检查机制C 文字传达机制D 奖惩处罚机制正确

2.关于监督者权力的制约,表述错误的是:

1.2.3.4.A 发现不足之处,可以行使领导权力B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解决C 不可以发表意见D 没有现场解决问题的权力正确

3.关于执行力与企业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1.2.3.4.A 执行力决定企业竞争力B 执行力是企业行为的最高准则C 执行力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文化D 执行力的强弱对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

正确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立流程运行保障体系所需要的文化是:

1.2.3.4.A 合作文化B 学习力文化C 沟通文化D 细节文化正确

5.下列不属于用文字记录的好处是:

1.2.3.4.A 帮助自己整理工作思路B 督促自己完成任务C 体现文字水平D 节省汇报工作的时间正确

6.关于学习力文化的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1.2.3.4.A 团队学习力大于个人学习力之和B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C 学习知识就可以增加智慧和能力D 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教给别人

正确

7.对企业来说,培训是投资也是成本,对员工来说,培训是:

1.2.3.4.A 可有可无的B 既然安排了,不去白不去C 时下流行的学习方式D 一种成长性收入,可以转化成金钱收入正确

8.关于培训的步骤,表述正确的是:

1.2.3.4.A 说明、答疑、演练、模型、结论B 演练、说明、答疑、结论、模型C 说明、模型、答疑、结论、演练D 说明、模型、答疑、演练、结论正确

9.下列属于“头脑风暴”法原则的是:

1.2.3.4.A 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言B 提倡交流意见C 不需要太多想法D 允许批评和评论正确

10.以下关于细节与企业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2.3.4.A 做细节就是增值服务B 做细节会增加企业的成本C 细节就是利润的来源D 同行业的众多企业,发展好的,细节做得都很好的判断题 错误

11.在流程管理的要求下,员工可以要求领导向其汇报工作。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正确

12.企业执行流程的过程,要选择自上而下的方式。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正确

13.沟通时,肢体语言相较文字语言,能传递出更多信息。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正确

14.“AB角制度”的特点是:B的职位要小于A。此种说法:

1.2.A B 正确 错误 错误

15.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不折不扣地执行流程,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种说法:

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篇10

2011年公司质管理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

2011年3月,公司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审核,审核结果提出观察项20项。同年11月,公司又顺利通过红沿河质保监查审核,审核结果提出观察项3项。本公司进行了两次内部审核,提出观察项17项。2011年,公司内审外审都没有不符合项。针对公司质量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质量工作会议等方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制定了对策措施。上个月,公司又顺利通过了2012年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审核,审核提出了1项一般不符合项,观察项4项。通过外审和内审,我们认为2011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总体上处于受控状态,运行质量好于上年,但是在审核中我们也发现,体系运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体系运行的主要特点

1、领导对质量体系工作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得到逐步落实。2011年,公司领导非常重视体系工作,2月份召开了质量工作会议,质量体系相关人员140余人参加,在质量体系运行、市场反馈、生产控制等方面,认真总结了质量管理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工作要求、措施。公司于2011年2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有关规定》,成立质量考核组全面负责公司质量考核,明确各单位、部门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质量工作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质量相关工作。公司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开展包括质量等专业培训20余次,参与人员600余人次。公司领导的重视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氛围、环境。体系相关部门领导基本能够尽到领导的责任,带领部门人员,认真开展体系活动。如销售公司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组织业务骨干分析原因,及时整改,从人员配置等方面进一步加 强体系管理工作;供应处加强质量分析工作,要求每名业务员进行月份材料采购质量分析,保证进厂材料质量。

2、创新考核方式,加强过程监督。2011年,公司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组作用,认真组织监督考核。通过增加内审频次,即由过去一年一次改为一季度一次,加大了审核深度和广度,并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一些体系要素进行审核,如培训、文件记录等要素。修订了《水泥质量考核办法》,对体系运行质量进行考核,体系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每月组织管理组成员,针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合理奖罚,如对生料的质量考核结合实际,适当降低考核标准。质量组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对存在的质量问题严格按原则办事,如对6月份煤炭质量问题的处理。2011全年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工序质量事故58起,比2010年减少23起,全年共发放质量奖397912元,比2010年增加204633元,极大地调动了质量相关岗位员工的积极性。

3、持续改进,系统的提高体系运行质量。首先统一产品控制标准,对公司质量内控标准和水泥生产质保大纲合并统一,于2011年5月1日修订下发第三版水泥生产质保大纲,增加了统一的入厂原燃材料内控指标。其次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实现电子化,跟踪验证效果良好。第三通过加强沟通,提高部门对体系条款的理解,如人员培训、顾客满意监测、测量条款等。第四结合实际工作,按照PDCA的过程方法开展体系工作,防止后续工作不彻底,最大限度的实现“所做与所写”统一,减少工作负担。第五体系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公司整体效益。如1#窑特种熟料利用率达到98%、利用外购熟料生产部分品种特种水泥、全年利用外购熟料20万吨等,并且实现了锦抚水泥厂中热水泥生产、外加剂公司内部大量应用等。

2011年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一条水泥窑生产带来的困 难,确保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为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完成提供了产品质量保证。

二、体系运行过程中主要问题

1、管理评审不够认真、应付检查。主要表现在管理评审的过程没有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进行,部分人员对管理评审的目的、要求理解不到位,不知如何开展。

2、同一类问题反复出现。如“文件和记录控制” 要素的外来文件控制总出问题,说明部分部门领导对体系工作不够重视,领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3、体系管理组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对标准条款的理解,更要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在沟通协调、条款应用、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012年公司质管理量体系运行的工作开展

2012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水泥窑投入运行,对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尽快适应以2#水泥窑为核心的工作平台,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健全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网络。公司建立以质量管理组为核心的质量体系管理网络,在体系相关部门建立体系联络员制度,形成体系管理组、体系相关部门领导、体系联络员的网络结构,进一步落实体系工作的全员参与原则。体系管理网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落实公司质量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反馈质量问题,提高质量反应效率。公司将重点加强体系管理网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能够胜任。在质量奖金方面予以倾斜,提高参与质量活动的积极性,带动周围人员按体系要求开展工作。

2、进行一次系统的管理评审。为达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地与内、外部 环境相适应的目的,鉴于公司生产装备、工艺、组织结构、顾客的要求等生产经营情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将于2012年下半年进行一次系统的管理评审,对公司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正式的、系统的全面检查和评价。届时公司将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质保大纲等进行更新或修订,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使管理职能,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四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扩大质量管理体系覆盖面。以特种水泥生产为核心的四大支柱产业2012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公司将逐步在凯锐商混、机电公司、科研所等单位推广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模式,提高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管理水平。科研所外加剂的生产和提供的检测检验服务、机电公司提供的包装装卸和检修服务,逐步像红沿河核电站对我公司一样,进行质保监查审核,体现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4、完善水泥质量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的考核办法,加大对同一类问题反复出现的处罚。进一步完善质量目标的考核,结合生产工艺的变化,质量控制前移,入窑生料质量稳定是熟料质量控制的核心,加大对预防措施的考核,供应处的材料采购质量控制、调度室生产质量控制作为考核重点。加大对产品防护的考核,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加大对工艺流程改进、低价格材料替代的奖励,降低质量成本。

总之,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持续改进,满足用户”的质量方针,促进质量体系的不断改进和自我完善,实现我们的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提高,增进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上一篇:游扬州茱萸湾初中作文下一篇:供电所下半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