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原文及写作背景(精选2篇)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学作品是作家内心的写照,总是不同程度体现着作家的心理感受、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等,并受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的制约。因此,课堂上引入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对于学生深入解读文学作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深刻把握文章内涵,必不可少。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鉴赏方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要客观正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想象作者的经历和遭遇,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例如《背影》通过回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来表现父子情深,如果适当补充有关朱自清与父亲多年关系失和的背景材料,学生对这一背影所蕴含的深沉的父爱就会理解得更加真切、更加深刻。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锦上添花。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笔者在执教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就先介绍了作者刘禹锡“桃花劫”的经历。34岁的刘禹锡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被贬,直至10年后才被召回。一日诗人游玄都观见桃花开得正艳,于是作《玄都观桃花》一首,以桃花比喻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不料此诗一出,又遭诋谤,刚刚被召回朝的刘禹锡,再度被贬,这一贬竟长达十四年之久。而等刘再回长安,重游玄都观,又作诗《再游玄都观》,表达他对小人的蔑视和自己乐观的情怀。同学们听得兴致盎然,同时也为刘禹锡乐观豁达、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所折服,他们打心眼里佩服刘禹锡,愿意学习他的诗。这样充满故事性的作者介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像诗歌这类含蓄、凝练的文学题材,如果不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那么对诗歌的理解则很可能是浅显甚至错误的。可见,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把超越时空限制、超越时代鸿沟的作者与读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有技巧地引入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能够把当下的学生引到当时的境遇中,去想象,去体味,进而身临其境地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本的深刻内涵。
二、“机械随意”的现状
既然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对阅读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当前中小学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普遍状况是如何的呢?
(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课题呈现—介绍作者及背景—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的僵化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春风,教师们虽在环节设置上更灵活多样,但介绍作者和背景似乎成了书写课题后的下意识活动——“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将此环节安排在教学伊始,此时学生还未接触文本,大脑空空如也,虽然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大致了解的作用,但由于没有与文本内容发生实质性联系,因而意义不大,而过早地把背景和盘托出,文本的深入理解就失去了新鲜的切入点,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简单的引入方式。首先,从引入手段来说,由于多媒体的便捷性,一些教师便将教参或网络上获得的相关资料一股脑地呈现于PPT上,然后或由教师念读,或由学生念读。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感到疲劳,无所用心;教学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此外,从引入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往往由教师担任搜集和介绍背景资料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了解,学生没有参与到背景资料的整理过程中,体会不到这一过程的乐趣,同时也失去了一次次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好机会。
(三)多寡深浅控制不当。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是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服务的,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对文本的解读。因此,不管从时间长短还是内容深浅上,都不应随意、失控。一位教师在教学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时,用了差不多15分钟时间介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占用了课堂三分之一的时间介绍背景,那诗歌赏析的时间呢?这显然是主次不分。
三、“追求艺术”的呼唤
以上我们分析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的重要性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呼唤艺术化处理这一教学环节。
(一)“择时而入”灵活处理
那么到底何时引入作者和背景介绍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常见的有三种时机:上课之初,上课结束前,在讲解中穿插。
由于背景介绍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此,凡是和学生理解文本的需要发生联系时的背景介绍都是恰当的,甚至有时,契合时机的介绍还会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程翔老师在执教《将进酒》时,由于作者李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诗人,因此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直保留了对李白的介绍,而是带领学生围绕诗歌想象李白为什么喝酒,同什么人喝酒,喝酒过程会说些什么话等等,进而一步步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体会诗歌的感情。就在同学们理解了诗歌内容和感情后,临近下课,程老师这才补充了李白自信满满入朝却最终失意愤然离京的经历。此时,学生对诗歌已有所理解,他们为李白一会儿“愁”一会儿“乐”的情绪所牵动,从情感上想要知道现实中的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而程老师此时的背景介绍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使他们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对李白、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更进一步了。这看似无意、实则用心设计的一处背景介绍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需注意的是在授课末尾处补充背景介绍,应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作者,或是暂时脱离背景介绍但不影响整体阅读的文本,对这类文本师生充分分析后再进一步补充背景往往能达到更加震撼心灵的效果。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老王》也是个很好的案例。[1]
对大多数文本而言,先大概了解写作背景,能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使阅读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比较准确的立场上,但问题是,文本的理解是一步步的,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如果在没有深入理解的前提下把背景都呈现出来,又显得不合时宜,甚至多此一举。因此背景介绍有时不宜一步到位,而应随着文本的理解深入程度逐步呈现。笔者执教《慈母情深》时是这样处理的:上课之初先大致介绍了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国家困难时期,让学生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进入文本阅读;而后分析体会“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传神的神态描写时,补充了梁晓声在《母亲》一文中的提到的关于母亲日常生活介绍的背景资料;随着理解深入,在分析四个“立刻”的表达效果时,又进一步补充了母亲好几回累得瘫软虚脱的背景事实。这样,背景资料随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程度而层层呈现,学生的感性资料逐渐丰富,体会得自然也就更为深刻。
至于在上课伊始就进行背景介绍的设计当然也不能一概否定,例如上文提到的用刘禹锡二游玄都观赋诗的故事引入新诗就是不错的的案例。总之,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引入时机要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背景资料以及学生已有经验的不同灵活处理,其关键是与文本的理解需要发生联系,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由于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学科更要求教师会运用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此,运用生动精炼的语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比机械地呈现于课件更能够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除了运用讲解法,如果具备相关的视频影音资料,可能更能吸引学生。当然,前提是影音资料不宜过长,既精炼概括,又与要学习的文本相关,总之不能为了介绍而介绍,不能形式主义地介绍。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改变以往由教师介绍背景的单一方式,让学生参与背景资料的整理过程,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思想聚少成多,用学生个体的资料积累推动班级集体的学习过程。[2]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背景资料都是要课外搜集获得的,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典型描写方法,而环境描写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正是作品写作背景的暗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在文本中直接寻觅环境描写的句段以明确写作背景。例如《药》中茶客们论药一节,就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老栓的愚昧、康大叔的凶残、花白胡子以及驼背五少爷的反动,都形象地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而坟场这一节的自然景物描写:坟冢、枯树、野草、乌鸦给夏瑜的死又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这里的自然景物与上文的社会环境就构成了小说发生的背景。[3]这样让学生从文本中寻觅写作背景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去认真研读文本,同时也是教学生如何读书的好方法,而且背景资料介绍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了,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认真遴选”择优录用
一位作家的经历是相当丰富的,是不是要把作者的经历都呈现给学生呢?是不是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都要一一告知学生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在筛选背景知识时,凡是有损于作品理解的背景资料都应当舍弃。例如《荷塘月色》的解读重心不在于思想主题的深刻挖掘,而在于对“荷塘月色”美景的赏析,对淡淡的伤感和喜悦的体验,[4]如果教师过分介绍“白色恐怖”这一时代背景,不仅破坏了原文的美感,并且学生难以入境,这对文本的美的意境的理解显然是一种误导,应当摒弃。
相反,对于一些写作背景比较单薄的文本,适当地补充相关资料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走进文本。仍以《慈母情深》为例,本文的大背景为国家困难时期,若只介绍这一背景,那么学生对到底有多困难,故事中的母亲到底怎么困难并没有具体的感知,笔者在教授本文时,补充了以下两则资料。第一则是作者梁晓声另一篇同样是怀念母亲的作品《母亲》,文中提到的“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见不着母亲,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这样,学生就能切实感知到母亲当时的生活艰难状况。另一则是“我以为母亲天生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好几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这两个与文本内容直接相关的背景介绍充实了学生的大脑,直逼学生情感深处,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是语文教学的辅助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理解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引入时机,以学生所得为目的变换引入方式,遴选最佳引入内容,这样的课堂一定能最大限度发挥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理解文本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老王》教学实录及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12,(9):20-26.
[2]卓立子.阅读教学“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的穿插技巧[J].阅读教学论坛,2011,(2).
[3]魏本亚.背景介绍的几种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