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的探索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的探索

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的探索 篇1

核心概念界定:

节奏:本身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具有时间感,在艺术设计或美术创作当中是指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的产生的运动感。识谱:是通过对音高的训练,是学生可以掌握简单的音高,从而可以轻松演唱旋律。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校本教研为主,并根据研究内容采取有效的科研方法,如课堂随机抽查法、巩固练习法、反馈训练法、对比法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经指出音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与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

一、城市的儿童多数学习特长,所以对于识谱以及节奏的认识强于农村的孩子。

社会日益进步,城市的很多儿童在幼儿园就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特长班,那么在特长班中孩子可以通过对乐器的学习,掌握音乐中基本的节奏型,对于音 乐的识谱,他们可以通过对乐器的练习中掌握,轻松的认识每个音符以及每个音符的音高。而农村的孩子在这方面就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家长的意识没有强到要送孩子去特长班学习,即使有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于音乐节奏和音符是一片茫然的。

二、城市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工具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节奏识谱学习的提高。

城乡差距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对于音乐的认知,城市的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弹奏钢琴为学生示范音准,而在农村的很多小学上课仅仅是依靠录音机。

三、教师专业素质这也是影响孩子识谱和节奏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的小学往往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那么对于音乐课也仅仅限于带着录音机教会学生唱一个大概,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往往孩子们除了大声唱出来其他一无所知。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非常重要,而识谱和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值得去研究。

关于理论对策:在识谱方面,从刚一入学开始,音乐教师就要为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引导孩子们认识音乐中最基本的七个音“1、2、3、4、5、6、7,”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是很小的,所以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让孩子们从听到认,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链接。节奏的教学可以贯穿其中,在认识了简单的音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节奏跟着老师一起唱音符,低年级教师要注意以教为主,重在引导。在逐步的摸索中,发现问题不断的调整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在音乐的课堂上以聆听引导为主。

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们对于识谱和节奏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对于课本上很简单的歌曲,孩子们有时候可以跟着我的教唱轻轻的唱出来,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关于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现状

(一)音乐识谱与节奏空白

从一二年级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对于音乐的乐音和节奏非常空白这主要表现在:

1.对于“1、2、3、4、5、6、7”七个音的音名音高几乎没有孩子能准确的说唱出来,对于简单的节奏该如何奏出更是一无所知。

2.有很少的几个学生可以说出七个音中得几个音的音名,但是音高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

(二)节奏识谱教学不被重视

1.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上课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提着录音机让孩子们跟着唱,大体唱会就可以,几乎没有音高节奏的教学。

2.农村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师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音准节奏要求不严格,音准教师不强调不纠正,长此以往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

二、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策略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接受能力强比较能接受新的事物的这一个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识谱和节奏教学:

(一)音乐课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识谱和节奏的教学是非常的单调呆板的,所以音乐课设计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趣味性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体现: 1.教师设计识谱与节奏教学应当从视听唱三个角度让学生去感受音高,结合图片、视频、音频来激发学生对音符和节奏学习的兴趣。

2.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创设情境把节奏练习演变为趣味性的练习,如带着词语去训练“芝麻 芝麻 开 门”,这样一来比较生活化,也便于掌握和识记。

(二)识谱与节奏教学循序渐进、适时巩固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循序渐进,适时巩固。1.不能大肆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对音高节奏地掌握,每节课的教学从单音的练习开始,到旋律音程再到简单的旋律这样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2.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音高节奏。

(三)识谱教学与节奏教学相结合

音乐的识谱教学不是单一的,它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唱准旋律,所以识谱教学与节奏教学的结合相当的重要。

1.在掌握基本的音高后,要求孩子们试着唱旋律,掌握巩固基本的音高。

2.进行节奏的练习,用嘴唱出或者用手奏出。

3.之后两者结合,带着节奏去演唱旋律,培养学生的学习歌曲的能力。

三、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成效。

(一)通过对识谱节奏的训练,使学生可以唱准音阶的音高音名,给出预定时间可以用音名唱出简单的旋律。

(二)通过长期对节奏识谱的巩固和练习,是学生可以在音乐课上自由识谱,在教师纠正之后可以尝试着自己填入歌曲的歌词,提高音乐歌曲学习的效率,以及旋律的音准。

新的音乐课标给音乐教师提出,音乐教师需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驾奴课堂的能力,具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我相信音乐源于生活并表现于生活,在思考、探究、学习和实践中更能培养起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炽热且美的心。只有带着发现和美丽的音乐,才能满足孩子们好奇的心,才能渲染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睛,我的课堂才能更完美。

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的探索 篇2

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和听觉能力的培养

在识谱教学中, 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觉能力非常重要。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教师要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针对学生现有的识谱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如, 在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春天》一课的教学中, 需要让学生完成“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识谱教学目标, 教师就要在学习歌曲《嘀哩嘀哩》的情境中向学生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而此前,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四分、八分音符时值, 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向学生讲解十六分音符就容易多了。在十六分音符的讲解中, 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节奏训练来培养学生十六分音乐的节奏把握, 让学生多听多做, 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欠佳。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可能无法掌握识谱的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教师如果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学生在声音、视频以及图片的展示中就能够很容易进行识谱学习了。如, 在《牧童之歌》的教学中, 教师要在学生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引导学生掌握全音符的时值以及延长记号。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很难理解全音符的意思, 更不能很好地掌握延长记号。即使教师写到了黑板上, 也不如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为形象生动。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中的全音符以及延长记号, 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此相关的一句歌词的歌唱。同时, 教师再让学生在整首歌中与其他的音符进行比较, 学生就更容易学习和掌握了。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会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识谱

三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各不相同, 而教师也不能在简短的四十分钟内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 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教师就可以在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如, 在教师讲授完识谱方法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之内互相哼唱, 就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 互相纠正补充。

总之, 小学三年级识谱教学要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情况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的探索 篇3

关键词:音乐;识谱教学;策略

小学三年级作为中年级,音乐能力正是塑造阶段。教师在音乐识谱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乐谱,而且要教会学生识谱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识谱的能力。

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和听觉能力的培养

在识谱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觉能力非常重要。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现有的识谱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如,在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春天》一课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完成“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识谱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在学习歌曲《嘀哩嘀哩》的情境中向学生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而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四分、八分音符时值,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向学生讲解十六分音符就容易多了。在十六分音符的讲解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节奏训练来培养学生十六分音乐的节奏把握,让学生多听多做,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欠佳。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可能无法掌握识谱的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如果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声音、视频以及图片的展示中就能够很容易进行识谱学习了。如,在《牧童之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引导学生掌握全音符的时值以及延长记号。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很难理解全音符的意思,更不能很好地掌握延长记号。即使教师写到了黑板上,也不如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为形象生动。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中的全音符以及延长记号,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此相关的一句歌词的歌唱。同时,教师再让学生在整首歌中与其他的音符进行比较,学生就更容易学习和掌握了。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会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识谱

三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各不相同,而教师也不能在简短的四十分钟内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就可以在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如,在教师讲授完识谱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之内互相哼唱,就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互相纠正补充。

总之,小学三年级识谱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情况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李伊凡.对有效唱歌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19).

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随笔 篇4

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课堂气氛就会出现冷场,更不用说音乐情感方面了。下面我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实践来说一说如何有效的识谱:

一、先唱歌,后识谱

在唱歌课中,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会用今天要学的歌曲的音乐,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并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二、创编旋律,提高识谱

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六年级歌唱教学《桔梗遥》识谱能力的教学研讨课,课堂上学生能

随钢琴唱出旋律,通过识谱的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有了一个提高,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篇5

音乐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为主,同时也注意乐感的培养和唱歌技巧的训练。所以无论是学习声乐、器乐,还是欣赏音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识谱基础,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课“识谱”教学被视为教师的教学难点。也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厌烦点”,因为教师把识谱教学教得太死板、太理论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点滴教学实践,谈谈在“识谱教学”方面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强化音准、音高训练

少年儿童在接触音乐学习识谱的开始,就必须十分重视其正确音准、音高的培养与训练。教学中,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多运用学生身边的动物入手,让学生辨别音准音高的能力,并对音准音高进行识记和加深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出示三幅分别画有小鸟、鸭子、老黄牛的图画,请学生分别模拟三种动物的呜叫声,来辨别不同音区的音准音高,通过钢琴弹奏,让学生懂得高音区可以描绘小鸟的形象,中音区可以描绘鸭子的形象,低音区可以描绘老黄牛的形象,这种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区别了音区的音色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准音高的掌握,以达到让学生懂得音准音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唱名和音阶的训练,让学生熟悉会唱音阶。

二、用打节奏过渡到识谱

节奏是构成旋律的一个方面。节奏训练是学生掌握识谱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学生对敲敲打打比较感兴趣,许多节奏可以从生活中直接感受,如汽车声、马蹄声、小跑步等。学生很愿意通过动作拍击来表现这些节奏,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加大训练强度,继而再加入若干小节的节奏进行练习,此时,老师并用琴声弹出相应节奏型的旋律。同时,老师要让学生注意听琴,边听边想边唱边模仿,学生很有兴趣,效果很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视唱的欲望。

三、通过音程练习曲来进行识谱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音唱不准,把握不住音高的现象,导致了学生视唱不敢放松的心理,造成了学生学习视唱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我运用音程听唱的片断练习曲来进行识谱技能训练,如纯五度练习、小三度练习、主和弦大、小三度音程练习、五度以内大、小三度练习、五度内的极进练习以及八度以内大、小、三度混合练习。像这样的音程练习,我们可以采用儿歌、趣味性较强的歌曲片断来进行教学,如《粉刷匠》、《洗手绢》等,让学生分别采用听唱、视唱、默唱和接唱等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强音高的听辨、记忆,使之掌握音准,熟练地进行识谱。

四、利用民歌和民族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提到唱歌,首先就要识谱。不会识谱,学生的歌唱就无法谈起。歌谱的实用价值能够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唱歌活动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些民歌和民族器乐来提高学生的视唱兴趣。因为流行的民歌与当地语言、民俗的生活密切相关,以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茉莉花》、陕北《信天游》、《拥军秧歌》等民歌和民间音乐,让学生多接触老师进行很好的分解和讲解,通过艺术化了的旋律,严格把握音阶、音程的准确性,结合我国民族五声性调式音阶、旋律的分析过程,对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准概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五、在器乐演奏中锻炼识谱能力

器乐演奏也是进行识谱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识谱中,还要增加操纵乐器的负担。在演奏中,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引向谱表、音符、音高、调子等细节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乐谱,还要兼顾乐器,同时还少不了用耳朵辨别其音准音高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竖笛或口琴来锻炼学生。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用打击乐器练习节奏,然后识谱,再让学生在竖笛或口琴上吹奏。此时,我严格而认真地提示告诉学生要注意乐句的句法、短句的意义及感情,注意乐器演奏的技巧,熟练之后,让学生一边吹奏一边演唱,这样学生便在“动手一动脑一动口”三动实践中锻炼识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识谱能力。

六、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识谱

欣赏音乐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也最容易产生识谱要求,这对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全方位接触和理解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欣赏之中对学生识谱的培养也很有积极意义的。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听主题、唱主题、背主题。而主题都具有旋律性强、节奏鲜明、容易记忆、容易演唱等特点。在音乐欣赏中,我们例,这对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识谱技能都具有强烈感染渗透能力,让他们在欣赏活动中感受记忆节奏与节拍,感受乐曲的旋律性,唱旋律、记旋律谱都能诱发出他们对识谱的欲望,从而强化他们的识谱能力。

七、用音乐创作等其它辅助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谱水平

创作音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识谱并不是创造音乐的目的,但是学生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利用乐谱记录乐谱,这当然是对学生识谱的更高一层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创作旋律,同时还要将写出的乐谱进行视唱,这就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学生的识谱问题,通过编写节奏、旋律等音乐活动来培养音乐思维,这无疑是有利于学生识谱的。当然,这样的创作,要简单通俗,八及十六小节为宜,学生容易接受。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舞蹈的启迪、多媒体和电教等教学手段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的探索 篇6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很多科目都被重视起来了,但是我们的音乐课堂始终无法跟上课改的节奏,究其原因就是很多老师无法突破识谱教学这个难点,等到学生小学毕业,很难让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学生识谱能力的强弱,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识谱能力是打开音乐宝库的第一把钥匙,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这把钥匙,他们才会热情地走进音乐、体验与实践音乐。从而建立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意识。因此,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谱能力,发表一点拙见。

关键词:音乐教学 识谱能力 识谱兴趣 难点

一、当前音乐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不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教会学生识谱,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发展。然而在我们的实际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从不教学生识谱,认为只要把教材上的那几首歌曲教学生会唱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更有些教师觉得教材上的音乐不好听或者教师自己本身就不识谱,就教孩子唱一些当下具有流行色彩的歌曲。与其说这些教师不明确教学目标,倒不如说他们不具备音乐教学的技能或未能掌握音乐新《课标》。

(二).学生不重视或有畏难情绪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中认为音乐课是副科、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认不认识do、re、mi无关紧要,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再者音乐中每一个音符的唱名都是用字母来记录,所以学生对于陌生的符号接受度较底,对识谱有畏难情绪不愿学,进步慢。

(三).识谱教学中方法不当

不能把识谱教学当成生硬地灌输理论知识,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害怕和厌恶的心理。所以,学习识谱,兴趣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味进行枯燥的训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一心想把这把钥匙强塞给学生,但是学生的抵触情绪会让他在你转身的瞬间又把这把钥匙扔得很远很远。

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转变学生的畏难心理

首先教师一定要具备音乐教学的技能并熟悉音乐新《课标》,每一个学段都要把识谱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其次,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乃至兴趣和个性发挥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消除畏难心理。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要想学生学的好,就要使他热心学”。我认为这个热心就是指的兴趣,忽略学生对识谱的兴趣,结果事半功倍。在音乐课上只是单调枯燥的教认1、2、3、4、5、6、7,学生会索然无味的。

1.利用形象的手势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

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给每一个音符创编一个形象手号。音符do教学生拍一下自己的肚子,利用谐音的关系让学生记do;re就叫学生平前举双手做叫人来的动作,让学生知道来就是re;mi做猫咪叫的动作,fa让学生去摸自己的头发;sol两只手放在耳边做转手腕的动作;la将双手平举胸前,胳膊用力向两侧拉开;si做洗脸的动作。在识谱教学中加入这套形象的手号,将枯燥的识谱教学变得形象、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让他们在表演中愉悦的学习识谱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欣赏、器乐等活动中灵活地进行识谱教学

新课标强调“识谱教学”必须融入于音乐实践活动中。“识谱教学”要与演唱、演奏、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密切结合,从而“顺带着”学习视谱。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男儿当自强》在学唱前教师先带唱两遍主题旋律,再结合熟悉主题旋律,效果非常明显。所以说识谱教学要符合学生学习音乐的规律,他们表现出来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

3.先学歌曲,再识谱

学生通过听老师范唱或多媒体播放,把所学的歌曲旋律基本把握后,再让学生进行视唱曲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及音高位置。

4.先学节奏,再识谱 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奏和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歌曲《快乐的do re mi》的附点音符比较多,是本课的难点,若把附点节奏训练好了,学生会学得较快,也不容易出错。

中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兴趣;识谱方法;年龄特点;器乐

我是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对音乐识谱教学这一问题感到十分的困惑。原因是在农村中小学校音乐这门知识缺失严重。学生上了六年小学,只学唱了几首歌,其它音乐知识几乎没有学过。更不能提识谱能力的高低了。

学生上了中学后,模唱歌曲的能力相当的强,能很快掌握一首歌词的演唱。但是让他们唱曲谱却就困难了,即使教他唱音阶,他们都很难唱准音高关系。每年在七年级很难找到一个识谱能力稍强的学生。这种现象令人悲哀。何时能让农村娃娃补上这一课。

我长时间的思考这一问题,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解决这一问题。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我们的学生音乐知识与大纲要求相差甚远。按教材要求进行学生只能学唱几首歌,其他教材内容的完成是不可能的。

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可看出,不能说学生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强”,因为他们在课内外唱许多歌曲时音准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在唱流行歌曲时,连相当难的音程也都唱得非常准,说明他们的音高感很好。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不喜欢唱歌谱。连十分熟悉的歌曲曲谱他们也不会唱,模仿都不怎么像。这说明学生不会用“唱名”来表示音高的这种观念始终没有培养起来,即缺乏使用“唱名”来唱曲调的能力。

根据学生这一状况,我通过多年的尝试,总结了教学生识谱的几点方法。

一、设置具体情境,引发学生学习识谱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乐谱是表达音乐的主要手段,也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部分,学习音乐从识谱开始。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识谱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心理才可以高效的吸收和学习教师所教授的课程。

乐谱是音乐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分割。通过把乐谱与音乐情境相结合的方法,先把学生带入学习的环境中去,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如学习一首歌曲,教师可通过丰富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作品优秀内涵,再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作品视频。学生就可从视觉、听觉和感觉这三方面感受到作品的氛围和它表现出来的情境、情绪。学生有了深刻印象,之后再加上教师的详解,学生学到了应掌握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用“唱名”来演唱歌曲,教师可用钢琴引导,学生就会轻松学会曲谱。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多样化

初中生在音乐方面有了一些知识的积累,他们可以感受出音乐的长短、高低、强弱,还可以进行音乐旋律的模唱以及听辨能力。但是,对于曲谱不能准确的掌握。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识谱教学:

1.先唱歌词后识谱的教学方法

用学生学过的优秀曲目,让学生唱词,使他们先进入优美的歌词意境之后,反过来再教唱曲谱,教师先有感情地弹唱曲谱,激发学生用“唱名”唱歌的欲望,再向学生传授乐谱知识和演唱。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识谱教学。

2.先学曲中的难点,再学全曲

在教学生学习一首曲谱之前,教师先把曲中的难点找出,解读难在何处,并穿插音乐知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模唱曲中的难句和难段。再学习全曲的演唱。

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难点就在第一乐句,有升半音和付点四分音符的存在,升半音的音高和付点四分音符的长度,学生不易掌握。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唱中掌握后,再唱下句和全曲就容易的多了。

3.采用分句分段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较长的乐曲时,可采用分句分段的教学方法,逐句逐段的教授音准,并且让学生进行“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有利于学生对乐谱知识的温习,有利于学生对乐谱的掌握。如学习《茉莉花》这首曲目,首先让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进行识谱学习,最后采用分句分段的方式进行教学。该歌曲乐谱的前后音符节奏都是重复的,教师只需要加强前半部分的乐谱教学,学生就可以全面掌握该乐谱。

三、结合乐器,强化提高识谱能力

音乐学习过程离不开乐器的协助。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多种乐器都能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唱名”音高的。若能把简单的乐器如竖笛、口风琴安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用乐器来演奏简单的曲目或已學过的曲目,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加强和巩固乐谱知识。指导学生准确的演奏出基本音符,加强学生的音准度,巩固学生的识谱知识。

学生学习乐器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演奏,使他们有了成就感,增强了音乐学习趣味性,使学生们发挥自我能动性,主动地参与到识谱教学中来。

四、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小学低年级“唱名”教学不必使用乐谱,只用听唱的方法,这样减少了学习识谱的难度。使儿童集中于听觉方面的学习。充分利用儿童时期在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是发展最快的阶段,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识谱的视觉反应训练留给中高年级及初中学习。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篇8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达尔克罗斯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利用游戏,激发兴趣,训练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 —)、大象走×、小兔跳×× ××等;再在琴上弹奏有×—、×、×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请一个学生慢走,再用一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紧接着把这些节奏编入音乐游戏的《钟》中进行巩固,并采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伴奏。

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其他形式分别演奏双响筒、碰铃和三角铁进行简单的立体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第九接受了节奏训练。

二、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如拍手、点头、耸肩、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四、通过简单的节奏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听后拍出节奏。

先由老师拍出一组节奏,要求学生听后拍手摹仿出来。再由个别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即兴拍出一组节奏,其它学生摹仿出来。

2、给出几组节奏型让学生进行创编。

先要学生一一把节奏型边读边拍出来,然后给出拍号,让学生进行简单创编。

3、指导学生用语言来表示节奏。

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的探索 篇9

一、识谱教学缺失现象剖析

在现实教学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识谱教学方法,学生的识谱能力参差不齐。识谱过程对很多学生来说,犹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音乐教师虽对识谱教学有意识地关注,但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识谱教学序列规程,实施较随意。教师往往只是在歌曲、欣赏、器乐教学中碰到相关音乐知识时加以讲解,缺乏循序渐进的、有梯度的教学思考。低段、中段、高段几乎都是一种方法,这就造成低段学习掌握困难、高段炒冷饭的尴尬局面。每到识谱环节,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音乐课堂识谱教学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教师对音乐教学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潜在状态、发展状态及学习中可能存在的识谱困难与障碍,都缺少必要的了解和分析。第二,教师没有深入挖掘音乐教材编写的深层含义;没有对教学内容承载的识谱教学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没有进一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分析、加工或补充,并选择设计相应的识谱教学方法。第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考虑了具体某一课时目标,未能关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技能基础,缺少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读谱能力差异实际的问诊。

二、识谱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一)识谱教学要合情

所谓“合情学习”是指识谱学习要合乎音乐作品的“情”。这一过程应在音乐的情感中顺带融洽地进行,而不是把“识谱教学”当作目的本身。

(二)识谱教学要合理

识谱学习要安排在合理的地方、选择合理的时间呈现。学唱歌谱要在音乐表达中自然而然地拓展,为学生搭建识读乐谱、感悟审美情感的平台,而不应游离于音乐表现之外去学唱;安排的唱谱要在音乐情感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成,而不应游离于教学情感氛围之外去操作。

(三)识谱教学要“合规”

所谓“合规”指的是识谱教学的目标体系要科学,合乎学生识谱的发展规律,避免出现识谱的学习要求过高和过低的现象。另外,对曲谱知识技能点的推进需要讲求方法,循序渐进。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和作品的亮点层层递进地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每一次学习都有所得。教师应避免在学习中忽略学生原有基础及学生自身掌握情况盲目地进行教学。

三、各学段识谱教学的有效推进策略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识谱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低段应主要采用直观学习模式,以操作、活动、游戏为主要学习手段,避免批评,让学生乐学。对中段则要呵护学生,扶持他们参与识谱学习,鼓励探究学习,发现、归纳乐谱中的规律,让学生巧学。对高段要正确认识差异,满足学生合作、探究的愿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合作识谱、自主学习。总之,应让识谱教学在有趣、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快乐进行。

(一)低段学生游戏识谱,让学生乐学

低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及读谱能力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生活经验少、形象思维活跃。因此在识谱教学中应该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歌曲,理解音乐知识。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乐于参与音乐体验活动,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并乐于接受音乐知识的传授。

1.用小动物冠名模唱音高

“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小学低年级学生应从感性上积累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听唱法学习唱歌,用“模唱唱名”的方法学习唱谱,并让学生经常“背唱歌曲的唱名(曲调)”,促使学生具有大量乐谱的感性积累,从小建立起比较牢固的“唱名音高感”。不用乐谱只用听唱的方法学习“唱名”,减少了学习识谱的难度。学生集中于听觉方面的学习,这就有效加深了学生对唱名的记忆。

2.用大自然的音响模仿节奏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音响。从大自然的音响中可以模拟出各种节奏,这对学生学习节奏很有帮助,既有趣又直观形象。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识谱能力,需要找到直观的事物通过迁移的方法让学生领会各种时值、长短不一的节奏,在模拟音响的同时学习音符时值,建立音响与识谱的联系。

3.在游戏中建立音高与节奏概念

低年级学生的识谱技能重在听觉的建立,也就是要能对do到si一个八度内的音高建立听觉概念,不要求会识谱。学生应能根据音乐用肢体律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及高低起伏变化。这种能力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来进行训练。

(二)中段学生随歌识谱,让学生巧学

中段是学生识谱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中段学生对识谱具备一些基础,但单纯的识谱教学,是将学生置于一种死记知识、苦练技术的氛围之中。所以识谱与视唱不应该作为孤立的知识点,而应该是形象生动、动静结合、讲练结合、深入浅出。教师还应注意将难点分散,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以歌曲为载体、随歌唱谱是非常好的一种识谱教学方法。

1.先歌词,后歌谱,借助乐感识谱

大多数学生的歌词模唱能力要强于识谱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发挥学生的这一强项,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唱歌,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谱中的难点,降低识谱难度,这样能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其对音乐的热爱。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演唱就更加完美。

2.作比较,找异同,寻找规律识谱

针对一些有规律的歌曲,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乐句节奏、旋律上的异同点。遇到完全相同的乐句可以放在一起练习;节奏相同的乐句比较它们的音高再唱;对略有变化的乐句则引导学生去发现差异处再唱,降低歌唱的难度。

3.有选择,降难度,突出重难点识谱

中段学生的识谱教学要有选择性。一首歌的曲谱不一定要从头到尾全部教学,应根据歌曲的重点难点选择学习。如碰到一些大跳音程、难以把握的切分节奏、学生难以把握音准的变化乐句等,可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降低难度解决重难点。

(三)高段学生合作识谱,让学生自主学

高段学生已建立了基本的读谱知识和一定的识谱能力,这为合作识谱、自主学谱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在识谱教学中留有空间让学生自学,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作用共同解决歌曲识谱的难点,是高段学生接受挑战、主动识谱的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

1.优生引领,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识谱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课外学习乐器的同学识谱能力普遍较强,让他们引领其他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学习氛围和效果都非常理想。此外,还可采用“特长生带动合作”“小老师教唱”“一帮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2.分组合作,体现自主识谱的层次

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即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围坐在一起,合作学习歌曲的其中一个声部,每组由若干识谱能手担任“小老师”,教师参与其中,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集体智能。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融洽师生之间的协作关系,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3.师生合作,攻破自主识谱的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要准确地找到识谱学唱的难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例如,可以将学生有能力自主学会的旋律交给学生自己学,把难句暂时交给教师。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师唱难处,生接易处。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旋律,在初学时降低识谱的难度,学生易于接受,不会产生识谱的畏难情绪。

总之,识谱教学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认知规律,并在其原有的音乐知识体系基础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加以推进。

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音乐     节奏     培养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来说,节奏也是孩子们走进音乐、感受音乐的基础。为了掌握节奏,我从感受入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在模仿中感受节奏

音乐是美的艺术,好的音乐会走进人的内心,引起人的共鸣。每节音乐课开始前,我都安排一个小律动的环节,这个环节对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我选择一些短小的、节奏感强的音乐,在每节课开始前播放出来。刚开始时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蹦蹦跳跳,熟悉音乐以后,我会有节奏地做出一些动作,或者在孩子们做律动的时候有节奏地拍击。低年级的学生具有爱模仿、善模仿的特点,他们会主动跟老师学,跟着老师的节拍走。

在师生交流的时候,我也会设计一些简单的问答,有节奏地向学生提问,并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节奏来回答,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地模仿中感受节奏。

在教师范唱的环节也是如此。学生听到一首新歌,尤其是老师演唱的时候,总是很兴奋。这时候我说:“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把你的小手伸出来,为老师的歌曲伴奏好吗?”孩子们会很高兴地参与,老师一边范唱一边拍手,学生也会自觉地跟着老师一起拍手。

二、在聆听中走进节奏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声的世界,只要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生活中处处有节奏。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去聆听生活与自然的声音,让他们感受节奏之美。

下雨时,我和孩子们听小雨唱歌;刮风时,听风婆婆的哼鸣;下雪天,和孩子们一起到雪地里去踩出不同的“咯吱”声。

我会引导孩子们去注意汽车怎么叫、妈妈做饭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钟的声音等等,引导孩子们去分辨这些声音的不同。在孩子们熟悉、能够分辨、模仿出一种节奏后,我会接着给他们新的聆听方向。现在孩子们喜欢聆听,也乐于聆听,而且他们也开始自己去发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模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

我也会给孩子播放一些自己录制的节奏感比较明显的“自然的声音”,或者是一些打击乐器模拟的各种声音,引导孩子听辨和感受节奏的魅力。

三、在游戏中学习节奏

节奏本身是动感的、多变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就节奏教节奏,会让孩子们觉得枯燥无味。而将节奏融于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会节奏。

在学习X的节奏时,让孩子们玩开火车的游戏。学生一个搭一个的肩膀做小火车,随着教师的“咔嚓咔嚓” 声,逐渐地加速,走匀走齐,既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也掌握了X的节奏。在学习XX的节奏时,通过“走”和“跑跑”的游戏来感受两种节奏的长短;也可以通过二字、三字、四字的词语游戏熟练掌握两种节奏,教师用手拍二拍子,学生按座位说出两字、三字、四字的词,如:

X  X||         XX  X ||                 X X  X X||

画 画 写作 业 公共 汽车

这种形式的节奏训练,不仅使孩子们感觉丰富有趣,加强了二拍子稳定拍率和节奏感训练,对学生的反应能力也是非常好的锻炼。

节奏接龙、节奏组合等游戏,对孩子们学习掌握节奏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在学习中创编节奏

在学生熟悉节奏的基础上,采用打击乐器或动作大胆地创编节奏。在创编过程中,教师应放手,积极鼓励学生以个性的参与去创造节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通过合作、讨论,大胆地进行尝试,教师要给予表扬,不仅要表扬积极参与创编的学生,也要鼓励那些胆小、能力较弱的学生,发掘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从低年级音乐课开始,将节奏教学寓于模仿、聆听、游戏之中,使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节奏感,最大化发挥潜力,更为孩子们了解音乐、走进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阳.音乐教师与新课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11).

[2]小学音乐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5).

上一篇:包馄饨作文200字下一篇: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内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