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化选择题(共8篇)
Land and People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1.The north and west of Britain are mainly ____.(D)
A.level land
B.farmland
C.lowlands
D.highlands 2.The North Atlantic Drift passes the ____ coast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warms them.(A)
A.western
B.eastern
C.northern
D.southern 3.The most important river in Britain is ____ which is 336 kilometers long.(B)
A.the Severn River
B.the Thames River
C.River Clyde
D.the Tweed 4.____ is the capital of Scotland(B)
A.London
B.Edinburgh
C.Cardiff
D.Belfast 5.The skill of iron-working was introduced into Britain by _____.(A)
A.the Celts
B.the Normans
C.the Romans
D.the Viking Danes
6.What is not an influencing factor that helps give Britain a maritime type of climate?(D)
A.the surrounding water
B.the prevailing southeast winds
C.the North Atlantic Drift
D.the heavy rainfalls 7.The earliest written records of Britain’s inhabitants came from ____.(C)
A.the Celts
B.the Normans
C.The Romans
D.the Germans
8.The people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true Scots are ____.(B)
A.the Scottish lowlanders
B.the Scottish highlanders
C.the Gaelic-speakers
D.the descendents of Jutes 9.The ancestors of the Welsh are ____.(A)
A.the Celts
B.the Angles
C.the Romans
D.the Normans 10.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event that worsened the situation in Ireland was_____(B)
A.the Orange Day celebrations
B.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C.the “dirty protest”
D.the Women’s Peace Movement
11.England became a Protestant country in __.(B)
A.the 14th century
B.the 16th century
C.the 15th century
D.the 17th century 12.The person who crushed various rebellions in Ireland and settled English and Scottish Protestants there by giving them land was_____.(A)
A.Oliver Cromwell
B.King Charles Ⅰ
C.William Ⅲ
D.William the Conqueror 1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nsidered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Englishman?(D)
A.reserved
B.shy of strangers
C.suspicious
D.tough
Chapter Two
English History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1.In the year 1066, William the Conqueror invaded England from France, defeating the Saxon king Harold at___.(C)
A.the Battle of Crecy
B.the Battle of Agincourt
C.the Battle of Hastings
D.the Battle of waterloo
2.One of the following did not take place during the Middle Ages.It was ___.(D)
A.the Norman Conquest
B.the Crusades
C.the Hundred Years War
D.the “Gunpowder Plot ”
3.For much of the Middle Ages, Britain was ruled by a(n)___ aristocracy.(C)
A.English-speaking
B.German-speaking
C.French-speaking
D.Gaelic-speaking
4.Shakespeare lived in the period of ____.(D)
A.the Middle Ages
B.the Victorian Age
C.the Elizabethan age
D.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5.The defeat of the Spanish Armada by the English navy took place during ___.(C)
A.the Middle Ages
B.the “grab for Africa”
C.the Elizabethan age
D.The Victorian age
6.The “Gunpowder Plot” took place in the reign of ___.(A)
A.JamesⅠ
B.ElizabethⅠ
C.HenryⅧ
D.CharlesⅠ
7.The king who believed the “Divine Right” to govern, and who was condemned to death during the English Civil War was___.(C)
A.HenryⅧ
B.JamesⅠ
C.CharlesⅠ
D.JamesⅡ
8.One of the following did not take place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British history.It was___.(D)
A.great victories over France
B.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the loss of her American colonies
D.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police force
9.During the whol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England’s great enemy was___.(B)
A.Spain
B.France
C.America
D.Germany 10.One of the following did not take plac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in British history.It was ___.(A)
A.the “suffragette” movement
B.the independence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Ireland
C.the great “slump”
D.the General Strike
British Government System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Act that restricted the powers of the Lords in dealing with money?(B)
A.The Parliament Act of 1901
B.The Parliament Act of 1911
C.The Bills of Rights in 1689
D.The Act of Settlement in 1701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art of the Conven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C)
A.The powers of the Crown are exercised mainly by Ministers
B.The Queen must act on the advice of Ministers
C.MPs enjoy freedom of speech in debate
D.Ministers are responsible to Parliament for their actions.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true?(D)
A.The two big parties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expanding their powers over recent years.B.The strength of the big parties remains unchanged
C.Members of the two big parties no longer dominate parliament.D.The two big parties have declined over the recent years.4.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ivilege enjoyed by MPs?(A)
A.Freedom of speech in Parliament.B.High social status.C.High living standards
D.Involvement in law-making
ChapterⅤ
Religion and Belief
Exercises Ⅰ.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1.The Church of England is “established” in _______.(D)
A.the whole of Britain
B.England and Scotland
C.England and Wales
D.England only 2.The Church of Scotland is organization is ______.(A)
A.Presbyterian
B.Methodist
C.Congregational
D.Baptist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Puritans?(D)
A.They are strict teetotallers.B.They believe in plain food and plain clothing
C.They are honest
D.They approve of working on the Sabbath 4.The supreme holy authority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is ________.(B)
A.the Bible
B.the Pope in Rome
C.the king
D.Jesus Christ 5.The Puritans form “temperance societies” to ______.(C)
A.protect the Sabbath against sacrilege
B.purify the English society
C.combat the evils of strong drink
D.celebrate the Lord’s Day
6.The Puritans were originally an extreme _____ sect.(A)
A.Protestant
B.Jewish
C.Catholic
D.Christian Scientist
7.The only non-Christian religion that is widespread in Britain is that of _____.(A)
A.the Jews
B.the Buddhists
C.the Muslims
D.the Spiritualists 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bout the religion in Britain?(B)
A.Today only a minority of people go to any kind of Church regularly
B.Today the church-goers are immoral in one way or another
一 商务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蕴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基础, 以商务学科知识为载体, 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商贸交易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教学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 都是其自身价值观念以及自身的表现形式, 它无一例外是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以商务英语为基点的教学文化, 是教师对商务英语这门课程的本质理解、对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内化和把握以及在对课程进行分析之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再者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于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映。
对商务英语教学文化的探讨, 其价值在于在外贸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是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和跨文化在商务实务中的正确和有效运用的决定性作用, 对培养具有商务以及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是实现目标的根本起点, 所以探究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对于实现培养目标, 实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 商务英语教学文化的表征
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体现, 是文化传承的手段,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课程, 与教学过程共同起到承担文化传承的载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文化。
1. 实用取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市场上对于能从事商务英语活动的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为了应对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在各高等院校中商务英语课程应运而生, 尤其在高职院校这样的志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院校中, 商务英语的设立与教学的开展也备受关注。商务英语是国际商务环境中以英语为语言载体, 从事商务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多注重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多采用真实的商务案例和材料。以真实交流语境为依托, 构建视听说有机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 实现在商务环境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获得商务知识、掌握商务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多重教学目标。商务英语教学不仅以英语语言为基础, 传授学生英语以及商务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现实商务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和商务合作的能力。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 其构成要素、所要实现的任务以及培养目标、所具有的特有的学科性质, 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文化氛围和风格。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从根本上体现的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互动,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仅需要掌握商务活动中的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函电等商务知识技能, 更需要掌握和理解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差异。当商务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时, 文化的冲突便会进一步增加和显现出来。如何在商务交往过程中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避免误解的发生, 是商务英语教学文化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综合取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商务英语教学文化在构成上体现出多种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英语文化、商务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综合。它们既交叉, 又独立;既冲突, 又认同。它们是紧紧围绕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综合。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文化、生生文化、文本文化的交错融合, 体现了教学文化内涵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同时只有对各文化结构要素正确分析、辩证统一地看待, 才能为实现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 综合取向的教学文化, 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实现这一教学文化, 促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 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3. 情境性的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情境性教学文化, 可以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文化, 即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空间里, 在特定的一节课中, 通过对真实情境下的商务英语活动作出模拟, 使学生完成某项任务, 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情境都真实化和任务化。情境性的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其本身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创设模拟真实的商务英语活动情境, 同时设置相关任务和问题, 使学生带着任务及问题进入情境之中, 厘清障碍, 完成任务。情境性的教学文化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上。这样的教学文化更加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情境性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直观。
三 商务英语教学文化的实现
文化的本质实际上体现的是人性的内涵, 由此可以认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文化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其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主体性, 培养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发散性思维。有观点认为, 教师无论在知识上还是人格上都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我们承认教师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以理性知识的拥有者的身份出现,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究其原因,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 习惯于依附教学大纲特别是剑桥商务英语 (BEC) 考试大纲来进行讲解以及大量习题的演练。教师被限制在对教材的自我解读以及对考试大纲的分析上, 对课堂进行严格控制。这样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利主义的教学氛围, 只注重语言教育以及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 而忽略文化教育的课堂, 使课堂成为一种应试的场所, 缺乏活力, 使学生在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上受到重创。
1.“支架式”为基点的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所谓“支架式”是指在教学中, 以教师为中介,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我建构的知识才是牢固掌握的知识,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支撑辅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而不仅仅注重语言形式表达以及书写的准确性。这样使学生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其次, 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 在阅读课以及口语课上, 以“主题式”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 教师通过分析主题, 引导学生自我建构, 补充和深化内容。教师可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使学生融入其中, 挑战各个主题任务。通过自我构建, 了解学习的意义。
2.“做学结合”的教学文化内容实践
“做学结合”这一提倡多年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遭到忽视。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 通过设置任务来进行教学, 对于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以及模拟教学, 使真实的商务情境在课堂中再现, 让学生在做中学,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亲身参与、实践, 培养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习得的经验, 创设符合教学主题以及学生能力的教学情境。“做学结合”的方式, 加强学生间的互动、情境的模拟再现, 使学生能快速地掌握商务社交活动中的要点, 锻炼自己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3. 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环境的创建
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 从而使以往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在当今极力推崇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对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这样的手段辅助之下, 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提供一种真实的商务活动情境。界面友好、形式直观的多媒体情境教学环境, 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更能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构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好处尤其体现在阅读课上, 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料为教师的课堂呈现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同时, 网络系统的多元呈现方式, 如视频、音频、动画、图像等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更多的体验, 这样的方式也让学生的感官都动起来。其教学效果自然优于传统的方式。对于较为复杂的专业知识, 教师在备课时将各复杂的知识点用简易的流程图展示出来, 并将重点、难点、语法等内容做超级链接。同样, 鼓励学生采用多媒体方式, 做出课件, 自己讲课。这样做使学生在查找资料, 自己讲课过程中, 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文化具有其自身所特有的文化意蕴, 它是一种具有实用取向、综合取向以及情境性的教学文化。为了实现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应当立足于“支架式”为基点、“做学结合”为实践宗旨、以多媒体网络为自主学习环境的商务英语教学, 从而实现商务英语教学文化。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文化,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云密.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7 (1)
人们当然还曾记得,就在798艺术区刚刚形成不久,就已产生要不要保留这个艺术区域的争论。
保留者认为,798艺术区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艺术创作和交流的聚集地,没有国家的经济投入就已初具规模,可见它的生命活力,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成,特别需要有一些相对集中的文化艺术区域,以展现人们的精神诉求和艺术风采。这几乎是一个国际惯例。
反对保留者认为,798的闲置房产租期已到,一个新兴的电子园区等着这块地皮翻建。从经济角度讲,仅靠房屋的租金难以维持该企业的发展,远远不如出让地皮和翻建高楼划算。
多亏有关部门的决策及时给了798一条生路,才有了今天的兴旺和发达。如今,即便从经济角度审视,该业主也未必不是赢家。随着798名声日盛,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已得到开发和利用,盘活了该企业的闲置资产。随着一大批国内外艺术机构的入驻,相关服务业也发展起来了。国内的画廊业迅速崛起,并且活跃了国际艺术市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这是一件于国于民都有益的事情。北京应该有这样一个地方,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地方。
798的出现,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一般说来,艺术家之所以选择798而不是别的地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798厂区与中央美院很近,最初的租房者几乎都与中央美院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闲置厂房多,举架高、采光好、结构单纯、空间宽敞,是天然的艺术工作室框架,而且租金相对便宜。三是老工业区的人文气氛朴素自然,且有旧工业生产的历史遗韵,很容易勾起艺术家的创作灵感。798的出现,不是某些艺术家的偶尔为之,而是当代文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798为什么能够成为当代文化的焦点?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我看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作为艺术交流和艺术交易的平台,798的空间结构相对完整和集中。艺术展示机构和产业机构多样而且密集,形成了很高的行业影响力。二、由于国内外画廊业的共同营造,特别是国外资本的大量投入,使得798更具产业特点和国际化色彩。三、大批艺术批评家和学术策展人与画廊业的联手,使798艺术展示机构的学术档次和品位有了基本保证。事实上,如今的798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观象台和风向标,它的魅力自不待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798的出现和迅速崛起,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精神亢奋和生命活力,展示出中国当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以及统领潮流的强烈愿望。
笔者赞成这样一种说法:798艺术区既是自发形成的,也是由该城市的精神活力和文化传统孕育而成的。这种自发形成的文化区域从先天上就克服了人为的种种局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自我调节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把798比喻成一枚文化果实,那正是因为北京这棵大树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强健的经济体魄和良好的国际交往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对798的未来都应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19.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12:
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13:
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
19.《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选择脚下的道路。
我们无法改变下雨的天气,却可以选择撑一把雨伞。
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事实,却可以选择乐观的情绪。
我们无法改变已成的败局,却可以选择再一次的勇气。
我们无法改变周遭的世界,却可以选择探寻新的大陆。
上帝如果关上了一扇门,那么一定保留了一扇窗;如果也关上一扇窗,那么一定保留了一面最薄的墙。
选择快乐的心情,让我们心中住上一个不落的太阳。
选择灿烂的笑脸,让我们的嘴角挂上阳光。
选择有力的拥抱,让我们彼此充满力量。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节奏,却可以选择自我的把控。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评价,却可以选择自我的认同。
我们无法改变窗外的黑夜,却可以选择点亮屋内的灯。
我们无法改变不公的机制,却可以选择自我快速的成长。
选择正面的思考,让我们看到希望的亮光。
选择正面的话语,让我们一起传播生命的正能量。
选择正面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追逐人生积极的方向。
A.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C.Great Britain and Wales
B.Great Britain and Scotland
D.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2.B is the capital city of Scotland.是苏格兰的首府
A.Belfast
B.Edinburgh C.Aberdeen D.Cardiff 3.Among the four parts of the United Kingdom, D is the smallest.在英国的四个部分中,是最小的
A.England Ireland B.Scotland
C.Wales
D.Northern 4.English belongs to the C group of Indo-European family of languages.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语系
A.Celtic
B.Indo-Iranian C.Germanic D.Roman 5.The introduction of Christianity to Britain added the first element of D words to English.基督教传入英国,增加了英语的第一个元素。
A.Danish and Finnish C.French and Italian
B.Dutch and German D.Latin and Greek 6.The evolution of Middle English was reinforced by the A influence.中间英语的演变因影响而增强 A.Norman
B.Dutch
C.German
D.Danish 7.Samuel Johnson’s dictionary was influential in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form of C.塞缪尔约翰逊的字典对建立标准形式有很大影响
A.grammar
B.handwriting C.spelling
D.pronunciation 8.At present, nearly C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communicate in English.世界上几乎人都用英语交流。
A.half
B.a quarter
C.one third
D.one fifth Chapter2 9.The D attack on Rome ended the Roman occupation in Britain in 410.对罗马的进攻在410年结束了罗马在英国的占领
A.Norman
B.Danish
C.Celtic
D.Germanic 10.By the late 7th century, D became the dominant religion in England.到了7世纪晚期,成为英格兰的主流宗教
A.Celtic Christianity
B.Anglo-Saxon Christianity D.Roman Christianity C.Germanic Christianity
11.The C marked the establishment of feudalism in England.标志着英国封建制度的建立
A.Viking invasion
B.signing of the Magna Carta D.Adoption of common law C.Norman Conquest
12.The end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led to the rule ofC.玫瑰战争的结束导致了统治的结束
A.the House of Valois
B.the House of York C.the House of Tudor
D.the House of Lancaster 13.The direct cause for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was King Henry VIII’s effort to A.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国王亨利八世的努力
A.divorce his wife
B.break with Rome C.support the Protestants church
D.declare his supreme power over the 14.The English Civil War broke out in 1642 between B.英国之间的内战于1642年爆发
A.Protestants and Puritans C.nobles and peasants
B.Royalists and Parliamentarians D.aristocrats and Christians 15.A was passed afte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在光荣革命之后颁布
A.Bill of Rights
B.Act of Supremacy
D.Magna Carta C.Provisions of Oxford 16.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ccomplished in Britain by the middle of the C century.工业革命是在英国在世纪中叶完成的。
A.17th
B.18th
C.19th
D.20th Chapter3 17.The British gover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vision of powers between three of the following branch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英国政府的特点是,在除了以下的三个分支机构。
A.judiciary
B.legislature C.monarchy D.executive 18.The importanc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can be seen in its effect on D.英国君主制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的影响上
A.passing the bills C.political parties
B.advising the government
D.public attitude 19.As a revising chamber, the House of Lords is expected to B the House of Commons.作为一个修订,上议院将会作为下议院的
A.rival
B.complement C.criticize D.inspect 20.Aisat the center of the British political system.英国政治体系的中心
A.The Cabinet
B.The House of Lords D.The privy Council
C.The house of Commons
21.The main duty of the British Privy Council is to B.英国秘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A.make decisions Cabinet B.give advice
C.pass bills D.supervise the 22.Generally speaking, the British Parliament operates on a B system.般来说,英国议会在系统上运行
A.single-party B.two-party
C.three-party D.multi-party 23.The policies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are characterized by pragmatism and D.保守党的政策以实用主义和为特征
A.government intervention C.social reform
B.nationalization of enterprises D.a belief in individualism 24.In Britain, the parliamentary general election is held every C years.在英国,议会大选每隔年举行一次。A.three
B.four
C.five
然而, 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和教师企图通过大量的选择题练习快速提高英语成绩。这样做的弊端在高中时就显露无遗———学生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之后, 并没有学到地道、自然的英语表达,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差。而且由于选择题型的特殊之处, 学生长期训练做题时只在选择题上划划勾, 很少动笔写, 形成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 对学生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没有益处。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 (初一、初二、高一、高二) , 过早地、主要地依赖做选择题来进行练习, 以期提高英语水平与能力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请先看几个学生翻译作业中出现的表达错误:
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I truly happy to you.)
这邮票唯一现存的一枚保存在博物馆里。
我是 半 夜 12 点 听 到 一 个 女 人 尖 叫 的。
这是某省重点高中刚进入高三的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而且这样的错误相当普遍, 拼写错误就更不用提了。犯类似错误的学生多是没有努力用心地记忆和积累, 认为英语学习和数理化学习一样多做题就能学好, 然而这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那么, 只注重选择题练习为什么不能促进英语能力的真正提高呢?
首先, 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 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量小、面窄、层次浅, 不少的学生容易产生词义混淆、概念模糊的状况。每道选择题设有一个正确项、三个干扰项, 干扰项往往是错误的搭配或另外含义的表达。学生在做题过程中, 除非十拿九稳立刻选对外, 通常会在四个选项中徘徊, 思忖, 最后选择一个。即便选对了, 占75%的错误选项也严重干扰了学生正确的英语语言记忆。
第二, 一些学生为快速提高英语成绩, 只做选择题, 而且做时只看空缺前后一两个词, 只分析结构, 不管句意和语句逻辑, 形成不正确的英语学习思路。
第三, 学生做了选择题, 教师就得分析讲解, 而且要从语法的角度用某个规则讲成死规定, 学生才能心服口服。然而这样做更加强化了学生注重语法而忽视语言交际功能的意向。
第四, 学生的分数与实际英语水平不符。在以大比重的选择题设题的考试中学生得到的分数是不合乎学生实际水平的。60分的成绩很可能只相当于40分的实际水平。学生也承认, 对于一部分选对的题, 他们并不知所以然。这样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出不够准确的评价, 因而影响下一步的教学安排。
在高一、高二阶段, 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常常不够耐心, 少有兴趣, 只愿意做选择题, 缺乏真正的、充足的表达及运用的练习, 极不情愿进行篇章的背诵记忆, 形成恶性循环、懒惰心态。
然而, 要学习一门语言就必须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习得过程, 也就是一个内化过程, 外语学习也一样。缺乏真实生活语言环境的学习者, 更要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语境。
英语中, 词、词组、短语是最小的语意单位, 我们学习时则最好以句子为最小单位, 以篇章为依托来理解、记忆语言表达方式, 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大量背诵语句语篇。这个过程也是学会断句的过程, 主要能训练语言逻辑思维及语篇整体构思能力, 无论对阅读、写作, 还是解答其他高考题, 都会有大的帮助。当不同句式、句型的句子记忆到足够的量之后, 就能掌握语言的深层结构, 形成一定的语感, 这事实上就是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最终得来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学生高考时面对的都不是陈题, 却仍然能够解题的原因———解题所使用的是语言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语法规则。而过分注重语法规则会给语言表达套上枷锁, 学生在做题时会犹豫不决, 出错较多。
因此, 学习英语时, 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 积累表达方式、注重表达逻辑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 还可以利用“过程性练习”巩固、应用语言表达。“过程性练习”是指通过语言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使用的过程来练习语言表达, 以达到最终掌握语言的目的。练习形式包括句型转换、转述、复述、翻译、补全句子、挖词填空、框词填空等。这种练习让学生在真实、完整的表达过程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 掌握的才是有生命的语言。
例如, 学hesitate这一单词时, 告诉学生词义后, 马上给例子:He hesitated to ask for help.并告诉学生准确含义:他犹豫要不要请求帮助。这样做比告诉学生“hesitate后面接不定式, 表示……”要直观而且清晰。
关键词:厚报;瘦身;文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80-02
随着纸媒面临的困境日益明显,“随着媒介多元化,营销组合化,从2000年开始厚报厚刊时代即将终结”[1],回归报纸的理性版量,克制海量膨胀的“瘦报”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一
报纸从薄变厚,有四个历史的原因,首先是报纸变厚是都市类报纸达到品牌峰值的结果,也就是说,厚报集中在都市类报纸上体现。从16版膨胀到一百多个版,这在很短时间里成为报纸出版的趋向。可以说,全国几乎所有的都市类报纸都加入到厚报扩版之中,其中,2001年《南方都市报》日出版七十余版,号称“中国最厚的报纸”;2003年《北京青年报》打出“厚报有厚报”的宣传口号,日出对开60版。2004年3月31日《南方都市报》推出“成熟2004”特刊,总计14叠304版,2005年天津《每日新报》创刊5周年,出版500版[2]。就这样,厚报的样态和社会接受度,达到了一定的热度。第一,说明当时的报纸业发展确实面临一个黄金期,报纸需要在内容上走向“海量”模式,无所不包,全面覆盖,是当时厚报的办报理念也是立足之本。第二,厚报的靠山,是广告。都市类报纸和一部分晚报,都是依靠广告的“输血”,获得生机勃勃。广告撑大了报纸的胃口,也加厚了报纸,同时也使得报纸文本具备更强的商品属性。厚报成为新闻和广告共生的结果。第三,厚报筑起特有的文本结构,a叠重要新闻版+b叠民生服务版+c,d,e叠各种副刊版的累加模式,形成了阅读“长龙”,这种以时序和版序结合的文本结构,兼顾大众读者和小众读者兴趣服务的双重选择。第四,厚报是媒体竞争的宏观布局使然。电视的多频道化,广播的多栏目化,新媒体的多元化,直接影响了纸媒的生存处境。厚报给人直观的是“丰厚”“厚实”“厚重”的感觉,形成多多益善的文化趋向。在多与寡之争的媒体博弈中,纸媒的厚报化无疑也有被动的成分在。
然而,厚报的尝试却很快“悬崖勒马”,报纸不会无节制地扩版下去。核心原因是广告流失,成本压力加重,报纸的广告没有办法“长骨头长肉”,另一个原因就是,报纸和新媒体拼什么?拼快捷,拼海量,拼即时,拼互动,拼可读,迄今为止还没有胜算的把握。也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厚报瘦身成为当下都市类报纸的选择。
二
报纸的“厚报瘦身”必然面临新的课题,从100个版的版量向48或56个版的日常维持版量的回归,有人称之为市场理性回归,有称之为文化理性回归。也就是学者范以锦提出的“适度厚报”,在厚薄之间利弊权衡[3]。无论哪种回归,对报纸而言,从薄报走向厚报再回归到薄报,这一个循环,无疑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这个循环在新媒体时代里,印证了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渐渐丢失自身优势的时候,该如何立足,如何持续,如何选择出路?依靠埋头苦干咬紧牙根走下去,等待市场和读者的选择,还是放任自流,得过且过走向末路?前者无疑是绝大多数报人的坚持方向。
瘦身的报纸要面临“海量”向“河量”向“井量”的转型。报纸扩版变厚报的一个初衷是,在新媒体还没有完全覆盖世界所有角落的时候,纸媒对占领信息高地的乐观估计,当然,没有多久,传统纸媒就发现,和新媒体比拼海量信息,最后的结果就是将报纸从“新闻纸”转向为“信息纸”,有效信息不断稀薄化,高品质新闻不断放低标准。海量信息对于报纸而言,其实就是“一厢情愿”的臆想概念。报纸文本决定了它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报纸扩版,但有效信息并没有翻倍。其次,海量的信息决定报纸的采访实力和能力,很多报纸为了扩容,最后选择的不是在自采新闻上的增量,而是在拷贝信息上的增量,报纸的原创性被报纸的抄写性复制性所替代。
报纸从厚报瘦身之后,海量的概念需要面对理性的现实,报纸不可能在信息量上比肩新媒体,它不但没有“海量”,甚至连“河量”都没有,报纸的容量,更接近固守家园的一口井,这个定位比较接近它的实际。报纸像井水一样提供有用的内容,而且是直接有用的信息。有学者认为“厚报薄读”不如“薄报厚读”[4]。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瘦身的报纸,开始把对信息量的迷信和偏执转向到对信息质量的坚持和筛选上。这无疑是对报纸质量的要求有了新的要求。
瘦身的报纸要保證精品精彩精确的文化品质。报纸再次变薄,给报纸带来一种释放,那就是要求文本的精品化。报纸和新媒体相比,它面临的困境非常之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媒体的互动性,让媒体与人合二为一,媒体是人的器官的延伸,是生命组织的一部分。新媒体如此的作用,报纸并不充分具有这些作用。报纸还是人的“他物”,是临照关注的对象。报纸若想吸引人的观看和思考,就必须回归到文本内容的升级上,保证报纸的作品是精品,文本的精彩的,信息指向是精确的。诚如所言,“要想站稳脚跟,大多高举价值阅读的大旗,以专业优势,编辑思想作为一大卖点,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应知欲知的新闻”[1]。
瘦身的报纸要保证原创能力观察能力第一行为能力的保留。“厚报变薄”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个不得不重视的趋势。同时,报纸的影响力在不断萎缩,报纸的内在动力也开始动摇。这个内在动力包括报纸固有的原创能力,观察能力和第一行动能力。独家新闻,调查新闻,现场新闻是检验一张报纸活力的主要标杆。而当下,报纸在这些方面越来越不想有所作为的情势下,新闻的第二落点概念,解释新闻被推到舞台的聚光灯下。报纸慢下来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报纸静下来。相对喧嚣的新媒体信息生态,记者要主动思考,主动把握,主动采访,主动布置。只有这样,报纸不但不会老气横秋,反而会老当益壮。
三
厚报瘦身是不是只有在内容上可以动作呢?内容为王的理性回归是一个选择途径,或者说是一个必然的常识性回归,但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信息以海量的优势冲击每个人的时候,报纸的内容到底有多么深广的影响力,这是很难说的。基于此,厚报的旧有模式,也就是报纸的累加模式,必须转型为“报纸+”的模式。
报纸通过瘦身,强化了新闻内容的有效性和原动力,或者说是策源地。在报纸+的模式下,可以附加电子版,报纸官方网站,报纸官方微博微信,报纸官方客户端,有人称之为“纸+电子”的融媒体模式,让纸上的新闻通过新媒体扩展影响力。也可所以说是,从报纸身上减下来的肉,贴到了新媒体的身上。那么,这样的探索,有很多核心问题绕不过,为厚报瘦身的文化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需要高度重视。
首先,报纸剪掉的冗余信息或版面,对于新媒体而言是“赘肉”呢还是有益补充?收拢的纸媒触角是不是张开的新媒体触角呢?新媒体要想活下去,当前也不仅仅是依靠海量的信息和话题设置,而是新媒体文化的“精巧视角”和“兴趣创意”,这是新媒体展开互动的原动力。报纸剪掉的一些版面和内容,移植到哪里,如果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文化需求,那么,也只是充数而已。新媒体当前的信息推荐和话题包装意识,已经完全超过传统媒体的水平,原因很简单,新媒体借海量的信息作为后盾,必须发挥推荐精品和精确信息的传播功能。这一点,无疑是和瘦身之后的报纸异曲同工。纸媒放弃的,新媒体也不可能捡起来。同样,新媒体身上的病,也正是纸媒高度规避的地方。
其次,报纸+的“加法”该如何加,是当前报纸延伸其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難点。我们说,融媒体的难点是“融”。“融”,是文化和资源的协同战略要求。把报纸和新媒体的各种工具加在一起,你报什么我转什么,你关注什么我就如何关注,最后,纸媒成为新媒体的源头,新媒体成为纸媒的小抄,这是最低级的“融”的效果。而当前,不少报社对纸媒与新媒体合作的关注点是“捆绑”,而纸媒与新媒体的策应关照联动,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结果就是,报纸从厚变薄,新媒体也面临虚胖。媒体期望的“报纸+”模式,影响力究竟到底是怎样的影响力,经济效益的挖掘点究竟在哪里,在当前还是大课题大难题。
最后,“报纸+”模式是加新媒体还是加别的什么内容,这也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一般情况,“报纸+”加的是电子版,微信微博客户端,加的都是新的媒体方式,是媒体与媒体相加,而报纸还可以和什么别的内容相加呢?有的媒体提出,报纸+营销活动或实体经营或创意推销。也就是把:纸上和线上的结合,衍生为纸上和线上线下的结合。这些尝试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报纸+大数据,甚至产生了大数据迷思。报纸的出路是大数据,新媒体的未来在大数据,一切媒体只有在大数据中找到失去的伊甸园。而不同的声音表示,“新闻媒体驾驭大数据是发现新闻的途径”“只有实地核实事件,才能更真实地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期盼数据提供完全的真实包含太大的风险”“大数据只能提供部分参考,媒体的正确价值观才是首要的”[5]。当前,很多的媒体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媒体形式”第一,热衷媒体改朝换代,而轻视媒体内容生产的传播规律。这一心理,直接威胁到厚报瘦身的有效性,也导致瘦身的报纸(内容生产)越来越不够自信。这是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2011年报刊广告版数首次下滑,厚报厚刊时代将终结[J].新闻记者,2012(2).
[2]周晗.以价值阅读对抗海量信息——“薄报时代”已来临?[J].媒介观察,2013(9).
[3]张立伟.纸媒逆势增长五大战略[N].新闻战线,2014-05-15.
[4]王晋.纠结的“厚报”与淡忘的“薄报”[N].编辑之友,2014-08-05.
【英语文化选择题】推荐阅读:
英语论文文化09-25
英语文化小常识09-29
英语词汇-文化人类学09-17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复习07-25
英语高考传统文化范文07-27
英语六级传统文化翻译09-19
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品格10-23
小学英语外国文化渗透11-28
中国文化用英语怎么说12-10
传统文化英语阅读理解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