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案例题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管理案例题(精选6篇)

企业管理案例题 篇1

(一) 2013年春节刚过, Y市还哈气成冰, Y市中心城区的黄土山坡上, 活跃着2000多台重型机器, 这些机器将挖掉33座荒山。通过削山、填沟, 两倍于现在城区的建设用地将陆续被整理出来, 用于Y市新城建设。此举被公众戏称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二)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 失地农民老王正在为干啥而发愁。他的家在T市新区规划范围之内, 房子已经被拆掉, 用给的补偿金在城里买了一处二手旧楼房, 花得已所剩无几。虽然住的问题解决了, 可是53岁的老王在城里找个适合的工作的确挺难。“进城了, 有房了, 可指什么为生啊?没有退休金, 没有保障, 找工作找不到, 做生意没本钱。”老王无奈地对记者说。

(三) W省人大财经委在一份城镇化调研报告中指出, 目前, 城镇化依然是以投资驱动和“房地产化”为主, 是一种功利性的城镇化。如果城镇化的追求超过现实需要, 将投资“铁公基”的发展模式转向城镇化建设, 就有可能形成过度的城镇化。如果一味地扩建城市, 抬高房价和地价, 盲目求大, 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现代城市管理能力, 则会给未来埋下衰退的种子。

(四)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理解为大城市扩张。近些年来, 一些特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 人口压力过大,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超过极限, 环境污染、居住拥挤、交通堵塞、房价高企等问题凸显。同时, 一些小城镇人口比重不升反降, 已经回到20年前的水平。城镇化存在着重规模扩张, 轻服务管理, 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偏低, 基础设施管理运营水平不高,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对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理解, 你认为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城镇化之路?

2.T市老王的问题, 在各地城镇化过程中较为普遍,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3.Q省近期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假设你是Q省发展改革委的领导, 在此次会议上将做主题为“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发言, 请列出发言的要点。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

第1问, 要求应试者根据案例材料中给出的问题, 结合国情实际, 指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走什么路问题。作答此题, 应注意三点:一是不能就案例材料具体问题谈诸如解决对策等内容, 要答出经过提炼升华后对整个城镇化存在共性问题的思考。二是要答全面, 涵盖城镇化的各个方面。三是要从宏观入手, 答出大方向、大道路。主要作答内容有:中国的城镇化, 要立足各地实际,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注重循序渐进, 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环保节能, 突出深化改革, 加强社会建设, 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保障民众权益, 走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2问, 从案例材料分析, 老王的问题反映三个方面: (l) 城镇化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 (2) 城镇化后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3) 城镇化市民的就业生计问题。此题就是答如何解决这三方面问题的。虽然题目给出的是老王的个案, 但不能仅作答如何解决老王一个人的问题, 要从普遍和根本性问题上作答。作答内容要点有: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特别是征地制度改革, 规范拆迁行为, 建立符合市场规律且能最大程度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征地补偿机制, 确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归农民所有。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支持农民承包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流转,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化经营, 将剩余农民有序从土地依赖中转移。二是深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改革, 实现市民同城同待遇。加快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平等社会福利待遇, 优先解决举家迁徙或长期在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逐步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家属能享受所在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三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推动城镇多元化产业协调发展, 特别要加快发展城镇生活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增加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 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形式实现其稳定就业, 建立困难救助机制, 发展志愿和社工事业, 帮助进城农民渡过暂时难关。

中考思想品德案例分析题解题指导 篇2

案例分析题是中考的常见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

要解答好案例分析题,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找准法律依据。案例分析,重在分析。用什么分析?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法律的有关规定。

2.依法公正评判。认真阅读案例,运用所学过的相关法律知识对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进行评判。

3.指出法律责任。如果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与法相悖,还应指出其危害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告知正确做法。如果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与法不合,就应告知当事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5.总结经验教训。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后,最后还须总结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对自己有何教育和警示等。

【真题解析】

(2013·丽水)初中生小淘,一直吵闹着要苹果手机,爸爸买给了他。但自从有了这部随时可以上网的手机,烦恼就没有离开过他。

(1)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烦恼一、二中小淘的行为。

(2)烦恼三中小淘的行为,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请说明理由。

(3)结合三则烦恼,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向小淘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该题围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知识点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等法律知识。

第(1)问,设问已明确规定“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小淘的行为,答题时应具体应用权利和义务的哪些知识点呢?结合烦恼一中小淘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应该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一法律知识点;结合烦恼二中小淘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小淘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第(2)问,要求回答烦恼三中小淘的行为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我们作答时首先要想一下公民享有哪些权利,然后结合材料“怀疑同桌并当着同学的面骂他是小偷”,很显然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

第(3)问,要求给小淘提出合理建议。这个建议必须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去提,同时必须根据材料中小淘的不良行为,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告知其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1)烦恼一: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小淘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烦恼二: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小淘的行为引起社会的不安,没有做到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2)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因为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道德角度: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法律角度:学法守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等。

【跟踪训练】

17岁的肖某父母在外打工,他跟外婆一起生活。因缺乏管教,肖某八年级没读完就辍学在家,养成游手好闲的恶习。2012年7月至案发,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肖某9次窜至新干县大洋洲镇渡口肖公庙内用铁丝橇开功德箱,共盗走香火钱1950元。近日,江西省新干县人民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肖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肖某的盗窃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肖某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3)上述案例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警示?

《管理学原理》案例题 篇3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计40分)案例一:温特图书公司组织改革

温特图书公司原是美国一家地方性的图书公司。近10年来,这个公司从一个中部小镇的书店发展成为一个跨越7个地区,拥有47家分店的图书公司。多年来,公司的经营管理基本上是成功的。下属各分店,除7个处于市镇的闹区外,其余分店都位于僻静的地区。除了少数分店也兼营一些其他商品外,绝大多数的分店都专营图书。每个分店的年销售量为26万美元,纯盈利达2万美元。但是近3年来,公司的利润开始下降。

2个月前,公司新聘苏珊任该图书公司的总经理。经过一段时间对公司历史和现状的调查了解,苏珊与公司的3位副总经理和6个地区经理共同讨论公司的形势。

苏珊认为,她首先要做的是对公司的组织进行改革。就目前来说,公司的6个地区经理都全权负责各自地区内的所有分店,并且掌握有关资金的借贷、各分店经理的任免、广告宣传和投资等权力。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后,苏珊便提出了改组组织的问题。

一位副总经理说道:“我同意你改组的意见。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分权而不是集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虽聘任了各分店的经理,但是我们却没有给他们进行控制指挥的权力,我们应该使他成为一个有职有权,名副其实的经理,而不是有名无实,只有经理的虚名,实际上却做销售员的工作。”

另一位副总经理抢着发言:“你们认为应该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这是对的。但是,在如何改的问题上,我认为你的看法是错误的。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设什么分店的业务经理。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多的集权。我们公司的规模这么大,应该建立管理资讯系统。我们可以透过资讯系统在总部进行统一的控制指挥,广告工作也应由公司统一规划,而不是让各分店自行处理。如果统一集中的话。就用不着花这么多工夫去聘请这么多的分店经理了。”

“你们两位该不是忘记我们了吧?”一位地区经理插话说:“如果我们采用第一种计划,那么所有的工作都推到了分店经理的身上;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案,那么总部就要包揽一切。我认为,如果不设立一些地区性的部门,要管理好这么多的分店是不可能的。”“我们并不是要让你们失业。”苏珊插话说:“我们只是想把公司的工作做得更好。我要对组织进行改革,并不是要增加人手或是裁员。我只是认为,如果公司某些部门的组织能安排得更好,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8分)组织设计的原则:统一指挥;控制幅度;责权对等;柔性经济原则。(4分)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战略;环境;规模;技术。(4分)

2、本案例中,有哪些因素促使该图书公司要进行组织改革?(6分)

利润的下降;实施自己的管理方法;(2分)打破原有的既定格局;(2分)提高工作效率。(2分)

3、集权和分权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两位副总经理的发言,各自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6分)

决策权。一个人要分权;一个人要集权。(3分)不想失去现有的权利;同时想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利。(3分)案例二:林肯电器公司

哈佛商学院向全世界出版了近4万个案例,被购买频率最高的案例是位于克利夫兰的林肯电器公司。该公司年销售额为44亿美元,拥有2400名员工,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激励员工的方法。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于生产弧焊设备和辅助材料。

林肯电器公司的生产工人按件计酬,他们没有最低小时工资。员工为公司工作两年后,便可以分年终奖金。该公司的奖金制度有一整套计算公式,全面考虑了公司的毛利润及员工的生产率与业绩,可以说是美国制造业中对工人最有利的奖金制度。在过去的56年中,平均奖金额是基本工资的95.9%,该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员工的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员工年平均收入为44000美元,远远超出制造业员工年收入17000美元的平均水平,在不景气的年头里,如1982年的经济萧条时期,林肯公司员工收入降为27000美元,这虽然相比其它公司还不算太坏,可与经济发展时期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公司自1958年开始一直推行职业保障政策,从那时起,他们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当然,作为对政策的回报,员工也相应要做到几点:在经济萧条时期他们必须接受减少工作时间的决定;而且接受工作调换的决定;有时甚至为了维持每周30小时的最低工作量,而不得不调整到一个报酬更低的岗位上。林肯公司极具成本和生产率意识,如果工人生产出一个不合标准的部件,那么除非这个部件修改至符合标准,否则这件产品就不能计入该工人的工资中。严格的计件工资制度和高度竞争的绩效评估系统,形成了一种很有压力的氛围,有些工人还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但这种压力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据该公司一位管理者估计,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林肯公司的总体生产率是他们的两倍。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后,公司年年获利丰厚,没有缺过一次分红。该公司还是美国工业界中工人流动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前不久,该公司的两个分厂被《幸福》杂志评为全美十佳管理企业。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林肯公司使用了何种激励理论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分)

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3分)

2、为什么林肯公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工作?(5分)

林肯公司其富有激励的系统和由之孕育而生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林肯公司的激励体系下,员工关于生产力,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想法和对公司的个人贡献都会得到客观的回报,公司战略与员工的所得和职务提升紧密相连,促使了个人贡献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5分)

3、你认为这种激励系统可能会给管理层带来什么问题?(6分)该如何解决?(6分)

管理层面临的问题:

①金钱给人的激励作用到了一定水平就停滞了,公司如何维持并创造更多的软性优势激励员工不断努力。(2分)

②按件计酬的方式容易造成员工过多疲劳,不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宗旨。(2分)

③工人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2分)

可采取的措施:

①随着竞争激烈程度加强,可以增加员工获得激励奖金的难度,这样能激励员工不 断努力。尤其对于销售人员,应随着业务量指标相应调整激励奖金率。(2分)②重视与员工的人际关系,给有能力员工适当授权,让他们增加决策者的感觉。(2分)③按件计酬的奖励应该设置符合人体体力要求的上限,避免因为工作造成员工身体的损伤。(2分)

案例分析题二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计40分)案例一:大华公司

大华公司是一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王经理总是都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几十件,从公司的高层决策、财务人事安排,到职工的生活起居,可以说无事不包,人们每天都可见到经理穿梭于公司车间和办公室。开始,员工们都很喜欢他,大家有事都找他,他也是有求必应。可是,时间长了,王经理过得很累,因为他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要过问,能亲自办的事决不交给他人办;可办可不办的事也一定是自己去办;交给下属的一些工作,总担心下面办不好,常要插手过问,有时弄得下面的领导和员工不知如何是好,心里憋气。员工们不满意了,但知道王经理为人,也不便计较。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效益并不很好,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成本费用上升,效益不断滑坡,急得王经理常常难以入眠。这种情况下,在有关部门的撮合下,公司决定与一家外国公司合作,由外方提供一流的先进设备,公司负责生产。当时这种设备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国内一流,如果合作成功,公司不仅能摆脱困境,而且可能使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管理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大家都对此充满了信心。

经多方努力,合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就等双方领导举行签字仪式。可就在前一天,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生病住院,王经理很可怜他,亲自到医院陪他。第二天,几乎一夜未合眼的王经理又坚持按惯例到公司下属车间查看生产进度,秘书几次提醒他晚上有重要会议,劝他休息一下,但他执意不肯,下午,王经理在车间听取职工反映情况时病倒了。晚上,王经理带病出席签字仪式,公司里的其他许多领导也参加了,但王经理最终没能支撑下去,中途不得不被送进医院。外方领导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一方面为王经理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对王经理的能力表示怀疑,决定推迟合作事宜。

这件事情发生后,公司上上下下大为不满,对王经理的能力表示怀疑,并希望能找到一位有能力的领导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企业一名高层管理者,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5分)

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他的管理对象不是面面俱到,也不是进行一般程序化的管理,而在于进行非程序化的、例外的、战略性管理。(5分)

2、你认为王经理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如何?为什么?(5分)

不适应这样一个岗位工作。王经理的领导和管理方面至少缺乏:(5分)

(1)战略思维: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抓组织的全局性、方向性及涉及与目标有关的重大方针等问题。

(2)授权艺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学会放权,凡下属可做的事,应授权下属去做,并且一经授权,就不要再去插手,即要坚持“例外原则”和“授权原则”。

(3)沟通艺术,管理者要善于及时了解被管理者的反应、感受,即开展双向沟通交流。(4)用人艺术,管理者不能孤军奋战,而应取得下属的合作和支持,要善于调动下属,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自己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3、如果你是大华公司的员工,可以应用什么管理学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公司改善这种状况?(10分)

只要能利用相关管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并言之成理,均可得分。案例二:心远书屋

心远书屋成立于20年前,开始的时候,只是利用了林心远家临街的一个房间开办的小铺面,但是林心远有远大的目标和精明的头脑,而且吃苦耐劳,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心远书屋已经发展成了在全省有30家分店的中型企业。

林心远一直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至今,他仍然对各种事情亲力亲为,公司总部只设立了一个办公室,替他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从采购、广告、销售策略、存储、配送到安全,以及公司总部的事情,所有的问题他都要一一亲自安排。每两周,所有分店的经理和总部的负责人都要参加例会,在例会上林心远做出各种指示。在两次例会之间,林心远会抽出两到三天的时间到各个分店去视察。

尽管林心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仍然感觉到公司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他发现虽然每次开会大家都仔细聆听他的指示,但是,员工的实际行为却令他怀疑他们是否真正明白了他的意图。在视察时,他看到很多政策并没有得到贯彻,他甚至不得不重新书写公司的广告。他也听到了一些议论,员工们抱怨他们无法了解林心远到底想要干什么。他觉察到员工们工作缺乏动力,一些他手下最优秀的人员已经辞职,加入到了竞争者那里。

一天下午,林心远的老同学肖小平来看望他,肖小平刚参加了一个管理培训班,林心远和他谈了公司的情况以及自己的难题。他说:“我不知道你在培训班上学了哪些高招,但是,从我的体会来讲,我认为只要有钱、好老板、好的工作环境,人们就应该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可是事实好象并不是这样,如果你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林心远在和员工的沟通上存在着什么问题?(6分)

(1)每次例会上见面的人太多,没有办法和个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2)在会议上,林心远是发言者,而其他的人只是信息接收者,下级缺少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

(3)大部分交流是单向沟通,缺乏信息反馈,使他无法补充和休整信息。

2、如果你是肖小平,你认为林心远作为一个总经理应该做哪些改进呢?(6分)(1)他应该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而不是那些日常的业务活动,应奉行例外原则。(2)允许书店经理们和一些高级职员对拟采取的在横册予以讨论,并提供改进意见。(3)将大规模的例会改为小型的会议,每次约见的书店经理不超过10 个人,以便和他们进行更充分的交流。

(4)将具体经营的决策权下放给书店的经理们,允许他们根据具体的经营情况做决策。(5)重新构造企业组织,设立一些职能机构分担林心远的责任。

3、你会对公司组织机构的改造提出那些建议?(8分)(1)广告职能应该加强

(2)设立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3)林心远的管理宽度太大了,应该减小

(4)组织机构的重新设置会带来人事上的重大变动,应该注意处理好答案:

案例分析题三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计40分)案例一:“宇宙”冰箱厂

某市“宇宙”冰箱厂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该厂厂长周冰是个思路敏捷、有战略眼光的人,早在前几年“冰箱热”的风潮中,他已预见到今后几年中会渐渐降温,变畅销为滞销,于是命该厂新产品开发部着手研制新产品,以保证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果然,近来冰箱市场急转直下,各大商场冰箱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积压。好在宇宙厂早已有所准备,立即将新研制生产出的小型冰柜投放市场,这种冰柜物美价廉,一问世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宇宙厂不仅保证了原有的市场,而且又开拓了一些新市场。但是,近几个月来,该厂产品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用户接二连三地退货,要求赔偿,影响了该厂产品的声誉。究其原因,原来问题主要出在生产上。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李英是半年前从本市二轻局调来的,她今年42岁,是个工作勤恳、兢兢业业的女同志,口才好,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对冰箱生产技术不太了解,组织生产能力欠缺,该厂生产常因所需零部件供应不上而停产,加之质量检验没有严格把关,尤其是外协件的质量常常不能保证,故产品接连出现问题,影响了宇宙厂的销售收入,原来较好的产品形象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该厂几年的努力也许会付诸东流。周厂长为此很伤脑筋,有心要把李英撤换下去,但又为难,因为李英是市二轻局派来的干部,和上面联系密切,并且她也没犯什么错误,如硬要撤,搞得不好,也许会弄僵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为该厂隶属于市二轻局主管)。不撤换吧,厂里的生产又抓不上去,长此以往,企业很可能会出现亏损局面。周厂长想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去找厂咨询顾问某大学王教授商量,王教授听罢周厂长的诉说,思忖一阵,对周厂长说:“你何不如此这般呢„„”周厂长听完,喜上眉梢,连声说:“好办法、好办法”,于是便按王教授的意图回去组织实施,果然,不出两个月,宇宙厂又恢复了生机。王教授到底如何给周厂长出谋划策的呢?原来他建议该厂再设一个生产指挥部,把李英升为副指挥长,另命一懂生产有能力的赵翔为生产指挥长主管生产,而让李英负责抓零部件、外协件的生产和供应,这样既没有得罪二轻局,又使企业的生产指挥的强化得到了保证,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李、赵两位同志的特长,调动了两人的积极性,解决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小刘是该厂新分来的大学生,他看到厂里近来的一系列变化,很是不解,于是就去问周厂长:“厂长,咱们厂已经有了生产科和技术科,为什么还要设置一个生产指挥部呢?这不是机构重复设置吗?我在学校里学过的有关组织设置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讲组织设置应该是‘因事设人’,咱们厂怎么是‘因人设事’,这是违背组织设置原则的呀!”周厂长听完小刘一连串的提问,拍拍他的肩膀关照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理论是理论,实践中并不见得都有效。”小刘听了,仍不明白,难道是书上讲错了吗?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企业应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到底应该“因事设人”还是“因人设事”?(10分)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坚持以下原则:目标任务原则;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及精干高效原则;适宜的管理幅度的原则;统一指挥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5分)

依据组织结构设置的目标任务原则,应坚持因事设人,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企业目标任务的要求,对职务结构进行调整,对人员进行调配,也是对组织结构设置原则的灵活运用。(5分)

2、你认为王教授的建议是否合适?(5分)

王教授的建议比较合适,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如王教授所说,理论应该随着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实际的需要而改变。(5分)

3、你怎样看待小刘的疑问?(5分)

关于小刘的疑问。小刘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难免事事唯书为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5分)

案例二:海尔集团创造的日清日高管理法

日清日高管理法,即OEC管理法,是海尔集团冰箱公司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步提炼、总结形成的一种有效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系。所谓OEC实际上是“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英文缩写,其含义是,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所作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以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它有三个控制体系构成,即目标体系、日清体系和激励机制。

(1)日清目标体系。这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指南和日常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管理体系中提纲挈领的部分。目标体系由集团公司(决策层)、部门、分厂(执行层)、车间(作业层)三个层次组成。第一步,集团公司制定总目标,每年12月份集团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和本目标完成情况,制定下一的总目标,包括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生产率、管理、产品开发、企业发展等内容。确定每项内容的具体目标值、工作进度、完成期和承担的部门,据此制定方针目标展开实施对策表;第二步,将总目标逐项分解到各部们(分厂)。由各部门(分厂)在分解为月度目标和计划,列入OEC控制总台帐,对其中重点项目在台帐中细化单列,形成总目标的子系统;第三步,各部门(分厂)将子目标分解为各车间控制的项目,由各车间再分解为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项目和责任,列入工作控制台帐。这样,就使得看似很大无从下手的大目标细化到每人每天的具体工作,变成了简单、清晰、易操作的小目标,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内容完整,责任明确的目标计划体系。

(2)日清控制体系。分为纵向(生产作业现场)控制和横向(职能管理)控制。按照问题、发生地点、发生时间、责任者、原因、问题多少、损失大小、解决措施、安全事项等9个因素进行控制。生产作业现场日清的主要对象是质量、工艺、设备、物耗、生产计划、文明生产、劳动纪律等7个项目。由管理人员进行巡回检查,每两个小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相应的7张日清表中,同时将各项结果综合评价后,填写日清栏考评意见,一起公布于各车间日清管理栏内。每个员工对照7个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将自检结果填入“三E”(即每人、每天、每件事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E),日清工作记录卡交班长考核确认。各职能管理部门按照阅读目标和计划实施控制,每天将实际完成值分别与目标值、上期完成值相比较,记录在日清控制表上,同时找出薄弱的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列入重点控制项目,并分析原因,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纠偏单。对纠偏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每天记录在现场日清记录表上,对临时性的工作填写工作活页,随时进行控制,纳入例行管理。日清所要解决的问题:使月度目标和工作项目处于受控状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确定责任,严格进行考核。

(3)激励机制。对管理人员每天按日清实际完成值与目标值、上期完成值对比,或超过、或持平、或下降,分别给予A、B、C三个等级的评价。每天日清考核中,对发现问题者当场给予红卷并予以奖励,对责任者发给黄卷予以处罚,并记入“三E”卡,月终发工资时兑现。

除此之外,还多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一是完善用人机制,通过公司招聘、竞争上岗,充分挖掘人才;二是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工制度,即设置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个等级,依据考核标准有升有降;三是为管理人员设置海尔金、银、铜奖,为工人设置海尔希望奖、合理化建议奖以及信得过班组、自主管理班组奖。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海尔OEC管理法中的控制属于哪种类型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有哪些?(10分)

海尔OEC管理法中的控制属于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在计划执行后进行的,其目的不是对既成事实的纠正,而是为即将开始的下一过程提供控制的依据。反馈控制的中心问题是执行计划的最终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偏差。其控制的基本形式是通过对最终结果的分析,汲取经验教训,调整与改进下一阶段的资源配置与过程指导、监督。(5分)

海尔OEC管理法中的控制内容包括:质量、工艺、设备、物耗、生产计划、文明生产、劳动纪律等项目。(5分)

2、结合本案例说明目标管理的程序,目标管理和控制的关系。(5分)

目标管理的程序:制定目标、明确责任、执行目标、评价成果、实行奖惩。(3分)目标管理和控制的关系: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实现目标管理主要采取职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的方法,以利于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2分)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题 篇4

案例分析题1:福特公司的战略选择

福特汽车公司鲜明地证明了一个大公司如何向多个战略方向出击。

(一)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早期发展战略

在早期,福特公司的发展是通过不断改进它的单一产品——轿车而取得的。在1908年制造的T型轿车比以前所有的车型有相当大的改进。在它生产的第一年,就销售了10 000多辆。1927年,T型轿车开始将市场丢给了它的竞争对手。福特公司又推出了A型轿车,该轿车集中了流行的车体款式和富于变化的颜色。当A型轿车开始失去市场、输给它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在1932年,福特公司又推出了V-8型汽车。6年后,在1938年,Mercury型车成为福特公司发展中档汽车的突破口。

福特汽车公司也能过扩大地区范围进行发展。在1904年,它进入加拿大市场的举动就证明了这一点。也是在它的发展早期,福特公司采用了同心多样化战略,在1917年,开始生产卡车和拖拉机,并且在1922年,收购了林肯汽车公司。

(二)纵向一体化战略

福特汽车公司的多样化生产集团是后向一体化战略的杰出实例。下面介绍福特公司在这一集团中几个部门的作用。

1.塑料生产部门一一供应福特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塑料需求量和百分之五十的乙烯需求量。

2.福特玻璃生产部门——供给福特北美公司的轿车和卡车所需的全部玻璃,同时也向其他汽车制造商供应玻璃。这个部门也是建筑业。特种玻璃、制镜业和汽车售后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3.电工和燃油处理部门——为福特汽车供应点火器、交流发电机、小型电机、燃油输送器和其他部件。

(三)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同心多样化战略

在1917年,福特公司通过生产拖拉机开始了同心多样化战略。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和农用设备制造商之一,它于1978年1月日成立。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是由福特公司的拖拉机业务和新荷兰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后者是从Sperry公司收购来的农用设备制造商。

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随后兼并了万能设备有限公司,它是北美最大的四轮驱动拖拉机制造商。这两项交易是福特公司通过收购实行它同心多样化战略的最好例证。

(四)金融服务集团——跨行业的复合多样化战略

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的成立,是向经销商和零售汽车顾客提供贷款。这可以说是实行同心多样化战略。

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利用这个部门积极从事复合多样化经营。在1985年它收购了国家第一金融有限公司,后者是北美第二储蓄和贷款组织。在1987年后期,它收购了美国租赁公司,它涉及企业和商业设备融资、杠杆租赁融资、商业车队租赁、设备运输、公司融资和不动产融资。

(五)其他行业的复合多样化战略

福特汽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经营多样化产品的部门,也是跨行业多种经营的典型实例。到1920年,这个部门围绕着密歇根福特世界总部建立了59个商用建筑。由这个部门所拥有和它管理的设施及土地的市场价值估计有十多亿美元。

福特太空有限公司和赫兹有限公司也是复合多样化战略的良好典范。

(六)调整战略

在福特公司的发展史上,曾经被迫实行了几次调整战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特公司以每月几百万美元的速度亏损。亨利.福特二世重组了公司并实行分权制,这使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

也许被众多美国公司采用的最富戏剧性的调整战略是福特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所完成的。从1979年到1982年,福特公司的利润亏损额达5.11亿美元。销售额由 1978年均的420亿美元下降到 1981年的 380亿美元。不必说,福特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亏损的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许更重要的亏损的原因是福特公司运营的方式。新车的款式看起来像许多年以前一样;在部门之间(如设计与工程)很少沟通;管理层中从事管理公司的员工对工作很不满意,很少向上级部门传达情况。

福特公司的管理层做了些什么来转变这种情况呢?首先,他们显著地减少了运营成本。在1979年到1983年期间,从运营支出中就节省了4.5亿美元。其次,质量成为头等大事。管理层也改变了福特公司设计小汽车的程序。以前,每一个工作单位是独立工作的。现在,设计、工程、装配等部门都在这个过程中一起协调工作。

不过,福特公司实行的最重要的改变是一种新的企业文化。从首席执行官 Philio Caldwell和总裁 DonaldPetersen开始,改变了公司的优先次序。一种新兴管理风格建立起来了。该种管理风格强调联合行动和在工作中所有雇员向

着共同的目标的参与。在福特公司,人们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并且更加强调雇员、经销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一种新的集体工作精神。

(七)放弃战略

多年来,福特公司不得不情愿地放弃它的某些经营单位。例如,在 1989年 10月,福特公司和一伙投资商签署了卖掉它Rouge钢铁公司谅解备忘录。福特之所以卖掉这家公司是因为它不想担负实现其现代化的成本。估计在其实现现代化的几年中,每年实现现代化的费用为三亿美元。福特公司做出的其他放弃决策包括:在1987年和1986年,分别把化工业务和漆料业务卖给了杜邦公司。

(八)收购和合资经营战略

1989年11月2日,福特公司以25亿美元收购了美洲豹私人有限公司,以作为消除它在汽车市场上的一个弱点的手段:即产品缺乏在豪华轿车市场上的竞争。豪华类别的一些竞争轿车有丰田公司的凌志LS400,本田阿库拉·传奇和宝马三个系列。在1989年,豪华轿车的需求是250亿美元,预测到1994年能增长到400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比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要大得多。福特公司把美洲豹轿车看作是进入美国和欧洲豪华轿车市场的机遇。福特公司也采用了合资经营的战略——具有较重大意义的两项合资经营是和马自达及日产公司实现的。福特公司和马自送达公司一起合作生产五种汽车。例如,在马自达生产车间生产的Probe汽车,外部和内部的设计由福特公司进行,细节性的工程技术由马自达公司完成。

日产公司和福特公司正在合作开发前轮驱动的微型汽车,福特公司将在俄亥俄州的卡车厂制造该汽车,并将由两个公司销售。在澳大利亚,福特公司的Maverick汽车是日产四轮驱动车Partrol的一种车款,它由福特公司的经销商销售,而日产公司经销商销售福特公司的Falcon客货两用车和运货车。

思考题:

福特汽车公司的案例很典型地说明了企业在不同的经济周期条件下应当做出何种战略选择。读者应当考虑:

1、福特汽车公司做出的各种战略选择分别处于何种经济环境下?

2、为什么在不同时期,福特汽车公司要进行战略调整?

3、你认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选择是否是最优的,如果不是,你认为何种战略更加合适?

案例分析要点:

1.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变迁是一部鲜活的战略管理教科书,悠久的公司历史使福特汽车公司经历了兴衰起伏和

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1)公司的早期是采取发展性战略,即: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战略;

(2)公司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采取的是纵向一体化战略、同心多样化战略、跨行业的复合多样化战略

等。

(3)公司在生产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调整战略及放弃某些经营单位的战略。

(4)公司在生产经营复苏的情况下,采取收购和合资经营战略。

2.从福特汽车公司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采纳各种不同的竞争战略,历经诸多战略成败的公司历史,不难看出战

略选择没有绝对的优劣判断标准。某种战略只要能够并且只有能够具有最佳的战略适应性,就是当时情况下的最佳战略。而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顾客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又会破坏既有战略的适应性,如果企业不能够及时学习、反应和调整,那么过去成功的战略也会成为企业的掘墓人。

3.个人观点

案例分析题2: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

1886年5月名叫John Styth Pemberton的医生发明了可口可乐,它是将“可可”提取精与“可乐”提取精二者相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成为“脑清剂”药的糖浆基。Pemberton为此获得了专利,当年销售了25加仑的糖浆,并拿出销售收入的90%,约46美元用于广告宣传。1886年,AsaCandler投资集团购买了可口可乐的专利权。1892年,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个地处佐治亚洲的公司而成立,注册资本为0 万美元。1893年“可口可乐”这一商标在美国专利局注册。可口可乐公司于1894年在美国开始授权其他厂瓶装和销售可口可乐,到1899年它在美国几乎所有州都有瓶装厂。1904年可口可乐糖浆的年销售量达到了100万加仑,全国有123家授权的瓶装厂。1915年公司首先使用玻璃瓶装,并于1954年引进铝罐装。铝罐装非常适用于长途及海外运输。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一个亚特兰大银行兼投资集团 Ernest Woodruff。Robert W.Woodruff取代HowardCandler而成为公司的总裁。此后,公司采取了更大胆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海外销售部门,并开发出了糖浆浓缩液以减少运输成本。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的1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

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生产与可口可乐公司大致相同的产品,即“百事可乐”及其他碳酸饮料。1938年名叫Loft的公司收购了百事可乐公司,并将Loft的名称全部改成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在饮料行业中

进行着直接的竞争。近百年来,可口可乐公司以其独特的品质称霸世界饮料市场。在与可口可乐的无数竞争者中,唯有百事可乐经过近半个世纪不懈努力,自1977年以来,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销售量开始赶上可口可乐,称霸百年的可口可乐究竟是怎样被百事可乐夺去市场半壁江山的?

早在30年代,百事可乐饮料便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广播宣布,将当时最高价为10美分的百事可乐饮料降价一半,使顾客用5个美分就能买到双倍的饮料,从而拉开了软饮料行业中争夺战的第一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目标转向开拓国外市场,可口可乐随着战争行销世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可口可乐的销售量猛增到50多亿瓶,国外可口可乐瓶装厂一下子增加到64家。百事可乐利用这一时机,以其低廉的价格抢走了可口可乐在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当时有首流行歌曲唱到:“百事可乐为你消困解乏,一瓶12盎司也许太多,一瓶5美分却实在便宜,百事可乐是你理想的饮料。”歌声唱出了百事可乐的兴旺。然而好景不长,战后可口可乐大杀回马枪,使百事可乐销量猛跌。一时间,百事可乐被贬为“穷人可乐”。可口可乐的销路也以5:1的优势领先于百事可乐。为扭转局势,百事可乐在采取不断改进味道和包装来改变其“穷人可乐”的形象的同时,采取在局部市场与可口可乐竞争的策略,经过一番奋战,使可口可乐的市场差距缩小为5:2。

60年代是两家饮料公司在美国市场竞争的关键时期。1963年百事可乐公司便称其成功地将重点放在考虑用户的需求上,做出了长期占领市场的战略性决策,决定将产品打入当时尚未完全依赖于可口可乐的新一代消费者市场。公司认为,与其说艰难地吸引可口可乐饮料的忠实客户,让他们变换口味改饮百事可乐,不如努力赢得养成习惯而又有迫切需求的市场。大约25年以后,百事可乐仍然依赖着它的这种“世代”策略进行销售。1983年百事可乐公司开始将销售方针修正为“新一代的选择”并一直持续到90年代。百事可乐以它富有独创性的和强有力的广告攻势,包括邀请摇滚乐明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电视演员唐.杰克逊和迈克尔.福克斯,以及喜剧演员比利.克里斯特尔等出面大做电视商业广告,来吸引新的一代人。1985年花在广告上的费用估计有4.6亿美元之巨,超过了1983年花费的29%。

百事可乐公司另一成功的进攻是1974年始于德克萨斯州的“百事挑战”运动。做法是让可口可乐的忠实饮用者做盲目的尝试试验,并将他们应用时的反映用录象实录下来作进一步观察。经过如此反复试验发现,这些可口可乐的忠实饮用者在这些盲目尝试试验中,有半数以上都声称他们更喜欢百事可乐的味道。

各种报道表明,“百事挑战”运动从70年代中期开始就困扰着可口可乐公司的董事们。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公司突然宣布要改变沿用了99年之久的老配方,而采用刚研制成功的新配方,并声称要以新配方再创可口可乐在世界饮料行业中的新纪元。他们用了三年的时间,耗资500万美元,进行了20余万人的口味调查和试用试验,其中55 %的人认为新配方味道较好。同时,该公司也受到了无数封抗议信和 1500多次抗议电话,还有人举行示威,反对改用新配方。这些反应乐坏了其对手百事可乐公司的老板。

88天之后,正当百事可乐公司老板乐不可支,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 Roberto C.Goizueta突然宣布,为了尊重老顾客的意见,公司决定恢复老配方可口可乐的生产,并将老配方重新取名为“古典可口可乐”。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新需要,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也同时继续生产。

消息传出,美国各地的可口可乐爱好者为之雀跃,老顾客纷纷狂饮老牌可口可乐,新顾客竞相购买新配方可口可乐。一时可口可乐销售量比往年同期增长8%,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每股猛涨2.57美元,百事可乐公司的股票却下跌了0.75万美元。可口可乐公司的戏好就好在“假戏真做”,本来就不欲放弃的老配方可口可乐因此而有了“新生”的感觉,而借机抛出的新配方可口可乐又满足了追求新奇感的顾客之需要,这可是百事可乐的老板怎么也想不通的。

1989年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二者之间直接的面和对面的竞争仍在继续,这就是争夺健美可乐饮料市场。当时百事可乐公司推出牌号为“Diet Pepsi”的健美饮料,而可口可乐公司不甘示弱也推出牌号为“Diet Coke”的健美饮料,并以此来从广告上攻击百事可乐,声称已有500万家庭从饮用百事可乐转到了饮用可口可乐的“Diet Coke”健美饮料。百事可乐公司也用对己有利的统计数字予以还击,最终两家平分秋色。

思考题:1.百事可乐拟订的与可口可乐竞争的战略计划是什么?2.可口可乐在落后状况下是如何反击的?

3.可口可乐一度落后说明了什么教训?

案例分析要点:

1.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争是现代工商管理中的经典案例。可口可乐由可乐市场的绝对主宰者被百事可乐赶

上,以及后来又奋力直追,到目前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本案例描述了这个过程。其中,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激烈竞争中,竞争战略是否得当对双方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制定竞争战略并非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从确定己方拥有的内部资源和优劣势到

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篇5

海尔集团公司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牌企业。然而,十几年前,海尔集团的核心企业青岛电冰箱总厂还是一个只有600名职工的落后小厂。海尔的成功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观念一变天地变,观念不变原地转”。(1)请运用组织文化理论解释海尔成功的原因。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的类型:属于活动型

组织文化的作用:5个作用,创新作用多写几句。

(2)联系实际,谈谈企业价值观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005年10月

前段时间,深圳某大型眼镜生产企业的行政部门出台了一份文件,规定上班时间厕所要上锁,有需要的员工要履行请假手续方可如厕。对些,该公司的行政管理解释说,此前,公司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非常严重,经常有员工躲在厕所里抽烟、看报纸、看书,半天都不出来,公司的生产秩序因此受到了影响。所以管理层开会确定了这个办法,老板也同意执行。

(1)运用“经济人”假设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2)联系实际,谈谈如果该公司实施这一措施,会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什么影响。

2006年1月 43.案例:

20世纪80年代末,Campbell Soup公司被利润下降、市场份额少、领导无方所困扰。自从1990年大卫〃约翰逊接任首席执行官后,公司利润大幅度提高,新产品不断问世,销售急剧增加。这些业绩取得不易,因为约翰逊需要出色地领导分布在全球各地的44000多名公司员工。

约翰逊的领导方式是非正式的,他和所有员工打成一片。他定期和员工一起就餐,谈论公司的发展远景,讨论新产品的开发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当员工提出一项开发新产品的建议时,约翰逊就授权该员工组建一个工作团队来开发该项新产品。成功后,约翰逊会和他一起庆祝。

为了让公司成为全球食品行业的领导者,约翰逊让员工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字上,即利润额比竞争对手如雀巢公司增长得更快。相应地,员工工资的增长是建立在公司利润额增长的基础上的。同时,员工被鼓励以公司股东的身份来工作与思考。例如,约翰逊要求300名高级主管拥有超过一般员工3倍的公司股票,公司董事不拿工资、只分红利。分析:

(1)约翰逊是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吗?运用领导情景理论说明约翰逊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领导的定义,P260,有效的领导得P261 P280-281(2)结合实际说明在实践中如何把握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

具体的案例,决策时集权或民主,管理时任务导向还是关系导向,学校管理学生

2006年10月

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设计了一个实验:被试者是一些四年级、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给学生一张问卷,其中有几条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学生应对这些判断表示赞成或反对。问题很简单,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公认的准则作出回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把这些道德的判断列入一张更长的项目单之中,而在学生回答之前给予暗示,指明其他人都赞成错误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暗示、屈从压力而改变其原来的主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改变主意。结合安全资料请回答:

(1)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管理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个体对群体的压力不予接受时的表现类型还有哪些?(3)如何在管理实际中进行有效的群体压力的管理? 有答案

2007年1月

43.案例:1999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出《关于向北京开关厂厂长黄国诚学习的决定》的通知,号召企业界以黄国诚为榜样,学习他心系企业、高度负责、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志在一流、甘做公仆、无私奉献的精神。

黄国诚,1957年毕业于湘潭电力学校,在北京开关厂历任技术员、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副厂长等职,1994年出任厂长。几年来,他带领北京开关厂全体员工奋力拼搏,使工厂走出困境,走向辉煌。

(1)运用领导理论,说明黄国诚的个性品质是否具有领导有效性的现代品质。具有,P272第一句 274能力

(2)联系黄国诚的经历,说明领导者的品质是如何形成的。P267

案例分析题一

米乔特(1962年)做过一个实验,他用一个黑色的长方形A和一个灰色的长方形B,先使A沿着直线移动,一直触及B后停止A的移动,然后B开始移动,逐渐离开A。实验者操纵A与B的移动速度,使两者作不同的变化,这时被试者也随之作不同的归因。若A移向B的速度大于B离开A的速度,被试者将之归因于“B的离开是受到A的影响”;反过来,若A移向B的速度小于B离开A的速度,则被试者归因为B的移动是一种“逃避”行为,是B出于对A的“恐惧”。结合案例回答:(1)被试者的归因偏差类型是什么?(2)常见的归因偏差还有哪些?

(3)联系管理实际谈谈如何在管理中克服归因偏差。

2007年10月

云海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问题。总裁共东决定寻求过程咨询专家华晨的帮助。和黄东交换意见后,华晨知道共总担心的问题是高级管理团队的会议效果不佳。华晨要求参加今后的团队会议。经过数周的观察,华晨认为问题有两个:一是总裁本人过于严厉,开会时大家不敢畅所欲言;二是会议议题过多,许多事情都只是泛泛而论。华晨采取了敏感性训练、过程咨询、道格式发展等措施来改善黄总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几项改进会议议程的建议。经过一年的努力,高级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开放、信任,团队会议的效率也日益提高。

(1)运用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解释为何要对云海公司进行组织变革。

(2)除了上述案例中的措施之外,结合实际谈谈还有哪些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措施。

2006年10月

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设计了一个实验:被试者是一些四年级、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给学生一张问卷,其中有几条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学生应对这些判断表示赞成或反对。问题很简单,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公认的准则作出回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把这些道德的判断列入一张更长的项目单之中,而在学生回答之前给予暗示,指明其他人都赞成错误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暗示、屈从压力而改变其原来的主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改变主意。结合安全资料请回答:

(1)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管理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个体对群体的压力不予接受时的表现类型还有哪些?(3)如何在管理实际中进行有效的群体压力的管理?

2008年1月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43.案例:某公司招聘公关部经理,有甲、乙两人应聘。甲气质特征是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以转移。乙则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的外倾性明显。问:(1)甲、乙各为哪种气质类型?简述这两种气质的优缺点。

(2)甲、乙两人谁更适合该职务?您认为他在担任该职务以后应如何在气质上扬长避短? P54 甲粘液 乙胆汁

2008年10月

43.某公司年终评估时,刚工作一年的新员工张力工作业绩不甚令人满意,张力个人认为工作业绩不良主要是由于自己承担的任务太难了,因而请求他的上司降低其工作任务的难度,但他的上司却认为张力的工作业绩低是由于张力工作适应不良导致工作情绪和态度不佳所致,因此,建议他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以更好地工作。问题:

(1)请用海德的归因理论来说明张力和他的上司对“张力第一年工作业绩不好”这一事件的归因。P89什么是归因。

海德的二度归因描述。

(2)请说明本案例中的情景体现了何种常见的归因偏差,并谈谈海德的归因理论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意义? P92有三类

案例分析五

美国在建立第一个农业大工厂时,首先须雇佣一批保安人员。由于当时劳力过剩,厂方估计应聘者可以会很多。所以,工厂规定雇佣保安人员的最低标准为高中毕业生,并须具有三年警察或工厂警卫的经验。按这个标准雇佣的保安人员,大多在工作(只检查进出门的证件)中感到单调和乏味,表示无法容忍,因而对工作漠不关心,不负责任,缺勤率、离职率很高。后来工厂重新制定雇佣标准,要求保安人员只受过四五年的初等教育就行。结果,新雇佣的保安人员对工作满意度高,责任心强,缺勤率和离职率都很低,工作很出色。结合以上案例谈谈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P66能力的定义 P73 案例分析题六

心理学中曾经作过一个实验,给两组大学生看同一个人同一张照片。在看这张照片之前,对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们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们著名的学者。然后,让这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来说明他的性格特征。结果两组大学生的解释截然不同。第一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突出的下巴表明他死不悔改的决心。第二组大学生说,沉没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1)请运用第一印象效应解释这一实验。P85(2)谈谈第一印象的作用及如何正确运用第一印象的作用。

案例分析题七

一企业有两个生产同类产品的车间,A车间的凝聚力明显弱于B车间,但A车间的生产效率又明显高于B车间。

请分析以上现象的成因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提高B车间生产效率的对策。

受到消极因素影响。

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

案例分析题八

某著名学府的高才生“硫酸泼熊”的事件被披露后,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严惩凶手”,但是,当人产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舆论便开始转向,“刀下留人”的呼声日渐,最后,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处罚。(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2)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

案例分析题九

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是美国著名的大型百货公司,该公司长期以来采用岗位锻炼的办法,开辟职业发展的新途径。新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在开始的12到18个月内,一律接受基层工作的锻炼,工作岗位需更换六至八个,然后才被任命为部门管理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再确定是否作为晋升的对象。被确定的对象还需担任分公司的职能人员(一般需先后担任七种职能岗位的工作),最后才能被提升为分公司助理经验。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有关理论对该公司的作法进行说明。

2009年10月

43.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气,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光,他情绪无比低落,还常常向家人和友人大发性格,这不吻合他的性格。本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本人盼望甚高的他不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晋升。为此,张华感到十分愤慨和冤屈。

(1)请应用挫折理论说明张华的变态行为。(2)接洽实际谈谈如何敷衍挫折。

2010年1月

43.案例:

20世纪80年代末,Campbell Soup公司被利润降落、市场份额少、领导无方所困扰。自从1990年大卫·约翰逊接任首席履行官后,公司利润大幅度提高,新产品一直问世,销售急剧增添。这些事迹获得不易,由于约翰逊需要杰出地领导散布在全球各地的44000多名公司员工。

约翰逊的引导方法长短正式的,他和所有员工打成一片。他按期和员工一起就餐,念叨公司的发展前景,探讨新产品的开发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每当员工提出一项开发新产品的倡议时,约翰逊就受权该员工组建一个工作团队来开发该项新产品。胜利后,约翰逊会和他一起庆贺。

为了让公司成为寰球食操行业的领导者,约翰逊让员工把留神力集中在数字上,即利润额比竞争对手如雀巢公司增长得更快。相应地,员工工资的增加是建破在公司利润额增长的基本上的。同时,员工被激励以公司股东的身份来工作与思考。例如,约翰逊要求300名高级主管领有超过个别员工3倍的公司股票,公司董事不拿工资、只分成利。

分析:

(1)约翰逊是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吗?运用领导情景理论解释约翰逊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企业管理案例题 篇6

从广义上讲, 城市供水水质包括城市供水系统中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情况。作为太原市城市供水国有大型企业,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为全市居民供应自来水的重任, 水质作为企业最终产品——自来水的质量指标, 经过了严格的检测。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 并严于标准要求, 每月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进行106项水质指标全分析检测, 每日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生物9项常规检测, “从源头到龙头”保障太原市自来水水质。

市民所说的水质, 通常为狭义的管网水水质, 即从家中自来水水龙头中直接获取的自来水水质。市民通常根据水的颜色、气味、口感及水中是否有杂质等表象来判断水质的好坏。一些净水设备销售商的虚假宣传误导和伪科学实验, 使居民对自来水水质产生了误解和误判。

1 水质问题分类、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1 水的颜色异常

1.1.1 水呈土黄色或红色

1.1.1. 1 案例

家住金刚堰路的李阿姨下午6:00准备做晚饭, 打开水龙头准备用水时发现流出的水是土黄色的, 并且有泥沙和黑色小颗粒等沉淀。

1.1.1. 2 成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以下3种:①供水管网维修、抢修或小区内部庭院管网更换阀门等配件时, 将泥沙带入管网;②内部庭院供水管网年久失修, 或小区有蓄水池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未按规定及时清洗, 沉积产生泥沙和铁锈;③区域实施停水恢复供水后, 管网内水流方向和水压发生改变, 造成原来沉积在管网中的泥沙冲出。

1.1.1. 3 解决方案

恢复供水后, 除掉水龙头前端的过滤网, 将水龙头开至最大后放水, 并将管网中积存的泥沙和铁锈排出。

1.1.2 水呈蓝色

1.1.2. 1 案例

北大街住户小袁早上起床准备洗漱, 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流出的水是蓝色的。

1.1.2. 2 成因分析

为保持卫生间洁具洁净, 用户或所住单元的其他用户经常会在卫生间水箱内放入洁厕灵 (蓝色) , 水箱内的储水即呈现蓝色。如果水箱中的逆止阀损坏, 一旦停水或水压变低, 在水箱给水管内会产生负压力, 导致蓝色的水顺着水管倒抽回楼层内供水管网中。此时, 一旦有人用水, 蓝色的水就会顺着给水管网流出。

1.1.2. 3 解决方案

持续放水, 直至蓝色的水完全排出;通知物业公司贴出小区通知, 告知所有单元住户检查卫生间水箱逆止阀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损坏, 要及时更换。

1.1.3 水呈乳白色

1.1.3. 1 案例

晋阳街的郝先生早上起床刷牙时, 发现接到杯子里的水是乳白色的, 像牛奶一样。

1.1.3. 2 成因分析

供水管网内部是有压力的, 管网内部的空气在高水压作用下形成肉眼无法分辨的微小气泡, 产生光的折射, 从而使水呈乳白色。

1.1.3. 3 解决方案

此种现象属于正常现象, 水质正常, 无需刻意处理。 (可做一个小测验:将水静置1 min左右后即可发现气泡消失, 水恢复澄清, 杯壁上还可能会有气泡附着。可以验证造成水呈乳白色的原因正是微小气泡。)

1.2 水的气味异常

1.2.1 水有消毒剂的气味

1.2.1. 1 案例

家住康乐街的王师傅在水烧开后, 经常闻到有一股消毒水的气味, 有时, 凉水也有这种气味。

1.2.1. 2 成因分析

王师傅所说的消毒水的气味其实是自来水中添加的消毒剂——液氯的气味。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为了保证居民用水安全, 防止水中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滋生, 要求在制水过程中加入消毒剂, 并且保证出厂水余氯要大于0.3 mg/L, 管网末梢的水要大于0.05 mg/L。因此, 闻到氯味是正常的, 添加剂量遵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 对人体无害。

1.2.1. 3 解决方案

将自来水烧开后饮用。氯具有挥发性, 余氯挥发到空气中后, 水中则不会有残留。

1.2.2 水有煤油味或臭樟脑球味

1.2.2. 1 案例

某年11月中旬, 敦化坊的李先生发现家里的自来水有煤油味或臭樟脑球等臭味, 有时, 水是温的, 甚至是热的。用这样的水洗手擦干后还有很浓的气味残留。

1.2.2. 2 成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以下2种:①在冬季供暖期, 某些用户改造室内的自来水、暖气管道, 私接热能转换器, 导致暖气水倒灌至自来水管道中, 影响其他用户正常用水;②使用小锅炉区域供热, 由于水压改变, 暖气水倒灌入锅炉补水管道。

1.2.2. 3 解决方案

联系物业后勤等部门查找污染源头, 拆除热能转换器。如果使用小锅炉区域供热, 则维修检查暖气水、自来水补水管道压力是否正常。

1.2.3 水烧开后有土腥味

1.2.3. 1 案例

住在西太堡街某单位单身宿舍的小吴发现宿舍的自来水烧开后有股土腥味。

1.2.3. 2 成因分析

由于居住条件限制, 自来水在小区内部管网循环不畅, 或在蓄水池中滞留的时间过长, 水中的消毒剂早已消耗殆尽, 水中的微生物、藻类在管道和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设备中生长、繁殖, 烧开水后就会产生土腥味。

1.2.3. 3 解决方案

对于不经常居住的住房, 要定期排放管道里的“死水”, 同时, 避免阳台上的PVC自来水管道因受阳光直射而引起藻类繁殖。另外, 物业要定期清洗蓄水池水箱。如果藻类繁殖情况严重, 还需使用特别的藻类去除药剂加以处理。

1.3 水的口感异常

1.3.1 水发苦

1.3.1. 1 案例

东岗路的王先生早上用自来水漱口, 感觉水发苦。

1.3.1. 2 成因分析

经过夜间睡眠后, 口腔中有微生物代谢产物, 可产生嘴里发苦的口感。这并不是水质本身的问题。另外, 个人健康状况不佳, 比如上火、感冒, 也可引起感官异常, 出现水发苦的口感。

1.3.1. 3 解决方案

刷牙清洗口腔、调节身体健康状况, 可恢复正常口感。

1.3.2 水发咸

1.3.2. 1 案例

最近, 从外地刚搬来经济开发区的赵先生, 感觉太原市的自来水与家乡的口感不同, 有点咸。

1.3.2. 2 成因分析

地域不同, 水质也不同 (水中含有的氯离子、硫酸盐等影响口感的离子含量不同) , 长时间在某地生活, 会适应当地的水质。如果改变生活环境, 饮用另外一种水质的水, 感官敏感者会有口感异常反应。

1.3.2. 3 解决方案

水质本身无异常, 市民需对本地的水质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1.4 水中有杂质

1.4.1 水烧开有白色沉淀

1.4.1. 1 案例

南内环街的李阿姨发现, 烧开的自来水中有白色的沉淀, 而且水壶壁上也沉积了一层。

1.4.1. 2 成因分析

太原市的自来水是天然的水, 含有丰富的钙、镁等矿物质, 具有一定的硬度。钙、镁离子在水加热的过程中形成碳酸钙、碳酸镁等白色物质并析出。这是正常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中指出:“对于缺钙和缺镁的人来说, 饮用水可作为补充钙和镁的主要来源。”

1.4.1. 3 解决方案

水中的钙、镁等矿物质是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无需处理。

1.4.2 水中有泥沙和铁锈

1.4.2. 1 案例

针织街的某小区停水1 d, 晚上来水后, 居民发现水中有泥沙和铁锈等小颗粒。

1.4.2. 2 成因分析

成因分析见1.1.1.2.

1.4.2. 3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见1.1.1.3.

1.4.3 水龙头内流出红色线虫

1.4.3. 1 案例

旧城街某幼儿园寒假开学后, 教师发现从公共洗手池水龙头和厕所 (蹲便池) 流出的水中有3~4 cm长的红线虫, 认为是从自来水中来的。

1.4.3. 2 成因分析

红线虫喜阴潮环境。如果水箱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设备未按规定时间和程序清洗、消毒, 则会使水中消毒剂的含量不足, 形成红线虫滋生的环境。当用户用水时, 红线虫随水流出。另外, 水龙头下方的下水管道内也容易滋生红线虫。当长时间不用水时, 红线虫顺水管外壁爬进水龙头口内生长, 在用户用水时, 红线虫被水冲出, 造成自来水中有红线虫的假象。

1.4.3. 3 解决方案

查明原因, 如果是因二次供水设备管理不善引起的, 应立即对蓄水池水箱进行清洗、消毒;如果下水道卫生情况欠佳, 则应使用消毒剂对下水管及水龙头进行清洁、消毒。

1.4.4 储水容器内发现小鱼虫

1.4.4. 1 案例

大同路的张师傅喜欢养鱼, 为了去除水中的余氯, 经常把水接到水桶里晾1 d, 然后再加入鱼缸。有一次, 他突然发现桶里的水中有小鱼虫, 认为是从自来水中来的。

1.4.4. 2 成因分析

水桶是向鱼缸加水、向鱼缸外放水的容器, 桶内壁在与鱼缸水接触时会附着鱼虫卵 (鱼虫是鱼的食物) , 卵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孵出鱼虫。当桶里盛满水后, 鱼虫浮游在水中, 造成自来水中有鱼虫的假象。

1.4.4. 3 解决方案

对水桶等储水容器、常用自来水龙头和倾倒鱼缸旧水的下水道进行清洗、消毒。

2 结束语

管网末梢水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供水管网的维修、抢修, 区域停水, 后勤物业部门对二次供水设备的卫生管理情况等。只有根据水质情况具体分析, 才可以迅速找到水质问题的解决方案, 达到安全用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有趣的面具》及教学反思下一篇:新学期开学班主任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