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与热处理技术(共8篇)
贵州楚天环保有限公司
胡 文
摘 要:结合近年从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借鉴国内其他省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对我省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思考和分析,针对贵州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提出适合在我省推广的土地法、人工湿地、生物接触氧化法、稳定塘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环节提出了的看法。土地法和人工湿地由于具有运行费用低的显著优势,特别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但贵州的高原气候不能照搬沿海地区的实施方法,需要加以改进方可推广,特别是需要增加预处理措施,同时此类技术具有占地较多的缺点,对于受到场地限制的地方难以实施;生物接触氧化法由于受场地的限制较小,所以在多数地方均可推广,但此法运行费用较高,对农村来讲,其运行费用是一个难题;稳定塘技术由于占地最多,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低,但必须具备天然条件方可实施,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选择工艺技术不是难题,抓好工程实施细节往往比选择工艺更为关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土地法 人工湿地 生物接触氧化法 前 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总量增加较快,由于受环境总量的限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对一些环境敏感水体所造成的污染比较突出,近几年,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和环境所迫,在国内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实施了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在我省也实施了少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标准和设计规范,项目实施基本上是参照城镇污水处理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但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以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与城镇污水处理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所选用的工程技术与城镇污水处理有很大差别,结合近年承接实施的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并借鉴同行的经验,对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及技术进行探索,供大家参考。
目前,在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所选用的主要技术有: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等。下面就这四种主要的工艺技术进行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1.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 1.1土地法污水技术及应用情况
土地法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以土地作为主要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在人工调控下,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中,利用土壤系统的物理过滤、物理化学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净化功能,对可降解污染物加以净化,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加以利用,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的生态工程技术。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从日本引进该技术,并进行了大量的开发推广工作,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该技术毕竟是一种低负荷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前期的推广中,没有考虑预处理措施,致使系统出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后来对该系统增设了强化预处理措施,在污水浓度高时启动强化预处理,并增设了斜管沉淀,防止土壤堵塞,对布水装置也做了多次技术升级,目前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实施的工程实例有:安龙县污水处理厂、贵阳市朱昌镇污水处理厂、息烽县鹿窝污水处理站等。
1.2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1.2.1优点
(1)运行费用低,处理吨水只需0.1-0.2元;
(2)由于土地的过滤和吸附,除臭功能较强,同时对细菌的去除效率较高;(3)土地处理单元建成后可以覆土种植作物,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4)运行管理方便。1.2.2缺点
(1)占地面积大,在设置强化预处理措施时每天处理吨水仍然需要占地5㎡左右;
(2)由于占地面积大,土方工程量大,导致单位投资较高。一般每天处理吨水投资需要3000元左右。1.3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适用场所
场地条件许可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为了防止处理单元的沉降,每个处理单元每天处理污水不宜超过300m3。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2.1人工湿地技术及应用情况 人工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多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组成,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人工湿地成熟以后,填料表面吸附许多微生物,形成大量生物膜,它们协同分布于池中的植物根系,通过物理、化学及生化反应三重作用净化污水。根据水流是否位于介质表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两种方式,在正常运行时,潜流式湿地表面是没有水流的。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工湿地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目前,贵州省内已实施了少量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本人实地考察过小河区和开阳县禾丰乡的两个人工湿地项目,在红枫湖和百花湖周边规划设计了大量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部分已经开始建设,估计未来几年我省将实施大量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2.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2.2.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
(1)运行费用低;
(2)人工湿地单元上面种植的植物具有很好的景观作用;(3)运行管理方便。
2.2.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缺点
(1)占地面积大,每天处理吨水需要占地5-10㎡;
(2)由于占地面积大,土石方工程量大,导致单位投资较高,单位投资与土地法相当。
2.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场所
场地条件许可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为了利于污水的均匀分布及尽可能长的水流路线,处理单元应分为多格,每一格的宽度尽量不超过3.5米。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
3.1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情况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膜为主要处理基质,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推流与完全混合共存的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膜充分接触。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前面设置水解酸化池,先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接触氧化池去除CODcr、BOD5、NH3-N及部分P,后续通过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及化学法脱磷,确保水质达标。目前贵州省大多数厂矿企业生活污水处理采用该技术,该技术非常成熟,并且运行稳定。3.2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 3.2.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
(1)容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2)占地面积小,厂址选择的局限性较小;(3)投资省,建设周期和调试周期短。3.2.2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缺点
(1)运行费用较高。与上述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相比,由于风机曝气需要耗电,运行费用较高,一般在0.4-0.6元/吨。
(2)运行管理与土地法和人工湿地比较,相对复杂。3.3生物接触氧化法的适用场所
适用于所有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特别是场地有限的地方。4.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
4.1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及应用情况
稳定塘也称为氧化塘,是一种利用水体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式。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按照塘内微生物的类型和供氧方式来划分,稳定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好氧塘:深度较浅,一般小于0.5m。塘内存在着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由藻类的光合作用和风力搅动提供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兼性塘:深度较大,一般大于1m。上层为好氧区;中间层为兼性区;塘底为厌氧区,沉淀污泥在此进行厌氧发酵。
厌氧塘:塘水深度一般在2 m以上。
曝气塘:塘深大于2 m,采取人工曝气方式供氧,塘内全部处于好氧状态。
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区,稳定塘是实施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由于稳定塘是利用天然水体的天然净化能力来净化污水,处理时间很长,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方可实施,该技术并没有成为主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在国内有部分工程实例,省内也有少量的工程实例。前段时间,部分新农村建设项目配套了稳定塘处理污水,但出水水质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排放标准进行设计,只能算是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而不能称为污水处理工程。
4.2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4.2.1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
(1)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2)维护和维修简单,管理方便;
(3)一般稳定塘容积都较大,无需污泥处理。4.2.2稳定塘生物处理技术的缺点
(1)占地面积过多;
(2)气候对氧化塘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3)若设计或运行管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4.3稳定塘适用场所
适用于有足够容积的天然水塘的地方。5.应用上述污水处理技术的注意事项
5.1 选用土地法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注意事项
土地法和人工湿地两种污水处理技术,属于同一类技术,主要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在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贵州多数地区海拨较高,气温气候条件与沿海地区有较大差别,不能照搬海拨较低、常年气温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做法,需要进行较大改进。为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预处理系统和布水系统很重要。
(1)在污水进水浓度较高、系统出水不能保证稳定达标的时候,需要开启预处理系统适当曝气,确保系统达标运行。
(2)在人工湿地和土地法污水处理系统前,应设置沉淀池,尽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尽可能少进入,大大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3)人工湿地种植的植物对净化污水具有重要作用,尽可能种植一年四季交替生长的植物,否则冬季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会很低。
(4)设计和施工必须保证布水的均匀性,否则,若产生较严重的短流,处理效果不能保证,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此类技术返工工程量太大,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失败。
(5)对于风景区和生活小区的污水处理,以景观为主的地方,建设人工湿地有优势,其它地方则土地法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土地法覆土后可以种植作物,在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土地补偿。5.2 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注意事项
(1)为了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是“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结合起来应用。(2)曝气风机的选型很关键。如果风量太小,不能保证出水达标;如果风量太大,有可能导致生物膜脱落,生化过程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出水水质,且能耗高。6.结论及建议
(1)经上述分析比较,结合国内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的经验,目前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主要有:土地法、人工湿地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三种。
(2)土地法和人工湿地对于有场地条件的地方可以优先考虑,其共同的优势在于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对于以景观为主的地方,建议选用人工湿地技术;对于景观要求不高的地方,建议选用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选用这两种技术都一定要注意考虑预处理措施。
(3)生物接触氧化法适用于各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资较低,但运行管理相对复杂一些,运行费用也较高。在场地条件和投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生物接触氧化法是首选。
(4)对于稳定塘技术,由于需要足够的场地,在土地越来越紧张的形势下,应慎重选用。
1 建筑工程地基的类型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地基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 通常有两种, 分别是:浅基础和深基础。而深基础最基本的展现方式是桩基础, 换言之就是地基上面软弱而下部深入埋藏到有坚硬地层的情况下, 最合适的处理方式就是桩基。如果施工方式不一样的话, 桩基处理技术也是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桩基, 为预制桩和灌注桩。灌注桩地基处理技术指的是把钢筋笼放在孔内, 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达到灌注桩承载力提升的作用同时也要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从而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现阶段, 灌注桩的类型有很多, 主要是钻孔灌注桩和挖土灌注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建的建筑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桩基处理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在使用预制桩处理技术的时候, 施工方式为选择使用特质的钢筋混凝土、木材以及钢材等在现场预制开展各个环节, 结束以后再对其进行敲打、静压等施工。
按照施工难度的不同, 浅基础主要有三种类型, 分别是:联合、独立和扩展基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并且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并且也是保证建筑物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重要条件。我国国土面积辽阔, 因此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环境也各不相同, 按照地质条件和环境的不同, 会选择使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和技术, 从而就在很大程度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变得复杂。若想要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就要重视地基施工, 提高地基施工技术并且严格的规范建筑施工的工序, 同时也要严格的控制质量。唯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极大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促进社会的发展。
2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概述及意义
2.1 概述
地基处理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通过使用挤水、排水、热化学和夯实等一些措施优化建筑工程的地基条件, 并且也是指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充分的了解施工场地的影响因素, 采取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地基处理的方法, 优化建筑地基变形的性质, 从而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的地基承载力, 进而满足建筑的设计标准。
2.2 意义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汇总,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地基的质量, 其主要是地基的透水性、动力特征、剪切性、压缩性以及膨胀性等。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许多因素, 其主要表现为: (1) 改善地基的剪切性。因为建筑地基的剪切性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土层压力后的稳定性, 因此要及时的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地基的抗压能力, 从而降低土层所受的压力, 尽可能的防止剪切破坏压力对建筑地基稳定性造成不好的影响。 (2) 改善地基的透水性。因为我们已经清楚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基产生一定的压力, 一旦水透过地基以后, 地基就会被浸泡, 从而使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都有一定的降低, 改善地基的透水性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稳定的地基。 (3) 提高地基的压缩性。地基的沉降情况以及是由地基的压缩性决定的, 为了防止地基发生沉降, 就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地基模量。 (4) 改变地基动力特征。如果发生地震, 建筑工程被液化的砂浆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所以,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就要采取恰当的措施把砂土变成土, 坚决禁止在出现液化现象。综上所述, 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式极其重要的。
3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3.1 换土垫层法
当发现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变得相对来说比较软弱的时候, 很难达到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的时候, 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软弱的地基。换土垫层法指的是挖去在建筑物基础底面之下并且在有限范围内的软土层, 选择使用压缩性低、回填的强度高并且不存在腐蚀性的材料。例如:灰土、石屑、矿渣、卵石、碎石以及粗砂等, 然后再对其进行分层夯实将其视为地基的持力层。
3.2 夯实地基法
(1) 重锤夯实法。其主要指的是使用能够起重的机械设备把夯锤提高的一个较高的高度以后, 利用夯锤自由落体时候的冲击力不断的夯实基土的表面, 加大其硬度, 从而得到加固地基的效果。 (2) 强夯法。指的是运用起重机械设备将重锤吊到高处然后再自由落体, 然后不断的强力夯实地基的处理办法。
3.3 挤密桩施工法
(1) 灰土挤密桩。是指利用锤击的方式把钢管打入土中, 侧向挤密土体然后形成桩孔, 再将钢管拔出来, 在桩孔中分层的回填比例为3/7或者是2/8的灰土并且对其夯实而形成, 和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来承担上面的荷载。 (2) 砂石桩。砂桩和砂石桩被统称为砂石桩。其指的是通过水冲、振动亦或是冲击的方法在较软弱的地基中成孔以后, 把砂或者是砂卵石压入土孔中, 这样就会形成较大直径的砂卵石或者是砂所组成的较为密实的桩体, 从而达到了将周围的土层挤压的更密实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的目的。
3.4 深层密实法
(1) 振冲法。其指的是使用起重设备将振冲器吊起来, 开启潜水电机使其带动偏心块, 然后再使振冲器进行高频率的振动, 启动水泵, 利用喷嘴喷射高压水流从而形成孔, 分不同的批次将砂石骨料填入, 再借助振冲器的垂直和水平的振动, 将添入的砂石骨料振实, 从而形成砂石柱体和之前的地基组成复合地基, 这样就会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降低地基的沉降。 (2) 深层搅拌法。主要指的是把水泥浆做成固化剂, 然后使用深层搅拌机充分的拌合地基深部的软土和固化剂, 利用它们之间发生的化学及物理反应, 使它们凝结为具有较高强度、稳定性好的水泥加固体。
3.5 预压法
砂井堆载预压就是所谓的在含有饱和水的杂填土或者是软土地基中用钢管打孔, 灌砂设置一群排水砂桩将它们看作是垂直的排水通道, 同时在桩顶铺设砂垫层作为横向的排水通道, 首先在砂垫层上不定期的加荷预压, 这样就可以使土里的水慢慢的经过砂井然后上升到砂垫层, 最后再排出地表, ,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发生沉降的概率, 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6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和加固处理, 通常在建设在软粘土地基之上的地基处理排水固结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可以减少沉降、固结土体, 也可以有效的排除孔隙水。排水固结法主要就要利用加压和排水两个系统来实现加固工作, 加压系统主要包括联合法、电渗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直空法和堆载法等, 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水平排水和竖向排水两部分, 排水固结法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重要方法。
3.7 置换与拌入法
置换与拌入法主要就是在地基处理中处理地基中的碎石和砂石, 所以对于含有大量碎石和砂石建筑物地基处理中常常用到置换与拌入法。置换与拌入法通过在松软的土层中添加胶结硬化材料来使土层发生胶结作用,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土层的整体稳定性, 这样就可以解决碎石和砂石问题。置换与拌入法主要应用深层搅拌法、振冲击法以及换土垫层法。
4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
4.1 复杂性
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不同的方面以及不同的领域对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都不一样, 其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并且地理环境也具有非常的差异, 我国地形分为三大阶梯, 其中又分为5大地形, 此外还包括许多土壤混合的土质特点, 主要有:黄土、杂填土、冻土以及淤泥土质等等。我国是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常常会受到地震的影响;在我国西南地区, 还具有熔岩土质的地质特点。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我国的地质条件最终决定了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因此, 在具体的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汇总, 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按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使用合适的施工技术。
4.2 多发性
因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和方案还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足, 就会严重的造成建筑部分甚至是整个工程出现开裂和倒塌问题的出现, 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了非常巨大的财产浪费和资源浪费, 若是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人员伤亡。最近的几年, 建筑倒塌事件在我国较为频发, 在这写事故中, 很多都是因为没有根据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建筑基础工程进行设计。所以, 综上所述, 我们一定要按照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科学合理的设计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4.3 困难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困难表现为建筑工程中其他部位和基础工程之间的事故处理。主要就是因为两个方面, 分别是: (1)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被划分为地下施工,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事故处理工作, 是实际的施工中的难度被大大的增加; (2) 建筑基础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重量, 因此, 在修复建筑基础的事故的时候, 要综合考虑整个建筑上部的整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并且还要避免发生别的危害, 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
4.4 严重性
在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通常会忽视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 这样就会严重造成在建筑工程完工以后建筑工程存在着大量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完工以后, 这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它们的存在会使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若出现严重的情况就会远远高于建筑基础施工之前的投入成本。因此, 在还没有敲定建筑基础施工方案的时候, 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综合分析并且实地考擦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 认真的思考所有可能会对建筑工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唯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 极大的满足人们的建筑物的需求。
5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原则及不同地基处理要求
5.1 处理原则
(1) 按照设计师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一些问题, 清楚地基处理的目的, 处理的范围以及处理后所要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 按照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 充分的了解施工地地基的以前的处理经验和实际的施工条件, 只有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程, 还需要明白其他领域相近场地上同一个种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 (3) 要实际考察周围的建筑物、管线以及地下工程等具体的情况。
5.2 不同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5.2.1 松软地基的处理
(1) 浅层软弱地基和不均匀地基的处理要满足设计的要求, 再设计的过程中要在恰当的施工选择使用换填垫层发。 (2) 在换填垫层法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换填材料的不同选择使用施工夯实机械, 粉质粘土、灰土最适合使用蛙式夯、快速冲击夯, 而砂石则适合使用振动夯等办法。 (3) 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垫层的施工方法、每一层压实的遍数和分层铺填的厚度, 通常分层铺填的最佳厚度是大于200mm小于300mm, 为了确保分层压实的质量, 就需要严格的控制好压实设备碾压的速度。 (4) 灰土垫层土料和粉质粘土的施工过程汇总, 应将它们的含水量控制在2%左右, 粉煤灰单层的施工含水量控制在4%左右。 (5) 如果垫层的底部有洞穴、古井或者是旧基础等软硬不一致的地方的时候, 按照处理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 经过检验合格以后, 在进行铺填垫层工作。 (6) 在开挖基坑的时候, 要尽可能的防止坑底的土层受到惊扰, 可以暂时的不挖去200mm厚度土层, 在铺填垫层以前在将去挖去, 绝对不允许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 避免软弱土层被水浸泡或者受冻等。 (7) 在换填垫层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基坑的排水, 除了使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意外, 不可以在浸水的时候施工, 应该在恰当的时候使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5.2.2 膨胀土基底处理
(1) 要尽量的避免的常下雨的季节施工, 土方工程和防加固工程应该要连续施工, 这样就可以防止路床和边坡暴露在阳光下。 (2) 挖方的路段要做好路堑堑顶排水工程, 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以沿着路基坡面进行排水。 (3) 膨胀地区的路基可以使用填好土、设置隔离层以及改善土质等方法。
5.2.3 湿陷性黄土基底处理
(1) 湿陷性黄土基底绝对不可以忽视排水的重要性。不管是在施工期间亦或是工程结束以后, 都要避免地表水渗入。 (2) 黄土路基基底处理, 严格民居黄土的湿陷类型和设计进行施工。 (3) 湿陷黄土路基的地下排水管道和地面的排水渠道, 要采取合适的防渗措施。 (4) 如果没有地下水或者是不好的地质的影响并且设计没有特殊的要求, 应该按照一般的土方施工技术要求。
5.2.4 淤沙基底处理
(1) 要防止过度的扰动地下水位, 避免因为水下水位流动而导致的大面积路基下沉。 (2) 使用优质的透水性材料, 换填层的厚度满足设计的要求。 (3) 使用抛石挤淤处理软土地基的时候, 要从中间朝向周围抛掷投石块。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并且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因此必须要提高建筑基础施工技术水平。所以要求我们按照不同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 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 并且按照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 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最终丰富人们的生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建筑工程得到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基础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 本文简单的分析了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王红伟, 袁海燕.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5 (40) :46~47.
[2]陈伟新.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11) :158~159.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加固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公路工程施工所经过的路基条件也在不断的变化,因而为了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就必须结合路基加固的需要,针对性采取有效的路基加固技术,最大化的促进路基加固工程的质量,从而为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路基的结构松散和强度与稳定性的低下,尤其是近些年来公路所承受的荷载也在不断的加大,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只有加强路基加固处理,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对公路工程质量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影响行车的安全,因而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路基的加固处理[1]。
2.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与技术研究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强路基的加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同时也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就路基加固处理来看,不仅要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还应加强对路基路面的排水,才能更好地加固路基质量。基于此,笔者以下就常见的路基加固处理工艺入手,分别并提出了加强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和防水的几点技术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公路工程路基加固质量。
2.1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具有:机械碾压工艺、强夯工艺、桩基加固工艺等。以下笔者就此作出几点分析。
2.1.1机械碾压工艺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碾压工艺是最为常见的路基加固工艺之一。主要应用该技术对水位上大面填土路基的压实和杂填土以及非饱和性粘土等地基进行浅层化的处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推土机、压路机、羊角碾、平碾等对公路路基的表面进行碾压,利用碾压机械的自重对松散的路基进行加固和压实,最大化的确保路基土强度得到有效的发挥,路基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该技术时,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公路施工中拌合料的运输与摊铺施工,并加强对稳定层松铺厚度的控制,通常松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与压实系数的积;二是在此基础上,应采用碾压机械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在碾压过程中,通常应碾压两边之后再到路基中间进行碾压,路基两边的碾压次数应在三次左右,确保路面平后将碾压重心移到路基重心进行碾压;三是在施工中若需要从外到内进行碾压时,必须从公路最低的填方处进行碾压,从下到上的方式对整个公路路基采取水平的方式进行分层碾压;四是碾压过程中若土层的表面较为干燥,还应对其进行洒水湿润处理,确保土层含水量最佳时进行碾压,最大化的确保不同土层之间良好的结合;五是在碾压时还应做好安全警示工作,严防安全问题的出现[2]。
2.1.2强夯工艺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应用强夯工艺能有效提升软基的承载性能,主要是利用重锤的自重从一定的高度上下落并夯实土层的快速固结地基的处理工艺。具体应用过程如下:首先做好施工场地的清理与平整工作,并对首次夯点的位置和场地高程分别进行标注和测定;其次就是将起重机就位,并将夯锤安放在预先标注的夯点位置,并在夯实之前对锤顶的高程进行测定;再次就是利用起重机起吊夯锤到预先设定的高度,再将脱钩装置开启,当夯锤从脱钩自由下落之后,就应将吊钩放下,对锤顶高程进行测定,在夯实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夯实次数和质量控制标准;最后利用推土机填平夯坑,再对场地高程测量之后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夯实次数完成后采取降低夯实力度的方式进行满夯,达到加固路基的目的。
2.1.3桩基加固工艺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桩基加固工艺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但桩基的类型较多,因而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的确定桩基类型,常见的桩基加固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振冲碎石桩加固工艺。该桩基施工技术由于具有便于操作和成桩质量高的特点,因而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振冲碎石桩的应力比土体应力大,具体施工中应结合软基厚度确定振冲的厚度,并采取方形或梅花形的方式进行振冲碎石桩的排列,并确保地基应力分布的均应性,并在振冲碎石桩的顶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达到夯实路基的目的。
二是生石灰桩加固工艺。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应用这一桩基技术时,主要是利用了生石灰遇水生成的熟石灰不容易溶解的特点,同时会将路基中的水分吸走,从而降低路基周边的含水量,并释放大量的热量,达到挤密软土路基的目的[3]。
2.2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所采用的排水加固技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路基加固常用的处理工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除了上述的几种处理技术外,还有诸如换填法、深层搅拌法等,但是这些工艺的应用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例如在采用换填法时,若需要大面积的更换,不仅成本大,施工难度大,而且换填土的来源和原有路基土的处置都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而在采用上述技术进行针对性加固处理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技术达到预防路基软化的效果。基于此,以下笔者就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所采用的排水和技术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2.2.1地面排水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主要有边沟和跌水槽以及急流槽与排水管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确定路基排水所需的排水设施及类型,并根据相应的设施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才能更好地降低路基中地下水的含量,降低路基周边地下水的高度,从而达到加固和保护加固处理效果的目的。
2.2.2路面排水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清理掉路面范围内的积水,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以免其冲刷路基边坡,且路拱横坡应大于等于2%,以此确保路面排水质量。
2.3坡面防护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一是冲刷防护,沿河路基边坡防护,为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二是支挡防护,挡土墙目前仍主要用于支挡防护,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施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4]。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与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需要,在公路工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路基的加固、排水和防护工作,以最大化的确保路基加固处理效果,在促进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延兵.公路施工中路基加固的几种方法[J].中国产业,2012,09:5.
[2]马生顺,谢举.基于公路路基的加固措施方法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346-347.
[3]丁泽镇.公路路基防护设计与加固技术措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4:173-174.
应用范围:主要用在建筑装璜、电梯装璜、厨房设备、设施装璜等不锈钢系列产品。
发丝板系列:用适当粒度抛光砂带的连续研磨花纹的产品,具有较佳的光泽度(干发丝光泽度较低)
和纹板系列:通过对不锈钢表面不断的压力研磨,形成不规则的横向短弯丝
应用范围:主要用在建筑装璜、电梯装璜、厨房设备、设施装璜等不锈钢系列产品。
蚀刻板系列:通过在不锈钢板表面丝网印刷、烘干后,浸入化学腐蚀液中,通过化学反应,腐蚀掉部分表面,从而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各种设计图形。
应用范围:用于电梯装潢、电器产品、建筑装饰、厨房设备、室内外设计装潢等不锈钢系列产品。
压花板系列:通过机械设备在不锈钢板上进行压纹加工,使板面出现凹凸图纹。
应用范围:主要用在建筑装璜、电梯装璜、厨房设备、设施装璜等不锈钢系列产品。
镜面板系列:用研磨液通过抛光设备在不锈钢板面上进行抛光,使板面光度像镜子一样清晰。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它以自身粘结度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是将水泥、粉煤灰及碎石等材料相互搅拌复合的一种地基形式,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抗压能力,更能对地基起到加固的作用,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释,具体如下:
3.1.1 对地基上有一定的挤密作用。对于松弛的土质而言,它们不仅颗粒小且土质分散,难以集中,这就导致地基土与土之间的空隙较大,承载力极其弱。其中也会随着水量的逐渐增大而出现流动等现象,为了有效改善土质,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增加其密度是极其重要的,故此利用水泥、粉煤灰及碎石等材料来提供土质的密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2 桩体的排水作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成桩前期,由于桩孔内和周边填充了过滤性很好的粗颗粒,形成了渗透性比较好的.通道,对于防止振冲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升高的问题,还能提高地基排水速度,它不仅不会降低桩体强度,还能使土体强度增强。
3.1.3 桩的预震效应。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成桩时,振冲器加速激振土体,不仅能提高相对密实度,而且还能有很强的预震作用,有效增强了砂土的抗液化能力。
3.1.4 桩的置换作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水泥经过水解和水化反应及其与粉煤灰的凝硬反应,生成了一种不能溶于水的结晶化合物,它不仅增强了桩体的抗剪强度,而且还提高了变形模量,因此,在载荷的作用之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压缩性要小于桩间土的压缩性。地基的附加应力,跟随地层的变形将其压力集中到了桩体上,而大部分的压力是由桩周和桩端来承载,桩间的应力就减少了,所以,符合地基的承载力有显著的增加。
3.2 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分为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其中,先张法预应管桩是应用的先张法预应力的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作而成的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先张法预应管桩是由圆筒形的桩身、端头板及其钢套箍三个部分。我国目前常用的管桩沉桩的方式主要是:锤击法、静压、震动、预钻孔法等,其中,静压法是被工程上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打桩的时候震动很大、噪音也很大,影响了居民生活,所以目前我国启用了大吨位的静力压装机,静力压桩机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两种,其中,抱压式是依靠摩擦力大于阻力的原理工作的,一般情况下,静力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为5000~6000KN,甚至可以将直径50~600mm的预应力管桩压到持力层,推动了预应力管桩在工程上的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常用的使用方法是分为捶击法和静压法两种。捶击法沉桩是优点是速度快、质量高,静压管桩施工法是通过压装机的自身重量及配重的重量,经过科学的压梁,用管桩侧面夹子夹住管桩,然后将其压入土中。预应力管桩施工结束之后,要检查管桩,工程上常用桩基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两种方式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监测,影响预热力管桩承载力的因素有桩端极限阻力和极限侧摩擦力。目前,水利工程中基础处理方法就是预应力管桩,尤其沿海地带应用广泛,保障了水利工程管桩基础处理的质量,还为整体工程的安全性提供可很大的保障。
4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简介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一项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使用寿命。软土地基具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承载力差、含水量高、渗透性也较强,对土质结构中的土壤变化及空隙大小有着极其明显的影响。这就导致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难度增大,但依据需要处理的方式也比较多,但最为主要的则是砂与砂之间的换土技术,就是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更换土质,大大增加其稳定性,提高材料的抗压能力,然后再采用深层搅拌技术,将材料进行固化,这种方式的搅拌提供了软土地基的硬度,加固了地基的稳定性。此外,还用一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则是排水固定法,顾名思义就将软土地基多余的水大量排出,从而加固软土地基的强度。
5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地基处理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紧抓地基处理技术的前提准备工作。严格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颁布的明文规定,确保地基的有序处理[3]。①结合现场地质勘察结果,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严谨的审核,及时解决施工方案中存在的施工工序及施工手段不合理问题。举例来说,在地质结构多为淤泥的情况下,应做好淤泥的处理工作,并采取替换等手段对其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基处理方案制定期间,也应综合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材料性能及实际供给情况,提升施工方案的全面性,确保其为地基处理技术的后期应用提供中坚的执行依据。②在地基处理前期准备工作中,也应从明确地基所需强度及刚度入手,结合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合理计算出地基处理期间所需的强度参数数值,并以此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
3.2严把地基处理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注重混凝土的`配置工作,对施工现场土质结构进行采样检测,在收集到地质环境详细特征的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比例的设计[4]。不仅如此,在配饰混凝土期间,还应针对钻孔桩及人工挖孔桩等两种结构制定出不同的混凝土配置比例,确保混凝土结构符合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需求,并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规定,设置混凝土初凝及终凝的时间,并结合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对混凝土凝结时间进行及时的调控[5];②混凝土灌注工艺。在确保混凝土配置比例符合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要求前提下,才能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其中,施工人员应对孔底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及时清除孔底中残留的杂物及积水,防止混凝土结构中进入到过多水分,降低地基整体强度。当地基处理期间的地下水量较少时,施工人员也不可放松排水工作,利用一些自带吸附性的物质将多余水分吸收干净,而后在进行灌注工作。
3.3注重地基处理护壁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护壁技术对其实际处理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确保混凝土强度与护壁混凝土强度相匹配,并以此提升护壁质量。同时,依据施工具体需求,对护壁高度及强度进行明确,对护壁施工情况实时检测,并针对所发现的护壁断裂、渗水等问题进行及时的修补,为地基处理技术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4.1加强地质勘测工作
为从根本上提升高层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性,相关施工人员应从加强地质勘测工作入手。①针对施工现场水文条件进行细致的勘察,并依据实际勘察结果编制全面有效的勘察报告。其中,现场工程勘测期间也应注重勘测对象的多样化,例如,在对施工场地地质结构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多处地点提取检测样品。②结合高层建筑具体需求以及地基处理特征,对地质勘测方案进行严格规划,提升地质勘测的可操作性;此后,做好地质勘测期间的放线定位工作,严格监管定位放线质量,并将定位及放线期间的参数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与分析,为后期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③注重高层建筑施工场地勘测期间钻孔深度的规定工作,依据高层建筑具体需求,合理设计钻孔深度指标,提升地基处理期间的规范性及专业性。
4.2明确地基种类
为充分发挥出地基处理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积极作用,相关工作人员还应从明确地基种类入手。由于高层建筑地基需承载建筑工程整体重量,因此在进行地基处理期间也需对原有地质结构的种类进行划分。不仅如此,如果高层建筑自身重力较大,地基在处理期间也应采取独立式的地基结构,提升地基的整体荷载水平。不仅如此,在地基处理技术使用阶段,如果地基呈显出软土地基特征,就需要针对软土地基具体特征,例如其内部结构、分布范围等特征选择更加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案。
4.3应用先进地基处理工艺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快速增长,地基处理技术也衍生出了多种类型,并以此适应高层建筑的建设需求。具体而言,先进的地基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吹填施工法。利用粉煤灰等具有吸附性及透水性特征,缩短地基处理时间,提升填土效率。同时,应用此种方式也可加快地基结构的固结速度,确保地基节而结构的稳固性;②灰土挤密法。在将灰土挤密法应用在地基处理过程中,不仅可从根本上地基的实际承载水平,同时也可降低地基变形率,使得地基结构在强夯力的作用下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③强固法。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过程中,强固法的主要应用目的就是提升地基结构的整体强度,并通过增设排水系统及加压系统,缩短地基处理时间,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整体强度。
4.4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操作水平
为更好的提升地基处理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应用有效性,建筑企业管理部门还应从提升施工人员对地基处理技术的操作水平入手:①针对高层建筑工程具体需求及地基处理要点,组织施工人员间的业绩考核活动,提升其关于地基处理重要性的认知度;②依据地基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人员群体中开展教育及培训活动,聘请专业人员对地基处理工艺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员工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地基处理技术;③采用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相融合的手段,对具有较高地基处理水平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对不合格作业,专业技能较差的员工给予一定惩戒,并以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营造出积极严谨的工作氛围。
5总结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重要发展趋势,由于其相较于普通建筑结构来说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应针对工程地基处理环节具体特征,构建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机制,结合不同施工流程,细化其质量安全管理要点,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促使高层建筑工程在工期内顺利落成。
参考文献
[1]石含众.试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06):374~375.
[2]杨宏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分析[J].智能城市,,4(13):126~127.
[3]舒湘.试论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39~140+142.
[4]陈信建.试论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16):70~71.
1 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具备的特殊性
水利工程在我国工程建筑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在施工过程中, 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我国相关水利工程技术规定标准是施工技术的指导原则, 施工单位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 尤其是在地基施工环节, 施工单位不仅要确保该工程的地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还要保证地基能够承受整个工程的重力。良好的地基是水利工程质量符合标准的基本保障。只有打好地基, 才能进一步实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一般是在水域, 例如河流, 湖泊等地, 在该地区进行工程建筑,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 而且该地区的降水量, 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 因此, 施工要求相对于其他工程建筑而言, 具有较大的困难。施施工工单单位位在在该该区区域域进进行行工程建设前, 首先要配备专门人员对该区域进行环境勘测, 依照勘测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 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还要预防出现其他意外状况, 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2 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1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施工单位不具备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 将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很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 多数都是由农民工构建的施工队伍, 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化培训, 在施工过程中, 只是依靠经验来进行施工, 致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无法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施工单位没有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掌控
很多施工单位都是依照以往经验, 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 并没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进度流程表, 也没有在施工过程中, 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施工进度流程进行合理调整, 没有对工程施工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很多施工单位由于没有对施工流程进行完善规划, 致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出现工序混乱的现象, 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一些施工单位, 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 盲目的缩减工程的施工周期, 导致工作人员为了按期交工, 一味追求施工速度, 忽视施工质量, 工程施工中存在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标准的现象,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单位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 对施工周期进行合理规划, 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确保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从而全面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2.3 我国水利工程存在施工单位转包现象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缩减项目成本, 对该工程进行转包, 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根本无法得以保障。承包队伍一般是由农民工组建的, 并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 综合素养较差, 无法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需求。并且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 承包人员没有形成全面正确的安全责任意识, 无法保证该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如此, 很多施工单位只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 为了降低工程成本, 大幅度缩减施工周期, 忽视施工质量, 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3 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签订施工合同, 避免出现工程转包现象
工程项目单位要制定一个项目情况调查表, 包括项目的计划、招投标过程、施工单位的审核情况等, 然后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程序的规范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还有利于保证合同内容顺利实现。项目单位在制定完合同后, 要经过相关政府部门审核, 确保签订双方的利益, 统一协商双方的重大决策, 只有通过审核的合同才能与施工单位进行签订,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双方出现意见分歧, 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实施。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遵照合同内容, 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周期、施工效率以及施工机械设备都是符合要求的。因此, 施工单位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度, 不能将工程转包给第三方施工队伍, 要将合同的具体要求作为自身施工的规定标准。在工程施工完成后, 施工单位要依照合同的具体要求与项目单位进行清算。结算合同中的相关费用, 项目单位与施工单位最后还要签订清算凭证, 避免后期双方产生财务矛盾。
3.2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管
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前, 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科学的手段制定符合该地区的施工方案, 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施工流程等方面要做到有效掌控。在施工过程中, 要设立施工安全监控管理部门, 贯彻落实相关制度体系, 明确监管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利, 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监管。设立施工质量检测部门, 该部门主要负责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设计、监管、建设方面的质量监测。施工单位还要配备专门的质检员, 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设立检测档案, 这样可以及时反映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施工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是符合建设规定标准的, 施工单位可以对工程施工开展全程多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严格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在施工过程中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要提前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计划, 避免对施工地区造成空气污染、噪声扰民、水质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要高度重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保护工作, 促进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生态化进程。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只有有效控制了工程的安全生产与施工质量问题, 才能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保证该工程的整体质量, 促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避免出现破坏环境现象, 促进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生态化进程。
摘要:针对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 深入了解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具体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促使我国水利工程建筑行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技术处理
参考文献
[1]孙国辉.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突出问题与技术处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4) :56-57.
[2]冉景鸿.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四川水泥, 2015 (5) :69-70.
[3]孙延军.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15) :123-124.
[4]肖宏.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突出问题与技术处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9) :38-39.
【关键词】岩土工程;监测信息;处理技术
1.岩土工程监测的主要任务
岩土工程监测的范围广,为了弄清楚复杂的地质材料力学参数,工程需要通过采样、试验、测定等方法,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聚力等,但前提是否付出昂贵的技术和成本代价。为此,我们需要明确岩土工程监测的主要任务,以减少监测是的技术难度和成本费用:
任务一:综合性分析监测的数据资料,从数据当中寻找工程的危险点,并针对危险点对工程的整体安全产生的影响展开综合性判断,以此作为防范措施制定的依据。通过该任务的完成,有利于预防工程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是岩土工程施工重要的防范性手段之一。
任务二:根据监测的数据资料,理顺成为具体的施工思路,作为工程现场施工的指导依据,尤其是对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起到有效的参数借鉴作用。随着岩土工程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工程的监测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任务三: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资料进行检验,判断这些资料的可靠性与否,作为施工方案设计在理论和参数选定方面准确性的验证依据。
任务四:对施工设计理论进行验证校核,为采用类比方法的岩土工程施工,详细剖析相关的理论,提供数值分析的计算数据和对比性指标,以及为工程提供相应的参数指标。
任务五:针对施工设计的理论服务,为衍伸出更新的施工方法,要求在岩土工程监测的时候,通过该验证的方式,对实践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检验,进而分析施工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效益水平的高低。
2.岩土工程监测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建议
在上文提到的岩土工程监测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监测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水平,要求我们统计处理监测信息,并通过建模,采用监测信息相应面法,对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进行修正。
2.1统计处理监测信息
岩土工程监测信息的统计处理,需要针对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岩土工程量的突变点,通常由开挖、降雨等外因和岩体结构等内因共同引起的,其中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反映,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以原变量表示回归方程,然后综合岩土工程监测当中的各种主客观原因,估计出预报误差。至于时间序列的线性模型,常见的有自回归模型、滑动平均模型、混合模型三种,这三种模型需要根据岩土工程具体的监测条件和要求选用,而且出于模型非线性迭代和计算时间的考虑,在建模的时候要考虑这三种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采用双向预测误差平方,预测出模型的参数,其中模型的程序为:开始-读入时间序列及有关信息-差分-计算均值-计算方程-确定模型阶数及参数估计-计算预报误差值-输出模型阶数及参数估计值、预报误差值-结束。
2.2信息响应面法处理技术
岩土工程信息监测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应用相应面法等综合试验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随机变量和系统响应的转换关系问题,以修匀函数的形式,整理所有非常规数据,用修匀的函数趋近值,表示真实的响应函数。在应用响应面法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设计计算点,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的方法,迭代加权拟合监测数据,另一方面是估计修匀函数,准确反映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提高修匀函数的拟合程度。
2.3处理信息的神经网络
鉴于岩土工程的监测受到抵地质条件、工程施工和工程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监测的信息具有明显的多变性和随机性特征,从而使得监测系统存在诸多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应用神经网络解决非线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这里主要分析BP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这种网络具有多个隐层采用纯线性变换函数,增加训练的次数之后,误差就会越小,但需要克服网络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回归分析等曲线处理,相比于神经网络数据处理,后者为岩土工程提供的监理信息更加的细致,但容易受到工程现场条件的限制,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应用。
2.4修正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
首先是误差的量测,采用监测仪器对装置、环境、人员、方法等的误差进行量测,在量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用综合均方差反映系统的误差和误差的传递。其次是滞后误差的初测,从洞内开始施测,根据规范读取爆破等初读数,然后根据施工管理水平,分析空间效应的影响误差。最后对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进行修正,主要根据粘弹性变性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引入荷载和位移比值,算出总位移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监测的范围广,为了弄清楚复杂的地质材料力学参数,工程需要通过采样、试验、测定等方法,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聚力等,为此我们需要统计处理监测信息,并通过建模,采用监测信息相应面法,对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效应进行修正,以此提高监测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彭婷,袁章均.浅析岩土工程的勘查技术与应用[J].赤子,2012,(23):153.
[2]李琳,左世秋.关于岩土工程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1,(3):294.
【表面工程与热处理技术】推荐阅读:
表面工程新技术12-15
表面处理工艺12-03
铝材表面处理工艺流程05-27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7-11
土木工程中科学与技术11-15
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07-13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07-24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案的论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