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史课程心得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外艺术史课程心得

中外艺术史课程心得 篇1

中华民族巍巍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旷古烁今,文学之美,艺术之美,皆传于世;诗文,古画,音乐,智慧等传统文化门类各书异彩,民乐以她的气质,所蕴含的历史特色当之无愧的谱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已经完成了中华民族器乐的学习。通过课程,我对中国器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被他优美的声音,华美的表达,深邃的内涵所深深钦佩,感染。我知道我目前所了解的知识那苍海中的一滴水,但管中窥豹,我已深深的被他征服,他将伴我走过余下的每一个征程。

通过课程以及自己查的资料,知道了民族乐器是各族人民用来演奏音乐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民族器乐是各族人民通过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具有各种不同民族特色或地方风格的并表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有独奏与合奏两种表演形式。独奏曲以乐器分类,并一般以演奏方式归纳为吹奏、拉弦、弹拨等类型;合奏曲以乐器组合的方式分类,分为纯粹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的清锣鼓乐、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用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丝竹乐,以及由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等形式。不同的乐器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民族器乐是人民生活的亲密伴侣。从远古时代的原始舞蹈、宗教祭祀,到今日民间的迎神赛会、婚丧喜庆,从草原上的马头琴、马背上的东不拉到音乐厅的名家精湛的演奏,从秧田里的薅草锣鼓到戏曲舞台的闹场、间奏„„都有民族器乐动人心弦的鸣奏。民族器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歌、歌舞、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都要用器乐来伴奏,同时,它们又给器乐注入新的血液,推动它向更高、更丰富的境地发展。民族器乐和人民同悲欢,共甘苦,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当然,总有那么几首让人仿佛魂牵梦绕般留恋。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自始至终饱含着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那颤抖的胡音无不在向世人展示坎坷与波折。他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再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让人沉浸在他那所塑造的世界中,为之沉迷,为之倾倒。据说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看见这样一幅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当然,同样有曲子让我感到趣味,如《赛马》,《百鸟朝凤》。赛马乐曲开始时描写了奔腾激越纵横驰骋的骏马,来刻画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接着完整地引用民歌的全曲旋律,通过对民歌锦上添花地变奏,创造性地运用大段落的拨弦技巧,使乐曲别开生面,独树一帜,随后自然地引出了华彩乐段,这是模仿马头琴演奏手法的一段“独白”式的音乐。它把草原的辽阔美丽和牧民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赛马》的曲子,以它明快、生动的语言,流畅的进行,简炼的结构,特别是通俗亲切、易懂易解的音乐形象,获得人们的喜爱。它自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中问世以来,不胫而走,广泛流传,在乐坛上历久不衰。它描绘出的一幅热烈的赛马图景,传达给人们那种“紧张的欢快”,或“欢快的紧张”,是很确切、很成功的。

实际上,《赛马》的旋律很简单,然而,简单中却有奥妙。它的核心旋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红旗歌》。黄怀海先生从这首民歌中得到创作灵感,并凭借自己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匠心独运,把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乐曲开始,奔腾激越,纵横驰骋,是以民歌的la mi so la 为动机,经过调整节奏,重新组合,以豪爽的气派,沉雄的弓力,来刻画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接着便完整地引用民歌的全曲旋律,并通过对民歌的加花变奏,创造性地应用大段落的拨弦技巧,使乐曲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引人入胜。随后,很自然地引出了华彩乐段。这是模仿马头琴演奏手法的一段“独白”式的音乐。它把草原的辽阔美丽和牧民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同时把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到了新的高难度水平。最后,乐曲以第一段旋律的变化再现来结束全曲。这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二胡创作中不为多见的。

乐曲曲式是有再现的单三段体。前40小节为A段,中48小节(自标有“欢乐地”处起)为B段,C(A1)段30小节。篇幅是这么短,三段又几乎是同样的速度和节奏(这是由“赛马”这个特殊命题决定的),奏完全曲还不到两分钟时间,可以说是真正的器乐小品。然而,我们听了这首乐曲,却如同读了一篇优秀的“一分钟小说”,感觉到它那小小的躯壳盛满了丰富的内涵,不仅同样提示了主题,使人得到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比起某些长大、复杂的乐曲来,它简洁明了,亳无枝蔓,特别具有统一、集中的“单纯美”

民族音乐风格收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相互沟通,世界才会流动!永不静止,永葆生机!这门课让我对中国的古典音乐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学期我还会选修一门古典音乐课程的。

中外艺术史课程心得 篇2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它涉及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在我们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中, 史论课程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 学校给予的关注度不够, 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史论课程就是了解过去, 但他们忽略了只有掌握该领域的历史发展状况, 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 才能更好的借鉴传统, 汲取设计创作的灵感, 打下扎实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的理论基础。

对于史论课程, 多数高校在课程性质上认定为专业基础课, 必修、考查课, 学生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选用。还有部分院校将这些课程认定为限选课, 学生在相关的几门课程, 如中外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建筑简史、民间美术赏析、中国设计艺术史等, 选择学习一到两门课程。

设计艺术活动偏向于直观表现, 注重主观感受, 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则感性认识敏锐、形象思维发达, 而抽象逻辑思维则相对薄弱。这表现在学习中便是更热衷于设计创意、表现技法以及工艺制作的内容, 而对于很难引起直觉兴趣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往往重视不够。 (1) 对于上述的观点,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深有体会, 多数学生只专注于工具与技巧的学习和程序化应用, 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学习方法。文字语言抽象, 逻辑思维性强, 他们不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读书、思考。

邵大箴先生近期在某一杂志采访时, 提出“目前的社会文化的整体风气是浮夸不实, 出现一种庸俗化的倾向, 是一种格调不高的俗文化的大普及”。 (2) 在俗文化泛滥的大环境下, 确实也需要对艺术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感觉引导和培养的过程。因为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的艺术发展的引领者和创造者。

二、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理念

史论课程涵盖的内容丰富,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清讲透撤相关知识, 对授课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如果不能选择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容易造成学生被动的听和“累死教师”的结果, 大家都会觉得很累, 学生的抵触情绪更加强烈。这需要改变传统的史论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为主, 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讲课, 理解掌握重点难点, 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

对于艺术设计的学生, 中外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艺术专业各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脉络, 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画家及作品状况, 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鉴赏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外部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初议教学改革的措施

现在的史论课堂大多是大量的幻灯片加上教师的讲述, 更多的感觉是看图说话, 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直接传达给学生, 学生被动的接受, 在课堂上很难达到共鸣的效果。课堂上缺少互动, 课后也很少有作业。很多学生在课后没有思考和阅读的习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相关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 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参考教材的选择上, 很多院校采用中央美术学院编著的两个版本的中外美术史教材, 内容详尽、全面。但对于设计的学生来说, 一般的课程计划只有32课时, 课时有限, 无法全面剖析两本教材。如果完全是按照时间的脉络讲解两本教材将无法完成课时计划。所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与相关教学要求来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就显得很重要。“如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单元, 每个单元着重研究一个专题, 每一个专题都作为一个课题, 可以进一步拓展深入, 体现出研究型课程的多学科理论借鉴、多方法运用的特点”。 (3) 对这一观点, 我深感必要。学生用书的选择至关重要。我校选用了皮道坚、邵宏两位教授编著的《中外美术简史》教材, 这本教材注意到将每一民族的艺术视为世界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论述。如“青铜时代”这一专题, 将苏美尔人、中国、古希腊的青铜艺术放在一起, 分析比较。使大家在了解青铜器艺术的同时, 对三个地区的这一艺术门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再比如将大概同一时间段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与中国明代的人文情怀整合在一个章节讲述。

(二) 比较教学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比较是一切理解、发现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在相互比较中充分显示出来。当然比较教学的教学手段, 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挑战, 是否更深层次挖掘事件形成的原因, 是否更好的揭示艺术的本质, 将艺术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相联系。这将全面考察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

(三) 探究型教学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师的辅导下, 进行探究式学习。如适当安排课时, 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图片, 以小组讨论、整理、归纳的形式完成课外作业。在课堂上让学生讲, 教师听, 集体总结, 让学生们充分积极地参与学科的学习, 大家共同探讨, 创造一个平等、互助的交流平台, 将艺术批评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

(四) 调整修课人数

以往的史论课采用大班合班授课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混乱, 这也是学生上课情绪不高的间接原因。采用艺术类设计专业自然班或两个班合班, 人数不超过六十人的教学规模进行授课, 为理想的教学环境。这一模式还需要学校的教务部门和院系办公室相关领导和教师给予协调和支持, 才能更好的执行。

(五) 多方面获取学习资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 到生活中去具体学习。如讲解夏商周青铜艺术, 可以选择到博物馆中观看青铜实物。讲唐代的三彩艺术, 可以去洛阳观摩唐三彩的系统加工制作过程, 如两次烧制, 三彩彩釉斑驳的效果是因为第二次挂铅釉烧的原因。实地考察是单纯书本图片的升华。

利用多样的多媒体课件, 适时穿插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内外优秀纪录片, 可以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补充, 便于集中学生们上课的注意力, 又可以有效的调节授课节奏。如对五代宫廷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有一段大约十分钟的视频, 不仅展示了这幅长卷五个部分的绘画内容, 将完整版呈现于观众面前, 还对作品的绘制原因做了介绍, 形象、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学改革如何进行, 重点都在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并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电脑的发展已令艺术设计手段愈益单纯, 设计的高明与否不取决于电脑操作水平等职业技能的高低, 而在于对艺术设计本身的理解。优秀的设计一定以丰富的文化承载为基础, 只有设计师具备优秀的文化素质, 才能产生优秀设计, 才能使自己区别于电脑操作员。 (4) 以尚刚教授的一段话结语, 希望有更多的艺术理论教育者, 为之商讨, 让我们的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发展更加规范、成熟。

摘要:设计艺术专业在这几年发展迅速, 各大高校都在扩展与之相关的方向, 如数码艺术、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在大趋势下, 设计艺术教育中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着重论述设计艺术专业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并以中外美术史课程为例, 初步探讨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设计艺术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3]王晓光.设计艺术专业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议.艺术与设计, 2006, (10) .

[2]邵大箴.多学习些中外美术史.多研究些实际问题.美术观察.2010. (3) .

中外绘画艺术比较 篇3

关键词徐渭与凡高中西艺术比较

在中西美术史的研究中,“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比较,发现中西美术在人的生活方面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有更深的把握。比较也是一种对话和交流,在比较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对方,而且也藉此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自己民族的美术,认识艺术与人类的独特关系。本文通过徐渭与凡高的美术创作和生活道路作一些初步比较,来说明艺术与人生“天下同归而殊途”的道理。徐渭与凡高的比较研究涉及到中西不同文化体系、时代背景和审美趣味。中国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保持了一致传统。是世界所有的古代文明中惟一长期持续的文明类型。西方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现代经历不断变型的过程。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一直处于~个变化的过程。中国文化是一种历史型文化,重视对于经验的积累,以感悟、具体现象的记载与感知为思维特点;西方文化是哲学型文化,重视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分析为主要方法,以形而上学的思辨和理解为思维特征。中国的审美方法是品味的、是心领神会的;西方审美方法是分析的、是逻辑的、是层层解剖的。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徐渭与凡高虽然处在不同的时空,但都经历着人生的坎坷。徐渭(1521~1599)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明朝末年的一位艺术家。这个时期,封建社会已是极度腐朽没落。一方面,封建主义的统治者苟延残喘以最专制的统治作最后的挣扎;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精神自由、学术繁荣、艺术自觉的时代。在这个动荡时代。晚于徐渭300多年的凡高(1853~1890)是19世纪末开启西方现代艺术精神领袖式的人物,19世纪后半期的荷兰,资本的原始积累已接近尾声,它既具备自由资本主义的优势,又兼有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并存。富人生活穷奢极欲而穷人生活贫困潦倒,难以为继。凡高的生活和经历就体现了这种过渡期的特点。在文化上过去的高雅艺术與这眼前的特殊而疯狂的年代格格不入。文化艺术需要脱胎换骨,抨击现存社会准则,以批判眼光重新研究传统和审美概念,因而这个时代是旧秩序被摧毁、新精神建立的时代,因而迎来了在西方形成了现代艺术流派此起彼伏、学术上追求自由的时代。

徐渭作为一介书生,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立志于科举人仕,以“安身、立命、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无奈命运多舛,八次科举皆不取。科举的受挫并没有消磨掉他建功立业的决心,当时正值江浙一代倭寇猖獗,他借此以幕僚身份加入胡宗宪的抗倭大军。初时,抗倭成就显著,但不幸被卷入残酷的政党斗争中。并一度精神发狂(九次自杀而未遂),在一次发狂中无意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因此被判入狱,九载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才获得自由。怀绝世之资而遭遇不公,有济世之才而无以施展是他事业之路的悲哀,却是他艺术之路的万幸。儒家的大道“治国、平天下”行不通,只能“游于艺”。出狱之后,他将自己的余生寄托于诗文书画戏曲中,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画方面,主要体现在大写意花鸟画的探索上。

二、艺术传承

明后期,王阳明的“宇宙心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动摇,先是出现了罗钦顺的“理只是气之理”的“气本论”思想,然后是王廷相的“理在气中”和李贽的“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童心说”旧儿嗍’等思想,尽管各家主张不同,但却都以“个性解放”为斗争目标。他们不仅打破了王阳明心学对人们思想和认识的束缚,而且还联系实际,批评当时腐败的政治现实,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具体体现在“东林党人”的运动中。他的艺术就诞生在这种思想活跃和注重个性解放的时代中。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和戏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上,他极力反对摹古,称复古为“鸟之为人言”不足取,他的绘画上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徐渭从事文艺创作的年代,正是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时代,他一生坎坷多艰,对事态炎凉感触颇深,性格又是愤世嫉俗,狂放不羁,不拘于封建理法,不肯曲眉折腰事权贵,因此在绘画上同沈周、文征明、唐寅一样不拘时尚,不盲从复古,革新精神最强,与当时占据画坛主流地位的“自然秀润、恬静秀雅”的吴门画派和董其昌倡导的“温文尔雅”的复古“南北宗论”不同,徐渭一反“淡、雅、静、寂”的传统审美趣味,饱蘸笔墨、尽情挥洒、酣畅淋漓、纵恣豪放,将中国文人画的“抒情言志”发展到极致。

在西方,从印象主义开始,西方画家就摒弃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客观写实再现”,而向“主观个性表现”转化,而后印象主义则进一步将艺术中感性的、理性的、形式与内容诸因素间的张力推进到了一种全新的局面。特别是凡高,他将绘画的表现性发展到了精神正常与失常的边缘,使生命本能在燃烧中得到极大的张扬。凡高艺术的重要特征是其艺术语言的强烈的批判性和挑战性,他通过变形的艺术形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完全摧毁了欧洲传统艺术的表达模式。这种以“语言创造”代替“模拟再现”、以最本体意义上的“非理性直觉”表现代替传统艺术的“艺术真实”和在艺术创作中以“主客分裂”代替“主客和谐”,以“尊崇本能”代替“求尚风格”的美学,将近代以来高扬艺术家主体性的追求推向了极端,将传统艺术的规范和语言系统进行彻底的“解构”,从而实现传统美学精神在本质意义上的“骤变”。

三、绘画主张

关于徐渭艺术与情感有机的结合,还可以从他的《墨葡萄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更加清楚地了解。画中状物不拘形似,笔墨酣畅,布局奇特,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其形象生动之态跃然纸上。画上自题:“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通过绘画这个载体,实现精神情感的宣泄。

徐渭的绘画追求艺术的自然天成,求生韵不求形似深得文人精髓。他在 《漱老谑墨》中诗云:“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 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 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 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栽? 君莫猜,墨色淋漓而拨开” 。这里透露出徐渭绘画的两种思想:一是师法造化,二是不求形似。他主张绘画独抒性情,表达自己特有的气质、胸襟。徐渭为了达到抒写性情的目的,主张采用相应的特定表现手法。如画象征富贵的牡丹,用勾染烘托,而画奇峰绝壁,大小悬流,怪石苍松,则“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旷若无天,密如无地为上”为表现艺术个性,往往不拘成法,强调了夸张之美,反常之美。

凡高是荷兰人,他没有法国本土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没有受过欧洲学院教育的正规训练。加上他烦躁的情绪也使他忍受不了那种枯燥的、手工艺式的传统油画的创作方法。因此他的作品,既没有精致的素描和严格的造型,也缺少微妙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他用个人情感的强烈表现性和寓意的象征性代替欧洲的古典写实传统,用粗犷、豪放的油画语言代替优雅、精致斯文的传统艺术。可以说,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性格特点,以及他作品中呈现出的客观物象和视觉经验的“错位”和“变形”,决定了他游离于法国正统绘画之外的另类地位。绘画形式中孕育着强烈的“情感”,艺术语言成为艺术家“精神性情感”体现的物质载体,他将乔尔乔内和卡拉瓦乔所开拓的形式因素作为独立的审美形式开始完全独立出来,使形式同内容一样成为大众欣赏的对象,这是凡高的作品与传统画家的最大不同。他认为艺术家不仅要传达自己的印象,更要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感情,这才是最主要的任务。他有时以“自我”来代替客观实体,有时不惜歪曲对象的本质来换取感情的表达,虽然受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但他仍然按照自己的艺术道路驰骋。

四、小结

各个国家,民族以及不同时代的优秀绘画作品,都是以其特有的社会生活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借以表达其中所蕴含的人生理想和各个不同的深层审美文化意蕴的。尽管徐渭和凡高德绘画,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因其坎坷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中所传达出的强烈的主观情感,因其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对后人的影响,分别在中西美术史上画上了瑰丽而传奇的一笔。

参考文献:

艺术理论课程学习心得 篇4

------------苏艳玲

艺术理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它既是一门具有系统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艺术理论课程,又是准备踏入神圣艺术殿堂的人的一门共同的艺术基础理论的必修课。艺术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课程共有九讲是研究艺术的发生、艺术创作、艺术家构成条件、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在当下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课程。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使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对艺术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向有深刻与明了的认识和解析。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收获了以下重点内容:

第一,艺术理论并不具体地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也不具体地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或某个艺术派别。因为那是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任务。艺术理论在论述或论证中,也会借用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研究成果,涉及一些个案如具体的艺术家、作品或流派,但都是作为论据而提出的。艺术理论要阐明的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说,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各门类的艺术现象如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等,都是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但艺术理论并不专门研究某一部门艺术,而是研究各个部门艺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它虽然也要研究各部门艺术本身的特点,却并不把某一种艺术现象如诗歌的节律、雕塑的材质、音乐的表演等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这个任务要靠部门艺术理论来解决,如文学理论、美术理论、音乐理论等。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艺术理论是各个部门艺术共同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又不能脱离各个具体的部门艺术。离开对部门艺术的研究,艺术理论就会是抽象的、空洞的;反过来,各个部门艺术的研究成果可以推动艺术理论的发展。所以,这二者的研究是统一的,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此次艺术理论的学习,老师对艺术学的课程内容以理论结合实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全面介绍了艺术特征、艺术起源、艺术地位以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文化角度带领我们学员对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涉及中外古今许多著名艺术家与优秀艺术作品,内容丰富、例证详实,熔“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于一炉,有助于提高我们学员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对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相信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

作为一名乡镇文化工作者,通过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我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追求,语言的价值.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对业务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帮助。通过不断的努力创作出适合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要提高艺术欣赏能力除了要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外,也要多听、多看、多思。“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用结合才可以更好的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以下是我学习艺术理论课程后的几点想法和收获。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一切才能之源,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要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今后一 定要注意在工作岗位上, 在各种社会实践中, 不断学习知识, 积累工作经验,“读 有字之书,更读无字之书”,把学习当作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生命的一部 分。当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欣赏水平,如果不经常地进行学习,就无法跟上当前的发展, 所以,学习尤显重要,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 汲取文化建设领域最新成果, 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利用经常下基层指导工作的便利条件,虚心向基层同志学习,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通过学习提高个人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以迎接处理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变化,勇于提出问题,摆脱思维定势,对问题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要崇尚敬业、乐业,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要崇尚敬业、乐业,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敬业乐业关键是要强化先进性意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要求,从小事做 起,善于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大力弘扬“敬业,求实,合作,创新”八个字的机关文化精神,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掌握文化阵地的前沿信息,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以及为达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和坦诚的合作意识,才能尽心尽力地为广大农民朋友奉献出可口的文化大餐。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开拓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文化站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但现在由于乡镇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十分缺乏,农村文化消费还十分低下。乡镇文化站办公室和科技图书室是在政府办公楼内,没有独立活动场所,仅有的科技图书都是上级部门赠送的,多年来没有资金购置一本新书。体育设施除了一副乒乓球桌和室外修建的一处篮球场地外,没有别的文化体育设施。由于缺乏必要规范的建设管理和监督机制,文化阵地萎缩现象十分严重,文化站很难发挥自身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作用。农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开始有所抬头,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文化站工作人员由于要忙于乡镇中心工作,没有时间管,也没有权力管。

中外美术史 篇5

132、青铜器的两个鼎盛时期分别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

133、中国画从表现内容上分(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从表现形式上分(写意和工笔)逐渐形成(诗、书、画、印)结合成一种独特风格。

134、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三杰是指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除了法国的席里柯和德拉克洛瓦 外,还有西班牙的弗朗西斯哥·戈雅。

135、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而又适合生产)。它相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在生产中体现出(机械化和批量化)。

136、饕餮纹与夔龙纹是商周青铜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装饰纹。

137、《游春图》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独立山水画作品。

138、古代人物画中默写的典范作品是五代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

139、被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的是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140、顾闳中,南唐著名人物肖像画家。曾画过后主李煜的肖像。《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

141、《思想者》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

142、《血衣》是画家王式廓所作.这幅作品人物形象典型,刻画细腻,活生生地刻画出封建制度下中国农民的命运。

143、朱耷,明末清初卓越的大画家,字(_zi)雪个,又字八大山人等。

144、《雅典学院》是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拉斐尔作于1509---1511年间的壁画。

145、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元代兴起,明、清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146、油画作品〈父亲〉的作者是罗中立。

147、青铜是铜与锡合金。

148、常用的美术字体有黑体美术字、宋体美术字、综艺体美术字以及????美术字。

149、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150、木偶有三种(布袋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

151、“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是指:(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两位大书法家。

152、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颜色有红、绿、黄、黑、蓝,这五种颜色

153、卡通画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特有的表现手法。

154、中国结象征团结、和谐的人际观系,主要有(基本结)和(变化结)两类。

155、在我国传统画论中对于五官位置:有(三停五眼)之说眼在头高的(二分之一)处。

156、“文房四宝”泛指中国书法绘画常用四种工具笔、墨、纸、砚。

157、《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画家顾宏中作品。

158、《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时期王希孟的作品。

159、西斯廷教堂里的大型壁画《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160、古代人物画中默写的典范作品是五代顾宏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

161、立体派风格的《哭泣的女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

162、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为:绘画、工艺、雕塑、建筑、书法等。

163、美术又称造型艺术 视觉艺术 空间艺术。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 功能。

164.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分别是色相、明度、纯度。

165、用笔,中国画技法名。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勾、擦等方法。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等方法。

166、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圆雕与浮雕。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是一件圆雕作品。

167、“六朝三杰” 指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168、“五墨六彩” 干、黑、浓、淡、湿,黑、白、干、湿、浓、淡。

169、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170、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71、马蒂斯被称为是野兽派派别的画家。

172、饕餮纹又称兽面纹纹,它是商代代青铜器的代表性纹样。

173、毕加索是西班牙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立体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74、吉州窑的窑址在江西省的吉安,它鼎盛于那肺时期。175、原为组塑的一部分.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176、1990年,凡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创下了艺术品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177、李苦禅,现代画坛大写意巨匠。原名李英,《荷塘牺翠》为其作品。

178、在中国画中,凡以人物为内容的绘画统称为人物画。

179、《音乐课》是19世纪英国画家洛德·莱顿的作品。

180、〈吹短笛的男孩〉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马奈于1866年创作的。

181、《年青人》是著名版画家黄新波作于1961年的一幅版画。

182、在我国,中国画简称为:“国画”,古称“丹青”。

183、竹与松、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184、被称为“新中国美术史册第一篇章”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

185、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制成。

186、“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是指代颜真卿、柳公权两位大书法家。

187、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颜色有红、黄、蓝、绿、黑?红这五种颜色。

188、中国结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人际观系,主要有平结(基本结)和盘长结(变化结)两类。189、在我国传统画论中对于五官位置有三庭五眼之说眼在头高的二分之一处。

190、南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其内容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

191、雕塑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按其形态,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192、泥塑常用的制作技法有:塑、捏、贴、刻、划、彩、雕、挖等。

193、在中国建造体系中,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重要门类。大约可分为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山水园林和 ???? 等四种类型。

194、色彩的三大要素是,它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系列。色彩的搭配方法有对比色、邻近色、互补色?。

195、从文化类型的空间分布和传承来看,中国面具的主要类型有:(青藏高原地区)、(西南地区)、(中原汉文化地区)、(云贵地区)、(北方骑牧民族)。藏面具 傩面具 佰戏面具 彝族面具 萨满面具 藏戏面具?

196、中国画常用的墨法有: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等等。

197、平面构成的基本方式有重复、近似、对比、发射、渐变、特异、密集、对比、肌理等。198、中国画的形式美因素包括:形象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

199、石窟艺术以壁画、雕塑和建筑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直观而形象地诠释佛教经典,弘扬教义的佛教艺术。

200、透视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倾斜?)透视等多种类型。

201、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形象的艺术。

202、“六朝三杰” 指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203、中国画的“四绝”是指诗、书、画、印;在中国画中墨色变化的观键是水,墨的“五色”是指焦、浓、重、淡、清。

204、京剧有四个行当(生)、(旦)、(净)、(丑)。

205、浮雕是雕塑的一种,按表现凸出的厚度不同,有高浮雕和浅浮雕之分。

206、三原色是指(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其中(红)色和(蓝)色混合能调出(紫)色;(黄)色和(蓝)色混合能调出(绿)色;(红)色和(黄)色混合能调出(紫)色,被调出的这三种颜色称为三间色。

207.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立轴、横轴、斗方、册页扇面等多种,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分别指焦、浓、重、淡、清。

208.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画家是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代表性分别是《最后的晚餐》、《大卫》、《西斯廷圣母》。

209、《加菜义民》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他另外的代表作有地狱之门。

210.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悉尼歌剧院则是澳大利亚国家的建筑,它的造型如贝壳(或者佰合)。

211、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纯度、明度。在色相环中成150度---180度的色彩为对比色 对比,位于60度以内的为邻近色对比。

212、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鱼纹

223、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门阙

214、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谢赫《画品》

215、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唐朝名画录

216、那肺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苏汉臣

217、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妙应寺白塔

218、“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仇英

219、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王原祁

220、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留园

221、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景泰蓝

222、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223、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吐鲁番晋墓。

224、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挥扇仕女图

225、“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飒露紫。

226、《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董源。

227、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林泉高致集。

228、“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王蒙。

229、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孙隆。

230、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芥子园画传。

231、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陈树人。

232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其中礼器是统治阶段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其品种有鼎、豆、尊、盘、钟等。

233、瓦当: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指半规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234、圣像画:特指欧洲中世纪绘制于板上的基督教神明和圣徒的画像。题材受到教义的严格束缚和程式化规定。多以蛋彩形式画成。画中形象冷漠而呆滞,缺少生活气息和世俗风韵。

235、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帝国时期的教堂建筑风格。流行于4-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其综合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技术和装饰手法,希腊古典柱式和罗马建筑的宏大气派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内部装饰得五彩缤纷与外形朴实浑厚的强烈对比为主

236、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237、《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 设计 应用 欣赏 评述 综合 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238、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北宋兴起,元 明 清朝

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 诗 书 画 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239、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横幅 中堂 扇面 斗方

手卷等。

240、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舞台式的光线_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

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_厚与薄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241、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冷静 清晰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古典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德拉克洛瓦却相信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个性和情感,偏爱幻想的主观_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242、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43、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244、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245、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246、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247、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248、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祥”。

249、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250、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石窟。

251、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252、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桩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253、那肺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254、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255、明代“ 派”的代表画家时戴进和吴伪。

256、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257、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258、“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259、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260、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261、“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 吴有如的评价。

262、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263、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半坡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264、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灰面,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

265、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266、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267、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鹎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

268、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洛神赋图》。

269、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祥”。

270、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

277、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278、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279、“(__)那肺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280、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281、“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剑阁图》。

282、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dong qi)昌。

283、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为一种。

284、“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285、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与费丹旭。

286、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

287、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288、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289、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90、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291、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

292、《霍去病墓前石刻》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马踏匈奴》。

293、六朝三大家指的是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29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安济桥(赵州桥)。

295、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296、唐代画马的名家韩干、画牛的名家是韩滉。

297、“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风格。

298、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定、哥、汝、官、钧窑。

299、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300、元代肖像画家王绎,驰名江浙一带,著《写像秘诀》一书。

301、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陈淳和徐渭。

302、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曾鲸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303、“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汪士慎等。

304、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

305、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赵之谦和虚谷。

306、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张长林。

307、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郑曼陀。

308、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309、古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310、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多利亚(克)式和爱奥尼亚式。(璧山安学画室提醒大家:其实应该加上“科林斯”)

311、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爱奥尼亚,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荷矛者》中。

312、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313、罗马式教堂是以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314、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乔托,其代表作有壁画《逃往埃及》等。

315、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316、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农民生活的画家是尼德兰(国)的勃鲁盖尔。

317、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团体肖像画,其代表画家是哈尔斯和伦勃朗。

318、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319、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320、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321、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西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322、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卢梭,而另一位画家杜比尼,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323、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324、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结构美的塞尚,强调线条美的凡高和强调装饰美的高更。安学美术

325、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画派是巡回画派,其组织者和思想领袖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而代表着一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的则是画家列宾。

326、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

327、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328、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黑绘式、红绘式和东方式。

329、《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

330、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其有两种形式,即一跨式和三跨式。

331、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332、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

33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和解剖学。

334、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霍尔拜因。

335、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流派,即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

336、《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普桑。

337、法国“罗可可”画家华多的一生的转折点以其作品《舟发西苔岛》为标志。

338、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画家有大卫、普吕东、格罗(或安格尔)等。

339、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伪大誓言,而德拉克洛瓦创作的《梅杜萨之筏》,则是这位画家的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

340、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库尔贝,其代表作品有《画室》、《奥尔南的葬礼》等。

341、十九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

342、“印象主义”一词由莫奈所作的《日出?印象》一画的标题而来。该画派仔善于描绘舞女题材的是德加,而注重表现农民和农村景色的画家是毕沙罗。

343、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苏里科夫,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近卫军临刑前的苑强》、《女贵族莫罗佐娃》和《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

344、被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的著名代表作,是在维也纳附近的温林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

345、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故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346、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帕特农神庙,而伊克瑞翁神庙则以有一组女像柱而著称。

347、提出人体比例为1:8的希拉雕刻家留西波斯,其代表作有《赫拉克勒斯》。

348、古罗(_gu luo)马浮雕具有记事和写实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图拉真纪念柱浮雕。(shi4 tu2 la1 zhen1 ji4 nian4 zhu4 fu2 diao1 _)

349、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菲索亚教堂。

35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最早表现希腊神话题材的画家是波提切利,其代表作品有《维那斯的诞生》和《春》。

351、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尼德兰(国)的凡?埃克兄弟。352、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乔尔乔内和提香。

353、欧洲“巴洛克”艺术在雕刻方面的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代表是佛兰德斯的鲁本斯。

354、17世纪西班牙画家穆立罗的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教题材画,一类是风俗画。

355、在法国万事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画家夏尔丹那沉穆凝重的景物画愈显得醇美动人。

356、写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三幅代表作:(1)《荷加斯兄弟的宣誓》、(2)《布鲁图斯》、(3)《马拉之死》。

357、代表着浪漫派色彩成就的《阿尔及利亚女人》,是德拉克洛瓦赴东方后所作。象征法国革命精神的则是吕德的雕刻作品《马赛曲》。

358、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359、在法国印象派仔,以画人物著称的画家有马奈、德加和雷诺阿;以画风景著称的画家又莫奈、西斯莱 和毕沙罗。

360、在19世纪英国风景画派,具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画家是透纳,而另一位画家康斯太勃尔的作品,则被称为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

361、法国立体主业美术的创立者是毕加索,其油画作品《毕加索》,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362、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363、色彩的三属性包含(色相)、(明度)、(纯度)。

364、纯度是指色彩的(鲜 浊 程度)。

365、不同颜色的相貌、名称称为(色相)。

366、在色环中,互成(150°——180°)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367、(类似色)也叫邻近色,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紫红、红、橘红等。

368、国画中,用清水和墨汁调出的(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69、凡.高是(十九)世纪的(荷兰)国家的画家,作品有《向日葵》等。

370、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371、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 武梁祠 为代表。

372、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 雅俗共赏 的新画风。

37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 马君祥 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连环画 的表现形式。

374、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 拉斯科 和西班牙的 阿尔塔米拉

375、《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 米隆。

376、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 哥特 式建筑之一

377、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 丢勒 和 霍尔拜因

中外绘画艺术比较论文 篇6

徐渭中年开始学画,但是他却使中国的大写意绘画达到一种极致,画家把以形写神、得意忘形及其天纵奇才、鬼斧神工的艺术语言表现的淋漓尽致; 凡高二十七岁开始学画,真挚的情感以及其强烈的色彩、线、型的表现力成为他最为据有代表性的特色。

两者文化不同、时空不同,但目的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为了实现艺术与情感合二为一的艺术理想境界。

关键词徐渭与凡高中西艺术比较

在中西美术史的研究中,“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比较,发现中西美术在人的生活方面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有更深的把握。

比较也是一种对话和交流,在比较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对方,而且也藉此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自己民族的美术,认识艺术与人类的独特关系。

本文通过徐渭与凡高的美术创作和生活道路作一些初步比较,来说明艺术与人生“天下同归而殊途”的道理。

徐渭与凡高的比较研究涉及到中西不同文化体系、时代背景和审美趣味。

中国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保持了一致传统。

是世界所有的古代文明中惟一长期持续的文明类型。

西方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现代经历不断变型的过程。

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一直处于~个变化的过程。

中国文化是一种历史型文化,重视对于经验的积累,以感悟、具体现象的记载与感知为思维特点;西方文化是哲学型文化,重视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分析为主要方法,以形而上学的思辨和理解为思维特征。

中国的审美方法是品味的、是心领神会的;西方审美方法是分析的、是逻辑的、是层层解剖的。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徐渭与凡高虽然处在不同的时空,但都经历着人生的坎坷。

徐渭(1521~1599)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明朝末年的一位艺术家。

这个时期,封建社会已是极度腐朽没落。

一方面,封建主义的统治者苟延残喘以最专制的统治作最后的挣扎;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精神自由、学术繁荣、艺术自觉的时代。

在这个动荡时代。

晚于徐渭300多年的凡高(1853~1890)是19世纪末开启西方现代艺术精神领袖式的人物,19世纪后半期的荷兰,资本的原始积累已接近尾声,它既具备自由资本主义的优势,又兼有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并存。

富人生活穷奢极欲而穷人生活贫困潦倒,难以为继。

凡高的生活和经历就体现了这种过渡期的特点。

在文化上过去的高雅艺术与这眼前的特殊而疯狂的年代格格不入。

文化艺术需要脱胎换骨,抨击现存社会准则,以批判眼光重新研究传统和审美概念,因而这个时代是旧秩序被摧毁、新精神建立的时代,因而迎来了在西方形成了现代艺术流派此起彼伏、学术上追求自由的时代。

徐渭作为一介书生,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立志于科举人仕,以“安身、立命、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无奈命运多舛,八次科举皆不取。

科举的受挫并没有消磨掉他建功立业的决心,当时正值江浙一代倭寇猖獗,他借此以幕僚身份加入胡宗宪的抗倭大军。

初时,抗倭成就显著,但不幸被卷入残酷的政党斗争中。

并一度精神发狂(九次自杀而未遂),在一次发狂中无意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因此被判入狱,九载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才获得自由。

怀绝世之资而遭遇不公,有济世之才而无以施展是他事业之路的悲哀,却是他艺术之路的万幸。

儒家的大道“治国、平天下”行不通,只能“游于艺”。

出狱之后,他将自己的余生寄托于诗文书画戏曲中,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画方面,主要体现在大写意花鸟画的`探索上。

二、艺术传承

明后期,王x明的“宇宙心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动摇,先是出现了罗钦顺的“理只是气之理”的“气本论”思想,然后是王廷相的“理在气中”和李贽的“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童心说”旧儿嗍’等思想,尽管各家主张不同,但却都以“个性解放”为斗争目标。

他们不仅打破了王x明心学对人们思想和认识的束缚,而且还联系实际,批评当时腐朽的政治现实,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具体体现在“东林党人”的运动中。

他的艺术就诞生在这种思想活跃和注重个性解放的时代中。

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和戏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文学上,他极力反对摹古,称复古为“鸟之为人言”不足取,他的绘画上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徐渭从事文艺创作的年代,正是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时代,他一生坎坷多艰,对事态炎凉感触颇深,性格又是愤世嫉俗,狂放不羁,不拘于封建理法,不肯曲眉折腰事权贵,因此在绘画上同沈周、文征明、唐寅一样不拘时尚,不盲从复古,革新精神最强,与当时占据画坛主流地位的“自然秀润、恬静秀雅”的吴门画派和董其昌倡导的“温文尔雅”的复古“南北宗论”不同,徐渭一反“淡、雅、静、寂”的传统审美趣味,饱蘸笔墨、尽情挥洒、酣畅淋漓、纵恣豪放,将中国文人画的“抒情言志”发展到极致。

在西方,从印象主义开始,西方画家就摒弃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客观写实再现”,而向“主观个性表现”转化,而后印象主义则进一步将艺术中感性的、理性的、形式与内容诸因素间的张力推进到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特别是凡高,他将绘画的表现性发展到了精神正常与失常的边缘,使生命本能在燃烧中得到极大的张扬。

凡高艺术的重要特征是其艺术语言的强烈的批判性和挑战性,他通过变形的艺术形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完全摧毁了欧洲传统艺术的表达模式。

这种以“语言创造”代替“模拟再现”、以最本体意义上的“非理性直觉”表现代替传统艺术的“艺术真实”和在艺术创作中以“主客分裂”代替“主客和谐”,以“尊崇本能”代替“求尚风格”的美学,将近代以来高扬艺术家主体性的追求推向了极端,将传统艺术的规范和语言系统进行彻底的“解构”,从而实现传统美学精神在本质意义上的“骤变”。

三、绘画主张

关于徐渭艺术与情感有机的结合,还可以从他的《墨葡萄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更加清楚地了解。

画中状物不拘形似,笔墨酣畅,布局奇特,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其形象生动之态跃然纸上。

画上自题:“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通过绘画这个载体,实现精神情感的宣泄。

徐渭的绘画追求艺术的自然天成,求生韵不求形似深得文人精髓。

他在 《漱老谑墨》中诗云:“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

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

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

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

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栽? 君莫猜,墨色淋漓而拨开” 。

这里透露出徐渭绘画的两种思想:一是师法造化,二是不求形似。

他主张绘画独抒性情,表达自己特有的气质、胸襟。

徐渭为了达到抒写性情的目的,主张采用相应的特定表现手法。

如画象征富贵的牡丹,用勾染烘托,而画奇峰绝壁,大小悬流,怪石苍松,则“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旷若无天,密如无地为上”为表现艺术个性,往往不拘成法,强调了夸张之美,反常之美。

凡高是荷兰人,他没有法国本土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没有受过欧洲学院教育的正规训练。

加上他烦躁的情绪也使他忍受不了那种枯燥的、手工艺式的传统油画的创作方法。

因此他的作品,既没有精致的素描和严格的造型,也缺少微妙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

他用个人情感的强烈表现性和寓意的象征性代替欧洲的古典写实传统,用粗犷、豪放的油画语言代替优雅、精致斯文的传统艺术。

可以说,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性格特点,以及他作品中呈现出的客观物象和视觉经验的“错位”和“变形”,决定了他游离于法国正统绘画之外的另类地位。

绘画形式中孕育着强烈的“情感”,艺术语言成为艺术家“精神性情感”体现的物质载体,他将乔尔乔内和卡拉瓦乔所开拓的形式因素作为独立的审美形式开始完全独立出来,使形式同内容一样成为大众欣赏的对象,这是凡高的作品与传统画家的最大不同。

他认为艺术家不仅要传达自己的印象,更要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感情,这才是最主要的任务。

他有时以“自我”来代替客观实体,有时不惜歪曲对象的本质来换取感情的表达,虽然受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但他仍然按照自己的艺术道路驰骋。

四、小结

各个国家,民族以及不同时代的优秀绘画作品,都是以其特有的社会生活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借以表达其中所蕴含的人生理想和各个不同的深层审美文化意蕴的。

尽管徐渭和凡高德绘画,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因其坎坷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中所传达出的强烈的主观情感,因其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对后人的影响,分别在中西美术史上画上了瑰丽而传奇的一笔。

参考文献:

中外艺术史课程心得 篇7

1.1 中国古典园林。总所周知, 中国园林是以自然谢意山水园的风格著称于世。

中国园林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 常常与社会活动相关。园林的发展也与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 必使曲折有法, 前后呼应, 最忌堆砌, 最忌错杂, 方称佳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诗歌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必不可断的联系。

1.2 西方古典园林。

西方传统园林也被称为规则式花园。西方传统园林在建造中有一种秩序和控制的意味。在建造园林过程中有多种形式与方法来体现这种秩序与控制感, 有时与自然的杂乱无章形成对比, 这是在西方传统园林建造中运用最多的手法;有时又与园林之外的城镇、都市的混乱感相联系;有时则与同花园相接的住宅生活有关等等。

2 园林四大要素

2.1 植物。

植物是组成园林景象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之中, 私家园林中的建筑在园林中占的比重很少, 像颐和园等皇家宫苑中主题建筑也只占一小部分, 更多的是自然山水和植物。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园林都是以植物为主要构成物。因此说, 植物与园林不可分割, 离开了植物的园林不能称为园林艺术了。

在现代城市园林中, 纽约中央公园堪称运用植物的典范。是由著名景观设计师奥姆特德设计。设计风格十分简洁, 公园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 主要体现的是草坪、树木与水。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个向公众提供文体活动的城市公园。整个公园植物占比例众多, 同时根据季节变化种植种类繁多, 让每个季节的景色都不一样。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中重视自然, 在中国古典园林更是重视“意”与“技”的结合。在中国现代园林公园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不仅仅重视了内在的运动精神, 景物与现代建筑相呼应, 还体现出现代建筑设计中新科技与新材料的不断创新, 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在当代中国园林的标志。这是中国在现代园林中的一个创新立异。

2.2 假山与石景。

中国传统园林之中运用最多的是假山, 西方园林之中运用最多的是石景。在现代化城市公园中, 现在景观中运用最多的是雕塑, 这些雕塑材质可能是石头, 铁或者土。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现在运用的越来越少, 不仅仅是因为在制造假山过程中体积、工程量庞大, 还是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城市中假山的意境不能与现代城市公园相结合了。雕塑在园林中有不同的形态, 这是现代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历史必然。

在北京奥林匹克这个现代化的公园中, 雕塑大多与公园的主题相互接应, 都体现体育的精髓, 在奥林匹克公园中雕塑成为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突出表现形式。在西方建筑中, 雕塑与建筑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 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与建筑相互呼应。在现代城市公园中, 设计师在设计方面紧紧抓牢这一点, 在现代城市公园中让雕塑与公园主题、建筑形成统一性。

在西方历史发展历史中, 与崇尚人体美的思想分不开。因此在西方城市公园中, 雕塑大多数的表现形式是以人体为主。为了突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设计师常把人体雕塑作为风景构图中的视觉点, 在道路交叉口或者广场中央又或者在喷泉的水池中。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 当代艺术是以波普艺术为主。所以现代城市公园中, 有许多雕塑有着强烈的个人形式感。

2.3 水景。

水同时也是园林构成要素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水体在园林体现形式主要有湖泊池沼、河流溪涧, 以及曲水、瀑布、喷泉等水型。

在现代城市公园中, 水景的处理手法大多与古典园林中的处理手法大多相似, 除去自然风光中的水景外, 水景与雕塑相互结合形成喷泉等, 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 现代城市公园水景中大多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 以达到设计者的理想效果, 比如在水景喷泉中加入灯光效果。

不同的水景在景观布置中也是不同的。喷泉一般布置于视觉中心, 如广场中央成为视觉焦点。

2.4 建筑。

建筑也是造园的要素之一。但是在古典时期中国和西方对建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中国古典园林对建筑分化达到很细, 园林中的所有建筑都蕴含着写意。但是在西方园林中, 主体建筑一般不算在园林建筑之内, 因为在西方建筑中, 园林艺术是以建筑为主体的, 主要在于体现主体建筑, 其他的花草树木、水体、雕塑等都依附于建筑。

在现代园林发展中, 中西方的交流加强, 现代园林设计者取长补短, 在设计现代城市园林中, 大多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 将建筑与其他要素的相互照应, 同时每个要素之间都有着联系, 这样的城市公园才是让人有舒适度的城市公园。

3 总结

前文分别从园林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中外园林古典与现代的发展对比, 得出古典与现代园林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是因为现代园林中许多园林设计要素中的处理方法继承古典园林的处理方法。而差异性是因为世界艺术的发展, 时代的更替, 当代艺术的盛行, 现代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中进行创新, 与当今时代的艺术相互结合, 从而形成现代城市公园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林墨飞.唐建.于玲.王选政主编.中外名园欣赏.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7.

中外雕塑艺术的交融 篇8

11月22日开始的雕塑展主要陈列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侧毗邻紫金港路的景观带里,南起西溪天堂入口,北至公园东大门,作品分为守望、相望、秋望三大板块。本次雕塑展的作品大多体量不大,且陈设时充分考虑到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寻觅其中,一共陈列了50余位国内外著名雕塑家的作品,其中国外艺术作品为11件,它们分别来自巴西、德国、美国、法国、克罗地亚等国家,与众多中国优秀作品一起,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雕塑文化的大宴。

《呼吸瓦墙》:向世界展示江南的人文

整个雕塑展上,最吸引游客的莫过于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的作品《呼吸瓦墙》,展出还没开始,这座充满了创意的雕塑就频频见诸报端。它位于西溪天堂入口处右侧,是竖着摆放的一排长约4米、高2米的瓦片,用手轻轻去触碰它,瓦墙便会轻轻下陷;如果你整个人依靠着瓦片,会有一种躺在屋顶上的感觉,但等到你起身回看,瓦墙却又会逐渐恢复如初,非常神奇。

巧的是,我来到西溪的时候,杨奇瑞正好在他的雕塑旁介绍。他说:“江南的传统、江南的人文、江南的生活在人文与自然的积淀下,江南元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居。而瓦是江南民居最重要的部件,瓦是杭州的符号,是江南的符号,也是中国的符号。当我们将屋顶竖起来的就是墙,这是《呼吸瓦墙》这件作品中一部分的理念。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观众的参与,让瓦有生命,让瓦呼吸。”

在杨奇瑞的建议下,大家纷纷体验了这座雕塑的神奇。当观众靠在墙上,墙便会下陷,这是“吸”,墙上便有了影子,当观众离开,墙恢复为平整,这便是“呼”,让瓦墙呼吸。

现场观众里,还有一位来自法国的年轻人—她叫妮拉,在杭州工作,中文讲得很好。这次来西溪,是专程过来参观自己国家艺术家作品的。但来到这里后,她却被杨奇瑞的《呼吸瓦墙》深深吸引了。她告诉我,已经在杭州生活半年了,平时有空也喜欢去西溪、河坊街走走,喜欢杭州江南水乡的味道。“但江南水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又说不上来。”

这次,看到了中国雕塑家的作品之后,“开始有一点点感悟了,我觉得,瓦是一种建筑材料,没有生命的符号,但有意思的是,艺术家能让这些没有生命符号的材料变得有生命,让司空见惯的物件变得奇妙。会呼吸的瓦墙,能够唤起每个人对瓦、对江南文化不同的感受,每次观众触摸瓦片都是一次对江南文化的重新审视。”

《互动音乐装置》:中外文化交融的和谐

据介绍,中国杭州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本届雕塑展的主题是“水陆相望”—创始之初,水与陆即为生灵生存之本。

所以,除了反映江南水乡文化的《呼吸瓦墙》,先锋观念艺术家谷文达创作的、含着“山水”“清远”四字的常青书法碑,中国美院许江院长创作的池塘中漂浮的向日葵灯之外,也有国外作品体现了山与水这个主题。这些外国雕塑与中国作品一起,产生了良好的和谐交融的效果。

比如巴西艺术家尼克拉·贝斯克的《互动音乐装置》,就是其中典范之作。

在一处亲水平台上,你会找到25根金属材质柱子,有轻有重,力气大的人抱着柱子往上一提,然后放掉,钢管“嗖”地滑下去,在下唇部就会发出美妙的声音。25根柱子代表25个音符,如同钢琴键盘。每一根柱子就是一个发音管,直径越大,发出的声音越粗;直径越细,声音越尖细清亮。当你抱着柱子那一刻,空气将被压缩进入发音管的管道中,在发音管下唇部发出声音。

在现场,这是很多孩子喜欢的玩具。抱着柱子提起来能听见音乐声,这新鲜玩意儿让几十个孩子乐疯了,互相奔跑追逐,与水进行着零距离的沟通。而家长们也在周围站着参观,对这件作品的好评不绝于耳。

在展出现场的杭州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项晓明对我说,所有作品里,他最欣赏的也是这件《互动音乐装置》。它充分表现了巴西艺术家展现人类、土地、水源之间的生态和谐的理念。通过参与声音创造来刺激有趣的社会交流,鼓起好奇心并引发快乐。这种新型的公共艺术观念和思维给此次邀请展注入了鲜活的能量,为艺术走向与公众文化更广泛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实现路径。

项晓明说,也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本届雕塑展与前两届相比较显得出新出奇。互动元素让雕塑不再“曲高和寡”,让人看不懂。

《声音橱柜》:更多人见识到了海外文化

可玩、可赏、可回忆,这是我对这届国际雕塑展最深刻的感受。除了国内外雕塑家“山水”理念的融合之外,也让我感受到了海外文化的魅力。

罗马尼亚艺术家让·吕克的作品《ILoveU》很有意思,整个作品由简单的木椅和心形的玻璃灯组成,只要坐在椅子上,让椅子感受到温度和爱,心形的灯就会亮起。在现场,不少小朋友争相坐在椅子上。一直到傍晚太阳快下山时,心形的灯光照暖了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让人深深感到海外文化对孩子们的关爱。

此外,还有在北京奥运会上设计《竹之梯》雕塑的H·D·施拉德的作品出现在现场,让人颇感惊喜。这次大师带来的是《木之哨》,新奇的外表引来了不少观众合影留念。

诸如此类可以给大众体验的作品还有许多,雕塑给人的印象不再停留于直白的陈述,而是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潜移默化地向观众展示各国雕塑艺术的风采。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靠近紫金港路的一块大草坪上,有一组用老式铁皮箱子叠起来、以橱柜形式出现的雕塑—《声音橱柜》,非常有意思。游客可以去拉风箱最底部的把手,“轰”的一声,很像国外经典动画片《托马斯》中老式蒸汽火车的轰鸣声。

橱柜大概有四米高,以孩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声音,寻找记忆。作者以生活用品的碎片重组作为发声装置,希望通过“橱柜”储存记忆,熟悉的节奏可以把你带回那一段久远的记忆中。还可以靠近一扇古旧的门窗,仿佛能听到小巷里敲着小锣竹鼓的叫卖声;转几下罗盘,听到儿时吹过的笛子,把人带回童年时光……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所说,雕塑不仅是用来欣赏的,还是用来互动的。而这次杭州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正是在互动中融合了文化,让中外雕塑艺术在展示中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上一篇:批评有时也是一种爱下一篇:人事行政经理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