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建设工作计划(通用8篇)
建规[2008]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门:
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是国务院做出的重要部署,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的重点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的重要措施,是完善住房供应政策和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住房建设规划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2008年至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领导,认真制定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
住房建设规划是对未来几年住房建设进行调控和指导的主要依据,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以及住房建设年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是城市(包括县城,下同)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住房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住房建设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落实部门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高编制工作质量和效率。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做好前期调研、专题研究、规划编制等工作。
制定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一是要以国家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二是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发展面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各类保障性住房;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三是要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相衔接。
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应在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城市人民政府要在进一步总结2008年住房建设计划制定和公布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3月底前制定并公布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在6月底前制定并公布2008年至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首府)城市的住房建设规划(计划)报建设部备案,其他城市的住房建设规划(计划)报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二、深入调查,科学确定住房建设发展目标
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统计与分析任务重。做好这项工作,要加强全面调查,建立城市居民住房现状及动态管理档案,加强科学分析和预测。各地要充分利用住房现状调查的既有成果,参考城市住宅的保有量、成套情况、空间分布、产权状况、户均人口、户籍家庭数、流动人口居住情况、居民收入、居住需求意愿等情况,结合本地资源与环境等约束条件,人口和住房需求结构变化趋势,以及旧住宅改造、城市拆迁、市场需求和政策因素等,统筹研究确定住房结构、居住用地空间布局、设施配套和建设规模。
三、突出重点,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及要求
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建设年度计划,要根据本地住宅需求情况,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供应规模、土地开发强度和住宅供应规模。要把普通住房供应作为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要求,明确新建住房结构比例,即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要明确提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及其他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等的建设目标、建设项目、住房结构比例、土地供应保障措施等,并提出包括新建、存量住房利用等多种渠道的综合解决方案。
住房建设规划的成果由规划文本、图册与附件组成。规划文本应包括总则、住房发展目标、住房用地供应目标与空间布局、住房政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内容。附件应包括规划说明、研究报告与基础资料。
四、加强监督,明确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各地要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把住房建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近期建设规划中落实项目用地、建设时序和进度安排情况,以及住房建设规划与年度计划及时向社会公布情况等作为规划效能监察重点。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住房建设规划落实到位。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督促。对规划编制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进度达不到要求的城市,将予以通报批评,责令及时整改,确保其按要求及时完成编制及报备工作,并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会上作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中提出,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更大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改革, 加强住房政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科学发展。
会议要求,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是, 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实物方式为主, 结合发放租赁补贴, 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住在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的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新增经济适用住房130万套。
二是,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131号文件, 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 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 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以合理价格促进销售;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形势的监测分析;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职责;继续深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是, 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加快规划审批工作, 重点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完善城乡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 抓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四是, 力争建筑节能取得新突破。制定建筑节能三年规划。全面推进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加大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力度。
五是, 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监管水平。完善质量安全责任机制, 强化对住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巡查监管。完善招投标和个人执业资格制度。
六是, 推动法制和工程标准建设。抓紧研究和启动住房保障、城市房地产管理、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等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 加快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
七是, 维护建设领域社会稳定。防止在城镇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 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就业, 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增强建设领域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八是, 认真做好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相关工作。做好实施城乡规划、组织技术援助、加强工程监管等灾区重建工作。
会议还强调, 要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会议在总结回顾去年工作时指出, 2008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 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做出积极贡献。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援;精心组织过渡安置房建设, 建成过渡安置房68万余套, 面积达1330万平方米;及时修订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编制完成国务院部署的灾区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和城镇住房建设等三个专项规划。
二是, 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国发[2007]24号文提出的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的目标。
三是,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针对性增强。去年以来, 进一步强化了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分析和监测, 各地方、各部门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 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2008年12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降低住房交易税费、调整个人住房贷款等政策措施。
四是, 城乡规划管理取得新成效。扩大了规划督察员派驻范围, 已向34个城市派驻了50名规划督察员;推进了中国和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建设。
五是, 建筑节能工作有所推进。2008年城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符合节能标准的比例超过80%。北京、天津等12个示范城市, 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2960万平方米。
六是,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2008年全国36个重点城市实际处理污水量、削减COD数量和运行负荷率分别比上年增加了约16.1%、15.7%和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七是, 工程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2008年全国建筑安全形势总体有所好转, 建筑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23%和2.27%。
八是, 法制和标准建设步伐加快。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部门规章4部, 批准发布标准143项。
九是, 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会议要求,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统一认识, 坚决做好保增长有关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 分析研究重大问题, 推进改革和创新。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郭允冲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的报告。
郭允冲指出, 2008年, 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维护党的纪律, 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二是贯彻《工作规划》,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是强化教育引导, 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有所增强;四是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住房公积金、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进一步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五是加强信访和案件查办工作, 惩治腐败的威慑力有所增强;六是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行业形象进一步提升;七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郭允冲指出,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 对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更是一项新课题、新任务。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决心;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全面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要准确把握特点, 明确部机关、部直属事业单位、部属协会学会、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四个层面”不同工作重心;二是要重点抓好市一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三是要重点抓好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招投标、住房公积金四个行业反腐倡廉建设, 要深化治理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四是要继续在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查办案件上下功夫;五是要强化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执行情况、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执行情况、住房城乡建设权力运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的监督检查, 充分履行纪检和监察职能。
郭允冲强调, 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政风建设:一是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思想理论教育、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努力提升全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四是立足防范, 加强源头治理,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努力维护行业及社会和谐稳定;五是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积极参与行风评议工作, 推进12319服务热线建设, 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会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齐骥出席了会议;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厅长、纪检组长, 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建委主要负责同志、纪检组长, 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 中央有关部门有关局、室负责同志, 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局) 负责同志, 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负责同志,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有关负责同志, 以及部分城市 (州) 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科学规划,立足长遠,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商南县始终把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置于“龙头”位置,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部法、服务一条龙”的工作理念,围绕城镇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了县城和10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以及县城塔坡区、滨河新区、火车站区、塘坝新区、气象站片区、西街片区、鹦鹉沟片区等6.8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75.6%;同时对312国道沿线五个乡镇、17个行政村、81个居民点、52个移民点进行了详细规划。这些规划为商南县城乡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创新,实现城镇建设跨越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思路,采取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战略,道路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了迎宾大道、滨河路、富兴路等25条主干道和琥珀巷等188条背街小巷建设任务;建成了县河大桥、琥珀大桥等5座大桥;“四条大道、四个片区”建设全面启动。功能配套工程方面,新建了火车站广场、水晶广场、塘坝广场,改造了人民广场;完成了县河综合治理、县河橡胶坝、垃圾堆放场等工程建设;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12座、生化公厕13座,安装垃圾桶500个、果皮箱820个,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鹿城公园、塘坝应急避难场所等工程加紧建设。住房保障方面,相继建成了1.76万平方米的朝阳廉租住房和4.23万平方米的康宁、信合等经济适用住房;9.6万平方米的东畈保障性住房正在加紧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40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城镇“五化”方面,投资1580余万元,新建绿地283.8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同时,全力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富水省级重点镇、清油河陕南百强镇建设步伐加快,建制镇街道硬化7.5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19盏,栽植行道树3983棵,铺装入行道面砖6.26万平方米,城镇环境焕然一新。
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目标,深入开展城区综合整治,全力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大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城市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加强了建筑工地管理,整顿和规范城市环境卫生秩序,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文明、整洁、秩序井然的商南县城新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未来几年,商南县将以建设生态园林式旅游县城为目标,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中心,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抓手,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强化城市管理,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把县城真正建成绿城、水城、不夜城、历史文化城、健康文明城。到2015年,将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人。结合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集镇延伸,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沿线、金丝峡景区内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10个建制镇“五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着力将魏家台、水沟培育成工业大乡,将城关、梁家湾培育成商贸重镇,将太吉河、富水培育成旅游名镇,将白浪、清油河、赵川培育成边贸强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辐射周边的城镇建设新格局。
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核心,以落实巩固区委巡察整改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强化党组领导核心作用。
1.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党组工作规则,落实“第一议题”,切实扛起政治领导责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意识形态思想引导,有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强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督导和考核力度。
2.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拓宽途径,深化内容,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拓展活动空间,增强组织活动的灵活度和互动性。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到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3.深化队伍作风建设,强化廉洁从政意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加强队伍“三纪”教育,着力规范队伍行政行为,坚决反“四风”。深入落实“作风建设提升年”工作,着力提振干部队伍作风,完善内部管理各项规制,加强内控建设,强化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充实廉政宣传教育,深挖宣传教育活动广度和深度,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强化干部队伍纪律规矩意识。
4.着力打造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干部队伍。以深入推进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明确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将好干部标准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增强干部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强化担当精神,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落实严管厚爱工作机制,结合住房建设工作实际,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优化干部队伍梯次结构。坚持业务工作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引导干部勇挑重担、增长本领,并做好建设工程审批、招投标、监督执法及保障房租售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
5.巩固拓展党的领导向监管领域基层延伸。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相融互促。积极探索推进物管小区基层党建工作,鼓励引导物管小区业主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规范业委会履职行为,通过抓业主委员会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共享;积极推动建筑工地基层党建工作,充分挖掘党支部、工联会在规范工地管理、防范和减少劳资纠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立足协调平衡发展,推进民生重点工作,积极打造城区宜居宜业新环境。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区中心工作,继续推进自建EPC项目管理工作,实现龙岗区保障性房EPC项目三个地块全面开工建设,完善国际低碳城配套住房项目用地和规划审批后续工作并实现全面开工,完善深圳国际大学园配套地块项目的用地审批手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已开工的7.9公里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同时结合管廊规划和道路建设计划,推进富坪路、轨道14、16号线管廊配建工作。
2.推进民生工作落实。结合已出台的区级棚改实施细则,做好宣传解释及政策落地工作,继续协调推进罗湖“二线插花地”龙岗棚改范围各项事宜。积极推进治理中的165处地质灾害和边坡工程建设并完工90处以上,开展20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根据前期筹备工作,试点开展危险边坡实时在线安全监测。协调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加快推进老旧住宅区天然气改造和城中村天然气进村入户工作,确保全年新增管道气用户1.5万户,新建市政中压燃气管道10公里。
3.持续守护生态宜居环境。推进绿色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提升在建受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和泥头车整治工作标准化水平,全面推广自动喷淋系统,继续推行扬尘防治“红黑榜”奖惩机制。全面提升施工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着力提高施工围档品质,有效控制施工扬尘,努力减少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持续推进宜居社区创建工作,在现有宜居社区中争创更多五星级宜居社区。继续协调推进六联受纳场项目建设,并加强受纳场内扬尘污染治理工作。
4.深化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制定工程弃土减排及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意见,通过优化竖向设计、明确新建工程弃土综合利用措施要求、加大工地源头处置分类、提高弃土资源化利用效率等工程弃土处置困境。同时探索受纳场内开展弃土资源化利用,加大综合利用企业选址研究并引导均衡分布,研究制定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建设运营标准并加强规范管理,确保20完成建筑废弃物再生处理能力达到600万吨、建筑废弃物综合处理量达到300万吨目标,促进城区协调发展。
5.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贯彻落实“强区放权”、“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依托区政务云平台及“智慧住建”平台,推进实现住房建设领域各业务事项无纸化审批,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不见面审批”。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探索政务服务“秒批”模式,提升我局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实工程审批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监管领域企业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做好精准服务企业工作。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构建品质龙岗新典范。
立足全区建设工程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建设质量导向、科技引领、智慧监管,推进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能管理。
1.推进工程品质提升。推行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管控标准化,并强化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加大工程质量监管执法工作力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做到检查人员、项目、内容随机,检查标准、流程统一;丰富工程质量监督模式,邀请行业专家参与监督、业主代表参与验收等,推进工程质量监管阳光透明;加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推广应用,编制完善各类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提出警示和防治措施,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完善质量手册并强化执行,提升检测检验服务质量水平。
2.强化建设科技引领。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完善优化装配式建筑管理相关配套制度,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率,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2019年,实现所有新建住宅、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厂房和研发用房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引导政府投资的大中型工程及社会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试点应用BIM技术,着力打造一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3.提升绿色建筑水平。修订出台全区绿色建筑管理规范性文件,强化政府投资民用建筑项目带头提升绿色建筑执行标准,加快发展高星级(高等级)绿色建筑。政府投资及国有资金投资新建的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标志性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面按照国家二星级或深圳银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4.倡导建设模式创新。以打造质量精品工程为导向,在全区建设工程领域推广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强化政府投资工程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健全完善与工程总承包方式相适应的工程审批、招投标、分包管理等制度机制,引导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发展壮大;做好自建EPC项目管理工作,力争区保障性住房20EPC项目、深圳国际大学园配套地块、边坡弃土零排放等工程成为行业领域精品。
5.提升工程智慧管理水平。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推进“智慧住建”建设,借助监控、监测技术实时收集工程现场信息,利用移动设备、电子签章、电子地图、离线执法等手段,实现监管执法移动化、电子化和标准化,突出对结构安全、质量通病及重大危险源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实现建设工程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自动化监测,全力推进建设工程高品质发展。
(四)紧跟全市改革步伐,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践行住房建设领域改革开放新担当。
一是结合全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进,制定龙岗区落实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完善我区《人才住房租售管理实施细则》《人才住房分配操作规程》等人才安居、住房保障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全市“二次房改”政策平稳落地。二是以问题导向积极拓展筹集渠道,探索与市场租赁机构合作方式,借助市场筹集填补任务缺口;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配建、新增用地建设、“工改保”等多渠道并举住房保障供应进程,并加大对安居工程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和装修品质的监管把控力度;结合前期征求意见情况出台《龙岗区城市更新配建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操作规程》,强化城市更新配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有效规避安居工程规划不合理、质量通病等问题。三是继续做好人才住房的配租工作,稳步加快开展面向龙岗区户籍在册轮候家庭基本保障住房的分配工作,切实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同时探索优化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日常监管机制,完善住房退出管理机制,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会同区保障房公司及相关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不定期核查,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五)强化安全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安全隐患整治高压态势,全力呈现城区安全守护新作为。
以控风险、排隐患、防事故为导向,持续加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1.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突出危大工程安全监管,开展受监工地的超重设备、施工电梯安全检测,狠抓各类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细化企业主体安全责任架构,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行为,并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抓手,严格执法,标准兼治,提高工地安全和文明施工水平;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监督查处工作,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及意识;加大工程项目巡查频率和行政执法力度,严查严处工地违法违规安全生产行为。
2.加强燃气行业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发挥燃气企业自身优势开展隐患自查,突出对第三方施工破坏、圈占、包封、占压燃气管道导致安全隐患的排查;继续推进燃气安全末端管理,强化送气工入户安检及用气安全指导;加强燃气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并统筹做好燃气安全宣传,提高市民用气安全意识。
3.加强物业领域安全管理。健全物管区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机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加强物管区域充电桩、电气消防设施、密闭空间等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加大对物业小区零散作业的安全监管;依托行业协会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指导,提升履职能力。
4.加强监管领域的既有房屋、小散工程和余泥渣土受纳场安全隐患攻坚治理行动。继续开展C类房屋的分类整治工作,加大C、D级危房的巡查力度,根据市、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形成既有房屋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继续加大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监管的技术指导,组织建立小散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余泥渣土受纳场(弃土点)安全隐患整治督办力度,全方位、多角度扎实做好安全维稳工作。
5.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进一步做好监管领域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管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等,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能力,确保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继续深化行业监管,推动实现监管领域基层治理新格局。
1.深化诚信评价辅助行业监管。通过利用诚信公示作为行业监管补充手段,继续加强监管行业诚信平台建设,积极拓展诚信数据共享和联运管理范围,加大各市场主体诚信状况公示力度,强化诚信评价结果运用,实现行业、市场与现场有效联动管理。
2.强化行业综合治理。完善欠薪治理机制,加强建筑行业劳资纠纷联调联处,全面深化“两制”的实际应用和检查,把好劳资纠纷的源头预防关;结合城中村综合治理要求,统筹做好老旧住宅区和城中村天然气改造工作,有效消除燃气领域安全隐患;提前介入完善物业领域信访维稳前期联控机制,畅通信息沟通,切实增强区、街道、社区三级信访联控能力;继续抓好监管行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落实,加强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领域日常监管。
3.提升物业行业监管水平。进一步理顺区、街物业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分类管理,指导各街道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指导物业协会开展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落实物业管理培训等工作,促进物业服务行业良性发展。继续做好首期维修金的追缴工作,规范维修金使用程序,加强指导简化手续,促进维修金规范管理和使用。
4.加强建筑行业队伍管理。继续做好建筑企业资质审批、资质动态核查工作,加大对提供虚假信息的通报力度,强化资质批后监管;持续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发包、承包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行动,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完成2019-小型建设工程承包商预选库组建工作,引导培育一批优质承包商队伍;加强工程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教育培训,提升建筑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和全国住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剑飞副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全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和住建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20xx年12月16日,全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各省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及住建厅长参加了会议。政治局、国务院副张高丽同志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主要是三点:
1.充分认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对推动新型城镇化、有效治理“城市病”、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2.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更好地发挥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积极推进实现“多规合一”,做到一个市县一张规划图,一张蓝图干到底。二是要加强城市设计、完善决策评估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和鼓励创新,系统治理和遏制贪大、媚洋、求怪、搞山寨版等城市建筑乱象,提高城市建筑整体水平。三是要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重点强调要高度重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抓好PPP试点。四是要强化监督管理,落实质量责任,扭住关键环节,扎实抓好治理工程质量两年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五是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牢牢把握地域、民族和时代三个核心要素,为城市打造靓丽名片,留住城市的人文特色和历史记忆。同时,要加强农村建筑风貌管控,做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
3.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一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城市政府要切实承担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的主体责任。二是要深化改革,修订完善法律法规,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三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打造一支管理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城市规划建设人才队伍。
最后,张高丽副强调,20xx年将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召开继1962年、1963年、1978年后的第四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由住建部牵头筹备。
12月19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各省市区住建厅长及部分城市分管市长参加,陈政高部长对20xx年全国住建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归纳起来,就是“保持一个稳定,深化三项工作,突破六项工作”。
一是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计划新开工70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狠抓公租房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分配入住。既要按需新建公租房,又要通过市场筹集房源,政府补贴租金,实现“补砖头”、“补人头”并举。
二是要深入推进工程质量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治理工程质量,坚持“治乱必用重典”,严厉处罚,严格问责。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通过定期公布指标如管网漏失率、垃圾减量化率等来推进。治理农村垃圾,要按标准验收,抓两头、促中间、带全局。
三是要在六个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第一,大力提高建筑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第二,加强城市设计工作。要制定城市设计技术导则,从城市整体层面到重点区域和地段,都应当进行城市设计,提出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等要求。第三,下力气治理违法建设。要从维护城市规划权威性、拓展发展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塑造城市风貌的高度,认识违法建设的影响和危害,下决心、下功夫清除和防治违法建设。第四,狠抓建筑节能。要发布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全年新增绿色建筑3亿平方米以上。第五,推进城市洁净工程。要宣传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为广大居民创造清洁、干净的城市环境。第六,全面启动村庄规划。要把村庄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的“龙头”,加快规划编制,明确实施责任主体和监管体系,在广大村民的参与下,把规划蓝图变成现实,把乡村建设得更加富有魅力。
二、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过去的一年,是全省住建系统被省委省政府委以重任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认真落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牵头重任,在常德召开了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守盛书记、家毫省长作重要讲话,对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实施路径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各地积极响应,郴州、益阳、湘西、娄底等地召开了贯彻落实会议,张家界、株洲等地制定了实施方案。我们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由市长参加的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讨班,与上海同济大学联合举办了三期市县分管领导为主要对象的新型城镇化专题培训班,开展了七期全省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通过三次大规模高层次的培训,对全省城乡规划建设领域的省、市、县、乡四级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轮训,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夯实了队伍素质基础。我们还修订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xx—)》,得到省、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积极准备试点示范,开展了大量前期工作,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遴选了试点名单,草拟了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各地也掀起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热潮。常德市实施“三改四化”工程,城市面貌大为改观;长沙市开展“三年造绿大行动”和“史上最严城市管理”,城市品质有所提升;郴州市大力做好产城融合,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相得益彰;娄底市、邵阳市、怀化市积极推进城镇群(带)建设,城镇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湘西州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城乡环境明显好转。
过去的一年,是全省住建系统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一年。
在家毫省长的亲自指导下,我们于20xx年底正式提出了“两房两棚”、“两供两治”整体目标任务,被列入20xx年为办民实事考核项目,成为住建系统的近几年的一项中心工作。省委省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给予了大力支持,省级配套资金大幅度提高。
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各地一改过去被动完成任务的情况,积极争取指标任务,努力推进项目建设。20xx年,全省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42.57万套,居全国前五位,较上年增长27.01%;基本建成34.1万套,完成投资434.47亿元,较上年增长40.81%,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至此,我们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建设160万套(户)的目标,实际建设169.4万套。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涌现了一些好的做法:益阳市资阳区建立“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方式,调动群众积极性,解决了拆迁难的问题;长沙市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鼓励货币化安置,自20xx年以来,货币化安置2.7万户,占棚改安置总数的55%,住建部予以充分肯定;湘潭市积极尝试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加强保障房后续管理,已购买公益性岗位340个等。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国家下达我省任务12.3万户,实际完成12.67万户,竣工率103%,入住率95%,实际解决了46.6万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我们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积极协调扶贫、水库移民避险解困等资金,实施了特困户重点帮扶;结合我省汛期易发生农户倒损的情况,留有一定的指标,积极支持灾后重建,受到省、部领导肯定,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长沙市推广修缮加固技术,尽量不拆或少拆,节约建设成本,得到群众积极评价。
“两供两治”项目建设方面,出台了“两供两治”实施方案、财政贴息奖补办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指导意见,召开了项目发布会,明确了“两供两治”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推进路线、技术要求、融资渠道和贴息支持政策等。全省上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株洲市、邵阳市行动早、进展快,完成了规划投资的1/3;怀化市高度重视,常务副市长召集县市政府一把手进行专题动员部署;郴州市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明确了牵头部门。一年来,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28%;88个项目已完工,340个项目开工在建,开工项目将近一半,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过去的一年,是全省住建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在房地产投资明显放缓,全国停建楼堂馆所的不利形势下,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0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52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6%;全年完成外拓产值1935亿元,同比增长15%,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22亿美元,同比上升10%,中建五局、省建工集团、省路桥集团等骨干企业开拓省外、境外市场形势良好。建筑业已实实在在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推进建筑管理“三化”,严格“打非治违”,强化市场现场联动,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强化,全省质量安全形势继续稳定好转。全年发生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15起、死亡19人,同比分别下降6%和17%,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控制在0.4人以内,为历来安全生产形势最好一年,省厅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岳阳、常德、益阳、郴州、怀化、湘西自治州等6个市州零事故。企业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申报鲁班奖、芙蓉奖和省优质工程项目数激剧增加,全年8项工程获鲁班奖,为历年最高。
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及时出台“湘五条”,协调落实央行“认贷不认房”新政,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全省去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83.6亿元,同比增长9.7%;商品房销售面积5439.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6%,较前三季度同比12.1%的降幅有所收窄;商品住宅均价383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5%。全省房地产市场基本实现了“量价基本平稳,投资不大幅下滑”的目标。郴州市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达420万平米,同比增长18%,增速全省第一。
随着省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住宅产业化工作在全省迅速推开,涵盖科研、设计、开发、生产、装备、施工、建材、装修、物流、物业等产业的湖南省住宅产业化联盟也即将成立。长沙、永州、自治州、娄底等市先后启动了住宅产业园区建设,年产能从20xx年的480多万平米发展到现在的1120万平米。我省已成为全国住宅产业化制度建设最完善、生产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同时,其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村镇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获批170个全国重点镇、19个中国传统村落,新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1个,150个正在进行前期工作或者即将开工建设。建筑节能工作得到强化,设计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达到98%以上,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面积达3502.5万平米,其中取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达472.6万平米。住房公积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新增存缴职工43.35万人,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183.47亿元,发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项目贷款7.39亿元。勘察设计行业持续发展,全年勘察设计业务营业收入305亿元,增长11%。风景名胜行业积极推进三项试点,生态文明风景区创建已初见成效,武陵源纳入国家公园试点单位,南岳衡山有偿使用制度正在酝酿出台。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观。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各地保障房建设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后续管理没跟上,入住率偏低,部分项目法定建设程序不到位;农村建房管理不规范甚至缺位,普遍存在滥占地、乱建房、杂乱无序等乱象;建筑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围标串标、转包挂靠等问题仍然存在,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等。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解决。
三、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争取新作为,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局面。 主要是突出一个中心工作,完成两项重点任务,促进三大产业发展,抓好四个专项工作。
(一)突出新型城镇化这一中心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担负稳增长、调结构的责任更加繁重。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牵头单位,我们要突出这个中心。
1.着力抓好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基础上,省里将分市、县、建制镇三个层次开展试点。省政府近期将专题研究我厅上报的试点方案,待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印发实施。对于列入试点的城镇,当地住建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单位职责,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抓紧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和年度重大项目清单,干在实处、抓出实效,并及时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切实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省厅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试点地区给予政策上先行先试、中央和省专项资金上重点倾斜两大支持,确保试出实效。试点工作采取动态管理机制,我们会对试点地区进行跟踪监督,对于工作不力、没有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将取消试点资格。除了试点工作,面上的工作也要按照《纲要》的要求,稳步推进。为了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我们将创办《湖南新型城镇化》简报,希望大家积极支持,及时提供本地区的好思路、好做法,供全省学习借鉴,相互交流。
2.着力提升全省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城市设计工作。从层次上要开展城市总体空间布局、重点片区和重点地段、重要建筑等三个层次的城市设计,从内容上要开展开发导向性、项目实施性、控制引导型、生态维护型等四种类型的城市设计,特别是要加强各层次城市设计与既有法定规划的对接与融合,切实发挥城市设计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支撑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省厅将会按照国家的要求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二是严格把握规划实施时序。过去一段时期是我省城镇“长骨架”的时期,现在的关键是在骨架上长肉,避免“空城”、“睡城”、“鬼城”。今年我们将对实施满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回头看,对发展速度慢、空心现象严重的城镇,城镇规模上要做“减法”,准确科学确定城市规划人口规模和规划建设用地规模,防止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杜绝新增宽马路、大广场。三是重点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实施两周年了,住建部今年会组织一到两次全国执法检查、查处一批典型案例。省里也会开展全省执法检查。我们将改革规划督察制度,选择一些熟悉规划建设、社会责任感强的大学生、专家学者等,开展不同形式的监督,发现问题后省厅再去调查处理。今年首先在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市县实行。四是加强村镇建设管理。以“美丽乡村、宜居小镇”为目标,加强村镇规划管理;突出规范农村建房,坚持“一户一宅”,注重建筑风貌管控,编制村民住宅建筑参考图集,并做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
(二)全面完成“两供两治”“两房两棚”建设任务。
1.加快推进“两供两治”建设。“两供两治”今年继续列入了为民办实事考核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79亿元,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32万户,所有市县供水水质全面达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95%以上。我们将继续加大协调力度,争取专项债券支持管网等非经营性项目建设。各地要严格按实施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推进,严格执行项目论证、调度通报、督察督办制度。要特别强调的是,“两供两治”涉及1.5万公里的管网新建或改造,正是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好时机。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地下管网要坚决按照综合管廊模式进行建设。对建成区,也要防止“拉链马路”等问题,要认真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获取准确的管线数据,整合各行业和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数据,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要结合新建改造任务,积极推进综合管廊建设。
2.全力推进“两房两棚”建设。
保障性住房方面:全省今年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51.83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20.08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31.75万套),较20xx年增长21.75%。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省计划数排全国第二位。今年省级配套补助资金与去年总量持平,加上国开行这3年有25年期838亿的棚改贷款,利率低于5%,其中长沙338亿,其他13个市州500亿元,应该说资金较去年更有保障。我们要抓住机遇,着重抓好以下4个方面:一是优先实施货币补贴和货币安置,尽量压缩新建数量,加大购买方式筹集房源力度,促进消化市场存量房。二是抓分配入住,由重建设转向建设与分配入住并重,打好分配入住的攻坚战,分配入住率已经纳入了绩效考核范围。项目竣工一年内入住率不得低于60%,两年内不得低于80%,三年内要全部分配入住。三是抓实抓好示范项目创建,从住宅产业化、工程质量安全、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后续管理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全方位示范,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引领效应。四是针对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等方面法规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争取出台一个指导性意见,报请省政府下发。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我们会更大力度地争取国家指标,也会进一步协调整合扶贫及移民方面的资金。今年重点是改变工作方法,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撒胡椒面,一个乡镇分几十户指标,每个村搞1—2户,既看不到效果,也无法有效监管资金使用情况。为此,家毫省长几次指示要搞成片推进、整村整乡推进。去年我们做了些尝试,今年要加大力度,推进一个,就彻底解决一个村或一个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除重点帮扶对象及预留救灾指标外,我们会根据各地区统计的待改造危房数量、往年工作成效,结合农村垃圾治理、特色民居、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整村整乡的分配指标。
(三)稳定和促进三大产业发展。
1.大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支持省内企业在国家投资比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工程业绩,取得相应资质,抢占超高层建筑、轨道交通等高端市场。要进一步促进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建筑业“走出去”发展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引导民营建筑企业深化股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 “去库存”和“去行政化”,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积极推进住房租赁市场改革,推进回购商品房用于棚改安置和公租房房源,减少商品房新增量,缓解供需矛盾。切实防范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危险,杜绝重大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开发企业向住宅产业化、旅游休闲地产、养老产业等行业转型发展。
3.全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住宅产业化是住宅建设的必然趋势,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制定全省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20xx—20)和基地建设规划,完善标准体系、标准图集等,整合优势企业,培育形成住宅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年生产总规模达1500万平米。各地要全面落实容积率奖励、优先信贷、财政奖励、税收优惠等各项扶持政策;要以保障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突破口,提高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比例。对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设的保障房项目,我厅将在国家及省级保障房补助资金分配方面予以倾斜。
(四)抓好四个专项工作。
1.抓好PPP试点。当前,资金瓶颈已成为制约城市建设项目推进的主要矛盾。在中央加强地方债务管控的形势下,引入社会资本,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成为推动“两供两治”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引资”,还能“引智”,有利于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这是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省财政厅对此十分重视和支持。对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国家和省里将从贷款贴息、污水处理运营补贴、新型城镇化引导资金等方面支持。各地要切实转变思想,下定决心,敢闯敢试。上个月省财政厅会同我厅公布了一批PPP示范项目,各地可以借鉴学习,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切实理顺付费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
2.强化工程质量整治。“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工程质量问题是住建系统要长抓不懈的一项重点。部里去年9月启动了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我们要认真落实好,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严厉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坚持“治乱必用重典”,加大查处力度。今年重点要创新工程质量管理机制,试点建筑(住宅)工程质量责任险,由建设单位购买质量保险,再由保险机构委托监理,以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安全责任虚置,主体责任、权力及利益明显不匹配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工程质量全过程监控责任。这是一项重大创新,推进起来会有些阻力,也会碰到一些困难,但要坚定不移的推下去。
3.全面启动农村垃圾治理。这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垃圾治理好了,才有美丽乡村。今年要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到,全省90%村庄的垃圾要得到处理,就地分类、就地减量80%。这一任务十分艰巨,各地一定要争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多部门合作推进的体制和机制。必须充分发动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不能“政府干、群众看”。治理方式上关键在于就地分类减量,我们正在组织编制农村垃圾治理技术导引,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不能盲目的搞全收全运全集中处理。要明确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鼓励县市区整合资源,按照“渠道不变、整合利用、各计其功”的模式整合使用有关资金,鼓励村集体出资和村民缴费,项目打捆引进社会资本等,共同推进。省里准备集中资金和项目,开展区域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示范,鼓励各地通过竞争性立项争取示范点。我们将逐年逐县组织考核验收,完成一个验收一个,验收一个宣传一个。攸县和永兴县就做得很好,大家可以去考察学习。
4.夯实行业工作基础。一是抓好法制建设。《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已经列入省委贯彻依法治国决定的实施方案,前两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省人大已列入全省的立法计划,今年要争取出台,扭转城市管理无法可依、借法执法的局面。要做好《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修订工作,修改稿已送省法制办,也是争取今年完成修订。出台后在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层级管理、加强乡村建设管理、查处违法建设等方面要有突破、有创新。二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住建系统行业多,监管服务对象多,加强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业务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逐步整合行业信息资源,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加快全省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年内实现全省联网,并以此为平台,建立起全省公文传输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提升全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强化上下联动;要建立全省住房保障GIS系统,实现“以图管房”,逐步建立全省“一张图”。同时,全省供水水质监测系统和全省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系统也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各地要积极配合,按统一的标准做好系统改造和数据对接工作。
上面讲的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其他工作就不一一布置,请大家按部就班、一如继往地抓好。春节将至,大家要严控建筑工地赶工期现象,加大排查力度,防止事故发生,要做好供水、供气等行业的安全保障工作,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冀建〔〕731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城管(公用)局、住房保障房管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市园林局,石家庄、承德、衡水市水务局:
现将《
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以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和管理服务水平,保重点、搞攻坚、抓专项,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促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目标
--城市(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幅18%以上,设区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稳定达到85%,中水回用率达到30%,同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村镇延伸,开工一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省新增园林绿地5000公顷以上,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和县城达到50个,力争新增省级风景名胜区10个。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以上(按35万套安排,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其中保障性住房15万套以上,棚户区改造住房15万套。完成国家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设区市初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全部完成房屋拆迁、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储,初建成区范围内新增城中村50%启动改造。每市新创建旧住宅小区改善示范项目2个以上。主要街道景观容貌整治和旧商贸区改造全面推进。
--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1000万平方米,新竣工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率达到38%。加快县级市和10万人口以上县城供热计量改革,全省新增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000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完成产值4500亿元、增加值1400亿元,力争产值10-50亿元企业达到30家、50亿元以上达到10家、百亿元以上达到4家。建筑劳务输出80万人次以上。境外承包工程完成合同额增长1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完成环首都经济圈各项规划、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和冀中南城镇群规划。修编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市)总体规划,做好新城(区)规划,在部分县级市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各市完善各类技术标准和导则,出台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深化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观风貌、有形文化建设等专项规划。制定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激励政策。加强重要地段、重点部位城市设计,培育一批精品街区、建筑和公园。抓好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在各市开展雕塑创作营活动。健全政府主导、专家领衔、专业论证、公众参与、规委会审议的规划编审机制。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地区规划展馆,设市城市、环首都县年底建成规划展馆并免费开放。提升延伸数字规划,年内县级市和中心城区统筹管理的县搭建起数字规划基本框架。开展规划执法检查,继续实施“零违”行动。
(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编制实施住房保障三年安居工程规划和计划。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建设规模,多渠道筹集房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严格落实土地、资金、税费、配建等政策,加强项目管理和工作督导,抓开工、保配套、保质量、保竣工。优化项目布局和户型设计,每市打造2-3个示范项目。在确保资金安全、满足居民购房货款的前提下,争取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范围。做好配租配售监管,严格程序、严把关口,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强化使用监督。完善数字住房保障系统,提升应用功能和效果。推进首都周边县市“人才家园”建设。
(三)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高起点搞好新城(区)开发,创新规划理念,健全标准体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瞄准一流、突出特色。深化城中村改造,坚持空间形态和社会形态同步改造,控制开发强度,加快新拆迁村回迁房建设,尽快启动剩余村改造。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三年改造完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棚户区。提升旧小区改善水平,对以前建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未列入旧城改造计划的旧住宅小区,逐个制定提升方案,年内改善1/3以上。突出老商贸区改造特色,完善
设施、加强养护、增加游憩空间,打造一批时尚精品街、休闲观光街、饮食文化街、历史风貌街等特色街区。
(四)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和服务。开展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便民设施、容貌环境、城市管理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加快“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高道路特别是支路网密度,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建改造道路同步建设“综合管沟”。强化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改造升级不达标的设施,加快排水管网、中水回用、雨污分流等设施建设,推进处理设施建设向村镇延伸。加大园林城市(县城)创建力度,多措并举增加中
心城区绿量,提升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和游园建设水平,推进城区河道水体整治,办好河北省首届园博会,创建命名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力实施“十小”便民工程,整治建设一批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便民市场、社区卫生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等,推进便民设施进街道、进社区。深入开展违章棚亭、广告牌匾、马路市场、架空线缆专项治理,加强环卫保洁,做到主干道16小时、重要公共场所24小时保洁。升级更新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街道景观,既有建筑实施“穿衣戴帽换服装”改造,打造示范样板街道,开展“十佳景观大道”评选。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拓展数字城管和“12319”便民热线并向有条件的县(市)延伸。加强市政公用行业监管,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安全运行,定期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
(五)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善改造模式和技术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能耗监测。深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设区市已改造和新竣工居住建筑全部按用热量收费,县级市和10万人以上县城开展试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开展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评选,各市至少开工3个10万平方米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小区项目。研究制定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沿海滩涂绿化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建筑业实用技术等八个方面实施科技攻关。强化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使用监管,适时开展绿色建材标识工作,及时发布推广使用、限制、淘汰产品目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认真落实省部合作备忘录,抓好唐山湾新城、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4个生态示范城建设。
(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引导,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强化预售行为监管,切实提高中小套型商品住房开发比例。继续优化房地产发展环境,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房屋产权登记办证“立等可取”。加强执法稽查,严厉打击违规开发销售、合同欺诈、虚假广告、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推行先安置、后拆迁,做好被拆迁房屋价格评估和拆迁补偿。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组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认真落实物业管理承接验收制度,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强化物业服务合同管理,重点解决“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问题。
(七)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深入抓好行业对标和企业对标,建立企业升级激励机制,继续做大做强45家省内龙头骨干企业,指导各地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督促一级以上企业加强工法和专利技术研发,大力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创建科技示范工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建筑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统一发布平台。专项治理虚假招投标、非法转包、违法开工和工程监理不到位等问题。强化进冀企业监管。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认真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深入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和工程检测质量专项整治,定期组织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巡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制定优质优价政策和国家级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措施,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培育一批标志性建筑(群)。深化京津冀共同建筑市场,建设蒙、川、晋共同市场,培育新的热点市场。培育发展劳务企业,搭建劳务企业与省外总包企业的对接平台。继续做好援疆工作。八)推进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规范农村新民居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验收备案等建设程序,推广农村新民居示范图集,分类抓好试点。支持新民居建设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落实镇村体系规划,突出村庄规划特色,避免“排排房”布局。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省培育的省级重点镇和现状1万人以上的镇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全部完成前期工作,力争30%开工建设。县级市、环首都和沿海各县及50%的其他县,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完成处理设施布点。强化县(市)主体责任,将镇乡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纳入县城统一管理。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均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强与先进城市对标,完善指标体系。建立定期调度、专项验收、评估、全面考核相结合、省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市要细化工作方案,制订各类规划和城市设计、专项行动详细方案并报省备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专项行动,适时开展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建立省市县三年上水平工作统计体系。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传统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城乡规划体制,重点在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上实施延伸和拓展。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重点壮大平台,提升融资能力和项目运作水平。创新住房保障体制,重点规范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重点建立协调联动的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课题研究,重点破解旧商贸区改造、新区开发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河湖水系景观打造等工作中的难点。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河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河北省燃气条例》和《河北省城镇住房保障办法》立法进程。深入开展房地产、城乡规划、公积金管理等领域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加强行政许可案卷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合案例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素养。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苦干实干精神,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出一流成果、创一流业绩。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窗口建设,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积极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继续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干部培训,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建立培训档案,两年内对市县建设部门局长再轮训一遍。
1 本计划在解决民生问题和房地产市场问题上具有双重作用
1)提高实际覆盖水平,解决民生、弥补市场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据建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 m2的约有1 000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按照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3年解决747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上目前已解决的住房困难的20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全中国1 00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大大提高了国民居住水平。
2)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我们利用供求曲线对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市场效应进行分析。在图1中,横轴代表普通住房的数量,纵轴代表住房价格。在没有保障性住房政策下,普通住房的需求为D1,供给用S表示。其对应的均衡点为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量为Q1。此时,若政府实行供给政策,建造保障性住房,则会使其他普通住房的需求量减少到D2,均衡点变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降低为P2,均衡量仍为Q2。
可见,所有的住房消费者都可以从政府的供给政策中获益,一些家庭住进被补贴的保障性住房,另一些家庭则为普通住房支付低价格。
3)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手段。
按计划将通过3年多时间,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的经济适用住房,另外还有220多万户林业、农垦、矿区的棚户区的改造。总的投资可能达到9 000亿元,平均每年有3 000亿元的投入,相当于2007年全国房地产实际完成投资额2.5万亿的1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对于上下游钢铁、水泥等行业将直接创造新的需求。如果把上下游的产业加在一起,每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动投资近6 000亿元,提供200多万个就业机会。本计划既是对十七大“住有所居”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手段。
2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提高社会效率,体现社会公平
1)多元化住房保障方式的完善。
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具体国情实施多种住房保障措施,主要为住房供应和房租补贴这两种基本的补贴方式,另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甚至一定的行政手段,在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补贴问题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利用黄征学的住房补贴分析模型对住房保障政策进行效用分析。图2中,X轴代表消费住房商品的数量,Y轴代表消费其他商品的数量。在政府未实施经济适用房补贴的情况下,消费者预算线为AB,U为与其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切点为E,其对应的住房消费量为OX1,对应的其他商品消费量为OY2。当政府实行“砖头补贴”政策后,消费者预算线变为AB″,与其相切的无差异曲线为U′,切点为E′,也就是说,砖头补贴引起住房价格下降,使消费者的住房消费增加了X1X3,其消费量变为OX3,而其他商品消费量保持不变,仍为OY2。如果用其他商品数量表示住宅消费数量,那么在E′点,其他商品消费量为OY2,住宅消费数量就为OA-OY2,即为AY2。假使我们在政府实行补贴政策之前,也就是AB这条预算线上也要实现OX3的住房消费量,那么其对应的其他商品消费量仅为OY1,也就是说用其他商品数量表示的住宅消费数量为AY1。我们比较补贴前后可以发现,政府对于住房消费的补贴用其他商品数量表示则为AY1-AY2=Y1Y2=E′G(G为E′X3与AB线的交点)。
现在用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代替对房屋供给方的补贴,即“人头补贴”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要想达到与“砖头补贴”同样的效果,则需要AB线平行上升至A′B′,与U′这条无差异曲线切于E″点,这时政府对于住房的补贴用其他商品数量表示则为OA′-OA=AA′=FG(F为E′X3与A′B′线的交点),显然,在产生同样效用(无差异曲线均为U′)的情况下,“人头补贴”方式与“砖头补贴”方式相比,用其他商品数量代表的住房补贴数量FG<E′G。可见,“砖头补贴”方式存在补贴效用的缺失。有关研究表明,供方补贴1元的效用等同于需方补贴0.75元~0.80元的效用。
政府实施供给方补贴对宏观经济的刺激以及解决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需求方补贴可以更好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多元化消费和经济循环。
2)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动态调整。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住房的供求关系状况有很大的差别,住房保障的需求程度和发生作用的范围也会相应产生很大的差别。在住房严重短缺时期,住房供应不能满足住房需求,住房价格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的住房支付能力差距较大,需要政府保障的范围相对较大,需要保障的程度也较高。而在住房供求关系相对缓和时期则与之相反。各地在实施时,也要因地制宜。
3)严格制定住房保障进入、退出机制。
严格制定住房保障对象的进入、退出管理办法,规定当地居民收入发生变化以后,保障措施也应相应的发生变化。如过去享受过福利分房或购买过经济适用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房;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房应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原廉租住房的居民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就应当责令搬出,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4)分散低收入阶层居住点,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融合。
在各国的住房保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贫民窟现象,这与政府提供给低收入者的公共住房常集中在城市的某些边缘区域有关。在这些区域,教育水平差,就业率低,社会服务质量差,犯罪率高。这些无疑给城市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参考文献
[1]王晖.主要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实施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4):127-128.
[2]钱瑛瑛.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J].中国房地产,2003(8):49-51.
[3]曹国安,曹明.西方国家的住房保障体制及其启示[J].中国房地产,2003(6):26.
[4]王全民.房地产经济学[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马光红,胡晓龙,施建刚.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实施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07(9):75-79.
关键词:陕西农村;住房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22-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焦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在“三农问题”这个大的框架下提出了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战略思想的农村治理问题,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性任务。然而,由于我国历史以来的发展不平衡性导致乡村规划治理的滞后性与边缘化,导致居民点无序扩张,形成“有新房而无新村”的局面。现以陕南H县农村为例:
该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总面积约3 437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城市化水平为15%左右。由于该县地处秦岭与巴山深处,多以山地地形为主,人均有效可耕地面积不足0.5亩。该县为贫困县,改革开放后,其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目前人均年收入在8 000元左右。最近十年该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住宅由过去的土堆房逐步变成了“现代化”的砖瓦楼房,然而,由于当地政府对农村的治理不到位,村民在建房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住宅分散,功能分区不明,整个农村的布局一片混乱;二是楼房平房混杂,平房居多,房屋楼层低;三是没有进行房屋建设设计,质量一般,正如学者描述的,“西方人建住宅用几代人,而我们建房只管一代人,等到下代人然后又重建”;四是住宅沿路而立,路到哪住宅建设就跟到哪,交通用地与住宅用地相争的问题严重;建房看“风水”,使得每家每户的住宅建设方位显得乱七八糟;五是新居旧宅并存、人均用地超标、一户多宅和“空心村”现象严重;六是出现抢购建设用地和将集体土地以私人的名义进行明目张胆或变相的土地交易的局面。
从上述情况可知,该农村在住宅建设过程中,用地缺乏长远规划,人人为了追求个人住宅建设利益最大化使得农村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土地的粗放性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土地的经济供给能力下降;第二,阻碍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的实现,与建立现代型的农村人居环境相去甚远。可以说,因为目前大多数农村的建设没有系统规划,所以新建的房子极有可能成为日后发展的“拦路虎”甚至成为“断头路”,从而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面貌,因此,对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加以干预迫在眉睫。目前在西部农村,按“一家一户”这种横向建住宅方式,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但在政府的干预下,以自主、自愿、公平为原则,统一住房建设资金,借用城市建设用地模式,规划建设片区,实现纵向发展向“空中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住宅小区,能使土地得到集约化利用,使同一块地基上的人口容积率提升许多倍,使土地的经济供给能力增强。同时还能够实现以下费用的节约:第一,在基地共享,地基建设成本大大下降;第二,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能节省在建设之前的信息收集与交易费用和节省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费用与相关管理费用。第二,能节省建成之后的维护费用;同时由于居民居住集中方便于管理,加速农村社区模式的形成,对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重塑和加强农村建设管理规划,将规划落到实处,对于促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现代化与土地的节约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多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作用机理
诚然,地方政府的忽视是上述问题产生的直接逻辑结果,但产生这些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一个历史性的制度集合共同演化的结果。
第一,社会转型前农村长期积累下来的“消费需求压抑”症得以释放,农村住宅建设自由化,而此时政府无暇顾及以及相关部门职能的缺失。建立在以血缘与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里,人们攀比炫耀性心理很重,住宅的优劣是摆在农村中凸显其地位和身份的最重要的名片,从而建房竞争成为农村最大的竞争,住宅建设作为农民自己长期最大的投资。另外,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处于“消费需求压抑”的状态,之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这一状态得到缓解,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农村“建房立业,建房迎娶”的思想严重,使得居民在满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把住宅建设作为首要需求。本来乡镇领导作为带领一方发展的领头人,组织经济建设、管理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始终是政府的中心任务,要搞好农村建设,需率先搞好规划,而该县基本没有村镇规划部门,这也是该乡村住宅建设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第二,土地价值下降,而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二元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虚置,地方政府对土地管理的权力寻租。自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提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于2003年之后粮食价格猛跌,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在农村出现“抛荒”与留作建住宅之用的现象并存,变成一种“合理”的现象。而现代城市房产业价格飙升,使得进行自建房成为可能。基于上述,农村住宅建设用地异常需求旺盛,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本质上是所有权虚位,割裂了农民与土地的利益关系,导致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疏远。另外,在土地使用审批方面,存在钱权交易以及地方政府利用职务之便利主动“设租”,成为土地审批的潜规则。这样导致土地利用的无节制。另外,目前的两种土地管理体制还导致对土地的利用规划和监管约束机理不一致,本身农村在各方面处于薄弱环节,这种由土地管理二元化所引起的农村建设规划二元化,必然出现农村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局面。而各乡镇机关的能力有限,出现农村建设规划边缘化,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最终酿成“公地的悲剧”。
第三,中央提出进行农村规划的战略很及时,但规划所需资金不到位阻碍农村规划的步伐。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这无疑是农村工作管理者把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根本宗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并在随后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整体规划和具体步骤,坚持规划先行”。而地方政府进行公共物品性质的规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
一方面,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地方政府获取农村建设规划资金很困难。我国于2006年进行了以“乡财乡用县官”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导致地方在申请使用方面,会发生诸多交易费用;另外,地方政府和县一级政府的利益不对等,政绩取向不同,这样在资金的制度安排上就各不同;此外,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还大量存在赤字的情况。因此,在上述情况下,使得农村的规划趋于边缘化,农村规划政策变成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存在众多问题。在国家预算中安排了一定的财政支村发展的资金,而地方财政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将预算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挪用、截留、挤占支出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在资金总量上削减了财政在农村建设方面的投资的规模。财政资金用于“养人吃饭”的多,而用于“办事建设”的少;需要投资的项目多,支农资金使用分散;资金管理模式落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管不力。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不配套,而且地方配套投资到位率低。
第四,陕西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还与“路径依赖”有关。“路径依赖”表明一旦在外部偶然影响下被系统所吸纳,然后会沿着一定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农村住宅建设会产生诸多问题,一方面与农村居民过去建房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有关,对于他们来讲,要变革过去落后的不经济,不集约的建设模式,是需要花费较大成本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职能还未发生完全转变,他们一般忙于应付常规的例行工作,地方政府领导机构的改革力度不够,其整体素质不是太高,欠缺专业性的人才,对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性问题还没有本质的认识,没有更深层次看到农民住房建设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对农村住宅建设所产生的问题把握不够。
三、解决住宅建设所出现问题的措施
第一,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管理职能建设。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社会事物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其行政管理领导风格,对地方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风格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要改变当前陕西农村住宅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协调的现状,需要有一个强有力、大刀阔斧、有所为的政府组织。其关键就是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乡镇政府的执政能力。一方面,要建立强有力的乡镇领导集体,把那些有魄力、有抱负、有能力、有事业心、能干事、肯干事的干部配备到乡镇领导岗位上来,在选拔任用干部、培养锻炼干部上对乡镇领导干部给予倾斜,使乡镇领导班子真正成为亲民、富民、为民以及情与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端正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使他们在领导管理农村的现代化的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和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力度。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努力在各乡镇机关镇设置规划办公室,形成“市建设规划局——乡镇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负责城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各镇设置派驻各镇城乡规划建设督察员,注重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中心,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在市规划建设局和土地资源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思想下,编制全县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认真做好与农田保护规划、住宅建设规划和交通等专项规划,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各个乡镇按地方特点进行村庄布局总体规划,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方案进行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防止“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的工作作风。
第三,抓好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标杆示范效应。坚持“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在农村住宅建设规划这项大工程上,地方政府也不妨先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村搞试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近期与远期规划相结合,把《农村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法规与节约土地、建设现代化的人居环境的理念渗透到试点中去,让人们切实地意识到农村的住宅建设规划会给他们带来实惠,以减轻试点推进的难度和增强试点工作的推广力度。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试点中尤其要加大《农村土地管理法》的执法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土地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忠于职守和秉公执法的土地执法队伍;另一方面要执法必严,严厉查处乱占土地尤其是破坏耕地,违法建房和非法交易的行为,必要时可以通过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威慑违法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同时要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执法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与住宅用地政策相关的“空心村”、一户多宅、人均用地超标、抢购农村土地私自进行土地买卖等问题。
第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与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力度,为新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及其制度保障。当前,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比较凸显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与不到位。因此,首先要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从量上保障政府支农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稳定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改变支农投入的结构,抽出相当一部分,形成农村建设规划专项资金,把关系农村的长远发展的规划搞好。针对目前农村住房建设需求的刚性膨胀,作为地方政府有责任将一部分支农资金用于加强农村建设规划,从而尽可能地防止和减轻未来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和发展改革的阻力;其次,改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政府的支农责任,加大责任和惩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财政在支农投入中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整个支农资金流的监管力度,形成完整的支农资金监管体系,明确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职能和责任,做到各部门责、权、利的统一,从根本上为新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提供资金保障。
四、结语
陕西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如何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各地各国都存在,只是各自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并借鉴本国部分农村较快发展的经验成果以及其他国家早期进行改变农村面貌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所有,比方说:日本的“造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对于所提出当前农村建房问题,不能准确说得很到位,但所反映的问题一定是真的。当然,对该问题所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希望本文对该问题的讨论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我们的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2]崔德芹,刘晓红.谈新形势下的村庄建设规划[J].农业与技术,2007,(4).
[3]黄涛.实现集体土地国有化实地使用权配置市场化[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2005-12-07.
[4]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钟洪江.绍兴五种模式探索农村住房建设[J].中国地产市场,2012,(9).
[6]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做到五个坚持[J].中国民政,2009,(8).
[7]徐付群.农村社区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J].乡镇论坛,2008,(5).
[8]杨世松,习谏.我国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探讨[J].学习论坛,2006,(5).
【住房建设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廉租住房建设及住房保障工作汇报06-11
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作规则11-11
住房城乡建设10-28
合浦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05-27
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01-12
夏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计划06-13
四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07-13
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主要事迹12-03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自查报告09-15
保障性住房信息化建设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