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篇1

秦安县位峰初级中学

刘弘

〔内容摘要〕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作家,她的才情、她的天份,都是一个不可仿造的奇迹。她的人生如同一团谜、一片雾;她的作品如同废墟上怒放的一丛罂粟花。她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横空出世,誉颂八方,又在短短的几年后零落孤旅,大隐于世。本文从她显赫而缤纷的身世,绚烂而迷离的童年,摩登而梦魇的婚恋,沧桑而零落的人生,传奇而悲凉的作品几个方面进行粗浅的透视和解析,以管窥豹。

张爱玲,无论是生命现象还是传奇现象,都如同一场梦魇,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璀璨、留下辉煌、留下奇迹、也留下悲凉。

〔关键词〕 张爱玲 传奇人生 传奇作品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曾经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横空出世,成为当时文坛上最为夺目的新星。这颗耀眼的新星,虽然璀璨于瞬间,流星般一闪即逝,但那一瞬间的灿烂辉煌,却给群星灿烂的现代文坛留下了美丽而传奇般的身影。她就是现代女作家张爱玲,一个写过奇迹般作品的骄女,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丽人,她的代表作《传奇》、《流言》等,魅力无穷,欣赏者把它们与《红楼梦》、与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相提并论;而反对者,则因她的一段私情而不以为然,但都承认她的才情,她的天份,是不可仿造的一个奇迹;当她独自在美国隐士般谢世后,人们悲叹一个“王朝”的结束„„

张爱玲,这个传奇女性的名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的名字,任凭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个名字都将伴随她奇丽而精美的佳作,流传永远,并愈来愈在岁月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艺术魅力。她如同一团谜,一片雾,一段生发于现代中国的人间传奇。读张爱玲,读她的生命之旅,灵魂独唱,能触摸到她生命的律动;读她的《传奇》,能领略一抹异彩而又瑰丽的晚霞、一曲悠长而又清绝的骊歌、一段朦胧而又神奇的梦魇„„

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篇2

常的表现之一:严谨真情、真实、真切——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德国教授做学问的彻底性影响了他的一生。季羡林从内心深处感激这位博士父亲。他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有了创见,也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空洞的废话不说少说为宜。后来季羡林自己有了学生,也把这一衣钵传给了学生。

正是由于先生有这种“彻底性”的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先生的学术成就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除了国学研究,季羡林还精通印度学、佛学、吐火罗语、中印文化交流、英国语言文学等的学问,成为真正懂得各种洋学问的大学者。

以对“糖”的研究为例,糖是一种微末的日用食品,平常大多数人都不会重视它。但季羡林经过彻底的研究得出惊人的发现,从“糖”切入探寻清楚了一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史。

在哥廷根大学留学时,季老已经发现“糖”这个字在西欧各国的语言中都是外来语,来自同一个梵文字sarkarā,这充分说明了,欧美原来无糖,糖的原产地是印度。这样一来,糖一下子就同他的研究工作挂上了钩。于是他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后来,又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拿走的一张残卷,几经辗转传到了他的手里,残卷正面写着一段佛经,背面写着关于印度造糖法。季老说:大家都知道,敦煌残卷多为佛经,像这样有关科技的残卷,真可谓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从伯希和起,不知道有多少中外学人想啃这个硬核桃,但都没有能啃开,最后终于落到我手中!我也惊喜欲狂,终于啃开了这个硬核桃。

季羡林先生对“糖”字从英文、阿拉伯文、印度文、梵文到中文考证了个遍,最终还写就了鸿篇巨著《糖史》。他搞清了为什么最初糖发明于印度,以及“糖”在传播过程中的来龙去脉,从糖的“小”中,见到的是文化交流之“大”。

季老说,写文章引用别人的著作甚至观点,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注明出处,这是起码的学术道德。如果想开辟一个新领域,创造一个新天地,那就必须自找新材料,偷懒是万万不容许的。

季羡林说:我自知不是大鹏,而只是一只鹪鹩,不敢作非分之想,只能低低地飞。即使是大鹏,要想开辟新天地,也必付出巨大的劳动,想凭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结果必然是一个跟头栽下来,丢人现眼,而且还是飞得越高,跌得越重。搜集资料,捷径是没有的,现有的引得之类,作用有限。将来有朝一日,把所有的古书都输入电脑,当然会方便得多。可是目前还做不到。我只有采用一个最原始、最笨、可又不可避免的办法,这就是找出原书,一行行,一句句地读下去,像沙里淘金一样,搜寻有用的材料。我曾经从1993年至1994年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除了礼拜天休息外,每天来回跋涉五六里路跑一趟北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不辍。经过了两年的苦练,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目下不是十行,二十行,而是目下一页,而遗漏率却小到几乎没有的程度。我的《糖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他写《糖史》的目的,是想让人们都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大事如此,小事也不例外。通过糖背后的文化交流,季先生认为,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创造的,而不是一元起源论。

季老对我说,欧洲过去基本没有蔗糖。欧洲熬糖是用甜萝卜,即甜菜。只有欧洲南部有少量的甘蔗,没有什么熬糖的价值。用甘蔗制糖是印度的发明,而把甘蔗制的粗糖加工成细糖即白糖却是中国人的发明。

而中国人的这个发明却是一次意外。据记载,一个中国人把从印度运来的粗糖放在一个大缸里,安置在墙边。突然墙上掉下一块墙皮,正好落在大缸里。这时奇迹发生了。墙皮接触的那些粗糖,突然变白了,成了细糖。这位中国人依此发现了白糖的制作技术。

当然,严谨还不只是表现在做学问,也表现在做人。他一生坚持说真话,他对温家宝总理说自己“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一辈子坚持三真原则:真情、真实、真切,用自己的人格谱写了另外一类著作。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常的表现之二:勤奋每天在三张书桌上写三类“作业”

季羡林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勤奋。

早晨,不,应该说是凌晨,时针指向4点的时候,先生起床,简简单单地洗一把脸,就坐到了自己的第一张书桌前,开始了他一天工作的第一个时段。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中外文书刊、杂志,夹书的纸条、各种废旧信封,他早饭以前在这张书桌上完成他的第一篇“作业”;早饭之后进入第二时段的工作,在第二张书桌上完成另一份“作业”;而晚饭后,他习惯在第三张书桌上工作。他习惯在写作一篇学术论文的同时,去进行一个翻译项目。先生自认自己有一个“坏”习惯,喜欢同时进行多项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干一件事,累了,立刻换一件。这样一来,脑筋就像是新磨的利刃一样锋利无比。用这样新“磨”的脑筋来思考问题,时有梦笔生花之感,奇妙不可思议。

先生看书,特别注意搜集资料。有时候,随便看书,忽然发现有用的资料,往往顺手拿一些手边能拿到的东西,比如通知、请柬、信封、小纸片一类,把材料写上,再分类保存。他认为搜集资料要巨细无遗,要有竭泽而渔的精神。因为天下没有无用的材料。只要脑海里在思考某一个问题,一切资料,书本上的、考古发掘的、社会调查的等等,都可能有用。一个人一生不知要思考多少问题,当思考甲问题时,乙问题的资料可能没有用,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思考起乙问题来,可能回忆起以前看书时曾碰到过这方面的资料,再想去查找,可就“云深不知处”了。这就是先生治学的经验之谈。他生怕一时粗心大意丢了张把小纸片,而上面记的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材料,这样就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所以不得不黾勉从事。

这样的学问,往往是先生在自己的书房内做出来的。

然而,先生的时间比一般学者要少得多,频繁的社会活动,名目繁多的会议,接踵而至的拜访,经常使先生没有整块的时间,因此先生就挖空心思地对时间的“边角废料”进行利用。他承认这“边角废料”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怪名词”,因为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确是一个整体,哪里会有什么“边角废料”呢?这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如果一整天没有人和事来干扰,学者可以从容濡笔,悠然怡然,再佐以龙井一杯,云烟三支,神情宛如神仙,整个时间都是自己的,那就根本不存在“边角废料”问题。先生没有这个福分,几乎没有完整的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先生经常是“土法”上马:在不得不参加的毫无价值的会议时,先生经常在会前、会后,甚至在会中,构思或动手写文章。有不少会,讲话者空话废话居多,传递的信息量却不大,态度欠端,话风不正,哼哼哈哈,不知所云,又佐之以“这个”,“那个”,间之以“哎”、“啊”,白白浪费精力,效果却不好。这时先生往往只用一个耳朵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兜住发言的全部信息量,而把剩下的一个耳朵或一个半耳朵全部关闭,把精力集中在脑海里,构思,写文章。积之既久,养成“恶”习,只要在会场一坐,一闻会味,心花怒放,奇思妙想,联翩飞来;“天才火花”,闪烁不停;此时,文思如万斛泉涌,一篇短文即可写成,还耽误不了鼓掌。倘多日不开会,脑海活动似将停止,“江郎”仿佛“才尽”。所以,此时先生反而期望开会了,先生戏说“这真叫做没有法子”。

此外,在旅途的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尤其是在从朗润园到外文楼步行在后湖边的小路上,先生的脑海里更是思考不停。有时候,先生坐公共汽车,在等车时,往往也思有所得,便从兜里随手掏出一个小纸片,或从地上捡个废烟盒,顺便写上,也是一篇妙文。

这种“土”“洋”结合的方法,使先生赢得了比别人不知多多少倍的时间,经过几十年的辛勤笔耕,先生已经出版了近1000万字的著作。

眼前的季先生,蓝布涤卡中山装,蓝布涤卡裤子,塑料浅褐软底黑色条绒布帮“懒汉鞋”,开口说话还带有浓重的山东口音。这样的一个形象,简直与老农无别,“土”得是那样纯粹可爱。但这样一位“老农”,却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有一年在澳门召开的一次有关东方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参加者来自四面八方,主持者对洋人有一种过分的热情。就在开幕式那天,全场嘉宾都着西装,而季先生却偏偏着一身中山装,坐在主席台中间,离开讲稿,大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林毅夫:世行经济学家的传奇人生 篇3

泅渡海峡的上尉连长

林正义自小功课一直很好,最终考入台湾大学。而此时海峡对岸频频出现重大的举动:1978年,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发展时代,接着中美建交,他对彼岸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这一年他获得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MBA学位,随即投笔从戎。

林正义以大学生的身份从军,很快成为军中宠儿,被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的任务。他自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心潮澎湃,对祖国大陆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情。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了。

1979年5月16日傍晚,这位上尉连长“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正义。

林正义光着膀子,整晚都身着短裤,以打篮球消磨时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悄悄地抱着两只篮球下了海,依靠篮球的浮力,加上强健的体魄,沉浮之间,他的脚已触到了大陆的土地。

师从舒尔茨

来到祖国大陆的林正义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以担负起为亿万人谋福祉的重任。多年后,谈到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他满不在乎地说:“我想投身于中国的发展,这就像从夏威夷迁至美国本土一样。到大陆后改了个名字,就意味着过去的我人间蒸发了、消失了。”

最初,林毅夫申请就读中国人民大学,但校方以“来历不明”为由拒绝了。接着,他开始申请北京大学。经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董文俊与其面谈,发现“他是一个有理想、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就这样,林毅夫进入了北大经济系。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北大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当时,北大为找一个翻译颇费了一番心思,林毅夫荣幸地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唯一人选。

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国读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

林毅夫本以为舒尔茨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1982年,林毅夫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他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与妻子团聚美国

林毅夫的妻子名叫陈云英,与林毅夫一样她也出生于台湾。

一天下课回到家里,林毅夫给陈云英端来一杯开水,然后坐在她身边,一本正经地说:“如果我不见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18年……”陈云英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自然没在意。没想到,1979年5月1 6日夜里,林毅夫真的突然不见了!这一年,陈云英的大儿子已经3岁了,她又身怀六甲。家人都以为林毅夫不在人世了,立了林毅夫的牌位。但是,生性倔强的陈云英坚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数年后,陈云英突然接到林正义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她本已通过了两个托福考试,准备赴美读硕士,这下真是“即从蓝天穿云去,便赴异国会林郎”了。

1983年,陈云英带着6岁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辗转赶到美国,见到了魂牵梦萦的丈夫。夫妻两人相聚在一起仅仅几天,又要分别了。林毅夫在芝加哥大学读经济,陈云英则到了华盛顿大学读教育,两地相距甚远。

半年后,一家4口终于在美国团聚了。陈云英从小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深知相夫教子为本职之一。于是她一边读书,一边抚育孩子。很多人认为陈云英很苦,但她说:“苦和幸福没有恒定的标准。思念丈夫,想念孩子这是苦,要读书也是苦。我想要的都得到了,见到了丈夫,接来了孩子,读成了书,我已经觉得很幸福了。”在美国的4年中,陈云英花一年半时间拿下了美国爱丁保罗大学特殊教育硕士学位,31岁开始攻读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好多次,她刚给孩子做完饭,接着又跑进教室,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中国炒菜味。她最终坚持下来了。

如今的陈云英博士,是中国颇有影响的特殊教育专家,她常说:“毅夫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丈夫。”有时她总像“痴人”一样问丈夫:“是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像我们一样幸福?”丈夫会说一句“你真会臭美”。有一次她很“正式”地对丈夫说:“我已经老了,你现在有名气,有地位,会不会不要我了?”丈夫“郑重”地说:“糟糠之妻不可弃。”说完夫妻开怀大笑。

世行副行长

林毅夫于1994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12月,林毅夫作为首位受邀的中国学者,在久负盛名的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发表了《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的演讲,成为登上这个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讲坛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路佐利克(RobertZoellick)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当时,国际金融危机事件一波接一波,整个世界“兵荒马乱”,“别人是百忙,他是千忙”。林毅夫则说:“我最苦恼的就是,一天为什么只有24个小时?而世行总共有157个成员国,时间完全不够。”

林毅夫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并以这样的洋博士身份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问题,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理论”和“穷人经济学”的提出者,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2009年度最能影响中国的40人之一。

(责编:田莴)

关于刘邦的传奇人生 篇4

刘邦出生后,刘太公夫妇喜出望外,高兴非常。又见婴儿刘邦长相非同一般,浓眉大耳,两眼有神。大人一逗,时而露出甜甜的微笑,夫妻俩更是喜爱有加。正当刘太公夫妇及家人高兴之时,突然传来可怕的消息。秦皇下令要杀掉城中所有新生儿。原来秦皇的军师占卜观象算出,真龙天子已经降生在丰城,忙奏于秦皇,秦皇闻后大惊,急忙派兵前往丰城,关闭四门,捕杀新生婴儿。一时城内人心惶惶,好多无辜婴儿惨遭杀害,整个丰城处在一片哭喊嚎叫之中。

刘太公夫妇害怕刘邦被害,便想逃出城去。可是城门已经关闭,无法出城。刘媪怀抱婴儿刘邦穿街走巷,躲过搜查的一群群官兵,顺着城墙往东北方向走去,最后来到一片蒲苇塘边。望着高大的城墙,心急如焚。这时城内喊声连天,官兵已经逼近。正当无路可逃时,小刘邦在母亲怀中连连晃动,然后伸出小手,向城墙一指,城墙上顿时出现一门,门如窑口,也无官兵。刘媪此时也不知是惊是喜,抱着刘邦匆忙从此门逃走,躲过了这次劫难。

后来刘邦统一天下后,世人便把刘邦出逃的门称为“五门” (经考证,五门就是城中往外排水的隧道,又名“水关”,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天下大小城的城门都为四个,惟独丰城有五个。至今丰城内还保留着“五门桥”的景点,以纪念这一神奇传说。

农民黄金正的传奇人生 篇5

在织金县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磨大村湾子村民组,有一位普通的庄稼汉子,从上世界90年代开始,在这位普通的庄稼汉子身上,接连发生了不少令人惊奇的故事,在这个边远的山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庄稼汉的传奇故事吧。

2003年12月,织金县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磨大村湾子村民组的布依族农民黄金正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贵州省农机局特奖励“凯马牌”耕作机械壹台(套)。这个消息传开,马上在这个小山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分管农业的禄智明副省长接见黄金正的镜头在贵州电视台新闻中出现后,乡亲们对黄金正更是羡慕不已。

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磨大村湾子村民组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坝子里,全组人口共267人,田土110多亩,人均土地面积不到0.5亩,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均土地不到0.5亩的山旮旯里,却出了他这样一个全国种粮大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像湾子组的其他人家一样,黄金正家的田土也不多,全家7口人人均下来显得更少,这些年来,他主要是给别人承包土地来种,最多的时候,他家种植的水田和旱地达到80多亩。但光有土地,是种不出“种粮大户”这个称号的,要想庄稼长的好,不但要有勤劳的 1

双手,还要懂得科学的种植方法,在这点上不但黄金正本人深有感悟,连附近的乡亲们也体会深刻。

由于种植面积大,劳动力少,许多时候,为了赶农时,黄金正不得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起早贪黑地在田地间奔波。在湾子组,曾经有一道奇特的风景,在黑漆漆的夜晚,一个庄稼汉子把手电筒绑在牛角上,冒着大雨在水田里犁田。有人也许会说,这人是不是在作秀?答案是绝对否定的。

黄金正:最多种80几亩,(一年)要收几十吨。

不付出就没有回报,但付出也不一定有好回报,在湾子组,像黄金正这样勤劳的人很多,但每到秋收时节,他们粮食产量却只是黄金正家的一半,这个结果一度让乡亲纳闷啦,大家都是一样的努力,为什么他家的粮食产量就要比自己高呢?其实,产量高,这与黄金正的科学种植方法密不可分。

黄金正:我在原来小乡时间都喜欢种烤烟,原来是用营养带捏的烤烟,最后我拿营养带捏包谷,小乡镇府的(领导)都全部来给我看,哪年都来看望的,一直这样,规模越搞越大,最后到98年、97年,97年我的烤烟就种上了20几亩,我整两大幢烤房,到2001年,我又去安顺找“安丹163”这个种子,把营养坨捏起,个个看到我做的这个效果太好了,又增产又好,2001年他们就来给我把苞谷全部验收过,2002年引进种子,才把茶店乡的种子全部搞上来。

正是有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为黄金正的种植大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村里,乡亲们的当时玉米的亩产量只是每亩300公斤左右,而

黄金正家的玉米产量一度高达每亩600多公斤,这个产量是乡亲们的一倍多。

可以说,正是勤劳加上科学的种植方法,铸就了黄金正的第一个传奇。

自己的家的产量搞上去了,这位朴实的庄稼汉子并没有忘记同村的父老乡亲,他不但主动把原因告诉了乡亲们,还手把手的教乡亲们学会了新的种植方法,在乡亲们眼中,黄金正显然已是村里的种植带头人。

黄金正:几乎(一亩)土地要多收600左右斤,以前栽那个本地苞谷,以前他们一亩最多在600左右斤,700斤这些,所以说现在就把村全部带动起来,真的没有哪一家没有捏营养坨。

靠粮食种植走上了致富路的黄金正,并没有因为每年种粮的10多万元收入而满足,2001年,正当别人都以为黄金正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时,年过43的黄金正却大量削减种植面积,开始搞起了生猪养殖。

这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粮食种植上的能手,能在生猪养殖上有所成效吗?2001年,黄金正购买了30头仔猪,开始尝试养殖。没有想到,他第一次转行又创造了一个传奇。

开始搞养殖后,只有初中文化他,翻阅了许多关于养殖的书本、刊物和报纸,不但学到了许多养殖知识,还自学成才的学会了牲畜的各种疾病预防。

黄金正:第一主要是技术,我各样我都不求人,医疗我自家医,样样我都自家来的,我样样都懂的,我没有培训过,找书来自家研究,每一个猪出什么病,我就要对症下药。

由于疾病预防搞的好,加之喂养的方法得当,他喂养的这30头小猪长势喜人,无一头病死栏中,全部高价卖出,并为他赚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黄金正:防疫、科学一定要讲究,各项防疫都要(做)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五号(病毒),反正样样疫苗我都打了,我的猪仔畅销得很,不够卖。

在养殖上的第一桶金顺利挖到手,尝到甜头的黄金正一发不可收拾,和妻子林兴秀一商量,干脆退回租种的全部土地,开始扩大养殖规模,搞起大规模生猪养殖,当起了养猪专业户。

黄金正:规模最大的时候,去年,猪价滑坡,达上(到)130头 由于选的崽猪种好,疾病预防到位,又运用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在茶店乡附近的生猪养殖户中,黄金正养殖的猪是最好销的。看到他的猪养得好,附近许多乡亲在养殖上也都以他为首是瞻,他养殖什么品种的猪,他们也养殖什么品种的猪,在养殖上遇到什么困难,也经常跑来请教他。对于乡亲们疑问,黄金正总乐此不疲,有问必答,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免费上门,为乡亲们搞生猪疾病预防服务。黄金正:以后我都要扩大规模,以养殖为主。尽量帮他们(周围乡亲)搞点防疫,又不收他们一分钱,我说但愿你们大家都会成功。

2010年,生猪养殖市场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打击,粮食价格大涨,在生猪养殖行里有“猪涨一斤,赔本5毛”的说法。在此行情

下,许多养殖户纷纷转行或是降低养殖规模,而此时的黄金正,不但没有一头生猪出栏,还趁着猪价大跌的时候,抢购了一批生猪入栏喂养,并贷款26000多元,到到处收购玉米来喂养,对此,许多人不理解,但黄金正确有自己的想法。

黄金正:我的猪价没有跌,第一,我的母猪多了,产的仔我一个没有卖,因为这个猪价太低,所以就留着喂起,把难关一度过,到8月份、7月份,猪价就开始涨了,我就没有受影响。

实事证明,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庄稼汉子又创造了一个传奇,2011年,猪价开始回升,渡过难关的黄金正赢来了一个大丰收,赚得盆满钵益。

黄金正:我早预测到,(猪价)三年要滑一次,我有这个预测,逢贱就必贵,逢贵就必贱,这个是经验。

现在,黄金正的养殖场正办得红红火火,每年光养殖一项,就能给他家带来20多万元的纯收入。

黄金正,这位朴实的庄稼汉子,不但是粮食种植和养殖上的好手,在教育孩子上,他同样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那就是把孩子“当庄稼种”。

这句话处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孩子怎么能当庄稼来种呢?其实,这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庄稼汉对教育孩子的一番领悟。他把照顾庄稼的自信、耐心和执着,合理的运用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上,只要知道黄金正是怎么打理庄稼的,你对这句话不难理解啦。

黄金正:在教育娃娃这方面,这个孩子我把他当成秧苗,我每天早晨天不亮起来,那么我都要先看它(秧苗)一眼。

“穷人不读书,穷根不除;富人不读书,富不长久。”这是一条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普九”宣传标语。但只有初中文化的黄金正却深知其中蕴含的道理。

由于文化水平低,黄金正在种植和养殖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深知知识可贵性他知道,一定要让孩子们有知识,有文化,才能少走弯路,少吃苦。所以,对于自己的五个孩子,他是像种庄稼一样来精心呵护的。他把自己在种庄稼中所感悟的道理,合理的运用在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黄金正:对娃娃也一定要关心,也一定要在他身边去经常性得给他解释,所以我淘得得见识,所以我看报、看书啊、原来的这老古书些,我都要全部讲出来给他(孩子)听。

种庄稼不但需要良好的田地基础,同样也需要后天的施肥、浇水、除草。在黄金正看来,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道理,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有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为了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黄金正和妻子林兴秀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有钱,从那时起,夫妻二人就达成了共识,“只要能劳动,就要继续勤劳致富,当好孩子们的后勤部长,让孩子们能好好学习。”

由于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为了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给孩子们当好参谋,只有初中文化的黄金正知道,自己需要充电,需要提升,从此他喜欢上了看书,看报,看电视,只要是能学到新知识的东西,他都

在不断的尝试。付出总有回报,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从各方面吸收的新知识不但给孩子们当好了参谋,让五个孩子学有所成,同时,也为他的种植和养殖帮了不少的大忙,他运用新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不少在种植和养殖中遇到的麻烦。

谈起自己的五个孩子,黄金正满脸的幸福和自豪。

黄金正:我的娃娃基本上都很听话的,又不兴(用)打,都是用言语方面来讲(教育)。

你还别说,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庄稼汉子,又再教育孩子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的这套“把孩子当庄稼种”的理论不但取得了成功,还得到了当地乡亲们的认可和推崇。黄金正的五个孩子,两个高中毕业,两个大学毕业,都在外面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一个还在上高中的小儿子,成绩很好。用当地人的话来说,黄金正家的孩子,那就是个个懂礼貌,人人有出息。

在这个庄稼汉子的身上,传奇故事是一个又一个,这不,又发生了一件令惊讶的事情,2008年5月,时任织金县县委组织部部长的黄采军,主动上门,要当他的入党介绍人。一个县委组织部长主动上门给一个农民当入党介绍人?这不太可能吧!可事实上这件事还真就发生在黄金正身上。有人会问,这黄金正和组织部长,他们以前认识吧,有亲戚关系吧.......?其实,在这之前,这黄金正和组织部长之间并无一点交集,他们根本就不认识。

2008年5月19号,时任织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的黄采军到织金县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进行工作调研。在和当地乡党委负责人谈

话中了解到黄金正的事迹,黄采军立即对这位传奇庄稼汉的事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谈话中,当得知黄金正正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还没有入党介绍人时,在当地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黄采军立即来到黄金正的家中,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并对他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通过了解,黄部长当即表示,愿意当黄金正的入党介绍人。

黄金正:5.12地震默哀三分钟那天,他们(黄采军一行)来,他(黄部长)问乡镇府的领导我入党没有,我说我没有入党,他说我来给你当个(入党)介绍人,(他说)因为在全县你就是第一个了。

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通过党员的意识和觉悟影响和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这是织金县在“争先创优”和“四帮四促”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但一位县委组织部长主动上门要求给一位普通老百姓当入党介绍人,这在茶店乡不但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整个织金县也算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致富不忘众乡亲,这是黄金正入党前和入党后一贯的做法。自己致富了,他并没有忘记去帮助周围的乡亲们,在技术上,他对众乡亲毫无保留,经常手把手地把种养殖技术教给大家,在生活中,他乐于助人,哪家有什么事情,就算不找到他,他也会主动的去帮忙。入党后,他工作更加积极了,但他大多数的心思,都花在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上。

黄金正:我就是不入党,我也要这样干,我也要起个带头作用。

在他的帮助和影响下,现在的弯子村民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大力发展科技种植和养殖,广大农户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在的弯子组,人人有事干,户户有存款,家家用上了清洁高效的沼气,许多人家还住上了明亮整洁的小洋楼。

生活还在继续,对于这位创造了一个个传奇故事的庄稼汉子来说,这些也许只是他传奇人生中的一两个缩影,我们期待着,这位朴实的庄稼汉子能再次为我们献上一个个精彩的传奇故事。

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篇6

文/青果青成

有一位年轻人,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不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找些事做。因此,他留神观察,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次。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二滴,是否能节省成本?

他经过一番研究,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经试用后并不实用。他不灰心,继续用心钻研,终于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替公司增加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百分之九十五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普通人往往会忽略平凡小事,然而,“一滴焊接剂”的智慧却改变了洛克菲勒的普通人生。正所谓:“一滴智慧”成就传奇人生。

人生哲理:

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篇7

这本书讲述了朴槿惠传奇色彩的人生。全书分为“在绝望中成长”、“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和未来”、“我想成为安静的革命家”三个部分, 深入分析朴槿惠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言谈举止和处世态度, 等等。重点剖析她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她是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 她也是无父无母的国家孤儿;她敢于公开承认父亲的专权破坏民主, 她的政治生命开启于与韩国民众的心心相印。她从绝望一路走来, 终于用决心和勇气, 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书中, 处处可见朴槿惠历经风雨后的坚忍与镇定。作者写到, 她没有父母, 没有丈夫, 也没有子女, 只有韩国人民而已, 她是“嫁给韩国的女人”;她虽然失去了一切, 却有着非凡的坚强与勇敢, 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 多次绝处逢生又重建希望;她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来领导民众, 以诚心诚意的姿态和行动感化民心, 终于成为韩国政坛的“不败女王”。她告诉人们: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 而是坚持下去才会看到希望。绝望, 创造了希望。

朴槿惠的精神像极了韩国的国花——木槿花:坚韧、质朴、永恒而美丽。书中举例, 2007年2月, 朴槿惠去美国访问。在机场, 当朴槿惠走过安检仪的时候, 机器总是响个不停。安保人员于是将朴槿惠带到了屋内盘问。随行的人开始抗议, 表示朴槿惠是韩国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但是, 朴槿惠始终配合, 没有任何抱怨。最后证明, 是朴槿惠的一个小发卡引起的机器报警。此时, 平常人都很难平心静气, 可她却说:“如果这是规则, 我会遵守。”这让人看到了她性格中的忍耐力, 且不张扬易怒。

这也是一本能激发我们内心正能量的励志书, 里面有很多朴槿惠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朴槿惠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一直为我们所津津乐道。她这样评价冯友兰著作对她人生的影响:“在我最困难的时期, 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的, 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它蕴含了让我变得正直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在现代社会中, 能安静思考自己人生的人并不多, 朴槿惠的人生哲学, 会给现代人带来更多精神上的启发。

朴槿惠此后的一切言行, 都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智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 她唯一参与的社会事务是岭南大学的理事长。她找回了真正的平静,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她说:“过去我刻意模仿父母, 现在我认为, 一个有深度的灵魂, 是要遭遇思想的探索和人生的磨砺的!”针对批评者说她是“冰公主”、“冰山女王”, 不具亲民的魅力, 她说:“冰, 是坚硬万倍的水, 结水成冰, 是一个痛苦而美丽的升华过程!”

朴槿惠冷静兼容的思维, 最终帮助她等来了命运的转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 韩国经济衰退, 各种思潮泛滥, 民众感到政府软弱无力, 在此种背景下进行的“韩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总统”的民意调查, 朴正熙的得票率竟然高达70%, 民众怀念他创造的经济奇迹。一直隐居修炼的朴槿惠, 瞅准机会顺势而出, 竞选国会议员, 她胜了, 此后一路过关斩将, 直至2012年竞选总统之位。

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篇8

在他的手里,虚拟的《传奇》游戏,演绎了一部真实的市场传奇。而他的经历也如同传奇小说般的精彩……

现在最红的网络游戏是什么?玩过游戏的人都会回答是《传奇》,而对于《传奇》之父陈天桥的传奇经历知道的人却不多。在2003年10月,福布斯与胡润分别公布了“2003中国内地百富榜”,从没上过榜的陈天桥出人意料地一跃跻身前10强。

自1999年50万元创立公司至今才4年多,盛大网络总裁陈天桥的财富已扩张到胡润统计的40亿元,狂飙8000倍,盛大网络负责运营的《传奇》更是风靡全球。凭借《传奇》游戏,陈天桥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上演了自己人生的传奇!

初战告捷:传奇缘于不甘平庸的选择

陈天桥出生在浙江新昌县澄潭遁山,他从小就聪明过人,中学时制作的地球仪就获得过青少年发明奖。1990年,17岁的陈天桥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93年,才20岁的陈天桥便修满学分,成为复旦大学18名提前毕业的学生之一。

和他同时获此殊荣的同学们纷纷选择了出国或直升硕士,他却做出了事业上的第一个选择:放弃所有的好机会,留在了上海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集团公司。原因很简单,在上海三年,他觉得那几年的发展实在太快了,他感受到自己的血管正在和这座城市的血脉一起剧烈地跳动着,于是,决定融进去,化为一块结实的砖……

他加盟陆家嘴集团公司后,被安排在公关部门,工作是放映录像片,让客户了解企业以及企业的产品,这种工作的新鲜感在他的脑际只停留了两天,而他,硬是干了10个月。因为他清楚一路扶摇直上的学生时代造就了他的自信与激情,但同时,浅薄的社会阅历急需不断磨炼和充实。

10个月后,总公司派他到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个21岁的副总经理,这在上海滩也算得上是个不小的新闻了。

但陈天桥并不是个轻易满足的人。不久,他做出了他事业生涯中的第二个选择:离开陆家嘴集团,去一家证券公司做管理工作。

“传奇”二字似乎注定要与陈天桥结缘。几年中,陈天桥与同样IQ极高的妻子雒芊芊在凶险的股市上赚了好几十万元。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不出几年,陈天桥也会成为上海普通大款中的一位,但夫妇俩却不甘平庸地再创业去了。

在陆家嘴集团里,当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时,总裁办公室里就已能24小时上网。老总不在的时候,陈天桥就喜欢在互联网上“混”。所以,当1998年互联网热浪席卷而来时,陈天桥敏锐地感觉到互联网非常有前途。

聪慧而又不乏冒险精神的他做出了事业上的第三个选择:从证券公司辞职,带上妻子和学计算机的弟弟以及大学的一帮朋友,5个人成立了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盛大网络推出了一个叫史丹莫的卡通形象,供玩家领养,还搭建了“天堂归谷”的虚拟社区,并用虚拟货币交易。

鲜明的特色吸引了不少玩家。“归谷”在短短几个月中竟拥有了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用户的急增也吸引了大型网站的注意。

2000年1月,陈天桥靠盛大网络出色的经营,拿到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50万元的投资,几个月换来300万美元,也就是2400多万人民币!捡钱也赶不上这个速度了!陈天桥的商业才能在创业第一年就迸发出了一鸣惊人的力量。

深陷危机:破釜沉舟的他绝地寻生

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下半年网络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萧条。虽然“盛大”此时每月有几十万元收入,但这离陈天桥的期望值太远了。

经过深思熟虑,陈天桥决定放弃投入期长、回报期也长的网络动画,集中力量专攻网络游戏的经营。说来也巧,刚好有一家韩国公司来上海寻求网络游戏《传奇》运营商。经上海动画协会推荐,陈天桥用30万美元的入门费和27%的分成获得了《传奇》的运营权。

然而,中华网不能接受他这一做法,下通牒表示,要么“盛大”继续走卡通之路,要么中华网撤资。经过再三痛苦的思索,陈天桥鼓足勇气做出了他事业中的第四个选择:选择“网络游戏”。他想娱乐永远是人类的本能需求,网络游戏模拟了真实世界里的人际交流,帮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只要在网络上能找到乐趣,用户就愿意付钱。

砍掉自己先前做了快两年的卡通,赎回中华网手中的股权,再付给韩国人30万美元……此时的“盛大”元气大伤,手头所持的现金只够给员工发两个月的薪水。“盛大”陷入了创业以来的低谷。

陈天桥的手中除了一张合约之外,一无所有了。而这张合约,在许多人眼里也根本一文不值,因为《传奇》只不过是韩国的一款二流游戏,在韩国每天的在线人数只有一两万人。但陈天桥没有泄气,他拿着合约找到浪潮、戴尔等服务器厂商,告诉他们!“我们要运作网络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颇有眼光的服务器厂商马上认定他为潜在大客户,极力配合。陈天桥又拿着服务器的单子,以同样的方式与中国电信协谈。“浪潮、戴尔都给我提供服务器,我们需要很大的带宽运营游戏。”就这样,陈天桥带着他的“盛大”艰难地熬过了两个月的游戏测试期。

尽管过了第一关,前景仍不容乐观。面对市场的压力,学经济出身的陈天桥深知服务的重要,他将“海尔式的服务”引入网络游戏业。在公司资金薄弱的情况下,他仍然毫不犹豫投入500万元巨资,建了一套大规模的呼叫中心,让用户相应问题的提交、答复只需24小时。如今,这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游戏业的默认标准。

在陈天桥的带领下,“盛大”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同时在线用户数的网络游戏运营商,注册用户近1.5亿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人,拥有中国65%以上的市场份额,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同时在线用户数的网络游戏运营商。

2001年11月底,《传奇》游戏开始收费。一个月之后,有人开玩笑说,陈天桥出门应该有人保护了。因为,就在这一个月内,《传奇》的投资全部收回,当年上交国家利税1个亿。让网络精英们眼红的是,仅2002年一年,《传奇》游戏就为“盛大”带来约6亿元人民币收入,超过国内三大门户网站的收入总和!“盛大”成了2002年中国网络业最剽悍的一匹黑马。

正当陈天桥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时,考验却再一次来临。2003年年初,在竞争对手的哄抬下,韩方突然提出要上调代理和分成费用,否则单方面终止协议。这对于全靠代理运营的公司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陈天桥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无比沉重。

扬眉吐气:他用实力向世界证明自己

如果为了“盛大”短期的利益,陈天桥可以向韩国人妥协,但作为一个已经成形的新兴产业,网络游戏用户巨大。日韩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侵入,不仅是中国市场是否被占领的问题,也关系到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网络游戏文化的丧失。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中国商人,陈天桥为之心痛,并决心另寻出路。

痛定思痛,陈天桥做出了他事业当中的第五个选择:一边坚决地与韩方斡旋,一边紧咬牙关研发自己的游戏。这时的“盛大”面对着竞争、政策、经营方方面面的风险。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全军覆没。

一些竞争对手向税务机关举报说“盛大”偷税漏税,税务人员上门查账,结果发现那年他们纳税是8000万。这令税务人员很是吃惊,于是主动帮“盛大”申请批下了国家A类纳税企业的称号。还有一次有人举报说“盛大”用的全部是盗版软件,微软一看抓到大鱼了,立刻和工商局的人冲进去,把“盛大”所有电脑封起来停业调查,这对于一个每天24小时运转的网络游戏运营商来说是灭顶之灾。结果工商工作人员却从“盛大”找出了所有正版软件序列号。

陈天桥一直信奉一句话:“胸襟有多宽,路就有多宽。”他相信自己可以承受即便比当时再大十倍的困难。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依然会安排时间和员工们一起度假,玩起来像个疯狂的孩子,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

2003年7月,盛大网络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网络游戏《传奇世界》开始公开测试;8月,《传奇世界》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万,盛大网络所有游戏的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记录。

10月8日,《传奇世界》游戏开始收费,一天内就收回了研发成本,收入过千万元。

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不用受制于人了,陈天桥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盛大”的价值也随之狂飙。

激流勇退:上海首富的生活普通如常

2003年,陈天桥当选为共青团中央第十五届候补中央委员,并被信息产业部评为“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12月28日,陈天桥荣膺“2003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新锐奖”。同时还荣膺“2003年度杰出文化人物”称号,与TCL总裁李东生等商业精英同列,与作家巴金、王蒙等文化名人并行。

然而令陈天桥烦恼的是,因为常有媒体报道少年玩游戏“走火入魔”的现象,“盛大”总是被人骂。不少人指责“盛大”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网络游戏始终被人们认作旁门左道。颇感无奈的陈天桥利用一切机会为网络游戏“正名”。29岁的陈天桥任何时候都是西装革履,一脸严肃,因为“越是‘异端’,越需要有主流意识的人去把它挽回来。”

为了防止游戏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陈天桥放弃一部分利润,免费发行针对18岁以下用户的限时卡,它强制未成年人在午夜12点后无法进入游戏。另外,公司还在游戏登录画面上打上了诸如“切勿沉溺游戏”等警告文句。

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新锐奖”颁奖晚会上,主持人王小丫打趣陈天桥:“如果将来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会让他玩游戏吗?”

陈天桥肯定地表示:“会让他玩,我15年前开始玩游戏,我10年前还是读经济,我5年前开始考虑怎么把经济学中学到的东西和游戏结合起来,也正是因为玩游戏获得新锐奖。我觉得玩游戏和个人的发展并不矛盾,关键看怎样去更合理地安排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走在人群中,貌不惊人的陈天桥没有什么特别。那身普通的西装,那黝黑的面庞,让你无论如何也不会马上与一个亿万富翁联想起来。陈天桥上了两个“富豪榜”之后,有一天,他陪妻子逛街购物,在复兴公园附近一处购物点,妻子独自购物去了。陈天桥则买了几份报纸,坐在复兴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报纸上关于富豪榜“上海首富”陈天桥发迹的故事。看着看着,倦意十足的他索性以报纸掩脸,斜靠在长椅上睡了。妻子找到他时笑说,谁会想到上海首富竟会躺在街头公园里,盖着报纸睡大觉。

同是网络富豪,张朝阳开的是宝马车,丁磊开切诺基,陈天桥则选择了普通的奥迪,而且自己不开车,惟一开车的时候是在妻子倒车进库有问题的时候帮帮忙。

如今陈天桥已经超越了10亿身家,排行榜上的数字甚至更高。但陈天桥却依然清醒:“我和太太说,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我们从事的职业是个马拉松项目,不能因为百米的进步就迷失自己。”

对他来说,这时候财富的积累就有点像“游戏”了,更大的成就感在于改变整个社会。

2002年,“盛大”向希望工程、青少年基金、挽救濒危民族文化等项目共捐款700万人民币,2003年的捐款总数更是达到了1000万元。为了让贫困地区孩子能拥有和同龄人一样的机会,他在西藏、青海、宁夏、安徽等省、自治区建立了5所希望小学。而为了加大寓教于乐的成分,在自主研发游戏时,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放到游戏的内容中去。在他看来,多帮助一个人,所得到的成就感和赚钱是不同的。

为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适应公司上市以及国际化的需要,2004年2月18日,陈天桥果断放弃自己的权力,做出事业中的第六个选择:邀请原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出任“盛大”总裁,自己退居二线担任董事长。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的读书笔记 篇9

我已记不清什么时候听到了这个名字,只是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国家,人民,种族而战。一个慈祥的老人,我们在各种版本的画像和书籍上看到的这样一个人,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什么是真正的公正,那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和生命在呼吁,在践行,在争取全人类共同的平等与自由。只有人人平等,作为个体才是真正的平等。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现在的我想到非洲还是贫穷,种族,肤色和性别差异。那么二十世纪时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可能经历的是比我们中国人民经历的反侵略史和艰难建国史还要艰难的岁月。回想历史,欧洲人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欧洲建立起了工业帝国,但是对亚非拉广大地区却是摧毁了数千年的文明,使土著人流连失所,使古老文明面临绝迹,使世界贫富差距激增,更是使悲伤与痛苦一代代人延续。南非是非洲的一个小区域,从南非我们可以窥探整个非洲,从曼德拉身上我们也可以感受整个非洲人民在争取自由与和平路上的艰辛与坚强。

曼德拉是一个普通的南非人,虽然是酋长家的孩子,但是他并没有富人的骄奢淫逸,这个既与非洲部落人的淳朴相关,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个酋长之子,捆绑在新政府的种族歧视制度下,所谓的酋长没有实权,真正的土著南非人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期要置身于寻求南非民族解放的事业之中的重要原因。命途多舛,酋长之子的身份都难以延续,他注定流连失所,幸得另一位酋长救助,他得以进一步学习深造。随着接触的空间越来越大,他的学识也日渐开阔,思维更加活跃,从小部落到城镇,再到大都市,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争取和平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志者钟会相逢,与奥,西等人的相识,使得他的目标一步步明确。从法律知识的.储备,到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历练,他慢慢成熟。从轻蔑运动的非暴力政策,到后来的民族之矛,他的决心更加坚定,他的战略思想和斗争方式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英雄在征战的路上总是孤独的,因为家国天下在前,个人感情不得已抛之脑后,所以他的婚姻是不幸的。但是志者同谋,他的身边又总是有一大批朋友,以至于他在监狱里总是能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们谈天论地,高歌自由与平等。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抗战史,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黑人在同不平等的肤色歧视作斗争,是整个南非人同剥夺侵略者们作斗争。既是一部反侵略,反歧视,反压迫的抗战史,也是一部争自由,争平等,图自立的斗争史。他的一生都在战斗,这个战斗不仅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千万的黑人,正是因为为人民,为种族的无私的抗战,使他成为人民的朋友,使南非成为人民平等的国家。他的很多思想与我们党的思想不谋而合,群众观点等,这一定程度证明了亚非拉人民在争取自由和平道路上的统一性。

心理学家传奇人生 篇10

张文军:被称为中国期货交易“第一操盘手”。现供职于深圳中期公司。张文军是个谦和的人,谦和得让你觉得他根本不像“期货杀手”,但就是他,竟然在三次“破产”后,以2.5万元的本钱在五年内增值至千万!如今,名声大振的张文军依然在交易一线继续着他的传奇。张文军从不坐飞机,因为在他看来,期货的风险可以控制,但人一旦上了飞机,风险控制便拱手别人。这,是张文军无法忍受的。

古人云:“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人们往往只关注成功者收获时的辉煌,而不去理会其曾经的播种和耕耘。要知道,没有种子,怎能结出硕果!不洒汗水,哪来的收获!

张文军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求索、敢于冒险的人。无论是当初利用业余时间与朋友一起合伙做服装生意,还是在大连证券、期货投资市场若干次的“捷足先登”,都体现了他是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采访中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感觉到,这又是一次机会”。他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他具备成为风险投资市场优秀操盘手的良好潜质,他日后的成功,绝不能用“偶然”来阐释。

记者:据我了解,2001年北亚期货的总交易金额在全国各经纪公司中排名第一,其中,你个人的300多万手交易量占很大份额。我还注意到从1999年开始,你已连续几年个人交易量在大商所排第一名,而你的资金收益表上,也留下了非常成功的记录。作为期市闻名的操盘手,市场人士对你的期货投资经历很感兴趣,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张文军:1988年大学毕业后,我先到一家大酒店做业务推广工作,在工作中常常感到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职业间的差距,因此,并不安心。就在那时候,发生了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那就是我父亲看出我的心思后,便送给我一句哲人的名言:“不要轻视行为,因为行为会形成习惯;不要轻视习惯,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不要轻视性格,因为性格会决定命运。”这句名言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可以说,我的人生因些而受益无穷。以后,在酒店工作的5年中,我学习到很多知识,有了许多收获。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常常回忆一天的工作过程,查看自己是否有什么过失,想一想同事们的为人处事为什么那样妥当得体,那样成熟。我还经常换位思考,自己做得怎样,还有哪些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养成了总结、思考的习惯,这也许就是我心理上最明显的特点吧,我认为,这个特点对我的人生非常重要。

工作一两年后,为了赚点外快,我与朋友合伙经商。当时大连服装市场火爆得很,赢利空间很大,我们从广州往大连发运服装,一年下来竟赚了几万元。所以,我认为,成功离不开对机会的及时发现和把握。1992年,大连市五大银行同时推出五家银行债券,我认为机会来了,便积极认购。两个月后债券上市,回报相当丰厚,投入5万元就净赚了5万多元。这次投资的成功,激起了我对金融市场投资的兴趣,也使我开始思考是否要对职业重新进行选择。之后,我又相继投资山东淄博、山东农药等企业债券,其回报也很可观。1993年年初,大连市建行开始推出上海股票交易试点,名额限50人,我感觉这又是一次机会,便积极参与并成为大连股市最早“吃螃蟹”的人。当时上海股票行情跌宕起伏,风险很大。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交易中,我体验到了股市的风险,投入的5万元几个月便亏损了3

万多。

1993年4月,大连首家大型国际期货公司——大连万发期货公司成立。公司招聘经纪人,我再一次认为机会来了,这次毅然辞掉酒店的工作去应聘。公司从1500个报名者中欲选出120人,几轮考试下来,我幸运地被录取了,从此走上了期货之路。经过严格培训后,我开始了实际工作——开发客户。这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因为当时期货对大家来说毕竟还很陌生,在人们心目中还没有一丁点概念,给人的感觉是“虚无缥缈”的。我每天要谈20到30个客户,夏天30多度的高温,还要穿西服戴领带,满世界地去跑,真是很不容易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试用期满的最后几天,我终于开发到一个客户,他投入了2万美金做期货。从此,我便开始了期货交易的实际运作。当时可以进行交易的品种有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大豆、红小豆和小麦;前桥干茧交易所的干茧;还有香港的恒生指数;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以及其他的商品期货,包括大豆、小麦、牛腩、咖啡和橡胶等。我选择了风险较小的日本红小豆(静盘,分小节报价)和当时风险比较小的恒生指数。运作一段时间之后,还算理想,给我的客户赚了10%左右的利润。

百折不挠

日本经营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先生登上著名的高野山时,曾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感慨,“现在这里有公路、电车、缆车,很方便。但一千多年前,弘法大师在这么偏僻的山上开路,必有无法想象的坚强信念。我们现在感触不到弘法大师那时的心境,但我却深感人的信念的伟大,人生应当有自己的信念”。是的,文军也有他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他对从事期货事业的挚爱。文军的期货投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更经历了三次“破产”。当他个人账户第二次“破产”时,他刚新婚两年的妻子对他说:你必须作出选择,要我还是要期货?!在采访中,文军平静地对我说:“但我怎么能放弃我所喜欢的事业。”好一个“但”字,将其两难抉择时的万般痛苦表达得那样淋漓尽致!

记者:看来你对风险市场的投资意识很强,是一个敢于面对风险去冲锋陷阵的人。进入期市后,你一直就很成功,很顺利吗?

张文军:其实并不是这样,相反我却经历了很多磨难,个人账户曾三次“破产”,可以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这句话来形容。

1993年7月,我们公司的一个新经纪人成功地开发了公司最大的一个客户,客户投资1000万人民币,但在运作中成绩不太理想,亏掉200多万。客户希望更换经纪人,找到公司的香港总顾问,总顾问帮他推荐了两个人,很幸运,我是其中的一个。那段时间,我早上8点上班做日(本)盘,10点半开始做香港恒生指数,一直到下午4点。然后,回家休息,晚9点30分再做美盘交易。如此以来,我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的觉,非常辛苦,但感到很充实。

那位客户喜欢做风险较大的品种,所以他选择了当时风险最大的SP500。在我们两个经纪人和客户的共同操作下,一段时间后账户的资金状况有了转机,赚回了100多万。可天公不作美,9月整个市场极度看涨,我们也做了很多买单,一天,开盘时行情先是上扬,但突然间盘面发生剧变,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路透社发出一则消息——俄罗斯发生**。于是SP500快速暴跌1500多点。因为不能预测事情将如何发展,我们只好马上止损。随即由于叶利钦出面讲话,俄形势有所稳定,当天收盘时又强烈反弹近1000点。但我们的账户损失惨重,盘后结算,这一天亏了300多万。这次交易,使我第一次真正体验了金融投资市场的巨大风险。

同一时期我运作的小户,也因投资策略不当而造成严重亏损。当时做日本红小豆,在一片看好声中入市做买,日本方面也不断公布利多消息。奇怪的是,行情不但不涨反而盘跌,因此保证金在不断缩水。终于有一天,公司结算部通知追加保证金,我把通知告诉客户,客户表示实在无力追加。由于我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因此我不想让这个客户就这样“死”掉,于是就将自己的3万元追加到其账户中。但行情仍无改观,继续盘跌,结算部第二次发出通知,我又拿了3万元追加到账户中。其后,行情又突然暴跌,当再次接到通知时,我把仅剩的4万元积蓄全部追加上。当时我是那样地期盼着行情能有所改观,并在幻想着也许会有“上帝”出现来救我一把。可结果事与愿违!最后只能被强行平仓。总共投入的2万美金加上10万人民币,最后只剩下1万4千多元人民币。这是我从事期货交易的第一次“破产”。

交易运作的失败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期市的残酷,由此我总结了三条经验:其一,止损是非常重要的。从此在以后的国际期货交易中,我常常把止损单同时下到场内,时刻想到止损。其二,当好消息不“好”时(盘面不涨),千万不要去做买,当坏消息不“坏”时,千万不要追着卖。其三,永远靠自己来拯救自己,不要期盼“上帝”会救你。

过了一段时间后,大商所开始筹建并招聘工作人员,同时,一家期货公司也在招聘公司管理人员,我感到这又是一次机会,便决定同时参加应聘并最终被两家单位录醛当最后选择做交易所工作人员还是期货公司管理人员时,经过反复考虑,我最终选择了后者。这期间,我参加了大商所首期出市代表培训班并获得出市代表资格。当时因为大商所刚刚成立,运作缓慢。于是,向来不甘寂寞的我又应聘为星洋国际期货公司大连业务部经理,这个职位待遇优厚,底薪3000元/月,具体业务是上午培训经纪人,下午带经纪人开发客户。工作很快取得进展,有一客户投入1万美金做香港恒生指数,由我来运作。

在这家公司里,我结识了其香港总顾问翟先生。翟先生在香港期市有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期货投资经验,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交易技巧,可谓受益匪浅,这在我以后运作香港恒生指数的交易中已有所体现。当时香港恒生指数风险加大,主要是因为摩根士坦利看好港股,增持其投资组合中香港股票的份额。因此恒生指数从6600点一跃涨升到12785点。我认为将有一波回调,便果断沽空。这期间,我有一天的交易纪录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战例:1万美金的账户,我一天38个来回下了76手单子(5.5万港元/手,一次只能做一手),一天下来净赚4千美金。

记者:真不愧为“超级杀手”,你后来的短线、大单量操作手法,就是从这次交易后开始所养成的习惯吗?

张文军:是的,这次经历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根据当时市场风险大的特点,我做单时非常小心,每进一次单,就与止损单一起同时下到场内。就在我们前面说到的那一天,我是一直站在盘房下单交易的,一天几乎没有下来过。收盘时,一位经纪人已经为我计算好当天的盈利状况,当时有很多经纪人也是一直在下面看我怎样运作的。随后,很多客户都找过来,希望我能帮他们运作。当时我的成交量占公司总成交量的80%以上,而且一直到该公司因国家有关政策调整而停止营业为止,我都保持着这样的记录。

当时做外盘,国内的交易商真正赚钱的人非常少。这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所造成的。首先,期货是专业人士所从事的行业,境外对手身经百战、阅历丰富、技巧纯熟,而我们却刚刚起步。其次,信息获得上的劣势,国内做外盘,信息不

灵,消息严重滞后,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基本面情况。其三,公司操作不规范,有“吃点”的嫌疑。比如下市价单,回单时间有1分多钟,因为在这1分钟内,会产生很多价位,结果是,买单则成交价位相对较高,而卖单则成交价位相对较低,所以盈亏差异较大。境外交易造成国家、个人资产大量流失,国家有关部门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因此决定停止境外期货交易活动。由于政策原因,大连几家做外盘期货的公司便停止运营了。

当时停止境外期货交易,我的态度非常明确:大力支持。现在,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期货人才的不断成熟,特别是加入WTO后市场的需要,我认为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境外有投资价值的期货品种的交易活动,如LME的铜和CBOT的大豆、小麦、玉米等品种,这也是现货市场国际贸易活动回避风险的需要。

记者:境外期货不能做了,你对新的市场机会又有了什么“感觉”?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经验,为什么还会接连两次“破产”呢?

张文军:这时,正好大商所开始正式运行,但我发现国内期市交易不活跃,而股市交易却异常火爆。因此,我一边做大商所的大米期货交易,一边炒股票,但把主要精力放在沪股交易上。那时,我是在联通证券的大户室做交易的,交易结果不太理想,股市暴跌损失惨重(因为当时股票大户可以透支进行交易)。而运作大米期货也没顺势,持有空单,行情却暴涨。两面运作都很失败,所以,我再次破产了,虽然大部分的损失是在股市发生的。此时,我经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低潮期,由于再次输光,因而引起家庭不和,结婚刚两年的妻子对我下了最后通牒:要我还是要期货?你再做期货,我们就分手。

但我怎能放弃我喜欢的事业呢?结果可想而知。这段时间是我人生最痛苦的时光。记得有一天到市场去,衣袋里只有5元钱,心里想着给父母买点什么,可几次掏出来又都放了回去,为啥?没舍得买。现在想想,还是很心酸。正在此时,我以前认识的一位香港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在浙江投资了一家期货公司,打算做国内期货品种,希望我去担任业务总经理。我答应了他。去杭州时,机票是两个姐姐给买的,在临上飞机的最后一刻,她们每人又拿出1000元钱塞进我的衣袋里。大姐说,穷家富路拿着吧,多保重。当时我的眼泪差一点就流了出来。到杭州后,公司的运营并不理想,由于公司的合伙人意见不统一,导致运作混乱,工作进展缓慢。因此,春节休假后我便再没有回去。

此后,大商所玉米交易行情火爆,涨得很凶。我再次进入市场参与交易,但由于当时玉米期货价与现货价比相对较高,在1500点时,我果断地进入市场沽空,但行情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去跌反而继续暴涨,最高达2100多点,这使我第三次赔光出局。交易的又一次失败,令我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彻底的反思。我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对市场仍缺乏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基本面、政策面把握不够,没有找准行情方向;二是交易经验和技巧还不够成熟,缺乏更多的磨练;三是资金管理有问题。

厚积薄发

梅花香自苦寒来。似乎侠客的诞生都要历经磨难的洗礼,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不幸,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当你能够挺过厄运的折磨,幸运之神就会悄悄地降临。这是自然辩证法,是宇宙运动的伟大理性。期货市场蕴含了太多的宇宙真理,人生的历程岂不就是一段期货走势吗?反复地沉淀、积累和

修磨,终将爆发出一轮气势磅礴的行情。尽管文军对自己后来的成功是那样地轻描淡写,但从1995年开始,文军就开始走上成功的征程。他不仅期货做得较顺手,而且,据朋友们说,2000年他在上证B股市场抄了个大底,赚了好几个涨停。文军来自实战洗礼过的交易策略和技巧,是其成功的基穿

记者:经过三次“破产”后,就好像行情图表上的头肩底,你该向上突破了吧!张文军:第三次个人投资的失败,使我怀疑,我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我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我应不应该继续做下去。也许我运气并不是那样坏,每一次陷入绝境都有朋友拉我一把。此时一位做二级代理的朋友又让我过去帮忙。我去了以后,其客户的账面亏损有了改善,他为了感谢我,把他母亲的2万元期货账户交给我做。我从姐姐那里又借了5000元加入账户,共同承担风险,收益也均分,并以5000元为风险上限。我知道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因此我加倍勤奋,每天晚上都用1—2个小时,对行情进行分析,对白天交易进行总结,并制订第二天的交易计划。当时真有点胆怯,就是不敢再输,赚点小钱就快跑。过了一段时间账户再次亏损,个人资金从5000元赔到2000元,我心里非常害怕,有一种上断头台的感觉。记得那天是周五,我停止了交易,闭门思过,找输的原因。到下个星期一我突然有了感觉,三天的思过我好像悟出很多东西,自信的我又回来了,当天便净赚7000元,一下子起死回生。紧接着在这个星期里净赚4万多元,使账户资金达6.5万元。我跟朋友说,你的资金赚了一倍,期市风险大,见好就收吧。他同意并撤出4万元,剩下的2.5万元归我,这是1995年初的事情。

我就用这2.5万元做本,几年后赚到千万元。其间,我发现赚第一个10万元非常艰难,用了我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之后用了半年的时间赚到100万,再之后,资金绝对值的增长就快了。1999年年中,我到北亚期货开户,当时公司成交量排100名以外,半年后就跃居全国16位,2000年则跃居全国第二名,我个人成交量为全国第一,2001年个人成交量已突破300万手。这里我想说一句,北亚公司,特别是康晓杰副总对我的帮助很大,营业部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给我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环境。

记者:这么说,你去年缴纳的手续费远远超过1000万,这对期市是一个不小的贡献。你交易量这么大,收益率又那样高,可以说是中国期市的“第一杀手”,但你给朋友们的印象却总是那样温文尔雅,很斯文,一点也不像一个“杀手”。有人说,知识、文化、涵养与人品的综合才能形成独特的气质。巴菲特说,冷静、理性和耐心是投资者重要的品性。你认为他们的话有道理吗?

张文军:都很有道理。期货交易是一种高级的市场活动,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难以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的。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操盘手应具备自信、冷静、理智、果断、坚定、胆量和勇气等品质,缺一不可。

记者:格拉罕姆说,操盘手交易理念的第一条是防范风险,第二条是记住第一条。在你的经历中,你一直都在与风险搏斗,你的成功肯定与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完善而系统的交易理念有关,而你的交易理念是什么呢?

张文军:防范风险是第一位的观点肯定没错,但防范风险并不是一句空话,它应体现在你的交易过程中。我的交易理念主要有以下几条:1.选择方向是交易成败的关键。或者换句话说,要清楚这个市场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畅只有把握了市场的方向,顺势做,赚钱的可能性才更大。2.把握好止损。即使你没有交易经验,做好止损也可以控制住风险。假如你按习惯20点止损,而赚钱时尽可能赚取更多的点数,按对错比率各50%算,最终结果你还会赚钱。3.学会资金管理。这在期货投资中有重要意义,比如说你看不准行情时,轻仓出击,看准时重仓杀

入。但投资者大多是越赔越加仓,赚钱时反而仓量较些4.利多行情不涨时,决不能做多,反之,决不能追空。5.超买的可以更超买,超卖的可以更超卖。有些投资者太注重技术指标,不敢顺着行情走,反而反向开仓,结果没能赚钱却输了钱。记者:选择趋势方向的前提是进行行情分析。你更注重图表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你对哪位交易大师的分析理论更感兴趣?

张文军: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都很重要,但在我的交易中,盘面感觉更重要。因为盘面可以表现出全部的信息,技术面是静止的、滞后的,盘面是运动和变化的,更能体现出一些动态的东西。比如说突发行情来临,图表是不会提前告知的,这时盘面经验更重要。突发行情风险相对大,但机会也大,更能体现出操盘水平,突发消息对市场影响如何,盘面表现会告知一切。在行情分析方面,我比较欣赏约翰·墨菲的一句话——keep it simply stupid(务求简单)。比如说,行情突破昨天或上周高点时,不要轻易沽空;相反,也不要轻易去买,这就是“简单”的真理。

记者:看来你已经属于“感觉派”啦,就像许世友打枪,是不需要瞄准的,抬抬手就行啦,这是悟性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中国已加入WTO,国内期市将发生很多变化,你比较熟悉大豆交易,但对股指等金融期货品种将来的上市交易,你也有所准备吗?你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未来又怎样看?

张文军:我国期市虽然起步较晚,交易品种也相对较少,但还是有发展潜力的。这些年,我国期市是处在不断规范、完善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品种开发较谨慎,但从某种角度讲,却是正确的。我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目前,我希望股指期货等金融或其他商品期货品种尽快上市,市场政策更加宽松,我喜欢挑战,希望在国内期市更有用武之地。

曾看过一部叫《神鞭》的电影,讲的是清末一位武功高深的侠客,将头上的长辫子练成“神鞭”,并用它惩治过一个恶霸。多年后的一天(已是民国时代),那个恶霸想凭借手枪向侠客复仇。当看到侠客的辫子剪了时,他更是心花怒放。可意想不到的是,侠客使出双枪,且枪法特神。恶霸惊谔,满脸狐疑,侠客大笑道:“鞭没了,神还在)我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对未来的信心。

张文军简介:1966年生,大连人。1988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先在大连富丽华国际大酒店工作,1992年开始投资银行债券,初涉金融市畅1993年4月,应聘到大连首家国际期货公司,成为大连期货业首批经纪人之一,并从此走上期货之路,后担任过多家公司的业务经理、投资顾问、操盘手。1996年开始个人期货投资,之后,从艰难地赚取个人账户在期市的第一个10万元,到收益超过千万元,他仅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1997—2001)。从1999年开始,其个人账户成交量连年位居大商所第一名(2001年达300多万手),受到大商所的嘉奖。

◇失败并不可怕,善于总结和思考,才会有进步和收获。

◇成功离不开对机会的及时发现和把握。

◇利好来临却不涨,千万不要去做多;相反,也是一样。

◇突发消息到底利多还是利空,盘面会告诉你方向。

◇永远靠自己来救自己。

◇鞭没了,神还在!

上一篇:大学生校外实习鉴定表内容下一篇:推荐就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