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精选13篇)
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先导,文章从教师应该首先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启蒙人入手,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机械基础教学的经验.总结出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和开辟第二课堂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知识在兴趣驱动下得以巩固和升华.
作 者:李青莲 Li Qinglian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山西,晋城,048000 刊 名:科学之友 英文刊名: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9.28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近机类的学生对《机械基础》中的一些机械的基础知识都不是太感兴趣, 认为太死板、没意思, 这就要求老师作好引导工作, 教学时多联系实际。比如讲力学摩擦部分时利用课件, 屏幕上出现赛车等场景, 鼓励学生尝试分析为什么赛车启动时选手尽力让车轮与地面产生烟雾时才开动赛车?为什么自行车在车胎气少或土虚时骑着费力?在学习点的合成运动时屏幕出现大海中的一条船, 让学生尝试分析站在岸边观察坐在正在行驶的船上的一名乘客与在甲板上散步的另一名乘客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一些结论。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在生产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题发挥, 积极引导学生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机械设备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从事各个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在生产管理中, 必然会遇到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在生产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维护和充分发挥其效能的问题;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 也必然要相应地解决有关机械设备方面的问题;教育学生无论成为从事何种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都必须掌握有关机械方面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适当设疑,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作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常采用的一种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技能, 能起到检查学生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而因人而异的提问, 才是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关键。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精心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学生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对学困生进行“回忆提问”, 甚至就是“是与否”或“二选一”的选择提问, 如日常生活中哪些机器上采用了带传动机构?洗衣机和缝纫机上的带传动机构中带的截面形状分别是什么?等等。对一般学生则进行“为什么”的理解提问, 如用轴套、圆螺母、轴端挡圈等对轴上零件实现轴向固定时, 为什么套装零件的轮毂宽度要略大于工作轴颈的长度?为什么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中张紧轮的安放放置不同?而对优等生进行一些“运用提问”以发展其思维能力。如在大径相同时, 为什么细牙普通螺纹比粗牙普通螺纹具有更好的自锁性和更高的联接强度?等等。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在遇到学生答不上来时, 不是简单地批评和否定, 而是不断鼓励, 并巧妙地启发、点拨、诱导, 尽力帮助学生回答出来。一旦学生回答正确, 及时肯定、表扬和赞赏,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愉悦感。这样, 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恢复自尊, 增强自信, 激发其进取心, 同时还有利于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善于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发现的良好学习习惯, 逐步帮助他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疑法是在讲解某些内容时, 一开始便抓住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提出一个或几个关键性问题, 把学生吸引到探求知识的兴趣中去。然后, 自然地把要讲的基本概念、定义等融入所设的疑问中,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再经过推论得出结论, 使问题得到解决。如“机构运动分析”一节, 通过教具演示一个现象:用3个杆件、4个杆件、5个杆件分别绞在一起, 再加上另一个3构件组成的凸轮机构。然后对每一个教具给一个主动件和一个从动件作为机架, 分别进行演示。学生亲眼看到结果是:3个杆件根本不能动, 4个杆件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5个杆件虽然能运动, 但运动不确定, 学生感到奇怪的是凸轮机构也是3构件, 而其运动是确定的, 4个教具演示出三类运动现象。这时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这些不同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存疑而不答, 让学生再观察和思考这个教具的不同点。待学生有了一些思考后, 再顺势指出: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具的构件数量 (杆) 不等和各构件连接方式不同。要彻底弄清这个问题, 必须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这样带着问题讲解运动副及其种类、自由度等一些概念收效颇佳。在讲清名词概念后, 再推导出自由度计算公式, 讲解机构确定运动的条件, 得出正确的结论, 最后用此公式和结论计算和分析以上4种情况, 其结果和教具演示的现象完全相符。问题迎刃而解。
三、现场教学以提高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兴趣在中职学校任教以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中职学校理论课部分十分不感兴趣,但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学科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统一起来,把以往的理论部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从实践中给学生自己学习和总结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总结理论结果,然后我们在到理论课中与学生得出的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找到最为理想的理论知识。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我们就运用了这样一个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理论课的重视和逐渐的感兴趣,达到愿意上理论课和接受理论课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也不断地被提升。
一、总结经验探究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在中职学校的招生中,多数学生的理论和文化知识都是比较偏弱的,同时对机械知识的接触也是十分少的,有的刚听到都觉得一脸的茫然,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立体几何部分的想象力十分薄弱,对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为了能够使学生能达到良好的接受效果,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机械基础教学课堂上,应该多利用可便携的实物进行实景教学,让学生亲自感受和实验,将理论上的知识和实际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相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有亲身感受感,学生能够听明白的同时感觉又非常的真实,也就能够把理论专业知识理解的更加渗透。在发动机构造及维修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常规的挂图式教学和多媒体投影辅助授课,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细部的零部件是看不清楚的,但是通过立体整合图形的演示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官的认同,仍然不能一目了然地知道里面的内部结构,这样我就把实际的曲柄连杆机构、气缸垫、凸轮轴等实物搬上讲台,然后配合三D效果图。实物的有无和实物的大小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来实现。我在讲解一个器械工具的几何角度时,由于这个器械工具的外形相对较小,无法把切削的部分完全展示给学生看。因为,我就在课外时间自己制作了一个大小近乎其十倍的相同器械工具,以书作为平面。尽管有些学生可能存在想象空间差的问题,但这个方法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利于课堂内容真正的被学生理解。学生就一下子领会了知识和实际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可以搞好专业性的教学。《机械制图》课中学生总是存在空间想象力差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克服。
通过我们不断地钻研教材和充分准备好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师就能够更好地上好机械基础专业课,我们常说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桥梁,同时也是教师实现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们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在教材浓缩上有了一定的因素,很多素材都是大学里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虽然在中职学校的内容降低了,但是教材和内容之间有的衔接有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找到合理的教材内容和讲解方式方法。教师钻研好教材的内容和掌握适宜的教学场景,再讲课时就可以把握好教材的宗旨和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接受教材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做到突出重点,掌握难点,理解教学目标。
二、努力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目标下,虽然已经体现出课程改革的实施内容,但是许多教师还是出现以书本为不变的讲解,没有提高学生的感官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迹象,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上的偏差,教师就无法达到讲解的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针对我们目前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以实际的情景教学入手,先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学生体验到的结果上入手,找到适宜的教学方式,然后在巩固理论知识,这样学生看到实景教学,感官兴趣就来了,这样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心理因素就产生了,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就非常好进行了,教师再想一些合理的办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增强,学生更加愿意对学习进行钻研。
三、在中职学生学习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伴随着我国钢琴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很多的儿童都开始学习钢琴,这也是当前我国艺术界的一大壮举,想要让孩子能够真正的学好钢琴,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但是当前我们还没有探索出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对于如何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还不够了解,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只有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才能做好学生学习钢琴的工作。
一、影响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的因素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教师的科学教学方法很关键,应该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度是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先决条件,它是开启学生钢琴启蒙的钥匙。只有这样,才能更轻松地与学生交流,以便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选择适当的教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重要因素。如果布置的曲目超出了学生I}驭的范围,让学生感觉很吃力,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和积极性,以至于最后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素质,选择介适的教学内容。
再次,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也非常关键,如采用故事教学、自观教学等方法,它是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必要条件。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身处游戏当中,这样才能更积极地完成任务,才能把枯燥的知识转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点,学生就很愿意、很容易接受。
最后,给学生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也是钢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可以互相学习,又能给子学生一定的自信,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要体会儿童心理,采取启发式教学法
只有教师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用儿童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启发和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能够按照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去做。采用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孩子是十分奏效的。例如乐谱上的音乐标记,如“少(延音记号)可以说“眉毛下边民了个眼睛”,弹这个音的手指在琴键上应多呆一会儿。如果孩子不会一只手弹跳音另一只手弹连音,可以告诉他“一只小自兔和一只小鸟龟在琴上做游戏”。如果两只手是两个声部的对答,可以比喻成“爸爸和妈妈在说话昵”。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方式,如把乐曲内容编成小故事,按音乐的节奏,做些相应的形体动作来体会正确的律动感,教师和孩子一起歌唱、联弹的感染以及带动孩子的音乐表现情绪等等。
(二)教学选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师选材是孩子学琴的一个人问题,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孩子学琴的个体差异很人,教师的因材施教尤为重要,不仅教学方法不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作品表现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布置作业力求有针对性、合理性,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日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教学选材上有两类材料: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有些引不起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少而精,但不能取消。选弹的,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老师弹儿首给学生听,学生喜欢哪首就弹哪首。
(三)采用生活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在生活中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林华先生说:‘。培养兴趣这样伟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的努力,最根本的就是应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的本身,从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利用音响符号组合变化以变现自己情绪的语言”家长要培养孩子喜爱音乐,热爱音乐。合理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耐心辅导他们,初期学习时不 要强迫他们练琴,这样长久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初期应该要求他们短时间练习,要集中注意力练习,每次20分钟到3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琴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练琴的时间、要选择在孩子精神状态好的情况下练习,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家长在陪同孩子练琴时要鼓励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教导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更自信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家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明确学生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应当让学生明确练琴是为达到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不是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达到了那一两个要求,就要鼓励、表扬。这样,能让学生觉得学习钢琴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或很费力而不讨好的。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总是让孩子关在家里练习,或仅仅是到教师那儿去上课,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比赛。多数孩子是喜欢当众表演的,当他知道要表演时会十分兴奋。家民可以趁热打铁,告诉他:“为了让更多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喜欢听钢琴喜欢弹钢琴,你要练得更熟,弹得更好听才对呀!’’这种正当的压力对激发孩子弹钢琴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对他们的成民也非常有益,让他们在失败和成功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信心。相勺_观摩和交流演奏,不仅能丰富孩子的舞台经验,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求更快的发展。这样,学生学习也就变成有兴趣的学、卞动的学,练琴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五)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钢琴也不例外。学生练习钢琴的目的,就是能充分展现自我、表现音乐,从而得到身心的愉悦,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经常参加舞台表演的学生,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会更强一些,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创设表演舞台,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也可以通过钢琴交流等形式,发现自己的小足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便提高自己。通过舞台表演,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演出经验。另外,还可以适当参加钢琴考级考试等活动,锻炼心理素质,从而推动他们更勤奋、刻苦地练琴,来增强学琴的强度。
二、小结: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孩子们能够学好钢琴,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学好钢琴。首先就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钢琴,对学习钢琴有兴趣,特别是学好钢琴不但能够让学生们得到精神上满足,还能够通过音乐表达人们的情感,促进人们更好的沟通。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到快乐,启发心灵是很重要的兴趣是人类对一件事物探索的开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是关键,老师与家长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这是十分重要的。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好、乐学,这必然推动数学的不断前进。
一、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挥学习潜能的最佳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理解、爱护每一个学生。把自己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相处、交流,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理解的气氛,试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谁会不愿意学习?
二、鼓励质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线索,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要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备课、上课、作业设置等方面有意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进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了比的意义后,有的学生问:“三个数能相比吗?三个数相比也表示三个数相除吗?”学生能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积极探索的结果,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兴趣,长此以往,定会受益匪浅。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兴趣。
数学,就其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无处不在服务于生活,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开展数学活动,增强兴趣。
数学中有许多有趣的规律,单纯从数学课本中学生很难领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们还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数学知识。
五、设计多样作业,促进兴趣。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条有效途径。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其次,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1.口头作业,说解题思路、算理,看图编题等。2.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3.思维性作业,设置要认真思考的习题、应运题等。4.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等。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开放作业。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阶段所学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制造学习上的悬念,引起认知冲突,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即时给予成功的满足.
作 者:罗颖秋 段太明 作者单位:罗颖秋(中山市技工学校)
段太明(中山市第一中学)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物理 兴趣 联系 悬念 冲突 刺激 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呈递减趋势。大部分学生刚刚初中毕业, 而且基础知识薄弱, 本身对学习的兴趣就不大。对这些学生来说, 《机械制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而且并不是一味地听老师讲, 自己动手画图的机会比较多, 因此开始学的时候兴趣都比较大。随着学习的深入, 知识越来越难, 很多学生就开始打退堂鼓, 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小, 以至根本无法继续学习。依我的经验, 开始学习的人数可达90%以上, 讲到三视图的时候, 就只剩70%了, 这以后就越来越少, 等到学期末时, 就只有几个学生在学了。
一直以来,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其始终保持着学习兴趣, 是一大难题。我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1 上好第一堂课
无论哪一门课, 第一堂课都至关重要, 它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有些学生存在这样的想法, “以后我又不从事画图工作, 而且用CAD画起来更方便, 学这个没用”。由此看来, 一定要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制图以及学好制图的优势, 使其充分了解这门课。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实例, 比如某个学生由于制图学得比较好而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再如某个学生由于没有学好制图而导致另外一门课受到影响, 等等。
其次要让学生发现制图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使其愿意学习。没有一个学生不愿意学好一门课, 只是当他遇到困难或失去兴趣的时候才会放弃。如果他总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乐趣, 那么他就会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兴趣。
最后, 一定要给学生打预防针。制图中的“规矩”较多, 必须依照国标来画, 因此不像美术那样随意。记住这些“规矩”确实很枯燥, 很多学生嫌麻烦、没有耐心, 这也是减少学习兴趣的一个方面。第一堂课就跟学生讲明白, 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日后的学习中, 也可以多一点耐心。
2 因材施教, 精简教学内容
每年的学生整体素质都不尽相同, 教学课时也都不同, 所以,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 精简教学内容。
现在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机械加工方面的工作, 绘图能力要求不高, 只是对读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 首先把教学目的调整为以培养丰富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和识、读机械图纸的能力为主, 领会图纸的一般绘制过程。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一是淡化对学生进行画法几何内容的教学, 重点只讲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及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放弃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相对位置的教学;二是简化立体表面交线的教学, 截交线和相贯线是整个制图教学的难点, 但在实际生产中, 这类线只用一般的曲线来代替各种复杂的交线, 所以在教学中可只要求学生掌握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简单截交及两个垂直圆柱的相贯等内容;三是灵活处理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教学, 重点定位在标注上, 对术语可以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达到应有的要求。四是改变教学内容顺序。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或习题, 用精炼的语言, 准确讲解教学内容。
3 改善教学模式
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不看教师“教了多少”, 看学生“学到多少”, 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既备教材, 又备学生”。
3.1 优化教材。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及自身教学经验, 重新优化组织教材, 不能教材怎么编, 我就怎么讲。因此, 教师要吃透教材, 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精髓归纳总结出来, 突出重点和难点。
3.2 层次化教材。
遇到难点, 很多学生会知难而退, 失去学习兴趣。一次, 对难点、重点问题要细致分析,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想方设法把比较抽象、难理解的问题通俗化, 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结构, 使知识结构层次化。不能偏离教材和远离学生。
3.3 采用启发式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讲授时, 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图形的兴趣性, 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投影现象, 说明投影原理。再让学生们自己找一些投影的例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觉得投影并不神秘。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挂图, 阅读书本, 启发学生总结出投影规律。
3.4 活跃课堂气氛。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 定性较差, 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教师就要改变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 有意识的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而学生又感兴趣的问题, 或让学生分组做一些有趣的练习, 进行比赛等等。
4 使用好教学辅助工具
制图本身比较抽象, 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日常见到的零件比较少, 很难凭空想象出其立体形状, 对于相贯线、截交线等较为复杂的图线, 就更难想象了。因此, 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 可将立体形状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可用Solidworks软件制作动画, 模拟零件的组合、切割以及装配。在讲授组合体时, 可将模型发到学生手中, 让其边观察边作图, 充分理解投影规律。在讲标准件时, 可给学生放一些加工的视频。多让学生观察、接触到一些实物, 就会激发其学习兴趣, 促使其不断学习。
总而言之, 通过改进各种与学习相关的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学生爱学了, 教学效果才会理想。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 (第五版) [M].北京: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7.
[2]刘吉敏.如何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J].职业技术, 2008.11:99.
[3]王新影.试论中专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24.
[4]邓小单.浅谈如何提高制图教学质量[J].质量论坛, 2008, 6:90.
【关键词】教学效果;个性;教学手段;教学规律
《造型基础》这门课程,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中职生喜欢的课程。但是具体到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就很难说每位学生都感兴趣,而学生是否感兴趣又关系到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个性、设计发展的方向。许多中职生在入校前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想让中职生对这门基础课程产生浓厚兴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了解《造型基础》课程在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中职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要使学生掌握有关装饰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控制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
《造型基础》课程是针对中职建筑装饰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建筑装饰专业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结合教学设置进行构建实施专业技能实训考核,强化专业应用技能,提高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出适合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造型可以理解为创造物体形象和被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造型艺术指占有一定空间的有美感的形象,可以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造型是一切设计行为的基础,人类的造型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造型是在一定的观念和情感驱动下进行的有目的地运用某些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法对形态、空间色彩等要素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态、空间形态等活动。通过造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思维和观念。
《造型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动手设计相结合的课程,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专业技能考核,才能促进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加强技能训练,形成人人学技能,个个有特长的风气,通过技能考核的实施使学生切实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造型基础》同时又是一门基础课程,为以后学习《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等课程提供手绘设计和造型能力良好保障。
2.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是刚刚结束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后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各类专业技能的学生。年龄较小,相对于全日制统招高职学生而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都不够成熟,他们身上充满了朝气,活力,骨子里还有着青春期的叛逆、懒散,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差。能否让这些学生的朝气和活力用在学习上,值得每位教师研究。
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是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相对高职统招生而言较差,一旦理论知识点讲太多、难度太大,他们就会听不懂甚至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逐渐产生厌学心理。
3.培养中职生对《造型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造型基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以及造型能力的培养。
3.1故事引入教学法
讲到造型中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的学习方法时,先介绍抽象艺术的先驱,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作品及其以纯粹的点、线、面、色等构成的绘画语言,再结合临摹书本上的范画示例来让学生学习别人的构思和创作。课堂上学生们对于教师讲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有时讲到的故事人物是自己了解的画家,他们还会在课堂互动。这样活跃了课堂氛围。
3.2演示教学法
演示法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实物、形象教材、示范表演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教材,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本人担任《基础造型》课程以来,通过使用PPT来展示世界著名设计师的创作佳品,也在课堂上呈现自己手工制作的各类手工艺品,让学生对造型有更直观的了解。由于中职生都是90后,性格直爽,课堂上学生对一些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设计师的作品会直接评价,并问老师评论是否恰当。对学生自己的口头评述能力也有所提升。
3.3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授平面设计中的构思、构图、填色及色彩设计中色彩、色调的搭配时,再参差讲解立体设计中三维制作方法,学生会发现自己原本认为很难的设计,自己通过学习和努力也可以做到。中职生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一感觉会很难,然后直接反映给老师,老师在对其进行鼓励和讲解步骤后,学生细心的坐在来绘制设计图纸,完成作品完,学生的自信心会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4.保持中职生《造型基础》课程学习兴趣应注重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所教学科《造型基础》,坚持贯彻“教书育人”的方针,实施有效教法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中职生对《造型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保持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中职生对手工制作很感兴趣,在介绍点状要素这堂课的时候,通过跟学生共同制作手工易拉罐工艺品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点状要素,以及点状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和立体设计中运用的不同之处。这样的立体手工设计与在纸上画平面的设计图相比,题材一样,但可以有很多的表达方式,每个学生的素材一样,构思却会有很多的不同,即使材料和方法一致,做出来的物品造型还是会千姿百态。有利于中职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设计,符合中职人才培养要求。
其次,在《造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全方位、多层次的灌输。造型基础课程是一门灵活多变的课程,可以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其中在讲授形态的构成规律时,学生听完理论的知识点后,而此时,如果再结合现场演示某种构成规律的表现手法,如肌理构成规律,它的制作手法就有很多样式。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可以全方位的学习知识。有利于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室内设计,符合中职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装饰行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们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生的《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工作,其教学规律和方法仍有许多值得继续研究的地方,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教师都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了解不同时期、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激励和赏识为出发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通过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建筑装饰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型建设人才,从而在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的竞争潮流中准确和科学定位,形成和突出专业特色,从而促进学校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战杜娟,黄朝阳.造型基础.形态篇.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2,8.
重庆市医科学校 张维锋
摘要: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浓的现象,怎样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中职学校教师可从学习目的教育,灵活运用教材,采用赏识法教学,创设多样化的情景,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目的教育 创设情景 赏识法 课外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堂应当是学生精神活动的乐土、是学生灵魂的家园。然而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中职的语文课堂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要落实语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中职语文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是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的内驱力。
受招生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每况愈下,到了现在考不考都可入学,随时可入学的程度。中职生源素质低,语文基础差,对文化课的学习明显表现出厌倦的情绪,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的多,作业,特别是作文写的人少,不交的人多。其次,中职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片面认识: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学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要我们把专业课上好了,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了!再次,家长和学校不重视。不少家长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学习语文等文化课,将学生送到中职学校就是让孩子学点技术,将来找一个饭碗。甚至有的家长把中职学校当成“托儿所”:让孩子在学校混大一点,多少学点东西,今后打工好找工作一点。
中职学校领导也不重视基础文化课。他们随意削减基础文化课课时。语文教学课时严重不足,语文学科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豆芽” 学科。
由此观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课能让学生学到点东西的动力只有兴趣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老师,没有了高考的升学压力,完全有较大的自由和空间、精力与能力,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刻苦钻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动力。
学习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想的结果或规定的目标,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这说明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有紧密的联系。中职学生多数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语文学习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长远的动机,更不能把语文学习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内驱力,因而被迫应付学习,对成绩好坏毫不在乎,有的甚至抱“放弃”的态度。因而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得转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看法,就得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要的交际工具。”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个交际工具。每年新生进来,第一堂语文课,不要急于上新课文。先让学生畅谈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哪些地方要用到语文知识:交际中的对话、工作中阅读文件、书写应用文等都需要语文知识。在畅谈中,让学生明白:工作与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需要用语文。
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作为母语,通达各个学科。语文教学的任务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字、词、句、篇章、语法、修辞、逻辑和听、说、读、写等,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依赖于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一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错误地理解学习内容,就是因为缺乏语文知识。
其次,语文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大纲关于语文课程的任务的论述: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张志公先生曾说过:21世纪社会普遍需要的语文能力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作家崔金泰曾在教育青年学生学好语文时说:现今时代,无论作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求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和灵活的运用能力。你要当一名工程师吗?如果你连工程图的说明书都写不通,论文都看不懂,那么就根本胜任不了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做一名企业家吗?如果你连契约合同都不会写,不知道如何写产品介绍和广告,那不会很久,你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就说你当一个农民吧,假若你看不懂化肥使用说明,也不会了解农业生产信息和市场需要,那么你就会到处碰壁,一事无成。语文基础差将会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甚至损失。
2.赏识法贯穿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肯定和赞扬是学生自信的催进剂。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对学生而言,当其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许时,他们兴高采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反之,他们兴致索然。对于中职生来说,从小到大经历的失败太多,得到肯定和赞扬实在太少太少,因而中职学校中有很大部分学生不自信,甚至自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实施“成功教育”法,对中职学生进行表扬与激励,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学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灵活处理运用教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由于中职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不论怎样的中职语文教材,都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要求。夸美纽斯曾说过:“凡是超过了学生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照搬教材,要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即调整教材、删减教材。在具体的每节课上,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多少、放慢教学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总是尽量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学语文的实际功用,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分层次、分专业教学。
就中职生来讲,教学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起来的那些线索,就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适
当降低教学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课程上教师要创造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搭建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学生就会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由自卑到自信,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寻找优点,长善救失。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中职学生在智力品质方面他们身上有太多的缺点。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优点、长处,正面加以鼓励,长善救失,才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兴趣。有的学生普通话说得标准、流利;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有的学生口才好,能说会道;有的学生作文水平高等,只要教师善于长善救失,对学生细小的优点、细微的进步作出肯定,引起他们愉快的情绪,并转化为积极的动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会喜欢上语文。
3.创设多样化的情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
情境教学通过教师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创设教学情景,首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教育实践证明,积极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胆参与学习活动;消极的课堂气氛会窒息学生的智慧火花。因此,在课堂中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投入学习,大胆发言,积极思维,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教师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举止要大方、文雅,语言要纯正、流利,书写要规范、漂亮,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
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从而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
4.丰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中职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是中职语文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对于中职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读书越多,他们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他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的能力就越强!
首先,让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走进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其次,让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一方面补充学生自己的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为学生推荐不同的科普读物。让学生的科普读物中徜徉,收获着喜悦。最后,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杂志、报刊、小说、戏剧、通俗文学„„只要学生喜欢,就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因为学生在阅读中,语文素养的提高速度是惊人的!
5.重视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拓展延伸便是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破“课文”的限制,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品味更多、收获更多。
课余时间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教学渠道。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导游解说、应聘介绍等。由教材的文章升华到教材外的文章,这一过程摒弃教材中的一些比较陈旧的、离现实生活较远的文章,有的放矢地从教材外的报刊、书籍中选择一些优秀文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调节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教师应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去做、去说,促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丰富生动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
与。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相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从而使他们从“要学”变为“会学”。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掌握了语文课的学法,教法的实施才能产生预期的效应。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要我们真真正正为学生考虑,实实在在地在教学上进行研究和实践,努力追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气氛的活跃性,让外因与内因达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合力,何愁我们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呢?何愁教学质量提不高呢?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不高呢?
参考资料: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要得到健康发展,最基础的教育在课堂,关键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呢?
一、阅读学生,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给学生造成了一种不可亲近的坏印象。学生不敢接近老师,不敢走近老师,更不敢跟老师说话、请教问题,培养学习兴趣就更谈不上了。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主动放下架子,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主动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的性格不是整齐划一的,要尊重学生的性格个性。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他们认识事物、表现事物都有美的一面,要适当地给学生表现的自由。比如课堂上画画,先不要有硬性的要求,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并且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表扬和肯定,从而进一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更上一层楼。
俗话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所以教师还要用和蔼的态度、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拉近师生心灵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尊重。有时候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关怀和爱护,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改正缺点,改掉毛病,使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消失于无形当中,师生关系就能够融洽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二、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兴趣
首先,教师本身就要非常热爱美术课,还要喜欢和美术相关的内容,这样去影响学生就非常有说服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最好的帮助。
其次,美术课堂不应该是黑白的,应该是五彩斑斓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形象生动、鲜明直观的。教师不应该把课堂教学变成知识传授的场所。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相反,教师要有新思想,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没有压力、没有负担、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自主学习,把学习美术当成一种自觉性的课堂活动。教师能够给予帮助的就是去相信他、鼓励他,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潜移默化地、自发地形成。
三、灵活自如运用教学方法,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把美术课的作用发挥出来。尤其在农村,很多学校并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学校虽然开设了美术课,但教育的意识并没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改变,仍然是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单一的教学形式,这样授课的后果只能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教学效果,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与新课标提出的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的要求也是不相符的。 要想使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使美术课真正地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千方百计地想出各种好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
首先要对美术课有前瞻性的教学设计,有总的教学目标,也要有具体的、详细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新颖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有美术课的特色,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要给学生一个探索、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趣味中学习。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的个性创作,让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表现欲望充分地展现出来。
第三,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不断适当地运用现有的、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仪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既有图片、动画,又有声音,能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大量古代的、当代的绘画作品,增加感性认识,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学生就能够自觉主动地接近美术、走进美术,兴趣自然就形成了。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进行写生练习,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写生,每个学生都愿意接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对大自然的表现欲望是非常强烈的,甚至不用老师讲,学生就会主动地拿起画笔去描绘心中的自然景象,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艺术中。即便是绘画当中遇到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他们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有了,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除了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外,教师自身也要加强修养,利用课余休息的时间进修学习。只有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学习相关的内容,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当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每一堂课都很充实有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真正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这样的美术课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 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现代的教育实践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动力,是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知识产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是职业院校教师探讨的课题。笔者基于会计教学实践认为,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多样的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
为主动参与。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也称课堂心理气氛,是指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营造轻松愉快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学生才会产生主动融入课堂的意愿,才会激发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情绪。
教师应努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首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说:“人的情绪像感冒一样会传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感情真挚的语言表达,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有意义并充满趣味的。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认为:“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要做到心理相容,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地位,不应高高在上,应起主导作用。“导”,就是启发、引导,教师是引路人、组织者,学生就是教师带领的团队,师生间应是平等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互相的理解、尊重和民主氛围,教师要多赞赏、表扬,少斥责、批评,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某些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情绪或过激反应,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的需要,充分体验他们的情感世界,采用合适的态度、行为和合理的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暗示这种微妙的手段,让学生的出格行为自行消退。有时,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简短的提问或是一种注视的目光,都能给学生以适时地提醒、恰到好处地点拨和积极地引导。要力求课堂上看不到师生间的僵局,听不到教师的训斥,师生热情饱满,配合默契,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沉闷。正因为情感的激发是学生能否乐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需要建立“有情感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爱、理解、关怀、和谐与温暖。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初、高中所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且早已习惯了“为考而学”的模式,很容易把所学和所用分离开来。进入高职院校后,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变学习观念,做到“为用而学”,学习要与实际相结合,懂得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道理。这样一来,课堂的学习过程就会变得富有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在其教学中,教师要一直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内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基础会计课程的第一次课非常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除了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外,还要让他们对会计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告知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让他们心中有数,对课程产生连续而完整的认识。在开课的短暂时间内,教师要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其自觉、主动、愉快地融入课堂。例如,在讲授会计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会计的认识,学生会在讨论中说出“会计就是记账”之类观点,针对这些不全面的认识,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会计的概念及它的产生与发展,学生也很自然地开始思考。此外,学生还会对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很好奇,教师则可以因势利导,告知他们本期的学习内容即会计的核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翻开目录,让他们看到每一章就是一种核算方法,并且每种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开课伊始,学生对整个学期的学习就会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和目标,就会带着好奇的心理,饶有兴趣地继续学下去。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应抓住学生对新学科的期望和新鲜感这一心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一堂课一般应包括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和课堂小结三个环节。新课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有意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在教学中,恰当而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求知的欲望,把他们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到学习的课题上来。教师可以通过连环提问的方式,如引入会计科目这一内容时,可以从“会计的对象”问起,而会计的对象即企业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用会计要素反映出来。接下来,就可将“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细化,引入新课内容:“会计科目”。
用设问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把前后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具有连贯性,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点,做到“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课这个环节,教师应结合每次课的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到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这一章时,应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简单的、具体的经济业务,让学生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而在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这些章节时,可以将实物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相结合,把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带入课堂,让学生对它们有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并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填制凭证,根据凭证记录再登记账簿,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在整个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流程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困难和疑问,但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排除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主观愿望,实际上此刻的学习就已经变被动为主动了。学生会主动地阅读原先看来枯燥乏味的教材,会主动向教师请教,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是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不容忽视,成功的结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参与下一次教学活动的强烈渴望,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总结式结课,通过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习的内容。或采用让他们讨论的方式,谈谈本次课程的收获。或采用悬念式结课、延伸式结课,等等。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会对下次课充满期待,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充满期待。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显得更有意义。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使学生喜欢这门课,让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其实并不难。只要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学生,对教学充满热情,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只要教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晓学习内容,避免盲目学习;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每次课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课后都觉得有所收获,“意犹未尽”。坚持下来,就一定会出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喜人局面,就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生健康教育管理[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2]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行为研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3]杨善德.现代教师新论(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 营造实践气氛。首先,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主、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 从而激起他们敢想、敢问、敢说的自信心。而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都学习底子较差, 学习习惯也不太好, 上课喜欢趴在桌上睡觉或者和别人说话, 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自学能力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学习惯的培养。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缺乏自信,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 应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 并能追本溯源, 找出规律, 真正做到掌握知识。
(3)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学习方式之一, 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定轴轮系》时, 我带学生到车间, 以6人一小组为活动单位, 观察车床中的减速器, 并要求他们亲手动一动, 数一数, 算一算, 讨论出轮系在这里的作用, 计算同该减速器的传动比, 并归纳出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方法。在整节课中, 我发现每一位学生都兴致高涨, 都能积极参与到工作中、讨论中去。
(4)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技工学校的教学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之余, 学校也非常注重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销连接”时, 文中只提到了圆锥销、圆柱销和内螺纹圆锥销三种销, 当时就有学生提出来有没有内螺纹圆柱销。对于这一问题, 可让学生到车间里车床上去具体找一找, 量一量、查一查工具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 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旨在使学生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能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能为将来更快地适应生产而作准备。
摘要: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 怎么样让底子薄、学习能力差的技校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 是摆在技校老师面前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营造实践气氛, 以及唤醒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等几个方面, 剖析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的一些颇有成效的方法。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烙印在现代中学生心中的读书之道,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根本不感兴趣。难怪历史科教师发出了“历史课没法上了”的哀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拥有一个引以为豪、特别是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幽默诙谐、善于教学的老师,是学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每个老师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进步。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以善教的艺术去折服学生,而且要以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至关重要。小到穿着打扮,大到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他们喜爱的老师和睦相处,可以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培养与学生的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师德如此高尚,学生的嘴角能不露出几许微笑?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必须以才感人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把历史的魅力巧妙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也渐渐融入,因此教师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比较渊博的知识。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有趣,也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生动的材料进行补充,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血肉丰富,使描述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使叙述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如临其境。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教学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要讲求教学的方法艺术,启发得当,形式新颖。同时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平时看书、读报、上网、看电视,总之要利用一切机会,多多收集历史资料,精选一些典型材料,讲课中适时抛出,既增加生动性,激发学生情绪,又颇显学术气,使学生由奇生敬,由敬生爱,由爱而主动学习。
教师如此博学,学生眼中能不露出几丝欣赏的目光?
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必须做到可亲、可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始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可亲,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上课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有亲和力,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切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否则会得不偿失。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总会出现回答不全面或回答不对甚至是答不上的现象,这都是很正常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无论对错,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其次,教师要可敬。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能严于律己,虚心好学,敬业爱生,尽职尽责。同时,老师言谈举止要文明高雅,处处为人师表。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敬老师。教师如此可敬可亲,学生心中能不多几分感激?
4.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寓教于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教师用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历史课堂。在教学中,尽量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通过唱歌、讲故事、演小品等多种文艺形式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情感的渗透,使之达到寓教于乐。
历史课如此生动、有魅力,学生能不感兴趣,学习能不刻苦?
5.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对学习有成功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赖于成功。学习上,当学生克服了重重困难,突破了一道道难题,获
取了某种知识,心理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越学越有兴趣。否则,如果学生上课听不懂,提问不会
答,作业满篇错,学习完全在失败中渡过,那么,他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教师要
努力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首先,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使学
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无法突破时,老师要循循诱导,帮助学生
排除拦路虎,使他们从“山重水复”的无路之地走向“柳暗花明”的成功境界。这样,学生就会消除畏惧
心理,产生成功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坚持多表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学得好,问题回答正确,老师固然
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学生对某一知识学习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或者不很准确时,老师除了给
以补充完善外,还要给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甚至有时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完全错误,但只要
他学习努力,老师也要对这种精神加以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培养学习兴
趣。
总之,历史科教学要讲究手段多样化,教学中,老师要针对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等,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一
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教学充满新鲜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最大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中文化课中的历史科目照理学生应该喜欢上,几千年的文明、古今中外的史实多有趣。可担任了
两年的历史老师我发现学生并不愿意学,这与学生普遍重理轻文、重主科轻副科的思想有关,当然
也与我教学经验不足,课堂尚缺乏感染力有关,为此我经过这两年的摸索和反思,结合高一历史课
程浅议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起历史,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 是无用之学。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
远,历史课程绝不是照本宣科,讲一些陈年往事,应付考试而已。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
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导入语设计要有吸引力
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还应该是个演员。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
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
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
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
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
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至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再现历史情景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
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
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
活动进行调整。讨论的形式有班级讨论、分组讨论等。
四、引趣激疑,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切尝试自
己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
成了历史的证据。引趣激疑,就是通过教师的情境激发,让学生在感到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进而
生探讨的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一些疑点,要让学生意识到时时有
疑,处处有疑,使之“学则须疑”。
五、运用图片、实物、模型、录像等展示直观历史信息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
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
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
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它
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
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入门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
生学习兴趣的有无,而兴趣又是靠老师适宜的指导与培养获得的。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教者追求和探索的一
个课题。
一 优化开头,激发学生学史兴趣
俗话说:美不美头一嘴,课堂上一个漂亮的开头,就是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每节课,如
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内容,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学生会讥讽说:“这
些字我们都会读”。没有具体生动的叙述、引导,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达到预
期效果。如果一上课,教师就以故事形式或滔滔不绝地讲,虽然故事能吸引学生,但抓不住重
点,突不破难点,学生不能积极探究和思考问题,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上课要讲
究开头艺术,想尽办法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头语,用开头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求知欲地投人到
学习中去。
二、图文结合,引发学生学史兴趣
华东师大版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片资稀丰富,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图文,对引发学生学史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记忆,对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课文中的插图很多,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要根据教材把
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向学生进行讲解,引发学生学史兴趣,直观地掌握知识,能收到很好的效
果。如我在讲九年级历史上册《西欧走出中古时代》新航路开辟时,先让学生看地图,明确世界各
大洲被海洋分割成几大块,当时彼此之间不甚了解,然而自古西欧到亚洲的通道只有陆路,但又被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这样就激发了西欧人急需开辟新航路的决心,再
加上地圆学说和指南针的应用又为新航路的开辟者鼓足了探险的勇气和便利条件,开始了新航路的探险。然后教师让学生观看地球仪,找出每位航海家向东或向西航行的路线,并在路线图上标航海
家的姓名和时间,这样就很直观地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了知识
三、讲史爱国,提高学生学史兴趣
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鉴古知今,吸取历史教训,通过学史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从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我在讲完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
指南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后,就引用了近代科学家培根的一段议论作为小结:“印刷术、火药和指南
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科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小结时又
补充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运用情况上的对比,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到外国后,西方一些国家运用
它大量宣传科学技术,使人们的思想、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而我国却不是这样,而是大量地印
刷佛经,对人民进行佛学宣传和教育,麻醉人民,维护其统治;火药传到外国后,西方国家运用其原
理,制造出了先进的枪炮,结束了冷兵器作战时代,而我国除制作一些爆破型的火器和突火枪外,就再也没有更大的进步了,而是把火药用在喜庆娱乐方面,大量制作烟花爆竹,尽娱玩之需,使中
国人沉浸在自我满足、粉饰太平之中;指南针传人外国后,欧洲的航海家凭借它的作用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将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而我国早在北宋时期就把指南针用于航海,郑和下
西洋凭借指南针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以后就再也没有多大进展,而是把指南针大量用于建
房、葬坟、测定风水宝地方面。综上所述,外国能吸收运用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来发展先进的武器,征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使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从此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宗主国用
暴力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他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
也造成了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中国也深受
其害。通过以上对比讲解,使学生增强了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树立振兴中华,改变落后状态的信
心和决心,达到了历史教育的目的。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得好的同学往往都是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但是这部分学生数量不多,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兴趣不大,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如何让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动的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
三、善于运用比较分析法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大多简单雷同,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同,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四、从人性角度讲述历史人物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该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推荐阅读:
论如何让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07-0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12-13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9-14
简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10-15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2-0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06-08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12-19
如何培养青少年学习兴趣12-07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06-08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