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段落(精选8篇)
1、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忙碌的季节。秋天为稻田吹起了金色的波浪,为苹果染上了鲜艳的红色,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为石榴镶满晶莹的果实。 秋天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丰富的农产品,看着路边的小商贩们吆喝着新鲜的蔬果,心里感受到了一种收获的喜悦。买一点秋季的时令水果,回到家中煮上一锅水果 粥,让舌头品尝秋天的味道,让身体感受秋天的温暖。
2、金色的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灯笼般的大柿子,秋风吹来,柿子随风摇摆,好可爱呀!水果店里也出现了许多果实。有葡萄,橘子,柿子等等。这些水果只有秋天才有。啊!多么美好的秋天啊!充满活力的夏天固然美,但饱含着丰收喜悦的秋天更可爱!
3、石榴熟丫。我摘下一只,轻轻--拍,石榴籽儿全都蹦了出来。仔细瞧那籽儿,白里 透红,比苹果还要红;晶莹透亮,比水晶还要亮,比玉石翡翠还要美。我谗得直流口水, 迫不及待地取出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抿,一丝甜流直窜到我的.心窝,流遍了我的全身。
4、芒果是-种味道鲜美、略带酸甜的热带水果。我们通常见到的芒果表皮都是青色 的,就像穿着一件青色外衣。其实,芒果并不是都穿“青衣”的,有的芒果在自然成熟后, 皮会变得橙黄橙黄,泛着诱人的光,极像是一只糊着棱纸的灯笼;也有的芒果,皮上带着 暗红色,红色和青色掺和着,色调暗暗的,让人觉得很“沉稳”。
5、橘子瓣是月牙形的,像弯弯的月亮,许多橘子瓣犹如几个好兄弟围坐在一起。掰一掰放进嘴里,果汁被咬出来,滋润了喉咙,咽进了肚子里,甜透了心,叫人越吃越想吃。
6、远远望去,在一株火龙果叶子中,我们看见了一朵火龙果花正盛开着,仿佛是一个少女在火龙果叶中,只露一把马尾辫。
那么, 什么是段?“段”就是说话或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独立”是指能单独地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 而“相对”是指在一席话或一篇文章中其独立性只是相对而言。一般地说, 无论记叙、说明、议论, 凡属能够独立地表述一个完整意思的段, 它的构成应该包括三个部分:
1.起始部分:概括地提出本段内容或中心, 确定全段涉及的范围或中心意思。起始部分往往是一段的中心, 作者想在这一段话里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 往往在这一部分里, 用最准确、简明的话说出来, 一般以论题句或中心句的形式出现。它的作用就在于介绍全段要说的中心。人们在读文章时, 非常重视段首句, 就是这个道理。
2.展开部分:围绕起始部分确定的中心提供实例、细节或理由, 使中心意思充实可信。它的作用在于陈述或论证段的中心意思。
3.终结部分: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 重申中心意思而避免用语雷同。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深化中心意思。终结部分往往是对全段内容的总结和收束, 它的意思其实和起始部分是一样的, 只是说法略有不同而已。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段尾句。
另外, 在比较长的段落里, 段的中心要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内容来加以叙述、说明或阐释, 这些内容, 或者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 或者由议转叙, 或者由叙转议, 或者倒叙、插叙与顺叙相转接, 或者由合到分, 或者由分到合, 这时, 就需要有一种承上启下性质的句子, 把两层或几层意思巧妙地连接起来, 使作者的思路能够顺利地由前一层转入到后一层, 使文章脉络清楚, 结构严谨, 使全段浑然一体。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过渡句。过渡句通常由前后两部分构成, 承前部分用来收束上文, 是对前一层意思的总结, 启后部分用来开拓下文, 是对下一层意思的领起。过渡句实际上也起着对中心意思进行提示的作用, 所以也非常重要。会写文章的人, 往往精心设计段首句、段尾句和过渡句。
设计好了段首句、段尾句和过渡句, 就等于搭起了一个段落的框架, 但是仅仅有框架是不够的, 还必须紧紧围绕起始部分确定的中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 运用各种技巧提供实例、细节和理由, 才能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 富有感染力、说服力。根据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又可分解为不同的层次, 一般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为一个层次, 层次与层次之间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 这种联系即结构。常见的结构关系无外乎并列、递进、对比、转折、因果、阐释、总分等几种。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说一位老太太劝孙子多穿件衣服, 她说:孙子, 多穿件衣服。 (这是中心观点) 今儿刮大风, 天冷, (这是正面说明为什么要“多穿件衣服”) 要不, 就冻感冒了, (这是从反面说明不“多穿件衣服”会带来什么后果, 与前一句话形成正反对比关系) 感冒了就影响上学, 拉下功课, 你年终就拿不到奖状了。 (这是进一步引申不“多穿件衣服”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 拿不到奖状显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特别是当他经常拿到奖状的时候) 你看隔壁小强, 到现在还在医院打吊针呢, 为什么?就因为前两天变天的时候, 他爷爷让他多穿件衣服, 他不听话, 就是不穿, 你看怎么样?病了吧? (这是举反面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由于是“隔壁”邻居家小孩的真实事迹, 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 他那天如果听爷爷的话多穿件衣服的话, 还能冻感冒了打吊针吗? (这是假设反推, 虽然是疑问形式, 但答案明显包含在问里, 且语势凌厉, 很有力量) 去, 再穿件衣服! (这是总结, 也是对论点的重申。道理讲到这个份上, 孩子如果还是不听, 那就不是奶奶的问题了, 只能说明孩子不可理喻) 在这个例子里, “奶奶”的话有观点, 有理论, 有事实, 有领起, 有展开, 有总结, 有方法, 有技巧, 真是一种典型的议论文模式。其成功之处, 就在于“奶奶”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对中心观点进行了阐释。
叙述性的段落, 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议论证明, 好像不动声色, 但意义上同样有很明显的对中心的阐释证明关系。以初中语文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例, 文章开头第一句即点明了中心:“六月十五那天, 天热得发了狂。”然后便句句扣住一个“热”字进行渲染, 让我们来看一下:
“太阳刚一出来, 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 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 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 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 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 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 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 处处烫手, 处处憋闷, 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 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 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小贩们不敢吆喝, 柏油路晒化了, 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 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 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 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 支起车棚, 坐在地上打盹;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 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 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 也居然甘于丢脸, 不敢再跑, 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 不管刚拉了几步, 见井就奔过去, 赶不上新汲的水, 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 因为中了暑, 或是发痧, 走着走着, 一头栽到地上, 永不起来。”
所写的每一种情形, 无不是在证明着一个“热”字。
除此之外, 叙述性的文字还有两种展开的手段:一种是语法手段, 一种是修辞手段。所谓语法手段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附加修饰、限制、补充成分。这在外国作品特别是欧美作家作品中最为常见。请看下面的例子:“这个人的逝世, 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 对于历史科学, 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同上) “他的外孙女跟我讲, 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儿斯泰亲手栽种的。”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 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同上) “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 (乔治·桑《冬天之美》) “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 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 (同上) 这种在句子主干上增加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方法, 往往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周密而完备, 特别适合于初学写作者练习提高。
利用修辞手段展开段落的做法其实也不复杂, 只要把写到的每一个点后面都附加上恰当的修辞方法就可以了。请看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描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如果删去带有修辞方法的句子, 这段文字就变成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应该说, 也还是一段不错的文字, 如果把这样的文字混在学生作文里面, 也许还能打个不低的分呢。但是与朱自清先生的原文比较起来, 却是明显地失了神韵。
(一)春的萌动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是的,现在离寒冷的冬季越来越远了,春天已经悄然而至。“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怀着与古人同样的心境,只身一人去田间踏青,去感受春的气息、春的萌动。远处一枝鲜艳的花儿从园子里探出来,欣喜之余不禁吟诵起“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面对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色。自觉颇有趣味,于是将一连串爽朗的笑声洒在了繁花簇锦中……
(二)夏的奋发
这似乎注定了就是一个奋发的季节。
有诗为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一叶扁舟,一只包袱。从此便开始了一生的漂泊。这是古人。也是我所向往的生活。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可能如此洒脱。生命由许多个段落组成,我们注定要为眼前这个段落付出些什么。活着不像拍戏,不能“NG”很多次,也不是答题,遇到不会的就“PAss”。在这个段落里。我们只能奋发拼搏。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去往下一个段落的通行证。
(三)秋的成熟
秋天到底是明净地来了
没有丝毫的牵强,也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啪——”,清脆的跌落声传人耳膜,那是果实告诉枝头的信号。她成熟了。在这个段落里。世人感叹更多的不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是“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不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是“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各山人剡中”。
(四)冬的蛰伏
生命至此,也将走到尽头。不如在这个段落里多安排些抒情的音乐、浪漫的诗篇。或许素色才是冬的象征。索性将自己掩藏在纯白的雪花中,尽情享受着银色的世界。“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它虽宁静,但却顽强。不必感慨更多,只需记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关于生命的段落,事实上我们早已有不少划分的启示,只是我们从来都只习惯于把它们当作时间的标志而忘了用它们来促进生命的进程。
2、快乐无处不在,就像我刚才说的——与坦率为友,与真诚为伴。渴望得到集体中的快乐,就必须学会信任大家,同时也要大家信任你,信任就会打破你我之间的僵局成为朋友。让快乐一直延伸下去。
3、有人说快乐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快乐是一股清泉,有人说快乐是树下阴影,为我们遮挡阳光……我觉得快乐是无处不在的。但快乐伴随成长,经历不同,感受也会不同,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当你在面对疼痛的时候,这就是成长时所收获的快乐。
4、快乐,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可有些人就是不快乐,整天愁眉苦脸的,可有些人就很快乐,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快乐就在身边,要相信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你就会快乐,要天天快乐。
5、快乐,它似蒲公英吹散的种子一般,它无处不在。
6、快乐就是这么的简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超就,再小你自己也会觉得十分快乐,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快乐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寻找快乐。
7、快乐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诠释。在学者眼中,学问就是快乐;在科学家眼中,科研成果就是快乐;在作家眼中,写出受欢迎的作品就是快乐;在贪官眼中,金钱就是快乐;在学生眼中,考出高分就是快乐……
8、荡舟湖边,我时常想象,我是那湖边的一棵小小的芦苇。我虽然没有杨柳舞动飞絮时的柔美与缠绵;没有雪白的云彩飘动时的洒脱与纯情;也没有艳丽的鲜花所散发的醉人香味,但我很快乐,看着太阳羞涩地将脸庞悄悄藏入地平线,听着快乐的黄莺喃喃私语,我仿佛感受到了春暖花开的幸福,我会庆幸自己拥有美丽的静湖,庆幸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快乐地享受。
9、当每一天的太阳射进窗户时,我快乐;当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攻克难题时,我快乐;当看到别人因为我的帮助而露出笑脸时,我快乐。我是一个爱创造快乐的人,快乐,会因为我或者你而流动,而传播。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生命的夏天有时示意着”朦胧美“,瞧那岸边枝条摇曳的柳林,多像一群身披薄纱,手理秀发的少女,那婷婷的身姿和高扬的笑脸,无不会意着”生命“赋予她们的勃勃生机及无限的憧憬。
3、为了生命,我们不屈不挠;为了生命,我们一如既往;为了生命,我们努力拼搏;为了生命,我们付出代价;为了生命,我们勇往直前,因为生命可贵,可贵的生命需要我们呵护,值得我们关爱!
4、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一朵朵小浪花,一点不起眼;生命是伟大的,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是无价之宝。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这个美好的东西,它很珍贵,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有些人好好珍惜了生命,让生命活出了精彩,创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而有一些人因为生活的挫折和坎坷,居然就轻易地舍弃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的不负责任啊!而时间又是什么呢时间像一张弓箭,正所谓拉弓没有回头箭,只要你用足劲拉起弓,这只箭就会射出,只须一眨眼的工夫,箭就会在你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去不复返。
5、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你有权主宰它,但不要忘了,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是短暂的。也许在你想到生命,想再拥有生命时,可能已经晚了,生命已在悄悄地向你告别。
6、时间代表生命,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时间更是一去不复返,我们必须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有限的时间好好把握。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能够活到哪一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学会充分利用生命的价值,认真对待生命的分分秒秒。
《下港树林》小树林的确很美呀,树木翠绿翠绿的,风儿吹来,树叶发出“哗哗”的响声,仿佛在唱一首欢快的乐曲。大树脚下,小草青青的,像给树林铺上了绿地毯。不知名的野花赶集似的聚在一起,竞相开放,摆出各种姿势,好像在等待小朋友的赞美呢。
《下港小河》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穿过树林缓缓地流淌,阳光照在水面上,像洒了满河的金子,直晃人的眼睛。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在水中开会,有的还在捉迷藏呢!小蝌蚪也来了,它们摆动着小尾巴游来游去,多像一个个小逗号!鸭子们可开心啦。一会儿钻进水里,一会儿又露出水面,还“嘎嘎”地叫着,那是在呼唤同伴吧。
关键词:电视广告,分割,字幕,特征
1 引言
对于电视节目中的广告,商家需要知道其投放的广告是否正常播放,而国家为了严格控制广告的播放时间需要知道广告在一天中所占比例,普通电视观众为了观看或收藏完整的节目视频,希望将其中的广告部分去除。因此,对电视节目的广告进行自动检测成为不同用户的共同追求。笔者在分析广告特有的视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镜头为检测单位,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实现广告视频段落自动分割的方法。实验证明,该算法有较高的正确率。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构成
广告视频有区别于其他类型视频的特征,如声画合一,图像颜色鲜艳,镜头切换快,运动较多,对象繁杂,关键帧极难抽取,广告段与电视节目之间音频变化较大等。为将广告片段从视频节目中分离出来,可以检测广告片段中特有的特征,也可综合利用切变检测、静止场景检测、相似帧检测、黑屏检测和文字检测等将广告片段与正常节目区分开来。依据广告特有的视频特征,本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实现广告段落的分割,如图1所示。
2.2 镜头分割
面对数据量巨大的广告视频,准确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至关重要。目前已有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有:直方图特征值法、边缘(轮廓)特征值法、运动特征值法等[1]。Yu等人采用信息熵确定帧间直方图差的自适应阈值,对候选的渐变采用了熵阈值法来检测分析[2]。但是针对广告视频的镜头边界检测来说其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与其他视频相比,广告段落镜头切换节奏快,而且涵盖淡入淡出、切变等方式;其次,视频中包含了大量的闪光处理,特别在广告拍摄中更是常用的手法。按照一般的检测算法,闪光出现时都会被认为是切变。对此,Zhang Dong等人提出通过建立切变模型和闪光模型来进行识别[3],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切变模型和闪光模型的视频帧特征值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但不同的是切变模型变化后视频帧特征值稳定在另一个水平上,而闪光模型变化后,视频帧特征值经过一帧或几帧之后又回到原来的水平。本文以帧间直方图差和帧间直方图平均强度差为特征,采用双阈值帧间差检测算法进行镜头边界检测。双阈值检测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定义抽取的特征为:
为了进一步讨论如何判定该帧是切变模型还是闪光模型,定义参数如下:H1为当前帧和前一帧之间的强度差;H2为当前帧的后续n帧和前n帧之间的强度差,取n=3~5。
在理想的模型下,很容易看出R=H2/H1在闪光模型中等于0,对应切变模型中的为1。因为具体的视频与理想模型之间的差异,引入阈值T1=0.5。
为实现自适应阈值,本系统使用仅包含部分帧的基于时间轴的滑动窗W1来决定阈值的选取。考虑到在广告中一个镜头可能持续不到1 s,以及闪光的持续实际上一般不会超过10帧,定义滑动窗口大小n=11,此处的帧为偶数帧或奇数帧,Tb与Ts的选取建立在对滑动窗口内帧间差的归一化,可将帧间直方图差的噪声看成是高斯分布噪声,那么令σ为帧与帧间差序列的标准方差,μ为差序列的均值。由高斯分布的特性可知:Tb=μ+ασ。由实验结果得知,当α=5时,非镜头帧间差落在[0,μ+ασ]范围外的概率为0。所以,计算Tb时的α=3~5,计算Ts时的α=2~3。
2.3 字幕检测
一般的电视节目大致是由一系列的正片、片头、片尾和广告简单连接而成,而且部分广告段落是与片头和片尾紧密相连的,片头片尾部分包含大量的字幕信息,因此可以利用字幕特性确定片头和片尾片段。此外,在电视剧、新闻、综艺等节目播出时,在屏幕的左下角或右下角都会出现标志该节目名称的字幕区域。因此,字幕段落的出现往往表示一个广告段落的结束和新的电视节目的开始,或者一个电视节目的结束和新的广告段落的开始,它可以作为广告段落分割的边界。
本文选择经Sobel边缘检测[4]图像的总边缘像素点作为字幕检测的特征值,具体实现流程如图4所示。
其中
判决条件如下:
式中:Gx′和Gx′′分别为Z2和Z8在水平方向的一阶偏导,Gy′和Gy′′分别为Z4和Z8在垂直方向的一阶偏导。满足式(5)和式(6)或式(5)和式(7),则当前像素点属于水平边缘部分或者垂直边缘部分,即该像素点属于边缘像素点。最后对属于边缘部分的像素点进行统计累加,得到值A,即为字幕特征值。
对于片头片尾字幕片段的检测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首先广告中纹理条纹较多造成图像边缘点增加;其次,广告片段中也可能出现字幕片段。经过试验观察,字幕占据的区域文字排列较紧密。根据这一特性,可用字幕的块密度[5]来判定该帧是否为字幕帧,这样可避免因不必要的纹理及条纹而造成图像边缘点的增加。另外广告中字幕片段持续时间远小于电视剧中字幕片段的持续时间,因此可设定一个持续帧数阈值Fth来判断是否为电视剧中的字幕片段。
对于特定区域节目标志的字幕检测来说,由于一般节目都附带当前正在播出节目的节目标志,而这些节目标志往往放置在电视节目的左下角或右下角,所以这里对这2个敏感区域进行研究。如图5所示,以352×288的视频图像为例,将左下角和右下角区域设为敏感区域,并根据统计经验设定该区域的宽高值,单位为像素。
根据上述片头片尾字幕检测的算法,分别计算两区域的字幕像素数。由于节目标志仅为左下角或右下角中的一侧,所以将检测出的字幕像素数多的一侧作为节目标志出现区域。对分解出的镜头进行分析,当镜头中的每一帧的字幕像素数大于某一阈值th1时,判定该帧为字幕帧,当字幕帧比率Ratio超过另一个阈值th2时,则判定该镜头为字幕镜头,进而判定该镜头为非广告镜头。
其中,Ratio=镜头中字幕帧数/整个镜头总帧数。
2.4 音频特征提取
与视频特征类似,音频特征[6]的提取用于表征音频信息。音频信号具有短时性,即在一段短时间隔里音频信号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特征。实验证明,广告视频段落的短时能量均值要比其他视频的短时能量均值要高,所以短时能量均值也成为广告视频段落分割的一个重要特征。
2.5 广告段落的检测
笔者介绍的视频广告段落的检测方法以“判断-统计-分组-修正”这4个步骤为核心,如图6所示。“判断”就是要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判决条件;“统计”就是统计有多少镜头满足条件;“分组”就是将相同条件的镜头分成一组进而实现镜头的分类,最终分为字幕镜头(即非广告镜头)、非字幕的广告镜头和非字幕的非广告镜头;“修正”就是将不满足条件的镜头进行修正。
现有的广告视频检测方法,一般是从广告具有的图像特征来进行识别。这种方法因为仅仅利用了图像特征,因此存在检测错误或检测不全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笔者提出了同时利用广告视频具有的图像和音频特征综合进行检测的方法。首先标志镜头类型,由分割出的镜头强度来初步判断是否为广告镜头,当镜头帧数小于某个阈值时,则初步判断其为广告镜头,反之为非广告镜头。针对非广告中字幕镜头、广告中非字幕镜头和非广告镜头这三种情况,对其做如下的判决与修正(见表1),进而检测出广告段落。
试验发现,这种统计分析的方法仍然存在问题,其中的某些广告段落可能因为阈值选择而出现一个段落被分割成多个广告片段的情况。同时发现一普遍规律:每次插播的广告时间一般不超过5 min。为了弥补上述问题,可以将标记为广告的广告段落从头到尾搜索一遍,从第一个广告段落的起始时间算起,将后续段落与第一个广告段落的时间差小于5 min的段落合并为一个广告段落,而超过5 min的段落作为下一广告段落的起始点。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广告段落检测试验结果
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部分节目进行试验,经过计算统计,电视广告部分被正确地检测出来,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3.2 试验结果分析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广告段落检测存在漏检和误检的情况,原因如下:
1)阈值的选取是广告段落检测算法的关键。本文选取的阈值是经过对大量视频节目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得到的值,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正确检测,但仍会出现漏检和误检的情况,因此对阈值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2)广告段落检测算法是在提取节目视频的音视频特征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镜头边界检测得到镜头强度,通过字幕检测得到视频的字幕特征,通过比较平均短时能量均值,来区分广告和一般视频。由于电视广告视频图像复杂多变,目前还做不到完全准确,所以广告段落检测时存在误检和漏检的情况。
4 小结
笔者提出了基于内容的电视广告段落分割算法,首先对视频节目进行音频和视频特征分析,提取视音频特征作为广告段落分割算法的分析特征,最终根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利用“判断-统计-分组-修正”的核心思想,最终分割出广告段落。后续将对阈值的选取及特征提取的精准度等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实用效果。
参考文献
[1]XIN Ru,ZHANG Xiaotong,LI Hanzhang,et al.An area optimized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based on improved hybrid CORDIC algorithm[C]//IEE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ignal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mmunication.[S.l.]:IEEE Press,2007:243-246.
[2]VOLDER J E.The CORDIC trigonometric computing technique[J].IEEE Trans.Electronic Computer,1959,8(3):330-334.
[3]WANG S,PIURI V,WARTZLANDER E E.Hybrid CORDIC algorithms[J].IEEE Trans.Computer,1997,46(11):1202-1207.
[4]WANG Han,ZHENG Yousi,LIN Xiaokang.A parallel double-step CORDIC algorithm for digital down converter[C]//Proc.the 2009 Seventh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ervices Research Conference.Washington DC,USA:IEEE Press,2009:257-261.
制表位的本质
一种“段落”格式
初次使用制表位,可以采用“先输文本后设制表位”或“先设制表位后输文本”两种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只需完成两步工作: “设置”、“定位”。在模式一中,多段文本需选中(一段文本只需将光标置于其中),然后执行“段落制表位”命令或在标尺上直接进行设置,完成第一步;光标移至各段目标文本前,按下TAB键,完成第二步。在模式二中,先设制表位后输文本。由于段落符号记忆着该段落的格式,因此按下回车键,仍可沿用上一段的制表位格式。
但是,我们的制作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既然是一种段落格式,了解它更多共性之中的个性,可以助力你的文档编辑。
“缩进”格式
制表位的位置不合适怎么办?若单独调整某一处,只需将光标置于该段任意处,若调整多段的同一处,则需选中多段,然后拖动指定处的制表位即可。图为调整多段的制表位(如图1)。
为已有的制表位文本增删前导符、调整对齐方式
对于已有的制表位,想增删前导符、调整对齐方式怎么办?可双击制表位,弹出“制表位”对话框,在“对齐方式”和“前导符”两个区域中进行设置即可(如图2)。
复制制表位格式
如果不同处的制表位格式不一样,可以用格式刷进行复制,这样可以省去许多调整制表位的繁琐。
以上使用制表位的情况均属于用户“原创”。在“项目符号和编号”格式中,系统则内嵌着制表位的格式,人们在进行缩进编辑时经常受到它的困扰。只有掌握了制表位的特点,项目符号(编号)和文本的缩进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项目符号和编号”中的制表位
拖动标尺上的三个段落缩进滑块,结果发现文本的首行部分却始终保持不动(如图3)。原来,制表位严格控制着文本的首行。拖动制表位,才可改变文本起始部分的位置;拖动首行缩进滑块,改变的是符号(编号)的位置。二者都能改变符号(编号)和文本间的距离。
【水果的段落】推荐阅读:
优美段落:描写动物的优美段落05-25
优美段落:关于感恩的优美段落09-14
水果拼盘的作文07-12
水果调查的论文10-08
思考的段落10-08
简易的水果买卖合同06-25
香甜的水果教学反思07-09
小班科学:秋天的水果11-03
好吃的水果梨子作文11-05
水果王国的童话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