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小学优秀作文

2025-03-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战争与和平小学优秀作文(精选7篇)

战争与和平小学优秀作文 篇1

想到战争大家都会想到死亡,灾难,失败吧。若是想到和平大家都会想到安稳,幸福,美好吧!

有一天晚上,我睡觉做了一个战争的梦。有一天一个小村庄里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草地碧绿。直到有一天,天上突然来了一个战斗机,只见一个手榴弹从天而降“呼呼”的.几声,那草地干枯了,那个河水里鲜血流得到处都是。我真希望只有和平。

又有一天,我又做了一个和平又香甜的梦,世界充满了阳光。天空湛蓝深远,山上野兽与小动物们一起生活,人们在山上野餐,山上也没有叹声,这就是我希望的和平!

战争与和平小学优秀作文 篇2

3年来, 刘文同志将新岗位作为自己的新起点, 作为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好机遇。严格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开展自我批评, 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科学务实、刚柔相济、重发展、重平衡、讲究人文关怀的管理风格, 与全体教职工一起奋力拼搏。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她把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努力为师生改善工作、学习条件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积极申请为学校调配了400余套学生新课桌椅、30套教师办公桌椅、会议室的桌椅、教师学生用的授课及办公电脑和教学黑板, 为两个校区铺设草皮操场, 添置了音乐打铃器, 极大地改善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环境。

刘文同志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将民主管理、人文管理、制度管理有机的融合起来, 自觉的把维护教职工和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大家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是她最大的心愿。为切实解决好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 让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她带领校党支部积极响应区委、局党委的号召, 组织开展了“帮扶济困, 温暖人心”党员送温暖实践活动, 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感动和认可。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 她以前瞻的办学理念为指导,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打基础, 强队伍。自她上任以来,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手抓师德, 一手抓师能, 加大了教师培训的力度, 注重了校际间交流, 为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 提供外出学习机会, 积极开展“师德风范校”创建、“和平杯”常态课评比、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让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学校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 在天津市校园文艺展演中取得了二、三等奖的好成绩。结合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为主、家庭教育缺失的特点, 她亲自带领全体党员及中层干部开展了“访万家、解民意、促发展”爱心家访主题实践活动和“一切为了孩子,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主题的学困生帮扶活动。

战争与和平小学优秀作文 篇3

一个日本的小学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地方?分析之!”

其中有个日本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只能统统走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的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这是日本石油的生命线。中国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会上场,那就打!预计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作战的准备。”

真的令人沉思!!!看看日本的学生在思考什么,我们的孩子又在思考什么,整天哈日哈韩,沉迷于游戏和早恋……日本人真是太可怕了,这么小的孩子就在思考着国家存亡的问题。有人也许会说在外国,这种预想和假设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不用太敏感。但是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是否也应该出些此类的题目来刺激一下学生麻木的神经,至少让孩子们知道和他们同龄的其他国家的孩子在想什么。我们的教育正处在安乐当中,每天教的都是安乐,却从来没有教孩子去思考,如果战争发生,如果处于忧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战争小学作文 篇4

自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在中国大规模烧杀抢掠,并把贪婪的目光对准了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无辜的人们为了躲避战争,纷纷决定离开故土,大多数逃难者选择了当时唯一的逃离上海的车站――“上海火车南站”,乘坐火车离开上海。

1937年8月28日,人们正在候车室静静地等候火车。突然,“呜――呜”的声音从天空中传来,几架日本战斗机在火车站上空盘旋。人们大惊失色,如同撒了缰的马儿四下逃散。飞快奔跑的脚步声和喧闹的喊叫声传遍火车站,紧接着,一枚炸弹落在地上,火车站顿时变成了废墟。事后,人们发现一个不满三岁的幼儿在废墟里号啕大哭。

原来,妈妈带着孩子准备乘火车离开上海。这时,日本战斗机投放了炸弹,人群顿时纷乱,妈妈和孩子来不及逃离,炸弹就在他们不远处爆炸,妈妈被炸得无影无踪,孩子幸存了下来。浑身鲜血直流的孩子,看着弥漫着硝烟的天空、倒塌的人行天桥、支离破碎的火车站,扯着嗓子大声哭泣:“妈――妈――妈妈,你在哪?呜――呜……”

上海火车南站的惨剧仅是日本侵华中的一幕,当时人们遭到的灾难不只如此,甚至比这张照片更悲惨。大扫荡、三光政策、疯狂屠杀等令中华儿女憎恨的行为,都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原本和平与美好的家园被破坏得满目沧桑。

小学作文:战争的危害 篇5

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再完美的战争也会有它的缺陷,总会有人因战争而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看看近代的中国,南京大屠杀,那悲惨的一幕幕,相信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还历历在目吧。

1973年,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30多万百姓惨遭杀害,日军的暴行比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更加残忍。尽管铁证如山,近年来,日本国内还是不断发生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 但墨写的谎言,毕竟遮不住血写的事实啊!!!

这一切一切都是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它是悲壮的,是令人愤奋不平的。

想到了南京大屠杀,那我们就可以想到德国纳粹屠杀克拉库耶伐次七千多人民,当他们在一天之内被纳粹杀光时,痛苦便伴随着他们;同样的,纳粹党屠杀犹太人,当犹太人被纳粹活埋时,他们又何尝不痛苦呢?战争带来了什么,只带来了更多的无奈,更多的痛苦和更多的壮士的牺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人曾在24个地点对犹太人进行了至少30次屠杀,杀害了上千名犹太人。二战前,波兰共有350万犹太人,其中大约有300人死于纳粹的大屠杀,目前,波兰的犹太人仅约有2万人。许多波兰人一直认为他们都是纳粹的受害者,对于自己的同胞曾屠杀犹太人的说法难以接受。

战争与和平小学优秀作文 篇6

王晓卉老师中等身材, 长发自然弯曲, 语气平和, 她是知礼、温柔、有学养的。

王晓卉老师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在工作中她发现, 学生完成作业有困难, 不会的题家长不能辅导, 学生的问题无法解决, 所以, 她努力构建优质高效教学, 不给学生留作业,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解知识。王老师认为, 传统的作业不能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 她要让学生摆脱硬性的家庭作业, 还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中, 让每个孩子学得轻松、主动, 不惧怕在学习中遇到问题, 用数学学习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中, 王晓卉老师受奥苏伯尔渐进分化和融合贯通理论启发将知识按照思路讲解, 先讲最基础的知识, 再将一个思路的问题集中讲。六年级的知识点多、难, 综合性强, 思路精细, 学生经常遇到问题。王老师讲课注意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理清知识脉络, 讲解涉及的前后知识点。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 王老师就会帮学生提炼, 养成分析的习惯, 培养数感。王老师注意指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 培养学生剥离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每个人的一生离不开思考和反思。王晓卉老师一直致力于指导学生学后反思, 使学习事半功倍。不留硬性的家庭作业, 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反思,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复习有问题的习题。王老师表扬次日向老师、同学提问的学生, 在班中形成预习、复习、提问的良好班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给予指导。学生的思维得到重视的同时, 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 会思考、常思考成为习惯。

在新课标的过程目标中指出:教学过程要注意直观, 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教学“体积相等的圆柱、圆锥的变化”问题时, 王晓卉老师采取指导学生画图的方式, 如, 等底等高时, 体积的变化。讲圆的认识之前, 王老师让学生以“美丽的圆”为题, 做出各种图案。画图的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解决了教学难题。

学生的注意力是需要培养的。王晓卉老师有自己多年总结的一套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如注意科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服务课堂;听写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一种良好方式, 默读是培养学生注意力和毅力的有力手段。

对每个学生来说, 知书的目的是达理;对每个教师来说, 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每个教师都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的人的义务、责任。在学习中学会不是目的, 会学才是真谛。教师是学习的引领者, 必先具备较高的素质、开放的思想。

王晓卉老师带班的要求多, 打喷嚏要捂嘴、降低声音, 站姿、坐姿、写字的姿势要端正, 头型、饰品不宜过繁, 坐着的时候不能抖腿, 离席时应将座椅推至桌下, 与师长同行自己侧后随之, 等等。王老师认为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恰恰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她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 及时提醒、纠正学生的行为,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仪表风貌。

游戏是学生幼年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 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与人相处、互相帮助、相互谦让, 锻炼了协调能力、平衡能力, 培养了耐力、合作意识等。王晓卉老师常带领学生做一些游戏。对于学生的游戏活动, 王晓卉老师的做法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如, 玩魔方, 如果一个学生自己玩, 可能遇到困难就不玩了, 但是, 王老师利用课余活动的几分钟让学生展示技术, 逐渐地许多学生加入这个活动, 游戏水准不断提高。学生在玩中学、思、做, 培养了做事情专注、持久、耐心的态度。学生把在游戏中养成的态度迁移到学习中, 注意力专注、持久, 耐心了, 学习成绩提高了。

王晓卉老师认为:“教师要科学地放大学生的优点, 淡化学生的缺点。”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正确的、科学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有益的评价可以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 帮助孩子判断他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正误, 对孩子将来能否成功步入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孩子就要学会忽略他的小缺点。忽略小缺点, 科学地放大优点,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 提高自信, 发扬优点, 弥补缺点, 做到正确给自己定位, 才能具备成功的素质。

都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但是作为教师, 王晓卉认为, 有表扬也要有批评, 有奖也应有惩。惩是让学生引以为戒。惩罚应有度。通过适当的惩罚手段, 让学生从小懂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对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王晓卉老师深信只有知道教育教学的科学原理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她从参加工作后就一直为自己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她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完成了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专业的学习, 先后取得了双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让王老师训练了语言的准确, 英语学习让王老师拓宽了教学视野, 她可以在网上查找国外的数学游戏。当六年级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时, 王老师用诗词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不要懈怠, 取得成功。

王晓卉老师认为, 教学是一种专业。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经验,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生主动开展学习, 积极思维, 提高效率, 达到优秀。

多年的教学中, 王晓卉老师要求自己将小学数学教材熟记于胸, 还要了解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 并阅读大量国内外经典的教育专著, 她写出了近三万字的教学随笔, 其中多篇文章已经发表。

工作多年后, 每当教学中遇到问题时, 王晓卉还要向她的老师请教。近几年, 王晓卉老师做了多次示范课, 展示了对教育教学思考、探究的成果, 她也希望获得专家、同行的点拨、指导, 提升自己。

王晓卉说:“作为教师, 我希望自己的学生是积极的、自主的, 有独立人格的人, 我就要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 独到见解, 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引导学生的教师。”生活中, 王晓卉老师善于思考, 在办公室中, 她愿意倾听其他教师的意见, 分析缘由, 想清楚道理。“处处无师, 处处师”, 只有愿意倾听才能不断进步。

王晓卉老师不断思考、提升教学, 为社会培育栋梁。

战争与和平小学优秀作文 篇7

一、情节设计可以符合常态,但要做到超凡脱俗

情节次序的安排通常符合事情发展的规律,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如《木兰诗》按木兰征战前、征战中和征战后三个部分着笔来写。《曹刿论战》按战前、战中和战后次序濡笔的。这样的层次结构,符合大众的接受心理。学生写一种比赛,一种活动,都可以找到一个支点,一种目的来安排结构。比如学生写篮球比赛,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按赛前、赛中和赛后来展开情节。

情节设计的繁简详略,宜根据主题合理安排。《木兰诗》着重要表现女英雄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人格魅力,因此对于征战中的经过,寥寥几笔带过;而详写了征战前和征战后的一些生活情景,以突出木兰巾帼英雄的美好心灵。《曹刿论战》是为了记录军事家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思想,因而详写了战前的准备工作和战后取胜原因;而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着笔不多,着墨之处,也意在突出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生写作设计常态情节时,应当根据主题处理好情节的详略。

二、情节设计可以异彩纷呈,呈现多种逻辑关系

魏巍在人物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选取了三个各自独立又珠联璧合的典型事例,全面深刻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的主题。第一个事例是松骨峰战斗,歌颂志愿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我军意志的坚韧和刚强。第二个事例是马玉祥救朝鲜儿童,歌颂志愿军战士国际主义精神,体现了战士们品质的纯洁和高尚。第三个事例是雪中话乐,战士希望得到一枚解放朝鲜的纪念章,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战士们气质的淳朴和谦逊。三个事例围绕开篇的排比句的总纲选材的,事例间的抒情议论过渡紧密。这三个事例呈因果关系。前两个事例写了战士干了什么。第三个事例回答了战士为什么这么干。前两个事例是行为结果,第三个事例是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通过战士的幸福观苦乐观,展示了他们的心灵美。

学生在写作文时,所选的作文素材组合在一起,可以呈现多种逻辑关系,只要利于突出主题就可行之。有的学生在写秋游的场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因果逻辑关系先写在山谷采摘山葡萄的情景,接着写因品尝到甜头,继而登山采摘圆栆的场面,最后写拾级而上想采更多的山果,回家给爸爸做春酒,没料到被树藤上的草蜂蛰了的场景,以便突出孩子秋游显孝心的主题。

三、人物的配备要相得益彰,最好充满传奇色彩

作品中的人物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充满了传奇色彩,易于给读者建构一个有着鲜明印记的理想化人物形象。读者的心灵常常被文中的一些人物牵引着朝某个方向拽去,有股魔幻的力量在驱使着读者的喜怒哀乐跟着文本中的角色往前跑。

《芦花荡》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子,是个干瘪的鱼鹰,却能出入自如地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苇塘中部队的供给。小说写了老头子因护送两个女孩儿进入苇塘,途中大菱意外挂彩,二菱第二天目睹了老头子在船头剥莲蓬用计引诱鬼子们,不费一枪一弹就把他们在水里钩住置于死地的故事。课文在写这两个女孩时也配备上一些传奇色彩,都身患疟疾,把大菱写成伤员;反写二菱照顾大菱,还敢目睹老头子为大菱报仇的惊险场面。全篇人物的配备无不彰显一种传奇的力量,令人深切地感受到抗日军民的爱国热情,中华儿女智勇双全,是任何外敌不可战胜的。

学校在写到群像时应注意人物的配备关系结构,主次人物要分明,线条要清晰,最好涂抹上传奇色彩。如果学生写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晚会,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写一写众多演员的表演绝活,尽量写得传奇一些。在描写某个大型节目时,要写出演员的主角和一些配角在一起表演时的精湛技艺和天衣无缝的默契配合,要写出观众的惊叹反应,以烘托主角的艺术高超。

四、环境的布局,要给人物施展活动的空间

人物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写作时环境的布局要给人物施展活动的空间。合情合理的环境布局,利于突出中心。

西蒙诺夫的《蜡烛》感人至深。年老体弱的南斯拉夫老妇人,在炮火连天的方场一步一挪地一点一点地掩埋苏联红军烈士的尸体,在他的坟头点上了珍藏45年的喜烛。课文写环境的恶劣,几乎隔几行就写写炮火,令人一直为老妇人的生命安危胆战心惊。作者从老妇人摸出蜡烛写起,一直围绕烛光细致地描写到文章的结尾。这篇战地通讯环境的布局,让读者感受到南斯拉夫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哀思如母子情深。行文结构更加艺术地突出了主题,讴歌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人民战斗情谊如此深厚。

教师布置学生写一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联想到沿街乞讨的乞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如何把乞丐写得感人呢?”学生会想到乞丐爬着走,匍匐前进的艰难;还会想到在车来人往的大街小巷,顶着小雨要钱的痛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蜡烛》的环境布局和人物协调的关系。学生可以用细节描写展现乞丐艰难爬行要钱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写到他某一刻接到一张十元钱大票时异常感激的行为。学生可以隔几行写写小雨和来来往往的人群车辆,叫人一直为乞丐的痛苦处境和安全担心。乞丐在小雨中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了。学生可以写写乞丐在小雨中不时地拾起路面的塑料瓶和小钉之类的垃圾这样的小事。恶劣的环境布局,让一个双腿残疾的乞丐艰难地讨钱而散发出感人肺腑的光辉。

综上所述,结构既是指文章的框架,又是指内部的细致构造。情节的设计处理可以符合常态,但要做到超凡脱俗。情节的设计处理也可以异彩纷呈,呈现多种逻辑关系。人物的配备要相得益彰,最好充满传奇色彩。环境的布局要给人物施展活动的空间。作者应根据写作意图把人物、环境、情节巧妙艺术地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表现主题,使读者产生共鸣。

上一篇:202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英文求职信下一篇:我的童年我做主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