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创建县级科普示范镇工作总结(精选11篇)
自2010年7月1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动员大会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县创建办以及县科协的业务指导下,坚持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积极申请创建县级科普示范镇。以服务全镇经济发展为中心,着力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以及不断夯实科普基础设施,从而推动全镇各项事业进步。
一、明确目标、搭建班子
此次创建工作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统揽,围绕“科技强县”的战略要求,以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的,不断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服务网络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各级要求,我镇在县召开动员会后。首先召开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全力争创县级科普示范镇,将科技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搭建工作班子,以赶水委发﹝2010﹞62号文件行文明确政府行政一把手担任赶水镇创建县级科普示范镇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助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二、做好各类重点工作、加强科普站栏员建设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
在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贯彻科学素质纲要为主线,坚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利用不同形式以及面向未成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素质教育工作。利用学校、卫生院的各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资源开展各种科普工作,充分利用赶场天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宣传科技活动;大力鼓励和扶助城镇劳动者,不断为他们带去知识和技术;邀请各级技术专家讲解各类实用技术从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2、抓好科普网络建设
按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镇科协明确科普组织机构,明确办公阵地,确保科普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明确科普网络组织机构,面向全社会优选一批科学技术带头人、农民致富能手,以村居干部为龙头,成立村居级科普义务宣传员队伍,在与群众打交道最密切的地方宣传科普知识和贯彻科学素质纲要。
重点打造科普示范基地,做到学有样板、做有成效,依托赶水草蔸萝卜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好石房蔬菜基地,不断推广科学新技术。
不断壮大基层科普队伍,以学校、卫生院、农技中心等专业机构为重点,建立了30人的日常科普志愿者队伍进行
定期不定期科普宣传活动,每年开展3次以上科普活动,结合镇中心工作和利用赶场天时间向群众宣传科学。
切实强化科普示范带动作用,认真组织好全镇科普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基地的评选工作,树立标杆,从而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申请争创县级科普先进工作集体和个人。
3、抓好科普设施建设
镇政府严格按照县级要求,投入资金专门布置落实镇级科普宣传画廊并制作宣传内容,为所辖村居制作科普宣传办公牌,积极整合资源,指导各村建立文化图书角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落实科学技术宣传阵地。
三、形式多样的科技工作
开展地氟病的预防与改炉改灶,消除燃煤污染,完成改炉改灶1610户,加强宣传教育,印发宣传资料1920份,张贴宣传画1479份,书写石灰标语176条,发放地氟病防治背心100个,开院坝会25次,组织有关人员100人次参加宣传发动工作。将地氟病防治纳入学校教育宣传课程,投入改造资金58万元。邀请綦江农委专家到我镇对沼气池建设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共培训40人,经考试合格由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证的24人,新建沼气池150口。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向农民印发科学种植宣传资料5000余份,培训种植能手2000人次。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训农机
手70人。组织有关人员到市林业局学习育苗技术,科学育苗500亩,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为26个村居送科普读物3782册,丰富群众科技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辖区内干部群众参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网络知识竞赛活动。
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迷信、伪科学等思想的侵蚀,使公众科学素质逐年提高,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同时也将科普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促进社会更加和谐,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以来, 常州市两级散办根据《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考核验收细则 (试行) 》明确的创建工作要求, 全面推开了创建试点工作, 并且在辖市区经信局和有关乡镇的高度重视下, 试点工作已进入具体落实推进阶段。第一批确定了6个镇。
省散办领导和有关同志经过对溧阳市天目湖镇、金坛市金城镇、武进区邹区镇的调研后认为, 常州市经信委、市散办及辖市区经信局、散办特别是试点乡镇领导对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十分重视, 认真制订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 成立了由镇长挂帅、副镇长主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了专门的创建部门或办公室, 建立了具体工作制度和工作台账, 积极开展宣传和现场督查, 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初显成效。
东湖塘镇南竹村位于宁乡县东南部,交通便利,省道S208穿境而过,现为长沙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卫生村,长沙市文明村、市卫生村。村域面积9.2平方公里,辖区内村民1117户,人口4364余人。近年来,为提高村科学素质,服务群众生活,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南竹村立足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深化村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自成体系的科普宣传教育模式,提升了我村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现将我村科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把科普工作落到实处。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实践,也是我村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子成员具有较强的科教兴区意识,成立了南竹村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总支书记钟广兵担任组长,以村支两委为成员,并配备委员刘建村专职负责科普工作,以此为依托,在辖区内抽选出一些文化程度高、热心科教事业的村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构建了社区科普工作队伍、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自上而下的社区科普网络,有效地保证了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强化科教意识,经费投入及时,加强阵地建设。为强化村民的科教意识,确保科普活动阵地更好地发挥作用,我村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方筹积经费,来完善我村科普宣传设施建设。一是对我村内大小宣传栏、宣传牌做好更新和维护,以“生活小窍门”、“卫生知识”、“健康园地”等科普内容张贴其中,让居民沉浸在“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中;二是利用远程教育室、购置各类书刊、杂志等300余册科教必需用品,充实农村书屋、村民活动中心,并专人负责每周五天全天候向村开放,使村民经常自我“充电”,丰富科学知识,及时获得新的社科信息,为普及村民科普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在村办公楼外增设一套室外健身器材便民晨练健身场所,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科学健身的有益活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
三、找准契机,开展“科教进村”科普宣传活动。
近几年来我们的经验表明,一系列设计合理,富有趣味的科普活动,总是让村民喜闻乐见。配合日常开展的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家庭、和谐家庭的创建,丰富科普活动,营造科普氛围。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我们以贴近村民生活、弘扬时代精神、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创建科普示范村”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科普大课堂,让科普走进每个家庭,每个角落。几年来,我村通过科普大课堂这个平台,积极开展了“崇高科学,破除迷信”和健康知识讲座及青少年法制培训;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的系列宣传活动,把优生优育、婚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开展了“走进消防中队,远离火灾隐患”消防知识活动;开展了“学雷锋、讲文明、除陋习、见行动”活动;开展了“遵章守纪是根本,确保安全靠个人”安全知识讲座;暑假期间,我村还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劳动、爱科学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丰富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据不完全统计社区每年以健康教育、计生、环保、消防、禁毒、暑期教育等为内容,组织科普培训、咨询、讲座、文艺演出、宣传等活动达10场次以上,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材料10000份,接受咨询服务的群众达6000人次。平时,我村还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发动龙灯队、腰鼓队、舞蹈队开展 “村民联欢会”、“同度中秋、迎国庆”等丰富多彩的“合家欢”文化活动。村民在活动中,边娱乐边学习,办成增进交流,共同促进的活动,推进人文氛围。组织形式上,参与性更广泛,更具代表性;规模上,内容更加丰富多采,科技含量更高。
四、发动一切力量,调动村民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在群众中宣传科普,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科普知识,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群众参与就是失败,所以说如何调动居民的参与度是我们全年科普工作中要思考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利用科普宣传员、志愿者、利用共建单位资源等力量在广大居民群众中进行了广泛的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从而达到共谋发展。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使科普工作日常化
近年来,村支两委虽一直关注和重视科普工作,但要使它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很难实现,村支两委通过研究决定,必须使科普工作贯穿日常工作当中,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统筹兼顾,使科普工作日常化,长效化。我村一直致力于科普工作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切合实际,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自我防治科学方法;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全村妇女大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科普工作与环境卫生工作相结合,倡导科学的垃圾处理、科学的垃圾分类减量、科学的管理思想;科普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宣传科学的优生优育方法,宣传科学避孕措施,破除迷信思想;科普工作与日常业务相结合,让科学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贯穿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与科普工作协同发展。
科普进村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稳定需要。回顾几年来我村在科普社区创建中的工作,深深体会到只有创新科普工作新思路、新载体、新内容,才能不断深化科普工作内涵,使科学发展观更深入人心,更出实效,更深层次的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我村在科普工作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决心以巩固和发展“科普示范村”创建成果为抓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纲要》要求,坚持 “科教进农村”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实践,为努力提高我村村民的科学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东湖塘镇南竹村民委员会
我校自今年六月提出创建县级校风示范学校以来,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以创建促整改,以创建促管理,以创建促提高,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和谐的教育新理念,把创建工作列入学校重大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卓有成效,受到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
一、开拓创新的领导作风
近年来,学校把建设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作为治校的灵魂。领导班子有成员13人,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校长罗明生同志,研究生结业,无论行政管理,还是教学业务,都可谓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班子内其它成员均具大专以上学历。领导班子中,具有中学级高级教师职称的有7人,业务能力在全校堪称一流。从确立整体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到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到学校内部管理,从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到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党政一班人都能站在践行“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着眼长远,面向未来,顾全整体。学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把抓“特色办学、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作为总体办学思路,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推行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着眼未来,提出了“以人为本,深化素质”这一办学理念,制定了“走创新之路,建特色学校”的发展思路。现任领导班子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思想业务素质高,务实团结协作好,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善于协调学校内外关系,事事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与时俱进,是一支颇具开拓进取和改革精神的领导班子。
二、严谨乐教的师者风范
我校教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勤奋敬业,乐于奉献。
近年来,我校建立了一支学科配套,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教师们具有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热爱学生的园丁精神,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刻苦钻研的求索精神,投身教改的创新精神,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全体教师能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和道德修养,提高自身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充分利用假日,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努力实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治学严谨,敬业乐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学校教师都能严格按“六认真”和师德建设要求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凭经验上课,不上不授人以渔的随堂应付课,力争一课一得,每授必获,教学相长。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在我校教师中蔚然成风;体罚学生,歧视差生,已销声匿迹;有偿补课,以教谋私,一去不复返。目前,严谨治学讲付出,敬业乐教比奉献已成为我校教师的追求,大家生活在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充实着,快乐着,幸福着。
在课程改革与科研兴校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全校教师人人选课题,个个搞科研。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实验资料的收集,实验情况的总结,近几年来,教师们撰写的120余篇课改、教改论文相继在县级以上刊 物发表、交流并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二十七人次,省级奖三十八人次,市县级奖五十余人次。
三、积极进取的求学风气
多年来,学校把让每个学生都扬起理想的风帆,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作为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构建“一阵地、两课堂、三活动”,(以升旗仪式为德育教育主阵地,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弘扬民族精神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运用班会课、法制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通过团支部活动、教育网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对广大学生的树大志、勤发奋、勇探索,敢创新,收到立竿见影效果。在德育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等形式,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充分发挥政教处和团委的组织优势,深入开展热爱学校、热爱家乡、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开展了全校师生“远离毒品、远离邪教,远离网吧”的签名仪式,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狠抓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树立了良好的校风。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规范》、《中学生守则》,学校形成了一系列保障实施体系。设立了礼仪、卫生监督岗,安全巡视员等,确保学生文明、卫生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每学月召开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座谈会,通过交流与宣传教育,我校校风正、学风浓,学生中志存高远重勤奋,自强不息励图治蔚然成风,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好评。
3、在教学实践中,全校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成绩显著。
4、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认真做好两操,坚持体育锻炼,基本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校学生没有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不进游戏厅和歌舞厅,不看色情、凶杀、迷信书刊和影视作品,不唱不健康歌曲。
四、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
学校按照县级校风示范学校建设标准中校园环境建设要求,统一标准,合理布局,规范建设。既立足当前,又顾及整体发展规划。我校在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双管齐下,使学校建设年年有亮点,步步上台阶,优化了育人环境,几年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布局规范、合理、环境建设得到明显改观。修建了升旗台,竖起了耀眼的旗杆;规划、绿化了草坪,培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花园里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四季飘香,绿化、美化、净化特色鲜明,有很强的教育性、陶冶性,学校绿化面积达到了可绿化面积的85%以上,我校是市级卫生单位,学校历来注重校园环境卫生,办公室窗明几净;教学室,干净整洁;人行道,绿树成荫,整洁舒适的校园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教室布置科学合理,前面有班训,后面有板 报,两侧墙上是名人名言、学生守则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合作下,校园周边环境良好,近几年来,无一起社会闲杂人员到校寻衅滋事现象发生。
目前,校园内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温深厚,整洁靓丽,空气清新,让人赏心悦目。
五、有条不紊的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严格落实《四川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建立了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加强教育科研,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正因如此,十年来,我校中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全县前十名,在静边父老乡亲心目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学校 建立了一系列安全教育制度,在教学设施、饮水饮食、医疗卫生,开展体育、劳动和其它集体活动等方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了师生安全,学校注重素质教育,成立了艺术团体和各类艺体兴趣小组,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展活动。
遵照省教厅双“八条”规定,学校坚持公开收费项目制度。不准教师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不向学生及家长销售教辅资料和接受家长财物。
六、前进中的不足
由于我校普九负债累累,资金短缺导致教学设施不完善,不优化。个别基础设施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总之,我校在创建县级校风示范学校的工作中已完成了可喜的一步,也卓有成效,当然,这绝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向更高目标奋进。
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县文广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专门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总支书记任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逐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坚持检查指导、评比考核经常化,建立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作为创建科普示范县的成员单位,我们始终坚持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为创建科普示范县,建设文明和谐、突破发展的新ab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全面贯彻落实《ab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坚持把创建“五型机关”、文明单位,争当“红星党员”、“十大孝子”、“文明家庭”等活动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强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增强干部职工、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风气,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健全科学文化宣传网络
今年来,我们从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文化阵地建设入手,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村科普宣传工作网络。一是投资490万元在cd广场南侧建起了县宣传文化中心暨图书大楼;投资20余万元为县图书馆购置了办公和活动设施,投资70余万元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站,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投资120余万元建成了101个村级和4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二是投资260余万元建起了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70余万元为32个村和社区配备了文化活动器材;投资260余万元建成了38个农家书屋和287个村级广播室;三是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数字电影机,电影放映车和电影拷贝等电影放映设备,用于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累计发放电影放映补贴资金130余万元;投资100余万元为剧团更新了设施设备,购置了流动舞台车;投资200余万元对县电视台的录音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升级;投资70余万元对县转播台的设施进行了改造;五是投资200余万元对博物馆、ab文庙的整体环境进行了全面修葺。六是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全县重点项目之一的ab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文化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多达XX余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极大地改善了文化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为各项文化广播影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已逐步建立起以文广局为主管,以乡镇文化站为中心,以村级文化活动室为依托,以农村文艺骨干为主体的农村文化活动网络,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充分发挥了文化阵地作用,有效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倡导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工 作 总 结
江苏省宿豫职业教育中心,座落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宿迁市宿豫新城区,它浸润着悠久的楚韵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是一所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坚持走“以质量为生命,以改革为动力,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成果。1998年3月创建成(国标)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2003年11月又率先在全市通过省级合格职教中心的验收。2004年9月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验收,2005年4月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2005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星火学校”。2008年6月经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宿迁技师学院正式挂牌。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8.6万多平方米,在校生4000余人,教职工近400人的宿迁市职教龙头学校,形成普通中专、技师人才培养、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省经济发达,城镇密集,人口稠密,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从我省以往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看,由于学校人员密集,尤其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震时应急措施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恐慌、拥挤跳楼、踩伤挤伤等现象,给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因此,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震时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加强防御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同时响应省、市提出的“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要求,我们结合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基本思路是:普及地震知识,开展防震自救活动,发动全员参与,把此项科普活动作为学校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的突破口,从而推动防震减灾活动的 2 蓬勃开展。向学生、教师、家长及村民进行宣讲,了解防震减灾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真正形成学习、宣传、演讲、观察、实践、为社会做实事的青少年系列行动。此项活动自2007年11月正式开始,到2008年10月已经历时一年。我校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了学习、宣传、讲座、征文、参观、知识竞赛及观看录像等系列科普活动。此项工作具体分班级学习、专业系宣传、校级系列竞赛和总结表彰等几个阶段进行,环环紧扣,有条不紊,效果显著。
我校防震减灾创建工作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广泛开展学习防震知识,观察地震的宏观前兆和自救互救活动,旨以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做到“防震减灾装心中,地震发生见行动”,并将以此做为我校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的突破口,推动防震减灾活动的蓬勃开展。根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师生参加地震知识学习6936人次,听校园广播6000余人次,观看地震板面6500余人次,参观地震馆4000人次,知识竞赛4000人次,听讲座3000余人次,参加避震应急疏散演练8000余人次,自救互救预演活动3000人,社区宣传1200人次等。宿豫区地震局、宿豫区教育局、宿豫区卫生局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对我校活动给与大力支持,并派遣专家前来我校开展讲座、送教下乡等活动;宿豫区地震局对我校创建工作进行了无私帮助,具体指导我校学生演习、自救互救、知识竞赛、参观实践等活动,从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创建示范学校提供组织保障。
1、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我校积极开展了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首先利用广播、校会、班会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精神及《省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其次,注重学习,认真组织全校师生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逐条学习研究《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通知》,让全体师生熟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标准,让广大教师都能认识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重要性,有效提高了广大师生对防震减灾重要意义的认识,人人心中有防震,个个脑中有安全。
2、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领导,是活动在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上顺利开展,成立区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区创建活动中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组织、和协调。
组长:高海燕(区地震局局长)副组长:张成程(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晓霞(区地震局副局长)
成员:赵英(区地震局办公室主任)
张兵营(宿豫职教中心校长)李东阳(区地震局办公室)徐兵(区教育局职成教科)
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组织下实施,成立了“创建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张兵营
副组长:马文振、韩光友、徐育林、程加强
组
员:李先勇、杨修宾、张杰、李建、徐光生、张健康、田野
领导小组编制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计划及实施方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创建工作经费有保障,每学期经费投入有补充计划;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科普知识教育实践课,了解、关心科普员的思想、工作与生活情况,建立考评机制,促使科普教师乐于从事本职工作。
另外,学校还成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教研组,特聘任学校五系地理教师为专兼职科普教师,具体负责本校各系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工作,政教处副主任张杰同志任组长。
二、计划落实,经费到位,确保创建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1、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夯实创建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校由于近年来超常规发展,建设经费一场紧张,但我们不等不靠,我们积极与区委区政府联系,密切配合市、区地震局,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各项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一年来,我校在区政府、地震局、教育局等支持下,先后投入近30万元,共同创建了面积1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地震展示室,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板12块,地震设备仪器2台(套),实物模型5件,科普读物及音像资料200余份,今后我校还将逐年增加投入。
2、纳入计划,强化软件建设,增强防震减灾教育效果。
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效果,使活动落实到实处,学期初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编写“防震减灾”校本教材,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累计教学4000课时。我们还在宿豫区地震局的指导下,编制了详细的、切合实际的“宿豫职教中心地震应急避震疏散预案”。
同时,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经学校领导批准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累计活动28次。
平时还利用报告厅的多媒体资源,向学生进行大型的地震知识宣讲。一楼室外大厅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橱窗栏,长度超过40米(还结合黑板报等阵地),每学期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学校备有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及科普资料,在图书馆、科普馆等配备了防震减灾科普展板、科普图书以及光盘等,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师生们了解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以上资源能定期向本地、社区群众开放,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防震减灾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我校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通过组织科普讲座、观看录像片、主题班会、黑板报、外出参观、网页制作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地震自救和紧急避险技能的教育,培养了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技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
学校还成立了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累计28次,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重点利用正月初九的皂河龙王庙庙会、3月1日《防震减灾法》实施日、5月份省科普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0月“国际减灾日”等举办了大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活动。我们还多次有组织地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举行全校性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两学期来进行大型的预演累计有2次,对培养学生紧急避险的意识与技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九是宿迁一年一度的“皂河龙王庙会”,庙会上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宿豫职教中心在区科技局、地震局领导下,利用这有利时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赶“皂河庙会”,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下乡。针对赶庙会群众特点,制作了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宣传展牌和宣传资料,宣传咨询活动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共展出10块宣传靠牌,发放地震防震知识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另发放《农民文摘》等科普宣传材料3000余份。通过宣传,传播了地震、防震避震等科普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群众的防震减灾和科技致富的意识,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3月1日是《防震减灾法》实施十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我校在区地震局带领下,积极组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兴趣小组在宿豫商贸城展出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以及进行法规咨询等系列宣传活动,在城镇居民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三)5.12地震发生后,我校以实际行动来支援四川,提高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防震减灾的科普意识。
首先,5月15日,全校师生积极捐款,一天时间就收到57023元捐款并及时送到宿豫区红十字会。5月19日下午2时18分,我校全体师生一同在操场举行降半旗仪式,集体为四川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
其次,5月22日上午9时整,在宿豫区拥军广场举行第二十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幕式,随后举办大型广场科普宣传活动。区科技局、区地震局、区教育局等10多个单位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主题是“防震减灾、支持汶川”。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积极配合地震局利用6天科普宣传周,上 街头、下乡镇,进社区、走学校,介绍汶川地震情况,辟谣立信,消除民众的恐防心理,宣传防震减灾法规,普及防震避震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知识,设臵活动咨询台,热情接待过往群众咨询,展出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地震科普展板,散发地震科普宣传画册和各种地震宣传材料,并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宣传《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展开自救互救等地震科普知识,为消除汶川地震带来的恐慌、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宿豫而做出贡献,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6月,我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开展学习《关于认真学习和深入时间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安全工作经验的通知》精神,特别是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100多位老师无一人伤亡,他们创造了奇迹。我校认真学习《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深刻反思,将学习体会和我校的具体做法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区教育局安全办,并及时制定出《避震减灾应急预演方案》,并成功与6月15日举行了一次全体师生参与的应急避险演习,收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6月底,我们又排除天气炎热、又临近期末学校紧张复习等实际困难,组织了全校性的大型 “迎奥运、抓安全、促创建”师生演讲比赛,全校师生积极参赛,促使本次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师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技能达到进一步提升。
(五)为了增强社会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市民在地震时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宿豫职教中心在区地震局领导下于7月26日—30日,在全区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
在宿豫区主要街道上悬挂“依法推进防震减灾事业,为建设和谐宿豫服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等大幅横幅;在千鸟园广场举办大型地震咨询活动,展出了新制作的6块地震科普知识展板,宿豫电视台播放了防震减灾专题节目;按照贴近群众、贴进生活的要求,以防震避震、抗震设防科普知识为重点,在江山花园小区、东方花园小区制作12块大型地震宣传科普专栏,自编了3种宣传材料,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在 7 千鸟园广场、商贸城等热闹场所播放4场地震专题录像片,散发2000多张宣传材料,提高全区人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在全区形成了防震减灾宣传新高潮。
另外,我校今年暑期响应共青团宿豫区委、区教育局的号召,积极参加全区七彩夏日励志夏令营活动。我校科普教育课外兴趣小组中近100名同学,参加到科技夏令营、平安夏令营、奥运夏令营等中,分别赴南京、日照、淮安、苏州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夏令营期间,我校参加科技夏令营的学生前往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南京地震科学馆。学生们通过观摩地震仪器实物、参观《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宣传画廊,对地震仪器研制的发展史和地震观测仪器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应对地震来临时的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整个过程的优秀表现也得到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和团委的一致好评。
(六)8月8日晚8时,我校来自四川绵竹灾区的16名学生,在校领导、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陪同下,一起在报告厅观看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此外,为了让同学们能及时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学校在他们的宿舍配备网络电视,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将在宿舍收看奥运赛事。
自灾区16名学生到我校就读后,得到广大师生和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暑期安排他们在附近较好企业见习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充实他们的假期生活。学校有专人跟踪服务,照顾好他们的食宿,随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也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
(七)9月1日晚,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分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这堂新颖、生动的安全教育课让我们不仅了解了避险自救的知识,更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四川灾区学生蔡一凡同学说:“通过电视学习安全教育知识,我们认识到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扬团队精神,冷静应对困难。”
“关注安全、珍爱生命”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倡导的主题。学校专门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安全教育、防震减灾课,全体学生每学期都要参与应急避险疏散、8 自救互救等实战演练,9月21日,在新生军训期间,在地震局的指导下,又成功进行了2008年第二次防震避险应急疏散演练。
(八)今年10月8日是第19年“国际减灾日”,我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2008年10月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推进月,在10月举行一系列大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分别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科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画廊展示等,为我校的创建工作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另外,我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厅,做到既突出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题,坚持长期对校内师生和社会开放。参观者普遍认为展厅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灯光点缀引人注目,内容介绍详略有致,即突出了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题,即可观看鲜艳的画面,这种以展厅形式宣传的方式可使每一位参观者能全面系统的接受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到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四、凸现特色,辐射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已经初显成效
我们紧密围绕课堂和课外学习,建立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设了地震科普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地震自救和紧急避险技能的教育,通过以竞赛的方式对90%以上的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应知应会” 测试,效果良好。我校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网站等公用媒体向社会宣传,这对增强广大师生、社区群众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发动学生自愿担任义务宣传员,组织了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编制家庭避震方案,这些行动对于带动周边社区居民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1、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已辐射到市、区多所学校,将会成为全区开展防震减灾活动的示范。
2、学生到图书馆、新华书店翻阅大量资料,掌握一定的知识,认识到防震减灾已是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整个学习、宣传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演讲能力,自救互救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3、学生把防震减灾工作提上自己议事日程,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回到家里观察家中动物和地下水异常情况,关注自然的意识、参与研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4、扩大了社会影响。我们利用各种渠道阵地向师生、村民宣传防震减灾的重要性。真正起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
总之,回顾一年来的创建活动,我校以勤谨扎实的工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切实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中区,推动了防震减灾校本课程建设,增加了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提高了学生防震减灾的技能,把我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宿豫区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做出极大贡献。
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省、市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跃上新台阶!
区教育体育局
(2011年3月1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根据要求,现将我区教体系统开展科学教育、创建科普示范区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区现有各类学校、幼儿园119所,在校生56574人。其中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10075人;小学49所,在校生19640人;初中14所,在校生17846人;高中3所(其中民办1所),在校生70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9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1924人。共有教职工3569人。
多年来,全区教体系统以推动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为主线,不断加大科技教育力度,积极构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立体框架,在环境建设中体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科技活动中拓展,在德育活动中延伸,形成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勇于实践的良好环境,使青少年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科普示范区,对提高全 1
民科学素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体系统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与普及各项工作。区教体局把科学教育纳入教育改革总体规划,确定了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了科普示范学校标准,教体局、学校和教师各负其责,积极参与,形成了齐抓共管局面。教体局专门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做到“四有”,即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力保证了学校科普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优化条件,夯实基础。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创设浓厚的科教氛围,是做好科普工作的基础。一是配强基础设施。着力实施了四大重点工程,突出加强了实验仪器更新、信息化建设、科技图书配备等关键环节。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实验仪器更新工程,为所有学校更新配备了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建设了高标准实验室,建成通用技术实验室3个,数字化探究实验室4个,科学探究实验室10个,有20所学校被评为“济宁市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石桥镇中心小学在全市率先建起高标准科学探究实验室、科技馆、生态园等功能室,农村学生享受到了比城市学生更好的教育条件。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农远工程”,为农村学校配备计算机620
台,建设光盘播放室、资源接收室各46个,远程教育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投入1366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购置计算机3467台,为所有学校配齐了学生用机,中学及大部分小学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配备“班班多媒体”411套,大部分学校实现了“班班通”。目前全区所有学校都建有计算机室和多媒体教室,全部接入教育网实现了“校校通”。投入403万元实施图书配备工程,为45所中小学购置了包括科技图书在内的各类图书,学校图书馆(室)建设得到加强,中小学图书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二是创优科教环境。校园环境着重突出科技内容,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科技氛围。楼层悬挂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家画像,墙壁悬挂科普知识窗,黑板报开辟“科技之窗”,拓宽了科普知识宣传面。班队会、升旗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经常安排科技教育专题,普及科技知识,宣传科学事迹。各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做到有领导机构、有管理网络、有教学计划、有专兼职教师队伍、有适用的教材、有规章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科学理念,传播科学思想,进而教育影响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加强学校周边网吧和电子游戏厅专项整治,强化学校网络监管,中小学全部安装“网路神警”和“绿坝”软件,保证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安全上网。三是确保科普面。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不断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取消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借读费,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
教育,确保了义务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全区小学、初中在校生年平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8%以上。
三、严抓队伍,强化保障。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科学教育队伍,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一是有计划培养科技辅导员。每年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听取专家学者的专题科技讲座,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方式方法。各学校明确辅导员的职责,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对在科技教育方面成绩显著的教师,评先、晋升时都予以体现,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辅导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对科学教育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学技能比赛,大力开展科学教研活动,科学教育学科教师队伍的教学、实践、教研等方面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三是积极做好科学教育学科教师的补充工作。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每年定期组织教师招考,确保每年度教师补充数额不少于教师自然减员数量。2010年公开招考教师120人,其中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等重点学科教师23人,进一步优化了科学教育学科教师队伍的知识、年龄结构。
四、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课堂是主渠道。一是全面推进科学课程改革。在严格按照国家、省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的前提下,重点加强了科学、艺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性健康、艾滋病预防等科学教育课程。其中信息技术已纳入初中毕业
生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二是不断深化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通过知识讲解、科学实验、劳技制作等途径,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认识。积极推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教学研究。完善“教研员任职资格、教研员联系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教育质量监测、教学示范助教、跟进式教学指导”等制度,形成了灵活开放、富有实效的教研机制。坚持教科研工作重心下移,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先后承担国家级教科研课题6个、省级36个、市级99个。
五、突出活动,丰富载体。开展科学教育与普及,科技活动是重要载体。各学校都设立了科技活动室,开设了科技辅导班和活动课,校长、分管副校长担任指挥,班主任主动参与,相关学科教师负责组织实施,科技活动有声有色、蓬勃开展。在低年级开展科幻画、折纸、泥塑等简单的动手动脑活动,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举行全区性科普知识竞赛和校园科技节。中年级开展航模船模、建筑模型、电子拼图等创造性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高年级则增加科技含量,成立创造发明、电脑设计、标本制作、学科竞赛等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安排了固
定的活动时间和指导教师。每年均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节”,开展科技论文征集、科幻画创作、科技实践活动和以科学小发明创造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大赛。2010年收到各类作品2200余件,有42件优秀作品参加了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7个。大多数农村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每年都组织开展如“院士进校园”、“科学家进校园”、“走进千亩葡萄园”等科教活动,着力满足农村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需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石桥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级科普特色学校,区实验小学被评为市级科普特色学校,廿里铺中心小学、市十三中等学校被评为区级科普教育特色学校。
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和习惯,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后,教体系统将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地做好科普工作,着眼普及,重在提高,进一步引领青少年体验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努力让任城科技之花越开越艳!
(2011年3月11日)中共南郑县委 南郑县人民政府
南郑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495个村,总人口55.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25万人。是全省粮油生产基地县和畜牧先进县,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百佳县”、首批科普和退耕还林示范县。2007年9月被省政府列为川陕革命老区根据地。
自2001年我县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示范县,2008年通过中省复检并被再次命名后,我县按照中省科协开展创建2011—2015全国科普示范县的通知,积极进行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近年来,我县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核心,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进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科普网络、科普服务能力、示范体系建设、科普宣传以及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推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GDP年均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1%。2010年完-1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意见》和《南郑县创建2011—2015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召开全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都组建了相应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近几年来,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实施,县委、县政府及时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有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南郑县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和各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了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员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年初和年终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和总结评比工作,大力推进了各项素质建设工作的实施。三是加强对科普工作的考核管理。县上将科普工作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每年年初和乡镇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考评考核和表彰奖励。近两年县上共拿出4.4万元表彰奖励科技进步示范乡镇19个,奖励科技普及推广项目15个。由于各级高度重视、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全县形成了齐心协力、协调联动抓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狠抓重点,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围绕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高,强化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牵头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的作用,积极抓好各项工作推进。
1、积极推动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了全县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计划,把未成年人-3
获县级奖励。高度重视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科技教育工作,近年来,对6216名未升学青年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了1-2门专业技能。
2、积极推动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一是开展了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培训。组织、人保部门认真制订了工作计划,把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围绕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带头致富能力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升级晋档,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大力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先后组织全县495名村支书和232名新任村主任在市农干校进行了两次培训。充分利用县党校、县农广校、乡镇业余党校等阵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80期,培训乡镇和农村党员干部2.6万人次,98%以上的农村党员、乡镇村干部每年都接受了科技培训。二是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农业科技培训。采取送科技下乡、办培训班、专家讲座、选派科技特派员、电子农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局和科技局还分别开设了农业信息网、科技中药网等网站,及时发布信息、开展技术咨询活动。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一村一品建设,农业、人保、团委、妇联等部门大力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培训、青年星火带头人科技培训、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认真抓好“阳光工程”和创业培训,加强转移就业农民培训工作。科技部门还研究制定并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选派了36名专家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普及,发挥农业专家技术专长。县、乡镇科协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5
人保、科技等部门积极协作,制定全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计划,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素质和行政能力为重点,依托党校、行政学院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定期举办科技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和集中办班培训、印发科普读本等形式,积极开展了针对全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教育。针对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先后开展了三批信息知识培训、电子政务培训,使全县1200多名党政干部和公务员得到了轮训,普遍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先后分3批选送124名科级优秀干部去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进行包括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经济管理水平等为内容的提升能力培训。2009年还组织全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县党校开展了茶叶产业化发展培训。2010年3月下旬,围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在县党校举办了“低碳经济与现代化转型”知识讲座,提高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决策能力和环保节能意识。2010年4月22日至23日,对900多名科级干部和公务员集中开展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增设了增强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题培训内容。2010年9月开展题为《掌握健康知识,预防文明疾病》的专题健康保健知识讲座,极大提高了全县机关干部的健康保健意识。通过持续性的科技培训,全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科普宣传,营造浓厚的科普活动氛围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命健康”为主题,认真在全县上下广泛组织开展了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疾病预防、应急避险等方面科普-7
柳洲社区党总支 2010年12月15日
柳洲社区党总支成立于2007年8月,下设欣达、证大、证大物业3个支部,在册党员54名、在职党员529名。共有12个居民小区,在册人口3283人,1314户;实住人口10556人,3770户。社区党总支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创新特色组织形式、搭建特色活动平台、拓展特色服务渠道等特色党建活动,开创了管理有序、机制健全、服务完善、安定祥和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发展。2009年以来先后获得了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市十佳和谐示范社区、市廉政文化示范社区、市“充分就业”先进集体、市文化示范中心、市卫生先进集体、市科普示范社区、市级绿色社区、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县青少年暑期活动先进集体,通过了“3587”工程考核。
一、创新特色管理模式
1.创新结构设臵,实施网格管理。社区党总支根据社区党员状况和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优化支部结构设臵,创新网格管理体系。去年12月份以来,社区按照街道党委的要求,根据社区党员的居住分布和个人所长,专门划分了四大网格,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实现了街道——社区——责任网格的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确保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全覆盖。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社区成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团体特色活动小组,选择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热爱社区党建工作、群众威信高的社区党员或在职党员担任党群团体特色活动小组组长,目前为止,社区特色党群团体共开展人口普查、治安巡逻、义务劳动80多次。
2.创新支部功能,组建特色小组。今年以来,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楼道党群团体小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建立学习型楼道党群团体小组。发挥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的优势,组建学习型楼道党群团体小组,主要组织楼道内党员、群众开展读书看报活动,满足广大党员和居民学习提升的需要,证大小区每晚有20名左右的党员和居民在图书阅览室看书学习和聊天。二是建立助民型楼道党群团体小组。针对一些小区下岗失业党员多、困难党员多、居民就业问题多等实际,社区党组织积极发动在职党员,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开展帮扶活动。社区在职党员为富康小区一名患癌症的党员家属捐款3000元,解燃眉之急。通过开展帮扶活动增进了解,沟通感情。三是建立文体型楼道党群团体小组。根据各社区党员的特长和居民的实际,适应锻炼族的需要,楼道党员主动担当起各种文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文艺骨干,借此成立了文体型楼道党群团体小组,丰富广大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进和睦,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四是成立非公
组织党支部,即证大物业支部,把在企业上班的流动党员吸收到支部内,开展正常的党员活动,使流动党员有一种归属感。目前社区建立四处“晨夕课堂”锻炼点,每个点都有党员参与,并义务担任教练,如风泽泗洲小区一名退休党员志愿承担太极拳教练之职。
3.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分类量化。在全面掌握社区党员有关情况的基础上,社区按照党员年龄、职业特长、身份及活动规律等不同特征,将党员划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和流动党员等六大类型。同时,建立“一卡、一本、一册”,为实施分类管理提供了“分而不散”的管理依据。为了确保自己能有一个好成绩,各类党员分别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工作性质,报名参加了各种类型的活动,如无固定工作下岗失业党员,积极组织党员义务巡逻队,参与社区志愿者巡逻值班(世博安保);退休党员则开展了督查卫生查找陋习,上街宣传咨询便民利民服务,帮助做好邻里纠纷排查及矛盾疏导等活动。分类量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年终党员各项总结评比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也为党员提高觉悟、树立良好形象进行了制约鞭策。
二、搭建特色活动平台
1.搭建党员服务社区活动平台。根据县委组织部“在职党员报到工作”的要求,社区党总支积极联络,主动对接,把报到的529名在职党员分成四个大组,即:志愿者队伍组、扶贫帮困组、治安巡逻队组、环境整治组。同时,社区还有针对性地开展
了世博安保巡逻、人口普查、环境卫生、捐书捐物等活动。今年收到420名党员的帮困捐款经费,共12020元。通过为党员设岗定责、设立党员责任区、党群结对以及先进党员义务奉献等方式,充分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另外,社区党组织还根据活动内容和程序分别制定“双向报到”、“双向管理”、“双向考核”、“双向评优”等制度,严格监督党员参加活动,确保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搭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平台。为充分调动共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突出社区党建工作特色,社区党总支加大共驻共建共享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力度,明确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职责,统筹社区内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资源,坚持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共建工作等专题会议,一年来,共建单位为社区新建了25米休闲宣传长廊、参与社区治安管理、文明教育、法制宣传,11个共建单位积极赞助社区共建经费36000元,为确保社区各项工作的推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社区与钱桥村签订了“携手共创,先锋同行”党组织共建活动协议。
3.搭建党群互动管理平台。为了更好的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把社区建成美好的家园,社区党总支在街道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了社区党员议事会,搭建了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平台,为社区建设进言献策。在议事会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社区为建立了卫生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有
效地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有效激发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党群互动,密切党群众关系,带动群众把社区建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三、拓展特色服务渠道
1.拓展便民活动渠道。群众满意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中的作用,社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化便民服务措施,拓展便民活动途径,以优质、高效和满意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一是设立便民服务公示板。将社区的服务职能、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姓名、照片、职务、职责、联系方式向广大群众公开,设立干部去向公示栏,方便群众办事,使居民办事少走弯路。二是印发便民服务指南。将党员服务内容及社区基本情况印制100本服务指南小册子、5000份社区概况发放到居民手里,解决群众办事不了解程序、不知道相关政策的问题。三是设立便民服务岗。实行一体化服务,为群众解决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提供服务,解决办事手续复杂、效率不高的问题。四是定期调查走访。及时了解社区居民最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有针对性的提前做好服务准备,力求把握住每个时期居民的需求。
2.拓展乐民活动渠道。按照县委建设幸福和谐新嘉善的要求,社区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生活,加强社区文体建设。依托党员活动中心、文化俱乐部,利用节假日或业余时间广泛开展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既丰富了居民的业
余生活,又活跃了社区的文体阵地。根据社区党员和群众的特长和爱好,成立社区“晨夕课堂”健身团队、摄影兴趣小组、书画协会、太极剑队、门球队等多支文体活动队伍,与玉兰社区联合举办历届楼道文化才艺表演,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定期、不定期地在社区开展小型文艺汇演、老年人体育活动比赛和书画展,“庆七一”、“迎国庆”、岗村结对才艺比赛、闹元宵、“欢乐家园”低碳环保亲子活动等各种大、小型文艺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推动社区和谐健康发展。
3.拓展安民活动渠道。为创设社区安居环境,社区党组织坚持维稳至上的原则,切实组织开展安居系列活动,组织各社区党组织建立党员义务巡逻队、社区调解委员会、普法教育义务宣传队,开展了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综治、禁毒、打击传销和邪教等宣传活动,以制作宣传橱窗和展板,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加强巡防队伍和治安岗的建立,成立综合服务管理队,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楼院、无毒社区、无传销社区、无毒家庭活动,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居住环境。到目前为止,社区无重大事故、无群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富康小区被县政府命名为2009年度安全小区。
4.拓展惠民活动渠道。针对不同弱势群体的需求,社区党总支坚持为民解困的工作思路,明确服务重点,拓展惠民服务领域,最大限度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的实际困难。一是提供扶持创业服务。社区党组织通过对下岗失业人员
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充分了解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配备专人从事劳动就业服务工作,每季度在社区信息栏公布用工信息,使下岗职工不出社区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成为无零就业家庭社区,2008年被评为市充分就业先进集体,今年又通过复评。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好面向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义务向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宣传国家法律政策,义务为他们疏通获得救助的渠道,为残疾人积极寻找就业岗位,社区有8名残疾人,其中6人获得就业,2人已退休,使党的惠民政策贯彻到社区每个弱势个体上。三是重点开展献爱心活动。定期组织社区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站,为有困难的家庭开展上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免费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成立了社区服务站,下设四个便民服务点,开展方便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代办家电维修、换送煤气、电路维修、管道维护等服务。四是开展因病致贫困难救助。富康小区一下岗党员,家属身患癌症,社区党总支得知情况后,及时与上级民政部门联系,列入低保边缘户,帮助今年才上大学的女儿就学,帮困结对,以解燃眉之急,这位党员感动无比,感谢党和政府。
总之,柳洲社区几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党建工作方面做了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以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为契机,更进一步的抓好党员队伍特色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每一
根据《长沙市2011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要点》(长食安委发„2011‟3号)、《长沙市2011年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及宁乡县食安委文件精神,我镇决定争创长沙市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文件精神,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原则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针,提高我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争创市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黄材镇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同志任组长,食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镇食安办,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和村(社区)密切配合。
三、创建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争创市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并以此推进我镇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食品消费更加放心和安全。
四、工作步骤
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从2011年7月开始启动至2012年2月完成,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1年7月)。
1.成立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2.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示范创建阶段(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
1.对照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2.农业、畜牧、工商、卫生、教育、城管、公安等部门要分别对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的创建工作进行指导。
3.迎接评审验收,成功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2月)
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对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五、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是我镇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各村(社区)、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㈡、落实创建措施。各村(社区)、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开展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要根据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安排落实各项创建措施。明确监管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加大监管巡查力度,积极指导和督促种养殖单位、食品经营门店、企业和餐饮店改进存在的问题,及时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反映的问题。
㈣、浓厚创建氛围。各村(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通过设置创建活动宣传栏、宣传版面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开展创建活动的意义、目
提纲
一、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责任感
(一)示范区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二)示范区创建是建设现代化强区的现实要求
(三)示范区创建是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迫切需要
二、把握重点、精准发力,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
1.要聚焦创建指标精准发力
2.要聚焦重点人群精准发力
3.要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一)目标责任要到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宣传发动要到位,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工作落实要到位,确保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正文:
同志们:
刚才,...同志宣读了《...区2021—2025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方案》,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教体局和官扎营街道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有思路、有措施,体现了责任担当和强大决心;一会儿,...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科协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战略,全区科普工作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活力加快释放,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推进。2020年我区入选“全省科普示范区”;2021年,成功跻身“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区青少年科普、卫生健康科普、应急科普等工作卓有成效,北坦、官扎营、纬北路、泺口等街道科普阵地建设富有特色、亮点突出,...动物园、沃尔富斯等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活动精彩纷呈。二是全民科学素质有效提升。扎实开展“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工作,2019年我区在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行动中荣获区县组冠军;区科协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全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是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省技术转移先进区”。特别是在2021...市各区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我区在科技创新工作单项考核中,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可以说,当前全区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基础厚实、势头正劲,这些都为我们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力支撑。
今年是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之年,为我们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快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以示范创建为引领,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提供基础支撑。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责任感
全国科普示范区是一项体现地方科普水平的国家级最高荣誉,是科普工作的最高标准,也是对外展示我区整体形象的新名片,对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示范区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更加突出,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对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从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汇聚起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强大合力。
(二)示范区创建是建设现代化强区的现实要求
当前,我区正锚定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省会区域经济中心重要增长极,全力打造省会城市更新样板区、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着力建设品质幸福之区,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重点工作涵盖了综合竞争力、区域代表性、人民幸福感等各领域,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科学普及的保障。比如,我们要重塑产业辉煌,就需要强化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支撑,以高素质创新大军保障全区高质量的发展。我们要建设品质幸福之区,就需要科学素质建设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彰显价值引领作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我们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科学素质建设更好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夯实公民科学素质基础,营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我们要以此次创建为契机、为动力,扎实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让两者齐头并进、同频共振,共同催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示范区创建是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迫切需要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则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筑牢群众健康生活的地基,更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们在深化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与先进区县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基层科普基础较薄弱,科普社会动员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科学素质建设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另外,与高新、历下等区县相比,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低、高科技人才相对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都与我区当前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存在差距,必须重视起来,切实加以解决。我们要以此次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普工作的大众性、基层性、基础性作用,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夯实全民科学基础,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在浓厚的社会科技氛围中,汇聚创新力量,激发创新动力,加快科学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形成与现代化强区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实力。
二、把握重点、精准发力,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时间紧、任务重、头绪较多。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围绕总体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抓住薄弱环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
1.要聚焦创建指标精准发力
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街道、各科普教育基地要对标对表《创建方案》,紧扣时间节点,细化任务分工,抓好责任落实。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1.是科协队伍建设。按要求将“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或科技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充实调整到街道、社区(村)科协组织中,组织“三长”开展好科普活动,切实发挥他们的作用。2.是科普阵地建设。各街道要确保在沿街显要位置设置一处以上科普宣传标识,社区(村)科普活动室(站)、科普宣传画廊(栏)、科普宣传员要做到全覆盖。3.是提高科普活动覆盖面。除日常科普活动外,8月中旬到9月中旬开展的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和创建指标,要确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社区(村)都要有科普活动,并按时进行网上申报,确保科普活动覆盖面达到80%的创建要求。4.是打造共建共享科普工作品牌。区委政法委和区科协共同开展的“每日科普e起学”志愿服务行动,小程序的点击阅读量累计达到38万人次,省市科协多次表扬,这项工作北园、桑梓店、纬北路等街道抓得很紧,成效明显,未完成任务的街道抓紧推进,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阅读量。区科协要强化督促检查,每月通报进展情况。
2.要聚焦重点人群精准发力
《科普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学校、医院等,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科普工作。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及各科普教育基地在创建工作中,一定要始终坚持把“通过创建来推进科普事业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不能为创建而创建,不能流于形式,要实实在在的抓好青少年、工人、农民、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高。该投入的科普经费要投入到位,该建立的组织网络要按规定建立,该修建的科普场所要争取修建,该完善的科普设施要切实完善,该开展的科普活动要认真开展。要做到现场有看点,工作有亮点,活动有特点,经得起实地检查,经得起横向比较。要把常态化开展科普工作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我区公民科学素质有一个大的提升,营造全区科技创新良好氛围,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科技惠民成果。
3.要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本次全国科普示范区考核测评由市科协推荐、省科协考核验收、中国科协最终抽查决定。考核过程中,无论是前期审核还是实地考察,申报材料及相关的档案资料都是最重要的评审依据,所以申报材料必须整理好,确保申报材料不扣分、检查评估得高分。首先,申报材料必须严格按要求准时上报,该有的材料都要准备齐全,该达标的数据都要达标,材料内容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突出特色亮点,尽可能地通过材料把我们科普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展示出来。其次,档案资料一定要收集整理好,既要有日常工作记录,也要有媒体宣传报道的资料;既要有文字资料,也要有图片音像资料;既要有各类获奖材料,也要有社会各界以及本地群众的良好评价。第三,实地迎查工作一定要做扎实,在省省科协、中国科协实地考察和抽查时,街道、社区科普阵地标牌、科普宣传栏等科普设施都要按照要求设置展示到位,相关的档案资料要按照最高标准整理准备到位。按照中国科协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认定工作相关要求,9月份,省科协将组织专班对相关县市区进行检查评估,将检查评估情况打分排序,根据验收考核结果,上报中国科协,我们要力争在省科协检查考核中得高分,最终进入全国科普示范区行列。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是展示...形象的一次重要机会,需要全区上下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各部门各单位要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
(一)目标责任要到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和有关单位是此次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今天参加会议的同志回去以后,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安排部署落实好相关具体工作,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区科协作为牵头单位,要全力做好保障,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指导督导,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宣传发动要到位,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和有关单位在创建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把科普工作宣传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打造品质幸福之区、美丽宜居富裕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广泛宣传科普知识,本单位科普工作特色亮点,以及在科普工作和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切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让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群众都能知晓并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工作落实要到位,确保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要把创建工作与科普工作、科协工作的长效推进结合起来,做到以创促建、以创提效,借助创建切实提升科学普及的全面工作。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做到务求实效,科普组织不能光建不管,科普设施不能光建不用,科普队伍不能光有名单没有活动,科普活动不能光有形式没有效果。我们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成功创建一个有着浓厚科普氛围、广泛科学基础、良好科创环境的全国科普示范区。
【镇创建县级科普示范镇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创建县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工作总结10-17
市烟草专卖局创建优秀县级营销部总结06-18
潼关烟草局创建优秀县级局汇报06-30
烟草专卖(分公司)开展创建优秀县级烟草专卖局工作汇报06-09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暨科技工作总结09-28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年度工作计划12-15
县总工会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方案06-18
镇创建土地执法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07-11
卧龙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汇报稿12-08
镇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汇报材料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