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闲居齐己,闲居的意思,闲居赏析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闲居,闲居齐己,闲居的意思,闲居赏析

闲居,闲居齐己,闲居的意思,闲居赏析 篇1

咀嚼品味王维的五言律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眼前便呈现出一轴“淳美视域天人和谐”的秋晚山村水墨画, 耳畔则回旋着一首悦耳动听的蝉鸣溪唱田园曲: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秋天来临, 寒意渐浓, 远山抹上了苍翠的浓妆, 澄澈照影的涧水缓缓流淌。“我”轻扶竹杖斜倚在柴门之外, 迎着徐徐秋风静静地听着秋蝉在暮霭中低吟浅唱。黄昏垂下了金色的帷幕, 秋风停歇了轻盈的脚步, 举目环望, 四野幽静;河渡尽头, 只剩下圆圆的落日;村庄深处, 一缕炊烟袅袅升起直上碧霄。这时, 又碰到好友裴迪喝醉了酒来到“我”面前, 正乘酒兴, 击节狂歌, 吟咏着他的得意诗篇。

读罢此诗, 细细品味, 笔者认为此诗的精华乃是表现了淳美视域中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

所谓“淳美”, 即厚重美好, 朴实美丽。淳美的美学价值在于“朴中寓真, 淳中见雅”;“视域”是指人们感受、理解审美对象的构架或视野;“淳美视域”是指以淳美为审美范畴和平台, 感受、理解审美对象的思维构架。所谓“和谐”, 即如黑格尔所说, 客观事物“各因素之中的这些协调一致就是和谐”, “和谐之所以美, 是由于它们的鲜明的差异和对立已经消除掉了”。和谐的美学价值在于“异中求和, 静中寓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的淳厚和谐之美, 主要表现为人与大自然外在的协调一致与内在的和谐统一。

先谈人与大自然的外在和谐。这种外在的和谐是人与自然景物“形态”之间的协调一致。本诗写“寒山”, 渲染其“色”的苍翠,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视域和谐;写“落日”, 突出其“形”的空灵,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心域和谐。这是静态意象的摹写。写“秋水”, 描绘其“音”的潺湲流淌;写秋蝉, 摹状其“声”的浅吟低唱,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听域和谐;写孤烟, 展现其“态”的轻逸舒徐,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视域和谐。这是动态意象的描绘。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上写这些意象, 其动静相映, 形态相衬, 声色相生, 不仅景物之间的“形”十分和谐, 而且景物与人之间的“神”也十分和谐, 因为抒情主人公“我”处在这些优美的景物之中, 面对苍翠的寒山, 欣赏潺湲的秋水, 聆听浅唱的蝉鸣, 遥看渡头的落日, 沉醉墟里的孤烟, 自身仿佛变成了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幽美景色之中, 沉醉于人与自然景物形态相融的淳美境界。这时, 审美主体已被审美客体同化, 人的外在之形与自然的外在之形完全协调一致, 二者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再看人与大自然的内在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 不仅表现为外在的和谐之“形”, 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内在的和谐之“意”。这种“意”就是审美的主观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黛玉与香菱论诗, 谈到了王维诗“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的妙处:一日, 黛玉方梳洗完了, 只见香菱笑吟吟地送了书来, 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 不知可是不是, 说与你听听……‘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这‘余’字和‘上’字, 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 那日下晚便湾住船, 岸上又没有人, 只有几棵树, 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 那个烟竟是碧青, 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 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王维的这两句诗引发了香菱上京泊船观村景的联想, 以及读诗倒像“又到了那个地方”的体认, 都表明“人” (作者、读者、诗中农人) 与大自然已经有机融合为一体, 表现了人与大自然主体相亲之“意”, 达到了人与大自然内在和谐的崇高境界。虽然在这特定的时空里, 眼前除诗人之外四野空旷, 只“余”落日, 似无它物, 但是, 此时诗人已将天地之间所“余”落日赋予人性, 认为知己, 人与自然景物“落日”已经产生了认同感, 实现了内在的“意”的和谐。何况远处村庄星星点点, “孤烟”直上云霄, 农人乐享天伦。在这幅淳美的画图中, 人与大自然实现了高度的内在和谐。

本诗所写的人与大自然的内在和谐由以下三个层面组成了和谐之美的主体结构。

第一个层面是审美移情。审美移情是指人的情感直接与客观事物相结合, 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人们凝神观照审美对象时, 就会产生将人的生命和情志注入对象、使审美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也就是说, 审美移情是把人的感觉、情感移植到客观事物里去, 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事物仿佛有了感知、情感和意志, 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由于审美的移情性、主观性的作用, 因此诗人往往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灵性。在本诗中, 本应萧索的秋山, 却为诗人而转为苍翠;本应枯竭的秋水, 却为诗人而每日潺湲;本应噤声的秋蝉, 却为诗人而尽情鸣唱;本来阒无人迹的“渡头”, 却因现实中“我”的闲适愉悦而显现出落日的辉煌;本来鸡鸭息鸣的“墟里”, 却因想象中农人的欢愉而显现出“孤烟”的轻飏。这都是诗人审美移情的结果, 诗人主观的“意”与景物人格化的“意”达到了内在的和谐统一。

第二个层面是审美怡情。怡情是指陶冶情操, 调节心境, 使心情愉快。培根说:“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 二为增趣添雅, 三为长才益智。怡神旷心最见于蛰伏幽居。”其实, 怡情岂止在读书之时, 更在审美之中、赏物之时。一般人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 身心获得放松, 性情得到陶冶;诗人在欣赏美景时, 不仅心情变得愉快, 情绪得到调节, 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陶冶, 而且还会在赏物审美的过程中“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遨游古今, 物我两忘。陶渊明在赏菊中洽受怡情, 张九龄在咏月中感受怡情, 孟浩然在垂钓中消受怡情, 李太白在望瀑中享受怡情。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 诗人王维在移情欣赏景物的基础上, 自身也获得了怡悦的享受。诗人扶杖倚门, 望寒山转翠, 听秋蝉吟唱, 赏夕阳徐落, 看孤烟直上, 不仅精神得到无穷的美的享受, 而且心灵得到极度的净化, 行到且行处, 坐看云起时, 晚风吹解带, 秋水映落日, 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这时, 大自然的“美”与人物的“意”达到了内在的和谐统一。

第三个层面是审美抒情。移情与怡情都是内在的意识和情感, 而审美抒情则是人物情感外化的手段。面对同一审美对象, 不同的抒情主人公会有不同的感受, 会抒发不同的情感;就面对“秋蝉”这一审美对象而言, 不同际遇的诗人会抒发不同的情感。骆宾王《在狱咏蝉》抒发出“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的感叹;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也咏蝉, 但他抒发的情感与骆宾王迥然不同:“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在秋山逐渐由翠绿转为苍翠、清澈照人的秋水如弹琴般潺潺流淌的时候, 诗人斜倚在柴门之外, 静静地聆听薄暮中秋蝉的吟唱, 心情格外舒畅。在这里, 诗人抒发的是出离官场, 远离尘嚣, 亲近自然, 慰藉心灵的暂且偷闲之情。不过, 偷闲之情毕竟是“暂且”的, 隐居山林并非没有寄托。辋川之作表面上只是自然山水的描绘, 实际上有王维清修的理想寄托。即是说, 辋川别业实际上是王维心灵寓所、心中净土;辋川诗的终极内涵, 是作者寓道的心灵语言。本诗的尾联表面看来是写好友裴迪乘醉狂歌, 其实是诗人借裴迪之口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平之情。在本诗中, 景色的淳美、隐居的闲适与对张九龄罢相后朝廷奸佞专权的愤懑, 都寄于田园, 移于山水。这看似对立, 实则统一, 即统一在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上, 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上。

由此可见,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一首淳美视域中天人和谐的田园交响诗。

参考文献

[1].《苏轼集·补遗》,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31页。

[2].黑格尔[德]:《美学 (第一卷)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第180~181页。

[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年版, 第355页。

【闲居,闲居齐己,闲居的意思,闲居赏析】推荐阅读:

春日闲居,春日闲居姚合,春日闲居的意思,春日闲居赏析05-29

闲居初夏午睡起阅读答案09-14

上一篇:2018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下一篇:碱沟煤矿瓦斯抽放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