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开展新农保工作的实施方案(精选12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委、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好我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确保此项惠民工作做好做实,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方法步骤
我镇对新农保工作分四步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7月下旬至7月底)
1、镇成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和明确机关干部、财政人员包村驻点任务,确定各村新农保联络员。由党委书记余志刚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万俊蓉同志和我任副组长,党政和领导班子为成员的镇新农保领导小组。
2、召开动员会,以会代训。
3、张贴标语,广泛宣传。每户一张《新农保政策问答》,有一张《致农村居民一封信》,每组张贴一份《实施办法》。
4、各村根据全镇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摸底登记阶段(7月底至8月初)
各村以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为依据将本村符合参保条件的各年龄段人口数进行摸底登记。各年龄段范围为16-45周岁、46-59周岁、60周岁及以上。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8月初至9月底)
1、参保登记。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采取包村负责、进村
入户等措施,动员符合条件的群众应保尽保。参保人参保时应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到所在村委会申报办理参保手续。特殊参保对象(计生后遗症、重度残疾)另需提供相关部门发放的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村委会在审核相关资料后,加盖公章报镇财政所,由财政人员录入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
2、缴费。参保人选择缴费档次后按标准缴费,由村干部负责收取登记,并以村委会名义出具简易收据,财政人员凭各村收费简易登记表开出具正式收据,并从村干部手中接收已收取的保费和卡费,在24小时内通过农业银行上到市农保局专户,各村将财政人员开具的正式收据下发,更换参保群众手中的简易收据。
3、建档。由镇财政所负责为各参保对象建立个人档案。
4、领卡发证。市农保局统一为每个参保人办理惠农卡。参保人凭惠农卡可以查询个人账户基本信息、缴纳养老保险费,进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在首次缴费两个月后,在户籍所在地领取惠农卡。
5、启动发放。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在镇农业银行领取养老金。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10月1日以后)
在确定机构人员、配套办公场地及设施的情况下,落实工作专班、经费,负责全镇新农保的日常工作,实现经常性、规范化运作。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工作目标:全镇符合条件群众参保率达90%以上。
(二)具体要求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镇成立了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要落实相应的工作专班,由村支部书记牵头负总责,确定村会计为新农保联络员,实行包片负责、包村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强化宣传,正确引导。新农保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村各单位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将新农保的基本政策、目的、意义和好处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高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条件的村要刷写一条固定标语,拉1-2条过街横幅,每村必须张贴10幅以上宣传标语,利用公开栏、橱窗等广泛宣传,这也将作为我们推进新农保的基础工作,纳入检查验收范畴。
3、强化配合,通力协作。新农保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全镇上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镇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新农保工作的总协调。机关干部负责检查督办,促进工作落实;财政人员负责票据管理、资金回笼上解和信息录入;公安部门负责审核户籍信息,既要为补录户籍人员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又要防止突击修改年龄、突击迁入和分户等容易钻政策空子的行
为;农业银行负责保费的上解、社保卡、存折及养老金的发放。
4、强化监管,严肃纪律。重点是强化对保费资金和票据的监管。财政人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严禁将保管的票据发放到村干部或无关人员手中,由其代开保费或卡费收据,一经发现,坚决制止和纠正。各村收缴的保费必须在24小时之内交到包村财政人员手中,并换取相应的票据,严禁截留或挪作他用,一经发现,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强化调度,硬帐硬结。新农保工作是今年市委、市政府重点调度的一项工作,作为基层党委政府,我们有责任将这项工作不折不扣狠抓落实;新农保工作又是新时期的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有义务全力以赴,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镇党委政府将把新农保工作纳入今年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结账,切实加强工作调度,实行硬帐硬结,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确保全镇新农保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平舆县作为全国、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试点县之一, 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以来, 在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 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平舆目标, 按照积极启动、稳步推进、规范管理、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 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 全县应参保人数为598129人, 实际参保502390人, 其中参保缴费人员384120人, 60周岁以上人员118270人, 参保率83.9%, 征缴新农保基金5195万元, 已发放新农保养老金6867万元。近日, 平舆县作为典型在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一批试点工作总结暨第二批试点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发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 把新农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新农保政策的实施,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社会发展的跃进, 是惠泽民众的德政工程。为了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落实好, 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实, 我们把新农保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 以感恩的心态、超强的力量、持久的措施抓落实。一是统一思想, 把领导重视物化为保障措施。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 即使暂时牺牲其他方面的建设, 也要保证新农保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领导, 把领导重视体现为工作责任。成立了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县长任组长, 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 各乡镇 (街道) 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 具体负责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县主要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听取工作汇报, 深入调研, 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健全制度, 把领导重视转化为工作机制。将新农保工作列入目标管理, 实行“县领导包乡, 乡领导包村, 村干部包组, 组干部包户”的“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和示范带动机制,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四是强化督查, 把领导重视落实为督导措施。把督促检查贯穿始终, 通过简报和电视流动字幕将督查结果和参保率一天一通报, 对工作不深入、措施不到位的乡镇 (街道) 予以通报或处罚, 表先促后, 推动工作。
二、广泛宣传, 为新农保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新农保是新生事物, 试点工作要成功, 宣传工作须先行。平舆县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 让政策培训进乡入村、政策宣传进村入户,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动员。全县动员会后, 各乡镇 (街道) 召开启动大会, 村组召开群众大会, 层层传达贯彻新农保试点工作精神。二是多种载体宣传。散发《新农保政策解答》《新农保待遇测算表》等宣传单40万份, 宣传挂历9万多幅, 通过报纸、宣传车、手机信息等多种载体, 全面宣传新农保工作。三是职能部门专题讲座。县人社部门负责同志通过参加各乡镇 (街道) 启动大会、村组群众大会、电视访谈节目, 向广大群众专题讲解新农保试点工作政策、参保方法, 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四是亲情友情引导。充分利用机关工作人员政策掌握比较全面、亲朋乡邻比较信任的优势, 开展机关干部送新农保政策进农户活动, 向亲朋好友宣讲参加新农保的好处。五是工作人员上门宣传。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宣传小分队, 挨家挨户上门讲解, 把政策讲明, 道理讲透, 好处讲清。通过广泛宣传, 在全县上下营造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浓厚氛围, 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参保热情。
三、舍得投入, 确保新农保资金保障到位
资金保障到位、及时, 是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把新农保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应舍得投入、主动投入。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县投入80多万元, 把财政服务大厅改建成县新农保经办服务大厅, 为各乡镇 (街道) 新建了新农保办事服务大厅, 添置必要的办公设施。二是落实专项经费。2009年拨付新农保启动专项经费100万元, 2010年拨付专项经费120万元。三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由县财政补贴5元, 将每人每月基础养老金提高到60元;为残疾人代缴参保费用, 每年县财政需支出补贴资金700多万元。在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政策要求的基础上, 我们还为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参保家庭补贴等设立了每人每年100元的缴费补贴, 使每年县财政新农保支出达到了830万元。我们将新农保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并当月拨付到位, 有力地保证了新农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经办, 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平舆县从理顺体制入手,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方便广大农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养老金。一是理顺体制。成立县级新农保经办机构, 为财政全供副科级事业单位, 编制52人, 其中县农保办14人;成立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事务所, 归属县人社局垂直管理。二是加强培训。对经办人员先后举办了四期培训, 使每一位经办人员都具备与岗位职能相适应的能力素质。三是严格程序。按照申报、审核、复核、审定、缴费、发放等程序, 参保个人自愿申报, 行政村负责填表登记缴费, 乡镇 (街道) 负责核实资料、录入基本信息和缴费情况, 县新农保经办机构负责复核, 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四是方便群众参保。我们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村入户, 做到登记到户到人、参保手续办理到户、参保凭证发放到人, 避免了让参保人员在村里乡里来回跑的现象;对外出务工人员, 逐人电话通知, 讲明情况, 采取村干部代缴、亲属代缴的办法办理, 不让每一个参保对象漏保;对领取待遇人员, 在身份证、户口簿、相片对照无误后, 发放领取证和银行卡, 养老保险金当月20日前及时足额打到银行卡上;每年7月至9月对领取人进行认证, 审查领取人的生存和身体状况, 建立电子档案, 跟踪调查服务, 防范养老金虚报冒领。五是阳光操作。实行新农保基金收支信息定期公布制度, 推行“县乡村三级审核、两榜公示”的运行模式, 接受群众监督, 提高基金运行和管理透明度, 保证广大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自县召开新农保工作动员会后,王集乡党委、政府高度造福一方,迅速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乡新农保工作安排,并协调工作经费,协调人员,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王集乡新农保工作开展顺利,全乡30个行政村,有近半已接近完成收缴保险金任务。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广泛宣传。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设立宣传专栏、开通广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大村悬挂宣传横幅8条,小村5条,大村张贴宣传标语120条,小村80条。同时,乡印制各种宣传资料18000余份入户发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二是科学组织。充分运用“4+2”工作法,各村召开新农保动员大会、党员干部会、群众会,全乡设立两部新农保热线电话,各村设立咨询台,安排专人值守,解答群众的疑问。三是明确职责。实行乡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和党员包户的联动工作机制,明确片长负责本片、包村干部负责所包村、支部书记负责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是严格督查。将新农保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百分制考核。乡党政办公室对各片、村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跟踪督查,每三天进行一次通报,15天内完成新农保任务的加线口5分,加行政村10分。目前,我乡已对全乡30个行政村进行了第一次督查通报,主要检查内容为政策宣传情况、筹资进度、各村会议召开情况及60岁老人公示情况等,办公室都一一拍照存档。
五是加强领导,抓好培训。自我乡召开新农保动员会议以来,为培养各村明白人,指导好各村的新农保工作,已先后召开专题培训会3次,并提供答惑解疑,广大村组干部目前对该项工作的各项政策已基本掌握,为新农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乡还安排劳保所有关人员分赴各村,一线指挥,及时纠正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六是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工作开展中,我们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各村面临的共4个问题,迅速拿出解决方案,保证了工作的进度。比如,在筹资中遇到的旧身份证、旧户口本问题,我们及时联系派出所,由乡村统一组织各村收缴旧证,统一到派出所更正,保证了工作程序,节省了工作时间。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对于户口漏登人员,该群体在身份证明方面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复杂,会影响到他们的参保。
2、参保登记时,要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各选一项是否可以?
国发〔2009〕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九、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
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二、相关制度衔接
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要妥善做好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试点地区也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
十四、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要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按要求选择试点地区,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试点县(市、区、旗)的试点实施方案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十五、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各地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国务院
一、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新农保现行财政负担和分担机制不尽合理,阻碍了新农保的有效推进 现行新农保制度的财政负担和分担结构是以东、中、西部为划分基础的:中央财政负担东部地区50 % 基础养老金,负担中西部地区100%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补贴由地方财政全额负担。这种财政分担方式容易造成东部地区内部经济欠发达市或县,尤其是贫困县财政负担过重,并导致地方财政压力不断上移,不利于新农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制度的有效推进。
(二)参保覆盖面窄和个人账户积累少,不利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长效机制 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农民在参保缴费时的表现截然不同:越接近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农民参保率越高,而作为制度缴费主体的年轻农民参保率却偏低。
(三)新农保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对接尚未实现,制约了新农保制度的全面实施 当前我国城乡实行两种不同的养老制度,即农民在城镇企业就业实行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则实行新农保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实现这两种制度的对接,决定着新农保养老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责任分担结构不同。新农保的责任主体主要为国家和参保个人;而城镇养老保险的责任主体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第二,统筹部分构成不同。新农保的统筹部分中西部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负担50 % ;城镇养老保险的统筹由企业缴费和财政补贴构成。第三,新农保中参保农民的个人账户中地方补贴的部分仍然属于政府所有,这与城镇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的私人所有不同。第四,缴费的标准有差别。城镇养老保险的标准较高(企业负担20 %,个人负担8%),且带有强制性,因此相对积累较高;新农保缴费标准很低(参保农民按100、200、300、400、500 元5 档缴费),采取自愿的原则,因此积累低。第五,缴费年限的计算标准不同。城镇养老保险要求缴费必须累计满15 年;而新农保要求满60,由其子女代为缴费,若年龄距离领取年龄不足15 年,按年缴,允许补交;距领取年龄超过15 的,按年缴费不得低于15 年。第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不同。新农保制度每人每月55 元基础养老金给付;而城镇养老保险月标准为上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而且是月缴,因此积累较多。综上可知,新农保与城镇养老保险在诸多方面的差别,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对接上的困难,这必然导致我国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难以实现。
(四)、省、市新农保政策未能细化,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省业务操作系统操作不便及功能不全等,对业务操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现行的省、市实施办法过于笼统,未能细化,导致基层在实际操作中对一些现实性问题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确定的执行标准和口径,从而影响新农保工作的开展。如:参保人员的银行账户信息无法在系统中体现,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需查询参保人的银行账户信息时还需要与邮储银行联系,导致工作不便,对整体业务的推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五险合一进程缓慢,新、老农保及与其它社会保险之间缺少衔接政策。2008年宿迁市政府办曾下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由于只是属于指导意见的性质,文件在新、老农保及新农保与其它社会保险的转移和衔接方面,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说明,未能制定出实施细则,导致新、老农保及与其它社会保险之间仍然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未能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衔接,影响了工作效率。
(六)、新农保待遇审核、发放制度不健全,存在资金流失风险。新农保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实施初期,由于时间紧,人手少,任务重,新农保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了保费收取和档案录入上,未能及时建立相关待遇审核、资格认证制度,有乡镇初审时对上报人员未能做到逐一审核即公示上报,再加上个别乡、村存在死亡隐瞒不报情况,以致出现了冒领、套领、重复领取和已领取其它社会保险又领新农保的事例,新农保存在一定的资金流失风险。
二、新农保实施过程中难题的破解路径
(一)应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
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仅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即使同一地区也发展不尽相同。因此为了保证新农保的有效推进,应改革现在的财政负担机制。
首先,改革当前的按东、中和西部划分财政的分担机制。应建立以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机制。根据各地区的GDP、居民生活水平、财政收入和人口流动情况等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按情况不同细化出不同的等级,根据经济发展的等级不同建立不同的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比例。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央的负担比例降低地方财政的负担比例,从而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
其次,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降低个人账户的补贴标准。新农保规定60 岁老人拿到国家基础养老金为每月55 元。按恩格尔计算,其标准仅能达到最低保障水平,相对过低。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情况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增加财政的支出水平,适应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但《意见》中规定地方财政在负担部分基础养老金的同时还要对参保农民的个人账户中补贴30 元。这本来就已经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还要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水平,这是个两难的境地。因此应适当降低对个人账户的补贴或者干脆由中央来补贴个人账户部分,从而使地方财政有能力提高对基础养老金的补贴。
最后,不宜盲目追求农民参保率。对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的地区,不应盲目地追求参保率,否则会造成财政的不堪重负。国家新农保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 年实现全覆盖,因此对于欠经济发达地区没有必要去提前实现这个目标,应根据自己的财政水平,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否则出现太多的财政窟窿,造成新农保的无法实现。
(二)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参保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建立有效的参保激励机制,合理解决参保覆盖面窄和个人账户积累少等问题,提高农民总体的参保率。
首先,提高农民的参保年龄,将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挂钩,突显政府的对参保的激励功能。农村人口的就业平均年龄大约为21 岁,因此建议将参保年龄提高到21 岁,使参保人有经济能力参保。改变原来不分缴费年限的长短、基础养老金的领取没有区别的情况,将缴费年限与基础养老金挂钩,缴费年限越长,超过15 年后,每年或每5 年的基础养老金的领取做适当的上调一定比例;同时应鼓励农民选择高档次的个人账户进行激励,选择的档次越高,个人账户的补贴就越高,但在补贴时就兼顾公平,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因此在补贴时就采取累退的方式。
其次,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的意识。一项新的政策的认识和接纳,都需要一定的过程。但很多试点地区因经费不足,宣传不到位的现象很严重。在调研过程中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低,非常了解的只占2%,比较了解仅为9.9%,总体新农保政策认知度不足12 %。很多农民对新农保的制度认识不够,对加入新农保的作用还不太理解,加之60 岁后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目前还太低,因此造成了某些试点地区的参保率不高。因此应通过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切实地了解新农保的各种政策,确实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组成新农保推广工作组,分期分批地组织人员深入到农户中进行宣传、注册和登记,把党的强农惠农的思想给农民讲清,争取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尽可能地参保。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对新农保资金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管,确保农民养老金的顺利发放。
(三)统筹协调各项农村福利政策,实现新农保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对接
新农保与城镇养老保险两种制度的缴费标准和统筹的构成不同,因此实现两种制度的对接必须确定一个对接路径。新农保的统筹由各级财政负担,体现不出互济性。而基础养老金由国家中央财政补贴55 元,然后根据特价变动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还进行相应地调整,因此与参保人缴费年限无关;而城镇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密切相关。因此实现两种制度的对接,首先应实现缴费年限的对接。
(四)、建议省、市结合基层反馈意见,细化新农保政策,及时对省新农保业务软件进行改进升级,确保新农保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加快“五险合一“进程,出台相关衔接政策,彻底解决新农保与其它社会保险之间无法衔接的问题,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重复劳动,减轻工作强度,切实提高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
(六)、建立健全新农保待遇审核及领取资格认证制度,加强风险点防范意识,防止资金跑冒滴漏。县政府应尽快出台新农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管理办法,以制度促管理;新农保经办机构应加强与民政、公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获取准确的死亡人员信息,防止冒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设立举报电话,鼓励举报;严格奖惩,对举报人给予物质奖励;对死亡隐瞒不报的村组协办员追究责任,以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杜绝养老金的流失。
一、泰州市新农保实施现状
1、泰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概况
泰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以下简称“泰州新农保”) 于2006年5月经该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讨论通过, 由政府建立实施。泰州新农保制度出台之初, 市政府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5+1”实事工程之一, 并按照“一年出方案、两年抓试点、三年抓推进、五年全覆盖”的工作思路, 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新农保工作。2007年4月, 召开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百村试点”电视电话动员大会, 确定了102个小康示范村为首批试点村。2008年12月, 出台《泰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试行) 》, 标志着泰州新农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3月, 该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 研究出台《泰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2、泰州新农保实施成效
自2007年初正式启动至2010年10月底, 泰州市新农保参保人数已达138.89万人, 完成预定目标120万人的115.7%, 60岁以上享受基础养老金人数为57.16万人, 全市养老金平均水平为每月153元, 社会化发放率100%, 实现了新农保制度的全覆盖和参保基本全覆盖。
二、泰州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缴费标准较低, 社会保障作用有限
低档缴费不能满足农民基本养老需求。国务院指导意见规定: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泰州市在此基础上, 增设了600元及600元以上档次, 缴费间距由100元至6000元。据了解, 2009年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180元,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009年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57元, 农村居民人均月生活消费支出471.42元。以该市所辖兴化市为例, 一位年满60周岁的农民选择缴费档次600元, 一次性缴满15年, 其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为134.96元, 连基本生活水平都无法保障。
2、扩保宣传不够, 全覆盖下缴费水平较低
养儿防老的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 扩保宣传一时难以奏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户的养老方式呈多样化趋势, 部分农户在依靠子女养老、自己储蓄养老、土地养老的同时, 也会选择参加新农保和商业保险作为养老方式的补充, 但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仍居主要地位。同时, 农民投保意识不强, 特别是年轻农民还不明白购买养老保险的意义, 缺乏长远眼光, 对眼前的钱看得很重, 却不去考虑老了以后怎么办。虽然泰州市采取了媒体发布、组织人员上门讲解等形式进行宣传, 但是固有的习惯、特定的人群和子女捆绑参保, 让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很不理解, 即使参保, 也是随大流式的选择低档缴费碰碰运气。2010年兴化市选择按最低标准 (100元/年) 缴费的人数28.14万人, 占同期缴费人员的51%。
3、统筹层次不够, 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财政负担较重
第一, 实行市、县区统筹模式, 增加了财政负担。总体上来说,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很低, 就泰州而言, 新农保实行市、县区统筹体制。泰州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及海陵、高港两区, 各地区经济条件、人口基数不一样, 决定了资金筹措能力强弱的不平衡。
第二, 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考验着新制度的承受能力。根据《泰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应根据国家规定全部用于认购国家债券和银行定期存款, 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其性质和用途。”基金投资品种只能是国债和银行存款。为控制通货膨胀, 近年来国家多次调整利率, 目前的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相比并不高, 银行存款的收益率近乎为零, 新农保运营困难重重。
4、平台建设滞后, 弱化对参保对象的管理、服务
能否顺利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 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农民接受程度, 而且取决于良好的硬件建设和管理平台。目前, 泰州市各市 (区) 均已在乡镇 (街道) 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 负责办理新农保的具体业务, 但在村级没有设立办事机构。农民特别是乡 (镇) 偏远地区的农民要参加新农保或领取养老金需要来回较长时间, 交通非常不便, 服务时效性得不到保证。在扩保过程中, 泰州市也曾针对部分参保农民距离乡 (镇) 较远的实际情况, 每年组织农保经办机构和银行工作人员到指定的村, 开展宣传、咨询、测算、缴费、开票、打印一条龙服务活动, 解决农民参保不便的困难。但是短暂的行动, 只能解决农民一时不便, 而不能服务农民及时之需, 不是长久之计。
三、完善泰州新农保制度实施的对策
1、提高缴费标准, 建立基础养老金自然增长机制
第一, 分层设定参保标准, 提高农民缴费档次。泰州市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养老需求, 从参保农民的年龄、收入、家庭人口等方面进行资格限制, 分别设计不同的参保要求和标准, 适当提高缴费基准, 扩大缴费档次, 从而保证新农保制度操作上的可行性和时间上的持续性, 提高新农保制度的保障水平, 真正让农民按需投保、保有所养。要建立养老金替代率调整机制, 根据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应调整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费用, 使其同步发展。
第二, 加大中央和省级的政府补贴力度。新农保制度设计中的最大特点, 是通过建立各项财政补贴机制, 构建普惠式的农民养老金制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按照发展成果惠民的要求, 在科学测算补贴基数、缴费基数及比例的基础上, 加大对普惠式养老金的补贴额度, 补贴标准不应低于各地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 保证待遇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 并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提高。当然, 泰州市财政也要根据实际条件增加补贴, 避免出现配套补贴空壳化或追求政绩而盲目提高补贴标准的现象。此外, 在推进新农保实现养老社会化的同时, 必须充分关注家庭保障和家庭养老文化建设, 在制度安排上应对子女赡养老人的捆绑式缴费模式予以补贴。
2、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居民参保率和参保水平
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和关部门、单位的引导和宣传。要加大对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力度, 增强农民对社会养老的了解和认知程度, 可以借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模式, 让农民确实感到参保给其带来的实惠, 提高其参保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 用足一切力量, 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参保政策的宣传, 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引导农民自愿、适度参保, 营造良好的参保扩保氛围。
3、建立新农保省级统筹机制, 提高抗风险能力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当前, 新农保基金主要集中在市区级社保部门, 其保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 基金不能得到有效运营。因此,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一的新农保要尽快依法、分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 目前先实行省级统筹机制, 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4、加强新农保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服务监管能力
农村人口众多, 居住分散, 流动性大, 如何让新农保制度在实践中执行顺畅, 主要取决于基层经办管理服务能力。社保部门在农村基层并没有管理网络, 加强管理和服务的难度很大。如果在乡村没有设立社保管理机构, 或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不合理, 将会严重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可持续发展。目前, 泰州建立的农保中心———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农保协管员的管理构架, 仅仅是一种临时安排。要将新农保经办网络向村级延伸, 建立村级社保平台, 落实人员编制, 添置专用设备, 安排专项经费, 提高经办水平。
摘要:农民养老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涉及到农民利益, 关系到农村稳定。建立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的新农保制度, 能有效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从该市城乡统筹的新农保制度设计和试点现状入手, 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深层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制度实施的对策建议, 以利于进一步完善泰州新农保制度
关键词:新农保,泰州,思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一、动员会议:
1、会议时间:拟3月15日前后;
2、出席对象:包村干部、村居书记(或主任)、会计;
3、议程:分管镇长动员、劳保所业务辅导、镇主要领导提要求,拟兑现2010扩面补助(1元/人),落实2011年任务,出台考核办法。
二、时间安排:
2011年3月16日—3月31日。
三、具体操作:
1、发放宣传资料、安排宣传车; 2、2010年参保对象及领取人员公布到村,根据名单收费(2010年未参保人员一律到镇集中办理);
3、镇劳保所人员到村宣传、动员和督查,逐日公布进度;
4、先收保费,随后开据,与论证同步(关于论证:
1、2010年已参保,2011不参保的,其符合条件父母停发基础养老金,后补的,其停发部分不补。
2、2010年已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有符合条件子女未参保的,必须到镇补交,否则停发并追回冒领金额;
3、2010年已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本人同时享受城镇职工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一律停发并追回冒领金额)。
四、考核办法:
1、完成任务的村居,给予600元补助;
2、超额完成任务的取前三名,分别再给予1500/1000/500元奖励;
3、未完成任务的村居,按完成情况扣减绩效考核积分;
一、总体思想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好农民养老问题,使农民老有所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出色地、不打折扣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二、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张贴宣传标语; 2.积极引导,发动农民主动参保缴费;
3继续采集本村应参保对象的基本信息(不缴费不上报);
4核查哪些人缴了费但没有打保障卡和哪些人打了保障卡但没有缴费;
5收集所有参保人的身份证件(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户口复印件)和联系电话(可以是本人的,也可以是父母子女的),包括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6核对保障卡信息是否有误,如果有误请将保障卡与身份证复印件交到社保站统一更正。务必在发卡的同时把错误信息核对清楚,十月份之后,县农保局将停止保障卡的信息更正业务。保障卡信息是否正确关系到参保人到龄后能否正常领取待遇,必须认真核对。保障卡的发放与2011年的基金征缴挂勾,交2011年保费的才发保障卡,没交的暂时不发。
7.参保扩面,各村参保率需达到90%以上,力争达到100%。继续坚持养老金发放与子女缴费绑定的原则,子女不缴费,暂停发放。(最新的任务数请见《2011何家洞乡各村新农保缴费参保任务一览表》)8.鼓励村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缴费档次。
9.每月张榜公布正在领取待遇的名单。
一、基本情况
2009年12月,富源县被列为首批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并正式启动实施。2010年5月中旬,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云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和《曲靖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富源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并于2009年12月23日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农保试点“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及“5年内基本实现我县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同时,对参保范围、基金筹集、养老金待遇、养老金领取条件、基金管理、制度衔接、组织保障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截至2010年7月31日,全县共有35.6万人参加了新农保,参保率达38%,其中60周岁以上参保人数为60167人,16周岁至59周岁登记参保人数为29.26万人。
(一)机构建设情况。一是强化了基层工作服务平台,增强业务经办能力。全县11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原有工作人员50人,今年1月,又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18名充实到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待遇按市社平工资由县财政承担。每所配备监察车1辆、传真机1台、复印机1台,工作人员人均电脑1台,极大地提升了基层业务经办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职能,全县161个村委会(社区)都确定了1名新农保协办员,待遇按人 月均40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待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把农保职能从社保中心划分出来。
(二)基金筹集情况。县劳动保障局对60周岁以下人员的参保登记工作,采取广泛发动、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措施,把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居民逐步纳入参保范围。至7月31日,全县共登记参保缴费292643人,缴纳保费3090万元。“三类人群”共登记参保3402人,其中省级财政代缴1613人,代缴金额161300元;县级财政代缴1789人,代缴金额178900元。从前期参保缴费情况看,45周岁以上人群参保愿望强烈,缴费自觉性较高,占已参保缴费数的95%以上。16至44周岁人群参保缴费意识不强,认识不高。就缴费标准而言,选择100元缴费档次的参保人较多,占缴费人数的95%,选择200元及以上档次缴费的较少。
(三)发放情况。按政策规定,2009年12月31日前已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县劳动保障局派出3个工作指导组分赴乡镇进行业务指导,对2009年12月31日已满60周岁农村居民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至2010年1月20日,全县共登记造册上报59505人,县社保中心通过对上报信息进行逐项筛查、比对、公示,最后确认符合发放养老金条件的共59481人,并及时将信息导入县信用联社养老金发放系统,制作发放存折。
1月24日,富源县新农保养老金首发仪式在后所镇隆重举行。继首发式后,各乡镇养老金发放工作于1月29日全面铺开。至7 月31日,全县实际累计发放人数60167人,累计发放金额2626万元。1至7月,参保人累计死亡822人,发放丧葬费补贴32.017万元。
(四)基金管理情况。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实账运行。各级财政补贴直接划入财政专户,发放基金由县财政按月划入县农保基金支出专户,县信用联社依据农保经办机构提供的发放清册划入领取人养老金存折,实行社会化发放。收缴基金直接由参保人存入县农保基金收入专户,按月对账。目前,因缴费系统尚未建立,所有参保人缴纳的保费只能全部捆绑存入基金收入专户。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强认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开展,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全县上下倍加珍惜这一机遇,各级党委政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开展这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大事来抓,列为向人大代表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按照“出经验、创典型、树形象”的要求,吃透政策,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千方百计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扎实有效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
(二)组建机构强保障。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通报、督促检查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形成 了上下对应、协调一致的工作组织机构。充实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专职新农保业务经办员,同时延伸服务平台,在全县161个村委会(社区)均确定1名新农保协办员。将新农保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个乡镇县财政划拨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各乡镇拨付村级组织1000元—2000元专项工作经费,配齐、配足必要的办公设备设施,确保了各级新农保工作的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已拨付新农保试点工作经费264万余元。
(三)广泛宣传强氛围。坚持“多渠道、广角度、深层次、全覆盖”的原则,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制作新农保专题节目、开设新农保专题网站、发短信,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展板、发放宣传图册、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确保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采取县级领导挂钩乡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乡镇、干部进村入户以及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村民大会等形式进行动员宣传,讲清讲透政策,帮助群众算清个人缴费、政府补助、养老金领取“三笔账”,消除群众思想顾虑。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强化对新农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全县11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全体工作人员、18名经办员、161名协办员的业务培训,使参训人员全面掌握和熟悉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操作流程和各项管理制度。
(四)加大投入强推进。采取“入口”“出口”两头补、特困人群重点补、长缴多缴激励补、参保死亡一次补的全方位补贴措 施,增强制度吸引力,增加参保居民养老金待遇。基金筹集方面。在“入口”上,从二档(200元)至五档(500元),县财政每年每人补贴5元、10元、15元、20元,鼓励多缴,增加个人储存额。对五保供养和社会优抚对象,没有社会组织或个人给予缴费资助的,由县财政按100元缴费档次逐年全额代缴;有资助,但资助标准低于一档缴费标准的,由县财政补足低于部分。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参保缴费的,在享受其它缴费补助的同时,每人每年增加15元的缴费补助。提高养老金待遇方面,从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开始直接增加基础养老金,15年至19年的基础养老金增加10元,20至25年的增加15元,26年至30年的增加20元,31年至35年的增加25元,36年及以上的增加30元,鼓励长缴,提高养老金待遇标准。对参保人死亡的,只要按规定时限办理养老保险终止、户籍注销手续,其直系亲属就可享受一次性丧葬费500元。
(五)规范流程强管理。一是积极联动,夯实基础。县社保中心将确认信息以乡镇为单位及时导入县信用联社和乡镇劳动保障所,县信用联社将县社保中心提供的发放信息分流导入乡镇信用社发放系统,乡镇信用社和劳动保障所进行信息核对无误后,及时打印发放存折。二是行动迅速,多点启动。各乡镇都分别举办了一定规模的首发式,以首发式带动全面发放。以村委会为单位安排集中发放时间,由乡镇政府抽调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发放工作组,深入村组进行发放,同时为今后新农保参保工作作一次全面宣传。三是严格程序,实名发放。严格筛查重名重身份证 号的参保人员,与城保、医保数据库比对筛查出冒领人员。严格遵循“见人发折,不准代领”的原则,严把发放关,确保不错发。对于少数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劳动保障所会同村委会村民小组亲自送折上门,服务到户。四是认真做好痕迹管理。无论是集中发放,还是送折上门,工作人员都会要求领取人签字,摁手印,以便归档存查。五是及时终止死亡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防止冒领。每月5日前各乡镇将死亡参保人信息上报县社保中心,及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停发养老金,申请拨付丧葬费补助。六是按时提交发放信息,确保正常发放。七是创新工作方法,尽最大可能方便群众。在办理新农保参保手续中,县级社保经办机构统筹运作,乡镇劳动保障所扎口管理,参保手续以村为单位集中办理,既方便了群众,又加快了工作进度。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政策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45周岁以下人群的参保需深入组织发动。
二是县级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面对庞大的参保信息数据,现有工作人员无法适应新农保管理、跟踪、服务的工作需要。
三是缴费系统建设滞后,给参保缴费具体操作带来难度。由于未建立缴费系统,各级财政的缴费补贴无法划入,造成已参保缴费并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不能按时享受养老金。
四是原上报的应参保人口数据与实际人口数误差较大,给提高参保率带来极大困难。原各乡镇上报的应参保人数,没有进行 认真分析评估,把一些不符合参保条件的人群都统计进来,造成原上报数据过大。
五是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存在断层,一些具体问题需尽快明确。如已参加老农保的人员,参加新农保后,其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要划入其新农保个人账户,因为统筹层次的问题而难以实现。再如原已参加老农保,现又不符合参加新农保条件的,应该一次性清退,避免老百姓产生误解。
六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特别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协调沟通机制,给推进试点工作造成影响。
七是养老金享受对象的生存认证难度较大,冒领养老金现象难以杜绝。
四、几点建议
(一)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深入发动群众踊跃参保。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富源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宣传新农保和老农保政策的区别。不仅在60周岁以上群体宣传,也要在中青年适龄参保农民中宣传,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引导农民改变单一靠“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树立“早参保、早受益,参了保,老了过得好”的理念,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参保。各级各部门都要参与到新农保政策宣传中来,发动身边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积极踊跃参保。要在全县集镇、村庄人员聚散地显目位臵制作永久性标语,长期宣传新农保。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缴费补贴标准。要在 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切实解决新农保经办机构设臵、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等问题。因新农保点多面广、涉及人员多、业务繁杂、管理难度大,建议升格设臵新农保管理服务中心,增强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服务阵地。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增强各级业务经办人员责任心。建议县财政单独预算考核经费,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考核办法,对在新农保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业务经办人员和村级协办员给予表彰奖励。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提高缴费补贴标准,增强政策吸引力。
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本局按照省委、省政府2010年第四季度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新农保的重要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关于开展新农保工作的重大决策,扎实开展工作,攻坚克难,新农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0年新农保工作基本情况
开展新农保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这项改革结束了中国农民没有养老保险的历史,是一项造福数亿农民家庭的重大惠民工程。全面建立新农保制度,也是我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必然要求。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早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新农保惠民政策,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各乡镇和各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扎实推进。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市10个乡镇16至59周岁农业人口累计参加新农保10.4万人,收缴参保费1129.5万元,参保率达到82%,比省下达的60%参保率高出22个百分点。同时,为2.56万名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60周岁以上农民群众发放了养老金,发放基础养老金共计396万元,发放率达到100%
二、2010年新农保工作经验和做法
新农保工作取得的成效,来自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有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部署,又有各乡镇的真抓实干;既有各项工作措施的及时出台,又有人社、财政、信用联社、农保经办机构等有关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艰苦努力工作。新农保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领导重视。领导重视是新农保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新农保工作起步阶段,为了使各单位、部门主要领导重视新农保,并能把新农保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市委宋泽江书记多次批示,要求把这项惠及百姓的德政工程抓好抓实,市政府吉明江市长多次听取市人社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反复强调开展新农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还多次主持召开新农保专题工作会议,对新农保工作的开展进行部署;分管人社部门工作的符红莉副市长还多次主持召开乡镇主要领导会议,并亲自带队下乡督导新农保工作。当新农保工作开展一个月时,由于工作进展缓慢,各乡镇参保登记人数廖廖无几,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新农保工作滞后乡镇推进会,落实乡镇领导责任,建立奖惩制度,并派出督导组对乡镇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有关部门领导分片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方式,层层落实新农保工作。随着这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的落实,新农保工作进度明显加快。从新农保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各级领导重视,对新农保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抓紧政策措施出台。为确保新农保实施工作统一有序开展,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精神,根据《海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出台了《**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确定了新农保工作的基本框架。为了全市统一新农保政策、统一新农保经办规程,人社部门派出业务骨干到乡镇进行业务指导,使全市新农保经办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统一规范。同时,明确了目标任务,细化了补贴标准,提出了工作措施。
(三)抓摸底调查和人员信息录入。准确的数据是开展新农保工作的基础。去年5月市农保经办机构印发了相关的表格统计农业人口数据,初步掌握了农业人口数据以及各有关年龄段人员数据。同时要求公安部门及时为没有身份证的农民办理身份证,民政部门提供农村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及五保户名单,残联部门提供重度残疾人情况。农业人口情况的及时掌握,为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为适应新农保业务开展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新农保业务信息化、标准化目标,农保经办机构和各乡镇都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同时,市农保经办机构还临时聘请了10多位大学生,把全市15周岁以上农业人口的人员信息输入电脑,实现了与省、乡镇的三级联网,提高了新农保业务的经办能力,加快了新农保业务的开展。
(四)抓宣传发动。为使新农保政策能让农民听得懂、算得清、记得住、能接受。各乡镇深入村组,挨家挨户宣传新农保政策和好处,市农保机构还利用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各乡镇还通
过张贴宣传画、悬挂标语等,极大地推动了新农保工作的开展。
(五)抓经办机构建设。自新农保工作开展以来,各乡镇不断加强新农保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乡镇一级新农保经办机构,设立了专职新农保经办岗位,10个乡镇共配备了13名经办人员,全市185个行政村共配备202名新农保协管员,由此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市、乡镇、村三级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平台。同时,通过临时聘用、招录高素质经办人员充实市农保经办队伍,确保了新农保基础工作的按时完成,为新农保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抓经费到位。新农保工作开展之前,市人社部门就积极配合市财政部门做好基础养老金发放测算、财政补贴资金测算等工作,并预留了1100万元作为新农保财政补贴资金。随着新农保各项业务的开展,财政补贴资金的及时拨付到位,这是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由于新农保是新事物,农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够深,自觉参保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16至35周岁这一年龄段的适龄参保人员尤为突出,宣传发动工作尚需加大。
(二)2010年度新农保后续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乡镇参保缴费人员信息报送不齐全,有些乡镇仍有年满60周岁人员信息未报送等。
四、今年的工作方向
(一)认真做好自查工作,努力实现新农保参保率更上一个台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5月份前完成全年的参保缴费任务,即实现参保率达到90%。
(二)做好培训工作,强化管理服务水平
为提高基层新农保经办能力,在充实市、乡、村三级经办工作力量的基础上,精心组织举办各类新农保政策、业务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乡镇驻村干部、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新农保经办人员以及各行政村新农保协管员进行全面培训,使之成为一支懂政策、熟业务的基层经办队伍,以便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细致的服务,让老百姓愉快参保、放心参保。
华亭县位于甘肃东部、关山东麓,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全国十三大产煤基地和西北三大产煤矿区之一。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工业园区。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2.59万。20xx年底,全县GDP达到48.29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元。20xx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完善制度、健全体系”的工作思路,着重在创新机制上挖潜力,在完善制度中求发展,努力实现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止目前,在征缴进行三个月(征缴计划时间为九个月)的情况下,全县79917名参保农民已有56943名参保缴费,缴费率达到86.25%,参保率达到88%;为15054名60岁以上发放养老金 万元,发放率和确保率达到100%。广大参保农民充分享受到了新农保政策带来的实惠,新农保试点工作得到了群众普遍拥护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xx年6月9日,顺利迎接了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得分94.5分,在全省首批10个试点县排名第一。《农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在20xx年11月5日召开的全省新农保工作会议上,我县被命名为“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示范县”,并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12月4日,甘肃电视台经济频道《项目甘肃》栏目以“新农保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为题,对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了12分钟的专题报道。
二、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完善政策,做好对接工作。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中央和省市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在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基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完善,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死亡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继承进行了规范。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参保人员死亡的情况不断出现,我们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规范,无条件的执行一些刚性的要求,维护了参保人及其家属的权益,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还注重结合县情,认真对比分析,对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先进做法,在制度调整和对接中予以吸收和强化,巩固了工作成绩,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对接,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试点工作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将新农保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提出了工作进度和具体目标任务,并通过人社局、各乡镇政府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渠道予以层层分解落实,做到镇镇有目标,人人有任务,年中有督促,年底有考核。对措施得力,完成新农保征缴任务较好、农保基础资料健全、规范、完善的乡镇予以奖励,并通报表彰,充分调动了各街镇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创新机制,强力扩面续保。把扩面的重点放在了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上,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新农保经办人员亲自登门拜访,全面细致的讲解新农保制度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意义,并且面对面帮助参保群众填写表格,录取相关资料。今年的续保工作中,各级农保经办人员通过深入未及时续保农民家庭,发放印制的宣传资料,开展新农保政策宣传,分析未续保原因,研究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逐步推进续保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的政策扶持力度,防止出现“保富不保贫”的现象,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
四是优化服务,确保业务经办高效规范。我们认真梳理两年来的业务经办经验,对新农保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清理,简化、细化和优化,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对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和优化,统一了办事项目、办事流程、办事标准。并且加强政策业务培训,帮助每位同志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不断提高政策业务综合水平,以过硬、专业的理论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项目‘零差错’、服务态度‘零投诉’”,让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让服务对象得到实惠。
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衡量,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新农保政策制度尚不健全、保障水平偏低;;国家还没有开发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督查为契机,按照“出经验、创特色、树典型”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确保20xx年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在两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新农保政策标准、经办程序、管理模式、考核评估等各方面进行健全和完善。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国营企业、集体经济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为参保人员缴费提供资助;根据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提高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确保新农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充实县乡经办人员力量,探索建立适应乡镇机构改革要求和农村特点的经办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做到业务前台向乡镇、村(社区)延伸,为参保人员就近提供便捷高效规范服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南溪自2011年被确定为全省新农保工作试点区(县)以来,坚持系统谋划,机制创新,探索了“两双三整合”模式(即组织“双强化”、经费“双投入”、模式“三整合”),实现了新农保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了试点工作全域高效推进。截止2012年6月,全区新农保覆盖124200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员43283人,缴费人员80917人,征收基金1836万元,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一、坚持精心谋划,试点基础全面夯实
被确定为全省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区(县)以后,南溪坚持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和充分准备,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组,各乡镇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2011年8月,由区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区政府办、金融办、人社局、编办、财政局、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前往珙县、泸县等地区,对新农保政策、经办流程进行了学习考察,经过反复修改讨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印制了《致城乡居民的公开信》、《办事指南》、《新农保政策年画》和《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和工作资料120余万份,通过会议宣讲、上门讲解、政策赶场、手机短信、电话咨询、电视访谈、养老金首发式等形式,加强对新农保相关内容的宣传与讲解,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二、坚持上下联动,工作推进规范有序 按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双强化”目标,我们设立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新农保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6人,先后面向全市公开选调了12名人员充实到新农保中心,组建了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干部队伍。各乡镇经办机构以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人员为基础,整合各站(中心)资源,人员调剂使用;各村(社区)统筹安排1名专职人员,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岗、量化到人,形成了区、乡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按照“领导挂点、分片包村、干部包户”的责任机制,组织调查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政策宣传、资格认定、参保登记,确保做到心中有数。采取“四步走”培训模式,一是选派业务骨干前往省局学习培训;二是邀请省市专家对新农保中心人员开展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三是新农保中心分批组织各乡镇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四是在数据批量录入阶段,对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实战操作培训,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坚持多元投入,配套经费保障有力
采用政府与金融机构“双投入”方式,保障工作经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级财政已累计投入200万元,为新农保中心、乡镇、社区等各级经办机构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备;积极与省市新农保中心及信息处对接,按要求对各乡镇、社区电脑终端统一安装专用网络、防火墙,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畅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5元/人•年的标准划拨经办经费,10元/人•年的标准划拨养老金领取人员管理服务经费,1元/人•年的标准给予经办机构奖励经费。2011年,根据参保缴费人数、管理服务人数等工作实绩,考核兑现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100万元。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理念,以服务网点分布和对经办机构的支持为主要考察指标,公开遴选代办银行。代办银行为新农保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一次性支持社保机构60万元用于新农保硬件设备建设,并从2012年起每年支持新农保经费2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1万元。
四、坚持模式创新,业务流程智能高效
【我镇开展新农保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城关镇新农保工作开展情况汇报07-15
关于我镇艾滋病防治工作半年总结06-15
2022年上半年我镇计划生育工作在镇党委10-26
关于我镇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09-06
我镇农村基层妇代会组织建设调查报告06-12
开展六稳六保工作的学习心得体会800字09-09
开展保理业务请示06-29
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