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推荐8篇)

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 篇1

1.1基础薄弱,“有心无力”

所谓基础薄弱,就是指部分学困生由于前几个学年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导致基础知识也会出现各种错误。

例如,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中,有位小洪同学。她的数学基础知识就比较薄弱。在之前几年的数学学习中,她的数学成绩几乎没有合格过,虽进行过一些补习,但没有什么效果,成级在及格边缘徘徊。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她经常找不到题中的“单位1”,找不到正确的数量关系,也就列不出正确的算式。几次练习都可以发现她在做实际问题时,经常就是胡乱的将题中的一些数据加减乘除。数量关系没有学好,一直搞不清数量关系。

1.2思 维迟缓,灵活性不足

班上的另一部分成绩不够理想的数学学困生,她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思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不能对问题“举一反三”,思维不够发散,知识迁移能力不强。

例如,有一位女同学,因为她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好,思维比较死板,当我将题目稍作变化,再询问她时,她总是不能很好地回答出来,只是死板的记住答案,而没有灵活地去思考题型变化所带来的一些变化,这正是思维不够灵活的典型例子。也是数学学习成绩总是不够理想,出现一些困难的原因之一。

1.3信心不足,“恶性循环”

在小学阶段,还有一类学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似乎与智力、能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关联。而在于他们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一些学生似乎长期处于一种倦怠的心理状态,对数学学习似乎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

班上有位同学,他十分好动,上课也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数学问题上,而是将心思放在“研究”他的玩具上。由于他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那么数学成绩必然就不理想,让他慢慢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对数学学习也产生恐惧感,觉得数学越来越难学、难懂,逐步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越是害怕自己学不好数学,便越来越学不好了。

2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2.1扎实基础,“查漏补缺”

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对六年级的知识学习感到十分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补习一下之前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回忆起之前的知识,发现之前的知识与目前所学知识的联系。

例如,目前基础最薄弱的同学就是要帮助他们将计算题的正确率提高。先从整数的加减法进行练习,然后是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将整数的计算掌握得差不多时,再继续让他们进行小数以及分数的一些基础练习。最后,将整数、小数、分数三者混合的一些混合运算经常练习,及时巩固。在练习过程中,也能通过简便的方法,用较短的时间得到正确的结果。对于基础薄弱的这些同学,必须做好“长期准备”,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督促他们进行“每日练”,每天完成一定量的计算练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会有些效果的。

2.2活跃思维,“随机应变”

一些数学学困生,由于知识迁移能力太差,思维不活跃,比较迟钝、死板。这部分学生则需要我们提供一些“变式”,来帮助他们进行思维训练。让他们单一的思维方式变得多样化,思维的发散性增强。

例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假设”策略时。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通过分析数量关系转化成一种事物,只有一个未知量来进行计算。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逐渐会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方程将两类事物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再通过数量关系式列出等式来计算。有时,还可以根据这两类事物的比的关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通过比较发现,这三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可以通过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

不管是这类问题或是其他类型的题目,我们都可以提供一些“变式”,让学生们僵化的思维活动起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自己动脑筋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思维能够充分发展,数学学习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2.3重拾信心,“勇往直前”

六年级学困生在心理上对数学是倦怠、恐惧的,由于前几年的“惨败”,他们似乎对数学学习已经丧失信心和兴趣。他们内心既自卑又敏感,轻易批评他们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对学困生还需提供一些疏导,帮助他们找回数学学习的信心。

首先,可以因材施教,按照学困生的实际水平,给他们布置一些与之水平相对应的练习,让他们觉得完成这些练习是较容易的,有一定的“成就感”,慢慢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慢慢相信自己是可以学好数学的。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让比较优秀的学生辅导学困生,让学困生减少与教师接触的焦虑。让他们感受到别的同学也是愿意帮助他们进步的,他们没有被“抛弃”,在心理上得到一些安慰。

最后,教师要对学困生加强关注和辅导,观察和发现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细小变化,学困生在学习上取得一些进步或者成就,要及时进行表扬。虽然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但对这些“小奖励”还是非常喜爱的。给他们多一些关注和激励,他们能够勇敢地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努力前进,而非退缩或者畏惧不前。

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 篇2

一、几何图形学习和应用中存在的困难

几何概念是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是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揭示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构建几何知识大厦的基石, 既是几何基础知识, 又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何概念学习过程, 就是对客观事物中一类有关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 也是舍去该类对象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小学生主要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认知方式学习、掌握数学概念的。而影响小学生几何概念学习的因素有很多, 如学生的经验, 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 以及教师教学时材料的呈现形式等。

1.学生经验对几何概念学习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学生经验对几何概念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经验对概念学习产生的负效应具体表现在:

第一, 当几何概念与日常生活经验在语义上不一致时, 经验会阻碍概念的学习。例如, 关于“圆”在几何概念中, 圆是指一条特殊的封闭曲线, 而生活经验中却把圆面说成圆, 有的学生说“圆心在圆上”就是错误地把日常经验中的“圆”当成了几何概念。

第二, 当几何概念与日常经验在语汇上相近时, 经验也会阻碍概念学习。例如, 几何概念中的“垂直”与日常经验中的“竖直”在语汇上较为接近, 学生往往会将“垂直”理解为是“竖直”的状态。如图1, 有学生就认为图1-1、1-2是垂直状态, 而图1-3不是, 究其原因, 也就在于此。

第三, 当几何概念较为抽象时, 往往难以摆脱临近的经验。例如, 学生对“线”、“直线”等认识, 学生常常会自觉地依靠“毛线”这样的经验来支持。因而对“直”、“无限”等本质属性的认识就比较困难。

2.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对几何概念学习的影响。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获得的数学知识结构, 是一种经过学生主观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结构。它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形式, 并且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 是一种多层次的组织系统, 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这些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与特征。如, 三角形及其面积计算的认知结构, 一方面要反映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知识内容, 另一方面更要体现学生在头脑里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接收、储存、提取一系列活动的组织方式。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在后天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认知主体不同, 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在内容和组织方面也就不同, 认知结构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从而影响学生对几何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对新的学习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差, 会阻碍概念的学习。例如,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 如果没有平行的概念及特征等观念起固定作用, 他们就不可能形成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征的认知结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 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辨别性差 (即不能清晰地辨认新旧知识的联系) 、不稳定甚至模糊不清, 都会对几何概念的学习产生负效应, 阻碍学生实现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扩充和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

认知方式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 具体说, 就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倾向和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 致使他们在几何学习活动中的进程不同, 对几何概念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

3.教师教学时材料的表现形式对概念学习的影响。感性材料的表现形式对几何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也有重要影响。如果教师提供的感性材料都是一些“标准”的实物或图形, 学生的感知就会不充分、不丰富, 他们就难以区分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例如, 有的学生在学习“垂直”时, 仅停留在图2-1的标准形式上, 而对图2-2, 2-3的变式形式却不认为是直角。有的学生在学习“直角三角形”概念时只知道像图3这样的直角在左下方的三角形才是直角三角形。

另外, 一些教师在讲授“角”的概念时, 往往在黑板上只呈现图4-1这样的“角”,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只有图4-1才是“角”, 其他的都不是“角”, 特别是对平角 (4-4) 、周角 (4-5) 的认识更是不足。

学习“梯形”概念时, 有的学生只知道水平放置的, 并且都是上底短, 下底长的标准图形才是梯形。造成学生错误认识的原因, 一是教师提供的都是一些标准图形, 二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偏重于标准图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变式练习。

4.直观、感知在应用中的影响。直观, 从字面上理解是直接观察的意思。狭义理解是用眼睛看, 用视觉。而广义理解则包括由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获得的感知。俗话说, “眼见为实”。但数学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可眼见为实, 它并不认可“眼见为真”。图5是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 有的小学生观察后认为线段AB比线段CD长, 这也许是实际的感觉, 但真实的结论是两条线段一样长。所以, 实际的感觉不一定就是真理。在图6和图7中, 有的学生认为线段 (2) 比线段 (1) 长, 线段 (4) 比线段 (3) 长。其实, 包括思维水平发展完善的成年人有时也会这样认为。

二、几何图形的教学策略

研究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发现, 儿童吸收知识时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大不相同。因此,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要教儿童知识就必须先了解儿童是如何学习知识的, 要教会儿童思维, 就必须先了解儿童是如何思维的。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学生的经验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起点,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同时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生现实空间中有着许多的几何图形, 在现实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丰富了原认知结构, 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几何概念不同时, 要及时引导学生识别、认清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 摆脱生活经验的负面影响。例如, 在学习“圆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由于学生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他们还会列举出钟面、圆桌面等实物, 这对学生认识圆是很有帮助的, 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圆是指一条特殊的封闭曲线, 而不是生活中的圆面。

2.选用典型材料, 强化重要的弱刺激。概念的本质属性越明显、越突出, 就越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而概念的非本质属性越多、越不明显, 就越不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辨别, 学生就难以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 在教学中要选用那些能反映概念本质属性的典型材料来说明概念。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 教师展示的平行四边形应该是两组对边是不等长的, 如果教师展示的平行四边形看上去两组对边差不多长, 那么四边等长这个非本质属性就会迷惑学生。

从图8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容易被强刺激部分, 即平行四边形的边较长这个非本质特征所迷惑, 掩盖了弱刺激部分, 即等底等高这个本质属性, 误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因此, 如果弱刺激部分很重要, 对解题有着本质的影响, 那么就要强化重要的弱刺激, 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及语言上提示或图形上提示 (作辅助线) 等来强化,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3.重视变式、反例。变式就是变换概念肯定例证的非本质属性, 以突出本质属性。反例是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属性, 使其变质为其他事物, 在引导学生思辨中从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在几何概念形成的过程中, 概念的肯定例证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关键信息, 概念的否定例证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因此, 在几何概念的学习中, 不仅要运用肯定例证的变式, 也要运用否定例证。

如果说“标准图形”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抽象出对象的性质特征的话, 那么运用对“变式图形”的观察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例如, 在教学“梯形”概念时,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标准图形”, 接着在展示“变式图形”和反例, 如图9。

图9-1、9-2、9-3是梯形的变式图形, 通过变换梯形摆放的位置、方向、角的性质等非本质属性, 突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一本质属性, 学生认识了梯形的各种表现形式, 留在脑中的梯形表象将更加鲜明, 理解更加深刻。图9-4、9-5是梯形的反例, 其中图9-4故意变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使梯形变质为平行四边形, 以突出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本质属性。图9-5故意变换“四边形”为“五边形”, 从而突出了梯形是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4.重视直观感知。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 根据理解与感知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感知活动。一方面在理解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操作和观察等活动全面感知学习材料, 让他们在头脑里建立起所学数学知识的丰富表象, 以此为理解过程中的思维加工提供材料和依据。另一方面在理解过程中, 特别是在对那些内容非常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 以此为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保证他们的思维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学生观察图5、图6、图7等几个图形时, 往往被眼睛所“欺骗”, 其实这也是缺乏直观学习的一种表现。重视直观感知,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 更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正确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5.重视“做”。这个“做”包含有很多含义, 简单理解就是动手做, 亲自实践, 亲身经历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有让学生学会“做数学”、“用数学”、“数学的思考”等内容。皮亚杰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 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用眼睛来看, 还要动脑思考, 更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 在“做”中学习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认识, 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 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理解困难 成因分析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5-019-01

无论什么样的学科,学生对其理解的程度决定学生们的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是一门具备一定难度的学科,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差生,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困难现象。首先,高中生的思维认知结构还存在缺陷,这直接导致学生缺少数学学习经验、数学概念记忆模糊、知识体系不健全。其次,学生受到日常学习生活中错误思维的影响,导致学生存在理解盲区,产生错误的思维表象。再加上学生在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联系的组织等方面存在问题,自然就免不了数学理解困难的出现。

一、数学理解困难辨析

数学理解困难不同于学困生,从表象上来讲,数学理解困难是指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认真努力的学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仍然达不到教师教学要求的现象。而学困生的成因或是学生主观、或是教学客观,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居多。高中数学虽说有难度,但还是存在很多可以得分的基础部分,也存在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从高中数学教学的内核出发,学生数学理解困难还与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有关,若不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不能发掘各个知识点内涵本质间的关联,高中生则必然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点。

二、数学理解困难成因分析

1. 数学知识认知结构问题。认知是产生思维的前提,若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存在弊端,他们也就难以形成数学解题思维。高中生们学习生活的圈子相对狭隘,他们难以建立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数学理解困难。学生脑海中对那些简单易懂的数学知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那些学生记忆不牢固,或是不清楚的知识就容易影响学生的数学理解。

2. 数学知识体系联系缺陷。数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知识是环环相套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新旧知识的联系归纳对学生理解作用显著。在传统的知识体系联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机械死板地讲述公式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忽视概念与公式的联系教学。学生们学到的是纯粹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对数学知识不会产生深刻的理解。师生往往会将数学知识不恰当地联系起来,有很多的理解盲区就是由于知识联系的不当造成的。

3. 数学知识思维模式弊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受到自身思维定式的影响,难以实现数学学习的实践与创新。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初步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思维模式,在数学知识理解上形成了固定思维特征。数学思维定式对数学学习有着两面性的影响,科学准确的数学思维对知识理解作用显著;落后迂腐的数学思维对理解造成偏差,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的学生还处于数学经验过渡阶段,面对抽象形、高复杂的数学问题,他们还缺乏案例化的思维理解模式,很多优等生还存在缺乏灵活性、知识衔接不敏感等问题。

三、数学知识理解教学策略

1. 数学认知教学。要想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必须从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体系出发,对他们的知识体系进行弥补和健全。只有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知识,才能有效地对他们现有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对于那些学生学习过但是相对模糊、知识复杂程度较高、理解容易程度较大的知识,教师可以反复的强调,结合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强化对数学知识理解的牢固度。教师可以通过习题考察、学生调研等措施,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查,对于那些简单易懂的知识一带而过,重点讲解那些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实现对症下药般的数学教学。

2. 数学知识理解技巧教学。数学技巧教学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有效措施,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知识理解的方法论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易懂的数学模型,增强学生感性理解能力。尤其是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建立自主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自我实践中得出课本上的数学定律。数学理解教学在乎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在乎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发展历史、规律演变历程等史实,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类推、递进,也是实现数学理解教学的有效技巧。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归纳成体系性的整体,让学生对知识概念的演变过程得到深刻的认识。

3. 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反思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和创新是学生数学理解能力进步的动力之源。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间紧、强度高,面对迎面而来的数学知识,学生要想得到深刻理解,就必须不断地总结反思,实践创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课堂笔记、错题集,将自身数学理解的难点罗列出来,不断反思学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很多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理解了,但是如果课后不及时巩固反思,必定随学随忘。教师要常常反问学生,你们是真的理解了吗?这个知识点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呢?要是你们是教师,又会怎样去教学呢?这样的换位思考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促进师生感情的发展。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策略探讨 篇4

(一)企业自身方面

1.完善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完善和改进企业运营机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建设企业诚信文化,提升企业信誉;通过股份制改造、出售、兼并、重组、联营、合资等有效途径,不断改革,寻求生存发展之道。

2.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偿债能力。建立以实现经营现金流持续增长为核心的企业目标,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我积累意识,为扩大企业规模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巧妙运用表外融资等多种融资手段降低筹资成本,保证资金链的连续;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3.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信誉。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企业信用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约束机制,严格审批高风险交易事项;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规范客户合约签订操作流程;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回收机制等。

(二)金融机构方面

1.结合资金供给模式,改进金融服务。从理论上讲,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供给模式有四种:第一种完全由国有商业银行供给;第二种完全由中小金融机构来供给;第三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中小金融机构为辅;第四种则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国有商业银行为辅。基于笔者分析,当前现状基本上属于第三种供给模式。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格局基本不会改变。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要根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及时改革传统的以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一系列制度办法。

2.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改变现有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状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络、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分析、决策咨询服务,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当好民营企业的理财参谋。

3.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和地方性风险投资公司。这种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拥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有助于解决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和中小金融机构,还可以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促进建立银行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

4.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信用保证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国外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基金主要有三类:一是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如日本有52个信贷担保公司;二是特定用途的基金,如意大利的“技术创新滚动基金”,用以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小企业互助资金,如日本的小企业“自有钱柜”,入会企业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从那里得到无息贷款,且不需抵押和担保。我们可以借鉴各国成熟经验,依据《担保法》等国家法律积极大胆地进行试点,根据运作规范、风险分散的原则,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营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和信用担保体系。

(三)国家政府方面

1.讲求可持续发展政策,改善融资环境。可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发展民营企业长期、系统的战略与规划。重新制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对民营企业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各方面的政策优待。也可设立统一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把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资金和基金捆绑在一起实行专款专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不断完善金融立法,规范金融活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2.完善创业板市场,扶持民族资本。依靠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引导、规范中国的资本市场,尽快完善股市创业板市场、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市场等,利用综合效应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通过创业板市场,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通过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为达不到进入创业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通过风险资本市场,为处于创业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通过建立公正开放、立体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断健全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

3.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在财税政策上,国家要在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赋税的基础上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优惠力度,改革对独资、合伙企业既征收企业所得税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其次,进一步取消对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的限制:第一,进一步打破当前民营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交纳培养费的规定;第二,公安、人事、劳动、民政等部门须协调解决民营企业人员的户口、职称评定、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第三,以效益为标准,平等对待各类企业,将民营企业中的部分高科技企业纳入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各项计划中去;第四,在经营范围和市场准入上,要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要求,在给外企国民待遇前先给民企国民待遇才是上策。

参考文献:

[1]佟岩,邹立.资金的聚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盛丽.民营企业融资制度创新探讨[J].武汉金融,,(9).

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 篇5

基金项目: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部分成果;成都市新都区教研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王淳(1976-),女,四川蓬安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数学学习困难生(以下简称数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初三、高三学困生更是引起学校、特别是家长的关注。什么是数学“学困生”?在我国数学教育界,较普遍地认为,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称之为学困生。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科成长,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并自觉地侵润到日常教学中。然而,数困生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自己的发展,而且影响到我国义务教育总体质量。基于此,对数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的探究也势在必行,十分重要。

根据课题组的安排,我们对我校进入初三以来4次月考几乎都在全年级后200名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困难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反思教师自身的因素,对初三学生学习数学困难成因进行总结,探究对策请见下文。

二数困生成因调查分析

(一) 学生的原因

1.畏难心理,自我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

进入初三,学生的节奏加快,面对父母和老师的迫切关注,体能上和心理的压力造成大部分学生的畏难心理。从知识上看,初一、初二所学内容直观,结构简单,对思维能力要求不高。然而,到了初三,所学内容较复杂和抽象、综合性较强,多数时候要进行分析、归纳和推证,教学上突出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对已经适应了前期学习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不及时了解,家长不能宽容,总是给学生施加压力,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部分学生在大量综合考试中的成绩落差很大,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怕做中考题,对能否学好数学存在一定的忧虑。

2.定势心理,定势的思维习惯得不到有效化解

定势心理是指人面对新问题时,分析、思考问题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已经养成的思维惯性中。针对学生的定势,我们试着找学生座谈,并且带着问题我们考察了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教学,每讲完一道例题,都会布置相应的练习。部分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记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做题时,学生因没有真正掌握其内涵,便会造成“定势”,而极易迁移到应用中。例如:在讲过新课一元二次方程后,有这样一道练习:两数之和是10,两数之差是4,求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很多学生的答案是x2-10x+4=0 。对于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概念,他们不能区别;对新旧问题间的差异他们不注意,发散性思维得不到提升,当然就缺乏了创造性。

3.自卑心理

在班级中,每次考完一看成绩,一算班平均分,成绩好的同学就会在成绩差的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秀,可能还会笑话他们考得太差了,数落他们拖了班级的后退。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但是学困生本来基础就不好,面对父母和老师的期盼,他们觉得失去一些信心了,而在多次考试后再遭到好成绩同学的嘲笑,说实话他们的心理也很不好受,无形中产生了自卑感。这样的后果只能是让他们怕上课,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导致他们上课时不想听讲,不想做题,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完成最后的学习。

4.学习习惯不好,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够

对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学科的主要目的,但是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一个个基础知识的积累、一道道题的训练和一次次错误的校对。而有些学生对此缺乏充分的认识。这些学生从不注意独立思考,从不自己研究自己的错误认知,他们认为上课听一听、课后做一做就可以提高成绩。在考试成绩前,不能合理评价自己;遇到挫折时悲观失望;对数学成绩提高的渐进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于中考,数学更侧重于考能力,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就是所说的“循序渐进性”。

(二) 教师的原因

从自查和学生反馈看,从数学教师的因素来分析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我们认为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1)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数学重要性教师过分强调,对于学习数学的困难过度宣扬,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敬畏感;2)个别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上课刻板无趣,没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个别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歧视弱势群体,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4)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常把来自于工作、生活、家庭等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

(三) 家长的原因

1.社会、家庭的影响

由于现行社会游戏厅,网吧、手机网络等大量不良影视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家长虽然能为子女创造很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容易忽略许多促进子女成长的一些因素。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从自己子女的实际出发;有些家长不是对子女太过于关心而方法不正确,就是要求太严厉;而有的家长虽自身文化水平很低却很能赚钱,他们认为有知识是不一定会有钱的,但有钱在一定程度却是可以替代知识的,所以他们不认真监控子女的学习行为;有的家长对数学的重要性过于强调,强迫子女参加各种各样的数学培训班,使他们产生了逆反的心理。

2.突发事件的影响

一些学生遇到父母离异、生病等事件,心灵受到重创,心理出现偏差,造成学生突然学习困难。对于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及时从思想上解决,随着时间地推移,问题的积累,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将丧失,学习成绩将会一落千丈。

三提高数困生学习质量的教育对策研究

(一)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消除畏难心理

苏联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兴趣和好的动机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消除畏难心理呢?具体可以考虑如下: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要对学生进行优劣排队,不要嫌差宠好,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一味灌输,而应积极创设问题情景,以引起学生心理内部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让学生参与教学,增强学生自信 。数学中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我们应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品质的目的,因而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的确,大多数的学生感到数学无味,没有实际的用处。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联系实际生活。笔者在讲授“100万有多大?”时,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现实中他们认为比较大的数,从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体会到了要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在初三的复习时,我们会遇到较多的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型综合题,教师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这是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呢?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发兴趣。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

2.适时表扬,激励学生上进。希望获得教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这是学生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他们希望通过表扬和赞许产生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差生”。

3.注意复习方法。初三时,主要是全面的复习课。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

4.运用变式教学,改善学生的定势习惯。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的变式,以揭示问题的本质,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这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定势思维习惯,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三)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体味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获得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欣慰,就容易接受别人的鼓励和引导。因此在初三的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并不是次次考试都是高分、都是名列前茅才算成功。比如说:对一道习题的准确的解答,对老师的一次提问的圆满的回答,都算是小有成就。老师都要实时地表扬,多表扬,让学生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进行分层辅导,面向困难生

学困生和优秀生肯定是不一样的,他们在掌握知识、能力运用和心理素质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不能用一样的标准要求学生。在这样一个学困生和优秀生并存的班集体中,如何因材施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条件允许、可能的话,实施分层教学,降低学困生的学习要求,这将是一个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的比较好的方法。当然,初三的任务是比较重的,可能教师觉得根本忙不过来,但我们认为实施分层辅导还是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实施分层辅导、分层教学呢?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一旦学生答对了,教师给予表扬,学生心里会产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进而提升信心,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其次,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困生不做难度较大的题,仅做好相关的基础题。最后,在测验时,可以出两份不同的试卷,让学困生做难度不大的卷子。我想,这样的措施是可以减小对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实施时,教师可以参考山西大同七中刘桂红老师的做法,归纳起来就12个字:“低起点、多归纳“”和“勤练习、快反馈”。他们的做法应该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五)家庭教育配合,转化数困生

以上我们主要针对学校教育做了探讨,但家庭教育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尝试,请家长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压力,但要配合做好相应的几项监管。

1.请家长配合教师,降低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失真率。我们学校是住读封闭式,学生周末回家,为了防止数困生星期天的晚自习抄作业。我们请家长在家里要求学生先自己复习,做完作业,然后家长签字。当然,对于有能力的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解不懂的题。

2.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纠错记录本。数困生在做题时经常发生错误,当然有基础不过关的原因,但如果对错误的题做记录,并经常拿来复习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也有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成因错综复杂,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各异,任重道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而排除他们的障碍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综合的、理性的、不懈的努力。让我们都为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而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刘桂红。 浅谈初中学习数学困难生的转化[J]。 教育理论与实践,(5):60-61.

[3] 周伟丽。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与化解[J]。教学月刊(中学版),(8):46-47.

美术课堂教学的困难及下步策略 篇6

2013年10月26日,我街道召开教研室成立暨兼职教研员培训会议,我很荣幸,得到领导的信任,受聘为美术教研员。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美术学科是薄弱学科中的薄弱学科,下面我就针对目前我街道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美术教学的现状。

1、观念落后,重视不足。对于美术是副课的观念从领导到老师、家长、学生自始至终不能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农村学校不开美术课,或者课程表上有,上的是其他科目,即使开设了美术课,也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职,只是领着孩子们随便画一画,不符合当前美术教学的需要,谈不上专业知识的传授,所有这些可以说是教育评价方式滞后的弊端性所导致。

2、现行教材与农村学生的学习实际并不适应。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目标、理念,结合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科学地选择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

3、地方经济的制约。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困难,一周的零花钱也是屈指可数,加上家长对此项开支并不认可,甚至认为还不如买点好吃的更实惠。即使经济条件允许,在农村商店也很难买到美术课需要的用品,美术课上学生顶多只能拥有铅笔和美术本,能名拥有一套水彩笔就是很多孩子的奢望。

4、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很多的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即使有也兼代其他统考科目,常常忙于统考科目而忽视美术课,学校也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和教学用具。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面对当今农村中学在美术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变当前美术教育的尴尬局面。

1、首先要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通过美术教学这一课堂形式,使孩子们对美的朦胧追求和无所羁绊的原创冲动能够得以升华和提高。

2、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正常化,不断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以中心教研组为龙头,做好教材的通研以及集体备课活动,让专职教师带去兼职教师,从整体上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水平。

3、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应懂得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使我们能够心动的地方。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对于孩子们的作品,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热情辅导,切忌给孩子们泼冷水或武断的否定。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认知孩子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导地位才是搞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

4、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利用身边的大自然进行美术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做风筝,放风筝,画放风筝的场面,在训练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描绘树木,含苞欲放的花蕾,秋天的野果、叶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

5、拓展教学面。可以给学生开设篆刻课,利用橡皮和刀子写刻自己的姓名进行创作,给孩子们讲述文字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欣赏名家的篆刻和创作技法。把根雕、奇石、盆景作为教学内容移入课堂,教他们如何去审美并在生活中发现,进行简单的创作和收集。让学生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书法教学中,软硬笔并重,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6、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成立书画、硬笔书法、剪纸、折纸、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校定期举行艺术作品展览,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是以师资配备的到位为前提的,尤其是小学,如果能够配齐师资,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是广大农村孩子的一件幸事,也是我舜王教育的一件幸事!

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 篇7

一、高职高等数学学生学习困难及成因分析

1.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困难分析。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 在这一方面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学习, 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其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当前高职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主要的障碍体现在多个方面, 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主体, 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关注,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逐渐失去对高等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对高等数学的一些概念没有充分的重视, 具体解决问题的效率比较低。

2.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造成高职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是多样化的, 其中学生数学基础的知识薄弱是比较重要的, 由于数学知识有着其自身的逻辑性以及连续性等, 所以之前的数学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就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在高职高等数学内容学习过程中, 一些学生对基础的运算法则和公式等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掌握, 这样就造成了对新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学习起来相对比较麻烦。

再者就是高等数学的抽象性比较强, 一些符号化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也会带来诸多麻烦。在高等数学中有着诸多辩证思想并涉及形式逻辑等, 这些方面的知识和以往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 所以学生会不习惯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另外还有在学习的动力以及方式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些学生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上不能主动应对。

二、高职高等数学学生学习优化策略探究

1.对高职的高等数学学生学习的优化策略实施, 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教学目标, 对高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 并要在教学内容上和以往所学的知识中得到衔接。中学的数学研究对象是以常量为主, 而高等数学则是将变量作为研究的对象, 这是对初等数学的一个延伸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衔接, 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通过辩证思想的方法对实际数学问题进行分析。

2.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将知识点进行整合, 使之能够成为有机的整体并形成逻辑链条。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要能够对组织整体联系和机构加强重视, 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然后将知识作为联结的整体。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及时的调整, 使辩证思维在学习中得以树立, 这也是使高等数学学习效率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

例如, 在定积分定义的讲解中, 弱化对繁琐的定义的讲解, 可采用与直观图形结合讲解强化对几何意义的理解, 表示的是连加求和 (SUM的首字母S的变形) , 表示的是小矩形的高, 表示的是小矩形的宽。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定积分几何意义的理解, 降低了难度。

3.对高职高等数学学生学习的优化策略实施, 还可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然后对时间的管理进行优化, 在学习的能量上也需要进行合理化的分配。然后学生要能够为自己制定适合的学习策略, 对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要善于总结, 这对学生的高数学习有着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学习目标制定过程中先将学习目标定的低一点, 接着在预习工作上完善做好, 再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中来,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促进对问题的思考, 使自己的独立学习思考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4.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策略上进行加强指导, 还要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强调, 只有在科学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习惯下才能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传授, 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要让学生能明确学习的任务, 然后在学习过程中的监控以及调节训练等要能得到充分重视, 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事实的学习评价。

小学数学困难及策略 篇8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我校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在我们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这几年中,发现我校学生总因记不住词汇而发愁,词汇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拦路虎。记不住英语词汇,阅读就会产生障碍,听、说、写都会受到影响,学生碰到的问题就愈来愈多,上课听不懂,学生做作业就有困难,口语交流时就有障碍,这样只能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久而久之,随即就会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或彻底放弃。好多次学生问我如何才能记住词汇我只是告诉他们反复去记忆。众所周知,单纯记词汇枯燥、乏味,有时效果事与愿违,怎样让小学生轻松而又高效记词汇一直困扰着我,也是其他英语老师和学生共同遇到的一个难题,亟待解决,值得我们研究。(2)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学习中,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熟练掌握词汇是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基础。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毕业生必须学会使用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由于英语词汇多、语法复杂,许多学生又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虽平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刻苦学习,却收效很低。因此,对小学生记英语词汇的策略研究,对小学生的学习和英语教师的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学习对小学生较难,由于缺乏适合英语学习的环境,更加大了学习英语的难度,对于城市的小学生,有较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教育资源,英语学习就相对容易,这样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步法就必须加快,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我校是一所农牧区的民汉合校,英语学习困难重重。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明确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2)研究目前我校小学学生在记忆英语词汇时遇到的问题,找出轻松记忆英语词汇的策略;(3)帮助我校小学生建立一套轻松而又高效记忆英语词汇的策略,为我校小学生英语学习扫清首要障碍,进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水平;(4)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方式,探索一套记忆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研究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是实施课程标准的需要。记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毕业生必须学会使用600~700个词汇和5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由此可见,记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要求,也是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一定量的英语词汇的积累,是很难进行英语学习的;(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可以轻松记忆英语词汇的方法,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状态下能高效记忆一定量的词汇,使学生头痛的一件事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他们进一步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记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对于学生是当务之急。

(二)实践意义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词汇量大小是学习者所学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数,而记忆词汇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记忆词汇直接影响英语学习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它也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轻松记忆英语词汇,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語的信心,更能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是英语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生减负、教师业务提升的需要。同时也对于我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实际意义;这对同类学校也有借鉴意义。

四、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预期的研究突破

(一)研究现状述评

在英语词汇学习的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领域,对于词汇研究的重视与日俱增值。回顾国内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搜索几大外语重要刊物,如《外语研究》、《当代外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国外外语教学》等,得出以下检索结果:文章主题包括具体策略研究,学习者差异研究,目标语差异研究,理论构建及记忆机理研究。其中理论构建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具体策略研究。从上述中不难发现,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基于某项具体词汇记忆策略的效果研究和探讨可能的记忆机制和认知构建。涉及到针对不同学习者,不同词汇类型的策略选择研究并不多,但对于词汇记忆策略在英语学习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生如何轻松记词汇的策略值得我们更近一步的研究。我们知道,英语这门语言离不开词汇,词汇是组成这门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没有词汇,也就无法组句,就无法表达意思,更无所谓语言。词汇是贯穿于英语的全过程,不掌握一定量词汇,英语学习就困难重重,听说读写都无法顺利进行。英语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说:”没有语法,人们就不能表达很多东西;没有词汇,人们无法表达任何东西。”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学习中记词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而且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英语学习才能顺利进行,学生才能明白句子意思,才能理解文章,可以说不记词汇就无法进行英语学习。但记词汇很累人,许多小学生正因为记不住词汇而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因此,对小学生轻松记英语词汇的策略研究迫在眉睫。

上一篇:传统中医养生下一篇:县人大二五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