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就业自荐书

2025-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实习就业自荐书

大学生实习就业自荐书 篇1

您好!

我叫朱银银,是贺州学院设计学院园林设计的一名学生。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拥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我,自信,乐观,敢于迎接一切挑战。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生,但是,年轻是我的本钱,拼搏是我的天性,努力是我的责任,我坚信,成功定会成为必然。经过大学几年锤炼,在面对未来事业的选择时,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在大学中锻练了较好的学习能力,加上“努力做到最好”的天性使然,这几年中,我在班级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在班级40名的学生中,我一直保持了前五名的好成绩,在学年230人中,我也总是能排在学年前30名,与学校三等奖学金有着不解之缘。在大学中,我也练就了较好的我实验操做技能,能够独立设计作品,并熟练操作设计方面的各种软件。但我并没有满足,因为我知道,在大学是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为了更好适应日后的工作,还不断地充实自己,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顺利通过。但是,我知道,一切的辉煌与失败早已成为过去,我将要面对的是更具挑战的未来。听闻贵校招聘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师,我冒昧地投出自己的求职简历,四年的寒窗苦读给了我扎实的理论知识、实验操做技能及表达能力,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但大学四年教会了我什么叫“学无止境”,我相信,在我不断努力刻苦的学习中,我一定能够胜任这份高尚的职业,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定会为祖国培养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直坚信“天道酬勤”,我的人生信条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

一个人惟有把所擅长的投入到社会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别人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我愿与贵单位同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自荐信,诚祝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大学生实习就业自荐书 篇2

工科及一些设计类专业实践性强, 实习很重要。但所需设备耗资大, 往往成为学生实习的最大拦路虎。一些老师感叹, “实习投入太大, 一般院校难以承受;去企业实习吧, 又影响人家生产, 不好联系。”该怎样抓好工科及一些设计类专业实习这一环?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三真一模拟”培训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据介绍, 从2006年至今, 共有来自全国46所院校 (其中京外高校21所) 的303名学生参加该基地实训, 对已毕业的127名学员跟踪调查显示, 就业率达到93.5%, 涉及制造设计、动漫设计、装饰设计等多个领域。

93.5%的就业率中究竟有多少得益于来此实习?一名在此实习的研究生说, “来这里实习, 可以解决理论结合实际的问题。在学院只是从理论上学习了造型、结构、工艺、用户需求等各种知识, 而来这里实习后, 才能接触客户、成本等各种现实问题, 才能把所学知识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才能生产出不仅符合市场需要、而且能够批量化生产的产品。”

原来, 这里及时介绍有关就业的各种政策信息、市场动态, 与40家大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三真一模拟”培训模式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 得到企业一线设计师的指导, 建立了从设计、实训、带薪实习, 到就业推荐、创业扶持的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产业链, 为就业铺平了道路。而作为北京市科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 该基地重大设备投资大部分来自北京财政。借助这一平台, 学生实习需用的设备, 也就搭车解决了。同时, 带领学生实习的有关老师也倾注不少心血。

整体来看, 我们可以总结出抓好工科和设计专业大学生实习环节的必备要素:一个好的既密切联系企业又了解国家政策的培训基地, 一个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培训模式, 一个巧解就业投入难题的思路, 一个重视促进就业、支持培训基地建设的地方领导机构, 一个热心学生实习的老师。

此外, 在健全师资实习考评机制上还有改进的空间。为了鼓励更多的老师投身提高学生实习质量, 在考评机制上应给予激励。比如, 根据学生就业率, 对实习教师作出客观考评并记入档案, 作为加薪晋级的依据。

大学生实习:就业前的起跑 篇3

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为什么如今大学生实习被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实习状况又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健全大学生实习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呢?

实习目的:从专业实践到就业热身

2009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11万人,加上近几年沉积的未就业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压力不言而喻,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众所周知,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在实习中就业,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现在为何普通本科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呢?主要是因为在当前就业难的背景下,大学生找工作的程序被一再提前,更有甚者,实习的目的已从过去的专业实践,转向了就业。

高校学生的实习一般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前两种类型的实习不仅时间较短,要求较低,而且系统性不强,多是对某门课程的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在校外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具有实习时间长、实践性强、专业对口率高等特点,类似于一段工作经验,对学生而言可以增强其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弥补大学生欠缺的工作经验,让大学生在实习中顺利就业成为一种可能。即使学生在最后的实习中未能解决就业问题,但这种毕业前的实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经常把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当作衡量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尺度,把大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实习工作经验,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条件。而“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已成为困扰大学生求职的首要因素,许多学生表示,愿意到企业去实习,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认为,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大学生通过实习最终找到工作的比例很大,给他们实习的机会,就是给了他们就业的希望。企业一般会对学生先试用,在用的过程中再考察。这种毕业前的实习类似于试用,它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与就业挂钩。因此,不少大学生认为,今天的实习,就是明天的饭碗。

实习经历:想说爱你不容易

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在平时都不太重视社会实践,草草应付了事,甚至只要给盖个章就行,得不到真正的锻炼。而当临近就业,发现企业对工作那么看重时,才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但当学生们真想实习时,企业又担心安全问题,不愿提供實习岗位。例如,学工科的学生很多课程都是有生产背景的,应该演练生产过程,但学校没有大量资金投入这些生产设备,更没有规模化的生产,必须依靠企业。而企业由于担心学生在操作中弄坏机械或设备,出现安全事故,不愿意接收实习生。据智联招聘网对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调查显示,只有48%的企业表示愿意接受实习生,不少企业把实习生视为负担。许多学生因为找不到接收的企业,只好找一些销售员、促销员等岗位,作为实习内容,但这些工作与专业不沾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习效果。

想尽快找到满意的实习单位不容易,但实习作为一次有价值的岗位培训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依然被学生所青睐。很多学生即使公司不提供任何薪酬,也愿意为一个可贵的锻炼机会倒贴路费、住宿费,来寻求合适的实习项目。

为什么就不能给大学生一个“真刀实枪”的实习机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多实习单位都表示,不少实习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怕吃苦,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恨不得一进实习单位就挑大梁。而对这些单位来说,他们并不看重实习生的专业是否对口、水平是否够高,他们更看重的是实习生谦虚好学的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还有部分企业表示,他们的业务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大学生的短期实习有可能会泄露商业机密或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让他们左右为难。学生到企业参加培训、实习,企业必须配备相关人员进行指导,而且学生不熟悉实际的生产操作环节,易出质量事故,影响企业效益。总之,许多企业对实习生不太感兴趣。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而另一方面又是大学生欲实习而无门。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值得探讨。

实习平台:校企桥梁政府搭

不少教育人士认为,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困难首先是因为企业观念落后、意识不够。在国内,人们普遍认为培养人才的任务在学校,不在企业,但实际上,目前仅凭学校的培养,人才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必须校企结合。其次是利益问题,企业认为在校企合作中得不到什么实惠。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校企合作的政策,例如早在2007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就发出通知,鼓励企业积极接受高校学生实习,企业支付给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的规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还特别强调,“企业应为高校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但企业纷纷反映,各地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没落实,而且,效益好的企业根本不需要这一点税收优惠,而效益不好的企业又没有能力接收实习生。

看来,要解决大学生实习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校企合作。对于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需要第三方——政府出面,通过政府搭建桥梁,进行政策引导,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作用,认识到企业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高校与企业能否很好地合作,关键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校企合作不能只是学校一厢情愿,只有当双方在合作中都获得了好处,变为一种互利双赢和谐的行为,校企合作才能真正有意义。而能否使校企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其中,法律法规保障是其最重要的保障因素。因为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更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应

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必须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并将其真正落实,这样才能加快校企合作的步伐。

实习机制:何时能健全?

其实,即使通过政府穿针引线,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学生实习也未必没有后顾之忧。因为随着大学生实习市场的逐步扩大,相应的实习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用人單位就可能将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于是出现一些实习乱象。比如大学生在实习单位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就非常突出,上海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其一是实习生的报酬问题。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国家没有对实习人员是否该获取报酬作出硬性规定,企业的许多行为得不到规范和约束。再加上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少,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实习单位把实习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部分只是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有的分文不给,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还要向实习单位交纳一定的费用。虽然教育部曾要求实习生应该享受基本工资和工作时间的保护,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习生在职场身处劣势,哪里还有要求享受这些基本保障的主动权。

其二是实习过程中意外伤害的处理问题。大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是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实习生仍然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两者之间并未形成劳动关系。因此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遭遇意外伤害,按规定不能定性为工伤。一项网上调查显示,53%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与单位签订任何相关的协议,这样,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既得不到劳动法保护,也无法纳入合同法约束范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制办主任、法学教授焦志勇表示,从目前的法律框架上看,没有一则专门的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法规,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和各有关高校也都没有制定相关的行政规范,因此,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在法律上处于一个空缺状态,到底适用哪个法条,在司法实践中也没有专门规定。

一旦出现大学生权益受损的事件,用人单位认为实习生不是单位正式员工,不能按工伤保险赔偿,司法机关因为没有相关的劳动协议保障也难以受理,劳动部门因为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而无法界定。由于相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大学生在实习生活中权益受到损害时无法可依。

可以说,造成大学生实习过程中权益受侵害,既有高校管理缺位的原因,又有大学生自我法律保护意识弱的因素,更多的是由于现行法律对实习学生法律权益保护存在空白。

2010年大学生就业自荐书 篇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来自XXX大学网络工程师专业的大强。本人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校多个单位的职位。从中我不仅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做人,明白了做人要厚道的道理,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和人交流沟通。可以说,我的大学生活很充实,这可以算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和飞跃点。以下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

大一到大三期间,我在计算机中心担任网络管理员,主要负责机房网络和工作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还负责机房财务收支管理工作。在这三年里,我不仅学到了有关硬件和网络管理方面的知识,为我精通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工程提供了可能。我还认识到了团队精神和诚信的重要性,我懂得了如何和服务对象相处,如何同伙伴协同工作。

大三到大四期间,我任职公共外语教学部办公室助理,从中我学会了如何才能适应每天繁琐、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学会了如何和其他人沟通交流,学会了如何和领导相处。

学习方面:大学期间我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故障修复、网络维护、网络组建、网站开发、网页制作方面的技能。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2007年11月,我参加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并有望拿到证书。即使如此我也没放松自己的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的学习,这位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大学期间我还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生--三级网络技术、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证书,这对我以后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刚进许昌学院时,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到现在同学公认的“计算机高手”,在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技能真的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这充分证明了我的学习认知潜力、可塑性和我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强烈的兴趣。

根据大学四年的工作、学习经历,我有信心做好网络工程师这个工作,同时我也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切实的发扬团队精心和吃苦耐劳精神。网络工程的方面技术可以说日新月异,我也相信自己对技术和应用的学习能力。所以我完全有信心、用能力胜任这一职业。

希望领导考虑我的求职请求,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 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下页附个人简历表,最后,衷心祝愿贵单位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大学生就业自荐信 篇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看我的这个自荐信,为一个满怀激情地求职大学生带来春天般的希望。借此求职之际,我怀着一个充满渴望和对未来工作的信心的心,真诚的向您推介自己。以下是我的个人简介。

我是一个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过控系09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我认真努力的学习着各门功课。并且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工作,锻炼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在大一时期做过校社团——市场营销协会的会长。

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使我培养了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在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的办好每一件事。

诚然,缺乏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拥有饱满的热情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才济济,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然自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是我的人生格言!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自荐信模板大学生就业 篇6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自荐信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自荐信,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长处。什么样的自荐信才是好的自荐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荐信模板大学生就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荐信模板大学生就业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本人是一名xx医学院xx届临床护理专业毕业生,进入大学之前,我就耳闻贵院是一个人才济济,规模宏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院风和谐的知名医院,因此,贵院早已是我的第一求职应聘目标,此次听闻贵院需要专业护理人员,因此,本人在第一时间向您提交了这封信!以下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感谢您的翻阅!

四年的大学专业护理知识学习让我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再加上学院经常组织临床实践活动以及本人利用课外时间翻阅了大量护理相关书籍,我自信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而贵院的此次招聘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若能得到您的进一步关注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一封自荐信远远不能让您全面的了解本人,如果您能给予我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将以细致,体贴的服务,专业的护理知识,强烈的责任心,为贵院患者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护理工作。

以上只是我的基本资料,为节省您宝贵的时间,相关的个人简历表,证书,证件,以及获奖证书全部制作成了附件,如果您有时间可以翻阅。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时间:

自荐信模板大学生就业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信,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信,将是对我过去努力的检阅。

我叫xx,是一名即将于毕业于xx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本人始终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上我能做到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力求做到最好。曾被评为“xx团员”、“xx学生干部”、“xx青年志愿者”等称号;此外,自律自信,诚信守时,与人为善的生活作风使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坚忍、不怕苦畏难的个性,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使我具有灵活创新的思维。我坚信能够很好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

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不断积极进取,立足基础扎实,专业求广度、深度。利用xx学院综合性院校这一优势,平时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提高个人的修养,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加强身体锻炼,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学习和工作。

为此我希望得到公司关照,并加入成为你们的一员。寻求一份共同理想,积极工作、尽忠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诚恳希望得到贵单位的邀约,以期进一步考查我的能力。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时间:

自荐信模板大学生就业3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大学xx系毕业生。在这四年里,我深知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敢懈怠,要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在是新的世纪,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发展愈来愈快的社会要求有愈来愈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除了专业课外,我还参加了英语高级口语培训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为加强和完善能力,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磨练自己。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将谨记这一校训。在今年xx月份开始的为期xx多天的教育实习中,我刻苦钻研教材,反复思考各种教学方法,以灵活的方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在那里,我出色地完成了由学生向老师角色转换的第一步。

久闻贵校师资力量雄厚,桃李满天下,我非常地渴望能成为贵校的一员,这将是我一生的荣誉。虽然,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教学新手,但我相信,有你们的栽培和熏陶,我也会和你们一样,做得比别人更好。我将用我出色的表现证明我的能力,证明您无悔的选择!

我随时恭候在您方便的时候前去面试,最后真诚地谢谢您的阅读。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时间:

自荐信模板大学生就业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您的信任就是我的动力!

我叫xx,毕业于xx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拥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我,自信,乐观,敢于迎接一切挑战。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但是,年轻是我的本钱,拼搏是我的天性,努力是我的责任,我坚信,成功定会成为必然。

经过大学四年锤炼,在面对未来事业的选择时,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在大学中锻炼了较好的学习能力,加上“努力做到最好”的天性使然。四年中,我在班级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在班级xx名的学生中,我一直保持了前xx名的好成绩,在学年xx人中,我也总是能排在学年前xx名。

但我知道,一切的辉煌与失败早已成为过去,我将要面对的是更具挑战的未来。听闻贵校招聘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师,我冒昧地投出自己的求职简历,四年的寒窗苦读给了我扎实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及表达能力,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毕业生,但大学四年教会了我什么叫“学无止境”,我相信,在我不断努力刻苦的学习中,我一定能够胜任这份高尚的职业,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定会为祖国培养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直坚信“天道酬勤”,我的人生信条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

一个人惟有把所擅长的投入到社会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别人不愿做的,我会义不容辞的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我愿与贵单位同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求职自荐信,祝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时间:

自荐信模板大学生就业5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xx学院xx届毕业生xx,所学专业是数控技术。我仰慕贵单位尊重知识、重视人才之名,希望能成为贵单位一员,为贵单位的事业发展尽我全力。

大学三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三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育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了机械制造、PLC设计技术、电工学、计算机、自动检测、维修电工、电子技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数控诊断与维修技术、CAD制图、机械制图、UG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等有关理论知识,同时尽量扩大知识面,大量吸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特别注重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经能熟练使用office工具、AutoCAD等软件,并在考计算机xx级。

敦品厉行,技强业精,是我们的校训;宽以待人,洁身自好,是我的处事原则;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是我的精神信念。我一直在校训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我热爱所学的专业,也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殷切的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贵公司添砖加瓦,同时也在您的领导下发挥出我的实力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能力和素养方面进一步完善自我,为贵公司做更大的贡献。

我衷心希望能成为贵公司光荣的一员,并为贵公司的发展和腾飞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恳请接纳,回函是盼。

静候佳音!最后祝贵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祝您生活幸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的思考 篇7

1 关于就业现状的思考

随着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目前中国劳动就业人口的总量正处于高峰期, 人才的供求量远远大于需求量, 以至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同时, 近些年来我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量逐年增大, 高职教育从精英化阶段逐渐开始向大众化阶段发展, 使得就业的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因此,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目的, 必须要立足现实, 突出教学特色, 只有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职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这样才能走出“就业难、难就业”的尴尬困境, 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1 面临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 其中数据显示, 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 为78.1%, 高于“211” (包括“985”) 重点大学的75.5%[2]。相关统计还显示, 中国制造业仅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学生从需求一份工作到如何更好地高质量就业, 找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成为更高的追求。企业感叹学生留不住, 工作不安心;学生埋怨企业, 对岗位满意度低, 没什么技术含量, 没有发展空间, 加班时间太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 教育方式和内容与市场脱节。从本质上看, 出现这些矛盾其实就是学院如何培养人才、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学生如何自我完善, 为此, 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发展成为了主要问题, 就业质量成为了焦点。

1.2 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1.2.1 培育优秀就业企业

学校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 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就业基地建设, 遴选出行业中的优秀企业,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有利于教育、就业、用人三方面的稳定。在实习就业实践中, 有的企业不喜欢跟职业中介打交道, 而是更乐于与院校直接接触, 这些优秀企业均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对于拥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来说, 非常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人生的职业规划。

1.2.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前实现就业磨合

加强学生择业观念教育, 苦练内功, 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在校期间将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纳入正常教学管理, 特别是要加以考核与评价, 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 这是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沟通的最好时机, 称之为磨合期, 而不是等学生真正毕业之后才磨合, 那时基本上就是企业与学生两者的关系了。浙江省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高层分析了留不住学生的原因, 由于公司产品单一, 某些学生无法实现想学更多技术的愿望, 与公司要求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相符, 企业转而希望招聘年龄偏大、成熟的员工, 学校对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明显不足, 实习就业的工作可能比较累, 比较苦, 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就会出现太大反差, 达不到自己心理预期目标, 针对这类企业可以采取推荐再就业的毕业生。

1.2.3 针对就业市场进行分类

首先, 根据招生就业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 制定学生就业分类方案, 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了解学生就业需求, 在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基础上推荐就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充分了解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意向。然后,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对就业企业进行分类, 制定企业分类方案, 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 与部分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争取每个专业至少有一家就业龙头企业, 在该基础上发展其他招聘企业, 拓展就业领域, 既考虑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 又要考虑企业的文化、环境等因素, 同时兼顾学生的不同就业需求。曾经出现的不少得到地方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小微企业也值得关注,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上海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研发投入、创新活动、专利申请及成果应用的创新主体, 体现出现代化企业的风貌, 新型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发展空间。

1.3 形成自己的文化, 建立核心价值观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就业者要求更高, 现代化企业非常注重实效、注重结果, 对求职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期待员工不仅要能力出众, 更要认同企业文化, 具有敬业精神。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必须依靠团队, 增强凝聚力, 群策群力, 树立优秀毕业生典型,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工具探究大学生创业旅程, 学习创业经验, 分享创业成果, 通过回访毕业生中创业成功的典型, 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激情, 激发创业动力, 增强实习就业宣传效果, 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2 关于专业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及时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应实现市场需求和就业相结合[4,5]。在企业、学生、学校这三者中实现利益共享, 共同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才是最终目的。学校处在教书育人的基础地位, 应该苦练内功,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实现专业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2.1 积极发展多层次应用型高职人才, 提高培养人才质量

生源多样化是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职、高职学生结构复杂、层次不一, 继续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 进行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4]。在专业方向、专业拓展及选修课程方面以满足企业和学生需求做适当调整, 因材施教, 在职业资格鉴定、技能培训方面实现校企合作, 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

而且, 传统老工业基地需要大量的“蓝领”技术工人, 大部分高职学生毕业时走上了技术岗位, 参与管理经营的不多,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延伸, 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 学习方法很重要, 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的继续学习,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实现名副其实的“双师型”, 适应当今的职场环境, 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踏实、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塑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 获得大家的信任,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注重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提高职业素养。

2.2 摆正位置, 利用社会资源, 积极促进企业合作

职业院校办学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国家特别重视高职教育, 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 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 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政策, 用好政策, 促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联系, 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把实习就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强化职业技能教育, 让学生深入学习和交流专业知识和技能, 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例如, 福建厦门某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 推动形成产学研用战略联盟, 员工可通过企业网络学院选择学习17类200多门课程, 参加学历提升班, 拿到相关文凭或证书即可报销所有费用。

同时, 为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开拓学生专业视野, 入学初期, 学院需要邀请企业高管进校开展讲座、职业规划和团体辅导等活动, 使学生体验到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坚定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和决心。并且, 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报告——就业大讲堂, 向学生介绍相关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 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合理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为他们毕业求职或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2.3 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

学校是学生走向企业的桥梁, 推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形成自己专业的特色, 派驻学生及专业教师到企业现场跟班实习, 了解和学习企业的职业技能要求,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确定学生实习岗位及师傅[7], 注重学生的成长, 采取视频资料等方式记录下学生在公司里的工作情况, 及时反映学生的进步, 建立完善院校、指导教师、班主任、学生、企业的实习就业跟踪管理系统, 联合优质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就业计划, 分配管理指导教师, 要求指导教师实时跟踪反馈学生信息, 评价学生表现, 学生汇报实习情况。落实教师在一线企业的工作年限, 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鼓励结合工程实例讲学, 解决工作实际问题, 避免单一的知识性传授。

职业院校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重点加强拔尖和大众性创新人才的培养, 全面实施针对性人才培养计划, 坚持特色与综合教育相并重。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培养机制, 加大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 整合多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创业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项目等实践活动, 衔接社会资源, 争取更大的成长空间;聘请知名企业家、业务精英组成校外创业导师团队, 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技术指导, 帮助学生获得就业技能。

3 结语

总之,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 需要及时对企业的特点、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分析, 寻求就业机会和规律, 探求现存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努力找出相关对策, 从而精准定位人才市场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信息、理念、创新思维等多方面促进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地实习就业, 将成为现代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对学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摘要:目前我国正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建议相关院校通过培育优秀就业基地实现就业磨合, 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 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实习就业的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质量,路径

参考文献

[1]范唯, 郭扬, 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2) .

[2]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3]孙晓玲.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职职业素质教育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1) .

[4]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1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6]潘海生, 王世斌, 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3) .

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篇8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参加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态度、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等进行实习前后的对比,并与未参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就业观进行比对。力图从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观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二者的关系,为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顶岗支教 就业观 体育教育

Abstract:The article used literatu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P.E. department students of Jinzhong university conducted a surve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internships post Teaching willingness employment, employment attitudes, employment awareness, employment value orienta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practice and did not participate in post teaching and student teaching internship employment outlook for comparison.. Trying to study the impact from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hip Jinzh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employment outlook problems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hip.

Keywords:Post Teaching; Employment Outlook; Physical Education

一、前言

就业观,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就业的观点及想法。体育教育专业应该以培养合格体育工作者为目标,然而现实是体育院系学生投身本专业职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影响其就业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顶岗支教实习是现在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实习。表现在:时间上顶岗支教更长一些,持续一个学期而教育实习为八周左右;形式上顶岗支教让学生驻入到实习基地学校,按照全职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本职位的教学任务而教育实习由于缺乏管理,放任自流。目前,许多学者主要从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素和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展开论述研究,但是关于顶岗支教对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力图从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教专业学生的就业观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出二者关系并对日常及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三届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以及参加普通教育实习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国内有关顶岗支教实习以及大学生就业观的文献,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以及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关资料和书籍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了大量顶岗支教实习和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收集了所需资料,设计了《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观影响的调查问卷》。本文的问卷是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参与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整群发放的,共发放了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

3.访谈法

为了得到更多关于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参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就业观的信息和资料,根据研究需要,抽取了三、四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就学生实习前后就业观的变化;普通实习与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就业观的不同进行调研,作横向比较。

4.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回收的问卷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款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分析数据探讨顶岗支教实习对晋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就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在个人理想和信念的牵引下,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行业的描绘和想象,是对就业理想的一种模拟,一种假设,一种愿景,包括职业的性质、社会地位、工作环境、薪资水平、与兴趣的统一对社会的贡献等。

从表1得出的数据分析,体教专业学生顶岗支教前就业意向趋于离家较近、中小城镇和东南沿海地区,有极少数人愿意去中西部,仅占总人数的7.2%。而顶岗支教实习后,学生更愿意去中西部和中小城镇就业,不像之前想离家较近了。调查结果显示,顶岗支教实习前后学生的就业意愿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不像之前那么感性。如今面对就业抉择时较理性,只要能就业就可以,这是顶岗支教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态度的影响

就业态度是指大学生步入社会选择就业时对某些特定职业、特定岗位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包括积极主动的和消极被动的,与大学生基本的就业欲望、自身需求与价值观念有关。调查发现顶岗支教实习前只有20%的学生对就业抱有希望,有信心,而支教实习后增加到83.4%的学生对就业有了信心,可以看出顶岗支教实习前后学生的就业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对就业毫无信心变得很有信心,顶岗支教实习改变了学生固有的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据了解,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看到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就业市场,并有相当的信心和运用所学迎接挑战、寻找就业机会

另外发现,顶岗支教实习前学生大多对自己所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极其不乐观,乐观的只有8.4%,而经历了顶岗支教实习后,大家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多的人持乐观态度,持一般态度的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最重要的是持不乐观态度的人数降低了76.9%。可见顶岗支教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的态度有了极大的影响。

(三)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

就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对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了解和认知,以及据此做出的改变和决策。内在条件包括自身能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职业前景、经济形势、发展空间、地域条件等。

从表2得到的数据分析,支教实习前学生更愿意考研、公务员,教师入编的人数极少,而顶岗支教实习后考研趋势有所缓解,教师入编的意愿增加,学生也更愿意先就业再择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趋于现实趋于理性,支教前偏理想化的态度大为转变。一改之前的逃避就业、求稳怕变、贪图安逸、缺乏竞争意识,增加了与同学竞争上岗的勇气和魄力以及自主创业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

(四)顶岗支教实习对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内心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

调查发现,参与了顶岗支教实习后,多出了49.5%的学生择业时更注重的是实现个人价值,而选择符合兴趣爱好的学生下降了38.6%,与专业一致的学生稍有增幅,待遇要求优厚的学生下降了29.2%。顶岗支教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据了解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是择业的首要条件,待遇酬金方面也可以商量,目前选择就业时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的想法。

四、结论

研究表明,顶岗支教实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产生了重要影响,较实习前,更多的学生在就业时更理性、更客观,更愿意到偏远山区和选择本专业就业。此外,建议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子女创业;学校和社会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偏远山区任教;作为学生,要脚踏实地,认清形势,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福.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及其指导[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5(7).

[2]黄才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105—108.

[3]汤忠华.学生顶岗支教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4(32):6—9.

[4]甘本根.高师学生定向顶岗实习的利弊[J].江西教育科研,2001(21):21—26.

[5]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1—5.

[6]张昌勋.浅析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报,2005(11):35.

[7]游敏慧.青年大学生就业观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8]冯小湖.从入学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南方医学教育,2006(12):106-113.

[9]刘化民,论“顶岗支教”对师范生人生观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10(4):92—96.

[10]孔锋.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及就业的影响[J].教育与经,2008(1):12—16.

[11]骆剑琴.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理论与当代,2005(3):17—18.

[12]郑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4.

[13]谢红,王晶.顶岗实习支教与高师体育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9—71.

[14]吕京.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90—91.

[15]柳若松,刘晋仙,马雪梅,高庞.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分散实习现状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1997(2).

作者简介:

栗晓燕(1981— ),女,山西阳城人,晋中学院体育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应届大学生就业英文自荐信 篇9

Hello!

I am a network enginee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XXX Daqiang professional.I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university during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as a number of flats in the school office.From which I not only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team spirit, but also learned how to behave, understand the logic做人要厚道At the same time, I also learned how to communicate and exchange.It can be said that I am full of university life,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turning point in my life and leap point.During the first year to third, I served as the computer center in the network administrator, is responsible for network and workstation room day-to-day maintenance work,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s of the engine room.In this three years, I learned not only the hardware and network management knowledge, as I am proficient in computer hardware and network engineering possible.I am also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and integrity, I know how to get along with and the target audience, how to work together with partners.Junior to senior, I served in public office of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ssistant, from which I learned how to adapt to the daily red tape, a large number of repetitive work, learned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learned how to get along with and leadership.Learning areas: I master the college computer repair, network maintenance, network formation, website development, web production skills.Rigorous study, and correct learning attitude, I created a simple, stable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In November 2007, I participated in the “national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fications(level)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course, I have integrated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possible.University, I also received during the NCRE candidates-three-network technology, CET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which I will continue to learn at work, the development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Xuchang from the first entered college, the little knowledge of computers to students is now recognized as a ”computer expert" in computer and network skills really can be said to be advanced by leaps and bounds, which fully proved the potential of my study of cognitive, adaptive and I computers and networks of strong interest.On the basis of four years of work, learning experiences, I am confident that the network engineers do a good job in this work,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believe that their working life in the future be able to effectively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team well and hard.Aspects of network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an be said that with each passing day, I also believe that thei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ability.So I am fully confident that with this competent professional.Solemnly to a small request: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choose me, and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 I hope you will accept my sincere thanks!

Finally, I sincerely wish the cause of your organization developed, thriving!

上一篇:研会留任申请书下一篇:非主流爱情留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