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我爱我家(通用11篇)
《我爱我家》
“我还我家”是一个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因此,本主题开展的脉络核心是幼儿对家的情感需求以及他们对家的原始体验。为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自己家的环境、成员的了解,进一步萌生热爱“家”的情感,本主题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家各不相同,主题是由“我有一个家”切入,主要让幼儿让幼儿自主收集有关自己家的相关信息,如自己家的成员、自己家的物品、自己家的地址等,并与同伴一起分享,在说说、画画、唱唱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家庭,感受家的温暖。
在“家”这个话题中,幼儿对家人的感受无疑是最 深切的。因此第二阶段的话题围绕“我和我的家人”展开,旨在增加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如他们从事的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穿衣打扮等。本阶段注重对语言、艺术、等方式熏染和提升幼儿与家人之间原有的自然情感,在了解家人工作的辛苦、生活不易的同时、对家人无私的爱产生感恩之情。
爱是一个“大口袋”往里装有满足感,往外掏有成长感。幼儿要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也要学习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家人。因此在第三阶段的“我是家里的好帮手”中,力图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扮家家”为核心,引导他们懂感恩,鼓励并满足幼儿愿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心愿,萌发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随着现代家庭组合的多元化,在组织该主题之前,教师应面对、细致的了解班内幼儿的不同家庭状况,自主选择或重组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契合本班幼儿的经验、兴趣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主题的行进及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关照幼儿个别化的家庭背景,尤其要充分考虑生活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中的幼儿经验与感受,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这部分幼儿独特的情感需要。同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以多种形式和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地表达对“家”的美好情感。
进入新主题“数字乐园”了,我一直在思考,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了数字,在美工区装饰了数字,还完成了数字调查表,这些关于数字的活动对于中班孩子来说,除了可以感知数字的多样性以外,还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呢?如何让抽象化、符号化的数字与孩子的生活更紧密相连呢?由此,我设计开展了半日主题活动,下面是节选的几个活动场景。
场景一:晨间活动
在晨间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将自己在家中“寻找数字”的发现及时补充到班级的“数字乐园”主题环境中,既可以不断地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又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幼儿园环境的小主人。
场景二:晨间锻炼
在孩子们进行户外体育锻炼的时候,我们将孩子们认识的“数字朋友”结合图示制作成“中一班晨间锻炼指南”,孩子们看着这份指南就能明白今天有哪些锻炼项目,每种项目几个孩子参加。
有两天在锻炼的过程中,孩子都反映有的运动器械丢失了,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期望借助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中真实出现的问题, 引导他们尝试用数物(图)对应的方式进行记录,提高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满足和保证中班幼儿积极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愿望。
场景三:晨间点心
吃点心时,我们将数字与图标相结合,鼓励孩子们尝试根据图示自己按数量取点心,提供了挑战自我的机会,为一成不变的生活环节注入了新意,也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数字的作用。
场景四:集体活动
晨间活动出现运动器械丢失的问题让我想到, 为了让孩子们成为班级的小主人,每天活动结束后都是由值日生来收拾这些器械的,但每次值日生只是负责把器械运回到储藏室里,至于有无丢失根本不知道。这既然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就应该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由于每种晨间锻炼的器械数量都在10以内,符合中班孩子数学学习的内容。于是,我设计了在户外操场上进行的中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调查员”。
1. 开始的讨论,我引发孩子们回忆晨间锻炼器械丢失的问题,激发他们在思考中发现:借助点数、 记录锻炼材料数量的方法,可以解决器械丢失的问题。
2. 第一次调查,孩子们在白纸上用自己的方式任意记录两到三种锻炼器械及数量。
3. 第一次记录之后,孩子们发现大家的记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引导孩子们讨论交流,发现哪些记录方式更加清楚。同时,孩子们发现还可以通过点子、竖线、圆圈、数字等多种方式表示物品的数量。
4. 第二次调查,建立在孩子们第一次记录、讨论的基础上,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呈现给孩子,让他们再次记录。
5. 第二次记录之后,再次组织大家交流,将统计的物品及数量汇集到班级的“晨间锻炼物品调查表” 中。晨间锻炼结束之后,孩子们对照这张大表清点、 收拾、整理材料,就不会发生丢失的问题了。
场景五: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我根据晨间活动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孩子们进一步思考、探究。
在美工区,孩子们用油泥做电话号码和报纸球, 把少掉的运动器械补全;在艺术创想区,孩子们用自己和同伴的身体合作摆数字;在小超市中,孩子们清点物品,制作物品数量的清单……
场景六:收拾清点
记录总表的投放,将每天收拾、检查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并会在今后的活动中一直延续下去,让孩子们在每天收拾和检查的过程中继续发展数概念,同时培养任务意识和责任心。
在一次美术绘画活动后,琪琪向然然介绍自己画的各种颜色的爱心。琪琪开心地说:“瞧,我画的爱心多漂亮,是妈妈教我画的,我妈妈本领可大了,什么东西都会画。”听到琪琪对妈妈的夸奖后,其他小朋友也围过来,都表示喜欢琪琪画的爱心,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来:“我的妈妈本领大,会做饼干,可好吃了。”“我妈妈会唱好多歌,我最喜欢我妈妈。”……听到孩子们都在夸妈妈,怎么让孩子真正了解妈妈的辛苦,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关心和爱护妈妈呢?还有一周的时间就到“三八妇女节”了,班级准备围绕“妈妈爱我,我爱她”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
二、主题目标的预定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奶奶、阿姨等成年女性的节日。
2.通过说、唱、做等系列活动,表达对妈妈节日的祝贺。
3.了解妈妈照顾自己的辛苦,喜欢并关心妈妈,能够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三、主题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环境创设。
室内——幼儿在家里做事的照片。
主题墙——亲子手工制作的爱心卡,布置主题墙“妈妈爱我 我爱她”。
2.活动区。
语言区:绘本《我妈妈》。
科学区:“我从哪里来”图片,各种探索按规律排序的材料。
美术区:各种彩纸、小布头、剪刀、丝带等。
自助餐厅游戏区:投放各种食物的图片。
3.家长参与。
美术手工制作:“爱心花儿送妈妈”,音乐韵律活动“我的好妈妈”。
六、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
科学: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体会妈妈照顾自己的辛苦,在日常生活中能关心妈妈。
2.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3.了解宝宝在妈妈子宫内发育成长得粗浅知识。
活动准备:一张怀孕的照片、白板课件、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1.利用白板软件的聚光灯功能,播放照片导入活动。
教师:照片上的阿姨肚子这么大,里面住着谁?你们都是谁生下来的?
2.播放胎儿成长视频,初步了解胎儿是怎么长大的。
教师:你们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怎么长大的?请小朋友看一段视频。
3.出示“我从哪里来”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成长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教师:小宝宝一开始长的像什么?住的小房子叫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片提问,了解自己怎么长大的。
教师:小宝宝身上有一根长长的东西和妈妈粘在一起,这个东西很神奇,宝宝就是靠它吸收营养,一天一天长大的。你们身上都有,想一想,找一找,在什么位置。
4.出示多幅图片,请幼儿尝试排序宝宝的成长过程。
(1)教师:想一想,刚刚视频里小宝宝怎么长大的,开始像什么?然后长出什么?多长时间离开妈妈的肚子?
(2)幼儿讨论,并将成长图片排序。
(3)教师小结:宝宝住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房子叫子宫,宝宝开始像一粒种子,靠着脐带吸收营养,慢慢长出头、手脚、五官,十个月左右小房子就住不下了,宝宝就出生了。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妈妈每天挺着大肚子真是辛苦。
5.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将小皮球塞到裤子里面,请幼儿玩弯腰拾果子的游戏,比一比谁拾得多。
活动延伸:请妈妈回家给宝宝讲一讲怀孕、生孩子时的经历,让幼儿体会到妈妈的辛苦,知道妈妈很伟大。
艺术:亲子韵律活动“我的好妈妈”
活动目标:
1.喜欢亲子活动,能大胆表演和妈妈之间的亲密动作。
2.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3.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动作。
活动准备:磁带、幼儿统一服装。
活动过程:
1.出示日历,提问三月八日是什么节?
2.请幼儿用连贯好听的声音演唱《我的好妈妈》。
3.根据歌词内容学习创编动作。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的动作。
(2)教师提炼幼儿创编的动作,幼儿尝试完整表演。
(3)请一位妈妈上来配合孩子表演,练习合作的动作。
4.幼儿到妈妈面前,两两练习亲子韵律动作,教师给予指导。
5.布置场地,幼儿与妈妈共同表演亲子韵律活动“我的好妈妈”。
社会:爱妈妈
活动目标:
1.充分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知道要感谢妈妈。
2.愿意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具有初步辨别善恶的能力,懂得长大后要孝敬父母。
活动准备:视频、白板课件,妈妈的工作照片或者劳动照片。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报道,引出讨论主题。
北京台记者报道“六位儿女拒让87岁老母进家门”。
教师:老奶奶为什么会流眼泪?
2.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老奶奶住在哪里?她为什么年轻的时候身体很好,现在身体不好了呢?她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她6个儿女怎么对他们的妈妈的?你们觉得这样对吗?应该怎么做?
nlc202309041053
3.播放儿女对父母所做事情的图片,请幼儿判断善恶。
4.幼儿拿着妈妈的照片,夸夸妈妈。
(1)幼儿互相说说自己带的照片上妈妈在做什么?
(2)说说自己的妈妈为了自己成长做了哪些事情?
小结:妈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说明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们怎么来爱自己的妈妈呢?
5.讨论:我们应该怎么爱妈妈?
(1)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
(2)讨论:可以帮助妈妈做什么事情?
6.录音活动。
教师:87岁的老奶奶还住在医院,你们想对老奶奶和她的儿女说一些什么话?
小结:妈妈为了把小朋友养大每天都很辛苦。等妈妈老了,身体不好了,小朋友那时候都长大了,你们应该来照顾妈妈了。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帮妈妈做事情,如叠袜子、倒垃圾等行为,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关爱之情。
健康:做个健康好小孩
活动目标:
1.知道妈妈每天买菜、做饭很辛苦,能够做到不挑食。
2.会简单的一天食物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能区分蔬菜、荤菜,了解食物合理搭配有益健康。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蔬菜、荤菜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导入活动。
教师:两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一个叫胖胖,一个叫瘦瘦,你们猜猜他们爱吃什么?他们为什么胖?为什么瘦呢?他们这种吃法好吗?
2.播放课件,尝试配餐。
(1)幼儿给荤菜、蔬菜分类。
教师:这个篮子里放了许多菜,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是什么菜?来分一分,一堆放荤菜,一堆放蔬菜。
(2)尝试午餐的合理搭配。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课件,进行午餐的荤素搭配,比一比谁配的菜更合理?
(3)尝试一天的伙食配餐。
教师:我们小朋友平时还会经常吃些什么?设计菜与其他食物的营养搭配,说一说谁的更有营养。
小结:小朋友要想不胖不瘦,就要每餐荤素搭配吃,品种要多样,不能挑食。
3.游戏:“我吃自助餐”。
(1)幼儿自助餐游戏,在自助餐区挑选食物卡片,比一比谁选的自助餐营养最丰富。
(2)互相介绍自己爱吃的营养餐。
4.幼儿讨论:如何做个健康好小孩。
教师:小朋友从小就不能挑食,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为了让我们健健康康,不生病,我们要吃有营养的食物。
活动延伸:陪妈妈去菜场买菜,了解更多菜的名称及营养。
语言:我妈妈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喜欢听故事。
2.认真观察画面,能大胆地结合生活经验讲述画面。
3.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能用一句连贯的话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图书、ppt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我妈妈”图书,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是几月几日?什么节日?我这里有一本关于妈妈的图书,我们一起听一听这本书说了什么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3.教师逐页带幼儿观察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妈妈是个厨师?
(2)为什么说妈妈是个杂技演员?她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3)妈妈什么时候会变成狮子?为什么?
(4)小朋友听话时妈妈会变成什么?
(5)妈妈还会变成什么?你喜欢吗?
4.引导幼儿看多媒体再次倾听故事。
提问:妈妈和宝宝为什么会抱在一起,你们猜猜她们说了些什么话?
5.引导幼儿用一句话对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提问:你喜欢妈妈变成什么?你和妈妈抱在一起时会说一句什么话?
活动延伸:每位幼儿回家时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健康:营救蛋宝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能坚持和同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2.探索双脚跳过障碍物的方法,学习双脚向前跳的动作。
3.掌握轻轻跳的动作要领,并能连续跳过3个障碍物。
活动准备:纸盒若干,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教师:孩子们,一会我们要执行一个营救任务,现在让我们先来做一做热身操,让我们的身体变灵活。(上肢、下肢、肩、腰、膝、脚部都要锻炼到位)
2.练习双脚向前跳。
(1)幼儿自由探索双脚跳过纸盒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双脚向前跳的动作。
(3)幼儿一起尝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双脚自然开立,屈膝半蹲,两臂后摆,双脚蹬地向前跳。
(4)再次自由探索如何轻轻跳过纸盒。
(5)集体练习轻轻落地跳的动作。
3.游戏:“营救蛋宝宝”。
(1)教师介绍场地及游戏玩法:森林里的狐狸把鸡妈妈的蛋宝宝都偷走了,鸡妈妈可伤心了,因为狐狸洞外有许多障碍物,狐狸的耳朵还特别好,有一点声音它就会将蛋宝宝转移地点,小朋友们愿意帮鸡妈妈救回蛋宝宝吗?每位小朋友要跳过三个障碍物,从狐狸洞里救出一个蛋宝宝,跑回来,交给鸡妈妈。
nlc202309041053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双脚落地很重,或踩到障碍物就不能救蛋宝宝,没救到蛋宝宝的幼儿要再去狐狸洞营救。
(3)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轻拿轻放蛋宝宝。
(4)幼儿分组竞赛,看哪一组救回的蛋宝宝又快又多。
4.放松运动。
今天我们小朋友又跳又跑,有些累了,让我们多拍拍大腿和小腿,放松一下。
亲子美术粘贴活动:爱心花儿送妈妈
活动目标:
1.喜欢美术粘贴活动,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和妈妈一起制作爱心卡片的乐趣。
2.尝试用大小不同的心形组合,粘贴成三瓣花、四瓣花、五瓣花等,能够合理布局爱心花的位置。
3.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养成粘贴活动时保持桌面整齐的习惯。
活动准备:视频、范例PPT、各色大心形卡纸若干、固体胶、各色彩纸若干、剪刀。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了解制作爱心花的含义。
(1)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
(2)三八国际妇女节是谁过的节日?(妈妈、奶奶、外婆、阿姨、女老师)
(3)歌曲表演:“我的好妈妈”。
2.观看视频,引起制作兴趣。
(1)出示爱心卡纸,彩色折纸,固体胶,剪刀。
(2)请孩子和妈妈一起看制作爱心花的视频。
师:你看到了一张什么颜色的爱心卡纸?(红色)
卡纸上的立体爱心花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彩色折纸)
用什么颜色的?(黄色)
讨论:如何使用相近色和对比色?
(3)再次讨论并展示剪爱心,如何摆放多个爱心,组成爱心花。
请一位家长来尝试剪爱心。
a.选择合适的彩纸,将彩纸对折,用大拇指将对折的印子压清晰。
b.笔沿着对折的印子向外画出半个爱心,剪刀沿着爱心轮廓线将爱心剪下。
c.将大小相同的立体爱心花顺着一个方向摆好,注意尖头对尖头,不要有空隙。
3.欣赏各种爱心花的造型,亲子动手制作爱心花。
(1)准备爱心的大卡纸。
(2)孩子和妈妈一起商量用什么颜色的彩纸来剪爱心花。
(3)妈妈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4)提醒注意爱心花的大小,画面的布局,保持桌面的整洁等。
4.互相欣赏制作的爱心花。
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爱心花?喜欢花的什么地方?
5.幼儿将爱心花儿送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爱妈妈的话。
活动延伸:用亲子制作的作品装饰班级主题墙面。
数学:帮帮鸡妈妈
活动目标:
1.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按规律排序的乐趣。
2.能发现并认识几种形式的排序规律。
3.通过操作材料创造新的排序规律。
活动准备:彩色奶箱若干、木珠项链、相框、纸帽、五角星贴画、小汽车玩具、彩带等。
活动过程:
1.引发活动兴趣。
教师:“鸡妈妈家的围墙倒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帮她围围墙。”(探索用色彩不同的奶箱进行规律排序。)
2.游戏“鸡妈妈的项链”,引导幼儿发现规律,认识规律。
鸡妈妈有好几根项链,你觉得哪根项链比较漂亮?
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要是想加长应该怎么加?
小结:这些项链上穿的珠子排列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是颜色的规律,有的是大小的规律,还有的是形状的规律。
3.幼儿操作游戏材料,创造规律。
(1)装饰帽子:探索用色彩、数量不同的五角星贴画进行规律排序。
(2)装饰相框:探索用色彩、形状、数量不同的花卡子进行规律排序。
(3)串项链:探索用色彩、形状、数量不同的串珠进行有规律排序。
(4)铺路:探索用长短、色彩、数量不同的彩色泡沫垫进行规律排序。
(5)汽车入库:按规律排序图让小汽车入库,记录自己创造的规律排序。
(6)彩带裙:在有洞的绳子上有规律地系上彩色丝带。
教师注意观察,随机引发幼儿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方法。
4.结束: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动作来表现排列的的规律,比如一个红垫子,一个蓝垫子,你怎么表现呢?红的可用跳,蓝的可用飞,你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呢?请每个小朋友们动脑筋。
七、主题活动效果及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为指导,活动内容涉及科学、社会、健康、语言、美术五大领域七门学科。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多角度理解妈妈对孩子的爱和抚育孩子成长的辛苦,鼓励幼儿用实际行动爱妈妈并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教师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让幼儿从小学会感恩。
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幼儿兴致很高,探索欲望浓厚。活动中,教师是以一位支持者、观察者的身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探索在前,教师引导在后。在“我从哪里来”活动中孩子们认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住五年、十年的想法通过科教视频很快纠正了过来。幼儿在“帮帮鸡妈妈”活动中,一直在玩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能主动发现规律。一系列活动后,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次主题活动家园紧密结合,幼儿积极参加,家长热情支持。如:亲子美术粘贴活动“爱心花儿送妈妈”,班级为孩子和妈妈提供一个动手合作的机会,一起做立体的爱心花朵作为三八节的礼物送给妈妈,亲子感情进一步加深。在孩子们说一句贴心的话、唱一首好听的歌、做一件暖心的事、送一件小礼物等系列活动中,妈妈们都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宝宝都是独生子,一家六个老人来疼爱。使得宝宝在潜移默化里养成了自私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据这种现象我设计了本节课,让宝宝们在了解爸爸妈妈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什么的同时,能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的情感。
2、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
3、在交流中感悟亲情。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体验、回报亲情、难点:体会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课件 录音机
2、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律动《小龙人》
2、故事导入
森林里住着小熊的一家,有爸爸、妈妈和小熊,有一天,小熊已经吃了两个冰淇淋还要吃,妈妈不同意,它就生气里,小熊一个人跑到外边,越跑离家越远了,它又累又饿,看见松鼠一家甜蜜地依偎在一起,它越来越想家了,伤心地哭了,小熊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回到了温暖的家。
3、提问
(1)小朋友你家里都有谁呀?
(2)叫什么名字?
小结:
4、看照片
每个小朋友都想说说自己的家,还有小朋友把照片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介绍自己的家里人)
小结:刘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都很喜欢它,让我们大声说出来好不好《我爱我的家》(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5、看录象
听了这么多,我真想到小朋友的家里去看一看,咱们先去谁家?
6、交流
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每天为宝宝们做了很多事,你能不能说一说,学一学
7、游戏
《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学反思
父母是为宝宝付出这么多,非常辛苦,刘老师希望中二班的小朋友都能听爸爸和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宝宝,我这准备了很多糖果,请小朋友把糖送到妈妈嘴里,让妈妈甜在心里,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我家在哪里?
活动目标
1、理解自己的家在哪里,会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
2、学习布置自己的家。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收集、观察住房平面图、家的图片。
(2)、幼儿带来的路线图。
活动过程
1、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在哪里?
介绍自己家的路线图,说说自己的家门牌号码,如:305室;21号等等。
2、幼儿用数字卡片拼拼自己家的门牌号。
3、老师出示家的图片,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房间是哪一间?
4、大卖场:家具商店老师为幼儿准备各种家具,幼儿自由选择购买。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中班的语言课,主要是为了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里,知道记得附近有那些明显的建筑物,知道去自己的家做什么车该怎么去。知道自己家的门牌号码。首先我用自己的家庭住址引题,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很多幼儿都说不完整,介绍时有点难度接着是怎么去,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去自己家坐什么车去,下面让幼儿找自己家的门牌号,我只是让个别的幼儿去找,忽略了很多幼儿,最好分组进行活动,每个幼儿都可以参加。最后让幼儿帮别人找家,可是我的图片和口述不清楚,导致有些引导错误,以后得加强。
我爱我家
源自:
教材《学习》(中班)P1页
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集体教学活动:
造房子
活动目标:
在玩造房子的游戏中,体验数序,尝试将房子从高到矮依次排列。
愿意和同伴愉快交流,体验活动的快乐。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造房子的材料、1一10的数字卡片及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引出活动“造高楼”,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收集的材料进行造房子。
教师可在幼儿中任选一名幼儿作为“参照物”。规则:幼儿所造的房子要比“参照物”矮。
教师还可引领幼儿共同对“房子”比较验证,让幼儿,说说自己使用的是哪一种材料,共同检验
房子是否符合标准。
给“高楼”排排队
教师鼓励幼儿将所有房子放在一起从高到矮进行排列。规则:房子必须是从高到矮排的。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排序情况,适当增加难度。改变个别幼儿建造房子的高度,让幼儿重新进行
排序(除了通过目测,还可以使用工具)
给自己的房子装上门牌号码
关键词:文学活动,区域游戏,多维操作
区域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发性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在游戏中也能有所发现,但是有了教师的介入,可以用教育的眼光来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更有效。
中班主题游戏《毛毛虫》源自于文学活动《水果屋里的毛毛虫》,故事讲述了毛毛虫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了不同的食物,最后身体形态发生了变化的文学故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一、依据《指南》来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行为
故事《水果屋里的毛毛虫》故事分享结束后,那只毛绒教具毛毛虫一直让班上的孩子爱不释手。大家纷纷围着毛毛虫,讨论着毛毛虫吃了什么东西再变成哪种颜色等等。孩子们为何对这个故事表现出如此的兴致?教师可以从哪个视角来分析孩子的兴趣?通过对《指南》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的理解,我们分析孩子对文学故事感兴趣的原因有:角色有趣、材料丰富、想象无限、适于操作等等。既然孩子们如此感兴趣,何不借助这一文学故事生成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游戏,让孩子的兴趣在主题区域中得到进一步的探索、满足、体验和发展?
二、依据《指南》来摸索主题教育与区域游戏整合的对策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此区域游戏的创设应该是以幼儿为主体的,组织幼儿对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结合区域的特点,有层次、有计划地投放了游戏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凸显探究:寻找毛毛虫———渗透在科学区的游戏
几天后,毛毛虫已经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入住到孩子们心中。教师问:“今天,你们又想和毛毛虫玩什么游戏呢?”想听听孩子们又有什么新的想法。有个孩子问:“老师,哪里可以找到真的毛毛虫?”“哦,你为什么会想找真毛毛虫?”老师对孩子的想法感到奇怪,“我看到电视里也有小朋友找毛毛虫的。”对于孩子的这个好奇之想,老师没有急于给予答案,而是用反问的方式将问题再次抛给孩子:“真的毛毛虫幼儿园里肯定能找到,不过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教室外?是在操场上还是种植园?需要我们用小眼睛去寻找和发现,有没有人愿意去寻找?寻找毛毛虫需要用哪些工具,老师可以为你们准备。”于是科学区“寻找毛毛虫”的游戏诞生了,每天有一组小分队带上工具在老师陪同下兴冲冲地到室外行动去了。寻找的地方从刚开始的操场到草地到树丛最后转战到幼儿园种植园,第一条毛毛虫也在悠悠的一声大叫中出现“快来这里!有毛毛虫啊!”一群人赶紧拿了一个小袋子把它装回了教室。老师及时分享孩子的快乐,祝贺小朋友找到真毛毛虫,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来养好它呢?可以为它做些什么事让它开心?孩子的奇思妙想可多啦:给它晒太阳、喂它吃菜叶、给它唱歌、为它拍照(写生)等等。于是老师和孩子即时约定,谁照顾毛毛虫,就把发现的趣事和做的事情记下,这就是又一个好玩的游戏“照顾毛毛虫”。
在幼儿游戏的推进中,教师如何来判断自己的介入是否有效,首先看自己的介入是否在顺应幼儿想法的基础上支持并推进了幼儿游戏的开展。第二看自己的介入是否让幼儿在积极的体验下获得新的经验。第三看幼儿对自己的建议有没有积极的响应。在第二阶段的游戏中,教师用“追问介入法”,分析幼儿的游戏意愿,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避免了在游戏的推进中过度控制和行使教师的权力,避免了幼儿游戏的过度结构化,很好地提升了区域游戏的趣味性。
多维操作:有趣的毛毛虫———益智区中的开放性游戏
在课程整合观的指引下,幼儿的主题游戏中,可以自然地融入相关数学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指南》在数学领域中也指出,要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和数数的方式感知理解数量以及比较数量的多少。老师利用幼儿美工区制作的毛毛虫,投放了“毛毛虫找朋友”材料,抛骰子,抛到数字几,几只毛毛虫捆在一起抱一抱。这个游戏整合了数学、生活方面的技能,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练习了点数、对应,锻炼了小肌肉的包扎能力。熟悉游戏之后,老师提升难度,增添一个骰子(颜色或大小或长短特征),要求幼儿在二维特征的提示下进行操作,幼儿玩任意两个骰子的游戏,都会获得不同的数学经验。再如“长长的毛毛虫”游戏,教师投入开放式的材料,有半成品的毛毛虫、数字贴纸、小红旗、毛根等,游戏时,孩子们可以用毛根在毛毛虫身上扎出随意的节数、可以在节上贴数字、可以用做好的毛毛虫进行长短、间隔排序等等。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和理解数量、手口一致点数、比较长短粗细特征,在开放的情景中获得数概念。
可见材料的开放性投入,可以诱发幼儿的游戏行为。在和毛毛虫的快乐游戏中,老师开放的预设思路将孩子的兴趣再次打开,幼儿对材料的自主操控激发了其探究兴趣,幼儿的数学认知正是在游戏的推进和发展中,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在自我探索和挑战中得到了小步递进式的提升。
个性表达:我是毛毛虫———阅读欣赏区中的情境性体验
“水果屋里的毛毛虫”毕竟是一个文学作品,有没有值得幼儿去欣赏的、去体会的语言的美、情趣的美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老师又去仔细地研究了作品和孩子学习特点之间的关系。
故事其实非常简单,里面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写:“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二它吃了两个梨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简单又富有韵律感的语句是中班孩子一听就可以模仿的。特别是毛毛虫不停地吃东西那一段,星期一一个,星期二两个,星期三三个,星期四四个,简单的重复和不断的叠加,孩子觉得很好玩。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来看,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形象生动、语言重复的作品他们就容易记住,也比较适合开展阅读和欣赏活动。但是单一的阅读欣赏肯定是不能留住孩子长久的兴趣,对于中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参与活动的动力必须通过丰富的环境、自身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走进阅读和欣赏。在《水果屋里的毛毛虫》阅读欣赏区,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缤纷的彩纸剪出了无数虫卵、蝴蝶装扮空间,准备了各种水果的服饰,还有毛毛虫逼真的装扮,从开始毛毛虫吃单一的食物,到星期六毛毛虫可以吃许多的食物,好玩的是这些食物可以由幼儿自由想象替换,给了孩子无穷的乐趣和想象的空间。
“如果教师以一种敏感的、响应的、支持的方式参与幼儿的游戏,那么,教师的参与就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由文学活动《水果屋里的毛毛虫》引发的主题区域游戏,挖掘了故事本身的教育价值,满足了幼儿个性化的需求,开辟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幼儿在与材料与同伴与教师的有效互动中获得了学习和发展。“区域是追随幼儿的发展需要而逐步应生的”,今后我们还将朝着这个目标不懈摸索。
参考文献
每位孩子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随着孩子对社会生活经验日益丰富,他们的生活范围也逐渐扩大,幼儿对身边环境的变化十分感兴趣。于是,我们将“我在马路边”预设作为主线,让幼儿对自己每天生活及熟悉的地方展开探索,如社区、马路等场所,让幼儿在看看、玩玩、找找中,集中平时积累的零散经验认识,注意平时不太注意的数字、标记、路名等符号,感受大家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幼儿去关心了解周围的秘密,感知体验周围的丰富资源,学会人与人的合作交往,使幼儿对社会更亲近,对自己的生活更充满热情。
二、预计时间:4周
三、主题目标
1.观察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尝试按某一种特征对车辆进行分类。
2.了解交通设施,有兴趣识别马路边的标记、数字及其含义,初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的关系,并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3.观察、了解幼儿园所处的位置及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等,了解生活周围的道路、环境。
四、活动安排及形式
学习活动:
集体活动:
分组活动:
写生活动:
1.马路边的车 2.小小停车场 3.红绿灯 4.漂亮的自行车 5.幼儿园的停车站 6.小区街道
运动活动:
1.远足活动 2.红绿灯 3.赛车 4.小司机
生活活动:
1.帮助幼儿积累过马路的经验,引导幼儿收集认识一些交通安全的标志。
2.让幼儿了解一些交通规则及安全乘车(其他交通工具)的经验。
区域活动:
1.汽车朋友 2.不同的车速 3.汽车设计师 4.马路边
5.汽车带我去旅行 6.汽车补缺 7.车轮的歌 8.送货
五、环境创设
1.布置“马路边”的主题墙,根据主题开展情况,不断丰富墙面的内容。
2.让孩子通过用各种材料(彩泥、废旧材料)制作车辆,进一步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
3.在活动室里放置幼儿收集来的各种汽车模型或玩具车,供幼儿观察,探索其特征。
六、家长工作
1.关心幼儿园家园栏和网络上有关主题活动开展的情况,积极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车辆、交通标志等的各种资料(包括图片、模型、玩具车等)。
2.请家长利用外出或平日接送幼儿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各种车辆及交通标志,了解不同的交通标记,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良好的习惯。
3.带幼儿乘轿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感受其特征及用途。
4.亲子游戏: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汽车”,并扮演司机和交警的角色进行游戏。
七、主题网路图:
“马路边”网络图
八、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一)集体学习活动
活动一:参观马路上的车
活动目标:
1.引发观察车辆的兴趣。
2.知道马路上有许多车辆,能说出其名称及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外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一、提出观察要求
观察马路上各种来往的车辆,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二、讨论所见车辆的用途
1.哪些车是载客的,哪些车是运货的?什么车既载客又运货?
2.车顶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三、了解马路行车道、信号的简单规则
马路上这么多的车辆为什么不会碰撞?
小结:对记录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二:有变化的车牌
活动目标:
1.知道车牌号的数字是不同的。
2.通过记忆车牌号码的游戏活动,提高记忆力。
活动准备:不同颜色的车和车牌;方向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问题
1.幼儿每人手拿方向盘在教室的空地方驾驶。
2.教师以交警身份出现,引出问题:驾驶员驾驶的车没有车牌,汽车能不能在马路上开?
二、共同讨论解决办法
1.有什么办法使汽车继续上路?车牌上写些什么?
2.知道车牌上有字母、有数字,代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购车人。
三、连线游戏
根据车身的颜色找出与它相同颜色的车牌。
四、游戏:谁的记性好
教师出示车牌,数秒后请幼儿说出看到的车牌号。
活动名三:赛车
活动目标:
1.能手脚协调地骑童车,较灵活地掌握速度的快慢。
2.进一步感知速度的快慢。
活动重点难点:能较灵活掌握快慢,协调地骑童车,理解快和慢。
活动准备:
1.童车四辆。
2.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一、赛前热身运动
幼儿分散在教师周围,一起活动头部、手臂、腿部、脚腕等。
二、交流以往骑童车经验,初步了解快与慢
1.你骑童车时,怎样让自己的车子骑得快呢?
2.你又是怎样让车子慢下来的呢?
三、赛车比赛,进一步感知快慢
1.介绍比赛规则:以接力的形式进行比赛,骑到终点时要放慢速度,以免撞到同伴。
2.第一次比赛后,交流讨论:怎样才能骑得更快?快到终点时怎样才能放慢速度?
3.进行第二次比赛,赛后启发幼儿互相交流,如何控制速度的快慢。
nlc202309012351
4.第三次比赛,请幼儿评选速度较快的小赛车手。
5.请速度较快的小赛车手表演快骑、慢骑,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快与慢的区别。
四、跟音乐做放松活动,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四:马路上的车
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车的外形特征,能用写生的方式表现。
2.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感受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难点:学会观察车的外形特征,能用写生的方式表现。
活动重点:感受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写生板、铅化纸、记号笔、椅子、帽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在马路上见过什么车?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用途?
小结:马路上真热闹,有各种各样种类的车子,它们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用途也是不一样的。
二、幼儿写生,表现车的外形特征
活动要求:
(1)想一想你最喜欢什么车子?它有什么形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在离车子远一点的地方,找一个好的角度,帮车朋友拍张照。
(3)拍好照片以后,想想你和你画的车朋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它会开去哪里?谁会坐的车?你可以把这些有趣的事情添画上去。
(4)画好以后,把你的照片放上来,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你跟车朋友的事情。
1.写生操作,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表现出车子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适当添画。
三、分享交流,提升经验
1.幼儿作品展示,幼儿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是否表现出了车子的外形特征。
3.说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引导幼儿说出车的用途、谁来开、去干什么等。)
四、情感提升,感受车与生活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帮停车场里的车子拍了照片,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车子。比如说帮我们抓坏人的警车、有吊钩的大吊车、红色的消防车,还有装垃圾的垃圾车。车子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不仅可以带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还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情,真方便。
但是在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看红绿灯,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告诉爸爸妈妈喝酒不能开车。这样车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附照片:
活动五:我和汽车做游戏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做做中与汽车做朋友。
2.体验汽车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玩具车、纸盒、塑瓶、轮子、彩泥、固体胶、双面胶、水彩笔等。
2.玩具车展区。
3.布置主题墙“我最喜欢的车”。
活动过程:
一、看车
——幼儿参观玩具车展。
“瞧,这么多好玩的车,你们喜欢吗?这是什么车?”
——介绍1~2种玩具车的名称、外形、功能。
二、玩车
——幼儿自由玩车。
——老师参与,与幼儿共玩。
三、说车
“我们有这么多好玩的汽车,它给我们带来乐趣,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汽车朋友请你们想一想,你们愿意自己设计更有趣的车吗?”
——幼儿自主表达。
四、做车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汽车。
——教师指导。
五、展车
——幼儿自制车展示与交流。
——丰富主题墙环境“马路上的车。”
活动六:旋转的轮子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各种车辆的特征用途,感受车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能大胆想象为生活中的物品加上轮子,并能大胆地自主表达、表现。
活动准备:
纸、笔、各种玩具车辆
活动过程:
一、谈话:说说你最喜欢的车
1.这几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车,那你最喜欢什么车呢?为什么?
2.幼儿完整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车的名称、外型以及作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这些不同的车子,都可以帮我们做不同的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二、归纳:车子的共同特征
1.你们喜欢的车子都不同,那它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们喜欢的车子哪里是一样的?
2.幼儿自由交流,教师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这些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共同小结:车灯、车牌、标志、反光镜、车轮及其各自的作用。
三、讨论:车轮的不同与作用
1.不同的车辆都有这么多相同的特征,那你们觉得哪个最重要?
2.那所有的车轮都是一样的吗?(数量不同、大小不同)
3.为什么有的轮子多,有的轮子少?
幼儿讨论交流。车的大小,长短、承载量都与轮子的多少有关)
四、想象表达
1.轮子的作用这样大,那我们的生活中,你觉得也可以为哪些东西加上轮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2.集体交流
3.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4.展示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想。
(二)区域游戏活动
活动一:汽车朋友
材料提供:
汽车图片、图片卡、文字。
活动建议:
nlc202309012351
1.幼儿看图片卡,找出相应的文字。
2.幼儿看各种汽车图片,说出自己认识的汽车名称。
指导建议:
鼓励幼儿对不认识的车进行探索,收集有关资料。
活动二:不同的车速
材料提供:
搓衣板车道、KT板车道、毛巾车道、玩具小汽车。
活动建议:
1.幼儿用小汽车在不同的车道上滑行,体验不同的车速。
两、三人合作玩,边玩边说自己的感受。
2.提供记录纸,让幼儿记录、比较车辆滑行速度的快慢。
指导建议:
教师可提供多种材料,如泡沫板、黄沙道、吸管车道等不同摩擦力的实物,让幼儿更多感受玩车的乐趣。
活动三:汽车设计师
材料提供:
各种纸盒、塑瓶、双面胶、固体胶、瓶盖等。
活动建议:
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汽车。
指导建议:
鼓励幼儿想象制作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车。
活动四:马路边
材料提供:
各种玩具车、纸盒、各类积木、椰奶罐等。
活动建议:
1.各类积木拼搭房子、桥、马路等,用椰奶罐做桥墩,在上面用纸盒拼搭高架路。
2.各种玩具车在马路、高架路上行驶。
指导建议:
用积木拼搭马路边的景色,高架路可拼搭出高低层次。
活动五:汽车带我去旅行
材料提供:
玩具小汽车、贴有景点图片的地图等。
活动建议:
幼儿一边操作小汽车一边说:“我的小汽车要开到xxx去,这里有……”
指导建议:
景点应是幼儿所熟悉的,能够引发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六:汽车补缺
材料提供:
缺少部分零件的汽车图片,塑封的汽车零件图片。
活动建议:
1.找找汽车缺了什么零件。
2.照出相应的零件进行补缺。
指导建议:
引发幼儿对汽车零件的兴趣。
活动七:车轮的歌
材料提供:
不同胎印的小汽车、颜料、反穿衣等。
活动建议:
1.车轮蘸上颜料后在铅化纸上滚动。
2.比较车轮间不同的花纹。
指导建议:
引导幼儿探索车轮的花纹。
活动八:送货
材料提供:
贴有数字的卡车图片、数学题卡。
活动建议:
计算出题卡答案,然后把题卡放入相应数字的卡车后面。
指导建议:
1.题卡可分为横式和竖式两种类型。
2.可逐渐提高题卡的难度。
九、主题活动效果及反思
在生活中,无论是孩子们从家到幼儿园,还是从家到商场,或是外出游玩,都要经过很多条马路,然而,又有多少孩子真正去关注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马路呢?因此,我们预设了“马路边”的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周围的世界,进而在认知、社会情感和道德规范上有所发展。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感性的世界,我们从男孩子们喜欢车的特点入手,先带领孩子观察了马路上的车,然后以“车”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纷纷从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车,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相互交流,在说说、看看、玩玩中对一些常见车辆的名称、功能、分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玩具车展”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交谈热点从车辆的名称、用途逐渐转为车辆的速度、汽车部位及轮胎花纹等内容,他们的学习也从好奇、感性转为探究、发现。
马路上最能引起幼儿注意的是车辆,但对一些马路边的标记,幼儿却不会太在意。我们便鼓励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标记,了解标志的意义,然后通过故事、游戏、材料操作等活动,使孩子们逐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的关系,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升幼儿的道德规范意识。
家和幼儿园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两个地方,我们以绘制路线图的方式,使孩子对家和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及所处的位置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不仅提高了他们关注身边事物的能力,也大大激发了孩子对家、对幼儿园的深厚感情。
生活,就像一本包罗万象的书,要读懂它,就要仔细地翻阅、深入地研究、静心地思索。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基点开展活动,不仅能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更能帮助他们了解社会,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编导语:本活动旨在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宝宝对妈妈的爱,尝试用手指沿着一个中心点画小花。年龄段:3——4岁 活动名称:我爱妈妈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宝宝对妈妈的爱。
2、尝试用手指沿着一个中心点画小花。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猫咪洗澡》、图画书每人一本、班级中宝宝和妈妈的合照若干张、图画纸、水粉颜料。活动过程:
1、欣赏宝宝和妈妈的照片,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
2、出示教学大书,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教师念儿歌,幼儿边听边欣赏画面。——说说谁和谁手牵手?上哪里? ——那里有什么?山上的小花有几朵?
——请幼儿在图画书上手指点着汉字逐字跟念儿歌。
3、边念儿歌边用小手点画小花。
——教师示范点画小花,讲解小花的点画方法:小花的花瓣围成一个圈。
中班我爱妈妈语言教案
设计思路: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最重要的人,妈妈的爱也是最深的、最真的,可是当今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被大人的爱层层包围着,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妈妈的爱,体会不到妈妈的辛苦,也不懂回报。本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妈妈的爱,从而学会爱妈妈,这是第一点。
针对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特点:语言并不丰富,讲述语言的连贯性不强,因此,我以孩子最熟悉的妈妈为切入点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这是第二点。
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妈妈的辛苦,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准备:
1、PPT《妈妈的爱》
2、歌曲磁带《烛光里的妈妈》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妈妈的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ppt)
提问:1、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
2、你听了以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3、诗歌里哪件事情、哪些话让你很感动?
师: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其实,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爱你吗?
二、中间部分
1、谁先来介绍一下妈妈的样子。
2、说一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师:妈妈真是太爱孩子了,妈妈虽然没有说太多“我爱你”,但是妈妈的爱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需要爱,妈妈也需要爱。
3、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4、妈妈的爱象什么?
三、结束部分
师: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崇高的,也是甜蜜的,温馨的,我们也要象妈妈爱我们那样去爱妈妈,让我们把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来:妈妈,我爱你!(音乐起---《烛光里的妈妈》)
反思:
《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发现很多盒子都被随意丢弃了,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于是就想到把盒子利用到游戏中来,不仅节约了材料,还有效利用了资源。我们班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了“一物多玩”的活动,探索盒子的多种玩法。通过主题性體育游戏和区域活动“盒子用处多”的开展,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以及探索的欲望;激发幼儿创造精神和同伴合作交往创新意识;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游戏目标
1.在各种各样的盒子中,感受盒子带来的乐趣,并从盒子中博取知识、陶冶情操;
2.在活动中发展合作能力、手脚的协调能力、平衡力与创造力;
3.能认识不同盒子的材质,初步对各类盒子进行分类。
三、游戏准备
1.环境准备:用“盒子”作品装饰教室
2.物质准备:各种不同材质的盒子。
四、游戏玩法与规则
(一)体育游戏
1.《过独木桥》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游戏玩法:收集一些盒子给幼儿顶在头上。一边走一边把手放下。
游戏规则:
(1)行走的过程中,盒子顶在头上,手不能碰到盒子;
(2)选用的盒子不能太重或太大要适合幼儿行走的盒子。
2.《齐心协力》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奔跑能力,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游戏玩法:
(1)将盒子当作终点标志物,游戏开始后,幼儿从起点起跑到终点绕过盒子返回起点进行接力赛,用时最少的为优胜;
(2)或者将盒子放置在直线跑道上当作障碍物,幼儿在快速奔跑中绕过盒子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碰到盒子算违规,教师事先界定处理办法,重新开始或出局。
(二)美工区
1.《制作家具》
游戏目标: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来自己制作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游戏玩法:
(1)教师先制作样品家具放在美工区,给幼儿欣赏;
(2)幼儿用自己带来的不同材质的盒子进行家具制作。
游戏规则:
(1)在用盒子制作家具时,必须要注意工具使用安全;
(2)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大声喧哗,只能低声交流;
(3)要学会自己收拾桌子、地面,制作工具放回原处。
2.《游乐场》
游戏目标: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游戏玩法:
(1)将不用的鞋盒都取出来,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出游乐场;
(2)把自己的玩偶都拿出来,在自己设计的游乐场进行性情境性游戏。
游戏规则:
(1)在绘画游乐场时要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
(2)绘画结束后,需把绘画工具收拾干净,物归原处。
(三)益智区
1.《找朋友》
游戏目标: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游戏玩法:
(1)每位幼儿都拿着一个盒子,围成一个圈顺时针转圈;
(2)听教师的报数堆盒子,堆得盒子数量需与教师报的数字相符。
游戏规则:
(1)堆盒子时要堆放整齐;
(2)听到报数方可开始堆盒子;
(3)在规定时间内堆好的获胜,否则就出局。
2.《找一找》
游戏目标: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照规律进行排列。
游戏玩法:
(1)收集一些有盖子的盒子,把鞋盖和盒子分开、弄乱;
(2)幼儿进行匹配,寻找盒盖盒子是一对的盖在一起。
游戏规则:
(1)相同的盒子盒盖才能放在一起;
(2)游戏过程中保护好盒子不要弄破损。
(三)生活区
1.《喂动物》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游戏玩法:
(1)在盒子上画上动物的头像,嘴巴部分用剪刀剪开;
(2)用一些彩纸剪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
游戏规则:根据小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把相应形状的食物喂给小动物吃。
五、游戏反思
整个“一物多玩”的活动目标定位准确、具体,重点突出,过程清晰,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突出“玩”字。“一物多玩”中有很多不同的区域游戏,幼儿都十分喜爱。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我想玩”“我要玩”的主动积极状态。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我在旁适时、适当地加以指导和概括,使幼儿的活动经验得以提升、整合。
通过这段时间的操作,幼儿对玩盒子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通过在盒子上画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也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幼儿变得更加喜欢动脑筋,这次活动还培养了幼儿节约并利用周边资源的意识,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中班主题我爱我家】推荐阅读:
中班主题教案:水果10-26
幼儿中班主题《好吃食物》主题环境创建10-18
中班中国梦主题教案06-11
中班主题活动设计06-15
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猪》06-07
中班主题教案《树妈妈的朋友》05-26
幼儿园中班主题秋天教案10-15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买水果》07-26
幼儿园中班春节主题活动方案06-05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买水果范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