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五年级作文(精选8篇)
提起企鹅,人们都认为它生活在遥远的南极洲,事实上,除了一部分生活在南极洲以外,还有一部分生活在南美洲的南部以及南非。
非洲企鹅是惟一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企鹅,一般来说,它们有1.8英尺以上的身高,7.5英磅左右重,在南非的海岸沿线都能见到。非洲企鹅一向以憨态可掬的傻乎乎姿态出现,天天扭啊扭的似乎不知道忧愁。 不过,这一次它们也遇到了麻烦。
一个夏天,一艘巴拿马油轮“珠宝号”满载着1300吨重燃油驶过大西洋,谁知在离南非开普敦港口6英里的地方沉没,装有燃油的油轮破裂导致了燃油泄漏入海洋,湛蓝的海水上立刻浮现出层层厚重的油污,很快蔓延到位于开普敦港口的4英里的罗本岛,以及距开普敦港口37英里的.达森岛,而这两个岛上栖息着大量的非洲企鹅。
关键词:五年级,作文习作,教学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门支柱科目, 写作, 也称书面表达,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 写作问题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开展的难点所在, 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低下, 无话可说等状况, 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 五年级的写作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与初中阶段的习作来说, 是一个基础过渡的重要环节, 因此, 做好五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大责任。
一、有效结合生活现实,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 在习作中难免会感到无力, 因而, 作为语文教师, 要引导学生的习作从生活开始, 从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开始。首先, 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回忆生活。生活不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来说, 习作不是缺乏素材, 而是缺乏观察。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回忆, 如在写《我的__》 (写一个人物) 这篇作文时, 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无从下手, 因为爸爸、妈妈、老师等人物在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 学生除了能对这些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以外, 会认为没有什么素材可以去深化人物的形象, 这时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如一个学生准备写《我的妈妈》, 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啊?她跟三年前相比现在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妈妈做得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有没有对妈妈做出什么事情至今很后悔的?……”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扩开思路, 进一步开展写作。其次, 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虽然很普通很平常, 但通过思维发散, 仍能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如在以“我发现了美”为主题习作时, 窗外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我顺机引导学生:“窗外的夕阳美不美?”当学生们回答:“美”时, 我问到:“美除了这些自然的景色美, 还有什么美?”当学生回答到:“还有心灵美”时, 我问:“那么, 我们的这个主题是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始写呢?比如, 现在的夕阳, 它是不是也像我们人类一样, 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呢?那这个夕阳是不是你们的爷爷奶奶所处的阶段呢?夕阳这么美, 你们有没有想到爷爷奶奶的美呢?……”以此循序渐进,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发散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路之门, 让学生能愉快地选材习作。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素材, 为写作储备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 因而较狭隘, 作为教师, 要牢牢把握学生习作的素材资源问题, 丰富素材的储备。
首先,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组成, 家庭生活上的体验是由家庭环境因素决定的, 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改变, 因而我们要从学校生活上努力, 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拔河比赛、放风筝比赛、秋游、春游等, 丰富阅历, 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如让自然科学教师带学生种植树木、让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歌唱比赛等, 同时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带进生活, 如建议国庆长假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 开拓视野。
其次, 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 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 并非没有素材可写, 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组织语言去写, 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进一步开拓眼界和思维, 增加语言的积累, 才能逐步改变这种有话说不出的状况。1.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遇到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要的赏析, 明白这么优美的内容描绘的是什么, 具体内涵是什么, 加深学生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会背诵, 并最好是能熟练运用;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看书, 如《儿童文学》《小学生天地》《读者》等书籍,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并有针对性地摘录书中的优美句子、片段, 并加以背诵和运用, 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 提高写作水平
想象让语言插上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想象, 有限的知识能朗阔万物, 是推动知识进步的源泉。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 总会感觉想表达的总是不能深刻表达, 写作出来的内容不具体、不形象, 感染力和表现力都不强, 因而,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描写蒲公英时, 让学生通过对蒲公英静态和动态的仔细观察, 并加以想象, 学生写道:“像一个个毛茸茸的足球”“飘飞起来, 就像漫天飞舞的白丝带, 又像是一片片浪花”, 通过这种简单的想象加以点缀, 整个句子、片段的表达便显得更加形象具体, 文章的表现力凸显。
一、多观察,多比较
1.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敏感性
家长都有体会:让孩子看蚂蚁搬家,他能够看一下午,也不会觉得累,这就是他有兴趣呀!孩子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了好奇,万物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家长可以借任何一种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孩子开始观察。孩子喜欢吃,您就可以让他比较各种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食品,也可以让他比较哪家的好吃,怎么吃会更好吃……也就是说,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条理性
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孩子观察时,要先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要教给孩子按一定的顺序,让孩子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顺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孩子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因此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较为常见的草莓时,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3.启发孩子边观察边思考,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因此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致、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能从中得到提高。
如何训练孩子观察事物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中,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________”,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二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與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息: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所以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搞好作文训练,就必须抓住生活这个“泉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事、物打交道。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应该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
(作者单位 山东省微山县马坡镇石里小学)
我喜欢吃小鱼,我是捕鱼能手。在捕鱼时,我的动作灵活敏捷,就像箭一样在海里前行。再机灵的小鱼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我们企鹅家族是一个大集体,我们喜欢和伙伴们生活在一起。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南极大陆去孵蛋,度过漫长的冬天。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天里,我妈妈和爸爸会互相帮助,当妈妈去找食物的时候,爸爸会挺身而出帮组妈妈孵蛋。一直等到我破壳而出。
到第二年冰雪融化,春天来临的时候,我就要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回到大海。
《企鹅爸爸》看的人很感动。在传统的观念里,妻子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庭,男人在外面打拼,似乎天经地义,如果男人没有工作,会被别人看不起,甚至包括自己的孩子。片中的刘帮是某银行的一个高管,每个月那一万元的薪酬,他让妻子做全职太太。他看不起邻居的男人,看到他整天到超市买菜,回家做饭,觉得不像个男人。不料金融危机来袭,刘邦所在的银行业务大量减少,并进行裁员,刘邦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裁掉,一下没有了工作。他只好瞒着妻子到处找工作,但因金融危机影响,一时竟然无法找到工作;曾经是一名编辑的妻子受到原来一个媒体的朋友的邀请,为了支撑整个家庭,重新开始工作;刘帮开始不愿呆在家里,后来在家里适应,学着照顾孩子,做饭,并受邻居影响,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曾经工作繁忙对家庭的忽视,慢慢的开始转变角色,全心全意支持妻子工作。在不断地适应和工作之间他充分认识到了家庭幸福的重要内涵,认识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的重要性,观后感《企鹅爸爸》观后感》。
《企鹅爸爸》通过典型的细节告诉我们,夫妻之间互相信任的重要性。家庭里什么最重要吗,不是钱财而是全家的团员和快乐;《企鹅爸爸》还告诉我们如何去教育孩子,不是给他们钱财,而是关心和教育,甚至最重要的有时间多陪陪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和父母才能更加亲密;
这是一部反映传统孝道和家庭的故事,这又是一部对传统的夫妻家庭和社会地位进行反思的故事,对传统的孝道、夫妻之间的理解和宽容给予高度的赞扬,对人们传统的男人在外打拼女人管家的社会观念提出了质疑,提出了一个观点,幸福不是来自彼此合理的分工和团结,幸福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和睦团结。
在陆地上,企鹅活像一位身穿燕尾服大腹便便的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摇,遇到危险,连跌带爬,狼狈不堪,很尴尬又滑稽。在水里,企鹅的翅膀(鳍)成了一双有力的“划桨”,把水使劲地往后划,速度可达25—30千米,一天可以游160千米。
企鹅中体型最大的企鹅那就要数帝企鹅啦!帝企鹅平均身高1。1米,身高与一个五六岁的小孩那么高,体重有一个9岁小孩那么重,足有35千克以上。最小的企鹅名叫小蓝企鹅,与婴儿差不多,它有大约40公分的身体,1千克的重量。
南极虽然酷寒难当,但企鹅的身体不仅海水难以浸透,就连零下60℃的温度,也别想攻破它们保暖的防线,因为它们的磷片是光滑的,只要企鹅抖一抖,身体上的水就通通没有了。
企鹅最爱吃磷虾,它们每天平均吃0。75公斤,在南极捕食磷虾约3317吨,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90%,相当于鲸捕食磷虾的一半。王企鹅和帝企鹅一次产一个卵,其余2~3枚。企鹅妈妈把蛋给雄企鹅,自己下水捕食,等企鹅宝宝出生了以后,企鹅妈妈则会把自己嚼烂的磷虾“呕”出来喂给企鹅宝宝。
行走独特
在南极,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对于身穿“白领衬衫”和黑色“燕尾服”、身躯笨重的企鹅来说,困难不小。它们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所以只能摇摇摆摆地走路。企鹅的模样极像鱼雷,有一个比较大的头和两条很短的腿。它们的脚靠近尾部,脚上有4趾,3趾向前,有蹼相连,1趾向后,较小而无蹼,可以配合鳍状肢在水中将身体快速地向前推进,也可以在嘴和鳍状肢的帮助下在冰块和岩石上爬行。它们走路之所以摇摆不定,就在于它们一步一步之间的距离很短。
企鹅的这种走路方式似乎难以和聪明或效率联系起来,然而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企鹅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臃肿、笨拙,恰恰是用蹒跚学步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弥补了短小的双腿带来的极大不便。
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的生物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把企鹅放在一个特殊的平台上,然后详细地统计了它们行走时左右和前后摇摆的次数。在对记录的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后,研究员发现企鹅走路看上去好像失去平衡,然而这种摇摆方式符合行动逻辑,最能节省能量。其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企鹅把能耗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满足存储能量的需求。当它们在向一边摆动到极限而停顿时,部分功能就被储存起来成为潜能;随着向另一方摆动时,这种潜能再度释放出来。被储存能量与前进一步所耗能量的比例称为“恢复率”。企鹅步行时的“恢复率”是动物世界中最高的,达到80%,比人类高出15%,;二是抬高身体的重心,提高行走时的效率。研究人员指出,这对于特殊体形的孕妇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善于游水
在海洋里,企鹅潜水的动作是那么的优雅别致,风度翩翩。它们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和优雅游动,最快时速能达到24千米。而它们的脚和翅膀的形状,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由于在水中企鹅需要吸气,所以潜水时,它们会间歇性地露出水面,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再次下潜。这和海豚的习惯很相似,被称为“跃水现象”。
虽然企鹅无法翱翔空中,但它们真的会凭借翅膀掠过水面。企鹅的翅膀和其他鸟类的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更像是海豹的鳍状肢。在空中飞翔的鸟儿骨骼的质量非常轻,其翅膀的骨骼中间是空的。而企鹅的骨骼结构紧密,因此要重得多,这有助于它们潜入深水中寻找食物。当返回陆地的时间来到时,企鹅再次像人一样以胸腹贴于水面滑行做卧式冲浪,回到岸边。企鹅天生有一种辨认能力,可根据地磁场来调整方向,所以不论游得多远,都能准确无误地返回。
四海为家
在企鹅家族,有好多种类。但至于究竟有多少种类,还尚存争议。有人说17种,也有人说多达19种。尽管所有的企鹅居住在南半球。但大多数并不生活在南极洲。事实上,只有帝企鹅和阿德利企鹅两个种类生活在南极海岸线,而大多数却不在南极洲,它们与没有冰雪的世界很有缘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正南128千米的菲力浦岛上,生活着一种最小的热带企鹅——小仙企鹅。它高30厘米左右,重1~5千克。小仙企鹅很会游泳,而且喜欢游到很远的地方。每天清晨,它们数十只成群结队地出发,以8千米的时速游到五六十千米远的菲力浦海湾的深水海域里觅食,晚上再返回家中。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企鹅社会是温馨、和谐的,它们懂得分工合作。如果遇上企鹅生了蛋,则“夫妻”轮流出海,留一个在家中孵化小企鹅。
在“赤道之国”——厄瓜多尔西部的加拉帕戈斯岛上,有一种热带企鹅——加拉帕戈斯企鹅。在企鹅所有的家中,这里是最炎热的,平均气温高达73℃,和南极洲零下58℃的平均温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加拉帕戈斯企鹅的作息很有规律,能够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日落的早晚调整自己返回的时间。冬天日落较早,下午5点就会回家。夏季日落晚一些,便在海上多呆几个小时,直到晚上9点才回来。加拉帕戈斯企鹅像忠于职守的“农夫”,做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谨慎期待的目光中,我们乘坐专机抵达中正机场。刚一出来,感觉这里天气还不错,清凉清凉的。随后,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我们的抬进冷冻车里。不仅如此,我们的专车前面有一辆车开道,后有另一辆车尾随监看,一路保障我们的安全。这待遇恐怕只有国王企鹅才能享受吧?经过高速公路的风驰电掣,终于到达我们的落脚地:动物园。当然我们也得到隔离室去接受检疫,这个就算是人也要做的。
4月29日 晴 准备适应新环境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了,毕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睡得不踏实。我们四个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观察观察周围的情况再说。“我们在今年1月曾派出动物饲养人员、机电人员以及兽医共5人,到新加坡动物园及裕廊岛圆观摩6天。裕廊岛圆的企鹅馆工作人员带领我们的人员去实际操作饲养管理现场的工作,让我们有直接操作的经验,对我们日后的管理有相当大的益处。”动物园的一位领导正在向来访的人介绍情况呢!噢,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放心多了,要知道,我们在南极的环境那是没得说的,远离尘嚣,气温恒定,这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假如空气变得污浊或升温,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有的就会跑到高点的小山坡上散热,甚至有的因此而死掉。我的几个堂兄妹就是例子。不过我仔细瞧了一下动物园的设施,好像还不错:有空调、水池、过滤和循环系统能够使水保持清洁和温度,还为我们准备了鱼,真让人心动!
5月2日 小雨 不吃东西可不是办法
唉,这3天过得一点都不好,原来进到隔离检验室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工作人员围着我们团团转:采集粪便作寄生虫检查及沙门氏杆菌的培养;抽血检查、照X光、称体重、注射晶片及脚部拍照存档。这一套流水作业把我们折腾得够呛!兄弟们都不太乐意,害怕呀——鹅之常情!后来,随我们一起来的日本“保姆”只好强迫喂食。可不,一直到今天,我们才愿意吃点东西。最让我们高兴的是,他们在我们的住所装了一面镜子,使得室内一下子多了好多企鹅,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大家庭而不再孤单。大伙儿就这样挤在镜子前,度过了最难受的异乡夜晚。
7月21日 晴 入乡随俗试试看
一晃快过去三个月了,我们一直在不自觉地适应着新环境,每天都很忙,因为工作人员对我们照顾地很细心。早上听说我们要去一个新地方,他们忙忙碌碌做准备。果然,没过多久,我们就被转移到了“展示场”。他们把我们放下后,就悄悄地退出去了。展示场内有水池,不过我们都不敢贸然下去,就在岸边溜达了一上午。下午我们乖乖地用完餐后,就在镜子前整理“内务”——休息或梳理羽毛。这段时间,我们又正处在换羽期间,所以杂事多,不过,有个小兄弟不吃不喝以16天的惊人速度完成了这件事。这几天,我连人也不想多见,因为换羽很难看,全身羽毛没一块完整的,好像树叶被虫子啃过的样子。
9月28日 晴 迎来在异乡的第一个蛋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们同来的一对竟然产下了一个蛋,这是我们此行最快乐的一天。难怪它们俩总是躲在假山后面不动,原来早已经“私定终身”。在我们企鹅家族中,只要是彼此有亲密的关系,便可以让对方碰触,否则就是“男女授受不亲”哦!不过,小俩口也有闹矛盾的时候,就像人类一样也需要理解和信任。妈妈很在意自己的第一个蛋,把它紧紧地护在脚上和下腹间,而爸爸也着急地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停在周围绕圈。不过,除了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它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担负起哺育的神圣职责,为此,它们甚至会停止进食,而配偶也会随侍在侧。
我们家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对爱情比较专一。据人们说,他们用了10多年时间观察了近千只企鹅,发现82%还始终维持原配,其中有一对共同生活达10多年之久,可谓白头偕老了。我们的求爱方式也很特别:雄企鹅求爱前需要挑选一些卵石作为见面礼,这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是很珍贵的礼物。雄企鹅往往到邻居处偷一块卵石,在求偶季节就把这块卵石虔诚地奉献到雌企鹅脚下,然后退几步站立在一旁观望。一旦双方认可便可用偷来的卵石在雪地的背风处筑起洞房,形影不离,准备生儿育女。
10月18日 阴 关于我们的走路方式和反应能力
人们似乎很喜欢我们的走路方式,憨态可掬,笨笨的样子。而实际上,我们并不笨,之所以这样走路是有我们的道理的。因为这样摇摆走路一点也不浪费任何体力,我们的腿短,行走困难,而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没有什么比存储能量更重要,所以,我们就有了这种既不浪费能量又保证行走效率的好方法,不过,当初可没想到会赢得人类的喜爱。其实,相对人类存储65%的能量来说,我们可以存储80%的能量,是动物界中最高的了。
还有一件事情要澄清:企鹅抬头看飞机直到仰面摔倒。有关传说是这样的,当飞机飞过头顶时,我们都抬头观看,但不会转身,所以当飞机慢慢移过它们的头顶时,尽量后仰观看,最后纷纷仰面摔倒,这件事真让人觉得有趣好笑,最早传出这一笑话的是英国皇家海军,据他们说,当飞机或是直升机飞过国王企鹅的生活地时,企鹅们都呆呆地抬头向上看,眼睛盯着飞机一直看,结果就成片地后仰倒下。可是科学家们却不以为然,说没有科学根据能支持这种观点,于是英国皇家海军决定投资3.6万美元派出研究小组到南极,认真观察研究,看一看企鹅到底是怎样对待飞机飞行的。斯通博士说:“当飞机飞到离企鹅很近时,它们的确有反应,大部分都变得很安静,但也有一些企鹅摇摇摆摆地走开,为的是躲避噪声,但它们都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活动。可飞机飞过的次数多了,会对企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2001年1月22日晴 与十名新成员相聚在台北
【企鹅五年级作文】推荐阅读:
企鹅致人类朋友的一封信五年级作文07-12
帝企鹅日记三年级观后感作文07-18
帝企鹅日记的九年级观后感作文01-09
关于企鹅的作文初一03-06
再见了,小企鹅作文700字03-18
企鹅爸爸教学反思10-04
企鹅教学设计12-15
《爱心企鹅》读后感07-07
小企鹅教学反思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