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篇1

本书是关于外国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世界名著,可读性强,可操作性强,因而适合于普通家长更适合于我们这样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阅读。书,总是有着无形的神奇力量,读过此书,感觉到身心放松,对于孩子的未来教育压力减小了许多。豁然开朗之余,找到了克服困难的许多把心灵钥匙。

在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并不得不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子女的良好教育不仅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考虑的头等大事,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社会、环境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换言之,家庭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不可逆转的。

现在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众,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但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大多数家长都有早期教育的观念,而且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收效却并不明显。为什么呢?其中书中有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儿子对画画工具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开始决定培养小威特的绘画才能。而是让小威特尽情地把玩这些画画的工具,并不强迫他去画,也没有给他定格成为画家的目标。有些家长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说的一句话对现在的许多家长很受用,也很经典:“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本质是不可学的,或者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习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还有书中小赛德慈的母亲在交小赛德慈“快乐、兴奋、幸福”时,小赛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所以母亲在多次讲解后仍不能明白他们的差别。母亲用迷人的吉他声告诉他,小赛德慈专注的听着,母亲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的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弹奏的:“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个形容词,快乐就像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哇!原来是这样!”从那以后小赛德慈在对词汇上意义的把握上显得很轻松。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那是因为小赛德慈的母亲会弹吉他,可以借此教育,如果我们不会音乐那怎么办呢?再此我想说的是音乐是能够直接触动人心弦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来达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而且这本书还向我们阐述了威特受到的不一样、不平凡的教育。如果看到威特的优秀表现,我们很可能会认为,他一定是光坐在书桌旁啃书,从而使天真浪漫的少年时代在毫无乐趣之中度过了的苦孩子。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正如德来登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没有比品尝真理的滋味更幸福的了,尝受到真理的幸福是永生难忘的。威特的成长过程中,单纯坐在桌旁专心致志的学习时间是很少的,他有着充足的时间尽情游戏和运动。正是在这些我们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过程中,他知道了很多其他儿童所不知道的事,而且他对每件事都有成熟的看法,因此孩子们都喜欢跟他玩。即使有的孩子无理取闹,他也会圆满处置,绝不做同他们争吵的傻瓜。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篇2

“重复”是学习的第一步

犹太人把学习称作“重复”。从字面上看, 它的意思是亲自读﹑说﹑听, 多遍地练习, 最终将文章全部内容记住。这种韧性在犹太人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韧性可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品质, 而是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中养成的。年复一年, 犹太人在自己的节日到来之际, 整整一周时间都会吃一种无味的面包, 体味辛劳的感觉。饭后, 他们还要诵读经文, 感谢上帝的恩赐。这种传统在犹太人漫长的历史中一直被遵守着。

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的犹太子女, 即使不聪明, 也会不断地通过练习和复习来达到对某事物的理解。正是这种努力进取的热情使犹太人比别的民族明显高出一筹。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大多数的犹太学生的成绩比一般人高, 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在中途遇到挫折也不言败的精神。

犹太人在教育方面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贯彻完全的幼儿教育和一生学习的生涯教育吧。对于犹太人, 学习是一生的课题。

七十多年前, 有一个基督教徒想在街上雇一辆马车。他环顾了一下四周, 发现不远处有一排犹太人的马车。走近一看, 马正在吃草, 却找不到车夫。他就问在路上玩耍的小孩:“车夫哪去了?”小孩回答说:“在车夫俱乐部吧。”于是, 这个基督教徒就来到街道深处的车夫俱乐部, 看到在狭窄的屋子里面, 车夫们都在学习《塔木德经》。虽然是车夫, 但他们一有时间就学习圣书。这就是传统犹太人的写照。

不过现在, 这种犹太人的身影只有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威利阿姆斯才能看到。但是, 各种成人讲座依然很受欢迎。在以色列的各个大学, 有很多成年人在毕业后重返学校给自己充电。

幼儿教育从背诵开始

犹太人孩子的教育是从3岁开始的。父母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交费的私塾, 也可以选择免费的公立学校。刚入学的时候, 孩子们就会受到高年级学生所创造的学习氛围的感染, 接着一点点地学习由希伯来文写成的简单的知识板块。在学校里, 他们从记忆简单的文字开始, 一直到可以诵读祈祷文。

在这里, 犹太人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理解文章的意思, 而是让他们背诵。犹太人认为, 如果不能培养出一个好的记忆力, 今后就没有办法学习其他事物。

孩子到了5岁, 就要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学习《摩西五经》和祈祷书以及它们的注解。到了7岁, 就要学习《圣经·旧约》的其他部分, 即先知书和圣著, 而且还要接触《塔木德经》的基础知识。到13岁的成人仪式以前, 孩子们要学完所有的犹太教法的基础知识。

读者们一定会认为他们的教科书内容非常难理解吧?其实, 对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当然难以了解, 但对于犹太人, 无论是哪一段, 他们都能说出有关的民族历史和传说。老师们会把这些知识分解开来, 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们。学生们回到家, 会得意地向父母报告一天所学。比如说:“今天我们学习了诺亚方舟的故事”。而父母们则会说:“你学得真不错啊”, 来鼓励自己的孩子。犹太人经常是学校和家庭紧密协作, 一起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在犹太人的世界里, 父亲有教育儿子的责任, 而母亲有教育女儿的责任。学校虽然作为教育机关, 却不负有这种责任。《圣经》要求“尊敬你的父母”, 反过来, 父母必须能够做到让孩子们尊敬自己。教育的本质不限于知识这个层次, 还有人和人的关系,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以及在这种关系上产生的敬畏和尊重的意识。这些就是犹太人对教育的认识。如果只是让孩子们学习, 他们自己却只关注电视和高尔夫什么的, 这样的父母是没有教育子女的资格的。因为, 首先应该学习的是父母。这可以反映犹太人教育的现实情况。

体罚是受到承认的。犹太教认为“如果容忍孩子的反抗, 会让他们没有约束, 产生仇恨”。盲从和反抗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对社会来说, 对有远见卓识的权威的服从是绝对需要的。体罚的情况下, 也绝对禁止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牢记“爱抚加惩罚”这种恩威并用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不是威胁也不是哄骗, 更不是通过练达的手段来调教人。就像“爱你的邻居像爱自己一样”, 教者需先尊重自己然后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所以, 犹太人认为:教师只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不是为师之道。同时, 如果教师和学生彻底地打成一片, 没有主宾之分, 那教师就会失去自己的权威。

教师站在讲台的中央时便是支配者和权威, 或者就是学问和《圣经》本身。学生在权威面前应该谦虚, 但有时候学生可以提出教师没有想到的知识点或是自己的灵感。

在犹太人当中,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超越形式的﹑相互尊敬的关系。

分组研究《塔木德经》

犹太学校原则上采纳精英主义思想, 但不意味着将少数出类拔萃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教育, 而是编制成小班进行授课。比如说, 一个年级的编制本来是20人, 如果精英学生超过20人, 就限定一个年级为40人。这种情况下必须配备两名助教。因为是年级的人数少, 所以老师可以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 而学生也可以做到亲密无间, 宛如一个家庭中的兄弟。

我的女儿以前在洛杉矶的犹太学校就读。在她们一年级的班里, 是23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和一名助教。授课的进度不是一刀切, 而是根据各人的能力改编教材, 然后进行分组。个人能力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 但教师们能做到让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在中等水平以上。

学习好的学生在成人仪式后还要进入专门研究《塔木德经》的学院进行学习。这里每个班级的定员更少, 只有10名到15名, 而且学习内容也是高密度化的。

学院的很多学生一到自习时间, 就会两人一组研究《塔木德经》, 一边阐述自己的见解, 一边进行记忆。当然, 不论是选择一人自习, 还是选择两人研讨, 都必须拿出两种以上对于课文的不同见解。这样一来, 学习本身就更具有客观性, 而且学生们可以从相左的见解中取长补短, 在每个独立板块上整理自己的论点。在教室里, 他们还要听取其他小组的论点和聆听老师的说明, 最终形成自己系统性的解释。

对于《塔木德经》中的每个事例, 你可以进行演绎, 也可以用归纳法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塔木德经》既需要横向的思考也需要纵向的探索。对学生们来说, 具备全方位的思考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说, 一个人如果思想狭隘, 或者是拘泥于条例, 是不可能理解《塔木德经》的。

希伯来大学的教授莱巴比奇是世界驰名的生物学家。他一有时间就研究《塔木德经》。有个学生问他:“老师, 你研究《塔木德经》对你研究生物学有什么帮助吗?”他回答说:“是啊, 它可以让的我思考方法时刻保持新鲜。”

与莱巴比奇相反, 被称为维也纳智者的艾力亚博士常年研究几何学。他也鼓励别人研究几何学, 因为他认为几何学的思考方法有助于理解《塔木德经》。

为了让头脑时刻保持新鲜, 掌握富于变化和弹性的思考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 不能只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量产化的教育。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有机地收集和组合知识, 那学生只在教室里面听老师的讲义还远远不够吧。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完整的人格, 那我们就不得不承认, 当今日本的教育制度存在太多的缺陷。

犹太式“投入”学习法

在研究《塔木德经》的学院里的学生中, 很多都是从早到晚一直学习的。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捧着书, 口中不住地读着什么。这种学习热情真让人感慨。

在纽约的研究生院, 我总能从自己的研究室听到念书声。如果仔细听, 就会发现声音抑扬顿挫, 节拍宛如日本的民歌。如果靠近一些听, 就会发现那是隔壁的教授在朗读《塔木德经》。

犹太人的学习方法可以称作“投入学习法”吧。他们在学习的时候, 会动用全身的器官进行辅助。犹太人学习是将眼睛看﹑口读﹑耳朵听等各种方式综合起来, 而不是单纯地阅读。课文虽然单调, 但他们可以用一种旋律来吟读。这种旋律和他们以圣歌为原形改造的歌曲 (做礼拜时吟唱) 的风格一样。无论是《圣经》还是《塔木德经》, 他们都用这种旋律来吟读。

犹太人读书的时候, 除了抑扬顿挫地朗读, 还要按一定的节律左右摇摆。他们一边用右手按着课本, 一边动用所有能想到的身体器官, 按照文章的意思, 将自己完全投入进去。同时使用看﹑读和听, 比单纯默读的学习效果好多了。

犹太人早礼拜的祈祷文有150页左右, 如果每天早晨都反复朗读, 谁都可以记住。一旦你的记忆容量变大了, 你的大脑就有能力不断地储存新的信息。

普通的犹太人当中很少有人能用希伯来语将《圣经·旧约》全部背诵出来。《塔木德经》的研究者中有人能记住经文的全部内容, 他们就是用带有节律的吟读的方式将《塔木德经》“印”到大脑里面去的。他们在记忆文章的线索的时候, 经常先背诵某一提示性的句子, 然后再反复诵读《圣经》和《塔木德经》, 直到眼前能出现所背文句的出处。如果做到这样了, 即使手中没有书, 他们也可以被当做正确的《圣经》或是《塔木德经》来请教。

我的恩师海歇尔博士就有这种卓越的记忆力。有一次, 一个学生给他借来一本非常珍贵的书。因为不断地遭受迫害, 犹太教的典籍多数已经流失, 那本书就属于残存不多的孤本之一。布鲁克林的古籍书店表示要把这本书送给他, 而东岸书屋表示要帮他影印。海歇尔博士用两三天读完了这本书, 便对学生说, “谢谢你了。这本书已经全在我的脑子里了。”于是, 他就没有必要拥有这本书或是它的影印本了。

为什么要有休息日

一张弓如果一直绷着, 即使是钢做的, 也会失去弹力。同样, 不管大脑多么聪慧, 长时间地紧张, 过度疲劳地思考, 就会开始麻木。犹太人就是用八分的紧张和二分的松弛来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

首先, 一周工作六天, 星期六则作为休息日停止一切工作。因为休息就是目的, 所以那天他们不会大老远去游山玩水, 等到回家已经筋疲力尽。

根据犹太律法, 休息日的活动范围原则上是从街口起一公里, 也就是我们走十五分钟的路程。当然, 这个规则在现在的犹太人当中已经没有什么约束力了。但是, 作为一个思考方式, 即以不疲劳为限, 还是得到广泛地认同。

休息的目的就是缓解一周工作的疲劳, 恢复原有的精力。所以, 在周末出去游玩, 到第二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 是得不偿失的。有的人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进行工作, 这种做法实在是本末倒置。要进行生产和创造性的活动, 本来就应该学会养精蓄锐。

在古代, 只有犹太人在每周都拿出一天时间来休息。这在当时的外国人看来是非常奇特的事情。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里都没有过休息日这样的事情。即使偶尔有休息, 也是在镇上的神殿举行祭礼或是个人举行庆祝宴会的时候。在那种环境中, 犹太人还是遵守着他们一周休息一天的习惯。这种休息日的制度即使是在一个犹太人皈依了其他教派后还得到遵守, 这也可能是他们遭到迫害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说犹太人在休息日什么也不干, 也不尽然。他们只是在这一天停止一切的商业活动。从另一层意思上讲, 休息日也是劳动日。就是说使用大脑的劳动。他们早上八点就出去做礼拜, 一直到中午。他们用希伯来语诵读祈祷文, 倾听《圣经》的教诲。拉比们会讲述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深邃的思想, 让人们心智一片光明。回到家后, 犹太人一家其乐融融地吃过午饭, 很快就午睡了。四点左右, 他们会在自家或是犹太教会堂和朋友或是拉比们一起交流, 研究《塔木德经》和《圣经》。午睡和研究的顺序颠倒过来也没有关系, 但一定要研究, 因为这是犹太律法规定的义务。

如果休息日里没有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 那恐怕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心灵与身体的改善。人的意识都是连续性的, 如果休息日没有过好, 在潜意识里面, 依然充斥着以前的“电波”。这就好像是收音机和电视的音量调至静音后, 它们的频道还是没有改变。所以, 重要的是切换频道。因此, 一定要在休息日里将自己从世俗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完全沉浸在另一种世界里面。在这种世界里, 犹太人得到了他们思想和灵感的源泉。巴歇尔这样训诫他的弟子:

“长时间学习的时候, 要每隔一小时休息一下, 让你的心面向无穷无尽的世界”

如果找不到无穷无尽这个主题, 选择高山﹑河流﹑天空或云彩也可以。总之, 让自己的心贴近那些和世俗完全没有关系的事物。如果我们能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与力量, 那新的灵感就会出现。

犹太人的历史教育

犹太人将自己称为“记忆的民族”。亚伯拉罕的信仰, 埃及的奴隶生活, 先知的言行, 贤人的智慧, 民族的历史﹑与圣城耶路撒冷的关系, 犹太人靠着“记忆”将这些继承下来, 并告诉子孙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说犹太人是“记忆的民族”, 是为了表示他们记忆和继承历史的遗产。在这些记忆中, 不光有民族的伟业和光荣, 还有那些迫害﹑离散﹑痛苦和失败。犹太人通过记忆, 将这些痛苦和教训世代相传, 以警后人。

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烙印的记录。犹太人认真记忆民族历史的原因之一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 让离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认识到犹太人的一体性。但是, 历史教育更大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全方位启发, 这一点犹太人也是相当认同的。所以, 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育不仅是强调光荣的历史, 还要正视历史中的失败﹑挫折﹑迫害和没落, 从中进行反省, 取得教训。在这层意义上, 犹太人试图将教育定义为“痛苦的教育”。他们不但告诉孩子们人生有喜悦和幸福, 更告诉他们人生会有黑暗和失意。

普陵节 (也称普珥节) 就是每到二或三月举行的化装游行。在古代, 成为王妃的犹太人以斯帖曾经不惜一切地拯救过犹太人的生命。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在普陵节上, 人们要吹笛﹑敲钟, 孩子和大人们都化装上街游行。在进行这个愉快的游行之前, 孩子们必须学习这个节日的由来。以斯帖曾经舍身向国王通报屠杀犹太人的阴谋, 结果阴谋的主犯被处决, 犹太人在千钧一发之际保住了生命。表达犹太人的感谢之情就是普陵节的主旨所在。

在每年的十二月, 有历时八天的献殿节。在古代, 为了反抗希腊的暴政, 马喀比派举行起义, 恢复了犹太人自治。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而设的。在这个节日里, 人们要就耶路撒冷神殿遭亵渎和犹太人的信仰自由遭剥夺的历史进行学习。

还有, 在两千年以前, 希腊军队亲手破坏了耶路撒冷神殿。为了纪念这次事件, 每年八月犹太人都会回顾历史, 实行一天的绝食, 祈祷神殿的再建。

另外, 还有西班牙的犹太人遭流放, 犹太人遭基督教徒的弹压, 被征收苛捐杂税, 一直到法西斯的大屠杀, 不管事件大小, 只要和自己有关, 犹太人都会调查清楚, 详细地记载和记忆。

犹太人选择的使命就是不再让这些悲惨的历史重演。过去的苦痛就是将来的教训, 所以, 犹太人会把这种使命传于下一代, 告诉他们:对人生不能采取安逸的态度;对民族﹑对世界都要有责任感;学习历史不应该只停留在过去, 还要对未来敞开自己的胸怀。

体验重于知识

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历史, 一个人同样也拥有自己的历史, 比如人的成长、体验、家庭、朋友和故乡。每一种体验都和有关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个大的历史板块。历史就是个人和他所在共同体的产物。学习历史不是要罗列过去的历史事件, 而是要考虑这些事件和现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具备的意义。对犹太人来说, 历史就是对现在的挑战和对未来的发问。

举例来说, 犹太人的教科书中不会单纯记录犹太人怎样遭法西斯屠杀, 而是要设问:如果你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怎样对应?学生们会被要求参考先人写的各种关于集中营生活的文章, 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根据情况不同, 有的人如果有从集中营中幸存下来亲戚朋友, 可以与他们进行座谈, 听一下最真实的体验。

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 更能直观地认识历史, 从中进行反省和看到未来的方向。法西斯德国的罪恶再不可饶恕, 也要和德国人民建立友好的关系, 这就是犹太人对历史采取的归纳法的态度。从失败中, 能认清善与恶, 正面事物和负面事物, 并进行区别。犹太人最忌讳的就是无视事实, 对所有的事物都做一刀切式的规定。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一听到爱因斯坦这个名字, 我们就会敬畏他的伟大而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但是, 犹太人对爱因斯坦也好, 耶稣基督或是摩西也好, 都不认为他们是什么特别的人物。因为, 他们就是犹太人的同胞。对他们的伟业当然有尊敬之情, 但没有将其神话。这是一种对于伟人最朴素﹑最真挚的态度:他是人, 我也是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犹太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在拉比们的研讨会上, 发言都是从年少的开始, 最后才是年老的。如果不这样, 年少者在作为权威的年老者面前就会有所顾虑, 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权威作风是交流的障碍。

在以色列, 上至军队下至普通老百姓, 人们都不用敬语, 而是直呼其名或用昵称。最初我也感到十分吃惊, 不过想想, 如果有人喊自己的昵称, 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但是, 在国会或是法庭上, 人们一定是用敬语来互相称呼。

中学或是大学学生称呼老师的时候, 也应该用敬语。我在犹太大学上学的时候, 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有一次, 我在教室里直呼教授的名字“阿哈罗!”, 结果当众出丑。在学校里用某某教授或是某某博士这样的称呼是学生对老师应有的礼仪。也有一些教授喜欢用昵称来称呼自己的学生, 这是老师对学生关爱与尊重的表现, 对于整天用敬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教师或是长辈不以权威自居是因为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学海无涯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塔木德经》比作大海, 那么隐藏在海底的所有的珍珠光靠一个人是捡不完的。《圣经》也是如此, 它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真正意义也不能一蹴而就地研究出来。当然, 艺术与自然科学也是如此, 能从中找到真理的人没有几个。普通人都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参加“寻宝”的比赛, 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发现宝藏 (真理) 所需要的深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做事和做学问

下面我们看一下“教育就是奉献”这层意思。按照字面来理解, “奉献”就是父母将自己的孩子奉献给社会, 就是给予孩子们自由。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就称不上教育了。为此, 犹太人严格杜绝培养依赖书本和依赖他人的人。

根据《塔木德经》, 在让孩子学习知识之前, 父母有义务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做事的基本知识。一个连做饭都不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撒曼以色三世曾经说:“没有比既能做事又能做学问更好的了。没有劳动的学问结不出果实, 相反可能导致罪恶。”单纯拥有知识的人们会对自己过分自信, 最终导致自身的毁灭。

认为知识比实践重要的人们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但是根基很浅, 风一吹就会倒下。认为实践重于知识的人, 和前种情形相比, 根须充分扩张, 即使是大风吹来也纹丝不动。对实践毫无用处的知识是空洞无物的, 就像被风吹走的碎屑一样。

要懂得怎样做事, 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所以, 很多犹太学生在很早就开始打工。有的在蔬菜店门口招揽生意, 有的在印刷厂里干杂活。有些立志当老师的高中生会在夏天做中小学生夏令营的领队。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学会自己赚钱, 不在经济上独立是不行的。如果一直由家人或是朋友实施经济上帮助, 要实现真正的独立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虽然好, 但一定要知道人不是靠别人来生活的。

有一个叫来姆的犹太人, 是一个拥有别墅的大富豪。在他十六岁去英国留学之际, 只从父亲那里拿到一百英镑的学费。他父亲还说:“留学回来后, 把这一百英镑还给我。”他怀揣着这一百英镑到了伦敦, 很快想出很多赚钱的好点子。后来, 他用自己赚的钱缴纳了学费, 并在四年后从伦敦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当然, 他还上了父亲给的一百英镑。

光有学问是不能生存的。所以, 我们要放开手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独立生存。这种自由正是犹太人给自己孩子们的最好礼物。犹太人的孩子就是在对生活不断体验的基础上, 找到自己一生的方向的。相反, 日本学生在对法律﹑经济或是法国文学﹑德国文学等一点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就报考大学的法律﹑经济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这是日本学生和犹太学生很大的不同。

有的犹太学生在大学预科攻读心理学, 大学时就把专业改成了法律, 最后当了律师。也有的本来在哲学系学习, 突然转到了医学院学习医学。像这样转换专业的情形各种各样, 而且在犹太学生中极为常见。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因为他们相信, 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至于在选择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比如以前的专业) 也帮助他们扩大了视野和丰富了体验。

永远地探求和学习

佛教将“彼岸”解释为烦恼和无常消失后的极乐净土。在基督教里, 天国就是天使和圣徒们对上帝的孩子基督赞美和做礼拜的场所。按《古兰经》的记载, 在伊斯兰教里, 按教法正确行事的人死后, 可以受到阿拉的恩惠, 被允许在天界和圣洁的天女共枕七次。所有的宗教都认为来世是一个极乐世界。

但是根据犹太教, 在天国里, 上帝自己也以弥赛亚为中心, 和其他圣贤一起学习。犹太人的天性可能就是这种永无止境地探求和学习精神吧。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篇3

儿童教育的难题最终被美国人解开了,专家们从哈佛大学一些最为成功的天才身上,得出了这些家庭成就这些天才的教育模式,然后把这些模式在每个家庭中加以推广,这些教育模式有如魔法,给那些试图开启孩子们心灵智慧的家长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许多美国家庭的父母根据这些教子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教子方法无疑是一种伟大的经验。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威廉·贝内特(William J. Bennett)所说的,这些教育方法不仅值得美国家庭效仿,同时值得全世界所有的家庭效仿。

然而,不要把这些成功的早教经验误当作是“天才教育”。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有作用但不是万能的,不是父母想到的孩子就一定能做到。“教育有多大胆,孩子就有多高才”的观点,实际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父母对孩子的强化教育不是永久性的,即使能让孩子在初期超过别人,但当大家都起步后这种优势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一个处于被支配状态中的孩子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都是被动的,不可能持久。真正好的教育实际上是教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古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万里路”就是那本无字的书。

由于受错误的“天才教育”思想的误导,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分教育,结果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像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让孩子产生人格上的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后又是一个样,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与他人的交往、沟通、合作也会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孩子成才是好事,但不要强求他成为一个天才。毕竟,天才在我们芸芸众生中只是极少数。成功的早教可以造就天才,但以让孩子成为天才为目的的“天才教育”,却往往会酿成悲剧。

天赋的递减法则

早期教育为什么能够在造就天才呢?要阐明其中的原因,必须从儿童的潜能说起。什么是潜能?比方说,有一棵橡树,假如它能够充分生长,可以长到30米高的话,那么这棵橡树就具有长到30米高的潜能。同样,一个孩子,假如他的天资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那么这100分就是这个孩子的潜能。

然而,事情往往不按我们的理想发展。有可能长到30米高的橡树,实际上很少长到30米的,一般只能长到12米至15米。要是生长环境不理想,就只能长到6至9米。但如果肥料充足,再加上精心培育,就可以长到18米至21米,甚至是24米至26米。同样,具有100分潜能的儿童,如果放任不管,就只能成为具有30分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的潜能只发挥了一小部分。但如果对他进行适当的教育,他的能力就可以达到60分、70分,甚至是80分。教育的理想目标,就是要把儿童的潜能百分之百地发挥出来。

但是,儿童的潜能遵循着一种规律,那就是递减规律。比方说,生下来具有100分潜能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受到恰当的教育,将来就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是非常理想的教育,将来也只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从十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具有60分的能力了。这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递减规律。

产生儿童能力递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动物的各种能力有着不同的发展期,而且各个发展期是基本不变的。当然,某一些能力的发展期可能很长,而另一些能力的发展期则很短,如果一切能力不在发展期内得到发展,就永远不会再有发展。

曾经在一个夏天问过各种手工艺人,为什么在国民教育普及的今天,杰出的手工艺人反而少了。在一个渔村里,一位老渔夫告诉我,如今没有像过去那样善于游泳、摇橹、撒网的人了,因为孩子们在十一二岁期间都在上学校,而水上功夫必须从十岁左右练起。

外语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从十岁以前开始,就很难掌握地道的外国口音,腔调总会有点“怪”。不少专家认为,钢琴如果不从五岁开始训练,小提琴如果不从三岁开始练,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儿童潜能递减的现象。这就是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根本原因。

卡尔· 威特的潜能教育

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他的父亲叫卡尔·威特,是村里的牧师。

威特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位乡村牧师,却有着惊人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更是独树一帜。

小威特在婴儿时期显得特别痴呆,但老威特并没有绝望,开始认真地按自己的计划对小威特进行教育。出人意外的是,正是这个傻孩子,不久让邻居们惊讶不已。小威特八岁时就学会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尤其出色。他九岁那年考入了莱比锡大学。后来分别在布赖斯芬大学、哈勒大学讲学。

值得庆幸的是,威特的父亲把对他在十四岁以前的教育情况写成了一本书,叫《卡尔·威特的教育》。

老威特的神奇之书

关于早期教育的传奇故事,人们均会提到老威特的小威特的名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卡尔·威特的名字成了早期教育的象征。

老威特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当孩子智力光芒刚刚出现时,对他的教育就应该开始了。”其实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人就有早期教育的传统。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好传统却从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儿童教育必须从七八岁开始的信条。这种信条被沿用至今,今天仍有很多相信早期教育有损儿童健康。老威特的教育之道,就被视为荒唐。直至小威特的成才,他的观点才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

语言是早期教育的一块基石

要想尽早发挥孩子的潜能,就必须循序渐进,否则就达不到目的。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呢?首先从语言教育开始,这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语言是孩子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孩子就得不到任何知识。所以,尽早让孩子们掌握语言工具是父母的第一任务。

我们已经知道应该尽早教给孩子一些东西,但具体应该怎么去做?需要借助什么样的辅助工具?老威特的做法是这样的。

在威特刚刚有辨别能力时,他的父母就拿各种各样的东西给他看,同时用温和而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威特就能清楚地说出这些东西的名称来了。

教孩子说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好好下点功夫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老威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通过与威特谈论饭桌上的器具、室内的摆设、院子里的花鸟鱼虫,巧妙地使他掌握新单词的发音和词义。

当威特稍微能听懂大人说话时,他的父母就天天给他讲故事。对于幼儿,没有比故事更为重要的了。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一无所

知,所以应该尽早让他了解这个世界,越早越好。讲故事不仅能扩展儿童知识面,同时也丰富了他的词汇。老威特不仅让威特听故事,而且还让他自己讲。只有这样,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经过这样的教育,据说威特五六岁时就毫不费力地记住了三万多个单词,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数字。日本的中学生学了五年的英语,最优秀的学生也不过记住了五千个单词,普通学生是在三千个左右。可见,早期教育的成效有多么大。

老威特的语言教育法,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从不教孩子说半截话、方言和土话。他认为教孩子“手手”“果果”那一类的话毫无意义。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如果父母能缓慢而清晰地向孩子说某个词,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学会正确的发音。当然,像“手手”“果果”这样的词发音容易些。但是本来一教就可以学会的东西,却故意不教,岂不是很愚蠢吗?

因此,老威特从来不教不标准的话,他清晰地把每一个音发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德语。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和妻子应该以身作则,力求发音标准,用词规范。他不仅这样要求妻子,对仆人也是如此,严谨他们说方言。因为他觉得让威特学会方言是浪费时间。

老威特的做法应该引起学多年轻父母的深思。由于忙于工作,很多父母只好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保姆和长辈来看管,孩子整天生活在方言和土话中,学到的是一些残缺不全的只言片语,从早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唤起孩子的兴趣

卡尔·威特有一个教育原则,就是“教育不能强迫”。不管教什么,他总是先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他才开始教。

威特三四岁时,老威特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不过这种散步不单纯是溜达,而是一边交谈一边溜达。比如摘下一朵野花,老威特就会给孩子解剖一下,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捉个小虫,顺便给他说说有关昆虫的知识。老威特绝不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总是首先唤起威特的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同时也绝不对他进行系统教育,只是就散步中威特感兴趣的东西,向他传授相应的知识。

我一个朋友的小侄女学习钢琴的过程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当她三岁的时候稍微对钢琴表现出了一点兴趣,她父母就毅然把她送去钢琴培训机构学习,而当她显露出了一些天分时,她爷爷奶奶出于疼爱孙女的心情,即使经济不甚宽裕,也花了一万多块给她买了一部钢琴,谁知道买了以后,也不见对于孙女学习弹琴有多大的帮助,反而见她弹琴的兴趣越发降低,渐渐已经不怎么弹了。本来当小孩对于一件事物表现出一些兴趣的时候,努力鼓励她去学习是一件好事,可是小孩毕竟是不能理解大人对他们的期许的,如果不把小孩的兴趣再积极引发出来,比如让她多听钢琴曲,多接触这个领域,培养她主动学习的意愿,而是一味往这个父母自认为值得投资的兴趣上撒大把金钱,也是徒劳无功。其实小孩子思维活跃,对于很多事情都会表现出兴趣和天分,可是该怎么把这些兴趣培养成一种爱好,甚至成为让小孩愿意持续学习下去的专长,不是单靠投入金钱就可以的。

不要乱给孩子买玩具

老威特几乎没有给儿子买过什么玩具。他说:“玩具并不能让孩子学到什么知识。给孩子买一些玩具就不再过问是错误的。”事实上,由于威特很小就懂得读书和观察事物,根本用不着靠玩具来消磨时间。“玩物丧志”,是大人和孩子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光用玩具打发孩子,让他自己玩而不去管他,很容易使孩子感到无聊。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致毁坏玩具和哭闹等等。老威特认为,由此产生的破坏癖有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老威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为儿子修了一个大游戏场。里面铺着60公分厚的砂子,周围 种着各种花草和树木。由于砂子铺得厚,即使下过雨也马上就会变干,坐在上面不会弄脏衣服。小威特在这里看看花捉捉虫,养成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老威特认为,让孩子热爱大自然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生活逼人,很多父母都因为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陪孩子,于是便以买很多玩具给小孩这种金钱上的付出,来填补自己对小孩的愧疚心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认为在家安装了网络,就能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自己却对此不闻不问,到了孩子成为了“网虫”,陷入了网络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的时候才猛然觉醒,后悔不已。

其实小孩子都爱玩,买玩具给小孩也无可厚非,可是怎么让小孩子通过“玩”来学习知识,怎么才能不“玩物丧志”,这都要通过父母的理性管理来达到。关键是父母在给小孩提供玩的工具时,不是单纯以满足孩子的玩心作为出发点,而要意识到玩具是小孩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小孩子本身是不具有这种意识的,所以父母要多陪小孩一起玩,在旁正确指导。

你或许没有条件给小孩提供一个自然游乐场,可是你至少要多花时间跟他们一起玩。

多吃零食会影响智力

发明家爱迪生说过:“美国人大多饮食过量。因此血液都跑到胃里去了,头脑则越来越不管用。”据他说,大多数美国人饭吃得太多,活却干得太少。胃过于疲劳大脑功能就会减弱,所以贪吃会使人变蠢。

他认为,如果让孩子的大部分精力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他在培养孩子时,总是督促他注意饮食,不吃得太饱,以免使胃的负担过大。很多孩子往往不知饥饱,由于吃得过多而生病。可是,这个习惯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于父母的无知造成的。当然,儿童的成长很快,需要加强营养,不能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但是很多孩子因吃得过多而使胃过于疲劳,导致大脑反应迟钝却是事实。

威特的父亲很注意这一点,他严禁威特随便吃点心和零食。给孩子加强营养是必要的,但应该进行合理安排,最好规定吃点心的时间,使之形成规律。

儿子永远是个普通人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造就神童或未来的伟大学者。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对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提出质疑。为此,老威特作了如下辩解:

人们以为我是带着塑造学者的目的来教育儿子的。甚至有些人以为我想造就一个神童,为的是获得名誉。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对我的误解。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才挤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康、活泼、幸福的青年。

我喜欢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讨厌学究。所以每当我看到儿子过于迷恋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时,就立即想办法纠正他。人们以为我只是发展孩子的大脑,这是对我的又一误解。我和妻子共同努力来帮助儿子 发展常识、爱好和想像力。我不喜欢缺乏常识和爱好的人,同时,我还尽力使儿子成为一个既懂感情,又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

我讨厌学究,学究都是些呆头呆脑、板着面孔、难以相处的人。他们只懂得自己的专业,不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卖弄他的专业知识,而不管别人是否欢迎。同时他们又非常缺乏常识,往往喜欢发表拙劣的

议论,被人们当成的笑柄。这就是学究。

……

通常,儿童才智过高容易被看成是偏才。如果说某人的孩子8岁就学会了六国语言,9岁就上了大学,14岁就当了博士,那么他其他方面的发展就容易被人忽略。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老威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教育孩子的目的,不仅是要孩子成才,而且还要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老威特为了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品德教育上花的精力比智力教育更多。这也是一位严肃认真的牧师必然要做的事情。因此,威特从小就受到特别虔诚的信仰教育,并以精通圣经著称。尤其是基督教的教义,他能全部背下来。确实有很多牧师的儿子,熟读圣经,却喜欢胡作非为,一点也不懂得尊重别人。威特完全不是那样的人,人们都说他“像天使一样纯洁”。他确实是个非常虔诚、富于爱心、态度谦和的孩子。他从不跟人争吵,别说动物,就连一朵野花也不舍得伤害。

然而有些学识很高的人,他们有足够的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却单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的目的,来对他们进行严厉甚至高压的教育,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现代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现年23岁的索菲娅·尤索夫出生在英国考文垂市的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来自巴基斯坦,母亲来自马来西亚,家中共有5个孩子。索菲娅的父亲法卢克·尤索夫曾是一位数学家,为了培育5个子女,他和妻子毅然辞去工作,一门心思尝试他的“私塾”式教育以及由其独创的“快速学习法”。他曾扬言,有能力教好地球上任何一个孩子。

1998年,时年13岁的索菲娅以优异成绩完成英国A-Level数学进阶考试,被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数学系录取,成为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之一,被誉为“数学神童”。15岁辍学出走轰动英国。

2000年,时年15岁的索菲娅一结束期末考试,便悄然离校出走。由于当时她尚属未成年人,警方接到报案后十分重视,立即展开地毯式搜索。天才少女索菲娅的出走一度轰动了整个英国,当时人们纷纷对其父法卢克高压式的严厉教育提出质疑。而法卢克却称索菲娅是被绑架了,而绑架者是为了寻找她的“智慧钥匙”,并且对她“洗脑”。

索菲娅出走后不久,她在一份发给姐姐的电邮中称,过去15年来,自己受够了父亲生理和情感的双重虐待。索菲娅甚至将父亲形容为“活地狱”。至今她仍被她的苦难童年所困扰,她的父亲对她进行了严格的快速学习法教育,她不得不呆在寒冷的房间里以保持注意力。当谈及她的成长经历时,索菲娅称:“在我长大后,我开始与我的父亲发生冲突。他有时很暴力。由于他在学业向一直推着我向前,我过于自信了,我成长得太快了。我11岁就开始整天学习数学,我没有任何朋友,我几乎没有和任何儿童一起玩过。”

2周之后,警方在英格兰伯恩茅斯市的一家咖啡馆中发现了索菲娅,当时她正在某饭店当女招待。由于拒绝回到父母身边,她被一家社会机构“接管”。2002年10月,她被送回牛津大学,以便继续完成大学学业。

2004年,时年19岁、正在牛津大学攻读数学硕士的索菲娅突然宣布,她将嫁给24岁的见习律师乔纳森·马歇尔。然而在婚礼上,她的父母和4个兄弟姐妹一个也没有到场,尽管她曾发出了请柬。虽然索菲娅对于婚姻生活充满幻想,并且准备“生一堆孩子”,可是这场婚姻仅过一年便宣告破裂。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未能拿下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突然失去了经济支柱,为了支付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索菲娅竟然选择了下海卖春。

昔日牛津女“神童”沦为妓女的报道震惊了整个英国,索菲娅一位昔日朋友在得知她的堕落经过后不禁唏嘘不已:“太让人心碎了。以她非凡的智慧,原本可以用任何(其他)方式赚钱。可是现在,她的生活已经失去了控制。”索菲娅的另一位故友痛心地表示:“她是一个好人,本应该过上比现在好得多的生活。她的天才简直成了诅咒。”

谁说索菲娅的一生不是被他父亲的“天才教育”摧毁了呢。父亲从小对她的高压教育,造成了她对父亲、对家庭的严重抵触心理,她长大以后步入失败的婚姻跟她从小造成的心理缺陷不无关系,而她自甘堕落的行为,更可以说是失败的“天才教育”下的产物,他父亲一直以来只注重对于她智力上的教育,一心只想着要让她成为“天才”,却严重忽视了对她的道德培养以及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导致了如此的结局,没错,索菲娅是成为了天才,可是她却堕落了。

不要伤害孩子的判断力

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有一个特点,就是严格而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服从。老威特反对专制,他无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它方面,都很注意讲道理,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卡尔·威特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扰乱孩子的判断力。所以他在批评孩子时,总是晓之以理,绝不让孩子挨了批评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比父母不搞清楚事实就错怪孩子更糟糕的事了。即使父母的责怪和禁令是对的,也应该让孩子明白其中原因,否则孩子就会口服心不服。可是,有太多的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其实这就是专制,专制会蒙蔽孩子的理性,使他的判断力失常。如果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他的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是非了。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被扭曲了是非观念,这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塞德尔兹的自由教育

1914年,美国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的儿子。

威廉·J·塞德尔兹的学历非常奇特: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三岁时已经能用母语流利地读写了。五岁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他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从而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医师水平。在中学期间,他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从各地赶来考他,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更令人惊讶。在随后的两年后,他还是在家自学。十一岁时,他考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能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而塞德尔兹的父亲塞德尔兹博士著有一本很有趣的读物——《天才与俗物》。

俗物是怎样变成的

塞德尔兹博士认为,循规蹈矩的儿童,长大成人以后必然会成为俗物。他们的特征就是非常听话,总是惟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违礼俗、不犯过错;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而且对这样的东西从不表示怀疑;而后,他们把妒忌、恐惧和挫折都传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为数众多,就散布在我们的周围。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个孩子出来时穿着干净崭新的衣服,看起来对自己很满意,但他很快就不在意这身新衣服,而是玩起泥巴,他蹲在地上,玩的兴高采烈,自然,他那身新衣服保不住了,不过情况还不太糟,只是稍微弄脏了一点,可是当他母亲发现时就好像发现了世界末日,急忙上前拍了他一巴掌,一边数落一边把他带进屋。不一会儿母亲又送孩子出来,孩子已换上件干净的衣服,但是除了哭声外,还有满脸的委屈。

十分钟以后,那可怜的孩子又把衣服弄脏了,接着又出现了刚

才发生的情景。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孩子,将为生活而痛恨自己的母亲,而比这更糟的是,他还会痛恨生活。

大人们还会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教会孩子处处为大人着想,让大人尽可能过安静的生活。因此,培养服从、礼貌和恭顺是十分重要的事。儿童的自由天性就被这种愚蠢的力量所扼杀了。他们在摇篮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拒绝生活。因为,他们年轻的生命就是一个漫长的否定,不要吵闹,不要顽皮,不要说谎,不要不守规矩等等。

塞德尔兹感慨道:“在这种教育下产生出来的难道不是俗物吗?难道我们指望这些俗物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完美吗?不,俗物们只会成为那种狭隘的惟命是从的小人,一生只能点头哈腰,他们只会使世界变得更糟。”

母亲手中的吉他

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文献之中看到,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大多数都非常喜爱音乐,并且都接受过音乐教育。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音乐对他的影响非常明显。孩子对音乐的敏感远远超出视觉。

在儿子诞生后不久塞德尔兹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他始终把音乐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

每当母亲在客厅中演奏钢琴时,小塞德尔兹总会有不同的反应,其实这种反应在他还在摇篮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每当他哭闹之时,一听到悦耳的琴声便会立刻停止,甚至有时会流露出愉快的笑容。每当孩子哭闹时,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递上吃喝,而是常常用音乐去慰藉孩子,在孩子哭闹时递上吃喝的东西,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有害,而且还会让孩子养成一种恶习,他们会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概念,即哭闹便能换来吃喝,吃喝是世界上最好的事。形成了这种概念的孩子必定会成为一个俗物。

小塞德尔兹的母亲还用琴声来帮助他理解词汇的含义,让他不仅能准确地掌握形容词的意义,还能够把它们用音乐表现出来。

纪律会扼杀孩子的天才

有的教育家说,教育就是为了良好的习惯。这是非常错误的说法。塞德尔兹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问题。

然而,现行的教育是刚好相反,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只要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一旦孩子违反了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视为大敌,非得严惩不可,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要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孰不知,一个合乎规范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

小塞德尔兹的舅舅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做事极有规律,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彼特因为很爱把东西拆开来研究而常常挨打,父亲始终把彼特的这种特性理解为调皮捣蛋而常加责骂,最终使彼特离家出走不愿回家。这件事对父亲的震动非常大,他开始认真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他同时也非常具有典型性。当孩子显露出某些方面的天才时,我们的教育不但不加以引导和启发,反而首先是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使它符合我们的习惯。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爱迪生一生发明的项目,高达1628项。他上小学时,对许多事物都好奇,看到气球能在充满气之后飞上天,就找来一些发酵粉,动员想上天的同学来吃。不幸的是,吃了发酵粉的同学疼得在地上打滚。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又是你这个捣蛋大王,我把你开除了!”爱迪生被学校开除后,他的母亲气愤地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他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你们不懂得教育,我来亲自教育他。”母亲将孩子接回家,亲自给他上课,鼓励他搞实验。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篇4

天才国学幼儿园学习心得朱佳佳

各位家人大家好,感谢大爱的李老师给我们幼师提供平台,感谢郝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郭园长给我们提供舒适场地!更感谢我背后的团队!感恩感谢大家!通过一天的学习让我再一次的震撼了,首先郝老师上午给我们大家分享了幼师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点,八大心态,八大能力,特别是短片“鹰的重生”深深的触动着我,让我知道逆流而行,不进则退,要么等待死亡,要么涅槃重生,做幼儿园更是如此,要么墨守成规原地踏步,那么结果就是被新的理念新的时代淘汰!等待出局。要么吸收新的能量,变压力为动力,以全力以赴的心态涅槃重生,虽然过程会很苦,很累,但结果会很美!我以前总是想着下一次下一次,总喜欢为自己找很多的借口,通过上午的学习我明白,只有让自身成长起来,做事全力以赴绝不找借口才能有自己想要的结果,不是我不优秀,是因为我付出的比别人少,以后我要全力以赴的把我们幼儿园做强做大!我们下午虽然是游戏的方式,但意义重大,当时的自己扮演一个盲人,当我的搭档背起我的那一刻,让我看到了真诚、信任和全力以赴!当我摘掉眼罩看到其实背着我的是我另一个瘦小的同事时,我震撼了,你为什么那么傻,都背不起来了,手都抽筋了还要硬把我背起来,我明白了对她来说,我不是负担不是包袱,是爱,是爱的力量在支撑着她,既然我的队友都这么优秀,我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放弃,如果我放弃了退缩了我对不起家长,队友对我的信任,支持!谢谢大家,谢谢天才的家人们一路对我的鼓励,理解,支持,我一定不负所托,有我们这么优秀的团队,我们天才国学幼儿园一定会越来越好,越做越强!

学习杨天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5

10月12日,支部组织学习了杨天才同志的事迹报告。本次学习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杨天才同志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

一、他是界碑的“守护神”

杨天才亲身经历并参与了1979年的自卫还击战,曾任民兵连副指导员,当过侦查员,荣立过三等功。战争结束杨天才面临两个抉择,一个是驻守边疆,另一个是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工作。杨天才在战争中见证了老百姓的疾苦、目睹了战友的牺牲、感受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他深深明白战争留给人们创伤的同时,也把向往和平稳定的根扎进了边疆老百姓的心窝里,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他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维护边界线上的安宁。最终,杨天才毅然选择看好“国门”的特殊使命,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外事界务员,而且一干就是32年。

界务员的工作就是定期在边境一线勘查、巡视,处理双方边民事务,管理和维护好责任区范围内的界碑。桥头乡是一个集山区、边疆的乡镇,边境线长达81公里,有42个界碑,而且林深路陡、杂草丛生、闷热潮湿,看似简单的管边护边工作其实危险重重。一直以来,巡边都是老杨一个人的“旅程”,踏上巡边路,一去就是好多天。这一路上,渴了喝一口溪水,饿了吃一口干粮,累了就到边民的地棚里寄宿,几十年如一日。在巡边路上,植被茂密,基本没有路,只能用镰刀边开路边行走。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蚊虫铺天盖地,蚂蟥防不胜防,毒蛇时常出没,被叮咬是家常便饭。沿途还有多处悬崖和尚未扫清的雷区,汗水湿透衣服贴着皮肤一直要坚持数天,直到巡边结束才能更换。有时遇到危险,他也只能一个人去面对。几年前的一天,老杨在巡边时不小心摔下4米多高的悬崖,全身多处受伤,凭着坚强的毅力,用了很长时间才抓住藤条慢慢爬上来,捡回了一条命,至今他的小腿上还留着明显的伤疤。为防范毒蛇和蚂蟥,他不得不学会抽旱烟,因为“旱烟味道浓,在身上留下这种特殊的味道,可以少遭叮咬”。回想这些往事,老杨总是爽朗一笑,脸上总是露出阳光的色彩。作为界务员的杨天才,他既不是军人,也不是公职人员,基本是义务性工作,前10年他没有任何报酬,现在每月也仅有100元补助。一提起这事,老杨坚定地说:“这是国家的需要,再苦再难,我都会继续守下去。”他从来没有为此想到过放弃,更没有找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所负责的界桩总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周边丛生的杂草他经常修理铲去,界碑被擦得铮亮,因此他被边民亲切称为边境线上的“草根卫士”。

二、他是森林的“巡视鹰”

巡视界碑时,老杨还把山林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每到一个地界他都能告诉你这棵树的历史和那块石头的故事,巡边路上的脚印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他的责任区绝不允许出现盗木、盗猎或者乱砍乱伐的情况,有时老百姓为了找柴火,到边境上砍几棵小树,他都语重心长地劝阻。几年前,老杨的一位亲戚未经批准,砍伐了边境线上种植的杉树,他当着小组干部和群众的面,义正词严地说:“砍伐木材是犯法的,我必须一视同仁,我的亲戚更不能例外。”最终砍伐者受到了处罚。几年来,他先后协助处理了大大小小的盗林、盗猎案100多件,有效的保护了边境一线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

每年的清明节,边民都要烧纸钱、放鞭炮,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老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每年都用自己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补助金,自费印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发到农户手中,并在道口村旁设立森林防火警示牌,时刻提醒过往的群众预防火灾。有一次他巡山回来,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半山腰,突然发现一处起火点,几十平米的草甸已经燃尽,一场森林火灾即将引发,他顾不上多想,迅速围着起火点拼命扑救,几十分钟的努力,火势终于控制。歇息时老杨定睛一看,双手已被烧得通红起了水泡,脚上的胶鞋已被烧破,衣服被烫通了好几个洞,此时他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没有引起森林火灾,为国家挽回了损失,这比什么都重要”。悠悠30余载,经过老杨长期不懈的言传身教,在他负责的界段内,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三、他是边民的“老黄牛”

边境线上大部分居住的是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边巡界边帮助和服务群众,老杨总是乐此不疲。在巡边中,除了查看、维护界碑以外,他还当上了义务调解员,经常调解中越边民双方不时发生的过耕、过牧、过伐矛盾。巡边30年来,老杨协助边防派出所成功破获过贩卖毒品、走私黄金和拐卖妇女案42件,帮助群众找回丢失的牛马等牲畜300多头,调解边民矛盾纠纷更是不计其数。老杨还利用经常巡边的便利向群众宣传国家惠农惠民政策,为边民发展致富搭起了“黄金桥”。日久天长,老杨与边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得大家信任。2015年,乡政府引进建设项目需要征占新店村民的土地,由于补偿条件达不到群众的要求,导致项目建设一直没有进展,乡政府着急、项目施工方着急、上级领导更着急。为此,老杨主动到群众中收集问题,化解矛盾,解释政策,引导群众。将了解到的政策向群众讲明白,把经济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说给大家听,引导群众算好个人眼前和长期利益的账,并带头签下了第一份征地补偿合同,为项目的顺利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天才在家中排行老二,兄弟四人中,现在只有他一人为了巡边坚持在家务农。他自己清楚,无论兄弟、妻儿都对他的执着有过怨气,但在他的长期坚守下,家人渐渐的也理解和支持他。妻子何兴珍说:“只要他喜欢、愿意,希望他管好、干好。”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篇6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天才少年比尔.盖茨”这篇文章,被他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掩卷沉思,难道天才少年比尔.盖茨天生就是一个奇才吗?难道“天才”就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吗?不,他是用勤奋和汗水浇灌出来的绚丽花朵;他是用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啧啧赞叹。请看,小时候的盖茨非常好动,但他去学校听课的时候,好动的习惯却荡然无存,是因为他给自己锁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何等远大的`志向,多么豪迈的壮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深深地知道,要想成为人中的豪杰,必须出类拔萃,样样第一。于是,他自觉地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他善于思考,喜欢创新。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磨炼自己的意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由惊奇地张大了嘴巴。

思索很久,我恍然大悟——天才来自于勤奋,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呀!和盖茨相比,我也有着远大的志向,也想成为人中豪杰,也曾给自己锁定了一个理想,但总是虎头蛇尾,一开始,总是信誓旦旦,干劲十足,可一旦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总是自己原谅自己,找出种种理由临阵逃脱。要么央求同学帮助解决,要么央求父母帮助解决,因此,我的学习成绩总是起伏不定。和盖茨相比,我是多少的渺小啊!“三分天才,七分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上一篇:【精华】毕业作文600字下一篇:机房照明系统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