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务处理题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账务处理题(精选8篇)

会计账务处理题 篇1

1、甲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0.5%。2007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7 000元。2008年甲企业应收账款及坏账损失发生情况如下;

(1)1月20日,收回上年已转销的坏账损失20 000元。

(2)6月4日,获悉应收乙企业的账款45 000元,由于该企业破产无法收回,确认坏账损失。

(3)2008年12月3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 200 000元。

要求:编制上述有关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2、长荣公司2008年7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1日,赊购A材料一批,共计200件,价值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发票已到,材料尚未运到。

(2)5日,仓库转来收料单,本月1日赊购的A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材料计划成本为每件110元。

(3)11日,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230件用于直接生产。

(4)15日,与甲公司签订购货合同,购买A材料400件,每件125元,根据合同规定,先预付货款50 000元的40%,其余货款在材料验收入库后支付。

(5)16日,购入B材料一批,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月末尚未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该材料的同期市场价格为12 000元。

(6)25日,收到15日购买的A材料并验收入库,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余货款。

(7)月初,A材料账面结存50件,“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1 855元。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A公司发生以下业务,要求根据以下资料进行会计处理。

(1)2006年元月10日,A公司购入B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该笔债券于2005年10月1日发行,面值为6 000万元,票面利率为5%,债券利息按年支付。A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为6 400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75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0万元。2006年3月2日,A公司收到该笔债券利息75万元。

(2)2006年6月30日,A公司购买的该笔债券的市价为6 380万元;2006年12月31日,A公司购买的该笔债券的市价为6 270万元。

(3)2007年3月2日,A公司收到债券利息300万元。

(4)2007年4月10日,A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B公司的公司债券,售价为6 500万元。

4、某企业2006年12月份购入一台需要安装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额为13 600元,发生运杂费l 400元,安装费5 0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当月安装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预计残值4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

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分别采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该设备2007年至2011年各年的折旧额。

一、账务处理题

1、(1)借:应收账款20 000

贷:坏账准备20 000

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应收账款20 000

(2)借:坏账准备45 000

贷:应收账款45 000

(3)当期期末坏账准备余额=1200000×0.5%=6000元

提取坏账准备前科目余额=7000+20000-45000=-18000元

应补提坏账准备=6000-(-18000)=24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4 000

贷:坏账准备24 0002、(1)借:材料采购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

贷:应付账款23 400

(2)借:原材料22 000

贷:材料采购20 000

材料成本差异2 000

(3)借:生产成本25 300

贷:原材料25 300

(4)借:预付账款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5)月末B材料暂估:

借:原材料—暂估材料12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12 000

(6)借:原材料44 000

材料成本差异6 000

贷:预付账款50 000

借:预付账款3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7)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759

贷:材料成本差异7593、A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①2006年1月10日,购入B公司的公司债券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3 250 000

应收利息750 000

投资收益500 000

贷:银行存款64 500 000

②2006年3月2 日,收到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750 000

贷:应收利息750 000

③2006年12月31日,确认B公司的公司债券利息收入时:

借:应收利息3 000 000

贷:投资收益3 000 000

(2)①2006年6月30日,确认该笔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5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50 000

②2006年12月31日,确认该笔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1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100 000

(3)2007年3月2 日,收到持有B公司的公司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3 000 000

贷:应收利息3 000 000

(4)借:银行存款65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3 250 000

投资收益2 300 000

同时,借:投资收益55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50 0004、(1)该设备的入账价值=80 000+80 000×17%+1 400+5 000=100 000(元)

购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80 000+13 600+1 400)95 000

贷:银行存款95 000

发生的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5 000

贷:银行存款5 000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100 000

贷:在建工程100 000

(2)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平均年限法:

2007~2011年各年折旧额=(100 000-4 000)÷5=19 2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2007年折旧额=100 000×(2÷5)=40 000(元)

2008年折旧额=(100 000-40 000)×(2÷5)=24 000(元)

2009年折旧额=(100 000-40 000-24 000)×(2÷5)=14 400(元)

2010年折旧额=[(100 000-40 000-24 000-14 400)-4 000]÷2=8 800(元)

2011年折旧额=8 800(元)

年数总和法:

2007年折旧额=(100 000-4 000)×(5÷15)=32 000(元)

2008年折旧额=(100 000-4 000)×(4÷15)=25 600(元)

2009年折旧额=(100 000-4 000)×(3÷15)=19 200(元)

2010年折旧额=(100 000-4 000)×(2÷15)=12 800(元)

2011年折旧额=(100 000-4 000)×(1÷15)=6 400(元)

三、业务题

1、某企业2011年1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销售产品70 000元,其中30 000元已收到存入银行,其余40 000元尚未收到。

(2)收到现金800元,系上月提供的劳务收入。

(3)用现金支付本月份的水电费900元。

(4)本月应计劳务收入1 900元。

(5)用银行存款预付下房租18 000元。

(6)用银行存款支付上月份借款利息500元。

(7)预收销售货款26 000元,已通过银行收妥入账。

(8)本月负担年初已支付的保险费500元。

(9)上月预收货款的产品本月实现销售收入18 000元。

(10)本月负担下月支付的修理费1 200元。

要求:1.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12月份的收入、费用。

2.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12月份的收入、费用。(不必编制会计分录)

2、某企业2008年4月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4月2日,出纳员开出现金支票3 000元,补充库存现金。

(2)4月4日,财审部报销办公用品款,以现金支付160元。

(3)4月7日,李某出差预借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支付。

(4)4月17日,由当地银行汇往B市某银行临时采购货款40 000元。

(5)4月18日,李某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850元。

(6)4月20日,在B市购买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 000元,增值税额5 100元,材料尚未运到。转回临时采购账户剩余存款。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三、业务题

1、(1)收付实现制:收入=30 000+800+26 000=56 800元

费用=900+18 000+500=19 400元

(2)权责发生制:收入=70 000+1 900+18 000=89 900元

费用=900+500+1 200=2 600元

2、会计分录如下:

(1)借:库存现金3 000

贷:银行存款3 000

(2)借:管理费用160

贷:库存现金160

(3)借:其他应收款1 000

贷:库存现金1 000

(4)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0 000贷:银行存款40 000

(5)借:管理费用850库存现金150贷:其他应收款1 000

(6)借:材料采购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银行存款4 9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0 000

三、业务题

东方公司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收到投资人追加的投资款3000000元,已存入银行。

2.从银行取得半年期贷款200000元,存入银行。

3.收到西南公司归还的货款350000元,存入银行。

4.从方正公司购入甲材料200000元,材料已入库,货款已转账支付。

5.从北方公司购入乙材料150000元,材料已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6.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备用。

7.生产车间制造产品领用甲材料150000元。

8.销售A产品200件,货款250000元尚未收回。

9.结转已售A产品成本200000元,A产品已发出。

10.公司购买办公用品600元,现金支付。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三、业务题

1)借:银行存款3 000 000

贷:实收资本3 000 000

2)借:银行存款200 000

贷:短期借款200 000

3)借:银行存款350 000

贷:应收账款350 000

4)借:原材料200 000

贷:银行存款200 000

5)借:原材料150 000

贷:应付账款150 000

6)借:库存现金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0

7)借:生产成本150 000

贷:原材料150 000

8)借:应收账款2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50 000

9)借: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

贷:库存商品200 000

10)借:管理费用600

会计账务处理题 篇2

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账户设置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避繁就简, 账户设置不宜过多过细,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和有用性。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归集、人力资产的摊销、人力资产损益的确认等方面。人力资源会计应在传统会计账户设置的基础上, 增设“人力资产”、“人力资产累计摊销”、“人力资产取得成本”和“人力资产开发”、“人力资本收益”账户。

(一) “人力资产”账户

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 核算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借方反映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资本性支出, 即人力资产的增加。贷方反映人员因调出、退休、死亡等而减少的人力资产数额, 即人力资产的减少。余额在借方, 反映现有人力资产的历史成本, 本账户可按部门和个人设置明细账。因为人力资源成本业务一般在借方, 设置的专栏也只反映借方金额, 当人力资产退出企业时登记的贷方金额应用红字在借方栏内登记。

(二) “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

人力资源能给一个组织的现在和未来带来经济效益, 所以为获得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转出后, 其价值应逐期摊销, 以便与该组织的收入配比。设置“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用来核算一个组织人力资产价值的逐期摊销和累计摊销额。贷方登记本期摊销的人力资产价值, 借方反映退出该组织的人力资源已提摊销额, 余额在贷方, 表示累计摊销额。通过设置该备抵账户, 既可以使“人力资产”账户全面反映人力资产投资的原值, 也可以通过“人力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与本账户的贷方余额之间的差额来反映人力资产投资的现存价值。该账户还可以根据“人力资产”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来设置相应的明细分类账, 用以反映人力资产已提折旧额。

(三) “人力资产取得成本”与“人力资产开发”账户

“人力资产取得成本”账户用来集中核算某组织自招募人员起至将录取的新职工安置在相应岗位为止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支出费用, 从而确定当期人力资产取得成本总额的账户。账户的借方汇集当期所有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包括招募、选拔、雇佣和安置成本, 贷方结转资本化的人力资产取得成本, 本账户月末无余额。该账户应按人员类别设置明细分类账, 在明细分类账中可将招募成本、选拔成本、雇佣成本和安置成本分别列示。“人力资产开发”账户用来汇集某组织因生产管理的需要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培训, 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技能和素质而实际发生的成本, 是确定当期人力资产开发成本总额的账户。账户的借方汇集当期发生的人力资产开发成本, 包括定向成本、脱产培训成本以及在职培训成本, 贷方结转的是资产化的人力资产开发成本。本账户无月末余额。在账户内可按人员设置明细分类账, 在明细分类账中可将定向成本、脱产培训成本、在职培训成本分别列示。

(四) “人力资本收益”账户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核算某组织在劳动合同到期时需要偿还给劳动者的部分价值, 包括人力资产使用权让渡收益、雇佣劳动者 (劳动力) 违约赔偿收益、人力资产原值和评估增值部分 (减值时冲减) 等。当企业取得人力资源收益及评估增值时记贷方, 当劳动者离开企业损失及评估减值时记借方。期末将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

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价值法

人力资源资本化, 涉及到人力资产的计价, 对人力资产的计价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账, 这样既客观又方便, 称为成本法, 但该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出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另一种方法认为, 对人力资产应按其实际价值入账, 而不应按其耗费支出入账, 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与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 对人力资产应按实际价值入账, 该方法称为价值法。价值计量模式更有利于反映人力资源的经济本质, 使投资者更准确地把握好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程度。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方法主要有:未来工资报酬折现调整模型、商誉法、未来收益折现法和随机报酬价值法。

(一) 未来工资报酬折现调整模型

1964年, 郝曼森提出以效率作为未来工资报酬的调整值, 以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值来计算人力资源价值。他认为, 组织之间盈利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人力资产素质的不同所形成的, 因此可将职工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乘以反映本组织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赢利水平差别的效率系数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方法, 效率系数可以用给定的期间内某组织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相比计算出的投资报酬率反映, 其计算模式为:

其中:Vn表示年龄为n的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I (t) 表示员工第t年的预计工薪收入;t表示该员工未来工作年限;r表示适用于该员工的收益贴现率;RF表示现实年度某企业的投资报酬率;RE表示现实年度全行业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但该模式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 该模式没有考虑未来5年企业职工职位或工作岗位的变化情况, 这与客观实际并不符合;其次, 职工为企业服务的年限并非5年, 因此公式的权数确定也是主观的;再次, 该模式也是以企业发放给劳动者的工资为基础来计算人力资源价值, 但工资只是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所付出成本的一部分, 是消耗掉的人力资源必要劳动的补偿价值, 以工资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只是人力资源价值的一部分。它没有考虑人力资源补偿价值中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的支出。因此, 该模式仅提出一种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 可计算出各种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相对数值, 便于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比较。赫曼森的模式仅是向企业外部投资者报告信息, 而没有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二) 商誉法

该方法把企业过去若干年中超过本行业平均盈利的部分作为商誉, 然后乘以人力资源投资额在总投资额中的比例, 其结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公式为:人力资源价值=本企业实际净收益-企业总资产×本行业投资报酬率。但由于商誉的计算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价值, 所以其准确度值得怀疑。此外, 当企业的收益等于或低于本行业平均盈利时, 所得的人力资源价值为零或者为负值, 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该方法比较适合于群体价值的计量。

(三) 未来收益折现法

企业未来收益模式又称为经济价值法, 最早在1968年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弗兰霍尔茨提出。该模式是用某一企业组织未来赚得的收益来估计企业的经济价值, 并按人力资源的投资率, 乘以该经济价值的现值而求得人力资源的群体价值的方法。该模式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在于其能够提供未来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V表示以未来盈余现值表示的群体人力资源价值:i表示折现率;T表示员工退休年龄;Rt表示第t期的组织未来净收益;H表示人力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该方法虽然体现了会计中的配比原则, 但由于未来企业净收益、人力资源使用年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用性较差。该方法适合群体价值的评价。

(四) 随机报酬价值法

弗兰霍尔茨在1985年又提出了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随机报酬模式。他认为, 人对于组织的服务价值在于其能够提供未来的用途和服务;人对组织提供的服务量是由人的生产能力、在企业中所处的职位决定的;人在组织内目前或未来所担任的角色的可能性是随机的。弗兰霍尔茨把这种过程称为有报偿的随机过程。因此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时, 只能综合考虑预计服务年限、服务状态、特定服务状态下的价值及其概率来预期。该计算模式为: 其中:V表示人力资源价值;Ri为第i种工作状态下预期服务的货币表现, 即该种状态下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P (Ri) 为员工处于Ri状态下的概率;m为工作状态数 (离职预期服务货币表现为零) ;n为该员工为企业服务期望年限。随机报酬价值模型以人力资源为组织提供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来计量其价值, 考虑了员工处于何种服务状态, 是一种动态模型。

在现实中, 群体价值计量是职工群体在企业预期协作中产生的经济贡献, 而个人价值是职工个人在企业预期服务期间的经济贡献, 两者是互补的。前者对企业整个价值及其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而后者, 特别是测算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的个体价值, 可提供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所以, 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灵活运用, 更为准确地计量人力资源价值。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

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 具体可从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两个方面加以揭示。

(一) 对外报告

人力资产的价值应通过货币和非货币方法计量, 人力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通过劳动者权益的数额反映出来, 这些信息对决策者来说是重要的相关资料, 必须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是传统会计方法和技术不断发展革新的结果, 是传统会计中要素发展的分支会计之一,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可以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加以披露和报告。

在资产负债表中, 可将有关“人力资产”的数据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于“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之间, 因为人力资产是由人力资源投入企业而形成且持续期限大于一年, 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 但其自身也有一定的流动性。相应地, 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 可以增设“人力资本收益”项目, 用以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及其所有者权益分成。利润表中应增设“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人力资源开发”项目, 以反映企业为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不应资本化的费用和人力资源的摊销额, 同时应对管理费用账户的内容进行调整。现金流量表中, 对为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而发生的现金和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现金流入, 应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单独列项反映。

由于人力资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所以还应在表外附件中, 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揭示人力资源的状况, 从动态方面, 应揭示报告期内追加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占本期总投资的比重等数据;从静态方面, 应报告人力资源占企业总资产的比率, 企业员工学历构成、职称等情况, 以展现人力资源的全貌。

(二) 对内报告

对内报告的内容应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非货币性信息, 主要是企业现存的人力资源组成分配及利用情况, 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应重点提示;另一部分是货币信息, 主要是企业各责任中心人力资产的现值, 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等, 对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应单独地分析其成本与创造的效益, 以确定其投资收益率。

由以上基本理论知识可以看出, 要真实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还得借助于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一般就内部管理者来说, 其更关注的是该方面的信息。这些非货币信息可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或者单独设立“人力资源投资报告”和“人力资源变动报告”, 反映本期人力资源招聘、使用、培训的情况, 以及本期人力资源数量、评估价值、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变动情况。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快、创新能力强, 这些都加大了企业经营和决策的风险, 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工作者提供及时、灵活和全面的信息以满足自身决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惠、潘冉洁:《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5年第11期。

[2]弗兰霍尔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

会计账务处理题 篇3

关键词:财政;工资;单位会计;财务

随着党务政务透明化实施,在财政统发工资方面,为了确保工资按照月足额发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发放按月进行,满足干部职工的利益。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编办核准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人员以及工资标准,财政核拨经费、银行代发到人,及时足额到位”的准则具体进行,因此这就要求财政部门、人事部门以及编制三方面统一结合,共同提高财政统发工资的效率,进而提升财政统发工资后单位会计的财务处理效率。本文主要针对财政工资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发放后单位会计的财务处理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全面解决单位人员工资发放问题及财务问题。

一、财政统发工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其问题表现在:(1)编内与编外之间出现了失衡现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核编缺乏依据,并且相关的意见难以实现。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具体实施工资统发核编过程中,财政部门只认可编内人员,这就造成对编外人员在待遇上出现了不公平现象,另外由于行政机构缺乏改革,相关的配套设施不足,造成大量干部缺乏去处,在没有办公的情况下,却照样拿工资,这就使得编外和编内人员出现了工资矛盾。(2)卡内与卡外不平衡现象,卡内是指职工个人根据打卡情况,自身的职务、级别、工龄以及基础等项目来确定基本工资;相对而言,卡外是国家和地方规定发个每位员工的个人津贴。由于地方财力水平不等,因此在资金调度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性或者是困难,相关的津贴需要受到财力条件的约束。(3)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垂直管理单位和地方领导单位方面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其中垂直管理部门包含工商、国税以及地税等部门,这些部门的经费一般是由上级直接拨款,其保障性比较高,在个人待遇方面基本上是全额到位。然而地方领导单位由于受到地方财力的约束和影响,其执行力度较弱,一般情况下,财政硬保工资占到整个工资的70%左右,剩下的部分由单位自己筹备。

二、提升财政统发工资的具体措施

为了保证财政统发工资更加合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具体表现在:(1)加强检查监督,杜绝出现吃财政现象。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以严格的制度来加强“吃空饷”问题,根据人员编制情况,加强工资发放的监管职能。可以由财政国库以及监察部门等相关的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及时查处和纠正统发工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违法现象。(2)加强统发工资代扣款项的管理,针对统发工资代扣款项中除了各项保险金以及个人所得税等,其他的个人缴纳款项必须上报财政部门进行审批之后,进行统一发放。要加强税务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银行部门等协调进行,做到及时对账,避免发生不规范现象。(3)加强代发工资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质量。为了强化财政统发工资的工作力度,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针对代发工资银行方面要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对员工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与财政部门签订的代发工资合同办理相关的业务。

三、财政统发工资后如何加强单位会计的账务处理工作

(一)财政总会计应作的账务处理。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通知》,在职工工资管理中,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促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不断完善,保证员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全面推进财政统发工资的顺利进行。然而在统发工资之后,单位内部要结合财政管理体制以及会计事务等,做好账务处理工作,有必要时要对财政总预算会计以及拨款单位的统发工资业务核算进行严格规定,提高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效率。具体的财务处理表现在:(1)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将职工工资逐月发放,从国库的地方财政库划拨到财政工资资金库中,其原始凭证是:

借:国库存款-工资资金 贷:国库存款-一般资金

(2)总预算会计按照审核后的工资发放汇总清单,应发本级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总额,从工资专户拨付至财政在代发工资银行开设的工资统发账户:

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工资资金

(3)地方级财政代发所属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时,县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账务具体表现在:

借:与下级往来—--乡镇 贷:国库存款——工资资金

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凭代发工资银行盖章后转来的工资发放汇总清单,其单位财务处理表现在:

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与上级往来

(二)根据相关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作的账务处理。具体包含:(1)当员工受到代发工资银行盖章之后转来的工作发放明细表,在作财务处理时要根据工资发放明细表以及工资总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

教育系统的财务处理:借:事业支出 贷:教育经费拨款

(2)针对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根据我国国库规定,其中代扣款项是指国家政策规定下,必须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等款项状况,其中个人缴纳款项不列入代扣项目当中。当拨款单位收到代发工资银行盖章之后换来的工资发放明细表以及代扣款项入账通知之后,不仅需要做相关的财务处理,还需要根据明细表中代扣明细项目作相关的财务处理,具体是: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根据拨付款项代扣单位的代扣款项来冲销有关往来账户。在完成了这些财务处理项目之后,单位会计还需要根据财政统发工资,将单位经费预算指标按照具体规定下放到各个单位中。单内内部所有的款项必须要按照月记账,单位会计,在进行年终决算时,要将全年发放工资总额与其他预算拨款一并汇入单位决算中,并且将其上报到有关部门中,加强对单位财务处理的管理。因此,在完成财政统发工资之后,单位会计人员在财务处理工作中要,按照月份根据单位职工的工资变动情况,将上级批复复印件上报财政,将元件和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工资花名册一并作为单位记账的原始凭证,并且由职工本人进行签章。做好单位花名册的账务管理工作。另外年终再利用财政全年工资发放汇总表的数额与单位账面数额核对,针对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漏洞及时进行查明原因,并对其进行纠正,提高单位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工资发放问题。

会计全套账务处理完整流程 篇4

每月月末和月初是会计最为忙碌、最为重要的时间,一个月的工作结果都要在这几天进行归集、编制报表和纳税申报。越是忙乱的时候,越容易出现差错,因此会计应将每月的工作进行归类,区分轻重缓急,不要盲目的工作。现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例,列举每月会计应该注意的工作重点:

一、增值税税额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签定,到公司发货、对方验收确认、发票填开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又因为客户的大小、业务往来的频率、各公司验收程序的不同存在差异。有时销售企业甚至不能自主确定开票时间,只能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开票,与税法规定的开票要求不符。做为企业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负责税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对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处理相当明确,熟悉主要客户的开票要求,能够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又不耽误本公司正常的工作处理。为了很好的协调双方的工作,会计人员应当在每月20号左右就开始核实当月开票税额,将应该开具发票的业务尽早完成,通常企业在每月结束前3天就会停止填开发票。因此企业若是需要对方给其开具发票应尽快联系,不要拖到月底再同对方交涉。

(二)认真核对当月进项发票,保证发票及时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通常商品要比发票提前到达企业,企业在收好货物的同时还应确认发票的开具情况,在规定时间未收到发票时应与对方联系,索要发票。进项发票只有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审核通过之后,方能进行抵扣税额。目前专用发票认证一般是通过网上远程认证系统自行认证,未在单位自行认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或中介机构代理认证。因此企业会计应在规定时间及时办理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

一个企业每月进项发票较多时,通常不会在一个月全部认证,而是有选择的认证部分发票。发票认证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当月缴纳税金金额。在税务机关规定税负范围上下计算当月税金;第二,考虑会计存货和成本处理。有些商品当月购入当月销售,这些发票应该在当月认证,否则将导致账面库存为负数;生产企业成本计算需要原材料,若当月生产领用材料发票未进行认证处理,将会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发票是否将要到期。按照税法要求,发票自填开之日起90日内(不同类别的发票有效期限略有不同,详细介绍参见前面“进项税额抵扣时限的规定”)进行认证。因为多数企业特别是商业零售企业存在销售不开发票现象,导致进项发票盈余,迟迟无法认证。因此企业在认证发票时应认真查看当月进项发票情况,先将快要到期发票进行认证。

(三)控制销项开票税额,调控进项发票税额,做好税款计算与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缴纳的主要税种就是增值税,增值税的通常计算是用当月销项税额减去当月进项税额和上月留存的未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较为简单,但是控制起来非常复杂,企业要同时考虑到当月销项开票情况和进项发票到达、认证情况,还要考虑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负要求。

税务机关为了控制企业增值税的缴纳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税负,即全年应该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计算方法可参见前面介绍)。防止企业通过非法操作少缴纳增值税。企业通常是将缴纳的增值税金额控制在税负标准线附近,有时还会略微低于税负标准。各地税负标准不一,执行力度也存在差异,企业应根据当地情况认真执行。税务机关的税负标准是指全年企业完成的税务要求,企业个别月份缴纳税金金额低于或高于税负标准都是正常的。但是个别企业负责人在处理时往往比较“认真”,通过多种途径将每月增值税的缴纳金额都控制在税负标准线上,这样处理是没必要的。

二、计提地税税金

按照税法要求,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同时,还应计提缴纳部分地税税金,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多数地区已开始计提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应在月末计提,月初申报缴纳,取得完税凭证冲销计提金额。

这些计提的税金属于企业费用,因此企业在估算当月利润时,也应考虑这些数据。

三、其他税种计算及缴纳

正常月份,企业只需考虑计算增值税及计提的地税税金,但个别月份如季度、年末结束应计算缴纳所得税;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按季度或半年缴纳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一)所得税

所得税一般是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详细介绍可看前面内容)。会计在季度结束月份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全面考虑该季度各月份的经营情况,在做账之前估算该季度应缴纳所得税金额,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所得税征收和计算方法较多,会计应根据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处理企业的收入与费用单据的比例。所得税也应在季度结束月份计提,次月纳税申报取得完税凭证后冲减计提金额。

(二)按季度或半年缴纳的税种处理

有些税种通常不是按月份计算的,如印花税中的购销合同通常是按季度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一般是按半年缴纳,具体缴纳月份由当地税务机关规定。会计在进入企业后应首先确定企业日常主要申报税种和具体申报时间,在申报月份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金。

(三)特殊税种单独处理

有些税种如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平时一般不会遇到,因此也不要特别在意,只要在实际发生时,确定缴纳和申报方法认真处理即可。

四、做账资料准备

(一)现金、银行存款明细核对

货币资金是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资产,因此企业每月都应认真核对每笔款项的进出记录。月底打出银行对账单同企业银行明细账认真核对往来,对存在出入的地方及时处理,确保银行账务明确。

在工作实务中,多数企业的银行账务都存在出入,不能与实际业务相吻合,有时因为处理不当导致月底银行账面余额出现负数,所以每月结账前的银行核对是很必要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归集当月所有费用单据和费用项目,确定账面有足够现金能够支付,防止账面现金余额出现负数。

(二)业务往来核对 将本月入账进项和销项发票仔细核对,确定每张发票的结算方式,是现金结算的索要收据证明,是银行结算的应取得对应的银行结算凭据,是往来挂账的按号入座认真入账。

(三)存货成本核算

每月做账前最好将上月底账面库存商品的名称、单价、金额详细列出,结合当月销售发票和进项发票的开票信息,计算入账后账面存货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不要盲目的认证发票和领用存货,导致账面库存出现负数或成本变动浮动太大,影响当期利润。根据当月销售情况,及时收集存货出入库单据,计算产品成本或销售成本,估算当月利润。

五、编制凭证

同一企业日常业务内容比较固定,所以凭证编制内容变化不大,会计只要按照固定模式逐一编制凭证即可。企业通常业务凭证类别有以下几类:

(一)完税凭证

每月月初企业成功申报后,可去银行打印完税凭证,不能在银行打印完税凭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打印。取得凭证后及时入账,冲减上月计提税金或直接记入当月费用(如印花税等不需要预先计提的税金,在取得时直接记入费用)。

(二)业务发票处理

将当月填开和取得发票分类入账,按照发票的性质分别通过存货、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户、应交税费以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将全部专用发票入账后,查看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明细账的金额合计,是否与当月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统计的金额以及网上认证返回的认证金额是否一致,然后计算当月缴纳税金金额。

(三)费用类发票处理 做好内部单据报销制度,规定报销时间,及时收集公司员工手中的费用单据,将其归类入账。认真查看费用单据是否合法,未取得合法凭据的费用是无法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的。平时还应做好费用入账金额控制,对类似招待费、广告费等存在抵扣限额规定的费用科目,应及时核对发生金额,对超过抵扣标准的费用应减少其入账金额。

(四)成本计算及入账处理 对生产性企业,应做好内部单据传递规定,将公司发生的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内部单据及时有效的传递到财务手中,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及时编制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凭证;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凭证;产品入库凭证以及销售成本结转凭证。

(五)做好费用计提及摊销

做好每月固定发生的计提业务,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水电费计提、工资计提以及以工资为基数计提的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做到不漏提也不多提;对存在需要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材料成本差异等每月摊销的费用,及时做好摊销分配凭证。

(六)归集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

将所有单据入账后应认真归集当月损益类科目发生金额,将其分类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查看当月利润实现情况。

自然灾害毁损会计账务处理 篇5

——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徐汉峰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

5、12汶川地震对灾区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建议财政部门予以核销已经毁损或不复存在的库存现金、应收款项、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金融工具、建造合同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减轻灾区人民心理压力,以利重建家园。

关键词:自然灾害;震区企业;毁损会计;清产核资;会计准则;账务处理;重建家园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库存现金毁损账务处理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当天,震区企业将现金存放于办公桌或保险柜等存放处,若库存现金被地震或次生灾害埋藏于地下或被流失的要进行毁损处理:一是在已知库存现金账面余额的情况下,运用盘点法计量与确认库存现金毁损数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库存现金损失”账户,贷记:“库存现金”账户;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库存现金损失”账户。核销后,“库存现金”账户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库存现金损失”账户无期末余额。二是在未知当天库存现金余额的情况下,震区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与当地银行签定的库存现金限额或本企业向当地财政部门上报的资产负债表2008年4月份至2007年5月份“库存现金”账户的加权平均值加以计量与确认库存现金毁损数额,其会计分录同上。

二、应收款项损失账务处理

应收款项是指震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等经济行为而形成的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等会计科目。有些震区企业或个人的财产已经全部毁损,有些震区企业或个人的财产遭受部分毁损,在近期或三年、五年以内很难索取或讨回债权,势必造成坏账损失,对于坏账损失的处理要运用查询法计量与确认,一是在2008年4月底以前已经计提“坏账准备”的前提下,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1]二是在2008年4月底以前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前提下,直接确认为坏账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至于“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等债权账户,可以比照“应收账款”处理方法进行核销或调整。

三、存货毁损账务处理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21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2]震区企业的在途材料、库存材料、家具用具、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有的全部毁损,有的部分毁损,对存货毁损的数额运用盘存法计量与确认。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存 1 货损失”账户,借记:“存货减值准备”账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等存货账户,同时还要调整“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存货损失”账户。核销后,“存货”账户无期末余额或有部分余额,若有余额为存货存在的账面价值,“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存货损失”账户无期末无额。

四、投资性房地产毁损账务处理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17条规定,“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同时在第18条中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溢。”[3]投资性房地产毁损或盘亏的处理原则与存货毁损或盘亏的账务处理原则相同,对投资性房地产毁损数额运用鉴定法计量与确认,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投资性房地产损失”账户,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账户,贷记:“投资性房地产”账户;当上级财政部门予以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投资性房地产损失”账户。核销后,“投资性房地产”账户可能还有存在的投资性房地产的部分价值,但“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投资性房地产损失”账户期末无余额。

五、固定资产毁损账务处理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23条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4]固定资产毁损或盘亏的账务处理原则与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毁损或盘亏的处理原则相同。对固定资产毁损数额运用盘存法、观察法和鉴定法计量与确认,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账户,借记:“累计折旧”账户,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当上级财政部门批准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账户。核销后,“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为存在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但“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账户无期末余额。对于固定资产毁损的账务处理,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处理。

六、生物资产毁损账务处理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第26条规定,“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5]生物资产毁损或盘亏的账务处理原则与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的毁损或盘亏的处理原则相同。对生物资产毁损的数额运用盘存法、观察法和鉴定法计量与确认,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生物资产损失”账户,借记:“累计折旧”账户,借记:“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贷记:“生物资产”账户;当上级财政部门批准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生物资产损失”账户。核销后,“生物资产”账户的余额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存活或存在的账面价值,“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生物资产损失” 2 账户无期末余额。

七、无形资产毁损账务处理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23条规定,“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6]无形资产毁损的账务处理原则与前相同。对于无形资产毁损的数额运用盘点法、查询法、调节法、观察法和鉴定法计量与确认,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无形资产损失”账户,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贷记:“无形资产”账户;当上级财政部门同意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无形资产损失”账户。核销后,“无形资产”账户期末余额为某项无形资产继续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现时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无形资产损失”账户无期末余额。

八、在建工程毁损账务处理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成本,包括工程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器具等,都是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的,如果工程物资发生减值的还设置有“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科目,当“工程物资”领用后就形成了“在建工程”,对于在建工程毁损的数额运用盘点法、观察法、鉴定法计量与确认,其账务处理原则比照存货、固定资产毁损的账务处理原则。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工程物资损失”账户,借记:“工程物资减值准备”账户,贷记:“工程物资”账户;当接到上级财政部门批准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工程物资损失”账户。当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已毁损的在建工程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在建工程损失”账户,借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账户,贷记:“在建工程”账户;当接到上级财政部门批准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在建工程损失”账户。“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账户若有余额应该是存在的“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的期末账面价值,但“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工程物资损失”账户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在建工程损失”账户无期末余额。

九、金融工具毁损账务处理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41条规定,“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其中第7项规定,“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其投资成本。”[7]所以,对金融工具毁损的数额要运用盘点法、查询法、调节法和观察法计量与确认,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要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金融工具损失”账户,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或“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等金融工具账户;当上级财政部门同意核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金融工具损失”账户。核销后,“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额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的余额为存在的金融工具现时的账面价值,“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金融工具损失”账户科目无期末余额。

十、建造合同毁损账务处理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第2条规定,“建造合同是指建筑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8]建造 3 合同毁损或盘亏的账务处理同资产类毁损或盘亏的账务处理原则相同。但是,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考虑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所造成的建造合同不能承诺兑现的规定,建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可以考虑补充相关内容。对于建造合同毁损的数额运用盘点法、查询法、调节法、观察法和鉴定法计量与确认,当震区企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核销时,要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建造合同损失”账户,贷记:“工程施工”账户;当上级财政部门同意核销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建造合同损失”账户。核销后,“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建造合同损失”账户无期末余额。

十一、石油天然气开采等毁损账务处理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国民经济提供重要能源的矿产采掘行业,生产对象是不可再生的油气资源,生产活动所依赖的主要是埋藏于地下的油气储量,其生产过程包括矿区权益的获取、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和油气生产等内容,由于企业在矿区内废弃井口及相关设施的活动,受《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石油天然气弃置属《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9]再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等资产、负债项目,要运用审计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进行逐项清查。在具体执行中,一定要以2006年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2007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例条例》和《审计》等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处理好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处理好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处理好会计准则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关系,处理好会计准则与市场主体法律的关系,处理好会计准则与审计的关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10]实事求是的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给震区人民重建家园提供精神支援和物质支援。

参考文献:

[1]雷建,温亚丽.新会计准则实务操作指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27.[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7.[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2.[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6-27.[6]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1.[7]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04-105.[8]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66.[9]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26.[10]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序).作者署名:徐汉峰 工作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小东门外文昌阁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32000

会计考试辅导:利润的账务处理 篇6

借:产品销售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同时: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折扣与折让

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经营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投资收益(即投资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经过上述的结转后,应比较“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若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则表示本月发生的亏损额,将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其会计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若借方发生额小于贷方发生额,则表示本月合计的盈利额,将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其会计处理为:

借:本年利润

会计账务处理题 篇7

1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 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各项业务和其他辅助活动之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部分。这部分收入与企业营收是基本一致的, 也是企业经营收入的主体, 其中经营收入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内容来说明。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是在进行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 这部分收入是主体部分, 并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以及辅助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部分。专业业务活动以及辅助活动在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中都有着一定的作用, 并且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收入。专业业务活动所指的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公益性活动, 是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活动, 而经营活动是单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因此两种类型的活动在会计的核算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特别注意的是盈利与非盈利的活动, 要在会计核算方式上来加以区分。同时,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一些活动较小的、不变采取独立核算的收入部分也要归类到经营收入中, 这部分收入也可以按照经营收入来进行结算。比如一些科研单位在进行咨询服务中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归类到企业的经营收入中, 而科研单位为相关的单位提供的科研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只能算作是事业收入, 并不能算作是企业的经营收入, 在会计核算方式上也不能列为经营收入来对其进行处理。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核算方式也是非独立性的核算方式。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的核算方式通常都是独立的, 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 在进行独立核算的过程中, 核算单位所上缴的那部分收入不属于经营收入。独立核算单位所包含的内容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的过程以及结果, 并且独立完整的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 独立核算的部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创收的主要部分, 也是经济的主要来源。比如在学校所承办的企业中, 企业所获得的收入以及上缴的款项不属于其经营收入, 这部分收入也不计算在企业的核算中, 因此这些收入也需要按照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来进行处理。

2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营收入管理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经营收入管理过程中也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通过一定原则的指导能够更好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管理的顺利进行, 其中经营收入管理的原则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 在进行经营收入管理时, 能够更好的处理业务之间的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可以分为主营业务和附属业务两种, 在进行业务开展工作时, 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以主营业务为基本核心, 并且其他的也想专业业务以及附属业务等开展也要在规定的环境下来进行。附属经营活动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主营业务的顺利进行, 其中附属经营的活动也要围绕这主营业务来开展, 从而为主营业务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基础, 保证主营业务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开展, 这也是处理各项业务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以主营业务为核心, 并且在满足主营业务所需要的各项经济条件、人力条件等前提下来逐一的开展其他各项活动, 从这个原则中可以看出, 处理好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有效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 也是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要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来进行, 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也做出了一定的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必须要申请营业执照, 按照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来进行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 并且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按照严格的审批程序来进行各项活动, 这也是重要的一点基础原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一样, 也需要遵循各项审批程序, 决不能出现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

第三, 明确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关系, 经营收入接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为了系统、全面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 经营收入必须归财务预算统一管理。因此要明确区分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关系, 保证经营收入管理有效的进行。

3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中的财务处理与会计确认

行政事业单位的所开展的经济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要进行独立核算, 将经营的纯收入上缴到行政事业单位, 作为事业单位的收入。对于那些规模小, 无法进行独立核算的收入作为经营收入进行管理。为了保证经营收入管理的有效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专门设置了经营收入账户, 统一的对经营收入的各项内容进行管理, 提高了经营收入账务处理工作的效率, 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减轻了负担。

在我国的实际的经济活动中, 由于按照权责发生制的的会计核算, 造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拖欠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 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营多数采用独立核算的标准, 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 在会计账目上实现了应收账款的收回, 但实际上账款并没有到位, 这就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的财务工作。但是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 在实际收入时才入账, 这就大大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 使当期确认的收入更真实。所以应该统一采用收付实现制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

结束语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是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要不停的加强管理, 在满足国家需要的同时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会计账务处理题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材核算 科目銜接 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65-01

2013年1月10号财政部发布[2013]2号文件,要求事业单位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逐渐靠近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更符合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原则。根据财政部 [2013]2号文件,执行新会计制度的学校对于教材的核算管理,可以通过存货科目,清楚明了地反映教材的购销存情况,解决教材核算的长期不规范问题。

1 当前学校教材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校教材核算通过往来科目挂账,虽然会计人员发现核算不妥,但老制度没有很好地科目适合教材核算,所以只能通过其他应付款-教材科目核算。整个核算情况如下:

1.收到学生交来书费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教务科)

2.支付教材款时:

借:其他应付款-教材

贷:银行存款

3.购进的教材用于教师使用的:

借:事业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专用材料购置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

4.教材转图书时:

借:事业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图书购置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

同时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5.毕业,退回学生多交的书费时:

借:其他应付款-教材

贷:现金

6.收回学生欠缴书费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

年度终了,其他应付款-教材科目余额中含有剩余的学生书费以及教材的亏损结余金额。这种核算方式,财务无法核对教材库存的剩余数,从账面上分析不了教材的收发存及结余情况。全依赖教材管理来记录,失去了帐实核对的环节,会计的监督也失去了意义。

2 新会计制度下学校教材的会计处理

2013年1月财政部发布新制度,笔者通过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研究,认识到学校教材可以通过存货科目进行核算。学校教材的会计账务应该这样处理:

1.收到学生书费时: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

2.购进教材入库、支付教材款时:

借:存货-教材

贷:银行存款

3.学生领用教材时:

借:其他应付款-教材

贷:存货-教材

4.教师领用教材:

借:事业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专用材料购置

贷:存货-教材

5.教材转图书时:

借:事业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图书购置

贷:存货-教材

6.退还学生书费时:

借:其他应付款-教材

贷:库存现金

同时增加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7.学生补交书费时: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

这样账务处理,年度终了,财务部门存货账面余额可以和教材实际核对,是否帐实相符。不相符分析原因。库存数量较多时要及时查看有无多订教材没有及时退回教材发行部门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将不用的教材退回。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教授的知识都是和市场的变化相关的,各行各业出了新准则,有了新规定,教材就要随之变化。库存的旧教材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及时退回发行部门可以让学校减少损失。

3 新会计制度下教材新旧科目的账务衔接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文件要求,2013年年底前学校应对其他应付款-教材科目进行清查。教材管理部门将清查结果写成书面清查报告,报告中应详细列明库存教材金额、学生尚余书费金额、尚欠图书发行部门教材金额、历年结存无法说明原因的结存金额或亏损金额。对于历年结存无法说明原因的金额,要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如何处理,一并写入清查报告中。清查报告经盘点人、经办人、主管领导、领导签字后,财务进行账务调整,即将其他应付款-教材科目中的余额不属于学生尚余的书费全部转出。会计处理如下:

1.库存教材

借:存货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

2.欠发行部门的

借:其他应付款-教材

贷:其他应付款-图书发行部门

3.历年结存金额:

借:其他应付款-教材

贷:其他收入

4.历年亏损金额:

借:其他支出-教材损失

贷:其他应付款-教材

教材经过这样账务处理以后,往来账其他应付款-教材科目中的余额就是目前学生预存的书费金额,存货-教材科目余额就是库存待发的学生教材,反映在201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上,这两项数额就可以直接结转到2014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上,不用再做调整。

上一篇:基层电大的反思性教学评价下一篇: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