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政治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与经济政治(精选8篇)

文化与经济政治 篇1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材料导入、启发:

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出问题: = 1 GB3 ① 为什么影视公司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跟哪些因素有关?动漫文化带动哪些产业的发展? = 2 GB3 ②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国外和国内优秀的影视作品跟政治有没有关系?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教师点拨: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就如刚才所提到的例子,假如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资金等的投入,梦工厂也拍不出如此美轮美奂的《功夫熊猫》,还有古代的皇帝看不到电视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教师提问:谁能结合中国经济和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举例分析一下。

学生举例:小农经济产生的政治是封建政治的盲从愚忠,和小农的封闭文化、自大而狭隘;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是寡头政治,自由自私的文化;公有制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政治是民主开放,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

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学生活动:辨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辨析题答案:?

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所以说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正确的。

②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它还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所以认为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辩证关系。

也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认识,答案跟上面是差不多的。而且这一句话是常用来考试的。

教师点评:文化并不是与经济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例如春秋战国时代,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但文化却是很发达,出现了诸子百家,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都起源于这个时代。而我国的香港,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却被人称为“文化沙漠”,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很快,但文化方面的进步却还比不上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双重性)

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举例: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后来发生的“五四运动”就跟它有密切联系。

B.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举例:相对于“新文化”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封建文化”,封建很多文化都是不讲人性的,比如女人裹脚——三寸,人类中指的中间一节就相当于一寸,三寸只有十厘米多一点,裹脚用布裹缠,从小就缠起,但小时候的脚也不止三寸了,就必须把脚指头弄折,不让脚指头生长,然后用布包得紧紧的,这样长大了才有可能是三寸金莲,这样走路当时的人认为很小步,感觉很轻盈,很美。但这样也使得妇女失去了一部分劳动力,对社会的进步是非常不利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1 GB3 ①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是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组成,它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文化与经济政治 篇2

一、档案与中国的政治文化

说起档案, 我认为说它是政治生活的产物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 档案始终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这使得档案产生在夏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顺应发展的。

从档案的载体上来看, 档案从甲骨、简牍到缣帛、纸质, 再到今天的电子档案的不断推广, 我认为这是档案体现中国政治文化的第一个方面, 不难看出, 档案的载体在不断地缩小, 重量减轻, 而相应的数量也是不断增加的, 这说明档案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统治阶级利用档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封建社会, 档案主要采用的是大体积的载体, 例如甲骨档案, 当时的统治阶级崇尚迷信, 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 所谓是“每日必卜, 每事必卜。”而甲骨正是占卜的重要材料, 同时作为档案材料就不难看出这是和统治者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的。如此大体积的档案———甲骨、简牍甚至是将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刻录在青铜器上, 这样的档案何谈开放?这样的载体如何让国人阅读且完全了解其内容?这样的载体价值如此珍贵, 又怎能记载属于普通人的世界?而且从封建社会档案的内容和形式来看, 有类似于起居注、日历这种记录皇帝日常生活的档案, 说明皇帝的普通生活在当时来看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再从当时文书的体式制度上看, 有抬头制度、避讳制度, 在书写文书的时候只要遇见与皇帝有关的事项都要显示出尊敬, 都要刻意地去避讳, 这不难看出, 封建社会的档案制度体现了当时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文化, 所以说封建社会的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阶级服务的, 这是由当时封建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2]137。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档案工作是在不断进步的, 档案的载体也是从纸质慢慢进步发展到电子档案, 档案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政府的政务公开工程的实施, 让我们在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可以看到许多政府的文件, 政府办事相比传统的封建社会而言也是具有民主性和公开性的了;真正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和民生民情的事情了, 作为普通百姓, 我们能从这些档案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内容。而作为文件形成的制度来看, 也再没有避讳或者抬头这类制度了, 即使是向上级发的请示、报告也无需刻意地避讳什么, 只需要简单扼要的说明所请示或者报告的内容即可, 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进步吧!

二、档案与中国的经济文化

档案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了它与政治文化不可分离的性质, 这是它与生俱来的, 同时, 档案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与经济文化的进步也是不可分离的。

在商朝, 档案记录在甲骨上, 那个时候生产力的发展十分落后,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人民在生产中遇见问题只能听天由命, 只能靠神灵的力量来解决, 因此大事小事都要占卜, 甲骨作为占卜的重要记录工具, 变成了日后的甲骨档案。在西周时期, 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大量的青铜器随之产生, 青铜礼器也被敬奉为神殿中无比威严的圣物, 而商周时期, 随着青铜器的发展, 铭文也起了变化, 铭文字数多, 记事范围广。这使得金文档案的产生成为了可能, 所以商周时期金文档案的产生无疑体现了青铜铸造水平的发展[3]41。

在汉代出土的缣帛档案也是体现了当时丝织业发展的情况。在东汉以后, 档案的载体慢慢变成了纸张, 这也是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分不开的。而到了现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输文件可以由过去的邮递变成了通过e-mail传输, 这减少了办事时间,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所以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发展,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应运而生。

从档案的载体和档案记录的内容来看, 档案反映的经济生产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多, 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人们对经济方面的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 科技档案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了凭证的作用, 无论是修建房屋还是产品更新都离不开科技档案, 而会计档案也是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生产发展的最真实的记录, 通过会计档案的利用, 我们可以轻松地对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比较, 而几个相同企业或者组织的会计档案又会使得我们横向比较其发展的水平和在社会中的档次。个人利用会计档案, 可以便于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利, 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统计表都是重要的会计档案, 由此来看, 档案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有效地利用档案对整个国家来说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作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 而对个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一起努力开展好档案的利用工作, 也需要社会各界认识到利用档案的重要性。

三、档案与中国的精神文化

档案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情况, 很大程度是物质上的财富。而中国作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厚重的文化底蕴, 档案在记录历史真实面貌的时候, 对精神文化的记录是屡见不鲜的, 对档案的查考, 对于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朝时候产生的, 保存在四川省涪陵县的白鹤梁, 现在已经成

谈档案意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孙洁

摘要

关键词档案意识高度封闭开放利用公众需求

一、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档案是君王的奴隶

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我国的政治高度统一, 尊重君权神授, 档案工作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专制、保护君主政权、维护封建体制, 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古代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 档案管理制度的森严。

档案的管理, 早在商鞅治秦时期就十分严密。《商君法》载:“法令皆副, 置一副天子之殿中, 为法令, 为禁室, 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 内藏法令一副, 禁室中封以禁印, 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 及禁剟一字以上, 皆罪死不赦”。可以看出, 档案的保管律法相当严密残酷。汉代时期的统治者在宫廷内外都建有“藏书之所”。宋代时期, 要严格挑选架阁库官员, “择选人有时望者为之。”[1]213直到元朝, 档案的管理制度也甚为严密, 非但官府公文档案不准私人查阅, 而且实录、国史这些经过官方编纂过的史料, 也被元统治者视为禁密。

2. 档案是君主实施统治的重要政治工具。

在“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时代, 君王和贵族需要通过档案记载自己的身世和贵族血统, 以此保证自己合法的统治权力。律法档案的利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汉书·刑法志》所载:“其后奸猾巧法, 转相比况, 禁罔寝密, 律令凡

为重要的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而在现存的唐代档案中, 敦煌遗书是在敦煌的藏经洞发现的, 不仅有汉文还有藏文、梵文的抄本,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这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 近代学校档案的形成正是教育领域向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记录, 而在报馆、图书馆、出版机关等近代文化事业中, 也形成的有关的专业档案, 这都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也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宝贵财富, 但很遗憾的是, 很多珍贵的文化档案或是在朝代变革、社会动乱、文化大革命等时期遗失、损毁, 或是在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被随之带走, 这是我国档案事业中的巨大损失, 也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巨大损失。

在当代, 档案虽然不会再刻录在石碑上, 但是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传统始终被保留着。我们只有利用档案才能了解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历史研究都是离不开档案的, 同时, 现代社会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档案资源被广泛利用, 国家有国家的文化, 企业有企业的文化, 高校也有高校的文化, 我们不难看到,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 这就需要利用到档案。我所在的四川大学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名校, 四川大学档案馆的建设也是很注重文化的建设, 其馆藏档案连续记载了四川大学从建立至今110年来的创建、发展、联合、壮大的历程, 其有吴玉章、张澜在校期间的任职材料, 原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原科学学院院长郭沫若以及烈士江姐在校的求学档案, 邓小

本文结合社会背景, 分析并阐述从古至今我国档案意识的演变以及未来档案意识的发展趋势, 得以为今后的档案服务提供发展方向, 以便于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三百五十九章, 大辟四百九条, 千八百八十二事, 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 文书盈于几阁, 典者不能徧睹。”[1]131可以看出, 统治者利用档案残酷压迫人民的严重情况。

3. 编修国史。

汉统治者重视档案的典籍收藏, 随后的时期, 各个朝代也都开始编史修志。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 各国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大规模的档案修史活动, 档案史料的丰富和纸张的广泛使用使得修史的规模、次数、成书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虽然修史发展较快, 但是修史的目的并没有改变。每个时期不同的修史行动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施政的利用考察, 是政治再度统一下加强封建政治的需要。档案意识并没有因为修史而开始扩大影响范围, 而是更加集中于封建统治者, 档案的阅读范围仍然局限于上统阶层。

二、档案意识公开化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期)

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受到严重冲击, 档案不再是上层统治者控制社会的工具, 档案的利用人群由最初的贵族君主统治阶层发展到社会不同的阶层。公开化的档案意识逐渐延伸并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 档案的利用涉及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阶层。

1.档案公开意识的兴起。1906年, 御史赵炳麟奏请刊布内外档

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原件,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来校演讲的材料等, 这些都是体现了川大在发展中的文化积累, 是学校发展重要的文化历史记录, 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档案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 它的原始记录性为我们了解历史, 学习传统中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不难看出, 我国档案的发展史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史, 我国档案的传承体现了文化的进步, 许多重要的档案制度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 这也是文化不断延续的象征。我认为, 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档案的作用, 因此促进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加强档案的公布制度, 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创造有利的平台, 在实习、实践中, 我可以看到, 档案的利用工作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人们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是很强, 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只有档案被利用了, 文化才能有效地被学习、被了解、被传承。在我看来, 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仍任重道远, 这不仅仅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要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 同时需要整个社会提高档案的利用意识。为国守史, 为党管档, 不仅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更是我们崇高的事业, 也是我们为国家档案事业、文化事业贡献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经济、政治、文化与股市关系初探 篇3

因此,尝试构建一个系统框架,将上述各项因素与股市的关系统筹考虑,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对于解决认知冲突和思维混乱,进而有效分析它们对股市的综合作用,就显得极为必要。

股市作为股票流通和交易的场所,由投资主体和投资客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投资主体是指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投资客体是指各种股票,其实质是上市企业股权。对于投资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投资者群体心理等主观因素,这些会通过估值水平的高低反映出来;对投资客体的研究则主要涉及上市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其直接衡量指标是每股收益。完整的股票市场未来趋势研究,必然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即股价等于每股收益乘估值);但本文限于篇幅,所做的研究仅限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上市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分析。

对三个概念本质的分析

人们之所以不能将经济、政治和文化与股市统一起来,原因首先在于对“经济”、“政治”和“文化”本质内涵的理解和定义角度不尽相同,从而无法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认知的不统一存在于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于对同一概念的定义角度不同而造成对这一概念认知上的不统一。

第二个层面则是由于对不同概念的定义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概念之间认知上无法纳入统一的框架。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就需要找到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概念所共同具有的核心出发点,并围绕这一共同出发点从各自侧重的方面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这三个概念各自的特性。

由于不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其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某种现象,不管人们对其具体定义如何,其描述的内容都是与人相关,不能离开人这一要素。基于此特征,笔者从“人”这一共同核心出发,分别从“人的需求”、“人的关系”和“人的行为”角度,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做出定义(如图1)。

人无疑是经济的根本意义所在,没有人经济的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的需求,经济活动将失去目的;没有由人的劳动转化而来的各种供给,经济的概念将缺乏实现渠道。也正源于此,“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model)”等诸多经典经济理论在论证经济增长时也都将推动经济的根本动因归结为人口因素。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笔者从满足人的需求角度将“经济”定义为“人的各种需求如何得到满足的过程和结果”。在经济活动中,人们绝大部分的物质需求和相当大部分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

当然,人的需求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除了人的主观意愿之外,劳动生产率水平代表着满足需求的客观能力。即需求含有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两方面。由于人的主观需求意愿弹性较大(即较少内在的自我克制,欲望无止境),所以人的需求满足主要受制于客观条件,人们通过能力的扩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满足其需求的主观意愿。

人无疑也是政治的根本意义所在。政治作为一种现象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并集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脱离人这一核心因素,政治的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对象,若不包含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读,则政治的概念将丧失自身特性。从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将“政治”定义为“人与人之间、人群之间关系的调整过程和结果”。当然,并非全部人与人的关系均由政治来调整,但人群关系却主要外化为政治关系。

文化更是一种与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文化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作为基因的“载体”在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若有人不接受某种主流文化,那么他将被自然和社会淘汰,相关的文化基因也因此消亡,其结果就是生存繁衍下来的人们对该文化基因上的适应性)。而文化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接受,就会以“潜意识”方式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进而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来自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都会涉及文化对于人们行为倾向的影响。从影响人们行为倾向的角度将“文化”定义为“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人们主观意识中所具有的某些行为倾向作用于其客观行为”。

三者与股市联系和作用机制

在完成了从“人”这一核心因素角度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定义后,接下来将解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揭示三者如何作用于上市企业整体经营业绩。

一 经济涵盖并决定上市企业整体经营业绩

作为股市投资客体,上市企业本身就是经济中各行业的优秀代表。根据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观点,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组织器官,从根源上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它体现着某种社会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就是创造顾客;换言之,企业的意义在于通过它来发现人们的潜在需求并设法给予满足、从而推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前面所定义,由于经济就是满足人的需求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上市企业实际上就是经济实现其功能的载体之一,投资客体(即上市企业)包涵于经济之中。

从影响上市企业经营业绩的诸多因素来看,它们即使不是来自于经济内涵,也必然要通过作用于经济内涵来间接影响上市企业,从而决定上市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单个上市企业在经营状况上存在差异,但作为整体的上市企业,其总体经营业绩很大部分取决于经济环境)。

二 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体而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通过共同作用于“人”这个因素而有机联系在一起,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服务于人这个核心因素并对人施加影响,进而彼此影响。

首先,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机制在于,政治作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利益来实现,即人们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换言之,要想调整人们的关系就必须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通过利益引导来促使人们接受这种关系上的调整。所以政治要想通过满足需求来调整人们的关系,最现实的途径就是依靠经济手段,这就把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另一角度看,为了保持某种满足人们需求经济状态的稳定性,会产生相应人群关系上的调整,以确认和保持某种经济状态,这就产生了对政治的需求。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发展,将会要求政治也相应发生改变。在两者之间,逻辑上是经济先行,即人们的需求先发生变化,再调整关系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时,即使人们有较高的满足需求的主观意愿,但却没有满足需求的客观能力。此时政治上很难发生变化,因为缺乏相应的调整人群关系的迫切需要。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的人的需求被满足时,随着经济变化,对政治变化的要求也随之产生。

在一种经济状态相对稳定的时期内,政治对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主政者能够利用政治权利来干预经济,由于人的主观需求意愿难以琢磨,所以这种干预主要通过对劳动生产率的直接间接影响来实现,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在于,经济涉及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认知所塑造的,前者代表了需求的客观能力,后者则形成需求的主观意愿。文化对人需求中的主观认知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并决定人们的需求习惯——即以何为自己的需求、在这些需求中哪些更重要等。从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经济。按照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层次需求理论,人必须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时,在满足了较低层次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向较高层次的需求发展。而较高层次需求更多地具有文化活动属性。而文化一旦改变,就将对人们的需求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政治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是,政治在调整人群关系的过程中,哪些关系更重要、选择怎样的政治工具进行调整等问题,很多都是从主观角度进行判断决策,主观决策往往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样从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政治。

三 三者与上市企业之间的联系

由于经济决定上市企业之整体业绩表现,而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又相互作用,因此政治和文化也会通过经济对上市企业施加影响,而具体影响方式由于时间周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短期来看,文化因素在三者中最为稳定,它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它受两者的影响。它影响上市企业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作用于政治、进而影响经济及上市企业,另一种则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并影响上市企业。文化因素作为人主观意愿的需求偏好和行为倾向,构成了经济和政治的可行边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内涵和政策选择。

政治因素短期内则具有一定的变动性,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但受经济的影响不大,它主要通过经济对上市企业产生影响。政治在短期内受文化的影响形成各项政策的优先次序,并以政府既定经济目标对经济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到上市企业。

经济因素短期内变动性最大,除了经济自身的波动之外,还受到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因此经济因素在三者中的短期变动性最强。(见图2)

从中长期来看,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更趋复杂,它们对上市企业的最终综合作用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作者是华西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员

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篇4

教育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制约,同时教育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素的重要因素

(4)教育可生产新科学知识

2.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A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特定的背景;B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第一课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篇5

高二《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导学案

主备人:杨

审核人:张

日期:2017.7.1

教学主任签字:

第一课 第二框 文化 与 经济、政治

【学习目标】

1、知识: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当地文化产业和

文化消费的状况。

2、能力: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1、在15分钟内研读、勾划课本,梳理并记忆基础知识。

2、将预习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笔标注下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和

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一定的 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

2.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

、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对

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的、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的、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 和。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

、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

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

迅速崛起,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

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

的国家,借助

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

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

和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因素。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增强

,提高

,为

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

【自主生疑】

【课中探究】

1、文化与经济政治什么关系?

2、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知识链接】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再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判断:看到“决定”“反映”“反作用”等词可直接判定为相互影响;看到“文3

化生产力”“劳动者素质”“科技”“知识经济”“文化渗透”等词可直接判定为相互交融。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因为,文化有其

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事实上,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是绝对同步的,二者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①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例如,诗词歌赋、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关系。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至今罕有的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

②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到一定程度时,则会赶上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形成经济与文化相

互促进的局面。

3、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的突出表现是:物质产品中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长,许多消费品需要附着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而文化也通过物质产品批量复制的方式通过市场大规模传播。正是在这种经

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过程中,文化产业日趋兴盛起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甚至

是更好地抓经济,国际经济学界就把新世纪的知识经济称之为“文化经济”。

4、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经济上的独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思想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独立重要基石的作用更为明显。文化是软国力,但其作用并不“软”。一定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

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及其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人们已

普遍使用“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也是一种力。

【易混易错】

1.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2.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3.“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4.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等同于物质力量。()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3

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中学

高二《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导学案

主备人:杨

审核人:张

日期:2017.7.1

教学主任签字:

【当堂训练】

1.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公司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公司在主题公园的营造中强调“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成为文化行业内的常青树。该公司的经营理念表明()

A.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同步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D.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2.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他们利用自身在文化领域的霸主地位,抢占别国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瓦解其民族精神。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提高国家的向心力,消除文化间的相互渗透现象 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④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重要,表现在()

①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的交融与交锋是文化竞争的重要表现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说明()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会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5.“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思想、官本位观念”一直是束缚我国中西部多省市发展的“三条绳索”。这体现出()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B.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D.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

6.在谈到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时,一位专家认为,“崛起”包含“复兴”,“复兴”才能“崛起”。物质丰富称之为“富”,精神丰富才称之为“强”。国家要想“富而强”,实现崛起,文化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一观点反映出()

A.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和政治的作用在不断下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7.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表明()

A.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B.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C.我国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D.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8.中国足球长期缺席世界杯,但中国制造却几乎从未缺席过。巴西世界杯上,几乎可以组成一个“中国制造”的阵容。巴西世界杯吉祥物“福来哥”(Fuleco),产自中国杭州。夜幕降临,街头霓虹灯闪烁,而这些灯的能源也是中国制造。中国某能源企业为比赛所在地提供27套光伏系统,同时设置了很多大型太阳能充电站来服务世界杯。可见()

A.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以经济价值为目标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在经济活动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9.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10.在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增强了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这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B.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1.党的十八大强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三个“越来越重要”的观点。

12.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3.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2010年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46期,培训人数达35746次,该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10年该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6.7亿元,同比增长54%,约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9%,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该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塑造品牌,形成以该市为中心,以该市城市圈和生态文化旅游圈为支撑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2010年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理论依据。

14.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展开着复 4

杂的较量。像美国这样的少数国家,借助于经济力量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大力进行以核心 价值观为主的文化扩张,对其他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 已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许 多国家以不同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如以法国为首的法语地区,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 帜。

(1)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为什么许多国家会忧心忡忡?(2)

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应该怎么办?

【课后巩固】

1.完成相关练习。

2.整理笔记,记背本课时主干原理知识考点。

3.自我总结反思提高。

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中学

高二《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导学案

主备人:杨

审核人:张

日期:2017.7.1

教学主任签字:

文化生活(必修三)参考答案

第二框 文化 与 经济、政治

答案

合作探究: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

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易错易混: 1.X 2.X 3.V 4.X 5.X 11.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12.(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

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 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 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生活、接

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13.(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该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

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该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彰 显特色、塑造品牌,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14.(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之间的合 作、融合与竞争、冲突,呈现着一种复杂的态势。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 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 行强权政治。这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挑战,在文化 发展上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经济和政治的振兴,把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 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这 样才能在这场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拓展】

1.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2)从文化形态上看,文化既有古今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易错点提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仅仅是指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所谓经济发展,也指包含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所谓文化发展,也包括文化产业、文化设施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2.当代社会中文化表现的特点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易错点提示:经济决定文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并不是说经济发达精神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或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既要看到经济决定文化的一面,又要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的一面。经济决定文化,还表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文化的形成,如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还表现为经济、政治关系的变化赋予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时代特色。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这种反作用和影响并非只是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因为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意义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风暴,当代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悄然无声的“文化战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上是文化力的竞争。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到来,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娱乐等在内的文化产业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2)文化竞争力的表现和意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①文化以其特殊的身份显示综合国力,表现在它不仅以其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直接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形式充实了国民经济体系,而且以其巨大的精神财富增进了社会财富,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还表现在文化的传播、交流、扩散所产生的影响力、辐射力以及渗透力方面。

②冷战结束后,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已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背后的文化实力。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产业的兴起,使文化不仅是潜在的生产力,而且也显现和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增长

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中学

高二《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导学案

主备人:杨

审核人:张

日期:2017.7.1

教学主任签字:

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交通、通讯领域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交流之间的矛盾、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在冷战后更注重用文化力量来获取国家利益、实现战略目标,把文化看成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资源,因而加大投入力度,以强化其文化的渗透力和扩张力;发展中国家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注重保护本国的民族文化,以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和文化安全,并力图在世界文化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这样,就不能不使国际社会竞争中的文化实力较量变得异常突出和激烈。

(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特别提示: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指的是三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

第一,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文化发展,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发展经济离不开各种高素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必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效应。

第二,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文化消费的丰富,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从而出现了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的局面。

第三,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人们只有不断地提高文化素质才能提高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同时,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第四,在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加快发展民族文化,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4.文化生产力

(1)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手稿中,明确使用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提法。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他还经常使用“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等概念,并深人讨论过精神产品的“价值”和“交换”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具有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物质形态的生产过程,与其他产品的生产一道,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文化产业的水平反映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为基础,没有原创性文化成果和大量的知识产权,文化产业不可能发展;同时,如果没有发达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就会缺乏动力、缺乏资金,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也会遭到削弱。要像通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发展物质生产一样,要通过不断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来解决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易错点提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生产力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思考题

1、江泽民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1)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三者相互联系。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A级)(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是否意味着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会好起来?你能作出解释吗?(3)所有文化都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吗?(B级)

(B级)提示:(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思考题

2、材料一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材料二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不仅掌握了经济霸权、军事霸权,而且正在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精神。这种情况不仅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警惕,甚至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感到忧心忡忡。许多国家纷纷在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旗帜下,加速发展本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各国文化交流和合作,并与美国流行文化顽强抗争。

(1)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B级)

(2)你购买和消费过哪些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是由什么行业生产或创作的?(B级)

(3)你能否举出其他方面的事例,说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C级)

提示:(1)反映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材料一中美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反映,材料二中美国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反映出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

(2)书籍、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看电影、电视或商业性演出等。这些产品是由出版业、音像业、影视业和文艺演出业等文化产业生产或创作的。

(3)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作用,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提高文化素质,这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也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

思考题3、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我国的探月工程正式6 启动。(C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角度思考,我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为什么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级)

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空间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练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中有经济,可以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而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据此回答1~2题。1A.文化中有经济,可以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这说明()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唯一动力 B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中学

高二《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导学案

主备人:杨

审核人:张

日期:2017.7.1

教学主任签字:

[答案] C [解析] 该题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D两项与材料无关。C.文化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 B

2A.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这说明C[.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

D.实现了文化的繁荣就能实现经济的繁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答案 解析] B ] 文化增强经济的吸引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影响,B符合题意。A、C、D三项观点错误。3.2011年1月4日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王振义颁奖。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AB.知识和科技决定了经济的发展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D.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案.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解析] B

] 本题考查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科技属于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是双重的。D项说法错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

4.2011年1月9日,2011年山西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霍州启动,该活动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所以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因为()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

④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解析答案] ] C 本题以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时注意题干中的“因为”,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直接管理国家事务”表达错误;④“只要”“就能”说法夸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5.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到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这说明()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解析] C ] 材料表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③表述错误,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第六届陕西十大孝子颁奖典礼于2011年10月5号当晚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家庭生活频道播出。本次颁奖典礼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弘扬孝道的盛会。这说明()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优秀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

解析] A、D与材料无关,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C错误。7.在经济发展中,网络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网络歌曲,电子邮件等网络文化消费日益增多。这一事实体现了()

A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答案.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建设的精神支撑

D解析] A

] 网络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了文化消费,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A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C8.与材料无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实践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和动力,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崭新内容。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②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文化决定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④文化反作用于政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答案解析] A

.①②④ ]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力量,①②正确。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③的说法是错误的。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9.(2011·山东潍坊一模)为了给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向世界说明中国,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这表明()A C.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基础性作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 D

] 我们之所以要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是因为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D应选。

二、非选择题

10.2011年7月,上海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盛会——第十四届游泳世锦赛。上海要让四方来客在宏大的国际机场感受到上海人的热情,在比赛场馆感受到上海人的真挚喝彩,在繁华的社区街道和公共场所感受到上海人的文明风范。媒体称赞,上海游泳世锦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形象、上海印象,给我们留下了丰厚遗产。

请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游泳世锦赛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游泳世锦赛的举办,弘扬文明、竞争、拼搏等精神,能够激励国人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奋发图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台湾政治经济文化 篇6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纪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9211402 汤美 39211301 杨娜 2011.11.12 tt [选取日期]

割不断的精神纽带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纪实

汤美,杨娜

摘要: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奋斗不息。本文主要讲述2008年之后两岸文化交流成果。将中华传统文化加以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应有的使命感,应尽的历史责任,台湾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现实基因。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海峡两岸 交流成果 妈祖文化

台湾文化,如同祖国其它地区文化一样,是中华大文化的一朵小花,它的根在祖国大陆深处。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承受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它仍然吸吮着中华文化的乳汁,保持着中华文化的特性。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中华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华夏儿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尽管历史的阴霾曾使海峡之水长时间的寒冰冻结,但却冻结不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根系,两岸同胞发自内心的文化交流,始终成为难割难舍的精神纽带。

一.《告台湾同胞书》揭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篇章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进行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由此揭开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篇章。1992年,两岸实现双向交流,允许中国大陆人员赴台交流。这年初,中国科技协会在台湾高雄、台北举办了“敦煌古代科技展”,这是大陆首次在台举办展览。神奇辉煌的莫高窟千佛洞,沙漠腹中的月牙泉、七星草,戈壁滩上的丝绸之路、玉门关„„一幅幅雄伟壮观的画卷使参观者留连忘返。5月,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家杨丽萍等3人应邀赴台,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3人以上的文艺团组赴台演出。一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孔雀舞蹈,倾倒了台湾广大观众。此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越加频繁。

自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之后,两岸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签订是一个里程碑,这是两岸领导人对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贡献。然而,我们看到两岸仅仅经济的交流还远远不够,一是经济的交流并没有将两岸人民的心灵拉近,二是两岸的和平发展局面并不牢固,因此,两岸人心的交流提上了重要的课题。

二.人心的交流如何实现?马英九做出了最准确的解答。

在《2008赢回执政权》的演说中,马英九特别指出,“文化上,我们不应自外于中国。无论语言文字、历史情感,海峡两岸人民应该共用先人留下的伟大遗产。台湾不应‘去中国化’,而应勇敢地承认我们的文化与历史根源。同时,我们应有开阔的心胸,吸纳中国大陆在内所有的思想文化,以涵养这块土地,成长茁壮”

马英九2008年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后,就曾亲临孔庙参与祭孔祀典;2009年还亲自主祭“遥祭黄帝陵”典礼,成为国民党到台迄今首位亲自赴祭的台湾最高领导人。

马英九在2008年“就职演说”、纪念“823炮战”50周年时的讲话中都明确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并指出“两岸的和解双赢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2009年10月,马英九在“双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结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模式”,发展出了“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2010年7月8日下午,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接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将于9日率团出席在广东举行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的代表团成员。马英九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在5年前国共两党设立的意见沟通平台,参与的人士不限政党,讨论的议题触及经贸、农业、文化、教育、交通及旅游等各层面,对两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相信在中华文化的指引下,应有智慧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具有共同深厚传统中华文化的海峡两岸,没有理由不密切携手合作——妈祖文化

2008年4月,春暖花开之际,闽台文化交流活动此起彼伏 “2008妈祖之光”大型电视综艺晚会4日和6日分别在台湾台中县和台南市成功举行,共吸引了15万名台胞现场观看;

妈祖文化在中国大陆沿海、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中广为传播和传承,影响广泛深远。妈祖文化交流不仅发挥着海峡两岸链结作用,而且再度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台湾澎湖科技大学副教授杨崇正前不久访莆如是说。

杨崇正表示:“我来自台湾澎湖,祖籍重庆。祖国大陆与港澳台是大的两岸三地,另一种说法为小的两岸三地是祖国大陆与台澎金马。”他说,发源自莆田湄洲岛之妈祖文化迄今已逾千年,大约在十四世纪初随闽、粤移民传入澎湖,十七世纪初再随移民传入台湾本岛。身处海岛的台湾地区包括澎湖、金门、马祖四面环海,台湾民众对妈祖这位发展海洋经济守护神更是信仰虔诚,普遍尊崇。仅台湾本岛之妈祖宫庙较有规模者即多达五百余处;中小规模者更深入城乡居民小区,可能近万处。而许多地名亦与妈祖有关,例如,马祖即为“妈祖”转音;澎湖县的马公市,“马公”即为“妈宫”(妈祖宫庙)转音。公元1335年元朝惠宗时,澎湖正式设立巡检司管理民政,隶属当时福建省同安县。澎湖历史上是闽、粤汉族移民渡海赴台湾开垦拓殖中继站,也是东南沿海重要渔场。妈祖文化不仅连系祖国传统文化与乡情,也保佑移民等在异乡开垦创业,而且在两岸历史和现实中起着重要链结作用。

杨崇正认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趋活络,对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他说,澎湖气候条件、海港及机场等硬件条件远比金门佳,能通过的客流、物流能量更大更快,也能扮演两岸中继站和客货中转中心角色,澎湖各界人士对此盼望良久。自去年4月以来,福建砂石得以海运直航澎湖,降低砂石运输成本,连带降低土木工程建设成本,有助澎湖本地各项公共建设及民间观光旅游设施推展。实现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常态化,未来如能争取大陆观光客源来澎湖、扩大开放货物等项目,都有助澎湖经济发展。祖国大陆方面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金马澎及台湾本岛正呈西东走向一线排开之势,加上传统上闽、台、澎民间共同的妈祖信仰和独有的“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以及未来将扩大开放的全面“三通”政策,必将更好地为促进两岸经济繁荣发展作贡献。

杨崇正说:“21世纪初起,和平与发展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架构下已成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潮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契合‘发展’主轴,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也正契合‘和平’主轴。”他表示,不仅在全球如此,在海峡两岸之间亦是如此。有和平才能带动发展,有发展才能维护和平。妈祖文化就是一种保障“和平与发展”的文化,代表和平乐观、积极向外发展精神的海洋文明文化。因此,弘扬妈祖文化,加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进而加强经贸文教等方面交流,必将推动和深化两岸和平与发展。

四:两岸文化交流要“开大门、走大路”

两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阻隔,在既有平台之外,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过去两岸文化交流基本上还是自下而上的草根交流,规模小,尚未得到全面的发展。未来有必要掀起盖头来,开大门、走大路,让潜水艇式的文化交流浮出水面来,朝着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大陆对两岸文化交流一直持积极的态度。2010年9月5日蔡武在台湾访问的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在基金会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表示,我们愿意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努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全方位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将虚心汲取此次论坛达成的共识和提出的建议,努力转化为两岸文化交流政策,为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9月6日蔡武在“两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不能仅仅依赖物质方面的互利,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不能够替代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沟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文化交流还存在一些壁垒和障碍,需要两岸同胞共同作出不懈努力,营造鼓励和支持两岸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围,共创互利共赢新局面。将秉持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品格,愿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全方位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奋斗不息。它激发全国人民的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的精神源泉。为此,我们必须将中华传统文化加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应有的使命感,应尽的历史责任,台湾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现实基因。通过教育、科技、艺术、传媒等各项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的目的。参考文献:

文化与经济政治 篇7

一、政治经济学:从古典到马克思

在古代希腊,经济学与政治学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城邦学说几乎囊括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其中关于城邦管理与家庭经济的论述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学的最初雏形。

政治经济学真正萌芽于重商主义, 公元16-17世纪,在欧洲兴盛的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初的理论探讨”。[1]重商主义认为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增加财富, 而国家政治的任务是保障财富,这时的经济和政治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615年 , 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在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一书中提出 “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 当时,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流通领域的经济问题。 17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流通与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学获得较快的发展。

1662年, 威廉·配第在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赋税论》中运用数量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几乎一切领域中所作的最初的勇敢尝试”,[2]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3]

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被称为重农学派的先驱,他反对把货币当作唯一财富、把对外贸易视为财富来源的重商主义观点,主张农业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布阿吉尔贝尔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他对法国国民经济的研究涉及到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 《经济表》虽然没有用政治经济学作为书名, 但《经济表》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被马克思誉为“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4]

配第、布阿吉尔贝尔、魁奈等人的研究促进了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但直到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科学巨著《国富论》的出版,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宏大理论体系才最终得以创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国富论》为斯密赢得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国富论》以极高的才智阐释了自由市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石。 ”[5](P30)

此后, 大卫·李嘉图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和弗朗茨·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等著作都采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称谓, 在内容上基本沿袭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日益突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日益显露, 资产阶级需要辩护资本主义制度、美化资产阶级统治的经济理论,于是致力于抹煞阶级对立、掩盖利润真正来源、否认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了。

19世纪40年代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庸俗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产阶级利润的来源,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丧钟将要敲响,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本主义的枷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经济学:“去政治化”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透彻的理论逻辑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引起了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的恐惧和愤恨。 他们有意识地用“去政治化”的“经济学” 这个概念以区别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竭力在经济理论中剔除政治的因素。 “去政治化”的实质是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永恒的、 美好的制度, 以市场的自由、财富的追逐和虚拟的公正来勾起人们的物欲,促使人们淡忘阶级的差别、利润的本质, 最终导致政治经济学走上“经济—政治”分离的道路。 对此,华勒斯坦有着透彻的分析:“由于19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由经济理论, 因此到了19世纪下半叶,‘政治经济学’ 这个术语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学’一词。 把形容词‘政治的’去掉以后,经济学家便可以论证说,经济行为反映的是一种个体主义心理学,而不是以社会的形式建构起来的各种制度;据此又可以进一步断定自由放任原则是符合自然的。 ”[6]

威廉·杰文斯在1879年再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明确宣称要使用“经济学”以取代“政治经济学”。 拉尔夫·佩特曼对此评论说,政治经济学中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是在19世纪取得的,部分是由于英国理论家威廉·杰文斯的著作”。[7]

1890年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在 《经济学原理》中首次使用“经济学”作为标题,正式放弃“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 马歇尔认为,经济可以脱离政治和社会制度而独立运行。 此后,政治在经济学研究中渐渐失去了应有位置, 理性经济人假设、对自由竞争的崇拜、价值判断的断绝以及泛滥的计量方法充斥着经济学领域,经济学逐渐披上了 “科学”的外衣。 巴里·克拉克对经济学“科学化”的实质进行了分析: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离,使“经济学集中研究个人在市场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利用个人理性假设及用货币作为衡量原因与结果的尺度,使经济学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仿照19世纪的物理学建立其理论大厦”。[5](P1-2)

政治与经济的分离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因此“不论是在马克思主义者还是非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许多作者都把‘经济’与‘政治’的制度性分离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8]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去政治化”,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

“去政治化 ”的经济学只在资本主义的制度框架内研究市场运行、生产管理等经济问题。 由于缺乏历史视野、道德考量和人文关怀,经济学渐渐失去与社会结构、文化生活的联系,成为表面上与政治相分离,实际上被资产阶级政治所奴役的“官方经济学”。

三、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被华丽精致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所掩盖的矛盾终究要爆发。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 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繁荣局面。 这次大危机对以自由放任为圭臬的西方经济学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从侧面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命力。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学者重新关注经济学中曾被剔除的 “政治”因素,把目光转向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凯恩斯主张:“国家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是涉及那些由私人已经在完成的活动,而是那些落在个人活动范围之外,如果国家不出面不会有人去做出决定的事情。 对政府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干那些正在由私人做的事情, 或把这些事做得更好些或更坏些的问题,而是去做那些根本就没人去做的事。 ”[9]

在国家政治的强力干预下,资本主义国家克服了这次经济大危机, 这更让西方经济学饱受诟病。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现代化不断拉近了政治与经济的距离,甚至使政治现象与经济现象出现了相互融合和相互重叠的局面。 正所谓“在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制度中,大部分政治是经济性的,而大部分经济亦是政治性的。”[10]此时,政治的经济学得以出现并受到重视。 “政治的经济学的重点在于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决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尽管“政治的经济学”也研究政治与经济关系,但是它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政治的经济学因此可以被视为探索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使用现代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技术检验有关经济和政治组织相互作用的假设。 鉴于它用数据来提供相互对立的 假设 , 它几乎完 全摆脱了 同更传统 的术语———政治经济学相联系的意识形态色彩。 ”[11]

政治的经济学继承20世纪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国家、政府问题进行关注的传统,而被认为是向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由于他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又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政治的经济学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关注制度环境和政治基础等政治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注重政治和经济的整合研究,主张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考察、分析政治问题,并且不排斥对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论的借鉴和运用。

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目前学术界对新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研究内容基本上形成这样的观点:新政治经济学“从狭义上,主要是经济学的理论、 工具和方法在传统政治学问题上的应用;从广义上,还包括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两个方面。 不过,新政治经济学从学科定位上讲,它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工具和方法在政治学领域的拓展, 但是它又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因为它关注的是主流经济学或者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关注或者根本不予关注的问题。 新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现代主流经济学以及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都是新的。 狭义上的新政治经济学就是公共选择理论;而广义上的新政治经济学则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 ”[12]

四、经济政治学:政治的经济视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 与此同时,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观察到政治和经济的联系: 庞大的政府预算;大多数政府政策的经济实质; 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 私有经济企业也寻求政府多方面的帮助。 ”[13]许多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政治问题,为了研究经济政治化产生的许多新的政治现象,一些学者提出建立“经济政治学”这一新的学科。

对于如何界定“经济政治学”这门学科,刘德厚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经济政治’和‘经济政治学’ 是要在一国内和世界范围内,以社会经济发展所直接引起的社会政治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经济的政治功能形态、性质和特点,揭示经济政治化和政治经济化过程中政治发展的规律性,探讨解决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对策和手段的政治科学。 ”[14]刘俊祥后来对经济政治学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炼, “经济政治学是以广义的经济政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内容的政治科学。 ”其中的“经济政治现象”“是指存在于各个时代和各个政治社会的国家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经济性质的政治现象。 ”[15]

经济活动是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离开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研究,而仅仅停留在国家政权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分析,政治学的发展将逐渐失去动力和根基。 经济政治学对政治问题的研究给政治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体现了政治与经济关系互动的新特征。

如果说新政治经济学强调政治的经济功能,那么经济政治学强调的是经济的政治功能。 在经济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中,经济是自变量,政治是因变量。 经济政治学致力研究经济改革、发展和体制变迁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权力模式产生的影响。

虽然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与经济政治学都是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但政治经济学与新政治经济学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 解释经济现象, 而经济政治学侧重于政治领域, 解释政治现象,抑或是在政治学的视野中展开经济分析。

五、现实启示

学科视角下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变化是社会生活中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关系变动在理论上的反应。 对学科视角下政治与经济关系变化过程的考察,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政治与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这对于我们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第一,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与经济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在马克思之前,它们的关系一度是颠倒的。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修改整个政治经济学,”[16]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也奠定了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关系是用以最终说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个上层建筑———法律的和政治的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的基础。 ”[17]因此,割裂或者颠倒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挫折。

第二,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要借鉴国外优秀成果。 作为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变迁、体现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论产物,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关于经济运行与国家调节的概念、措施和分析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然而,“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 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 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 ”[18]西方经济学毕竟有其固有的阶级性倾向和哲学基础,所依据的也是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因此, 在学习借鉴西方政治与经济相关理论时,应注意鉴别区分,辩证扬弃。

第三,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要为实践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理论不应是实践之后亦步亦趋的 “解释”,而应为实践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马克思把哲学比喻为“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宣称“当一切都准备好时,高卢雄鸡就会宣告德国的新生。 ”[19]相反,黑格尔将哲学看作是“密涅瓦的猫头鹰”。 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待哲学的不同态度启发我们, 理论源于实践,但又要高于实践。 政治与经济关系理论不应仅仅是对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总结和归纳,更应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与经济发展提供前瞻性理论指导。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篇8

关键词:中国政党制度;政治文化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8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一、政党制度产生发展的背景

政治文化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政治概念,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综合交叉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对其核心———政治意识形态有广泛深入的论述。列宁1920年在《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立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1]列宁的阐述表明政治文化是特种政治现象,是人们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倾向,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倾向、政治心理倾向、政治评价倾向等等。政治文化包括多种要素。首先,围绕政权问题而形成的政治思想,特别是统治阶级思想,即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次,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广大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所具有的政治信仰、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再次,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政治文化的功能,即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所产生的作用:第一,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体系的确立提供合法性的说明。第二,政治文化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第三,政治文化为政党的政治统治的发展提供指导,引导人们参与、拥护政治发展,动员、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达到合法化。

二、政党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三者融合而形成的混合政治文化,中国的政治文化成为了一种异质政治文化。新型的政治文化由于没有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力量为后盾,也不能安全整合传统政治文化,三者就处在对立的联系中。从微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具有延迟性。多党制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很难改变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状态,无法形成强大的政治整合力,最终转化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变种产品。所以,传统政治文化使中国政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与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的,是一种“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相对于革命理想来说,它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毛泽东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并强调“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一度被扭曲的政治文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成为了人们解放思想的理论动力,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明确提出了在新的世纪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先进的文化方向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改革开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离不开思想的解放、价值观的更新及科学文化事业的推动。

“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因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就是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厂车间年终工作总结20下一篇:春检安全卫士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