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精选10篇)
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我镇各中小学生、幼儿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根据省、市以及县关于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近期开展一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
一、整治目的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学校及周边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决彻底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各种问题,建立和完善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和办学环境,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二、整治重点
(一)开展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坚决依法清理整顿和取缔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非法、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严厉打击严重侵害学校利益或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依法取缔和收缴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类非法出版物,加大对学校周边假冒伪劣和“三无”商品的打击力度,校门附近严禁摆摊设点、严禁占道经营、严禁随意张贴、悬挂各类标牌。
(二)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流氓团伙、盗窃团伙、黑恶势力,严厉打击侵占学校土地、办公楼、宿舍等财产和破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非法行为。
(三)加大对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切实保证学生饮食安全。严密监控各种污染源,严防污染事件,清除学校周边的噪音污染。
(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严厉打击学校周边摩托车、汽车乱停乱摆的现象。在学校出入道路口设立交通警示牌和有关标志,严厉打击“三无”车辆接送学生及接送学生车辆超载现象,确保师生安全。
(五)加大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大防火、防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工作力度,严防群死群伤事件。
(六)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严防邪教组织向学校渗透,严厉打击校园内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违纪违法行为。
(七)加大学校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力度,积极化解发生在学校内部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纠纷。
三、整治时间 2013年6月上旬
四、整治范围
全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
关键词:步行空间环境,中小学校园周边,空间环境管控,步行行为
1 背景
教育界内早已经达成共识, 认为: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 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相对不成熟, 存在接受事物能力强、好奇心强、抗干扰能力弱、风险意识差、身体未发育完全等特点[1], 若学生成长于不良的空间环境内, 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据统计, 学生在校园周边活动的时间约占在校内活动时间的1/4~1/5, 校园周边是学生活动与成长的重要场所, 构建良好的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 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而国内中小学生上学采用户籍分配制, 因此, 大量学生来自于小学周边附近区域, 学生通行于家与学校之间, 多数会选择步行出行, 因此, 步行空间环境是校园周边环境最主要的内容。
然而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不仅是服务于在校学生群体, 更多时候是服务于外部社会群体, 在基于对经济利益或其他社会权益的考虑时, 学生群体与之相比无疑是一股弱势力量, 难以撼动经济、社会、民生等强势趋力对空间环境使用的支配地位, 使得学生的空间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 笔者认为, 对中小学校园周边的步行空间环境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 积极协调学生与社会群体二者对空间环境的不同诉求, 是构建良好校园周边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
2 方法
相比机动出行, 步行出行的人们与城市空间环境的交流互动更加密切与无障碍, 而步行空间环境是城市空间环境中与步行者交互最为直接与亲密的场所。步行者能直接与步行空间环境产生互动影响, 一方面, 步行空间会改变步行者的日常活动规律与思维认知;另一方面, 步行者的步行行为活动会产生大量对步行空间环境的需求, 这些需求在构建优质步行环境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例如:出于学生对安全性的需求, 校园周边的步行空间环境管控需要多从安全角度出发考虑。
笔者希望提出一套制定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管控措施的策略或方法, 该方法遵循自下而上的基本思路, 集中调查学生步行活动的区域、时间、特征、出行链、需求等步行行为信息, 以步行行为信息为基础, 满足空间需求为目标导向, 如图1, 通过确定管控的区域、时间、内容, 科学地制定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管控措施, 最终推动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在对社会其他利益群体造成较小影响的前提下, 朝着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3 实践应用
3.1 项目背景
本次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大坪小学为研究对象, 对其周边进行步行空间环境管控探讨。大坪小学位于大坪正街社区的中心区域, 相邻大坪地铁站, 紧靠重庆迎宾大道, 属于重庆市的老城区, 人口密度较高, 校外城市空间环境较为复杂, 空间建设相对落后, 交通环境较为混乱, 大量空间环境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城市空间亟需优化调整[2]。大坪小学在校学生约1 500人, 教职工91人, 全校共设有33个班级, 属于渝中区规模较大的教育单位。
3.2 基础数据准备与收集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与认知能力不能与成年人相提并论[3], 因此, 对小学生的步行行为调查不仅需要对小学生进行访谈,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问卷。笔者本次研究走访了32名家长与24名学生, 受访学生与受访家长的子女涵盖了小学各个年级, 针对学生的上学放学出行链、步行行为特点、步行行为需求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调查, 同时针对访谈结果, 进一步制定了了解学生步行行为的调查问卷, 本次研究共向学生家长发放了问卷140份, 其中有效问卷共132份, 有效率94.2%。
3.3 步行空间环境管控
步行作为校园周边学生最为重要的出行方式, 其对应的步行空间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有必要符合学生的活动规律[4], 符合学生健康成长对环境的诉求, 而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对步行空间环境的管控, 是营造良好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
3.3.1 确定管控区域
经过归纳总结后发现:学生上学放学的步行出行链较为单一, 以学校为步行出行链的一端, 则另一端通常为以下四种情况, 即步行直接到家、到地铁站、到公交站、到周边社会停车场 (见图2) 。据步行网络测距, 大坪小学据公交站、地铁站、较近的社会停车场均不超过400 m, 而选择步行直接到家的学生, 步行距离通常在1 000 m以内 (见图3) , 且选择步行直接到家的学生中, 有超过1/4都居住在距学校400 m的范围内。基于以上抽样调查数据, 笔者认为, 距学校400 m范围内是学生步行活动的重点地带, 设为学生步行环境重点管控区域;而1 000 m范围内是学生步行活动的高发地段, 将其设为管控协调区域。
3.3.2 确定管控时间
由于校园周边步行环境属于城市外部空间, 对步行环境的过多管控, 可能造成其他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受损, 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空间资源浪费, 因此, 笔者认为灵活的管控时间安排是协调学生与社会群体这两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根据对学生上学放学步行时间的统计发现, 放学后学生在校园周边逗留的主要时间分布明显长于上学时, 分别为0.5~2 h与0.5~1 h。学生上学与放学的出行链存在一定差异, 上学时的步行出行链较为单一, 一般仅包含:小吃店、文具店、副食店, 而放学时的步行出行链相对较为复杂, 其中通常包含:书店、小吃店、副食店、超市、文具店、玩具店等其他街边场所。综上现象可以分析得出:放学后学生在学校周边区域的活动比上学前更为复杂多样且活动发生时间更长。因此, 学生上学与放学时是校园周边步行环境管控的重要时间段, 而放学后时间段对步行环境的管控应当持续的时间更久, 且力度更大。
3.3.3 确定管控对象
通过对家长的访谈问卷与对学生的访谈, 笔者了解到, 家长与学生认为, 校园周边空间环境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类:街边餐饮卫生问题、文化氛围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这三类问题对应了家长与学生对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的三类需求, 笔者以满足学生对步行空间的需求为基本思路, 确定步行空间环境管控对象。
1) 餐饮类。通过对步行出行链的分析可以发现, 小吃店、副食店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 多数学生步行上下学时常会在校外街边购买零食或小吃作为早晚餐或者零食。而据现场实地调查, 由于学校地处大坪人流密集区, 校园周边区域常常会有流动性较强的小吃摊位出现, 这些小吃摊位不仅缺少经营许可证, 安全卫生环境更是相当恶劣, 食品卫生不能得到保障 (见图4) 。由于学生年龄多为6~12岁, 认知能力较差、自控能力偏低, 常常会选择购买这些“三无”食品, 且此时的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 过多地摄入这些“三无”食品将威胁学生的生长发育, 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2) 文化类。据对大坪小学的实地勘察, 大坪小学校园周边步行环境文化氛围较差, 大坪小学校园周边充斥着太多的不良或不适合学生的文化空间场所, 校园周边有多家电玩游戏厅、网吧、KTV、酒吧等文化娱乐场所 (见图5) , 且缺乏图书馆、书店、博物馆、科教管等文化教育类空间, 不利于学生的心智成长。步行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中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文化娱乐设施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 心智发育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校园周边步行环境内包含有太多的文娱设施, 会使学生更容易受到这些娱乐场所的吸引, 当这些娱乐场所拥有较高的步行可达性时, 使得学生有更大的机率投入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参与这类文化娱乐项目, 短期看, 会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从长远看, 会使学生心智难以积极快速的成长。而步行环境缺乏文化教育设施, 使学生接触文化教育设施的机会较少, 降低了学生通过利用课外时间接受教育、丰富学识、提升修养的可能性。
3) 安全类。相比成年人, 中小学生安全意识较差且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而校园周边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校园周边的步行安全环境不佳, 会使得校园周边学生安全问题频发。据了解, 大坪小学放学时间相对家长下班时间普遍较早, 65%的学生步行放学后缺少家长接送, 独自回家, 学生校外周边活动缺乏家长监管与约束, 构建安全的步行环境有助于降低学生在校外活动的安全隐患 (见图6) 。大坪小学位于大坪正街的核心区位置, 学校周边有多条城市干道环绕, 步行网与车行干道有多处交汇点, 学生步行上学放学期间往往会穿越一条或多条城市干道, 交通环境相对复杂, 学生步行穿越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 大坪周边属于城市旧城区, 步行环境建设相对落后, 据调查发现:在冬季时, 因为部分路段缺乏照明设施, 使得学生早上上学时或偶尔放学晚归时因缺少必要的环境照明而承担不必要的人身安全风险。
3.4 管控措施
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 构建了大坪小学校园周边步行网络环境数据库, 运用量化工具制定校园周边步行环境管控策略。本文已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校园外步行环境管控的区域、时间、对象等内容, 下文将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制定大坪小学周边步行环境的具体管控措施。
3.4.1 管控区域设置
校园周边400 m范围内为学生步行的高发区域, 可将从校园出发周边400 m范围内可达的步行道圈定成步行环境重点管控区域, 将对此区域内所有步行道路进行环境管控。而校园周边400~1 000 m区域属于学生步行多发区域, 但考虑到此处学生步行活动频率相对较低而社会其他利益群体与学生之间对步行环境的诉求存在差异性, 因此, 在模拟校园周边400~1 000 m范围内时, 步行环境管控措施需要兼顾学生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根据对前期学生OD信息的调查, 以人们对路径选择的择近原则为依据, 利用OD信息模拟推算出了多条学生高频选择路径, 并通过现场抽样调查检验了计算机模拟的可靠性。根据此结果, 笔者认为将距学校1 000 m范围内的学生高频选择的路径设为步行环境集中管控区域, 而其余路径不进行管控, 这样可以较好地协调学生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二者间的矛盾。最终得到了以下步行环境管控分布图 (见图7) , 其中, 阴影区域为步行环境重点管控区域, 加粗道路为将要控制步行环境的步行道。
3.4.2 管控时间安排
为了减少步行环境控制对城市周边社会活动的影响, 对步行环境的控制时间应当灵活处理应对, 其基本思路为:管控时间依照其服务对象的活动时间, 即学生的活动时间而制定。实施管控的相关部门应当与学校方面积极展开信息交互, 掌握学生的上放学时间安排。根据大坪小学学生上放学后的活动规律, 将上学前一小时与放学后两小时作为步行空间环境管控重要时间段, 在此时间段内, 对管控区域进行重点巡查监管, 确保管控策略的有效实施。
3.4.3 具体管控项目
1) 餐饮空间类:在管控区域与管控时间段内加大管控与巡查力度, 严格禁止无证经营商贩、流动商贩进行经营活动, 以确保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
2) 文化空间类:着力推进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营造, 逐步搬迁或业态转型步行管控区域内的文化娱乐场所, 同时, 管控区域内严禁新建如网吧、KTV、电玩城等娱乐场所, 积极引导文化教育类业态驻入管控区域。同时, 在管控时间段内加强对街边兜售不良期刊小贩的监管与驱逐, 避免学生购买, 避免受不良刊物的误导。
3) 安全空间类:在管控时间段内, 安排交警维持管控区域内多个过街路口的交通秩序, 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同时, 优先改善管控区域内的照明设施, 优化管控区内的安全环境, 安装或增加城市安全监控系统, 保障学生校外活动的安全。
4 结语
本文目的是通过调查走访, 将信息反馈给城市管理者, 管理者通过制定空间管控措施, 以优化空间环境。本文采用基于中小学生利益群体视角, 以自下而上为基本思路的步行空间环境的优化提升办法, 该方法拥有操作性较强、数据获取难度较低、调查周期短等优点, 但由于其核心思路为自下而上, 调查结果受受访者知识、观察力、理解力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同时受访者仅站在自身立场思考问题, 对问题的认识局限性较大, 因此, 调查出的结果与事实可能会有一定偏差, 需要另一种基于自上而下思路的方法进行修正。
[ID:003446]
参考文献
[1]潘倩.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安全管理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王欢.城市高密度下的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 2012.
[3]唐文婷.现有中小学适应性更新改造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一、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分正面、负面两个方面: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优化的校园周边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不良的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难以纠正的。
要使学校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1.网吧违规经营,中小学生沉迷于网吧,荒废学业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监管力度欠缺的网吧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成为公认的三大害。学生分心、家长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网吧违规营业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接纳未成年人违规上网,违反网吧营业时间规定,对浏览不健康网页现象不作为等。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进去,是受害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2.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增多,违法经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利益驱使,许多小贩将摊位摆在校门口。甚至于一些小摊小贩变着法子,以彩票、赌博等形式诱惑学生,而这些小贩往往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低劣,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学生中间造成攀比浪费的不良习惯。更可恶的是,校园附近的许多小店置国家的“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禁令于不顾,向中小学生兜售散支香烟。
另外,学校周围一些书店充满色情暴力的“口袋书”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书包内,毒害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3.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交通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中小学校园大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旁,来往车辆多,有些乡镇交通工具条件差,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各种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又有回升态势。血淋淋的事实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从周边环境来看,存在的主要交通隐患有:部分学校校门正对公路或主要街道,没有缓冲区,不利于疏散,学生一出校门就容易遭遇横穿的车辆;一些学校门口被不法商贩占道经营,小摊小贩围追堵截,交通秩序混乱;一些面临主干道的学校校门无交通安全警示牌或不明显;部分司机无视“前方学校,车辆慢行”警示牌,不文明驾车;一些寄宿制学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周末放假学生乘车难,超载现象严重等。
4.社会闲杂人员围堵校门,骚扰学生现象没有得到根治
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门口,每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总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在游荡,伺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或者强行找在校生谈恋爱,如同苍蝇驱之不散,搞得人心惶惶,社会反响很差;社会青年在课外活动时间进入校园,侵占学生的体育设施、场地,学校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此类行为,而学校的体育设施本身就比较欠缺,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无业社会青年到学校拉帮结派、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恶性案件有所抬头。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涉及面广,地理区位敏感,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1.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治理效果不持久,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一些治理工作职责不清,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好象谁都可以管,但是谁都不能完全承担管理责任,最后只有学校来承担,学校不是职能执法部门,又管不好,治理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多头管理势必造成权力分散,职责不清,校园周边环境得不到保障。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必须统一领导,综合治理。可成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依托教育、公安、安监、工商、文化、卫生、城建等部门,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大检查力度,重视交流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务实求真,狠抓落实。
2.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标准》,作为治理成效的一个参照标准;拓宽监督渠道,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群防群治,对突出问题(如违法违规收纳中小学生上网、向中小学生兜售香烟、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出借暴力色情书刊、音像制品等),集中公布举报电话,在各校门口悬挂警示,对重点问题区域、师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实施挂牌督办,和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听取学校意见;落实奖惩措施,对综合治理小组的工作实行满意度测评,由师生、家长、群众打分,对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奖惩。
3.突出重点,多管齐下,消除网吧不良影响
要特别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工作,首先是取缔无照黑网吧,进一步把好网吧准入关;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网吧实施监控;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工程,建设“绿色网吧”、“阳光网吧”。
有效管理期待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可从五方面入手:“立”——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堵”——利用网络技术封堵有害信息;“建”——强化网络内容建设;“疏”——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社会和舆论环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向学生开放校园网,培养学生互联网应用能力,倡导健康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建设学生文明上网工程;“管”——加强管理。“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值得积极探索,鼓励信息服务业的大公司涉足“网吧”市场,逐步将“网吧”引向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规范化的经营之路。
4.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作用
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要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对损害学校、师生利益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有关部门、人员关系,切实加强警校共建,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指导管理工作,在校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协调有关部门关系,做好政策处理,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围墙问题。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个体行为易群体化,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容易发生群体治安事件。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
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不良的周边环境不但不利于学校工作,而且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并作为新时期社区和学校发展的共同课题,探索一条带动周边共同繁荣、良性发展的好路子,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社区物质和人文环境,建立学校与周边社区共建、协作的关系,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环境资源,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
为了切实维护我校校园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打击各种针对师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改善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卫生、管理状况,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大力整治影响学校安全秩序的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达到“案件事故少,内部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家长满意,”的目标。
二、整治重点
(一)各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校园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
(二)校园及周边200米无非法或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音像书刊点和违章建筑、饮食摊点等。
(三)学校内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
三、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组织网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马长荣
副组长:魏述勇
成员:全体教职工
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各班级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工作成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
度;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学校要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分步实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根据综治委、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本校园内的卫生、安全管理状况,特别是对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进行调查摸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整治措施,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校园内部管理。
(三)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确保校园周边200米内无娱乐场、互联网、电子游戏厅、违规无证摊点。
学校经常对校园周边进行巡视。
(四)以排查调解为手段,及时化解涉及学校安全的矛盾纠纷
1、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2、学校在做好内保工作的同时,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
联系辖区的派出所、村委会、工商管理、文化监管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员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应注意对校园外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社会流盲、不良少年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报告 “110”、“120”、“122”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学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等各项安全。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四、具体要求
(一)学校于学期初对校内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制定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方案并认真填写《本校校园周边环境隐患排查登记表》。
(二)集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宣传工作,大力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犯罪预警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文明教育。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杜绝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文昌小学成立于1995年9月,“打造平安校园,创建幸福人生”是我校的安全理念,16年来没有出现一起较大的安全事故,现向各位领导简单介绍我校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做的几项工作: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强化安全首遇制,在全市学校第一个设立安保处。
二、结合晨会、班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了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管制刀具、危禁物品的收缴,有效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三、发挥学生的宣传教育作用,长年设立小交警班。在学校护校队、小交警及门卫保安的指挥调度下,校门前交通秩序井然。
四、设立安全巡逻岗,每次课间各楼道均有老师巡逻;每次大型集会均有老师在各楼道保守、维护上下楼道秩序。
五、学校每学期聘任20名校长小助理与10安全监督员,在上学与放学时到定地方劝说家长,疏导门前的流动商贩摊点。
六、学校成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委员会。利用开家长会通报、家校通平台短信群发、新闻媒体报到等途径合力开展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赞扬。
七、加大经费投入,按要求配齐了人防、物防、技防等设施。
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开展的情况汇报如下:
镇中心小学主动联络政府、派出所、交警队、工商、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理,构建起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安全事故预防网络,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健康成长。此次行动,围绕三项主要任务展开:一是学校周边商店、饭馆及鞭炮销售点。经排查校园周边商店、饭馆无三无产品,属有证经营,无小摊小贩现象,校园周边无存在非法贩卖管制刀具问题。但鞭炮销售点属于无证经营,现已取消;二是坚强网络监管,无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属有证经营;三是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无非营运车载运学生现象,但每逢上、下学时,接送学生车辆较多,导致交通拥堵混乱,实为学校安全隐患,针对这种现象,我校制定护送路队制度,同时组织成立少先队文明监督岗,劝解校门口周边乱停乱放现象,由于学校措施得当,有效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现象。
一、在强有力的管理体系作用下, 构建起多重防线
长征小学在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方面始终坚持“三个强化”, 构建起了多重防线, 形成了有效的防范机制。
1. 强化组织保障, 编就多维的制度防线
校长负总责, 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不仅责任到人, 而且贯穿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这里的全员是指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职工, 每个人都负有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安全责任, 意即一岗双责。全程是指从学生早入校到晚离校全时段的安全管理。全方位是指包括课堂教学、课间、专项活动、就餐、路队等凡涉及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管理之中;坚持与时俱进, 及时增加、修订、完善校园安全防范的相关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 并做到易于操作、权责明晰。比如当前情况下, 我们重点对学校大门的出入管理作了详细的规定, 校园暴力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反恐应急处置方案也作为重点进行了细化。
坚持以制度促规范, 加大安全考核力度, 定期公布各项安全检查结果, 计入期末班主任和级部考核。提高百分考核中与安全有关的项目分值, 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落实各项奖惩措施。
2. 强化责任分解, 打造动态的校内防线
每天有两位中层领导值班, 负责校内各方面工作 (入校、上下课、升旗、大课间、就餐、离校等) 的督导, 发现问题及早协调解决;每个年级安排一位级部领导, 协调督导整个级部的各项工作;每个级部每天有两位教师值勤, 他们与班主任一起协调解决路队护送、综合实践活动、消防等方面的问题。现在, 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工甚至学生都是安全监督员,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发现隐患都会第一时间上报分管人员。
3. 强化联防机制, 构建常态的外围防线
学校主动与公安 (巡警、交警、驻地派出所) 、城市执法队、社区居委会等单位及部门联系协调,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 协助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闲散人员, 尤其是校外非正常滞留、徘徊等可疑人员及时排查劝离。威海市巡警一大队会在早、中、晚的指定时间内调派警力在校门口协助维持秩序。
二、成效与反思
经过多年的摸索, 在学校安全管理方面, 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更获得了许多的经验, 总结起来就是“四项危机管理”和“五个到位”。
1.“四项危机管理”
(1) 防微杜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许多事故都是因小事而引发、因小患而酿成的, 但在危机爆发之前总会有些许的端倪。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排除小隐患, 绝不任由危险的苗头蔓延扩大以致无可挽回。
(2) 未雨绸缪。工作即便做得再细再实, 也有可能百密一疏。这就要求我们想在前面, 尽量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预计, 并形成详细的解决预案, 还要付诸演练。通过演练, 可以检验各环节的衔接有无漏洞, 然后进行修订;之后再演练, 以达到日臻完善。
(3) 及时补救。这虽然是一种被动的做法, 却是危机管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应对过程如果做得有理、有利、有节, 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变被动为主动;善后处置失当则会小事变大, 处处被动, 难以掌控。所以我们要求,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 学校各部门务必做到快速反应、上下联动, 努力将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 正所谓“亡羊补牢, 未为晚矣”。
(4) 危中寻机。事情既然已发生, 就要痛定思痛,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深入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 并借此转危为机, 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 才是真正预防校园安全危机的不二法门。
2.“五个到位”
(1) 政府部门关心重视到位。这是校园安全, 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面的重要保障。以威海市为例, 针对市区中小学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并存有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 市领导召集城建、规划、公安等部门现场办公, 一举解决了困扰学校家长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2) 教育部门部署督导到位。区教育局非常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出台了《安全隐患督办制》和《“平安和谐校园创建”考评细则》等督导性文件, 具体部署和督查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
(3) 学校上下组织管理到位。学校校长重视安全工作, 扎实推进安全教育, 创新安全演练方式方法。例如, 学校借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和每周一的升国旗时间做疏散演练, 教师值勤定岗、定人员, 学生演练求实、增技能, 再加上每年数次大的专题疏散演练, 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救自护的技能。
(4) 家长沟通参与到位。学校通过网络平台的“班级博客”“致家长一封信”“校长信箱”等栏目, 以及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广泛征求家长对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坦诚沟通、相互理解、共谋发展。
(5) 社会各阶层协作联动到位。安全防范也要实行外延管理, 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联动, 筑牢和扩大了校园周边维稳的根基。
况汇报材料
澂江县广龙小学坐落在抚仙湖北岸的广龙社区,是一所龙街中心小学所辖的农村完全小学,距县城10公里,在校学生覆盖广龙社区(辖区0.6947 万余人)15个村民小组,覆盖面积20.6平方公里。由于老校舍均为D、C级危房,县委、政府、教育局对我校进行异地迁建。学校迁建工程于2008年10月动工,2010年10月完工投入使用。
现在,广龙小学校园占地18.9亩,市县镇总投资39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2961平方米。我校现有教学班15个,共有学生512人,教职工29人,其中,一级教师20人,二级教师8人,三级教师1人;本科学历教师7人,专科学历20人,中专学历2人,教师合格率为100%。
多年来,在县教育局和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安全方面,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活动,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学习和工作育人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建全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主任为副组长、校务会其他成员及法制副校长、外聘校医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安排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细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学校无闲人,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各类安全检查制度防范措施完善。
学校先后制定或修订了《门卫安全管理制度》、《校舍安全管理制度》、《卫生防预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教学卫生管理制度》、《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制订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疾病预防报告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一系列预案,并进行安全逃生演练,建立了事故、传染病及时报告制度和安全预警制度,使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确保学校安全工作得到有效保证。
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校长与分管安全工作的安全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与学生及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学校对各职能部门的安全工作也进行了分工,各职能部门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全校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局面。
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同时,把安全工作纳入教师绩效工作方案中,加大了安全工作的考核力度。
四、常规管理
(一)完善安全教育制度,经常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
1、学校利用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观看安全教育短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安全逃生演练、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健康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意识。
2、学校要求各任课教师在上课中要积极渗透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
3、积极开展专题安全教育活动。学期初,我校制订了《广龙小学安全教育计划》,以大会集中和以班级为单位的不同形式先后开展了以“交通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传染病预防”、“法制安全”“消防安全”等内容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让学生听讲座、谈感受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5、积极开展心理研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各班班主任每月不少于一次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解除烦恼和困惑,严防因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意外事故。
6、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责任与纪律”教育活动,与全体教师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一经发现,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违纪教师进行处罚。
7、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人员、值班人员、班主任、全体教师会议,强化安全教育,杜绝侥幸心理。
(二)完善安全检查、汇报制度。查出隐患及时汇报,及时消除,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学校每周组织校务会成员对整个校园的安全情况检查一次;校长、安全员每天对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消除。确保校舍及师生安全。
2、学校每天派专人对教室、宿舍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在走读学生中设立安全监督员,监督学生守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汇报,教育学生回家不准乘坐破旧、拥挤、无牌、无证车辆。
(三)落实组织重大活动的请示、审批制度。
任何班级不经学校同意并经中心学校、教育局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经批准的活动,责任人必须制定附有安全措施的详细计划报学校审查,学校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活动,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平安。
(四)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安全防范力度。
1、严格门卫管理。学校聘请了专职门卫,制订了门卫职责,杜绝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严格要求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实行封闭式管理。
2、建立值日制度。学校实行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挂牌值日,校园秩序、课间纪律、路队护送等方面进行检查。
3、加强夜间值班和节假日护校制度,实行校园24小时巡查制度。
4、认真开展安全逃生演练。每学期都要进行实际演练至少二次。每个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要求与路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演练取得成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
5、加强双休日、节假日安全教育工作。每次放假前班主任都要对本班学生加强纪律教育。
6、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及时调整学校的作息时间,确保了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杜绝了因学生来校太早而引发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7、加强疾病卫生防预。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制订了《疾病预防报告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每周对教学楼、食堂、餐厅、厕所集中消毒,并认真落实了晨检、午检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作好异常学生登记,并安排专人作为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
七、建立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
在搞好校内安全工作的同时,学校在广龙社区的支持下,积极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密切合作,搞好校外治安整治活动,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利用家长会,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协议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让家长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从而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承担起星期天、节假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护责任,学校还购买了校方责任险。
八、存在的问题
1、校门外马路交通安全隐患大,车流量大、十字路口没有减速带、又没设置好警示牌,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2、周边环境与学校教育管理没有形成合力,给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3、个别家长用三轮摩托车等车辆接送学生,教育收效甚微。
4、校门外偶有小贩流动出售小食品难以杜绝。
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
学包括下属幼儿园共有八个班级,现有六个行政村的学生一百六十一名学生。在这次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中,学校有能力整改的部分已于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全部整改完毕。
还有两项安全隐患需要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
一、学校及幼儿园门前没有减速带,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学校围墙边有几处周边群众违章搭盖。由于整改这些安全隐患我校无法自行解决。
为了让学校全体师生能在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里学习、生活和工作,我校恳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关注和大力支持。
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为了维护学校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构建和谐校园,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学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解决校园及周边治安突出问题,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现将主要工作进行汇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保证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进行,本学年召开多次全学区中小学校长会,学习和传达全县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精神,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具体的学校校园安全及周边安全内容,让各学校明确了具体任务。特别成立了由校长党亚虎任组长的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一)、明确排查内容
开学初,为确保学校安全,在全学区开展开学初的安全大排查,我们参照县教育局确定的排查内容并结合本学区特点,详列了具体的11个方面的排查内容:
1、安全工作制度(各类工作人员职责、值班制度、门卫制度、危化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教师考勤制度、学生请销假制度)。
2、安全工作机构(领导小组、巡逻护校人员等)。
3、安全工作计划总结、人员安排。
4、设施配备。包括用水、用电、采暖、交通、住宿、餐饮、校舍、消防、危化物品(剧毒、强酸、强碱、强辐射)、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危机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安全的各类隐患;
5、“三防”体系建设(人防,物防,技防)。
6、调查排摸强迫学生交“保护费”、抢夺学生财物、敲诈勒索学生等问题。
7、中小学上、放学时段专人护送及路队制执行情况。
8、学生是否搭载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的情况。
9、各学校开展收缴管制刀具情况。
10、调查排摸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占道经营以及食品安全情况。
11、摸清高危人群。
(二)、排查出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校制度不健全,没有学校应急预案。
2、交通问题。中小学上、放学时段,路岔口、十字路口有的学校没有专人护送。部分学生有乘摩托车和三轮车的现象。
3、校园问题。部分学校电路老化,亦为隐患。水窖未上锁。有的学校没有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学生在水窖亲自打水,亦为隐患。有的学校围墙残破,学校没有更新,也没有拉警戒线。校门口有摆摊设点现象。
4、住宿生管理。由于学生住宿紧张,部分学生在学校外住宿。这样,学生住宿管理难度大,学生管理存在一定的空缺、存在安全隐患。住宿学生不能保障将住宿和液化气分家,存在安全隐患;其次,学生远离家长,吸烟喝酒者时有,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情况,或个别宿舍学生受到社会闲杂人员滋扰;再次,个别学生宿舍空间狭小、光线不明,甚至有的宿舍结构粗糙,亦为隐患。另外,有的学生居住在人家外,即在马路边上修建的民房,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二、主要做法
针对以上问题,各学校在学区的直接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了大整改。
1、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各学校在原有的安全工作制度基础上,补充制定了《学校门卫制度》、《学校教师考勤制度》、《学生请销假制度》、《学校值班制度》《学校安全防范管理责任制》、《安全防范制度》、《学校突发紧急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工作制度。
2、整顿了在校门口无证经营的小商店、小摊点,对校门口摆摊设点未经食品卫生部门许可的食品经营户坚决取缔和清理,确保食品安全。
3、认真检查校园内建筑安全保护措施,坚决杜绝火灾、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类不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改。对部分学校电线老化的,在4月底进行彻底新换。对旧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源和用电器进行了更换。对于水窖未上锁和学生在水窖打水的部分学校,学区对该校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进行当即整改,现没有一校存在此问题。对校舍校墙存在隐患而暂时不能整修的,现已拉上了警戒线。
4、对学前班小学生每天的上学回家由家长护送,学校安排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校门口值班接待,并签字交接。学生放学时,要求教师护送300米或护送经过十字路口。周末放假,禁止学生乘坐摩托车、农用三轮车等非法营运车辆,确保学生往返学校安全。对中学生有搭载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的情况,及时联系学生家长要求立即停乘,并写出保证书。对碧玉初中的通家生,一律取消晚自习。令其在家里完成作业。彻底消除了下晚自习后的学生安全隐患。
5、配合学校全面清理检查校内外寄宿生房屋、用电及生活用具等不安全隐患。对住在马路边上民房的碧玉初中学生和新城小学学生,帮助学生,重新找到较好的住宿地,搬到有人居住的人家。并与所有校外住宿生和家长签订了四方责任书。完全解决了无围墙、无大门、无人管理、存在治安问题的住宿困难。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
6、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一方面,认真落实学生安全教育,将各类安全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向学生传授各类安全知识,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教职员工安全培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落实防范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卫、自救能力。
7、加强门卫管理,严格门卫登记制度,确保因门卫职责履行不到位导致学生私自外出或被不法分子冒领可能引起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隐患不会发生。
8、加大课间校园安全巡察力度,班主任、值周老师每天课间、课前出动,在校园内巡察,发现学生追逐、玩带有危险性游戏的学生立即上前进行制止教育。
9、加强教育教学安全教育。对教育教学中危险性游戏、体育活动、实验操作等因管理不善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以及学生擅自中途离开教室、学校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加强管理。同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管理,严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
三、制定和落实“一天一自查,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的排查制度和天天整改制度
为了彻底预防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学区制定了“一天一自查,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的排查制度和天天整改制度。要求:学校务必每天自查学校的各个角落,班主任必须每天过问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自查本班教室存在的安全隐患等事宜。并针对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实践证明,此项制度的出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打算
1、校园周边环境彻底整治需靠各部门的相互配合。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需要社会和各单位、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因此,我们要积极地与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联系,主动出击。争取更广泛的单位参加学校安全及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2、学生的安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
继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通过开学生家长会,使其家长重视安全工作,参与学生安全管理;开展具有内容的、丰富多彩的、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3、全体教师的安全意识也有待于提高。
抓安全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责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投身于学校安全教育,因此,要充分利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培训教育,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道德理论,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
4、安全演练内容太单一,应进行多方面的演练。如防汛防洪、地震、泥石流、防暴等。
目前,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明显改善,但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创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碧玉教育环境而不懈努力。
【小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推荐阅读: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01-20
教育局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工作汇报材料06-29
小学国旗下讲话——净化语言,美化校园12-22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公众演讲07-16
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方案12-08
绿化校园 净化校园 美化校园06-25
14老塘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10-23
美化校园 净化心灵10-05
远离手机净化校园10-22
永利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工作总结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