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习丈八丘联小心得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考察学习丈八丘联小心得

考察学习丈八丘联小心得 篇1

曹王镇永平小学 曹洪亮

2008年11月14日,我随曹王镇教育考察团赴莱芜黄庄镇丈八丘联小参观学习,本次考察团由曹王镇教委韩英生主任带队,教委教研员和全体小学校长参加,共11人。我们听取了董春玲校长工作报告,实地参观考察了丈八丘联小,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令我们耳目一新,都令我们深深折服。他们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于细微处见真谛,于夹缝中求生存,由小做大,由弱变强,思路超前,理念先进,精神不倒,永不言败,匠心独具,激情满园。我们一路考察一路思考:为什么同在屋檐下,却各有不同天?回顾我们的学校,虽有独到之处,但与人相比,许多方面相差甚远,是我们水平匮乏,还是用心不专?是我们经验不足,还是落实不够?镇教委领导曾多次说过“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态度决定一切”这么一句话又在我耳边响起。是啊,许多事情我们也做了,但没做出精彩;许多活动我们也搞了,但没搞出名堂;许多想法我们也想了,但还只是梦想。对比我们的教学管理,怎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呢?一天的参观学习,我一路咀嚼一路品味,所见所闻所思甚多,收获的是沉甸甸的感悟和思考。考察归来,人已返校,可心还在考察之处盘旋,迟疑着不肯归来……

年轻的董春玲女校长,“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家也安在农村,在农村学校工作,目前也工作了十四年”。她的整个报告过程我们都屏息凝神,专心致志,她的思想,她的理念,她的做法,她的感悟让我们为之震撼,许多感人的故事几乎让眼泪在我们眼眶里打转......。

一篇解读丈巴丘的报道题记中这样写道:如果心中眷恋着一片蓝天,便会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这片蓝天上自由的翱翔!如果心中挚爱着一片土地,便会播撒着爱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不辍的拓荒!我觉得这是对董春玲校长人格最好的诠释。

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联小,是一所地处山区的农村联办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大部分属于民办转公办的教师,在办学条件方面与城区学校相比也相对滞后。这个只有350名小学生,23位平均年龄41岁教师的山村小学最近几年却在山东乃至全国教育界声名鹊起!

丈八丘联小2005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中小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研究实验学校、2006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实验学校、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课题“创新教育范式转型研究”百所重点实验学校、2007年9月被教育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11月又为全国人文教育现场会提供了现场。2008年1月成为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经验学习推广单位。

近两年师生获奖总和超过了过去10几年的总和!

这个山村联办小学到底有什么吸引着山东乃至中国教育界的目光? 校长董春玲说:“育人在我看来,不是培养牡丹,那种美太雍容;也不是培养梅花,那种美太病态;最好把她看作培养一株碧桃,该绽放的时候绽放,该结果的时候结果,该休养的时候休养,合乎天性,顺乎自然,要不得半点强加与扭曲。”事实上,丈八丘联小在教育教学中,确确实实做到了尊重规律,彰显个性,让师生自然和谐的成长。

2005年7月10日,带着对教育的执著和热情,29岁的董春玲从黄庄中学教导主任通过竞聘担任了丈八丘联小的校长。虽然事先作了很多种想象,到任以后山村小学的境况还是让她心怀忐忑。

学校的外部条件简陋,内配设施缺乏,看着大多数与自己父亲同龄的教师,看着满院子里乱蹦乱跳的孩子,感觉无所适从。上任后,她送给全体老师的第一件礼物就是把学校电脑上了网,并每人送一个邮箱及电子贺卡(当时老师们都不会上网,更不会用邮箱),本想让老师感受一下信息时代的快乐和便捷,没想到在跟老师们说明的时候,收到的却是疑惑和麻木。一位年长的教师,代表大家非常感激地说:“谢谢校长,你考虑得太周全了,怕我们骑摩托车上班一个油箱不够用的,竟然再送我们一个……”一席话让她哭笑不得,感觉自己现在面对的与中学仿佛不是一个时代。这样的山村小学,今后要向哪里发展呢?她甚至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心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与她的老师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学校重新规划和设计了科学的发展蓝图--“1123”工程。即:“一个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把校园建成师生持续发展的家园。“一个中心”,就是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中心,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两个重点”,就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职业规划为突破建设一支素质优异的教师团队;“三项改革”,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尝试教材的重组与创新,以活动构建为依托丰富校园文化、改革教学评价。

为了缩小山里娃和城里娃受教育的差距,享受最优质化的教育,学校做到了“三个样子”:“学校有学校样、教师有教师样、学生有学生样!”,精心扮靓学校、扮靓教师和学生。优雅的环境给人熏陶,优美的形象给人愉悦,激越的心灵催人奋进,这里有真善美的源泉。

学校开辟了“职业生涯与幸福人生大家谈”,教师在谈天说地过程中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要善于发现他人之长,要谈进步莫论人非,要近高尚远离低级趣味,要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和高尚情操,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他们有自己的工作之约:

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呵护她;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竭尽全力经营她;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培育她。丈八丘联小从05年11月开始启动书香工程,通过阅读、吸收中外文化的精髓,开拓视野,提升师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品位;通过阅读,培养师生的理性思考,获得审美体验,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学校还高瞻远瞩将教科研工程列入发展规划,引导教师从实际出发,做到课题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课题化,把工作中最困扰创新和发展的问题作为课题,从发展着眼,在工作中不断发展自己,提高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在科研工程的带动下,学校大批的名师迅速成长着。名师是学校品牌的一张名片,学校有名师工程的具体规划:三年内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勇于创新、擅长科研的优质教师队伍,最终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近三年,学校三名教师获市级优质课奖,有三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三名教师课件设计获市级奖,六名教师成为区级骨干教师。这所山村学校如同飞出了金凤凰震撼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位老师说:老师退休的时候都不愿走,我们的老师是带着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哭着离岗的,她说的那句话表达了我们的心声--这里是我成长的土壤,才刚刚懂得努力和收获,已经老了。是的,人会老,但有源头活水不会老。

丈八丘联小在规范发展中孕育了创新的嫩芽,在创新中为师生培育了成长的土壤。这个学校里的学生能自编舞蹈、自编课本剧,在每届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和市区级各级学生才艺展中,该校的学生都会榜上有名。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放飞着山里娃多姿多彩的梦;生活在这里的老师们,升腾起农村教师的梦想与激情,校园也因此充满了魅力与活力。自去年以来,有多家单位专程来校学习交流,达3000多人次;有很多学生家长纷纷要求把孩子转入本校就读。

黄庄镇丈八丘联小的做法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6年9月8日,莱芜市刘富春市长来到学校考察,感慨地说:这是农村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典范。

2006年4月9日,张志勇副厅长来参观考察该小学后说:他们书香校园工程和家长学校的做法很好,值得总结!

2007年11月3日,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评价说:非常了不起,在农村,在偏远的农村,教师的激情和梦想会成就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丈八丘联小不断的还原教育本质,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用激情去涌动更多的激情,用思想去涌动更多的思想,用行动去涌动更多的行动。

这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带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当我们在为教育的不均衡化发展而苦恼的时候,当许多农村学校以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为借口的时候,丈八丘联小却为我们竖起了一座也许说不上多么伟岸的丰碑。说它不够伟岸,是因为他们的建设和努力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许每个学校都可以学习甚至复制,但前提是我们细心去做了没有? 我通过阅读丈八丘联小的“三本学校材料和简介”以及董春玲校长的许多随笔、日记、感悟、心得、师生作品以及她的报告、媒体对她和丈巴丘的报道等等,我感觉心潮澎湃,似乎在和她进行着心灵的碰撞,虽然没有耀眼的火花,但确实收获了深深的感动。她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教育其实很简单,沟通--用交流打开心扉!管理其实不复杂,培育--用爱心承担责任!”仿佛又看到了她的人,端庄美丽的外表,温文尔雅的谈吐,朴素大方的穿着,眉宇间透出的智慧,言谈中流露的深邃......如此年轻稚嫩的女校长竟然能在最偏僻的山村做出如此的成就,怎能不令人惊叹?翻开董春玲的人生画卷,她也有着艰难的成长岁月,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有病,曾因交不起学费而彻夜难眠;曾羡慕过电视上潇洒的女翻译;曾因家庭困难而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那时她哭了整整一天......新泰师范改变了她的理想,让她成为一名山村教师,她在成长中懂得了爱,并把爱播撒在孩子身上,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种,具有无穷的热力,源源不断的温暖着身边所有的人。董春玲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自己仿佛山涧的野花,偶尔给发现的人带来一点喜悦,我想不然,她应该是山崖上的千年灵芝草,永远散发着熠熠的光辉,衷心的祝愿年轻的董校长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继续前进,愈走愈好,用她自己的话说,更加潇洒、从容、坚定。

我的几点思考:

1、立足我们本校实际,校内教师资源有限,能力有限,应该多和条件相当的学校沟通,甚至跨校拜师结对,多吸取别人长处,开阔眼界,身边很多优秀的学校同样会在各方面给我们以借鉴,适当机会到大校、名校参观学习,对于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都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细节决定成败,细心走向成功。丈八丘联小规模不大,校长年龄不大,但却能创造如此之大的成就,不得不令人赞叹,纵观董春玲校长的日记、随笔等,她的心灵感悟是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开始的,校园中每一处风景、生活中每一处激情无不闪烁着她智慧的光环,学校的任何细节都让她做到了极致,细心成就了她和丈巴丘同样的精彩。怎样做好细节管理仍然是我们学校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将落实进行到底”是我们近几年来一贯追求的目标,但有些时候布置工作后的检查、反馈、整改等后续工作却未能真正跟上,我们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经受检验,特别是处理一些棘手挠头的问题上,还不能够成熟老练,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镇教委提出的“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思路,我们要真正实行用人机制的良性循环制度和《绩效评估方案》制度,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选拔竞聘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学校管理岗位,充分发挥校内名师的带头模范作用,为教师事业的成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忽然想起一则寓言故事《秋水》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则“望洋向若而叹”,当我们有时候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确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海洋。(有关丈八丘联小和董春玲校长的材料选自“三本学校材料和简介”和各种媒体的报道)

外出参观有感

12月2日上午实地考察了莱芜市黄庄镇丈八丘联小,听取了董春玲校长的工作报告。这所小学有350名学生,23名平均年龄41岁的教师,且大多是民转公教师,论规模、论设施我们五鲁小学与该校近似,以前我也去南京、宁波、杭州、徐州、滕州等参观了不少的省内外名校(包括胶州的向阳小学),都是县区实验小学以上的建校历史长,富有文化底蕴的省级规范化学校,看到这些名校在教学、科研、设施、教改等方面一流的管理水平,总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从没有象参观丈八丘小学后如此的心灵震撼:该校的每一处都令我们耳目一新,图书室、仪器室各功能用房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体现了他的管理之精细;老教师的兢兢业业、埋头奉献看到了他的人性化管理;从生龙活虎的大课间活动场景,体会到他们落实阳光体育的到位。概括来讲,我有如下几点感受颇深:

一、校园文化建设;走在该校校园里,体验到校园文化无处不在,校门口的校长寄语、操场墙壁的宣传画,花池中的宣传镜框,连每一根柱子都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处处透着该校管理的精细化。由眼前见到的我深深地思考:许多事情我们也在做,但没做到精细,许多活动我们也在搞,但没搞出名堂,许多好的想法有时也在想,但停留在梦想。原来考虑到经费紧张,现在经费紧张的情况缓解了,我们该怎么办?

二、充分调动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性化管理 当刚刚上任的董校长把一个个邮箱作为礼物送给老师们时。一个和自己父亲同龄的老教师说:“谢谢校长,你考虑的太周到了,怕我们骑摩托车上班一个油箱不够,竟在送我们一个.....”这样的山村小学该如何发展?但董校长面对这样的师资现实,率领班子成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设计了“1123”工程。(一个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把校园建成师生持续发展的家园;一个中心,就是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中心,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两个重点,就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职业规划位突破口建设一支素质优异的教师队伍。三项改革,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尝试教材的重组与创新;以活动构建为依托丰富校园文化、改革教学评价。)她做到了“扬人之长,使人成为人”、让全体教师“用心善待每一天”,老师们对事业有激情、对群众有热情、对工作有感情。由人人不懂得什么叫教科研,到50岁以上的教师讲授区级公开课、优质课;让有专长的教师教自己喜欢的课程;老教师们感受到了工作的幸福,每天干劲十足。

我校22名专任教师中:2名师专毕业生,1名师范毕业生,2名接班教师,6名民师班毕业,11名民转公;30岁以下1人,30--40岁2人,40--50岁9人,50岁以上11人,平均年龄46.1岁。怎样调动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重点。

丈八丘小学的教师工作之约是: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呵护她;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竭尽全力经营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培育她。而我们的老教师闲暇谈论的是:今年还办不办内退?再有一年、两年或几个月我就到55周岁了等等。而丈八丘小学的一位教师说:老师退休的时候都不愿走,我们的一位老师是带着区优秀教师的称号哭着离岗的,她说的那句话表达了我们的心声,这是我成长的土壤,才刚刚懂得努力和收获,已经老了。是的,人会老,但怎么样让老教师们“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就是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所要努力追求的一种管理艺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

三、参观完胶州市的向阳小学,我的感触最深是:

1、向阳人空间创新、特色创新、经营创新的创新思维。学校的面积虽小,却处处被利用的巧妙及至:楼顶的大棚种植、楼外焊接的过道、改装的多功能厅、连院内的大树也包上了知识的外装、推拉式、复合式的展板独具匠心,处处彰显向阳小学的管理者每天都在思考:今天我们学校又有什么变化?

2、向阳人从校长到班子成员,从教师到职工,他们每天的工作量之大是闻所未闻的,工资与我们的差别不大(我县直学校教师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听校办主任的介绍得知,该校的总务主任每天早晨

34点钟就要赶到菜市购菜,每一位教师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这与我们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个别老师整装待发,就等放学的铃声,一听有加班任务就怨声载道。

今后工作的几点打算;

参观回校后,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听取了校长、教务主任的参观体会,进行了座谈,对我校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从2003年底启动学校危改工程以来,近5年的时间多方筹集资金约50万元,拆除原有的C级危房、危墙,新建了现在的新校舍、院墙、大门、硬化路面2000余平方米,改造了排水沟、翻水坡,对校舍内外墙进行了刮瓷、喷涂、吊顶等,彻底改变了学校破破烂烂的面貌。现在,由于五鲁村队经济越来越不理想,近两年由村委集资进行大型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可能越来越不现实,我们只有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学校的发展:

1、“拿来主义”照搬照套是不可取的,最近我们将制定可操作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分层次、分学期逐步实施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也就是说一学期完成一项建设任务,逐步积累)。

2、走出去,请进来,不吝惜资金的投入,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考察活动,开拓视野,提高班子成员的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与育人水平。

3、很抓过程管理,学校日常工作、各种活动的开展,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把落实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老抓。

4、按照校长论坛上周局讲的,农村小学的管理就是要经常与老教师进行座谈,激发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站好最后一班岗,把余热奉献给学校、奉献给可爱的孩子们。

5、守时保质的完成镇教委、县局安排的各种临时性工作,以促进学校常规工作的落实。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参观丈八丘小学有感

上高街道小井小学 武继海

3月3日,在教科研中心张宝河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泰山区三十多位校长到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和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联小参观学习。行程匆匆,收获很大。特别是参观丈八丘联小和听了董校长的介绍,深受感染,体会如下:

一、进一步理解对“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提法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丈八丘小学,地理环境一般,校园不大、学生不多,教师年龄偏大。就是这样一个农村学校,在董春玲校长的带领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董校长年轻,有思路、有魄力,在管理教师与提升学校方面很有想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董校长向我们介绍说:我认为教师年龄大不是问题,关键是心态。心态端正了,工作起来劲头就有了,工作自然就干得出色;相反,如果态度端正,思路不对头,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就不会高,就是干了也不会用心,就很难出色的完成任务。下一步对老师进行思想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就像董校长给我们的一种理念,倡导自己的学校自己办,让每一名教师“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呵护她;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竭尽全力经营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培育她。用心善待每一天,善待为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善待每一堂课和每一份精彩„„用心给自己和未来架起一座美丽的桥梁。把学校管理好。”

二、工作做到持之以恒,寻求特色之路

丈八丘小学的特点、亮点,本人认为:一是立足学校实际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体现处处是教育,润物细无声。二是他们持之以恒的抓住了课程实施这个突破口,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内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成立多种兴趣小组,扎扎实实开展活动,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这些是我们学校应该深入研究和学习的,学校决心认真学习外校的先进办学经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希望在这里升腾

--走进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小学

丈八丘,挺特殊的名字,从网上用百度一搜,各种报道映入眼帘。4月10日,我们市教研室小学部在阚主任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走进了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小学。

学校现有在校生350人,专任教师23人,平均年龄为41.6岁,50岁以上教师11人,大部分是民办转公办教师。

四排房子,一个小花园,一个操场,这就是丈八丘,典型的农村小学。

漫步在小小的校园,真是处处看得见文化,处处闻得见书香。校长办公室里手书着《陋室铭》,教研活动室里挂着《沁园春.雪》,花坛中心的文化石上有老师自己写上的“静思”、“超越”„„

形状各异的名言标语、经典对联,是由全校师生共同精心选择的。细读之下,内容无不隽永含蓄:“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请你也拥抱黑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且据介绍,学校会不怕麻烦地把所有这些展板每年换一次,做到内容不重复;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历史文化遗产,走近伟人大家,从他们的思想境界和情操品格上得到一点薰陶,受到一些启示。

当我们坐在会议室,听完董春玲校长的报告,看到他们大课间的活动,浓厚的校园文化,教师的粉笔字,看看董校长的领导观、同志观、师生观、学生家长观,会感受到作为教育者的创业冲动。

在丈八丘校园,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工作热情、学生的幸福感、“每个教师是课程,每个学生是课程,每个家长是课程,农村是我们最大的课程”课程观感动着我们,正如一篇报道中说的:“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放飞着山里娃多姿多彩的梦;生活在这里的老师们,升腾起农村教师的梦想与激情,校园也因此充满了魅力与活力。”

还是让我们从校长的报告中摘取几点我们可以借鉴的做法,共同去思考: 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

丈八丘小学,校园不大、学生不多,教师年龄偏大。就是这样一个学校,在董春玲校长的带领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董校长年轻,有魄力,在管理教师方面很有想法。我认为教师年龄大不是问题,关键是心态,心态端正了,工作起来劲头就有了,工作自然就干得出色;相反,如果态度端正,思路不对头,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就不会高,就是干了也不会用心,就很难出色的完成任务。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倾听教师的声音,民主管理学校,有思路,善总结,知识渊博,是一个校长成功的关键,就像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就能够带出一个好团队,一个好团队就能培养好学生;学校有一个核心的精神在起作用,那就是“用心”二字,用心善待每一天,用心善待每一个学生,用心善待每一堂课,把工作与生活、把教育与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丈八丘联小通过“换装“帮助教师找到做教师的自信,开发教师技能给教师找回做好教师的资本,焕发了教师激情,非常好的解决了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惑,这在农村学校非常有推广价值。就像董校长给我们的一种理念,让每一名教师“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呵护她;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竭尽全力经营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培育她”

二、持之以恒,寻求特色之路。

丈八丘小学从表面上看鲜有亮点,但他们持之以恒,抓住课程实施这个突破口,发展内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现学校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家长资源的有效发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融合”,如开发教师童年的游戏,探究实践活动等,这是我们小学应该学习的。

三、立足实际,互动沟通。校内教师资源有限,能力有限,应该多和条件相当的学校沟通,甚至跨校拜师结对,多吸取别人长处,开阔眼界,身边很多优秀的学校同样会在各方面给我们以借鉴,适当机会到大校、名校参观学习,对于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都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细节决定成败,细心走向成功。丈八丘联小能创造如此之大的成就,不得不令人赞叹,纵观董春玲校长的日记、随笔等,她的心灵感悟是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开始的,校园中每一处风景、生活中每一处激情无不闪烁着她智慧的光环,学校的任何细节都让她做到了极致,细心成就了她和丈巴丘同样的精彩。怎样做好细节管理仍然是我们学校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五、反思自己找差距。丈八丘小学的很多做法,我们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已经做了或正在做?我们布置工作后的检查、反馈、整改等后续工作真正跟上了吗?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是不是真的做了?教研制度是不是真的落实了?

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心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挖掘我们身边的资源,寻找适合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素质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参观丈八丘小学有感

走进丈八丘小学,首先接待我们的是校长董春玲,听取了她的精彩发言,体会颇深。除了几名教师年轻外,大部分教师年龄大、学历低,但从他们的精神风貌看,个个精神十足,充满活力,学习热情高涨、纯朴谦虚,乐于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接着赶上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正在上大课间活动,跟着禹书记转着看了一遍。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学校不大,设施没有现代化,但却整洁有序,到处充满着朴实的文化氛围,这是孩子们学习活动的乐园,也是孩子们充满幻想、实现理想、茁壮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我被这种纯朴的乡土气息和教师们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所吸引。我看到了学生的剪纸、绘画、泥塑、舞蹈、书法、根雕、编织等大量的作品。所有这一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一、学校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定位准确,敢于创新。

让山区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这是校长董春玲的梦想。她大胆提出,按照新课程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开发校本课程。他的这种大胆设想,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为了作秀给别人看,而是按照自己的设想,充分挖掘广大教师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创造一切条件,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下来,通过努力和实践,走出了自己的改革之路,形成了纯朴而又切合实际的办学特色,实现了自己的意愿。这就是董校长让我们学习的地方之一。

二、鼓励教师专职化,、开发教师第二技能。

校长大胆鼓励教师们“不务正业,淡化成绩”,每位教师解放思想,放心地都动起来了。学校还从社会上请来教师教孩子跳拉丁舞和跆拳道,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绝活”。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全员参与,师生共乐,共提高。他们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家长的特长来帮助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家长、教师都成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这样,孩子们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学来了各种技艺和绝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乐趣。教师也体会到除教学外还有那么多快乐和有趣的事要做,所以,虽然累点,忙点,但心里充满快乐和一种满足感。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这种“不务正业,淡化成绩”不但没有降低成绩,反而教学成绩更好了。其中的原因,我们都会明白。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二方面。

三、读书促发展,师生同进步。听校长介绍,每周都集中一个时间,让老师们集体读关于教育理论的一些书籍,长此以往,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知识有些就能够运用到教学上,知识积累了,课堂效率提高了,虽淡化了教学成绩,但后来的进步可想而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董校长的做法是让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四、让家长学校真正活起来。

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好学生,更重要的是与家长联合,共创校园和谐氛围。听校长讲刚开始与家长交流时,也充满着家长的不理解甚至是辱骂,但一次次交流不但化解了矛盾,让家长的资源也融入到教育中,发挥家长的特长,与孩子共发展。资源广了,学生学到的东西自然多起来,受益的不仅是学校,更重要的是学生。

扎扎实实,脚踏实地,教育的明天更辉煌。

我们的教育丢掉了什么 ——走进丈八丘小学有感

一、“你不觉得你们国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丢掉了很多传统?” 与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项目官员何进博士相识还是3年半之前的事了。那是2005年3月两会召开前夕,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会堂召开农村教育研讨会,会议的策划者之一贺春兰女士邀请我与会,我应邀在会上做了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报告,对于我的报告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很感兴趣,不少与会者纷纷要求或与我留影,或索要联系方式,在那一刻我确实找到了一点“明星”的感觉。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我有幸结识了活跃在我国教育界的一些知名学者,这其中就包括何进博士。从那以后,我多次在有关教育研讨会上与何进博士相遇,彼此接触多了,交流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相互间共同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何博士告诉我:“张厅长,你有什么好的合作项目,我们可以合作。”我说:“哪好啊!我们有一位农村小学,就是因为从乡镇中学来了一位校长,三年后这所学校就发生了变化,教师还是那些教师,校舍还是那些校舍。由此,我想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我们很多地方都认为教师队伍配置很重要,我却认为更重要的是校长,而且做校长的流动,要比做教师的流动容易得多„„我们完全可以从研究这位校长如何改变这所学校开始,来培养我们的校长,然后通过校长这个人力资源的改变来改变一所一所的农村学校„„”何进博士对我的想法很感兴趣,这不,他在夫人陪同下,于昨天来到了山东莱芜,亲自考察这所学校。

何夫人是干什么的?我原来并不了解,昨晚见面之后,何博士说我们就不用交换名片了,接着他把夫人的名片递给了我。何夫人自我介绍说:自己老家是山东省掖县的。这又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感情,我拿起她的名片一看,何夫人原来是刚刚从荷兰卸任回国的特命全权大使,这让我对何夫人又更加肃然起敬。这倒不是因为她的头衔,而是缘于她的为人处事的低调和不事张扬。

何进博士和夫人今天乘坐我的车前往学校考察。在路上,我们交谈的话题很广泛,其中谈到了经济、社会发展,谈到教育,等等。其中,她在谈到自己在鹿特丹商会的一次演讲经历引起了我的深思。

何夫人姓薛,名捍勤。薛大使说,她在演讲中很骄傲地说: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这一代人能够丢掉用粮票的历史,可我的女儿今天却怎么也不会知道粮票是什么一回事啦。可是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出席演讲会的一位朋友却向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大使女士,你们国家今天发展是很快,但你不觉得这同时你们国家也正在丢掉很多传统?薛大使说,这一问却不由得引起了我内

心深深的震憾。

是啊!我们在看到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确实需要反思一下,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我们到底丢掉了哪些可贵的传统。其实,作为一个教育者,这个话题一时让我变得更加沉重,因为我们的教育丢掉的优秀传统的东西太多了。令人高兴的是,在我们今天考察的丈八丘小学中,我们又看到了许多小时候接受的那些教育情愫,既让我们喜出望

外,又让我们倍感亲切。

二、我们在丈八丘小学找回了哪些丢掉了的教育传统?

1.“这几年可憋屈坏了”

2005年7月,董校长从乡镇中心中学教导主任的位置上通过竞争上岗,来到丈八丘小学当校长。怎么改革这所学校的面貌,从哪里开始呢?秋季开学之后的庆祝教师节活动给董校长提供了机会。为了庆祝教师节,同学们要准备节目,那么老师们能不能也上台表演个节目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董校长就找老师们商量,动员老师们准备节目。可是,一开始老师们都说不行,表演什么节目呢,什么都不会。那我们唱个歌总可以吧!唱歌也不行,能歌什么呢?最后,在董校长的反复劝说下,在庆祝教师节那一天,老师们终于唱了一首歌,结果,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董校长存在趁热打铁,她问老师们感受如何?有位老师说:这几年可憋屈坏了,天天就是分分分,天天就是考

考考,„„

原来,就考试成绩而言,这所小学在当地乡镇是不错的。但老师们恰恰被这个根稻草压抑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对教育的激情。

2.自己建设自己的学校

山区的农村小学自然条件很差,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要争取上级的支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园。一个国庆长假,董校长带领全校老师就像当年前苏联一样进行星期六义务劳动,而他们却是一干就是六天啊!吃什么呢?每天就是三块钱的伙食,只能是吃大包子、喝汤了。但就是这样,老师们却没有任何怨言,大家都干劲十足。就这样,学校的面貌开始一天天发生变化,而这美丽的校园中,留下了老师们的劳动和汗水,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了老师们的感情,都与老师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俨然,这不是别人的学校,是真正的自己的学校啦!

3.剪纸与泥塑

在学校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展室里学生们课外活动或艺术活动课的成果,这就是用当地的胶泥做的各种各样的作品,以及精美的剪纸。说实话,开展剪纸活动,我在许多学校看到过。但用当地的胶泥,带领学生做各种泥塑作品,我只在大城市里的少数学校里看到过,人家叫

陶艺课程。

看着这些与山里农村的孩子们一样纯朴的泥塑作品,我想了自己小时候用胶泥捏弄各种冬天烤火用的小火炉、小泥人的旧事来了,以至于

看到这些就格外亲切。

我在想,城里的学校有条件开设陶艺课程,而农村的学校没有条件,但就地取材,用家乡的胶泥做些泥巴娃娃,不同样在培养孩子们的造型意识和审美意识吗?难道真的只有上陶艺课程才能出艺术家,而用胶泥做泥巴娃娃的就出不了艺术家?我不信,否则,凭什么说,越是

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呢?

这让我再一次思考: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究竟应该如何利用城乡教育资

源的差距? 4.人尽其才

我说过,丈八丘小学人还是那些人,校舍还是那些校舍,那它又是如何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呢,7门选修课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无非就是人尽其才,让老师们谁有兴趣展示什么,就想办法开什么课程?谁想开设什么课程,学校就千方百计地提供条件,给予支持。

„„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就教唱歌,综合培养、一专多能,这历来是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优秀传统啊!从这个传统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在今天这个时代,中小学教师必须走一专多能的道路,这既是拓展教师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开齐开足选修课程,培养宪政兴趣爱好特长的需要。

今天,我们一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强调教师围绕某一学科领域的学习、反思与研究,看来,这也是一个误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拓宽视野,必须开展促进老师在学科领域内和跨学科领域的专业拓展

教育活动。

5.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

到了上午学生开展阳光大课间的时候了,董校长邀请我们到外面去看看学生们的活动。嗬,我们刚进来时,寂静的校园,顿时热闹了起来:滚铁环、跳绳、竹杆舞、拔河、打羽毛球„„更让我感动的是,老师们都与学生一起活动。看到这种生龙活虎的场景,我也禁不住挥起了羽毛球拍,与一个小男孩打起了羽毛球。

在我们小时候开展的教育活动中,老师从来不是站在一边的组织者,而是身体力行者、亲身参与者。师生的感情正是在这样的共同活动得到进一步融洽的,学生的疑问正在这样的共同活动得到解惑的。在这所小学里,我们又看到了这令人温馨的一幕。这喜出望外、倍感亲切背后的是什么?或者说,这些优秀教育传统的恢复给我们什么启迪?

——“这才是真正的富有人文情怀的教育!”

我说过,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培养人的活动离不开人。这里的“活动”,不是没有“人的活动”,更不是没有“人文性的活动”。说到底,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在教育是一种以人文性活动为载体的培养

人的活动。

三、研究丈八丘小学变革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官员、教育局长们都会谈到一个问题,这就是农村教育队伍素质不高,特别是农村小学中由过去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教师占的比例太高,这些教师老化严重,你别指望他们通过进修学习提高素质,开展什么新课程改革。怎么办?必须想办法让这些教师尽快退出教师队

伍。

再者,就是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太差,与城市差距太大。但与此同时,我们有限的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好不容易配备的有限的电脑,往往还没有怎么用过,就要因为过时而被淘汰了。丈八丘小学变革发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样式,激活农村教师的教育活力与创造力,靠的是如何把现有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那么,引发这个变革,促进学校发展的又是什么? 1.引发学校变革的原动力是董春玲校长这个人

这个女校长很单纯——

这个女校长有一颗敏感的心——从商场里学来的管理理念

这个女校长有追求——

这个女校长素质很全面,她能上小学里的几乎所有的课程„„

2.引发学校变革发展的关键是改变人

改变教师的心态 改变教师的形象 改变教师和学校的关系

改变师生关系 改变教师和社区的关系

„„

3.激活教师和学生的载体是非直接功利性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

我这里用了一个词——“非直接功利性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要改变过去一切围绕学科教学、一切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转的教学生态。日常生活活动 课程拓展活动

„„

4.引领学校变化的最终动力——让老师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生活及

其价值

老师为什么不愿意退休?

2008年9月11日首记、10月3日、26日国庆节期间补记

改变现状提升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变人

——考察学习丈八丘小学有感

10月18日,跟随教体局组织的考察组到丈八丘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学习。刚到丈八丘小学的时候,说实话挺失望的:四排平房、一个小操场和一个小花园组成了学校的全部,放眼淄川,即便最偏远的地方恐怕也找不到这样的校舍了;学校现有在校生350人,专任教师23人,平均年龄为41.6岁,50岁以上教师11人,大部分是民办转公办教师,典型的农村小学师资状况。

有诗云:山不在高,有先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是这样的一个学校,短短两年的时间便迅速改变现状,一跃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先进集体”,成为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感到震撼,失望变为由衷的佩服。

在考察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校舍同样的人,前后的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呢?

董春玲校长来到丈八丘小学,做了许多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才换来了丈八丘小学的脱胎换骨。她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使每一面墙都会说话,都成为教育学生的一块阵地;她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她推动了家校互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同时也对社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学校教师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她让教师们找回了职业自信,找到了自己所从事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体验到了生命的活力与激情。

董春玲来到了丈八丘小学,丈八丘小学的老师们变了;老师们变的充满活力了,丈八丘小学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了。所以,一个学校要想改变旧有状况,提升办学水平和层次,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变人——校长的思想观念要变,更重要的是校长要想办法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从董校长的谈话中我们得知,让教师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习惯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即便是董校长这样富有智慧的人,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碰了许多的钉子。我相信,一起去参观的同行中,有许多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与董校长相比,或许我们采取的办法简单直接了些,比如硬性要求强制推行,结果效果不尽人意——笔记也抄了几千字,思想还是旧思想;课改录像课看了很多节,课堂教学中仍然是涛声依旧。而董校长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交流,通过与老师们心贴心的沟通,通过引导教师读书,通过手把手的教老师们做科研,让老师们重新唤起了心中的教育理想之梦,唤起了老师们实现价值的激情,最终也让老师们体验到了付出后收获的幸福。所以,她成功了,而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走停停。

丈八丘之行,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改变自己的紧迫性。要推动学校发展,须先改变教师;而要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感谢丈八丘小学,让我感到了差距;感谢董校长,给我们提供了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改变自己是困难的,但我愿意去尝试,在一点一滴中改变自己,推动学校的发展,也激活自己的人生。

给新教师的建议

莱芜市丈八丘小学校长董春玲

当校长以来,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师资力量的事。好在大家敬业精神上佳,得以把课程开起来,开起和开好之间却距离着很大的空间的。于是每一年学校要写申请争取师资,后来学校因为既不是中心小学又不是在偏远山区系列,所以即使大学生分配也不会给我们;结果倒致其他学校分去骨干和年轻的教师,我们这个学校就只能进来从其他学校出来的“大龄”老师了,大家辛苦但都算是工作得心乐,教育教学质量也非常好,只是教科研的能力和培养的学生的专业性上与我们的期待有一定差距。

能够分进来两位新教师的时间是在2008年1月份,这是学校在2007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后教育局对学校的高度奖赏,教师平均年龄从47.5岁一下子下调到了41岁;直到今年8月31日,学校来了六位年轻教师,其中三位是刚刚招考进的大学生,教师平均年龄终于调到40岁以下了。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年轻教师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了课程改革中的宝贝疙瘩,所以这一次我幸福的不得了,同时感到的一种责任就是要如何培养好他们。

于是通过“杏坛沙龙”开始慢慢的跟他们聊学校的理念、办学思路、学校对年轻教师的期待,交给他们建立博客,把好书向他们推荐读„„把自己在杏坛沙龙中的一些建议整理出来,在回味与实践中权作送给新教师的一份礼物,祝福他们在教师的路上收获人生的风景,祝福孩子们能够因为老师而得到更好的成长。

建议1:尽快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最多用两周的时间,不论何时见到他们能够喊出某个学生的名字,他们就会知道老师记着他;“亲子师,信其道”,学生会因此喜欢老师,从而喜欢老师的上课。

建议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想点办法让孩子们喜欢你,即使你并不喜欢他们也要强迫自己赏识他们,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不要忽略,大人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孩子却当作“珍宝”。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开始,今后你对教育的深度情感的培养原自这开始阶段的师生情感基础。

建议3:喜欢上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家长和教师的目标一致处在于都是培养孩子,但当你深入接触后才忽然发现家长的教育期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时候需要你耐心的引导家长,尤其是我们在农村任教的教师,这是必须要修炼的基本功。

建议4:增强交往中的“免疫力”,建立良好的同事交往关系的同时保持自我的纯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一个“善”字,对自己的健康和持续成长很重要。一个人的素质由个人的个性化的素质和社会化素质两部分组成,你的责任是吸取他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优势。

建议5:尽情地享用身边的资源,记住:一切的存在都是有利于你的发展的,包括你自己。校长是为你服务的,同事是给你提供帮助的,学生恰恰是你的智慧得以发展的支点,遇到难题尽管请教他们。“不耻下问,教学相长”是永恒的学习法则。

建议6:在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孩子有事可做,而且注意采取措施调节孩子的注意力。如果遇见实在比较特殊的孩子,比如坐不住爱说话等等,这是你生命中的缘分,因为它更像一个孩子,要好好的对待他,可以给他作日记,用你的温情和善良帮助他慢慢的去改变。每一个周坚持凝视至少三个孩子.建议7:尽快读通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时间最好在一个月之内读完,教师的职业特点必须要求教师成为专业的教师,否则我们的所作所为将是很可怕的确又不自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和心灵的成长,这需要科学施教,否则这是对生命的不敬。

建议8:培养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每两周读一本书,每一周写至少三篇日记,无论遇到什么不要轻易找借口或说放弃停止这件事。坚持是成功和优秀的最基本的前提。对教师职业角色而言,必须通过读书和思考为理论和实践架起一座桥梁。对一个人而言,读书和思考则使人智慧和高雅。

建议9:坦然面对生活琐事,勇于承担责任,把阳光和激情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遇到紧急的任务或者需要帮助的事情时,要积极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吧。或者说:没问题,我来帮助你。这句话的说出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出发的预备状态,主动的人生由你自己的态度作主,其实有些事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建议10:当下的人和事以及时间是对你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善待当下,积极作为,即使你想着哪一天要改行,也要做好手边的事情;“工作”永远都是一个中性词,能够改变它让它创造出价值的是你自己,有时外力会起点作用,但那终究不是最重要的。你很重要,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有可能改变一个班级、一个学科、一个学校„„永远记住这一点而且即刻去做。

记山东省2008教育十大创新校长董春玲

做快乐的教育歌者 ——记山东省2008教育十大创新校长董春玲

本报记者 李 妍 通讯员 赵 亮

从闻名全国的莱钢向东进入黄庄镇界内,这时路边就会出现一个个醒目的“丈八丘联小”的路牌,它们像一张张欢迎的笑脸,带您来到这所依山傍水的农村小学。

为一所农村小学专门做路标,这在全国都并不多见。但对那些络绎不绝来此参观学习的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因为,找到这里,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更打动他们心灵的是这里有一个不再年轻却有激情的教师团队和一群眼睛里充满智慧的孩子。

而这里的教师却说:“这一切源于我们有一位在教育之路上快乐歌唱的领头人。”

这个领头人就是董春玲。她是山东省2008教育十大创新校长中唯一来自农村、最年轻的一位。

把心交给教育

董春玲,1976年生,端庄、自信的她,总是微微地笑着。

1994年,从新泰师范毕业的董春玲回到了家乡,成为黄庄二中的语文老师。

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董春玲,更能体验老百姓的苦。每次收学费,当她攥着学生交上的那些皱皱巴巴的毛票,眼前总会出现父老乡亲流汗劳作的身影或者挨家借钱的场景……

董春玲怀着对乡亲们的深沉厚重的情感,把心交给教育,把课堂和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变成了教育的舞台,自然地传递着美、传递着爱。

毕业多年的小伟,在信中表达了董老师给自己的震撼。

“老师:您还记得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吗?——《那不是一颗流星》。您用优美的、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读课文,对我们说,要热爱语文,带着感情去读课文,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喃喃‟、„拎着‟、„稍纵即逝‟这些词我会一辈子记住的。现在,我常想起那个教室,那个讲台,那个带着善良与慈爱的语音、语调,眼神里充满希望的您。当您在黑板上写第一个字的时候,您嘱咐我们:要规规矩矩写字,端端正正做人;您说汉字是我们祖国的语言符号,您的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都雕刻在我的记忆里。我下定决心,一定练一手好字,也像您。与您在一起的成长故事太多了,现在这些经历仍然那么深刻,像一串美丽的珍珠在我的记忆里储存下来。虽然我不善于表达,但我很开心。”

刚刚参加工作时,董春玲就用心摸索并创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她创新的“活动化”语文教学,就是对语文课进行活动设计,找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交流碰撞,然后老师再层层引导,进行画龙点睛般的升华。贯穿其中的是“教材——人——生活”的教学主线。她的语文课从来不囿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优美的语言或者寓意深刻的故事,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在那里开垦并播种最初的公民意识和生命意识。

董春玲快乐地享受着与学生在一起的日子,她的教育没有边沿……

孩子们不会说普通话,她就在语文课上开辟专栏教;孩子们喜欢读书,她就成立了师生文学社;没有音乐老师,她亲自教孩子们吹口琴、唱歌,还和孩子们一起编舞蹈;没有实践基地,她就领着孩子们走进田野,戴着用树枝编成的草帽,说着童年的趣事,有时还吹着口哨……

不到20岁的董春玲,在一群初中生眼里不仅是位好老师,还是温柔可亲的“妈妈”。

1995年,学校爆发了大面积的感冒。限于当时的条件,学校能采取的措施是:发个电炉子,各班轮流使用,在教室里熬一锅醋。这种做法收效甚微。焦急的董春玲马上买来香菜根,再加上姜,熬了一大铝锅的汤。

晚上第二节自习后,她端着锅来到讲台上,亲切地说:“老师要请你们喝一样东西,老师要让你们健健康康的。”喝汤的时候,大家都流泪了。同学们私下里说:“只有在家里,感冒特别厉害的时候,妈妈才会做这样的汤让我们喝。”

本应该上特殊学校的聋哑儿青青慕名来到董春玲的班上。董春玲收下了他,像妈妈一样一字一句地用口型和手势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帮助。在她的班上,青青不仅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考试,还在班级“创意节目展”上表演了双簧……青青的妈妈看着儿子快乐地表演节目,激动地笑啊,笑啊,笑得流泪了……

在教育界出类拔萃的董春玲,有过多次“名利双收”的转行机会,但都被她拒绝了。她说,因为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不愿意与教育分开。

2001年8月,董春玲生完孩子刚刚2个月,正在休产假,因为学校缺教师,校长张金申突然打来电话问她能不能上班。“能呀,”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真挺想那些孩子的。”身体还很虚弱的她,又快快乐乐地投入工作中。

同事们都说,从来没见过董春玲疲倦的时候,她总是那么有激情。

而董春玲说,激情需要“养”,在学习中感受,在实践中碰撞,做教育生活中的有心人。

董春玲从参加工作开始就自觉地为学生写成长记录,等毕业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每个学生,让他们感受自己成长的喜悦。她特别喜欢读教育家的书,尤其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受益颇多。看到他提出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建议与自己所思所想相契合,年轻的董春玲收获了极大的教育自信。而这位在农村坚守多年且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也启迪董春玲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把心交给教育,爱可以传递爱。

2002年9月初的一天,刚刚开学的董春玲非常忙碌。下午5点30分,她的手机又准时震动了,是一条天气预报的信息。在那一段时间,由同一个手机号发送来的天气突变、天气特别好的信息和每周五的祝福,都会如约而至。

这个陌生的号码是谁的呢?原来,这是一个已经毕业工作的学生发的,他希望董老师每天都平安,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潇洒漂亮,全家幸福安康。

董春玲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因为学生懂得了尊重和爱。这是教育者的成功。

让工作成为快乐的事

业绩突出的董春玲,在黄庄二中很快被提拔为教导主任,生活美好而充实。但是,她每次回娘家,看到村小学里疲惫苦挨的教师和懵懂麻木的学生时,就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

2005年7月9日,是董春玲度过的最忙碌的一天。报名、参聘、上岗,前前后后不足一天时间,她成了丈八丘联小的校长。

从中学教导主任到条件差得多的村小学当校长,每月工资一下子少了800多元,很多人说她有点傻。母亲也心疼地问她,是不是在中学犯了什么错误才回来的?只有董春玲心里清楚:当校长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让老师把教学当成快乐的事,让农村孩子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当时,学校教室简陋、教学设施匮乏。而最让董春玲痛心的是:平均年龄45.6岁的19位教师,陷在应试教育的圈子里,每天的工作就是教课本,唯一的教育目的就是考个好分数。为此,老师们殚精竭虑,身心疲惫。

董春玲觉得:教师的知识积淀少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上进的激情;教师执教的能力差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的思想和心灵变得荒芜。教师只要心不老,教育就会有希望。她决定用活动帮助教师“养心”。

2005年的教师节很快就到了。董春玲提出每个老师都要出个节目,给学生表演。老师们你推我、我推你,还有人小声说:“搞这个还不如上课提点儿分呢。”最终,只凑了一个大合唱。当老师们简单地统一了服装、往台上一站时,学生们“哗哗”鼓掌。《团结就是力量》居然被老师们唱得很有气势。下台来,52岁的葛庆良老师哽咽着说:“10多年没听到学生的掌声了!一听到学生的掌声,我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我从心里说,要使劲唱!”

就是这个简单的大合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们又找回了活力。

紧接着是校长发动的“换装行动”。所有教师进入学校,必须穿统一的深色西装、白衬衣,打领带并佩戴校牌。这让那些四五十岁的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有些意外。50岁的李之江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刚开始穿还真有些放不开,但几天坚持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精神面貌确实比以前好多了,感觉挺自信的。”

而自信和活力,正是董春玲希望这些不再年轻的老教师能够重新拾获的。

2005年年底,董春玲提出要按照国家课程实施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这对一所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的农村学校来说有点匪夷所思。要知道,全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是在2008年初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之后。

可是,那些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新课”由谁来上呢?学校只能在内部挖潜,率先实行了“教师专职化”,每名教师只担任一门专业学科。有些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老师的教学任务更繁重了,但是大家毫无怨言。一些有特长的老师勇敢地担起了新课:董春玲主动承担了大家不知道如何教的品德与社会;54岁的葛庆国为了担任专职音乐教师,自费学习了电子琴;54岁的张如海为了当好体育教师,每周都去20里外的初中“看课”取经……

51岁的张忠臣老师,本来想回中学解决职称问题,“但是突然发现呆了这么多年的学校变样了。课外又开起了丰富的第二课堂,国庆节、体育节、家校联欢会红红火火,统一的服装成了农村靓丽的风景。在我当老师的经历中,这些都是第一次;50多岁的人了,才刚刚知道当老师的诸多乐趣。我下定决心在这里干,在以后的日子里做一个理性的教育者、理想的守望者,希望给自己的教师生涯画个圆满的句号”。

2006年11月20日,是许多老教师终生难忘的日子。当平生第一次接过科研论文的获奖证书时,他们惊喜、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手足无措。那是由董校长为丈八丘联小争取的建校以来第一个省级课题,也是老教师们从教30多年来首次摸索着搞科研。那年11月17日,董春玲去参加一个省级课题研讨会,翻看日程安排时发现有一条:会议期间评选论文,截稿时间是第二天下午3点。董春玲想都没想,一夜没睡就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老师们的论文;评审费也是她跟别人借钱为大家垫付的。这次的获奖加分成了一个月后老师们职称评聘的重要砝码。而更让董春玲欣喜的是,老师们真切地爱上了教研,爱上了教育。

来学校参观的专家、老师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的老师能这么精神地带着激情工作?”

教导副主任尹逊峰给出了其中的一个答案:董校长的管理风格让大家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她从来不用考试名次评价老师,学校也没有硬性的条条框框压制老师,就连《教师公约》也是大家共同商议订立的。无论大家有什么教学、生活问题,都可以在周五例会上提出来,而董校长总是心平气和地从自己的经历或者思考谈起,或者讲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让老师们自己去体悟、去改变。会议结束了,老师们总觉得意犹未尽又回味悠长。这种“柔性”的管理方式其实更厉害,它让你从心底里被打动。不知不觉中,大家的思想境界都提升了。

快乐的工作带来的是教师的快速成长。近3年,学校3名教师获市级优质课奖,3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3名教师课件设计获市级奖。2007年9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11月,学校成功地为全国“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研究”研讨会提供了现场。如今,老师退休的时候都不愿意走。苏庆香老师是带着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流着泪离开的。她说:“这里是我成长的土壤,才刚刚懂得努力和收获,可惜已经老了。”

谈起自己的教育团队,董春玲说:“我本想培育一棵树,他们却让我收获了一片森林。”

让快乐点燃孩子的梦想

早就听说莱芜钢城区有个怪事:有许多城镇的孩子为了择校到丈八丘联小这所农村学校来,家长还到处“走后门”呢。其实,这事也不奇怪,因为社会上口口相传:这里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沃土。

在丈八丘联小,孩子们说他们像喜欢游戏一样喜欢上课。课堂上,没有老师单调、枯燥的灌输,孩子们在自由讨论、自主探究中解放了嘴、手、眼睛和大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学习。老师们面对如此活跃甚至“嚣张”的课堂气氛,只会给予鼓励的微笑或者再想一想的暗示。四年级一班的董丽华告诉记者:“课堂上,我可自由了,可以把学到的东西演出来、唱出来,很多古诗我都是唱会的。我们是在快乐中学习的。”

而这样的教学景观来源于董春玲坚持的教育观:教育就是唤醒和激励,教的过程是唤醒,评价的目的也是唤醒。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教室是神圣的地方和魅力无穷的地方,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非常迷人和快乐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找到一些方法,诱导孩子产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

每到周五下午4点,五年级一班的教室里就会响起强劲的音乐。学生们自己设计了发型,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准确地踏着节奏,一板一眼地走着模特步,扭胯、亮相、回眸……原来,这是在上“模特训练课”。孩子们眼神、肢体中透出的极端自信大方,让参观者感叹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开启了心灵和梦想的孩子是无敌的。

而像这样的特色课堂在丈八丘联小还有许多许多,“传统文化课”、“朗诵课”、“礼仪课”、“生活指导课”、“时尚发型课”……学生们可以各取所需,任意选修。三年级一班的张合凯说:“学校这些课可精彩了,我都不知道选哪些好了。别的学校的小朋友不知道多羡慕我们呢。”这是因为,丈八丘联小开设特色课程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每门课都要求保质保量。对于缺少的教师,董春玲从不凑合,总是想尽办法去寻找。教舞蹈课的专业教师是从中学聘请来的;来上英语口语课的尼日利亚外教是从莱芜四中请来的;教跆拳道的教练是董春玲从学校附近俱乐部里拉来的……

每个来丈八丘参观的老师都会感叹: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个灿烂的生命,每个孩子的眼里都流露出智慧;高中老师说,在这里能找到童心,不修饰、不掩饰的自然的生命状态。

董春玲说:“每当为学生竖一架梯子,学生就多了一次攀登的机会。所以,我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让农村孩子尽可能扩大视野,去寻找、发现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有趣的一天叙事作文下一篇:算法概念说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