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资源型工业基地的根本对策(精选7篇)
振兴东北资源型工业基地的根本对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次空前规模的东北地区的`再度开发,为此必须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体制与机制创新,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与升级.
作 者:宋琦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社科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2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8)分类号:F401关键词:东北 老工业基地 振兴 对策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基本状况与相关振兴政策措施的实施
(一)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状况
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划分原则, 我国资源型城市共有118座, 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 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合计30座, 约占全国的1/4。因此,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 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是重中之重,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关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进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好坏关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成败。截至目前, 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和盘锦市六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被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
(二)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过程
2003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 被明确列入文件之中。2005年5月,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要点》。提出抓紧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有关政策措施率先在辽宁省阜新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等资源型城市试行。选择黑龙江省大庆市、伊春市分别作为石油、森工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扩大试点, 将吉林省辽源市列入煤炭类型的资源型城市试点。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2007年6月12日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 审议通过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7年工作要点》, 提出全面推进东北乃至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增列辽宁省盘锦市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 继续深入做好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和盘锦市的经济转型试点工作, 完善经济转型方案。2007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若干意见》颁布, 提出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
自确定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和盘锦市为试点城市并推进经济转型工作以来, 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并且在产业规划、财政转移支付、金融信贷等政策方面对试点城市予以照顾。例如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自2004年7月1日起, 率先在东北三省八个行业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对企业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予以抵扣;加大了对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支持力度;减免表外欠息和核销呆坏账工作;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逐步建立起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政策等。在对资源型城市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的同时, 国家还启动能够替代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大项目”带动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 尤其是发挥中央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诸多优势, 与资源型城市潜在的优势相结合, 建设了一批重大接替产业项目, 如阜新矿区经济转型过程中第一个高科技产业项目——玄武岩连续纤维及相关制品项目等。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成效
(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 首先采取了选试点、抓典型的推进方法, 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相继确立的六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工作推进顺利, 转型效果显著。例如, 先期启动的辽宁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家支持的2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 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接续产业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转型三年来全市实现再就业13.1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净减少11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九五”时期的年均2.1%上升到近三年的20%以上。为支持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国家发改委同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大庆石化乙烯改扩建工程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新增乙烯年生产能力由20万吨提高到60万吨, 乙烯总生产能力提高到120万吨, 把大庆打造成了全国最大乙烯生产基地。此外, 辽源、白山、伊春、盘锦等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成功转型和良性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为资源型城市的全面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与机制初步建立
在近几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实践中, 以“两个机制”即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为标志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和机制初步建立起来。如国家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财力性转移支付, 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改革现行资源税制度, 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 调整资源税负水平, 增强解决资源型城市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 安排部分资金扶持建设项目, 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 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等。这一系列体制与机制的建立为资源型城市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分项措施效果显著
为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进程, 国家在制定规划整体推进转型进程的同时, 还实施了一系列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分项措施, 这些措施工作进展顺利, 实施效果显著。如自实施振兴战略以来, 国家累计投资65亿元用于东北三省15个采煤沉陷区项目的治理改造, 新建住宅面积907万平方米, 安置居民15.24万户。东北三省棚户区改造工程稳步有序展开, 国家先后投资12.2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配套的基础设施、学校和医院建设补助。至2006年底, 辽宁省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连片棚户区改造面积1212万平方米, 吉林省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面积1300万平方米, 黑龙江省棚户区改造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与此同时, 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码头、输引水工程、水电、核电工程等一批关系到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尚存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尚存问题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历史上积累的影响长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是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 虽然各资源型城市的非资源型产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但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要素的投入重点仍在资源型支柱产业和专业化生产部门, 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资源开采加工企业停产、转产甚至破产, 形成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严峻;资源型城市部分资源供给能力下降, 一些流域、区域和海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因此, 振兴东北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 全面实现振兴目标任重道远。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方向
1. 资源型城市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 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进一步加强对“两个机制”的深入研究, 发挥机制创新对转型工作的保障作用。一是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 遵循市场规律, 采取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措施, 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 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要统筹规划,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各种职业培训,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保障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
3.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 要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资源采收率, 发展上、下游产业, 拉长产业链条,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于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 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 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 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 拓宽资源开发领域, 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 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 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 要选择好产业转型方向, 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因地制宜, 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
《意见》指出,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把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未来五年内, 安排一部分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 集中扶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
(一) 解放思想意识, 更新发展观念
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目艰巨、复杂的工程, 资源型城市的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效益观、政绩观、法制观、消费观, 重新理顺工作思路, 调整转型工作部署, 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经济竞争能力, 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转轨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 加快调整步伐, 促进战略升级
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要加快调整步伐, 对资源仍较丰富的城市, 要提高资源采收率, 发展精深开采和精深加工;对资源趋于枯竭的城市, 要挖掘资源潜力, 拉长产业链条;对于资源已经枯竭的城市, 要充分利用剩余资源和共伴生资源, 加快发展接替产业。与此同时, 要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全面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战略, 遵循科学发展观和系统论方法, 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 协调推进, 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创新转型模式, 实现产业再造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主要有三种, 即新兴产业对原有产业的直接替代模式、传统产业链扩展与延伸模式、多元复合模式,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推进, 既要彻底地改变资源型城市对原有资源优势的依赖, 带动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 又要根据资源型产业类型的不同, 在横向和纵向上拓展产业链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新型产业培育和原有产业的扩展延伸并举的多元复合的转型模式, 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危机。只有这样, 资源型城市才能从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及市场需求出发, 加快建立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本地比较优势、在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产业、产品支撑体系。
(四) 积极争取政策, 深挖内部潜力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当前政策是最大资源。要解读政策、摸清底数、心中有数、深入谋划、科学筛选、整体运作、明确责任, 分头争取, 提高争取资金、政策、项目的成功率。在积极争取外部政策,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 还要确立正确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措施, 增加地方财政对资源型城市支持力度, 动员内部资金、技术人才向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上倾斜等,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 使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形成内外统一的合力。
参考文献
[1]王青云.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关键词:辽宁省高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辽宁省高校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及区域社会发展目
标,着眼于区域人才整体开发,以中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人才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充分利用省内的各种人才资源,为实现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一、辽宁省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科不强、专业不专
辽宁省教育厅已起草了《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条例(草案)》,“就业率低的专业应停止招生”等有关规定将以立法形式得以实现。这是对高等学校最低的和也是目前最难完成的要求了。高等教育在就业问题上已经与市场经济挂钩,所以专业与就业也就显示了巨大的矛盾:专业不符合市场需要;教育质量满足不了企业需要;资源有限;不具备足够的或最新的专业知识等等。如何以市场为导向,毕业出去的学生如何找到工作,这是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学校、教师不能转变观念,不能以市场、以学生为导向,那么,毕业出门的学生从企业产品的角度来讲也只能是个“半成品”而谈不上什么“产成品”或“商品”。辽宁省一些高校的问题是,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不强不特、趋同趋热的专业较多。省内有21所高校开设了法学类专业,39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18所学校开设体育类专业。IT类人才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仅本科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布点数就达47个,许多学校还开设了各类IT人才培养学院。这些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难保。人才培养质量难保,又有哪个企业愿意接着为学生的下一步“学费”而买单呢?
2、双师型的师资比例严重不足
双师型的师资比例严重不足,教师难以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与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指导,从社会聘请“能工巧匠”的用人渠道也不够畅通,这也是一个比较严要的问题。大学生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第一线,用人单位用人的标准之一就是学生在该企业或该机构里能够胜任其工作,如果要求再高一点就是得有一些前瞻性的知识或能力储备。“双师型师资”的教师,不是有一个教师资格证,又考了一个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解决问题了。理论和企业实务的衔接还有一定的距离。“双师型师资”的教师,一是教师出身,二是得有该专业的实务操作能力,即实战能力。有实战能力的前提是已经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的教师,有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企业实习一段时间,这样授课才有针对性,知道该专业的理论落实到企业实务中,是怎样运用的,存在什么问题,有那些解决的办法,在课堂上提醒学生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但是,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制,并不适应双师型师资的要求,也没有足够的激励或支持的政策。如果教师总是按照书本上的讲,自己也不知道企业是如何运用的,学生对你讲的也会半信半疑;教师没有充分的第一手资料,讲起来也是干巴巴的、挺生硬的。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资产还是教师,这已是不用争议的问题了。
3、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衔接问题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有很多历史的渊源。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为适应经济的发展或区域经济的需要,在特定高校设施特定专业也是有许多国家的高校已经做过尝试而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辽宁省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已严重脱离市场经济、脱离企业的真实需求。据有关资料披露,到2013年,辽宁以数控机床、船舶制造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以上,以软件开发、生物工程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以上,以会展、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以上,以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以上。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高校是否对自己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做过调整呢?招生计划及专业设置是否具有前瞻性呢?相反,有些专业又是每个学校都设置了,不同的高校相同专业的情况下,每个学校又有什么优势或是特色?千篇一律?有许多专业与市场是完全脱节,根本找不到用人单位。是学生配合学校配合专业,还是学校以学生以市场为导向?
4、培养人才的方式比较落后:墨守成规、标准答案
高校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于,现在的教学及考核学生的方式,墨守成规、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教师按照书本理论教学,期末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否,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试卷决定学生某一转专业课程成绩的。成绩作为结果、结论性的指标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背书、背标准答案,背大块的演示过程。但是,这些理论的原理,在什么情况下用又该如何用等等问题,学生掌握得是否清晰?有些有案例背景的题目应该有各种可能的答案,因为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在很多情况下,因为人、因为时间、因为具体的企业背景情况是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的。参加了今年企业招聘应试的学生在应试之后才真正感觉到了:本来学的就少之又少,应试能够用上的就更少了。企业招人是招马上能上手的,企业也真的没空再来培训刚刚毕业却上不了手的“夹生”的学生。如果说学生不会,但说起话来一套套的,讲的吧还真没什么用,都是很空的大话套话。学生不缺乏“看书”的能力,“背书”的能力,缺乏的是知识转换的能力,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
二、辽宁省高校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如果招100名大学生,我会去中国,因为那里前几名的高校水平很高。但如果让我招1万名大学生,我就去印度招。因为那里的大学普及性比中国好”。这是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对中印高等教育进行的比较。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值得我们辽宁省高校的教师用心地思考。
1、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社会职能。高校的教育改革一定是要做到:专业教育由窄口径向宽口径转变;培养模式由一体化向多元化转变;培养理念由强调共性向重视个性转变。将“打好基础、拓宽专业、加强能力、因材施教”作为教学改革的方针,坚持发展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性等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辽宁省高等院校应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的人才,及时调整学科及专业设置。应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市场,了解企业,努力加大高等教育贴近市场的力度,要面向东北三省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与就业市场有效对接的示范专业和品牌特色专业,使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社会同步。解决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校要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的学校是“活学校”,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不死不活的学校”。我们应该做一个“活”学校,做一个能够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有用人才的“活”学校。
2、加强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天安保险公司大连分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签署了协议,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天安保险学院,采用“3+1”模式,充分利用校企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搭建理论与工作的两个平台。所谓“3+1”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3年,到企业实践1年。“3+1”特色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对口的实践舞台而不仅仅是讲台,为学生注入的是能力而不仅仅是学问,它为社会输送的是人才而不仅仅是毕业生。这样就缩短了就业上岗的过渡期,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这是教学型学校的案例。如果是研究型的学校,就可以参照“清华大学”的做法。清华大学科研的模式是“把一个成果转化成一种产业”,也就是“带土移植”,其做法就是,为将课题成果转化为产业,课题组的教师要到“清华同方”的某一事业部做总经理、做业务骨干。这些教师只负责将科研成果予以技术化、产业化。诸如融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一系列具体事宜一概由公司统一管理。成果转化成技术、产业后,课题组的教师可以继续留在“清华同方”,也可以回到清华继续教书,再进行其他科学研究。清华人说,不是看着图纸就能造机器的,人需要细化,才能完成转换。因此,辽宁省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创新之路。教师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为驱动力,除广泛开展基础研究以外,还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应用研究,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工程服务,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高等院校应解决专业课、专业设置与经济需求的关系,课程内容需要动态调整,应增设市场需求的选修课程、讲座及相关方面的培训;教师应采用“活页讲义”,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些之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问题解决的方式是,第一,实习基地的建立,与企业、机关、中介机构“合作教育”。作为交换方式,教师可以为这些企业、机关、中介机构提供后续教育或是理论培训及专业前沿理论的介绍,让这些企业、机关、中介机构的“大拿”们给学生讲授市场前沿最新的实务及实际操作流程。第二,“一线”企业界兼职教师的聘用。企业界不乏对高等教育充满热爱之情的人士,他们既有相当客观的学历又有若干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及经典的案例。需要高校解决的就是学时与授课时间的安排,聘请过来,只要时间能对的上,就是最好的“双师型”教师。第三,鼓励和资助教师参加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各种培训和学习,做到教师一直接受最前沿的理论与实务,同时拥有“双证”资格,并鼓励和给予一定的政策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校可以将此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这样会促使教师提高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因为,你考评什么,大家就会做什么。
4、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
辽宁省高等院校,除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与地方企业合作,进行产学研创新方式研究之外,还应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以保证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各学校可以聘请名誉、客座、顾问教授,开展“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辽宁省高校可联合建立“大学国际化基金”,用以资助海外学者聘请、教师国外进修、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承办国际学术会议。这样才能资源共享、把握学术动态、联合申请课题、联合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带动和影响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搭建平台。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外交流,开阔师生的视野,了解和明确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及不足,找对问题,明确方向,这样才能形成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作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素质视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氛围。“人人关心教学,一切为了育人”才能落实到实处。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人,但通过人可以改变的是理念、方式、教材、教学手段等。只有走出去请进来的次数多了,每一个教师都身临其境了,才能改变我们现在的“灌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强调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必须从教师做起。教师用功了学生才会有功。教师多接触市场一线的内容,多以理论来讲解、解释市场一线的案例,考核学生的方式也就可以灵活多样。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之后,你让学生“打小抄”其也抄不到了。
同时,省内高校应该创新用人机制,激发教师人才创新教学活力;搭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办学创业的平台;构建人才施展才干、发挥作用的载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其聪颖,坚持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原则。这样,辽宁省的高等教育也就真正能够为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真正”的人才了。
参考文献:
[1]振兴东北的八大瓶颈与六大希望刘晓林 观察与思考2004.2
[2]东北振兴遭遇人才“死穴”:本地难留,外地难引 中国青年报 2004.2.24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适应新形势走出新路子温家宝 新华社 2003.8
[4]《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简章》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8 4
[5]大连日报 大连新商报等
本论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策研究”。项目号20060101
东北地区资源型工业发展对策
资源型工业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解决社会就业的主力.在回顾东北地区资源型工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振兴东北地区和发展资源型工业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要通过建立支撑系统、优化生产体系、利用国际市场、实行集团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来发展东北地区资源型工业的相应对策.
作 者:任启平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刊 名:资源开发与市场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年,卷(期):20(4)分类号:F427.3关键词:东北地区 资源型工业 发展对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之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国有经济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下降、企业资金短缺、观念陈旧等诸多问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振兴大东北.
作 者:祁峰 Qi Feng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刊 名: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3)分类号:F427.3关键词:国有企业 东北老工业基地 制度创新 市场经济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和优势的再认识
正确认识和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是实施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据.国家提出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自然资源、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计划经济弊端的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巨大的优势.
作 者:王音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列部,辽宁,沈阳,110035刊 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OURNAL年,卷(期):20046(2)分类号:F420关键词:东北地区 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加工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 具有一大批国家级的工业企业, 并且分工相对明确, 产业布局也较为合理。但改革开放之后, 东北重工业体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企业与企业之间“聚而不集”的现象日趋显现, 产业内部变得松散及联系不够紧密。随着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 国家也向东北三省投入巨资和较多巨型项目, 可以说东北并不缺大项目、大企业, 但是, 由于市场机制的缺失, 东北老工业基地没能够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且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还有待提升。就目前来看,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化, 既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 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障碍。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分析
1、重工业基地优势。
重工业一直以来都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 并且大多数重工业行业都具有产业关联性强、产业内分工程度高、价值链条长以及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等特征。所以, 实现集群化发展是重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具体的重工业行业看, 东北地区集中了一大批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 比如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大连造船厂、鞍山钢铁、大庆油田等。这些企业不仅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有些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是其发挥着带动整个东北经济的重要作用。根据东北产业分布的特征, 若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 发展垂直型产业集群模式, 则可以充分发挥其产业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产业内分工, 发展与之配套的小企业, 不仅有利于核心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善, 降底成本, 而且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此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全球产业分布的调整, 重工业将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种国际环境将为东北重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带来发展机遇。因此, 东北地区依据重工业基地的优势发展重工业产业集群势在必行。
2、基础设施及地理优势。
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交通便利程度高、通讯方式便捷、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就目前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情况看, 东北公路、铁路、水路等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公路交通可谓四通八达, 总营运里程达到158997公里, 占全国的比重约为8.79%。此外, 围绕长春、沈阳、哈尔滨三大省会城市均有环城高速公路, 且省内主要中心城市间也都拥有高速公路。东北铁路运输总量程为13219公里, 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量程的比重约为18.11%, 并且从密度上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全国的2.17倍。东北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 数字化及程控化的传输及交换设备以及各地市间的传输网已基本建成。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 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也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东北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地带, 与诸多国家相邻, 边境线及大陆海岸线分别长达4637公里和2178公里, 拥有5大出口海港以及32个边境县 (市、区) , 具有开放开发的独特优势。
3、资源条件优势。
东北地区经过重工业的长期发展, 目前局部地区出现了自然资源枯竭的困境, 但从总体上看, 东北依旧是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供应地。在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中, 原煤储量占全国的10%, 石油储量占全国的45%, 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的22%。目前, 铁矿保有总量居全国第一, 其中, 金、钼、镍及铝土矿都位居全国前列。从森林自然资源看, 总森林面积达8.67亿亩,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生态资源及环境的优越条件为发展特色产业创造了条件。从人力资源条件看, 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背景打造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队伍, 人力资源优势突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东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及科技力量都更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达48%,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个百分点。大专院校数量、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中心众多, 高等院校数量占全国的10.6%, 科研机构多达700多个, 特别是集中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和重点研究所、实验室。东北地区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技术上都处在全国领先的水平。优越的自然资源及人力资源条件为东北产业集群化发展及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阻力
1、计划体制残余力量未完全消失。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当时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已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原材料供给、资金投入以及销售渠道都由国家计划来完成。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东北重工业产业集群对国家行政指令的依赖。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经济的转轨, 市场逐步代替行政指令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对长期依赖计划指令的产业价值链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实践表明, 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虽然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有更大的自由度, 但却始终不知道怎么用, 再加上国有企业自身规模巨大, 资本存量多, 其实现经营转型的成本也更高, 这导致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东北的产业集群发展缓慢。
2、政府的服务职能欠缺。
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上看, 政府政策支持是重要的推动力。因此, 政府应转变职能, 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通过制定市场规则, 出台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条件。然而, 目前东北地区某些政府依然习惯使用行政干预的手段,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从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或大局出发, 而仅仅只关注于某些重点企业, 忽视了对区域经济的全面服务职能。
3、僵化的企业经营体制。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 市场经济中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配给的力量明显弱化。同时, 市场中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对企业的运行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 企业为了促进经济效益, 必须对投入、生产及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而打造自身竞争优势,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看,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多大型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依赖行政指令, 缺乏自身成本与收益核算意识, 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方式必然会限制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及产业集群的发展。
4、地方保护现象突出。
目前, 东北地区地方保护现象仍较为突出, 有些行业过度竞争的同时区域内又存在大量垄断势力, 这导致了各个区域以及单一区域内的上下游企业各自为战、各自为政。地方保护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大大提高了企业间的协调及重组成本, 企业之间的合力无法形成, 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实现;另一方面, 导致了市场的分隔, 限制了产业的外部增长机遇。不仅如此, 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的存在不仅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成本, 还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打破地方保护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经之路。
三、全力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对策分析
1、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强化市场经济观念。
从我国各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来看, 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必须要优化市场环境, 强化市场经济观念。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 其产业集群的发展都离不开较为健全的市场运行机制, 甚至可以说市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 再配合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合理引导, 才能促进集群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 东北地区的市场观念不强, 竞争意识及危机意识不高, 导致产业集群发展缓慢。因此, 目前, 完成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战略最为欠缺的就是充满活力的市场。只有依靠市场的力量才能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动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优化市场结构。
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是整个价值链上存在多个有活力的企业微观主体。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诱因, 通过价值链上的各个企业展开充分竞争与合作, 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然而, 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大而全”, 低程度分工的大型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所以,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众多大型国有企业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阻碍集群发展的因素。基于产业集群振兴的战略, 必须要在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制上加大力度, 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扶持和鼓励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 通过对国有企业的重组分离优化市场结构, 形成包括少数龙头企业及与之配套的众多专业化分工企业在内的产业集群格局,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培育出健康而有活力的微观企业主体。
3、培育主干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改善区域创新环境。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改造意味着产业集群的升级, 其必然要依靠特别是主干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产业集群的升级是基于新知识的创造与新技术的出现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及技术含量, 提升产业集群的生产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要实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 不仅需要通过技术引进及加强对外合作, 更需要提升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首先要制定与研发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集群内企业及各种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其次加强政府对集群内部分重点企业科技研发的直接投入;最后要建立人才管理的协调机制, 并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只有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才能真正从整体上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升级和优化。
4、建设一流工业园区, 发挥外部经济效应。
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建设一流的工业园区, 发挥其辐射作用及外部经济效应, 视其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 通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税政策, 搞好工业园区建设。首先应该明确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 并构建园区内企业及新建企业之间的联系桥梁, 组成专业化分工明确的产业链系统;其次要根据合理的产业发展配套原则, 优化配套环境;最后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并引导各类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投资,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总之, 办好工业园区的标准就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同时, 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与工业园区建设的协调。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 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2]林木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性思考与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 2003 (10) .
[3]李善同: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11) .
[4]王清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振兴东北资源型工业基地的根本对策】推荐阅读: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06-24
东北振兴座谈会讲话稿06-14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05-28
东北虎的生存现状与保护09-15
东北婚礼习俗11-04
美国东北大学06-01
东北矿山考察报告10-27
经典东北社会语录11-04
聚力乡村振兴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