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交往的内涵,了解交往的特点。

2、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帮助中学生认识交往的内涵,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2、通过训练,帮助中学生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并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交往的内涵

【教学难点】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资料观看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定义:形象解释什么是交往?

交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且有感情的人类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青少年交往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同性群友期。第二阶段:同性密友期。第三阶段:异性群友期。第四阶段:异性密友期。

三、训练 1.领会交往艺术

(1)给予赞美:给予别人以赞美,是发展成熟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能满足需要,增进交流。

(2)接受赞美,也是发展成熟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3)识别姿势:身体是信息交流无声的语言。(4)自我空间: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空间。(5)认识不良交往行为 2.学会保持友谊(1)珍惜友情。

(2)遵循交往准则:朋友关系有深有浅,谈话一定要遵循交往准则,否则就会损害友情,使交往中断。(3)走出交往误区。

A异性交往紧张,如何克服(端正认识;端正态度;讲究方式;自我暗示)。B代沟。C嫉妒。

四、测验(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分析)1.人际交往能力测验。2.人际交往类型测验。3.交往的性格倾向测验。4.与人相处状态测验。

五、课后小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交往的方式,领会交往的方式,领会交往艺术,学会保持友谊,如何走出交往误区。同时,通过学习,也使教师的工作有利充实,尽而达到教育目的。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篇2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安全感

在社会压力愈来越大的信息化时代生长的“90后”大学生, 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强, 性格脆弱敏感, 还要承受社会环境、感情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 使得一部分学生缺少安全感, 出现过度的焦虑、恐惧、自卑、抑郁和适应不良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 校园违纪、犯罪等案件屡屡发生说明, 分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安全状况, 有效地抓好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90后”大学生凸显的心理特征

1. 心理成熟度滞后, 敏感脆弱。

“90后”大学生心理成熟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 由于缺少生活中艰苦的磨炼, 认知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 呈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矛盾的特征, 引起某些心理方面的冲突尤为明显, 如追求独立性与心理依赖性的冲突, 情绪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低的冲突, 以及个别学生心理素质欠缺等。“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是在备受呵护又受到禁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 特立独行, 在行为理念上表现出高度的超前性和自主性, 但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忠诚感;有较好的自我认知,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自信心强, 自我意识强大, 但行为个性“假成熟”、“真幼稚”;有强烈的“成人意识”, 时刻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在理念上渴望独立, 但因为从小缺乏磨炼, 缺乏独立生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 依赖心理强, 独立性差, 耐挫折能力弱。

2. 过度追求时尚事物而精神空虚, 缺乏信仰引领。

平时宿舍内少交流, 踩着铃声上课, 喜欢在网络上倾吐心声的“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的图文、音像和网络语言习以为常, 追求符合自己个性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新鲜时尚事物。在日常学习生活里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 常常觉得精神空虚, 没有长远规划与目标。在社会转型期成长的“90后”大学生, 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变更和转换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 价值观念发生动摇, 导致信仰迷茫和缺失, 缺少心理安全感, 心理失衡后就消极厌世。

3. 自我观念较强, 心理调控能力弱。

“90后”大学生喜欢我行我素, 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容易在适应环境和面对突发事件中受挫。由于生长在信息爆炸时代, 思想较为早熟, 思想意识中自我观念强, 但是价值观不稳定, 安全感差, 情绪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 易冲动而采取极端行为, 心理承受能力弱。调查显示, 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 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会因此一蹶不振。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弱, 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诉求的分析

1. 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极度需要心理安全感。

在离异、婚变等社会问题上升率增高的影响下, 在“90后”大学生中单亲和孤儿学生数目明显增加, 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因素导致的性格自卑、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此类学生由于家庭缺少温暖、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重组, 与家长的沟通有障碍, 在这类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有严重的阴影甚至性格扭曲, 在大学生活里显得适应能力差, 并且排斥同龄人的帮助。过度敏感而又极其渴望心理安全的他们, 在语言和行为上特立独行, 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成为班级中的“问题同学”。他们表现得对什么都无所谓, 其实内心急欲与他人建立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 极度需要关心和关注。因为自信心不强, 每遇到小的风浪就会害怕, 在处理爱情和应对大学生活的挑战时总会退缩。根据马斯洛五个需要等级, 这类特殊群体对于稳定、安全、舒适、秩序、受保护、免受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需要极为迫切, 在心理安全上诉求尤为强烈。

2.“90后”大学生成长中缺乏安全感是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因素。

情绪调节能力弱、心理成熟度差的“90后”大学生在成长中重视来自周围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一旦交往的信任基础和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人际紧张感增强, 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就会增多, 如不及时疏导, 就会诱发或导致违纪、违法、犯罪等事件发生。近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2013年4月16日, 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 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 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同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又发生命案, 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挥刀刺中胸口身亡, 起因是袁某没有及时给未带钥匙的蒋某开门。诸如此类的极端事件, 在此之前也常见报端。“90”后大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环境中, 他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又受到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危害, 根据特殊的时代背景, 积极探索当代“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需要, 是做好当代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1. 根据“90后”大学生心理需要,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 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从“需要”的理念出发, 着眼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关怀并信任他们, 适度满足他们的“合理性”心理需求。从新时代背景下对理想信念的呼唤出发, 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的新认识出发, 加强对“90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引导同学树立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具备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务实实用的理性精神, 促进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性和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满足缺少文化积淀的“90后”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对新事物丧失兴趣后出现的空虚、无聊, 和追逐目标失败后的无助、心理恐慌都是缺少信仰支撑而产生的缺乏安全感、存在感的表现, 良好的道德教育和信念引领能为“90后”大学生提供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使得他们在内心需要的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几个方面得到满足。

2. 提供人性化、现代化的成长环境, 促进“90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优雅具有时尚品味的校园环境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其中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师德师风、管理制度等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尽量的填补校园里控制功能弱化的“真空”地带, 加强在“90后”大学生热衷的网络论坛、微博等活跃的舆论地带的引领, 将课堂学习的范围不断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 散播正能量, 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对热点事件、人物的评论和社会影响的宣传,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价值观。营造适合“90后”生活、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当今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个随时随地能感受到科学和人文气息、获得审美感受的现代化校园中, 人的创造力和思考力会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也会促使大学生在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公德意识等方面得到加强。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和人文关怀会促进“90”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使得他们能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会有积极的作用。

3. 加强挫折教育, 提高“90后”大学生耐挫能力。

近期发生在高校的许多因同学间的小矛盾、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和个人感情问题导致杀害同学或自杀的案例反复提醒我们, 目前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很差, 对“90后”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刻不容缓。随着大学生身心的发展, 他们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习、生活、恋爱等方面的挫折。由于他们自身突显的特点, 渴望得到爱情、友谊、信任和理解, 却又交往能力欠缺、相互理解和包容性不足、猜忌和防备心强, 没有经受过生活的磨炼, 遭遇挫折后心理上无所准备, 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 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不同的行为特征, 摸清学生受挫的具体原因, 把准脉搏后才能帮之以需, 导之以行。可以在教育中预设大学生常见的挫折情境,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专题训练, 帮助学生形成和锻炼坚强的性格, 学会调适心态和情绪, 遭遇挫折后不回避, 能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作为在第一战线的思想教育工作者,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把握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才, 才能使教育效果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艳红.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11) .

[2]尹凯丰, 于钦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2) .

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篇3

一、传授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学校安全工作重在防范,全体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在思想深处筑牢安全防线,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培养自救能力。学校应设立安全教师,将安全课编入课表、引进课堂,系统讲解如何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受伤、防拥挤踩踏等知识。这些知识要多次强化,让学生切实牢记。因为学生一旦牢记这些安全知识将受用终生。

讲授的方法应灵活多样,案例分析加安全知识传授就是不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教训,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影视剧、阅读趣味安全读本、诵记安全知识儿歌,以及游戏、演习、参观、体验等方式进行。每个班级都应设立安全委员,负责提醒同学注意安全,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安全行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发现不安全行为及时予以纠正。这样一来,校园内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二、明确划分责任,时时提高警惕

每学期开学,学校集中全体教师制定、学习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对学校各部位进行安全大排查,重点检查校舍、围墙、厕所、电路、设施、小卖部及周边环境等可能存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汇总。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做到安全责任无盲点,安全教育无漏洞。与教师、家长、门卫、炊事员分别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每人该做的事情和应负责任。校园内划分安全责任区,重点时段要有人值勤看守,以防意外。如上下学时段在楼梯口、大门口值守疏导,防暴恐、防踩踏,做到看护无死角,视线不离学生。将安全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时刻警惕,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的安全事故还要承担经济责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交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物防、技防、人防相结合,购置安保器材,提高防范能力。

三、进行安全演练,提高避险能力

平时加强安全演练,多一次演练体验,灾难现场就多一分逃生机会。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2200余名学生在1分36秒内全部撤离到安全场所,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这得益于平时常抓不懈的演练。学校每学期要进行2~3次安全演练,模拟地震现场、火灾现场、洪水泥石流现场、拥挤踩踏现场等,制订科学可操作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明确疏散顺序,集合地点,注意事项等。每次演练后总结得失,改正不足、牢记经验。我们特别要教会学生面对灾难时的各种逃生技巧,如地震来临,要双手护头、猫腰前行,迅速躲到坚固物体下面或墙角处,然后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室外空阔场所,身处高楼时切忌跳楼,迅速到较安全处等待救援。这些技巧在演练中内化为学生素质,将会使其终生受益。

总之,学校安全事关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每位教师必须以对教育事业、对少年儿童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群防群治、常抓不懈,消除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工作再忙也要把安全抓实、抓好,做深、做细,防患于未然,确保学生在安全环境中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篇4

2.1心理安全教育现状

2.1.1心理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随着近几年大学生恶性的事件的增加,高校逐渐意识到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池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而心理安全教育便是其中一部分.然而高校安全教育过程却存在落于形式化的现象裸堂上的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不能深入到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将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同等对待从为通过课程考试就算是结束了这使得教育效果不能够深入人心,学生也很少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还是选择自我逃避,不能勇敢的面对现实而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2.1.2心理安全教育设施不够完备.在师资队伍上面大部分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是由某一职能部门或者辅导员来担任的这一人群很少是科班出身池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培训,这无疑会对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影响;心理安全教育多停留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只是对现实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则需要相关的仪器或设施来完成心理测试等工作,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引用这些工具作为教学用品.

2.1.3心理安全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育、展板宣传等方式进行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浓厚兴趣.自从高校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也逐渐进入课堂;高校内学生社团也经常采用展板宣传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但是仅仅靠这些方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将此种宣传的真正意义所在,即使有学生有心理问题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予以解决这将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形式大多大于实质.

2.1.4心理安全教育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段有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教育机制理论教学结束后并没有通过有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分析,只是教学而没有成果检验这使得课程设置成为一种虚构.

2.1.5心理安全咨询工作开展效果不佳.即使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安全咨询中心,然而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少主动去进行心理咨询,学生们的心理安全教育意识还不够到位面对问题时还是选择自我承受这使得心理安全咨询中心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问题的解决更是望尘莫及.

2.2心理安全教育与高校基层学生管理的融合

鉴于当前高校心理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将心理安全教育融合在高校基层学生管理中成为一种必要的并且将会是更有效的方法而且很多高校正是在这样做.

2.2.1高校基层学生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时间多、距离感小.高校基层学生管理者主要是指辅导员,离开了父母的大学生们突然失去了依赖感,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迅速找到感情的寄托而除了同学之外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比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多一些.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多就越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里使得学生减小戒备心理、放下心理负担更容易坦诚相待、敞开心扉.当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他更愿意跟有亲和力的辅导员诉说这也便于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者通过劝诫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

2.2.2高校基层学生管理者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更详尽.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对问题了解的程度大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解决速度,因为这使得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学习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上的益友措助于他们工作的方便性他们可以通过寝室走访、班长汇报等多种方式了解到每个学生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对于学生心理上的变化他们能更快掌握情况,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通过这详尽的了解迅速找到问题的出发点和切入点而这些恰恰都方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教育.

2.2.3基层学生管理者有更多的工作经验,对于心理教育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管理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方法.因为人类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早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育经验总结为基础的不管中外都是如此.在教育管理工作迅猛发展的今天经验总结法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克服了自身许多缺陷或局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已经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层学生管理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使得他们从中积累了更多的管理经验.而很多心理问题是具有相似性的对待相似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通过利用经验来更快捷、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2.2.4基层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开班会、谈心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教育,这使得对这个敏感话题的提出没有那么突兀和尖锐,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不会让他们感觉这种教育是遥不可及的、不关乎于自己的问题.谈心等这种带有关心色彩的方式可以去除课堂教育、展板宣传等方式的生硬感和距离感她们也可以参用开展文化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更多的欢乐和交流对于平时内向、自卑、自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缓解心理压力的利器.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篇5

2017年春“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教育”

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希望大家专心听,牢记于心间。

一、安全

同学们,全国每年中小学生发生安全事故达万起,死亡人数在千人以上,其中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占有55%以上,数字触目惊心。全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死亡的人数,每天平均有40多人,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伤害,时时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要以为这些事例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某校一位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被一辆大客车撞出去十几米远,等到120的急救车过来时,这名学生已经停止了呼吸;在武汉市的一所小学,有一个学生奔跑时与同学撞在一起,牙齿被撞断,肝脏破裂,生命垂危;最近在万家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时,浙江来自一个大家庭的5个孩子却在正月初五不幸溺水死亡,5个幸福的家庭一瞬间被不幸笼罩?入学仅两天的四岁小女孩在超载校车中挤压窒息而死„„同学们,听了上述事例后你想到了什么呢?我们至少应该想到:这些教训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给受害者造成伤害,会给受害者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失。假如我们平时重视安全,这些事故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来。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安全不仅关系我们个人、更关系到我们身后的家庭、学校、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让快乐与幸福伴随我们的童年。

(一)交通安全

1.要遵守交通法规,基本常识有:行人靠右行,不闯红灯,不跨越护栏,横穿路心时要左顾右盼看是否有车辆经过,不脱把骑车,不骑“英雄”车,不跳车,不扒车。

2.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十二周岁以上的学生骑自行车要达到“五有”,即“有铃”、“有刹”、“有锁”、“有支撑”、“有反光膜”。缺一都有安全隐患。

3.不乘坐黑车,因为黑车是“三无”车,有诸多不安全系数,出了安全问题,费用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赔偿。

4.坚决不乘坐超员车辆。每年因超员超载引发的校车安全事故占80%。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的农用运输车。

5.注意上学和放学安全,在上学和放学时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耍;更不要在公路上乱穿,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在马路上踢球。

(二)校园安全

同学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体而言: 1.禁止携带管制刀具、有伤害他人的一切工具进入校园,水果刀也不准带进校园。2.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校园。

3.禁止有危害性的玩具进入校园,如小枪、弹弓等。4.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寻衅滋事,引发矛盾。

5.禁止攀爬高层和危险物。禁止在池塘边、冰面上玩耍。严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三)食品卫生安全

1.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常洗头、常洗衣服、常剪指甲,被褥要整洁并要常晒。2.加强体育锻炼,按时集队、跑步或做操,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3.购买袋装食品要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不提倡吃零食,更不要吃不卫生的食品,以防因吃不卫生的食品而引发疾病。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讲究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包装袋、废纸等杂物。负责的值日生每天保证室内整洁卫生,每天开门开窗,保证室内通风。

(四)课间活动安全

1.禁止在校园追逐、打闹,做危险游戏,禁止到危险建筑物周围玩耍。

2.不摸、不动灭火器,不触摸开启校内各种开关;为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除实验外,校内严禁使用明火。

3.在学校各种劳动中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户,搬桌子等。

4.上操、集会、放学时间,学生不可奔跑,不可拥挤。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使用固定体育器械。

5.不得使用学习工具、尖锐利器等有伤害性的东西玩。6.下午放学后,禁止在学校和路上逗留。禁止学生在私自离校。

(五)居家安全

1.活动要远离建筑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

2.不到坑、池、塘、沟、河流、水坝、施工重地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防止意外伤害。

3.出门要告知父母知道,告诉他们你和谁在什么地方玩,要注意时间,不要很晚到家,以免父母担心。双休日,不要到学校玩耍。

4.不跟随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让陌生人随便出入家门。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同学们,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时时注意安全,事事注意安全,记住家长电话号码和急救电话(110、120、119),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预防意外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吗?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其实也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那么怎样才是心理健康的呢?心理健康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友好地与他人相处,能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灰心,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学习、不向困难低头,追求成功,这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或许,听起来你们会觉的太深奥了!那我们来听一个小朋友的故事吧!《钉子》的故事: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那么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具有的行为表现。

1、那么心理健康的小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⑴活泼、开朗,喜欢和小伙伴玩耍,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⑵能同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之间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特别是同学之间本着“宽容、理解、尊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不计较小事,以和为贵。(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不会因为羡慕别人而怨天尤人,产生嫉妒、甚至带有攻击性行为,同时不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诱惑。(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⑷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能够正确的面对挫折。并且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前进的步伐,敢于从哪里跌倒便从哪里爬起。

⑸同时,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情绪,活泼、开朗,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憎恨坏人坏事。

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好的一个苹果,如果里面生了虫子,过不了多久这个苹果就会烂掉,而我们小朋友如果心理不健康了,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在意,总是快乐不起来,看什么都不顺眼。

2、根据调查了解,通常我们把小朋友们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健康的心理归纳为几个方面:

(1)懒惰:不愿意写作业,不愿意劳动„ „

(2)自控力差:课堂上总是管不住自己,总想乘老师不注意和同桌说说话,甚至看见别的同学有个好东西,明知道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可还是忍不住将伙伴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口袋„(3)逃学与厌学: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有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

(4)人际交往问题: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小朋友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小朋友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这种以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淡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愿同学们每天都有好心情!相信自己:我能行!

三、环境卫生教育

同学们,当我们走在干净的校园里时,会有什么感觉?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时,会有什么感觉?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里生活时,又会有什么感觉?每天清晨我们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扫教室,打扫清洁区,中午和下午都是„„那为什么我们天天打扫天天脏?怎么总有扫不完的垃圾?扫不完的纸屑?我们每天都在打扫卫生,应该说校园里除了落叶外不会再有其他的杂物。可事实呢?刚刚扫完的场地、楼梯、教室、走廊又会有新的杂物出现。这些杂物是怎么来的呢?此刻,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有随手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吗?地面飞舞的纸片我能弯腰捡起吗?卫生值日时我能认真仔细将清洁区打扫干净吗?看到同学有不文明习惯我能帮助他改正吗?原因很简单,这些杂物来自于我们,来自于我们的不良习惯。我们应该将这些不好的习惯纠正,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随意一丢,不仅玷污了校园环境卫生,更表现出一种低素质和不文明,败坏了你的个人形象。如果你弯腰一捡,上前几步,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提高了个人素质。

同学们,如果让你们选择,你愿意在一个脏乱的校园,还是一个整洁的校园里上课?相信大家一定愿意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那么,我们该不该这样随意的破坏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该不该把废物丢在地上?该不该在雪白的墙上留下球印或手印、脚印?该不该去阻止那些我们所厌恶的没有道德的行为?各位同学都是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之人,相信你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另外,学校也将不定时、不定期地检查督促,确保管理不松懈。

总之,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在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着安全第一。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篇6

——三三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4、明白情绪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教学过程:

导入主题:同学们好!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新年里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中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导学达标,情感体验

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

(1)讲游戏规则。

(2)指导、参与游戏。

(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

(4)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

(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

2、交流倾诉,明白道理。

明白情绪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1)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让同学们把感受到的或者了解到的事例说出来。(2)听了同学们谈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篇7

一般情况下, 大部分心理健康管理系统采用统一学生心理数据采集、分级处理、根据心理状态测评结果再加上人工干预等方式执行任务。其中, 分级处理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对历史的重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历史安全度模型, 得出心理状态测评相应的安全度等级。系统在收集到新的数据时, 根据历史数据的安全度模型, 对重点学生心理状态数据进行“清洗”, 得到安全度等级, 然后对数据进行插值, 得出图形化结构在系统中显示, 得出数值化结果供下一步可视化决策使用。

1 历史安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对历史安全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要获取历史数据。数据包括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历史重点学生记录信息, 本文数据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数据库, 其中包括2010年至2015年内各系学生入校心理测评结果及历史重点学生数据。如表1所示:

由于这些基础数据在存储时并没有统一的格式, 特别是重点学生访谈记录有相当部分靠手工记录, 有些只是一些数据片段, 日期格式也存在明显错误, 存在残缺数据、错误数据和重复数据, 这就给分析数据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这些错误的或有冲突的数据显然是不想要的, 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脏数据”清洗掉, 过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重新审查和校验, 目的在于删除重复信息、纠正存在的错误, 并保证数据一致性, 同时因为不同的类型心理问题学生所产生的危险程度有所不同, 而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因此, 不能准确将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这就需要对这些心理数据参照某种标准进行具体的量化, 为建立安全度模型打下基础。

1.1 历史安全数据清洗和过滤

原始的历史数据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质量问题, 这些历史数据中存在异常数据、噪声数据、缺失数据以及负值数据等错误数据类型, 具体如图1所示:

将这些有质量问题的数据直接应用于后续的安全度模型中将会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 为获得精确的历史安全数据, 数据的过滤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多阈值控制修复方法对历史安全数据进行过滤及修复, 首先对历史安全数据建模, 利用缺失数据闽值判别、连续缺失数据阈值判别和连续异常数据阈值判别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 然后对每一个时刻向量用基于三西格玛准则方法过滤异常数据, 过滤后异常数据均以0替代, 数据过滤后用数值方法和空间相关性方法修复数据, 最后利用主成分重建的方法修复历史安全信息中的噪声数据。

在数据精处理之前, 先用粗筛选的方式剔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完成数据清洗。

1.2 异常数据的辨识和过滤

根据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的记录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趋势性, 例如开学初或学期末, 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产生心理问题。这里将多时间段、同一心理问题学生的数据定义为采样数据矩阵v, 则v如式 (1) 所示:

公式 (1) 中, vi, j为第i时间段第j种心理健康问题信息数据, M为数据采集的时间, N为采集数据量。V的行向量V=[vi, 1 vi, 2…vi, N]表示相同日期、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数据, 简称日期向量, V的列向量V=[v1, j v2, j…v M, j]表示相同时间、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信息数据, 简称区域向量。

对于一组观测值vj v2, j…vM, j, B OX和Cox[138]给出求最优指数γ的方法, 最优的指数是使得下列函数取得最大值的解, 如公式 (4) :

在此基础上, 对初步过滤后的样本再次进行分析, 如图2所示:

可以看到, 大部分数据分布在均值数据两侧, 并且位于误差边界范围内。但有少量数据具有较大的偏差值, 或被判定为误差数据, 因此, 需要核实这些数据后再进行处理。

经过上述异常数据的辨识和过滤处理后, 得到新的历史重点学生数据, 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 经过清洗和过滤处理的历史数据比原始历史数据更直接, 更能为历史安全度模型的建立所用。但是要建立完整的历史安全度模型, 还需要将数据的案件类型进一步量化, 即将历史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数量标定一个安全等级。因为不同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危险程度有所不同, 而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因此, 不能准确将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但可以通过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定性。

可以将学生心理问题的轻重程度抽取出来作为信息变量对待, 进一步通过定义评价规则来建立模糊评价方法模型。模糊评价方法相比数值化方法而言不够精确, 但是它有两个优点: (1) 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人类语言, 包括抽象的概念并考虑上下文关系; (2) 具有较高的容错度, 对干扰不敏感, 评价尺度相对而言较大, 因此对错误的表达不敏感, 同时不易传递错误。

2 基于历史数据插值安全度模型的实现

在对数据处理完毕后, 就可以基于该量化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并由此建立安全度模型。在建立安全度模型前, 需要先了解这些安全数据的内在特性或潜在关联。使用图例以直观的方式进行表达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分别使用时序图和区域分类散点图对上述量化数据进行直观显示。

2.1 心理问题学生人数与性质分析

这里将2010年9月—2011年6月九个月内的具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筛选出来进行分析。按照数据样本获取的先后顺序进行绘制, 其分布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 在该时间范围 (九个月) 内产生了480余件次负面性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三类级别 (≤-3) , 即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约占总体心理问题的94%。其中仅有三件属于重度问题, 即心理已出现明显障碍, 表现出对抗现实、消极思想等非常明显的症状, 需要立即进行重点心理干预。而其中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则需要跟踪观察, 避免出现恶化发展趋势。

2.2 心理问题与产生时间的关联性分析

通过分析辅导员、教师多年工作经验可以知道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时间节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因此, 对图4样本数据按月统计以便进行时间关联分析。

如图4所示, 心理问题在1—2月、7—8月落到谷底, 9—10月、6—7月是两个高峰期。从学校教学进度安排来看, 两个谷底分别是寒暑假, 此时学生大多返回家中, 一方面由亲人照料, 较少出现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缺少有效关注手段, 样本的采集可能存在偏差。而暑假虽然处于谷底, 但由于仍有大量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竞赛、暑期兼职、考研复习等, 学生仍承受较大心理压力, 加之天气炎热, 导致此时段心理问题较多。

两个问题峰值的出现都处于教学周期内, 但其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有所不同。

(1) 9—10月份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开学学业有压力产生的, 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新生入校后产生的心理差异所导致的。由于学生从高考的压力中走出来, 经过暑期两个月的放松, 进入高校后, 仍处于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得学生很容易过分放松。而临近10月面临第一轮评价 (如新生教育、国防教育、军事考核) 及中期考核的压力, 使得学生开始意识到学业压力,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随着逐步适应大学生活, 这种因环境产生的压力逐步消退。

(2) 3—7月学生总体保持高压力状态, 导致这期间的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增。主要来自于毕业和就业双重压力的影响。前者重点是学业课程清理所产生积累性压力以及毕业论文答辩的压力;后者主要是对未来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压力。此外, “毕业季=分手季”这样的感情问题, 也是此阶段心理问题高发的重要因素。

3 结语

本文给出了基于历史安全模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总体处理流程, 主要由基于历史的安全度模型和历史安全度模型评价方法两部分组成。介绍了历史安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包括数据的获取、数据的清洗和过滤、心理问题类型标准的量化。最后基于历史数据插值安全度模型的实现, 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各种因素加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使得我们应更加正视其影响。由于该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本文尝试建一种基于心理历史数据的模糊分析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筛选, 将模糊数据进行量化, 从而得到心理健康的量化安全等级, 由此建立预警机制。结合时域分析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分析其内在成因, 为正确引导和心理干预提供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敏.异常数据辨识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J].贵阳学院学报, 2013, 8 (3) :48-51.

[2]张敏, 于剑.基于划分的模糊聚类算法[J].软件学报, 2004, 15 (6) :859-868.

[3]张俊杰.数据挖掘在学生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夏青.基于K-means算法的学生校园活动管理分析[D], 苏州:苏州大学, 2013.

[5]Chen K.On Coresets for$k$-Median and$k$-Means Clustering in Metric and Euclidean Spa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 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 2009, 39 (3) :923-947.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篇8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在校中专一二年级,每个专业随机抽选两个班学生,对正在用人单位参加顶岗实习的中专三年级中随机抽选了五十名学生,参加本次答卷学生共七百二十四名。根据对调查问卷、细致的统计,学校做了认真的分析。

开设专门课程非常必要

此次调查的对象有在校生,也有正在顶岗实习的学生。74.6%的学生对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内涵不清楚,大致了解的只有25.4%,表示清楚的一个都没有。我们找学生谈话进一步了解情况,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还仅仅是身体健康没有大病,人身安全没有伤害事故发生。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工种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把健康和安全与职业种类、工作岗位联系起来。

1对待职业岗位上的“职业病”问题,学生们了解的情况很差,甚至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调查结果显示,72.3%的学生对职业病的认识模糊,2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其中的一两种。表示熟悉了只有2.7%。对于这种调查的结果。我们感觉并不吃惊,事实上,学校关注并重视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常见病预防工作,学校制定了科学的《学生常见病预防措施》,定期做好每年的视力、沙眼普查和慢性病的监测与评估反馈工作,按疾控中心的工作要求,落实学校工作措施,健康监测覆盖率达100%。并做好每个学生的健康情况记录。学校学生工作处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制定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建立长效机制。根据不同季节采取相对的预防措施,及时做好发病后的动态监测,处理工作中坚持不疏一个环节,不漏一个疑点的原则,并做好上下一条龙的上报制度,杜绝传染病的蔓延,覆盖率达100%。做好每日晨检工作。

而职业病,涉及专业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学校还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与防范。一些大型企业或规范的用人单位,可能会对从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病防范教育,而一些小企业或不太正规的企业则无法做到,这需要我们在职业技能训练中体现安全教育。职业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各专业都要组织开展技能训练与考核,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实习来强化专业技能。但在此过程中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机械专业的车床使用、电子电工专业的电器维护等均易出现安全事故。为此,学校一方面修订了包括学生实习细则、实验室(实习工厂)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各实验室与实训工场使用规则等在内的多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的管理与指导,明确操作流程,规范过程管理,做到先教育培训,后上岗操作。在学生实习前夕,学校再次集中进行安全教育,签订安全协议,要求学生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确定专职实习指导老师,到各企事业单位巡视指导,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强化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树立防范“职业病”的意识,从而在有患“职业病”危险时做到科学防范、及时治疗,从而保障我们的毕业生职业健康、职业安全。

2对待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手或脚被烫伤时如何处理、抢救触电者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学生认识比较到位

学生在回答抢救触电者时,应该怎么做时,选择正确的比例高达89.8%。回答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时,选择正确的也高达91.2%。在回答出现较大、较深伤口在去医院前采用的急救止血方法的问题时,回答正确的比例为79.1%。这些无疑说明,学校平时对学生开展的安全常识教育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今后,学校还要继续坚持每个学期开展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习等活动。校园生活是多方面的,火灾、触电、打架,以及一些校外活动等,都包含了危险。笔者认为,还应增加更多的安全知识教育,这个不一定要设科目,可以以晨会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的方式进行,一周一次也好,半个月一次也行。主要讲校园里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正确的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如何防止危险的发生,面临危险时应如何解救等。学校自2010年十月份开始,在所有中专班级开设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课程,使用的是蒋乃平主编的《中职生安全教育知识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这本教材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精神,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介绍了校园安全、实训安全、交通安全、灾害自救和社会安全方面的知识。此书文字浅显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操作性强。学校安排了班主任或实习指导老师担任授课老师,每周一个课时,二个多月试行下来,成效比较明显。下阶段将结合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校常规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全校或专业、班级活动中组织讲座,把本书作为辅导教材,指导学生自学。

需要巩固并

拓展教育方式和途径

92.3%的学生认为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由学校负责,可见学生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与期待。学生对待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的获取途径,答案主要集中在学校宣传上,学校通过固定宣传橱窗和黑板报来宣传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常识,并且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的“生命与安全”主题教育月,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教育活动向学生传送这方面的知识。与六月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月、四月份的文化艺术月等相比,学生对安全教育月开展的如安全知识讲座、法制小报比赛、安全方面的各种演练等活动的参与热情明显欠缺。学生们在接受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方式选择时,讲座、课程、主题班会、宣传栏等选项上有75%学生做了全选。有反映出学生接受教育方式上渴求多样性。这需要学校相关部门不断拓展教育的方式,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选择学生容易接受愿意参与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开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从另一方面分析,学生关注的网络、电视基本上是武打片、言情片、搞笑片,网络游戏、QQ聊天之类的,大凡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学生基本上不愿意接受。也反映出学生的人文素养急需提高。学校的各种社团,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应该更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身的长期发展,关注自己与社会和谐相处。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学生们在回答“关于学校开展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您有何建议”这一问题时,大约有57%的学生或多或少提到了建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确,就学校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辅导,培养健康心理,这是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校设立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要对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开设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

询,针对单亲家庭和有问题的学生,如:健康心理、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与社会心理。对特殊学生进行及时地疏导与沟通,让学生获得心理咨询服务和指导的机会,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心里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主要以职校生生活、学习、交往等问题为内容,以班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心理辅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一系列有趣的情境活动,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采取民主的方式,疏导聆听的学习活动、讨论、小品等文艺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环境,达到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发展、心理和谐之目的。例如:在班里上一节“假如明天我求职”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采用小品、讨论等方法,对毕业后的“求职方向”、面试时“如何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怎样看待中专文凭”、以及“面对挫折持什么样的心态”等进行讨论,以养成中职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职高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冲动、理智差,独立分析和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弱,不愿受别人的管束,处事方法简单且不计后果,极易造成严重后果。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教育好的,所有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各个科室、学校的领导,都有责任对职高生进行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思想转变了,才能促进行为的改变。如果这种齐抓共管的局面能形成,那我们师生的精神面貌将焕然一新,我们学校会很快走出低谷。如此良性循环,何愁学校不发展壮大?

上一篇:县供销社财务管理制度下一篇:甜蜜幸福的情侣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