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共9篇)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篇1

由于今年具体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我只能根据往年以及部分今年大一新生的回访记录粗略统计了一下我校范围内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人际交往问题:占到问题总数的39.4%,主要表现有与宿舍同学关系紧张、与异性交往困难、恋爱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问题、师生交流问题、与同学冲突的处理问题等。原因大多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常识。

学习问题:此类问题占总数的26.7%,主要表现有无法权衡社团活动与学习之间的轻重、对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是否转专业、记忆力差和思想不集中等。

性格与内在品质方面的问题:占问题总数的16.9%,主要的问题表现有自卑倾向、完美主义倾向、承受不了挫折、害怕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情绪波动大、不善交际、缺乏热情及积极性、过于关心外界评价等。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篇2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统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导致重要的经济统计数据达不到所提供工作的需求,使得工作效率十分低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绝大多数乡镇经济统计体制不够健全,经济统计制度不够完善。健全的乡镇经济统计体制和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是统计工作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应当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乡镇的统计工作非常混乱,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划分不清晰,使得一些统计数据无据可查,各部门协调工作不够及时,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散漫。这样的现状严重阻碍了乡镇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其次,从事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过低。人才是满足高效统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发掘,才能在乡镇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在乡镇参与经济统计工作的人员大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他们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导致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效率过低,统计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统计数据不够精准。

最后,受到行政干预和采集方法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不高。有些乡镇领导为了自己的工作政绩,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波动,将经济指标只升不降,对乡镇经济的统计工作进行行政干预,导致不能够真实的反馈当地经济的客观性,并且统计工作的数据采集方法也十分具有局限性,统计调查的方法过于简单,数据有误差的存在,致使统计工作的数据的质量不高。

二、强化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对策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乡镇的发展,相关部门一定要尽职尽责,提供精准的经济统计数据,保证乡镇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切实解决乡镇经济统计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乡镇领导的统计意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在乡镇经济管理工作中,领导应当树立责任意识,重视乡镇经济的统计工作。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乡镇领导要将经济统计纳入日常工作之中,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条例,从各个方面支持乡镇经济的统计工作,保证统计工作有序进行,树立领导们的统计意识。乡镇政府可以定期举办关于统计工作重要性的知识讲座,组织领导参加讲座学习,增强乡镇领导层的统计工作知识,从而了解统计工作对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统计工作人员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乡镇经济,乡镇的领导阶层应当尽最大的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统计工作队伍,重视对队伍中经济统计精英的培育,增强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首先,严格把控乡镇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上岗制度,坚决取缔无证上岗人员的工作资格,并给予相关的处罚。同时,招收录用高校统计专业的工作人员,优化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结构。其次,组织乡镇经济统计工作人员参加统计学习班的集体学习,加深了解经济统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掌握先进的统计工作技术,转变落后的统计工作方法。最后,制定统计工作奖惩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检查,奖励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无错误完成工作的人员,惩罚工作态度散漫,敷衍工作的人员,过分者予以开除处罚。

(三)改进统计工作的方法,提高统计信息数据的质量

乡镇经济统计工作应当得到及时创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乡镇统计工作发展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统计需求,将统计数据进行加工编制,体现乡镇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从而能够预测乡镇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及时制定相关的解决对策和方案。一方面,对乡镇经济实行实割实测、实地测量的方法,以每个村委会为单位,对上报的代表性田地进行实地实测,对不同的畜牧在农户家里实地宰割。另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支持,完善统计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统计工作的软件设备,为乡镇经济统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

(四)建立健全乡镇经济统计制度

健全的统计制度是保证乡镇经济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屏障,引进先进的统计制度,实现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高效性和公正性。一方面,在统计工作中,如果出现了误差和问题,应当及时的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罚。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统计制度的落实,可以定期举办乡镇经济统计情况的听证会,抽查相关的统计数据,发现问题,绝不姑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镇经济的好与坏影响着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好乡镇经济统计工作可以实现乡镇民众的安居乐业,对促进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大对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视,有步骤、有目的的搞好乡镇经济统计工作,对于乡镇经济统计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正,促进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加乡镇经济统计数据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促使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有效发展。

摘要:乡镇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国家经济整体性的良好发展,各级部门一定要加大对乡镇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视。做好乡镇经济的统计工作,能够有效的揭示乡镇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存在问题,为本级和上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统计资料信息的支持和保障。能够帮助实现国家经济的最大化收益,推动乡镇的发展,促进乡镇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

关键词:乡镇,经济,统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会明.加强乡镇基层财政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3(06)

[2]张庆华.提高农村经济统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J].商业经济.2009(08)

[3]吴军清.关于乡镇经济统计问题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

[4]徐向东.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定位与价值[J].财经界.2016(02)

[5]杨化龙.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乡镇企业会计.2014(09)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篇3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1、前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开发,统计分析调查在市场调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统计分析方法之中,统计数据分析体系是最为关键及核心的部分。事实上,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社会统计数据市场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常见的有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物价上涨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等;而另一方面这一类统计数据在受到高度关注的同时也承受者来自人们的诸多质疑。尽管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已经是在过度严谨的统计过程中进行,然而质疑的声音却从未停过。在这些质疑的声音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统计数据质量可靠性的质疑。在传统的统计数据分析体系的定义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是统计数据。对于统计数据分析而言,统计数据自身所具备的准确性与合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统计分析的可信程度。因此,在统计数据分析中,我们要想通过分析得到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统计结论就必须首先保证我们的统计数据的质量。而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将统计范围、口径以及计算方法在时间层面上进行有机的衔接并进一步建立起一个能够保证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可靠的統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2、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概念

统计学科的发展由来已久,各国针对统计数据分析体系均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尽管对统计数据分析体系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为了满足用户需要,部分国际组织以及各国的统计机构在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概念中明确了以下内容。

统计数据质量主要是指用户对统计数据信息的要求的满足程度,这主要表现在数据的健全性、准确性、客观性、及时性、可取得性以及方法专业性等方面。

3、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统计调查的过程与数据汇总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而言,统计调查与数据汇总是起始阶段也是决定统计数据质量的先决阶段。一方面在该阶段之中会存在着错报、瞒报、漏报等问题;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统计数据来源于手工记录,在进行计算机录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由于数据处理水平低而导致的错误。事实上,在该阶段甚至会发生诸如修改(伪造)原始数据的恶劣现象。这些问题均会对统计数据分析结构的可信度造成重大影响。

3.2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统计调查中,大部分的统计报表还依赖于全国的统计报表所提供的统计调查方法。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调查方法与各级政府(地区)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一类调查,多种方法,n种结果”的尴尬局面。这也使得统计调查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和功能,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3.3数据质量管理的问题

单项数据质量管理是我国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最为主要的数据质量管理手段。然而这样单一的数据质量管理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全面综合的数据质量管理,这也使得相关的统计研究都主要围绕着数据的准确性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事实上一个全面综合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还应当进一步开放透明度引入公众和用户的监督管理以取得社会对数据质量的充分认可。

4、相关的管理对策

综上,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还存在者种种问题,而要想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当务之急还是要建立健全一个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为这个质量控制体系设置具备科学、实用、可比的相关原则,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含义明确的,具备规范评价指数且能正确反映待评数据与整体关系的质量控制体系。

5、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5.1总体设计

一个体系的建立首先应当从总体上进行相应的规划。同理,我们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总体设计阶段就必须要先制定出一个统计数据质量方针。在该统计数据质量方针中,我们需要针对统计数据的特征确定统计数据质量的目标,之后再在此技术上进行统计数据质量现状的调查。在完成调查之后,我们还需要引入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并利用标准与我们得到的结论进行比对,通过比对我们可以发现管理薄弱的环节。在明确薄弱环节之后,我们即可进一步对统计资源进行规划,建立初步的数据质量组织结构体系。

5.2编制相关文件

一个初步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必然需要相关文件作为技术支撑。也就是说我们要将整个统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用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列出“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的具体标准,这可以反映在作业、程序、质量手册三个文件层次之中。

5.3执行体系标准

在完成体系的初步建立与文件的编制之后,一个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就已经建成。但是只有在该体系中完成具体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之后才能够说我们真正建立了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在此阶段,我们需要按照已设计出的体系标准按照相关文件对整个统计信息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管理和监督,并及时采集生产出数据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体系的质量标准以期达到最为适合的状态。

6、小结

事实上,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在现阶段并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数与原则,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的有效进行显得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可以从近年来社会各个技术岗位相关技术指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得到充分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杨清华.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4:88-89.

[2]张芳.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及其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4.

[3]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03:31-37+81.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篇4

天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文件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天津市统计局

津审„2010‟15号

关于报送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反馈

问题整改情况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领导批示精神,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下决心解决《2009千家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执法部门和有关服务单位评测》调查中企业反映有关部门存在的问题。经市审批办、市法制办、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共同研究,决定对各单位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并报送整改情况。现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各单位要对天津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评测》调查中所反映本单位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有针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二、要搞好自查,切实整改。对《评测》调查中涉及本单位的具体问题,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逐项自查,认真核实,逐条整改,做到整改到部门、落实到内容、责任到人头,确保取得明显效果。市政府有关部门将不定期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检查部门、走访企业,督促检查整改工作。

三、要常抓不懈,务求实效。各单位要将整改措施纳入

本单位日常管理范畴,形成长效机制,并将本次解决问题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2010年7月10日前报送市政府法制办,地址:和平区安徽路6号市政府法制办公室205室,联系人:华夏(83606946)电子邮箱:brianhwa@163.com。具体事宜可与市审批办赵金荣(24538062),市法制办邢忠鑫(83606947),市发改委屠亚东(23142014),市统计局陈新(27309601)联系。

市政府审批办市政府法制办

市发改委市统计局

二〇一〇年六月九日

主题词:行政事务 整改△ 措施通知抄报:兴国市长、栋梁常务副市长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

关于统计口径的请示 篇5

一、关于有关出生统计口径

1、某女有三次婚姻,每次婚姻分别与男方生育一个小孩,这里要问的是第三次婚姻的问题:第三次婚姻该女与一初婚男生育一个小孩,当时报的是内三,但该女与其离婚后,这个小孩的孩次是否还是报内三?能不能改成内一?

答:离异后男女双方分别建卡,男方卡片上这个小孩为内一;女方卡片上这个小孩仍为内三。

2、某夫妇生育一个小孩,该小孩明显残疾(智力残疾),但未通过鉴定的情况下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否可以上报政策内二?

答:不可以。

二、关于全员人口数据质量完善统计口径

1、关于“补充再婚夫妻婚前生育史”。补充再婚前生育史,则会造成该生育出现重复,如:张三与李四初婚后生育一男孩张小毛,后离婚。张三与王五再婚,李四与刘六再婚,则张小毛要同时出现在张

三、李四再婚后的卡片(生育史)中,会造成重复登记。假如该出生属于考核期内、且都在本县内,甚至本乡镇、本村之内,就会出现重报出生,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按照实际生活情况,如张小毛归男方抚养,则张三再婚后卡片正常上报张小毛;李四再婚后卡片中先在家庭成员中录入张小毛(新管理类型为“其他协管”),再将其作注销(“已单独建卡”)处理,这样既可以看出李四的实际生育情况,又不至造成出生重报。

2、关于“特殊空挂户”。有三种情况:

①本地女婚嫁外出省外,户籍未迁出,且生育小孩后户口上在本地,但该女及所生育小孩均不在本地常住,甚至是在出嫁后根本未到过本地(即使来过,也是偶尔回家探亲)。在出生统计及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上,该女及其生育小孩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②本地户籍男,在省外务工,并已购房常住,婚后生育小孩,妻子和小孩均不在本地居住,在其务工地常住,且户籍未迁入,偶尔回家探亲,本地其父母有住所,其本人无固定住所。在出生统计及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上,该男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如其生育小孩,在本地入户,但同样未在本地常住,在出生统计及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上,该男及其生育小孩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③本地人口,全家户籍在本地,在省外务工,并已购房常住,在全员人口清理完善中,该家庭户是否可以作特殊空挂户处理?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篇6

有个经典的案例说明统计的作用,即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尿片和啤酒摆在一起出售,使得啤酒和尿片的销量双双激增,为商家带来大量的利润。这实际上是通过统计发现每逢周末,某一连锁超市啤酒和尿片的销量都很大,进而研究调查而采取的一项决策。在心理统计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述类似的例子,学生就不会认为统计无用。

但是,统计也不是万能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任何统计方法都有使用条件,不符合这些条件,即使很精确地统计出结果也是无用的。例如,皮尔逊积差相关要求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如果两列变量不是直线关系,即使计算相关系数很高,也不能正确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心理学的根本任务不是统计而是测量。测量的本质是以数值度量并表达心理现象。心理学面临的基本困难是无法直接测量心理过程本身,无法为心理找到“单位”,由此,心理学里没有度量量,只好强行对不能运算的数据进行统计。换个角度来说,所有的对心理的量化,量化的都不是心理过程本身,对心理过程的研究都是间接的、推测式的[1]。能够正确认识心理统计,就能使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对减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大有帮助。

注重统计意识的培养 统计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最不“文科”的学科了。统计其实属于文科领域。人文教育强调基本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可以应用在各种情境的一般探索方法。统计科归类于文科领域,因为根据不确定的经验数据做推论,用的也是类似的一般思维方法[2]。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统计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统计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心理统计学的方式方法去看待问题,这样也能减少学生学习畏难情绪。

在心理统计中,离不开实验设计。纯粹的统计思维训练是数理统计学的基本要求,心理统计学注重统计意识与心理学理念的结合。心理统计学的学习,首先应将自己定位在心理工作者的角色来进行统计工作。心理学思维与观念的接受程度产生创造性与保守性的对抗。单从数理统计学的统计思维角度不会有大的`创新,如果将统计思维与心理学理念结合起来,才能有创造性的成果[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是选题并提出假说→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解释结果。统计似乎是发生在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其实不然。心理学的研究要树立统计先行的观念,在研究方案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才能实现研究目的。不同的统计方法对数据测量水平要求不同,因此在实验设计的时候,统计的问题就应该考虑。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未有效搜集数据或者错误地搜集了数据的情况。所以,在心理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统计思维和统计先行意识的培养。

理顺相关学科的关系 按照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来看,是要先设计研究方案,再搜集数据,最后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那么,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是否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开设呢?先开实验心理学与实验设计,再开设心理测量与测验,然后再开心理统计学?当然,这样开设还是会给先开课程造成一定困难,因为各课程之间一定会有一些涉及其他课程的部分。例如,实验设计要不要讲研究要用的统计方法?心理测量课程中测量工作的编制涉及心理统计方法,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点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最好各课程能够把需要其他课程支撑的内容列出来,教师在讲授时就会心中有数,也容易做到和其他课程遥相呼应;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不管哪门课程先开设,当相关课程都学习了以后,开设能把它们综合的课程。如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学的内容可以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中找到融合点。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中,可以按照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把先开课程的内容加以综合运用。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篇7

1、完善企业管理促进创新经济统计

企业体制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在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重要的一项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支撑的同时,为企业决策者的管理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信息化企业为根基,统计企业信息需要通过经济统计来实现,而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信息统计的要求了,在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必须要革新,相关经济统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建设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信息统计平台,建设与企业经济统计相关的指标体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2、当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亟需革新

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方式,大部分还是模仿国外企业经济统计的经验来实现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部门而言,经济统计是企业本身的基础统计工作,通过表格填写的方式,变成自下而上的一种内容布置,报送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这种形式,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了计划经济的决策信息。废除计划经济之后,虽然大部分企业自身管理都在不断革新,但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实质性变化,仍然模仿以往传统的统计形式和体制,还有的部分企业还在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统计方式。这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信息统计方式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并进。总而言之,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统计方法和体制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并进;第二,从事相关统计工作人员无法充分发挥统计作用,意识不够;第三,所设置的统计信息不合理,无法展现企业经济能力现状;第四,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革新能力以及精神不足,在此状况下,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本文从环境、理论、政策、技术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1、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经济统计工作的概念根据

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一项伟大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标书和实践诠释。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及科学世界观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审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解答的关键内容。革新思想以及可持续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在企业发展的经过当中,应当切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重视经济指标之外还应当格外注重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想,让我国企业可持续化发展。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与科学发展观概念相结合,不断革新经济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可持续化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统计资源。

2、科学技术是革新统计工作的支撑

二十一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企业模式。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提出了工业4.0模式,正因为如此,才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在技术管理方面,管理支持体系以及ERP集成系统,奠定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革新基础,在统计信息数据等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为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具支持。

3、环境是创新统计工作的温床

作为一项重要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而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又在不断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体制发展逐步深入,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当中,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化企业新管理模式,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带来良好的环境温床。

4、政策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援助

计划经济的废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政府部门也开始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以,地方政府、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援助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确保经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到有章可循,为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的具体内容

1、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

当下,大部分企业还在模仿以往传统经济统计工作方式,其统计思想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层面上,将上级布置的表格任务作为工作重心,导致最后无法确保经济统计信息的精准以及客观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统计思想。

第一点,建立科学发展观观念,以“以人为本”理念,由企业决策者带领员工开展统计工作。作为创新最重要的一项因素,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开展创新经济统计工作。针对相关统计人员创建一份有计划的培训内容,制定规范进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在实际创新统计工作当中,要综合考虑人给工作产生的影响,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将工作经过尽量简单化。总而言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与发展观思想全面结合,指引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收取每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与协调的发展观思想相结合,在创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有序协调,平衡每项统计工作,而不是高度关注其中的某一项任务;与可持续化发展观相结合,在革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革新。

第二点,要建立市场思想。目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观念,树立起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的管理观念,要消除“表格统计上报上司即任务完成”的想法。而是要建立市场思想,要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在统计过程中,要重视内部信息的统计工作,还要关注竞争对手信息的统计工作,通过比对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另外,在统计相关信息时候不能敝帚千金,要和同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资源,加强双方合作,使得经济统计工作更加完善,为企业领导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

第三点,建立风险看法。统计的信息数据,其真实可靠方面还需要亟待考察。因此,在确定统计容量的状况下,统计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是相互冲突的。另外,决策环节与预测阶段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过程当中,应当建立风险看法,重视统计工作的风险性,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来化解风险。

2、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内容

企业的收益情况、发展状况以及生产投入等都是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不断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统计指标已经无法展现出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往期的原始凭证、过时没有价值的指标等,创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内容,要将这些没有价值、很少使用的内容摈弃,拓展有信息价值的指标。比如,加入一些设备科技水平统计、产品更新周期统计,能够反映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入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能够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

3、以效用的立场来创新经济统计

分析、描述以及评价是经济统计工作的主要功能。其中描述指的是对经营生产经过进行描述,与各项指标的信息统计相结合,建立完好的统计指标体系,革新传统指标。评价,指的是定量评价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分析,在经营活动当中始终贯穿评价环节,设置广泛性的量化指标,便于信息的统计,与同行企业进行比对解析。分析,指的是采用经济统计分析软件,与信息数据相联系,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解析,便于企业决策者全面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

4、创新经济统计方式方法

高科技技术是支撑经济统计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比如ERP软件,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改进工作过程,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ERP软件有较强的检索功能,联合其他统计方法对统计内容、信息趋势进行解析,以结果做出发展预测。ERP的监控是动态的,为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监督支持,可以随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动态监控,纠正其中的偏差,及时控制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保证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四、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经济统计工作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抉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创新经济统计工作,这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企业的经济统计形式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统计,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在创新企业统计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对企业创新经济统计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详细解读了经济统计创新过程,期望为相关行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创新,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罗兰强.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10:172-173.

[2]伍艳芳.关于我国企业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49.

[3]王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条件研究[D].武汉大学,2012.

关于构建和谐统计的探析 篇8

【关键词】和谐统计;和谐社会;构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现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统计改革的渐进性,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统计工作中出现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统计工作时常受到干扰,统计数据质量受到质疑,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等等一些亟待解决的不和谐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创新思路,从统计工作的内外环境着手,以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强化和谐统计的创建,进而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服务。

1.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夯实和谐统计基础

我国现行的统计行政管理体制仍沿用了条块结合的模式,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即统计业务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统计机构、经费、人员归同级地方政府负责,从客观上造就了统计抗干扰能力低的现状。同时,调查队正在由原来的国家统计局和各级地方统计局双重管理向国家垂直管理过渡,但由于统计部门与税务、工商、质监等许多已垂直管理部门性质不同,“不生钱,只花钱”,经费拨付直接影响到部门的生存能力,故基层调查队改革积极性不高,推进缓慢。基层统计部门除了要完成上级统计部门的工作任务,还要完成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从上到下整个统计系统的工作量呈金字塔状分布;而统计人员配置上则呈倒金字塔状分布,且越往基层统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越无法保证,工作量与工作人员的分配严重不对称,基层统计基础相当薄弱,体现为统计系统内部的不和谐。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统计系统内部和谐:

1.1积极稳妥地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为调查队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改革后调查队的生存力和人员待遇不受影响。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试行乡镇以下基层统计人员派出制,确保人员稳定和队伍素质。大型国情国力普查经费应主要由国家和省负担,切实减轻基层统计部门的负担,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基层统计部门的信息装备水平。整合社会各部门的统计资源,拓展民间统计和代理统计的服务空间,多渠道收集统计数据,增强统计的直接调查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能够保障统计信息客观采集和高效运行的新型统计管理体制,从机构上和组织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1.2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采用多种途径稳定队伍、优化机制,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全体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乡镇基层统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精通业务、作风扎实和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1.3加强统计文化建设,活跃和谐统计氛围

针对统计系统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任务重,人手少,待遇较差的现状,通过开展统计干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统计文艺表演、主题演讲比赛、统计业务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统计系统内部工作氛围,抓好作风建设,造就统计环境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局队之间的和谐,造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统计部门中进一步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干净干事、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以健康向上的统计工作理念倡导敬业、诚信的统计工作核心价值观。

2.加快方法制度改革,丰富和谐统计内容

一是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善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调查方法体系,减少全面报表制度,以灵活多样的调查方法,跟踪观察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二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够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统计指标体系,以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状况,尤其是要科学准确反映和监测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增长方式转变的进展情况,全面反映社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和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状况,客观反映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描述和谐社会的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三是通过收集和审核基础工作,采用数据评估、下算一级等方法,多层面多角度把握统计数据质量,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公信度,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四是丰富统计产品载体,采用统计分析、统计刊物、统计信息网、统计新闻发布等形式宣传统计成果,要在反映和谐的发展格局、和谐的社会事业、和谐文化、和谐的社会关系及和谐体制机制等方面形成系列统计产品,充分反映和谐成果。同时,拓宽统计体质服务面,强化为政府部门、统计调查对象、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

3.强化统计法制建设,营造诚信统计外部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讲究诚信与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统计,法制是根本保证,诚信是重要基础,必须做到:

一要加强统计立法和执法。《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是一切统计行为的准则,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可靠保障,必须努力建立健全与统计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统计法律制度,加强依法统计,使统计数据在立法、执法中得到净化。二要建立一支精通统计执法业务的执法队伍,规范统计执法行为,开展全天候的统计执法,做到统计行政执法制度化、经常化、程序化,严肃执法,维护统计法的权威。三要加强统计普法宣传,积极营造诚信统计的社会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制观念。通过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统计人员和社会各界遵守统计法的自觉性,为依法统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统计指标和方法制度的宣传力度,普及公众的统计常识,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关注程度。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任务,构建和谐统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远目标。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只要各级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开拓创新、和谐共进,和谐统计的目标终将实现。 [科]

【参考文献】

[1]许俊杰,王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计思考.统计与咨询,2005(05).

关于统计学的问题 篇9

当前统计管理体制现状及环境

一、我区统计管理体制现状。

当前,禅城区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以禅城区统计局为主,禅城区统计局在进行统计管理、开展各项统计普查和调查、了解区情区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要求,统计工作主要包括统计定期报表、普查和抽样调查三大块。根据2005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禅城区统计局负责统计调查单位总数达15434个,其中法人单位为12152个、产业活动单位3282个;另外还有个体为37866户。

目前,区统计局各专业科室(队,中心)主要承担的统计工作有:

(一)定期报表:

国民经济核算季报,工业规模以上月报1568家、季报771家,工业大中型企业网上直报90家,工业企业能源季报771家,贸易、餐饮业限额以上月报334家,固定资产投资单位月报34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月报127家,建筑业季报100家,劳动工资季报5890家,交通运输业月报、季报100多家,城市住户调查月报100户,企业景气调查季报100家,城镇物价指数调查月报90多个采价点,工业品价格指数调查月报72家,上述所有专业的年报,以及科技年报100多家,基本单位年报约15000个单位。

(二)普查及抽样调查:

普查几乎每年都有任务,每10年一次人口普查,中间逢5年份一次人口抽样调查,每5年一次经济普查,每5年一次投入产出调查,以及每10年一次农业普查。工业规模以下单位抽样调查,贸易、餐饮业限额以下单位抽样调查。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三)临时性调查:

每年都有10多次临时性的调查任务等。

二、各街道、镇的经济总量分布情况。

根据2005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各街道、镇的统计调查单位数及经济总量分布如下:

三、实施在地统计的必要性。

(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禅城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各项社会事业的相关性越来越密切,现行“条块结合”的统计模式已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遗漏、重复统计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准确反映整个禅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同时,随着管理重心下移、事权财权逐步下放,各街道办对统计信息需求数量及结构发生变化,由关心所属单位经济发展转变为关心自己管辖范围内全部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实施在地统计,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各街道、镇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区委、区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将任务具体化,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收集渠道。

(三)实施在地统计,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南海区、顺德区的经验证明,在地统计后,统计工作的管理职能下移,极大方便企业领取报表和报送报表,缩小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对增强统计管理效能、增强企业对统计工作的支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显著的作用。

四、实施“在地统计”的环境条件。

全市五区当中,顺德、南海两区在2004年已率先实行“在地统计”,将统计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街道、镇,三水、高明两区也在2005年底推行了“在地统计”。2005年6月20日,佛山市常务副市长黄维郭在南海丹灶镇的统计工作现场会上,表扬了南海区的统计工作,要求“在全市推广南海丹灶镇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全市统计质量管理和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佛山市统计局高度重视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于2004年10月联合佛山市编办发出《关于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保障统计工作开展的意见》(佛机编办[2004]13号)文件,要求:全市各镇(街道)加挂“统计办公室”牌子,依法行使对本镇(街道)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调查、统计管理职能,业务上接受区统计局的指导。统计办公室主任由党政办公室主任或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兼任,指定1名镇(街道)领导分管统计办公室工作。每个镇(街道)根据其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和企业个数配备专职统计人员2-6人等。

我区各街道、镇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九个镇(街道)均已成立“统计办公室”,并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共计31人,为实施“在地统计”奠定了良好的人员基础。

实施在地统计的工作方案

在地统计是指按照现行的行政区划,对该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单位,除少数不宜按区域划分其经济活动的单位外,不论其行政隶属关系、经济类型、经营方式,均由所在地的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使统计管理职能。实施在地统计的工作方案:

一、实施在地统计工作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在地统计工作的目标:按照“精心组织、平稳过渡、全面实施”的要求,从2005年年报开始,争取用一年左右时间,改革传统的统计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计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禅城中心区特点的新型统计体制,进一步发挥统计在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

(二)在地统计工作原则:⒈坚持国民经济按街道在地统计的原则。强化区域统计工作,满足区政府准确把握全区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宏观调控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⒉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分工的原则。实行区、街道两级统计机构的分级负责、合理分工,进一步理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⒊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的原则。在保证全区统计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的前提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科学;⒋坚持推进信息化的原则。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实现统计数据的采集现代化,达到信息共享,使统计丰富信息资源最大有效地利用;

5、坚持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在地统计改革,强化各街道统计职能,建立和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统计管理体制。

二、实施在地统计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在地统计的对象:所有在禅城辖区范围内的法人单位及其产业活动单位、各专业市场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民办非企业等其他法人及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

(二)在地统计的范围:由区统计局统一负责组织实施的各种统计调查。具体包括:

1、国民经济核算;

2、农林牧渔业;

3、工业;

4、能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及住宿业;

6、外商投资生产经营情况;

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8、建筑业;

9、房地产业;

10、劳动、科技、社会服务业;

11、金融保险业;

12、基本统计单位调查;

13、人口统计调查;

14、其它统计调查。

但由省、市物价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制订的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案如城市居民住户调查、居民消费价格调查、企业景气调查、现代企业制度调查等仍按现时模式单独进行。

(三)在地统计的内容:由区统计局根据国家、省、市统计局印发的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制度以及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需要统一布置或制定;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部门统计工作按原管理模式不变。

三、统计调查对象区域划分标准:

(一)法人单位在禅城区行政区域内的,以法人单位(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下同)为起报单位,由法人单位向单位所在地街道统计办报送统计报表。该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或分支机构无论是否在禅城区域内原则上不单独报送统计报表,除非该单位被街道统计办专业人员同意允许单独报送。

(二)法人单位在禅城区域外,其产业活动单位生产经营地在禅城区内,由各产业活动单位或分支机构向单位所在地街道统计办报送统计报表。

(三)异地经营的法人单位,即经营地在禅城区而登记注册在其它区的单位,向实际生产经营所在地的街道统计办报送统计报表。

(四)个体工商户按实际经营活动所在地报送统计报表。

(五)特定的重点单位、调查对象,由区统计局指定街道统计办负责接收统计报表。

(六)园区、开发区管委会对其辖区内的统计对象实施在地统计,按专业上报区统计局,或由区统计局指定街道统计办负责接收上数据,纳入该街道进行国民经济核算。

四、实施在地统计后,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和分工。

实施在地统计后,区、街道(镇)统计机构分别履行如下职责:

(一)区统计局:

1、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在地统计工作,起草本区在地统计实施方案、制定在地统计实施细则,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在地统计所需的基本单位名录,要以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由区统计局根据统计对象按所在地即地址码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办事处;

3、负责本辖区各统计专业报表电脑数据资料的接收、审核、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

4、指导各街道办事处统计机构和基层统计人员开展各项普查和统计调查工作,解决实际调查中出现的各种技能问题;

5、负责组织实施本区统计人员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6、做好本区统计登记管理工作,根据各街道办提供的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及时做好更新和维护工作;

7、对本区域统计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及数据库建设;

8、负责全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

9、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依法行政;

10、及时向区委、区府主要领导提供月度重要经济指标数据和统计分析;

11、完善统计信息共享制度,通过因特网详细公开各种统计资料,方便社会公众查阅。

(二)镇(街道)统计办:

1、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在地统计工作,严格服从上级统计机构领导和统一布置,按时按质完成下达任务;

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中有关资料的采集、审核、录入和上报工作;

3、指导基层统计人员开展各项普查和统计调查工作,解决实际调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负责组织本区域统计人员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5、做好本辖区法人单位及其产业活动单位新增、变更和注销的维护工作,完善单位名录库电脑化管理;

6、组织和落实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7、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依法行政;

8、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对象各种统计违法事实的记录,及时向区统计局提供有关证据,积极配合区统计局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

五、在地统计的实施步骤。

在地统计的过渡期暂定为一年,即从2006年1-12月为本区实现“以块为主”统计管理制度的过渡期。过渡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2006年2月30日前,以审核通过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按地址码分解成各街道在地统计使用的基本单位名录库;2006年5月3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初稿、召开各街道统计办人员征求意见会议、修改完善《实施方案》报区长办公会议讨论; 2006年7月前,成立区、街道在地统计工作领导机构、召开“禅城区在地统计动员大会”、分专业组织辖区单位统计业务培训,全面动员、布置实施在地统计等工作。

(二)试行阶段

2006年6-11月,按在地原则实施在地统计管理,试行期为6个月。在这一阶段,区统计局组织实施统计报表的抄送、汇总、审核、处理,按时对区增加值等主要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核算,并将结果上报市统计局。同时,区统计局要建立统计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在地统计资料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并进一步理顺统计调查的报送渠道。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摸索方法,区、街道统计机构要分别按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对在地统计工作进行边过渡、边总结、边完善。

(三)改进完善阶段

2006年11-12月,根据实施在地统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统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做好实现在地统计管理模式转轨的相关工作。同时,按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制度,解决统计数据重复和遗漏问题。

(四)全面推行阶段

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在地统计。

六、实施在地统计后的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一)数据处理:区统计局按照“统一数据处理技术、统一数据处理标准、统一数据处理程序”的数据处理原则,制定区级数据处理方案,负责提供各街道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对街道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二)质量控制:控制数据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和减少差错,提高数据质量。区统计局要成立数据检查组,负责对街道统计办数据质量的控制和评估,做到层层把关,逐级负责。

各街道(镇)统计机构要按区统计局制定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责任要求,对本调查区域调查单位的变动情况各项调查数据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抽取一定比例的调查单位进行复查,计算调查精度。

基层调查人员要熟悉统计制度及统计方法,准确把握每张统计调查表的调查对象、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和逻辑关系检查方法等。

七、实施“在地统计”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禅城区在地统计工作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根据禅府[2006]___号文件要求,成立禅城区在地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林邦彦区长担任,副组长由林国善常委担任,成员由区统计局各副局长、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合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内,办公室主任由傅润灶同志担任,负责组织实施《禅城区在地统计实施方案》,组织完成上级统计局以及区委、区府下达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各街道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组织本辖区的在地统计工作。社区居委会要确定专人负责本区域的统计工作。

(二)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根据在地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各级统计机构力量,健全街道统计网络。按照《关于各镇街道设立统计办公室的通知》(禅机编[2004]92号)文件的要求,各镇、街道视经济规模,配备3-4名左右的专职统计人员,规模(限额)以上的企业,按150家配备1名统计人员计算;规模(限额)以下的单位,按500家配备1名统计人员计算;社区居委会增加统计职能,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工作。镇、街道统计机构人员的编制,由区编办负责解决。区统计局要制定培训计划,切实做好统计业务培训工作,尽快建立起一支工作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综合业务素质高的统计队伍。

(三)实施在地统计所需数据联网设备、电脑、及其它办公设备等,分别由区、镇(街道)财政负担,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支持率。区政府发文向社会发布实施在地统计的通告,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开展在地统计工作的社会宣传和动员,使辖区广大统计对象充分明确进行统计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在地统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要求,积极支持此项工作,接受属地统计管理。坚持依法统计,从法规制度上保障在地统计工作的稳步推进。

(五)加强统计调查资料保密工作。不得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特别是调查对象商业秘密或者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严格遵守资料保密制度,防止单项调查资料或电脑基层数据被复制、窃取。

(六)加大统计改革力度,完善统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WTO需要的现代统计体系;制定符合统计法律、法规规定的统计管理制度,加强对统计数据使用的管理,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订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案,避免重复调查和指标层层加码,降低全面调查频率,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深入开展统计专项调查,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多出“短、平、快”的专项调查分析;进一步增加服务意识,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七)全力推进统计信息化,改进统计管理手段。要以禅城区推行“在地统计”为契机,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网上调查、联网直报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实现 “政府电子统计”目标奠定基础;加快统计数据库建设,提高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针对性;抓紧人口与基本单位的地理信息系统规划,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分布状况提供现代化统计服务。

上一篇:物流成本分析报告下一篇:厚道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