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推荐9篇)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篇1

高中政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设计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以及价格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使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决定和调整产量、开发新产品的。

二、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幻灯片、常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价值,也知道价格会受到供求的影响,那价格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1月,广州的百佳和万佳两个超市发起价格战,消费者用8毛钱就可以买到一只烧鸡,低价引来抢购狂潮。同年12月,诺马特购物中心在羊城开业,标出:生菜1角钱一斤、鸡蛋1角钱一只、玉米1角钱一斤,……超低的生鲜市场再次引来抢购狂潮。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板书)

一、价格变动的影响(板书)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上涨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价格下降

价格的变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购买,买什么商品。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比如,当超市的烧鸡、生鲜回升到原来的价格的时候,人们就不怎么购买了,而在当时,人们可是要排长队购买的啊。就好像是书本上第一个思考题,有些商品在旺季购买,有些在淡季购买就是由于价格的因素。市场上也是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我们想想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呢?(学生思考)在供过于求的时候,还有就是当个别生产者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时候。因此,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我们看书本的`第二个练习题。思考应该怎样回答。(学生回答,)

分析:“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说明了除了价格的影响外,消费时还会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都想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当价格不断下降时,人们想等它再降价时再买;当价格上升的时候,人们为了不要多花钱买同样的东西,就会抓紧购买。这些都说明价格变动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有特殊的情况存在,所以,书上是说“一般说来”,它不否定特殊情况。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我们回想一下,非典的时候,米价、盐价曾一度上涨,但是购买的人们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台风过后,肉类价格上升,也不见减少其购买量,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人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即使价格上涨了,还是要购买的。相反,如果米价下降,人们也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没有人会因为大米降价而一下子买几百斤回去。因此,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

前两节课,我们讲的本田飞度如果由8万元降到4万元,购买的人就会多了;再比如手机,90年代的时候要几万元一台,现在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台,购买的人就多了;今年7、8月的时候,广州的空调降价,引来大量的人购买。但是如果这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呢?大家必会持币观望,等到价格合适的时候才出手。可见,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生活必须品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消费者对既定的商品的需求,除了受到该商品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什么其他因素的影响?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替代品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互补品

是的,还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我们找出替代品的含义并找出它的重点。

(学生思考,回答)

替代品是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的两种商品。我们要注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比如:由于今年的油价不断上升,一些城市就用较低价的乙醇汽油代替90#、93#的普通汽油,并且开发新能源汽车,用电动汽车代替烧油汽车。再比如,去广州,汽车和飞机就是替代品,湛江― 广州的汽车票是150元,如果机票降到140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汽车的人就会改乘飞机。这些现象说明替代品对需求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都说明替代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它的价格不变或是降价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它的替代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互补品是另外一种影响因素,请同学们找出它的概念并分析它与替代品的不同,并且思考P16的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

替代品是满足消费者同一需要而不用同时使用的商品;互补品是共同满足需要,而且必须同时使用的两种商品,缺一种都不行。书本的题目说明汽车销量的增加导致汽油销量的增加,油价的上涨导致汽车销量的下降,因为两者是互补品。也就是说,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使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相反,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增加,引起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以上我们知道了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它对于生产者来说,有说明影响呢?

(二)、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板书)

看书本P16和P17的两道思考题,思考为什么药农和高先生的结果不同。

联系我们上节课讲的供求的图表(或是P17的图)来分析:当牛蒡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的时候,药农有利可图就会扩大生产,当种植的规模过大,供应远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这时药农就严重亏本。当狐皮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减产,当减产到一定规模时,供应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价格上升,高先生就赚钱了。由此可见,价格的变动会调节生产者的生产,使其扩大生产规模或是缩小生产规模。

对于生产者来说,目的是赚钱,那就要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大降价的空间,才具有打价格战的资本。我们思考一下:生产者怎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属于扩展性的题目,简单让学生了解。比如: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价格影响着人们对商品的选择,每个企业都在价格方面费尽心思。但是价格是不是企业致胜的惟一“杀手锏”?消费者在追求低价的同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考虑点?今年4月的安徽劣质奶粉造成的 “大头婴儿”事件被媒体曝光。这样的奶粉,即使价格再低,人们也不会购买,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我们找出来。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简单地说是商品的有用性。每种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比如:棉衣可以御寒;食品可以充饥;书籍可以阅读;农药可以除虫……没有人会买没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的。企业在追求低价的同时,必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做到“物美价廉”,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生产对路的商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调节生产(板书)2、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板书)

【课堂总结】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篇2

我们认为,一份完整的教案,应该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一是单元概述。

在单元概述中,应主要阐明本单元总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可以用概述的形式展现,不必细说;还应阐明本单元在整个学习模块中占据什么地位,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要交代本单元与其他单元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单元概述,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本单元主要要学些什么,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知识前后联系起来,这可为今后综合复习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奠定基础。

二是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应交代清楚本部分教材主要讲述了哪些知识点,对于每个框体、每个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计划用什么作为导入,即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拟设置什么样的情境问题。

三是本课时的三维目标。

在三维目标中,首先要明确知识目标,这是我们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要从概念、原理及相关的要求(或者是方法论)几个层面展开;其次是能力目标,在叙述能力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教材知识的相关内容,不可泛泛而谈,必要时还可以描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备写时和能力目标是一致的。

四是教学重难点。

这属于教案书写的常规问题,不再赘述。

五是教学过程。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这一部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较大,主要是大多数教师在这部分往往会写成教材知识点的提纲或者是知识点的详细总结,从教案中找不到执教思路。我们建议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尽量书写自己打算怎样教,对于涉及到的知识点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略写、简写。

如:《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教学设计片段:

二、政府的主要职能

问题情境2:我国政府推进节能减排,说明我国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和政府职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互动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思考我国的政府性质。

学生联系教材前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把握我国政府的性质。

自主学习

学生分工合作,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合作学习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和政府职能的关系。

问题: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总结: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问题:我国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有什么关系?政府性质是什么样呢?

国家性质决定政府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政府性质决定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反映政府性质。

教师点评

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府必然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过程评价

此过程重在引导学生联系教材前面知识,准确把握政府性质这一知识。

问题情境3:我国政府推进节能减排,采取十大措施,说明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政府职能与政府性质有什么关系?

师生互动

老师引导学生联系材料,思考分析我国政府所履行的具体职能有哪些。

学生把握教材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把握我国政府的职能。

自主学习

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把握我国政府的职能。

总结:政府在当前时期,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环境,体现政府履行了四大主要职能: (1) 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职能; (2)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从这段教案中,我们清楚可以看出执教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它不再是知识点的总结版,而是教学的方案。

六是小结。

即对本节课的内容作出框架性概括,提纲挈领地告诉学生学了什么,要掌握什么,是对教学目标的再现和回应。

七是板书设计和作业。

建议大家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八是教学反思。

这部分书写应该在教学之后完成。一般先总结成功的地方,再分析不足的地方,然后写下以后的计划。如:执教完《多变的价格》后,一老师写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前半部分内容直观生动,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得出结论,因此该部分的教学,我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跃和“兴奋”起来,为后半部分的教学做好铺垫。后一部分的“价值决定价格”是一个理论和教学上的难点,比较抽象,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领下方能逐步把握。所以该部分内容我在设计上选择由老师来讲解,结合对学生的启发来进行。但是在课后仍旧感觉学生在一节课上尚不能真正做到“理解”,大致就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因此该部分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有意识地反复和强化。课文最后部分的“价值规律”由于教材在要求上总体不高,给教学难度的减轻提供了可能。学生基本上能知道规律的内容,但谈不上什么进一步的认识了。因此,我准备在下一节《价格变动的影响》中继续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价值规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部分,我也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深化,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策。学生表现出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良好状态。设计探究“企业能否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目的有二:其一,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培养高中生辩证分析的能力。其二,假如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留白,借助此探究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空白。整堂课所选择的材料均很直观朴实,因为我认为对高中生来说,过于感性的眼花缭乱的课堂信息可能会影响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层层深入与探究的效果。

这是一份比较成功的教学反思,可供大家参考。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导入设计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导入 问题 措施

一、高中政治课堂导入设计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主要设计在课堂开始,是为了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投入到学习中来。

课堂导入是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为课堂设计出有效的导入方式。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层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等设计出适合的政治课堂导入,以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催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去学习,不断地挖掘自身潜能,完善自身个性。

二、高中政治课堂导入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有目标的,应该是针对学生的情况所特定的,课堂导入也是需要有目标的。在导入设计中,教师要选择好的选材、正确的导入方式和准确的导入落脚点,这样才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而且,前高中政治课的导入设计没有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况。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抵抗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设计选材不正确

课堂导入设计的重点在于明确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好的辨别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选择准确的导入选材。但是目前的政治课堂导入没有做到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搜集教学案例,没有做到对材料进行鉴别和选择,导致课堂导入的意思表达虽然非常恰当,但是给学生的感觉却很陌生,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很好地理解,这就使课堂导入的效果很不理想。

(三)设计形式化

当下很多政治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只考虑这一过程,而不考虑导入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只是单纯地为这一教学环节而设计。而且导入的形式单一,没有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安排,导入的过程中也没有形式的转换,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抗情绪。这种形式化的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仅不能将学生引导到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反而使学生一开始就厌倦政治课堂的学习,对教学非常不利。

(四)缺少设计过程

很多政治教师认为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很容易就可以将学生引导进入课堂教学;还有的教师认为课堂导入可有可无,只要把知识交给学生就好了,课堂导入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很多教师就不做导入设计过程。这种教学观念对教学效果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为很多学生是认为课堂很有趣才学习的,如果没有有趣的导入,那么他们就很难被调动进入课堂学习。

三、针对课堂导入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坚持科学性原则

高中政治课堂导入是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部分,课堂导入设计要坚持遵循科学的原则,导入内容需要和教学内容和目标有一定的联系,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范围。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导入。政治课的导入有它的独特性,在导入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政治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采用启发性学习,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样才能提高导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重视针对性

政治课堂导入应体现出很强的针对性,一定要根据课堂的需要设计,教师应在不同的课堂中设计出不同的导入方法。新课堂的导入要考虑到新旧知识的合理衔接;复习课堂的导入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体现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导入形式。

(三)把握时效性

政治学科的课堂内容大多和生活有密切的关联性,而且政治知识具有时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在设计政治课堂导入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时效性这个特征,可以将新发生的一些和政治相关的新闻作为教学导入的素材,因为学生对这些新发生的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贴近实际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为导入素材,这也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四)增加趣味性

政治知识很容易使学生厌倦,而增加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可以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上变得积极主动。政治学科的理论性非常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所教的知识生动形象,这样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增加课堂导入的趣味性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政治知识,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高中政治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导入形式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设计,促进政治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爱.浅谈如何实现高中政治课的高效教学[J].科技信息,2012(4).

[2]李琳.浅谈职业高中政治课的课堂导入[J].时代教育,2012(2).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篇4

(1)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也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

(2)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1)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2)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展示:

美国的价值观输出攻势

一位美国参议员公开宣称: “美国接受中国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不是免费的午餐,慈善心绝不是首要因素。我们怀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让外国留学生接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民主自由原则的熏陶。”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达利尔更明确地指出,“我相信,美国影片是对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

思考:此材料反映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应对?

学生回答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来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防止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重要性——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要求:当代青年要结合新的实践要求,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有人认为弘扬民族精神离我们很远,是不是这样呢?

播放视频资料:

王景光——资助贫困学生乐在其中,看了之后,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

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重要性: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面对的时代课题

2、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习题巩固(略)。

高中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意义;理解中国精神,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

(2)能力目标:

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热爱之情;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为什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采访调查中……

你喜欢看电影吗?你喜欢看外国大片还是国产电影?liuxue86.com喜欢的理由是?

(情感体验,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展示网易娱乐调查统计数据)

(教师过渡)从《阿凡达》到《洛杉矶之战》,再到《钢铁侠》,“好莱坞”电影接踵而至,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起感受好莱 坞大片《钢铁侠3》的视频片段—(导演名言)

忆一忆: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它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回忆 多媒体展示)

(教师过度)中华民族精神熔炼于古代,玉成于近代,彰显于当代。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民族抗争与奋发自强的历史。从鸦片战 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从改革开放走向新世纪。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视频《建党伟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多媒体展示:《井冈山》、《长征》、《西柏坡来电》(引导学生回答)

—中华民族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 要法宝。

多媒体展示:《雷锋》、《惊涛骇浪》、《飞天》(引导学生回答)

—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保证。

(多媒体展示)总结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具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

探究活动二: 新世 纪新时代还需要民族精神吗?

观点一VS观点二

(你赞成哪种 观点?并阐述你的理由)

—中华民族精神是新世纪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多媒 体展示—盘点新闻事件)

(多媒体展示)总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教师过渡)当前,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习总书记提出了新的要求。

(播放视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展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文化发展要求)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篇5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技能要素 1分钟

4分钟

3分钟

3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由“哲学是否神秘”这一问题进行导课。结合模块名称《生活与哲学》提问同学,为什么要在哲学前面加上生活二字?哲学与生活有什么关系?

对文理分科问题、你是否幸福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古诗的回顾,配合图片的播放,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入哲学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认识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解读“种鸡蛋”漫画,引发学生对哲学产生问题的思考,归纳哲学产生的第一个途径----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分析寓言故事“杞人忧天”,探究哲学产生的第二个途径---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并用名人名言辅助说明。

带领同学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

带领学生做练习,巩固知识

播放俞敏洪一分钟励志演讲视频,升华本节课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教案 篇6

关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民族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自治权、我国的主要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正确性、根据我国国情和实践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够从国内外的事例的比较中说明民族团结对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有关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我国民族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民族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观念,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关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教材分析

一、本节结构:

本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设四个框题。

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概况、民族政策,第一个框题《民族及其基本特征》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框题《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讲了我国民族概况,即讲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同时也为第三、四框题“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本节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原因分析]使学生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拥护党的民族政策,是本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理论剖析]1)随着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三个基本原则。

2)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在我国,56个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因此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3)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为反对共同的敌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哥哥民族的共同愿望。

4)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现56个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才能最终实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5)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民族区域自治

[原因分析]这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在当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学生一般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比较生疏,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本节的重点、难点。

[理论剖析]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2)要注意四个方面:

第一、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族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作为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执行国家法律和大政方针,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这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国家保证宪法、法律赋予的管理本民族地区自治权的实施。

第四、国家统一领导和享有民族自治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我国民族分布有自己的特点;

第三、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4)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第一、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第二、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第四、有助于把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三、知识的内在联系:

1、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

1)任便和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一个国家只要存在两个以上的民族,就会存在民族问题;

2)每个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

3)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4)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体现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民族利益也常常是促使不同国家相接近或互相敌对的基本原因。

2、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地方行政区,享有一定自治权;与中央的关系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不同点:

(1)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我国的民族政策为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置的,特别行政区是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为实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设置的;

(2)1)两者实行地区不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定地区,特别行政区是在香港、澳门、台湾等特定地区;

2)两者权限不同。民族自治区有民族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3)两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关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教法建议

一、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教师可通过展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图片,或通过视频材料,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关于“民族的形成”可采用议论、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关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讲清三点:一是各自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讲清认识民族四个基本特征的意义;三是讲清民族与种族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可采用议、读、讲、练地步教学法。

二、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可通过播放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或《大中国》导入新课。关于“我国民族概况”的教学,可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再讲述我国民族形成的历史,这部分内容教材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因此可采用直观教学法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

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可采用录像导入法:播放关于波黑内战的录像导入新课。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关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部分内容可采用自学阅读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分别从基本原则的含义、确立的原因、重要性以及三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学生自己列举熟悉的、有说服力的事例,深刻理解并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在讲民族平等原则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在我国主要是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要分析,在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经实现了真正平等,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所以,对少数民族要结帮助和照顾,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但这不是有没有平等权利的问题,而是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关于民族团结,教学中可着重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特别是从加强民族团结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民的生活等方面加以分析说明,要学生从中体会,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正因为它和国家前途命运如此密切,也就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为一个国家发展与进步提供保证,才能增强国力。教师可结合原南斯拉夫等国家的例子加以说明和印证,从中体味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应重点讲三点:(1)把坚持共同繁荣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社会主义本质是使全体人民最终过上富裕的生活,这就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达到共同繁荣。(2)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民族比较先进,民族素质提高较快,有的民族则和先进民族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坚持共同繁荣原则才能最终达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3)各民族共同繁荣才能为民族平等和团结提供保障。

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问题设计 篇7

一、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领导力首先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 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以设问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但是, 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是随心所欲, 没有一个系统的提问设计, 整堂课的设计缺乏逻辑性, 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需三思而后问, 对问题进行系统设计。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中提出课堂问题包含六个水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既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 又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整堂课的问题设计, 既要兼顾知识型问题的设计又要兼顾理解应用型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难易兼有, 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这种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 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不仅容易解决问题, 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案例:在讲到高三时政专题宏观调控时, 针对2007年我国中央银行6次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我先提出什么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再出示最近一次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请学生计算存入三万元, 一年后可以得到的利息。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高对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对企业的生产有什么影响?对于国家有什么影响?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共六个问题, 问题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从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层层深入, 顺应学生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 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又能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二、问题设计要贴近实际, 启发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提问很多是涉及知识点比较单一、指向性较为明确、思考空间比较狭窄的问题, 学生不经思考或稍作思考, 就能回答出来。这种提问, 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和相对较低的层次里, 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利的。

教师提问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提问后要有一定的“期待时间”, 留下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 若教师太快给出答案或者学生作答后教师立即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回答,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失去思路趋于完善的机会, 进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以《市场经济的作用》为例:

座, 撰写小论文, 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 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庆祝活动, 观看电影录像, 组织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等。第二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深化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在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身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协调平衡的发展。

设问一:商品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设问二:最近CPI持续走高, 1月份增幅更是达到了7.1%, 以猪肉为主的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请问猪肉价格上涨与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关吗?为什么?

设问一过于简单, 学生从书本上就能找到答案, 没有思考的价值, 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设问二创设了问题情境, 同时贴近学生生活, 他们从报纸电视等媒体中都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 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讨论, 调动他们的思维, 活跃课堂氛围, 并且这个问题有思考的价值, 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三、问题设计要注重正确的价值引领, 突出主流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 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趋向多元化, 使得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十分必要。政治课教学既要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选择适当的时机, 在落实基本原理的同时, 解答学生的疑惑, 及时澄清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实现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问题设计要突出主流价值观, 围绕这个核心, 突出民族精神, 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积淀, 并将这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针对学生随时反映出来的认识问题, 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随机性和直接现实性的解惑答疑, 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寓知识于解惑答疑中, 才有可能解决学生的现实认识问题, 而学生从传授知识和解惑答疑中获得一个又一个真知之后, 又会产生从量到质的思想变化, 同时观察社会、认识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所升华, 从而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

以《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为例:

设问一:一国两制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提出一国两制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问二:对于陈水扁提出的入联公投, 你是怎么看待的?为什么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 更是青年学生承担的历史责任?

设问一中的问题固然重要, 但问题过于简单直白, 学生从书本上就能找到答案, 这样的提问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对设问一的回答, 学生只能达成知识层面的目标, 而没有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形成自己的判断;设问二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学生可以提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深切体会到台独的危害, 分清是非曲直, 理解“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 深入体会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统一的, 认识到身上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

总之,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要努力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的领导力, 教师就必须重视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 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 备好每一节课, 必须处理好课堂设问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配合使用,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强调课堂的问题设计, 不是以“问”代“讲”, 而是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新课程理念下, 实施现代素质教育, 是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思想, 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发现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思想、新规律、新模式, 切实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为培养现代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对高中三个年级进行的有关课堂提问的调查, 指出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 并就此对课堂提问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

高中政治作业设计的时效性 篇8

1、作业设计和布置要贴近学生生活,增强针对性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简单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特点,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无非就是“什么是”、“为什么”、“如何理解”等等。这种“纯理论”的作业,使学生感到学政治没用,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功能的发挥。为此,在作业布置方面就必须注人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如:我经常会选择一些新闻时政视频,与学生共同观看,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值得评论的论题与思考,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并形成文字作业。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的政治课是他们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学习这一内容就无法更好地立足社会,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作业设计和布置要增强实践性,呈现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政治课程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而脱离了生活的政治只会是枯燥的,让学生感到厌烦。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

因此,在进行政治作业设计时,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素材,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所学的政治知识,提高生活的技能。

3、作业设计和布置要拓展视野,体现时政性

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也包括学生所处的现实社会生活。同时,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是时效性很强,其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时政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适时布置一些时政作业,让学生既了解了我国现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进一步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作业设计和布置要多样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所谓的作业就是课外作业,忽视了其他类型作业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需要布置不同的作业。如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预习作业,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内作业,满足学生社会生活需要的实践型作业,开发学生探究性思维和创造性意识的研究型作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一些多样形式的作业,如:组织课堂辩论赛,每节课设置课前十分钟时政话题表达,在课堂中组织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等,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枯燥的知识中得到学习的乐趣。

5、完善作业的评价形式和过程

教师要转变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在作业评价中,多采用由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多方参与,综合评价的方式。在评价时,既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在作业批改中应更多的注重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多肯定学生的积极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社会现实问题。另外,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通过学生自评、兴趣小组评、优秀作业展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让学生在评改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

高中政治国家财政教案 篇9

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财政的作用

4.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

6.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

2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财政收入

2.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3.财政的巨大作用

难点:4.财政政策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的。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经济常识有较强的兴趣。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师生对话教学法。1.搜集近年来我国在建或已完工的基础工程。 2搜集有关我国扩大内需的资料。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中国高铁的五年跨跃”,议论其中提出的三个问题:靠个人出资能兴建高铁吗?修建高铁应该由谁来办?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问题1: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神七”发射、扩大内需等,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投入,你能答出什么结论?

生:思考回答

师:教师点评:(略)

一、财政

1.含义、本质

探究问题2:中央政府的这些资金投入是怎么实现的?国务院总理确定的吗?

生:思考回答

师: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决算来实现的。

2.实现

展示图片:全国人大会议上财政部长作预决算报告

国家根据预算投入资金,发挥了财政的巨大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结合前面盘点的2008国家生活大事,探究第三个问题:展示字幕:探究问题3:中央政府上述的资金投入体现了财政哪些作用?

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同学们善于动脑,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大体可以分为归结为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第二,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第三财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师:先看第一个方面的作用。

二、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抗震救灾主要体现社会保障、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作用。其实,国家财政这方面的作用,体现了很多方面。

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实例说明吗?

生:积极思考,

教师点评

展示字幕:

二、财政作用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请同学们思考如下三个问题:

探点(1):从经济学意义上看,这些大事和基础设施行业建设有什么特点?

生:思考回答。

师: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神七”发射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行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

展示字幕:

探点(2):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生:思考回答。

师:不同地区资源分布不平衡,东部资源相对匮乏,西部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从西到东呈阶梯状地递进发展。

展示字幕:

探点(3):假如你是一个企业老板,你愿意并有这个能力,投资这些基础设施行业,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吗?

生:思考回答。

过渡: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基础设施行业的建设,调节资源配置,从宏观上讲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是财政的第三个作用。

3、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师: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怎样算是平稳呢?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最终通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反映出来

展示名词点击并介绍: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请同学们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探点(1):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平稳运行会导致什么后果?

生:思考回答。

师:(略)

今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难独善其身

播放:我国经济形势及扩大内需举措师:看完视频,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一个问题:

探点(2):我国目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国家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

生:分组探究回答。

师:(略)

师:过渡:财政在我们经济生活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就要科学发挥好财政的作用。下面进入第二板块:科学发挥财政作用,建设美好新生活。

板块二:科学发挥财政作用,建设美好新生活

师:科学发挥财政的作用,就是要恰当处理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财政收入呢?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

师:那么,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结合开发区2007年财政收入状况思考如下问题:

探究问题4:财政收入有哪些渠道?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

生:回答。

(2)渠道:税、利、债、其他

探究问题5:当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是否会影响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

生:回答

师:总结发言。把握这个问题,应从如下几点思考:①当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属于分配政策调整,从一段时间看,会直接减少财政收入;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从实施的目的和较长时间分析,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刚才这个问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探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问题。请同学们从刚才的分析看,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呢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探究问题6: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

生:回答。

师:总结发言。

师:过渡:科学发挥财政的作用,还要恰当进行财政支出。那么什么是财政支出呢?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财政支出

(1)含义

(2)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1)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师:对于财政赤字,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存在财政赤字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你是怎么看的?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学生发言:

师:科学发挥财政作用,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而科学发挥财政财政收入,就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家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国家是通过财政预算和国家决算参与社会分配的,知道了财政收支的具体途径和用途,以及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等常识。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国家财政”的知识点。

九、板书设计

一、国家财政

1.含义、本质

2.实现

二、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

(2)渠道:税、利、债、其他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财政支出(1)含义(2)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1)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2)要求

十、教学反思

财政问题与国家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障。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我国新时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有更深的体会,培养学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鲜活的事例和图表,向学生展示有关内容,采取启发思考、讨论的方法,拉近学生与财政的距离。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调控,否则时间会比较紧

★ 高中政治教案

★ 优质课高中政治教案

★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案优秀

★ 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优秀

★ 高中政治说课稿

★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

★ 高中政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优秀教案

★ 高中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 高中政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优秀

上一篇:以和谐共存作文下一篇:春节走亲戚作文300字:走亲戚真好玩